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选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什么不对?中文考研你真的了解吗莫愁女

考研选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什么不对?中文考研你真的了解吗

中文考研怎么选专业?考研选汉语言文学专业,错。“汉语言文学”是本科阶段的专业名称研究生阶段并没有这一专业而是统称“中国语言文学”这一大类下分8个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都属于语言类这两个专业有些学校的初试考查内容一样比如北京语言大学都考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分值不同)再比如南京大学都考615文学和935语言及论文写作所以虽然是语言类专业,但是有些学校只考语言学内容,有些带一些文学(文艺理论、文学史等),有些主要考文学甚至写作。因为院校都是自主命题,考查内容差异很大,需要提前确认。要是擅长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对语言的演变、语音的发展规律等语言学知识感兴趣,但是文学素养不行,不擅长写作,那出题风格类似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就要谨慎了。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都属于文学类同样,他们的考查内容也有很大的交叉甚至完全重合比如复旦大学,两个专业都考查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和808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再以南京大学为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初试考查的依然是615文学和935语言及论文写作(这4个专业初试没有差别,而且“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另外也要注意,同一学校同一专业,但是不同院系都有开设,考查内容可能不同,考取的难度也不同。比如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查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和808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但是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却考查703文学理论和804中国古代文学。这两 个学院的录取人数也是不一样的,2019年古籍整理研究所只招收1名统考生、1名推免生,而中国语言文学系招收3名统考,3名推免。除了以上四大类,还有一些相关专业也可以选择,比如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计算语言学、语言病理学等。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下分的一个小方向,是学硕,相对应的汉语国际教育(汉硕)是专硕,一般来说专硕招的人更多。开设汉硕的学校越来越多,北大2019年统招名额20个,北师2019年共招125人(75人推免),南师2019年招45人,相对学硕招生人数来说汉硕要好考一点。计算语言学作为一个计算机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有些学校借助语言优势,更多从语言方面去研究计算语言学,比如北语;而北大、清华计算机实力雄厚,研究也会更全面、深入一些。除此之外,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病理学(属文学大类)和华东师范大学的言语听觉康复科学(属于教育学大类)也是新兴的研究方向,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很少。北语的语言病理学是和美国北卡的中央大学合作办学,实行2+2联合培养的方式。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七金刚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何考研国家线最高?但又为何难就业

相信最近考研结束后,很多学生都在焦虑的等待考研国家线的出来,而大家如果注意的话,就会关注到每年的考研国家线中文学类专业的考研国家线的总分和英语分数线都是最高的,如果英语分数线放在理科和工科专业,估计很多理工科的学生考不上研究生了。举例来看,2018年文学类学硕国家线总分和英语分别是345和55,2017年的总分和英语国家线分别是345和53,2016年的总分和英语国家线是350和53,可以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然文学类专业不考数学因此总分高并不稀奇,但是考研英语的国家线一直稳定在55分左右,就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究竟有多大,早知道很多学生考研英语的成绩都是40到50之间了,光是英语就可以刷掉很大一部分人。学生复习因此对于本科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考研不跨专业,而是继续本专业考研的话,考研的难度会非常的高,学生复习的压力也比较高。这个可以从高校考研学生的比例来看到,每年本科中考上研究生比例比较高的一般是生物科学专业,而汉语言文学专业考上研究生的人数和比例在文学系中都非常的低,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难度高所言非虚。那么这么高的考研难度,它的研究生就业率怎样?就业途径主要在哪?从就业途径来看,就业主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其中从近几年的校园招聘来看,每年宣讲会招聘文学类专业的企业岗位不是很多,主要涉及策划类和宣传岗位,也有部分企业招聘行政文秘类岗位,而与之相对应的其他专业比如会计、化工专业等招聘岗位明显居多,因此就业渠道狭窄,导致就业率不高。而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教师岗位招聘文学类专业的会比较多,但是这些竞争激烈,都需要通过笔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研究生还需要考试才能进去面试,因此文学类研究生就业比较困难,造成了考研难和难就业的双重困境,令不少有当语文教师想法的学生感到无奈。所以最终本科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最后考研都选择了跨专业,跨专业考的最多的就是教育学或者心理学这两个专业,因为这两个专业考研的难度并不像汉语言文学专业那么高,而且就业形势也差不多,甚至会更好。相信今年也有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选择了跨专业考研,大家对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有深刻的感悟,在此向那些行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路上的学生致敬,你们是真正的勇士!

