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消费者如何选择水产品?看看我们的调研报告十日而问

消费者如何选择水产品?看看我们的调研报告

调研人:仲希维,姜韬,程辉辉,郭国忠调研时间:2016年3月9日-13日超市已经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水产品的重要渠道,而消费者在选购的过程中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所选购的水产品,如所购水产品来自哪里?是人工养殖的还是野生捕捞的?如果是野生捕捞的,那是否存在水产品资源过度利用?是否为可持续水产品?为了帮助消费者了解和认知所选购的水产品,我们为此进行了以下超市水产品调研。本次超市水产调研涉及超市共9家,分别为:北京华联超市(瑞景广场店)、武商量贩(光谷店)、武商量贩(沙湖店)中百仓储(光谷购物广场)、中百仓储(珞狮路购物广场)、中商平价(光谷店)、家乐福(光谷店)、麦德隆(武昌店)、沃尔玛购物广场(武汉徐东大街分店),其中本土超市6家,国际连锁超市3家,基本涵盖武汉各大型超市类别。经过帅选核对,我们发现:草鱼、紫菜、淡水虾、鳜鱼、带鱼、鲫鱼、鲈鱼、鳊鱼、鲳鱼、甲鱼、牛蛙、鱿鱼为各大超市普遍供应的水产品。本次调研采取暗访的方式,对各大超市在售的鲜活、冰鲜、冷冻、腌制、风干、罐头等水产品进行拍照和记录。调研过程中,除武商量贩(光谷店)不允许拍照外,其他超市对拍照持不置可否的态度。调研结束后,可初步总结出以下结论:1.所有调研超市中,所有的水产品都未明显标识捕捞方式(捕捞、养殖),所以在表格录入时,我们默认海水鱼类为捕捞,淡水鱼类为养殖,但熟知鱼类知道捕捞方式的除外。2.除少数水产品如有机紫菜(北京华联超市--瑞景广场店)具有有机食品认证,幼嫩紫菜(沃尔玛购物广场--武汉徐东大街分店)具有有机食品、SC认证,黄鲦(沃尔玛购物广场--武汉徐东大街分店)具有无公害认证外,绝大部分水产品均无认证。3. 国际连锁大型超市(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鲜活水产品均有产地来源,而且产品名标注均无错误,相对较为规范,而本土大型超市(北京华联超市、武商量贩、中百仓储、中商平价)鲜活水产品产地来源则是有的有,有的没有,而且标注有错误。例如,武商量贩--光谷店只有极少的生鲜水产品标明了产地来源,而在武商量贩--沙湖店所有生鲜水产品均标明产地来源。这可能与本土大型超市的加盟系统有关,同品牌超市间管理方式互有不同。在产品名标注规范方面,本土超市部分出现错误,如“清江鮰鱼”标注为“清江回鱼”,“墨鱼仔”标注为“目鱼仔”。4. 国际连锁大型超市对产地信息的收集和公示明显优于本土大型超市。其中,麦德龙--武昌店所有生鲜水产品均具有麦咨达标志,全程可追溯(麦咨达是其集团成立的独资子公司,它的作用是保证农产品从基地、农场、加工、物流到销售符合消费者最安全的要求);而本土大型超市在产地标识上并不规范,呈时有时无或全无的状态。5. 国际连锁大型超市中进口水产品种类明显多于本土大型超市。7.北京华联超市(瑞景广场店)超市是唯一提供水产品熟食的超市。8.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一些以鱼肉为原材料制成的食品,只笼统地在原材料里标注是以鲜鱼或海鱼制成,但是并没有确切标明鱼的种类。当然,此次调研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使得较少的一部分信息有所缺失;如在做第一家超市调研时,仅仅只采集了鲜活水产品的照片信息,后来不得不在同一品牌超市的另一分店作了照片补充采集;采集照片的过程中,由于光线和拍照技巧问题,部分照片不清楚或信息不全,其后不得不返回重照。

零纪年

WHO调查报告!专家:武汉海鲜市场非最先源头,4种可能传播途径

新冠肺炎疫情延烧下,外界一直都很关注病毒的起源,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上月赴武汉展开调查,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在昨天公布结果。WHO调查小组指初目前尚未厘清新冠病毒的传染动物和中间宿主来源,源头也并非华南海鲜市场,只是2019年12月在武汉大规模爆发而被发现。综合外媒报导指出,参与该场记者会的人员包含世卫调查小组主席、跨物种动物疾病专家班恩巴瑞(Peter Ben Embarek),荷兰病毒学家古柏曼斯(Marion Koopmans),以及中国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组组长梁万年。该场记者会是在武汉一家饭店举行,但记者会开始的时间延迟了快要两个小时才开始。跨物种动物疾病专家班恩巴瑞表示,记者会主要有两个报告的方向:2019年12月武汉的情况、病毒如何从动物传播至人类世界。虽然专家有在动物身上找到与新冠病毒非常相似的病毒,但武汉并不是距离蝙蝠栖息地非常近的地区,因此可能不是直接从蝙蝠传入人类世界,而是由其他动物宿主。梁万年指出:「各种动物理论上都可能成为宿主,但在蝙蝠和穿山甲身上发现的病毒,有比较高的相似度,显示上述动物可能是导致病毒的宿主,但现在的证据也不足以认定上述两种动物是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而水貂和猫很有是可能宿主。」调查小组列出了4个可能的传播途径,并强调这并没有任何预设立场:第一个:自然宿主溢出病毒直接从动物传人。第二个:中间宿主将病毒引入人类,也就是先感染距离人类较近的动物,再感染人类。第三个:食物链上的传播,特别是冷冻食物,作为引入或感染病毒的媒介,或造成和食物相关的病毒感染。第四个:实验室事故。上述四种可能性,专家认为中间宿主说是最有可能,离人类关系较近的动物被感染后,再传染到人类体内。其次是通过冷冻食品感染人也较为可能。先前最为议论纷纷的「实验室泄露新冠病毒」的,专家强调各项调查已经证实「不可能」。梁万年也指,初步证实许多早期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只能证明该市场是病毒传播点之一,并非起源地之一,目前也无法确定病毒是如何传入华南海鲜市场。梁万年也补充强调:「华南海鲜市场『可能不是疫情最早发生的地点』,因为市场的首宗病例是12月12日,但在12月8日却已出现没有关联的病例。」武汉到底是不是新冠疫情的最早爆发地?对此,荷兰病毒学家古柏曼斯回应:「有研究指出意大利在2019年11月底可能有病毒传播,但是国际专家小组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基因定序研究,才能确定这是否为事实,相关的全球溯源工作是下一步的目标。」WHO小组此行的调查加深了对COVID-19的传播情况认识,但WHO专家坦言:「追踪新冠病毒来源的过程非常复杂,可能需要未来数年时间才能完成。」

