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图书馆》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

《图书馆》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

华声在线3月10日讯(通讯员 陈昊 张贺明 记者 刘思佳)近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的《图书馆》成功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的核心期刊。这也是《图书馆》连续9次入编北大中文核心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研制编写,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项目成果,旨在为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与订购、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2019年11月起,《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正式启动研制工作,在以往8版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研制方法,在对被摘量(全文、摘要)、被摘率(全文、摘要)、被引量、他引量(期刊、博士论文、会议)、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进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专家定性评审,最终评选出核心期刊。自1973年创刊以来,《图书馆》始终坚持人文关怀和技术驱动并重,关注学科前沿,于2020年度推出了突发公共事件研究、数字人文、文旅融合、乡村文化振兴、公共文化服务、政府数据开放、图书馆标准研究等多个专题,紧跟时代脉搏,杂志影响力稳中有升。2020年RCCSE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图情档类)排名上升至第15位,重新进入A档。湖南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图书馆》将以此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为契机,继续提高刊物质量、提升刊物品牌,严把质量关、强化选题策划、注重宣传推广,力争引领图书馆学研究的方向,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

途隙守神

「收藏」2019最新最全学术期刊级别分类

很多评职称的朋友都在说,我要需要省级期刊,我需要国家级期刊,我需要核心期刊,那大家到底了不了解这些期刊到底是怎么分类的?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整理一下!保证是你从来没见过的分类!期刊级别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第二级-A类:权威的核心期刊,指的是国际通用的SCI、EI、ISTP、SSCI、A&HCI收录检索系统的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主题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权威,论文中不包含其他报告总结。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然后国内期刊分类广义分类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期刊级别核心期刊分类:1.南大核心:又称CSSCI、C刊,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2.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其建库历史最为悠久而且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是国内自然科学类最权威的目录,两年一评;3.中文核心:又称北大核心、北核,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08年之前四年一评,08年之后三年一评;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两年一评。其中南大核心和CSCD均有扩展版核心目录,一定要分清自己发表的期刊是源刊还是扩展版;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又称人大复印,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该数据库从国内公开出版的近六千种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中精选全文并汇编而成,囊括了1995年至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个学科。他是国内最具权威的文献资料宝库,严格意义来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不属于核心期刊,但是很多学校和单位都把他等同于南大核心期刊。国内核心期刊权威度排行:南大核心>CSCD>中文核心>统计源核心非核心分类:1.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2.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管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其实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其实还有各高校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或者是昆明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自己分类的A类B类C类期刊。这个就要因各校而异了。其实期刊分类还是比较简单,大家发表文章是一定要认清自己发表文章的刊物级别,千万不要花冤枉钱!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评论或者私信我~~哦对了,很多小伙伴不知道怎么私信,关注之后在手机端就可以发私信了~~~

天与地卑

学术期刊的级别、种类、等级,这篇文章全讲清楚了!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只要一脚踏进了学术圈,那就真的满眼都是北核、SCI、CSSCI……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专业名词是指什么?又是怎么评级如何分类的呢?01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Academic 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知网截图。可以看到期刊基本信息、被收录情况、期刊等级划分、期刊影响因子等信息。02刊物等级划分 按照注册地划分 ● CN类刊物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ISSN类刊物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国家图书馆学刊》知网截图。可以看到 CN 和 ISSN 两种刊号。按主管部门划分 ● “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统计与信息论坛》知网截图。该期刊主办单位是西安财经学院和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教分会,出版地是陕西省西安市,但该期刊是核心期刊,所以也可将其视为国家级期刊。按期刊质量划分 ※ 这里是你最关注的常见核心期刊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1931年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首先揭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1971年,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等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从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目前,国内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又称北大核心)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国家图书馆学刊》知网截图。核心期刊标识为北核标识,表明该期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总览》来源期刊收录。●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又称南大核心)注: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通过对全国所有符合两月以下出版及非一刊号多版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性期刊,进行他引影响因子分析,指某刊在统计当年被CSSCI来源期刊文献引用该刊前2年所登载的文章的篇次(不含该刊自引)与前2年该刊载文量之比;总被引频次指某刊被统计当年被CSSCI来源期刊文献所引用该刊创刊以来登载的文章的总篇次。▲《国家图书馆学刊》知网截图。CSSCI标识表示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收录。●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受科技部委托,每年进行遴选和调整 ,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注:CSCD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被誉为中国的CS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每两年遴选一次。每次遴选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定性评价则通过聘请国内专家定性评估对期刊进行评审。定量与定性综合评估结果构成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知网截图。CSCD标识表示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收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社科院核心)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于2018年11月16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文社科高峰论坛暨期刊评价会”上发布《中国人文社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简称《报告》)。《报告》基于学科与期刊特点构建了不同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291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及以前创刊)、164种新刊(2013-2017年创刊或更名)及68种英文期刊进行了评价。●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这种核心期刊说法目前缺乏公认性,国内运用较少,评选周期和有效期不祥,也难见其出核心期刊的目录。●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国际上被国内普遍认可的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为重要。● SCI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September 16,1925-2017)。● SSCI 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注: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 简称 SSCI )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在CNKI学术搜索上的文章截图。来源是Elsevier期刊数据库。● EI 《工程索引》注: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简称 EI )工程索引(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知网截图。EI标识表示被工程索引(美)收录。● 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注:美国《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简称 ISTP )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03其他常见刊物收录等级 日本-JST●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是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厅下设的一个国家级的科学技术管理组织,同时也是发达国家中具有代表性和最为成功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之一。JST的建立就是为了顺应日本的“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目标总需求。▲《国家图书馆学刊》知网截图。JST标识表示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美国-CA● CA 《化学文摘》注: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是世界最大的化学文摘库。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为重要的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的检索工具。创刊于1907年,由美国化学学会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CAS)编辑出版,CA报道的内容几乎涉及了化学家感兴趣的所有领域,其中除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外,还包括冶金学、地球化学、药物学、毒物学、环境化学、生物学以及物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知网截图。CA标识表示被化学文摘(美)收录。俄罗斯-РЖ,AJ● РЖ,AJ 《文摘杂志》注:文摘杂志(Реферативный журнал)是供查阅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业经济等方面文献资料的综合性信息检索刊物。1953年创刊,苏联全苏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现名:全俄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世界三大综合性文摘杂志之一。▲ РЖ,AJ标识表示被文摘杂志(俄)收录。来源 | 龙江知网免责声明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专利、版权和文责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您是原作者且不希望文章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处理(TEL:0519-86998217)。信息提供:盛男 图文编辑:张聚 审 核 :王晖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工矿自动化,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大东

