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分析一个行业?需要考虑那些因素?楚楚

如何分析一个行业?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编辑导读:俗话说“男怕入错行”,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害怕自己选错行业,蹉跎一生。这时候,就需要对所在行业进行分析,权衡利弊。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本文作者列举了一些在分析行业时应该注意的因素,希望对你有帮助。行业是决定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行业分析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行业分析的主要包括:分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一、行业属性1. 这是一个什么行业?首先要确定这是一个什么行业,我国经济产业分为三大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服务业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以餐饮业为例,餐饮属于服务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以销售商品和服务来实现收入。行业主要类别包括:2. 行业盈利模式怎样?行业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实现业务收入。工业主要靠加工、销售产品来实现收入,互联网主要靠提供服务来获取收入。银行业主要靠利息收入、贷款和垫款收入,银行业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资产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租赁和信托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等。3. 行业的用户分析这个行业的客户主要来自哪里?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有什么特征?类似于用户画像。企业用户:地区、成立时间、企业规模、人员规模、收入规模、企业性质等。个人用户:地区、性别、年龄、收入、爱好等。4. 行业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常用pest分析模型。即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二、行业的一般特征分析1. 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根据该行业中的企业数量的多少、进入限制程度和产品差别,行业基本上可分为四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2. 行业的竞争结构分析?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价值链理论,一般企业都可以视为一个由管理、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交货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所组成的集合体,也就是一个企业的上游供应链和下游需求方的关系。以手机行业为例,从手机原材料生产商(内核、处理器、天线、电池、显示屏)到手机生产组装再到消费者手里,有各种生产供货商、有广告公司负责市场推广和品牌定位、有销售公司销售、最后通信公司、参与手机保险的保险公司,这一系列企业同属于手机产业价值链。苹果、华为产业链就知道,有很多上市公司是苹果、华为产业链概念。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行业内存在着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即: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这就是波特五力模型。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内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着行业内的企业可能获得利润的最终潜力。当一个公司所在的行业进入门槛高,替代产品少、上下游议价能力强,说明这个公司的护城河够深,投资价值高高。3. 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处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行业,其投资价值不一样。研究一个行业必须要研究经济周期对其的影响,有些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大,有些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小,根据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将行业分为:增长型行业:经济周期对这些行业的影响不大,像计算机、科技、医药等,这些行业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新产品的推出来实现快速增长。周期型行业:行业运行状况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像猪肉、钢铁、煤炭等。防守型行业:经营状况在经济周期的上升和下降阶段都很稳定,像消费品、食品、白酒等,这也是为什么在经济衰退阶段,投资者会去投资一些大消费股票。4.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一般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像现在生物医药行业处在成长期,石油煤炭处在衰退期。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如何判断一个行业处在那个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行业规模:随着行业兴衰,行业的市场容量有一个“小—大—小”的过程,行业的资产总规模也经历“小—大—萎缩”的过程。产品增长率:产品增长率在成长期增加,在成熟期稳定,衰退期下降。利润率:利润率水平是行业兴衰的综合反应,一般都有“低—高—稳定—低—亏损”的表现。技术进步和成熟度:随着行业的兴衰,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一个快速增长到逐渐衰退的过程。资本进退:在成熟期以前,进入的企业数量及资本量大于退出量;进入成熟期,进入企业数量及资本量与退出量有一个均衡的过程;在衰退期,退出超过进入,行业规模逐渐萎缩,行业内企业转产、倒闭多有发生。5. 行业相关企业分析研究一个行业,一定要去研究这个行业中最知名的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看这些龙头企业是怎么经营的,目前占市场份额多大,市盈率多少,毛利率多少,成长性怎样?像研究医药行业就要去研究恒瑞医药,研究地产也就要去研究万科。三、影响行业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个行业的变化会受到技术进步、产业政策、产业组织创新、社会习惯改变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1. 技术进度对行业的影响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往往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同时迫使一个旧的行业加速进入衰退期。像每一代通信技术的迭代,都会推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全面屏手机已经淘汰了原来的键盘机。新技术对现有行业的改变,像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物联网、3D 打印、区块链等,这些数字化的新技术都在推动着各行的的变革。2. 监管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政府对于行业的管理和调控,做行业研究,必须要了解国家对该行业的监管政策。比如国家政策鼓励,那这个行业将迎来一轮爆发,像这两年的5G技术、新能源等。如果国家严监管的行业,那这个行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像互联网金融行业。3. 社会习惯对行业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文明程度也会逐渐变化。像随着收入增加了,金融、旅游、教育、医疗、保险、体育等行业也快速增加。4. 经济全球化对行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程度加大,越来越多行业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去年的贸易战就可以看出来。5. 汇率变动对行业的影响对于进出口贸易行业,汇率变动对公司的盈利产生较大影响。四、结论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得出最终结论。结论包括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怎样,市场规模多大,竞争是否激烈,有无发展前景,机会和风险在哪里。本文由 @乐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犹来

如何从零开始研究一个行业?以幼儿园为例分享一点经验!

