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海南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项目开工 打造生命健康重要研究平台出车

海南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项目开工 打造生命健康重要研究平台

海南日报三亚3月13日电 (记者苏庆明 傅人意 陈雪怡)“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聚集顶尖人才,在生命与健康领域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海南高地’。”3月13日,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海南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项目开工,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介绍项目远景时表示。该项目主要建设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科研大楼、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研究基地。前者主要包括生物影像学平台、数字生命与生物医学健康数据中心、生物传感与穿戴式医疗平台等,后者主要包括标准化专业实验区与配套实验区。项目计划总投资8.48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计划2023年3月建成。骆清铭介绍,海大将充分利用崖州湾科技城的资源集聚优势,将该项目打造成具有先导性、创新型和示范性的综合性研发平台。项目建成后,将在全脑介观联接图谱、类脑智能、穿戴式医疗、体外诊断技术、类器官等领域开展前沿探索与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近日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在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类脑智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骆清铭对此感到十分振奋,“海南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项目将为国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特别是开展非人灵长类的脑介观图谱绘制工作发挥领军作用。”据了解,海南大学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海南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在“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热带高效农业”“生命与健康”“海洋科技”“信息技术”等7个领域,培育重大项目,主动支撑和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地区主导特色产业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发展的产业。“此次开工建设的海南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将是海大‘生命与健康’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平台,也将成为支撑海南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基地。”骆清铭表示。原标题:海南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项目开工 打造生命健康重要研究平台【来源:南海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自然指数:中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总产出位居全球第二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张家伟)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增刊《2019自然指数-生物医学》显示,美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产出依然全球领先,但中国正努力追赶,相关科研产出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是自然指数首次聚焦各国研究机构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表现。数据显示,美国在该领域保持领先,科研投入和产出均排名全球第一,不过相关基金资助额度和高质量科研产出有一定下滑。科研产出方面,中国正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2012年至2018年间,中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总产出位居全球第二,超过英国、德国、日本等国。中国2018年相关科研产出较2012年增长超过140%。基于2015年至2018年生物医学科研产出数据,增刊还对全球研究机构进行了排名,前50家中有34家来自美国;3家来自中国,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包括: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耶鲁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和英国牛津大学。数据还显示,这个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活跃。2012年至2018年的生物医学论文中涉及国际合作的比例由37.5%增至44%,由单一机构产出的论文所占比例已降至23%。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它通过追踪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展示各国、研究机构和公司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情况。此次增刊依据的是涉及生物医学的55本期刊的相关数据。(完)

