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1考研择校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全攻略八千万

21考研择校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全攻略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是亚非研究国际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是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以下文章为考研派研究生团队精心整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更多内容请见“考研派之家”公众号。。上外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五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在同类院校中唯一拥有三个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现有授课语种数量已达40种,拥有全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级翻译学院,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招专业基本都是文科或者经管类的专业,没有理工科的专业。很多同学对于上外不是很了解,主要是是对于上外的分数计算方式不是很了解。上海外国语大学计算分数的方式很特别,并不是传统的500分制。而是经过换算的。上外的分数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也就是说这些专业初试的分数经过换算后只有350分。第二种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总分是450分。而且设专业复试技术分线和外语单科线。第三种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总分是450分。但是没有外语单科线。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种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在做具体的数据分析之前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业务1+业务2+总分*10%的计算模式。大家知道专业课一门的分数线是150分,业务 1+业务 2+总分*10%就是350分,也就是你要想进复试,以上这些专业总分是以350分来计算的。但并不是说你考试的总分是350分,考研一样都是考500分的内容。但是政治和英语这样算下来每门课的分数只值十分。大家考研时间的规划中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尤其是是专业课这一块,可以说,这些专业你能不能考上,完全就是看专业的分数怎么样,因为专业课初试的权重高达96%。政治英语只要能过国家线就行。这些专业基本都是语言文学类的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也有外国语言文学类的。很多考研机构的老师常常说理工科可以跨考文科(哲经法教文历管),这里文科只是大概这么说。其实研研这里也想提醒想大家,非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同学最好也不要跨考语言文学类专业。因为研研择校这么多年,认识很多跨考语言文学类的同学最后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因为非语言文学类的同学专业素养和本专业的专业素养差别实在是相差太大了。而这个专业素养就有点类似于音乐美术这些,你很难通过短短的一年的突击学习或者培训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而且文学专业的考研竞争也是比较大的。从报录比来看,050208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欧洲语言文学、050210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每年报录比还是比较低的,可能因为报名人数比较少的原因吧,还是比较推荐报考的。但是上外对专业课的要求是挺高的。你如果能考到专业课最高分了,政治英语总不可能都是压线的吧,所以最后总的技术总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2)技术分计算公式按“ 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且设外语成绩单科线的专业复试技术分线和外语单科线:(满分为450分)这张表格的数据中专业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考研总分500分,但是换算下来就是总分是450分。削弱了政治的地位,政治100分只有10分的占比。而且设专业复试技术分线和外语单科线。这些专业对业务课和英语的要求比较高。首先必要过国家线A类线,然后还要过上外的技术复试线,还有英语专业分数线。当然不同专业的英语复试线不同。尽管这几个专业的报录比都不算太高,但是其复试线非常高,细心的同学也会发现这些专业的这些专业统招生人数也不多,都是个位数,具体数据大家看表格。经济类专业的竞争很激烈,热门专业都这样,这三个专业要考数3。这几个专业的报录比都不是特别高,但是有着名校共有的特点,推免生比较多,如果推荐的话,学姐个人比较推荐应用统计,性价比高一些,就是数学会比较难一点。(3) 技术分计算公式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不设外语成绩单科线的专业复试技术分线:(满分为 450分)新闻类的专业也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主要是不考数学,还有就是认为新闻专业的逼格比较高,其实是假的。但是也不影响全国广大学子报考新闻专业的热情。从报录比就可以看出来,即使是报录比最低的传播学,报录比大概9:1。对应500分的成绩就是大部分同学分数在420分以上,。新闻和广告学专业虽然分数没有那么恐怖,但是架不住人多。翻译专业是上外的王牌专业了,特别是热门语种,比如说英语和日语,竞争十分恐怖。英语的口译报录比是在40:1左右。这得多少炮灰去填这个坑啊。英语笔译500分的均分接近390分,口译接近400分。其他的小语种翻译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分析了,像日语和阿拉伯语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报录比都超过了10:1,其他的专业比如法语、西班牙语、朝鲜语就没有那么激烈了。总结:上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顶尖外国语大学。虽然硕士点不多,但是其外语专业都是国内顶尖。上外的专业大部分都不考数学,数学薄弱的同学可以考虑。需要注意的是上外的分数算法独树一帜,不是传统的500分制,分为三种计算方法。上外大大弱化了政治这门学科,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上外2015年薪酬排名全国第六,2016年已排名全国第五,就业率薪资都是全国领先的。学科方面,上外的领导很早就意识到语言只是工具,外语院校现在还在吃这个时代的红利,早晚都会地位不保......所以才会想尽办法比北外多了个政治学博士点,主打国际关系。另外全校推行双学位、多语种+,除非你专业特别冷门,比如斯瓦希里语、希伯来语,反正就是别让你仅仅单学一门语言......除了双学位外,还有一些名字如日语国贸,德语经济学,西班牙语管理一类的复合专业,像金融系找工作很容易,普遍可以去四大(用曾经在上外演讲的安永高层讲,有信心将讲上外的人才培养成国际级的人才)对外交流上比如国内和巴黎高商建立关系最早的就是上外法语系,每年往巴黎高商(HECparis)稳定输送生源,其实前几年这个级别的学校而且纯语言本科申请HEC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语言学科方面最实用的就是翻译了,最拿得出手的就是亚洲第一的高翻学院。就业方面,上外优势在商业领域,校友比如最近打破外企华人职业天花板的GE的中国老总全球副总段小缨。且相对于同级别学校在顶尖咨询领域算是有优势的,比如你想进麦肯锡,上外应该是门槛最低的目标院校吧。另外据说在北美搞咨询行业的华人,上外在大陆学历中的数量能排到前三。好了!看完了上外的详细的介绍相信小可爱们心里面也有一杆秤了,该背单词的背单词,看看书的看书。再次声明:以上文章为考研派研究生团队精心整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想了解更多考研内容记得点个关注,笔芯!也可以关注我们官方公众号“考研派之家”。

