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中国生物药行业研究报告》发布:方兴未艾,未来可期麋鹿食荐

《2020中国生物药行业研究报告》发布:方兴未艾,未来可期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最畅销的10个药物中,有8个是生物药;其中,阿达木单抗连续8年位居榜首,2019年销售额近200亿美元。生物药领域是最易出现重磅产品的领域,而生物药则是当前全球名副其实的最畅销的医药产品。国内生物药行业发展方兴未艾,新的生物医药企业不断涌现。生物药市场规模增长强劲,年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生物药行业从发展初期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基因编辑和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带来的革命性改变,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长足发展带来了新动能。值此之际,创业邦研究中心推出《2020中国生物药行业研究报告》。报告中通过对比国内和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的分析,旨在梳理国内生物药发展的现状;希望通过对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及疫苗等细分领域的介绍,以企对生物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有进一步的认识。报告部分精彩内容如下:Part.1生物药概述生物药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按照注册分类,药品可分为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生物药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及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国内生物药行业发展滞后于全球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在过去几年内,国内生物药市场以数倍于全球生物药市场的增长率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有望于2023年达到6,400亿元以上。生物药行业景气度高涨,一二级资本市场均受捧。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到2020年8月30日止,在二级资本市场上,医药生物行业中的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二级子行业涨幅居前,均在90%以上,投资受捧。在VC/PE创投市场,2020年上半年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数量和金额,在各行业中均排名靠前。其中,生物技术与制药细分领域吸金明显,融资金额占比达一半以上。Part.2生物药注册申请受理情况2019年首个国产生物类似物-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物(复宏汉霖)获批上市,国产生物类似物研究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与此同时,中国生物药行业也正在从发展初期迈入快速发展期。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实施优先审评制度以来,药品的审评审批速度得以加快。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有21款生物制剂获批上市,而且,NMPA首次批准了抗体药物偶联物-恩美曲妥珠单抗(罗氏)上市。Part.3重要细分领域生物药领域广阔,包含抗体药物、细胞因子、疫苗、血液制品、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药物等;其中,抗体药物被誉为生物药领域的“明珠”。抗体药物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Fc融合蛋白、抗体片段及多克隆抗体等。自单克隆杂交瘤技术发明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对单抗药物的研究、制备和应用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如今单抗药物在治疗肿瘤、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发展。单克隆抗体按照免疫原性的高低可以划分为鼠源抗体、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化抗体等四类,具体如下:2017年,在两款CAR-T产品Yescarta及Kymriah获批上市后,全球CAR-T市场由2017年的约1,300万美元增至2019年的约7.34亿美元,预期于2024年将进一步增长至47亿美元。虽然国内目前尚未有获批准的CAR-T产品,但由于预计即将推出新产品,国内的CAR-T市场预期将于2021年增长至人民币6亿元。此外,由于癌症患者数量上升及居民经济负担能力提升,国内CAR-T市场预期将于2026年达100亿元规模。Part.4发展趋势展望医疗健康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和高回报的特征,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生物创新药研发尤其如此。尽管有各种利好政策和不断加大的财政投入,面对日益多变的外部环境,生物药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规模扩大。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内对生物药的需求激增;加上政府对生物产业的大力支持,生物药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监管加强。国内生物药行业起步较晚,法规监管还有待完善,在临床前、临床研究及生产领域等监管相对滞后。随着监管机构审查审批逐渐变严,生物药市场将会越来越规范化。生物创新药通过新靶点或新作用机制可以更有效的治疗疾病,满足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在多种利好条件下,生物药行业有望迈入黄金发展期,未来可期。

冉求

2020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5企业管线分析

2020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5企业管线分析来源:药智网/青晏2021年伊始,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便发布了《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生物类似药研发和评价,为工业界、研究者及监管机构提供技术参考。这使得生物药研发越来越成为药物研发中的重点项目,那么今天我们就根据药智网《2020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榜》,跟随国内生物药研发“大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管线分布。上海复星医药截至2020年6月30日,复星医药在研小分子创新药17项、化学改良型新药2项、生物创新药21项、生物类似药21项、中药2项、累计引进项目22项(进口创新药9项,进口仿制药13项)。复星医药管线分布中单抗类药物共有25种,其中属于生物类似药的有9种,生物创新药9种,作为联合治疗使用的单抗药物7种。上海复星医药于2020年3月16日宣布获BioNTechSE许可在中国独家开发和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COVID-19的疫苗产品。并在2021年1月25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BioNTechSE共同宣布,基于BioNTech的mRNA技术的新冠疫苗COMIRNATY(即BNT162b2,中文商品名:復必泰TM)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物及卫生局认可在香港作紧急使用。未来供应香港的疫苗将直接由BioNTech在德国的工厂进行生产,用于香港特区政府新冠疫苗接种计划下的供应、分发和施用等。江苏恒瑞医药在创新药方面,恒瑞已形成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在靶向治疗、免疫疗法、超长效胰岛素等领域的新药创制已经具备国际领先性。根据恒瑞医药官网公布的管线数据,其中共有31条产品线,其中临床申请1条,进入临床I期13条,临床II期2条,临床III期8条,上市阶段7条(1条上市申请中)。在所有产品线中肿瘤/血液相关14条占45%。2021年2月22日恒瑞医药宣布其在研PARP抑制剂(氟唑帕利胶囊)获得美国FDA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格。信达生物制药信达生物目前已建立起一条包括23个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覆盖肿瘤、代谢疾病等多个疾病领域。其中4个产品上市,6个品种获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4个产品进入III期或关性临床研究,另外还有15个产品已进入临床研究。根据信达制药所发布的管线信息来看,其中属于血液/肿瘤类药物多达27种,占总数的79.4%;其中进入上市阶段6种,同时还有9种药物进入临床III期,可以看到信达制药的研发方向依旧以抗肿瘤为主。百奥泰生物制药百奥泰生物制药致力于开发新一代抗体药物,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其它危及人类生命或健康的重大疾病。根据百奥泰生物公布的研发管线可以看到其中肿瘤相关药物1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6种,心血管疾病药物2种,眼科疾病药物2种。2021年1月28日百奥泰公司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受理BAT1706(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生物制品上市许可申请(BLA)。申请的适应症包括转移性结直肠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复发胶质母细胞瘤、转移性肾细胞癌以及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使得百奥泰公司进军美国市场更近一步。上海君实生物君实生物是国内首家获得抗PD-1单克隆抗体NMPA上市批准、抗PCSK9单克隆抗体NMPA临床申请批准的中国公司,并取得了全球首个治疗肿瘤抗BTLA阻断抗体在中国NMPA和美国FDA的临床申请批准。目前具有丰富的在研产品管线,包括19个创新药,2个生物类似物,主要覆盖肿瘤、代谢、自身免疫、神经系统、抗感染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单抗药重磅品种,包括: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PD-1单抗(JS001),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的PCSK9单抗(JS002)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BTLA单抗(JS004)。其中PD-1单抗拓益(特瑞普利单抗,产品代号:JS001)已完成上市销售。通过对TOP5企业管线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医药行业目前研发的重点依旧在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其中单抗类药物的开发是重中之重,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血管类疾病药物的开发进度也处于上升的趋势。随着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出,相信国内生物创新药以及生物类似药的发展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数据来源:企业官网责任编辑:听白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余祭

