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来了!浙大携手温州市,打造政产学研新典范猪排山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来了!浙大携手温州市,打造政产学研新典范

近日,浙江大学与温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携手打造政产学研合作新典范,共创校地合作新格局。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与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讲话,并为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揭牌。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与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温州市副市长汪驰、温州市瓯海区区长曾瑞华代表三方签署共建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合作协议。浙大与温州的合作由来已久。2005年,双方共建技术转移中心;2015年,双方签订《深化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合作协议》;2017年,浙江大学参与共建乐清市智能装备与制造研究院。此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校地合作开启新篇章。根据协议,双方将建设新型产学研合作平台,并在决策咨询、人才交流、高等教育、干部培训等领域深化合作。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将围绕温州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提升,打造成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吴朝晖表示,回顾市校合作的历史,温州始终是浙江大学服务浙江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双方合作历史长久、需求强烈、基础扎实。加强市校战略合作,希望双方进一步突出战略重点,共同打造合作新平台,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模式;进一步强化优势互补,共同拓宽合作新领域,为保持温州领先优势提供新动力;进一步强化战略互信,共同探索合作新机制,为推进市校深度合作打造新典范。陈伟俊表示,温州与浙大深化战略合作,可谓正当其时、恰逢其势。温州市委市政府将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作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引擎、重大平台和重大战略支点,深入融入谋合作。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快建设速度,狠抓项目落实,按照既定目标全力以赴系统推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合作成果落地见效,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政产学研合作典范、校地合作的示范标杆。姚高员表示,市委市政府将尽快成立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强化工作保障;瓯海区政府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为研究院落地和运营提供最优环境;相关部门要高效兑现政策,全方位助力研究院建设发展。学校和温州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文字作者:马宇丹摄影:马宇丹本文编辑:禾穟责任编辑:周亦颖

马莹

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揭牌!

2018-11-09 20:34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徐明11月9日下午,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一起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揭牌。今年以来,温州围绕引进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这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千方百计与国内双一流大学和学科深度对接,努力打造“研究院经济”的新高地。到目前为止,温州市政府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式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杭电温州研究院已正式落地建设,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复旦大学温州生命科学创新中心正在加快推进。今天揭牌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从开始接洽到正式落地仅用了一个月时间,翻开了校地合作新篇章。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在致辞中,以“攀了高亲、创了记录、解了难题、开了好头”表达对国科大的感谢之情,并表态全力推动研究院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致辞中提出,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作为校地合作的新模式,将努力打造协同创新平台,优化创业创新生态,旨在加快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时代全国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实现民营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据了解,此次合作将锁定自创区的生命健康和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发挥温州市、国科大、温医大三方优势,在温州生材所基础上建设国科大温州研究院。

启示录

这位温籍院士回乡履新 担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

3月8日下午,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领导班子就职大会召开,正式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担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温州苍南人。教育部科技委量子科学与柔性电子专门委员会和材料学部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大求是特聘教授。他开辟浙大半导体薄膜研究方向,30余年专注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锌等无 机光电材料及关键技术研究。在氧化锌紫外发光、透明导电、钙钛矿发光显示、 纳米材料传感与环保应用等方面做出重要创新成果,是我国半导体光电材料著名专家。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代表浙江大学来温州工作,为温州发展做贡献,深感责任重大。”会上,叶志镇院士深情地说:“温州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可以说是我的母亲,浙江大学培养、成就了我,所以我把他当父亲,如果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是父亲母亲创造了一份事业交给我来打拼,那我要用十二分的努力来做好这份事业。把研究院建成扎根瓯海、服务温州,放眼全国、世界的高水平创造高地,新产业加速发展高地,拔尖人才高地和浙南高科技发展的‘重要窗口’”。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于2019年7月挂牌成立,位于瓯海区凤南路26号,是浙江大学、温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新型研发机构,是浙江大学在温州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重点建设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新材料三大创新中心,依托浙大科技创新体系,集中打造一系列研究中心,推进温州新兴产业培育,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温州创新首位战略。目前,该院已成功引进吴健、叶学松、黄海、周波、陈积明等12个项目团队,已建立精准医疗研究中心、智慧建设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并注册成立产业 化公司。聚焦温州传统产业,与相关院校、企业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中心、柔性包装机械联合研发中心等2个联合研究中心。联动全球温商,携手温州市投促局等单位建设全球温商创新中心,启动浙江大学全球温商合作中心。同时研究院积极组建咨询委,与温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联合招聘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新型模式。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初审编辑:走X先生责任编辑:谷璋彤审核:彭永棠主任监制:陈泰涨监制:陈亦全 陈希瑜总监制:陈振仕

武汉大学名师去了同济!浙大温州研究院来了院士院长!

