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点机构所需硕士生直接落户!上海引才落户新政12月1日起实施狼少女

重点机构所需硕士生直接落户!上海引才落户新政12月1日起实施

《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将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此次《办法》的一大变化就是,除了重点机构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等核心业务骨干外,重点机构所需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今后也可以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具体落户规则如下:“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虚者

上海报录比极高的7个院校专业,最高68:1!

上海高校整体竞争都比较大!如下院校专业基本上报录比都在20:1以上,上岸分数380分起步。看看就有没有你的目标?01上海师范大学 - 小学教育上师大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教育类专业竞争压力可不小。2021届考研,小学教育专业一志愿报考1077人,拟招生人数为51人,报录比达21:1。从20拟录取名单上来看,小教上岸最低分357分,平均分在375分左右。21考研复试线未出,估计是360分以上能进复试。02上海财经大学 - 金融硕士上财是211,又位于魔都上海,生源非常好,毕业后陆家嘴金融中心欢迎你。金融硕士(A组)20考研一志愿实考1232人,统考录取53人,报录比为23:1。复试分数线390分,21考研预计也要390分起步。03上海财经大学 - 会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和财务管理20考研一志愿共计实考370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约为20.5:1。20年复试分数线是390分,19年复试线是408分,要求非常高。04上海大学 — 戏剧与影视学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是享有经费独立权、人事独立权、外事独立权和教学自主权的上海大学二级学院。现任院长为导演陈凯歌,执行院长为何小青教授。(想不到吧)20考研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一志愿报考617人,共招88人,其中推免63人,统考名额仅剩25名,报录比为24.7:1。上岸最低分366分,平均分约为380分左右,可供参考。05上海交通大学 — 凯原法学院自2012年起,凯原法学院连续9年进入QS法学学科排行百强。在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跻身世界30强,位居中国大陆第一位。根据20考研报录比数据,法律(非法学)统考报名1411人,录取97人,报录比为14.5:1;法律(法学)统考报名220人,录取11人,报录比为20:1。ps:法律(法学)均为非全日制。法律(非法学)全日制上岸分数370分起步,建议目标定在380分以上较为稳妥。06同济大学 — 建筑学同济建筑学20考研一志愿报名724人,录取28人,报录比26:1,复试线330分。07华东师范大学 - 应用心理学你们的魔鬼来咯!华师应用心理学20考研只招11人,还有749人报考,报录比68:1,复试线400分。上岸最低分是402分,最高分424分。21考研招的人更少,推免收了14个,统考仅剩6个名额。应用心理专硕难度也很高,20考研一志愿报考1273人,录取61人,报录比约为21:1。

快长大

硕士生毕业后在上海工作1年,月薪曝光,引网友热议

前不久,在职场论坛中,笔者看到有位硕士生李先生分享了他的真实工作经历,李先生在毕业以后就去了上海工作,现在差不多工作近一年了,月薪才仅仅只有1.5万元,他觉得现在在上海打拼压力确实太大了,而且在公司里也无法得到领导重视。身边有不少刚入职的同事,由于和领导关系不错,所以进入了管理的岗位,所以现在这里有了一些自卑,很多网友看到李先生的经历,也是纷纷建议李先生千万不要选择辞职,因为在公司里工作如果因为一些挫折便开始选择自暴自弃,那么在职场中是难以有更好发展的。笔者认为: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在公司里缺乏管理能力,所以即便是工作多年成为老员工都不会被领导提拔和任命,因为这些老员工根本就没有当领导者的威望和微信,是不会被新员工所心服口服的。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公司工作时一定不要太过懦弱和胆小,因为你的性格就是硬伤,当你在安排工作或者执行任务的时候,表现的并不是很出色,领导便会觉得你还欠火候,那么自然而然不会提拔你成为公司的管理者。年轻人更应该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千万不要在公司里总是推卸责任或者是替他人背黑锅,因为你在公司工作那么长时间,想要翻身就应该主动学习相关的管理经验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让你的出色的表现在公司被领导所认可,领导当然会对你有所看重,到时候领导肯定会给你分配更多的机会,只要你肯主动争取,领导绝对不会把你忽视,甚至会在公司里把你当成他的多么心腹主动培养你,让你成为不可多得的职场精英。图:网络结语: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写在评论中,大家一起交流。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职场故事、职场案例、和领导同事相处技巧等职场经验!