2020年中国生物药市场现状及行业前景研究报告(全文)

在生物药行业具有研发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药生产制备技术具有极大挑战性。随着经济增长及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我国生物药市场将逐渐增长,预测2025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达8332亿元。一、生物药概况1、定义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药物,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和原生物制药。2、分类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产业链生物药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材料、细胞培养、实验研究;中游包括生物药试生产、生物药临床研究和生物药规模生产;下游为各种医疗机构及患者。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三代殊继

2020年中国生物药市场现状及行业前景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在生物药行业具有研发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药生产制备技术具有极大挑战性。随着经济增长及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我国生物药市场将逐渐增长,预测2025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达8332亿元。一、生物药概况1、定义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药物,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和原生物制药。2、分类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产业链生物药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材料、细胞培养、实验研究;中游包括生物药试生产、生物药临床研究和生物药规模生产;下游为各种医疗机构及患者。4、生物药发展历程二、生物药行业相关政策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医药行业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医药产业的地位逐渐提高。我国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以支持本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三、生物药市场规模及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高达3870亿元在市场驱动力的高速增长下,我国医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着超过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速增长。2014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1万亿元,并在接下来4年以8.1%的年化增长率增长至2018年的1.5万亿元。据预测,我国医药市场将会继续保持此等增长速度,于2020年达到1.75万亿元。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分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的生物药市场仍然处于细分市场结构不稳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持续增加、技术替代较为频繁、新兴的单克隆抗体等细分市场迅速增长的时期。虽然我国的生物药行业发展滞后于全球市场,但是也因此为我国医药市场带来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行业现状仍需关注(1)医药市场广阔我国的生物药行业发展滞后于全球市场,也因此为我国医药市场带来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我国生物药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以数倍于全球生物药市场增速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我国医药市场结构与全球市场结构差异较大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我国医药市场的畅销药与全球市场有很大差异。在未来,我国的畅销药结构将会向更为成熟的全球市场结构发展,预示着我国生物药拥有更高的发展为“重磅炸弹”药物的潜力。(2)细分市场结构不稳定我国的生物药市场仍然处于细分市场结构不稳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持续增加、技术替代较为频繁、新兴的单克隆抗体等细分市场迅速增长的时期。我国生物药市场占比第二的血制品市场,在全球生物药市场中绝大部分都已被重组治疗蛋白所取代。四、主要竞争企业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首次将生物医药产业提升到支柱性产业的高度。随后,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多项政策及具体措施,为生物医药产业“把脉问诊”“保驾护航”,激发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活力。借着政策的东风,生物医药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而各大药企也犹如雨后春笋,争相涌入生物药研发队伍。2019年6月21日,“2019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医药研发?创新峰会”公布2019年生物药榜,本次生物药榜排名前10的企业与去年相比,有7家企业名次变化幅度不大,继续坐拥前10的席位,另3家企业异军突起,冲进前10。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均越过5个名次,与排名第2的复星医药、排名第4的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稳居TOP5。而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继蝉联两届冠军之后,首次跌落至第6名,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排名也下降至第7名。2019中国生物药企业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图片来源:Frost & 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生物药行业发展前景1、生物药临床需求增加老年人癌症等疾病发病率较高,未来伴随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对癌症的治疗药物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据统计,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03万人,较上年新增945万人;占总人口的12.6%。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到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2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5.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将带来卫生总费用的增加,进一步拉动医药需求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物药行业的提升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逐步增强。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总额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据统计,从2014年到2018年,我国的医疗保健总支出从35312亿元增加到579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2%。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这种快速增长将会继续保持。预计到2023年我国的医疗保健总支出将达到93523亿元。3、政策以及支付端改革,带来对生物药需求的新格局我国从多方面颁布鼓励政策,支持并鼓励生物药的研发,通过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和加快审评审批等多方面鼓励生物药创新和生物类似药研发。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出将助力生物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生物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凡之亡也

