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大中文系2020拟录取推免研究生39人,其中本校学生34人!孙绰

北大中文系2020拟录取推免研究生39人,其中本校学生34人!

10月18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公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202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从公布的名单来看202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接收了推免的硕士研究生26人,直博研究生13人。推免的硕士研究生就是三年制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直博生就是直接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一般为五年,达到毕业条件直接授予博士学位,二者都是推免的研究生。不过,从生源学校来看,大部分都是本校学生,共计有34人,其中硕士22人,直博士12人。在北大中文系拟录取推荐免试直博生中,只有1人来自校外,这位同学来自武汉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其余的12人都是北京大学生源。在北大中文系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中只有4人来自校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四川大学各1人,其余的22人也都全部来自北大本校。可以看出,外校生源要想推免进入北大中文系读研非常困难。从北大中文系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来看,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46人,接收硕士研究生推免人数23人,最后还有统考名额23人。

老油坊

北京大学中文系公布2020年推免生拟录取名单,北大一枝独秀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日前已正式公布了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公示名单,2020年北大中文系共计拟录取26人,正式名单如下:拟录取的26人中,其中22人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占据了拟录取的84.6%,其余入选的四人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可以看出来想要获得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保送,整体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在此次录取的学生中,主要的录取专业方向有8个,分别是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八个方向。