空镜子

零售业自有品牌与可持续海产品发展报告2020

(报告来源/作者: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海洋管理委员会)中国零售业自有品牌发展还处在摸索阶段。在 2019 年 4 月对中国 48 家零售业企业的市场调研中,多数企业都有发展海产品自有品牌的计划,并希望在自有品牌的开发中引入国际标准或成功经验。因此,国际零售业与 MSC 合作 20多年历程中的积累,对现阶段我国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海产品,尤其是对主打海鲜的生鲜零售或以海鲜为主要商品的零售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01 中国自有品牌海产品的市场现状1.1 中国海产品市场综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海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数据统计,60% 的海产品流向了批发市场,20% 流向了餐饮市场,海产品零售额仅占中国海产品市场总额的 15%(线下零售 10%、线上销售 5%)。从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来看,中国海产品零售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当前,零售业销售的海产品品类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国产品种为主,进口品类的比重逐年增大”的趋势。其中,国产品种主要以养殖类产品为主,包括养殖的各种鱼类、虾蟹、贝类和藻类;而国产野生类产品主要有带鱼、平鱼、黄鱼、鱿鱼、鯷鱼等品种。进口品种方面,进口养殖类产品主要集中为南美白虾、三文鱼、巴沙鱼等品种,进口野生捕捞产品在品种上则较为丰富,鱼、虾、蟹、贝都有广泛涉及,常见品种有真鳕、狭鳕、南极犬牙鱼、美洲螯龙虾(波士顿龙虾)、大西洋扇贝、格陵兰比目鱼、北极虾、雪蟹、面包蟹等。1.2 自有品牌海产品市场调研汇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 2019 年 4 月对中国超市企业的海产品自有品牌发展进行了调研,共有 48 家企业参与(以区域性超市为主,沿海超市企业 18 家,内陆超市企业 30 家,均为 2018 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调研发现,海产品将成为未来五年重点的规划品类,超过 25% 的企业计划其海产品销售占比在 2020 年达到 6% 以上,而目前仅有 11% 的调研企业在 2018 年实际销售额达 6% 以上。有 13 家调研企业目前正在经营其自有品牌的海产品,自有品牌海产品占整体海产品销售的比例偏低。这13 家 企 业 中,23.1% 的 受访企业表示其自有品牌海产品销售占比超过 10%。然而,对于未来的规划,85% 的受访企业表示到 2020 年仍将或计划在 2020 经营自有品牌海产品。1.3 自有品牌海产品市场发展的挑战产品形态零售在售的海产品主要包括以下产品类型:活鲜、冰鲜产品、冷冻预包装产品(包括原条产品、加工产品)、冷冻散装产品、海产干货和罐头。整体来看,随着食品安全监管越来越严格,活鲜、散装产品正在逐步减少,冷冻预包装产品、罐头产品的比例在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中国市场对 Ready-to-cook 和 Ready-to-eat 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产品类型冷冻初加工非调理产品(如冷冻鱼片、鱼柳)占调研企业经营海产品的 84.6%,说明我国仍然以初级加工海产品消费为主。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调理类产品和对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的冰鲜产品的比重较低,分别占 23.1% 和 15.4%。事实上,扣除“冻转鲜”产品占比,真正意义的冰鲜产品的比例很可能低于 10%。海产品休闲零食占比为23.1%,其它即食类海产品、即烹饪类产品的占比偏低。品牌影响中国零售市场海产品品牌集中度较低,虽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产品品牌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品牌给产品带来的价格溢出效应有限。与国际海产品零售比较,中国鲜少有像 iglo、Birds Eye等这样消费者非常熟悉的国际海产品品牌。根据调研反馈,国内超市企业在开发自有品牌海产品上,主要面临着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自有品牌海产品与供应商品牌海产品差异化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自有品牌的海产品主要集中在冻品类别上,产品原料相对单一,无法突显自有品牌商品的市场优势;由于海产品是全球大宗贸易商品,从捕捞到中间贸易、加工,最后到市场终端,产业链长且贸易链条复杂,且种类繁多,物种名称与商品名称不统一,零售企业采购人员较难全面把控海产品的基础信息,不能更好地支撑自有品牌海产品的开发;部分供应商参与零售自有品牌产品开发的意愿及能力不足,国内海产品供应商多数处在自身品牌的建设阶段,通过品牌增强供应商在渠道中的竞争力,或者处在产品研发与迭代阶段,因此多数海产品供应商尚未对市场销售规模小的自有品牌产品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02 国际自有品牌海产品可持续发展经验2.1 国际零售业自有品牌发展历程根 据 美 国 自 有 品 牌 协 会 (The Private Label ManufacturesAssociation, 即 PLMA) (2005), 对于自有品牌定义为 : 自有品牌产品包括所有零售商品牌的商品 , 这一品牌可以是零售商自己的名称 ,或是零售商专门创立的名称。从 19 世纪末,英国零售业就已经有了自有品牌产品上市,历经了从无标识的自有品牌食品,到今天以市场主导的自有品牌发展四个阶段。简单的汇总就是,进入 2000 年,随着零售企业跨国发展,自有品牌也跟随着开始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近期,一项 AC 尼尔森的研究报告显示:自有品牌在全球各个区域都在积极地推动零售企业的业务增长,全球 36 个市场中就有三分之二的市场自有品牌增长速度超过了制造企业品牌的发展速度,在这些市场中各有半数以上的自有品牌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根据 Cadent ConsultingGroup 预测自有品牌在日用品与食品类别中的占比将从 2017 全部销售的 17.7% 增长到 2027年的 25.7%。欧美及日本市场中零售业领军企业,沃尔玛 (Wal – Mart)、 西 尔 斯 (Sears)、 艾 乐 迪(Aldi)、7 - 11 (7 - Eleven)、 玛 莎 (Marks &Spencer)、阿霍德 (Ahold) 和永旺 (Aeon) 等,都拥有大量的自有品牌商品。其中,沃尔玛自有品牌商品占 20%-25%,西尔斯是 90%,德国连锁折扣巨头艾乐迪(Aldi)公司的自有品牌在销售商品中的比例甚至达到了 80% 以上,玛莎则是 100% ( 玛莎所有商品都用自有品 牌“ 圣 米 高”)。2018 年 世 界 百 货 联 合 会(Intercontinental Group Department Stores,简称 IGDS)报告中提到,有 20%-40% 的成员单位拥有自有品牌商品。2.2 国际零售业的自有品牌海产品开发特点欧美零售业同样在海产品的自有品牌开发方面,显示了特有的经营之道。特别是在海产品自有品牌率最高的德国,零售自有品牌海产品在整个海产品中的占比高达 52%(Julia Bronnmann和 Frank Asche,2015)。同时,很多零售企业与海产品相关的自有品牌数量往往不止一个,例如英 国 的 Sainsbury’s 拥 有 Sainsbury、Be Goodto Yourself、On the Go 等相关品牌,而德国的Aldi 则拥有包括 Armada、Fjrden's、Almare、Nord、Ocean Steamer、World’s Kitchen、Cachet、Schnucki、Rookhus 等在内的多达十几个相关自有品牌。欧美零售业的自有品牌海产品涉及了几乎全线的产品类别:冷冻鱼排和鱼柳、冷冻调理海产品(主要是裹粉类产品)、冰鲜鱼排和鱼柳、冰鲜调理海产品(主要是 Ready-to-cook 产品)、腌制海产品、海产罐头、即食产品(如三明治、汉堡)等多个产品形态。其中,自有品牌冰鲜海产品在整个冰鲜产品中的占比非常高;而冷冻调理海产品除 iglo、Birds Eye 等几个核心品牌外,其余均为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作为欧洲市场常见的罐头类食品,除去Prince、John West 等极少的厂家品牌,几乎每家大型零售企业都开发了自有品牌的罐头类产品。在整个欧洲市场,越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海产品,自有品牌的比例越高;而市场分布广泛的产品,自有品牌的比例则相对较低。以荷兰和法国为例,荷兰当地特色烟熏鲱鱼、鲭鱼制品和法国当地特色贻贝罐头多以零售自有品牌为主;而遍及欧洲和北美市场的裹粉类产品,如裹粉鱼排、Fish finger等,则主要以水产品生产企业的 Young’s、BirdsEye、Fins、Iglo 等品牌为主。2.3 国际可持续标准对市场的影响在欧美国家,自有品牌作为各个零售采购的黄金标准(Golden Standard),要求一般高于其他同类商品。除质量、工艺、管理体系等标准外,欧美零售企业纷纷就可持续采购做出承诺,同时将可持续标准引入其自有品牌海产品的开发。欧美零售企业采购和推广可持续认证自有品牌的产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满足消费者自我实现需求: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大部分消费者对食品的消费早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生活的需要,而是希望通过消费行为获得他人的认可,甚至是环境、生态保护等自我价值观的体现。全球调研机构 GlobeScan 在 2020 年对全球海产品消费的最新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 58% 的被访海鲜消费者认为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保护海洋资源做出了努力;83% 的消费者认为应该保护渔业资源,以确保子孙后代的永续利用;31% 的消费者担忧他们喜欢的海鲜品种将在 20 年后消失;65% 的海鲜消费者认为购买可持续的海产品对于保护海洋资源至关重要;同时,41% 的消费者在选购海产品时会留意生态标识。因此,零售业除了满足消费者对海产品的健康、安全、营养的需求之外,还要考虑其关于环境保护、动物福利等顾客自我价值实现。自身战略和品牌发展需要:将可持续理念引入经营,既满足于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要求,也符合企业实现持续经营的内在需要。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目前全球知名零售企业和供应商都在共同采取的行动。除 Sainsbury’s 等零售企业外,Thai Union、Tri Marine、Trident 等海产巨头也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战略目标。就品牌发展而言,将可持续理念作为品牌要素,既是可持续战略的表象化,还辅助于品牌力的提升。