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以概念史拓展社会学研究方法边界白加黑

以概念史拓展社会学研究方法边界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尤其是有西方学术视野和海外留学经历的社会学家,为了建设兼具学科规范与民族气质的本土社会学,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社会学恢复重建后,学者们更是不懈追求与践行这一主张。那么,如何形成能够引领时代精神且植根于中国本土发展经验的原创性社会学理论知识,而又不致陷入过于“固定化”和“套路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窠臼?费孝通先生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中提出,“深入发掘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实践中探索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是中国学术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以特定历史时期“基本概念”为着力点,探究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概念史方法,或许有助于拓展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边界,进而生成兼具学科规范又能深入社会肌理的原发性社会学理论知识,从而实现中国“文化自觉”的社会学进路。何为概念史:通过概念历史理解社会底蕴概念史(Begriffsgeschichte)是一种具有德国学术传统而又独辟蹊径的跨学科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推崇和持续关注。最早见诸黑格尔《世界历史哲学讲座》“导论”对描述历史方法的阐述,成熟于20世纪中叶科塞雷克、里特尔和罗特哈克尔等别开生面的学术实践,最终形成了德国概念史、剑桥学派政治思想史(观念史)和法国史学界话语分析三大传统。20世纪80年代,在东亚地区催生了日本概念编成史研究与韩国人文社会科学基本概念研究。进入21世纪,方维规、李宏图及孙江等学者逐步引入概念史研究,并形成了精彩的概念史方法讨论与扎实的本土实证研究,更是依托数字人文技术展开了一系列大数据计量研究。对于什么是概念史,科塞雷克在《〈现代政治社会概念辞典〉纲要》一文中指出,概念史是“通过概念理解的历史来分析现代世界的呈现”。概念区别于一般日常用语,它是“不同历史实在之不同含义之聚合,并融入词语中”,需要被阐释。方维规指出概念史主要围绕“概念—词语—事物”讨论问题,“‘词语’的含义中心在语言符号层面,‘概念’则在于精神因素,强调‘理解’,即对事物有无概念的问题”。概念史正是通过面向反映特定时代焦点问题的词语,考析其隐秘的概念化过程及其意义的转变,进而挖掘社会历史变迁的深层逻辑。所以,概念史的研究对象是在观察、解释社会政治状况时不可替代与不可或缺的“基本概念”,有时也称作“中心概念”。这些概念往往经历由多样性向单一性过渡,愈来愈多的含义在这一过程中被社会变迁赋予其中,生成了巨大的能量,如“进步”“发展”。科塞雷克指出,“民主化”“时代化”“可意识形态化”与“政治化”是衡量“历史基本概念”的重要范畴或者参考指标。而这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假设是语言与社会事实的相互渗透,并沉淀于概念。科塞雷克认为“语言中聚合着历史经验,或凭借语言表达希冀”。一方面,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中,这些概念能够通过词语的考析得到描述;另一方面,概念不仅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表征”,而且是能够直接影响历史变化的因素。因而,“考证概念及其语言史迹,是认识历史的最起码的条件”。概念史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共时比较的历时分析,具体方法体现在时代经典概念考析与社会政治状况探究两方面。首先,由于词语的含义及其所指的事实在共时上的差异和在历时上变化速度的不一致,概念史研究必须考析词语不同层面的含义以及某一概念在用法上的不同称谓,需要将一系列同义词、反义词与相关概念重置于社会历史情境中加以梳理。其次,由于基本概念往往牵涉语义的竞争以及背后的社会政治实践,概念史研究必须注意到概念的使用者群体,即基本概念何以成立。研究者需要考析何人以何种意图将其引入社会政治领域,辨别其被大众接受且广泛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论证其含义所维系、排斥和隐藏的社会实在,并评估其发挥作用的程度。《历史基本概念》的编写出版宣告了概念史研究范式的确立与成熟。该辞典由科塞雷克主编,百位跨专业学者撰稿,以概念史的方法选取了18世纪以来具有时代显著性的基本概念,对每个(组)词条的产生和含义的演变进行考析,形成了报告体例的释义,对诸如“议会”“政党”等概念含义变化的考察呈现出社会历史经验的基本过程、嬗变逻辑及其文化意味。如何使用:遵循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步骤在现代学术规范中,概念史作为方法应当如何被合理使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从方法论角度看,概念史的应用首先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社会历史独立于自然科学而有其自身的客观性,表现为特定历史时期观念共识的集合。概念史研究需要遵循社会历史的客观性,真实地反映时代特征,解释社会历史客观的逻辑及其特定的深层社会结构关联。第二,解释性原则。概念史对客观的社会历史的理解需要通过“解释”的方式达成,需要通过对概念(丛)的把握形成丈量社会历史状况的尺度,进而对客观的社会历史做出合理解释。第三,反思性原则。概念的形成是对社会经验反思提纯的过程,概念史由概念返回历史情境,对特定时期社会状况尤其是对利益群体之间互动过程的考察直指社会与政治的矛盾,是对“反思”过程的“再反思”。那么,运用该方法有哪些主要步骤呢?首先,研究者需要选定特定的历史时期及能够反映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状况的词语和概念。这一工作过程往往需要对跨学科、多领域的二手文献,甚至牵涉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的观念、词语与概念进行分析判断,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数据库技术对自然语言进行数字化处理,对海量的数据库资源进行匹配检索、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然后进行辨别筛选。其次,研究者需要考察特定概念的起源及含义的嬗变过程,特别要注意概念的语境、概念含义所指涉的社会实在,以及概念得以广泛传播的具体历史条件。这一工作需要研究者扩大研究视野,将概念与一系列同义词、反义词等相关概念组成概念丛,梳理概念的所属关系。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概念史研究的复杂性,对研究者的学术视野、知识储备与研究能力有较高要求。再次,研究者需要进一步考察概念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使用情境,将研究聚焦在概念使用主体间的社会政治实践活动,并进一步讨论概念如何作为影响历史变化的因素发挥作用。以方维规所著《概念的历史分量:近代中国思想的概念史研究》为例,该书详细地梳理了中国近代历程中“夷”“洋”“西”“外”“文明”“民族”等重要概念的翻译、形成与含义变化,既钩稽了中、日、西三方之互动,又贯通了概念含义古今之流变,可被视作中文概念史研究之样板。概念史方法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概念史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有着内在的亲和性,这一点在韦伯、曼海姆以及施米特等经典社会学家的实践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当前,在“文化自觉”的指引下,打造兼备学科规范性与民族精神气质的中国特色社会学,需要从概念史研究方法中汲取促成社会学理论知识创造性转化和原发性生成的思想性能力和方法论营养。首先,沉淀着社会历史经验的概念是揭示中国社会如何运作的密钥,概念史研究有助于认知和反思基于中国经验的本土性概念,形成一种具有穿透力和解释力的社会结构性理解和历史贯通性表达。其次,社会学研究者既要避免特殊主义以偏概全的臆想,又要避免自然科学范式在社会领域的生搬硬套,概念史方法对根植于社会历史的概念的深度梳理,有助于辅助社会学研究挖掘特定时期的社会真实情境,阐释历史性和文化性相统一的包含多样性底蕴的社会性逻辑。再次,基本概念反映着时代特质,针对语言、词语和概念共时与历时的分析,关联着历史表征之下的结构性因素,对基本概念的考析是揭示社会运作机理及结构性力量的重要研究切口,而研究的现实意义也因概念史方法对潜藏的结构因素的格外关注而得到有效彰显。最后,概念史方法与数字人文的结合,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精准处理资料,有助于实现中国特有的一些本土性文化知识的挖掘和地方性社会知识的沉淀,为社会学原发性理论知识积累和原创性理论成果生成提供更多的思想可能。(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团队项目“建国前后(1937—1957)中国社会学转型研究”(19QT002)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朱兴涛 李一凡【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资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藏金于山

考研复习:《农村社会学》专业课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知识点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1.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1)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农村社会学①社会学研究要收集切实的经验材料来反映、说明和解释社会现象,因此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②农村社会学没有只属于自己的方法,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是开放的。(2)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从方法体系看,社会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社会研究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技术三个层次。①研究者做一项调查研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系列对人和社会的假设为基础的,社会研究方法论涉及的,正是这些在背后支撑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假设和基本逻辑。社会学研究的两大方法论基础:a.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普遍性规律,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程序同样适用于对社会和人的研究。b.非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本质性的区别,因而否认自然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研究的适用性,认为对人或社会现象的研究应有独特的方法。②一般研究方法是指贯穿于社会研究全过程的程序、步骤和操作方式。③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技术是指社会研究各阶段中采用的各种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具体手段。(3)社会学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社会学调查研究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研究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研究设计。②研究实施阶段,即研究者按研究设计的要求收集资料。③研究总结阶段。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各项数据、撰写研究报告。2.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1)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又称田野调查,是农村社会学家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实地调查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从而可能获得比较全面和客观、真实的情况,并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较深刻的理解。(2)作为调查单位的社区吴文藻提倡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社区相对于大社会而言是具体的、容易观察的。这意味着作为调查单位的社区不能太大,而应在具体可感知的范围内。村庄社区是一定地域的农村居民的生活共同体。(3)亲密接触的实地调查费孝通认为,理论概念都是来自社会现实,只有经过社会现实检验、修正和补充过的理论概念才可能适用于对社会现实的解释,理论与现实不能分割开来,而其中介就是依靠学者的“亲密接触”。亲密接触使研究者得以更准确地了解社区的生活,避免直接地简单化地用外部标准来衡量当地社区人们的活动。(4)类型比较法又称模式比较方法。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如果条件相同就会产生相同的事物。相同条件形成的相同事物就是一个类型。类型是指主要条件相同所形成的基本相同的各个个体。遵循这个道理,如果用比较方法将中国农村的各种类型一个一个地描述出来,就接近于了解中国所有的农村。(5)社区追踪调查社区追踪调查,是指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社区的调查研究。对同一对象的追踪研究可以是同一研究者,也可以是其他研究者,亦可以是二者交替进行。追踪调查以初始调查为起点,应当有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概括和新的见解。3.问卷调查(1)问卷调查概述问卷调查,是指研究者利用根据调查目的事先设计的问题表格收集数据的方法。一项完整的问卷调查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环节。①问卷设计。问卷的制定是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概念化、操作化和问卷编制三个环节。②抽样。问卷调查可以是全面调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全面调查就是对研究对象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进行调查;抽样调查则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以代表总体。抽样调查省时省力、花费较小,抽样调查用部分代表总体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抽样分为两大类:a.概率抽样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一个按设计已知的非零概率被选到样本中,且样本误差具有可度量性。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等基本方法。b.非概率抽样包括随机抽样、立意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非概率抽样简单易行,但样本无法保证对总体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不能作总体推论。③调查实施。实施问卷调查的方式一般有当面访谈法、邮寄自填法、电话访问法和网络调查法等。④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通过各种数量关系来探索社会现象之间联系的手段。统计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大部分。a.描述统计主要反映样本本身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推论统计根据样本特征来推论总体,主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2)问卷调查和农村研究①问卷调查是当代社会学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不过,中国早期农村社会学家却很少使用问卷调查方法。原因是:a.因为实地调查本身的优点具有吸引力;b.由于当时的问卷调查技术(例如问卷设计、抽样技术、统计手段等)还很不成熟。②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分化程度提高,农民之间的同构型降低,许多问题需要从总体上和数量上来把握,因此当代农村社会学在继续保持和发扬实地调查传统的基础上,也迫切需要发展问卷调查方法。(3)问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①优点a.问卷调查不局限于对单个村落社区的个案研究,能够在更大范围的农村地区开展调查;b.当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的时候,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总体情况具有更强的推论性;c.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利于从中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问卷调查所花费的时间一般来说也比实地调查短。②缺点a.对前期的研究设计有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b.研究者应对研究主题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调查任务,设计好主题鲜明、简明易行的调查问卷。c.问卷收集到的信息总是有限的,同时不恰当的提问和不准确的答案设置也会产生错误的调查结果,使研究者原本希望得到的信息被扭曲。