浙江11个地市公共图书馆参与 学术期刊线上读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下,全民阅读俨然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移动阅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处于“无处不阅读”的环境当中。近日,为了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由浙江图书馆联动全省公共图书馆(含少儿馆)开展的浙江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再次推出了以“阅读,悦自己”为主题的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阅读,悦自己——跟着布可做研究”线上互动H5正式上线发布。此次“跟着布可做研究”主题的线上H5互动,以技术为载体,依托互联网思维,集卡通互动、在线寻宝、区域定位、学术指引与移动阅读等功能于一体,以推广各地公共图书馆学术期刊使用为基本目的,通过寻找锦囊及挖掘宝箱的方式引起用户传播。全省11个地市公共图书馆共同参与,H5互动上线后覆盖省内各地市,联动媒体进行宣发配合,全省人民助力阅读。截至活动结束,全省助力达383189人次,达到活动预期效果。活动加快了学术研究内容获取途径的普及,扩大了浙江图书馆及全省各地公共图书馆的曝光率和影响力,为数字阅读推广实现了自身传播价值。与此同时,活动以“阅读·悦自己”为主题,以设计为媒介,进行了亲和、有趣、可人、实用的吉祥物“布可”的衍生周边及四季海报设计,配以“布可”阅读的不同阅读场景,揭示阅读随时随地的陪伴,从而激发共鸣,于社交媒体上引发传播,带动品牌话题声量,真正实现了文化伴随阅读,阅读融合文创的互联网“阅读+文创”模式。据悉,“阅读·悦自己”系列数字阅读推广活动源自2017年,随着系列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已成为浙江省面向全民的重要数字阅读推广活动之一。后续,浙江图书馆还将联合浙江各地市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悦自己”系列活动,让优质数字资源和高效便捷的多样化服务惠及全省人民,力求以通过简单有趣的形式,让更多的参与者爱上阅读、爱上研究,进而助力打造书香浙江,推进文化浙江的建设,助推全民数字阅读浪潮。