最近有点不知道要写什么了。老规矩,当不知道要写什么的时候,我就会总结一下自己写作或研究的经验。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确实可以把以前做事的心得体会总结一下,让自己今后少走一些弯路;二是,通过总结可以让脑子清醒一下;三是,总结分享一些心得体会,说不定可以帮到一些有缘分的人。在《一位中年大叔站在两艘沉船上的思考》一文中,我已经分享过我为什么进入了幼儿园研究行业,实在没有过多的理由,纯属偶然。这么多年新闻专业出身的我,已写了不少稿子,看过不少书,了解过不少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博览群书,最大的缺点也是博览群书,但对每个行业都是浅尝辄止,而幼儿园行业算是已经前前后后关注、研究了三、四年,实在有点不简单。研究的立场虽说是研究,但其实,我对这个行业的未来也没有多少迥异于常人的看法。我现在最怕的就是,有读者问我:刘老师,你怎么看待XX政策,XX现象?一遇到到这个提问,我就一个头两个大。说真的,“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似乎已成了我们这个时代要成为所谓专家的必由之路。几乎你遇到的每一个人一上来都会寻求你对这个怎么看,那个怎么看。其实,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观点泛滥的时代,同时也是观点最不值钱的时代。如果你打开今日头条一看,看到的几乎都是观点,一些没出过国门,整天窝在屋子里的国际政治问题专家、自媒体比比皆是,他们的讨论依据就是国内转过来的一个新闻,然后围绕新闻就大发议论!我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专家、自媒体和媒体,几乎见一个拉黑一个!有时候,仔细地想一想,自己也有点像他们这个样子,只不过,我采用的数据都是来自公开的政府部门,但由于来自政府部门的数据也经常被掺水,所以,我们有时候也会得出一些奇怪的结论。但总体上,我认为,来自统计局和教育部门的数据还是基本可信的。我对发表观点非常慎重,在写过的很多报告中,基本上不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我们的报告不同于面上报告的一个最大不同。这是我一开始做行业研究时给自己定的一个基本立场。也因为这个定位,在市场上,我们做到了真正的差异化,当所有的人都在高声谈论自己的观点却不摆出足够的数据时,不发表观点,只摆数据就是一种鹤立鸡群,就能做到真正的差异化。毫不客气地说,幼儿园行业的地区研究就是我一手开创的,至今还没有看到被谁模仿。当然,没有被模仿也说明,这一块真的没有什么吸引力。前段时间,在跟一群幼儿园行业大佬分享时,我说这几年我做的都是一些非常基础,非常辛苦、非常累的事情,环顾四周没有人愿意去做。试问,除了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学院派学者,还有谁会像我一样,整天徘徊在各地统计局、教育局的官方网站上搜集学前教育的数据,并通过对比数据来发现一些问题?这些数据看上去都让人头疼,更不用说把他们整理下来,对比,然后做成精美的图表供大家阅读使用了。2019年9月份,我辞职创业,依然把这个方向作为创业的突破口,如今一年过去了,回头看了一下,发现我这个公司无论从流量,还是从收益,无论从影响力,还是从市场认可度,都比四年前那个花了投资人几百万却几乎一无所有的公司要好!有时候,我跟一些业内人士分享一些公开的数据,我认为这些数据他们应该知道,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连资深的业内人士都是如此,更何况那些局外人?从我的观察来看,行业的数据化、可视化应该是个不错的发展趋势,只可惜这是一个在下沉的行业,趋势不好,行业的从业者已过的很艰辛,给“依托于行业的数据化的生存者”并没有带来多少空间。这也是我近期非常焦虑的一个原因。研究的框架做研究,一开始要把自己关于行业的认识归零。我们学习一门学科,首先接触的就是这门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是这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其次是学科的发展现状,最后是学科发展还遗留的问题,学完这些以后,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展望学科发展的未来,而学科的未来就潜藏在对遗留问题的解决上。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比如说幼儿园,我们也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展开。1、幼儿园行业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包括哪些参与者?参与者的分类标准?幼儿园的种类?按举办人分的种类?按提供课程分的种类?法律上的概念等等;2、幼儿园的历史演变:比如你可以去看各类学前教育史,中国以及国外的古人、今人是如何认识学前教育的?如何进行学前教育的?3、幼儿园采用的课程、教学理念:这就上升到教育学了,而教育学又是哲学的分支,这样理念就更多了;4、幼儿园的规划:幼儿园是一种社区公共设施,那么它的建设配备就要遵守相关部门制定的规划配置标准,这你就需求去看住建部和教育部制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也有多个版本,把每个版本都读一遍,你就领先至少80%以上的从业者了。5、幼儿园的建设标准:幼儿园需要怎么建设?桌椅板凳玩教具怎么配备?装修标准?照明标准?户内外面积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园经营者需要门清的事情。6、幼儿园的软硬件配备标准:幼儿园的生均面积、生均玩教具、生均专任教师和保育员,一个班多少孩子,一个园多少班,需要配备多少个园长、副园长、老师、保教人员和其他人员的配备标准等等;7、师资的要求:除了数量,你要知道教育部门对幼儿园的园长、老师、保育员、厨师和园医有什么要求,这些都有相关的标准。8、幼儿园的政策:幼儿园属于社会事业,属于教育部管辖,是个政策密集型行业,而且中国32个省市自治区,每个省又那么大,分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市,每个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样;9、幼儿园的招生:幼儿园的招生半径?怎么招生?这些需要你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家长,会让孩子去哪上幼儿园?因此不管招生政策怎么制定,都要围绕并尽可能接近这个原则去实践,不然就会出问题。10、幼儿园的举办:场地怎么找?有什么要求?该怎么申办幼儿园?该如何做账等等,这是一的问题。……我们在上面仅仅罗列了10类问题,其实关于这个行业的问题有非常多,我们还没有谈到行业的上下游,没有谈到资本、服务商、第三方等等,而且这些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关注的,比如幼儿园的教职工,他们可能就不关注幼儿园的规划、建设,也不关心幼儿园的举办等方面的内容。除了上面那些关于行业的硬知识以外,还有就是一些关于幼儿园的资讯新闻:比如幼儿园的小学化、虐童事件、普惠补贴不到位事件等等。资讯、硬知识、数据、政策、新闻等共同构建了大家对这个行业的认知,而我们每个人关于行业的主要认识就来自两类:一类是,自己运营幼儿园或者在行业从事获得的经验体会;一类是,通过浏览资讯、学习行业硬知识、数据获得的认识;很多时候,这两类认知方式得出的结论经常相互冲突。我目前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总有人喜欢拿自己身边的个案、经验去否定我统计学意义上的结论。比如,近期发的《辽宁省的启示:公办幼儿园学位已经过剩 毛入园率不升反降,为什么?》一文,就有读者留言说:小编你净瞎说,我们在辽宁同样上不了公办幼儿园,你为啥还说过剩?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其实,我一点也没有安什么心思,仅就数据说话而已。我不知道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喜欢给你扣个帽子,揣度你的立场,你代表了谁的利益,这几乎快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了!当然,这个冲突其实是好的,它提醒我们,做行业观察不能光看宏观的数据,光看轮廓,还要看个案。研究的交流在前面,我提到我们通过观察宏观的数据、资讯、硬知识乃至行业人士的分析会经常跟一些人从实际经验中获得的认识相冲突,这提醒我们做研究不能光关注大数,还要跟行业人士交流。我以前很少跟行业人士交流。这是因为我一开始做研究的时候一个园长举办人都不认识,一个投资的人都不认识,而通过案头梳理行业的资讯、硬数据、政策并将分析的结果分享出去,是可以让内容找到你想要的人。现在,我跟很多行业人士的认识都是基于这个逻辑。人一旦认识,就可以通过交流彼此掌握的信息获取更多的行业知识,而有了来自一线人员更多的知识,我们再去看整个行业的数据,就会对这个行业的认识提高一个段位。因此,我现在写东西,其实很多的见解和看法并非来自我自己闭门造车的思考,很多其实是来自一线行业人士,只不过我通过文字的处理将其间接引述了。现在,我几乎每天都会跟行业人士交流。就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再加上对政策、数据以及资讯的分析,在不少人眼里,我俨然成了“行业的专家”,其实,我受不起这个称呼,也真的不是谦虚,而是我真正的觉得,我只是这个行业的记录者和观察者,远远谈不上专家。这段时间,与行业人士的交流,我发现,一些经营几十年幼儿园的园长、举办人其实对这个行业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对产业、对政策影响的判断远远在我们这些行业观察者以及其他所谓学者、专家的认识之上。认识到这个真相,其实很残酷。我现在跟我媳妇说,看上去我们这个公众号做的很热闹,粉丝的逼格不是专家就是学者,要么就是身价上亿、几千万、几百万的老板们,但其实,从牛逼的人身上,比如老板们身上赚钱非常难。很多时候,我常常想,为什么要做一个2B的公众号,而不是做一个2C的公众号。做2B的公众号,增粉又慢,赚钱也难,商业化也很痛苦,而2C的公众号就不是这个样子,你只要文章写的好,哪怕写的一般,能Get到读者的G点就不难走出一条可行的商业化道路。我现在看一些2C的公众号,写的像流水帐一样,纯粹的罗列些新闻事件,然后极尽渲染情绪之能事就能收获成千上万的流量。不说了,又扯远了。结尾我在上面分享的这些其实也适合很多行业,这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法。面对任何一个行业,从概念、历史入手,然后不断地摄入行业信息,通过观察行业数据,纵向横向比较分析行业数据,或者将不同地区行业同一类数据拿过来对比观察,找出异同点,然后把这些观察到的东西写出来,再结合行业人士的观点,就可以写报告和文章了。不过,如果你想做一个垂直行业的研究媒体,基本上顺着我这条路就能走的通,当然你也要能耐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这真不是不是一个吸引人的行业,也赚不了什么钱。TIPS:如果你也想写作,请加入我们开设的写作自媒体陪伴营,让自己做个斜杠青年或中年。在营里,我本人将深度指导一个月(反复的改稿以及提出要求),终身友情服务。无论在不在深圳,我本人都提供线上一对一指导。详情请见:如何打造一个高逼格的自媒体?这里有一份攻略!