生物医药:让创新“药效”更强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也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我省正在加快构建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现代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就是其中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之生物技术的迅速进步,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的靶向治疗药物、生物疫苗等创新药,由于具有可观的利润水平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迅速成为医药研发的重要方向。在政策叠加和各方合力之下,我省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药研发成绩斐然。亚宝药业的生物1类药SY-005,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SY-012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准备申请I期临床试验;康宝生物的慢性阻塞性肺炎疫苗、人融合蛋白干扰素等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振东制药的脂质体抗肿瘤药物等已进入临床试验;锦波生物研发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借外力共同开拓生物医药蓝海据统计,研制一项创新药的全周期成本长达10年以上,可谓是“十年磨一剑”。然而,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却一般只能换来10%的药品上市成功率。“我们用了10年研究的一种用于治疗滑膜炎的药物,一期临床顺利通过,进入二期之后,也比较顺利。但是临床结束以后,经过数据统计分析,距离一个新药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不甘心,先后组织了三批专家进行了三次论证,但最终还是放弃了。10年时间3000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更重要的是时间对亚宝来说太珍贵了。”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武贤说。生物医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亚宝药业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新之路。任武贤介绍,亚宝分三个方面做创新。第一,自己招聘人才,建立平台,从基础研发做起。第二,借助外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第三,把别家成熟的技术引进到亚宝来。通过这三个方面快速解决人才匮乏和基础研发薄弱的问题。2014年,为了进军生物制药市场,亚宝药业在高端人才云集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了苏州亚宝药物研发有限公司,与数百家研发企业一起,共同开拓生物医药这片浩瀚蓝海。编号为SY-005的注射液,是苏州亚宝在研项目之一,用于攻克世界医学难题脓毒血症。2015年,由亚宝药业与加拿大劳森健康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仅用5年时间,已经进入II期临床试验。创新型合作方式,也催生出新的管理模式。双方签署了质量协议,对工作职责、内容、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约束,确保符合预期要求。亚宝药业借着顶级研发机构的“外力”,实现从传统药企向生物制药企业的转型。激发药企研发创新积极性对于医药企业而言,研发能力是其保持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亚宝药业每年把销售总额的8%左右拿出来投入研发,研发投入作为一种常态化支出,每年直接列入预算。“我国是医药大国,但不是医药强国,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大医药研发的投入,这样才能走向世界的前列。未来,希望我们能够研发出一种填补世界空白的生物药,为推动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亚宝力量。”任武贤说。医药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一旦一个新药研发成功,其带给企业的回报往往是巨大的。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合成类药物,生物医药在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能源消耗更低、污染排放更少,对环境也更友好,客观上也促使企业加大生物工艺的研发投入。“我国高度重视企业的研发创新,出台了很多鼓励支持政策。”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马景波介绍,比如,最近国家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原来的75%提高至100%;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目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省工信厅利用省技改专项资金,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奖励,这些都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大新药研发投入。如何保障药企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英国博欧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提尔曼·齐格尔特表示:以英国为例,英国政府降低企业税率,如果企业在研发上投入了很多钱,就能少交税,在企业提交纳税申报单后,政府会返点,这有助于企业盈利。英国鼓励生物制药的方式之一是让行业联合起来。比如让大公司和小公司通力合作,建立供应商、客户、研究人员和公共卫生官员组成的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对于生物制药工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抢占未来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生物医药既是面向经济的主战场,也是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更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行业。山西出台了系列政策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扶持。按照“打造优势、挖掘潜力、补齐短板、延伸发展”的总体思路,山西着力打造晋北原材料及制剂、晋中中成药、晋南新特药三大现代医药产业集群。马景波表示,晋南新特药产业集群集聚着我省列入全国医药百强的两家龙头企业,产业基础较好,11月份全国医药战略峰会将在山西召开,省里也将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我省医药企业研发生物医药产品来抢占未来医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聚焦生物医药领域,我省坚持需求导向、高端导向和融合导向,从基础研究、重点研发、重大专项、平台建设、人才团队、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全链条布局,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对科技重大需求,则采取“揭榜挂帅”的立项方式,面向全社会揭榜招标集聚国内外优势力量,形成产学研联合共同体,开展科研攻关。省科技厅大健康与生物医药科技处项目专员、副处长薛强强接受采访时说:“目前,针对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我们正在凝练一流课题,覆盖现代医学、中医药学、药品和医疗器械、公共卫生预防及主动健康与康养服务等方面,建立了需求凝练-科研立项-评价监督的闭环运行机制。”山西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加速奔跑,如何在跟跑中找到并跑甚至领跑的机遇?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学恭建议,认真分析今后5到10年全球、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着眼于未来,及早布局,在产业转型和升级过程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习其他优势省份的经验,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营造好的政策环境,营造好的产业生态,吸引一批优秀企业在山西集聚。面向“十四五”,我省提出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的多元化研发投入体系,超常规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相信创新药成绩单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晋帅妮)【来源:山西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漫画王

神州细胞——创新生物药研发企业

来源:吴国平财经1、宣布“回A”不到一个月获受理、拟募资额高达200亿、受理3天便获问询、拿到问询函4天便交出207页“答卷”,中芯国际(00981.HK)冲刺“A+H”之路一直在刷新着科创板纪录。点评:大国间的科技军备竞赛愈发激烈,国内先进的科技企业承载着重要的使命,这与我们大力扶持科技行业而特别设立的科创板的建设初衷是相吻合的,相信未来日益成熟的A股市场将会给更多的优质企业带来进一步发展的契机。第一,基本申购情况:2020年6月9日,有2只新股申购。第二,重点剖析个股:神州细胞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生物药的创新型生物制药研发公司,专注于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截至2020年5月15日,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处于临床阶段和临床前研究阶段的生物药产品管线包括21个创新药品种和2个生物类似药品种,正在开展7项III期临床研究、5项II期临床研究、6项I期临床研究、2项临床研究准备工作以及16项临床前研究。公司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SCT800(重组凝血八因子)、SCT200(EGFR单克隆抗体)、SCT-I10A(PD-1单抗)和SCT1000(14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产品品种。SCT800为发行人自主研发的、工艺和制剂均不含白蛋白的第三代重组凝血八因子产品,拟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SCT200产品为发行人自主研制的全人源EGFR单抗(IgG1亚型),具有高亲和力、高生物活性、高抗体介导的细胞杀伤活性、低免疫原性等特点,拟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头颈鳞癌、三阴乳腺癌、食管癌、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实体瘤。SCT-I10A为发行人自2012年开始、以取得同类最佳(Best-in-Class)或“Me-better”药物为目标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PD-1IgG4型单克隆抗体,拟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SCT400产品为发行人参照进口品种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研制的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新药,拟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SCT510为发行人自主开发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拟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SCT630产品为发行人自主研发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拟用于治疗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系统疾病。SCT510A为在SCT510基础上进一步对制剂进行优化的产品,并专门设计了眼用注射液规格,拟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眼科疾病。另外还有以下处于临床前阶段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5月15日,发行人主要从事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业务,尚未开始生物药的正式生产和销售业务。因此,公司还尚未就其从事的前述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相关业务取得业务收入。自2016年12月分立将业务剥离至义翘科技后,公司不再从事科研试剂和研发外包业务,近三年公司的营业收入来自于资产租赁及代关联方发货收入。近年来,公司研发费用逐年增长,2019年研发费用达5.16亿元。2017、2018和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4.53亿元和-7.95亿元。不过,针对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业务,发行人已建立完善的研发、采购和生产体系,并拟针对即将商业化的产品建立相应的销售体系。公司拟募集资金总计19.82亿,用于产品临床研究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拉萨爱力克持有公司267,833,35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9.5064%,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谢良志与其一致行动人通过间接和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公司79.0248%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第三:总结神州细胞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研发公司,主要从事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药的研发生产,专注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遗传病等多个治疗和预防领域。公司产品为生物药,相较于小分子化学药,大分子生物药具有高特异性和选择靶向性等优点。生物药的发展相对较晚,直到近40年才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与化学药相比,现阶段生物药的市场规模小但增速快。不过公司目前尚未开展经营销售活动,产品上市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比如公司在研药品上市进程存在不确定性,药品商业化可能不及预期。再者,公司有多项创新药处于研发阶段,存在药物研发失败和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最后,公司产品所处治疗市场有较多已上市或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产品,上市后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理沙