其主君也

超星尔雅大学生创新基础

Vx公众号右手有课,关注就可使用此文章转载于Vx公众号右手有课【章节名称开头】1.1【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多选题】创新型人才的特点是()。A、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B、个性灵活、开放C、力求稳妥,拒绝冒险D、精力充沛、坚持不懈【答案】A、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B、个性灵活、开放 C、力求稳妥,拒绝冒险 D、精力充沛、坚持不懈【题目】【判断题】高智商即等于高创造。()【答案】×【题目】【判断题】一般认为人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切对创新成果起作用的思维活动,均可视为广义的创新思维。()【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1.2【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著名创造学家德·博诺说,()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有意思的探究。A、概念B、创意C、意识D、思维【答案】B、创意【题目】【单选题】心理学家托兰斯对二战期间有过种种艰难经历的幸存者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能够生存下来的最重要的条件是()。A、体力B、运气C、接受的教育和训练D、创造力【答案】D、创造力【题目】【多选题】马克思所说的,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文明是()。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答案】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1.3【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是人类出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进行的探索性、创造性活动。A、技术创新B、科学发现C、技术发明D、生产实践【答案】B、科学发现【题目】【单选题】钻木取火的发明是摩擦生热经验的启示,轮子的发明源自圆木滚动省力经验的启示,这表明()。A、创造发明来源于人类的经验或向自然学习的结果B、创造发明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C、创造发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D、创造发明不需要任何思考【答案】A、创造发明来源于人类的经验或向自然学习的结果【题目】【判断题】创造发明将催生新的社会价值与伦理。()【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1.4【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创业者个人或团队白手起家进行创业是指()。A、个人创业B、机会型创业C、创新型创业D、自主型创业【答案】D、自主型创业【题目】【单选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A、正确B、错误【答案】A、正确【题目】【多选题】高校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的举措包括()。A、创业实验室B、创业孵化基地C、校外实践教育基地D、校外任意创业顾问【答案】A、创业实验室 B、创业孵化基地 C、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1.5【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屠呦呦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创造?A、技术发明B、艺术创造C、科学研究D、医学发明【答案】C、科学研究【题目】【单选题】()是创新的灵魂,必须对其加以发挥并使之形成合力。A、创新领导B、创新文化C、创新制度D、创新人才【答案】D、创新人才【题目】【单选题】任何使现有财富创造能力发生改变的行为或活动都可以称为()。A、创意B、创新C、创造D、发明【答案】B、创新【题目】【多选题】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我们可以将人类的创造分为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下列属于第一创造性的是()。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勾股定理C、LED显示屏D、四大发明【答案】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勾股定理 C、LED显示屏 D、四大发明【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1.6【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北京大学教授王选曾认为,北大方正公司的成功得益于一批有市场头脑的科学家和有()的企业家的结合。A、营销能力B、科学头脑C、资金D、人脉【答案】B、科学头脑【题目】【单选题】人们的创造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的。A、需要B、能力C、想象D、胃口【答案】A、需要【题目】【单选题】创造性动机会直接导致()。A、创造性目标B、创造性行为C、创造性需求D、创造性愿望【答案】B、创造性行为【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1.7【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创新存在于一切领域,没有哪个学科、哪个行业、哪个领域永远会是一成不变的。这阐述了创新的()A、普遍性B、永恒性C、超前性D、艰巨性【答案】A、普遍性【题目】【判断题】创新的品质、等级和成败主要取决于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的能力发挥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答案】√【题目】【判断题】大多数的创新都属于小级别创新或普通创新。【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1.8【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创新能力的公式是:创新能力=K×(创新人格+()+批判性思维+创新方法)×知识量2A、创新思维B、创造动机C、创新智力D、发明能力【答案】A、创新思维【题目】【单选题】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推广应用,实现创造发明成果的价值,这体现出创新能力的()特征。A、综合性B、实践性C、独创性D、坚持不懈【答案】B、实践性【题目】【单选题】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A、理想B、创造力C、财富D、知识【答案】B、创造力【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1.9【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团队管理塑造的是创新团队的硬实力,()塑造的是创新团队的软实力。A、制度建设B、创新文化C、员工培养D、技术革新【答案】B、创新文化【题目】【多选题】对于一个生产企业而言,创新可以表现为()。A、生产一种新产品B、招聘更多新员工C、一种新式的市场行为D、采用一种新的生产过程、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答案】A、生产一种新产品 C、一种新式的市场行为 D、采用一种新的生产过程、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题目】【判断题】创业教育就是学会怎么创业开公司。【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2.1【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看到月亮的边上有一圈光晕,就推知将要刮风,这是()。A、直觉B、思维C、想象D、遗觉象【答案】B、思维【题目】【单选题】科学家格奥尔基说:“()就是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A、推理性思维B、重复性思维C、形式化思维D、创造性思维【答案】D、创造性思维【题目】【单选题】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A、概括性B、间接性C、合理性D、整体性【答案】B、间接性【题目】【多选题】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锤炼既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A、参加实践B、开展协作C、学习和运用创造性思维D、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答案】A、参加实践 B、开展协作 C、学习和运用创造性思维 D、善于倾听他人意见【题目】【判断题】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另外的途径、探求新思路、发现新关系以解决问题,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2.2【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松下电视是400多家技术综合制作而成,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特征。A、对传统的突破性B、视角上的灵活性C、内容上的综合性D、程序上的非逻辑性【答案】C、内容上的综合性【题目】【单选题】成语“习惯成自然”体现了()。A、思维定势B、思维障碍C、思维模式D、思维定性【答案】A、思维定势【题目】【单选题】超声波熔接缝纫机利用超声波在两块衣料间振动,摩擦生热并以极高的温度将它们熔接在一起,实现了无针无线,快速美观,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A、对传统的突破性B、视角上的灵活性C、内容上的综合性D、程序上的非逻辑性【答案】A、对传统的突破性【题目】【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随军记者斯文顿将履带拖拉机与枪炮组合,发明出了坦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影响最深远的发明。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A、思路上的新颖性B、视角上的灵活性C、程序上的非逻辑性D、内容上的综合性【答案】D、内容上的综合性【题目】【判断题】创新思维是以求异、新颖、独特为目标的。()【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2.3【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依照赫曼全脑模型划分,《西游记》中的沙和尚属于()。A、象限A:逻辑性强,好分析,重事实,善于强调量化。B、象限B:有条理的,循序渐进的,重规则的,重细节的工作。C、象限C:善交际的,重感觉的,重运动感觉的,情绪主导的。D、象限D:善于用直觉的,整体的,演绎推理的认识与处理问题。【答案】B、象限B:有条理的,循序渐进的,重规则的,重细节的工作。【题目】【多选题】赫曼全脑模型包括()思维类型。A、逻辑型B、创造型C、表现型D、纪律型【答案】A、逻辑型 B、创造型 C、表现型 D、纪律型【题目】【判断题】顿悟、豁然开朗,这些都是左脑潜能发挥作用的结果。()【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2.4【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创新成果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种创新属于()。A、单独创新B、模仿创新C、自主创新D、自我创新【答案】C、自主创新【题目】【单选题】下面关于创新的描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创新就是发明一个全新的事物B、创新必须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C、将两件平常的事物进行重组也可能是一种创新D、创造出来的东西必须有实用价值才算真正的创新【答案】C、将两件平常的事物进行重组也可能是一种创新【题目】【单选题】我国的四大发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属于()。A、绝对创新B、相对创新C、经济创新D、文化创新【答案】A、绝对创新【题目】【单选题】开辟新的售后服务途径属于()。A、经济创新B、营销创新C、文化创新D、策略创新【答案】B、营销创新【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2.5【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多选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比喻从向往到苦思再到发现的三个境界,分别是指()。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B、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答案】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题目】【判断题】成功者大都是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人。()【答案】√【题目】【判断题】只要敢想,每一个创意都能转换成很好的结果,都能被市场接受。()【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2.6【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发明创造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整体效果性上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这体现了创新的()原则。A、遵守科学B、市场评价C、相对最优D、机理简单【答案】C、相对最优【题目】【多选题】创新的中“遵守科学原则”要求创新活动必须做到()。A、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科学原理相容性检查B、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技术方法可行性检查C、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功能方案合理性检查D、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社会化商业应用实践【答案】A、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科学原理相容性检查 B、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技术方法可行性检查 C、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功能方案合理性检查【题目】【判断题】创新的动机就是开展创新活动所依据的法则和判断创新构思所凭借的标准。()【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2.7【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判断题】复杂的问题需要复杂的方法才能解决。()【答案】×【题目】【判断题】思考是天生具备的,是不可以学习的。()【答案】×【题目】【判断题】简化思维不等于简单思维。()【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2.8【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要进行推理,首先要进行的一步是()。A、因果分析B、假设C、逻辑演绎D、做出判断【答案】D、做出判断【题目】【多选题】优秀的思考者在思考判断阶段,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大胆测试自己的初步印象B、随着自己的感觉来做出结论C、非常敏感并善于发现个人思考的局限与偏颇倾向D、避免于找出思考不尽完美之处,以免带来各种牵连复杂的影响【答案】A、大胆测试自己的初步印象 B、随着自己的感觉来做出结论 D、避免于找出思考不尽完美之处,以免带来各种牵连复杂的影响【题目】【多选题】批判思考的特点包括()。