抬驴

上海外国语大学837传播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才聪学习网

[全套]202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37传播学理论考研全套资料考研真题及详解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中国传媒大学713传播历史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传媒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传播历史与理论试题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英尼斯2.数字鸿沟3.拟态环境4.潜网5.内容分析法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符号的结构和特性。2.简述“麻醉精神”。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1.受众的概念在web2.0时代是否还能使用?2.大众媒介的基本运营模式是什么?新媒介又有什么样的变化?3.写出至少三个国际知名媒介的机构,并评述之。参考答案: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答:英尼斯是最有影响的媒介决定论者之一,多伦多学派的鼻祖,麦克卢汉的老师。20世纪40年代他从加拿大经济史逐渐转向了对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在传播与媒介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包括《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他提出的主要理论是媒介偏向论,他认为,没有一样传播媒介是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的,而这种或偏向时间或偏向空间的特性,影响了社会的知识状况、权力结构和政治形态。他认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包括语言、石头、黏土、羊皮纸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比较耐久,能够克服时间的障碍但是不适合流通和传播。这种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有利于传统和宗教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媒介的时间性使得它无法及于远方,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均衡。偏向空间的媒介包括文字、纸张以及更早期的纸莎草等。这些东西作为媒介的共同特点是,虽然经不起时间的销蚀,但是非常轻便易携,可以克服空间的障碍。这种媒介有助于帝国的扩张、知识的扩散以及世俗政权的建立。它能够帮助中央政权控制更大的疆界,但是却有可能削弱中央的权威。答:“数字鸿沟”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果是两者之问的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导致数字鸿沟的原因有:(1)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2)传播技能上的差异;(3)已有知识储存量上的差异;(4)社交范围的差异;(5)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6)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答: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大众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答:潜网理论是控制研究的重要理论,是指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的词来概括就是潜网。。如刚踏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那张潜网。这张潜网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潜网一方面可以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授意向顺利贯彻下去,另一方面还防止不懂规矩的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现的干扰。布里德认为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增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暗存在媒介中的这种控制网络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答: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对宣传内容进行了研究。内容分析法是指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内容分析具有三个特点:①客观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②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③普遍性。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内容分析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整理分析→提出结论”。答: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号可以表示某物、某事等具体存在,也可以表示精神抽象的概念。因此,它是有意义的。它是一种有意义的象征物。它是传播者和受众间的中介物,单独存在于其间,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1)符号的结构符号的结构,分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能指”即符号形式,是指人们感官可以感知的部分,如文字的字形与读音,如绘画图形、汽笛呜叫、人体动作等。“所指”即符号意义,是指符号所包含的内容和概念。具体而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是符号的形式、符号的指说对象和符号的部分意义,而非全部意义。社会成员所感知的符号形式都是共同的,其所指代的目标对象也是人们知晓的,并达成一致的。然而,在符号的意义方面,社会成员的认识和理解却有相当大的差异。符号意义可以分为表示性意义(或称辞典意义)和内涵性意义(或称引申意义)。前者指在符号与指说对象首次联系中产生的意义,适用于所有使用符号的社会成员。人们在这个层面上,可以有一致的看法,其意义是大家共通的。这是社会中信息传播活动的基础,否则人们无法进行基本的交流。后者指在符号与指说对象二次联系中产生的意义,它可适用于一个或几个人,也可能适用于社会中的部分成员,这是社会成员的个体经验的产物。这种意义不能做到所有人共通,不过,在一定范围内,它为一部分人所共有。各种俚语、隐语、行话、切口、黑话,以至如今的网络语言,都可以表明符号的这种复杂的社会共有性。本文选自“才聪学习网”考研推荐!

