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关于社会调查和研究方法的干货大分享!无依无靠

关于社会调查和研究方法的干货大分享!

社会调查无处不在,新闻就是最直观也是我们最熟悉的社会调查的载体。了解社会调查和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有深度地认识世界。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社会调查是科学活动,需要运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何为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就是观察现象,后去新的或修正已有的知识体系的方法。而知识体系,则一定能反映事物的规律。而当我们从社会现象中提炼出事物的规律,显而易见,就有利于我们预测事物的发展,从而及时地应对突发状况。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必须要经历以下阶段:针对现象的观察,将规律从普遍事件中提取的抽象过程,对构成规律的因素的测量,以及对于各个因素之间关系的检验,最后,则得到了知识【规律】。如果说,主观臆测地对社会进行研究,例如只有“观察-归纳-应用”这三个阶段,就极其容易出现片面的有害的结论。例如,家长观察了数十个学习不理想的学生,发现他们都爱玩手机,于是归纳出“爱玩手机是学习不理想的罪魁祸首”的结论,并把这个结论应用到现实中,结果发现,即便离开了手机,不想学习的学生,哪怕发呆也能发一整天的呆。没有手机根本影响不大。只有一两个学生离开手机后发奋学习,其他的仍然脾性未改。为什么得出的结论在应用中和预想除了如此大的差异?其根本在于家长的研究行为是不严谨的,不科学的。任何结论,可以是猜测性的,也可以是严格推理出的。结论的权威度取决的验证的强度如何。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张口就来,如“手机才是学习不好的根源”, “男孩子天生比较粗心大意,做不了细活”,“之所以念不好书是只能因为脑子笨”之类的论断,似乎有些道理,但是,这些张口就来的结论,经过了严格的验证吗?显然,并没有,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这种论调是有益的,实际上,这种片面的结论往往是有害的。它们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误导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也许一个孩子很聪明,只是因为控制情绪的能力欠缺才导致成绩不佳,然而家长粗暴的判定,使得孩子对自己的实力出现错误的认知,早早做出了“我很笨”的自我认知,于是永远失去了学习的勇气。无数现实已经表明,科学的调查,必须要经历“观察-假设-检验”这三个过程。首先的步骤,就是观察。怎么观察?例如,我们要对闯红灯这个群体进行观察。首先,应该运用摄像机,拍下所有的闯红灯的群体。监控录像往往有这种功能,不会有人跑到公安局控诉他们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但是,为了避免给这类群体带来麻烦,我们应该不公开这些肖像【虽然有的地方会将闯红灯者肖像上传至广场的大屏,但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闯红灯这个群体,具有可测量的属性,因为这个过程是情景化的,而且群体具有可测量的属性。观察的对象确立后,要进行分类,从什么角度观察?一,社会现象的自然属性,如同这个群体的人的年龄,性别,身高,胖瘦等,二则是建构属性,包含经济实力,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等等。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把数据整理成表格等直观的图示后,则进行假设。在所有的群体中,一定是假设为众数的属性为主要因素。接着,对这个因素进行验证。例如在各种系统层次【注意,系统一定要全面】的路口,再次调查闯红灯的群体,观察其中的数据特征似乎与推断出因素相同。事实上,除了同一时空的比较,还应该在不同时间轴上进行多维度的比较。就拿“手机是学习不好的罪魁祸首”来说,如果只研究目前学习不好的学生中迷恋手机的几率,在现在手机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几率一定高的惊人。那能说明这个观点的正确的吗?显然不能。因为学习好的同学中,拥有手机的也不在少数。十年前,同样学习不好学生群体中,并没有手机的存在,但如果调查他们的对某一事物的迷恋,一定会得到和手机这个因素类似的数据。可见,如果想要对一个事物进行深刻的验证,必须多维度,多角度地进行观察验证。事实上,通过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人们之所以会对一个东西上瘾,是因为脑中形成了与那个事物直接相关的、给予多巴胺的奖赏回路。多巴胺是使得我们获得快感的极其重要的一种物质。爱情使人飘飘欲仙,也与多巴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曾有实验,把电极放置在小白鼠的脑中可刺激产生多巴胺的区域,小白鼠必须从笼子一端跑到另一端才能获得电击产生刺激,获得多巴胺。最后的结果,是小白鼠为了获得多巴胺的刺激,不断地往返笼子两端,直到力竭而死。这足以表示多巴胺具有多么大的威力。这也同样说明,戒除网瘾的困难所在。家长的打骂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培养新的习惯来覆盖先前的回路,也许才是改变坏习惯的正道。实际上,所有的瘾都是一种回避现象,是为了回避某个不得不做但十分痛苦的事件,才寻找一个东西来消磨时间。作为家长,应该细心地探索孩子的心路,开导孩子,效果一定比单纯的打骂威胁好得多。若没有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以上的结论便不能得到,这也说明了,社会研究调查与科学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我们已经清楚,社会调查的第一步是观察,观察的第一步是测量,强调我们应该如何来收集数据。然而受到技术的局限,很多东西我们曾无法测量,也无法收集数据。大数据现在成为一个我们测量对象的重要的工具,这足以证明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密切的联系。社会科学的调查,也离不开伦理的纠纷。有一个极其鲜明的自然科学上的例子:克隆人技术。国际上严禁克隆人,因为克隆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失败品,相当于对人类生命的谋杀,很明显是违反社会伦理的。同样的,社会伦理也对社会科学研究进行了必要的约束。很多完美的设想,必须要符合伦理的要求,才能无争议地实施。现如今,有以下的基本伦理原则:对于对象而言,有对象自愿参与原则,指对象应该知情同意,并且社会调查不会泄露对象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对于参与者而言,必须对其的心理,物质,声望都无害。严禁诱导问题,我们必须要知晓,人类面对暗示的回答或者诱导性的问题,很少能不被影响。社会研究应该是客观的,不应该掺杂研究者的主观情绪。注意匿名和保密,这是为了保护对象的隐私而设置。在实际的社会调查中,这十分考验调查者的智慧。如何让对象诚实地回答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调查者需要仔细分析对象的心理,并且运用十分巧妙的逻辑来完成,大多数时候,采用的是问题被巧妙设计的问卷调查的形式。最后,调查者应该对业界公开数据来源和分析手段,而对于读者而言,应该对他们公开研究缺陷,负面发现,以及意外问题。最后,我们要更加注意的是:在社会调查中,一定要保持客观中立,不能带有主观色彩,才能使得结果真实客观,有实用价值。参考资料:邱泽奇《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北京大学 国家精品课】{感谢邱老师,讲解十分生动全面,极其富有水准,笔者从中学到了很多深刻的思想,也推荐大家去中国mooc观看邱老师的视频,相信收获一定更大更多}