红海龟

写论文之前必看的10本好书

《学术论文写作》全书对选题、开题、阅读文献、提出问题、谋篇布局,开题报告和项目论证书的撰写、摘要和关键词的写作,文章的校对、投稿、发表等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各个步骤和环节进行详解,系统阐述了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各个环节的相关注意事项,为读者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详细指引。《学术论文写作十讲》按照确定选题、查找资料、做读书笔记、整理资料、写作、发表的顺序,介绍了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和科研人员进行阅读、选题、查证、写作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操作性强。旨在培养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共分十讲:怎样选题、怎样查资料、怎样作社会调查、怎样读书、怎样写读书笔记、怎样判断资料的价值、怎样鉴别资料的真伪、治学方法举要、论文写作方法、治学态度。本书注意用实例分析问题,贯通中国古典学术传统与现代学术规范。《如何成为学术论文写作高手》本书以轻松、易读的英语写成,全书共16章,清晰地阐述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各个部分,如何撰写,华人作者常见的写作错误和改正方式,简短、基础的英语语法规则,如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以保持积极和高效的写作状态,一些向学术期刊投稿的小建议,每个学生都需要了解的重要词汇等内容。每一章对应一周的课程,安排了为期16周的课程(另外,期中、期末考试各占一周),让您在18周后顺利完成一篇专业的论文。《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本书以如何撰写可公开发表的论文为核心,以科学研究创新与能力培养为主线,认真分析、归纳、探索、提炼与升华,是科研工作者及在校大学生提高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的宝典。全书共八章,系统阐述了科学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信息检索与利用、学术论文特点与写作流程、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学术论文示例等。《人文学科学术写作指南》人文学科的学术写作令人望而生畏、筋疲力尽,但对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十分重要,如果写作者能运用合适的方法来完成,必定会事半功倍,并在此过程中享受学术写作的乐趣。本书不仅介绍了制定计划、设置议题、优化结构、规范体例等写作策略和技巧(尤其是独创性地提出的U型写作法),更重要的是作者结合自己的切实努力和丰富经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写作思想,帮助写作者调整视角,鼓励他们将自己视作重要工作的创造者和从事者,像专业学者一样思考和写作。《研究生是如何炼成的》本书在作者近10年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论文写作经验和作为审稿人的心得体会,针对研究生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不足、写作能力不强、意志品质缺乏等现象,给出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系统导引,以期达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写作水平的目的,特别是人文—经济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会更为受用。《图书馆学研究法:学术论文写作摭要》分析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学术史研究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论述了积累研究资料、遵守学术规范、保持良好治学态度的重要性及具体作为方式。本书不是从理论角度去泛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从论文写作出发,解决研究面临问题,并试图通过诸多案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南》本书内容涵盖论文选题、论文写作、投稿技巧、期刊审稿等,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教师、硕博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树立科学的论文写作与发表观念,通过提倡“期刊倒逼写作”“写作倒逼研究”等过程性写作技术,帮助人文社科领域各学科的研习者学习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从而避开之前许多学者走过的弯路,掌握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规范和技能,*终实现“精确投稿”的目标。《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第二版)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完成一篇学位论文的完整流程和注意事项,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很多建议和技巧。前三章系统介绍了学位论文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关准备工作。第4章至第8章详细剖析了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选题、选择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论文。此外,书里还重点介绍了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的相关内容。书后提供了一篇论文范文和答辩的注意事项。力求让读者做到“心中有数”,不再畏惧学位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指南:从观点初现到研究完成》