瞻卬

第一次进京!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

丁新伯第一次进京城,是1982年8月底。经过多次高考,终于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那年8月29日,从黄桥坐着汽车到常州,进京城去北大报到。 北京,首都。只在历史、地理书上熟悉,现在,那么离我近,心中别有一番滋味。三哥陪我坐汽车到常州,在常州买火车票到北京,只有站票。三哥要到沈阳工学院上学,我一个人背着棉被、书本,在火车上站了20多个小时,才来到北京。下了火车站,茫然地找去北大的公交车,幸亏遇到一名北大数学系的高年级同学,他把我带到了北大。从此,我真正进了京城,进了北大,做了4年的京城人。刚到北大,第一大难题就是语言。进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学过普通话,汉语拼音也没学过,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当地老师,教的都是当地话。高考时,语文卷汉语拼音3分,从没得过分。到北大第一天,就闹了笑话。因为提前到校报到,自己到校务处领取宿舍钥匙,说了半天泰兴话“钥匙”,校务处老师听不懂,没有办法我用笔写下“钥匙”二字,才领到钥匙。学的是汉语专业,拼音一点都不懂,当时在班上也是第一人。怎么办呢?自己到海淀商场买了一个小收音机,再到学校书店买了一本新华字典,每天听中央电台新闻,一字一字模仿发音,翻着字典写拼音,一直坚持了一学期,才把拼音学会弄懂。到现在,家乡话还是很重。首都北京,城太大了,文化气息太浓了,这是我的第一感觉。到校一个月就过国庆节,我跟北京同学借了自行车,骑了2个多小时,来到向往已久的天安门。看到巍巍耸立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肃然起敬。我穿着当时流行的中山装,花了1块钱在天安门前的照相处照了一张像,寄给父母亲和兰州的二伯。班长、团支书都是北京人,班里开展了众多团队活动,带着大家爬长城,游览十三陵,去香山观看红叶,到故宫参观,去圆明园凭吊。当时,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徐建平,在北京南苑机场当技师。我借了一辆自行车,骑车近3个小时来到机场,他悄悄地把我接到大客机上参观,又安排我在军队食堂吃饭。第一次见到大飞机,心情十分激动。后来,徐建平被总政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被评为空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首届空军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2011年2月,徐建平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悲伤。当年第一学期,基本上把北京好风光看遍了,给我这个农村娃极大震撼。特别是凭吊圆明园后,我就经常到这里跑步。在4年的学习生涯里,圆明园成为我的最好去处。平时,下午5点钟以后,课业结束,为了锻炼身体,我一个人从学校的后门出去,跑步来到圆明园。在那里,坐在石块上,休息一下,然后再跑回学校。节假日,我也喜欢到那里去,面对那些野草,那些石头,那些历史的痕迹,默默地凭吊。燕园环境好,这是我对北大校园的第一印象。燕园,是北大的昵称,与圆明园、颐和园相毗邻,在明清两代曾是著名的皇家园林。北大利用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造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燕园里,有许多古迹让你凭吊,有许多景致让你流连。华表,石舫,蔡元培校长铜像,北大烈士纪念碑,斯诺墓……而燕园里的未名胡、博雅塔,则是北大的象征,燕园的极好景致。未名湖不大。湖边有塔,有柳,湖心有岛,岛畔有石舫。那塔,就是博雅塔。最令我难忘的,是校园里的银杏树。银杏树,在我们家乡,又叫白果树,是江苏泰兴的特产。在燕园里看到这么多、这么大的银杏树,给我这个远离家乡的学子,增添了许多怀乡之情。刚到北大,已是秋天,校园里的银杏树由青转黄,一阵秋风吹过,那片片黄叶便轻舞着,飘落在路上。我拣一些放到书包里,夹在书页里,当作书签用。刚到北大,就听说中文系高人众多。那时,王友琴的《未名湖,你听我说》这篇散文受到全校同学的推崇,也深深打动了我的情怀。平时,同学们忙着学习,忙着参加活动,一到学期结束,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忙着考试。那时,我最吃力的功课就是英语。高中阶段没有学过,到了北大从ABC开始,老师教学进度特快,对我们农村同学来说,特别吃力。我每天一大早就捧着英语书、英语词典,读着、背着,每到考试,十分紧张。那时,北大的教室很少,我们学习没有固定教室,要学习就要占座。为了占座,有时饭也顾不上吃。大学四年学习生活,印象最深的还是听讲座。每周,甚至每一天,燕园里的三角地带的广告牌上,宿舍的走廊上,都有很多海报、广告,预告各种讲座的消息,有时一天有几个讲座。碰到好的讲座,我们都要预先占座,有时手里拿着几个馒头,等在那里。各种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大量信息,提高了自身素质,也为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北大中文系拥有一大批学术厚重的教授、学者,他们薪火传承,教泽绵绵。我所学的语言专业,语言大师王力、朱德熙的著作等身,语言学家陆俭明、蒋绍愚等的讲课风采,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班主任张万彬老师,也就30多岁,待人温和,对学生特别用心。刚入学,就帮我们从农村来的同学申请助学金,都是每月一等22元的助学金。那时的22元,对农村孩子来说,可以吃饭、买书、买衣服、买日用品,家里几乎不用寄钱。张老师在我们大三的时候,考取了北师大博士生,但一直把我们送到大学毕业,没有放弃班主任的责任。对王力先生印象最深。记得入学后不久,张老师就带领全班同学来到王先生的住所,王先生很高兴,一一跟我们握手,询问大家情况,告诫我们要做学问,首先要做人。1985年,王先生突然去世,同学们乘着学校班车,到八宝山为他送行。伍恒山同学还为王先生撰写了挽联。至今想起王先生来,他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 匆匆4年,久久思念。如今,离开北京30多年了,但进京城、进燕园的旧时模样,仍时刻浮在心头。有生之年,期待再到京城、再赴燕园。