保持爱

保研经验分享:相遇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个人信息姓名:丁晓云本科: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主修)、商务英语专业(辅修)保研去向: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贸易学绩点:4.39/5专业平均分:89.53专业排名:2/263科研经历1.《农民工市民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201610378590)省级项目主持人2.《淮河生态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XSKY1801ZD)校级项目主持人3.《直接融资对公司发展的影响的实证研究》(ACJJXYZD017011)院级项目主持人获奖情况1.学习获奖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 2 年)校三好学生标兵(2 次)学习优秀一等奖(4 次),综合素质奖、社会实践奖、文艺活动奖等其他单项奖学金共计 10 余次2.社会获奖“优秀共青团员”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校级优秀团队(队长)2017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校级优秀团队(队长)蚌埠市博物馆讲解员志愿者荣誉证书3.竞赛获奖2018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17 年第十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一等奖(一、二阶段)2017 年第十四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17 年第十届“电工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2017 年第三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就业型创业组铜奖2018 年第八届安徽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三等奖其他校级竞赛获奖10余次考取证书1.大学英语四六级2.雅思证书(6.5分)3.剑桥商务英语中级(168分,口语173分)4.会计、证券、基金等资格证书保研经验分享我的保研故事是从大二刚结束的暑假开始的。作为双非学校学生,从那时候开始,我很清楚我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努力拿到校内资格和获取外校offer。保研前期准备我们学校保研资格申请是在9月初,也就是大四刚开学,所以我必须在这之前为拿到校内资格做好一切准备。因为大一大二的积累,我的成绩还不错,所以大三一年主要是保持成绩,稳中有升最好。这里提一下,成绩排名在保研申请过程中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先把成绩把握好。另外我研究了我们学院上一届的保研细则,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准备主要集中在竞赛、科研这两个方面,所以接下来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一年可以说是疯狂地在参加各种比赛,熬夜写论文也是家常便饭。不过,这里真的不建议太强迫自己,身体这样超负荷运转,后面真的会出问题,我就是例子,我保研后实习不久就生了一场大病,真的特别痛苦,所以量力而行就好。具体说一下,竞赛方面,我是按照我们学院的保研细则来选择参加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能让你效益最大的。我个人来说,主要参加的有数学建模、互联网加、三创,数学建模这个真的建议参加,好处特别多,对以后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也有帮助,不过缺点就是这个可能得熬夜了。我是从大二上就开始接触数学建模了,参加的比赛也有七八场,所以可见我熬过多少夜了,我是一个女孩子啊!科研方面,主要就是科研项目和论文。其实说来也很幸运,大一我就开始申请项目了,慢慢地自己琢磨,也有了一点经验,后面申请的项目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顺利,这里要感谢给我帮助的老师和学长学姐们,所以大学阶段一定要积极,尽可能的多认识一些人,多做一些事,总会有意义的。论文这里就不详说了,自己多看文献,多推敲,第一篇论文要好好的写,最好能够请专业相关的老师给给建议。夏令营申请到大三下学期结束我一直都在为校内资格做准备。校外学校的申请具体来说有三个阶段,即夏令营、预报名、九月推免。我开始校外申请也是在大三下,大概是五月份,开始陆陆续续投简历、寄材料。这个阶段就要考验你的耐心和细心了。我自身还是非常严谨的,早早的开始了个人材料的整理,主要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电子版做了三份备份,电脑、手机、U盘我都各有一份,保证我随时可以找出我想要的材料;纸质版分为原件和复印件,用文件夹装好,做好标记分类。然后就是申请学校,对于我们双非学校的学生,我坚持的就是海投。我投了很多学校,因为我个人对地区有要求,所以主要投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的学校,当然其他的也有。这里说一下,给每个学校的材料都要重新准备,每个学校要求一般来说不一样的,一定要认真准备,让老师觉得你这个学生很认真,也许就会给你个笔试机会。夏令营是最早的申请学校的机会,一般在7月到8月;之后是预报名,在9月初到9月28号推免系统开放;最后就是正式的九月推免,从系统开放一直到10月中下旬。我个人参加了夏令营和预报名,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如果是双非学校学生,就把精力集中放在预报名,因为夏令营可能不是你最好的选择,正式推免的风险存在。很多学校都是在大三下学期期末这个时间段要求参营的,我权衡了一下,期末考试为上,所以拒掉了在这期间的所有入营通知,所以最后夏令营我只参加了两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上海大学,这两个学校都是非常容易进的,参营时间也都是在暑假。当然如果不想错过机会,也可以选择参加,协调好期末考试时间就可以。期末考试结束到开学这段时间对我们保研人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啊!一方面担心校内资格能不能拿到,即使自己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内心还是非常忐忑,时常对自己充满怀疑和否定。我记得我那时候是暑假留校住,就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整体状态非常不好,后来慢慢归于平静,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朋友们、一起保研的小伙伴们的支持和鼓励。因为我们专业保研大都只考专业课和英语,英语我是一直都没放下,所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全心思投入专业课复习、面试准备。保研专业课复习这里简单说一下,专业课我是先把我们专业课本(高鸿业的宏微观,这是基础)背熟了,对是背熟,然后做自己的框架整理,这大概需要20天。然后接下来我搜集了想去的学校近15年真题,搜集的是电子版,然后自己打印。我做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这4个学校的真题,厚厚的4本,反反复复的做了大概3遍,然后总结错题,总结知识点,继续背。其实我之前也咨询了学长学姐关于课本复习的问题,我也买了曼昆和范里安的两本,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因为我之前选修学过,所以简单看一下就可以;范里安的微观我从头到尾算是看了一遍,非常难,除非你想去的学校必考这个,而且考的深,不然不建议深入学习的。对了,我还买了另外两本圣才的经济学资料,其实最后也只是简单背了一遍,这两本书攻下来要花不少时间,所以总结来说我认为专业课复习重点主要是课本基础知识和真题,这两个做好足够了。面试的话,这就要看你的个人积累了。面试一般来说分为专业面试、英语口语、综合素质三个方面,专业面试就是看你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一般不是特别难;英语口语这个主要了解你的英语表达能力;综合素质一般来说就是面试老师和你聊聊天,问问你简历里的经历,非常轻松的。我那时候是在我们学校的博雅楼走廊准备的,因为那里有考研的同学,学习时间比较规律,背书一般来说就是早晨和傍晚,专门买了个小凳子,站累了就坐着继续背;其他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做题的。然后还有就是疯狂地看各种保研帖子,逛保研论坛,这些帖子里面有很多有效信息,给我的帮助还是蛮大的,所以我现在也来把我的经历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保研预报名经过一个难熬的暑假,接下来就是预报名了,这个机会对我们双非的学生非常关键。强调一下,信息的收集和接收在保研中非常非常重要!这种能力是慢慢锻炼的,我也是从大学开始慢慢锻炼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的。我预报名同样报了一堆,很快收到了央财、山大、中国海洋、中国农业等很多不错的面试通知,因为时间冲突,我最后只参加了央财的复试。参加央财的复试,整整在北京待了一个星期,先笔试,接着体检,随后等通知。笔试结果出来我都激动的快哭了,因为报的是国际商务专业,笔试考四本书,分别是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和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我真的是发挥了速成的学习能力,一周内全部看完了,试卷的题也基本做完了。笔试通过后面就是面试了,面试我的心态真的崩了,因为我选择了央财就意味放弃其他所有学校,如果没被录取我就只能等正式推免,可是正式推免风险又很大,所以我整个人就是精神紧绷状态,心理压力特别大,导致专业面试非常不好,这里真的良心建议一定要做好选择,确定选择了就不要想那么多,一直向前冲就可以了。后来的结果是,央财递补成功,我可以去央财念书了,可是我没有选择。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一如我的标题,遇见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为什么选择外语类学校,说实话,是因为我本科修的第二专业商务英语,我也一直把英语当作自己的专业,并且我很喜欢语言。上外也是我高考梦想的学校。9月28号开放,我告诉自己必须在这之前拿到确定的录取通知,可是到24号之前我只参加了央财的复试,并且还没出结果,结合我自己的面试状态我觉得我很可能无法被录取。这个时候我只剩下两个学校可以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是25号笔试面试,中国农业大学是27号面试,我必须得硬着头皮去了。上外效率特别高,25号一天就结束笔试面试。下午我就拖着行李箱准备回学校了,在上海站我哭了,央财的结果出来了,我是递补。这一刻我绝望了,我觉得第二个递补被录取的可能性太小了,如果上外再不录取我,我就完了,我这样告诉自己。我一直在上海站外面站着,好久没有进站,我觉得北京对我太残忍了,当初一心想去北京的我疑惑了。我没想到参加上外的笔试面试如此顺利,当天晚上上外的老师就给我打电话告知我被录取了,在候车室我高兴的像个疯子,立马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说我被录取了。后来研究生官网公布了成绩,我是以第一名被上外录取的。9月28号推免系统开放,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上外。问我没有选择央财后悔吗,说实话现在还是有些后悔的。但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的图案不就是在我们的一个又一个选择中被勾勒出来的吗?我相信我当初的选择肯定会在我以后的人生里落下重重的一笔。写在文末现在距离保研结束已经快一年了,回忆犹像在昨天。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就那样为梦想奔波着,眼睛里充满了光。真真走过这条路才知其中的艰辛与苦涩,但是请相信有付出,一定有结果,汗水和泪水过后,一定是欢声笑语。保研过后到现在我也经历了很多,现在能淡然地写下这些文字,相信也是我个人的成长。最后,希望所有有梦想的人都能努力的去追寻,做一个追梦人,把这句话送给所有的追梦人,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