捕鼠机

国内外学术期刊常识大科普

版权声明:来源(首发):微信公众号《技能Tools》是不是有的小伙伴论文都发了好几篇了,但对一些期刊的专业术语还云里雾里,这期为大家介绍一些国内外学术期刊的一些基本常识情况,投稿前对一些期刊常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做到心里有底。由于文章涉及内容比较多,先来个小目录理理。国内期刊核心期刊所谓核心期刊其实就是由一定的遴选体系筛选而产生的期刊,目前,在国内一共有七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我们常说的中文核心)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又称“C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是我们常听说的“统计源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如果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南大CSSCI核心期刊为通常意义的双核心期刊。普刊普刊是相对于核心期刊来说的国内的合法刊物,正常情况下,分为省级、国家级,但是经过某部门或者团体筛选,成为核心的刊物就脱离了省级、国家级的划分,统一成为核心期刊,普刊发表容易,对文章内容要求也较低。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期刊省级期刊,即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部门、委办、厅、局、所,省级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各高等院校主办,在新闻出版部门有登记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A类、B类、C类期刊A类期刊、B类期刊、C类期刊等是在高校或其他研究机构论文答辩、科研项目申报、学术水平评估等场合经常出现的提法,容易与核心期刊相混淆。从国家层面,并没有对期刊的此类划分。A类、B类期刊等的划分是各单位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结合自身研究优势,从国内外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筛选,把和本单位研究方向结合最近的、办刊质量好的刊物,划归为A类期刊,其次为B类期刊,再次为C类期刊,以此类推。因此,A、B、C类期刊等级的划分,是由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科研考核标准制定的,不同单位标准也不同。C刊“C刊”是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简称,与C类期刊不同,C类期刊是各单位根据本单位考核标准制定的内部划分,而“C刊”则专指CSSCI期刊。国外期刊SCI、EI、ISTP(现称CPCI-S)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期刊文献检索工具,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世界三大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Cell》。我们搜索下载外文文献的时候经常会看到Elsevier、Springer的字样。以上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国外期刊的相关内容,那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国外一些学术期刊及检索系统的概况。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上面提到的Elsevier、Springer(不只这些)是出版商的名字,出版商那里拥有期刊文献版权,即拥有文章的全文内容,所以我们下载文献的时候会看到这些出版商的名字。而我们常说的SCI、EI只是文献索引数据库,他们从出版商那里收集某些期刊论文的公开信息数据(题目、作者、摘要、参考文献)储存到自己的数据库里,然后再添加一些自己的信息,比如分类号之类的东西,然后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参数,比如SCI每年推出JCR(期刊引证报告,后文有介绍)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SCI、EI数据库里看不到文章全文内容的原因。其实EI隶属于Elsevier旗下,获取数据还是很便捷的;而我们常见的SCI、SSCI、CPCI都是Thomson Reuters(汤森路透)旗下的。说到底(以SCI为例),SCI是ISI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只是个检索工具,而我们投稿是投给SCI源期刊(即SCI数据库索引所依据的杂志)。EIEI(The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信息提供者之一,早期出版印刷版、缩微版等信息产品,1969年开始提供EI Compendex数据库服务。EI以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文献全面且水平高为特点。EI收录5000 多种工程类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和专著。收录范围包括核技术、生物工程、运输、化学和工艺、光学、农业和食品、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材料、石油、航空和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1995年以来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开发了称为“EI Village”的系列产品。工程索引(EI)目前主要有三个版本: EI Compendex光盘数据库、EI Compendex Web数据库、Engineering Village 2。2009年以前,EI收录包括三种类型:被EI Compendex标引文摘(核心数据)收录、EI Page One题录(非核心数据)收录、会议论文。EI Compendex数据库从2009年1月起,所收录的期刊数据不再分核心数据和非核心数据。但是还分为期刊检索和会议检索。也就是源刊JA类型,会议CA类型,相比而言,JA的含金量要高一些。Web of Science、SCI、ISI概况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是国际知名的科技信息研究与服务机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1992被加拿大汤姆森公司的分公司Thomson Scientific & Healthcare收购,即为Thomson ISI。ISI成立以来,先后推出了SCIE、SSCI、ISTP、A&HCI和ISSHP等许多著名的学术研究检索工具和数据库。Web of Science是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基于WEB开发的产品,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提供引文分析。是一个由多个文献检索数据库组成的平台,旨在支持科学和学术研究。Web of Science(WoS)以ISI Web of Knowledge(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作为检索平台。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核心合集)是该平台上的首要资源,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研究引文索引,具体数据库构成看下图。当然了ISI Web of Knowledge检索平台除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外还收录了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数据库,具体详情看下图。无论是在数据库还是数据深度方面,对于Web of Science平台数据库的订阅各个机构都不尽相同。当你查阅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库进行精准查询。下图所示为我所在机构订阅的数据库列表。SCI与SCIESCIE是SCI扩展版,SCI收录3000多本自然科学期刊,SCI系统出版形式先后出现过四种:最开始是印刷版(SCI Print),后升级为光盘版(SCI CDE)和联机版(SCI Search),最后发展成网络版,SCI也扩充到8000多本期刊,更名为SCI-Expanded(SCIE), 成为一个重要的数据库。其中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XPANDED(SCIE)就是SCI的网络版。SCI收录的期刊档次更高一些,但有时候也会发现SCIE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可能比SCI还高,可能跟学科不同有关系。二者在选刊上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收录的期刊数不同。随着网络版的普及,SCIE就是SCI,慢慢趋于通用,都是指Web of Science平台上的SCI-Expanded数据库。现在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上已经看不到SCI了,只有SCIE期刊数据库。但仍有部分院校重视SCI及SCIE的区别,所以这些院校的同学投稿前要多加注意了。ESCIESCI(新兴资源引文索引,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是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的新指标。与SCIE、SSCI、A&HCI成并列关系,但ESCI的收录期刊的标准低于SCI、SSCI、A&HCI,是普通期刊入选这三大索引的必经之路。ESCI的推出让普通期刊在进入SCIE 数据库前,或质量降低的SCIE期刊被剔除前多了一个缓冲带(所以说ESCI期刊并不是正式的SCI期刊,只是进入到SCI期刊的预备队)。ESCI的推行让期刊的收录路径更趋清晰,使期刊的分级更趋合理。ESCI的推出使得WoS期刊数据库更多地收录那些在学术领域己经具有地区性影响力的期刊,并且更早的追踪到新兴的领域和趋势,从而扩大WoS期刊数据库的收录范围和评价规模,更能大幅增加WoS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ESCI 期刊的论文都可以在Web of Science的核心数据库中查到(所以说别以为WoS核心合集里能检索到的都是SCI),但是每年的JCR中不报道这些E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同时,ESCI期刊的引用也不会被计入影响因子的计算(有待考证)。Master Journal Listhttp://mjl.clarivate.comMaster Journal List 是汤森路透公司提供的ISI收录的期刊总列表,收集了ISI所有数据库的期刊,通过这个网站你可以查询某个期刊被ISI Web of Science平台上的哪个数据库收录了,也可以查询某个期刊是不是SCIE期刊,同时可以查到是不是SCI期刊,甚至也可以查到是不是ESCI期刊等等。ESI(摘自百度百科)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ESI是汤森路透基于SCI和SSCI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ESI对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SCIE、SSCI库中近11年的论文数据进行统计,按被引频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分别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居世界前50%的国家/地区和居前0.1%的热点论文。ESI针对22个专业领域,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6大指标,从各个角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所有统计数字每两个月更新一次。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JCR、影响因子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每年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现今JCR是基于SCIE期刊数据库的(它的SS版本对应SSCI数据库)。