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 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折射出的上海科技鲸鱼座

《2020 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折射出的上海科技

在受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受到了普遍关注。而被视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科技创新,一举一动亦备受瞩目。在2020年的这张成绩单背后,我们可以读出哪些信息呢?1月25日,上海市科委发布了《2020上海科技进步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即使是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上海科技投入稳步提升,创新资源不断积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产业创新能级加快提升,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展现出了上海科技创新的硬实力。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意味着要掌握技术和产业的头部环节。承担着技术创新“发动机”角色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引擎企业”,不仅能实现自身快速发展,更能营造起“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2020年,上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396家,平均每天诞生2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7万家,同比增长32.3%,较2018年增长86%,近三年增长123%,每万户企业法人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表征着一个地区的创新活跃度,与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潜力息息相关。”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朱学彦表示。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涌现和崛起,无疑是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令人欣喜的“量的积累”。一、基础研究取得多项重大成果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的大科学设施集群效应逐步凸显,已建大科学设施助力原创成果涌现。上海光源一期累计提供实验机时35万小时,发表论文6000余篇;上海超级计算中心“魔方ⅱ”“魔方ⅲ”全年提供计算资源18748万核小时;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累计提供实验机时67.5万小时,发表论文1520篇。与此同时,新建大科学设施进展顺利: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正式建成并通过专家验收,上海光源二期新建4条线站调束出光,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部分实验站已开展测试性实验。在引才引智力度方面,上海蝉联“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实现“八连冠”。截至2020年年底,上海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26万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近5万份,占比约18%,引进外国人才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在基础研究方面,上海科学家在脑科学、基因与蛋白质、量子、纳米等前沿领域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自然》《细胞》上发表论文124篇,比上年增长42.5%,占全国总数的32%。目前,大科学设施在沪已运行6个,在建8个。此外,该报告还以“专篇”形式介绍了上海科技战“疫”情况。上海多个研究团队针对新冠病毒开展系列研究,在《科学》《自然》《细胞》发表研究成果共计9篇。聚焦药物、疫苗、医疗器械、检测试剂等,布局3批共19项应急科技攻关项目。三款抗体药物研发获国家应急项目支持,占全国的50%;6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产品获证上市,试剂盒累计发货逾1.01亿人份,出口58个国家超1219万人份。联影医疗分别向全国25个省和海外17个国家累计提供各类影像检测设备2817台和285台,上海微技术工研院研发的红外测温芯片出货量达全球产能的60%。二、三大产业领域形成“上海方案在产业方面,上海深入实施三大领域“上海方案”:集成电路产业基础能力加快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不断完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另外,2021年上海将开工建设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以大项目引领大产业,推动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作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产业的聚集地,目前,张江科学城已建立起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碳环保为新兴产业的“三大、三新”产业格局。该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张江科学城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94.45亿元,同比增长30.3%;加快张江人工智能岛企业集聚,规划建设张江机器人谷,持续打造张江人工智能馆。截至11月底,张江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规模525.2亿元,同比增长8.6%。同时,在张江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推进“张江事、张江办结”,承接市区两级委托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21项,打造了张江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联盟,完成国家“双创”升级试点工作。并推进张江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发布了张江科学城人才居住证转办户口新政等。三、未来城市,竞争的是科技硬实力2020年上海GDP突破38700亿元,稳居全国城市第一,1.43%的名义增速在全国10强中排第9位。但是,未来城市之争,归根到底是创新实力的竞争。作为全国经济龙头,上海要的不只是GDP总量,更承担着引领全国创新发展新理念的使命。上海的自身定位是“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体现的不只是城市格局,更需要科技创新硬实力的加持。在协同长三角创新发展方面,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深入开展长三角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探索在创新资源统筹布局、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在长三角都市圈中,上海这个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角色,直接影响着长三角“智慧流”的源头供给。面对机遇和挑战,上海究竟要如何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选择。《华东科技》2021年3月刊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管浩微信编辑:蔡雨彤【科创长三角】现已入驻今日头条 | 新浪看点 | 大鱼号搜狐号 | 网易号 | 一点资讯百度百家 | 企鹅号 | 凤凰号

拘于虚也

上海科技人才的“梦之队”是如何炼成的?