三思

生物医药:让创新“药效”更强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也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我省正在加快构建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现代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就是其中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之生物技术的迅速进步,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的靶向治疗药物、生物疫苗等创新药,由于具有可观的利润水平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迅速成为医药研发的重要方向。在政策叠加和各方合力之下,我省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药研发成绩斐然。亚宝药业的生物1类药SY-005,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SY-012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准备申请I期临床试验;康宝生物的慢性阻塞性肺炎疫苗、人融合蛋白干扰素等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振东制药的脂质体抗肿瘤药物等已进入临床试验;锦波生物研发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借外力共同开拓生物医药蓝海据统计,研制一项创新药的全周期成本长达10年以上,可谓是“十年磨一剑”。然而,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却一般只能换来10%的药品上市成功率。“我们用了10年研究的一种用于治疗滑膜炎的药物,一期临床顺利通过,进入二期之后,也比较顺利。但是临床结束以后,经过数据统计分析,距离一个新药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不甘心,先后组织了三批专家进行了三次论证,但最终还是放弃了。10年时间3000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更重要的是时间对亚宝来说太珍贵了。”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武贤说。生物医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亚宝药业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新之路。任武贤介绍,亚宝分三个方面做创新。第一,自己招聘人才,建立平台,从基础研发做起。第二,借助外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第三,把别家成熟的技术引进到亚宝来。通过这三个方面快速解决人才匮乏和基础研发薄弱的问题。2014年,为了进军生物制药市场,亚宝药业在高端人才云集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了苏州亚宝药物研发有限公司,与数百家研发企业一起,共同开拓生物医药这片浩瀚蓝海。编号为SY-005的注射液,是苏州亚宝在研项目之一,用于攻克世界医学难题脓毒血症。2015年,由亚宝药业与加拿大劳森健康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仅用5年时间,已经进入II期临床试验。创新型合作方式,也催生出新的管理模式。双方签署了质量协议,对工作职责、内容、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约束,确保符合预期要求。亚宝药业借着顶级研发机构的“外力”,实现从传统药企向生物制药企业的转型。激发药企研发创新积极性对于医药企业而言,研发能力是其保持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亚宝药业每年把销售总额的8%左右拿出来投入研发,研发投入作为一种常态化支出,每年直接列入预算。“我国是医药大国,但不是医药强国,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大医药研发的投入,这样才能走向世界的前列。未来,希望我们能够研发出一种填补世界空白的生物药,为推动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亚宝力量。”任武贤说。医药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一旦一个新药研发成功,其带给企业的回报往往是巨大的。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合成类药物,生物医药在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能源消耗更低、污染排放更少,对环境也更友好,客观上也促使企业加大生物工艺的研发投入。“我国高度重视企业的研发创新,出台了很多鼓励支持政策。”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马景波介绍,比如,最近国家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原来的75%提高至100%;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目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省工信厅利用省技改专项资金,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奖励,这些都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大新药研发投入。如何保障药企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英国博欧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提尔曼·齐格尔特表示:以英国为例,英国政府降低企业税率,如果企业在研发上投入了很多钱,就能少交税,在企业提交纳税申报单后,政府会返点,这有助于企业盈利。英国鼓励生物制药的方式之一是让行业联合起来。比如让大公司和小公司通力合作,建立供应商、客户、研究人员和公共卫生官员组成的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对于生物制药工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抢占未来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生物医药既是面向经济的主战场,也是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更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行业。山西出台了系列政策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扶持。按照“打造优势、挖掘潜力、补齐短板、延伸发展”的总体思路,山西着力打造晋北原材料及制剂、晋中中成药、晋南新特药三大现代医药产业集群。马景波表示,晋南新特药产业集群集聚着我省列入全国医药百强的两家龙头企业,产业基础较好,11月份全国医药战略峰会将在山西召开,省里也将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我省医药企业研发生物医药产品来抢占未来医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聚焦生物医药领域,我省坚持需求导向、高端导向和融合导向,从基础研究、重点研发、重大专项、平台建设、人才团队、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全链条布局,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对科技重大需求,则采取“揭榜挂帅”的立项方式,面向全社会揭榜招标集聚国内外优势力量,形成产学研联合共同体,开展科研攻关。省科技厅大健康与生物医药科技处项目专员、副处长薛强强接受采访时说:“目前,针对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我们正在凝练一流课题,覆盖现代医学、中医药学、药品和医疗器械、公共卫生预防及主动健康与康养服务等方面,建立了需求凝练-科研立项-评价监督的闭环运行机制。”山西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加速奔跑,如何在跟跑中找到并跑甚至领跑的机遇?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学恭建议,认真分析今后5到10年全球、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着眼于未来,及早布局,在产业转型和升级过程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习其他优势省份的经验,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营造好的政策环境,营造好的产业生态,吸引一批优秀企业在山西集聚。面向“十四五”,我省提出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的多元化研发投入体系,超常规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相信创新药成绩单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晋帅妮)【来源:山西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乃非己也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生物医学科学介绍!