「转型进行时」生物医药:让创新“药效”更强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也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我省正在加快构建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现代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就是其中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之生物技术的迅速进步,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的靶向治疗药物、生物疫苗等创新药,由于具有可观的利润水平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迅速成为医药研发的重要方向。 在政策叠加和各方合力之下,我省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药研发成绩斐然。亚宝药业的生物1类药SY-005,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SY-012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准备申请I期临床试验;康宝生物的慢性阻塞性肺炎疫苗、人融合蛋白干扰素等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振东制药的脂质体抗肿瘤药物等已进入临床试验;锦波生物研发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借外力共同开拓生物医药蓝海据统计,研制一项创新药的全周期成本长达10年以上,可谓是“十年磨一剑”。然而,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却一般只能换来10%的药品上市成功率。 “我们用了10年研究的一种用于治疗滑膜炎的药物,一期临床顺利通过,进入二期之后,也比较顺利。但是临床结束以后,经过数据统计分析,距离一个新药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不甘心,先后组织了三批专家进行了三次论证,但最终还是放弃了。10年时间3000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更重要的是时间对亚宝来说太珍贵了。”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武贤说。 生物医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亚宝药业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新之路。 任武贤介绍,亚宝分三个方面做创新。第一,自己招聘人才,建立平台,从基础研发做起。第二,借助外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第三,把别家成熟的技术引进到亚宝来。通过这三个方面快速解决人才匮乏和基础研发薄弱的问题。 2014年,为了进军生物制药市场,亚宝药业在高端人才云集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了苏州亚宝药物研发有限公司,与数百家研发企业一起,共同开拓生物医药这片浩瀚蓝海。编号为SY-005的注射液,是苏州亚宝在研项目之一,用于攻克世界医学难题脓毒血症。2015年,由亚宝药业与加拿大劳森健康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仅用5年时间,已经进入II期临床试验。创新型合作方式,也催生出新的管理模式。双方签署了质量协议,对工作职责、内容、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约束,确保符合预期要求。亚宝药业借着顶级研发机构的“外力”,实现从传统药企向生物制药企业的转型。 激发药企研发创新积极性对于医药企业而言,研发能力是其保持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亚宝药业每年把销售总额的8%左右拿出来投入研发,研发投入作为一种常态化支出,每年直接列入预算。“我国是医药大国,但不是医药强国,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大医药研发的投入,这样才能走向世界的前列。未来,希望我们能够研发出一种填补世界空白的生物药,为推动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亚宝力量。”任武贤说。 医药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一旦一个新药研发成功,其带给企业的回报往往是巨大的。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合成类药物,生物医药在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能源消耗更低、污染排放更少,对环境也更友好,客观上也促使企业加大生物工艺的研发投入。 “我国高度重视企业的研发创新,出台了很多鼓励支持政策。”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马景波介绍,比如,最近国家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原来的75%提高至100%;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目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省工信厅利用省技改专项资金,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奖励,这些都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大新药研发投入。 如何保障药企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英国博欧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提尔曼·齐格尔特表示:以英国为例,英国政府降低企业税率,如果企业在研发上投入了很多钱,就能少交税,在企业提交纳税申报单后,政府会返点,这有助于企业盈利。英国鼓励生物制药的方式之一是让行业联合起来。比如让大公司和小公司通力合作,建立供应商、客户、研究人员和公共卫生官员组成的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对于生物制药工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抢占未来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生物医药既是面向经济的主战场,也是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更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行业。山西出台了系列政策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扶持。 按照“打造优势、挖掘潜力、补齐短板、延伸发展”的总体思路,山西着力打造晋北原材料及制剂、晋中中成药、晋南新特药三大现代医药产业集群。 马景波表示,晋南新特药产业集群集聚着我省列入全国医药百强的两家龙头企业,产业基础较好,11月份全国医药战略峰会将在山西召开,省里也将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我省医药企业研发生物医药产品来抢占未来医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聚焦生物医药领域,我省坚持需求导向、高端导向和融合导向,从基础研究、重点研发、重大专项、平台建设、人才团队、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全链条布局,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对科技重大需求,则采取“揭榜挂帅”的立项方式,面向全社会揭榜招标集聚国内外优势力量,形成产学研联合共同体,开展科研攻关。 省科技厅大健康与生物医药科技处项目专员、副处长薛强强接受采访时说:“目前,针对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我们正在凝练一流课题,覆盖现代医学、中医药学、药品和医疗器械、公共卫生预防及主动健康与康养服务等方面,建立了需求凝练-科研立项-评价监督的闭环运行机制。” 山西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加速奔跑,如何在跟跑中找到并跑甚至领跑的机遇?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学恭建议,认真分析今后5到10年全球、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着眼于未来,及早布局,在产业转型和升级过程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习其他优势省份的经验,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营造好的政策环境,营造好的产业生态,吸引一批优秀企业在山西集聚。 面向“十四五”,我省提出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的多元化研发投入体系,超常规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相信创新药成绩单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晋帅妮)【来源:山西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客大人也