阿妮娜

上海这所211高校公开20考研数据!超1.1万报考,报录比不足5:1!

↑↑↑更多院校报考数据及考研干货资料点我的头像到主页查看领取!各高校20考研最新报录比数据持续更新中(往期更新可以点我的头像发送私信:报录比,即可查看),今天我们来看看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历年报考录取情况。东华大学地处中国上海,现有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曾是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历经70年的发展,东华大学已从当初的以纺织单科院校发展成了以工科为主,工、理、管、文、艺等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东华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学科为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材料、设计,是学校的特色。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纺织科学与工程获评A+,与天津工业大学并列。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这8个学科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位于前30%。入围ESI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4个(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东华大学历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情况分析东华大学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情况:东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总报考人数11429人,共录取2820人,其中推免生525人,统考生录取2295人,整体报录比不足5:1。2019年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总报考人数10017人,共录取2430人(含推免生)。2018年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总报考人数9082人,共录取2249人(含推免生)。很多人都会将同是211的上海大学和东华大学比较,这里小编只说考研的难度。上海大学20年数据还未公布,但是2019年上海大学的报考人数就已经超过2.5万,但是上大的招生体量要大于东华大学,2019年上海大学共录取4443名硕士研究生,除去1278名推免生,统考硕士录取3165人,统考整体报录比将近8:1,相比上海大学,东华要好考一些(当然这里只是以整体的数据分析,具体专业还要看专业的报录数据及分数线分析难易程度)。东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情况东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热门的专业有:计算机学院的电子信息,报考928人,统考录103人,整理报录比9:1;艺术设计,报考504人,统考录取29人,整体报录比17:1;信息学院电子信息,报考344人,统考录取85人,报录比4:1,相比计算机学院的电子信息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管理学院会计硕士,报考630人,统考录取84人,报录比近8:1;机械学院机械专硕,报考454人,统考录取131人,报录比3:1,相对竞争压力小;材料学院材料与化工专硕,报考363人,统考录取176人,报录比2:1;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报考325人,录取17人,报录比19:1,难度较大。相对来说报考人数较少但是招生计划多录取率高的较好考的专业有:纺织学院材料与化工;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院材料与化工;化生学院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生物与医药;机械学院的机械专硕;管理学院物流工程与管理;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等。下面来看东华大学2020年各专业报录情况统计。注下图中:报考人数一列,红色标注为报考人数大于300人;统考录取人数一列,绿色标注表示录取人数大于30人;统考报录比一列,红色标注表示报录比大于5:1;绿色标注表示报录比小于3:1。东华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情况*录取人数为0的非全日制类别/领域未纳入统计。推免生录取人数参见当年拟录取公示名单。东华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情况东华大学2015年--2017年报考录取情况更多高校报录数据持续更新中,别忘了关注小编哦~为抢人才,高校真拼!本科985的录取后奖3万!该校过线免复试!每年大批考研人报名失败,原因就出在不会看招简!重点都在这了!今年考研的注意,下个月就要报名了!9~12月考研大事件,很重要!中国研究生院最新排名!厉害了!这所非985/211院校排第一!近8年国家线涨降趋势!考研要考多少分才有戏?这些专业线年年涨

检察长

不敢想!读完了新加坡的一年制硕士,竟然就可以在上海落户了!

