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绝路桥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第一章 行业概况1.1 通信设备行业概况通信设备,英文简称ICD,全称Instrial Communication Device。本栏目将全面介绍适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图 通信设备产业链1.2 通信设备市场需求通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是驱动通信设备市场需求增长的根本性因素。图 决定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1.3 通信设备内容通信设备主要由三个专业领域构成:核心网设备、网络覆盖设备和终端用户设备。图 通信设备领域内容1.4 通信设备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由于通信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近几十年来每一代通信服务的生命周期也就几年的时间,当前处于4G时代较为成熟的时期,而5G尚处在导入期,对应的通信设备总体而言也是处于4G的成熟期,而处于5G的导入期。图 通信设备所属生命周期通信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通信设备商的支持,同时通信设备商的脱颖而出也需把握通信行业发展的时代机遇,现代通信行业与设备商们早已是互相扶持,互相促进。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工具的发明掀起了通信革命,AT&T作为电话技术发明者,成立贝尔实验室催生了诸多信息技术划时代发明为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爱立信抓住电话网络发展机遇,以燎原之势迅速扩张。诺基亚积极把握新兴产业,从木浆厂破茧成蝶转型为通信设备商。西门子从最初的电报公司经百年发展演变为通信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摩托罗拉在二战中抓住电信技术战时需求迅速崛起。世界上首部程控电话交换机的出现推动电信进入了电子自动化时代,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进而引爆了信息革命。思科迎合互联网浪潮因势利导推出可商用的兼容多重网络协议交换机,开启了联网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云计算、电商和电子支付等应用兴起,催生了新兴设备商的诞生。Juniper从做核心路由器起家,逐步发展成为云计算、IDC和SDN的弄潮儿。Arista顺“云计算”势而为,以软硬件一体的优势聚焦高速IDC需求而迅速崛起。发展程控交换机起家的华为也敏锐察觉互联网带来的数通机遇而早早开始布局。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2.1 产业链价值链商业模式2.1.1 通信设备产业链通信设备的上游一般是芯片等设备所需原材料和元件的供应,这一块一直都是高技术集成的行业,技术含量之高,全球的垄断程度都是非常强的;下游则一般是通信运营商以及一些特殊的行业用户,比如军队、政府等,相对来说下游市场竞争更充分,但仍旧是一个偏向垄断的行业。从整个通信产业链而言,市场上的参与者本来就非常有限,由于其服务对象太过广泛,中小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生存能力本身就有限,纵观全球,产业链上的企业几乎清一色都是非常庞大的角色,可以说这个产业链条上就几乎不存在小企业,除了一些特定的纯技术方案提供者。图 通信设备产业链条1) 通信设备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本行业上游行业主要为芯片、PCB、光器件等产品及方案供应行业,其中芯片为核心元件;行业下游产业代表了主要应用市场的需求,行业下游主要客户为通信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及企业级用户。本行业企业一般直接向上游企业进行采购,与下游行业企业采用的业务模式主要是ODM、EMS、JDM 模式。由于通信网络互联互通的特性,行业产品与芯片、宽带接入网络中的其他系统设备需软硬件兼容、协议一致、数据互通,因此,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的企业一般需要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实现产品与系统的高度一致性。行业与上下游行业存在很强的关联性。2) 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i 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上游企业主要为电子元器件生产商,目前除了主芯片主要由国外进口之外,其他原材料基本实现了国内采购,货源充足且处于充分竞争状态。核心元件芯片的主要生产厂商包括美国高通公司、博通(Broadcom Limited)、英特尔(Intel Corporation)、美满(Marvell Technology Group)及台系企业等,上游芯片行业的竞争以及不断加快的芯片国产化趋势有利于本行业生产商等芯片采购方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同样功能的芯片普遍有多种差异化的芯片方案供企业选择,差异化的芯片产品为本行业企业提供了便利,同时行业内具备较强软件研发能力的企业可取得更高附加值。ii 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随着最终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下游行业向本行业的采购规模逐年提高,使得本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培育了部分具备一定研发实力的企业。同时,下游行业的通信设备提供商更加专注于品牌塑造、市场渠道建设、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软件与应用的开发,与本行业厂商的合作模式也逐渐向ODM、JDM 模式转变,这对家庭、企业及工业应用类ICT 终端厂商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终端厂商也可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并设计合理的方案来赢得市场,由此向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务转变。此外,随着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下游行业的通信设备提供商更加关注利润情况,基于产业链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应运而生,下游行业的通信设备提供商通过直接参与家庭、企业及工业应用类ICT 终端生产厂商的研发、生产制造全过程,从而有效把控成本,与下游企业的互动加深,这也进一步促进本行业生产厂商不断提升运营及生产管理水平。产业结构网络通信设备方面。网络通信设备按应用领域划分为消费者网络设备,,企业网络设备、数通网络设备和电信网络设备。消费者网络设备主要针对家庭及个人消费市场;企业网络设备主要针对非运营商的各种行业应用市场,包括政府、金融、电力、医疗、教育、非制造业等市场;数通网络设备主要针对数据中心市场,用于实现数据中心内部及数据中心间的互联传输;电信网络设备主要针对电信运营商市场,用于搭建核心骨干网。光通信设备方面。光通信设备包括光纤光缆、光器件、光通信整机设备三大块。我国光纤光缆和光通信整机设备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较为稳定,龙头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带动行业进人壁垒不断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在光器件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器件生产国,但在高端芯片、核心器件方面技术实力不足,仍然高度依赖进口。图 光通信产业链2.1.2 电信运营业电信运营商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接入的通信服务公司 。中国五大电信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中信网络。并且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全球第一大的移动运营商。图 4G网络建设产业链图 国内电业务分类图 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趋势2.1.3 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部件)属于通信产业的上游行业,下游为政府与公共安全部门、公用事业、工商业以及个人用户等。信息通信业是我国现阶段最具成长性的关键基础产业,具有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通信设备制造业则是通信业的重要基础,对通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图 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累计产品增长趋势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以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为主,且占比较为稳定,长年以来,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收入占整个通信设备制造业的60%以上,2020年占比约为64%,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占比36%。图 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价格指数图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2.1.2 商业模式ICT 终端设备市场的主要客户为电信运营商及企业级客户,其中运营商的供货方主要为华为、阿尔卡特朗讯(现诺基亚)、上海贝尔、烽火通信、中兴通讯等全球大型通信设备提供商。全球大型设备提供商一般不从事ICT 终端的生产制造,通常采用EMS、OEM、ODM、JDM 等模式与上游ICT 终端制造企业进行合作。EMS:又称为ECM(Electronics Contract Manufacturing),指为电子产品品牌拥有者提供制造、采购、部分设计以及物流等一系列服务。典型的EMS 企业强调生产质量、效率、成本和交付。其具体模式通常可分为两种:纯代工模式,企业仅关注制造过程,品牌商直接供料,并提供专用设备;代工带料模式,企业除了为品牌商提供制造服务,还同时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料的采购服务。OEM:可简称为“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这种经营模式在国际上已运作多年。客户为加大其资源在创新方面的配置,减少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不直接进行生产,而通过让别的企业代为生产的方式来完成产品生产。客户只需支付材料成本费和加工费,而不必承担设备折旧和自建工厂负担,并可随时根据市场变化按需下单。其特点与EMS 模式相近。ODM:可为客户提供从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到后期维护的全部服务,客户只需向ODM 服务商提出产品的功能、性能甚至只需提供产品的构思,ODM 服务商就可以将产品从设想变为现实。典型的ODM 企业强调产品研发实力和对市场关注的敏锐度,实际操作中其具体模式通常包括两种不同方式:企业自己把握市场动向和技术发展趋势,独立完成产品推销给品牌商;根据品牌商的特殊需求定制设计产品。JDM:制造商与品牌企业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ODM 是制造商研发了多款产品,让品牌企业来挑选;JDM,则是制造商和品牌企业共同协商确定产品方案,利用各自优势,共同研发,然后由制造商制造,品牌企业销售。JDM 模式下,合作双方紧密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标明确,效率更高。只有制造商在技术上达到一定水平,合作信任度更高之后,品牌企业才会采用JDM 合作形式。JDM 模式下的制造企业必须能够兼具ODM 和EMS 的优势,既要注重制造过程中的生产质量、效率、成本和交付,还要具有ODM 的强大研发能力,同时需要在研发和制造的各个重要流程中与客户形成良好互动,形成文化对接、管理系统对接、流程对接等。图 经营模式对比2.2 技术发展图 全球PCT专利对比1) 从中美关系看通信行业的格局变化。中美贸易摩擦及“五眼联盟”可能导致全球通信业格局生变。而随着美韩市场5G率先投入,爱立信、诺基亚等有望先受益。但由于全球运营商经营面临压力,个别国家禁购中国设备事宜仍有转机。同时,自主可控更加紧迫,给北斗导航、天通通信、网络安全带来机会。2) 从5G技术变革看供应链格局变化。MIMO带来基站天线、射频、PCB变革;高频推动PA技术发生改变,材料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向碳化硅衬底外延氮化镓(GaN-on-SiC)转变。技术革新既影响量价,也有望带来供应链变局。图 5G通信产业链3) 从ICT融合看网络重塑以及云计算。5G速率提升及网络架构调整,给光模块、时间同步带来新需求,也使ICT融合加速,让NFV/SDN、边缘计算走向商用,模式将变。IT投资占通信网络投资的比例有望大幅提升,柔性网络也将激发新商业模式。4) 从典型应用看5G网络的长期价值。5G改变社会,建网增加capex,2 019年起,5G试商用/商用,有望逐步验证云AR/VR、网联无人机、智能驾驶等应用,数据也将爆发,推动云计算。图 未来网络生态服务表 中国上市公司专利排行榜2.3 政策监管1) 通信设备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工信部主要负责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的监督管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英文缩写:CSIA)是唯一代表中国软件产业界并具有全国性一级社团法人资格的行业组织。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英文缩写:CVIA)协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通信工业协会(英文缩写:CCIA),由国内从事通信设备和系统及相关的配套设备、专用零部件的研究、生产、开发单位自愿联合组成的非营利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英文缩写:CACE)2001年5月经信息产业部、民政部批准更名为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简称中国通信企协)。2) 行业管理体制2017年1月,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信息产业发展指南的通知》,提出要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安全可控的现代信息产业体系,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打下坚实基础。2017年1月,工信部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培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百亿级企业达20家以上,产生5家到8家收入千亿元级企业,产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城市20个以上;强调要深入推进应用创和融合发展,加速软件与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发展关键应用软件、行业解决方案和集成应用平台,强化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服务型制造水平,培育扩大信息消费,强化对重大战略的支撑服务。第三章 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全球龙头企业3.1 行业综合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图 综合财务分析图 行业估值及历史比较通信设备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表 境外通信设备公司估值对比表 中国上市通信设备公司估值对比3.2 行业发展和驱动机制及风险管理3.2.1 行业发展和驱动因子近年来,中国通信行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加速推进行业的发展和网络通信的全国化布局。通信设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速。主要是中国通信运营商积极布局5G建设,为通信设备制造提供了更为广泛且新形势下的研发需求。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是中国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促进其对上游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2010-2019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速平稳变动,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2019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4350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4.17%。图 华为的全产业链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技术特点指出,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是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促进其对上游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2010-2019年我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不断增加,产量爆发增,2019年该设备产量明显回落至27233.4万信道。各类通信设备及产品主要应用于光通信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这决定了其生产制造技术必须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相一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指出,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一方面使本行业产品有了持续不断的升级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求行业内企业必须及时掌握技术的新进展,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加大研发与资金投入,推出新产品,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1) 核心网设备。以交换机为代表,核心网设备承担通信网络的数据交换和业务控制功能。在核心网设备方面,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国内企业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能力。2) 接入网设备。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技术特点指出,接入网所使用的传输媒体有多种,主要为光纤接入、铜线(普通电话线)接入、光纤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电缆)混合接入、无线接入和以太网接入方式等。我国当前主流的接入方式为光纤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类。