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厦门大学2020推免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布,看看有你的名字吗?皮弁鹬冠

厦门大学2020推免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布,看看有你的名字吗?

10月25日,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厦门大学2020年推免研究生(含直博生)拟录取名单,详细名单如下,快来看看你被录取了吗?特别说明1.本表中所列考生仅为厦门大学拟录取推免生,最终能否录取请以教育部审核通过的名单为准;2.如若发现漏录或拟录取信息错误等问题,请尽早致电厦门大学招生办或相关院系研究生秘书。3.对于推免生拟录取人数达到招生计划数100%甚至更高比例的专业,只要有第一志愿统考生达到相应专业复试分数线,我校将调配一定招生计划用以招收统考生,敬请相关考生不要着急;对于部分拟录取推免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我校在复试阶段也可能将酌情调整相应招生计划。来源: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

烂头何

厦门大学2021年研究生推免情况

厦门大学2021年研究生推免数数据,根据保研名单整理;总保研人数1107人,总体保研率23.39%;各学院具体保研人数如上图整理统计所示,经济学院126人,信息学院9人,等等;材料科学与工程20人,电子信息工程14人,电子信息科学与7人,技术人,电子信息科学与1人,技术专业人,微电子科学与工1人,程人,集成电路设计与12人,集成系统人,微电子科学与工9人,程人,法学31人,法学2人,行政管理13人,行政管理专业1人,政治学与行政学7人,医学检验技术12人,预防医学9人,财务管理14人,电子商务3人,管理科学6人,会计学-CIMA5人,会计学-国际会5人,会计学-会计学9人,其他专业保研人数如图

万物不伤

厦门大学2020届保研率23.2%,主要保研本校、国科大、北大

1、保研名单根据厦门大学教务处公示,2020届推免名单共计1041人,其中包含国防科大 2人, 科创竞赛专项 21人, 支教团 22人。名单如下:保研率较高,一个30~40人的班级/专业,如历史学,有7~8个保研名额。即使是小语种,保研名额也有3~4人。根据历年深造情况,预估厦大2020届留学率16.5%,国内升学30%。考研率约17%。2、保研去向2020届保研去向需等各大学研究生院拟录取正式名单公示后,才可整理。从历年推免去向看,去向高校、数量保持基本稳定。根据厦门大学2019届推免生去向,可大致知道2020届推免生保研去向。厦门大学2019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共计1011人。继续留在厦门大学深造390人。其中,硕士推免生365人,直博生25人。硕士推免生365人中,学硕265人,专硕100人。留本校:去外校=1:1.6保研去外校深造621人。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57人。保研北大54人;去南京大学36人。去中山大学30人。去中科大11人。

邻居们

厦门大学推免数据公布,大部分来自双一流,西南财经大学外校最多

近日,厦门大学公开了2021年推荐免试拟录取情况,厦门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1562名。其中硕士1498人、直博生64人。拟录取本校推免生463人。具体情况如下。来源博雅数据库厦门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生源高校197所,其中双一流高校占了102所,共被录取1279人,占比81.9%。总体来说,双一流高校推免生保研厦大,会更有优势一些。在外校中录取最多的学校是西南财经大学,共录取76人。除此之外,福建本地的高校推免优势也比较大,福州大学录取48人、福建师范大学录取38人、福建农林大学录取30人、集美大学录取12人、华侨大学录取11人、福建中医药大学录取2人、福建医科大学录取1人。附厦门大学2020年研究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专项计划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图片信息均来源于网络)

茉莉

福建省高校保研情况,厦门大学保研率23%,其他高校不足10%

福建省内具备研招推免资格的高校共有8所,目前大部分已经公布了2021届的保研情况。厦门大学根据厦门大学教务处《2021年推免生资格名单公示》:2021届推免生1103人,其中包含国防科大补偿计划 2 人,"中国工程物 理研究院" 1人, 科创竞赛 24 人,支教团 22人, 德旺支教 5人,保研率23.39%。福州大学福州大学2021届共计推荐学生510人,其中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专项共计6人,保研率为8.7%。福建师范大学根据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关于获得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生名单的公示》:推免生416人,其中包含支教团16人,硕师计划30人,卓越教师计划20人,保研率为7.11%。华侨大学根据华侨大学官网公示名单统计整理;保研人数185人,保研率3.5%。福建农林大学根据福建农林大学《关于做好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遴选工作的通知》:普通专业预分配名额86名。单列研究生支教团推免生名额11名,保研率2.18%。集美大学根据集美大学教务处《关于2020年拟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含备选名单)的公示》:保研名单80人,保研率约1.5%。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保研情况还没有公布。数据来源于博雅数据库(图片信息均来源于网络)

匠伯不顾

厦门大学近五年考研报录比分析,如何获得目标院校的报录比数据?

