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发布红毛衣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发布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现已正式发布。相较于2020年,上外2021年的硕士简章与专业目录都有哪些变化呢?下面是划重点时间!招生专业更新 1、新增两个交叉学科,分别为:国别与区域研究(0502J1/99J1)、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0502J2/99J2)。为方便广大考生加深对两个新专业的了解,我校将于2020年9月16日(周三)20:00举办线上专场宣讲,具体宣讲安排如下,欢迎围观。2、政治学一级学科下0302Z4“区域国别研究”专业更名为“比较政治与区域国别”。初试科目调整 1. 外国语科目中的英语、俄语、日语将采用国家命题试题;我校自命题的外国语科目将统一标准命制。2. 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的两门业务课统一为612政治学基础、812国际关系综合。3. 全球传播(非多语种方向)、新闻学(非多语种方向)、传播学、广告学专业的两门业务课统一为643 新闻与传播实务、843 传播学理论。4. 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学的业务一调整为国家命题的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5.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业务一考试科目调整为619现代汉语。6.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两门业务课统一为622文史基础、822文学专业基础,两门科目的相关说明请见专业目录中对应的考试大纲。7. 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专业业务一考试科目调整为640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初试技术分总分、复试成绩比例调整 1. 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翻译学专业的技术分公式调整为“政治成绩*120%+二外成绩*20%+业务1成绩*120%+业务2成绩*120%+政策加分”;其他专业的技术分公式调整为“政治成绩+外语成绩+业务1成绩+业务2成绩+政策加分”。调整后我校除125100工商管理专硕外,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的初试总分(不含政策加分)为500分。注:政策加分,指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号)中,第五十九条规定的加分项目。2. 我校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的复试成绩所占总成绩比例达到50%。来源 | 研招办