新华社上海5月24日电题:上海科技人才的“梦之队”是如何炼成的?新华社记者周琳 郭敬丹从人才“20条”、人才“30条”,到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抓人才”,是上海积蓄科创力量的第一选择。全力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五年间,上海聚焦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重点领域,通过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的方式,聚天下英才。记者采访了三位科技界工作者,从他们的感受中,探寻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小标题)让科研人员像“细胞”一样充满活力对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来说,自己手中的项目能够取得突破自然是成就感的巨大来源,而推进产业化、自己能从中获得收益,也是体现个人价值的应有之义。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党委副书记叶阳还记得,十多年前,一款抗菌新药的专利转让费相当于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工资,然而这份收益中给到科研人员的个人奖励很少。而如今,成果转化后,科研人员从中获得的奖励大幅提高;同时,药物所科研人员可采取多种形式创业。变化源自科研成果转化的新政:转化后收益按个人、团队、研究所5:2:3比例分配;对取得临床批件、新药证书的团队除给予奖励外,设立新药岗,打破“唯论文论”,开辟内部优秀人才上升通道;内部公开选拔符合要求的学术带头人建新课题组,打破内部人才培养的“玻璃天花板”……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五年间,上海不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放权松绑”就是核心理念,把权和利真正放到市场主体手中,为用人主体和人才“增动力、添活力”。2017年,上海以立法形式出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科研团队,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净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目前一批成功案例已涌现。叶阳说,人才受到激励,就是科研的“后劲”。(小标题)投资青年人才就是投资未来创业于“宿舍”的科技服务业公司泰坦科技,如今已估值近10亿元,拥有500多名员工,年销售额接近10亿元。而其起步之初的20万元,来自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的无偿资助。泰坦科技主要为创新研发、生产质控实验室提供科学服务一站式技术集成解决方案。如今,坚持创建自主品牌,泰坦在科研试剂、实验室常规仪器及耗材类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为实验室提供“个性化定制工具箱”,让各类研发可以“拎包”开始。“过去搭建一个小型实验室,大约需要3个月;现在有了我们的专业服务,1-2周就能完成。”创始人谢应波是个“80后”,他说,有创新和研发的地方,就一定要有强大的科技服务业作为支撑。越来越多的研发中心、总部经济集聚在这里,青睐的正是上海精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能力。甘当服务人才的“店小二”——对人才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带来的事业发展平台是长久的“利好”。2016年上海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提出拓宽人才创新创业投融资渠道,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如今泰坦科技正在“报考”科创板。机遇面前,谢应波很坚定:在上海这片创新热土上沉下心来做硬科技,为更多研发机构提供“一站式粮草”。(小标题)这里是全球科学家的“理想之城”“许多因素决定了一个城市对科研人员、人才的吸引力。”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看来,上海有着重视教育和科研的传统,并以城市文化开放包容和行政高效而享有良好的声誉,“软实力”让上海形成了吸引人才的“强磁力”。作为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的负责人,安诺杰在上海工作已三年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于2018年联合开展了面向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654名一线科学家的问卷调查,全球科学家最理想工作城市结果显示,上海在5个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一。成为全球科学家的“理想之城”,上海依赖的是全球视野、眼光向外、国际标准,以充沛的科创资源、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构成对海内外人才的吸引力。上海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率先探索海外人才永久居留的市场化认定标准和便利服务措施,累计办理出入境证件114万余证次,在沪工作外国人才达到21.5万人,位居全国首位。在科研跨区域合作趋势日益加深的今天,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安诺杰说,相信人才、资源、基础设施等有利因素结合起来,将持续加快上海这座城市的科技创新步伐。(完)