火擂台

【教育】上外、上财2018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各位报考上外、上财的考生们注意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公布了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的分数线。赶紧戳图,看看你有没有考上呢?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硕士生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点击图片看大图↓)技术分计算公式按“业务1+业务2+总分*10%”计算的各专业复试技术分线: (满分为 350 分) 技术分计算公式按“ 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且设外语成绩单科线的专业复试技术分线和外语单科线:(满分为 450 分) 技术分计算公式按“ 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不设外语成绩单科线的专业复试技术分线:(满分为 450 分) 提示:一志愿考生复试时间拟定在3月20-27日的范围内进行,各院系复试时间不同,待院系确定复试时间后,学校将进行动态发布,具体注意事项请关注学校网站硕士招生专栏公布的复试安排。上海财经大学2018年硕士生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编辑:刘丹

曼哈顿

2019考研择校 —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上外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五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上外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培育])、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招专业基本都是文科或者经管类的专业,没有理工科的专业。很多同学对于上外不是很了解,主要是是对于上外的分数计算方式不是很了解。上海外国语大学计算分数的方式很特别,并不是传统的500分制。而是经过换算的。上外的分数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也就是说这些专业初试的分数经过换算后只有350分。第二种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总分是450分。而且设专业复试技术分线和外语单科线。第三种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总分是450分。但是没有外语单科线。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种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业务 1+业务 2+总分*10%在做具体的数据分析之前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业务 1+业务 2+总分*10%的计算模式。大家知道专业课一门的分数线是150分,业务 1+业务 2+总分*10%就是350分,也就是你要想进复试,以上这些专业总分是以350分来计算的。但并不是说你考试的总分是350分,考研一样都是考500分的内容。但是政治和英语这样算下来每门课的分数只值十分。大家考研时间的规划中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尤其是是专业课这一块,可以说,这些专业你能不能考上,完全就是看专业的分数怎么样,因为专业课初试的权重高达96%。政治英语只要能过国家线就行。这些专业基本都是语言文学类的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也有外国语言文学类的。很多考研机构的老师常常说理工科可以跨考文科(哲经法教文历管),这里文科只是大概这么说。其实研研这里也想提醒想大家,非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同学最好也不要跨考语言文学类专业。因为研研择校这么多年,认识很多跨考语言文学类的同学最后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因为非语言文学类的同学专业素养和本专业的专业素养差别实在是相差太大了。而这个专业素养就有点类似于音乐美术这些,你很难通过短短的一年的突击学习或者培训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而且文学专业的考研竞争也是比较大的。中国语言文学的专业有三个,分别是古代,现当代和比较文学这三个二级学科。从招生人数上看这些专业都是统招一两个,也就是研研之前说过的,不稳定的专业,虽然一般而言考研的报录比不会高,但是也有意外,18考研的的报录比就是很高的。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当然这个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里面考研最热门的专业,每个学校都是这样。上外18考研的这三个专业的报录比都是在10:1以上的,如果是19考研的话就很推荐大家考了,虽然19考研的现在已经结束了,考研报录比还没有出来,但是研研预计,考研报录比不会有18考研那么夸张。但是20考研的同学就要注意了,不是很推荐大家考这个专业。当然研研在五月以后会开始疯狂的写文章,争取8月之前把江浙沪所有学校19考研的数据分析。从收分看也是差不多,中国现当代一般均分都在310左右。换算成500分制的话专业课均分也得135+。其他专业的大家也可以试着换算下,不会算的也可以微信留言给研研。外国语言文学类的专业是上外最牛的专业的了,一级学科群是国家双一流学科。考研竞争当然也是非常大的。一直比较热门的是英语语言文学和日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一般在10:1的报录比左右,但是日语语言文学这个专业考研难度就非常大了。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文章对比。其他几个专业受考研规律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去年难度大的专业今年的考研竞争就会小很多,去年难度小的今年就会大。收分这些大家参考表格数据,自己可以换算。其实主要就是算专业课的分数。专业课最高需要考多少分,你就把政治英语都按国家线分数算,然后专业课最高分是多少。你如果能考到专业课最高分了,政治英语总不可能都是压线的吧,所以最后总的技术总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这个表格的这些专业和前一张表格的专业一样,也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都是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的学硕。从考研竞争的角度看的话这些小语种专业18考研的竞争不是很激烈,很多都是在10:1以下的。之前也说过了,这些专业受考研规律的影响很大,17考研的这些专业的报录比都是在10:1以上的,19的话预计会很高。但是对于20考研反而是个好消息,可以考虑下。专业课的一般均分能达到125左右就差不多了。