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800种核心期刊(光盘版)在内的8000多种期刊(网络版)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五年影响因子、被引用半衰期等指数加以报道。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前一年各个期刊的影响因子等数据。并非所有期刊都有影响因子,必须是被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的SCIE和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才会有相应的影响因子等数据。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JCR期刊分区(这部分内容采摘自LetPub官网)目前,根据JCR分区表对SCI论文进行评价的模式已被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纳,因为它有利于鼓励科研工作者向本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国内主流参考的SCI分区依据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又称中科院JCR分区)以及汤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分区两种,两种分区方法都是按照学科进行的,它们均基于SCIE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基础之上。在国内,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则被更多的机构采纳以作为科研评价的指标。中科院JCR分区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针对目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因素,以年度和学科为单位,对SCI期刊进行4个等级的划分,每年10月份发布最新年期刊分区数据。SCI期刊中科院JCR分区查询方式:微信搜索小程序“中科院期刊分区”。期刊学科划分中科院JCR分区表对所有期刊的学科划分如下:大类学科:医学、生物、农林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工程技术、数学、物理、地学、地学天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共13个大类。小类学科:13个大类下面又分出176个具体的不同学科类别。需要注意的是,一本期刊只可属于一个大类学科,但是一本期刊却可以属于多个不同的小类学科。例如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只属于“工程技术”的大类学科,但具体可进一步细分为5个小类学科。期刊分区方法中科院期刊分区依据也是基于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但是采用的是三年平均影响因子,优点是减少了有些期刊影响因子逐年波动较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具体方法:根据13个大类学科,分别将各大类的SCI期刊由3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为1区(最高区)、2区、3区和4区四个等级。中科院分区的1区到4区的期刊数量不等,呈金字塔状分布,前5%为该类1区、6%~20% 为2区、21%~50%为3区,其余为4区。Top期刊中科院分区表的大类分区中还会遴选出一些优秀的Top期刊,2015年以前top期刊遴选规则如下:大类1区期刊直接划入Top范围内;2区中2年总被引频次指标位于前10%的期刊也归入Top期刊集合。2015年,在上述定量测度规则的基础上新增同行评议的考量因素。对于少数期刊,尽管不在上述定量方法划分出来的top期刊的范围中,但经过科学共同体评议,被认为是高学术影响力期刊,直接被采纳加入top期刊;2016年扩大top期刊范围,小类1区期刊设置为top期刊。汤森路透JCR分区期刊学科划分汤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没有设置大类学科,只分为176个具体学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区表中所指的小类学科。期刊分区方法Journal Ranking以当年的影响因子为基础,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当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Q表示Quartile in Category(学科分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前25%为该类1区、26%~50% 为2区、51%~75%为3区,其余为4区。合并/更名期刊的处理方式中科院分区表是基于JCR的数据,但对于JCR中期刊刊名更名/合并的情况进行数据规范处理。对于变更刊名的期刊,JCR会保留两个刊名,会计算两个影响因子。中科院分区表会将变更前期刊数据合并到变更后的期刊,且重新计算影响因子,只保留变更后刊名和ISSN。下面一张图对两种分区方法进行了对比期刊自引我们在投稿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期刊要求或是引导作者去引用1-2篇他们刊物的文章,从而提高他们期刊的影响因子。自引(Self-citation)在SCI期刊编辑出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在学术圈中也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一个期刊的自引率超过30%就算高了,大家投稿时就该多注意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可以检索到期刊的去自引影响因子;登录LetPub网站可以查询某个SCI期刊的自引率,同时也可以查询影响因子、中科院分区、是否为OA期刊、期刊官方网站以及期刊投稿网址等数据。https://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journalappCN与ISSN类刊物“CN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通常被称之为CN类刊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在国内发行的连续出版物(期刊、杂志、报纸等)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CN刊号。否则视为非法出刊。“CN号”由字母“CN”和6位数字及分类号组成,CN为中国的国名代码,前2位数字为地区代码,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分类号与刊号用“/”隔开,比如机械工程学报的CN号为“11-2187/TH”,期刊的分类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基本大类划分。“ISSN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的简称。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国际连续出版物(期刊、杂志、报纸等)。ISSN号是根据国际标准ISO3297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我国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ISSN由8位数字组成,分两个部分:序号和检验码,ISSN可以作为一个检索字段,从而为用户增加了一种检索途径。正规刊物一般都这两个刊号。国际刊号不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国外对杂志管理得很松散。但是CN刊号则不同,我们国家对杂志登记管理得是很严格的,只能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而且必须在新闻出版局登记,接受年审等各项审查,在新闻出版局登记的刊物才有CN刊号。所以大家选择期刊要擦亮眼睛了。OA期刊OA(或称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提出的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理念。OA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是指读者可以免费在线获取同行评议论文的期刊,由于其开放获取的特点,有利于国际上科研成果更有效地传播,不受到科研机构购买数据库的限制。OA期刊这种模式可以使一些研究成果被更多读者了解,因此很多科研人员喜欢发表开放获取的期刊,尤其是那些被SCI收录的OA期刊。OA期刊模式开放存储(绿色OA)作者在论文发表后将论文存储到机构或专业知识库(即作者自存档),立即或延迟一段时间(一般为6到12个月)后开放发布。知识库自身并不进行同行评议。但它们保存的文献通常是在别处经历了同行评议过程的。知识库可以包含预印本、刊本或两者都有。开放出版(金色OA)开放出版是指期刊论文发表后通过互联网立即免费阅读。开放出版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整个期刊开放出版,所有论文均免费阅读,简称开放期刊;二是期刊本身以订阅为主,部分论文可在交纳论文处理费后开放阅读,简称开放论文。无论是绿色OA还是金色OA都是一种对最新学术成果采取的迅速开放和交流的方式。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投稿的时候,期刊会要求一位通讯作者,通讯作者会收到所有的期刊通知,包含审稿进度、同行评审意见以及审查结果等。虽然期刊认为通讯作者只是单纯的行政角色,在一些国家文化里这个角色与资历相关,国内也有这个现象,通讯作者通常是项目领导或高级研究员,他们的通讯地址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动。万一项目领导刚好是贡献最多的人,他可以同时担任研究的第一与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而不是简单的“通讯联系人”。最重要的是,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实际上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一些杂志会约你审稿、写综述。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同时是具体工作的主要执行者,第一线操作的实施者和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人,又是初稿的执笔人,对研究结果和数据的真实性负首要责任。通讯作者可以是论文的任何作者。要是一篇论文有数个作者,通讯作者可以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位。换句话说, 通讯作者可以是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作者等。关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原则,虽然是有国际通行惯例的,却因学科、国家和地区、课题组的习惯风气而异。在中国现阶段的学术评价体制中,有点过分强调第一作者的作用(当然了有的机构不是),甚至在评奖考评、职称晋升时,第一作者的权重远大于通讯作者,所以投稿文章的第一个名字一直是最抢手的位置。共同第一作者按照国内期刊署名方式,如果一篇论文有多个作者,按照贡献大小排名的,就按照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这样依次排名,评职称时,第一作者也只认可1个人,不能同时有2个人享受第一作者的职称加分。而SCI英文期刊不同,第一作者可以有多个,即共同第一作者。有些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甚至可以有4-5个第一作者。当然了这可能基于这些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同样大小或者项目难度大合作完成等情况。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微信公众号《技能Tools》作者个人收集整理,如文章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作者,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益;如有纰漏,欢迎随时批评指正;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明乎鬼者