3)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指在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网、无线电、移动电视、卫星通信等领域的信道两端,用于收发信号的通信设备,在固定通信网络中主要包括宽带网络终端、xDSL接入终端、IPTV机顶盒等,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主要涵盖:手机、平板电脑等。驱动因素1) 通信设备制造业(部件)属于通信产业的上游行业,下游为政府与公共安全部门、公用事业、工商业以及个人用户等。信息通信业是我国现阶段十分具成长性的关键基础产业,具有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通信设备制造业则是通信业的重要基础,对通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2020年3月,工信部颁发《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指出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包括加快5G网络建设进度、加大基站站址资源支持、加强电力和频率保障以及推进网络共享和异网漫游。 3) 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具有重大作用。通信系统设备占整个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收入占比也将进一步提高。4)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通信系统设备市场需求得到拓展。未来随着5G规模建网扩大,数据中心规模建设持续拉动,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前景充满机会和希望,通信系统设备规模将加速增长。3.2.2 行业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1) 国别风险国际经济及政治形势纷繁复杂,通信设备公司业务及分支机构运营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开展所在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法规、政治社会环境等各不相同,包括法律合规、税务、汇率、政局(如战争、内乱等)等各方面的风险都将继续存在,可能对行业的经营产生影响。2) 知识产权风险通信行业一直着力于产品技术的研发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尽最大可能在产品及服务上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申请专利权利或著作权等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然而,即使通信设备公司已采取并实行了十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仍不能完全避免与其他专利许可公司以及运营商之间产生知识产权纠纷。3) 汇率风险国内通讯公司合并报表的列报货币是人民币,国内通讯公司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以非人民币结算之销售、采购以及融资产生的外币敞口及其汇率波动,可能对国内通讯公司经营产生的影响。国内通讯公司持续强化基于业务全流程的外汇风险管理,通过商务策略引导、内部结算管理、融资结构设计与外汇衍生品保值等举措,降低汇率风险;国内通讯公司亦加强汇管国家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尝试推进海外项目的人民币计价及结算,以期长远降低汇率风险。4) 利率风险国内通讯公司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于有息负债,本外币的利率波动将使国内通讯公司所承担的利息支出总额发生变动,进而影响国内通讯公司的盈利能力。国内通讯公司主要运用有息负债总量控制及结构化管理来降低利率风险:有息负债总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提高国内通讯公司现金周转效率、增加国内通讯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来实现;有息负债的结构化管理主要是结合市场环境变化趋势,不断拓展全球低成本多样化融资渠道,通过境内外、本外币、长短期、固定或浮动利率的债务结构组合,辅之以利率掉期等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的综合控制。5) 客户信用风险国内通讯公司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通信解决方案,由于国内通讯公司业务开展迅速,客户群体庞大,各类客户的资信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资信状况对国内通讯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国内通讯公司主要通过客户资信调查、客户资信评级与授信、客户信用额度管理及风险总量控制、对付款记录不良客户实施信用管控等内部信用管理措施识别和管理信用风险,及通过购买信用保险、采用合适的融资工具转移信用风险。3.3 竞争分析3.3.1 行业竞争格局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由于客户主要为通信运营商及主设备商,客户行业垄断地位较强。通信运营商在集采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行业内提供通信设备的企业资质遴选较为严格,目前行业内已经形成了多家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产品供应商。该类供应商大多发展起步早、技术水平较同行业领先,能够为运营商提供全方位综合性、一体化解决方案,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方案设计、方案比选、方案实施等各种配套服务能力,因此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强。其它单一产品供应商,或者从事 OEM 的设备加工厂商,相对规模较小,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技术支持能力相对有限,能力较弱。目前在国内通信网络终端及接入应用设备细分市场中,主要有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上海贝尔、烽火通信在内的多家企业。伴随运营商对产品质量、标准、价格等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集采规则的不断变化,行业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由于未来市场增长空间较大,不排除上下游其他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的可能。华为电信设备市场竞争力强大,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中持续位居第一位;受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增长影响,在全球RAN市场范围内,华为蝉联第一位。但是未来仍然受到爱立信等公司的竞争,爱立信位居2021年5G网络基础设施通信运营商榜首。3.3.2 美国政府施压2020年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网站公告称将中芯国际纳入实体清单,美国出口商向中芯国际出售产品需申请许可证,从而限制中芯国际获得某些美国技术的能力。本次制裁重点针对10nm及以下先进制程,10nm以上较成熟制程需要观察后续的许可证申请情况。美国从多个领域向中国及中国科技企业发起进攻,打压华为、TikTok;禁止将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给中国企业;对于一些在中国制造的商品加征关税。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已经成为不可逆趋势,中美科技领域竞争将继续加剧。表 4G各细分领域海外市场竞争分析3.3.3 中国通信设备行业与国际企业比较1) 产业关键技术能力缺失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自有化低,已成为制约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一步做强做优、甚至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整机制造快速发展,带动了上游技术不断提升,但在芯片、功放、高速光器件、服务器CPU、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仍与国外有较大差距。2) 部分国企仍显活力不足国内部分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管控模式、创新机制、内部激励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一些企业管控上,多以集权式为主,前端市场部门有责无权,后方决策周期长、资源调配慢,无法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变化。创新上,部分企业经营考核易于强化短期行为,对创新缺乏客观的评价和引导,企业更多会选择跟随式的发展策略,无法实现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激励上,部分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相对传统,激励方式单一、激励力度偏小,缺乏中长期激励机制,无法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4 中国企业重要参与者中国主要企业有传音控股[688036.SH]、中兴通讯[000063.SZ]、闻泰科技[600745.SH]、亿联网络[300628.SZ]、中天科技[600522.SH]、亨通光电[600487.SH]、恒玄科技[688608.SH]、七一二[603712.SH]、信维通信[300136.SZ]、海格通信[002465.SZ]、小米集团-W[1810.HK]、比亚迪电子[0285.HK]、中兴通讯[0763.HK]、VTECH HOLDINGS[0303.HK]、长飞光纤光缆[6869.HK]、京信通信[2342.HK]、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553.HK]、酷派集团[2369.HK]、GBA集团[0261.HK]、俊知集团[1300.HK]以及未上市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图 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表 2019通信设备技术服务供应商10强1) 华为(HUAWEI):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办公、出行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体验。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目前华为约有19.4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多亿人口。2) 传音控股[688036.SH] :公司是一家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的设计、研发、生产及品牌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同时实施多元化战略,开发了数码配件、家用电器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主要产品为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手机,另创立数码配件品牌Oraimo,家用电器品牌Syinix及售后服务品牌Carlcare,自主研发HIOS、itelOS、和XOS等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针对特定市场需求,完成了切合当地市场的研发成果,包括黑人肤色摄像技术、防汗液USB端口等。2018年手机出货量全球市场占有率7.04%,排名第四;非洲市占率48.71%,排名第一;印度市占率6.72%,排名第四。3) 中兴通讯[0763.HK]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是近年全球增长快速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通信业界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线和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全系列的无线、有线、业务、终端产品和专业通信服务,灵活满足全球不同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快速创新的追求。公司通过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公司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4) 中兵通信[837567.OC] :公司是专业生产军用通信产品的大型电子工业企业,公司始终致力于军用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向为无线电通信设备。无线电依靠通信短波来传播,根据波长分为中长波通信设备、短波通信设备、超短波通信设备,以及卫星通信设备。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是超短波通信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3.5 全球重要竞争者全球非中国主要企业有思科(CISCO SYSTEMS)[CSCO.O]、高通公司(QUALCOMM)[QCOM.O]、SNAP[SNAP.N]、爱立信[ERIC.O]、L3HARRIS TECHNOLOGIES[LHX.N]、PALO ALTO NETWORKS[PANW.N]、摩托罗拉解决方案[MSI.N]、诺基亚[NOK.N]、ARISTA网络[ANET.N]、UBIQUITI[UI.N]、ADVA OPTICAL NETWORKING[ADV.DF]、GIGASET[GGS.DF]、CEOTRONICS[CEK.DF]、UET UNITED ELECTRONIC TECHNOLOGY[CFC.DF]、LITE ACCESS[LA7.DF]、EUROMICRON[EUCA.DF]、VANTAGE TOWERS[VTWR.DF]、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0O87.L]、思博伦通信[SPT.L]、BATM ADVANCED COMMUNICATIONS[BVC.L]、泰利特通信[TCM.L]、AMINO TECHNOLOGIES[AMO.L]、MTI WIRELESS EDGE[MWE.L]、SRT MARINE SYSTEMS[SRT.L]、FILTRONIC[FTC.L]等。图 国外上市企业1) 思科[0R0K.L] 思科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该公司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基于与通信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其客户包括各种规模的企业,公共机构,电信公司,其他服务供应商和个人。2) GIGASET[GGS.DF]: Gigaset是一家在通信技术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业务的公司。该公司是欧洲DECT手机市场的领导者,在约50个国家拥有约900名员工和销售活动,在国际上排名靠前。除了模拟和基于IP的DECT手机外,业务活动还包括基于Android、基于云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广泛智能手机产品组合,专注于老年人的安全、舒适和支持,以及中小企业和企业领域的业务电话解决方案。3) 思博伦通信[SPT.L]: Spirent Communications plc服务提供商网络,数据中心,企业信息技术(IT),移动通信,联网车辆或物联网能够进行通信和协作。公司的细分市场包括Networks无线与应用服务定位和服务保证。网络与应用程序部门开发了用于各种网络和应用程序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测试的解决方案,可以在商业发布之前模拟实验室中的实际情况。无线与服务定位部门提供功能和性能测试系统,使客户能够开发智能手机和其他无线连接的设备,以及用于军事,研究和其他高精度应用的定位,导航和计时系统。服务保证部分提供的解决方案使服务提供商能够启用新服务,以及诊断网络和客户问题并对其进行故障排除。4) 诺基亚[NOK.N]::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 ,主要从事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和相关服务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以伐木、造纸为主业,后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以通信基础业务和先进技术研发及授权为主。我们创造的技术,帮助世界共同行动。作为关键网络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我们致力于移动、固定和云网络的创新和技术领导。我们以知识产权和长期研究创造价值,由屡获殊荣的诺基亚贝尔实验室领导。秉承诚信和安全的最高标准,我们帮助建立一个更具生产力、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世界所需的能力。第四章 未来展望通信设备行业未来将会有以下四种发展趋势:1. 产业创新将推动信息通信业纵向耦合、横向融合发展步入新阶段电信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技术变革与应用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移动互联网出现以后,产业升级的速度明显有所加快,与PC操作系统和芯片升级的速度相比,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和芯片的更新速度达到0.5-1年,速度加倍。云操作系统商用化逐渐成熟,正引发IDC新一轮的技术升级换代;物联网进入实质发展阶段,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大数据从概念炒作进入探讨发展期,驱动数据产业链萌动成型,围绕互联网应用开发的创新也层出不穷,满足用户多方面的信息需求。2. 转型升级、生态竞合成为信息通信业持续增长的前提和基础借助OTT企业在业务创新、用户体验和盈利模式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构建共生共长的产业生态环境,实现转型发展将成为基础运营商的重要战略选择。3. 物联网商用在即,平台是核心,长期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因素正逐步得到解决,当前处于大规模爆发增长的前夜。4. 云计算步入技术贡献业绩的高增期,细分龙头强者恒强我国云计算市场在数据中心(IDC)需求激增推动下,IaaS层率先启动,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28%。第三方IDC公司相比运营商和互联网商具有IDC资源和服务体系两大核心优势,向IaaS转型成本最低。在A股上市的13家中,看好IDC布局处于一线城市、机柜规模大、具有增值服务盈利模式、向IaaS转型标的。5. 5G商用和6G研发工作同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在5G商用开始的同时,中国6G技术研发也开始“探路”。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组织召开6G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宣布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标志着我国6G技术研发工作正式启动。CoverPhoto by Ildefonso Polo on Unsplash