Hi,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芥末酱~考虑目前疫情蔓延的情况下,许多学校改变了国际生的上课方式,由线下授课转变为线上授课,一种”在家就能留学“的现象随之出现。国内留学生对此情况抱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明明是出国留学,却只能上网课,出不了国,体验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在国外的学习的氛围感。另一种则觉得不出国也能留学,省了很多事儿。所以,芥末酱最近总收到这样一些疑问:- 是否有线上不出国直接拿学历的大学?- 如果不出国,回国落户有什么影响,主要落户是北上广?本芥末酱对学生关心的问题一向是有问必答!本篇就针对这两个问题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答:线上不出国直接拿学历?芥末酱想告诉大家,线上授课不会是长期存在的。新加坡许多学校目前都是线上授课模式,但是随着新加坡对中国开放边境,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现在也有不少学生入境新加坡开始线下学习了。所以,单纯在国内上网课就能获得国外学历这样的情况在新加坡是不存在的。不出国对落户北上广有影响?如果不想在国外待的时间太久,但是又想通过海外留学的经历在北上广深落户?新加坡一年制硕士完全可以满足的需求!以上海最新的落户政策为例:如果是一年制的硕士,出境累计时间不低于180天,回来第一份工作在上海,后续起码缴满1倍社保半年以后可以申请落户!虽然不能完全不出境就获得外国院校学历但是新加坡一年制硕士一方面可以减短出境时间,另一方面在新加坡待足够的时间依旧可以落户上海!以上,你学会了吗?就酱紫~白白!

惊梦魂

上海被低估的一所大学,有3个校区,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上海的大学数量很多,名气大的大学也有不少,而且与很多知名度高的大学对比来看,像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有极强的发展能力,它们在对具体的学科建设上看,它们也有不可忽视的战略作用,而这对一个区域的旅游表现中说,它们本身也起到了比较强的发展能力,更是一个地域中非常关键的教育资源。这所被看低的大学就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我国其实是有很多大学是叫学院的,虽然它们在某些程度上还是不如大学知名,地位也不如一些大学,但从其大学的发展教育中说,依然具备了很强的教育实力,特别是一些大学的特色学科建设上看,则是一所学院很有代表性的地方,而这也是当地在旅游上很关键的地方。这所大学在上海有3个校区,分别是松江校区、浦东校区和徐汇校区,虽然它只是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但却被定位为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是属于上海在经济实力上非常有潜力的大学之一,同时,它也入选了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建设引领计划,这对对其大学的发展而言,则有比较大的社会作用。它其实也是上海一所被低估的大学,虽是学院,却有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而且设有15个二级学院,也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对上海的特色人才培养上起到了比较强的作用,而这也是上海十分重视其大学发展的理由,同时也为未来的城市发展上看,它会得到更多游客的赞誉和认可。另外,在这所大学的历史变迁中看,它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它实际上是由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原上海金融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这对其大学的教育能力体现上看,则有很强的地域性教育价值,也是整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也为其大学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毕竟像这所大学的发展上看,它其实也有很多不可低估的部分。上海一直都注重对教育的支持,即便是很多不知名的学院,当然,在对一些高水平大学而言就更显得突出了,但上海也不忘对其大学的看重力度,毕竟从很多层面表现中说,它的大学发展能力其实都很强,这点也是很多本地人骄傲的地方,毕竟从这些角度出发看,很多大学的发展潜力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被衣大说