尸子

自考学的是汉语言文学,想考非985、211的研究生,希望大吗?

首先,还是建议你考211之类的大学,因为就难度来说,并不是差得很多,只要你努力到位,在专业上有一定的领悟能力,为什么不试试好学校呢?其次,你可以从网上查查哪些学校考研是比较冷门的,这样可以增加考上几率。第三,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你一定要确定你选择的学校招考自考生,有良心的学校会在招生简章里写明白,有的学校直接玩潜规则,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第四,选择好学校之后,安心复习,不要想其它杂七杂八的事情。万一初试分数不够,要第一时间寻找可以调剂的学校,所谓未雨绸缪,及时补救。实际上,考研大部分学校还是不看出身的,最关键的一点是你努力的程度,你的决心和毅力。而且,中文专业除了努力和毅力之外还需要你对本专业的灵性,即有一种内心对本专业的感动。

垃圾街

老师反对自己考985名校,让报本校研究生,是否该同意

每一年考研时,很多同学都对这样的选择提出疑问。感觉自己的本科院校不好,想要考名校,又怕自己不能录取。然而自己不报211或985高校的话,肯定也是不甘心的,毕竟现在的就业还是名校吃香。所以在考研的时候,最好是选择自己本科就读的院校,还是选择外校?假如觉得自己的本科院校还不够好,想冲击985,但是本科的老师反对考生这么做,又该怎么办?要考985名校的研究生,却遭到本科老师的反对,让人改选本校,该答应吗?近日一名叫小郑的同学将自己在考研时遇到的困惑告诉了我!今年大三的郑同学,自己是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考研时想报考厦门大学现代文学专业。但得知自己要考厦大时,本科的老师很不同意,希望她到本校读书。大学老师是一位很和善的女教师,平时也很关心她的学习,也问过她考研的事。教师的意思是,虽然每年厦门大学有很多同学考到学校读研究生,但是这种可能性不高。尽管她本科成绩不错,专业课基础也很扎实,但还是很难进入厦门大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师考虑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高,厦门大学等学校英语水平较低,不一定能过单科线。因此,她的老师建议她谨慎选择,最好是考本校,因为福建师范大学这所学校也是不错的,难度是要逊色于厦门大学的。再说,考取本校研究生成功率很高,是更有机会读研的!然而小郑觉得自己这所学校并不是那么的突出,自己早就想去厦门大学就读了,其实她也不愿意这样弃权的。去年在我这里了解到的考研知识可谓不少,和我比较好,所以再次前来咨询。要考名校的考研,但是选本校还是选外校好?大学教师的择校建议,是否值得考虑?相对而言,如果小郑能考上名校的话肯定是不错,然而谁也不能确定。大学教师给她的忠告也有一定道理,不能一概而论。选厦门大学,确实有些难度,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厦门大学是一所英语要求比较高的自划线院校,厦门大学属于34所自划线院校之一,2020年全国文学专业自划线为355分,英语单科为60分!对英语基础不太好的人来说,这一点很难做到。而且单科只要线就可以了,即使总分再高也没有机会去读研!此外,对于报考厦门大学的考生来说,全国范围内只能做调剂读研参考。由于该校每年的专业自划线可能要比国家线高出很多,所以考生如果报考985名校,就是要在自身实力足够的基础上!第二,厦大的考试内容很多,专业课成绩很好,厦门大学的文学专业考试科目除了语文和文学基础,还有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写作。虽然看起来只有两门课程,但是基本上所有的内容都要考,参考书一大堆,难度不低,考生要在专业课上取得好成绩从2020年文学院的考研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些考生分数都不高,报考的人数也没有其他院校多,这主要是难度太大了。就像厦门大学的古典文献学专业只有3个人报考,没有人上线,只有一个考生在读,而且还是免费生再说厦门大学本身就是985,即使考生冲刺复试阶段,也没见过考生一定能成功。还要看考生的出身和复试时的表现,考生本身的实力很重要!由此可以看出,郑老师的老师也是在为她考虑。考研要选本校,考研资料容易获得,复试阶段考研的本校生也有优势。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郑同学只要好好准备就能顺利地读研。收集完厦门大学的考研资料后,小水建议她先复习一下,把厦门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都列为考研目标。离明年考研还有一年的时间,她可以根据自己复习的情况,在考研报名前,再具体决定选哪所。来一场考研在此小水也要提醒考生们,近几年福建师范大学的考研热不减,不少文学专业复试线也不低,尤其是前年考研内容的改革,考生们在准备之前要做好了解!假如你考研择校时遇到与郑同学一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假如你的英语基础很差,文学单科线可能过不去,你会选择考研吗?欢迎与我们分享你的观点!#加油考研人#