这本期刊“好发,审稿人傻,速来?!”

自从学霸姐姐开始写文章以来,被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有没有那种好发的期刊推荐?......这真的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首先,没有任何一本期刊的官网标注着——“好发,审稿人傻,速来!”如果有的话,毫无疑问它一定是个野鸡期刊。其次,“好发”的标准是什么呢?你是追求影响因子,还是说审稿周期呢?经过无数个类似问题的“毒打”,学霸姐姐总结了一下,大家其实想问的是:1,这个期刊审稿周期长不长?——我着急发文章啊!!!太久的我等不了啊!2,拒稿率是多少啊?——我不想做分母啊!我想一投即中行不行啊!3,接收以后要多久才能见刊?——我要凭正式出版文章评职称/毕业啊!4,要交版面费吗?——我没有经费啊!5,对语言要求高不高啊?——我英语虽然不差但还是差点意思啊!……下面,学霸姐姐就来逐一为你说明:一、通常期刊的审稿周期在1-6个月各流程所需参考时间如下:主编初审:2-4周;邀请评审:2-4周;评审:6-8周;主编决定:2周当然这只是参考,是个平均数,具体到每篇文章会有更多差别。二、关于拒稿率收录期刊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稿源丰富,相应地拒稿率也会比较高。通常情况下,一般期刊的接受率会在10%-30%,40%以上就是相当友好的期刊了,期刊不同,数字也会有所浮动。可以在投稿前将摘要发送给期刊主编,询问主题是否合适,以节约时间。三,关于见刊时间同样,也是不同期刊有自己不同的见刊时间,除了确定好期次的special issue,主编会有自己的考量:文章类型、每一期是否有“主打文章”等。如果比较紧急,可以在投稿时附上一封covering letter阐明自己的实际情况,也许主编会通融一下出版时间。目前很多出版机构已经推出快速网络出版,即文章在被接收后30个工作日左右即可分配DOI号,上线网络版,以便被阅读、下载、引用。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四,关于版面费一般国际期刊是不收取版面费的,不同于国内的出版,国外的学术期刊大都由出版商或学会持有所有权,他们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图书馆订购数据库。但也不排除适当的期刊发展经费支持能够提升进一步沟通的几率目前很多期刊支持OA出版,发表文章需要支付APC,价格浮动也比较大,2000美元-5000美元/篇比较常见。五,关于对语言的要求国际期刊尤其是人文社科收录刊,对语言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毕竟再好的研究也要其他人看得懂在说啥,并且看得舒畅。所以现在很多期刊会要求非母语国家作者提供润色证明后再出版,也是为了保证论文语言的学术性和流畅性。大家最好是找以英语为母语的合作作者,因为语言问题而被拒稿是真正的因小失大。下面,学霸姐姐来示范两种最常见的选刊错误姿势:1,选便宜的刊很多作者发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学术交流,还有评职、毕业等硬性规定。现在学术期刊为了生存与发展,基本都是实行的版面费制度,于是,很多作者就想要投便宜的期刊。殊不知,便宜的刊可能是假刊、套刊,虽然花的钱少,但是也不管用啊。所以,选刊不要图便宜,便宜不一定是正刊。2,选高分期刊追逐核心、SCI固然没有错,这些刊物质量高、加分多,是很多作者的心头好。但是要明白一点,高分期刊要求更高,再投稿之前一定要多打磨自己的文章,以免退稿耽误时间还有一点,高分期刊一般周期较长,如果是时间紧急的作者,一定不要死磕核心,能在规定时间见刊,能用上的刊就是对的刊。总之,选择期刊是个技术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希望这篇对你选刊有所帮助。最后,推荐学霸姐姐经常用到的几个SCI拟投稿期刊网站: 分别是Geenmedical 、Edanz Journal Selector、MedSci。这几个网各有特色,几乎囊括了所有我们关心的指标,相互参照可以使你有更明智的决断。学霸姐姐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啦!生物女学霸,一个自称学霸其实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将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儿呈现给大家,关注一个好不啦~

