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厦门大学2021年研究生推免情况李丰

厦门大学2021年研究生推免情况

厦门大学2021年研究生推免数数据,根据保研名单整理;总保研人数1107人,总体保研率23.39%;各学院具体保研人数如上图整理统计所示,经济学院126人,信息学院9人,等等;材料科学与工程20人,电子信息工程14人,电子信息科学与7人,技术人,电子信息科学与1人,技术专业人,微电子科学与工1人,程人,集成电路设计与12人,集成系统人,微电子科学与工9人,程人,法学31人,法学2人,行政管理13人,行政管理专业1人,政治学与行政学7人,医学检验技术12人,预防医学9人,财务管理14人,电子商务3人,管理科学6人,会计学-CIMA5人,会计学-国际会5人,会计学-会计学9人,其他专业保研人数如图

美洲豹

厦门大学2020-2021学年校历

厦门大学2020-2021学年校历(可点击放大查看)1、学期时间第一学期(共18周):2020年9月13日-2021年1月16日 第二学期(共17周):2021年2月28日-2021年6月26日 第三学期(共5周 ):2021年6月27日-2021年7月31日2、报到注册注册日期:2020年9月13日(二至五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日期:2020年9月14日,2020级新生以录取通知书为准注册日期:2021年2月28日(本科生和研究生) 上课日期:2021年3月1日(农历正月十八)3、寒暑假寒假(共6周):2021年1月17日-2021年2月27日暑假(共6周):2021年8月1日-9月11日4、重要节日中秋(2020年10月1日)、国庆(2020年10月1日)、春节(2021年2月12日)、清明(2021年4月4日)、劳动节(2021年5月1日)、 端午节(2021年6月14日)5、重要活动校运动会(2020年11月)、校庆 (2021年4月6日)、毕业典礼(2021年6月)厦门大学

奈天下何

厦门大学2021年保研率24.15%

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双一流”高校,是“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2021年保研1103人,来看看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情况吧。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本次保研20人,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保研44人,法学院保研33人,公共事务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各保研21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保研14人,预防医学专业保研9人,等等。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学院和海洋与地球学院各保研76人、10人、17人、38人。财务管理专业保研14人,金融学专业保研8人,等等。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航空航天学院保研80人,化学化工学院保研66人,环境与生态学院保研、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各保研25人,经济学院保研126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保研18人,土木工程专业保研7人,经济学专业保研25人,等等。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马来西亚分校保研36人,能源学院保研12人,人文学院保研46人,社会与人类学院保研13人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保研4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保研20人,统计学专业保研31人,等等。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外文学院保研43人,新闻传播学院保研38人,信息学院保研95人,医学院保研45人等。新闻学专业保研7人,通信工程专业保研16人,等等。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艺术学院保研29人。国画专业保研1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保研3人,等等。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全校本次总计保研1103名优秀本科毕业生,2021届毕业生有4568人,学校的保研率为24.15%。

德格希

报录比|厦门大学各院系专业2020年硕士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表

20考研结束后,各大院校开始公布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海文考研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厦门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考研咨询:私信发送“咨询”)厦门大学报录比大于10的热门专业已标黄色!学校简介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是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民族学、天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点(24个):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航空工程)、临床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药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艺术硕士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即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自强不息”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最早见于《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科实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化学、海洋科学、工商管理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9个)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年)结果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厦大有7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它们分别为海洋科学、应用经济学、化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生物学。厦门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规模本年度我校共239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和83个专业学位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计5700名左右(含统考生、推免生和专项计划研究生)。我校 2021年硕士招生计划详见《厦门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该计划仅供各位考生参考。在录取阶段,我校将视教育部正式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推免生录取人数、生源质量、统考生上线数量和学校发展需要等情况对各院系的招生计划做出适当调整)。二、招生类别(一)硕士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类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二)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2021年,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总结位向往厦门大学的同学们,如果你高考的时候遗憾没有考上厦门大学,那现在就有一个机会让你可以再次来到你梦想的学习,那就是通过考研!努力朝着目标前行吧!“我和你说,我可不是吓大的!”“我我我!我是厦大的!”