凌曙

上海科创中心指数:每四个就业者就有一人从事知识密集型产业

为监测评估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与成效,自2016年起,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组织项目组开展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研究与编制工作。10月29日,《2018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在浦江创新论坛发布。指数反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总体进展良好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分值的变化反映了2010年以来上海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进程。整体上看,指数综合分值持续增长,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要求以来,指数呈现明显的加速提升趋势。以2010年为基期100分起计,2017年指数综合分值达到了255.12,比上年增长30.2分,增长率13.4%。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历年增长趋势。在反映上海科创中心发展主要方面的五个一级指标中,科技成果影响力的提升幅度最大,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30.88分,特别是2017年增长高达70.92分,显示了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崛起趋势。创新环境吸引力年均增长22.74分,2017年大幅增长58.51分,体现了上海区域创新生态环境完善优化,科创中心政策效应日趋明显。新兴产业引领力年均增长21.78分,显示了上海向创新经济转型的态势。创新资源集聚力和创新辐射带动力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8.14分和17.26分,体现了上海创新中心城市地位稳步提升,在创新网络中的枢纽作用不断增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五个一级指标历年增长趋势。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及各一级指标年度分值(2010-2017)。在2018上海科创中心指数研究过程中,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开展了面向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650多名一线科学家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是全球科学家最向往工作的中国城市,已成为亚太区域吸引力位居前列的创新中心城市之一。上海吸引全球科学家的主要优势包括充沛的科研基金支持、领先的科研机构、高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和丰富的科研工作机会等,而开放包容的“海派”城市文化也成为上海打动全球科学家的关键因素。相对于全球其他创新领先城市,上海在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丰富性上有一定欠缺。全球科学家最期望在此工作的前三位城市调查结果,纵坐标为选择人数。全球受调查科学家中的绝大多数人对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现状和未来持乐观态度。近半数受调查者认为上海目前已经位居全球前十的创新城市。约四分之一受调查者认为上海在下一个十年将位居全球前五的科技创新城市,另有超过40%受调查者认为上海未来十年将处于全球六到十名的科技创新城市行列。全球科学家对上海未来10年全球科技创新地位的预测结果,横坐标为选择人数。在关于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创新政策建议中,大多数受调查者认为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开展产学研合作是最有价值的政策选择。此外,科学家们认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政策还包括创造多元包容的文化环境、鼓励企业投资研发、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深化区域和全球创新合作等。上海科创中心主要功能不断增强科技成果产出和影响力提升2017年上海国际科技论文收录量47369篇,比2016年增长10.4%;国际论文被引用数195.8万次,比2016年大幅增长45.9%。2017年上海科研人员共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自然》和《细胞》上发表论文62篇,比2016年增加23篇,约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2017年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5件,比2016年增长17.9%;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100件,比2016年增长34.6%。2017年上海共有58项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比2016年增加了6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20.7%,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中,上海参与完成2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上海参与完成1项。科技部公布的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有2项上海科研成果入选。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现一是上海知识经济特征更加凸显。2017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93%,比全国水平高1. 80个百分点。上海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2.03万元/人,相当于全国的2.2倍。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达到27.1%,全市不到四个就业人口就有一人从事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5.2%。二是科技创新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2017年上海全市工业增加值8303.54亿元,比2016年增长6.4%;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2262.64亿元,比2016年增长8.1%,增速均达到2012年以来的新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4%,比2016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占比高于全国比例6个百分点。三是部分新兴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势初显,2017年,上海企业占据了全国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超过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接近50%;全国集成电路制造业35家主流晶圆厂中,上海拥有11家。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能力优势突出,2017年上海获批进入临床的创新药物多达50多个,进入快速审批通道的医疗器械产品27个,全国15家医疗健康领域标杆企业中的6家落户在上海。区域创新生态更加优化一是科技服务业支撑能力提升。2017年,上海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951.95亿元,比2016年增长13.7%,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9%,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科技金融方面,2017年上海企业获得VC/PE投资1873.3亿元,较2016年大幅增长193.5%;投贷联动贷款余额60.90亿元,较2016年增长133.06%。创业服务方面,2017年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已达到183家,较2016年增长15.1%,其中49家通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由2016年的2家增加至7家。二是创新创业环境更加完善。2017年上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金额合计达到323.85亿元,比2016年大幅增长25%。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全年提供服务8370万次,用户量与服务量连续五年居全国同类平台首位。上海科技创新券自2015年出台以来,到2017年已实际兑现近7000万元,带动企业创新投入近3亿元。“创业在上海”2017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共有7302家小微企业和团队,5万余名创业者参赛,热度再创新高。三是区域引领辐射效应更加凸显。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科委牵头共建的“长三角大仪网”已集聚三省一市2192家单位的27479台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298.61亿元。2017年上海市科委与浙江省科技厅、嘉兴市政府签订了科技创新券跨区域使用试点合作协议,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更好地发挥上海优质创新资源的区域辐射力。2017年上海 VC/PE投资机构对江浙皖三省总投资金额达到 233.5亿元,江浙皖三省均进入接受上海VC/PE投资前十名省市,充分体现了上海科技金融对长三角的辐射带动效应。科创中心建设短板依然突出根据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指标分析,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目前仍有几个方面的短板亟待重视、加快补齐。一是领军型科技创新企业缺失。2017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中企业投入占比62.0%,低于全国78.5%的比例;上海科研机构、高校使用来自企业的研发资金147.86亿元,比2016年减少了6.18亿元。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十强本土企业中,上海仅有中芯国际一家入围。比较全球12个主要国际都市2017年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石墨烯等十项新兴技术领域的PCT专利申请量,上海表现相对不够突出,各领域排名均未进入前五。这体现了上海企业创新引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在汤森路透集团评选的2017全球“高被引”科学家3538人次中,中国入选300人次,其中上海入选25人次(以所属第一机构为准),仅相当于北京的三分之一,也低于香港。在决定学科、领域创新发展方向的全球顶尖专家层面,上海还缺少与创新中心地位相匹配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调研结果显示上海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仍面临着生活成本、子女教育等瓶颈问题,在外地吸引人才政策不断“加码”的背景下,上海青年科技人才流失情况值得重视。三是技术转移活跃度有待加强。尽管上海近年来国际国内专利数量迅猛增长,科技服务输出能力不断增强,但上海技术对外转移的活跃度与成果产出能力还不匹配。2017年上海向国内外输出技术合同总额521.52亿元,比2016年下降了46.36亿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海2017年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仅1.0亿元,而知识产权进出口逆差高达68.8亿元。这反映出上海当前在技术对外转移、知识价值输出能力上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2018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简介2018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五个力”的内涵和功能为依据,选取最能反映上海创新发展能力、地位与影响的核心指标,构建全面反映科创中心发展情况的指标体系,共包括五个一级指标、35项二级指标。基于该指标体系,课题组以2010年为基期(基准值100),采集了2010-2017年度各项指标数据,合成了各年度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并通过指标分析对上海的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2017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的研究编制力求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监测,以详实数据为支撑,切实反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目标实现进程。二是对标,以国际共性指标为标杆,与全球创新先进城市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以体现上海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层级和地位。三是引导,通过对指标的长期跟踪和前瞻分析,提出以数据为基础、面向战略发展要求的路径判断与选择依据,为政府提供引领创新发展的决策参考。在2017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研究过程中,上海科学学所课题组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开展了面向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650多名一线科学家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全球科学家选择生活、工作和创业所在城市和地区的主要理由、城市吸引国际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流向的主要因素,并对于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提出前瞻和建议。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指标体系框架 (标有☆为核心指标)