考研报学校怎么判断某一专业的报考难度?有人说看录取分数,对于录取人数多的专业看录取分数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如果某一专业一直都是只招一人,看录取分数则没有意义。今年最高分考401,录取分数就是401,明年最高考359,录取分数就是359,这就会导致录取分数偏差很大。那类似这种情况看什么呢?看报录比!报录比是考研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遗憾的是很多学校都不公布,如果报考学校有公布,一定要好好利用。厦门大学2015-2019考研报录比图中是厦门大学2015年-2019年的考研报录比数据,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模板,今年考研的同学要记得收集报录比的数据,尤其要注意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推免录取人数)。除了要看报录比外,最低录取分数,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尤其是录取人数很多的专业,结合近5年的最低录取分数就可以大致的评估出考上这个专业至少需要考多少分。上图是经济学专业的录取数据,可以看到很多专业的录取人数仅有个位数,如果减去推免录取人数,有许多专业根本没有录取统考生。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到最低录取分数都在370分380分,这也足以见得这一专业的热门。如果仔细分析上面的数据也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经济学类的统计学,2019年录取6人推免4人 ;2018年录取8人推免6人;2017年录取13人推免10人;2016年录取13人推免5人,2015年录取12人推免3人。从这里能看出什么呢?说明有些专业不但录取人数越来越少,而且推免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样的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专业的竞争是非常大的,比如图中的神经病学专业学位一共有31个人报考,最终只录取了一个人,而且没有推免生,这个人的分数刚好就是384分。当然了,也有一些方向就没有人报考。比如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只有一个人报考,最终录取了4 个人,说明是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报录比确实是考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但是有很多学校都不公布,如果没有公布很多情况考生只能去猜。对于2021年考研的同学要注意各个学校官网公布的考研录取名单公示期过后一般都会删除,要记得保存。

合于天伦

考研录取结果公布,这些大学成为报考“重灾区”,明年考生要注意

2019年考研在经过几个月的漫长历程,通过初始、复试、调剂等诸多过程,录取结果终于开始陆陆续续的公布出来。各大高校公布的录取名单不仅是今年考研考生应当关注,明年决定考研的同学也必须了解这些数据。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在报考学校的时候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成功不止是努力勤奋,一个恰当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今年各大高校报考和招录人数的数据对比,能够发现哪些大学成为报考“重灾区”,明年合理规避,可以提高考研成功率。今年有3所大学成为考研热门高校,当之无愧的“考研重灾区”三甲,它们分别是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报考人数依旧维持前几年持续增长的势头,今年已然达到2.8万人,但是,复旦大学今年只打算招收6300名研究生,而且其中还有2000个推免生的名额。因此,结合报考人数来看,复旦大学的招录比例已经达到了7:1。再看南京大学,今年报考南大研究生的人数接近2.7万,较之去年的报考人数足足增加了三分之一。但是,南大计划录取的研究生只有5400人,而且推免生也占据了2000个名额。这样一来,南大的研究生名额只剩下3400个,却要有2.7万人去竞争,相当于1个名额同时有8个人“抢”,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报考厦门大学的人数再次创出历史新高,比去年报考人数多出了2800余人,达到26760人。不过,厦大研究生计划招收只有5000人,其中含1400人的推免生。如此计算下来,厦大研究生招录情况和复旦大学几乎持平。除了这3所考研“重灾区”大学之外,华南理工大学、云南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均创新高。这还只是校方数据,再从考生口中透露的讯息更能看出2019 年考研形势的惨烈。复旦大学金融系考生410,也只能排在70名左右;东北大学单控专业达到400分以上的考生足足有112人之多;报考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2位同学,即使得到了422的高分,复试依旧被刷掉;再看报考浙大金融系研究生的情况,分数上400的考生超过100人,达到105人。这些高分数据说明考研趋势将会越来越严峻,名牌大学的优势学科成为考研“主战场”。那么,对于明年想要考研的同学来说,哪些地方应当注意?首先,对自身实力要有清晰的认识,谁都想通过考研进名校完成人生逆袭,但是,名额只有那么,并不是谁都能考上。因此,明白自身实力所在,选择一所最符合自身情况,通过努力能够摸到的大学才是最好的大学。其次,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上大学考研究生的最终目的都是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报考高校专业的时候,还要想清楚未来你想要进入什么行业做什么。有些大学名声不显,但是受到当地企业的追捧。有些城市经济发达,即便学校差一些,就业率也能很高。最后,就是对于备选高校考研信息的搜集,了解过去几年复试分数线、招生人数,有条件能够找到目标院校的学长,请教考研成功经验,这样更好。对于一些考研“重灾区”高校,要学会理性分析,合理规避。如果立志非名校不考,也并非没有本科四非大学、研究生985名校的案例,但是其中所花费的辛苦与努力常人无法想象,你要有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拼搏的精神,努力多少收获多少,人在做天在看。各位看官,你们认为目前考研形势愈发激烈是不是因为本科就业困难导致?