还有两个专业是上外的自主招生专业,分别是翻译学的学硕和语言战略和语言政策学。这两个专业的统招人数都是在5人左右。考研竞争的话翻译学的学硕要比另外一个专业激烈。收分的话专业课分数差别还是蛮大的,从均分看,翻译学一般得达到135分,最低分的话也得125+总体上看18考研的这些外国语言学类的小语种专业的考研竞争对比之前热门程度下降了一些,那19考研的同学的话就是比较倒霉了.虽然上外19考研的报录比还没有出来,但是结合今年的形式肯定很难考。等19考研的数据出来了研研到时候会再给大家做一波20考研的分析。选学校的20现在选上外还是可以考虑下的,根据研研观察今年网上的一个考研热度来看,今年的考研人数没有去年那么热。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英语单科线这张表格的数据中专业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考研总分500分,但是换算下来就是总分是450分。削弱了政治的地位,政治100分只有10分的占比。外语单科线的话一般都是60分。具体的不同专业大家自己百度就知道了。考这些专业的同学要注意了,因为这些专业的要求更高,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出,这个专业基本都是经济管理类还有法学类的专业,所以对英语和专业课的要求特别高。英语值110分,专业课值330分。所以大家在选专业的角度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如果英语专业课比较好的就选。经济类的专业有三个,分别是金融学硕国贸还有应用统计学硕。金融学的话上外的性价比不是很高,报录比达到了15:1,而且推免比例比较高,招的人也不是很多。收分的话其实18考研很多211的收分都是在350多分。但是上外把最简单的政治基本就忽略不计了,所以要求比较高。而且这个技术分算下来的得365分,而且我这还是政治只算60分的,正常来说政治65分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政治算65的话就得370+。国贸的话也不行,性价比也不是很高,这个专业在应用经济学里本来就不算是特别热门的,但是上外的考研报录比一般都是在10:1左右。分数的话大家自己去算算,18考研和金融学差不多。应用统计这个专业20考研的同学还是蛮推荐考的。反正20考研的同学主要还是参考18考研的数据。政治学的三个二级学科还是蛮好的,上海市一流学科,都是国际方向的。上外本省就是外国语学校,在这个方面的校友优势还有学校资源都是比较出众的。考研统招人数都是7、8个人。报录比还是比较低的,收分也不是很高,蛮推荐大家报考,因为这些专业都是不要考数学的,分数一般都比较高,而且考研竞争也不是很激烈,一般不会存在什么压分的情况。法律的两个专业基本就是一个沪宁地区正常难度,这边法律法学的均分手残打错了,均分是303。唯一的缺点就是,本来考法律的同学学大部分都是文科生,政治比较强。这边政治只算10分,强调英语和法综专业课。所以这个点大家也是需要考虑下的。报录比倒还行,一般211都是这样差不多。管理类的专业招生人数太少了,企业管理20考研的可以关注下。另外提一点17考研报录比20:1,19考研要是还是20:1左右的话可以考虑,而且招4个人也不少了。另外两个专业招生人数很稳定,都是分别招2、1个人。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反正我会不推荐大家考。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这些专业也是技术分计算公式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但是和上面的专业相比,不设外语成绩单科线,技术分满分同样是450分。上外的金融专硕重点推荐下,性价比很高。金融专硕每年都是考研的大热门,竞争十分恐怖,上外的金融专业竞争非常小的。18考研报录比才3.7:1,17也不过是5:1,在上海这种国际金融中心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很多,收分的话也不是很高,18考研技术分均分348。换成普通的500分制的话也就均分也就370分左右。这个和考数三的不一样了,上外考的是396经济类联考,难度并不大,这个收分还是可以接受的。思政教育这个专业20考研也可以考虑下,考研报录比比较低。而且这个专业一般好点的211收分也得在370多或者380多分。教育学的三个专业也还行,也是可以考虑下的,因为学硕本省招生人数就都是比较少的,分数的话也不是特别高。除了这个教育技术学,因为前两个都是311全国统考的,教育技术学是学校自命题的。全国统考的专业大家自己去对比这个分数,还是很简单的。当然你们得自己换算下。自命题的分数很高,但是这个又不要考数学,每年的均分虽然高,很大可能是专业课题目简单,不然也不会高这么多。大家想考这个专业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专业课的真题。文学类的两个专业是算英语分数的,但是如果英语还行,你考60左右,乘以1.1,然后减下,和上面不算英语的文学类专业比收分也差不多280—290分。18考研的报录比也不是很高,20考研的也可以参考下。而且这两个专业对比以往几年的报录比还是比较稳定的。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新闻类的专业也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主要是不考数学,还有就是认为新闻专业的逼格比较高,其实是假的。但是也不影响全国广大学子报考新闻专业的热情。上外的新闻学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考英语的加新闻传播学,还有一个是小语种类的都是偏翻译的,两门专业课一个考英汉互译还有一个是小语种和汉语互译的,这个第二种就比较难了,一般的同学也考不了,要求比较高,必须会三国语言的,不然你一个小语种学一年也学不出个啥。毕竟很多同学一个英语都学了15年还是那样(比如研研,hhhh)而且这些小语种一般都是只招一个人。传播学和广告学就正常了,都是考的传播学和广告学的正经的本科学过的内容。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要只看一年的数据,至少对比三年。你20考研只看个19考研的,结果往往都是相反的。下面的专业就是翻译的专硕了。主要就是英语和口译和笔译还有小语种的口译。小语种的其实我也不懂,反正小语种的翻译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好学校有,一般学校没有这个专业。想考这个专业的同学大概一搜,一对比就出来。但是还是推荐顶尖986优先,其次语言类211,再然后就是地方特色,比如东北的俄语的,延边大学的朝鲜语(韩语)等等。英语的口译和笔译是我们华东地区的优先选择了,毕竟是唯一一所211外国语大学。考研的报录比还是很高的,推荐985和211的同学考,或者特别有英语天赋的同学。具体的数据大家还是参考表格,多对照几年的。总结:上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顶尖外国语大学。虽然硕士点不多,但是其外语专业都是国内顶尖。上外的专业大部分都不考数学,数学薄弱的同学可以考虑。需要注意的是上外的分数算法独树一帜,不是传统的500分制,分为三种计算方法。上外大大弱化了政治这门学科,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但是分析历年上外的报录比,不难发上外的竞争很激烈,总体的报录比接近10;1。特别是语言类的专业,竞争尤其激烈。上外对专业课和英语的要求特别高,最好结合辅导班有针对性的备考,如果计划报考上外,一定要及早准备。另外上外不接受外校调剂生。