始基

想考985名校研究生,却被老师反对,让改成选本校,该答应吗?

劝学生放弃985名校的研究生,改选本校,为何本科老师要这样做?每年考研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有这样择校的疑问。觉得自己本科院校不好,想考名校,又怕自己考不上。但要是不选211或985名校,自己心里又不甘心,毕竟现在就业还是名校吃香。那么,在考研时选择自己本科就读的院校好,还是选择外校更好呢?如果觉得自己本科院校不够好,想冲击985名校,但本科老师反对考生这样做,又该怎么办才好呢?想考985名校研究生,却被本科老师反对,让改成选本校,该答应吗?近期有位考生郑同学向小水说起了自己在择校上的困惑!郑同学今年大三,在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读书,想报考厦门大学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但是在得知她要考厦大后,本科老师却很反对,希望她换成本校。她本科老师是个非常温和的女老师,平时也关心她的学习,也问起过她考研的事情。她老师的意思是,虽然每年学校都有考到厦门大学读研的同学,但这个概率并不高。虽然她的本科成绩较好,专业课基础也扎实,但去考厦门大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考虑到她的英语水平不高,像厦门大学这样的学校英语水平低了,不一定能过单科线。所以,她的老师建议她慎重选择,最好是考本校,毕竟福建师范大学也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难度比厦门大学低了很多。更何况是本校的同学考研,有一定的优势,读研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当时想考研的时候,郑同学觉得福师大不是名校,本身就备考的厦门大学,直接放弃她肯定不愿意。去年她在小水这里了解过不少考研知识,和小水比较熟了,所以又来询问。考研想考名校,但选本校还是选外校好?本科老师的择校建议,值得考虑吗?比较肯定的是,郑同学想考名校,能考上自然很好,但是要看看能不能成功。本科老师给她的建议也有一定的道理,并非是随便说的。选择厦门大学,确实有一定难度,主要是因为:首先,厦门大学是自划线高校,对英语要求较高厦门大学属于34所自主划线高校之一,2020年文学类专业国家线是355分,而其学校自划线是365分,英语单科线是60分!这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人来说,想考过线并不容易。而单科线只要不过,就算总分考再高也没机会读研!另外一个问题是,国家线对于报考厦门大学的同学来说只能做调剂读研的参考。因为每年该校的专业自划线可能要比国家线高很多,所以考生报考985名校的话,是要在本身实力够强的基础上!其次,厦大考试内容多,专业课得高分不易厦门大学文学类专业考试科目除了语言文学基础外,还有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看似只有两个科目,但基本上什么内容都考,参考书一大堆,难度不低,考生要在专业课上拿高分很不容易。我们查询到2020年文学院考研的数据就能看出来。考生的分数都不很高,报考人数也不像其他院校的人那么多,这主要是难度太高。像厦门大学的古典文献学专业只有3人报考,无人上线,只有一名考生读研,而且还是推免生。再加上厦门大学本身就是985名校,就算考生冲进了复试阶段,也不见得考生一定能够成功。还得看考生的出身以及在复试中的表现,考生本身的实力就很重要!从以上可以看出来,郑同学的老师也是为她考虑。选择本校考研,考研资料容易获取之外,在研究生复试阶段本校生也有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证了郑同学能够顺利读研,只要她好好备考的话。在搜集了厦门大学的考研信息以后,小水建议她先复习看看,把厦门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都作为考研目标。距离明年考研还有一年的时间,她可以根据自己复习的情况,到了考研报名之前,再具体决定选择哪个学校。#加油考研人#这里小水也要提醒考生的是,近几年福建师范大学的考研热度不减,很多文学类专业复试线也不低,特别是前年做了考研内容的改革,考生备考前要做好了解!如果你考研择校的时候,遇到的情况和郑同学一样,你会如何处理?如果你英语基础很差,文学类单科线可能过不了,你会选择考研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后,怎么查考试科目和参考书?实用的方法来了两次考研都没好好复习,要不要继续三战?工作后再考研难吗?考生相貌丑陋,对考研复试影响大吗?研究生导师会看脸选人吗?