例如,当消费者关注海豚、珊瑚礁等的保护,那么海产品品牌与猎捕海豚和破坏珊瑚礁等捕捞行为划清界限就很有必要。符合产品经营的差异化要求:产品的可持续性是生产商和零售企业其突出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以裹粉类产品为例,原料主要是来自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海域的白肉鱼,在东欧或者亚洲的工厂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再回到欧洲或者北美市场,原料品种、品质以及加工工艺基本没有差异或者差异不大。可持续性在差异化上的运用,不仅阐述了产品来源的差异化,还在运营和传播上为零售差异化经营提供了工具。除了在产品包装上通过生态标签展示可持续性外,零售企业还会通过产品价签、货架和冷柜的展示来突出产品的可持续特征,甚至是通过讲述产品背后的可持续渔业故事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2.4 MSC 标准在自有品牌海产品开发中的应用MSC 作为全球推动可持续渔业(野生捕捞)标准的应用及生态标识项目的非盈利组织,其可持续渔业标准的开发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以及国际可持续标准联盟(ISEAL)的最佳实践要求,也是被可持续海产品倡议(GSSI)目前唯一认可的全球范围内野生海产品认证项目。欧美零售企业普遍将 MSC 作为其海产品采购的主要指标,并在海产品自有品牌开发中积极应用。欧美的一些主要零售企业还专门就海产品可持续采购做出了承诺,其中不乏 Sainsbury’s、Aldi、Tesco、Walmart、Whole Foods 等 知 名 零 售企业。玛莎和宜家家居等零售企业还积极与 MSC就源头渔业的可持续项目 (FIP) 进行合作,帮助渔业企业改进作业及减少渔业生产对环境和其它物种的影响。尽管并非所有渔业项目最终都会获得 MSC 认证,但这些项目确实对全球或区域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英国玛莎与瑞典宜家家居于 2017 年就在中国启动了可持续渔业项目,支持江苏盐城野生小龙虾渔业寻求 MSC 可持续渔业认证。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认证前期讨论阶段。此外,部分可持续海产品还能满足于零售对产品追溯的要求,以及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来源信息。以MSC 标识产品为例,采用的产销监管链标准(Chain of Custody)在生产与流通环节上被每一个节点企业采用,完整记录从原料到产品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零售企业实现从标识产品到认证渔业的全程追溯,让海产品消费变得更加透明和安心。经历了 20 多年的发展,MSC 生态标识捕捞海产品已经成为欧洲市场的主流产品,以下表格是根据 MSC数据统计,展示部分零售企业目前在售的 MSC 标识产品数量。在德国市场,带有 MSC 标识的自有品牌产品占比更是超过 70%。03 国际市场自有品牌案例3.1 德国 Real 案例 —— 明确的采购策略作为原德国麦德龙旗下的高端超市品牌,Real 在德国拥有近 300 家门店,3 万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达近800 亿欧元。Real 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其重要发展议题,秉承“可持续采购”理念,建立了强调当地采购、公平交易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采购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包括海产品、可可在内的 8 大品类,既建立了多项内部标准,还广泛采用了包括 MSC 在内的 20 多项外部标准。 在海产品采购方面,Real 意识到不仅全球渔业捕捞面临过度捕捞的威胁,养殖业也遭到外界对其工作环境、 抗生素使用等方面的质疑。因此,Real 在 2012 年就建立了其海产品可持续采购政策。观点1:新型的采购策略已经成为零售业升级的重要竞争力之一。零售业不仅关注原材料本身的价格、贸易、流通等问题,环保与可持续逐渐成为发展全球供应链的一项核心议题。海产品作为全球大宗贸易商品,零售业更是将海产品的可持续作为采购策略的重点,尤其是针对野生捕捞的资源性品类,将国际标准作为采购策略的依据,以实现商品供应链的稳定发展。MSC 的众多零售合作伙伴,都制定了明确的采购策略及海产品的可持续采购目标。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加入到这个行动中来,不仅实现了零售业自身发展的目标,还有效地促进了可持续海鲜市场的建设。3.2 Sainsbury's —— 多样的产品类型英国零售业最早开发自有品牌并且也非常注重维护与提升自有品牌的价值,自有品牌与可持续海产品结合可以追溯到海洋管理委员成立之初。经过了 20 多年的历程,英国零售业已经逐渐把“可持续海产品”及蓝色标签作为海产品采购的一个必要条件。过往 5 年,MSC 也会根据市场和内部标识管理信息,为英国零售业在可持续海产品上付出的努力及在市场上取得的成就进行排名,以鼓励零售业进一步推动可持续海产品项目或销售。 根据下图,2017-2018 年,Sainsbury’s 在英国零售业中可以堪称为可持续海鲜推动主力,是英国最大的 MSC 认证可持续海产品零售商。截至 2020 年 6 月,Sainsbury’s 在 MSC 备案的自有品牌单品数量超过 260 个,也几乎涵盖所有海产品类型,充分凸显了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便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Ready-to-cook 和 Ready-to-eat产品的比重较大。Ready-to-cook 产品主要包括冷冻调理产品、冰鲜调理产品、微波和烤箱食品,例 如Sainsbury’s 品牌的冷冻或者冰鲜裹粉真鳕鱼排、My Goodness! 品牌的烟熏黑线鳕甜玉米浓汤,这些产品不仅为英国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更是将复杂的海产烹饪问题变得极为简单。而其丰富多样的 Ready-toeat 系列自有品牌海产品,则为英国家庭和上班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其中包括三明治、汉堡类产品,寿司类产品,各种卷饼、沙拉、意大利面,即食烟熏产品、罐头产品等。过往 5 年间,Sainsbury’s 自有品牌MSC 产品一直占比整体海产品销售的 60% 以上。观点2: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多元化需求。零售企业产品开发和采购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营养等基本需求,还要结合不同的消费场景和新的消费习惯。基于 MSC 20 多年来在欧美及日本市场的发展,我们发现各国自有品牌海产品的开发除立足于当地饮食习惯开发合适的产品,同时还会依据不同的消费场景继续细分。另外,目前欧美日各国自有品牌海产品中“即食”、“预包装”、“便捷加热”类产品的比重日益增大,已逐渐成为满足 70 后、80 后,甚至 90 后消费主力的热销产品。因此,我国零售业自有品牌海产品规划可以从单一的冻品类别向多元化的产品形式方向发展。3.3 Aeon 案例分析 —— 满足实现消费者的要求作为亚洲地区最成功的零售企业之一,永旺“以顾客为原点,追求和平,尊重人类,贡献地区”,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自身课题积极采取相关举措。这些举措主要包括:制定“永旺无碳愿景 2050”,旨在2050 年前实现店铺二氧化碳零排放。根据《永旺可持续采购方针》设定永旺可持续采购 2020 年目标,大力推进基于国际标准生产的认证产品的采购。可持续采购作为永旺零售的核心环节,得到了永旺集团的充分重视,其2020 年可持续采购目标更是涉及农产品、畜产品、海产品、纸 ● 纸浆 ● 木材、棕榈油等五大板块。其中,海产品方面,永旺旗下的综合超市、食品超市争取将所售商品100% 获得 MSC 或者 ASC 认证,并就所有主要鱼类提供可持续认证的自有品牌产品。为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自有品牌产品的来源、加工方式和可持续性,永旺开发了四个系列的“特慧优” 自有品牌产品,包括红标特慧优、绿标特慧优、黄标特慧优和黑标特慧优,分别代表加工产品、天然产品(又可细分为有机、自然和无添加三类)、优价产品和精选产品。从永旺东京品川店的实地调研来看,MSC 认证产品主要以绿标特慧优产品为主,该门店涉及的 SKU 为 30 个。而永旺在 MSC 总部备案的“特慧优”自有品牌海产品数量为 153 个。观点3:产品开发设计要满足于消费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差异化的包装设计和技巧性地摆盘(尤其是近年来流行的贴体包装)赋予了商品新的特性,这些新的特性体现了厂商对消费市场的逐步细分。例如,以卡通形象为主要元素的包装设计,主要定位幼儿辅食或儿童营养补充;强调“营养搭配”,并将小包装的不同品种产品组合在一起,主要面向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的人群。个性化的包装设计和突出的品牌定位,让消费者快速直接的感受到商品的属性及内容,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在包装上分享简单的烹饪方式,以及营养成分、原料产地等信息,则更全面地满足了消费者诉求,并为烹饪技能不佳的消费者提供了基本的解决方案。而带有生态标识的自有品牌产品则反映了消费者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或自我价值的需要——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国际市场的这些趋势预计也将逐渐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3.4 美国 Whole Foods 案例 —— 消费者的沟通作为全美最大的健康食品零售商,Whole FoodsMarket 在北美拥有 500 家门店,英国拥有 7 家门店。立足于其养育人类和地球的使命,全食超市旨在为食品零售商设定卓越的标准。尤其在支持可持续农业生产方面,Whole Foods Market 通过支持可持续农业和扩大有机产品市场,支持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民或种植户以及环境发展。其主要措施包括:无论何时何地,要求每一个员工尊重环境,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并提供员工培训,通过推广有机种植减少农药使用和保持水土;提倡和参与社区的回收计划,致力于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或减少包装,节约用水和能源;鼓励无害环境清洁和门店维护。观点4:产品走向市场之后,独特的的营销方式十分重要。陈列方式、美陈设计、试吃体验、温馨提示、食材介绍、食谱推荐等等,都能让顾客感受到品质、时尚、新奇、舒适、亲切。不要让顾客感受到购物只是个枯燥的行为,还有购物的乐趣。首先是营造场景氛围,提高关联商品销售,例如“美酒 + 海鲜”通常是欧美市场中最佳组合方式,而针对中国消费者,可以汇集其他酱料,并配搭菜谱介绍,让消费者可以在家轻松烹饪,以增加复购率及消费者粘合度。现场烹饪示范与试吃也是另一项重要的方式,可以提高消费者对海产品的采购兴趣。虽然店内试吃这样的推广方式在欧美市场并不普遍,但在过往 7 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 MSC 组织的“可持续海鲜周”推广中,店内试吃对海鲜的推广依旧具有重要的聚客及营销作用。