红线

如何科学得分析一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这篇文章全都告诉你

首先我们要考虑行业的竞争也就是市场本身,究竟有多少家中小企业,大中型企业,成熟企业甚至国有企业涉足这个领域,因此确定我们在这个行业内部的行业内竞争,大致上行业内部竞争的指数和门槛的高低成反比关系,和垄断情况成正比关系。从上下游关系来看,我们要考虑上游供应商的打压能力,一般而言上游供应商的竞争越激烈,市场越偏向于买方市场,合作关系建立的越完善,那么上游供应商打压指数相对较低,相反的,就越激烈,当然这些情况在特殊时期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地震期间由于国家的强制力,尽管水泥建材很走俏,但是也不会出现肆意的的打压情况。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下游客户的打压能力,这是一个很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服装市场而言,客户的打压能力已经越来越强,因为市场已经成立并且混乱足够久的时间,就像你如果10块钱买了一条裤子,那么对于你这个客户而言,之后相同的裤子20元就很难成交,这种道理是很显而易见的。当然客户的打压指数也在极大程度上体现在客户定位上,我们就单一变量讨论,B2B的打压能力要远远大于B2C,因为B2B在很大程度上秉承利润透明化的成交方式,当然对于很多新兴行业这也不是一定的,例如就目前国内公司的IT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利润空间,但是B2C虽然不利于批量成交,但是它的包容性(更容易出售价格不菲或相当个性的商品)要强得多而打压能力就要相对弱得多,甚至在店面里贴一个“谢绝还价”就搞定了。除此以外客户忠诚度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客户忠诚度。接下来我们说纵向的行业危机,首先说潜在的竞争者,这个在很多时候是容易被忽略的,举个例子,原有的操作系统行业中微软是有绝对的霸主地位的,而Google只不过是一个网络应用提供商,但是随着云时代的到来,这种来自于行业外部的竞争是潜在的,也是切实存在的。最后再说一下可替代产品,这种危机是对行业打击最大的,所有沦为夕阳工业甚至是艺术的行业都自于这种危机,开始之前,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部分艺术的理解。绘画是一门艺术,但是最早绘画是有实际用途的,画家在从前也被称为画师,是因为他们是为了留住王室贵族的相貌而存在的专业人才,但是突然有一天某一个不长眼的人发明了照相机,导致了绘画成为一门艺术,这种事情在图书出版,平面广告,传统销售上都在慢慢发生,取而代之的是电子读物。随着网络推广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中国电视的使用率也在稳步下滑,这将影响一系列的相关产业,后续影响也是相当巨大和深远的。