汤将伐桀

通信设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中国电信5G套餐客户达3005万(可下载)

获取《通信设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外需修复叠加新基建拉动利好通信行业表现,紧抓5G“流量”及“应用”两大主线》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5G报告及白皮书”,该报告编号为20bg0178。通信行业 2020Q1 在公募基金重仓股持股占比为 2.35%,高于 2019Q4 时的1.56%,预计这一数字在 2020Q2 将环比小幅下降。行业走势居于中游,龙头标的估值优势 逐步 显现。截止到 2020 年 6 月 24 日,SW 通信指数全年涨幅 6.33%,略高于沪深 300 指数(+1.04%)及上证指数(-2.31%),远低于创业板指数(+32.50%),低于同属 TMT 板块的电子(+22.06%)、计算机(+19.74%)、传媒(+16.08%)等行业。2020 年 5 月,中国移动 5G 套餐客户数达到 5560 万,单月净增接近 1200 万;中国电信 5G 套餐客户数达到 3005 万,单月净增超过 800 万。运营商省公司 5G 基站建设热情高涨,截至 6 月底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累计建设 5G 基站 1.4 万个,实现了主城区域、区县重要城区的连续覆盖以及重点乡镇中心区域的有效覆盖,实现 38 个区县重要区域的热点连片覆盖。新浪VR知识星球报告库以近五千分,所有新浪VR报告都将由管理员上传(包含部分未在其他平台发布的非互联网相关报告)VIP用户福利不定时开启,前1000名还能领领优惠券性价比更高! 新浪VR,早一天看见未来。

无违

十张图带你了解2020年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华为优势明显

细分市场众多,华为优势明显2019年,我国通信设备行业持续深化,新业务创新能力逐步提高,通信设备包含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多,细分市场繁杂,包括通信基站市场、手机市场、路由器市场、交换机市场、光缆光纤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光通信市场等。手机市场方面,ZDC《2019年全球手机行业调研报告》显示,2019年手机品牌关注度排行TOP10中,华为、OPPO、vivo稳居前三。在手机行业整体形势不够乐观的情况下,通过全渠道扩张策略以及技术积累加持,华为手机受关注度依然保持第一位;同时依托于精准的线下渠道、精准的产品线营销策略布局,OPPO、vivo在2019年势头依旧强劲。路由器市场方面,根据IDC发布的数据,2019年华为在全球企业和服务提供商(SP)路由器领域的市场份额达到29.8%,同比增长4.1%;2019年思科的市场份额依然位于第一位,为37.2%,但同比下降了3.4%。另外,国内无线路由器市场品牌方面,2019年,长期位于无线路由器市场前列的TP-Link市场关注度下跌,其品牌关注度排名第二,关注度为14.9%。近两年华为持续受到市场关注,2019年关注度达到16.8%,荣登品牌关注度第一。交换机市场方面,根据ZDC数据,截至2020年5月21日这一周,国内交换机品牌中,华为、H3C分别以33.30%、31.60%位列关注排行榜第一和第二位,远高于第三的锐捷网络(9.60%);此外,思科以9.20%的关注比例位居第四。可知,在手机市场、路由器市场、交换机市场等多个方面,华为品牌优势明显,关注度均位于前列。三大运营商5G产业齐布局,移动投资高关于5G产业,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十分重视,纷纷公布5G部署计划。三大运营商2019年度财报中都披露了2020年5G投资计划。2020年,中国移动计划总资本开支为1798亿元,其中,5G相关投资计划约1000亿元。在5G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移动将新建25万个5G基站;2020年,中国电信计划资本开支为850亿元,其中5G投资约453亿元,将与中国联通共建约25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含)以上城市。光纤光缆市场集中度高,光通信市场竞争激烈光缆光纤市场方面,当前我国光纤光缆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占据着主要份额,这些企业主要包括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富通鑫茂、烽火通信、通鼎互联等截止2020年5月,在品牌网光纤光缆行业十大品牌排行榜中,长飞光纤仍然位列第一位。对讲机市场方面,从我国对讲机区域竞争来看,产业布局区域性明显,主要制造企业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珠三角一带。从品牌竞争情况来看,ZOL对讲机市场品牌关注度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内对讲机市场上,品牌关注度最高的是摩托罗拉,达到44.50%;光端机市场方面,目前,我国光端机市场从业企业众多,竞争激烈,品牌划分明显。小品牌以价格战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以期通过价格优势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大品牌在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资本支持下则主要通过提升技术含量,增强售后服务来获得较高的利润水平。在高、低端产品供需关系不平衡的影响下,光端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逐步提高,开始向知名厂商倾斜,大量以仿造、低价格等为竞争手段的小企业将逐渐被清退出局。根据品牌网数据,截止2020年5月,中国光端机十大品牌排行榜显示,排名第一的为恒捷通信,关注度达到26.7%;新兴市场光通信方面,2019年11月,2019年(第十三届)全球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ODC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ODC论坛由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和亚太光通信委员会联合主办,亚太光通信委员会和网络电信信息研究院承办,ODC论坛发布了2019年中国光通信行业企业竞争力情况,其中华为、中兴、烽火通信等再次上榜。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分析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神之末也