空瓶子

女孩以707分考入北大中文系,她说:感谢贫穷

女孩以707分考入北大中文系,她说:感谢贫穷文章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欢迎大家点击关注和评论!导语:一个18岁女孩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北大的中文系,并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她写的一篇的文章爆红网络,因为她说感谢贫穷。近日,一篇文章感动了所有的人,这篇文章的作者仅仅是一位刚考上大学的18岁的小女孩写的。这个小女孩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以707分的高分考生了北大的中文系,冰灾这几天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而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还在异地打工,她妈妈把录取通知书拍给王心仪看,为此,王心仪在当天晚上失眠了,她说这是她第三次失眠。王心仪,家庭贫困,家中有一个马上要上高三的大弟弟,还有一个还未上学的小弟弟,父母都是普普通通,老实朴实的农民,家中的主要收入是来自父母种地的那一点微博的收入,现在的大弟弟和王心仪的读书费用都有好心人在赞助他们。王心仪从小读书都很刻苦,非常用功,因为她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她的命运,甚至说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她一家人的命运,所以她从小就立志要考上一个好的大学,然后进入社会,可以改变家里的生活,回报自己的父母和帮助他们的人。前几个月,在学校的誓师大会上,因为成绩优异,王心仪代表全校学生上台讲话,她这样宣誓道:“只要站起比跌倒的次数多,我们便没有辜负自己的这段青春,这段韶光!”这句话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她的老师曾这样评价过她:“她乐观开朗,视野开阔,格局很大,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会学习的学生。”在大部分人的眼中,那种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大概就是我们俗称的”死读书“,但是王心怡绝对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学生,因为她的兴趣广泛,喜欢画画,唱歌,演讲,平常没事的时候还喜欢看些世界名著和文学典籍,可谓是全才,是家长的骄傲,是学生的榜样。虽然王心怡高中学的是理科,但是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文科,北大的中文系,因为她很喜欢文学创作,她说:”能做自己的喜欢的事实在是太重要了。“王心怡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感动了无数网友。她在文章中有段话这样写道:”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和迷茫。尽管它狭隘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是我仍然想说,谢谢你,贫穷。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物质的匮乏带来的不外是两种结果:一种是精神的季度贫瘠,另一种是精神的极度充盈,而我选择了后者。“小编想说,她选择了后者,并为之奋斗努力了,最后终于也成功了。那么你们呢?选择了一件事之后,是否为之奋斗了?又或者说你们的选择对了么?当一件事是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时,你是选择了退缩谩骂还是选择了努力把这块石头搬走呢?