去其所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梳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1-社会科学的研究步骤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其中,在检验研究假设结束之后,需要与现有的文献对话,再次发现新问题,开始新一轮的研究过程。在这个环节之中,资料分析作为重要一环,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极为重要。-2-资料分析的方式分类教育研究包含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及分类。一般情况下,按照认识论基础,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也有部分学者按照研究目的、手段等对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比如别敦荣和彭阳红将研究方法分为:理论思辨、经验总结、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学分析、质的研究和个案研究;在国内,根据刘良华对研究方法的分类大体上有三个基本类型:实证研究(量化的、质化的)、思辨研究(又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常以教育对策、教育反思、教育改革形式显现)。实证研究是基于“事实”的方式进行论证并有规范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陈向明指出,“研究方法”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原则、研究逻辑和思路等;第二,研究方法或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第三,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即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具体工具、手段和技巧等。文中所采取的分类是按照陈向明定义中的第三个层面为标准进行的分类。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其他为辅,交叉使用的。以下内容是介绍每一种具体的方式。那么资料搜集上来了?该如何分析呢?-3-具体的资料分析方式| 思辨分析1. 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亦称纵向研究法,是比较研究法的一种形式。在政治学领域中,它着重对以往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的研究。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政治制度的现状及其演变趋向。但不是断章取义地分析政治制度的现状,而是系统地研究它们以往的发展及其变迁的原因。历史研究法主要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从各种事件的关系中找到因果线索,演绎出造成制度现状的原因,推测该制度未来的变化。2. 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按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按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按比较的范围,可分为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3. 文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文献法的提出课题或假设是指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或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研究设计首先要建立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指使用可操作的定义方式,将课题或假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重复的文献研究活动,它能解决专门的问题和具有一定的意义。| 话语分析话语分析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研究对象的出现,特别是在法语领域的出现,一般来说,是语言学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这个新领域与语言学保持着复杂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是经济被重新定义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活动,正如它的内涵一样,它存在的前提是:特殊对象的生成、观念系统的状态、新颖恰当的研究对象的方法论的框架系统的状态。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简称CDA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批判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话语历史背景分析。例如:如果有一部有关第三世界的纪录片始终把第三世界的穷人当做及物动词性的宾语,那就必然给读者、听者留下这样的印象:穷人是被动的牺牲品,而不是斗争的参与者。例如:对何人使用何种称谓,体现着作者(讲话者)的态度。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主观情态反应话语生成者与陈述者的亲近性,而客观情态则模糊了个体和团体的观点。| 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法的信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进行评判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它是保证内容分析结果可靠性、客观性的重要指标。ROST content mining是一款免费的大型内容分析研究性工具平台,主要功能包括:辅助各学科进行研究,协助完成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面的研究,凡是需要分析论文、微博、博客、论坛、网页、书籍、聊天记录、电子邮件、本地文本类格式文件、数据库中各类文本字段的学科,都可以使用本软件,分析方法目前支持:分词、字频统计、词频统计、聚类、分类、情感分析(含简单和复杂)、共现分析、同被引分析,依存分析、语义网络、社会网络、共现矩阵等分析方法。| 质性研究一种在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通常是相对量化研究而言。质性研究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许多不同研究方法的统称,由于他们都不属于量化研究,被归成同一类探讨。其中包含但不限于民族志研究,人类学研究,论述分析,访谈研究等。1. 民族志研究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民族志内容主要为相关人的访问内容、档案记录的检视、与衡量与访问内容的可信度,从此内容,可找出特定团体与组织之间的关联,并为关心大众以及专业的同行撰写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而民族志学家则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的焦点放在人类思想和行为中较可预测的型态上。为了真实纪录,1930年代后,民族志的产生通常需要相当冗长时间的实际体验。2. 口述史研究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口述史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艾伦内文斯(Allan Nevins)教授在该校创立了口述史研究中心,第一次使用了“口述史”这个概念。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术领域的成立口述历史是通过有准备、以音像设备为工具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尚未得到过的原始资料。3.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行动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于资料收集、合作探讨、自我反省、多方总结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主题明确、思路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4. 扎根理论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Strauss和BarneyGlaser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5.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case study)也称个案调查。对某一特定个体、单位、现象或主题的研究。这类研究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详细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内在与外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对有关问题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结论。个案研究的单位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事件或者某一类问题,由此而产生人员研究个案,各生活单位或社会团体个案、传播媒介个案,以及各种社会问题个案等。6. 文本分析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新批评细读法“新批评”细读法不是一种自我感兴趣的印象式批评,而是一种“细致的诠释”,是对作品作详尽分析和解释的批评方式。其操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了解词义,然后是理解语境,再次是把握修辞特点。叙述学分析法叙述是人类社会性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叙述学”分析法,主要是故事分析(包括故事序列分析,故事类型分析等等),与叙述视角分析(包括叙述者的人称、位置、可信度;叙述者的声音、叙述的速度等)。| 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用于描述和测量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这些关系流动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如信息、资源等。根据分析的着眼点不同,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分为两种基本视角:关系取向和位置取向。关系取向关注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粘着关系,通过社会联结本身——如密度、强度、对称性、规模等——来说明特定的行为和过程。位置取向则关注存在于行动者之间的、且在结构上相处于相等地位的社会关系的模式化(patterning),它讨论的是两个或以上的行动者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结构,强调用“结构等效”来理解人类行为。| 引文分析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引文分析的主要内容:引文年代分析、引文量分析、集中和离散规律分析、引文类型分析、引文语种分析、引文国别分析。引文分析的主要作用是:测量学科的影响和重要性、研究学科结构、研究学科信息发布、确定核心期刊、研究文献老化规律等。| 统计学分析1. 统计描述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2.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称ANOVA),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是R.A.Fisher发明的,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所得的数据呈现波动状。造成波动的原因可分成两类,一是不可控的随机因素,另一是研究中施加的对结果形成影响的可控因素。方差分析是从观测变量的方差入手,研究诸多控制变量中哪些变量是对观测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变量。3. 二元相关因果关系分析方法之一种。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是在一元回归基础上的延伸,式中y是因变量;x1、x2是自变量;a、b1、b2是回归系数。二元线性回归法适用于分析有两个主要自变量的预测,一般运用计算机进行计算。4. 元分析元分析(meta-analysis)统计方法是对众多现有实证文献的再次统计,通过对相关文献中的统计指标利用相应的统计公式,进行再一次的统计分析,从而可以根据获得的统计显著性等来分析两个变量间真实的相关关系。元分析程序输入参数包括:各个观察到的相关系数(已有研究文献中变量间的相关统计分析,从而可以根据获得的统计显著性等来分析两个变量间真实的相关关系。5. 多元回归“多元回归”在工具书中的解释:1、研究一个依变量、依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回归。2、亦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是反映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数量依多种现象或事物的数量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动的规律。3、建立多个变量之间线性或非线性数学模型数量关系式的统计方法。在肥料试验中广泛应用。6. 多元变量分析多元分析,是指同时考虑多个反应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多元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典范相关分析等。7.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8. 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又称主分量分析。实际课题中,为了全面分析问题,往往提出很多与此有关的变量(或因素),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这个课题的某些信息。主成分分析首先是由K.皮尔森对非随机变量引入的,尔后H.霍特林将此方法推广到随机向量的情形。信息的大小通常用离差平方和或方差来衡量。主成分分析作为基础的数学分析方法,其实际应用十分广泛,比如人口统计学、数量地理学、分子动力学模拟、数学建模、数理分析等学科中均有应用,是一种常用的多变量分析方法。9.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聚类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10. 非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ric tests)是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参数检验共同构成统计推断的基本内容。参数检验是在总体分布形式已知的情况下,对总体分布的参数如均值、方差等进行推断的方法。但是,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无法对总体分布形态作简单假定,此时参数检验的方法就不再适用了。非参数检验正是一类基于这种考虑,在总体方差未知或知道甚少的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由于非参数检验方法在推断过程中不涉及有关总体分布的参数,因而得名为“非参数”检验。11. 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 SEM)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该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熟,可惜国内了解的人并不多。在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市场、管理等研究领域,有时需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者会碰到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这些都是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构方程模型迅速发展,弥补了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成为多元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

梦使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探索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通过自身的观察而得来的。在自然科学领域,物理和化学作用发生在瞬间,远远短于人类的感知时间,所以不会受到人类认知缺陷的影响。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规律作用的时间很长,远远超过人类的感知时间,人类自身的认知的缺陷,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世界运行规律的认识。最简单的例子,工厂生产的产品,有些人认为通过偷工减料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有些人则认为必须严把质量关,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前提。其实,两个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观点的不同,只是因为两个人观察的周期不同,前者关注的周期较短,而后者关注的周期较长而已。所以,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之中就会遇到这一场景:因为关注的时间周期不同,导致了人们彼此不同的观点。“蒙太奇”在法语里是剪接的意思,是现代影视制作必不可少的技术,通过对同一影视片段,进行不同的剪接,可以让人们产生不同的理解。2017年,台风天鸽过境澳门,街道积水,人们看到一个人在街道上练习蝶泳,于是有网友将这段视频放到了网络上,人们纷纷嘲笑这位蝶泳哥。但随着另一段视频的流出,这位蝶泳哥其实是在拼尽自己的全力救人,于是人们纷纷在网络上致歉。近几年,网络上经常出现剧情反转的局面,我们其实都可以将其看作是“蒙太奇”,人们之所以产生误解,是因为一些关键的信息被“剪切”掉了。人们在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经常会使用“蒙太奇”的手法,减掉一些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罗列起来,虽然这些证据都是来自于真实的世界之中,但显然,这些经过加工过的证据,已经扭曲了真实世界的本来面貌。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其实是非常混乱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观察周期作为标准发表观点,而且通过“蒙太奇”的手法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但是,真实的世界是唯一的,所有电影的胶片其实只有一个,只是因为人们观察世界的时间周期不同和采用的“剪接”手法不同,才制造了千千万万不同的观点。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么就应该思考如何规范社会科学的研究了。时间周期越短,事物的发展越具备随机性,但随着时间周期的延长,事物的发展就会呈现规律性。如果观察的周期足够长,我们会发现历史的发展总是呈现周期性,而且每个周期都存在惊人的相似性,所以我认为,应该将这样一个完整的周期定义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准单位,因为这一个周期才是一个完整的规律周期,如果人们的观察周期不足一个完整的规律周期,那么,人们得出的观点往往是具有一定偏见的,而且随着观察周期的不同,人们的观点也会彼此不同,从而社会科学的研究陷入混乱之中,人们忙于彼此的争论,而无法形成统一。近代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社会科学的研究却停滞不前,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没有取得突破,所以,发展社会科学,首先应该研究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虽然我并不是专业的哲学研究者,但是,我的思考已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的发展思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对错之分,解决问题,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希望我制作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打开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大门。