通信设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20年全年三大运营商新建70万5G基站

海外 5G 受疫情影响建设速度放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 5G建设在新基建政策加持下不断加速,预计 2020 年全年三大运营商+中国光电将新建 70 万 5G 基站。截止到 2020 年 5 月,中国移动 5G 套餐客户数达到 5560 万,单月净增接近 1200 万;中国电信 5G 套餐客户数达到 3005 万,单月净增超过 800 万。运营商省公司 5G 基站建设热情高涨,截至 6 月底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累计建设 5G 基站 1.4 万个。Intel 数据中心业务 2020 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43%至 70 亿美元,主要反映疫情影响下线上办公/娱乐/视频等带动的服务器需求强劲增长,但 Intel 表示,预计 2020H2 政府和企业数据中心投资需求将有所下滑。

煎饼侠

2021年中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通信系统设备规模将加速增长

通信设备制造业包括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和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是通信业的重要基础,对通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以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为主,占比64%,通信系统设备占比为36%。但是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通信系统设备市场需求得到拓展。未来随着5G规模建网扩大,数据中心规模建设持续拉动,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前景充满机会和希望,通信系统设备规模将加速增长。通信系统设备占比约36%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9修改版)》,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制造业行列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又包括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和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是指固定或移动通信接入、传输、交换设备等通信系统建设所需设备的制造,包括为运营商及企业客户提供传输网、接入网、承载网等解决方案,通信终端设备包括音频通信终端、图形图像通信终、视频通信终端、数据通信终端、多媒体通信终端等。通信设备制造业(部件)属于通信产业的上游行业,下游为政府与公共安全部门、公用事业、工商业以及个人用户等。信息通信业是我国现阶段最具成长性的关键基础产业,具有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通信设备制造业则是通信业的重要基础,对通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2014-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通信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根据工信部,2020年,通信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则通信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初步估计达39729亿元。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以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为主,且占比较为稳定,长年以来,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收入占整个通信设备制造业的60%以上,2020年占比约为64%,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占比36%。通信系统设备规模将加速增长2014-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通信系统设备与通信终端设备制造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收入达13261亿元,同比增长13%,通信终端设备制造达23120亿元,同比增长6%,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收入增长速度超过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收入。主要原因是2018年国内运营商市场上,三大运营商的5G试点项目顺利推行,通信系统设备存量市场得到深挖,光纤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不断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物联网等领域稳健发展,光通信设备得到发展,通信系统设备市场需求得到拓展。2020年3月,工信部颁发《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指出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包括加快5G网络建设进度、加大基站站址资源支持、加强电力和频率保障以及推进网络共享和异网漫游。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渗透,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高端化、品质化的消费升级需求将不断释放。未来随着5G规模建网扩大,数据中心规模建设持续拉动,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前景充满机会和希望,估计通信系统设备收入加速增长,预计2026年达21986亿元。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具有重大作用。通信系统设备占整个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收入占比也将进一步提高。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分析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录音师

2019年中国通信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固定电话用户数量一直下降移动宽带用户持续上升近些年受益于中国基础通信业务和通信技术发展,中国的电信用户维持上升趋势,但是内部出现了分化,固定电话用户数量一直下降趋势,而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维持上升趋势。1、电信用户净增数大于零,但是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截至2018年底,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13.1亿户,全年净增1.7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83.4%。4G用户总数达到11.7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74.4%,全年净增1.69亿户。截至2019年6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5.9亿户,同比增长5%。其中,4G用户规模为12.3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77.6%,较上年末提高3.2个百分点。2013-2019年H1中国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规模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截至2018年12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4.07亿户,全年净增5884万户。其中,光纤接入(FTTH/O)用户3.68亿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90.4%,较上年末提高6.1个百分点。宽带用户持续向高速率迁移,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2.86亿户,占固定宽带用户总数的70.3%,占比较上年末提高31.4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6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4.35亿户,上半年净增2737万户。其中,光纤接入(FTTH/O)用户3.96亿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91%。宽带接入用户持续向高速率迁移,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达3.35亿户,占总用户数的77.1%,占比较一季度和上年末分别提高3.4个和6.8个百分点。2018-2019年H1中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占比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电信用户净增数较上年有明显增长2018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37亿户,总数达到17.5亿户,比上年末增长8.5%。全年净增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9亿户,总数达到15.7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12.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10.2部/百人。全国已有24个省市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总数1.82亿户,比上年末减少1151万户,普及率为13.1部/百人。2011-2018年全国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净增数量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3、中国通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更加活跃,不断拓展行业深度和广度通信业呈现出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发展趋势,技术和业务变革融合速度日益加快,涉及领域不断延展,渗透程度越来越深,为行业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1)网络和终端更加智能化SDN国内数据中心开始试商用,流量和资源的智能适配技术未来可能改变互联网基础架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新型网络入口广泛普及,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新型智能终端加速发展,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2)应用服务更加规模化云计算市场需求快速攀升,云平台成为互联网企业重要的IT基础设施,更多政府部门探索利用云服务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基于云平台的新应用、新业态呈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之势,CDN部署和应用速度不断加快。2、跨界融合速度不断加快,拓宽通信业转型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通信业将继续从行业内融合加快向与传统产业融合扩展。互联网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从规模到形态实现新的突破。近年来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攀升,互联网金融持续创新,O2O应用深入渗透。此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走向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路径从接近消费者的消费品行业向上游装备、原材料等行业延伸,生产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日趋明显。进一步发挥通信业优势,不仅有利于支撑两化深度融合、培育生产性信息服务,也将为行业自身发展拓展新的蓝海市场。3、网络建设不断推进,继续带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潮“十三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强“宽带中国”建设力度,推进基础通信网络建设。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工信部部长苗圩也在两会期间表示,2018年“切实落实提速降费新措施,不但要取消流量‘漫游’费,还要降低流量资费水平。年底前,两项措施加在一起,移动流量资费下降30%以上”。根据政府和国内运营商发布的规划,“十三五”期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重点工作,信息基础建设投资热潮仍将持续。相关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变革将成为通信业主旋律。包括宽带中国战略、4G/5G移动网络规模建设、移动转售和接入网市场开放、铁塔公司成立、“互联网+”以及提速降费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技术的演进有望推动通信产业链进入新一轮的发展繁荣期。来源: 前瞻网

有患

东方证券-通信行业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我们于2019.06.18发布了《卫星系列报告一:技术成熟、政策支持、规划落地,卫星遥感商业化起航》行业深度报告。本篇报告,我们将从卫星通信行业的角度阐述卫星产业的发展。核心观点卫星通信是商业航天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运营服务业占据产业链绝大多数产值。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中的转发器作为中继站,通过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卫星通信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是地面通信的有效补充,能够满足某些细分应用场景的刚性需求。卫星通信从军用走向民用,当前已成为商业航天的重要应用场景。卫星通信产业链自上而下清晰,可以划分为上游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卫星发射服务,中游卫星运营、地面设备制造,下游行业应用。根据第三方机构SIA统计,2018年卫星产业规模高达2774亿,其中卫星运营服务业占比最大。卫星广播电视应用成熟,超高清节目上星持续驱动行业增长。卫星广播电视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将数字编码压缩的电视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的一种广播电视形式。用户向运营商租用卫星转发器,实现广播电视内容的转发。各大广播电台也成为卫星通信产业的重要下游应用主体,在很长一段时间电视节目上星成为卫星通信行业增长的驱动因素。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图像清晰度逐渐从标清向高清、超高清(4K)、甚至8K发展。当前我国的上星节目分辨率主要仍为高清HD,即1280x720像素,随着我国上星节目逐步迈入4K和8K时代,单帧画面的数据转发量也将随即提升数倍,将极大提振市场空间。部分环节国产化率低,制约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发展。伴随政策不断催熟产业链,超高清节目上星有望加快,将给行业增长增添新动能。卫星移动通信打破垄断,国产化替代加速正在进行时。卫星移动通信商业化始于铱星系统。然而由于技术过于超前,用户体验较差,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并且后续还需承担高昂的运营维护费用,铱星系统在运营9个月后宣布破产。除铱星系统以外,全球范围内还有其他几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供选择,然而无论是卫星所有权还是卫星制造企业基本上均由海外公司垄断。2018年5月,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天通一号”放号,拉开正式商用化序幕。目前来看“天通一号”在资费方面较海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备一定优势,然而从此前的终端招标结果来看,终端成本尚无显著成本优势。伴随未来天通手机放量,终端产业链有望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卫星互联网打开产业应用春天,运营环节有望充分受益。卫星互联网使用低轨高通量卫星以实现高带宽低时延宽带覆盖,从而达到与地面移动通信类似的效果。卫星互联网能够实现目标客户下沉,应用范围无死角,较传统地面通信网络相比具备更大的商业价值。近年来卫星通信低轨小型化趋势与规模制造技术大幅降低行业进入壁垒。愈来愈多的互联网巨头和新兴创业公司在天基互联网星座部署方面展开激烈竞争。目前国内航天商业化程度逐步提升,产业链各环节民营企业参与度与之提高。然而我国独特的牌照经营制度使得行业商业化运营壁垒较高。我们认为在中国卫星初创企业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牌照,独立经营难度较大,与拥有经营许可的运营商合作或成为合理的商业模式。卫星运营商有望充分受益产业链加速成熟红利。鉴于卫星通信行业具备显著的规模效应,边际成本逐步递减,我们认为早期跑马圈地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会更具有竞争力。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我们看好卫星通信产业链的在我国长期发展机遇,建议关注卡位赛道优势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中国卫通(601698,未评级),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制造商华力创通(300045,未评级)和海格通信(002465,未评级),港股卫星通信运营的稀缺标的亚太卫星(01045,未评级)。风险提示卫星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经营牌照发放政策出现变化(文章来源:东方证券)