医学对国家和人类的意义建国70余年来,我国整体人均寿命出现了显著增长,从建国初期的四十岁左右,达到了77周岁。同时,我国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都大幅下降。这些成就表明,医学发展在维护我国国民健康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世界范围,过去100年,疾病导致的死亡中,包括现在正在流行的新冠疫情在内的传染病占40%,其他非传染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占60%。这些问题无时不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只有依靠医学的进步才能提高防控和治愈这些疾病的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人类的健康质量。这次疫情的控制更加凸显了医学的重要。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既有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又有复杂多变的社会属性,因此,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有机统一体,已发展成为包含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以及医学人文、医学伦理等众多学科的独特而严密的完整体系。近200年医学的发展步伐迅速加快,这主要得益于医学的科学化,生物医学科学在其中作出了主要贡献,也成为了现代医学的基石。生物医学科学专业生物医学科学是研究人体全周期各阶段结构与功能,特别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物理、化学、工程等手段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基础科学。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个性化医疗和大数据时代,对生物医学科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生物医学科学的科技创新将为国家应对重大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提供应急研发能力的支撑和关键核心技术储备。生物医学科学专业是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在国内首先设立的新专业,与相关专业相比,如“基础医学专业“,具备“稳基础,站位高,学制短”的优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有124年的办学历史,历史底蕴是它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同德医学院于1952年合并成立的上海第二医学院。后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进一步与上海交通大学强强联合,成为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在我校的悠久历史中,人才辈出,成绩斐然。杰出校友颜福庆创办了我国著名的两所医学院,现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杰出校友王振义和他3个院士学生陈竺、陈赛娟和陈国强共同创新了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杰出校友陈中伟院士对我国现代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医学院取得了,包括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应用噬菌体治疗超级细菌等10余项重大医学成果。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医学排名,均居于国内第一的位置。2019年中国最佳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再次蝉联第一。在科研方面,基础医学、转化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均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成就。承担医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国内外医学成果数,多年全国领先。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医学院秉承“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发扬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精神,通过建立的“厚基础、强实践、重转化、塑规范、融国际”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大学最重要的财富是大师,医学院有20位院士和19名国家级优秀教师领衔的三万余名教职医护员工组成的师资队伍,将为你们建设和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生物医学科学 “强基计划”的特色生物医学科学专业作为我国和交大首创的特色专业,属于我校一流本科和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希望在夯实人文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数据科学的基础上,将一批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和极具创新思维的优秀老师聚集在一起相互激励,共同超越。使其成为医学科学领域未来的领军人才。本专业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致远学院和我国综合排名第一的医学院,为你的到来提供快速成长的生态系统,思维训练的基地,挑战极限的舞台,思源致远的环境,让你的创新能力跨越式提升,是我们的初心。我们建立了生物医学科学人才成长体系,首先选拔一流的学生,提供100%的奖学金和研修津贴,鼓励所有优秀学子潜心学习,拓宽国际视野,追求学术卓越;入学后,坚持大师引领与培养,汇集国内外高水平师资授课,提供高频次的课内外师生互动和高质量的科研指导。大二时选择优秀科研导师,接受早期指导。设置致远学者项目、圣约翰科学论坛、震旦技术论坛、同德人文讲坛,使学生近距离早期接触科学前沿领域,唤醒好奇心,鼓励主动探究,激发学术志趣,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围绕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四个维度,为学生开设了夯实基础、强化综合、激发兴趣、能力拓展、创新提高等模块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养成。首届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受到国内外教师的一致好评。80%前往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2015级毕业生倪端同学通过4年的在校学习,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优质环境,在国内外大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自主学习,毕业时发表了2篇高水平论文,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科研成果,很好地诠释了生物医学科学专业的初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选择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就是挑战承担推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任,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强基计划”!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 医学院 编辑:马玥 责任编辑:金雪 祁洁

轮回

康婷生物医学研究院科研项目结项报告会召开

3月19日上午,康婷生物医学研究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效果评价》科研项目及《干细胞生发剂治疗脱发》科研项目阶段性结项报告会顺利召开,集团董事长刘小兵先生、研究院院长马洁博士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值此“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研究院始终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做好信息登记、体温监测、消毒通风等疫情防控工作。疫情虽凶险,但抵不过康婷人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决心,更浇不灭康婷人执着于健康事业与科研创新的热情。会议开始,来自研究院生物制剂部的项目组成员首先就《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效果评价》科研项目进行了结项汇报。该项目历时约1年6个月,旨在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于急性帕金森症模型大鼠及阿尔兹海默症模型大鼠的疗效。研究表明,经干细胞治疗的实验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水平、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等指标均呈显著优势。其中,干细胞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模型大鼠的效果尤为明显,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经干细胞治疗的实验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其识别同一物体的时间缩短了55%。此外,项目成员在完成了预期的科研目标外,还通过该项目创造了共计14项专利。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康婷卓越的核心竞争力,更为未来的科研工作确立了较高的起点。随后,由康婷生物医学研究院科学发展部赵刚部长做《干细胞生发剂治疗脱发》科研项目结项汇报。该项目基于现今对于脱发、斑秃等症治疗手段单一、副作用大这一现象的考虑,旨在探究干细胞生发剂治疗相关病症的可行性与机制,力争为患者开辟一条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的全新道路。报告期间,赵刚部长对项目的背景调研情况、具体实施思路及项目成果进行了全面而详实的阐述,获得了在场人员的一致认同。通过该项目,项目成员创造了18项专利。赵刚部长特别指出,项目成员发现对于脂溢性脱发模型及斑秃模型,干细胞生发剂均表现出明显促进毛发再生的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干细胞生发剂治疗组的激素水平基本回归正常水平,这些结果无一不展现出干细胞生发剂巨大的应用潜力及广袤的市场前景。在汇报项目组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之余,两位科研人员还分别展望了接下来的项目计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干细胞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和干细胞的毛发再生作用会在康婷人的不断探索中取得更加可喜的成果。报告结束后,集团董事长刘小兵先生做出重要讲话。在充分认可与肯定了研究院科研实力及所取科研成果外,董事长更表示对研究院的未来满怀信心与期待。董事长还指出,此次疫情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对于各企业的抗压、抗风险能力更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只有脚踏实地、居安思危、不懈奋斗才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唯一途径!本次会议在董事长催人奋进的讲话中圆满结束,研究院全体同仁定将不负集团领导的期望与重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来源:康婷免责说明:直销快评网全媒体平台包括直销快评网企鹅号、每日快评公众号、每日快评头条号、每日快评搜狐号、每日快评以及直企微刊公众号等。每日快评号隶属于直销快评网,所转载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供读者参阅交流,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立场观点;所转载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处理。邮箱:1021891650@qq.com