此五末者

2019考研择校 —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上外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五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上外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培育])、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招专业基本都是文科或者经管类的专业,没有理工科的专业。很多同学对于上外不是很了解,主要是是对于上外的分数计算方式不是很了解。上海外国语大学计算分数的方式很特别,并不是传统的500分制。而是经过换算的。上外的分数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也就是说这些专业初试的分数经过换算后只有350分。第二种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总分是450分。而且设专业复试技术分线和外语单科线。第三种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总分是450分。但是没有外语单科线。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种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业务 1+业务 2+总分*10%在做具体的数据分析之前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业务 1+业务 2+总分*10%的计算模式。大家知道专业课一门的分数线是150分,业务 1+业务 2+总分*10%就是350分,也就是你要想进复试,以上这些专业总分是以350分来计算的。但并不是说你考试的总分是350分,考研一样都是考500分的内容。但是政治和英语这样算下来每门课的分数只值十分。大家考研时间的规划中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尤其是是专业课这一块,可以说,这些专业你能不能考上,完全就是看专业的分数怎么样,因为专业课初试的权重高达96%。政治英语只要能过国家线就行。这些专业基本都是语言文学类的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也有外国语言文学类的。很多考研机构的老师常常说理工科可以跨考文科(哲经法教文历管),这里文科只是大概这么说。其实研研这里也想提醒想大家,非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同学最好也不要跨考语言文学类专业。因为研研择校这么多年,认识很多跨考语言文学类的同学最后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因为非语言文学类的同学专业素养和本专业的专业素养差别实在是相差太大了。而这个专业素养就有点类似于音乐美术这些,你很难通过短短的一年的突击学习或者培训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而且文学专业的考研竞争也是比较大的。中国语言文学的专业有三个,分别是古代,现当代和比较文学这三个二级学科。从招生人数上看这些专业都是统招一两个,也就是研研之前说过的,不稳定的专业,虽然一般而言考研的报录比不会高,但是也有意外,18考研的的报录比就是很高的。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当然这个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里面考研最热门的专业,每个学校都是这样。上外18考研的这三个专业的报录比都是在10:1以上的,如果是19考研的话就很推荐大家考了,虽然19考研的现在已经结束了,考研报录比还没有出来,但是研研预计,考研报录比不会有18考研那么夸张。但是20考研的同学就要注意了,不是很推荐大家考这个专业。当然研研在五月以后会开始疯狂的写文章,争取8月之前把江浙沪所有学校19考研的数据分析。从收分看也是差不多,中国现当代一般均分都在310左右。换算成500分制的话专业课均分也得135+。其他专业的大家也可以试着换算下,不会算的也可以微信留言给研研。外国语言文学类的专业是上外最牛的专业的了,一级学科群是国家双一流学科。考研竞争当然也是非常大的。一直比较热门的是英语语言文学和日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一般在10:1的报录比左右,但是日语语言文学这个专业考研难度就非常大了。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文章对比。其他几个专业受考研规律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去年难度大的专业今年的考研竞争就会小很多,去年难度小的今年就会大。收分这些大家参考表格数据,自己可以换算。其实主要就是算专业课的分数。专业课最高需要考多少分,你就把政治英语都按国家线分数算,然后专业课最高分是多少。你如果能考到专业课最高分了,政治英语总不可能都是压线的吧,所以最后总的技术总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这个表格的这些专业和前一张表格的专业一样,也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都是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的学硕。从考研竞争的角度看的话这些小语种专业18考研的竞争不是很激烈,很多都是在10:1以下的。之前也说过了,这些专业受考研规律的影响很大,17考研的这些专业的报录比都是在10:1以上的,19的话预计会很高。但是对于20考研反而是个好消息,可以考虑下。专业课的一般均分能达到125左右就差不多了。还有两个专业是上外的自主招生专业,分别是翻译学的学硕和语言战略和语言政策学。这两个专业的统招人数都是在5人左右。考研竞争的话翻译学的学硕要比另外一个专业激烈。收分的话专业课分数差别还是蛮大的,从均分看,翻译学一般得达到135分,最低分的话也得125+总体上看18考研的这些外国语言学类的小语种专业的考研竞争对比之前热门程度下降了一些,那19考研的同学的话就是比较倒霉了.虽然上外19考研的报录比还没有出来,但是结合今年的形式肯定很难考。等19考研的数据出来了研研到时候会再给大家做一波20考研的分析。选学校的20现在选上外还是可以考虑下的,根据研研观察今年网上的一个考研热度来看,今年的考研人数没有去年那么热。