夫子顺也

2018年北京大学推免研究生高校名额排行,来自这108所高校!

北京大学作为国内最知名的学府,是很多学子学习的理想之地。然而,由于这里聚集了最一流的生源,想考取北大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相对于高考,考研报考北大会容易一些。然而,还有一种方式更为简单,那就是所在高校的推免。每年北大都会接收大量来自全国高校的推免研究生,相对于推免,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取北大的名额就少的可怜。那么,都有哪些高校的学生有希望得到北京大学的推免名额呢?小编对北京大学2018年接收的推免学生本科高校进行了梳理,得到了详细的统计数据,现分享给大家:通过上表可以得知,除了北京大学自己外,另外得到北京大学推免名额最多的10所高校分别是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和南京大学。这些高校推免研究生名额都超过了50人,排名第一的武汉大学甚至超过100人。武汉大学能得到最多的推免名额确实比较让人惊讶,说明北大对这些高校还是比较认可的。从C9高校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被保送北大的人数都不少,这些重点高校之间认可度比较高。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去北大的名额也能说得过去,都有二三十人。但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能保送北大的名额就少的可怜了,不知道是北京大学不认可还是其余原因,这些名额确实不多。这也可能和上海高校自身有关系,上交和复旦的学生更喜欢留在本校读书,而不是选择北上去北京。其余几所值得关注的高校有兰州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郑州大学等,这些高校在保送名额上都很不错。虽然兰州大学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但在重点高校内还是比较受认可的。其余三所高校都是211工程高校,尤其是郑州大学,在入选了双一流高校后,保送北京大学的名额上也有了不小的提升。普通211工程高校保送北大名额基本都是个位数,和重点大学的名额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对于即将参加2018年高考的同学们,你理想的高校有多少名额能保送北大呢?

米兰

保研人数占招生人数一半,考研有点慌!

一篇除去推免名额,各专业招生人数还剩多少?反响很大,一些热门专业推免比例甚至远远超过了50%,2017年,有54所高校宣布正式进入推免院校的队伍。目前有366所高校有推免名额。推免人数上升也是趋势所向。厦门大学在前几年整体推免比例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但近两年也在逐渐增长中。以厦大经济学院为例,据统计2015年学硕推免比例为54.55%,全日制专硕推免比例为60%。2016年学硕推免比例为68%,全日制专硕推免比例为51.72%。可见学硕的推免比例正在不断加大中。那么考研和保研到底有何利弊区分呢?保研:推免保送,最大的好处是--稳妥!自己甚至不用特别做什么努力的复习了什么的,就可以考上研究生。所保的学校,最起码也是本校。坏处就是,你无法选择你想要的学校,有很多限制,曾经小厦接触过一个女生,她心仪的学校在北京,因种种原因,她未能如愿保研到该校。她也曾想过放弃保研名额,但受到家长、学校的阻碍,经历了针锋相对,力争无果,无奈痛哭后,她说:“那就先去那个学校看看吧。”这样的同学不是个例,前年的一位西北某211的学长,他知道,虽然具备保研资格,但他去不了更好的学校,只能去一所和本科等级差不多的学校,他不愿为心中一直向往的梦将就,他想再努力一下,再争取一把。考研:最大的好处是你可以考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可以去拼搏,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让自己在未来研究生阶段的基础,更加坚实。有很多同学高考时因种种原因没能被理想院校录取,而考研恰恰带给了你新的机会。所谓的本科双非逆袭双一流,不是不可能,当你必须比别人更努力些。坏处就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考不上怎么办?在考研热大环境下,有考上的,当然有更多考不上的。越是好的学校,报录比越是高,越是难考,但只要你努力,不怕吃苦,相中一所学校,最坏的话考个几次,终归是能考上的(不努力不用心考再多次也是白搭)。但是考研这个过程,自己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汗水,去拼搏,去证明自己的实力,趁着自己青春活力,此时就该去拼搏!考研准备的时候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最宝贵的!而保研,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有,毕竟只有一次读大学的机会(当然排除特殊情况)。保研本校和外校难度区别保研分三种,保本系,院系交流(保到外系),外推(保到外校)。通常来说,保本系较多,外推其次,院系交流最少。具体根据各院校名额情况。保研本校难度-低:1、保研本校,录取几率很大,只要复试的笔试及格就没有问题。2、如果复试有笔试的话,不及格则会被淘汰。保研外校难度-高:一般来说需要你先取得本校的推免资格,将填好的一些表格(这个都是从你要报考的学校的网站上下的)、成绩单(有盖章)、推荐信(这个不一定所有学校都要求,使学校而定)、各种奖状(复印件就行)等寄到你要保的学校,他们如果满意会通知你面试,很多学校也都还有笔试。大概到十月份就会出结果(反正是在考研报名前告诉你是否外推成功,不会影响正常报考)。考研具有应试性,做题目熟悉考试套路是过考研的法宝,而会做题目不代表对专业知识理解透彻;保研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基础大都比我们考研的要好。很多在常规推免边缘(意思是靠近最优秀学生的学生,常规推免比直博难很多!)和一些能拿到常规推免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却非常好。不要认为这个专业推免人数占比这么多,就害怕而焦虑,不要感觉保研推免的学生那么幸运,至少这一期间不用辛苦备考,可是殊不知他们也是用多少个日夜的学习,才获得了推免资格。即使推免人数增多,统招人数减少,给统考生的竞争机会是均等的,与其抱怨推免比例过高,不如专心复习。另外,即便统招人数有扩招,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务必谨慎备考。在今后未知的岁月,不论世间血雨腥风,还是阳光灿烂,愿你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愿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愿你,有一个好的归处。考研人,加油。