武汉大学的法学是很厉害的,该校的法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别,位列全国2%~5%,实力非常强!超强的学科离不开一批大师的辛苦科研,做科研不容易!做人文社科学类的科研更加不容易!在武大法学院,有一位法学大师,他叫皮勇,1974年生人,湖北人,在多个地方担任多个职务,同时,他还是一名高校教授,扎根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多年!专职教师信息今年1月开始,他从武汉大学去到了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任职!一般来说,如果待遇够好,更符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大家都想去一线城市进行就业,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也不例外!皮勇本身就是武汉大学的法学博士毕业,武汉大学作为其母校,皮勇也为武汉大学的法学学科发展贡献过自己的一份力量!浙江大学继续加强温州研究院建设了!据小编所了解,此次建设温州研究院是一个大手笔!因为,浙江大学直接聘任了一个院士来担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的院长,这也直接意味着浙江温州直接新增了一名全职院士的入驻!叶志镇叶志镇何许人也?叶院士本硕博均毕业于浙江大学!其实,叶院士本身就是温州人,他老家位居温州苍南,2019年,他成为了一名院士!他曾经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过国家级自然科学二等奖,科研实力强!此次担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的院长,也是其施展才华造福桑梓之举。据小编所了解,浙江大学温州研究生成立于2019年,主要研究领域在: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命健康!浙江大学舟山校区近些年,浙大设立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又在各地建设研究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浙江大学的发展方向:铺满全省、辐射全国!高校的发展需要有经济底蕴作为依托,浙江经济发达,但是985高校只有浙江大学一个,“双一流”高校也只有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大学三个,确实需要在全省铺满浙大力量!温州医科大学其实,温州还有一所大学亟需发展,那就是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该校也有全职院士,科研能力不可谓不强,温州的建设发展不仅仅要有浙大力量,更要有本地的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力量!

的旅程

来自西南的985布局浙江!却为何选择在温州设立研究院?

位于我国西南省份四川的985大学四川大学与浙江温州签署协议,四川大学将在温州设立研究院,从西南内陆到东南沿海,四川大学为何会选择在千里之外的浙江温州设立研究院?二者合作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呢?浙江温州又是凭借什么优势能够吸引一所985大学在本地设立研究院呢?一、四川大学与温州合作基本内容四川大学此次与温州合作的主要内容围绕“如何制造一双好鞋”展开,为此四川大学将在温州设立四川大学鞋革产业研究院,具体来说,该研究院由鹿城区与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发起创建。顾名思义,鞋革产业研究院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鞋革技术研究,为温州市鞋革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该研究院的成立也有助于四川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合作能够为温州市培养鞋革产业的技术人才。二、四川大学牵手温州的背后原因从四川大学来看,四川大学在鞋革领域独具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学科实力方面,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实力已经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前列的水平;二是人才队伍,形成了以院士、杰青等代表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三是科研平台,四川大学建有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成革研究中心、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平台。整体上看,四川大学在鞋革研究方面实力雄厚,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从温州来看,温州是著名的“中国鞋都”,早在2017 年,温州市鞋革企业数量就高达4921家,行业生产总值破千亿,成为温州市第二大支柱产业,温州鞋革产业具有集聚度高、产业链完整、分工明确等特点,不过也存在着技术含量低、创新设计能力差等问题亟待破解。所以,此次四川大学之所以选择在温州设立研究院,主要原因在于温州拥有完善的鞋革产业以及产业升级改造对技术的现实需求,而与温州市开展合作也能够促进四川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增强办学实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之,二者合作实属强强联合,希望早结硕果!

若天幸然

市科技局领导调研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

3月5日上午,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张崇波带队赴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专题调研。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是我市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于2019年7月挂牌成立。目前,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已设立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新材料三大产业创新中心,重点打造细分领域研究中心并培育其产业化公司。座谈会上,新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金志江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下步工作计划。金志江表示,浙江大学高度重视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工作,近两年来,研究院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下步,研究院将按照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对研究院的总体要求,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同时,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将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展,全面助推温州“5+5”产业发展。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张崇波指出,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是浙江大学与温州市校地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受到各界瞩目,温州市科技局将竭尽全力,做好服务,助推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做大做强,使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在温州系统提升“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能级,全力打造科创高地中承担更多使命、体现更多担当。张崇波强调,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下步要聚焦三个方面做好系列工作。一要聚焦科创全链条。要更加突出应用研究这个核心,瞄准浙江前沿产业、温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加大应用研究力度,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0”的突破。二要聚焦重大项目攻关。要以“小切口”实现“深突破”,在重点研究领域上体现特色,聚焦聚力生命健康、新材料和信息技术领域,打造享誉全国的科研和成果转化品牌。三是聚焦体制机制创新。要立足“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发挥校地共建共享优势,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打通科技、金融、人才壁垒,为温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市科技局副局长项晓东,办公室、合作处、人才处负责人陪同调研。【来源:市科技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四心