恋爱吧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公布,这个专业报考人数最多

2021考研报名倒计时2天,很多考研人应该都已经报名成功了,还没有完成报名的同学要抓紧时间了,很多高校在公布2021考研招生信息的同时也发布了2020考研报录比信息供考研人参考,下面一起来看下。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2020考研报录信息包含了报考总人数、全国统考录取人数、推荐免试录取人数以及录取总人数。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报考人数最多达到了789人。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侵权联系删除以上就是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相关信息,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同学可以参考下。#2021考研#

鸡先生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推免研究生笔试考题回忆版

辛苦码字整理!收藏点赞,会有好运气噢!不要默默收藏不点赞噢!想要了解更多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Omigado知乎号:沉迷橘子无法自拔后续会发布我与创业小伙伴的:语言学学习经历,商科学习经历,应聘经历,分享对外汉语教案,保研笔试面试经历,出国当英语教师志愿者经历,考教资经历,考驾照经历等等!欢迎你来!九推的时候去了上外考试,现在送上回忆版给有想法去上外的小伙伴啊?我的笔试和面试都过线了!但是!此次去考应用语言学的同学,上外一个都没有收,所以也算是造福了考研的小伙伴吧!上海外滩那么正式开始啦!一、名词解释普通语言学语法化语法组合规则洋泾浜音位语素言内行为语法范畴社会方言二、判断题三、填空小学:语流音变四个主要:语境:索绪尔语言符号两个性质:四、两道分析文字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性工具,原因是什么?结合汉字特点谈谈对汉字规范化的理解。英语词语多,汉语汉字少,有人觉得汉语匮乏,你怎么看?五、三道大题死的山羊/绵羊山羊/绵羊死的分析句法上的不同差异分析差异选择31述补还是22述宾?站在门口等等2005-2009年时隔三年还是时隔四年,理由?

大买卖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口译专业考研经验

虽然初心联盟的经验帖征集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但今天还要为大家分享一篇上外日语口译的经验帖。上外口译不公开历年真题,不提供参考书,也没有固定题型,这也是让很多想考上外的小伙伴望而却步的原因,所以这篇经验贴还是十分值得借鉴的~由于作者本人在考完试之后就扑向了论文的怀抱,这篇经验贴写得有些晚,还请各位见谅。鉴于我的复试成绩有点儿拿不出手,在这里就只给大家提供一些初试的经验。虽然不敢保证能起到多大作用,但是,只要能给还在奋斗中的各位贡献一点力量,我就很开报考上外日语口译专业的同学们应该都能发现,上外的口译专业是不公布历年真题、不提供参考书、也没有固定题型的,这让我们在复习的初期往往没有什么目标,而且会花费大量时间去找各种资料和消息,特别是日语口译这个刚开始招生没两年的专业,相关信息匮乏到我一度想换学校。因此,在这篇帖子中,我会分科目介绍18年上外的考试题型和我认为有用的参考书目,希望能给各位提供一个复习的方向。01 思想政治理论这一科是全国统一命题,没什么需要特别说明的。只有一点,上外的排名是按照技术分来排的(技术分计算办法参见招生简章),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政治这一科的比重,所以,如果你的复习时间不够了,个人建议不要在政治上花太多时间(但一定要保证过线哦),可以适当的把复习政治的精力分到专业课上来。我复习政治没花太多时间,加起来也不到两个月,前期零零散散听了一些课,主要是靠冲刺阶段大量的背知识点、背大题,最后刚过分数线,稍微有些险。建议大家在复习的时候采用更稳妥一些的方法,马哲和毛概还是要听一下课的,不然容易找不到重点。平时多关注一下时事,千万不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哦。推荐书目:肖秀荣的1000题和考点背诵,肖秀荣的四套卷八套卷02 翻译硕士日语这一科考的就是你的日语基本功,单词、语法、阅读、写作。基础好的同学在这一科会比较轻松,基础薄弱一些的最好从复习初期就开始巩固基础。关于巩固基础,初心日语联盟的老师们每天发的练习题是非常有用的,涵盖的单词语法知识点很全面,基础薄弱的同学每天坚持练一定会有效果的。单词就是N1和专八的单词,出题方式是给假名写汉字和给汉字写假名。语法就是四选一的选择题,个人感觉跟专八的语法题有点像。阅读题难度不算太大,题型有简答、填空和选择。最后的作文题要好好准备,今年的作文是关于人工智能的,800字议论文,这个作文也算是紧扣当年热点话题了。★复习方法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找一些热点话题练练笔,或者多看一些有关热点话题的文章,积累一些比较好的词句,这样在考场上写的时候就能顺利一些。为了防止跑题,写作文之前最好先列大纲,把关键点都列出来,再下笔去写,写完之后一定记得多读几遍自己写的东西,看看有没有逻辑不通顺的地方。我自己是属于那种基础不太好的人,所以从三月份开始就在反复背蓝宝书红宝书,做N1和专八的题,暑假之后就是练初心日语老师发的题。但是在复习后期我没有分配好各科复习的时间,在单词这一块有些疏忽了,如果有和我一样情况的同学,建议大家从头至尾都要抓好基础这一部分。推荐书目:红蓝宝书、《新日本语能力考试N1系列丛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系列丛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当然还有初心的老师们出的练习题。03 日语翻译基础这一科可以说是复习的重头戏了,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一科上。先说题型,上外今年的考题里没有热词互译,只有三篇文章翻译。其中,两篇是日译汉,一篇是汉译日(汉译日的长度一篇相当于两篇)★真题回忆第一篇是类似天声人语那种风格的文章;第二篇应该是报刊节选,关于消费税改革的报道;第三篇是关于中法建交纪念的演讲,非常长!从内容上讲,都是和时事有关的,由此可见上外的出题还是紧跟时代的,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今年发生的大事。从题量上看,个人感觉题量还是挺大的,大家平时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速度,要给最后那篇汉译日留下足够的时间。★复习方法我在复习这一科的时候用到的资料比较多,主要采取的方法还是下笔去练。建议大家专门拿一个厚一点儿的笔记本,每一篇译文都认真写在上面,写一行空一行,自己翻译完之后再和书上给出的译文对照,差别比较大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来,方便以后翻阅。同时,在翻译时遇到的写不出来的词、或者例文中比较好的表达方式,统一记在另一个比较方便携带的本子上,没事儿就拿出来背一背,作者亲测十分有用。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大家找的作为翻译材料的文章,一定要是带译文的,不然没办法知道自己翻译的到底对不对。日语翻译基础是没办法短时间内提高很多的,只有不断地动笔翻译,不断地找自己的不足,才能在考场上写出比较合格的译文。推荐:人民中国(有关时事的文章和网络热词互译)人民网日文版日语听译学习(NHKxinwen):每天的推送都有天声人语,非常好的联系材料初心联盟日语(chuxinlmjp)推荐书目《新编汉日日汉同声传译教程》(外研社 宋协毅)《CATTI三笔三口系列》或者《二笔二口》,根据自身水平而定0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三道简答一篇作文,简答涉及文化、历史、政治三个方面,平时的积累还是很重要的。涉及到政治的内容在复习政治的时候就顺便复习了,别的也没什么好说的。重要的是作文,考前一定要练练笔,不要以为作文从小写到大就可以忽视了平时的练习。考试之前最少要写够5篇吧,多积累一些材料啊、经典句式之类的。这一科时间比较充裕,答题的时候注意排版,字迹要清晰工整。推荐书目:《中国文化读本》、《中国文化概论》-end-编辑:初心联盟Claire