惠子吊之

20考研,院校拟录取的最低分,我要考多少分才有希望?

你知道吗?除了报录比,拟录取的初试分数是最直观让你感受到你离上岸院校的距离。所以我把各院校的拟录取资料都整理起来,给同学们列出它们最低分、最高分以及平均分,让大家对自己的院校专业有更深的了解,一起来看看!一、浙江大学工科老二,在工、管、理、计算机、医学等方面都实力超群,同时也是广大考研学子追逐奋斗的目标。1.金融专硕热门的金融专硕2019拟录取最低分406,最高分438,平均分4162.电气工程王牌电气工程,2019拟录取最低分387,最高分447,平均分412二、厦门大学厦大会计学、金融学、行政管理、经济学、财政学等都是大伙儿强推的专业。1.应用统计应用统计专业2019拟录取最低分386,最高分423,平均分4002.金融硕士金融硕士2019拟录取最低分363(除专项计划),最高分396三、武汉大学武大的法学、测绘、经济、新传、金融、马克思、口腔医学等都是热门又强悍的存在。(樱花也很热门)1.测绘工程测绘工程2019拟录取最低分353,最高分417,平均分386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拟录取最低分380,最高分409,平均分394四、华中科技大学华科乃理工科强校,其中像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都是又热又强。1.光学工程光学工程2019拟录取最低分379,最高分429,平均分398.5,尽管它的复试线只是320。(图片非完整名单)五、华东师范大学众所周知,华师的心理学really牛~当然,作为一所师范类强校,它的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实属是王牌,同时在软件工程、数学类、金融学也十分强悍。1.应用心理学2019拟录取最低分377,最高分408,平均分388(图片非完整名单)六、上海财经大学四大财经院校之一。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金融、会计、经济、财政等凡是跟财经相关的都是它的王牌以及同学们报考的热门。1.会计学会计学2019拟录取最低分408,最高分430,平均分418。就连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加成的考生,录取的分数也达到了355。2.财政学2019拟录取最低分402,最高分426(不含专项计划),平均分414。本期先分享到这里,其实更多的是想给同学们提供一种思路(不是用名校热专400多来打击大家的哦!)如果没有报录比数据,拟录取的数据也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黑白李