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分子生物药走向全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分子生物药达伯舒再迎进展:近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和礼来制药集团宣布扩大战略合作,双方共同开发的创新药物PD-1单克隆抗体免疫肿瘤药物达伯舒,将走向北美、欧洲等地区。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分子药物达伯舒第一次将海外市场成功转让给世界500强药企,也是我国生物医药历史上最大的海外授权合作之一。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达生物创始人俞德超表示,这是我国新药研发能力提升的又一例证。达伯舒是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和礼来制药集团共同开发的创新药物,也是首个登上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血液学》的中国免疫治疗产品。去年,这一大分子药物成为唯一一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抑制剂。根据协议,信达生物将授予礼来制药达伯舒在中国以外地区的独家许可。俞德超说,双方共同开发的创新药物PD-1单克隆抗体免疫肿瘤药物达伯舒已惠及中国患者,相信此次合作将造福更多全球患者。礼来制药肿瘤事业部总裁Anne White表示,相信该药可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巨大价值,将继续探索其在治疗不同类型肿瘤中的潜力。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玫瑰海

院士专家聚广州探讨生物医药产业前沿课题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 刘雷 摄中新网广州9月24日电 (索有为 张英俊)花城院士科技峰会-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9月23日-24日在广州举行,包括8位院士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活动,共同探讨生物医药产业前沿课题以及广州地区生物医药发展的机遇。峰会由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办公室主办,广州市科技局指导,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作为支持单位,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广州健康医疗大数据联盟、新发传染病疫苗研发技术联盟、广州智慧医疗产学研(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等协办。花城院士科技峰会--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产学研交流对接系列活动是2020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的重要活动。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 刘雷 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钟世镇表示,中药研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力已有范例,屠呦呦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就是主要代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要提高,目前采用超声、微波等技术后,实现了效率高、产量优。他说,中医药传承中要创新,创新中要能超越。名老中医的珍贵经验,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加以传承。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姚新生教授认为,传统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传统中药不应单纯是作为西药创新药物的原料,应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界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姚新生说,传统中药材是中国天然药物的主体。传统医药学在历史上对一切古老民族和国家的延续和发展、壮大,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对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尤其如此。中国天然药物可以分为传统中药、民间药、民族药、国外传入的药物,但传统中药材占的比例最多、起的作用最大,构成了中国天然药物的主体。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程京认为,中国应该尽早实施全人全程的健康管理,也就是从头到脚、从分子到器官、从心理到环境的健康管理。全人、全程指的是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希望依靠技术,最后能够做到每一个人生的健康、逝的安详,对中间全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争取做到想病不易”。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介绍,2015年全球干细胞产业规模635亿美元,年增长19.8%,2018年超过1000亿美元。2015年中国干细胞产业规模300亿元,年增长66.67%,2021年将达到1500亿元。峰会期间同时组织院士团队、相关领域的成果推介,大会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并开通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万人次。(完)