A、它是一种逻辑思维B、它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C、后天可训练D、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其差异是未知的【答案】A、它是一种逻辑思维 B、它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 C、后天可训练【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1【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什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直觉思维D、常规思维【答案】B、发散思维【题目】【单选题】“一题多解”体现的是()。A、常规思维B、收敛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答案】D、发散思维【题目】【单选题】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说,“正是在()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标准”A、横向思维B、发散思维C、收敛思维D、求异思维【答案】B、发散思维【题目】【多选题】训练发散思维应该遵循的步骤包括()。A、确定不同的思考方向B、思考每一方向尽可能多的答案C、专注于某一答案认真思考D、找出与众不同的答案【答案】A、确定不同的思考方向 B、思考每一方向尽可能多的答案 D、找出与众不同的答案【题目】【判断题】追求多种答案有助于走出思维误区。【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2【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发散思维能为我们提供()机会,收敛思考则帮助我们作出()的选择。A、最佳;最多B、最多;最佳C、唯一;最佳D、最佳;唯一【答案】B、最多;最佳【题目】【单选题】下面不属于收敛思维特点的是()。A、唯一性B、逻辑性C、比较性D、变通性【答案】D、变通性【题目】【判断题】在收敛思考的过程中,自己喜欢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3【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从罗辑思维角度看,如果说所有的妇女都有大衣,那么漂亮的妇女会有()A、更多的大衣B、时髦的大衣C、大衣D、昂贵的大衣【答案】C、大衣【题目】【多选题】以下哪些属于正向思维的运用?()A、愚公移山B、司马光砸缸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答案】A、愚公移山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题目】【判断题】正向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过程及规律相类似这一客观事实而建立的,它是正确的。【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4【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跳出常规,改变思考对象的空间排列顺序,从反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指()。A、正向思维B、逆向思维C、发散思维D、惯性思维【答案】B、逆向思维【题目】【单选题】逆向思考的方法是()。A、顺序反向、结构反向B、顺序反向、结构正向C、顺序正向、结构反向D、顺序正向、结构正向【答案】A、顺序反向、结构反向【题目】【单选题】奥地利的倒悬旅馆运用了()原理。A、结构逆向B、功能逆向C、状态逆向D、思维逆向【答案】A、结构逆向【题目】【单选题】训练逆向思维的方法包括怀疑法、批判法、对立互补法、()、悖论法。A、事实法B、论据法C、反事实法D、辩论法【答案】C、反事实法【题目】【判断题】逆向思维法就是从相反的、对立的、颠倒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5【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判断题】纵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人,对事物的见解更广泛。【答案】×【题目】【判断题】电灯开关的改进经历了手控——光控——声控的发展,这实质上是一种纵向思维在实际生活的运用。()【答案】√【题目】【判断题】纵向思维改变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试图从别的方面、方向入手,其思维广度大大增加,有可能从其他领域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6【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跳出本专业、本行业的范围,摆脱习惯性思维,将注意力引向更广阔的领域,解决本领域的问题。这属于()。A、横向移出B、横向移入C、横向转换D、横向交叉【答案】B、横向移入【题目】【单选题】奥地利的医生奥恩布鲁格,受到父亲叩击酒桶便能得知酒桶里有多少酒的启发,发明了“叩诊法”,用来诊断出胸腔中积水的病情。这属于横向思维应用方法中的()。A、横向移入B、横向移出C、横向转换D、横向借用【答案】A、横向移入【题目】【多选题】下列属于方向性思维的有()。A、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B、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C、联想思维与直觉思维D、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答案】A、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B、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D、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题目】【判断题】横向转换可以直接解决问题,解决的速度更快。【答案】×【题目】【判断题】仿生技术是利用了横向移出的方法。()【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7【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按照思维方式进行划分,可将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A、形象思维B、收敛思维C、创造性思维D、发散思维【答案】A、形象思维【题目】【多选题】形象思维的分类包括()。A、想象思维B、直觉思维C、联想思维D、发散思维【答案】A、想象思维 B、直觉思维 C、联想思维【题目】【判断题】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后便不能再继续进化了。【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8【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发明、发现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A、潜意识B、创造力C、想象力D、哲学【答案】C、想象力【题目】【单选题】作家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新的典型人物形象,这就属于()。A、无意想象B、再造性想象C、创造性想象D、幻想【答案】C、创造性想象【题目】【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有意想象的是()。A、梦游B、创造性想象C、再造性想象D、科学幻想【答案】A、梦游【题目】【判断题】想象是一种超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创造。()【答案】×【题目】【判断题】积极的、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的幻想,反映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境界,往往是人的正确思想行为的先行。()【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9【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很快把联想到的思维结果呈现在联想者的眼前,而不顾及其细节如何,是一种整体把握的思维操作活动,因此可以说有很强的()。A、连续性B、形象性C、概括性D、规律性【答案】C、概括性【题目】【单选题】思维过程借助于一个个表象得以完成,体现了联想思维的()。A、连续性B、形象性C、概括性D、规律性【答案】B、形象性【题目】【单选题】通常所说的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指的是()思维方式。A、联想B、想象C、直觉D、灵感【答案】A、联想【题目】【多选题】以下属于联想的特性的是()。A、连续性B、形象性C、概括性D、规律性【答案】A、连续性 B、形象性 C、概括性【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10【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从给定事物想到与之相似的事物(形状、功能、性质等方面)的思维活动,指的是()。A、相关联想B、因果联想C、相似联想D、类比联想【答案】C、相似联想【题目】【单选题】人们由冰想到冷,由风想到凉,由火想到热,由科技进步想到经济发展。就是运用的()。A、相关联想B、相似联想C、类比联想D、因果联想【答案】D、因果联想【题目】【多选题】联想思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相关联想B、相似联想C、类比联想D、对称联想【答案】A、相关联想 B、相似联想 C、类比联想 D、对称联想【题目】【判断题】强制联想训练必须是要找两个相关的事物进行联想。【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11【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资深的医生,在第一眼接触某一重病患者时,他们会立即感觉到此人的病因、病源所在,而他们下一步的全面检查就会自觉地围绕这些感觉展开。体现了直觉思维的是()。A、直接性B、快速性C、跳跃性D、理智性【答案】D、理智性【题目】【单选题】在快棋赛或正规棋赛进入读秒阶段中,容不得棋手苦思细想,迅速地找到最佳的落子点。体现了直觉思维的是()。A、直接性B、快速性C、跳跃性D、理智性【答案】B、快速性【题目】【单选题】从对问题思考的起点一下就奔到解决问题的终点,似乎完全没有中间过程,跳跃式地将思维完成。指的是直觉思维的是()。A、直接性B、快速性C、跳跃性D、理智性【答案】C、跳跃性【题目】【多选题】以下对直觉思维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可以依靠直觉进行优化选择B、人们可以依靠直觉作出创造性预见C、人们可以借助于直觉获得新的发明D、人们可以依靠直觉提出新的科学思想【答案】A、人们可以依靠直觉进行优化选择 B、人们可以依靠直觉作出创造性预见 C、人们可以借助于直觉获得新的发明 D、人们可以依靠直觉提出新的科学思想【题目】【判断题】直觉判断是凭主观意愿,不需要基础知识。()【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12【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灵感什么时候获得,怎样获得却是偶然的、不可思议的、不可预知的。这体现了灵感思维的()。A、累积性B、偶然性C、易逝性D、兴奋性【答案】B、偶然性【题目】【单选题】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已失永难摩。这体现了灵感思维的()。A、累积性B、偶然性C、易逝性D、兴奋性【答案】C、易逝性【题目】【多选题】以下属于灵感类型的有()。A、自由遐想B、久思而至C、梦中惊成D、巧遇新迹【答案】A、自由遐想 B、久思而至 C、梦中惊成 D、巧遇新迹【题目】【多选题】以下属于灵感思维特征的有()。A、偶然性B、易逝性C、兴奋性D、独创性【答案】A、偶然性 B、易逝性 C、兴奋性 D、独创性【题目】【判断题】灵感思维的出现往往带有神秘感,具有不可确知性,但它是可以开发的,可以通过勤奋思考获得的。【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13【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判断题】思维定势不会阻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没有必要解决。【答案】×【题目】【判断题】思维定势会把很简单的问题变得难解决,开展创新活动要克服思维定势。()【答案】√【题目】【判断题】以惯性思维来对待客观事物,只会有益于问题的解决,不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答案】×【题目】【判断题】思维定势会把很简单的问题变得难解决,开展创新活动要克服思维定势。()【答案】√【题目】【判断题】以惯性思维来对待客观事物,只会有益于问题的解决,不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14【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不带头,不冒尖,一切都随大流。这指的是()思维定势。A、经验式B、局限性C、循规蹈矩式D、从众型【答案】D、从众型【题目】【单选题】思考不足,就是对既定成规或上司的指示机械地执行,循规蹈矩,不愿开动脑筋,就像被驯化的动物,丧失了独立思考和生存的能力。这指的是()思维定势。A、书本式B、经验式C、循规蹈矩式D、局限性【答案】C、循规蹈矩式【题目】【单选题】纸上谈兵,指的是()的思维定势。A、习惯性B、书本式C、经验式D、局限性【答案】B、书本式【题目】【单选题】盲人摸象,指的是()的思维定势。A、习惯性B、书本式C、经验式D、局限性【答案】D、局限性【题目】【判断题】经验是宝贵的,它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好帮手,但也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减低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3.15【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多选题】改变万事顺着想的思路主要包括()。A、变顺着想为倒着想B、从事物的对立面出发去想C、思考者改变自已的位置D、把直接思考变为间接思考【答案】A、变顺着想为倒着想 B、从事物的对立面出发去想 C、思考者改变自已的位置【题目】【多选题】转换问题获得新视角包括()。A、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B、把自己生疏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的问题C、把不能办到的事情转化为可以办到的事情D、把核心问题转化为边缘问题【答案】A、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B、把自己生疏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的问题 C、把不能办到的事情转化为可以办到的事情【题目】【多选题】把直接变为间接主要包括()。A、先退后进B、迂回前进C、先做铺垫,创造条件D、把自己生疏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的问题【答案】A、先退后进 B、迂回前进 C、先做铺垫,创造条件【题目】【判断题】思维定式是妨碍我们创意思考的拦路虎,而突破思维定式的好办法就是转换思维视角。()【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4.1【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神农氏尝百草,日中70毒,属于创新方法中的()阶段。A、尝试B、试错C、头脑风暴D、设问【答案】A、尝试【题目】【判断题】现阶段的创新方法是指运用创造原理和创新方法。【答案】√【题目】【判断题】创新方法是指一定能产生创新成果的方法。【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4.2【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在提出设想阶段,只专心提出设想,而不进行评价,这体现了头脑风暴法的()原则。A、延迟判断B、数量产生质量C、欢迎各种离奇的假想D、鼓励巧妙地利用并改善他人的设想【答案】A、延迟判断【题目】【单选题】提出来的假想、方案、主意越多越好,即要求达到足够的数量,指的是于头脑风暴法应遵循()规则。A、不做任何有关缺点的评价B、追求设想的数量C、欢迎各种离奇的假想D、鼓励巧妙地利用并改善他人的设想【答案】B、追求设想的数量【题目】【多选题】以下属于头脑风暴法应遵循的规则的有()。