卓别林

考研必读书《北大文学课堂》: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

之前在某个平台看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北大中文系就读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有个回答是这样的:“北大中文系给我最大的教育是,经典作品的研习与阅读,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值得尊敬的美;中文系老师给我的教育是什么是真正的值得尊敬的品德;而北大给我的教育是什么是值得尊敬的好。”这个问题天然就筛选了一批人,可以说是把“歧视”摆在了明面上来,问的人也许在围城外,但答的人一定是在围城内。至少你要读过,才知道是什么体验。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北大文学课堂》,就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三尺讲台上,学习的是诸如鲁迅、周作人、郁达夫、茅盾、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穆旦等经典作家,讲课的是钱理群、孙玉石、严加炎……倘若我们没有机会坐在讲台下,那么就是看一看此书,由大师带路,在文学的课堂里畅游一番,体会一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什么感觉,也是极好的。更何况这本书在坊间被誉为北大考研必读书……张爱玲有句名言:有思想则以思想取悦人,有容貌则以容貌取悦人,两间殊无区别。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好呢?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以北大为代表的高学历吗?沈从文先生,大家都知道他出生于民风彪悍的湘西,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走出来,沈从文一辈子都在自称“乡下人”。他的学历高吗?《从文自传》里面写过,“小时因顽劣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土著军队中当兵,在一条沅水和它的支流各城镇游荡了五年。”他小的时候经常逃学,而且不停地说谎来逃避处罚,沈从文的父亲为此大发雷霆,说若是再犯,便砍去他的一个手指,沈从文却依旧不为所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1916年,14岁小学刚毕业的沈从文就离开了学校,母亲也不知道如何处置他,就让他去做了兵役的候补者。1922年他离开湖南到了北京,从此开始漫漫“从文”之路。沈从文是典型的学者型作家,他不仅擅长写小说,在大学里面讲授中国小说史,解放后,还从事服饰、瓷器等研究,在中国服装研究史上具有开山地位。沈从文常说,“我的文化是最低级的。”在大师云集的北大,出生乡野、小学毕业的沈从文学历完全不够看,但不妨碍他把湘西带到世界。在沅水之上,崇山峻岭之中,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小镇,拥有着独特的人文环境,封闭而愚昧却又异常淳朴的民风,无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世俗的野性美。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人生路漫漫,我们走在坦途上面,难免人云亦云。品读经典,会让我们跳出桎梏,重新思考何为真正的好?这个好一定不是舞台上绚丽的灯光,也一定不是被大众捧到至高点的偶像。阅读经典告诉我们何为美,何为好,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读?最近几年刮起来的一阵风,无数的读书平台兴起,拆书稿讲书稿甚至是养活了一个行业。每个人都在看书,好像不看书就会被时代淘汰,这句话没错,但是看什么书,怎么看却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看别人讲的书就像是牛的反刍,经过反复的咀嚼,喂给你的的确是经过了一再加工的东西,那有多少是作者的原意,或者有多少是你需要的呢?不停地接受知识,我们彷佛丧失了读书的能力。突然想起小学时候学过冰心的一篇文章《忆读书》,初读一本书时先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一点点读到最后,好像也懂了。我们现在的读书带了越来越多的功利性,必定要用最短的时间看最多的书,必定要在朋友圈打个卡,必定要对现阶段的“我”产生什么作用。真正的读书是这样的吗?孔庆东教授写了这么一篇文章《真正的幽默是我不幽默》,评的是钱锺书的散文《说笑》。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在物理课上看钱锺书的《围城》,物理老师让站起来讲什么,才发现虽然看了却不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物理老师说,钱锺书的文字之厚重是现在的你们很难理解的,这本书可以一读再读。钱锺书的文字的确力透纸背,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总能品出不一样的意思来。而且他的小说还只是个副业,一个做学问的人来写小说,真的是降维打击。《说笑》的第一句是“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就变成了文人的职业”,文章的背景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林语堂等人提倡幽默文学,认为中国人活得太沉重了,所以要向国外学习幽默。就像是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太大了,很多人提倡要努力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境况一样不着边际。钱锺书用一句话就表明了他的态度,孔庆东教授评论“这话比鲁迅更刻毒”。钱锺书的结论是“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那么孙庆东教授从这篇文章里面读出了什么呢?除了写文章的方法,起承转合,还有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学的东西再多再好,也要落实到生活中来,不然就变成了“层次不够”,最多是做个打工仔挣碗饭吃。就像是幽默,真正的幽默是无需提倡的,那是一种高级的智慧,如果人为制造,就变成了哗众取宠。什么是真正的值得尊敬的美?什么是真正的值得尊敬的品德?什么是值得尊敬的好?做人和学习一个技能的方法应该是相通的,第一是知道是什么,第二是知道什么是好,第三才是朝着好和美靠拢。我们这些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接触到清华北大的教育,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这样一本书,看到大师的项背,更何况是大师解读大师,又是何其有幸?孔庆东教授在文章中提到这么一句话:我们当老师的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要有一桶水,但是你要想,要达到钱锺书这水平,那得多少水呀?那得滚滚长江的一江水吧。就像是钱锺书、鲁迅先生写文章一样,举重若轻,古往今来的诸多材料都能信手拈来,看大师读书呢,就像是滔滔江水,我们取一瓢也够用了。

其神全也

北京大学2020年考研录取情况分析,考多少分才能上北大?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在5月21号公布了电子信息的考研录取名单,一共录取了398人,因为录取的人数非常多,所以我们以这个为案例进行分析得出来的结论会更加客观。从名单来看初试成绩最高分440分,第二名425分,400分以上(不包括400分)的一共有44人,作为北京大学这个成绩并不奇怪。如此多的高分考生,那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的复试线有多少呢?查询北京大学考研复试线发现电子信息专业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小方向,最高的复试线380分,但最低的仅有300分,看得出就算是同一个专业大类,不同方向的竞争情况相差巨大。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考生考300分真的就能上北大吗?从录取名来看,只考300分并没有机会上北大,北京大学的复试规则是: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实际录取的人中最低的一位同学初试成绩是316分,这是唯一一位分数低于320分的同学。这就告诉我们300分只是理论上的复试线,并不代表最终的录取分数线。比如今年就某985大学复试线只有340,但是实际录取的最低分数是408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电子信息整个考研录取情况,同样地为了给21年考研准备报考北大的学生一个参考,我统计了考生初试成绩的分布。从这个表格就可以直观的看出,整个成绩分布规律刚好符合正态分布,这也说明这份试卷出得非常好,有很明显的区分度,同样的学校的录取情况也很规范。分布规律是两边小中间大,初试成绩分数最高的440分有一人,分数最低的316分有一人,人数最多的集中在370分到380分这个区间,一共有83人。这一点也可以从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来验证,经过计算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是375.92,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考生要想报考北京大学,考到376分才达到录取的平均水平。对于工科专业来说这个分数可不低了,毕竟工科电子信息的国家线才264分。复试线300分,录取平均分376,所以报考北京大学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避孕药