恶搞版

如何做行业分析?

经常有朋友问我,如何开始着手分析一个行业?有时候是时间太少,很难系统地讲。更多的时候却是发现,大部分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行业分析等同于找资料、找信息。其实,做行业分析最重要的是通过逻辑分析来一步一步解释问题的本质。在咨询界有一句行话“不要想着把大海煮沸(Don’t try to boil the ocean.)”,说的是不要试图分析所有的事情、所有数据、所有资料,应该按照逻辑思路和框架去把关键的问题各个击破。因此,逻辑思路在做行业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清晰合理的逻辑思路框架,你很有可能在做无用功,把所有的信息和资料都一把抓,还找不到突破问题的核心关键点,收效甚微。一提到逻辑框架,你可能想到商学院惯用的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等,并尝试去依靠记忆把这些理论模型一个一个记下来,等到用的时候,却发现很难灵活应变。其实逻辑框架不需要死记硬背,在学习行业分析的初期,你可以通过理解这些理论模型来让自己数字商业分析的思路,但是后期需要忘掉这些模型。这就跟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形式的,无招胜有招。要了解一个行业的本质,你需要知道三个要素,即Who、What、How,这几乎能囊括所有商业的本质。Who,代表消费者是谁?What,代表产品是什么?How,代表如何收费?比如你要为一个企业来做分析,帮其了解它的商机在哪里,就需要从这几个维度去进行拆解分析。这么笼统地讲你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接下来我们以婴儿纸尿裤市场来举一个例子:Who:消费者层面一开始,你肯定会想,纸尿裤不就是给婴儿用的吗,那婴儿就是用户啊。其实不然,从消费者层面来讲,我们其实会分两种,shopper和user。Shopper指的是来店里买东西的人群,user指的是使用者。在婴儿纸尿裤市场,shopper就是妈妈族群,user是婴儿。因为消费能力是妈妈决定的,所以我们会针对妈妈做一个消费者层面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用户进行一个细分拆解,即segmentation。一般我们会按照地域分布、城市级别、年龄结构、收入结构等进行细分。这样一来,你可能会发现居住在一线城市的90后的妈妈,更喜欢买尤妮佳的纸尿裤等。What:产品层面你肯定会想,产品不就是纸尿裤吗?是的,但是如果你只能看到纸尿裤,你就无法着手再往下分析了。一般地,我们会将产品进行不同纬度的细分拆解,譬如品牌、价格、材质、包装、尺码等。每个产品特质,都代表着一个公司的竞争力。譬如,Moony纸尿裤主打的是材质,Huggies纸尿裤是性价比的等,这一系列功能背后,是整个价值链上的能力,如采购、溢价能力、生产能力、管理能力、研发设计能力等。How:盈利模式上述举的纸尿裤行业的例子在盈利模式上比较单一,就是靠卖产品盈利。盈利模式就是这个行业靠什么收费,有的公司靠卖产品,有的公司靠卖服务,有的公司靠流量等。不同的盈利模式,归根结底还是对应到公司背后价值链上的能力,我将在后续的文章中持续给大家讲解。点赞、喜欢、收藏、关注,是我持续产出干货的动力噢~

君子不友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新行业?跨行换工作一定要看!