A、不做任何有关缺点的评价B、追求设想的数量C、欢迎各种离奇的假想D、鼓励巧妙地利用并改善他人的设想【答案】A、不做任何有关缺点的评价 B、追求设想的数量 C、欢迎各种离奇的假想 D、鼓励巧妙地利用并改善他人的设想【题目】【判断题】头脑风暴法有利于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思考环境。【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4.3【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通过发现、发掘事物的缺陷,把它的具体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针对这些缺点,设想改革方案,进行创造发明。指的是()。A、属性列举法B、缺点列举法C、希望点列举法D、综合列举法【答案】B、缺点列举法【题目】【单选题】人们希望拥有顺风耳、千里眼,进而发明了电话,使用了()。A、属性列举法B、缺点列举法C、希望点列举法D、综合列举法【答案】C、希望点列举法【题目】【多选题】属性列举法主要列举的属性包括()。A、名词属性B、动词属性C、形容词属性D、量词属性【答案】A、名词属性 B、动词属性 C、形容词属性 D、量词属性【题目】【多选题】按照所列举对象的不同,列举法可以分为()。A、属性列举法B、缺点列举法C、希望点列举法D、成对列举法和综合列举法【答案】A、属性列举法 B、缺点列举法 C、希望点列举法 D、成对列举法和综合列举法【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4.4【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在牙膏中加入药物就成为药物保健牙膏,体现了奥斯本检核表中的()。A、能否扩大B、能否借用C、能否缩小D、能否替代【答案】A、能否扩大【题目】【单选题】人们用画出来的石条来代替原来的石头,就是现在的“斑马线”,体现了奥斯本检核表中的()。A、能否扩大B、能否借用C、能否缩小D、能否替代【答案】D、能否替代【题目】【单选题】受石油工业中用小机器人来探测管道漏洞做法的启发,制造出各种内窥镜用于医疗工作,体现了奥斯本检核表中的()。A、有无其他用途B、能否借用C、能否缩小D、能否替代【答案】B、能否借用【题目】【单选题】1898年,亨利·丁根将轴承的滚柱改成圆球,发明了滚珠轴承,这一形状的改变,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体现了奥斯本检核表中的()。A、能否改变B、能否借用C、能否缩小D、能否替代【答案】A、能否改变【题目】【单选题】设问型创意思考方法中最为典型的方法是()。A、和田十二法B、5W1H法C、系统提问法D、奥斯本检核表法【答案】D、奥斯本检核表法【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4.5【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将幻想中的事物与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类比,由此产生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指的是类比法中的()。A、直接类比B、拟人类比C、对称类比D、幻想类比【答案】D、幻想类比【题目】【单选题】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的结构采用的是树木细胞蜂窝状的,其中运用到的类比类型是()。A、直接类比B、拟人类比C、对称类比D、相似类比【答案】A、直接类比【题目】【单选题】17世纪的笛卡尔把代数方法移植到几何领域,使代数、几何融为一体,从而创立了解析几何,运用的是移植法中的()。A、原理移植B、方法移植C、结构移植D、材料移植【答案】B、方法移植【题目】【单选题】机械人的设计主要是模拟人的动作,运用的是类比法中的()。A、直接类比B、拟人类比C、对称类比D、相似类比【答案】B、拟人类比【题目】【多选题】类比法的基础是比较,它的运作机制原理包括()。A、同质异化B、同质同化C、异质异化D、异质同化【答案】A、同质异化 D、异质同化【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4.6【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就是将整个创造系统内部的要素分解、重组和创造系统之间要素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功能和最优的结果的方法。A、组合法B、分解法C、信息交合法D、主体附加法【答案】A、组合法【题目】【单选题】弗兰克·怀特把喷气推进理论与燃气轮机技术组合,发明了喷气式发动机,运用的是()。A、元件组合B、同类组合C、异类组合D、技术原理与技术手段组合【答案】D、技术原理与技术手段组合【题目】【单选题】美国戴维德等人把超声波和静电场方法结合,设计出一种硬水软化装置。是典型的()。A、同类组合B、异类组合C、材料组合D、方法组合【答案】D、方法组合【题目】【单选题】瑞士军刀属于()。A、元件组合B、同类组合C、异类组合D、材料组合【答案】A、元件组合【题目】【判断题】同类组合就是若干相同或相近事物的组合,又称为同物组合。()【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5.1【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多选题】我们使用思维导图来展现内容的优势在于()。A、可以激发联想和创意B、看起来更美观C、有助于理解记忆D、提高学习速度和效率【答案】A、可以激发联想和创意 B、看起来更美观 C、有助于理解记忆 D、提高学习速度和效率【题目】【判断题】人类会使用左右脑来作形象化或逻辑化的不同表达。()【答案】√【题目】【判断题】科学研究发现,右脑主要表达为形象、色彩和空间。()【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5.2【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多选题】提问有助于激发创意,提问通常有不同的方式,比如()。A、自由式发问B、交流式提问C、讨论性提问D、客观批评【答案】A、自由式发问 B、交流式提问 C、讨论性提问【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5.3【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为什么”有助于()。A、激发逆反心理B、少动脑筋C、记住答案D、提升创意思想【答案】D、提升创意思想【题目】【多选题】正常人的大脑潜力只开发了4%~6%,所以我们的大脑()。A、值得进一步开发B、无法发挥进一步的能力C、可以培养D、可以加强有意识引导【答案】A、值得进一步开发 C、可以培养 D、可以加强有意识引导【题目】【判断题】领导力是影响别人、群体、组织的综合能力,领导力无所不在。()【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5.4【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杯子测试”中,老师问及“如何改进杯子的缺陷”,是要激发学生的()。A、已有思路B、新思路的提出C、固化的想法D、僵化思维【答案】B、新思路的提出【题目】【多选题】学习创新要用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是因为()。A、创新可以改进思考方法B、创新带来更大价值C、创新提升勇气、增长智慧D、创新促进探索未知【答案】A、创新可以改进思考方法 B、创新带来更大价值 C、创新提升勇气、增长智慧 D、创新促进探索未知【题目】【多选题】“杯子测试”中,仅仅一只杯子就有无数种用法,这说明()。A、不要有限制性信念B、要充分发挥想象力C、创新能力是可以训练的D、物品的功能不是唯一的【答案】A、不要有限制性信念 B、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C、创新能力是可以训练的 D、物品的功能不是唯一的【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5.5【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判断题】思维训练与创新的工具没有任何关系。()【答案】×【题目】【判断题】思维导图的分支越多表示思维越广泛越灵活。()【答案】√【题目】【判断题】创新就是从无到有,是没有工具可用的。()【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5.6【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A、诺瓦克B、托尼·博赞C、爱德华·德·波诺D、绘图工程师【答案】B、托尼·博赞【题目】【判断题】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需要我们抓住关键要点,关键词通常用形容词表示。()【答案】×【题目】【判断题】大学生学习思维训练的目的是打开创新思路。()【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5.7【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判断题】思维导图法有助于通过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答案】√【题目】【判断题】在表达方法中,线性表达法是有助于创新的。()【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5.8【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基本组成要素?()A、核心主题与分支B、关键词与连接线C、色彩与图形D、以上都是【答案】D、以上都是【题目】【多选题】画思维导图常用的六步骤是()。A、横放一张纸/主题在中央B、主线分明/找关键词C、一点无限深入/尽量丰富D、一变三再分解/再变三再分解【答案】A、横放一张纸/主题在中央 B、主线分明/找关键词 C、一点无限深入/尽量丰富 D、一变三再分解/再变三再分解【题目】【多选题】关于思维导图的评估,主要评估要点包含()。A、系统性B、结构化C、对称性D、关键词【答案】A、系统性 B、结构化 C、对称性 D、关键词【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5.9【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关于思维导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或概念图B、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C、思维导图仅与右脑相关,充分利用图形形象与色彩表达D、思维导图可以激发联想和创意【答案】C、思维导图仅与右脑相关,充分利用图形形象与色彩表达【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5.10【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授之以渔”在思维导图的学习上是指()。A、掌握数字B、掌握知识C、掌握思考方法D、掌握捕鱼方法【答案】C、掌握思考方法【题目】【单选题】TRIZ理论最早来源于()。A、美国B、法国C、德国D、俄国【答案】D、俄国【题目】【多选题】思维导图的有多种应用,可以帮助我们()。A、有效读书B、撰写文稿C、项目管理D、演讲表达【答案】A、有效读书 B、撰写文稿 C、项目管理 D、演讲表达【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6.1【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主持人在项目会议中扮演什么角色?()A、引导者B、参与者C、旁观者D、执行者【答案】A、引导者【题目】【多选题】用六步引领法思考或主导会议,是()。A、在做分层思考B、为了尽快达成共识C、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争论D、让会议更高效【答案】A、在做分层思考 B、为了尽快达成共识 C、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争论 D、让会议更高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6.2【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针对会议中的矛盾冲突,()是最重要的。A、分清对错B、划清立场C、达成一致D、息事宁人【答案】C、达成一致【题目】【多选题】组织一个会议关注的要点有()。A、明确主题及相关背景资料B、了解价值及风险C、建构应对解决方案D、确定最终选择【答案】A、明确主题及相关背景资料 B、了解价值及风险 C、建构应对解决方案 D、确定最终选择【题目】【判断题】六步引领法只是一种会议组织方式。()【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6.3【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多选题】在会议讨论之前,明确与主题相关背景资料有什么作用?()A、充分了解情况B、知己知彼C、有助于讨论或创意的开展D、有助于作出客观决策【答案】A、充分了解情况 B、知己知彼 C、有助于讨论或创意的开展 D、有助于作出客观决策【题目】【判断题】当会议产生争论的时候,聪明的主持人可以引导不同的观点持有方找到自己的支持理由,以助于达成一致()。【答案】×【题目】【判断题】六步引领法中,与主题相关的背景信息了解阶段,只搜集客观信息,不作主观评判。()【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6.4【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在六步引领法(六顶思考帽)中,下列哪项不属于黄帽思维?()A、这种做法带来了诸多便利B、工作方法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C、这个方案无法落地实施D、这个杯子的外形很漂亮【答案】C、这个方案无法落地实施【题目】【单选题】六步引领法是处理团队成员之间分歧与误解的重要方法,其中黄色的帽子代表()。A、乐观与肯定B、中立与客观C、整体与控制D、警示与批判【答案】A、乐观与肯定【题目】【多选题】我们在用六步引领法中,明确项目的价值的意义在于()。A、充分认识项目本身B、了解可供调集的资源C、明确项目优势D、有助于作出客观决策【答案】A、充分认识项目本身 B、了解可供调集的资源 C、明确项目优势 D、有助于作出客观决策【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6.5【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判断题】每件事情都是价值与风险并存的。()【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6.6【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判断题】创意的含金量不同,个人的创意数量,通常会低于团队头脑风暴的创意数量。【答案】√【题目】【判断题】项目会议中,对于风险的防范方式是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解决方案的重要部分。()【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6.7【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关于六步引领法,下列配对哪一项是错误的?()A、收敛-蓝帽B、价值-黄帽C、风险-黑帽D、发散-红帽【答案】D、发散-红帽【题目】【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红帽思考?()A、我觉得张三是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B、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选择是错的C、我认为就目前来看降价是占领市场的最佳办法D、中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10万【答案】D、中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10万【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6.8【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下面选项中关于六步引领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帽:陈述问题的事实B、绿帽: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C、黄帽:列举价值点D、蓝帽:对方案进行直觉判断【答案】D、蓝帽:对方案进行直觉判断【题目】【单选题】“会议进行到现在,我们提出了五种解决方案,下面我们开始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估”运用了哪种思维?()A、红帽思维B、黄帽思维C、绿帽思维D、蓝帽思维【答案】D、蓝帽思维【题目】【多选题】六步思维中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哪三步起着更关键的作用?