弟子勉之

考研院校说 | 上海外国语大学: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位于一线大城市的一所语言类院校,一直受到广大学生的喜欢。别人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你的回答是我是上外毕业的,对方10个里有8个会说:哇,那你外语一定非常好啊!其中尤其是那些学外语且向往魔都的同学,很喜欢上外。但是上外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今天上海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这所语言类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上外,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上海外国语大学现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今天小编去的是虹口校区,因为虹口校区是研究生高年级、留学生、培训生的培养基地,而松江校区是本科生、研究生低年级的培养基地。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毗邻鲁迅公园,校园玲珑精致,闹中取静,信步其间,亦有幽寂婉美之感。不信,先带大家了解一下校园平面图和环境图。上外不仅语言类专业多,校园里各种植物也是不计其数,还挂着牌名,好让大家认识这些花草的名字吧。小编希望愿在图书馆、教学楼、健身房,还有校园各个角落奋发努力的你,都能在稍加歇息时看到这番美景。上外校园的建筑物偏欧式风格,依据不同语种国家的建筑样式特色设计建造的教学楼,充分体现了上外的特色。除教学楼外,还设有逸夫图书馆、逸夫会堂、会议中心、健身中心、迎宾馆(留学生教育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科研楼、印刷厂等。唯一觉得不够大气的是操场了,设施不够齐全,恐怕只能够在操场上跑跑步了。还停了许多车,大家得格外注意安全了。这天恰巧遇到MBA考研复试的现场,看到大家坐在教室里紧张的备考中,我手心也是捏了一把汗,希望考研的你们加油,能够成功上岸!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上外的语言类专业:上外小语种的数量有24种,分别是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韩语-朝鲜语、波斯语、泰语、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瑞典语、荷兰语、希伯来语、乌克兰语、土耳其语、印地语、匈牙利语、乌兹别克语、马来语、乌尔都语等24种,并开设拉丁语、古英语等古典语言课程。不知道你们一口气读完这段记住了几个语种,反正后面复杂的我是一个都没记住。据网友说,上外的美招来很多商机,成了众多电视剧、广告的御用影视基地。郭敬明的《小时代》在这里取过景色,还有《商学院合伙人》、《烽火佳人》等,甚至前两年红遍大江南北的都市剧《微微一笑很倾城》都在这里取过景。细致的你会发现,上外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你会喜欢她的精致优雅与风情万种,也会喜欢她的奔放自由与潇洒不羁。她小资摩登又虚荣却从不慵懒,她目标明确马不停蹄且从不懈怠。你会惊讶于她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强度的竞争环境,这样的校园才会让你变得越来越优秀!结束寄语根据这篇简单而又细致的介绍,相信你们已经对这所语言类高校有一定的了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考研择校。

考研英语复习,逆袭就靠这3点!