驺虞

厦门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

考研报考录取比是衡量考研报考难度非常重要的指标,厦门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情况汇总已经公布,下面一起来看下详细内容。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厦门大学各院系专业2020年硕士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表文章数据来源:厦门大学研究生院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厦门大学2020考研报录情况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对有意报考厦门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

摧花手

福建这所“211”高校,2021大量扩招,考研学子有福利啦

文/这个城市有点美(欢迎个人分享与转载)御风跨马,纵横天下。提起福建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很多人心中的梦中象牙塔,厦门大学每年都是高考季和考研季的热点之一。说到考研,今天已经是12月4号了,而今年的考研时间是12月26号至 27号这两天,也就是说考研倒计时只有22天了。对于全国各地的广大考研学子而言,这无疑是迎来了非常紧张又激动的时刻。这22天对他们非常重要,他们之前所有努力过后的成效将会在22天之后的26号和27号这两天给出答案。大家知道每年都有无数考生顺利上岸,也有很多考生遗憾落榜。考研对于每个学子而言,都是人生当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对于本科院校比较普通的那些学子而言,在报考目标院校的时候他们就可以选择国内“985”、“211”和“双一流”那些名校,如果他们能够成功上岸的话,那么将来他们就会拥有这些名校的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这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因为名校光环会带给他们很多便利。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就业压力特别大,所以拥有名校光环的话,人们在就业过程当中就会很顺利。当然了,对于每一位学子而言,现在最担心的一个事情,除了课业的复习进程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目标院校的招生人数,越是口碑好的大学,每年招生人数越固定,而且竞争性也越大,因为报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都想进入名校的这种心理是共通的。不过,今年有很多高校在2021年招生计划当中都大量扩招,福建省也有这么一所高校。福州大学,这所福建省的“211”院校,将在2021大量扩招,广大考研学子有福利啦!对于福州大学,大家一定也不陌生,虽然厦大的名气更大,但这所大学在当地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每年都会有很多考生报考这所院校。对于报考这所大学的学子而言,今年面临的压力相对而言就会小很多。不过,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初试中考到一个理想的分数。因为只有在初试中脱颖而出,在复试中的压力就会相应地减小。所以考研学子们还是不能松懈的,在这剩下的22天里,还是要一鼓作气,制定好冲刺计划,每天都按部就班,稳扎稳打。汗水撒在哪里,花开就在哪里。希望广大考研学子都可以成功上岸,都能得偿所愿。前期回顾:云南这所高校,考生求着上门,人称西南“小清华”湖南这所“很傻的”大学,虽有挑人的实力,但没那个命安徽高校新五强公布,国科大“势”不可挡,但“工”不如“财”内地高校ESI新10强出炉,榜首实至名归,但上交大排名出乎意料江苏这所大学,女生占比9成,男生想考得层层筛选

公益心

2021年考研初试在即,这几所学校在大量扩招,有你报的学校吗?