老大回

医药生物单抗行业深度研究:靶点篇

(如需报告请登录 未来智库)1. PD-1/PD-L1——肿瘤免疫检查点 1.1. PD-1 单抗拥有全新的抗肿瘤分子机理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程序性死亡受体 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 分子,属于 CD28 蛋白家族,广泛分布于 T 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PD-1 通 过与配体 PD-L1 和 PD-L2 结合,抑制 T 细胞炎症活动来调节免疫系统并促进自身 耐受。这可以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也会阻止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PD-L1 在多种肿瘤细胞内表达通过 PD-1 与效应 T 细胞的结合来抑制抗肿瘤活性, 从而达到免疫逃逸。PD-1/PD-L1 单抗药物可以竞争性结合 PD-1 受体或 PD-L1 从而 恢复 T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并消灭肿瘤细胞。1.2. PD-1 单抗全球市场表现 目前全球市场共有 3 款 PD-1 和 3 款 PD-L1 药物获批上市,其中默沙东的 Keytruda 和 BMS 的 Opdivo 上市时间较早,在适应症开展和市场份额方面领先。2018 年 PD-1/PD-L1 单抗实现全球销售额 153 亿美元,维持 50%以上的增长速度, 其中 PD-1 双雄“K药”和“O 药”分别销售 71.71 亿美元和 67.35 亿美元。1.3. 国内 PD-1 空间巨大,竞争格局良好目前,中国市场共有 5 款 PD-1 药物获批,除了进口的 Keytruda 和 Opdivo,还有三 款本土产品,分别是恒瑞医药的艾立妥、君实的拓益和信达的达伯舒,后续还有百 济神州特雷普利单抗等待上市批准。从目前公布的定价来看,君实生物和信达生物的 PD-1 产品定价仅为进口同类产品 的 30%和 50%,恒瑞的 PD-1 定价虽然与进口药相当,但买 6 赠 20(买 2 赠 2,再 买 4 赠至一年不超过 18 支)的赠药政策力度巨大,因此三款国产 PD-1 单抗的治疗 费用均低于进口产品,价格优势显著。进口产品在获批适应症上领先国产 PD-1 单抗。对于首个获批适应症, 3 款国产 PD-1 采取了与 O药和 K药上市之初相同的策略, 即选择黑色素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等PD-1 单药响应率高、效果好,但患者人数较少的适应症作为突破口。相比之下,O 药和 K药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国内适应症均从非小细胞肺癌入手。中长期来看,适应症拓展是 PD-1 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从历史数据来看,上市前 4 年 K药的销售表现均低于 O 药,直到 2017 年 O 药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失败, K药借此机会率先抢占了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广大市场,在销售额上完成反超。 因此,先完成大类癌症适应症的产品就能快速放量,抢占市场份额。国内药企方面,恒瑞 PD-1 临床进度较快,除了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三线治疗方案 获批外,另有肝细胞癌、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处在 NDA 阶段。自 2006 年纳武单抗启动临床I 期至今天,PD-1 已经获批成为 14 个癌症种类的治疗 方案,针对 PD-1 的临床试验数量也从 2006 年的 1 例,迅速发展至 2018 年的 2250 例。在这 2250 项临床试验中,有 1716 项正在验证 PD-1 单抗与其他癌症治疗手段 联合使用的可能性,其中数量最多为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淋巴癌和头颈癌。 尽管目前仅有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针对另一个免疫检查点 CTLA-4)以及帕博 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两种治疗方案通过了 FDA 批准,但治疗效果的显著性提升,引 发了人们对全新联用方案的无尽遐想。目前国内上市的五款药物中,OK 药均重复 了已在 FDA 获批的联用方案,K药与多种化疗方案联合,O 药与伊匹单抗联合;本 土药企方面,恒瑞的卡瑞利珠在药物联用临床试验进度上领先,并且充分发挥了抗 癌药物产品线丰富的特点,开展了卡瑞利珠与靶向药阿帕替尼、广谱抗癌药紫杉醇 以及多个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从治疗效果来看,卡瑞利珠单抗和信迪利单抗获批霍奇金淋巴瘤三线治疗,对比 O 药和 K药海外 CM-205 研究和 Keynote-087 研究,国产 PD-1 单抗在客观缓解率等有 效性指标上占优,但由于不是头对头试验,在患者选择和临床试验终点的选择上有 所差异,因此无法直接比较,但整体来看治疗效果依然十分优秀。PD-1 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杀死癌细胞,能够治疗 多种癌症。按照海外获批的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胃癌、淋巴瘤、黑色素瘤等适应 症测算,国内 PD-1 药物潜在市场空间超过 500 亿元。按照目前国内已经获批以及临床进度较快的适应症来测算 PD-1 市场规模。国产 PD-1 定价按照 12 万/年,预计总体市场规模约为 530 亿元/年。国产 PD-1 产品获批 的霍奇金淋巴瘤和黑色素瘤两个适应症对应的市场空间较小。后续适应症中,肺癌、 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的发病率较高,单适应症预计能够达到百亿级的市场空间。1.4. PD-1 单抗国内研发管线国内在 PD-1 靶点布局企业较多,目前百济神州处在上市前审评,复宏汉霖、正大 天晴进展较快。海外已经上市的 Durvalumab 和 Cemiplimab 也在国内开展 III 期临床 试验。2. HER2——乳腺癌相关靶点 2.1. HER2 与转移性乳腺癌高度相关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属于 HER 家族(包括 EGFR/HER1、HER2、HER3 和 HER4),是一种重要的原癌基因, 通常只在健康成年人极少数组织内低水平表达。HER2 编码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 蛋白,由胞外配体结合区、单链跨膜区和胞内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区三部分组成。 胞外区形成二聚体,介导细胞内酪氨酸激酶活性区磷酸化,继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 的传导,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研究表明 30%以上的人类肿瘤中存在 HER2 基因的扩增或过度表达,包括乳腺癌 (15%-25%)、胃癌(10-20%)、 肺癌、肾癌和卵巢癌等,其影响大多与肿瘤的发展 和侵袭有关,会提高癌细胞转移的危险性。2.2. HER2 单抗全球市场表现 目前全球市场上针对 HER2 靶点的原研单抗药物主要是罗氏的曲妥珠、帕妥珠和 T-DM1。曲妥珠单抗是第一代 HER2 抗体,其设计思路为阻断 HER2-HER2 形成的同源二聚 体,从而阻断信号通路。由于优秀的治疗效果,NCCN 指南将曲妥珠收录为 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帕妥珠单抗在作用机理上与曲妥珠类似,但选取了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主要针对 HER2 异源二聚体的生成。根据 BCIRG006 研究和 HERA 研究的 10 年随访结果, 约有30%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和约33%的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曲妥珠 治疗 10 年内由于 HER2-HER3 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再次复发乳腺癌。帕妥珠的作用机 理与曲妥珠互补,两款药物的联用方案能够更加全面的阻断 HER2 信号通路,显著 降低复发风险。T-DM1(Kadcyla)是第二代抗体偶联药物,利用化学合成的连接段(linker)将曲 妥珠(Trastuzumab)与微管抑制剂 DM1 偶联,兼顾单抗药物的特异性和化学小分 子药物的强细胞毒性。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接受过曲妥珠治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患 者。2.3. 