堕其天囊

以概念史拓展社会学研究方法边界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尤其是有西方学术视野和海外留学经历的社会学家,为了建设兼具学科规范与民族气质的本土社会学,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社会学恢复重建后,学者们更是不懈追求与践行这一主张。那么,如何形成能够引领时代精神且植根于中国本土发展经验的原创性社会学理论知识,而又不致陷入过于“固定化”和“套路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窠臼?费孝通先生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中提出,“深入发掘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实践中探索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是中国学术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以特定历史时期“基本概念”为着力点,探究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概念史方法,或许有助于拓展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边界,进而生成兼具学科规范又能深入社会肌理的原发性社会学理论知识,从而实现中国“文化自觉”的社会学进路。何为概念史:通过概念历史理解社会底蕴概念史(Begriffsgeschichte)是一种具有德国学术传统而又独辟蹊径的跨学科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推崇和持续关注。最早见诸黑格尔《世界历史哲学讲座》“导论”对描述历史方法的阐述,成熟于20世纪中叶科塞雷克、里特尔和罗特哈克尔等别开生面的学术实践,最终形成了德国概念史、剑桥学派政治思想史(观念史)和法国史学界话语分析三大传统。20世纪80年代,在东亚地区催生了日本概念编成史研究与韩国人文社会科学基本概念研究。进入21世纪,方维规、李宏图及孙江等学者逐步引入概念史研究,并形成了精彩的概念史方法讨论与扎实的本土实证研究,更是依托数字人文技术展开了一系列大数据计量研究。对于什么是概念史,科塞雷克在《〈现代政治社会概念辞典〉纲要》一文中指出,概念史是“通过概念理解的历史来分析现代世界的呈现”。概念区别于一般日常用语,它是“不同历史实在之不同含义之聚合,并融入词语中”,需要被阐释。方维规指出概念史主要围绕“概念—词语—事物”讨论问题,“‘词语’的含义中心在语言符号层面,‘概念’则在于精神因素,强调‘理解’,即对事物有无概念的问题”。概念史正是通过面向反映特定时代焦点问题的词语,考析其隐秘的概念化过程及其意义的转变,进而挖掘社会历史变迁的深层逻辑。所以,概念史的研究对象是在观察、解释社会政治状况时不可替代与不可或缺的“基本概念”,有时也称作“中心概念”。这些概念往往经历由多样性向单一性过渡,愈来愈多的含义在这一过程中被社会变迁赋予其中,生成了巨大的能量,如“进步”“发展”。科塞雷克指出,“民主化”“时代化”“可意识形态化”与“政治化”是衡量“历史基本概念”的重要范畴或者参考指标。而这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假设是语言与社会事实的相互渗透,并沉淀于概念。科塞雷克认为“语言中聚合着历史经验,或凭借语言表达希冀”。一方面,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中,这些概念能够通过词语的考析得到描述;另一方面,概念不仅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表征”,而且是能够直接影响历史变化的因素。因而,“考证概念及其语言史迹,是认识历史的最起码的条件”。概念史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共时比较的历时分析,具体方法体现在时代经典概念考析与社会政治状况探究两方面。首先,由于词语的含义及其所指的事实在共时上的差异和在历时上变化速度的不一致,概念史研究必须考析词语不同层面的含义以及某一概念在用法上的不同称谓,需要将一系列同义词、反义词与相关概念重置于社会历史情境中加以梳理。其次,由于基本概念往往牵涉语义的竞争以及背后的社会政治实践,概念史研究必须注意到概念的使用者群体,即基本概念何以成立。研究者需要考析何人以何种意图将其引入社会政治领域,辨别其被大众接受且广泛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论证其含义所维系、排斥和隐藏的社会实在,并评估其发挥作用的程度。《历史基本概念》的编写出版宣告了概念史研究范式的确立与成熟。该辞典由科塞雷克主编,百位跨专业学者撰稿,以概念史的方法选取了18世纪以来具有时代显著性的基本概念,对每个(组)词条的产生和含义的演变进行考析,形成了报告体例的释义,对诸如“议会”“政党”等概念含义变化的考察呈现出社会历史经验的基本过程、嬗变逻辑及其文化意味。如何使用:遵循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步骤在现代学术规范中,概念史作为方法应当如何被合理使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从方法论角度看,概念史的应用首先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社会历史独立于自然科学而有其自身的客观性,表现为特定历史时期观念共识的集合。概念史研究需要遵循社会历史的客观性,真实地反映时代特征,解释社会历史客观的逻辑及其特定的深层社会结构关联。第二,解释性原则。概念史对客观的社会历史的理解需要通过“解释”的方式达成,需要通过对概念(丛)的把握形成丈量社会历史状况的尺度,进而对客观的社会历史做出合理解释。第三,反思性原则。概念的形成是对社会经验反思提纯的过程,概念史由概念返回历史情境,对特定时期社会状况尤其是对利益群体之间互动过程的考察直指社会与政治的矛盾,是对“反思”过程的“再反思”。那么,运用该方法有哪些主要步骤呢?首先,研究者需要选定特定的历史时期及能够反映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状况的词语和概念。这一工作过程往往需要对跨学科、多领域的二手文献,甚至牵涉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的观念、词语与概念进行分析判断,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数据库技术对自然语言进行数字化处理,对海量的数据库资源进行匹配检索、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然后进行辨别筛选。其次,研究者需要考察特定概念的起源及含义的嬗变过程,特别要注意概念的语境、概念含义所指涉的社会实在,以及概念得以广泛传播的具体历史条件。这一工作需要研究者扩大研究视野,将概念与一系列同义词、反义词等相关概念组成概念丛,梳理概念的所属关系。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概念史研究的复杂性,对研究者的学术视野、知识储备与研究能力有较高要求。再次,研究者需要进一步考察概念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使用情境,将研究聚焦在概念使用主体间的社会政治实践活动,并进一步讨论概念如何作为影响历史变化的因素发挥作用。以方维规所著《概念的历史分量:近代中国思想的概念史研究》为例,该书详细地梳理了中国近代历程中“夷”“洋”“西”“外”“文明”“民族”等重要概念的翻译、形成与含义变化,既钩稽了中、日、西三方之互动,又贯通了概念含义古今之流变,可被视作中文概念史研究之样板。概念史方法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概念史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有着内在的亲和性,这一点在韦伯、曼海姆以及施米特等经典社会学家的实践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当前,在“文化自觉”的指引下,打造兼备学科规范性与民族精神气质的中国特色社会学,需要从概念史研究方法中汲取促成社会学理论知识创造性转化和原发性生成的思想性能力和方法论营养。首先,沉淀着社会历史经验的概念是揭示中国社会如何运作的密钥,概念史研究有助于认知和反思基于中国经验的本土性概念,形成一种具有穿透力和解释力的社会结构性理解和历史贯通性表达。其次,社会学研究者既要避免特殊主义以偏概全的臆想,又要避免自然科学范式在社会领域的生搬硬套,概念史方法对根植于社会历史的概念的深度梳理,有助于辅助社会学研究挖掘特定时期的社会真实情境,阐释历史性和文化性相统一的包含多样性底蕴的社会性逻辑。再次,基本概念反映着时代特质,针对语言、词语和概念共时与历时的分析,关联着历史表征之下的结构性因素,对基本概念的考析是揭示社会运作机理及结构性力量的重要研究切口,而研究的现实意义也因概念史方法对潜藏的结构因素的格外关注而得到有效彰显。最后,概念史方法与数字人文的结合,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精准处理资料,有助于实现中国特有的一些本土性文化知识的挖掘和地方性社会知识的沉淀,为社会学原发性理论知识积累和原创性理论成果生成提供更多的思想可能。(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团队项目“建国前后(1937—1957)中国社会学转型研究”(19QT002)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朱兴涛 李一凡【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资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李达