上海这所大学,名号挺响,无博士点,硕士点也就1个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其实在科教实力上,他在全国也是位居前列的,在沪工作的两院院士数量达到182人,仅比北京要少,位居全国第二位;在211大学方面,上海市拥有9所,比北京和江苏两地要少,居全国的第三位。而从上海的地域面积和人口的角度来看,上海的科教不仅实力强大,而且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配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去上海上大学,给大家的感觉是,随便一所大学,实力都是比较强的,其实不然,也有一所大学,其名头不小,但是从综合实力上看,还是比较弱的,比如他连博士点都没有,即使是硕士学位授权点,也就只有一个,这个情况出现在上海这座老牌的一线城市,作者之前还是未曾想到的。在我国,也有一些称之为大学的院校在办学层次还是比较低的,比如说前文写到的河南的开封大学和焦作大学,这两所院校,却只是专科层次的高校,但是人家却有大学的名头,这种现象总体来说还是极为少见的。目前来看,给大众的感觉,能称作为大学的高等院校,绝大多数都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少部分即使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那硕士学位授权点也都是比较多的,十个以上是常态。配图做了这么多的铺垫,本文要说的这所高校就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名字很好听,给笔者的第一感觉也跟一般的综合性大学一样,办学层次比较高,毕竟是在上海嘛!目前该校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总占地面积近八百亩(校园小);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450人、专业硕士研究生233人(办学规模上说不上大);有43个本科专业、31个高职专业,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位点(就1个硕士点,让人难以与这个校名挂上勾,哈哈);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东方学者特聘教授4人(无长江学者、杰青,师资力量一般)。不说其他的,我们就拿长三角另外三省的工业大学来做个简单的对比。南京工业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浙江工业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安徽工业大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其硕士点的数量就很多的,就不予列出了。其实,我们从该校发的展历史上也能看到,与开封大学、焦作大学类似,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也是是80年代更名完成的,2000年的时候才由成人院校转变为普通高校,可以说发展速度还是极快的,基于其底子太薄了,还得有一个过程,才能变成名副其实意义上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配图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原作者;文中数据来源于该校的简介资料;若有错漏,还望各位指正。山野老王高教聚焦系列原创作品,百家号首发,欢迎订阅百家号:山野老王

可谓有矣

研究生教育哪些省市强?以北京首位度为1计算,江苏实力超上海

目前,我国有研究生培养高校合计577所,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20万之多,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了110万、博士生招生规模也突破10万大关;在校研究生规模已经达到300万人之巨了,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规模140余万、专业学位研究生接近160余万。在校研究生规模扩张速度还是非常快的,目前已经占到在校本科生1800万人的17%左右。而每年的考研人数已经占到本科毕业生人数的78.6%左右,即使是应届毕业生中的报考人数也接近当年毕业生人数的一半左右了。研究生教育哪些省市比较强?估计很多对此有过接触的朋友肯定能排出前五位,甚至于前十位的省市。排名首位的非北京市莫属,它拥有57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高校,无论办学资源、教研产出、学术声誉还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影响力,都是其它省市所无法企及的。本文中我们将北京的研究生培养实力按1进行量化,来看看其它省市的研究生培养实力。除北京市排名第一之外,能够进入研究生培养实力前三的省份有第二位的江苏省,以33所高校、综合质量分0.9分的成绩,略微领先第三名的上海,上海市以28所高校、综合质量分0.88的成绩屈居第三位。湖北省以28所高校、0.8分的综合成绩位居第四位,广东省则以25所高校、综合分0.79的成绩排在第五位。进入前十的省市还有陕西省(28所高校、综合分0.78分)、山东省(30所高校、综合分0.74分)、浙江省(21所高校、0.74分)、四川省(24所高校、0.73分)、湖南省(18所高校、0.72分)依次排名第六到第十位。经常有网友在争论国内高等教育第三城的比较,因为前二名城市非北京、上海莫属,那么第三城就在南京、武汉和西安等3座城市中产生,至于杭州,不知道要排到哪儿去了,前面还有成都、广州,甚至于长沙都能和其一较高下,更别说争第三城了。这个排名,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综合分达到北京60%及以上的省市还有辽宁(37所高校0.71分)、天津(18所高校0.68分)、安徽(20所高校0.66分)、黑龙江(19所高校0.65分)、重庆(13所高校0.64分)、福建(13所高校0.63分)、吉林(19所高校0.63分)以及河南省(19所高校0.62分)。这是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中达到北京60%以上的18个省市,也可以说是全国研究生培养高校前18名。处在60%以下的13个省市,还有3个层次,综合分0.5以上的有甘肃(0.58分)、江西(0.56分)、河北(0.56分)、云南(0.54分)、山西(0.53分)、广西(0.51分)等6个省份,综合分0.4以上的有新疆(0.49分)、贵州(0.46分)、内蒙古(0.45分)等3个省市;排名最后的为海南(0.37分)、宁夏(0.37)、青海(0.32分)以及西藏自治区(0.26分)。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研究生教育的地域优势非常明显,东部沿海省市占据绝对的优势,基本上都处于前列,中部两朵明珠则为湖北、湖南两省,西部同样有两朵金花为四川和陕西两省。而研究生教育处于劣势地位的江西与河北值得深思,周边的吸引力太强大了,如果不花强功,估计要有所突破会超级难。