快乐颂

通信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020年铁路通信设备GSM-R占比9%(可下载)

获取《通信行业专题研究报告:轨交5G应用春风将至》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5G报告及白皮书”,该报告编号为20bg0184。根据我们调研结果,铁路通信设备一般占新建项目总投额3~4%,GSM-R占比9%,假设2020年的全国铁路投资为8000亿元,那么通信设备市场空间为240~320亿元,则GSM-R系统市场规模为21.6~28.8亿元。大连接:相比于过去 2G、3G、4G 网络的连接对象主要是人,而 5G 在这一点有了本质的改变,其连接对象更多的是物。从技术指标上来看,5G 的连接密度能够达到 100 万连接/平方公里,以上海市为例,上海面积 6340 平方公里,如果全面实现 5G 覆盖,其可连接上网的人+物的数量将达到 63.3 亿,真正实现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铁路通信信号设备市场空间大,未来弹性是当前市场规模的 3-7 倍 倍:根据我们调研结果,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投资一般占新建项目总投资的 3%-4%,GSM-R(含设计施工)占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投资的 9%。假设 2020 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8000 亿元,那么 2020 年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的市场空间则为 240-320 亿元,则 GSM-R 系统的市场空间为 21.6-28.8 亿元。新浪VR知识星球报告库以近五千分,所有新浪VR报告都将由管理员上传(包含部分未在其他平台发布的非互联网相关报告)VIP用户福利不定时开启,前1000名还能领领优惠券性价比更高! 新浪VR,早一天看见未来。