盘点北京大学考研最容易考上的四个研究生专业,想上北大不是梦!

再过一个多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随着每年有源源不断的人流加入,研究生备考战队也不断壮大。考研小伙伴们越来越不孤单的同时,竞争力更是年年上涨。大家考研的目的无非两种,一种是想让自己在学术界有更深的造诣;另外一种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的学历有所提升,为以后找工作能够有更多的选择。那么对于属于后者的小伙伴们来说,如果选择了一个招录比相对较高的专业和高校,成功的概率就会高了很多。北京大学,在高校如林的中国大地上,与清华一直盘踞龙头,同时也是每个人小时的凌云壮志。这所学校,感觉离我们挺遥远,毕竟分数线是我们遥不可及的,能上的都是天之骄子。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北大里面也有一些专业并没那么难考,尤其在招录研究生的时候,报考难度相比其他专业可以说是极低的。因此,这对于只追求学历的考研小伙伴们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好啦,废话不多说,小编这就给大家一一介绍这四个专业。一、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结构、成因、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自然地理中也有不同的学科分类,综合性的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和历史自然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化学地理学和医学地理学等。近四年北京大学的自然地理专业的考研复试线依次为:2019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8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7年为32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6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二、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相当有意义,本质上是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等为主干学科基础,物业管理、医学、法学等为辅助学科,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的学科。主要是培养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对社会人口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的专门人才。近四年北京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的考研复试线依次为:2019年为32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8年为32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7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6年为33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三、古生物古生物学科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利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迹进行生物学研究,来探讨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同时讨论重大的生命起源、绝灭和复苏事件、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古生物学理论知识,以及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科技开发和行政管理能力的专门型人才。关于北大的古生物学专业的考研复试线,小编找了一下午都毫无结果。毕竟这个专业报的人实在太少,之前还出现过“六代单传”的情况,每年只有一个学生就读,9年间总共6个学生。大家如果报考这个专业,只要能过基本分数线,被录上一般都毫无疑问。四、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主要是通过运用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三者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教育事业的跨跃式发展,以及研究教育发展中的管理规律的科学。近四年北京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考研复试线依次为:2019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8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7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6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以上四个专业的普及就到此结束啦,如果还想听小编普及其他高校或专业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你们的点赞和留言是小编文涌如泉的动力!(小声:如果能把我安排到你的关注里,小编睡着了都会笑醒的)。