()A、黄帽思维B、白帽思维C、绿帽思维D、黑帽思维【答案】A、黄帽思维 C、绿帽思维 D、黑帽思维【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6.9【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关于六步引领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六种颜色代表六种不同的思考方向B、创始人是爱德华·德·波诺C、只适用于团队思考问题,不适用于个人D、助于对事物的全面思考【答案】C、只适用于团队思考问题,不适用于个人【题目】【多选题】六步引领法的三大学科基础是()。A、心理学B、生理学C、管理学D、经济学【答案】A、心理学 B、生理学 C、管理学【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7.1【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创新是多种资源的重新排列组合”,这一理念的提出者是()。A、熊彼特B、大卫·李嘉图C、阿奎那D、以上都不是【答案】A、熊彼特【题目】【单选题】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创新”逐步成为一个()专用名词。A、社会学B、管理学C、经济学D、生理学【答案】C、经济学【题目】【判断题】设计思维可以用于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7.2【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创新设计思维的三要素不包括()。A、差异性B、价值性C、可行性D、稳定性【答案】D、稳定性【题目】【单选题】设计一款产品我们需要评估市场中对其认可度的高低,是否可以盈利等。这体现设计思维要素中的()。A、差异性B、价值性C、可行性D、以上都不是【答案】B、价值性【题目】【判断题】创新设计思维要素的“可行性”是指我们做任何产品要评估一下我们的现状、投入的时间和花费的成本。()【答案】√【题目】【判断题】设计思维要做到百花齐放才能激发无限的创意,而不是固步自封。()【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7.3【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通常人们认为,产生创新思想的主要思维方式是()。A、抽象性思维B、形象性思维C、收敛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答案】D、发散性思维【题目】【多选题】微软公司面试题“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其实是在考察()思维。A、知识面的宽度B、多角度思维C、创造性思维D、结构化思维【答案】A、知识面的宽度 B、多角度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结构化思维【题目】【判断题】在考虑问题时,多因素分析法有利于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7.4【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任何产品(人、事、物)都包含多重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关键因素的排列组合而进行设计的方法是()。A、因素分解法B、六顶帽法C、头脑风暴法D、思维导图法【答案】A、因素分解法【题目】【判断题】创新就是制造好奇,打破惯性思维,产生出乎意料的创新思维。()【答案】√【题目】【判断题】画思维导图时,关于人的设计的几大关键要素,其中每一个都是无法再继续分解的。()【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7.5【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多选题】如何去寻找影响事物的关键要素,主要步骤是()。A、罗列问题的构成要素B、对要素进行合理分类C、排除非关键要素D、对重点要素进行分析【答案】A、罗列问题的构成要素 B、对要素进行合理分类 C、排除非关键要素 D、对重点要素进行分析【题目】【多选题】如果你要设计一款新型的智能杯,考虑的关键要素是()。A、材料B、结构C、功能D、价值【答案】A、材料 B、结构 C、功能 D、价值【题目】【判断题】任何一件事都有不同类别的影响要素,采用结构化思维有助于我们对事物进行分类。()【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7.6【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多选题】关于设计思维的学科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左脑擅长常规思维B、右脑是创新的源泉C、左脑关注人D、右脑关注事【答案】A、左脑擅长常规思维 B、右脑是创新的源泉【题目】【判断题】一个人的设计思维能力与脑部开发情况有关。()【答案】√【题目】【判断题】一个人要想全面发展最好的方式是左右脑并用,把人和事进行有效组合。()【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7.7【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更强调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的直线型表达的设计思维工具是()。A、鱼骨图B、流程图C、5W2HD、思维导图【答案】B、流程图【题目】【多选题】鱼骨图的主分支主要包括以下选项中的()。A、人员B、机器C、方法D、材料【答案】A、人员 B、机器 C、方法 D、材料【题目】【判断题】鱼骨图是一个非定量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引发问题的潜在的根本原因。()【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7.8【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多选题】设计思维的流程分析主要包括()。A、发现问题B、分析问题C、扩展问题D、解决问题【答案】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 D、解决问题【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7.9【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多选题】设计思维常用工具包含()。A、鱼骨图B、流程图C、5W2HD、TRIZ【答案】A、鱼骨图 B、流程图 C、5W2H【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7.10【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设计思维的评估方法STC法中的“S”代表()。A、时间B、费用C、结构D、系统【答案】D、系统【题目】【判断题】人才与人力最大的区别是可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答案】√【题目】【判断题】设计思维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思维方式。()【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8.1【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揭开天王星的真面目,从发现的途径看,属于科学发现中的()。A、观测型发现B、实验型发现C、基于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归纳出新规律D、在已归纳的相关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一整套科学理论【答案】A、观测型发现【题目】【单选题】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从发现成果的形式看属于科学发现中的()。A、揭示新事物B、揭示事物的新属性C、基于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归纳出新规律D、在已归纳的相关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一整套科学理论【答案】D、在已归纳的相关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一整套科学理论【题目】【多选题】从发现成果的形式看科学发现可分为()。A、揭示新事物B、揭示事物的新属性C、基于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归纳出新规律D、在已归纳的相关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一整套科学理论【答案】A、揭示新事物 B、揭示事物的新属性 C、基于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归纳出新规律 D、在已归纳的相关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一整套科学理论【题目】【判断题】科学发现侧重于“探索未知”,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简单地说,科学发现就是发现新的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答案】√【题目】【判断题】假说验证是科学发现中最为普遍的过程模式。【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8.2【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玩具狗与电话答话装置、真空吸盘与增压容器,这些东西通常毫不相关,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变成了发明。从形成专利权的创造性角度看,这属于()。A、原创性技术发明B、改进性的技术发明C、组合性的技术发明D、结构性技术发明【答案】C、组合性的技术发明【题目】【多选题】从形成专利权的创造性角度看,技术发明分为()。A、原创性技术发明B、改进性的技术发明C、组合性的技术发明D、结构性技术发明【答案】A、原创性技术发明 B、改进性的技术发明 C、组合性的技术发明【题目】【判断题】技术发明是指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把已有的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成果,即科学理论、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构思出一种新的技术原理,或创造出一种技术原理的新的运用方式,或创造出一种以原理模型、生产样品等为主的技术物品。【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8.3【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造纸方法、炼钢方法、印刷方法、通讯方法等,属于发明中的()发明。A、产品B、物质C、方法D、改进【答案】C、方法【题目】【单选题】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和使用,并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指的是()。A、新颖性B、实用性C、创造性D、美观性【答案】B、实用性【题目】【多选题】实行专利制度的主要作用包括:()。A、保护和鼓励发明B、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经济高速发展C、促进国际技术交流D、限制国际技术交流【答案】A、保护和鼓励发明 B、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C、促进国际技术交流【题目】【多选题】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实质性条件为()。A、新颖性B、实用性C、创造性D、美观性【答案】A、新颖性 B、实用性 C、创造性【题目】【多选题】专利权的客体包括()。A、发明B、实用新型C、外观D、商标【答案】A、发明 B、实用新型 C、外观【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8.4【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对现有状况别的根本性改变,如自行车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属于第()等级。A、1B、2C、3D、4【答案】C、3【题目】【单选题】创新程度较低,如一般的新菜菜谱的创作,属于第()等级。A、1B、2C、3D、4【答案】A、1【题目】【单选题】4%左右的发明创新,需要全新的概念和想法。如半导体的发现。属于第()等级。A、2B、3C、4D、5【答案】C、4【题目】【单选题】创新程度稍高一些,如作可折叠式自行车,属于第()等级。A、1B、2C、3D、4【答案】B、2【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8.5【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人打电话不能离开,又需要离开,子母机的发明是使用()原理解决物理矛盾。A、空间分离B、时间分离C、条件分离D、整体与部分分离【答案】D、整体与部分分离【题目】【单选题】将飞机机翼设计成可调的活动机翼,以适应在飞行中各个时间段的不同要求,是使用()原理解决物理矛盾。A、空间分离B、时间分离C、条件分离D、整体与部分分离【答案】B、时间分离【题目】【判断题】发明问题的核心是发现矛盾并解决矛盾,技术系统进化就是不断解决系统所存在矛盾的过程。【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8.6【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TRIZ法通过对百万件专利的详细研究,提出用()个通用工程参数来描述技术矛盾。A、38B、39C、40D、41【答案】B、39【题目】【单选题】高台跳水采用物理参数改变水的密度,向游泳池的水中打入气泡,降低水的密度,使水变得柔软一些,防受伤,是使用()原理解决物理矛盾。A、空间分离B、时间分离C、条件分离D、整体与部分分离【答案】C、条件分离【题目】【判断题】效应知识库是TRIZ理论最朴素的思想。【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8.7【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单选题】“缺少数据资源,无以谈产业;缺少数据思维,无以言未来”。体现了()的重要性。A、极致思维B、迭代思维C、大数据思维D、平台思维【答案】C、大数据思维【题目】【单选题】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纯物理经济与纯虚拟经济开始融合,很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互联网企业的触角已经无孔不入,零售、制造、图书、金融、电信、娱乐、交通、媒体等等。这体现了互联网思维的()。A、简约思维B、极致思维C、迭代思维D、跨界思维【答案】D、跨界思维【题目】【单选题】1997年苹果接近破产,乔布斯回归。他砍掉了70%的产品线,重点开发4款产品,使苹果扭亏为盈,起死回生。体现了()的重要性。A、简约思维B、极致思维C、迭代思维D、跨界思维【答案】A、简约思维【题目】【单选题】天猫的“旗舰店升级计划”,增加了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模块。这属于()。A、极致思维B、迭代思维C、跨界思维D、社会化思维【答案】D、社会化思维【题目】【单选题】360安全卫士当年只是一个安全防护产品,后来也成了新兴的互联网巨头。体现了互联网思维的()法则。A、小处着眼,微创新B、精益创业,快速迭代C、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D、简约即是美【答案】A、小处着眼,微创新【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8.8【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判断题】“互联网+”与“+互联网”其实是一个意思。【答案】×【章节结束】【章节名称开头】8.9【章节名称结束】【题目】【多选题】面对“互联网+”与“+互联网”,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A、为我所用B、警惕过度神化C、听之任之D、培育“互联网思维”【答案】A、为我所用 B、警惕过度神化 D、培育“互联网思维”【题目】【判断题】“互联网+”主体基本都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实施主体通常是产业企业。()【答案】√【题目】【判断题】“互联网+”,即产业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即互联网的产业化。()【答案】×【章节结束】