做好研究,写好论文—掌握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

一、单选题 (题数:20,共 30.0 分)1调查问卷不宜过长,问题设计以适度够用为原则,一般控制在多少分钟之内回答完毕为宜呢?(1.5分)A、5~10B、20~30C、15~20D、0~60我的答案:D2根据调查报告的主题范围不同,可以把调查报告划分为:(1.5分)A、综合性调查报告与专题性调查报告B、描述性调查报告与解释性调查报告C、应用性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报告D、理论性调查报告与应用性调查报告我的答案:A3家庭属于哪种类型的分析单位?(1.5分)A、个人B、群体C、组织D、社区我的答案:B4与定距尺度相比,定比尺度更有利于反映变量之间的:(1.5分)A、距离关系B、因果关系C、数量关系D、比例关系我的答案:B5“××牌啤酒制作精细,泡沫丰富、味道纯正,您是否喜欢?”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呢?(1.5分)A、不易回答B、措辞不准确C、措辞太复杂D、诱导性提问我的答案:D6下列抽样方法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1.5分)A、分层抽样B、整群抽样C、多阶段抽样D、定额抽样我的答案:D7某调查问卷的问题:“您对网上购物有什么看法?”属于哪种问题呢?(1.5分)A、公开式B、开放式C、保守式D、封闭式我的答案:B8学术性调查报告与应用性调查报告的一个突出标志是:(1.5分)A、导言与文献回顾B、研究方法C、结果与分析D、小结与讨论我的答案:A9( )又称等距抽样或间隔抽样。(1.5分)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我的答案:B10假如大一下学期末,调查同学们对专业的认同感;以后每隔一个学年,也就是大二下学期末、大三下学期末和大四下学期末,分别对同一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专业认同感。请问:这里采用的是哪种研究方法?(1.5分)A、横向研究B、趋势分析C、同期群研究D、追踪研究我的答案:D1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调查报告注释的形式:(1.5分)A、夹注B、脚注C、尾注D、参考文献我的答案:B12调查问卷封面信的主要作用有?(1.5分)A、指导被调查者如何正确填写问卷B、登记调查访问工作的执行和完成情况C、打消公众的顾虑,获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D、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我的答案:C13属于定类测量层次的是:(1.5分)A、性别B、年龄C、收入D、职业声望我的答案:A14回收率达到多少就被认为是“足够的”?(1.5分)A、70%B、60%C、50%D、40%我的答案:C15在撰写应用性调查报告时,按照时间的先后来组织和安排写作结构,属于:(1.5分)A、纵向结构式B、横向结构式C、纵横结合式D、并列式我的答案:A16( )又称作方便抽样或自然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1.5分)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多阶段抽样D、偶遇抽样我的答案:D17当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不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异质性程度比较大时,则特别适合于( )(1.5分)A、分层抽样B、整群抽样C、多阶段抽样D、偶遇抽样我的答案:B18下列关于描述性调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5分)A、主要回答“为什么”B、所需的样本规模较大C、通常从理论假设出发D、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我的答案:B19种族偏见犯了哪种经验研究中人们常犯的错误?(1.5分)A、过度概括化B、不确切的观察C、提出假设或解释现象缺乏理论支持D、选择性观察我的答案:D20“将被调查者工资单上的应发金额数加上每月奖金,发放统计表上他所得的合计数额就是他的收入状况”是:(1.5分)A、测量客体B、测量内容C、测量法则D、数字和符号我的答案:C二、多选题 (题数:15,共 30.0 分)1从写作要求来看,解释性调查报告强调内容的:(2.0分)A、广泛B、详细C、集中D、深入我的答案:CD2适合采用自填式问卷的人群有哪些?(2.0分)A、专业技术人员B、行政人员C、城市居民D、大学生我的答案:CD3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清楚地陈述所要调查的课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哪些?(2.0分)A、先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B、将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的问题C、用变量的语言对课题进行陈述D、应把题目范围尽可能扩大我的答案:ABCD4下列关于纵向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0分)A、在两个以上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B、目的是对总体的横截面进行了解C、有趋势分析、同期群研究和追踪研究三种方法D、能分析出研究对象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我的答案:ACD5从问卷的形式和设计要求来看,问卷可以分为哪些类型?(2.0分)A、电话问卷B、自填式问卷C、网络问卷D、访问式问卷我的答案:BD6下列属于抽样设计内容的是?(2.0分)A、明确调查对象B、明确调查总体C、选取合适的抽样方法D、决定样本规模我的答案:ABCD7下列哪些属于自填式问卷法?(2.0分)A、个别发送法B、集中填答法C、电话访问法D、网络调查法我的答案:ABD8如何避免过度概括化?(2.0分)A、运用足够的样本观察B、重复进行同一项研究,看是否每次都得到同样的结果C、把一些类似的事件当作某种普遍模式的证据D、稍有变动的情况下再度进行这项研究,以检验或者证实或者质疑早前的研究发现我的答案:ACD9答案设计必须满足哪些条件?(2.0分)A、多样性B、穷尽性C、典型性D、互斥性我的答案:ACD10普通调查报告用得较多的标题形式主要有:(2.0分)A、陈述式B、结论式C、问题式D、双标题式我的答案:ABCD11问卷调查的缺点有哪些?(2.0分)A、回答率难以保证B、对被调查者文华水平有一定要求C、不能保证填答的质量D、回答比较受限我的答案:ABCD12问卷调查的优点有哪些?(2.0分)A、节省时间、金钱和人力B、有很好的匿名性C、可以避免主观偏见D、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我的答案:ABCD13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哪几条标准作为选择调查课题的依据?(2.0分)A、重要性B、客观性C、创造性D、可行性E、合适性我的答案:ACDE14关于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2.0分)A、不可信,必无效B、可信,可能有效,可能无效C、无效,必不可信D、无效,必可信E、有效,必可信我的答案:ABE15问卷的主要结构有?(2.0分)A、封面信B、编码C、指导语D、问题及答案我的答案:ABCD三、填空题 (题数:10,共 20.0 分)1当某个总体是由若干个有着自然界限和区分的子群(或类别、层次)所组成,同时,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很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差异不大时,则适合用____的方法(2.0分)我的答案:第一空:分层抽样2____又称作方便抽样或自然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2.0分)我的答案:第一空:偶遇抽样3____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就给出若干个特定的答案,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回答的问题。(2.0分)我的答案:第一空:开放式问题4____是不给被调查者提供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的问题。(2.0分)我的答案:第一空:开放式问题5____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的方法。(2.0分)我的答案:第一空:整群抽样6____又称等距抽样或间隔抽样。(2.0分)我的答案:第一空:系统抽样7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晰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这指的是_____。(2.0分)我的答案:第一空:调查课题的明确化8____不是按照概率均等的原则,而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经验或其他条件来抽取样本。(2.0分)我的答案:第一空:非随机抽样9____采取邮寄或发放的方式交到被调查者手中,被调查者在没有访问员在场和帮助的情况下自行填写,然后通过邮局寄回,或者网络平台返回,或者调查员上门等多种方式收回问卷。(2.0分)我的答案:第一空:邮寄访问法10所谓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____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____、____、____、手段的详细说明。(2.0分)我的答案:第一空:具体第二空:程序第三空:步骤第四空:方法四、判断题 (题数:20,共 20.0 分)1解释性调查在内容上不要求具有广泛性,不要求面面俱到。(1.0分)我的答案: ×2无信度的测量一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1.0分)我的答案: √3阅读各种文献时,要以一种崇拜的心态去阅读,全盘接受文献中所说的内容。(1.0分)我的答案: ×4假如有研究者在研究城市犯罪时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其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的城市,呈现出“城市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犯罪率越高”的趋势。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1.0分)我的答案: ×5封闭式提问方式就是不提供备选答案的提问方式。(1.0分)我的答案: ×6样本评估,就是对样本的质量、代表性、偏差等等进行初步的检验和衡量。(1.0分)我的答案: √7调查报告中需要援引别人的论述、结果、资料或数据时,如果引用别人的原话、原文,不用引号,只需在其后作上记号注明即可。(1.0分)我的答案: ×8摘要往往放在报告的最末尾,并且是单独作为一个部分与报告隔开。(1.0分)我的答案: ×9测量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其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都还不太高。(1.0分)我的答案: √10有信度的测量一定是有效度的测量。(1.0分)我的答案: √11PPS抽样的方法正是为了解决多阶段抽样中各阶段元素规模不同问题而设计的。(1.0分)我的答案: √12好的选题只能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1.0分)我的答案: ×13定额抽样是一种非概率抽样方法。(1.0分)我的答案: √14非概率抽样可以进行统计推断。(1.0分)我的答案: ×15在撰写调查报告时,行文要表现出力图说服读者同意某种观点或看法的倾向。(1.0分)我的答案: √16整群抽样样方法的一个优点,就是在不增加样本规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样误差,提高抽样的精度。(1.0分)我的答案: √17调查问卷是唯一一种调查工具。(1.0分)我的答案: ×18在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果与分析部分,统计数据和图表越多越好。(1.0分)我的答案: √19撰写调查报告时,叙述中最好使用最三人称或非人称代词,尽量不用第一人称。(1.0分)我的答案: √20文献综述既要“述”还要“评”?(1.0分)我的答案: √

凡之亡也

在社会中认识和研究法律

法律社会学的出现是20世纪西方法学领域的重大事件,它将法律置于社会整体的视野中来观察和描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法律研究方法。英国法律社会学家罗杰·科特威尔所著的《法律社会学导论》从介绍西方国家法律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入手,旨在呈现法律社会学的一般性导论,可以给予我们法学研究有益启发。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说,“法律是生活的全部内容,但应有一个特定的观察视角。”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和观察法律,无疑是法律社会学的首要研究方法。关于法律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该书从五种理论进路进行分析。该书认为,法律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法律渗透在社会行为的所有领域中”。因此,将法律放置在社会之下观察,法律即具有多维度的社会实在。社会学可以给法律提供“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一,作为社会生活框架的法律。其一,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的研究表明,法律起源于伦常。伦常逐渐演变为法律,立法也必须与伦常保持一致。“社会生活自身具有活力,法律、哲学、宗教、道德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事物,只不过是这种活力的各种表现而已。它们深深扎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几乎无力改变这种进程。”其二,正如萨维尼所言,法律和语言都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达。因此,讨论法律制度时,离不开文化一词。事实上,“一切有关法律制度和法律概念之特征的问题都必须结合其生存的社会环境进行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其三,社会的发展表明,法律问题已不再是社会组织的核心问题,法律思维也不仅是法律人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社会中许多组织、机构和社会关系用以解决问题的日常方式的一部分。笔者以为,以上论述充分表明,法律具有浓厚的社会基础,法律植根于社会,法律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第二,作为社会变迁工具的法律。在社会变迁的历史长河中,有意识地运用法律来促进或者阻碍社会变迁是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的重要时期都包含了法律和诉讼的广泛使用。”至于法律如何影响社会变迁,该书以立法策略为例,指出:法律塑造社会制度,这些社会制度进而对社会变迁的速度或者性质产生直接影响;法律通常给专门为变迁施加影响而设的机构奠定制度框架等。再如,该书以立法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有效影响人们的行为或态度为例,引用美国社会学家埃文的理论,指出有效立法必须具有权威和威信、必须确认服从法律的实际模式等七个条件。笔者认为,法律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虽然表明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工具,但是“法律植根于社会”的命题依然成立。第三,作为整合机制的法律。从社会学角度而言,一部法律的功能完全不依赖于制定者的意图,而取决于它在维护现行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中的贡献。“社会制度或法律制度具有的显著功能,只能根据它作为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系统的要素所处的地位来确定,也许完全不同于与其存续直接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内容。”这就是功能分析方法。为了展示法律的功能分析,该书以庞德、涂尔干、卢埃林和帕森斯四位学者为例,说明法律是一种整合机制,即一种应对危及社会基本凝聚力的紧张或冲突的处理方式。如帕森斯的社会系统分析,为法律在社会系统各功能要素关系全景中的位置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清晰的详细说明。第四,作为意识形态的法律。意识形态观念解决的是一个社会中被普遍接受的理念或态度的维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观念,主要阐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的压迫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前者是指法律作为一种压迫性工具,在维持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的秩序和稳定、应对支配性生产方式的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后者是指工人和资本家在法律上实现平等,一方面工人有权获得工资,另一方面资本家有权获得利润。就意识形态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资本主义法律意识形态提供了三种解释进路:经济派生论、结构主义、阶级工具主义。此外,该书重点论述了作为西方法律和社会标志的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个人主义采用一种绝对化的视角来观察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契约、雇佣合同、婚姻等均是个人主义的体现。第五,法律具有正当性。可以说,法律的正当性是法律可接受性的前提和基础。韦伯认为,西方社会的政治正当性基础来自于一个由抽象且全面的规则体系所构成的法律秩序,即所谓的法治。随着法律的发展,现代法律也出现了转型,包括三种类别:自由裁量式调整、机械式调整、个别化调整。面对法治后的法律正当性,书中认为,需要自由裁量式调整的助力,通过该调整,不仅为行政管理提供有效方式,还能够避免法律政策实施。该书深刻揭示了法律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精细理论和系统体系,这无疑为法律社会学的深入发展作出了持久贡献,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检察日报 青海省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王水明)