适来

文学考研题如何回答?北大中文系422分学姐分享经验 不会也能得分

在考研中,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文学性大题,无论是分析、名词解释还是简答,如果背过还好,没背过,基本上就要凉凉的节奏了,因为一道分析题的分值是20分,丢掉一个还拿什么考呢?但是每年的文学考研题中都会出一两道不在"编内“的题,这该怎么办呢?别急,北大中文系422分学姐说,即便是遇到没背过的大题,但只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一样能够得分,下面我就将技巧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因为每道题的问法不一样,答题方法也不一样,我们以这道2018年某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题为例进行回答。问题:鲁迅曾经评论《红楼梦》是在思想和写法上都冲破了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试谈谈你的理解。首先,我们从问题中得知,这道题主要回答的是《红楼梦》在思想和写作手法上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不同,那么,我们应该先回忆一下,传统才子佳人小说在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是什么。如果不知道的话,这里就用到了联想法。可以联想一下古代的那些有名的才子佳人小说,比如《西厢记》、《倩女幽魂》等,这些小说在内容上,只是简单的描述了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写作上,除了语言优美,生动形象,也没有太多出奇之处。知道了传统才子佳人的特点之后,要回答的是《红楼梦》与它们有什么不同,那么此时此刻,就要回忆《红楼梦》在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上的特点,如果记得的话,将这些点清晰的列在草稿上。不记得的话,照样使用联想法回忆。第一,先从《红楼梦》的性质进行回忆,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一部批判封建社会的小说,这在性质上就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不一样。第二,再从《红楼梦》的内容上进行回忆,《红楼梦》不仅讲述了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还有阶级、官僚、建筑、饮食、医药、民俗等方面的详细描写,这是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也不能比的。第三,《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看完就让人忘不掉,性格十分的鲜明,像泼辣的王熙凤,睿智的探春,圆滑的宝钗等,这种写作手法比传统小说也更胜一筹。第四,《红楼梦》有众多的心理描写,像林黛玉写《秋风秋雨词》的时候,宝钗偷听小红和坠儿说话的时候,这些也是才子佳人小说没有。第五,《红楼梦》中有很多地方都暗示着人物的结局,除了判词,它们元宵节所作的谜语谜底也都是,这在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中也是没有的。这样,一一对比下来,就知道《红楼梦》在思想和写法上与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不同的地方。此外,还要告诉你的是,虽然题面上说的是,从内容、写作两大方面来说,但是内容上又可以分为好几个小点,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标好序号,做到简约明了。

是何人也

考研北京大学,连续3年获得奖学金,广州这个小伙“牛爆”了!

连续3年获得奖学金,大二转专业后进入中国语言文学创新班学习,大三时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北大访学活动……在广州大学,有这样一个男生,他成绩优秀,却不愿被冠以"学霸"标签,他心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信念,凭借热爱、坚持和勇气,成功考研北京大学,他就是来自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杨壮!在火车上安静看书的杨壮杨壮向往"简单"的生活,在他看来,简单的生活,就是潜心阅读,看书这件事,占据了他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我自己有时候一本书会读好几遍,还会做做笔记,所以读得比较慢。"杨壮非常看重读书的品质,对他而言,能否理解书中的内容才是关键。早在初中的时候,他便对古典文学产生了兴趣,"我用一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刘毓庆老师译注的三全本《诗经》。"这本书是他关于古典文学的启蒙读物,也对他如今的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他依然保存着这本《诗经》,"虽然已经开胶了,但是偶尔还是会翻一翻。"已经开胶的《诗经》大一时,杨壮的阅读涉猎广泛,在不断的学习中,他发觉自己对古典文献学专业有着极大的兴趣,于是选定了文献学作为深入研究的方向,并从教育学院转至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没有落下很多课程,且自己又对该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很快就适应了转专业之后的生活。"我学日语,一部分是因为个人爱好,一部分是因为专业需要。"杨壮考研的外语选择了日语,他介绍说:"北大古典文献学专业在创立之初,规定的基础外语就是日语。这是因为北大古文献专业的研究重点就是日本汉学,相对于英语,日语可能要更为重要一些。"考研期间的复习笔记谈及自己是如何考研择校的,杨壮认为这需要结合目标院校的研究重点、个人的兴趣方向和专业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在初试前,杨壮没有想过"一定要考上北大"之类的宏伟目标,只是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期望能顺利考完,然后准备找工作。"考试当天,我甚至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去考专业课的。"这样的心态无疑为他减轻了不少心理压力,卷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初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杨壮自己都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己能考这么高的分数。后来的复试是网络复试,杨壮提前借了一间会议室,然后反复地进行设备测试和模拟练习。复试那天,他非常紧张,但当天晚上,他就收到了自己成功被录取的消息。"现在想想,依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北京大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杨壮非常感激一路走来给予他帮助的人们:"父母、老师和同学都是值得坦诚相待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我诸多帮助。我相信,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只依靠我个人的能力,是绝对不足以考上北大。"当然,对母校广州大学,他也充满了感恩之心:"我认识了许多博学多闻的老师和真诚相待的朋友,他们让我明确地知道自己未来要朝哪个方向走下去。"大二时期在创新班学习的经历,让杨壮受益匪浅,当时班上只有他的深造意向为古典文献学,"当时面试我的老师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由于对这个专业了解不多,我半天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在创新班,杨壮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文献学的相关著作,进行相关的学术学习,深化了自己对于这个专业的理解,最终也坚定了他考取北大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决心。杨壮阅读学术著作的笔记选录(节选)大三时,杨壮得到了去北京大学访学一周的机会。当时得知有北大访学的机会时,他第一时间提交了相关申请材料,"可能因为绩点比较高、材料写得也比较详细,最后很幸运地被选上了。"访学之前,他在北大中文系的官网了解本系各个专业,尤其是古典文献专业的基本情况,确定了访学过程中要旁听哪些课程,为自己制定了充实的行程。"访学的行程比较匆忙,一直在听课。"当时的他抱着"到此一游"的心态,那个时候还没有萌生要到北大读研的想法,更想不到一年后会被北大录取,有机会重回燕园进行学习。在广州大学的四年时光,杨壮一心向学,埋头书斋充实自我,潜心钻研,但尽人事不问前程,最终,他凭借着将兴趣坚持到底的信念,将自己的大学生活塑造成了想象中的样子。谈及在这期间的关键选择,杨壮说,第一个是转专业的抉择,第二个是接触了古典文献学,第三个就是报考北大。"现在回头看,我会感谢当初耐着性子读书的自己。因为正是大学时候读的那些'闲书',成为了我现在考上北大的筹码。如果真的想把一件东西学好的话,就得学会坐冷板凳,学会'延迟满足',这样才能获得更长远的收益。"