2020,追光考研人

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  非比寻常的2020,最后一场“大考”准备就绪。  此时,377万考生已箭在弦上,26日,他们就将奔赴遍布全国各地的硕士研究生考场。为志趣,为理想,为了现实中那个可以更好的自己——他们,追寻心中那一束光,拼尽全力。  很多人为这场年关“大考”备战了一年,甚至几年。在报考人数屡创新高的激烈竞争中,2020年的跌宕起伏为这段日夜拼搏的日子增添了太多的不一样。  这段时间,全国各地又有零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而十几天前,成都突发疫情,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师生3.2万人全员接受核酸检测。浩杰考研的考点正是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尽管担心,但他还是觉得“不得虚”(四川话不害怕的意思),浩杰说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相信国家和政府,完全没得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最大的变数,但信念让人们在太多的“变”中看到“不变”的力量。奋斗到底,不负青春,前所未有的困难为这届考研人提前开出了一份试卷,他们,用努力向上快速做答。  奋发——选择一次孤独的跨越  “如果不满足现状,那就迎难而上。”  时间线拉回到2020年年初。  丁秋说,要不是因为疫情,“一战”失败的她就不会选择“二战”考研,而是直接工作。“反正考研就在12月份,只要半年的时间,不如我就去再考一下,看能不能考上。”  “二战”,丁秋把专业从汉语言文学换成考古文博。“原来的汉语言专业人多竞争大,文博专业又是总书记关心、最近正在热起来的一个专业,国家还下发了文件。”丁秋说自己平时就喜欢看《国家宝藏》和逛博物馆,把考研的专业书籍翻阅之后,“觉得这是我的兴趣所在,然后就定了。”  从三本院校到211大学,从国际贸易专业到社会学专业,考研对木织来说就是一场大跨越,专业课弄不懂怎么办?“就是看,多看、多读、多背。”  别无他法。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藏住了背后无数个苦读的日夜。今年1月,因为疫情,木织在自己租的屋子里准备考研复习,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守在小书桌前。  “孤独”,木织说,疫情对她最大的影响就是“心理上有种孤独感”。“平时在学校,身边会有人一块儿去图书馆、一起学习,但在家自己吃饭、自己学习,很少跟别人交流,就会想一些七七八八的事情。”  她担心自己考不上,又羡慕那些自由玩耍的小伙伴。“平时烦闷的时候,想找人说话,但大家都在忙。”  这样的孤独,大掰亦能体会。  今年“三战”的大掰从本科的计算机类专业跨考经管类专业,第一年报考厦大,第二年却选择了分数更高的清华经管。三年的坚持,时间漫长得让人难过,“不停不停地学习,走不到对岸,真的是非常可怕、非常无助的过程。有一段时间我一度抑郁,觉得不知道自己在为了什么努力,自己真的有机会吗?”  当大掰在“一战”“二战”的泥淖里打转时,小粟的大一大二“也在迷茫的圈子绕过”,怎样选择她不知道。“到大三的时候,我才觉得我要去考研,我要去提升自己。”于是,暨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成了小粟最终的决定。  “如果不满足现状,那就迎难而上。”小粟说。  恰是因为疫情在家复习,木织和大掰找到了帮助自己走出来的方法——直播学习。原本一开始做英语讲解视频,顺便直播,后来直播却成了大掰的主要任务。  “没开直播的时候,由于失眠,我早上经常会睡到很晚,导致一整天的学习效率都很低。直播以后有了大家的监督和互相鼓励,慢慢调整了作息。”  “每天学习的时间也在不断变长,从一开始学9个小时会很累,到后来慢慢习惯10个小时、13个小时。每天看到自己完成的这些内容都有非常大的满足感。”大掰很兴奋地说起这些变化。  大掰向记者展示他直播后台的数据,近30天直播420.3小时,平均每天直播14小时。“考研的时候一个人的孤独感是最可怕的,直播间是宣泄这种孤独感的一个非常好的出口。”大掰说。  小粟越发觉得,考研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不管现在起步快了还是慢了,都要足够倔强。