很多人都有换工作的经历,甚至有些人还换行业,我的建议是可以换公司,但最好不要轻易换行业。如果一旦换了行业,那就必须快速了解一个新行业。网上很多怎么快速了解一家公司,看起来很全面,但是不得要领。他们喜欢研究行业链、PEST环境分析、财务表现、市场情况等等,信息罗列和单点分析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就像一些买来的市场研究报告,充其量只能算行业资讯。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大的误区就是搞研究、做汇报,面面俱到,但没有洞察到本质。真正要快速了解一个行业,你必须学会拆解、深化、闭环和维度。一、拆解:在基础框架内,拆解到影响企业的利益关系为止以研究消费者为例,你必须将消费者分解为更多的身份。消费者仅仅是购买的人吗?但你有没有想过购买的人只是跑腿,压根没有决策权呢?很多TOB的市场不就是这样吗?底下的人负责去买,具体审批还是领导。所以,你要学会看你行业的属性,正确拆解消费者。一般来讲,消费者可分为决策者、影响者、购买者、使用者、传播者和分销者。你可能觉得这只是概念上的分类,并没有多大意义。但现实中确实有意义。比如一些社区卖菜的项目,都是通过团长的模式分销和传播,团长本身就是通过买菜也就是说消费者发展而来的,所以这个团长既是消费者,又是传播者和分销商。那到底要怎么拆解呢?拆解到能够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关系为止,没有利益关系的则不必拆解了。比如童装行业,你要研究爸爸妈妈以及小孩的喜好,但是爷爷奶奶就不用了,老人影响购买什么衣服的作用小,掏钱的可能性也小。所以,要学会拆解,就必须有基本的框架常识,第二个学会根据行业特点,选择哪些为最终的分析要素。二、深化:以品牌为中心,研究哪些是更好的交易关系我们很多时候做行业研究都搞错了,以企业为中心,企业只是一个组织,方便商业往来和政府监管。行业分析真正的中心是品牌,研究品牌主体,研究更好的交易关系。比如研究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有哪几个品牌?分别定位是什么?底下有哪几款产品?对应消费者哪些需求?他们在哪些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记住,研究品牌只要抓住一个根本:更好的交易关系。行业内为什么有些企业这方面表现好,有些企业另一方面表现好。归根结底是消费者会为企业某些优势买单,并且这种关系是共赢的。三、闭环:以企业内外连接为重点,看有没有断档更好的交易关系分为两点:一个是对消费者更有利;一个是企业能够持续这种关系。说白了,企业好比后台,消费者好比前台,两者通过品牌连接,但要能够形成一个闭环,品牌才能够持续。举个反例:为什么有些共享单车连押金都退不起了呢?归根结底是因为只吸引了大量用户,甚至获得了很多押金,但是没有解决企业盈利问题。本质上还是资本驱动下的盲目扩张,以获取用户为主要目的,一旦各路资本达不成统一共识,再加上自身造血功能的缺失,就难以运转了。可以这样说,能够形成良性闭环的公司,即使小一点,未来也能够做大。反之,即使是大公司,也会最终被淘汰。四、维度:不同维度看问题,更能识别庐山真面目研究行业要跳出行业看行业,从更高维度或更小视角,往往能够有更多的收获。比如从产业看行业,你会发现供应链、政策、社会关于行业的舆论等,也是影响一个行业的风向标。再比如从人才看行业,往往企业的CEO职业背景和个性心理,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的方向和风格。总之,行业分析要经历这四个关键步骤,拆解代表一个人的商业常识以及关注新事物的能力,深化代表洞察商业本质的能力,闭环说明企业整体运营情况,维度代表跳出行业看行业。

陌要爱

如何写好一个行业报告?

答|百度派用户可以按照以下提纲进行撰写:1. 行业背景分析a) 行业发展简史b) 行业产业链研究情况c) 行业发展影响因素d) 子行业划分情况e) 其他相关行业情况2. 行业现状分析a) 行业大环境分析b) 行业结构梳理及竞争分析c) 市场供需变化d) 市场规模及销售模式e) 行业地域及时间特点f) 市场容量变化3. 行业趋势分析a) 行业市场份额趋势分析及预测b) 子行业市场份额变化及分析c) 相关行业变化分析及研究d) 环境政策影响研究e) 新形态研究及原因分析f) 投融资报告及趋势研究g) 品牌情况分析h) 行业市场发展预测4. 投放分析(百度数据及iAdtrack等)a) 历年行业投放趋势(艾瑞等)b) 行业全媒体投放规模趋势及分析(对比传统及网络投放份额)c) 行业互联网投放规模趋势及分析(艾瑞,DCCI等)d) 互联网媒体投放分类及占比分析e) 移动端投放情况分析f) 百度投放情况、趋势及市场占比g) 重点客户投放情况分析5. 消费者洞察(百度大数据解读)a) 消费者消费过程研究(消费意识、消费模式、消费能力、消费过程、消费时间)b) 消费者基本信息人群画像(性别、年龄、地域、收入、学历、职业、)c) 消费者触媒习惯研究(媒体选择、使用习惯、触媒时间)d) 消费者行为偏好研究(内容偏好、职业偏好、理念偏好)e) 消费者行业消费行为预测6. 百度策略a) 消费者行为剖析b) 行业面临问题、机会及突破点c) 百度行业传播解决策略i. 品牌营销方案(品牌投放建议及品效结合建议)ii. 效果营销方案(投放建议、优化方案等)iii. 创新营销(如:O2O、AR等)iv. 事件营销(如:节日营销等)v. 异业联合营销(根据行业特性)7. 行业成功案例分享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其食不甘