适得怪焉

《图书馆》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

日前,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的《图书馆》成功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成为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研制编写,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项目成果,旨在为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与订购、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自2019年11月起,《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正式启动研制工作,在以往8版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研制方法,在对被摘量(全文、摘要)、被摘率(全文、摘要)、被引量、他引量(期刊、博士论文、会议)、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进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专家定性评审,最终评选出核心期刊。自1973年创刊以来,《图书馆》始终坚持人文关怀和技术驱动并重,关注学科前沿,于2020年度推出了突发公共事件研究、数字人文、文旅融合、乡村文化振兴、公共文化服务、政府数据开放、图书馆标准研究等多个专题,紧跟时代脉搏,杂志影响力稳中有升。2020年RCCSE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图情档类)排名上升至第15位,重新进入A档。通讯员陈昊 张贺明 潇湘晨报记者徐海瑞【来源:潇湘晨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可不哀与

审稿超快的国内期刊汇总,快来Pick一下!

时间如此宝贵,投稿时不我待,审稿遥遥无期,毕业望尘莫及!这是很多已毕业或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投稿前最担心和最焦虑的事情。为了帮助大家在这个环节尽可能节省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审稿周期较短,审稿速度较快的杂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之前做过一期生物医学类SCI期刊(审稿超快的SCI期刊汇总,总有你需要的!)、一期药学类SCI期刊(审稿超快的SCI期刊汇总,第二弹!)一期食品科学与技术类SCI期刊(审稿超快的SCI期刊汇总,第三弹!)以及一期SSCI期刊(审稿超快的SSCI期刊汇总,收藏备用!),今天我们做的是国内期刊专题,后续会继续分享各个专题审稿速度快的期刊,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哦!1、技术经济《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全国一级学会的学术期刊,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邮发代号为80-584。 收录数据库: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北大核心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资讯网类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CSSCI 简单来说:CSSCI就是中国版的SSCI。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1997年,南京大学提出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改想,并于1998年被作为重大项目在南京大学正式立项。1999年该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98年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决定合作研制CSSCI,至2000年5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光盘正式出版发。该数据库选用了我国大陆出版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496种,该数据库的出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缺乏定量、科学、客观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困境,填补了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的空白。CSSCI系统可提供我国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乃至学者个人的发表论文数量,期刊、论文、学者个人被引用情况,以及各种排序,由此可定量评价研究机构、高校、地区、学者个人的科研生产能力、学术成果、学术影响,评价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地位。收录范围:主要刊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技术与创新管理、产业技术经济、区域技术经济、技术经济理论、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管理、创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可行性研究、项目管理、价值工程等。网友评价:审稿周期快,1-3个月左右。2、水土保持研究《水土保持研究》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中文版,属地球科学类期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收录数据库:北大核心、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CSCD  简单来说:CSCD就是中国版的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等十几种期刊评价指标,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十几年积累的丰富数据,编辑出版了《200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这对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能够快速地评价期刊,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提供了依据,也为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期刊客观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公正、合理、客观、科学的评价依据。收录范围:水土保持相关研究,包括:土壤侵蚀、旱涝、滑坡、泥石流、风蚀等水土流失灾害的现状与发展动态;水土流失规律研究、监测预报技术研发成就与监测预报结果;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与效益分析;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计算机、遥感工程、生物工程等边缘学科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在水土保持科研及其实践中的应用;国外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研究新动态等。网友评价:审稿速度快,从投稿到录用大概1-2个月。3、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7年创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8年)》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Q2区期刊。收录范围:智库专稿、逻辑与科学方法论、能源与环境经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等。网友评价:审稿1个多月,版面费2500左右。4、世界地理研究《世界地理研究》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学报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目前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收录范围:世界政治与经济地理理论及实证研究;全球经济联系和经济要素空间运动规律;世界各国区域发展、城乡建设、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与实践;世界热点地区形成的地理背景分析;世界地理教育改革和世界各国地理学发展动态等。网友评价:审稿1个月左右,版面费2000-3000元。5、西南金融《西南金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主管,四川省金融学会主办的金融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入选2004版、2011版和2017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8年11月,被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收录范围:政策研究、银行管理、风险管理、证券与保险、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金融与法律、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区域经济等重点栏目,为广大经济金融科研工作者和金融机构实务工作人员提供论战的前沿阵地。网友评价:审稿1个月左右,不受版面费!以上是5本审稿周期较短,审稿速度较快的国内期刊。后期我们会继续推出各个领域、审稿超快的国内期刊汇总信息,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哦!