生而美者

同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差距很大吗?

同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还是有点差距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差距就会越来越小,甚至趋于零。最后成就的关键在于人,不在于出身。有自信心和本事,什么差距都可以踩在脚下。你妄自菲薄,就会被那无聊的光圈吓住,眩晕。简单一句话:这种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1、考研能进北大也是人中龙凤,本事很大,精神可嘉。无论是哪级哪类学校,能够考研进清北,都是佼佼者好样的。首先自己在大学四年学业扎实,学风敦厚,才有信心和本领去考清北的研究生。英雄不论出处,能够大彻大悟,纵身一跃,这种精神就是值得一辈子自豪的事情,同时,也是自己有实力的真正表现,值得骄傲。就算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也是凤凰,不会比凤凰窝里的金凤凰差。那些带着有色眼镜,认为只有本科是北大的研究生才货真价实,绝对是笑话之谈。人的出身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综合全面考察。只要能力、素质够用,何谈出身?难道国家领导人都是来自清北的?2、所谓的本科是北大的,就一定是优秀的,这是假命题。不可否认,本科考进清北都是万里挑一,智商超群的学生,天赋往往碾压同龄人。可是,一个人的成就是要看一辈子的,清北学生就是马拉松比赛跑快了几公里而已。不是吗?北大清华这么多年,毕业学生无数,响当当的为民造福、安国兴业的优秀人物有哪些呢?优秀就该是自己的成就与国、与民、与家和个人都有利才行。可是清北出现的更多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头脑灵活、积极善变、随风飘摇,家国情怀不深,很多是这边吃着碗里的肉,撂下筷子骂娘那种,智商再超群,没有忠诚,没有德行,没有爱国之心,有何用?总之,智力差距可以被忠贞度、意志力、恒久心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弥补。更重要的一点是,科学无国界,爱国有原则,这是定理。一个人,无论学业多么精通,科研成就极高,如果忘祖背宗,都将会被历史所唾弃。华为弃用清华,选择西北工大就是阐明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