红梅阁

自考必备:行政管理03350社会研究方法练习题3(含解析)

1.在不同时点调查1968~1970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不同年代的思想发展过程,属于纵向研究中的()A.同组研究B.同期群研究C.趋势研究D.同时研究(答案:B)在不同时点调查1968~1970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不同年代的思想发展过程,属于纵向研究中的同期群研究。2.研究者在整个研究的前期阶段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是()A.应用性研究B.探索性研究C.解释性研究D.描述性研究(答案:B)研究者在整个研究的前期阶段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是探索性研究。3.在列出“参考文献索引”时,对于未出版的学位论文,所列出的项目中排在最前面的是( )。A.时间B.论文名称C.授予学位的大学D.作者(答案:D)对于未出版的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应包括的项目有:作者、论文名称、授予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等。所以D正确。4.在抽样的专业化表述中,每一个具体的调查对象被称为()A.总体B.样本C.元素D.抽样框(答案:C)每一个具体的调查对象被称为元素。5.社会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是典型的()A.观察者效应B.被观察者效应C.观察者偏见D.被观察者偏见(答案:B)本题考查被观察者效应。其含义是当被观察者意识到有人对他们观察时,总会有意无意地改变他们的行为与表现,使其行为与表现显得“正常”,更符合社会规范。“罗森塔尔效应”可被看作是被观察者效应的最好反映。因此答案是B项。6.信度指的是测量的()A.正确性B.可靠性C.完整性D.标准性(答案:B)社会测量的成功与否,主要依靠信度和效度两项技术性指标来评判。所谓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概念的真实含义,指的是测量的准确性。7.在文献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文献形式是()A.书面文献B.音像文献C.缩微文献D.机读文献(答案:A)文献的种类繁多,根据文献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书面文献、音像文献、缩微文献、机读文献等,其中书面文献指用文字或数字记录的资料,是一种最广泛的文献形式。8.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是 ()A.概念、B.变量C.理论D.命题(答案:B)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是变量。9.在社会研究中,属于非介入式社会研究方式是()A.观察法B.实验法C.文献法D.访谈法(答案:C)在社会研究中,属于非介入式社会研究方式是文献法。10.根据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观察法可分为( )A.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B.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C.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答案:C)本题考查观察的类型。按观察场所和对观察情景与条件的控制程度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法和实地观察。按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观察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按观察过程的控制程度与观察内容的标准化程度,观察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按观察对象是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还是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发生后所留下的痕迹,观察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因此答案是C项。11.在社会测量中,与自然科学测量最接近的是()A.定性测量B.定量测量C.实地测量D.深入访谈(答案:B)社会测量中,与自然科学测量最接近的是定量测量,即针对表示某种社会属性的概念,构造出相应的测量工具,对之进行经验观察,并以数字形式表示观察结果。12.访谈者对被访者说:“这个问题你没说清楚”;“你说的前后矛盾”。访谈者这里所犯的错误是()A.提问方式不恰当B.没有把控好跑腿C.方式不中立D.题目转换方式不恰当(答案:C)访谈者对被访者说:“这个问题你没说清楚”;“你说的前后矛盾”。访谈者这里所犯的错误是方式不中立。13.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是()A.实证主义B.人文主义C.科学主义D.实用主义(答案:A)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14.具有分类、次序、距离和比率特征的测量层次是()A.定量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答案:D)具有分类、次序、距离和比率特征的测量层次是定比测量。15.问卷的主题部分包含()A.编码体B.问题和答案C.封面D.访问记录(答案:B)问卷的主题部分包含问题和答案。16.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B.研究方法的新颖性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D.研究内容的新颖性(答案:C)研究领域的新颖性,即在一个新的、前人尚未涉足的实践和理论领域的研究。研究方法的新颖性,即采用新的方法去对有关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以扩展和深化已有的研究和突破以往研究方法的局限,发现以前难以发现的规律。研究视角的新颖性即从不同的角度对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从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研究内容的新颖性是对前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补充不同的研究内容。所以C正确。17.通过标准化的编码,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简化为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的形式化资料。这种定量研究方法属于( )A.既有资料分析B.内容分析C.现存统计资料分析D.二手资料分析(答案:B)通过标准化的编码,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简化为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的形式化资料。这种定量研究方法属于内容分析。18.在审核资料时,研究者要对资料进行逻辑检查,检查资料中有无不合理和相互矛盾的地方。这是研究者应该遵守的 ()A.真实性原则B.标准性原则C.准确性原则D.完整性原则(答案: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料审核原则中的准确性原则。资料审核的原则包括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标准性原则,题干的描述反映的是准确性原则。19.如果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位于O~O.3之问,可以认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是()A.无相关性B.低度相关C.中度相关D.高度相关(答案:B)如果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位于O~O.3之问,可以认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低度相关。20.具有方便、快捷、成奉低等优点的问卷调查方法是()A.面对面访谈B.电话调查C.集中调查D.网络调查(答案:B)有方便、快捷、成奉低等优点的问卷调查方法是电话调查。文范青年,专注继续教育,纯手打,喜欢的多多支持关注哦

圣人怀之

民俗学深化社会史研究方法

自从民俗学者对“民”的认识从“乡村之民”扩展为任何人群、对“俗”的界定从“古俗”“文化遗留物”扩展到“生活文化”“生活世界”以来,民俗学研究就突破了自身的阈限,与更多学科产生了广泛联系,并在一些学科中从研究对象上升到方法论的地位。将民俗视为阐释社会历史进程的独到视角,已经成为社会史研究的基本路径之一,并为社会史倡导的“目光向下”提供了切实的聚焦视点。成为社会认同纽带按照民俗学对民俗的定义,民俗是某个特定人群普遍承认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模式。因此,民俗可以发挥交流和整合的功能,成为社会认同的纽带。从传统时期开始,诸多民间信仰就打上了鲜明的行业或者地域标签,这恰恰是民间信仰发挥认同功能的结果。例如,赵世瑜认为,兴建鲁班殿是建筑行业摆脱匠户制束缚之后强化行业认同的举动,马神殿反映了骡马业的群体认同意识。诸多研究也表明,会馆往往与地域性信仰场所合而为一,如福建会馆大多也是天后宫,山西会馆常常坐落于关帝庙等。近代以降,民俗生活在新的社会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贺萧发现,天津工人通过参加民俗活动,既可以强化与农村家乡的联系,也有可能在城市生活中发展出新的关系网络。上述学者从民俗的社会认同功能阐释了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路径,为社会组织或共同体研究开启了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之外的新思路。如果说赵世瑜的研究改变了以往仅把民俗活动作为某个社会组织的精神文化活动而“稍稍提及”的书写方式,那么贺萧的研究更凸显了民俗学观察与社会史研究互动的学术效应。她修正了以往将民俗视为落伍事物的偏见,使人们认识到民俗对现代社会关系起到的孵化作用。作为社会结构镜像很多民俗活动实际上包含了对个体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职责的规定,这既是对个体社会角色的定义,也是对其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不断确认并固化。因此,民俗作为各种社会关系展开的场域,也就成为观察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变迁的有效切入点。韩森和滨岛敦俊都从民俗视角出发建构对江南社会的认知。韩森通过解读神灵回应商人请求、民间信仰跟随商人“越境”传播等新的民俗现象,印证了宋代以商业革命为驱动和表现的社会转折。滨岛敦俊认为,官府镇压抗租暴动时看似匪夷所思的惩罚举措(除了参与者遭到逮捕之外,各村小庙中的神像也被押送到城隍庙),说明官员充分认识到民间信仰在暴动中独特而又举足轻重的社会组织作用,因此对暴民的惩罚从凡世延伸到现实社会的镜像世界——民间信仰。乡村土地庙向镇城隍庙“朝集”和“表敬”的风俗被视为农民的生活圈超越自然村落或者“社”,以及市镇兴起在“宗教方面的反映”。这些研究深化了人们对民俗社会象征意义的认识。社会结构的确立与变动既取决于社会组织之间的平行互动,也深受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垂直影响,后者一度是社会史关注的热点话题。区别于传统史学自上而下的观察视角,民俗作为以民间为主体的行为活动,成为社会史研究者自下而上打量国家—社会关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华琛提出的“神的标准化”反映了国家对民间社会的“弹性”控制,韩森、赵世瑜等学者认为地方社会试图通过推动民间神进入国家祀典或邀请官方力量参与民俗活动来维护利益和提高地位。备受学者关注的正祀/淫祀现象,更集中反映了国家与社会之间充满张力的复杂微妙关系。还有学者将民俗活动喻为“社会戏剧”。这同样是强调民俗对生活的镜像作用,而且这种镜像作用近似于在表演中以戏剧冲突的形式对生活中的矛盾加以集中展现。因此,相较于其他历史现象,民俗更能凸显社会结构内部不易察觉却又关键的因素。社会重组的资源民俗学在历史人类学方法论中更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地位。郑振满指出,从民俗研究历史就是历史人类学。科大卫特别重视礼仪研究对认识华南社会的学术价值,把礼仪视为“中国历史上人与人关系的根据”。科大卫把历史人类学三大基本概念之一的“礼仪标识”定义为“地方社会的成员认为是重要的、实际可见的礼仪传统指示物”。可以看出,科大卫所谓的礼仪,与传统认为的“礼”即官方正统礼仪,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反而和与“礼”相对的“俗”多有重合之处。科大卫认为,从他眼中的“礼仪”(约等于民俗)去观察中国历史与社会,才是从民众的角度研究历史的最佳切入点,才是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在地化”的最佳途径。历史人类学者在民俗研究中关注最多的两大基本问题,即维系社会运转的两大重要资源——人(人力)和钱(资本)。民俗活动的主体是哪些人,是怎么组织起来的,揭示了当地的社会组织结构;钱从哪里来,反映了当地的经济结构;钱花到哪里去,折射出当地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这种认识与滨岛敦俊的民俗学立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二者对民俗的理解仍存在本质不同。滨岛敦俊对江南民俗的看法似有过度结构化之嫌,吴滔对苏州吴江双杨会的研究表明村民对信仰中心的选择并非完全以行政等级为依据。民俗既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种精神活动,民众对神明的选择有着极为多元化的逻辑,有唯灵是信的“实用理性”,也有争夺话语权的现实需要等。因此,把民俗现象放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解读显然很有必要。历史人类学将“结构”进行了“过程化”,把地方社会关系视为一个在不同情境下不断重组的产物,并更加注重吴滔所说的“民间信仰本身在地方社会历史过程中所起的主动作用”。在各种重组过程中,“礼仪标识”被转化为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展现了民俗活动具有将生活文化转化为政治文化超越自身阈限乃至超越社会分层的强大能量。 深度阐释人类社会近年来,常建华提倡推动社会生活史研究向日常生活史研究深入,并指出应建立日常生活与历史变动的联系、挖掘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因素的联系。二者都与民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民俗既是历史积淀的生活方式,更是植根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准则。赵世瑜通过对明清庙会的研究已经指出了蕴藏在节日狂欢中的“日常”机制、“世俗”秩序。民俗是涵盖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文化现象,民俗研究也因此有充分条件成为贯通日常生活与历史变动研究的重要桥梁,成为挖掘日常生活中非日常生活因素的重要切入点,从而有可能对人类社会生活做出最大限度的完整阐释。作为夏之放所说的人类社会的“潜在基础和背景世界”,民俗中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部分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这就确保了在民俗研究中所追寻到的历史变迁动力更具可靠性。如在近代以鞠躬礼取代跪拜礼能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同,并不完全是源于文化精英指出的后者“封建”“专制”带来的屈辱感,更多的是因前者既能满足减轻身体负担,又仍能通过适度的身体惩戒表达“自卑而尊人”的礼仪要义。民众从身体感觉、经验和诉求的角度出发,对国家礼仪体系进行各种形式的选择、改造与重构,这才是社会礼俗变迁的根本动力。这一点仅从法律(上层建筑)、论著(人类精神生产领域)等非日常生活层面是难以真正窥见的。对民俗的认识从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到认识社会结构的有效“镜像”,到社会关系的基本依据,再到涵盖人类生活日常与非日常的叙事方式,反映了民俗学在社会史研究中方法论地位的不断提升与强化。高丙中所忧虑的民俗学学科位置的动摇,即人类学与历史学对民俗学阵地的挺进,恰恰验证了他对民俗学作为“现代国家的基础性学科和支柱性学科”的学科定位。民俗研究贯穿于更多的人文学科之中,甚至起到贯通作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由民俗这个“媒人”促成的联姻就是其重要成果之一。(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6日第1960期 作者:许哲娜精彩推荐: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俗学以民俗文化再造凝聚村落共同体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無花果