彼圣人者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显示科创中心建设成效显现

为监测评估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与成效,自2016年起,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组织项目组开展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研究与编制工作。《2018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日前在浦江创新论坛发布,指数反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总体进展良好。整体上看,指数综合分值持续增长,以2010年为基期100分起计,2017年指数综合分值达到了255.12,比上年增长30.2分,增长率13.4%。在反映上海科创中心发展主要方面的5个一级指标中,科技成果影响力的提升幅度最大,2017年增长高达70.92分,显示了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崛起趋势。同时,创新环境吸引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创新资源集聚力和创新辐射带动力都有明显增长。在2018上海科创中心指数研究过程中,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开展了面向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650多名一线科学家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是全球科学家最向往的中国城市,已成为亚太区域吸引力位居前列的创新中心城市之一。上海吸引全球科学家的主要优势包括充沛的科研基金支持、领先的科研机构、高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和丰富的科研工作机会等,而开放包容的“海派”城市文化也成为上海打动全球科学家的关键因素。相对于全球其他创新领先城市,上海在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丰富性上有一定欠缺。根据指数指标分析,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目前仍有几个方面的短板亟待补齐。领军型科技创新企业缺失。2017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中企业投入占比62.0%,低于全国78.5%的比例;上海科研机构、高校使用来自企业的研发资金比2016年减少了6.18亿元。比较全球12个主要国际都市2017年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石墨烯等10项新兴技术领域的PCT专利申请量,上海表现不够突出,各领域排名均未进入前5。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在汤森路透集团评选的2017全球“高被引”科学家3538人次中,中国入选300人次,其中上海入选25人次(以所属第一机构为准),仅相当于北京的三分之一,也低于香港。在决定学科、领域创新发展方向的全球顶尖专家层面,上海还缺少与创新中心地位相匹配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调研结果显示上海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仍面临着生活成本、子女教育等问题,人才流失情况值得重视。技术转移活跃度有待加强。尽管上海近年来国际国内专利数量迅猛增长,科技服务输出能力不断增强,但上海技术对外转移的活跃度与成果产出能力还不匹配。2017年上海向国内外输出技术合同总额521.52亿元,比2016年下降了46.36亿元。