曲妥珠单抗在乳腺癌和胃癌中治疗效果优异在 H0648g 研究和 M77001 研究中,曲妥珠联用化疗药物一线治疗 HER2 阳性转移 性乳腺癌,分别延长总生存期 9 个月(+45%)和 8.5 个月(+37%), 并且从长期随 访结果来看安全性十分良好。对比小分子靶向药拉帕替尼,曲妥珠在延长无进展生 存时间和降低疾病进展风险方面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胃癌是发病率第四、死亡率第二的癌症种类,由于胃癌早期一般没 有明显症状,因此大部分患者一经发现已经进入晚期。传统的化疗治疗方案在晚期 胃癌患者中响应率仅有 20-40%,并且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 小于 12 个月。ToGA(Trastuzumab for Gastric Cancer)研究显示,曲妥珠联用化疗能够将中位数生 存期提高 2.7 个月(+24%),有效率 50.9%显著优于对照组。拉帕替尼单药治疗方 案对于胃癌患者仅有 9%有效率,而在 LOGiC 研究中,拉帕替尼联用化疗方案提升 中位生存期 1.7 个月(+16%),也低于曲妥珠。2.4. HER2 单抗海内外空间巨大全球市场方面,2018 年罗氏三大 HER2 单抗实现全球销售额 111 亿美元,与 2017 年表现基本持平,其中赫赛汀在 2017 年达到 75 亿美元销售峰值后,首次出现下滑, 主要是欧洲市场受到仿制药的冲击,销售额下降 16%;帕妥珠和 T-DM1 依靠优秀 的治疗效果,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赫赛汀专利过期所损失 的市场份额。国内方面,近年来曲妥珠保持快速增长,2017 年作为 36 种谈判药品进入医保目录 乙类范围,药品价格降幅达 63%,由 2 万元/支下降至 7600 元/支,大幅度提高了患 者支付力,2018 年实现迅速放量,销售额达到 34 亿元。曲妥珠国内市场空间广阔 关键假设: 曲妥珠单抗目前国内获批适应症主要为 HER2 阳性乳腺癌和晚期转移性胃癌; 根据《2015 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2015 年中国新发乳腺癌 30.4 万例,其中 HER2 阳性占比约 25%; 根据《2015 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2015 年中国新发胃癌 40.3 万例,其中 HER2 阳性占比约 15%,晚期占比 70%左右。经计算,曲妥珠目前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在 20%左右,未来渗透率的增长空间广阔。2.5. HER2 单抗国内研发管线目前国内进展较快的有复宏汉霖(复星医药)和三生国健,均处在新药审评阶段; 安科生物、海正药业、嘉和生物、华兰基因等公司目前处在 III 期临床试验。3. VEGF——血管生长相关靶点 3.1. VEGF抗体能够抑制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 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通过与 RTKs,VEGFR1-R3 以及 NRP 家族蛋白结合激 活下游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外基质变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 增殖和血管形成等作用。研究发现,VEGF 在癌症中的功能不仅限于血管生成,其介导的信号传导发生在肿 瘤细胞中,对肿瘤干细胞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2. VEGF单抗全球市场表现 全球市场上有 3 款 VEGF 单抗和 1 款融合蛋白药物,国内有自主研发的康柏西普。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Avastin)由罗氏子公司基因泰克开发,是重组的人源 化单克隆抗体,2004 年经 FDA 批准在美国上市,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 方案,2006 年又获批非小细胞肺癌。此外,贝伐珠还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转 移性肾细胞癌、转移性宫颈癌、卵巢癌等适应症。雷珠单抗(Ranibizuman)由基因泰克和诺华联合开发,是一种抗 VEGF 人源化单抗 Fab(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片段,与贝伐珠作用机理一致,只是去掉了 Fc (fragment crystallizable)段。从结构上看,雷株单抗具有更小的体积从而获得更加 好的组织穿透性(对眼部疾病有意义),同时排除了 Fc 段所带来的 ADCC 以及 CDC 效应,以提高安全性。雷株单抗 2006 年在美国上市,2011 年进入中国市场。阿柏西普(Aflibercept)由再生元和拜耳联合研发,是一种抗 VEGF 融合蛋白,由 VEGF-1 的 D2 区、VEGF-2 的 D3 区以及 Fc 段融合而成,对 VEGF-A、VEGF-B和 PlGF等因子有较好的亲和力。阿柏西普2006年在美国上市,目前获批wAMD、DME、 RVO、CNV等多个眼科疾病适应症。康柏西普(Conbercept)由康弘药业研发,也是一种抗 VEGF 融合蛋白,可以阻断 VEGF-A 全部亚型以及 PIGF 等因子。2013 年在我国上市,目前获批适应症为 wAMD、pmCNV 和 DME。3.3. VEGF单抗相关适应症 VEGF 相关的适应症可以分为癌症和眼底血管增生两类,其中贝伐珠单抗针对癌症, 主要包括转移性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雷珠、阿柏西普和国产的康柏西普等用 于眼科疾病的治疗。全球来看,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并且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的发 生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患者广泛分布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目前临床上对于晚期转 移结直肠癌患者一般采取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AVF2107 研究显示,对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贝伐珠联合标准化疗能够显著 提升总生存期 4.7 个月(+30%) ,无进展生存期 4.4 个月(+71%),药物响应率 45% 较化疗提高 10pct。对于 KRAS 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贝伐珠的治疗效果不弱于另一款一线治疗药物抗 EGFR 的西妥昔单抗。但 EGFR 单抗仅在 RAS 野生型并且原发肿瘤位臵在左半肠的 患者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右半肠患者使用西妥昔的中位生存期仅为贝伐珠的一 半,13.6 个月对 32.6 个月),而贝伐珠不存在这些限制,适用患者群体基数更大。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两大类型,其中,非小细胞癌(NSCLC)占 85% 以上。从组织学分类来看,非小细胞肺癌包含:腺瘤,非鳞状上皮癌,大细胞上皮 癌,肉瘤样上皮癌以及腺鳞状上皮癌等。早期的 NSCLC 主要依靠手术治疗,但多 数 NSCLC 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只能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肿瘤 免疫学的发展,NSCLC 的治疗也朝向更加精准的治疗方式。在 ECOG 4599 研究中,对于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贝伐珠联合标准化疗能 够将中位生存期从 10.3 个月提高至 12.3 个月(+1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 4.5 个 月提高至 6.2 个月(+38%)。但对比 Keynote-024 研究,在 PD-L1 表达大于 50%的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K药能够将中位生存期从14.2 个月提升至 30.0 个月 (+111%), 是目前全部一线治疗方案中效果最为显著的。基于这些研究,NCCN 推荐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作为 ALK重排或 EGFR 敏感 突变阴性或未知(可能无法受益 EGFR 靶向药物)且 PD-L1 表达小于 50%(可能无 法受益 PD-1 靶向药物)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个治疗选项。眼科疾病方面,雷株和阿柏西普均获批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wAMD),视网膜静脉阻塞后的黄斑水肿(RVO),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糖 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适应症,除此之外雷株还多一个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疾 病(mCNV),贝伐珠未获得 FDA 批准治疗任何眼科疾病,但在临床上存在超适应 症使用(off-label)现象。