不庄

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新拓展

20世纪后期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复杂局面。不但有与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直接对话,也存在着在某些核心概念和框架上的进一步拓展。我们拟梳理出理论研究的几个核心概念,来大致呈现社会学理论研究新的进展。权利研究。在古典自由主义、斯宾塞的社会学以及交换理论的基础上,权利概念在四个方向上得到了推进,分别是理性选择理论、社会福利理论、权利来源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在这四个方向中,或者基于权利概念来建构社会理论的基本框架,或者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和形成具体的社会福利政策,或者对权利从何而来进行了社会学探究,或者经由权利概念来建构分析现代社会冲突的新框架。科尔曼将社会交换理论当中的交换对象转换成了行动的权利。科尔曼认为,社会交换理论应当研究的不是有形的事物,而是行动的权利。我们所进行的交换表面上看起来是资源交换,但实际上却是对这些资源的控制权利的交换。在阿玛蒂亚森的福利观的基础上,查特吉重点探讨了“权利资格”概念,权利资格指的是,有些人并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法权,但他们却仍然具有一种权利资格:他们应该得到的不是补偿,而是帮助重建一个家园或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来源。达伦道夫借鉴了此种对权利的新定义,重新书写了社会冲突的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冲突的根源在权利资格当中。而法学家德肖维茨则对权利的来源进行了社会学研究,他认为权利来自于人类经验,特别是不正义的经验。我们从历史的错误中学到,为了避免重蹈过去的不正义,以权利为基础的体系以及某些基于权利(例如表达自由、宗教自由、法律平等保护、正当法律程序与参与民主)至关重要。苦难研究。社会学对苦难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隐而不显的主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局面才有所改观,其中,布迪厄和威尔金森对苦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3年,历时三年时间,布迪厄等人出版了《世界的苦难》一书。苦难主要表现为因特定结构所造成的“位置痛苦”以及“一种伴随着社会性和集体性的解组而导致的个体的悲惨际遇”。在此,布迪厄将“社会痛苦”这一充满病理学隐喻的概念转换为社会学概念,而社会学的目的在于“把社会上难以明言的病患转化成清晰可辨的征候,从而可以用政治的手段加以治理。”在此意义上,社会学成为一种解放的工具,并因此是一种慈悲的工具。威尔金森对苦难的研究,在韦伯、马克思、涂尔干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真正地使苦难成为社会学的一个核心议题。在《苦难:一种社会学的引介》一书中,他首先将苦难定义为“经验中发生的殒亡丧失、孤独无助,以及个体性异化”,苦难由“如下情感组成:沮丧、焦虑、内疚、耻辱、厌倦以及悲痛。”他提出如下一个问题:如何理解现代社会的苦难?他认为,对苦难的探讨应该在两个方面推进,一是政治社会学的角度,苦难和现代性的关联;二是理解社会学的角度,社会学如何理解苦难。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威尔金森希望能够从苦难的角度理解现代性,并试图在从神义论(theodicy)到社会正义论(sociodicy)的转变上做出社会学的努力。社会恶。在涂尔干逝世90周年之际,学界关注到了涂尔干对社会恶的研究。涂尔干认为,恶是社会的内在构成部分,我们只有通过对恶的超越才能成就自我和社会。因此,涂尔干对“社会恶”的分析构成了他理解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社会理论着手分析“恶”的重要传统。涂尔干对“恶”和“苦难”的关注昭示的是,在现代性的情境下,我们在集体意识和社会价值的保持方面,具有相互的和集体的责任,这是我们无法逃脱的命运也是我们建构自身的路径。在对这一传统的继承方面,何茨、巴塔耶、伯格、道格拉斯以及亚历山大无疑是最为重要者。虽然涂尔干的学生何茨侧重关注的是社会生活的“黑暗”方面,但不得不说,他极为重要地延续和推进了涂尔干对“恶”的关注。亦有学者专门论述了涂尔干“恶”的社会学分析对于巴塔耶的重要影响。道格拉斯对“洁净与危险”的分析与涂尔干对“恶”的关注如出一辙。“恶是社会内在部分”的判断,与亚历山大、伯格的分析也是一致的,亚历山大在“恶的文化社会学”一文中对恶的分析是与建构善联系在一起的,即善只有经由对恶的认识才是可能的,伯格则将不确定和无秩序等确定为恶,这也是社会生活的内在部分。实在理论。实在理论无疑是社会学理论中一个值得注意但可能较为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舒茨就认为,“说一个事物是真实的,意味着这个事物处在与我们自己的某种关系之中。”舒茨对多重实在有过杰出的分析。每种有限意义域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认知风格。因此,要从一个意义域过渡到另一个意义域,就需要借助“跃迁”(leap)。在伯格和卢克曼看来,实在是由社会建构的,而知识社会学必须分析这种建构的过程。他们对实在的社会建构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现象学对实在问题的研究。加芬克尔认为,具有资格能力的行动者通过“日常生活里有组织的、富于技巧的实践”持续不断地建构他们的社会世界,而社会现实就是这些“持续不断的权宜行为所成就的”。对于布迪厄而言,实在就是行动者在自己的场域中感觉到“如鱼得水”和行动的“合情合理”。所以,布迪厄才会说道,“社会行动者不一定是遵循理性的,但总是‘合情合理’的,这正是社会学得以成立之处”。居于吉登斯对实在分析中心位置的是他所提炼出来的“实践意识”(practical consciousness)这一概念。正是实践意识这一概念,构成了他对行动和实在分析的中心。离开了实践意识,我们就无法很好地理解他和之前的结构主义和解释学的区别;只有在实践意识的基础上,才能说我们生活在“我们自己的世界”之中。而正是这个“我们自己的世界”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吉登斯所阐释的“实在”的问题核心。时间理论。时间问题曾让无数思想家感到棘手。奥古斯丁说,关于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一旦有人问我,我便茫然不解了。奥古斯丁分析了三种主体性时间,即回忆、注意和期望。贝尔特在世纪末完成的关于时间研究的博士论文,对时间理论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该研究重点拓展了米德的时间理论,尤其是关注米德现在和自我分析中的时间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化。但关于此一主题,后来者并没有做出更多有价值的推进。吉登斯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这一判断的基础在于,时空是互动的基础性“环境”。所以,吉登斯认为,以往的行动理论在两方面存在着空白,必须要做出改变,一是必须把时间纳入对人类能动性的理解中,二是必须把权力纳入社会实践的内在构成中。布迪厄对时间的关注由来已久,这可以一直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而他早期在阿尔及利亚的人类学考察,涉及阿尔及利亚农民的时间观以及不同经济体系对于时间的不同态度。而布迪厄关于习性和场域的本体论契合的观点,是在行动者对未来预期的意义上才成立的。布迪厄对社会底层的社会学关注,也是在时间上将这些群体看作“没有未来的群体”。而这种分析,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拥华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纬书

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社会生活到底是什么?