礼乎

通信行业分析报告:打造数字中国,通信发展可期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城证券,吴彤)1. 十四五将加快推进新基建,打造数字中国2021 年 3 月 5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简称《纲要》)于 2021 年 3 月 13 日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成十四五建设重点,多条重要举措涉及通信产业。 根据《纲要》,我国于十四五期间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 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将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 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 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加强通用 处理器、云计算系统和软件核心技术一体化研发。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神经 芯片、DNA 存储等前沿技术,加强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 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 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加快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 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构建基于 5G 的应用场景 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促进共享经济、 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 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 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 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 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 数字化改造。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数字经济发展。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 施包括: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 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 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加快 5G 网络规模化部署, 用户普及率提高到 56%,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前瞻布局 6G 网络技术储备。扩容骨干 网互联节点,新设一批国际通信出入口,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 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 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 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E 级和 10E 级超级计算中心。积极 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 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打通多元化投资渠 道,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国家将扩大有效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 6100 亿元, 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 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第 4 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 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迄今为止,“数字经济”累计 4 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累计 7 次,“工业互 联网”累计 5 次,“智能制造”累计 3 次。中国信通院指出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产 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三个部分。数字化迭代升级加快促使我国数字经济更具竞争力, 并带来贴心民生保障、智慧社会治理、完善政务服务。以疫情防控为例,数字经济有效 运用于日常管理,在复工复产过程中,数字化成为企业应对线下隔离、远程办公的重要 手段。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覆盖多领域,各产业措施直击难点。根据十四五远景目标纲要,数字 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及虚拟现 实和增强现实。云计算方面,十四五期间将加快云操作系统迭代升级,推动超大规模分 布式存储、弹性计算、数据虚拟隔离等技术创新,提高云安全水平。以混合云为重点培 育行业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云服务产业。大数据方面,十四五期间将推动 数据采集、清洗、存储、传输、管理、应用等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完善大数据标准体 系。物联网方面,十四五期间将推动传感器、网络切片、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创新,协同 发展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培育车联网、医疗物联网、家具物联网产业。工业互联网 方面,十四五期间将打造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标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工 业软件研发应用,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 制造”产业生态建设。区块链方面,十四五期间将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 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 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人工智能方面,十四五期间将建设 重点行业人工智能数据集,发展算法推理训练场景,推进智能医疗装备、智能运载工具、 智能识别系统等智能产品设计与制造,推动通用化和行业性人工智能开放建设平台。虚 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方面,十四五期间将推动三维图形生成、动态环境建模、实时动作捕 捉、快速渲染处理等技术创新,发展虚拟现实整机、感知交互、内容采集制作等设备和 开发工具软件、行业解决方案。我国数字产业化基础具先发优势,两会八大举措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我国数字产业化基础 具先发优势,配套能力强。实体经济是打造数字经济的基础,据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在 2020 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中透露,截止 2020 年 5 月,我国光纤用户渗透率已达 93%。此外,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截止 2020 年 10 月末,4G 用户数为 12.96 亿户,而 4G 用户在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中占比为 80.9%,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明显。根据联合国《2019 年数 字经济报告》的统计,数字经济的规模占全球生产总值的 4.5%至 15.5%之间,其中中国和 美国是引领世界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福布斯》发布的 2019 年全球数字经济百强企业榜 单显示,我国的上榜企业达 14 家,巨大的消费市场、蓬勃的创业精神以及充足的风投支 出,将使我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此外,《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20》指出,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位于世界第二,规模总量从 2012 年的 11.2 万亿元提升至 2019 年的 35.8 万亿元,占 GDP 比重从 2012 年的 20.8%增长到 2019 年的 36.2%,数字经济发展对 GDP 增长贡献率达到 67.7%,超越部分发达国家水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我国数字经济 规模将在 2025 年达到 60 万亿元。在此前 2020 年两会从政策体系、数据要素流通、数字 政府等方面推出了八项举措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在政策体系上,编写发展规划、研究 治理政策体系;在实体经济数字化上,布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发展“数据大脑”以加 快传统产业数字化;在数字产业上,突破数字核心技术、推进创新、鼓励新模式新业态的 发展;在要素流通上,开展试点、探索流通规则、培育要素市场,从政务数据要素入手建 立共享融通机制;在数字政府建设上,推进建设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数据共享 交换平台;在国际合作上,在数字经济多方面进行跨境务实合作;在试点上,推进数字经 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并开展成效评估以及推广工作;在新型基础设施上,实施全国一体 化大数据中心建设重大工程,布局数据中心集群以及智能计算中心。2. 十四五加大 5G 网络及千兆网建设力度, 5G 应用使能百业2.1 5G 建设端:两会代表为 5G 建设端难题献策,十四五将于 千兆网着力两会从国家层面推动 5G 建设部署,各代表为 5G 建设难题献策。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 十四五期间将建成系统完备的 5G 网络,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累计已建成 5G 基站 71.8 万个,数量占到全球 70%左右。各位代表针对 5G 建设中存在的建网成本高、技术成 熟度不足、商业模式不清晰及基础软硬件受制于人等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成本方面,提 案指出将进一步深化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和社会站址资源开放,在用电、税务等方面给予 更多优惠政策。技术成熟度方面,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 加快制定开放、统一的工业设备通信标准体系,搭建规模性基础工业通信网络技术创新 与试验验证环境,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组织标准试验验证,尽快攻克工厂内网络互联 技术以及异构协议数据间互通技术难题。软硬件方面,代表们建议培养一批能够突破 5G 应用等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综合性人才。商业模式方面,代表们提议通过顶层设计、体 系化推进,强化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强化产学研的协同和一体化。中国 5G 建设位列全球 5G 发展第一梯队,把握数字化转型关键契机。根据美国无线通信 和互联网协会(CTIA)报告显示,在全球 5G 整体发展进度中,中国处于全球的第一梯队。 5G 技术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紧密联系,5G 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5G 技 术的领先也将意味着国家在全球数字经济中占据领先地位。5G 带动直接及间接经济产出 超万亿。据中国信通院数据表示,2020 年 5G 商用预计将带动约 4840 亿元的直接产出。 2025 年/2030 年将分别增长到 3.3/6.3 万亿元,十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9%。间接产出 方面,2020 年、2025 年和 2030 年,5G 将分别带动 1.2 万亿、6.3 万亿和 10.6 万亿元的 间接经济产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4%。此外,预计 2030 年 5G 将带动超过 800 万人就业, 主要来自于电信运营和互联网服务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中国 5G 资本开支占全球近 50%,2020 年基站开通量达 71.8 万站,推进速度远超全球水 平。根据 Gartner 预计在最新的无线基础设施支出中,受益于中国电信企业具有成本效 益的本土生产及政府资助等利好,2020 年中国 5G 投资占比全球 49%,中国为全球 5G 建 设投资主要贡献国家。2020 年三大运营商投向 5G 的资本开支占比达 53.85%,占比较上 年扩大 40 个百分点。根据中国联通及电信最新发布的业绩材料,2021 年,中国电信总资 本开支同增 2.35%至 870 亿元,其中 5G 支出近 400 亿;中国联通 2021 年资本开支同增 3.55%至 700 亿元,其中 5G 支出占比达 50%;中国移动还未公布 2021 规划。GSMA 预计未 来 2020-2025 五年间运营商资本支出有望达到 1800 亿美元,其中约 90%流向 5G 建设,即 1620 亿美元,若以汇率 7 计算,并除去已公布的 2020 年运营商投向 5G 建设的 1803 亿人 民币,2021-2025 年四年间投向 5G 建设资金年均高达 2384 亿人民币,为 2020 年的 1.3 倍,未来 5G 建设有望受到强力推动。基站方面,全国5G 基站开通量达 71.8 万站,2021 规划新建超 60 万站,推进速度远超全球水平。据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在 2020 年 12 月 15 日的 2021 中国信通院 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宣布,我国已开通 71.8 万个 5G 基站,且据 2021 年 12 月 28 日召开的 2021 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2021 年我国预计新建 5G 基站 60 万站以上。此外,运营商 2021 年将加大投入小型 5G 基站的建设,其中中国电信 预计 2021 将在医院、购物中心等人口密集场所新建 100 万个小型蜂窝网络。十四五推动千兆网建设力度加大,助力行业应用转型。根据十四五远景目标纲要,我国 将加快 5G 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至 56%,加大千兆光纤网络推广升级建设力 度。2020 年 10 月,在第二届 5G 千兆网产业论坛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梁斌 针对 5G 千兆网产业持续发展提出构建应用产业生态建议,加快 5G 与人工智能、云计算、 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并鼓励通信业与工业、汽车、医疗、教育等领域协同创新, 丰富千兆网络应用场景。同时,对 5G 千兆给出了从一个人的千兆到人人千兆的新定义, 2020 年 5G 商用实现了下行峰值千兆、上行百兆的速率,完成了从个人千兆到商用千兆的 转变。同时,5G 商用在垂直领域应用中价值凸显,比如智慧港口、智慧矿山、5G 新媒体 等行业,千兆网可助力行业应用转型向自动化、智能化深入。2.2 5G 应用端:5G 赋能数字产业化,应用使能千行百业十四五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推动 5G 应用场景及产业生态构建。十四五报告提出打 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发展愿景,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 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构建基于 5G 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 试点示范。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促进 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两会期间各位代表从工业互联网、交通、生产安全和医 疗方面提出建议。工业互联网上,湖北移动总经理范秉衡建议加快构建覆盖国家、地方、 企业的三级安全技术防控体系,完善工业互联网人才顶层设计,推动工业互联网人才标 准体系建设。交通上,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提出 5G 上高铁,加速推动通过微 型直放设备实现 5G 高铁上车方案,并充分发挥 700MHz 低频 5G 网络共建共享。百度董 事长李彦宏表示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利用人工智能、5G 等新技术,加快自动驾驶商用和 智能交通普及,实现碳达峰与经济高质量协调统一。生产安全方面,中国移动副总裁赵 大春提出加快推动重点行业“5G+安全生产”应用,推动 5G 与安全生产融合发展。医疗 方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张国刚建议医疗行业充分发挥 5G 特点,构建相应的智慧 医疗体系。目前我国 5G 网络+5G 运营+5G 整合多方位能力协同,全产业链合作推进 5G 应用市场建 设。5G 行业应用需具备 5G 网络、5G 运营、5G 整合等多方位能力协同。5G 网络能力方面, R16 标准的冻结促进 5G 应用加速落地;5G 公网+专网齐头并进,助力 5G 网络下沉企业, 加速 5G 与行业融合;此外,TDD 和 FDD 频谱协同使用,提升上行能力满足行业需求。5G 运营能力方面,5G 应用不断落地对运营支撑及自有业务平台提出了新的挑战,数据量大 幅增加,网络及业务管理的复杂度大幅增加,所需的处理能力要求提升。各企业与运营 商展开密切合作完善 5G 运营实力,例如华为率先为运营商打造了云服务平台、并提供包 括从底层硬件、算法开发工具、AI 应用开发框架、开发平台到应用使能的全栈全场景 AI解决方案。5G 整合能力方面,AI、5G、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朝着深度融合的方向 发展,5G 的可靠网络连接、云计算的海量算力、AI 的颠覆性潜能正在相互协同,融合发 展模式将进一步加强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互动互促,深入到各行各业之中,创造出诸 如“智能制造”、“智能网联车”、“智慧城市”等潜力巨大的数字经济产业,未来 AI、大 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平台的建立或需依托于 5G 传输,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效应带动 5G 向各行业渗透。3. “上云用数赋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 型,云计算及 IDC 迎契机3.1 十四五规划聚焦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上云用数赋 智”行动十四五规划聚焦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十四五规划着重推动产业 数字化转型板块,强调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上 云用数赋智”行动中的“上云”是指探索推行普惠型的云服务支持政策;“用数”是在更深层 次推进大数据的融合运用;“赋智”,是要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 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两会代表们就如何加快数字化发展,协同推进数 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在大数据中心、数据监管、数据安全方面等方面提出建议。 大数据中心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凯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立坤建议将黑 龙江省纳入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体系,布局区域级数据中心集群和智能计算中心, 支持黑龙江创建第二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数据监管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崔瑜 表示要强化数据监管功能,提升数据要素的生产效率、降低风险;完善金融数据分类定 级行业标准建设;强化金融数据场景应用监管,防范数据安全保护的交叉风险。数据安 全方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郑杰表示,要构建“新治理”体系,出台数据 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法,构建“软法与硬法并重”的协同治理 体系。十四五致力于推动上云率提升,目前我国上云率总体偏低提升空间较大,云计算有望迎 发展机遇。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大数据 中心等建设,重点指出全力推进云计算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发展,推进云操作系统迭代 升级,提高云安全水平,并重点培育云服务产业,两会代表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创新中心 主任李金波也建议政策引导鼓励中小企业上云,实现区域落地推广。加之早在 2018 年工 信部颁布《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 年)》并预计到 2020 年云计算在企业生产、 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预计全国新增上云企业 100 万家。得益于上云鼓励性政 策进入推进落实阶段,全国各地政企上云步伐明显提速,据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 组办公室通报显示,浙江省 2019 年度新增上云企业 8.84 万家,累计上云企业已达到 37.78 万家,累计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11.11%;据重庆市大数据发展据统计,重庆市自 2019 年 6 月“云长制”实施以来,全市“云长”单位达到 110 个,累计推动 2458 个信息系统上云, 上云率由实施前的 26.6%上升至 98.9%。虽然国内上云水平不断提升,但目前相较于欧美 国家,全国总体上云率不高,未来上云提升空间较大。我国云计算产业近年来保持强劲 发展态势,年均增速超过 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据艾媒咨询统计,2019 年 国内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 1612.4 亿元,增速高达 57.1%,在“新基建”浪潮的引领 下,2019 年全国用云量总体达 1012 点,实现了 118%的高速增长,上云水平不断提升。 但 2018 年中国企业上云率仅为 40%,同期美国已经达到 85%,相较于欧美国家,中国企 业上云率偏低,未来中国上云率有较大地提升空间,据国务院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布 《白皮书》显示,预计到 2023 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超过 3000 亿元,政府和企业上 云率将超过 60%,云计算有望迎来新一轮更为广阔的蓬勃发展机遇期。“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下产生的海量数据将推动数据中心的刚性需求,IDC 产业作为云 计算基础设施有望受政策推动重点受益。大数据作为一种产业数字化背景下的应用场景, 其产生的海量数据将推动数据中心的刚性需求,中国方面增速预计远超全球水平,据科 智咨询 2020 年发布的《2019-2020 年中国 IDC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 IDC 业务 自 2014 年开始稳步增长,业务规模于 2019 年达到 1562.5 亿,年增长率平均接近 30%并预计 2020 年市场规模有望冲击 2000 亿,2021 年接近 2500 亿,未来 3 年,中国 IDC 业务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达 27%。政策+产业+资本齐助力,快速推进 IDC 建设。政策层面,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数据中 心成为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重要典型,出现在多地新基建鼓励政策与规划方案中,此 外各地政府对已发能源指标进行敦促建设,如上海发布“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加快 新建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和投资进度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加速推进 18 个新建数据中心 项目的建设和投资进度。