对于 DME 适应症,三款药物进行的 Study ProtocolT 研究,在基础视力较好的亚组 中,三种药物效果不存在临床上的显著性差异;在基础视力较差的亚组中,阿柏西 普的治疗效果优于贝伐珠和雷株。针对 wAMD 适应症,阿柏西普和雷株分别在美国(VIEW1)和全球多中心(VIEW2) 进行过两次头对头试验,结果表明阿柏西普和雷株单抗治疗效果接近,阿柏西普相 比雷株注射频次更低,患者依从性高。关键假设: 贝伐珠单抗目前国内获批适应症主要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根据《2015 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2015 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癌 38.8 万例,其中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占比约 50%; 根据《2015 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2015 年中国新发肺癌 78.7 万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约 85%,非小细胞中非鳞肺癌占比 60%,发现时 晚期概率为 60%;3.4. VEGF单抗国内销售情况2010 年贝伐珠单抗在国内上市,获批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2015 年获批用于 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2017 年底谈判进入医保,降价 60%至 1998 元/支,次年迅速放量,达到 20 亿销售额。3.5. VEGF单抗国内研发管线 国内 VEGF 单抗竞争格局较为激烈,齐鲁和信达已经报产,多家企业处在临床 III 期,治疗领域大多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眼科疾病方面,齐鲁制药进度较快,康弘 药业进一步拓展产品适应症,其他布局企业尚处在临床早期。4. CD20——淋巴瘤相关靶点 4.1. CD20 在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CD2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0)是一种跨膜磷蛋白,在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等肿瘤细胞和涉及免疫疾病和炎症疾病的 B细胞上表达,但在前 B细胞、正常浆细 胞或造血干细胞上不表达,这使其具有良好的肿瘤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后,CD20 不会发生内在化,或从细胞膜上脱落进入周围的环境。CD20 不以游离抗原的形式 在血浆中循环,因此不可能与抗体竞争性结合。CD20 单抗与 B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启动介导 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可能的机 制包括: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抗体 Fab 段结合肿瘤细胞抗原, Fc 段与效应细胞/杀伤细胞表面的 FcR 结合,介导其杀伤靶细胞;补体依赖的细胞 毒作用(CDC), 补体系统在肿瘤细胞表面形成复合体,介导靶细胞溶解;细胞凋 亡(Apoptosis) ,由抗原直接结合导致;抗体依赖的吞噬作用(ADP), 抗体 Fc 段 结合吞噬细胞,介导其吞噬靶细胞。4.2. 国内外 CD20靶点相关抗体 以 CD20 为靶点的抗体药物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利妥昔等鼠源或者嵌合单抗,第 二代的奥法木是人源化单抗,以及第三代的阿妥珠单抗(Fc 片段经过糖基化修饰), 治疗领域也不仅仅局限于非霍奇淋巴瘤,还包括多发性硬化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症等。利妥昔(Rituximab)由罗氏研发,是一种人鼠嵌合抗体,由鼠源 CD20 抗体可变区 Fab 和人源 IgG1 抗体恒定区 Fc 片段构成,1997 年在美国上市,是目前全球市场上 最畅销的 CD20 靶向药物。2000 年进入中国市场,获批适应症为复发或耐药的 B细 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D20 阳性 III-IV期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CD20 阳性弥漫大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汉利康由复宏汉霖研发,是我国首款利妥昔生物类似药,2019 年 2 月上市,获批适 应症与利妥昔原研药相同。4.3. 国内 CD20抗体研发管线 国内 CD20 抗体药物布局较多,其中复宏汉霖的汉利康已经上市,信达生物等待上市审评,海正药业、华兰 基因等多家企业处在 III 期临床阶段,未来竞争格局较为激烈。5. TNF-α——自身免疫疾病相关靶点 5.1. TNF-α 相关适应症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主要由免 疫 T 细胞分泌,通过与目标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从而参与炎 症反应和免疫活动。TNF-α 过度表达会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制性脊柱炎和银屑病等。类风湿性关节炎(RA,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在全球广泛分布的慢性多关节 炎症反应疾病,主要特征为进行性骨侵蚀,若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导致患者关节破坏 并造成残疾。我国 RA 发病率为 0.31%-0.36%,RA 患者约有 500 万人,每年新增 15-20 万人。据统计,在中国 RA 的 2 年和 3 年致残率分别高达 50%和 70%,因此 对有效治疗药物存在着迫切的医疗需求。强直性脊柱炎(AS)在我国的发病率为 0.4%,患者约有 450 万人,多发于年轻人, 平均诊断年龄为 26 岁。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易反复发作,病因复杂。根据北京 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银屑病发病率为 0.47%,患 者约有 600 万人。5.2. TNF-α 全球市场情况目前市场上有多款针对风湿免疫疾病的单抗和融合蛋白药物,包括艾伯维的阿达木 单抗、安进的依那西普和强生的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由英国 CambridgeAntibodyTechnology(CAT)与美国雅培 公司联合研制,后被 AbbVie 收购,是首个抗人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人源化单抗。 2002 年经 FDA 批准上市,最初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05 至 2008 年又连续 获批强直、银屑病等多个病症。连续多年蝉联全球最畅销药物。修美乐于 2010 年 在中国上市,目前获批三个适应症,分别为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依那西普( Etanercept)由惠氏(辉瑞子公司)和安进公司联合研发,于 1998 年和 2000 年分别在美国和欧盟上市,由安进在美国市场销售,由辉瑞在欧洲销售,由武田和 辉瑞在日本市场共同销售。2010 年经 CFDA 批准进入中国市场。从全球市场来看,修美乐、恩利和类克连续多年稳居销售额前十,占据风湿免疫领 域 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随着修美乐在欧盟专利保护期的结束,多个类似药连续 上市,2018 年底,修美乐在欧洲采取了降价 80%的激进策略以对抗类似药的冲击; 恩利的销售额也在 2016 年达到峰值后连续两年有所下滑。目前有三款国产 TNF-α 抗体,分别是三生制药的益赛普、上海赛金的强克和海正制 药的安佰诺。其中,益赛普具有先发优势,目前市占率超过 60%,未来预计会继续 领跑。安佰诺由于上市时间较短,依然处在高速增长期。并且,三药均在 2017 年 进入医保目录,未来有进一步放量的潜力。5.3. 国内 TNF-α 研发管线我国自身免疫疾病的研发管线主要集中在 TNF-α 单抗,目前已经有五家企业报产, 未来几年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将会集中上市。(报告来源:东北证券)(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