精神病

真厉害:上海科技大学一研究生以第1作者在《科学》上发表论文!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2013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生谢雨润以第一作者身份,于5月15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Quantum interference in H+HD→H2+D between direct abstraction and roaming insertion pathways”的科研成果。谢雨润同学是我校物质学院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课题组的联培研究生。该成果由杨学明院士团队与张东辉院士团队领衔,在最简单化学反应氢原子加氢分子的同位素H+HD→H2+D反应中,发现了化学反应中新的量子干涉效应,并且利用这一量子干涉效应首次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远低于锥形交叉点的几何相位效应。在化学反应中,普遍存在量子干涉现象,但是想要准确理解这些干涉产生的根源非常困难。这些干涉的图样复杂,而且在实验上也难以精确分辨干涉图样的特征。H+H2及其同位素(H+HD)的反应,是所有化学反应中最简单的一个体系,因此可以对该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精确地计算机模拟,做到微观层次上深入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尽管这一自然界中最简单的反应体系已经被研究得相当透彻,但仍然存在着科学家们以前完全认识不到的奇特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人员在先期理论研究工作中发现,在特定散射角度上,H+HD反应生成的一些特定量子态的H2产物,其信号强弱会随碰撞能的变化呈现特别有规律的振荡。为了理清这种振荡现象,团队开展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详细研究。在实验中,通过一系列手段改进交叉分子束装置,在一系列碰撞能下精确地测量了反应的后向散射信号。在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量子反应散射理论,创造性地发现了利用拓扑学原理来分析化学反应发生途径的方法。拓扑学分析表明,这些后向散射的振荡实际上是由两条反应途径的干涉造成的。这两条反应途径对于后向散射均有显著贡献,但它们各自的幅度随着碰撞能变化并无显著变化,呈现缓慢的变化趋势。它们的相位随着碰撞能变化,一个呈线性增加,另外一个呈线性减小,因此,相互干涉的结果就呈现了强烈的有规律的振荡现象。不同碰撞能下两条反应路径的微分截面及干涉后的微分截面反应中两条拓扑路径示意图进一步的经典轨线理论分析表明,其中一条反应途径对应于通常所熟知的直接反应(路径1)过程。而另外一条反应途径对应于一条类似于roaming机理(路径2)的反应过程。由于这两条反应途径刚好以相反的方向围绕于H+HD反应势能面上的锥形交叉,所以它们的干涉图样必须采用非绝热耦合的势能面来模拟计算才可以和实验结果吻合,这也体现了这个体系反应过程中的几何相位效应。这是在低于锥形交叉点的反应中,第一次观测到几何相位效应。更为有趣的是,通过类roaming机理而发生的反应只占全部反应性的0.3%左右。而如此微弱的小部分反应性,能够清晰地被理论和实验所揭示出来。该项研究再次揭示了原子分子因碰撞而发生化学反应过程的量子性,也揭示了化学反应的途径是复杂的。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等的支持。作为上科大与大连化物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同时也是上科大招收的第一级硕博连读生,谢雨润同学道出了他的心声:“我是上科大招收的首批研究生,还记得第一年在岳阳路校区上课,尽管当时的校园条件相对简陋,但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却一点也不含糊,完善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的学术交流为我后来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7月,我以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到导师杨学明院士位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课题组学习。整个研究室非常重视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在反应动力学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国际一流水平。能够在这样一个高水准的平台上开始自己的研究生涯,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此次我们这项成果能够在《Science》上发表,感谢上科大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感谢研究所杨老师和张老师两位院士的倾力合作,还有肖春雷和孙志刚两位老师在细节上的把关。过去的几年中我在学习生活中都感到了来自上科大和研究所老师们的关怀。”谢雨润同学在实验室工作中自2013年以来,物质学院已招收研究生1000余名,毕业近300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430篇论文,包括2篇Science、1篇Nature、13篇JACS、2篇PRL等。物质学院始终秉承学校“科研中成长”的研究生培养规律,深入贯彻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学院依托上海科技大学的体制机制优势,坚持“国际化、高标准、强实践”的研究生培养原则,制定“目标驱动、能力培养和质量导向”的本硕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并不断优化从招生选拔、课程学习、博士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审核等多级选拔、分流淘汰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各科研单位的合作,推动研究生深入第一线科研实践,同时鼓励项目合作,组织学术交流,利用天然优势打造科教无缝衔接的鲜明特色;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求,将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工作紧密结合,打造为国所需、德才兼备、勇于开拓的紧缺人才,为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做出上科大人的贡献。【院士寄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杨学明院士(上科大特聘教授)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上科大的科教融合。也是由于这样一个科教融合机会,谢雨润同学能够加入我的课题组来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年轻同学来说,寻找自己的兴趣非常重要!在还没有加入到我的课题组的时候,谢雨润同学曾经到我的研究小组来参与大学生科研计划,正是因为他对于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浓厚的兴趣,让他在这一方向上认真学习,非常刻苦,并且做出了优秀的工作。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多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中,存在着非常有趣而复杂的细节,科学研究就是一种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在科学研究中,年轻的同学应该要注重科学问题的本质,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要坚持发展自己独特的方法开展原创性研究。这也是我自己一生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的年轻一代才能超越我们,真正走向科学前沿。这也是科教融合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杨学明院士与谢雨润同学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物质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