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英语单科线这张表格的数据中专业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考研总分500分,但是换算下来就是总分是450分。削弱了政治的地位,政治100分只有10分的占比。外语单科线的话一般都是60分。具体的不同专业大家自己百度就知道了。考这些专业的同学要注意了,因为这些专业的要求更高,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出,这个专业基本都是经济管理类还有法学类的专业,所以对英语和专业课的要求特别高。英语值110分,专业课值330分。所以大家在选专业的角度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如果英语专业课比较好的就选。经济类的专业有三个,分别是金融学硕国贸还有应用统计学硕。金融学的话上外的性价比不是很高,报录比达到了15:1,而且推免比例比较高,招的人也不是很多。收分的话其实18考研很多211的收分都是在350多分。但是上外把最简单的政治基本就忽略不计了,所以要求比较高。而且这个技术分算下来的得365分,而且我这还是政治只算60分的,正常来说政治65分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政治算65的话就得370+。国贸的话也不行,性价比也不是很高,这个专业在应用经济学里本来就不算是特别热门的,但是上外的考研报录比一般都是在10:1左右。分数的话大家自己去算算,18考研和金融学差不多。应用统计这个专业20考研的同学还是蛮推荐考的。反正20考研的同学主要还是参考18考研的数据。政治学的三个二级学科还是蛮好的,上海市一流学科,都是国际方向的。上外本省就是外国语学校,在这个方面的校友优势还有学校资源都是比较出众的。考研统招人数都是7、8个人。报录比还是比较低的,收分也不是很高,蛮推荐大家报考,因为这些专业都是不要考数学的,分数一般都比较高,而且考研竞争也不是很激烈,一般不会存在什么压分的情况。法律的两个专业基本就是一个沪宁地区正常难度,这边法律法学的均分手残打错了,均分是303。唯一的缺点就是,本来考法律的同学学大部分都是文科生,政治比较强。这边政治只算10分,强调英语和法综专业课。所以这个点大家也是需要考虑下的。报录比倒还行,一般211都是这样差不多。管理类的专业招生人数太少了,企业管理20考研的可以关注下。另外提一点17考研报录比20:1,19考研要是还是20:1左右的话可以考虑,而且招4个人也不少了。另外两个专业招生人数很稳定,都是分别招2、1个人。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反正我会不推荐大家考。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这些专业也是技术分计算公式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但是和上面的专业相比,不设外语成绩单科线,技术分满分同样是450分。上外的金融专硕重点推荐下,性价比很高。金融专硕每年都是考研的大热门,竞争十分恐怖,上外的金融专业竞争非常小的。18考研报录比才3.7:1,17也不过是5:1,在上海这种国际金融中心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很多,收分的话也不是很高,18考研技术分均分348。换成普通的500分制的话也就均分也就370分左右。这个和考数三的不一样了,上外考的是396经济类联考,难度并不大,这个收分还是可以接受的。思政教育这个专业20考研也可以考虑下,考研报录比比较低。而且这个专业一般好点的211收分也得在370多或者380多分。教育学的三个专业也还行,也是可以考虑下的,因为学硕本省招生人数就都是比较少的,分数的话也不是特别高。除了这个教育技术学,因为前两个都是311全国统考的,教育技术学是学校自命题的。全国统考的专业大家自己去对比这个分数,还是很简单的。当然你们得自己换算下。自命题的分数很高,但是这个又不要考数学,每年的均分虽然高,很大可能是专业课题目简单,不然也不会高这么多。大家想考这个专业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专业课的真题。文学类的两个专业是算英语分数的,但是如果英语还行,你考60左右,乘以1.1,然后减下,和上面不算英语的文学类专业比收分也差不多280—290分。18考研的报录比也不是很高,20考研的也可以参考下。而且这两个专业对比以往几年的报录比还是比较稳定的。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新闻类的专业也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主要是不考数学,还有就是认为新闻专业的逼格比较高,其实是假的。但是也不影响全国广大学子报考新闻专业的热情。上外的新闻学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考英语的加新闻传播学,还有一个是小语种类的都是偏翻译的,两门专业课一个考英汉互译还有一个是小语种和汉语互译的,这个第二种就比较难了,一般的同学也考不了,要求比较高,必须会三国语言的,不然你一个小语种学一年也学不出个啥。毕竟很多同学一个英语都学了15年还是那样(比如研研,hhhh)而且这些小语种一般都是只招一个人。传播学和广告学就正常了,都是考的传播学和广告学的正经的本科学过的内容。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要只看一年的数据,至少对比三年。你20考研只看个19考研的,结果往往都是相反的。下面的专业就是翻译的专硕了。主要就是英语和口译和笔译还有小语种的口译。小语种的其实我也不懂,反正小语种的翻译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好学校有,一般学校没有这个专业。想考这个专业的同学大概一搜,一对比就出来。但是还是推荐顶尖986优先,其次语言类211,再然后就是地方特色,比如东北的俄语的,延边大学的朝鲜语(韩语)等等。英语的口译和笔译是我们华东地区的优先选择了,毕竟是唯一一所211外国语大学。考研的报录比还是很高的,推荐985和211的同学考,或者特别有英语天赋的同学。具体的数据大家还是参考表格,多对照几年的。总结:上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顶尖外国语大学。虽然硕士点不多,但是其外语专业都是国内顶尖。上外的专业大部分都不考数学,数学薄弱的同学可以考虑。需要注意的是上外的分数算法独树一帜,不是传统的500分制,分为三种计算方法。上外大大弱化了政治这门学科,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但是分析历年上外的报录比,不难发上外的竞争很激烈,总体的报录比接近10;1。特别是语言类的专业,竞争尤其激烈。上外对专业课和英语的要求特别高,最好结合辅导班有针对性的备考,如果计划报考上外,一定要及早准备。另外上外不接受外校调剂生。