但为了更好地区别普通流通商品,推广自有品牌的海鲜可以扩展商品的推广信息,考虑着重增加可持续、环保、原产地等方面的信息。04 MSC 中国市场进展及自有品牌开发建议4.1 MSC 在中国零售业市场发展概览MSC 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开始于 2013 年。截至 2019 年 12 月31 日,登记在中国市场销售的 MSC 标识产品数量已近 600 个,而2013 年还不足 20 个,经历了几乎从“零”发展到成为重点野生捕捞产品的标志。零售企业纷纷把 MSC 作为其采购野生海产品的重要指标或依据,成为推动 MSC 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过去 7 年多的发展中,MSC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的支持下,与超过 20 个零售品牌开展合作。主要工作包括分享上游渔业及可持续品种的源头信息,评估产品的可持续性和帮助建立可持续采购目标等。零售企业不仅积极将 MSC 作为其采购指标外,一些零售企业还就 MSC 产品采购做出了公开承诺。这些承诺包括优先采购 MSC 认证的产品,甚至还承诺了未来销售的比例。而宜家家居作为全球支持 MSC 可持续渔业的典范,中国所有宜家餐厅都获得了 MSC 认证,并在部分菜品上标示了 MSC 蓝色生态标识。目前,中国市场采用 MSC 蓝色生态标识的零售自有品牌海产品 50 款,占中国 MSC 产品数量的 5%。2017/2018 财年,中国市场首次出现带有 MSC 生态标识的零售自有品牌海产品,永旺也因此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将 MSC 标识用于自有品牌海产品包装的零售企业。2018-2019 财年,永辉超市推出其自有品牌 MSC 认证虾夷扇贝,顺丰优选联合供应商推出联合品牌的 MSC 标识的真鳕产品。进入新的 2019/2020 财年,家乐福、盒马也相继推出系列自有品牌 MSC 标识产品,以及 2019 年在上海开店的 Costco 也引进了 MSC 标识的自有品牌产品。到 2019 年末,根据 MSC 统计数据,山姆会员店独占鳌头,预计其“Members & Marks”品牌的 MSC标识产品数量和销售还会持续与快速增长。目前,永旺、山姆会员店、盒马、天虹、伊藤洋华堂、麦德龙、永辉、京东、贵州合力等均有开发 MSC 认证的自有品牌海产品。随着海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零售企业选择与 MSC 一起开发自有品牌海产品,MSC也将致力于帮助零售企业建立自有品牌海产品开发战略,以及分享更多关于产业和供应链的信息。4.2 打造自有品牌海产品的竞争力比较国际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尽管中国零售企业起步较晚。但从零售企业对食品安全、产品差异化、消费者沟通的需求来看,中国零售企业在海产品自有品牌的开发中更加需要引入可持续指标。食品安全尽管可持续指标与食品质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中国绝大部分获得 MSC可持续认证的企业长期开展海产品的国际贸易,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贸易型企业建立了较好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或获得了相应的质量安全认证(例如 HACCP),以保障产品质量的安全和可靠。近两年来,MSC 认证企业逐渐转型国内市场的开发,已有的产销监管链标准还能帮助零售企业追溯到渔业源头,为流通环节的监管提供了可能。产品差异化目前中国市场上零售的冷冻海产品主要以圆条产品、鱼排、鱼柳产品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品差异化不明显,且品牌集中度低,价格竞争作为市场参与者的主要竞争手段。无序的价格竞争既没让零售企业和供应商获得理想的收益,往往还以牺牲产品质量或消费者利益为代价,不符合零售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然而,自有品牌产品要从与众多厂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以更高的标准或更好的质量来凸显差异化。因此,在海产品自有品牌开发中引入可持续指标符合产品差异化的需要。消费者沟通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商家运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 2020 年 6 月 8 日 MSC 发布的由全球知名独立调研机构GlobeScan 面向全球 23 个国家、超过 2 万消费人群开展的全球最大的海产品消费者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有 58% 的海鲜消费者认为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保护海洋资源做出了努力。同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海洋健康的关注和可持续海产品的认知度也进一步提升。30% 的中国消费者担忧他们喜欢的海鲜品种将在 20 年后消失,而 88% 的海鲜消费者为保护海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过去一年中已经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行动,还有 62% 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市场中注意到过产品包装上的 MSC 生态标识,较 2018 年的调查结果提升了23 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反映出,层出不穷的新品类商品的出现以及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激增了消费者的个性化主张,不同年龄层(尤其新生代)的消费观更是与社会环境乃至全球问题紧密相连。MSC 与市场和产业通力合作,不断加快 MSC 可持续认证海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呈现,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精确的产品信息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和提高复购率的同时,还能让消费者通过消费参与到海洋保护的行动中,提高海洋生态保护意识、引发对与产品相关的生态环境的关注,保证海产品的未来供应。4.3 对中国零售企业海产品自有品牌开发的建议2013 年以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积极推进零售企业采购和销售可持续海产品,组织开展了包括可持续海鲜周在内的市场推广及消费者沟通活动、媒体宣传活动近 200 场,并先后就海产品采购及自有品牌开发发布了《健康自有品牌食品开发要点》、《负责任水产品采购指南》,以及为提升海产品采购人员水平而开发的系列培训课程。针对我国零售企业海产品自有品牌发展所处阶段,本报告对中国零售企业如何进行海产品自有品牌开发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建立负责任采购制度,分阶段落实中长期目标。自有品牌产品开发是零售企业的战略性议题,不仅是产品品质的输出,更是企业价值的彰显,需要不同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因而有必要建立自上而下的负责任采购制度,并有步骤地推进目标落实。具体步骤可参照如下:具体措施包括:为一线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与指导,更全面地了解水产品的可持续性信息,包括对生态标签产品的认知和了解关注 CCFA 与 MSC 共同开发的水产采购培训线上课程 , http://study.ccfa.org.cn依据国内外相关标准或行业指南文件,指导水产品的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包括建立产品的可追溯体系了解国内外相关供应链评价工具的研发与应用,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企业与国内外相关机构或部门建立沟通机制,积极寻求跨界合作定期收集水产行业的公开数据(来自政府、机构、生产方等)及时获取水产品的可持续性生产及新标准发布等信息关注渔业不可持续或过渡捕捞的最新信息二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凝练自有品牌可持续竞争力。自有品牌开发是零售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MSC等国际标准运用于自有品牌海产品开发的成功经验,从产品研发、品类规划、市场营销等方面为中国零售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中国零售企业可结合这些案例,从三个维度凝练自有品牌海产品的可持续竞争力。严格原料源头监管:借助 MSC 全球丰富的认证渔业资源,及全球海产品加工、贸易网络,及时掌握源头端原料供需信息,加强对上游原料质量安全监管,提高零售企业应对海产品市场变化和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能力。完善采购标准体系:引入 MSC 等国际标准作为采购依据,实际上是零售企业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零售企业应在引入国际先进标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采购标准体系,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丰富自有品牌内涵 :环境保护、绿色消费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对生产商、零售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零售企业可引入 MSC 等可持续生产和绿色消费理念,丰富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内涵,助力自有品牌形象的提高,并以此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联系。环保与健康开发可持续型商品MSC 在中国市场的 7 年间,在市场终端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标识产品的逐年增加。未来 3 年的目标,MSC 将继续支持市场终端开发“环保与健康”型商品,积极与水产企业合作,加强与国内外认证的可持续渔业对接,引进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原料,迭代产品形式。自有品牌海产品作为中国零售业未来 3 年的新领域,“可持续”可以成为打造核心“商品力”的重要元素,也是 MSC 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重点工作。(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作者: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海洋管理委员会)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笑笑笑