每年的12月末都是考研初试的时候,今年2021年的考研初试也即将来临,几百万备战考研的学生此时正处于最后冲刺状态。近几年考研大军人数一直在增加,今年比起去年更是高出了81万人次。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下,不少准备不算很足的考研党都在感慨:“当初要是报考了那几所大规模扩招的学校该多好!”考研比起高考而言要复杂许多,高考只要分数考得高,就可以根据分数选学校。考研是信息战、选择战和努力战的“三战合一”,在考研界,一直流传一句话“选学校选得好,考研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的流传也侧面证明:选择一个竞争压力不那么大的学校,真的很重要!2021年考研初试在即,这几所学校都在进行大规模扩招暨南大学:扩招了足足1100人暨南大学在往年一直被公认为“211大学里最难考的学校之一”,它与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和郑州大学被合称为“211大学考研的死亡院校”。究其原因,莫过于这四所大学综合实力都很不错,且地理位置非常好。正是因为地理位置和综合实力都很不错,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报考暨南大学。往年,暨南大学绝对是非常难考的,尤其是社科类专业。但在今年,暨南大学进行了大规模扩招,扩招了足足1100人。虽然暨南大学还是一如既往的竞争压力大,但相较往年,这个扩招规模已经让竞争压力少了很多。福州大学:2021年还扩招了1200人福州大学是福州市的唯一一所211,仅站在福建省的角度看,这所学校是仅次于厦大的存在。这所大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其性质还是偏理科一些。该校专业实力比较强的是化学专业,最新专业评估为A-。在18年,福州大学的报录比是8~9:1,统考录取最低分就是国家线:330分,这个录取分数其实已经属于211高校中偏低的水平了。在录取分本就不高的情况下,福州大学在2021年还扩招了1200人,这也就使得报考了福州大学的同学上岸率更高了!广州大学:比去年扩招了1000名研究生广州大学并非211大学,但它也依然属于考研院校中竞争力比较大的学校,毕竟广州属于我国经济发展较好的一二线大城市。该校目前有32个一级学科,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和数学专业都属于这所学校的优势专业。广州大学属于“考研学校中名声比较好的”一类学校,它虽然没有非常保护第一志愿等很公平的做法,相对而言比较公平的。不过,这所大学对于本科有一定要求,所以它在往年也是被认为难考的高校之一。在2021年,广州大学比去年扩招了1000名研究生,但个人认为,该校在今年的竞争压力,可能会不输往年。考研学校里那些名声较好的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连续多年维持了公平的考研环境这不算什么出名的学校,但它确实连续多年维持了公平的考研环境:这所学校很保护一志愿、在学生自我介绍时不允许学生提到自己的姓名学校、面试得录视频、初试时的专业课也不会恶意压分。南京大学:在考研方面有个称呼叫做“业界良心“南京大学在考研方面有个称呼叫做“业界良心“,这个称呼的来源,正是该校考研招生时的公平公正。南大很多考试考的范围广、难度大,但学校总是可以充分考虑到调剂合理性。再者,南大初试时大多只看英语和专业课成绩,复试阶段并不会歧视双非,也有很多211高校学生被刷下去。南大非常保护一志愿考生,即便没有招够学生,也不接受调剂。上海财经大学:出了名的考研时非常公平的大学这是出了名的考研时非常公平的大学,这所大学很保护一志愿考生,在复试阶段会采取抽签的方式来进行面试,这也就避免了考官因你是双非学生便可以通过一些很坑的问题来刁难学生。几乎所有抱着“搏一搏“的双非高校学生都对上海财大有赞不绝口的态度,即便没上岸,这所学校也依旧能给考生一种“没上岸不是因为本科院校不行“的自信感。当然了,上海财大也有自己的缺点——很难考!这个学校属于“不搞歧视”的档次不低的学校,这也就导致很多双非高校和普通一本学校的学生都很喜欢报这个学校,如此一来,这所学校的竞争压力自然不小。东南大学:几乎找不到所谓的“关系”东南大学并没有那么多保护学生“隐私”的行为,但学生还是可以强烈感受到学校的公平性:几乎找不到所谓的“关系”;初试复试占比竟达到1:1;老师不会要求学生带着成绩单;很保护学生的一志愿。双非院校学生怎么选考研的目标学校?一定要避开那些有招生方面“黑历史“的学校有保护一志愿的高校,自然也就有很不保护一志愿的学校。有的学校档次不高但胃口很大,为了能招到更好的生源质量,会特意压分压得很严重,目的就是为了捞那些调剂的学生。双非高校的学生比起211高校学生而言,学历出身是一个硬伤,如果学生此时还选一个有招生“黑历史“的学校,恐怕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获得学校青睐。切勿好高骛远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报考大部分双非高校学生都希望自己能通过考研的方式在学历方面跨一个阶层,从双非普本毕业到211乃至985高校毕业。适度的跨层是可以的,但强行跨层,恐怕只能得到失败的后果。每年都有大量双非本科高校学生在大三时给自己定了一个中流211甚至末流985的学校,结果到了临近报名时,又临时改成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学校。这样临时改学校,必然会影响自己以前的复习和后期的发挥。建议大家尽量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定好适合的学校,以免影响复习效果和考试心态。总结:今年专升本和考研都在大幅扩招,这必然会使得那些已备考良久、状态良好的备考者的上岸率大大提高。希望每一个考研人,都可以顺利进入自己的目标院校。今日话题:想要成功上岸研究生,考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加油考研人#