干货·实战篇|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

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从熟悉到陌生,这样的经历你是不是似曾相识?面对未知的领域,我们往往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又可以突破自己,接触全新的领域,担忧的是,对行业不甚了解,没有办法快速判断需求。说到底,考验的还是一个人对行业及公司的摸(yan)底(jiu)能力。对行业和公司的研究能力对投资人来说是基本功,但对我们大部分非咨询、非投资行业的职业人而言,我们还需要掌握“摸清一个行业”的研究技能吗?当然需要!「快速行业研究」这项技能对普通职业人而言甚至比投资人更为重要。无论是哪个工作,过硬的研究能力都能让你在公司内部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在晋升竞争中拥有对项目的调研能力更加能够赢得公司、团队内部资源和老板授予的项目主导权。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快速的了解一个行业呢?老实说并没有!我们需要知道,要搞明白一个行业需要长时间积累,甚至需要在行业内经历一番摸爬滚打,不是靠一两个问题就能搞清楚的,不然招聘的时候也不必写什么需要XX年XX领域丰富经验了。想要一周内完全了解一个行业几乎是不可能,但要在一周内快速建立对一个行业的大致概括性了解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按照下面的方法,不用1周,就能让你了解一个行业的底层逻辑,建议收藏!一、快认知,慢渗透对行业的认知是一场快与慢结合的舞曲。既需要你通过对既有事实的认知,快速领悟陌生行业是如何运作的,又要通过故意放缓的“慢学习”,去渗透接近被研究对象,发现行业的关键节点与行业痛点,成为行家。两者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和领悟能力,那么对于行业新人来说,我认为首先要做到的是「快认知」,先确保不会在新的行业里寸步难行, 待有一定认知后再转向「慢渗透」,把行业挖深挖透。这是个较漫长而且系统的工作,需保持一颗路转粉的心态,去对待「认知行业」这件事;若不能如此,怕是会慢慢失去兴趣,甚至会因为功利产生轻慢,形成管中窥豹的思维。如何建立「快认知」?我为大家诚意总结了一些超实用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前方干货预警,没有套路,只有实操步骤!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比如当你搞懂一套销售体系后,你对其他销售体系都有了一个大体的认知;接触过一种类行的项目之后,你对其他类似的项目也能有个基本的认知。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建立行业基础认知之前先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更迅速地建立新的联系,而不用每次都从头学起,提高效率。当清楚认识到「认知行业」能够给我们自身带来得好处后,再来看看,当想要了解行业时,我们都应该了解什么?行业里的东西实在太多,建议大家可以把它划分为两块进行了解,一个是从行业层面,一个是从职能层面。行业层面很好理解,就是对整个行业有一个商业层面的认知,重点可以关注以下3个方面。(1)行业生态行业生态图产业链商业模式…..(2)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前景与速度市场结构用户规模…(3)重点企业行业内的重点企业top3盈利模式目标用户….对行业层面的了解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平时就要注意积累,持续关注用户和市场的习惯,关注行业内的公司动态。第二个是职能层面,每个职业,看待产品的角度都是不同的,对职能层面的知识需要我们根据自身的职业及需求来挖掘。拿产品经理举个例子,那么你可能需要了解的是:公司做的是什么产品?产品都有哪些功能?属于行业链条的哪一个部分?产品是为什么用户人群设计的?用户的使用场景是什么?为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使用流程是怎样的?…大方向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做的问题。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可操作性强并且能持续使用的学习方法,希望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路,也欢迎大家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讨论。二、从粗旷到精致,再到精准了解一个行业的过程,就是通过持续的思考「驱动一个行业发展,决定企业成败,令市场上发生千变万化的逻辑到底是什么」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吸收加转化的过程。吸收包括「收集信息」与「归纳整理」,转化包括「反复自问自答」和「带着问题与他人沟通」。如何吸收知识?(1)善用搜索引擎面对一个陌生的领域,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没错,是百度。「搜索引擎相当于一个巨大的信息库索引」,可以帮助我们检索我们需要的信息,有效缩小搜索范围。但要打开这个宝库,首先得知道钥匙:关键词。关键词搜的好,拿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就不是问题,关于搜索可以教大家几个小技巧:a.知道关键词就直接搜索,不知道关键词就使用描述法有时候你想到一个东西但是记不得全貌,比如我有时候经常听一些歌,明明很熟悉,但是就是不知道歌名叫什么,这个时候我就会用描述的方法来进行搜索,通过串联几个我有印象的关键词,组成XX(空格)XX(空格),往往也能找到需要的信息内容。b.对于抽象概念,就搜索上一级菜单比如你想知道小红书类似的商业模式的报告,但是发现很难通过描述来找到关键词,那么你只需要知道小红书类似的商业模式,比如叫内容电商,通过搜索内容电商也可以去找到相关的信息。c.关注“相关搜索”比如说你要研究一家零售店铺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对手,但是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就先从你知道的关键词入手,搜索的同时会发现在「相关搜索」中有一些相关的资讯和新闻,截取其中的关键词,再进行二次搜索也是一种途径。d.切换不同的搜索引擎不同的搜索引擎收录的内容是不同的,再加上各个平台之间信息排名算法的差异,有时候你会发现即使知道了很具体的关键词,任然得不到想要的内容,那么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切换不同的搜索引擎试一试了。除了百度之外,google、搜狗等也可以切换看看是否有不同的结果,另外,现在有很多内容其实已经不在平台搜索引擎当中,而是更多聚集在垂直类平台里,比如微信、知乎、小红书、微博等等,去这些垂直平台搜索也能找到你想要的内容。