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市场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格式:纸质版 电子版 纸质+电子版出品单位:智研咨询 全球水产动保行业下游主要为畜牧水产养殖业行业。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行业规模的稳定增长、规模化养殖比例逐步提高,将有利于保持动物保健品行业的旺盛需求。 对于水产动保行业的未来,只有产品始终围绕疾病预防及治疗、食品安全、生态环保三个大方向,追求健康、高效、节能的趋势,才能促进企业朝着更长远的目标发展。具体而言包括: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市场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水产动保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水产动保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水产动保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水产动保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水产动保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水产动保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水产动保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水产动保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第.一章动保行业发展综述第.一节动保行业定义及分类一、行业定义二、行业特性三、动保产品分类1、降低传染病发病率2、动保的经济效益高第二节动保行业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结构分析二、行业产业链上游相关行业分析1、动保产品成本构成2、培养基行业发展状况及影响3、化学试剂行业发展状况及影响4、药用玻璃包装行业发展状况及影响三、行业下游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1、动保下游行业分布2、医药包装行业发展状况及影响3、消毒灭菌设备行业发展状况及影响第二章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产业运行环境分析第.一节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三、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第二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产业政策发展环境分析一、《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四、《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第三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第三章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行业运行现状综述第.一节2019年中国动物病毒动保发展概述一、水产动保研究概况二、我国水产动保行业发展概况三、国内外水产动保发展的比较分析四、我国水产动保技术的发展五、亚洲最大水产动保产业化基地落户哈尔滨第二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细分产品发展分析第四章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产业运行形势分析第.一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产业运行背景一、中国由畜牧大国向强国迈进二、宠物市场规模国宠物行业在2018年达到1708亿元的市场规模,增长率接近30%,并且近几年的增长率持续上升,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3千亿级别。2015-2020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第二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产业现状综述一、中美合作研发水产动保二、国内水产动保市场将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三、新水产动保冷藏库投入使用四、水产动保需求将加大第三节制约中国水产动保产业行业快速发展的七大问题分析第五章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技术研究新进展第.一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研究成果一、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动保研制成功二、伪狂犬病基因缺失动保研究进展第二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重点研究领域透析一、基因工程动保二、核酸动保三、合成多肽动保四、抗独特型抗体动保五、病毒——抗体复合物动保六、转基因植物动保七、T细胞动保八、基因工程亚单位动保九、基因工程活载体动保第六章2015-2019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数据监测分析第.一节2015-2019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总体数据分析一、2017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二、2018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三、2019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第二节2015-2019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一、2017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二、2018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三、2019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第三节2015-2019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一、2017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二、2018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三、2019年中国兽用药品制造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第七章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市场运行动态分析第.一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市场发展动态分析一、HEN1流感疫情对兽用动保的影响分析二、水产动保市场突然扩大生物制药公司反应迅速第二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市场产品分析一、目前市场上水产动保质量情况二、常规动保的主要缺陷和研究改进的空间三、提高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的应对措施第三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市场运行状况分析一、养殖规模化促进需求二、动物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刺激水产动保的使用三、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决定了水产动保的市场空间第四节2019年影响中国水产动保市场进展因素分析一、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促进动保需求增长二、动物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刺激水产动保的使用三、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决定了水产动保的市场空间四、政府对动物疫情的重视,是动保市场发展的保障五、宠物产业蓬勃发展对水产动保产业的推动作用第八章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业所属行业进出口贸易分析第.一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所属行业进出口贸易分析一、兽用动保所属行业进出口贸易形态二、中国水产动保所属行业进出口贸易重点市场分布三、兽药残留超标严重制约中国水产动保的出口四、需求增加使进口兽用动保价格波动第二节2015-2019年中国兽用动所属行业保进出口数据监测分析一、兽用动保所属行业进出口数量分析(30023000)二、兽用动保所属行业进出口金额分析三、兽用动保所属行业进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第九章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产业竞争格局透析第.一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产业竞争总况一、水产动保业竞争激烈二、水产动保技术及功效竞争分析三、国际巨头加速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布局第二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产业集中度分析一、市场集中度分析二、区域集中度分析第三节2019年中国水产动保产业竞争存在的问题分析第四节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产业竞争趋势分析第十章中国水产动保优势企业竞争力分析第.一节生物股份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第二节中牧股份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第三节普莱柯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第四节海大股份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第十一章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分析第.一节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一、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前景广阔二、水产动保领域被忽视的金矿第二节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新型动保未来发展方向二、中国特种经济水产动保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第三节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行业市场预测分析一、水产动保市场供给情况预测分析二、水产动保市场需求情况预测分析三、水产动保进出口贸易预测分析第四节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市场盈利预测分析第十二章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第.一节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行业投资概况一、水产动保行业投资特性二、水产动保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三、水产动保投资环境利好第二节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行业投资机会分析一、中国水产动保市场面临商机二、宠物动保市场方兴未艾第三节2021-2027年中国水产动保行业投资风险预警()一、宏观调控政策风险二、市场竞争风险三、市场运营机制风险第四节投资建议