管子

上海是全球AI的创新试验场!专家:上海人工智能要有腔调地发展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疫情第一线,AI机器人为隔离患者送餐送药;复工复产时,AI赋能工厂助力生产不断不乱;日常生活中,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经驶上街头……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在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来,上海人工智能进一步突破发展: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出台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深入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创新项目启动建设,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已初步形成全国影响力……上海人工智能的发展实践,为全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模式和路径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AI上海·机器人矩阵”展区现场7月9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3×24小时”直播中,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室主任王迎春表示,“从全球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从企业、人才等数据来看,都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有统计数据显示,从AI企业数量来看,上海是排在全球前列的。在人工智能发展中,我觉得上海的定位是全球智联网络的枢纽城市,是全球AI的创新试验场,全球最新的技术、最好的人才都到上海这个舞台上来。从国内来看,上海要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的开拓者。实际上,上海已经率先在履行这项使命,希望形成非常好的‘上海经验’,在全国推广。”“AI上海·应用场景”展区现场老百姓的需求和痛点难点就是人工智能创新策源的始发地对于打造上海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王迎春表示,“实际上,老百姓的具体需求和痛点难点就是创新策源的始发地。我们要长远地布局,去攻关人工智能相关的底层的理论,包括核心的算法,要把人工智能技术和城市发展、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形成解决方案,要形成产品惠及广大民众,实现产业化。比如这次疫情中,我们的人流预测、AI辅助诊疗等,都是因为上海在相关方面进行了布局,有了这些基础才能够迅速应用开来。”“AI上海·应用场景”展区现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王迎春建议,“上海的人工智能发展要有腔调地发展,要符合上海的文化,同时把技术、产业和治理并重,‘三位一体’来进行综合系统地布局。在这种布局的情况下,上海应代表中国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人工智能方方面面的合作,起到表率作用。”发展机器替代不了的能力,与机器和谐共生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不少人也产生了一些担忧:AI是否会替代我们的工作?王迎春表示,“其实这个问题在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都会被提出,比如以前蒸汽机出来的时候还有人去砸机器。我觉得,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是对就业结构、就业模式的改变,而并不是取代某种职业。每一种职业都是由不同的工作内容组成的,人工智能取代的是其中一部分,最终形成一个人和机器和谐共生的工作模式。”他以货车司机和校车司机为例,后者不仅要把学生从家运到学校,还要照看好学生,保护好学生的安全。人工智能可能可以运送货物,但短时间内这个照看、保护人的功能是替代不了人类的。王迎春说:“这也提醒我们,我们应该去发展机器所替代不了的那部分能力,比如沟通能力、人的创造力、感性能力等。未来工作时,可能是人发挥人的特长,机器发挥机器的特长。”【来源:周到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不可多取