这几种方式都可以帮助你找到真正的关键词,多练习几次,慢慢就会掌握搜索的技巧。对了,「百度百科」也是个好东西,遇到陌生的行业专业词汇,百科查一查,做个“时髦”的行业人。一番搜索后,相信你已经收集了不少资料,记得把这些杂七杂八的资讯整理起来,保存到自己的素材库或者笔记里去。现状来源于对过去的积累,没有人敢说自己百分之百了解某个行业,能做到一知半解也得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刚起步时你可以不必求多,但需要建立长期观察的思维,所有你做过积累的事情,到最后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应。(二)巧用行业报告接下来就是去寻找一些能够下载到的「行业报告」,行业报告里往往会覆盖商业模式、产业链关系、用户属性等全方面的内容,能够让你快速且整体了解整个行业,对新人来说用处很大。分享几个免费扒报告的网站:艾瑞网、百度数据研究中心、易观数据、友盟+、集奥聚合,类似这样的网站还有很多,包括你直接百度搜索「XX 行业报告」也都是可以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一般在这些网站搜寻一番,只要你所在的行业不是过于偏门,基本都可以找到,把这些行业报告下载下来,建立一个专门存储的文件夹。一手握着杂七杂八的行业知识,一手握着行业简报,就算还没有一个深刻认知,但相信你一定对新行业有了大体的了解。这个时候不妨从粗旷走向细致,到一些垂直类媒体中去搜索更精准的消息。如果是互联网行业首推36氪、虎嗅、其他TMT媒体,比如钛媒体、创业邦等等。不同的媒体各有侧重。如果想了解一些行业中的创业公司可以去36氪或者创业邦,留意一下这些新的产品在文章中阐述到的行业痛点和解决方法,必要时还可以摘抄下来,做金句或论据都是极好的。如果想搜索更多关于行业内的文章,比如数据、行业趋势等等,则可以选择虎嗅。想了解更多行业八卦的东西,就可以上「知乎」搜索或者提问,邀请行业人士来回答,毕竟有些行业内部的东西只有业内人士才清楚。把收集来的内容同样放在文件夹或者笔记里,等待深加工。新人对新行业还尚未有一定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时,以上的方法可以照单全收,但是不要盲目相信。在你经过一个长期的观察、理解、判断和预测,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时,再去判断对错,不要因为初始印象影响后续判断,否则容易陷入先入为主的境地。这些可能都是你对这个新行业的第一次认知,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其实需要拿出一大段时间来专门做这个收集和阅读的工作。真的做到平时注意积累的话,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发现手里堆积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此时不要任由他们在收藏夹里躺尸,你需要删繁就简,耐心认真的读一遍之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信息收集癖者最头疼的可能也就是信息的整理了,关于如何高效整理知识的方法,推荐大家一本书《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当中有很多实用的整理技巧可以借鉴。总之,收集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整理到一起之后,只需要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通点,层层深入,一定有所得。如何转化?信息收集的过程,就像饮食的时候,要选择好的食材并且细嚼慢咽一样,但真正吸收营养的还是在我们的消化阶段。信息吃的太多,不能消化吸收也不行。在这里分享2个可以让信息更好消化的小窍门,一个就是反复自问自答,一个是与他人交流。自问自答的方法有点像在给自己做一个行业Q&A,可以引导我们将知识在脑海里进行一个初步梳理,将很多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有目的地解答出来。当然在这个问答的过程中,有一些知识与观点可能是主观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没关系,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做一个详情清单,放到下一个阶段处理。当你把自己的认知变成文字或者用嘴巴说出来,和你心里觉得已经懂了的感觉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多说多练才能真正内化。成功度过了第一个自问自答的阶段,那么建议你接下来可以与所在行业的行业人员或懂行的人进行沟通,带着问题去交流。身边没有这样的资源的话,也可以通过「在行」这种产品约见你所在行业的专家大牛,让他们为你进行解惑,把答案和新思考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消化后再记录到脑海里。多说一句,在行专家很多,但专家水平参差不齐,选择之前多看看这个专家是否有行业话语权,是否接触过行业的岗位,买家评价也是一个可以更直接了解专家风格的地方。求知欲强烈并且也有足够的时间和人脉的,还可以选择加入一些QQ群和微信群,说不定也会遇到隐藏的高手。掌握以上这两个小窍门,就可以慢慢将吸收过来的庞大信息逐步消化,最后转换成自己的东西。三、互通方法,更新创造无论是了解行业知识层面还是职能层面,方法都是互通的,步骤实际上也是相同的,都是一个“搜索-收集-整理-消化-使用”的过程。对职能层面的认知方法,说的再具体一些,可以根据【认知、还原、创造】三个步骤去学习。还是拿产品经理举例,通过寻找同类产品去下载体验,观察行业中的产品都有哪些共通功能?哪些信息是这个行业的用户关注的?这些产品都具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点?操作流程如何?是否行业已经进入同质化?反观自己的产品是否打到用户痛点与行业差异了?这些都是对行业产品的一个认识角度。有一定的认知之后,再去还原2-3款同类型的产品,增强自己对业内产品的产品感,最后才能做到对产品的创造。回过头来,检测自己到底对行业认知有多少也很简单,一方面看自己是否能独立思考,分清信息的优劣好坏,另一方面看自己是不是越挖越深,甚至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联动思考了。在信息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一个人拥有两到三个领域的知识就会被认为是知识面宽广的知识分子,但是在今天这个知识互联互通的时代,知识宽广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即便说每个人对信息处理的复杂度和速度有所差异,但只要你懂学习、会思考、有方法,这种差异是也是可以弥补的。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持续路径,就不怕没有东西可学,至少建立一个最基本的行业认知不是问题。当然了,如果你的目的是彻底摸清一个行业,那么最好的方式还是躬身入局,到这个行业里面亲自体验一番。