全力打造校地合作典范 国科大温州研究院跨入实质性运行新阶段

今天下午,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建设推进会。副省长、市委书记陈伟俊等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涛,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杨国强一行座谈交流,共同商讨加快推进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建设事宜。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是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共建的新型产学研合作平台。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医科大学签订了《关于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框架协议书》,这标志着三方战略合作正式跨入了实质性运行的全新阶段。座谈时,陈伟俊对中国科学院大学对温州的重视、关心和信任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温州正加快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走上依靠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共建国科大温州研究院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工作、重大战略,也是事关温州长远发展的重大事件。三方开展这项战略合作时机好、层级高、运营快,站在温州创新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新起点上,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把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建设运营好。陈伟俊表示,我们将尽地方所能,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全力搞好服务,创造一流条件,把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建设好,打造成为校地合作运行最快的典范、效益最高的典范、效果最好的典范、体制机制创新的典范。下一步,将尽快细化阶段性工作计划,促进研究院加快实体化运作,搭建产业化运营平台,聚焦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发挥各方在人才、政策、服务、资源、平台等方面优势,构建起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政策链,加快结出丰硕的合作成果。徐涛说,来到温州后,深切感受到地方对科技、对人才的重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意味着三方合作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希望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下一步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生命健康和医用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坚持人才优先,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做出特色,交出满意答卷,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市领导马永良、王军、汪驰等参加会议。来源:温州发布

巴河镇

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与龙湾区开展教育战略合作:联合创办国科温州学校

昨天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与龙湾区政府签订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温联合创办国科温州学校,携手打造“校地合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示范样板。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温州研究院院长杨国强共同见证签约。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1978年,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作为该校直属二级科研机构,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于2019年5月正式成立运营,以校地合作模式推动产研结合、科技孵化、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此次签约,标志着国科大与温州校地合作迈向更广领域的新阶段。据悉,双方将发挥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优质科研与教育资源优势,面向社会提供优质基础教育服务,并在科教平台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学科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打造未来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的摇篮。作为具体合作载体,双方联合创办的国科温州学校,下设2所幼儿园、3所小学、1所初中,招生规模约6000多人,将服务于浙南科技城瑶北片区。姚高员在签约仪式上说,创办国科温州学校,是国科大扎根服务温州发展、深化校地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是温州建设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品牌的重要探索,是龙湾区(高新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能级的战略之举。希望双方以签约为新起点,努力将国科温州学校办成全省品质教育的标杆学校、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人才子女“自己的学校”、温州人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培养科学情怀的特色学校。龙湾区和市教育部门要把支持服务国科温州学校作为打造品质民生、优化人才生态、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重要抓手,以领导挂钩、专班对接等机制,推动学校快速落地、高效运作。合作协议明确提出国科温州学校的办学目标——创办浙南地区知名的未来学校和科技学校。杨国强表示,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将着力推动科技优势赋能基础教育,积极探索科技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真正把国科温州学校办出水平、办出成效,为温州培养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来源:温州新闻联播记者:章艳 金颖乐初审编辑:走X先生责任编辑:谷璋彤审核:陆霄 主任监制:陈希瑜监制:陈亦全 陈希瑜总监制:陈振仕推荐阅读↓↓↓

神臂

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与龙湾区开展教育战略合作

3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与龙湾区政府签订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温联合创办国科温州学校,携手打造“校地合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示范样板。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温州研究院院长杨国强共同见证签约。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1978年,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作为该校直属二级科研机构,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于2019年5月正式成立运营,以校地合作模式推动产研结合、科技孵化、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此次签约,标志着国科大与温州校地合作迈向更广领域的新阶段。据悉,双方将发挥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优质科研与教育资源优势,面向社会提供优质基础教育服务,并在科教平台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学科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打造未来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的摇篮。作为具体合作载体,双方联合创办的国科温州学校,下设2所幼儿园、3所小学、1所初中,招生规模6000多人,将服务于浙南科技城瑶北片区。姚高员在签约仪式上说,创办国科温州学校,是国科大扎根服务温州发展、深化校地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是温州建设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品牌的重要探索,是龙湾区(高新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能级的战略之举。希望双方以签约为新起点,努力将国科温州学校办成全省品质教育的标杆学校、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人才子女“自己的学校”、温州人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培养科学情怀的特色学校。龙湾区和市教育部门要把支持服务国科温州学校作为打造品质民生、优化人才生态、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重要抓手,以领导挂钩、专班对接等机制,推动学校快速落地、高效运作。合作协议明确提出国科温州学校的办学目标——创办浙南地区知名的未来学校和科技学校。杨国强表示,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将着力推动科技优势赋能基础教育,积极探索科技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真正把国科温州学校办出水平、办出成效,为温州培养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记者 郑序)【来源:温州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梵高

中科院院士受聘担任浙大温州研究院院长

3月8日,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举行领导班子就职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受聘担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胜杰出席。据悉,叶志镇为浙江温州苍南人,教育部科技委量子科学与柔性电子专门委员会和材料学部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大求是特聘教授、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和电子材料分会副主任、我国半导体光电材料著名专家。2019年,叶志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开辟了浙大半导体薄膜研究方向,30余年专注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锌等无机光电材料及关键技术研究。在氧化锌紫外发光、透明导电、钙钛矿发光显示、纳米材料传感与环保应用等方面做出重要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