功成之美

上海很“低调”的1所大学,外地鲜有人听过,考上就有“铁饭碗”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同时也有非常强劲的教育实力,这里的优秀大学比比皆是,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的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另外还有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以及上海大学等多所985和211高校,这些高校不仅在上海是赫赫有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名气。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也是位于上海的一所大学,不过这所大学比较低调,很多外地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但如果能够考上这所大学,毕业之后就有铁饭碗。这所大学就是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是市属本科医学院,我国以健康命名的医学院并不多,上海健康医学院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也是第1家以此来命名的医学院。上海市的医学类高校众多,上海健康医学院是其中最年轻的一所。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创建时间是1950年,到现在已经有70年的办学历史。该校的前身是上海职工医学院,2015年,该校和原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了现在的上海健康医学院。我国的医学类高校是比较多的,但是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名气并不是很大,虽然本地人都了解这所大学,但是外地人却鲜有听说。不过学校低调并不代表没有实力,上海健康医学院一共设置了9个学院以及4个教学部,而且还有十一所附属医院以及一所附属卫校。该校自己并没有硕士点,不过却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了三届研究生。该校拥有16个本科专业及13个专科专业,学科建设实力还是比较强劲的,比如说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护理、口腔医学技术、药学、用电子仪器、药剂设备等,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医学影像技术以及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上海市的教育实力是非常强劲的,仅次于我国的首都北京。不仅有多所985和211高校,普通的本科大学实力也比一般的大学要强得多。上海健康医学院在上海市的本科院校当中属于实力比较差的院校,不过放到别的地方可能就算实力比较强的医学类高校。再加上它在上海这样的好地方,所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并不算低。学校的就业率也比较高,一多半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这也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