中丁

Science关注:176种科学期刊都去哪儿了?

近日,发表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里,随着出版商停止维护,已有84种仅在线开放获取(OA)的自然科学期刊以及近100种社会人文期刊从互联网上消失了。这将会使学者们失去一些有用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称,另外900种仅在线出版的期刊也可能因为不活跃而面临消失的风险。该研究作者们写道:“从2009年到2019年,OA期刊的数量增加了两倍,而那些消失的期刊在消失前平均运营了也将近10年。这意味着仍然有大量的网络期刊即将消失。”该研究没有发现有著名学术期刊或论文消失的例子,也没有收集有关期刊影响因子和文章引用率的数据。这些消失的期刊中大约一半是由研究机构或学术团体出版的。大型商业出版商旗下的期刊未在其中。意大利图书馆、档案和信息科学杂志(JLIS.it)的执行编辑Andrea Marchitelli说:“这项分析表明,研究完整性和学术记录的保存在所有学科和地域中都面临危险。” Andrea Marchitelli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表示,出版商应该投入资金来改善学术记录的保存。作者们说,一项由研究资助者提出要求制订学术成果保存方案的条例将于2021年1月生效,但大多数在线期刊目前仍缺少这样的计划。新的学术成果保存规则包含在“S计划”中,该计划得到了大多数欧洲研究资助者的支持。受S计划资助的学者撰写的文章必须是OA的,即出版后立刻能免费阅读。总体而言,这项预印本研究发现,2019年在开放获取期刊目录中被索引的14068种期刊中,只有约三分之一能确保其内容被长期保存。一些商业服务机构提供这种服务,而且至少有一个由多所大学发起的公共知识项目保护网络是免费的。目前还不清楚有多少订阅型期刊近年来也已经消失。但研究第一作者、芬兰汉肯商学院的Mikael Laakso说:“在保存方面,这类期刊比OA期刊更具优势。从历史上看,图书馆可以更好地覆盖基于订阅的内容,无论是放在书架上的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图书馆已经建立了流程、预算和文化来保存购买的内容,而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下载的内容尚未被纳入此类流程。因此,如果出版商消失了,这些内容也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到底由谁最终负责OA期刊的数字化保存,是出版商、作者、图书馆还是大学?这个问题几乎没有达成共识。对于那些不收取作者发表文章费用的出版商来说,保存OA期刊可能会带来特别大的财务挑战。与此同时,图书馆的预算也面临削减或最低限度的增长。消失期刊中的文章也可以保存在大学的资源库中(一种名为“绿色”开放获取的保存形式),但并非所有机构或资助者都要求将手稿存放在这样的资料库中。Marchitelli说:“学术成果保存是一项耗时的行为,而它似乎没有将文章录入数据库中重要,因为欧洲的资助者经常使用后者来评估大学奖学金的质量。”为了确定176种消失期刊的名单,该研究的作者们做了一些“数字侦探”工作,因为有关这些期刊的线索是零散的。它们消失后,期刊名称也不再出现在文献统计数据库中。作者们对消失期刊的定义是,至少出版了完整的一期,目前在免费网络上的可获取内容不足50%。消失期刊的某些内容可以通过印刷版或付费商业服务获取。该研究的作者还包括柏林自由大学的Mikael Laakso和Lisa Matthias以及哥廷根大学的Najko Jahn。他们通过使用互联网内容的历史档案来确定期刊何时停止出版(平均在期刊开刊后6年)以及其内容何时从互联网上消失(四分之三的期刊在5年内)。这些期刊来自50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大多数是发达国家,且该期刊仅以英文发表文章。Laakso指出,很多预测认为OA期刊代表着学术发表的未来方向。但是,这项研究表明,也许我们应该花更多时间来关注这些存在的问题。随着出版模式的成熟,这些问题应该可以得到改善。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9/dozens-scientific-journals-have-vanished-internet-and-no-one-preserved-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