大刀记

最新!2021年考研增加36万人,招录政策调整多,上岸难度更大

12月27日,2021年度的研究生笔试告一段落,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报名人数为377万人,较之去年增长36万,激增幅度在10%以上,增幅虽较去年的17%有所回落,但报考人数还是创历史新高。人大考研考点同时,根据研究生的报考规模,今年招录的人数也会相应提高。去年考生341万人,扩招近19万,录取总人数为111万人,录取率为33%左右。2021报考377万人,参照去年的录取率,上岸人数大家可以粗略估算一下。一、大连这个考生创先例!今年的考研,要说最特别,无非是大连的这个新冠患者考生。12月26日,大连海洋大学的1名无症状感染者,在大连第六人民医院单独设立了一个考场,首创了无症状感染者单人隔离考场。新冠考生考试的组织非常正规。开考前一小时,考务老师就带着密封好的试卷来到特殊考场。提前30分钟,监考老师将试卷袋开封,交给病区护士转发给考生,开始答卷后,现场有2名监考老师,通过视频监控,时刻关注考生答题情况。最后考卷经过认真消杀后,封装到档案袋中,特殊的一场考试算是顺利。这是今天300多万考生的一个小插曲。二、近两年考研为啥这么火?1.学历需提升,改变被动局面。2017年至2021年这五年,考研报名人数从201万,增加到377万,人数增加近一倍。考研界的名人张老师曾说过,考研的以二本居多,这句话也有辩证性,因为二本基数本来就多,占总数的60%,保研率又不高,实现对985211的逆袭,只能通过考研这个独木桥。2.疫情在持续,就业更加艰难。2020考研人数剧增,跟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有较大关系,很多企业效益不好,疫情又影响面试,签约比例下降,让很多学生毅然选择考研。考研真火2021年高校毕业生初步估计909万人,虽然疫情后我国经济增长在世界上一枝独秀,但现在又在多地反弹,明年就业估计又会是今年的延续。3.往届生突围,竞争非常激烈。由于考研报名人数的连年增加,虽然录取率也在提高,实际未被录取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对现状不满足,还会继续考下去,这个雪球越滚越大。以云南大学为例,2020年“往届生”为1.23万人,占比为一半以上;2021年“往届生”为1.54万人,人数超过六成以上。三、今年招生增长点在哪?1.博硕学位授权点增加、“双一流”高校招生比例增加根据教育部门通知,今年将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为3600+个,将新增自审单位13个。授权点增加,意味着招生能力的增加,扩招数量也会增加。特别的好消息,是扩招的都在“双一流”高校,超过2/3的双一流高校和3/4的双一流学科高校招生都会增加,单个学校增加千人的高校不在少数。2、专业学位硕士、博士都将扩招,专硕扩在理工专业居多考研标语三年以来,专硕招生高于学术学位硕招。2019年硕研共招81万余人,专硕就达到47万余人,比例超过一半以上。专硕扩招,多在理科专业。比如,2021年上海交大的专硕招生计划,航空航天、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工化学等专业招生比例增加较多;媒体与传播、外语、人文等社科类等专业增幅小,有的还有所降低。3、高校之间推免率各不相同,总体看推免生招比下降这几年,从大数据统计看,推免生增长的幅度并不是那么大,有的还有下降趋势,西安交大、厦大、中山大学、郑大都存在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就是推免生的增长,赶不上扩招的节奏。考场从双一流学科高校来看,推免率差异也不小,东北师大、上海大学、海南大学、宁波大学的推免率分别为18%、11%、7%、4%。推免生不光要学习好,还要求科研、荣誉、奖项等综合素质,择优遴选也是正确的。对今年研究生政策的新变化,你有什么看法?8省高考前联考将在1月进行,人数占全国1/3,考生选科比例公布#41所放假最早高校,10所已放假;49所放假最晚高校,最短7天重磅!33所独立学院转设开始公示,12所转公办,有你们学校吗26所综合高校合并49所医院,8所医院还是跨省,青岛大学最多8个

唇如激丹

2021考研:这些院校是考研重灾区?