别材

生物医药创新“百花齐放”,临床研发快车道在哪里?

生物医药创新“百花齐放”,临床研发快车道在哪里?来源:药智网|森林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完善药品监管机制,以科学监管赋能医药创新。面对新阶段新格局,医药行业如何做到真正创新?临床研发如何加速?如何实现真正的创新?近年来,在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多方保障下,医药创新迎来风口。据药智数据统计,2020年CDE共受理1类创新药受理号1265个(其中报临床1165个,报生产54个),获批准受理号1127个,创历史新高。其中获批数量较多的企业除了恒瑞医药等大型药企,还可以看到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瑞石生物等创新生物药企。2020年1类新药获批准受理号数量-企业排名其实,美国FDA批准新药也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虽然获批准小分子化合物仍以大型药企占据主导地位,但是BLA申请却以创新型公司为主。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在创新药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格局?成都赋智健康董事长姜和博士表示,创新药在生物医药领域崛起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大公司在原创动力方面往往是不够的,而小公司可能只有研发创新或者以研发创新为主,否则就无法生存;二是中国的创新型公司很多由近年来从国外留学回国的海归创业者或者国内的学者团队创始,这些公司都处在初创或成长阶段,将来可能有一部分会成长起来。但是,我们还应该意识到,中国的这些新药多数仍属于追随创新,真正的FIC仍是凤毛麟角。是什么原因阻碍了药物创新?姜和博士说,“新药研发时间往往需要15-20年,但专利保护期也只有20年,所以很多药一旦成功,可能会很快失去专利保护。这样的研发周期会促使很多方面重新认识和思考,到底创新药值不值得做。这里有两个考虑,一个是机构投入的经济学,另一个是社会投入的经济学。对于很多难治或无法治疗的疾病,可能需要继续做新药。但是很多病已经药物不少,是不是还要冒如此风险去投入,划算吗?!事实上,全球的数据也发现创新药研发其实大部分是不赚钱的。”创新药开发相关投入巨大,且面临风险,数据显示,目前创新药投资成功率仅3%。所以,如果仅凭企业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投资市场以及政府的支持。医药独立评论人孟八一先生曾在直播中提到,2019年全球药物研发的82%投在美国,风投67%投在美国,美国医疗支出占GDP18%,中国6-7%。可以看到,中国对于创新药的研发投入仍然十分有限。幸运的是,中国创新药市场正在发生改变,资本市场及政府对创新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在生物药领域迅速崛起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希望这批成长起来的创新型企业能引领中国医药行业实现真正的创新。如何加快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创新药研发周期长已成为业内共识,从新技术或新分子实体发现到药物上市,要经历漫长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似乎很难实现快速研发。但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相关疫苗、治疗药物却能迅速进入临床,并快速获批上市,让我们看到新药研发速度是有可能加快的。尤其是mRNA技术落地速度如此之快,固然有疫情扩散步步紧逼的原因,但近些年创新技术向临床和市场转化的速度确实越来越快。在过去一年中,全行业聚焦新冠肺炎疫苗和药物研发,通过共享数据及全球合作,迅速将创新技术推向临床,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方面,通过共享的数据,在临床前期开发中将有助于避免徒劳,降低重复试错的成本。通过数据共享,可以在临床数据中看到机制问题,当出现基于分子的机制问题时,人们就会意识后续的分子可能出现哪些问题。这次疫情是整合和共享临床前数据的一个机会,通过前期对病毒的研究及数据公开,让机构及企业能迅速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并快速进入临床。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加快创新技术落地。近年来可以看到,大型医药公司与小型生物技术公司之间的合作十分活跃。这些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往往处于科学的前沿,在不断尝试最具创新性的方法和方式。然后大公司加入进来,依靠他们的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源,加快临床试验。在新冠疫苗研发中,Moderna和NIH,BioNTech和辉瑞的合作正体现了这一变革。此外,研发项目的数目也非常重要。据悉,在全球范围内有关新冠研发项目的数量超过了800个,而在肿瘤领域,全球目前共计只有350个左右的研究和开发项目。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我们需要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并确保那些有希望的项目最终“开花结果”,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成功。结语如今,科技的迭代越来越快,成果转化落地越来越快,科技成果惠及大众也越来越快。我们应该认识到,创新药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从基础科研发现新靶点、新活性分子,一步步做到药物上市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从顶层设计吸引更多公司布局创新药,并通过合作与数据共享加速创新技术落地,在资本、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实现真正的创新。 专家简介:姜和博士:成都赋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领域有30多年的研究及创业经验,共同领导开发了全球首个长效抗艾滋病新药艾可宁。责任编辑:琉璃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受其禄