都说考研英语很难提高,其实不然,只要掌握方法,提分很容易。下面就给大家分享我复习过程中总结的一些学习方法~重视解题技巧像单词和长难句这类英语基础,直接决定了你英语分数的下限,而解题技巧就直接决定了英语分数的上限。在搞定英语基础的前提下,解题技巧利用得好的话,英语分数会有一个质的提升。我还明白了一个事实(不得不说,考研使我成长~):不管我们学什么,第一个“老师”都对我们影响最大。所以,最开始学习解题方法的时候,一定一定甄别一下你打算跟着学到底的“解题方法”靠不靠谱!(就像“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话糙理不糙。)现在很多真题书在解题方法上,大部分都只是简单的技巧总结。比如阅读,很多书都是先表明每个试题属于哪一个考点,然后针对该类试题总结规律。但是,大部分人连哪个考点都分不清楚,更别说能熟练地运用书里说的技巧解题了。而且,这些规律的限制条件还很多。并且,很多书只是在讲题,而不是解题,在知道正确答案的前提下,套原因,“证明”它为什么对;对于错误答案的讲解也是一样的。PS:再插播一条关于真题书的碎碎念。如果你刚决定考研,对考研还不了解的话,在选真题书的时候还需要格外注意一下书里的解题方法理解起来有没有难度,能不能实实在在地帮你解题。方法方法,能一下子解决一类题型的才叫方法。我当初选考研圣经,除了讲得详细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解题过程看着也很细,而且我能看懂。后来题做得多了,发现圣经里面讲的方法都是通用的,很明显的,1类题1个方法,还有可以套用的具体的步骤。解题可以套用,能保证一定的准确率。《考研真相》解题步骤学会利用考研真题1.不同年份的真题,利用价值是不一样的①英语二真题:2005-2009年的MBA试题,是英语二真题的前身,这个阶段的真题我是按照题型分类进行复习的。先用《考研圣经》一句一句仔细分析真题,主要解决词汇和语法这两个大麻烦;然后分析解题方法,来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还是按照书里的解析来的,这本书里的解题方法讲得比较容易理解,每一类题的方法是通用的。2010-2020年的就是英语二真题,这个阶段的真题命题思路参考性比较大,因为数量比较少,所以特别珍贵,我就重点研究了。刚开始先是按照考试时间自测一下,检验下我之前辛辛苦苦复习的成果,然后用《考研圣经》一句一句分析文章,一道一道分析试题解析。总结感悟下命题规律。还有最新三年的真题我留着最后冲刺了,毕竟考前还是要模拟下的。②英语一真题2005年之前的英语一真题,题型都不太稳定,价值不大。2005年之后,英一的题型才稳定成现在这个样子,一直没有变。所以我不建议细细地研究2005年之前的真题,拿来练习可以。因为我考英语二,所以,只做了《考研真相》的2015-2020这6年的真题,英一、英二题型都一样。2.真题不只做一遍我当初考研的时候,看到很多同学把真题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每次都没有侧重点,很多人只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如果是这样,就算做100遍又有什么意义呢?重要的不是你复习了几遍,而是你每一遍安排得有没有意义。真题我一共复习了3遍:①研究真题前,你总得先做题试试真题水深水浅吧,我会先用《考研圣经》的空白试卷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一遍真题,看看自己哪些句子看不懂,哪些题会,哪些题不会,哪些题是蒙的,做到心里有底。我一般用铅笔答题,在研究完真题之后会再用橡皮擦掉,再做一遍题,检验一下学习成果。②接下来就是非常非常详细地研究真题文章,我直接看着《考研圣经》一字一句分析真题,重点看词汇和语法讲解,全程不用翻手机、查字典和语法,我一套题差不多研究了快一个星期,我不觉得慢,真题仔细研究才能研究到精髓。③最后一遍主要是研究各题型的解题方法、命题思路这些。《考研圣经》的解题步骤很好套用,我研究了几套题,基本上就能熟练应用了,熟练之后再做题,正确率会提升很多。做题的时候要重点关注这些问题: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错在哪里?命题老师是如何给我们挖坑的?正确答案出处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命题人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出题而不在其他地方出题?其他地方可不可以出题?如果让你来出你会怎么操作?3.刷题一定要选考场排版的真题书!因为要刷好几遍,在这个前提下,选一本最便宜的就好。记住了,真正考场排版的真题书结构是这样的:封面1页+试题14页+空白页1页,“闪过”《真题真练》就是这样的,我在考场上见到的真题也是这样的。现在很多真题书为了卖货说自己是真题排版,其实根本就不是。2010年之后的真题,总页码少于15页的试题,都不是仿真排版;文章和题目不在同一面,做题还得翻页的,也不是仿真排版的真题(我在考场上见到的真题是不需要翻页的)。《考研真相》和《考研圣经》排版都是“作文千万不能放过1.如果你英语水平一般,一定要补写作基础如果英语水平不咋地,复习作文的时候,可以先补基础,比如和各种作文话题相关的单词,这样不至于说你遇到某些话题连单词都写不出来。还有一些写作句型,先从简单的开始,再尝试学习复杂点的从句,其实考研作文没必要都写那么难的句子,有那么几个亮点句让阅卷老师感觉你水平很高就行了,分数就上去了。然后再练习练习经典的3段论,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分别储备几个你拿手的句式,作文基本上就没有太大问题了。作文一定要注意避免不要出错,单词、句式都要保证写出来的就是对的,原则就是不为了写高级的句子冒险犯错。感觉我用的《写作宝中宝》和张国静的网课是绝配,先用《写作宝中宝》补基础知识,像单词啊,写作句式这些,然后听网课里面的靓句法则拔高一下水平,完美。2.不依赖模板我发现很多朋友都喜欢背一些“句子很长、辞藻很华丽,而和考的话题关系又不大”的万能句子,然后在考试的时候挖洞填关键词。其实,这种所谓的“模板”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阅卷老师在改卷的过程中对模板很反感。只要是模板作文,小作文通常给2分,大作文英语一通常给6分,英语二给5分。有经验的老师看一眼,甚至看书写就能知道你的水平。再好的模板,大家都在用,就很容易撞车。考研英语作文的句子不在于“长”和“难”,好的作文具有“简洁、平淡如水”的特点。高分作文的特点是:没有模板或模板很少;没有错误或错误很少;不偏题。3.不迷信押题考前两个月遇到很多同学抱着侥幸的心理,迷信考研机构的各种“押题”,而放弃了努力和坚持。事实上,考研英语命题组的老师在命题的时候,刻意采用逆向思维,反押题。考研英语命题老师多是北外、上外、北大、清华英语系的教授,他们不希望你压中题目,所以写作一般考老话题、中性话题,或者是次热门的话题。而且,考研英语一般是从十二月才开始命题,那前一年考完研之后到这一年11个月的话题,都可能在写作考试的范围内。所以,多看看话题、做足准备是王道。关于作文话题,我大部分看的是自己的作文书(我的作文书是买网课送的《写作宝中宝》),里面有很多重点的话题,并不是每一篇都要背,大概了解一下话题该从哪些角度下手就可以了。4.提高自身实力在考研英语中,其实是“得写作者得天下”,只有写作拿了高分,总分才能提高。有的小伙伴肯定要说:老师说少用模板,多用临场发挥的句型,可是我发挥不出来怎么办?我想说的是,只有平时多背多看,静下心来沉淀自己,才能“胸中有丘壑”。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is the decision to act. The rest is merely tenacity. 最困难的是下决定,剩下的就要坚持了。为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