慎勿与之

如何着手分析一个行业

分析一个行业这个问题可以聊很多,所以我只针对你说的其中一点展开来聊聊,就是工具问题。很多的分析报告里的图表是直接用的二手甚至三手不知道复制过多少次的图表,其实大部分的图表我更推荐你自己去制作,这样才可以完全用图表展示出你所想展现的分析内容,和你独特的分析视角。图表是为了更好地去传达你的分析内容,而不是让你的分析内容去迎合找到的图表,或者分析内容硬套图表,显得牛头不对马嘴。我在做行业分析的时候,一个必不可少的BI工具就是DataFocus。操作简单,功能却又很强大,跟着视频自学大体上就能把基本功能掌握。图表类型非常丰富,完全能满足我的需求。除非注明,否则均为DataFocus企业大数据分析系统,让数据分析像搜索一样简单原创文章,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

瞳爱

如何分析行业?大咖总结出12条经验,帮我找出4个最有价值的领域

文/陈嘉伟《手把手教你读研报》第三篇当读懂研报后你就度过了新手期,就要开始进行行业研报,如果我们掌握了行业的逻辑和主线,再挑选个股就事半功倍。而且研报分析特别适合中长期的投资,因为企业的基本面变化其实非常慢,搞懂一个行业,就可以吃很多年。在哪里找行业研报?在每年11月都会举行新财富拉票季,分析师在这之前会发布干货满满的行业研报,所以要关注分析师写的行业研究框架类的研报。研究行业,要搞清楚行业的产品,价格,销量,竞争格局,行业属性,等,所以像电力行业就是最容易搞懂的,因为行业产品就是电力,没有存货,价格很稳定,产业链也很短,行业竞争格局很规范。分析研报主要就是关注利润,这是商业的本质,一门生意是否赚钱,能不能持续的赚钱,赚钱艰难还是很容易,投资者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公司公布的利润数据,已经是结果了,作为投资者,你不能只看见结果,而要搞清楚公司赚钱的过程,要搞懂公司为什么可以赚钱,赚钱能力来自哪里,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公司赚钱能力强,即使目前没有赚到钱,也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以后总会赚到钱,这对投资者非常重要,因为你可以提前布局。利润的核心指标是ROE,所以研报分析都重点围绕这个指标,将ROE分为三个部分:销售盈利能力,周转率,杠杆率,这就是杜邦分析。但因为利润表比较容易粉饰,所以我们还有特别关注经营性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因为这可以检验盈利的质量。以下是关于行业研究的12个知识点:1 要搞清楚产业的趋势,必须搞清楚生产状况,和行业的属性,要像实业家一样深入到行业里去,要找那些幸运+能干的行业,比如白酒行业赚钱就比钢铁行业容易,相对就是一个幸运的行业,而能干则保证可以企业在竞争中越来越强。2 根据分析师多年的经验之谈,最有爆发力的行业是消费电子行业,主要是手机产业链,包括半导体,元器件,比如OLED全面屏,3D成像和触控,指纹解锁,无线充电,LCP天线等。电子行业的第一波上涨往往不是公司基本面发生了变化,企业的各种数据没有发生改变,而是对于未来的预期推动股价上涨,第一波下跌也是如此,企业的各种数据并没有变坏,但股价也会大幅度的修正,是因为股价上涨到一定的程度改变了对未来的预期。第一波的预测主要依靠二点,一个是逻辑分析,二是试错,比如这轮5G上涨的大逻辑是贸易摩擦背景下的产业升级,科技替代传统产业成为新经济的驱动力,然后华为产业链替代苹果产业链,带来了国产替代,这是大逻辑,然后是验证试错的过程,5G牌照发放是行业催化剂,股价不断上涨就是一个逻辑不断被验证的过程,过程中投资者的信心会不断被加强。什么叫做试错?就是市场会比投资者聪明,在数据出来之前,市场就可以通过不断的试错找到市场底部,在数据还没有出来前,就通过第二波上涨验证了第一波的逻辑是否正确。所以,作为投资者根本无法精确的把握底部,而要进行提前预判,只要大概率是正确的就可以,要的是模糊的正确,而不是精准的错误。

逼婚记

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一个行业?你需要掌握这3种通用思维模型

上一节没有资金团队,没有厉害爹妈,凭什么让有资源的人愿意跟你合作?里讲到了,为什么升级认知,是普通人做成事情的唯一机会,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怎么做?接下来的几节,我会讲讲对我帮助很大的几个方法。掌握通用的思维模型有些人看起来是“通才”,对于自己专业以外的东西,也能讲的头头是道,或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陌生的行业,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掌握了一些通用思维模型。1,正反思维。反过来想一想,总是反过来想想查理 芒格做过辩手的人,都知道一个好辩题,可以从正反两面找到很多不同证据,这也是为什么看奇葩说挺有意思的。当然,这种辩论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并非纯粹的思辨,但这种从正反两边看问题的思路,非常有用。很多看起来特别正面或特别负面的事,如果你仔细看,几乎都能找到反面。比如,去年底到现在,因为世界上最大的这只黑天鹅,不少人患病,商店关门,很多人丢了工作,几乎所有人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生活工作方式。但如果你仔细看看,你会发现生活中也有一些好的变化,比如:(1)公司发现,很多以前认为必须到公司才能处理的工作,其实在家也能完成,甚至完成的更好了。这给了以前因行动不便而被拒之门外的残障人士,更多的工作机会。(2)促进了远程医疗的发展。远程医疗的技术早就成熟了:很多问题其实开个线上会议就能解决,但因为激励机制的问题(北美的医生,按法律规定要在自己办公室提供服务,才能收取费用),一直发展的不好。我在加拿大居住,以前要看家庭医生,需要开车30分钟到诊所,等待10-30分钟不等,就为听医生跟你说1分钟:你上次的体检结果没问题。前一段时间,体验了远程医疗,从预约到看完医生,总共花了10分钟,身体如果有小毛病,远程医疗真的特别方便,对医生和病人来说都节省了不少时间。这个思维方式,看似简单,但因为人的思维有先入为主的倾向,如果不加以练习,很容易就回到原来的思维路线上:有了一个观点之后就不再思考别的可能性;搜集数据和别的观点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只找支持自己已有观点的内容。要掌握这个方法,你可以做如下的练习:练习时间:找一篇观点文,问问自己,假设你同意作者的观点,你能列出自己的证据吗?戴上反方辩手的帽子,问问自己,如果反面的观点是正确的,你能列举哪些原因和证据?对于正反两面的观点,都要至少问三层Why,问到不能再问为止。如果你观察过孩子,就用孩子似的发问,直接问到没法再回答为什么为止,到无可辩驳的原则或事实的层次。一个例子,你可以回答:人工智能的流行,会让失业率上升吗?家里有孩子的,推荐和大点的孩子一起做这个练习,你也许会惊讶得发现,孩子的思维能力比你还强。这项练习,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也非常有帮助。2,二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