这些院校都是考研报考的重灾区,看过之后,希望2021考研er能够慎重决定。复旦大学2019年度,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生人数继续增加,接近2.8万人,其中来自上海市的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社会考生近8000人在复旦大学考点参加初试。2020复旦大学的招生名额和去年差不多,而且报考人数可能会更多,2021考研更甚。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在2019考研网报结束的时候就公布了报考人数。19考研共计有26760名考生通过网报系统报考厦大,较去年增加了2876人,创造了历史新高。厦大的招生简章中计划招生人数是5000人上下,其中还有1400多人的推免生,这么一算统考生的报录比将会达到7:1。南京大学南京大学2019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5400人左右,网报27000人,比去年增加37%。20年的招生计划也是5400没变,依照这个趋势今年报考的人数更多。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照往年情况与厦门大学相差不大。山大相较去年全日制招生人数增加了400人,非全下降了200人,对于报考山大的小伙伴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消息。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在报名未结束10月23日统计的人数就显示总报考人数已突破两万,达到21000人。今年的总招生人数预计在3000人以上,也就是说,超过21000人统考生竞争2300多个名额,报录比将超过8:1。青岛大学共有16749人选择报考青岛大学,报名总人数较2019年增长了34.23%。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2884人,整体报录比近6:1。宁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13716人,较去年增加34.4%,网报人数又创新高。现场确认人数达12927人,较去年净增43.68%。报考宁大一志愿人数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报考人数9009人,同比增长24.7%。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300名左右,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80名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400名左右(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60名左右),整体报录比近4:1。湘潭大学报考人数达到7887人(不含推免生),比去年增长51.79%。而湘潭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显示,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0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0人(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总招生人数2450人左右,总报录比大约3: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自考研预报名起,网上报名人数为7773人,最终参加考研确认人数7497人,考研确认率为96.4%。与去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考人数相比,增长量明显加大,报名人数增长了50%,最终确认人数增长了51.5%。可以看到,除了很多985/211院校之外,许多双非院校的报考人数也是越来越多。考研人数逐年增多是原因之一,这些院校因为地理位置或自身实力等各种因素,也吸引了众多考生的青睐。作为考生,想好自己考研的目的,结合自己的实力和院校报考难度等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院校,上岸率更高哦!

昔者

厦大台研院长:2021年两岸关系形势仍会复杂严峻

12月16日,“两岸关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接受记者联合采访时表示,2021年两岸关系形势依然会复杂严峻。两岸关系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民进党当局到底能不能回到“九二共识”这样一个共同政治立场上来、能不能在台湾岛内停止“台独”分裂活动。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深化两岸的融合发展,如何把两岸融合发展的道路走实。十九届五中全会所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实就是在落实融合发展。只要是我们的目标明确、方向清晰、道路正确,假以时日,就一定能够实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的最终目标。李鹏表示,2021年两岸关系形势依然会复杂严峻。虽然大陆希望继续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深化两岸的融合发展,但是台湾岛内的蔡英文当局以及“台独”分裂势力会树欲动而风不止,他们依然会在岛内继续各种“去中国化”的“台独”分裂活动。从国际形势来看,虽然拜登现在确定当选美国下一任总统,但是过去这些年“美台关系”在特朗普的操纵之下,给台海局势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性影响,这种破坏性影响的惯性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此外,新冠疫情到底还会给未来的两岸交流产生多大的影响也是一个变数。 “所以整体来看,我对2021年的两岸关系保持了一种比较审慎的态度,”李鹏分析说,两岸关系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民进党当局到底能不能回到“九二共识”这样一个共同政治立场上来、能不能在台湾岛内停止“台独”分裂活动。如果台湾民进党当局依然拒绝接受“九二共识”、依然在台湾岛内推动各种“台独”分裂活动的话,那么,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不管大陆有怎样的诚意去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对两岸关系整体形势都不会有太大的积极影响。(来源:中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