惠子闻之

速览!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届保研、研究生院拟录取情况

本科生2021届保研 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关于推荐2021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拟推荐名单公示》《2021 级支教推免及退役大学生专项计划拟录取结果及成绩公示》:普通推免共计195人。支教推免14人;退役大学生专项计划3人。共计212人。推免名单较上届增加56人。2020届156名推免生中,包含支教团10名、退役4名。本科生保研去向 一、2021届保研去向,保研本校105人,保研北京大学7人,保研上海交大4人,武大法学院1人。其余尚未有结果。二、根据2020届推荐免试拟录取去向,可大致参考这200余 名推免生保研去向。2020届(上届)156 人保研去向:保研本校91。保研外校65人。保研北京大学5 人。共整理保研清华大学2 人。爬虫抓取部分高校如下:注:保研北师大、浙大、复交人数,通过姓名专业比对(不精准)。研究生院拟录取 根据研究生院《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级普通推免及夏令营拟录取结果及成绩公示》《2021级支教推免及退役大学生专项计划拟录取结果及成绩公示》:2021年拟录取497人。其中包含支教推免14人、退役大学生专项3人。生源高校141所。详情如下:其中,录取北大4名同学:本部3人、医学部1人。录取人大、上海交大各1人,浙大2人,南大4人…部分名校录取人数如下:数据来自博雅数据,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核桃派

考研院校说 | 上海外国语大学: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位于一线大城市的一所语言类院校,一直受到广大学生的喜欢。别人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你的回答是我是上外毕业的,对方10个里有8个会说:哇,那你外语一定非常好啊!其中尤其是那些学外语且向往魔都的同学,很喜欢上外。但是上外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今天上海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这所语言类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上外,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上海外国语大学现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今天小编去的是虹口校区,因为虹口校区是研究生高年级、留学生、培训生的培养基地,而松江校区是本科生、研究生低年级的培养基地。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毗邻鲁迅公园,校园玲珑精致,闹中取静,信步其间,亦有幽寂婉美之感。不信,先带大家了解一下校园平面图和环境图。上外不仅语言类专业多,校园里各种植物也是不计其数,还挂着牌名,好让大家认识这些花草的名字吧。小编希望愿在图书馆、教学楼、健身房,还有校园各个角落奋发努力的你,都能在稍加歇息时看到这番美景。上外校园的建筑物偏欧式风格,依据不同语种国家的建筑样式特色设计建造的教学楼,充分体现了上外的特色。除教学楼外,还设有逸夫图书馆、逸夫会堂、会议中心、健身中心、迎宾馆(留学生教育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科研楼、印刷厂等。唯一觉得不够大气的是操场了,设施不够齐全,恐怕只能够在操场上跑跑步了。还停了许多车,大家得格外注意安全了。这天恰巧遇到MBA考研复试的现场,看到大家坐在教室里紧张的备考中,我手心也是捏了一把汗,希望考研的你们加油,能够成功上岸!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上外的语言类专业:上外小语种的数量有24种,分别是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韩语-朝鲜语、波斯语、泰语、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瑞典语、荷兰语、希伯来语、乌克兰语、土耳其语、印地语、匈牙利语、乌兹别克语、马来语、乌尔都语等24种,并开设拉丁语、古英语等古典语言课程。不知道你们一口气读完这段记住了几个语种,反正后面复杂的我是一个都没记住。据网友说,上外的美招来很多商机,成了众多电视剧、广告的御用影视基地。郭敬明的《小时代》在这里取过景色,还有《商学院合伙人》、《烽火佳人》等,甚至前两年红遍大江南北的都市剧《微微一笑很倾城》都在这里取过景。细致的你会发现,上外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你会喜欢她的精致优雅与风情万种,也会喜欢她的奔放自由与潇洒不羁。她小资摩登又虚荣却从不慵懒,她目标明确马不停蹄且从不懈怠。你会惊讶于她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强度的竞争环境,这样的校园才会让你变得越来越优秀!结束寄语根据这篇简单而又细致的介绍,相信你们已经对这所语言类高校有一定的了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考研择校。