王韬

四类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原标题:四类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时代机遇。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2017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76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是2007年的2.1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中,主要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31735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0.9%。根据2007年~2017年各主要海洋产业的增长速度和波动情况,可以将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为快速增长型(年均增长15%以上)。包括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化工业和滨海旅游业,2007年~2017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9.34%、25.41%、17.45%和16.27%。海洋电力业利用海洋能进行电力生产活动,属于海洋新兴产业,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动力。海洋可再生能源蕴藏量丰富、绿色清洁,且政府相继出台鼓励政策,海洋电力业得以快速发展,前景广阔。但我国海洋电力产业发展历史较短,存在多头管理、项目投资和运营成本高、研发力量分散、政策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亟待从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海洋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系统规划技术开发体系,加强政策扶持等方面实现突破。海洋生物医药业是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代表,其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培育、相关科研机构技术研发的进步和企业较快的生产转化能力。但目前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环境恶化、药用资源不足、关联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链整合性差,由于发展基数较小,在海洋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低,短期内难以成长为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因此,合理开发药用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建立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和规模化的产业集聚,是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未来需重点关注的领域。海洋化工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建材、军工、石油等领域,是海洋高耗能产业。尽管2007年~2017年海洋化工业实现产能快速增长,但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影响,近年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在倡导循环经济的环境下,海洋化工业应改进生产工艺,实现废水废渣废气综合利用,减轻环境负担,同时努力推动生产、深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滨海旅游业隶属第三产业范畴,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性,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大。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有所提升,滨海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低水平供给过剩与高品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需优化供给结构,统筹陆海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游艇、海上运动等特色海上旅游产品,满足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第二类为平稳增长型(年均增长15%以下)。包括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2007年~2017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40%和6.34%。海洋渔业是传统海洋产业,近年来渔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尤其是远洋渔业、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使海洋渔业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幅度。但随着全球性渔业资源不断衰退,海洋渔业未来增产潜力十分有限。加快生产结构调整,变粗放型渔业为新型高效渔业是未来海洋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此应关注海水健康养殖、远洋渔业、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等发展模式。海洋交通运输业是我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贸易环境等影响,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施,海洋交通运输业迎来全新发展契机。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推进港城一体化建设,努力开辟新的远洋国际航线,加强海上通道建设,是促进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类为波动增长型。包括海洋矿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油气业。2007年~2017年海洋矿业年均增长29.44%,其中2013年、2017年出现较明显的下降。海洋矿业包括海滨砂矿资源开发和深海矿产开发两部分。由于海滨砂矿开发对沿海生态环境破坏较大,国家对其采取严格的管制措施,加上开采成本难以与陆地矿产竞争,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深海矿产开发则存在开采周期长、技术要求高、难以实现规模化开发的问题。转变粗放型海洋矿产开发方式,有序、合理开采海洋矿产资源,重视深海矿产勘探与开发技术研究,是实现海洋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海洋工程建筑业实现快速发展,2007年~2017年年均增长达18.33%。但近年来受全球制造产能过剩、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海洋工程建筑业出现波动性下降。强化技术优势,突破跨海桥梁、填海工程等大型工程建筑关键性技术,打造全球领先的海洋工程建筑技术体系和施工队伍是我国海洋工程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突破点。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新兴产业,2007年~2017年海水利用业年均增长13.35%。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是海水利用的主要形式,对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意义重大,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存在生产成本过高、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政府扶持政策不到位等问题。未来应加大对海水利用业的研发投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海水利用业向大规模产业化利用迈进。海洋船舶工业2007年~2017年年均增长12.50%。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船舶订单量增速放缓,产能利用不足问题突出;2013年以来,随着欧美经济复苏,船舶市场开始回暖,我国海洋船舶工业增速回升。在全球船舶市场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发展高效节能的船舶运输体系,依靠科技创新进行智能制造,推动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是我国海洋船舶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对于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07年~2017年我国海洋油气业年均增长1.89%。目前海洋油气业发展面临国家政策规划引导不到位、深海自主勘探开发技术装备水平落后、重点企业合作开发力度不够等问题,须完善深海油气勘探与开发专项扶持政策,加强企业协同攻关和技术集成能力,提高我国深海自主勘探开发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国际合作层次和范畴。第四类为波动下降型,主要为海洋盐业。海洋盐业是我国的传统海洋产业,2007年~2017年年均增长速度为-2.21%。海洋盐业产品主要为食用盐和工业用盐,其中工业用盐占全国盐需求总量的80%以上。作为生活必需品,食用盐需求量较为稳定;而工业用盐受下游产品产能过剩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影响,需求量下降,海洋盐业呈现负增长。优化海洋盐业产业结构,加大核心技术和产品开发,建立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寻求与化工、海水利用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海洋盐业应重点关注的领域。(康 焱 于会娟)