上海研发经费占GDP比例首次超4% 专家怎么看

摘要:超过4%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有何意义?喜人数据的背后,存在哪些隐忧?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近日从市科委获悉,2018年上海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的4.16%,这是上海历年来首次超过4%。2019年这个比例预计与去年基本持平。2017年5月召开的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5年后,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要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4%以上。如今,上海提前4年就完成了目标。“超过4%”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有何意义?喜人数据的背后,存在哪些隐忧?上海企业研发投入总额比深圳企业少1000亿元,如何缩小这个差距?多位专家进行了分析解读。高投入确保科创良好态势“4%在全球范围内意味着比较高的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少发达国家也低于4%,一些发达国家只有2%出头。”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说,过去5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及其相当于GDP的比例逐年提升,从2014年的3.58%升至2018年的4.16%,反映了政府和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积极作为,合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喜人态势。2014―2018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及其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例随着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其他部门的科技创新产出预计会越来越多。今年,上海科技创新工作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就与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加息息相关。截至11月底,上海科研人员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科学》《自然》《细胞》上发表论文数约占全国总数的28.7%;《自然》评选的全球年度十佳科学论文中,2篇中国论文入选,均出自上海;经认定登记的各类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1082.01亿元,同比增长15.8%。截至12月6日,在科创板上市的上海企业有12家,占总量的19.6%,排名国内第一。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主任常静认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相当于GDP的比例,是体现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财政经费只是全社会研发经费的一部分。政府如何通过高投入,带动企业等社会力量掏出真金白银投资研发,这需要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机制,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政府投入要侧重能力建设上海市区两级政府2018年研发投入近400亿元,但一些业内人士反映有点分散,投入效率有待提升。这就关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作为《2021―2035年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研究编制总体组负责人,石谦认为,上海财政科研投入亟待从“任务型项目布局”向“体系化能力建设”转变。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科研投入以竞争性项目为主,导致科研人员将大量精力用于申请项目,热衷于做“短平快”研究。近年来,上海加强“机构式资助”,如建立了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让平台研发团队获得稳定的经费支持。“这是体系化能力建设的良好开端。面向2035年,上海政府需要不断加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创能力建设,这样才能突破更多的卡脖子技术。”体系化科创能力可分为5个层面: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团队、制度、价值观。政府投入要聚焦前3个层面,并通过制度设计和价值观引领,在各个领域谋划全链条、全要素布局。上海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赖鑫琳 摄罗兰贝格大中华区副总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国际咨询课题负责人江浩的观点,与石谦不谋而合。“发达国家的财政科研投入中,保障性经费与竞争性经费的比例通常为4∶1,而我国约为1∶1。竞争性经费比例过高,不利于科研人员沉下心来做创新性研究。”上海可率先提高保障性经费占比,同时进行相应的考核机制改革,采用同行评议等方式,对保障性经费投入的效果做出科学评估。如何缩小1000亿元差距上海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不够高,是4.16%背后的另一个隐忧。统计显示,2013―2018年,上海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处于60%―65%区间。这个比例不算低,但还有待提升。放眼全国,深圳2018年企业研发投入比上海多1000亿元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深圳有华为、腾讯等一批创新型大企业。特别是华为,去年研发费用支出高达1015亿元,相当于上海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359亿元)的75%。如何激发上海企业的研发投入积极性?常静认为,首先,政府可搭建更多平台,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创新融通发展。通过“开放式创新”等融通发展模式,能促成更多的产业链上中下游合作,拉动企业的研发投入。其次,政府要进一步扶持“专精特新”企业,让这类企业专注于某个领域,持续高额投入研发,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体系化科创能力建设,对拉动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重要意义。石谦表示,全链条、全要素布局意味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三者是紧密衔接的,要引导企业充分融入这个体系,与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创新,更多地开展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企业尝到科技创新的甜头后,研发经费支出自然会增加,形成良性循环。2018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分类紧密协同避免投资分散在体系化能力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需加强相关委办局、各区政府之间的协同,避免投资分散、平台与项目不匹配等问题。这方面,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反映的问题有一定代表性。研究院院长郑军奇表示,作为市政府设立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希望得到各个委办局以及各个区的扶持,包括政策和资源对接。然而目前,除了市科委、普陀区政府全力扶持外,这家去年成立的研发机构尚未与其他相关部门充分对接。在他看来,本市产业、质量等主管部门以及各个区建设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园区,都可以与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更充分地发挥功能型平台对全市产业的推动作用。近期,市经信委与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接后,委托研究院调研全市机器人产业,为市经信委制订产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这是功能型平台业务拓展的很好案例。郑军奇建议政府推动各个相关部门与功能型平台对接,把这类新型研发机构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当然,功能型平台也要主动作为,与各部门积极合作。江浩补充说,以引进诺贝尔奖得主团队为例,深圳近年来引进了10个以上,为他们建立了工作站。深圳市政府支持力度很大,相关部门都有考核指标。上海也在大力引进诺奖得主团队,但成效有所逊色。建议相关部门应切实提高研发投入、企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图表: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提供来源: 上观新闻