社会学在中国:学科化的过程,也就是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

原文作者|李培林摘编|罗东《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李培林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1月。社会学在中国的学科化过程,反映的是中国普遍的制度变迁的实际过程,而这种普遍的制度变迁,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洪流。社会学的学术制度,就像学校的制度、邮政的制度、铁路的制度一样,是一种现代化的“制度符号”,有了这些符号才能解读和延续现代化的“思想本文”。这些制度的酝酿、引入和建立,也许是渐进的、潜移默化的甚至不经意的;随着时间的磨蚀和它们融入“日常生活”,人们或许已经完全忘记了它们最初所具有的意义;但这些制度的形成过程,的确蕴含着观念的断裂、方法的创新和社会的转型。作者简介:李培林,1955年5月生,山东济南人,中国当代社会学家。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从书斋知识到现实世界的“生活”:现代社会学的兴起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社会结构转变过程,制度变迁是这个过程的组成部分。制度变迁虽不像思想观念变革那么充满着论战的激情和攻守转换的戏剧性,但相对于日常生活的基层结构变迁来说,它毕竟是显著的,具有思想符号和行为规范的普遍意义,特别是政治体制的暴风骤雨般的变革,往往会成为划分时代的标志。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日常生活的基层结构的变迁,是最大量发生的、最不为人所在意的和最经常、最持久也是最根本、最深层的社会变迁。很多学者习惯于把思想观念视为比日常生活更深层的东西,而现代社会学方法的导入,将这一观念本身颠倒过来。 历史上的学者,似乎从来注重的都是从书本里寻知识,讲究师承关系,讲求思想渊源。学问的深浅,要看概念的锤炼功夫,要看能否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发现新的微言大义,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话语和观念符号。日常生活的油盐酱醋茶、食衣住行闲,大概应归于形而下的末流,不是值得学者们关注的东西。现代社会学方法的产生,是把自然科学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移植到社会科学上来,它开辟了从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观察中寻找学问的道路。做学问,要学会询问,这也许就是学问的本义。但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世界上还很少有人把今天社会学的所谓社会调查方法概括为一种做学问的路子。法国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工程师勒普莱(F·Le Play,1806-1882)通过对工人家庭进行实地调查和个案调查获得的资料,在1864年写了《欧洲工人》一书,从而使他成为开创社会学调查方法的最早的先驱之一。涂尔干(mile Durkheim,1858-1917),又译为迪尔凯姆、杜尔凯姆等,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年鉴》创刊人。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而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通过他在1895年出版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和1897年出版的《自杀论:一种社会现象的研究》,使社会学在做学问的路子方面完全从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方列强拓展和维护殖民地的需要,人类学受到刺激而快速发展起来,对土著社会的关注使许多人类学家赴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进行实地调查,社会学的参与观察调查方法也因而进一步地发展了。革命的理论家为了理论的适用性,也很早就开始使用社会调查的方法。1845年恩格斯在24岁时,就根据实地调查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而马克思在1880年62岁时还设计过一个长达100个问题的《工人调查表》。社会学在中国:做学问的方法为之一变社会学在中国的导入和产生,也使中国学者做学问的方法为之一变。中国的学者们这时才幡然醒悟,原来学问(尤其是解释具体社会现象、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学问)也是可以来自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的。社会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在中国的运用,使中国学术的实践取向进一步强化。中国最早的社会调查大概是北京社会实进会(1913年北京高校学生组织的社会服务组织)于1914-1915年对北京人力车夫的调查。此外,1923年,陈达指导清华学校学生调查了附近的成府村91户人家、安徽休宁县湖边村56户人家和学校雇役141人;1924-1925年,甘博、孟天培、李景汉在北京调查了1000位人力车夫、200处出赁车厂和100个车夫家庭;1926年,孟天培和甘博以北京几家粮店的账簿、行会章程为依据,以若干家庭社会预算为参照,调查了北京1900-1924年25年的物价、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情况;1926-1927年,陶孟和采用家庭记账法,对北京48个手工业工人家庭和12个小学教员家庭的生活费进行了调查,写成《北平生活费之分析》一书,于1930年出版。 李景汉(1895-1986),中国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在中国教学的外国教授,也指导学生进行了深入调查:1918-1919年,沪江大学社会学教授葛学溥指导学生对广东潮州650口人的凤凰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用英文写成《华南乡村生活》,于1925年出版;1922年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委托马伦(C·B Malone)和载乐尔(J·B Taylor)指导9个大学的61个学生,对直隶、山东、江苏、浙江4省的240个村1097户家庭进行了调查,并以英文写成《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出版;1923年,在白克令教授指导下,沪江大学社会调查班的学生调查了上海附近360口人的沈家行村,调查结果写成《沈家行实况》(张镜予主编),于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大概是第一个用中文写的农村社会调查报告。中国早期社会学调查报告的经典之作,当属李景汉1933年发表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笔者在此处不厌其烦地罗列这些中国早期的社会调查,只是为了说明,这种研究的方法,并非中国从来就有的,也并非从中国传统治学文化的土壤里自然长出来的,它像社会学在中国的产生和邮政、铁路、学校等新事物在中国的出现一样,也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和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观念断裂的标志。吴景超(1901-1968),社会学家,1928年获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金陵大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计划系任教。日常生活:每日每时的结构变迁制度的变迁,只在某些历史时段表现得比较突出,尽管20世纪以来,中国的制度变迁(包括制度革命和体制改革)曾多次成为历史的主题,但制度相对稳定的时期仍然是更为经常、更为长久的状态。制度本身的含义,就意味着它是相对稳定的行为规范,人们不可能永远在制度变迁中生活,就像无法驾车行驶在交通规则日新月异的道路上。制度的建立是为了降低人们行动的成本,制度具有这种节约行为成本的功能,因此制度变迁本身是要付出成本的,只有当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这种制度变迁才是合乎理性的。但是,相对于制度变迁来说,日常生活的基层结构的变迁每日每时都在进行,它由无数的,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又实际上变动不居的日常社会现象构成。这种持续的不间断的社会结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常态,只不过有时缓慢得让人感到死气沉沉,有时又加速得让人感到变幻如云、不知所措。社会学所研究、所关注、所要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学问,实际上就是关于这种日常生活基层结构的变化规则的知识,这种知识除了来自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分析综合之外,别无他途。这种做学问的方法,并不只限于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在历史研究的领域,这一方法也同样有效。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研究15-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时,就特别注重从最基层的日常生活结构的变化入手;他不厌其烦地从各种琐碎的关于衣食住行的资料中去发掘那些人们所不经意的东西,认为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形成。布罗代尔是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该学派是由费弗尔(L·Febvre,1878-1956)和布洛赫(M·Bloch,1886-1944)创立的,其研究方法受到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的影响,强调研究要“科学”和“客观”,注重依据经过缜密考证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档案资料,发掘个别、特殊社会现象之间的历史因果关系。费尔南·布罗代尔(1902-1985 ),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的第二代代表人。他曾提出了著名的长时段理论。布罗代尔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开历史研究的新风。这样撰写历史当然不如研究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传统历史方法简洁,甚至让人觉得把轰轰烈烈的历史写得那么平常乏味、那么枯燥繁琐,但这样撰写的历史也许才是更为真实的,更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中国是史学大国,但对中国的历史,史学家更多关注的是正史,如朝代史(“二十四史”)和编年史(《资治通鉴》等),而不是各种历史档案本身。对中国的“二十四史”,史学家历来关注的也是本纪、帝纪、列传、世家以及王朝更迭等重大事件,近现代治史的学者,才把目光更多地转向考古发掘和历史遗留的实物,注重引证和依据第一手资料,也更注意研究史书中反映日常生活的食货志、刑法志、地理志、礼仪志、乐志、艺文志、职官志、舆服志、选举志等。所以,对于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历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观察。