“来得及,考得上,没问题”。小粟总是喜欢用一些短句,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属于2020年的孤独成就了“另一种学习”。日复一日,一种蓬勃而坚忍的信念推动着这些考研人,努力向上,义无反顾。  下半年,有关严把研究生教育出口关的政策文件接连出台,近30所高校相继宣布清退超期和不合格的硕博士生。然而一切似乎都没有打破考研人内心的坚持。“我只知道我要怎样去努力,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走的方向也不一样,不管现状如何,在大潮中还能留下来,才是强者。”小粟说。  坚忍——完成一场信念与焦虑的对抗  “我并不知道是否真的像书上说的一样,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我的脑子里只有我能赢。”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微信里,小八喜欢发[失望]的表情:“我选的专业应该不算热门吧,昨天刚刚得知报考人数翻倍了,我瞬间崩溃……”  “很累,不是身体累,是心累,特别特别累。”小八说,“之前背专业课背不过,背好多好多遍都背不过,一边哭一边背。”  “我起点很低,就想考上研能缩小点差距。”  小八说起话来有点语无伦次,像是急切地在找寻一个倾倒的出口。  而在7月15日到8月15日这一个月,书源买的线上课程课量翻倍,根本没办法完成每天的课量,“一个月没休息,就崩溃了”。  书源能清晰地描述自己当时的状态:“心理上明显能知道自己崩溃了,好像有另一个客观的自己跳出来,在观摩崩溃的自己。”  “我会尝试自愈。其实学习的时候遇到困难也不少的,一般找朋友吐槽吐槽,或者学别的就自愈了,但那次真的是靠自己自愈不了。”  怎么办?  “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书源这样解决在复习过程中的焦虑与崩溃:“如果我题目总是做得不对,只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多;如果记不住,只是因为我背得不够多。这样一来,一旦有焦虑的苗头,我就去做题、去背书,省掉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时间。”  这样的努力让书源的专业课有了明显的提升,“每次痛苦一段时间,专业课就上了一个台阶,发生了质变啦。”书源的语气中透着欣喜。  焦虑、崩溃、担忧,这是考研人的普遍情绪,“没有信念感真的很难坚持。”书源说。  学习是对人性的挑战和对抗,考北京体育大学的陈书宁选择“去窗台边站着背书,这样就不会困、不会玩手机。只要不玩手机,就能一心一意。”  不同的考研人,同一种自律,徐妍每天都在番茄App里打卡,她和一些考研人建立了一个线上自习室。这个自习室“可以看到别人在学习,每天他们学了些什么、学了多长时间,也可以看到自己和他们的对比,这能够督促到自己。”  采访时,徐妍也严格控制时间,中午吃饭休息俩小时,时间一到她就主动中断了采访:“我要去图书馆了,就到这儿吧。”  从上一个冬天到下一个冬天,晨出晚归,披星戴月。每天5点起床,第一个到图书馆,比图书馆的保洁阿姨还早,晚上回到寝室再学到深夜一两点,木织已经这样学习了十个多月。从准备考研开始,木织就剪掉了自己及腰的长发,因为打理短发不费时间。  有信念才能有力量去对抗遗忘。木织喜欢用艾宾浩斯记忆法背书,第一天背第一章、第二天背第一章第二章……每一天都把前面的章节重新背一遍。“虽然刚开始很费时,但一直这样下去,你会发现第一章已经背了很多遍。这个方法很管用,背了就忘不掉。”  和别的考研人相比,小粟不太一样,当被问到当前复习的状态时,他只说了八个字:“比较上进,愉悦舒畅。”小粟每天都坚持在微博上记录自己的复习进度,复盘当天知识点。  “我觉得考研是一件很有意思、有挑战性的事情,不会觉得考研很难我就不去坚持做。自从决定考研后,我每天的目标都很明确,它让我对事物有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更加深思自己为什么而奋斗。”小粟说。  同样的坚定也出现在辞职备考的曾小二眼里:“我并不知道是否真的像书上说的一样,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我的脑子里只有我能赢。”  志远——奏响一曲终生学习的乐章  “我喜欢去磨炼自己,想再往上走,去探索我不知道的东西。”  学习累了的时候,大掰会看看直播间的弹幕,和在看直播的小伙伴们说说话。  