是谓天门

调查:上海成全球科学家工作的理想城市

资料图 郑莹莹 摄中新网上海10月29日电 (郑莹莹)10月29日,《2018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调查报告》在上海举行的2018浦江创新论坛发布。在关于全球科学家最理想工作城市的调查中,上海在5个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一(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香港、深圳、杭州),约有1.8%受调查科学家把上海作为其理想工作城市的第一选择。在全球22个创新城市的总体排名中,上海位列第16位,排名前5位的城市依次是波士顿、旧金山(湾区)、伦敦、纽约和柏林。为了分析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吸引、集聚人才的优势和短板,支撑上海加快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于2018年联合开展了面向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654名一线科学家的问卷调查。据分析,上海对全球科学家的主要吸引力是科技创新资源和条件“硬件”优秀。在科学家对于其首选工作城市科技创新环境的评价中,上海在科研基金支持力度方面的得分最高。上海的其他优势依次是领先科研机构、科研工作机会、高技术产业和科研基础设施等。而在科学家收入水平、国际交流合作机会和创业环境等方面,上海表现相对较弱。分年龄段调查结果显示,年轻科学家的跨地域流动倾向更强。在35岁以下年龄段的受调查者中,有40%表示在有合适机会的情况下,有一定意愿来上海工作和生活,其中19%意愿较强。随着受调查科学家群体年龄递增,流动意愿逐渐减弱。35到44岁的科学家有11%有较强意愿来上海发展,45到54岁有9%,55岁到64岁只有6%。调查结果还显示,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及研究学者(research scientist,相当于助理教授或助理研究员)是流动倾向最强的学术职位。担任这两个职位的受调查者中,表示有较强意愿迁来上海的分别有13%和14%,而学术层级较高的教授(professor)和较低的博士后(post-doc)迁来上海意愿较强的都仅有8%。受调查科学家普遍期望上海能够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给海外学者提供融入上海科技创新体系,参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创造更多机会。(完)

暴雨屋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简章)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SIPPR)成立于1978年,隶属上海科学院,是由上海市政府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部市共建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自1983年起连续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WHO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研究所是“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生殖健康药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和“上海市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研究会”等学术机构和团体的依托单位,其主要职责是:为落实人口政策和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咨询、为社会提供生殖健康行业服务和科普宣传等公共服务。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根据《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沪人社专发(2009)45号],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相关人员。一、招聘岗位及人数:5二、招聘岗位说明与招聘对象任职条件注:外省市社会人员应聘,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在有效期内)。计算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10日三、招聘办法1、报名2、资格审查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根据收到的报名材料进行筛选与资格审查,通过审查的对象将会收到笔试通知。3、招聘形式根据报名职位要求组织笔试。笔试内容主要为相关岗位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及政治理论,根据笔试分数由高到低排序按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名单。面试主要测试岗位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可采取答辩、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实际操作。面试提问以主考官为主,其余考官可做补充性提问。4、身体检查体检参照《国家公务员通用体检标准(试行)》,统一组织到本市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体检。5、考察由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组织考察,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情况、道德品质和诚信记录。6、拟聘人员的确定和公示根据考核、体检、考察结果,对拟录用人员在“21世纪人才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报上级主管部门上海科学院审核通过后,再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备案。公示如有异议、影响聘用的,根据查实结果确定是否录用。四、相关待遇和其他事项上述人员一经录用,其工资、奖金、福利和社会保险等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五、联系方式联系人:陈老师、施老师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5月2日上海人才网官网∣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无念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招5人,6月10日前报名!

正在找工作的筒子们注意啦~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正在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包括药物分析专业技术人员、病理诊断专业技术人员、计划生育科副主任等,6月10日截止报名!本次报名采取电子邮件报名方式,请将公开招聘报名表、个人简历、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科研学术成果等证明材料电子文档或扫描件发至电子邮箱sippr1978@163.com,同时将纸质材料复印件各一份函寄至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人事部,地址:徐汇区老沪闵路779号,邮编200237。详见↓(来源:上海发布)