我国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大科学工程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魏梦佳、田晨旭)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由北大作为法人单位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26日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据悉,该成像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0个优先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北大历史上最大的单体建设项目。这一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大科学工程项目,未来将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以期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北大方面介绍,成像设施建设地点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核心区,项目总投资超过17亿元,新建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5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全尺度图像数据整合系统等。成像设施在科研、医疗、教育和产业等方面具有广泛需求。在要求“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早”的重大生物医学问题的研究中,多模态跨尺度成像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成像设施建设将聚集相关领域优秀团队,进行自主的工程化设计和自动化改造,建立完备的核心成像设施,形成跨尺度、多模态、自动化和高通量的生物医学成像全功能研究平台,以期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成像设施首席科学家程和平院士认为,成像设施建成后将推动我国在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生殖与发育、干细胞与再生、肿瘤的精准诊断等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实施,将对我国生物医学成像的研发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卖国贼

北大未名(昭山)生物医学创新示范园项目开工

(开工仪式现场) (项目总体规划图) 北大未名(昭山)生物医学创新示范园项目开工总投资约50亿元 分三期建设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5日讯(记者 彭婷 通讯员 龙潭)今天上午,北大未名(昭山)生物医学创新示范园项目开工仪式在湘潭昭山示范区举行。该项目占地约600亩,总投资约50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将着力打造成集“医、药、养、健、游”五位一体的健康产业基地——北大未名(昭山)健康产业园,为湘潭加快推动湖南健康产业园核心园区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北大未名(昭山)生物医学创新示范园项目按照森林康养的理念,依托北大未名集团的医疗资源及区域内虎形山、凤形山的森林资源,按照“全方位、个性化、保姆式”的服务理念,打造“生命全过程的良好健康管理规范(GHP)”及生命健康状态和健康服务模式——“哑铃模式”,建立“健康高速公路(健康物联网)”“健康生态系统”“健康保险(金融)超市”三大支撑体系。项目将提供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养生康复、生物医学和运动医学五大类服务,形成国际化医疗与民族医药技术应用、生物技术应用(生殖医学技术、干细胞技术、免疫医学技术)、转化医学技术孵化三大特色。 该项目建设将以爱和健康为主题,从健康产业链出发,以生物医学为核心,建设运动医学与运动科学中心,新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干预维护中心,老年疾病检测评估中心,生殖医学与妇女儿童健康中心等5大中心,展现1个森林康养文化景观带,带动辅助用具、新药转化、检测评估、健康新材料、智能科技等5大健康产业链。通过实施GHP(生命全过程的良好健康管理规范),开展贯穿婴儿孕育、健康成长、健康干预与维护、养生、康复(运用运动医学和中西医结合手段),健康养老生命全过程的医学、生命关爱活动,打造集“医、药、养、健、游”五位一体的健康产业基地——北大未名(昭山)健康产业园。 据悉,北大未名(昭山)生物医学创新示范园项目一期为昭山妇女儿童医学技术交流中心,建设面积约51789.55平方米,将建设昭山妇女儿童医学技术交流中心、细胞医学研究中心、产业孵化器(办公楼)。细胞研究中心将打造脐血干细胞、免疫细胞储存库,一个拥有高尖技术、一流科研团队的国际免疫医学中心及仪器设备齐全的共享免疫细胞技术实验平台。 项目二期为生物医学核心区,将建成运动医学与运动科学中心、新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干预维护中心、老年疾病检测评估中心、生殖医学与妇女儿童健康中心五大中心。项目三期为健康养老区,将按照适老化设计理念,建成以独居老人为服务对象的养老公寓社区,以双老、紧凑型、子女同住型的居家养老社区和活力养老社区。 昭山示范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绿心,自然生态良好,具备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天然优势和基础条件。接下来,园区将全力以赴为该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的服务和优质的环境,推动项目早日竣工投产达效。 [责编:彭婷]