卡特琳

两所国内最好的外国语大学,全是211,录取分数高,考上就是赚到

世界之大,国家之多,语言繁杂多种,光联合国官方语言就有6种,分别是英语、法语、俄语、汉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我国与外界联系日益紧密,就必须拥有大量的翻译人才,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开设了外国语专业,其中最著名的就数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这两所高校全都是211,双一流学科高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 ,国家首批“211工程”,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是京港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高校[2] ,设有研究生院,是中国外国语类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北京外国语大学坐落于我国首都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等名头众多。20年全国内地高校QS排名45。一个双一流学科,为外国语言文学,同样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浓厚,师资卓越,学霸众多。下面看看其学科评估结果。北外的学科评估一个A+,1个B类,4个C类。A+学科为外国语言文学,排名在这个学科中全国参选高校前2%,真正做到了在外国语方面的顶尖水准,属于小而精的高校,其外国语专业很值得报考,这个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都很高。下面看看同档次的上外如何?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是亚非研究国际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是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上海外国语大学位于我国经济经济中心上海市,同样的211,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在20年全国内地高校QS排名50,比北外45差一点。看学科实力。上外的学科评估结果1个A+,3个B,一个C类。同样的一个小而精的外国语特色高校。可以看出来,北外和上外两所高校在实力上差不多,同属外语专业特色高校,在其外语专业都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A+学科。一般而言国内特色专业高校很多,但达到A+水平还是很难,毕竟文理有北大,工科有清华,还有华五等高校一直占据各个专业A+水平。外语专业主要到文化、外贸、教育、新闻出版、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等工作,其工作环境和待遇在各个行业中都是很好的。而上述两所高校在外国语专业达到顶尖水准,受到学子的喜爱,录取分数也比较高,甚至超过了部分985,对于学霸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荷兰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考研成绩查询时间:2月20日上午8点开通……

2020年硕士统考考生: 根据上级部门通知,我校2020年硕士全国统考成绩将于2020年2月20日发布,现将成绩查询及申请复查办法公布如下:一、成绩查询1. 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系统,进行查询。注:我校2020年硕士统考成绩查询将于2020年2月20日上午08:00开通二、成绩复核上海市统一阅卷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1 英语一202 俄语203 日语204 英语二303 数学三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97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398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497 法硕联考综合(法学)498 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以上科目复核申请提交时间:3月2日上午09:00-3月3日下午16:00复核申请提交方式: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申请成绩复核。我校自命题科目+396经济类联考科目除上海市统一阅卷科目外,其他科目成绩的复核申请提交时间:2月20日上午08:00-2月22日中午12:00复核申请提交方式: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如对某门科目成绩存疑,可点击该门成绩右侧的“申请成绩复核”;点击确认后,系统刷新页面提示“已申请复核,请静待复核结果”代表已成功提交申请。收到申请后,我校将组织专门人员于2月23日统一进行复查,复查结果将在查分网站显示。如复查确有错误,我办将在2月23日前电话通知考生。注意事项1. 成绩复查仅接受网上申请,不接受现场申请,逾期也不再接受申请。2. 成绩复核只核查考生答卷是否有漏评、加分错、登分错,不重新评阅答卷;复核结果只向考生提供所复核科目成绩总分。3. 考生本人不得查阅答卷。(请考生不要前来我办查阅答卷,请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提交申请即可,我办会认真对待每一位考生的申请。)说明: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的国家统考试卷,全部在计算机上阅卷,出错几率几乎为零;我校自命题并阅卷的科目,在阅卷教师给出成绩后,学校都会组织专人将试卷全部进行复核;在成绩录入时,先后登记两遍,由电脑自动比对是否一致,确保登分环节无差错。4. 若复核成绩的确有误(无论是分数比原来高还是比原来低),我校均将如实上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修改成绩,并电话通知考生本人(请注意只是有误的才通知,没有错误不再通知)。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与综合办公室

办公事

上外的社会认可度都可以比肩985啦!那毕业生出路和985能比吗?