十日又问

这五所985大学,2019年考研人数扎堆,2020年考生注意避让

从10月10日起至本月31日,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22点,可进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如此宽裕的报名时限,相信真心想要考研的同学,一定不会让漏报情况发生。而那些此前参加了预报名的同学,只要个人信息没有变动,就不再需要在这段时间重新报名,继续安心备考就行了。在决定考研目标院校前,很多考生都有这样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想要冲击名校,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成为“炮灰”,毕竟考研热正逐年快速升温,2019年就达到了290万的超大规模。虽然名校梦的诱惑很大,但笔者仍要提醒各位考生,选择考研学校切莫盲目跟风,更不可有“非985大学不考”的思想,应根据自己的实力、专业水平和未来职业规划来综合考量。如意一味追求热门地区的知名高校,很有可能会遇到“神仙打架”现象,过去就有些考生初试拿到了400分的高分,却无缘复试的尴尬情况。接下来,给大家重点介绍6所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扎堆(均在20000+)的高校,希望硬实力不够的考生可以有所避让。1、浙江大学浙江大学近些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综合实力强劲,在国内外的多份排名中,似乎已经坐稳了国内第3的位置。2019年,有2.9万人报考了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规模进一步增大;而当年浙大的招生计划数却较上一年减少了500个,仅有6600个。刨去超50%的推免生,这将近3万考生,想要考上浙大硕士研究生的难度可想而知。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国内地位已无需多言,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共吸引2.8万考生报名,而该校当年招生计划不到4000人,再算上50%左右的推免生,报录比远高于浙江大学。当然,敢把考研目标瞄准为北大的人,本科院校基本非985、即211,这些考生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定优势,所以对考研失利的结果并不太忌惮。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地理位置吸引力大,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前5,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北京大学一样,达到2.8万的高位。而该校当年的招生计划为6300人,比上一年净增了700人,这是一大利好消息,但难度同样不容小觑。4、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近些年虽然屡被质疑下滑,但丝毫不影响其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2019年,报考南大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为2.7万。而相比较浙大、复旦而言,南大的硕士招生计划要少得多,仅有4000人左右,这无疑降低了南大的报录比。5、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的风景在国内高校圈是一绝,甚至已经成为了厦门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可以吸引到很多考生报考。2017年,厦大的考研报名人数为2.68万,而该校的招生计划为5000人左右,同样考虑到推免生因素,平均是每7、8个考生才有1个最终能“上岸”。除了以上5所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985名校,也有较大规模的考研人数,建议考生在择校时,要考虑了该校的招生计划和推免生比例,尽量选择报录比更高的学校。当然,要想考研成功,仅做理论上的数据分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考生扎实系统的长时间复习。而一旦做出选择,就要义无反顾,拿出“亮剑”精神,至少拼一个无悔青春,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