产业层面,第三方 IDC 厂商如数据港、光环新网等,加速新建 和扩建数据中心,建设高峰每天都有新项目开工。云厂商如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 加大开展以数据中心为主的新基建计划,其中,阿里云、腾讯云分别宣布将于未来 3/5 年内,分别投入 2000/5000 亿资金用于数据中心建设,百度云表示未来 10 年百度智能云 服务器台数将超过 500 万台。资本层面,每年新增数据中心投资超 1000 亿,REITs 开闸 助力。3.2 十四五碳中和下 IDC 云计算绿色化发展,精密温控行 业迎增长空间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IDC 能耗向清洁能源转型成必然趋势。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而 IDC 能耗高且使用的火电用量占比最大,引发高碳排放量,在碳中和背景下,IDC 向绿色节 能发展成趋势。2020 年 9 月 22 日,中国在第 75 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宣示并在 2021 年 两会上再次强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 中和”。“十四五”时期,碳中和目标下引导经济结构、能源利用和清洁能源发展是重点 任务,碳达峰是工作布局中的关键一环,十四五纲要明确指出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 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而新基建底层设 施数据中心由于配套建设涉及众多设备,其对电力的消耗巨大。据中国数据中心能耗与 可再生能源使用潜力研究报告显示,2018 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总量已经超过了上海全 社会用电总量为 1608.89 亿千瓦时,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 2.35%,2023 年其总用电量 将达到 2667.92 亿千瓦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0.64%,其中使用火电约为 1171.81 亿千 瓦时,占比超 72.8%,排放了 9855 万吨的二氧化碳、2.34 万吨的二氧化硫、2.23 万吨 的二氧化物和 0.49 万吨的烟尘。大比例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空气污染与碳排放问题尤为突 出,在碳中和背景下,IDC 向绿色清洁的光伏、风电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各级政府出台政策限制 PUE,绿色节能化趋势打开间接蒸发冷却方案和液冷散热技术应 用市场。2019 年 1 月工信部等三部委发布《三部门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 见》,目标到 2022 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电能使用效率值达到 1.4 以下, 数据中心平均能耗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0 年 6 月上海发布《关于支持新建互联网 数据中心项目用能指标的通知》要求存量改造数据中心 PUE 不高于 1.4,新建数据中心 PUE 限制在 1.3 以下;另外,北京、深圳等地也先后对辖区内 IDC 可建设区域、建设规 模、等级、能耗指标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数据中心绿色节能化是大势所趋。据 IDC 发 布《2019 中国企业绿色计算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12—2019 年,中国 PUE>2.0 的 企业从 34.6%下降至 2%,PUE<1.5 的企业从 3.7%上升到 12.9%,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PUE) 值有明显改善,但仍有 85%的受访企业数据中心的 PUE 在 1.5~2.0 之间。根据《中国数据 中心冷却技术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6》,数据中心中制冷设备能耗使用占比最大,占据数据中心总能耗的 40%,是降低能耗的关键,绿色节能化趋势为机房环境控制行业带来 了新的市场——节能改造。4. 十四五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量 子通信加速发展助力军工通信十四五规划重点强调量子信息领域,量子通信迎发展机遇。十四五纲要指出在十四五建 设时期要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并在 量子信息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未 来产业。中国科协副主席潘建伟表示按照党和国家对量子信息科技的发展战略部署,‘十 四五’是承上启下实现量子信息科技深化发展、快速突破的关键时期,量子通信作为量 子信息分支将受到国家重点扶持,我国将在量子通信方面构建完整的天地一体广域量子 通信网络技术体系,率先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金融、政务和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预计 “十四五”期间量子通信将迎来发展新机遇。两会代表为量子信息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各位代表就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分 支领域提出建议。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郑杰提出要加快推进 量子通信发展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与新基 建协同发展、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推动量子通信实用化,构筑科技 发展新优势;量子计算领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 表示十四五规划时期将有效解决大尺度量子系统的效率问题,实现数百个量子比特的相 干操纵,研制专用量子模拟机以解决若干经典计算机难以解决的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问 题,并为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奠定基础;量子科学技术领域,山东省两会时,省人大代 表、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勇建议,以建设量子科学国家级科研机 构济南基地为契机,在省市联动、人才引进与培养、研发项目配套经费等方面,形成持 续、适应竞争态势的保障机制,对驻济的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机构 加大支持力度,支持济南市打造国际量子科技的创新高地。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态作为信息载体来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技术。量子通信包括量子密 钥分发(QKD)和量子隐形传态(QT)等典型应用形式。量子密钥分发 QKD 可用来实现经 典信息的安全传输,是最先实用化的量子信息技术,也是量子通信的重要方向。QKD 的安 全性以物理原理为基础,通过对量子态的制备、传输和检测实现安全分发随机数。目前 来说,量子通信并没有实现超光速传播。量子通信仅改变了传统加密方式,仍然需要把 光子从发送者输送到接收者那里,因此仍然需要建设光纤。量子隐形传态(QT)则利用 量子缠结与一些物理讯息的转换来传送量子态至任意距离的位置。但因它传输的是量子 态携带的量子信息,并不会传送任何物质、能量或传统资讯,因此无法使用在超光速的 通讯上面。目前对于各国对其理解仅在理论研究层面。在应用端,QKD 具备高可靠、高安全性,可有效抵抗任意的量子计算和非量子计算破译 威胁。由于单个量子不可分割,因此量子信息不可分割,这种不可复制的特性决定了它 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双保险”。当出现信息截获的情况时,量子态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 化会被立即发现,而且如果截获者不知道密钥也无法获得所截获的信息内容。若 QKD 采 用单个量子作为载体,攻击者无法通过窃取单量子一部分并检测其状态的方法来获取密 钥。我国已有部分建成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政府、国防等领域有望首先受益。根据国盾电 子招股说明书,我国目前已建成的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总长(光缆皮长)已达 7,000 余公里,其中超过 6,000 公里使用了公司提供的产品且处于在线运行状态。量子通 信和量子信息网络的研究和发展,将对信息安全和通信网络等领域产生重大变革和影响。 目前,由于技术要求较高,我们预计量子通信在短期内会首先应用于对保密要求较高的 领域,如政府、金融和国防军工等特殊行业。量子通信政府和国防军工有望首先受益于 量子通信的发展。 未来随着 QKD 组网技术成熟,终端设备趋于小型化、移动化,QKD 还将扩展到电信网、企 业网、个人与家庭、云存储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长远来看,随着量子卫星、量子中继、 量子计算、量子传感等技术取得突破,通过量子通信网络将分布式的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 感器连接,还将产生量子云计算、量子传感网等一系列全新的应用。在军工方面,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上升到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 领土安全等并驾齐驱的战略高度。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外的国家 “第五疆域”。我国信息安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总体上呈现业务不断拓展、攻防技 术演进升级的态势。近年来,我国国防信息化开支近几年保持 10%-12%的平稳增长,新时 代的国防信息化对于安全保密的投入逐年增加。国防领域的大量应用场景对量子通信技术有相关的需求,包括全军共用基础系统和军兵种专用系统、战略保障体系和战术支撑体系 等,整体上具有极高安全要求、极高使用效率、极大容量保障、极端环境适应等多样化的 技术要求。在卫星通信领域,星地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提供了除光纤方式之外的另一种网络连接方式, 它与可信中继、量子中继一起构成了拓展量子通信距离的三种技术途径。1)利用星地自 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建设无线量子通信网络甚至是卫星量子通信网络,针对光纤难以覆盖 的应用场景更具备优势。2)可信中继技术是目前光纤通信中得到应用的拓展距离的技术 手段,但需要保护中继节点的安全可信或采取一些额外的安全手段。量子中继技术不需要 保护中继节点的安全可信,但其距实用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于 2016 年 8 月成功发 射世界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并于 2017 年 8 月实现所有既定科学目标, 获得了千公里级星地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以及纠缠分发等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的科学成果。5. 十四五降费幅度压缩,运营商迎发展机 遇5.1 运营商数据总体向好,提速降费压缩改善业绩2021 年 1 月运营商数据向好,2G\3G 用户向 4G\5G 转移。近日,三大运营商公布 2021 年 1 月运营数据,移动用户和有线宽带用户实现正增长,2G\3G 移动用户逐步向 4G\5G 转移,总体运营数据向好。中国移动方面,截至 2021 年 1 月,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总数为 9.4 亿户,位列三大运营商之首, 1 月份移动客户减少 105.7 万户,其中 4G 用户数净增 432 万户,累计达 7.8 亿户,同比上升 2.6%, 5G 客户数净增 396.8 万户,累计达 1.7 亿户,同比上升 2437%,此外有线客户总数达到 2.1 亿户,同比上升 10.5%,当月净增客 户数 336.6 万户;中国电信方面,1 月中国电信移动用户累计达到 3.5 亿户,移动用户数 净增 153 万户,5G 用户净增 1067 万户,首次超过 1 千万,累计达 9717 万户,当月有线 宽带用户数净增 134 万户,累计达 1.5987 亿,同比上升 5.3%;中国联通方面,1 月中国 联通用户累计到达数为 3.06 亿户,净增数为 54.5 万户,其中,4G 用户净增数为 273.9 万户,累计达 2.73 亿户,同比上升 7.1%,固网宽带用户净增 81.2 万户,累计用户达 8690.7 万户,同比上升 3.57%。总体来看,中国移动虽然用户总数净减,但 4G、5G 用户均在增 长,中国电信用户净增数远小于 5G 用户增长数,中国联通用户净增数也小于 4G 净增用 户数,这表明三大运营商的 2G、3G 用户逐步退网,实现了向 4G\5G 的转移, 同时三大 运营商有限宽带用户均实现正增长,总体运营数据向好。提速降费压力降低,运营商业绩改善。2015 年起政府持续开展网络提速降费工作,大力 推进以光纤和 4G 为代表的高速宽带建设,2015-2020 年国内光纤用户占比从 34%提升至 93%,不断推出推动各种优惠资费方案,2015-2020 年我国固定宽带和手机流量的平均资 费下降超过了 95%。2021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提高服务效率,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 10%(2020 年降费 15%),且不再提及 对移动网络和家庭宽带进行提速降费,政策层面对运营商的降费力度进一步缩小,运营 商成本端和收入端有望稳步发展:成本端,随着运营商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加成本端,随着运营商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 加快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严控用户发展成本,2020H1 三大运营商销售费用均下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2020H1 销售费用分别为 313.5 亿/260.0 亿/148.8 亿,同 比下降 8.68%/11.02%/14.78%,此外,由于 5G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巨大,为节省投入 运营商之间开展共建共享,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 5G 网络, 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 共同开展 5G 共建共享,建设 700MHz 5G 无线网络,运营商之间合作将有助于降低 5G 网 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成本,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营效率,达成互利共赢;收入端,随着中央出台新基建相关政策加速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进程,5G 作为“新基建” 之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三大运营商也积极部署 5G 消息产业,未来 5-7 年 5G 消息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3000 亿元,运营商 2021 年1 月运营数据亦表示 5G 用户正大幅逐步增加, 同时由于国家政策对运营商降费幅度压缩,自 2019Q4 以来三大运营商降低流量套餐之间 的价差,提高家庭宽带价格,未来价格有望维稳,随着 5G 渗透率提升,未来运营商整体 ARPU 值有望上升。截至 2020H1,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 ARPU 有不同程度的提升,5G 用户 增长带动运营商盈利能力 ARPU 有望迎拐点; EBITDA率2019 年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分别 为 37.4%/35.7%/33.8%,同增 2.3pct/ 3.5pct/ 3.1pct,运营商业绩改善可期。5.2 运营商实施数字化多方面措施,把握市场机遇运营商向数字服务跨越,多方面措施把握机遇。“十四五”重点提出了大数据、软件、信 息通信等产业规划,要求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动 5G 大规模的商用部署,加快全产 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强数据和网络安全,全面提升数据服务的能力,随 着5G 的大力发展和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通信运营商迎来了数字化业务、数字化网 络和数字化生态的战略转型机遇:数字化业务转型方面,随着移动用户渗透率不断提高,运营商业务由量向质要发展,借 力 5G 推动其个人、家庭和政企市场的传统业务产品向高附加值的数字化业务产品升级, 如个人流量业务向内容权益、5G 消息等数字化业务产品发展;在家庭市场推出智能组网、 智慧家庭等数字家庭生态系统,抢占数字家庭市场;在政企市场持续推动“网+云+DICT” 解决方案实现跨越式发展,5G 将推动运营商数字化产品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 大趋势。中国移动依靠 5G、云和 IDC 作为关键技术,大力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全 面实施“5G+”计划,在个人、家庭、政企等市场全面发力,不断推出内容权益、5G 消息、 智能组网、家庭安防、云化政企产品等数字化产品,实现从传统通信服务向高附加值的 数字化服务延伸。 数字化网络转型方面, 受益于 5G、AI、IoT、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发 展,运营商将加强 5G、IDC、云等新基建建设,架构网络型基础设施,传统的通信网络向 “云网边融合”云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中国电信为例,中国电信积极推进 5G+云改, 构建云网融合的基础设施,加快 5G、物联网、IDC 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建设,加强 AI 等 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造数字化平台, 加快适应客户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 为网络数字化转型做足准备。数字化生态转型方面,随着传统产业数字化不断升级,5G 正逐步融入各行各业,不断拓 宽垂直行业的场景应用,构筑 5G 数字化生态系统,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运 营商借力 5G 赋能多生态行业。例如,中国联通立足联通医疗云基地强大研发能力与各级医院合作推出 5G 智慧病房,以信息交互平台为基础,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就医效率, 实现医护患协同交流,推动智慧医疗应用加速发展;在智慧城市方面为顺德区政府打造 “i 顺德”城市级政务服务 APP,实现了政务业务信息的共享共用,解决了办事慢、办事 难等问题。三大运营商纷纷把握 5G 建设机遇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未来有望实现全面数 字化。6. 十四五倡导双循环,通信锻长板十四五致力于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倒逼通信产业链自主可控。《十 四五年目标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 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重点强 调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 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 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020 贸易争端加剧下,“双循环”战略全面应对:2020 年“干净网络”等贸易争端加剧, 应对世界多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供给及需求端设立障碍,中国经济转向国内国际双循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内循环经济将基于两条脉络展开。脉络一是畅通国内经 济活动的自我循环,使经济锚定于均衡状态;脉络二是进行供给需求双升级,推动经济 高层次发展的进阶之路。内循环将为外循环提高强大支撑,凭借独立的经济实力重塑国 际地位,在参与全球合作中拥有主动权。内循环并非闭关锁国,内循环将助力进一步扩 大开放,高水平开放合作,并助力中国迈向全球价值链上游,引导全球经贸体系重塑, 从而帮助中国在参与全球合作中拥有主动权。5G、云计算、北斗产业链将于双循环中寻找新着力点,加速开启国产替代。5G 为投资内 循环建设重点,元器件方面,供应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国产替代紧急性高,但目前我国 已于政策上对产业进行免税等鼓励,并成立“5G 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加速国产替代步 伐。5G 终端方面,国内 5G 终端设备发展在政策、规模、行业应用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目前我国自主终端产业体系逐渐完善,具备内循环基础。5G 基础设施方面,建设基本实 现国产化,或成投资内循环重点受益对象。而 5G 内容及应用方面,全球范围内生态割裂, 或制约 5G 内容与应用发展。云计算为科技内循环补短板重点领域,内循环助力云计算产 业链升级。IDC 方面,美国清洁网络五大措施限制我国云厂商,倒逼云计算产业扩大内 循环。我国云计算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且目前我国 IDC 数量与流量的激增尚不匹配, 内循环将促进科技补短板,IDC 领域有望成为建设重点。交换机方面,目前市场份额落 后,但已具备自主可控能力,为内循环提供保障。光模块方面,我国在光通信领域的光 芯片及组件等细分领域对外依赖度较高,外部贸易争端或影响产业发展,内循环受限, 目前国内企业正加速布局芯片研发。服务器方面,我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国产替代推动下优势企业浪潮、联想等强势出海,当前除核心芯片之外,我国服务器零 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超过 60%。北斗内循环驱动技术产品升级,叠加一带一路政策扶持, 推动外循环发展。北斗产业链内循环的形成推动了国产技术、产品的升级,建立了成熟 的北斗系统,进而驱动北斗产业的外循环。《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2019》显示,在全球 100 多个国家已在使用中国卫星导航产品,其中 “一带一路”沿线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落地北斗相关应用与产品。在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阿拉伯 等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在农业、警务、车辆、灾害监测、测绘等多个领域,北斗系 统已落地大量相关应用。7. 以史为鉴,历届两会及五年规划实施有 力,通信发展可期两会提案办理概率接近 90%,多项政策措施出台助力提案及建议真实落地,2021 数字中 国等建设提案有望带来切实措施利好通信产业。历年两会提案落实程度较高,根据中央 人民政府数据,2020 年国务院部门牵头办理代表建议 8108 件,办理委员提案 4115 件, 分别占建议提案总数的 88.3%、84.9%。同时,各部门共采纳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约 3700 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约 1500 项。历年来两会议案落实维持高占比,均保持近 90%比例, 故而 2021 两会对数字中国建设、新基建等方面提议也将大概率有力落实,利好通信产业 链。同时,历年五年规划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有望高概率完成,新基建等规划为通信在未 来五年带来助力。十一五至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实现 2010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十二五期间实现 GDP 年均增长 7%的目标且 达到 7.8%;十三五期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 101.6 万亿元, 相较于 2010 年 41.3 万亿元同增 146%;2020 年全国居民均收入为 32189 元,相较于 2010 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 12520 元同增 157%,超额完成任务,且大战略任务和 165 项重大工 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故十四五规划也将促进新基建、数字化等建设,为通信行业带来 发展契机。详见报告原文。(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海马