霹雳弹

面向未来,潜力无限!浙大教授带你揭秘生物医学工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生命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过去的两百年间人类寿命更为迅速和显著地延长这得益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推动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以及医疗仪器设备的创新与不断完善使得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不断提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正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使命与魅力所在就在今晚(5月2日)19:00浙江大学2020高招会客厅·师说浙大第八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特聘专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张宏将为你带来主题为《生物医学工程:人类健康的工程信息化之路》的精彩交流,带你全新认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共同分享浙江大学生仪学院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的生动故事。主讲嘉宾介绍张宏,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曾在日本和英国留学、工作十年。现任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医学PET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浙江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所所长。曾挂职山西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担任国际核医学与分子影像领域三大主流学会会刊编委。讲座主题生物医学工程:人类健康的工程信息化之路讲座主要内容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共同的追求,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本讲座从医学的起源与发展谈起,探讨工程科学与技术对推动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讲述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综合介绍我国最早开设的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沿革、师资队伍、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等主要情况。当前,伴随“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加快推进,生物医学工程迎来了空前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此,我们真诚地邀请并鼓励同学们加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浙大生仪学院,新征程,同奋进,共筑共享“健康中国梦”!写给高考学子的话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运用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学科,研究和解决生命健康问题,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生物医学工程作为多学科融合创新发展的综合性学科,能够让同学们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广泛涉及智能信息、电子线路、化学、数学、物理、医学等多个基础和创新技术知识领域,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B超、CT、MRI(核磁共振)等医学影像处理方向、生物体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方向、分析生物医学大数据的生物医学信息学方向、人类生理信号提取、处理与传输的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向,徜徉于对人体复杂系统与生物现象的科学探索,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探索无限、创新无限、创业无限、创富无限、潜力无限、充满魅力与活力的21世纪国家战略发展重要方向,是承载着实现人类健康工程信息化建设发展重任、深刻影响人类健康水平和未来的关键性创新型学科。敢为人先 深厚底蕴全国第一个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专业在此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它既不是纯生物学,也不是纯医学,而是运用工程学技术和方法解决生物医学问题,从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学科。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往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引领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进步并促进人类本身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的应运而生,影响甚至决定了医疗卫生的发展,为促进人类健康提供新手段、新途径。一百多年前的手术室当下最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历届诺贝尔医学奖,几乎都是生命科学、生物医学与工程科学紧密结合、融合创新的成果。将工程和仪器检测技术应用于生命健康医疗领域,早在四十多年前就由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科学创始人之一的吕维雪先生提出,并在浙江大学创建了全国首个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专业。1978年,生仪学院又建立了国内最早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获批国家首批“211工程”“985计划”重点建设学科群;1999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2002年,第一轮学科评估获全国第一;2019年,成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重点学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历经四十余年的砥砺发展,浙大生仪学院如今在医学传感、医学影像、医学信息、医疗仪器等研究领域积累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突出的优势,拥有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两个国家级实验室与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相继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际合作专项等一大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3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大咖领衔青年向上生物医学工程领军人才从这里走出

双城记

中科院:未经伦理委员会许可 不得进行相关生物医学项目

【中科院:未经伦理委员会许可 不得进行相关生物医学项目】今天,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就生物医学研究中有悖于伦理规范的常见问题发出“伦理提醒”,称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院属各单位应设立伦理委员会,未经伦理委员会同意或许可,不得进行相关生物医学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