人们比较习惯的层面和感到方便的观察角度,往往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耳熟能详的代表人物和不同派别的社会思潮,而人们最容易忽略的重要层面就是“日常生活”。19世纪末,中国“人多好之”的进口衣物食物用物,如洋布、洋缎、洋呢、羽纱、漳绒、毡毯、手巾、花边、纽扣、针线、伞、颜料、牙刷、牙粉、胰皂、火油、咖啡、吕宋烟、纸卷烟、洋酒、火腿、洋肉脯、洋饼、洋糖、洋盐、洋干果、洋水果、药水、丸粉、马口铁、钟表、寒暑表、风雨针、电气灯、自来水、玻璃镜、照相片、电线、显微镜、德律风、传声筒、留声筒等1895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即著名的“公车上书”,因进京会考的书生可乘公车,所以史称“公车上书”)中,提出务农、劝工、惠商、恤穷的“养民之法”,这里所列的物品,是他在谈到劝工、惠商时列举的关系“民生国计”的外来工业品和引起严重贸易逆差的外来生活商品。现在早已成为寻常之物,在生活中和人们的记忆中甚至难以留下它们改变生活方式的变迁痕迹;但它们的导入和融入中国日常生活的过程,就像制炮造舰等技术、学校邮政铁路等制度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思想导入和融入中国社会的过程一样,反映的是中国缓慢走向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而且是从日常生活的最基础层面揭示这一过程。“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张力:从梁启超、梁漱溟到费孝通20世纪初社会学在中国的导入和产生所推动的学术走向生活、走向实践的取向,以及外辱内忧之下学者所形成的富国强国的强烈使命感,形成了中国社会学的介入生活、干预生活的传统,推动一大批学者走出书斋步入生活基层。同时,也形成了学术上的一个明显特征,即在研究中国时强调文化“特殊性”。关于“特殊性”问题,起初似乎是由于学西方不见实效,焦虑之下反观中国现实,于是发现了中国不具有走西方道路的文化基础这个“理由”。但开始也还只是涉及东方之于西方、中国之于外国在社会结构和文化上的特殊性,后来关于这种“特殊性”的探讨被扩展到很多学术领域,包括学科的理论、规则和方法。梁启超是较早(1906年)提出东西方社会具有根本差异的学者。他提出这种差异,不过是为了证明,欧美的经济社会“陷于不能不革命的穷境”,而中国的经济社会,只能“使循轨道以发达进化,而危险之革命手段,非所适用也”。他解释说:“我国现时之经济社会组织,与欧洲工业革命前之组织则既有异,中产之家多,而特别豪富之家少。其所以能致此良现象者,原因盖有数端。一曰无贵族制度。欧洲各国,皆有贵族,其贵族大率有封地……二曰行平均相续法。欧洲各国旧俗,大率行长子相续……三曰赋税极轻。欧洲诸国,前此受教会重重压制,供亿烦苛,脧削无艺,侯伯、僧侣不负纳税之义务,而一切负担,全委诸齐氓……凡此皆说明我国现在经济社会之组织,与欧洲工业革命前之经济组织,有绝异之点。而我本来无极贫极富之两阶级存,其理由皆坐是也”。梁启超在这里提出的,不仅是中国社会组织特殊论,而且是中国社会组织优越论。《新青年》杂志封面。陈独秀在即将就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的1915年,在其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认为,第一,“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第二,“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第三,“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利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陈独秀所说的东洋民族,显然是指中国,而且他的阐述中赞扬西洋的民族性、贬斥中国民族劣根性的取向是明显的。他认为中国的宗法制度损害个人独立之人格,窒碍个人意思之自由,剥夺个人法律平等之权利,养成依赖性从而戕贼个人之生产力,所以“欲转善因,是在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庭本位主义”。梁漱溟大概是近代以来中国学者中谈东西文化差异问题最多的人,1920-1921年他就发表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除早期那篇使他以中学之学历而能持北京大学教鞭的《究元决疑论》梁漱溟在北京上完中学后,再未接受正规教育,完全靠自学。1916年他24岁时,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谈印度佛学的《究元决疑论》一文,蔡元培看到后即邀他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讲授印度哲学课程,而此时在北大哲学系执教的基本上都是留学回来的,此事一时传为佳话,成为蔡元培不拘一格选人才的例证。和关于印度哲学的著作外,这个问题几乎贯穿于他所有著作。而1928-1933年发生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显然刺激了他在这方面的思考。梁漱溟认为,首先,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中国已蜕出的宗法社会是“家庭本位的社会”,“西洋近代社会是个人本位的社会——英美其显例;而以西洋最近趋向为社会本位的社会——苏联其显例”,“团体与个人,在西洋俨然两个实体,而家庭几若为虚位。中国人却从中间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而以伦理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与团体这两端(这两端好像俱非他所有)”。其次,西洋“中古社会靠宗教,近代社会靠法律”,而中国社会“以道德代宗教,以礼俗代法律”。再次,中国是“职业分途的社会”,西洋是“阶级对立的社会”,西洋社会“中古则贵族地主与农奴两阶级对立,近代则资本家与劳工两阶级对立”。最后,中国社会只有周期性的治乱而无革命,西洋社会则既有工业革命又有社会革命。梁漱溟(1893-1988),思想家、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梁漱溟强调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特殊性,大致是为了说明中国民族性的劣根性,而改造这种劣根性要从“乡村自治”开始,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关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这几个差别,梁漱溟在他1937年出版的《乡村建设理论》(一名《中国民族之前途》)中都已提出,而据他所说,这种见地和主张萌芽于1922年,大半决定于1926年冬,而成熟于1928年。此处引自他的《中国文化要义》,该书内容曾在1941年在广西大学讲演,1942年开始写作,但到1949年才出版。1947年,费孝通在经历了他的实地社区调查阶段之后,开始用比较的手法从理论上分析乡土中国的特征。他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形成的“差序格局”,而现代西洋是“团体格局”,“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个架子,每个人结上这个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他还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西洋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中国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西洋现代社会是地缘社会,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费孝通(1910-2005),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著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等。费孝通在论述中国乡土社会与西方现代社会的差异时,有时似乎是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但更多的时候又似乎是直接受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影响(特别是滕尼斯关于社区与社会的结构差别的理论),把这种差异视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阶段性差异。过于强调文化或结构“特殊性”在学术上的陷阱随着东亚经济的起飞成功,新儒家学说又重新提起东西方文化差异问题,但这次的命题似乎有所改变,中国人似乎不再有文化上的自贬和自嘲。1983年,在香港召开的“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教授金耀基宣读了《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韦伯学说的重探》一文,质疑韦伯在《中国的宗教:儒家与道教》一书中关于儒家伦理是传统中国社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最主要原因的判断,要翻这个“长期以来几为学术界默然遵守的铁案”。金教授认为,东亚社会经济发展之谜,对韦伯的假设提出“经验现象的挑战”,而这种现象正可以按照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方法,以儒家伦理给予“文化的解释”。1985年,在第二次“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上,陈其南的《家族伦理与经济理性——试论韦伯与中国社会研究》一文,深化了这一探讨,分析了儒家的家族伦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凸显了儒家“光宗耀祖”的成就目标和精神动力。1987年,余英时发表了《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一书,试图通过对中国长时段历史的研究来解决这个韦伯式问题。他认为在传统中国的价值体系中,也存在如新教伦理的勤、俭那样的工具理性,这是中国明朝中叶后商业蓬勃发展的原因。从此,这个话题似乎成为新儒家的主题,也几乎成为1988年在香港召开的第三次“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的主题。(参见这次研讨会后出版的论文集《中国宗教伦理与现代化》(黄绍伦,1991)。该文集中请重点参阅张德胜的《儒家伦理与成就动机:事实与迷思》和G·G Hamilton的《父权制、世袭主义与孝道——中国与西欧的比较研究》两文)这种具有继承性的对中国社会结构或文化“特殊性”的强调,是很有意义的,但在学术上也有陷阱,它有可能使人们把最终将汇入普遍性的特殊性,当作一种持久的特殊性。世界现代化的过程,尽管也是价值观走向多元化的过程,但从特殊性走向普遍性这一规律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如果把关于中国文化“特殊性”的命题扩展到中国的研究和学术的“特殊性”上,那就更进入误区了。科学是超越国家、民族、地域和文化的。作为科学的社会学也只能有一个,它是属于全世界的,它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学派、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思潮,可以有不同的理论发展阶段,可以有对不同社会和不同文化的研究,但属于这个学科的基本逻辑和规则是相同的。本文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节选自《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一书。本文编排省去了原文注释、引用,详见原书。标题由摘编者所取。封面题图来自纪录片《城市梦》(2019)。原文作者 | 李培林摘编 | 罗东