通信行业专题研究报告:轨交5G应用春风将至,给予“超配”评级

机构:西部证券评级:超配核心结论5G三大应用推动行业革新。随着5G网络快速建设,行业应用迫在眉睫。在5G的行业应用中,铁路属于2B业务,有垂直一体化、自建自用以及快速推进的行业优势。铁路有GSM-R通信系统应用的传统,从长期来看,5G-R方案替代GSM-R方案是行业趋势。此外,5G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还包括高速通信、海量用户超密集组网、端到端通信、绿色通信及低时延可靠性。轨交通信设备市场空间广阔。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近几年维持在8000亿元的高位水平,高铁运营里程不断攀升。2019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7511亿元;铁路运营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3.5万公里。根据我们调研结果,铁路通信设备一般占新建项目总投额3~4%,GSM-R占比9%,假设2020年的全国铁路投资为8000亿元,那么通信设备市场空间为240~320亿元,则GSM-R系统市场规模为21.6~28.8亿元。另外,根据我们测算,未来5G-R市场规模是当前市场空间的3~7倍,弹性空间较大。行业评级及个股推荐。轨交行业景气度高,随着5G技术的不断落地应用,铁路通信设备行业发展有望迎来加速期,给予行业“超配”评级。重点推荐标的:佳讯飞鸿(300213.SZ)、世纪瑞尔(300150.SZ)、辉煌科技(002296.SZ)和思维列控(603508.SH)。风险提示:轨交行业投资增速不及预期、5G应用落地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