社会生活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狭义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在物质生活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生活首要的和最根本的内容,是动物从事其他生活活动的基础;同物质生产活动密切相连的是物质生活资料(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资料)的消费活动,这种消费活动同样是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动物自身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生活的这两个方面在许多情况下呈现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如饮食、衣着服饰、建筑等都属于以人类为代表的一些动物的物质生活领域,又包含精神生活的内容。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单位的家庭生活,则体现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有:①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土壤、水、生物及各种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是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②种群数量。③劳动,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满足自身的需要,是群居动物区别于独居动物的根本标志和社会生活的基础。④沟通方式,以声语言(人类说话、其他动物的叫声、翅膀震动声等)、光语言(人类的文字、图片、符号以及变色龙、乌贼身体颜色的变化等)、行为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或化学语言(有些动物释放一些具有信息功能的化学物质进行交流)为媒介,彼此交流感情,建立联系和相互了解,是社会交往和共同活动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⑤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而形成的群体性,是群居动物社会生活的基本存在方式。⑥道德,这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属性。社会生活的这些基本要素和构成成分,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制度形成有规律的社会过程。

梦女孩

最新论文提议用人类社会学方法研究AI

近日,来自学术界以及业界的一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可以利用许多相同工具来研究新的黑匣子系统》的论文。研究人员们在论文中提议建立一个名为"机器行为“的新学科,允许研究人员使用社会学科研究动物或人类时所使用的经验观察以及实验等研究方法来研究人工智能系统。论文称,该学科应该放弃从纯粹的技术架构,性能及功能角度评估人工智能。取而代之的是应该将人工智能视为能够改变及影响他们周围的环境,人类以及机器的积极参与者角色来进行研究。

北门

“教育治理的社会学研究”论坛在华师召开

日前,“教育治理的社会学研究”分论坛暨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教育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共同协办。来自全国23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5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教授认为,此次论坛主题具有时代性、实践性与前沿性,是教育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的深度融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大学教授贺晓星指出,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研究视角和视野;华南师范大学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早明教授认为,社会与教育本就是相互影响的共同体,对港澳青少年教育问题及其社会关系的研究,实际上也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议题。本次论坛以“教育治理的社会学研究”为主题,包括三场系列研讨会,与会代表从多角度、多方面呈现其对教育社会学领域中教育治理问题的探索与思考。论坛一围绕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及当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热点进行讨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晓阳分析了教育社会学知识论“从斯宾塞到麦克扬”发展的三个重要节点,并提出每种知识观都是对学校教育现实的一种批判或纠偏、对社会不利阶层或群体状况的揭露与权益的维护、对可能改革与进步方向的展望;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程平源分享了关于低龄留学潮的实证研究,解释了制度、资本和面子这三种内驱力如何制造了“留学神话”以及“留学神话”带来的困境;河北大学教授傅松涛立足于治疫教育,指出应通过科学建构治疫通识本位教育,推进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治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马早明针对湾区融合背景下粤港澳中小学生跨境就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返回”机制、扩充学位等有效治理措施;华北理工大学教授刘旭东则分析了“双一流”高校建设过程中校友捐赠机制的生态建设,并通过对生态质量的考评提出构建校友捐赠长效机制的优化提升方案。南京大学教授贺晓星与广东教育研究院戚务念研究员对以上报告进行了点评与补充,强调教育社会学既有教育学的学理性特点,又具有社会学的实践性特征。论坛二聚焦于教育治理的内部主体及相关影响因素。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季靖聚焦于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指出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与家庭文化资本等因素对大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郑州大学副教授董永贵分析了农家子弟学业成功过程中的教师角色,指出教师是农家子弟实现阶层跃迁的“贵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潘峰从代际视角探讨了原生家庭如何培育“农二代”特殊的人格结构并影响之后的创业精神塑造;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孙伦轩基于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数据分析,提出重点大学建设对青年精英的国家认同产生了积极显著的影响;清华大学博士后安超指出中产阶级父母要走出教育焦虑,需觉知科学知识和个体教育的有限性并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其他与会代表聚焦于教育治理的主体,或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教育治理内部主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健康,或讨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现状,或反思融合教育实践与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丰富的研究视角、严谨的研究方法,使与会者不仅领略到了学术研究的魅力,也深深体悟到作为教育社会学研究者肩上所背负的责任和使命。论坛三是青年教育社会学者的研究分享会,来自各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参会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农村教育治理机制体制、农村大学生成长的问题与影响因素、青少年校外教育消费问题、学生学业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等主题进行了讨论。鲜明的观点、生动的例证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年轻学者们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也让与会代表们感受到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本次论坛共有23人进行了论文发表,另有12人担任了论坛主持人和论文点评人,共同营造了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此次论坛搭建了教育社会学学术讨论、学术争鸣的平台,为教育社会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校长王心洁教授和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委会理事长王旭东教授对本次学术年会作总结。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后重前轻

《农村社会学》专业课: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农村研究重点难点归纳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农村研究1.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从 20 世纪 20 年代末开始,在学术理论界发生了三次论战,依次是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30 年代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是前两次论战的延续和深入。(1)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形成了对立的双方①团结在《中国农村》杂志周围的进步青年,以陈翰笙、钱俊瑞和薛暮桥等为代表,称“中国农村派”;②南京中国经济研究会创办的《中国经济》杂志,以主编邓飞黄和主要撰稿人王宜昌等为首,称“中国经济派”。(2)论战的主要问题有两个①关于研究方法的,即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是以生产力还是以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②关于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问题,即中国农村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还是资本主义的。(3)关于第一个问题①“中国经济派”认为,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即人和自然的关系,主张以对自然物或生产技术的研究来代替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的研究。②“中国农村派”认为,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来考察生产力,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必须以生产关系作为主要对象,才能正确认识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4)关于第二个问题“中国农村派”和“中国经济派”主要就帝国主义在中国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土地关系、租赁关系及雇佣劳动、农村的阶级关系等方面进行论战。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以“中国农村派”的胜利而告终。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研究(1)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研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乡村革命和建设进行了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历史阶段关于农民、农业、农村局势的判断、主张和政策都有许多文献。(2)毛泽东在农村研究中的贡献毛泽东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开始从事农村调查,此后始终强调调查的重要性,他在农村研究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实地调查,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进行的农村调查。②课堂教学,是指为培养干部和开展调查研究所进行的教学。③理论研究,是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农民问题所做出的理论概括和总结。④社会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是指对调查研究实践活动自身的概括与总结。3.抗战期间延安的农村调查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的调查理论和方法已为全党所接受,并被用以指导延安地区的农村调查。1941 年上半年,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和《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再次论述了调查研究的意义。1942 年冬,张闻天带领“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从延安杨家岭出发,深入陕北、晋西北等地进行调查研究,这些调查研究成果描述并分析了西北农村的土地问题和地主经济如何剥削农民、如何兼并土地,为制定党的农村政策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同时,这些调查研究成果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4.中国农村社会学的恢复重建(1)起落①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社会学学科性质的错误认识,将之视为资产阶级学说,因而在 1952—1953 年的大学院系调整中社会学彻底被取消,农村社会学研究因此基本停顿下来。②1956 年 1 月,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后,调整知识分子政策,又受“苏联老大哥”恢复社会学研究动向的影响,社会学家带着历史使命感,重又关注社会,关注民意。③次年,费孝通受统战部部长李维汉的委托组织知识分子问题调查;李景汉应《人民日报》的要求,对京郊挂甲屯、马连洼等几个村庄进行再调查。④翌年上半年,吴景超率先在《新建设》1 月号发表《社会学在新中国还有地位吗?》一文,《人民日报》继之在春节期间连续 3 天发表李景汉的《北京郊区乡村家庭生活的今昔》的特约调查报告,《新观察》半月刊第11、12 期连载费孝通的《重访江村》调查报告。⑤“反右运动”的到来,吴景超、李景汉、费孝通等被打成右派分子,农村社会学和整个社会学彻底被扼杀,成为“禁区”。(2)恢复重建1979 年,在邓小平、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社会学恢复重建,农村社会学率先起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①学科地位这主要体现在:a.农村社会学的课程教学和专业设置在各大学和社会科学院中逐步得到建立和发展;b.重点农业大学把农村社会学纳入重点学科加以扶持;c.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学研究室和一部分高校社会学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村社会学专门人才;d.几十种农村社会学教材出版发行;e.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研究会也在 1993 年成立,20 余年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社会学学科的发展。②农村研究a.费孝通对广西金秀瑶山和江村的追踪调查,林耀华对凉山夷族的追踪调查,其他学者对早期农村社区调查的再调查。b.费孝通引领的小城镇研究、边区开发(西部开发)研究、中部发展研究、区域发展研究、城乡关系和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陆学艺研究“三农问题”,提出了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改革方案和对策。d.农村社区的个案研究。e.农村的专项研究。f.农村研究的理论著作日益增多。(3)为了促进中国农村社会学健康、稳步地发展,需要特别做好以下工作:①要认真、系统、深入地整理前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成果;②要了解、学习、借鉴国外近二三十年来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成果;③要在研究实践中树立创新意识,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④要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能与世界农村社会学对话人才的培养;⑤要对农村研究有更多的经费支持,以及制度方面的保障。