情人石

2020年10月中国水海产品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0年10月中国水海产品出口量下降,2020年10月中国水海产品出口量为32.4万吨,同比下降12.7%。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从金额方面来看,2020年10月中国水海产品出口金额为1615.8百万美元,同比下降6%。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2020年1-10月中国水海产品出口量及金额增长情况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水海产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催眠师

关于华南海鲜市场,中国-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怎么说?

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30日在日内瓦发布。报告显示,联合专家组认为由于部分早期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无关,相当数量的病例与其他市场有关,或有部分病例与市场均无关系,表明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最初来源。尽管如此,一些没有被发现的轻症病例可能可以证明华南海鲜市场与一些早期没有发现和市场相关联病例之间的关系。因此,关于华南海鲜市场在疫情起源中的作用,或者传染病是如何传入市场的,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结论。(CGTN)

或谓之死

2020零售业自有品牌与可持续海产品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李松)12月10日,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主办的“2020年中国零售业自有品牌年会”如期通过线上形式召开。会议期间,CCFA联合海洋管理委员会(MSC)共同发布了题为“健康生活,健康海洋”的《2020零售业自有品牌与可持续海产品发展报告》,为行业伙伴及零售企业提供创新思路。2020年特殊的环境给企业及市场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自有品牌商品在保障货源、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裴亮会长提出:“自有品牌产品是零售企业寻求经营突破、创造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被越来越多的中国零售企业所重视。以消费者需求为原点,引入和参考广受认可的国内外标准体系,能够帮助零售企业在自有品牌商品开发中少走弯路,切实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作为《2020零售业自有品牌与可持续海产品发展报告》的联合发布方,MSC中国区代表安延在大会中对报告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分享,报告中所涵盖的国际市场成功案例诠释了可持续渔业标准在水产品采购中所发挥的作用、海产品加工与中国市场的现状、以及蓝色生态标识与消费者粘合度增长等议题。安延表示:“中国自有品牌的海产品已经初见倪端。面对海鲜产品消费人群的年轻化,特别是关注环保与生物多样性的Z世代年轻群体,食材安心与环境健康将成为自有品牌商品力提升的关键点,因此MSC将继续总结国际市场的经验,联合水产行业代表企业,支持零售业自有品牌海产品的开发,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海产品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逐渐成为的亮点产品。从2013年市场中屈指可数的进口罐头类产品,到目前已有近700个带有MSC生态标识产品活跃在中国零售终端市场,并从单一形式发展出冻品、预制品、以及调理调味品等多种形式。可持续海鲜市场的成长与CCFA的可持续消费圆桌项目的发展密不可分,例如永旺、山姆会员店、盒马、天虹、伊藤洋华堂、麦德龙、永辉、京东等零售企业或平台均开发了MSC认证的自有品牌海产品,其中山姆会员店的自有品牌“Members & Marks”的MSC标识产品数量占其野生捕捞海产品的比例更是超过了50%。 此外,今年天虹超市结合“可持续”理念推出了“天口味”系列自有品牌海产品,并积极向天虹会员传递 “可持续、健康”的理念,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产品需求。据悉,目前自有品牌项目下的零售及餐饮企业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可持续产品采购体系的构建、可持续门店的运营管理、或可持续消费理念的倡导等方面的工作中,成为了推进可持续生产与消费行业的领跑者。海洋管理委员会(MSC)是一个国际非盈利组织,其成立宗旨是为了推动可持续渔业的发展以保障现在和未来的海产品供应。MSC的愿景是让全世界的海洋在今天、明天以及未来的世世代代都充满生机。MSC在全球产业内开发并推广可持续渔业捕捞和产销监管链管理两套标准体系。通过可持续渔业的认证和生态标签项目,助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海产品市场。MSC的标准体系被联合国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具。截至2020年11月,全球已经有512家获得MSC认证或进入MSC项目的渔业,这些渔业每年捕捞超过1,000万吨的水产品,超过了全球野生捕捞海产品总量的17%。目前全球市场上有超过45000个带有MSC蓝色生态标签的海产单品,这些产品都可以追溯到符合MSC可持续渔业标准的渔业。中国作为MSC全球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市场,截至目前,已有600多个带有MSC生态标签的海产品在零售和电商平台销售。