上过大学的好多人都有印象,当初大学读的《大学英语》教材就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编写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为核心的团队来编写的,你说这样的影响力,有几个学校可以比肩呢?估计很难啦!上外的外语专业实力非常强,高考的录取分数都和上财有得一拼啦!那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出路如何呢?我们就以该校发布的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为依据,看看这所大学的毕业生如何?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 学府,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现已发展成一所培养卓越国际化人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现有 44个本科专业,包括30个语言类专业和14个非语言类专业;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 政治学。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届共有毕业生2504人,整体就业率为94.05%。其中本科毕业生共计1500 人,就业率为 97.27%;研究生毕业生共计 1004 人,就业率为 89.24%。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是以出国为主,国内升学为辅,纯就业比例占比不高的学校,在大家的认识里这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本科生出国的居然有446人,占比将近30%,国内升学才153人,占比仅仅10%左右,那本科生出国都去哪了呢?留学的学生重点去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我国香港地区,大部分进入世界知名高校,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留学深造以金融、经济贸易、管理、会计、市场营销、国际关系、教育、传播等专业为主。毕业去向为读研的学生人数共 153 人(包括研究生支教团 10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10.20%。主要就读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其中,录取本校的毕业生人数最多,占读研学生总数的 61.44%。2017 届本科生中共有 860 人以各种形式参加就业,包括:签约就业 616 人,合同就业 93 人,灵活就业 87 人等。签约和合同就业的学生中,有 89.28%的学生去往企业就业。其中,去往民营等其他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学生人数最多,分别占签约和合同就业学生总人数的 47.95%和 30.18%;去往国有企业的学生人数位居第三,占比 11.14%。就业地域而言,2017 届本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就业,占签约、合同就业总人数的 96.32%。其中,上海仍是我校毕业生就业首选地,占签约、合同就业总人数的78.47%,其次,前往广东、北京、浙江、江苏就业的学生相对较多,分别占签约、合同就业总人数的 6.23%、4.53%、3.40%、2.41%。录取该校学生的重点单位有:外交部、新华社、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家及地方政法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相比较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出路则是就业为主,有65.34%的毕业生选择签约就业,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出国和升学变成非主流,主流的毕业生是选择去工作。2017 届该校 727 名就业研究生中,有 74.42%的研究生去往企业就业。其中,去往民营等其他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毕业研究生人数最多,占比分别为34.25%和21.60%。去往国有企业的学生人数位居第三,占比18.57%。具体的就业行业,则是相对稳定的,从事教育业,金融业,租赁业等专业的毕业研究生较多。2017 届 727 名就业研究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就业,在上海就业的学生比重最大,为 72.08%,其次是浙江省和江苏省。录取该校研究生毕业生的重点单位有: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上汽大众有限公司等。2017 年,该校 48.55%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月薪水平达 6000 元以上,超过 16.31%的应届毕业生月薪达 8000 元以上,月薪最高的本科毕业生达 17400 元。 2017 届本科毕业生人均薪酬水平为 6545 元,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的就业率很不错,但是不是所有专业的就业率都很好呢?我们可以看看这个高校哪个专业的就业率一般呢?本科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其中10个专业的就业率100%。研究生:看来上外的本科生比较受认可,反而是上外的研究生很多非语言类专业,就业数据不是很好,这也得引起大家注意啦!虽然上外名气很好,看来重点是它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语言专业,非语言专业的认可程度也不是很高。关于上外的就业,你有什么好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联系作者删除

伊尹

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谁才是外语学院第一把交椅?

上海和北京各有一所专门的外国语大学,两所大学的布局可谓是“南方上外,北方北外”了,那么两所外国语专门大学哪家实力更强呢?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西校区大门北外是由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中国外国语类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全国重点大学。北外东校区大门北外在北京市海淀区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124.7万余册。辖21个教学系部,开设本科专业73个。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303人,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142人,普通本科在校生4814人,研究生22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92人、硕士研究生1840人),外国留学生1324人。北外主楼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开设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瑞典语、柬埔寨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泰国语、印尼语、马来语、僧伽罗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波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斯洛伐克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阿尔巴尼亚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希腊语、希伯莱语、波斯语、印地语、乌尔都语、菲律宾语、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爱尔兰语、马耳他语、孟加拉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祖鲁语、拉丁语、吉尔吉斯语、普什图语、阿姆哈拉语、梵语、巴利语、索马里语、尼泊尔语、泰米尔语、土库曼语、加泰罗尼亚语、约鲁巴语、蒙古语、亚美尼亚语、马达加斯加语、格鲁吉亚语、阿塞拜疆语、阿非利卡语、马其顿语、塔吉克语、茨瓦纳语、恩得贝莱语、科摩罗语、克里奥尔语、绍纳语、提格雷尼语亚语、白俄罗斯语、毛利语、汤加语、萨摩亚语、库尔德语等84个语种。北外图书馆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非通用语种群(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保加利亚语等18个语种)、非通用语种群(僧加罗语、土耳其语、斯瓦西里语、豪萨语、西伯莱语等17个语种)、英语、德语、俄语、日语、法语、新闻学、外交学。该校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北外体育场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北外东门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于1994年正式更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校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总占地面积约为74.7公顷。有专任教师794人,在校学生13467人,其中本科生6810人,研究生3493人,学生中有国际学生4299人。上外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授课语种数量已达32种,包括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韩语-朝鲜语、波斯语、泰语、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瑞典语、荷兰语、希伯来语、乌克兰语、土耳其语、印地语、匈牙利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波兰语、捷克语、乌尔都语、马来语、斯瓦希里语、爪哇语、普什图语、汉语等,并开设拉丁语、古希腊语、古英语、世界语等古典语言和人造语言课程。学校设有21个教学院系(部),44个本科专业,使用32种语种授课,开设数种古典语言和人造语言课程;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2个):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学科(10个):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非通用语种群、法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新闻学。想了解更多的高校信息,请关注我的百家号哦!