鬼面人

上海,因科学而刷屏

10月30日,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为主题,采用线上视频与线下出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全球300多位科学家,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参会。图为论坛上的“人类共同命运”科学对话。新华社记者 王翔摄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10月30日,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分布在四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位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200余位优秀青年科学家,将在3天的会期云上相聚;130余场科学家独立演讲、70余场主题峰会,大部分活动将通过网络向公众直播。史无前例的全球顶尖科学家联动,造就一场疫情也阻碍不了的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把科学分享给更多渴求的眼睛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克服疫情期间的种种困难,抵达上海,现场参加论坛;哈维·阿尔特、安德烈亚·盖兹两位2020年诺贝尔奖得主,领衔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参会阵容。百位顶尖科学家云端会聚,百场论坛活动精彩纷呈,共同探讨“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一永恒主题,同时立足于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致力青年成长三大任务,持续关注人类当前与未来面临的科技挑战,聚焦基础科学和源头创新,发布最顶尖科技成果和思想理念,积极推动中外科学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平台。跨越疫情造成的重重困难,促成三届论坛中顶尖科学家参与数量最多的一次论坛,如何、为何能做到这样的增长?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执行理事长裘正义介绍,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系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发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年度国际科学家论坛。裘正义告诉记者,三届论坛是一个过程,第一届的确是蛮难的,但是通过前面两届的铺垫,科学界比较认同论坛,科学家们源源不断把朋友拉进来,圈子快速增长很正常。现在科学中心是慢慢往东方转移的,这是一个巨大的趋势。这些科学家也有着对中国的认同,对上海的喜爱。因此,这届论坛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疫情的背景下,克服了种种困难,跨地域跨时区,把科学家聚合在一端,显示了科学本身的力量和科学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是“科学无国界”精神的有力实践。把蛋糕再做大一点,把科学分享给更多渴求的眼睛。本届论坛官方网站已正式上线,将提供71场活动、共计150小时的视频直播和回放,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科学盛会。所有场次均向公众免费开放。集聚“科学天团”的顶尖思想交锋随着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一场名副其实的科学马拉松开跑。以参会科学家开放讨论为最大特色的莫比乌斯论坛将贯穿会期3天,满载100多位顶尖科学家大开的脑洞。人为什么要睡觉?包括海尔兄弟在内,这个问题困扰过不少小朋友,同时也困扰着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罗斯巴什,尽管他本人就是生物钟揭秘者、昼夜节律研究的权威。“我认为这个问题是神经科学的一大挑战,也是非常有趣的问题。落到实地来说,就是如何让睡眠和昼夜节律更加有效。”生物基因大测序呼唤跨学科合作。2011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负责人哈里斯·李文表示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高质量基因组序列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对所有生命进行排序,才能完全理解生命的起源,也才能更加明确对地球上的生命而言,未来应该是怎么样的。”纳米技术帮助人类变得更强。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费林加希望能够将纳米技术运用到人体上,建造微型的机器,帮助人类拥有更健康的身体。这是一群敢用科学撬动地球的人。这是一群能用智慧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人。议题设置上,第三届论坛紧扣科学界和大众关注的科学热点,亮点颇多。面对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三届论坛特设病毒之战——世界顶尖科学家病毒峰会,共话人类对抗病毒的持久战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发表视频演讲,倡导科学抗疫、共同抗疫。“硅谷教父”、2017年图灵奖得主约翰·轩尼诗,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雷蒙德·斯蒂文斯,诺华集团首席执行官万思瀚,2015年阿尔伯尼医学奖得主谢晓亮,分别就人工智能、科学转化、生物医药和疫情防控等热门科学话题,发表主题演讲。第三届论坛还邀请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把脉疫情中的全球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复苏之途;紧随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热点,在量子科技、天体物理、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均设置了系列峰会;设立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前沿话题讲堂,邀请12个前沿科技领域的科学家,面向公众介绍最新研究进展,畅谈科学为人类带来的福祉。“3天的时间远远不够”论坛开幕当天,多项论坛成果集中发布;举行了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云启幕仪式;世界顶尖科学家发展基金会揭牌;上海交通大学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世界顶尖科学家发展基金会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基金会设立项目聚焦4个方向:科学交流类项目、青年发展类项目、科研转化类项目、科学教育类项目。为实现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这一重大平台功能,为中国承接世界科学中心的向东迁移、实现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战略性转变,为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作出独特贡献。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内,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将与新片区战略同频共振,面向国家重特大需求,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学等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将“最先一公里”优势转化为“最后一公里”的发展动能,将顶尖科学资源与医院、学校等配套建设融合起来,打造最符合创新规律的空间载体。“时间不够!”裘正义说,我们迫切地感觉到一个纯粹的学术交流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在短短的3天内,哪怕科学家们连轴转,也无法将科学家的思想全部留下来。上海需要顶尖科学家。我们要留住人,争取能进一步带出一流的队伍。科学社区以及基金会的建设,有望把我们的思想有效转化,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好的项目、在论坛上比较热点的课题,未来都可能落到社区里进行一些实地研究。论坛打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科学交流平台,对公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形成了很多良性互动。罗杰·科恩伯格在致辞中说:“上海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决心和行动力,令人印象深刻!愿在推动科学事业发展、培育青年科学家等方面,进一步与上海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将美好愿景变为现实。”科学家们说,上海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我们感受到了上海的魅力,对科学的尊重,对科学家的欢迎。在上海举行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持续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为大家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对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来说,也是难得的良机。论坛的召开让上海这座“世界城市”变得更有吸引力。上海充满能量,是一座未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