教育学+社会学,“教育治理的社会学研究”论坛在华师召开

日前,“教育治理的社会学研究”分论坛暨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3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5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教育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共同协办。来自全国23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5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教授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教授认为,此次论坛主题具有时代性、实践性与前沿性,是教育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的深度融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大学教授贺晓星指出,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研究视角和视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大学教授贺晓星华南师范大学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早明教授认为,社会与教育本就是相互影响的共同体,对港澳青少年教育问题及其社会关系的研究,实际上也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议题。本次论坛以“教育治理的社会学研究”为主题,包括三场系列研讨会,与会代表从多角度、多方面呈现其对教育社会学领域中教育治理问题的探索与思考。论坛一围绕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及当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热点进行讨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晓阳分析了教育社会学知识论“从斯宾塞到麦克扬”发展的三个重要节点,并提出每种知识观都是对学校教育现实的一种批判或纠偏、对社会不利阶层或群体状况的揭露与权益的维护、对可能改革与进步方向的展望;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程平源分享了关于低龄留学潮的实证研究,解释了制度、资本和面子这三种内驱力如何制造了“留学神话”以及“留学神话”带来的困境;河北大学教授傅松涛立足于治疫教育,指出应通过科学建构治疫通识本位教育,推进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治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马早明针对湾区融合背景下粤港澳中小学生跨境就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返回”机制、扩充学位等有效治理措施;华北理工大学教授刘旭东则分析了“双一流”高校建设过程中校友捐赠机制的生态建设,并通过对生态质量的考评提出构建校友捐赠长效机制的优化提升方案。南京大学教授贺晓星与广东教育研究院戚务念研究员对以上报告进行了点评与补充,强调教育社会学既有教育学的学理性特点,又具有社会学的实践性特征。论坛二聚焦于教育治理的内部主体及相关影响因素。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季靖聚焦于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指出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与家庭文化资本等因素对大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郑州大学副教授董永贵分析了农家子弟学业成功过程中的教师角色,指出教师是农家子弟实现阶层跃迁的“贵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潘峰从代际视角探讨了原生家庭如何培育“农二代”特殊的人格结构并影响之后的创业精神塑造;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孙伦轩基于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数据分析,提出重点大学建设对青年精英的国家认同产生了积极显著的影响;清华大学博士后安超指出中产阶级父母要走出教育焦虑,需觉知科学知识和个体教育的有限性并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其他与会代表聚焦于教育治理的主体,或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教育治理内部主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健康,或讨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现状,或反思融合教育实践与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丰富的研究视角、严谨的研究方法,使与会者不仅领略到了学术研究的魅力,也深深体悟到作为教育社会学研究者肩上所背负的责任和使命。论坛三是青年教育社会学者的研究分享会,来自各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参会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农村教育治理机制体制、农村大学生成长的问题与影响因素、青少年校外教育消费问题、学生学业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等主题进行了讨论。鲜明的观点、生动的例证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年轻学者们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也让与会代表们感受到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本次论坛共有23人进行了论文发表,另有12人担任了论坛主持人和论文点评人,共同营造了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此次论坛搭建了教育社会学学术讨论、学术争鸣的平台,为教育社会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校长王心洁教授和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委会理事长王旭东教授对本次学术年会作总结。【记者】姚瑶【作者】 姚瑶广东教育头条【来源:南方Plus】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神何由降

以概念史拓展社会学研究方法边界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尤其是有西方学术视野和海外留学经历的社会学家,为了建设兼具学科规范与民族气质的本土社会学,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社会学恢复重建后,学者们更是不懈追求与践行这一主张。那么,如何形成能够引领时代精神且植根于中国本土发展经验的原创性社会学理论知识,而又不致陷入过于“固定化”和“套路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窠臼?费孝通先生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中提出,“深入发掘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实践中探索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是中国学术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以特定历史时期“基本概念”为着力点,探究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概念史方法,或许有助于拓展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边界,进而生成兼具学科规范又能深入社会肌理的原发性社会学理论知识,从而实现中国“文化自觉”的社会学进路。何为概念史:通过概念历史理解社会底蕴概念史(Begriffsgeschichte)是一种具有德国学术传统而又独辟蹊径的跨学科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推崇和持续关注。最早见诸黑格尔《世界历史哲学讲座》“导论”对描述历史方法的阐述,成熟于20世纪中叶科塞雷克、里特尔和罗特哈克尔等别开生面的学术实践,最终形成了德国概念史、剑桥学派政治思想史(观念史)和法国史学界话语分析三大传统。20世纪80年代,在东亚地区催生了日本概念编成史研究与韩国人文社会科学基本概念研究。进入21世纪,方维规、李宏图及孙江等学者逐步引入概念史研究,并形成了精彩的概念史方法讨论与扎实的本土实证研究,更是依托数字人文技术展开了一系列大数据计量研究。对于什么是概念史,科塞雷克在《〈现代政治社会概念辞典〉纲要》一文中指出,概念史是“通过概念理解的历史来分析现代世界的呈现”。概念区别于一般日常用语,它是“不同历史实在之不同含义之聚合,并融入词语中”,需要被阐释。方维规指出概念史主要围绕“概念—词语—事物”讨论问题,“‘词语’的含义中心在语言符号层面,‘概念’则在于精神因素,强调‘理解’,即对事物有无概念的问题”。概念史正是通过面向反映特定时代焦点问题的词语,考析其隐秘的概念化过程及其意义的转变,进而挖掘社会历史变迁的深层逻辑。所以,概念史的研究对象是在观察、解释社会政治状况时不可替代与不可或缺的“基本概念”,有时也称作“中心概念”。这些概念往往经历由多样性向单一性过渡,愈来愈多的含义在这一过程中被社会变迁赋予其中,生成了巨大的能量,如“进步”“发展”。科塞雷克指出,“民主化”“时代化”“可意识形态化”与“政治化”是衡量“历史基本概念”的重要范畴或者参考指标。而这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假设是语言与社会事实的相互渗透,并沉淀于概念。科塞雷克认为“语言中聚合着历史经验,或凭借语言表达希冀”。一方面,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中,这些概念能够通过词语的考析得到描述;另一方面,概念不仅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表征”,而且是能够直接影响历史变化的因素。因而,“考证概念及其语言史迹,是认识历史的最起码的条件”。概念史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共时比较的历时分析,具体方法体现在时代经典概念考析与社会政治状况探究两方面。首先,由于词语的含义及其所指的事实在共时上的差异和在历时上变化速度的不一致,概念史研究必须考析词语不同层面的含义以及某一概念在用法上的不同称谓,需要将一系列同义词、反义词与相关概念重置于社会历史情境中加以梳理。其次,由于基本概念往往牵涉语义的竞争以及背后的社会政治实践,概念史研究必须注意到概念的使用者群体,即基本概念何以成立。研究者需要考析何人以何种意图将其引入社会政治领域,辨别其被大众接受且广泛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论证其含义所维系、排斥和隐藏的社会实在,并评估其发挥作用的程度。《历史基本概念》的编写出版宣告了概念史研究范式的确立与成熟。该辞典由科塞雷克主编,百位跨专业学者撰稿,以概念史的方法选取了18世纪以来具有时代显著性的基本概念,对每个(组)词条的产生和含义的演变进行考析,形成了报告体例的释义,对诸如“议会”“政党”等概念含义变化的考察呈现出社会历史经验的基本过程、嬗变逻辑及其文化意味。如何使用:遵循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步骤在现代学术规范中,概念史作为方法应当如何被合理使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从方法论角度看,概念史的应用首先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社会历史独立于自然科学而有其自身的客观性,表现为特定历史时期观念共识的集合。概念史研究需要遵循社会历史的客观性,真实地反映时代特征,解释社会历史客观的逻辑及其特定的深层社会结构关联。第二,解释性原则。概念史对客观的社会历史的理解需要通过“解释”的方式达成,需要通过对概念(丛)的把握形成丈量社会历史状况的尺度,进而对客观的社会历史做出合理解释。第三,反思性原则。概念的形成是对社会经验反思提纯的过程,概念史由概念返回历史情境,对特定时期社会状况尤其是对利益群体之间互动过程的考察直指社会与政治的矛盾,是对“反思”过程的“再反思”。那么,运用该方法有哪些主要步骤呢?首先,研究者需要选定特定的历史时期及能够反映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状况的词语和概念。这一工作过程往往需要对跨学科、多领域的二手文献,甚至牵涉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的观念、词语与概念进行分析判断,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数据库技术对自然语言进行数字化处理,对海量的数据库资源进行匹配检索、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然后进行辨别筛选。其次,研究者需要考察特定概念的起源及含义的嬗变过程,特别要注意概念的语境、概念含义所指涉的社会实在,以及概念得以广泛传播的具体历史条件。这一工作需要研究者扩大研究视野,将概念与一系列同义词、反义词等相关概念组成概念丛,梳理概念的所属关系。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概念史研究的复杂性,对研究者的学术视野、知识储备与研究能力有较高要求。再次,研究者需要进一步考察概念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使用情境,将研究聚焦在概念使用主体间的社会政治实践活动,并进一步讨论概念如何作为影响历史变化的因素发挥作用。以方维规所著《概念的历史分量:近代中国思想的概念史研究》为例,该书详细地梳理了中国近代历程中“夷”“洋”“西”“外”“文明”“民族”等重要概念的翻译、形成与含义变化,既钩稽了中、日、西三方之互动,又贯通了概念含义古今之流变,可被视作中文概念史研究之样板。概念史方法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概念史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有着内在的亲和性,这一点在韦伯、曼海姆以及施米特等经典社会学家的实践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当前,在“文化自觉”的指引下,打造兼备学科规范性与民族精神气质的中国特色社会学,需要从概念史研究方法中汲取促成社会学理论知识创造性转化和原发性生成的思想性能力和方法论营养。首先,沉淀着社会历史经验的概念是揭示中国社会如何运作的密钥,概念史研究有助于认知和反思基于中国经验的本土性概念,形成一种具有穿透力和解释力的社会结构性理解和历史贯通性表达。其次,社会学研究者既要避免特殊主义以偏概全的臆想,又要避免自然科学范式在社会领域的生搬硬套,概念史方法对根植于社会历史的概念的深度梳理,有助于辅助社会学研究挖掘特定时期的社会真实情境,阐释历史性和文化性相统一的包含多样性底蕴的社会性逻辑。再次,基本概念反映着时代特质,针对语言、词语和概念共时与历时的分析,关联着历史表征之下的结构性因素,对基本概念的考析是揭示社会运作机理及结构性力量的重要研究切口,而研究的现实意义也因概念史方法对潜藏的结构因素的格外关注而得到有效彰显。最后,概念史方法与数字人文的结合,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精准处理资料,有助于实现中国特有的一些本土性文化知识的挖掘和地方性社会知识的沉淀,为社会学原发性理论知识积累和原创性理论成果生成提供更多的思想可能。(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团队项目“建国前后(1937—1957)中国社会学转型研究”(19QT002)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朱兴涛 李一凡【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资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