天均

“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考研是很多应届生的选择,而选择院校是考研的第一步,很多同学还是很想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提升一下自己,其中美丽的学校也很多。今天启航考研高老师给法硕考研的学子们推荐的学校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高老师会从招生专业目录,院校情况,报考条件,奖学金,分数线等方面带大家一起了解下上海外国语大学,希望能够帮助到小伙伴们。上海外国语大学简介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上外,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94年正式更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拥有完备的本科、研究生、专科(高职)、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留学生等各级各类的教学体系。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招生专业目录(法学)招生数据分析推免情况2018年法律(法学)推免7人。录取情况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律(法学)一志愿录取3人,上线考生也仅3人,接受校外调剂,但竞争非常激烈,30人进入调剂复试名单,6人未参加复试,录取13人(其中3人放弃录取),调剂录取最高分387分,调剂录取最高分349分,调剂考生中有初试370分被刷的。招生条件及复试形式分数线要求技术分计算公式按“ 业务 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且设外语成绩单科线:60分。技术分满分为450 分,法律硕士(法学)技术分为286.2。同等学力1.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法律(法学)的考生,需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获得由司法部统一颁发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为准)参加复试的考生,复试时将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非全日制: 无招生语种:法律(法学)语种为英语一。复试形式①口试科目:大学英语、法理、宪法。②笔试科目:法学综合(民法、刑法)。人才培养计划学制法律(法学)学制2年,学费总计44000元。以上是启航考研高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法硕非法学院校推荐:上海外国语大学”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预祝考研的小伙伴们金榜题名!

心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谁的实力更强?如何报考?

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我们国家外国语大学的顶尖高校,一南一北,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大量对外交流的语言类人才。两所学校的实力如何呢?从录取分数上来看,两所大学几乎没有太大的差距,基本是平手,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到底是选择上外还是北外呢?我们今天就具体分析下:先看两所大学的地理位置:上海市国际化大都市,国际贸易之都,进入经贸类企业的机会更多一些,北京呢,是我国首都,政治和文化中心,行政资源更多一些,进入外交系统的机会当然更大。我们再看一下两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先看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国家首批“211工程”,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是京港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高校设有研究生院,是中国外国语类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辖33个教学系部,学校开设专业121个,有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有1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255人,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172人,学校普通本科在校生5600人,研究生3100人,学历留学生1600人。再来看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是亚非研究国际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是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设有22个教学院系(部),50个本科专业,授课语种46种;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本科生6798人、研究生3645人(含国际学生);有国际学生4571人(含语言进修生)。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两所学校的师资各方面差别不大,地理位置虽然不同,但是各自又有各自的优势,不能说孰好孰坏,两所大学又都是211,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真的是不好说哪所大学好,哪所不好。北京外国语大学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选择两所大学呢?因为两所大学的位置不同,所以所具有的优势是不同的,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相应北外毕业生的进入公务员系统的机会要大很多,而上海市国际贸易中心,上外毕业生进入跨国公司的机会相对更多一些。从学风上来讲,北外更加保守内敛,上外更加开放进取,至于去哪个大学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再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北外开设的专业数量要远超上外,这也是两所学校较大的不同吧,有些专业在上外是没有开设的,只能去北外了!以上就是两所学校的介绍,总之都是不错的好大学,有足够的发展平台,相信两所学校的未来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