第七天

赵文银:人类社会的存在形式和开发方法

似乎人们并不知道人类的目的是创建人类社会生命体。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哲学命题,尽管如此,人类通过自己设计的逻辑规则创建社会型生命体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类社会的确是人类自己创建的社会型产品。不过从逻辑世界里创建事物的技术原理来看,人类自己设计产品的逻辑规则系统的行为是很危险的,因为人们无法按照技术原理提出理想的用户需求模型,只能在没有目标的状态下采用迭代的方式探索目标需求模型。比如康德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创建人类社会需求模型的三大初始条件,自由意志、上帝存在与心灵永恒,但是并没有从计算科学的角度提出可计算的数学模型。尽管这种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创建社会型产品的过程存在很多的危险,但是人类并不是从无开始创建人类社会的,而是在动物社会的基础上创建人类社会的。按照当前的软件开发思维,人类的行为相当于修改已经存在的软件产品的功能属性,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在以自然人为量子个体创建的社会型产品基础上的升级版本。按照逻辑世界里的规则守恒原理,人类设计的规则来自对逻辑世界里已经存在的规则的类型转换,人类无法创造没有逻辑来源的规则。这是一条创建人类社会的基本公理,哲学家们基本上都是依据这条公理探索研究人类社会的创建方法和内在的运行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倘若参考现代计算科学的形式对人类社会进行逻辑抽象,就可以采用软件开发的形式创建人类社会的开发过程模型,起初,用户提出一个具有应用目的的目标想法(比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这是一个理想的场景模型;第二,采用迭代的形式创建社会型产品,当社会型产品满足满足用户场景模型的要求时,社会型产品就进入平稳运行结果,不再进行重大的状态改变;第三,根据当前的社会型产品的存在状况提出更高的应用目的,重复第二个逻辑步骤。很明显,这个开发方法里出现了图灵停机命题的哲学难题。似乎人类目前并没有找到在逻辑世界里开发产品的有效方法。尽管哲学家提出了很多思路,但是软件工程师们并没有提出采用计算的形式描述这些逻辑思路的有效方法。在哲学家理想的描述里,一个有效的产品包含系统结构、对象事物、停机行为三个独立的命题存在形式。不过在人们目前掌握的软件开发方法里,对一个产品的系统结构、对象事物、停机行为的描述并不是独立处理的,而是采用相互关联的依存形式进行描述的。这种情形导致了非常严重的软件危机。尽管软件工程师们提出了很多解决软件危机的方法,不过布鲁克斯博士在《人月神话》里明确地说“用人月作为衡量一项工作的规模是一个危险和带有欺骗性的神话”,并提出Brooks法则:"想进度落后的项目中增加人手,只会使进度更加落后。(Adding manpower to a late software project makes it later )"。哲学家并不关心逻辑体的存在形式,只关心逻辑体的存在本质,而工程师们关心的只有逻辑体的存在形式,比如机械工程师关心的是在创建整体产品的时候,物质逻辑体的搭配和安排的变化与产品属性的变化的关系;而软件工程师们关心的是在创建整体产品的时候,信息逻辑体的搭配和安排的变化与产品属性变化的关系。而在哲学家的思维里,物质逻辑体和信息逻辑体的内在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外在的表现形式。面向事实的软件开发方法属于哲学工程师们提出的开发产品的方法:在一个物理量类型空间里,事实可以分解为结构和更小的事实两个独立的部分。不能进行分解的事实就是对象,也是该物理量类型空间里的量子。该物理量类型空间的尺度边界提供的空间数字是图灵停机命题里的绝对停止条件,即一切的逻辑行为过程只要到达空间边界,逻辑过程就自动停止。不过在人们习惯性的世界观里,人类社会是由一系列的空间区块拼接形成的更大的空间。类似人们熟悉的软件开发模式,软件工程师在开发一个大型软件系统时,会采用建模的方法把整体系统模块切割成大量的小模块,然后分配给不同的工程师,最后再把这些小模块拼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事实上人类社会作为逻辑世界里的一个社会型产品,在产品所在的空间尺度上,具有完整、连续、不可分割的结构体系。采用哲学的形式对人类社会进行抽象,创建人类社会的过程和软件工程师们创建软件系统的过程基本相似:确定产品的逻辑应用目的,把整体产品分割为一系列的局部产品区块。从目前人类掌握的科技水平来看,人们已经掌握了这种先创建局部区块产品,然后再组装为整体产品的能力。这种方法来自还原论的哲学思想,预设“表面上不同种类的存在物或特性是同一的。它声称某一种类的东西能够用与它们同一的更为基本的存在物或特性类型来解释。”早在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就曾认为“一旦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化成简单的力,而且证明自然现象只能这样来简化,那么科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不过还原论者似乎忽略了事物的产品属性,而决定产品属性的是产品最高层级空间里的结构系统。这种采用系统形式分析研究产品属性的思维就是整体论哲学思想。由于产品的结构系统是很难采用先分解创建,然后组装合成的方式形成大空间尺度的结构系统,所以采用还原论思想的方法是很难获得大空间尺度里的结构复杂的产品的。这也是软件工程师们无法解决软件危机的本质原因。只能创建空间结构系统比较简单的软件产品。中国古人似乎了解创建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律,在《国语·郑语》里,伯阳父对郑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告诉桓公,“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实现的话能产生新事物,相同事物在一起则不能长久继续,以一种事物平抑一种事物就称为和谐,所以能丰富生长而且形成新事物,如果把相同的益补给同类事物,全部都会被丢弃的。也就是说,在创建以人为量子单位的社会型产品的时候,需要不同类型的人和谐共存聚集,才能创建更高层级的产品,倘若人的类型相同,则创建的社会型产品是要被丢弃的。《周易·系辞上》里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描述了在空间区域里,事物是按照类型以群聚的形式创建新事物的,而群聚在一起的事物就会产生吉凶。尽管古人并没有采用现代科学的形式描述创建人类社会的技术原理和存在形式,但是似乎从观察到的两种矛盾的现象里找到了正确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方法。所以中国古人采用聚落联盟的形式,以主体聚落为中心创建社会型产品,而不是以单一种族类型为中心创建社会型产品。这种以聚落联盟的形式创建的社会型产品里,一方面强调不同类型事物作为社会型产品构成材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不同事物在创建社会型产品的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层级位置。主体聚落承担的责任最大,是维护社会型产品结构系统稳定的主要力量。从人类社会理想的存在形式来看,主体聚落必须具有强大的包容力,能够把不同类型的聚落聚集在一起,成为社会型产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此,中国古人还提出了人类社会的理想模型,《礼记·礼运篇》里描述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里的大道是指宇宙逻辑世界里客观存在的层级最高的逻辑规则,并不是人们基于应用目的设计的逻辑规则。所以孔子感叹,在三代英明君主的时候,人们按照宇宙最高规则行事,丘没有赶上时代,但是也有这个志向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已经掌握了创建组织层级社会型产品的能力,但是并没有掌握创建系统层级社会型产品的能力,尽管跨国公司的组织体分布在全球的空间区域,但是这种系统属于组织层级空间里的产品的结构形态,并不是人类社会空间层级里社会型产品的系统结构存在形式。事实上,人类社会这个社会型产品是人作为量子个体采用争夺空间位置的方式生长出来的。人们把根据这种观察现象总结出来的逻辑规则称为“丛林法则”,并且主观地认为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是无法改变的,大到国家间、政权间的竞争,小到企业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都要遵循丛林法则,至于竞争结果,那就看各自的实力、智慧、手段和改造或适应世界的能力了。人们当前推崇的西方民主就是以“丛林法则”为基础创建的。不过按照《圣经》里的描述,人因为吃了禁果而获得了智慧功能,具有了与神相似的创建逻辑规则的能力,因此人类拥有了创建比动物社会层级类型更高的社会型产品的能力,甚至可以创建出神类社会层级的社会型产品。很明显,丛林法则是创建动物社会的逻辑规则,并不是创建“神类社会”的逻辑规则。从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技术原理的存在形式来看,自然人是该物理量类型空间里的量子事物,是博弈过程中对抗能量最小的事物,位于该物理量类型空间的最低层级。企业是把个体人聚集在一起创建的社会型产品,属于更高层级空间里的事物,具有更强大的博弈能量,不过企业里的个体人属于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社会人是采用逻辑规则创建的逻辑空间封闭了动物属性的自然人。所以能否创建出该类型空间里最高层级的把所有的自然人聚集起来的社会型产品,关键在于人们能否找到把自然人转换为社会人的逻辑规则。也就是解决卢梭等哲学家的困惑,“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Man was born free, AND he is everywhere in chains.)”从创建逻辑世界事物的技术原理来看,这里的枷锁就是由逻辑规则创建的逻辑空间,也就是社会契约的逻辑规则的存在形式。而这些逻辑规则是人自己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在更高的层级空间里创建出包含了所有人的社会型产品,从而获得更加强大的博弈能量,以便更好地改善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