牧渔人

《2020零售业自有品牌与可持续海产品发展报告》发布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关键 通讯员 高蕊12月14日,记者从海洋管理委员会(MSC)了解到,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主办的“2020年中国零售业自有品牌年会”于近期通过线上形式召开。会议期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海洋管理委员会(MSC)共同发布了《2020零售业自有品牌与可持续海产品发展报告》,为行业伙伴及零售企业提供创新思路。2020年特殊的环境给企业及市场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自有品牌商品在保障货源、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裴亮会长提出:“自有品牌产品是零售企业寻求经营突破、创造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被越来越多的中国零售企业所重视。以消费者需求为原点,引入和参考广受认可的国内外标准体系,能够帮助零售企业在自有品牌商品开发中少走弯路,切实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作为《2020零售业自有品牌与可持续海产品发展报告》的联合发布方,海洋管理委员会(MSC)中国区代表安延女士在大会中对报告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分享,包括报告中所涵盖的国际市场成功案例诠释了可持续渔业标准在水产品采购中所发挥的作用、海产品加工与中国市场的现状、以及蓝色生态标识与消费者粘合度增长等议题。安延女士表示:“中国自有品牌的海产品已经初见倪端。面对海鲜产品消费人群的年轻化,特别是关注环保与生物多样性的Z世代年轻群体,食材安心与环境健康将成为自有品牌商品力提升的关键点,因此MSC将继续总结国际市场的经验,联合水产行业代表企业,支持零售业自有品牌海产品的开发,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海产品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逐渐成为亮点产品。从2013年市场中屈指可数的进口罐头类产品,到目前已有近700个带有MSC生态标识产品活跃在中国零售终端市场,并从单一形式发展出冻品、预制品、以及调理调味品等多种形式。可持续海鲜市场的成长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可持续消费圆桌项目的发展密不可分,例如永旺、山姆会员店、盒马、天虹、伊藤洋华堂、麦德龙、永辉、京东等零售企业或平台均开发了MSC认证的自有品牌海产品,其中山姆会员店的自有品牌“Members&Marks”的MSC标识产品数量占其野生捕捞海产品的比例更是超过了50%。今年天虹超市结合“可持续”理念推出了“天口味”系列自有品牌海产品,并积极向天虹会员传递“可持续、健康”的理念,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产品需求。据悉,目前自有品牌项目下的零售及餐饮企业成员,积极参与到可持续产品采购体系构建、可持续门店运营管理、或可持续消费理念倡导等方面工作中,成为了推进可持续生产与消费行业的领跑者。相关链接 :海洋管理委员会(MSC)海洋管理委员会(MSC)是一个国际非盈利组织,其成立宗旨是为了推动可持续渔业的发展以保障现在和未来的海产品供应。MSC的愿景是让全世界的海洋在今天、明天以及未来的世世代代都充满生机。MSC在全球产业内开发并推广可持续渔业捕捞和产销监管链管理两套标准体系。通过可持续渔业的认证和生态标签项目,助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海产品市场。MSC的标准体系被联合国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具。截至2020年11月,全球已经有512家获得MSC认证或进入MSC项目的渔业,这些渔业每年捕捞超过1,000万吨的水产品,超过了全球野生捕捞海产品总量的17%。目前全球市场上有超过45,000个带有MSC蓝色生态标签的海产单品,这些产品都可以追溯到符合MSC可持续渔业标准的渔业。中国作为MSC全球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市场,截至目前,已有600多个带有MSC生态标签的海产品在零售和电商平台销售。基于超过20年国际市场的经验,MSC中国将继续增强国际可持续海产品供应商与中国零售、酒店和餐饮的对接,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可持续、可追溯的海产品。审读:喻方华

屈原

海产品零售市场空间巨大 八成大型超市计划开发自有品牌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张涛)你喜欢吃海产品吗,经常买哪些品牌,主要去哪里买呢?很多消费者喜欢吃海产品,但却很少有人能说出自己喜爱的海产品品牌。这就是当前中国海产品市场的现状——作为全球最大的海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的海产品大部分流向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不仅销售占比少,还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品牌,行业品牌集中度极低。但市场问题也是市场机会。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海洋管理委员会(MSC)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很多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将海产品列入未来的重点规划品类,与此同时,八成企业计划通过做海产品自营品牌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八成大型连锁超市计划做自有品牌根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数据统计,60%的海产品流向了批发市场,20%的海产品流向了餐饮市场,海产品零售额仅占中国海产品市场总额的15%,其中,线下零售占10%、线上销售占5%。从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来看,中国海产品零售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很多大型超市将海产品列入未来规划的重点品类,并计划开发自有品牌海产品。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48家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企业的调研,海产品将成为这些企业未来五年重点的规划品类,超过25%的企业计划其海产品销售占比在今年达到6%以上,而2018年仅有11%的调研企业海产品实际销售额占比达6%以上。与此同时,调研中,85%的企业表示今年计划做自有品牌海产品。目前,国内连锁企业做自有品牌海产品的企业很少,并且自有品牌海产品在海产品的销售中占比也非常低。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在受访的48家连锁百强企业中,只有13家正在经营自有品牌海产品。这13家企业中,只有23.1%的受访企业表示其自有品牌海产品销售占比超过10%。和国外零售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冷冻初加工非调理产品(如冷冻鱼片、鱼柳)占调研企业经营海产品的84.6%,说明我国仍然以初级加工海产品消费为主。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调理类产品和对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的冰鲜产品的比重较低,分别占23.1%和15.4%。事实上,扣除“冻转鲜”产品占比,真正意义的冰鲜产品的比例很可能低于10%。海产品休闲零食占比为23.1%,其他即食类海产品、即烹饪类产品的占比偏低。而欧美零售业的自有品牌海产品涉及几乎全线的产品类别:冷冻鱼排和鱼柳、冷冻调理海产品、冰鲜鱼排和鱼柳、冰鲜调理产品、腌制海产品、海产罐头、即食产品等。其中,自有品牌冰鲜海产品在整个冰鲜产品中的占比非常高;而冷冻调理海产品除iglo、 Birds Eye等几个核心品牌外,其余均为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作为欧洲市场常见的罐头类食品,除去Prince、John West等极少的厂家品牌,几乎每家大型零售企业都开发了自有品牌罐头类产品。与此同时,欧美零售业在海产品的自有品牌开发方面显示了特有的经营之道。特别是在海产品自有品牌率最高的德国,零售自有品牌海产品在整个海产品中的占比高达52%。同时,很多零售企业与海产品相关的自有品牌数量往往不止一个,例如英国的Sainsbury's拥有Sainsbury、Be Good to Yourself、On the Go等相关品牌,而德国的Aldi则拥有包括Armada、Fjrden's、Almare、Nord、Ocean Steamer、World’s Kitchen、Cachet、Schnucki、Rookhus等在内的多达十几个自有品牌。“以消费者需求为原点,引入和参考广受认可的国内外标准体系,能够帮助零售企业在自有品牌商品开发中少走弯路,切实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表示,自有品牌产品是零售企业寻求经营突破、创造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被越来越多的中国零售企业所重视。做自营品牌的主要挑战来自三个方面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零售企业有意愿开发自有品牌海产品,但对它们来说,涉足这项业务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主要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自有品牌海产品与供应商品牌海产品差异化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自有品牌的海产品主要集中在冻品类别上,产品原料相对单一,无法突显自有品牌的市场优势;二是由于海产品是全球大宗贸易商品,从捕捞到中间贸易、加工,最后到市场终端,产业链长且贸易链条复杂,且种类繁多,物种名称与商品名称不统一,零售企业采购人员较难全面把控海产品的基础信息,不能更好地支撑自有品牌海产品的开发;三是部分供应商参与零售自有品牌产品开发的意愿及能力不足,国内海产品供应商多数处在自身品牌的建设阶段,通过品牌增强供应商在渠道中的竞争力,或者处在产品研发与迭代阶段,因此多数海产品供应商尚未对市场销售规模小的自有品牌产品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海洋管理委员会建议中国零售企业借鉴欧美零售企业做自有品牌的经验,将可持续理念和标准引入海产品自有品牌开发中。因为,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大部分消费者对食品的消费早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生活的需要,而是希望通过消费行为获得他人的认可,甚至是环境、生态保护等自我价值观的体现。而且,将可持续理念引入经营,既满足于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要求,也符合企业实现持续经营的内在需要。例如,Sainsbury’s 等零售企业以及Thai Union、Tri Marine、Trident等海产巨头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战略目标。另外,产品的可持续性是生产商和零售企业突出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海洋管理委员会中国区代表安延认为,我国自有品牌的海产品已经初见倪端。面对海鲜产品消费人群的年轻化,特别是关注环保与生物多样性的Z世代(指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年轻群体,食材安心与环境健康将成为自有品牌商品力提升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