通过大掰直播间建立起来的QQ群已经有了1300多人,成员们在群里一起讨论题目和各地考试的最新通知,分享学习技巧,相互加油打气。  很多群成员把自己的昵称改成了政治知识点,比如“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量是生产方式”等,用来强化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这些研友们经常触动大掰,他给记者展示了保存的弹幕截图,上面说“看到大掰这么努力学习,我也有了动力”“天哪你已经学了7个小时了,我也赶紧加加油!”  许多研友经常给大掰发私信,“说被我努力学习鼓舞到、看着我的直播就会很安心、不看直播甚至学不下去这样的话,看到这些内容我也会觉得很开心”。  直播到考研前夕,从当初的孤独宣泄口,到如今的相互陪伴、共同成长,大掰很庆幸有这样一群小伙伴。  “通过直播我发现和自己一样在努力的人也有很多,从直播间认识了‘三战’考上上财、考上复旦的朋友,也有和我一起在南邮复习考研‘一战’人大失利、‘二战’考上北大的好朋友……这些事情都对我产生了极大地鼓励。”大掰说。  到了考研冲刺阶段,木织直播间里以播放录播为主。录播画面是在教室或图书馆的走廊上背书的考研学生。画面里,窗边、墙边、桌边都是小凳子和成堆的书,背书的学生拿着书本走来走去,许多学生背书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听不清的频率均匀的白噪音。  这些画面都是木织直播间的研友们从全国各地发过来的。直播间里的研友希望木织不直播自己的时候可以播放录播。“以前是我希望开直播找到陪伴,现在这么多看直播的小伙伴不离开,反而成了我陪他们。”  木织和大掰都说考研结束之后还会继续直播学习,希望带动更多的人。  就是这样一群通过考研建立起来的弱关系,成了学习的最强纽带。不同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并收获更大意义上的提升。  相较于本科阶段而言,小粟觉得考研是更向上提升的一个过程,“我喜欢去磨炼自己,想再往上走,去探索我不知道的东西”。小粟说,自己在能力上、知识上、见识上,更重要的是思维层面上都得到了提升。  三年的考研经历,让大掰慢慢习惯了学习的过程,“经历过枯燥的考研生活以及考研数学的‘毒打’以后,我的学习能力和对枯燥知识的承受能力也提高了许多,相信自己能学习那些以前不可能去学的知识。”  大掰因此建立起了终生学习的决心,“我现在也在学西班牙语、日语和韩语,考上以后希望自己还能够学习更多的语言以及法律和心理学的知识。”尽管考研结果还未可知,但眼下的大掰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文中部分采访者为化名)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5日 01版)编辑 程星

风教

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我要去读研吗?同学:别去,会后悔

2018年考研调剂基本上进入了尾声,有的人已经在忙着调档的工作,属于胜利者的欢呼声在他们那里传播着。而失败者的哀嚎小水也听到了,积极筹备二战的同学开始了2019年考研的征战。工作后在职考研还是脱产二战,很多人都在徘徊不定。但是竟然还有人咨询小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要不要去读研的问题。那小水现在就来分析一下。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总分过国家线院线没过,她只能选择调剂!大部分人考研都是奔着名校去的,而这位考上的小妹妹也不例外。她来自于江西抚州,本科是在江西师范大学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报考了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但是总分没过院线,只能选择调剂。本来她打算调剂回本校,但是因为她考的专业没有缺额,只好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学校。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起初在调剂开始的时候,她向我咨询了关于沿海高校的调剂情况,鉴于她不想离家太远,所以小水建议她看看集美大学和华侨大学。这两所大学一个在厦门,一个在泉州。在福建省内,除了厦大和福师大,这两个学校的文学类专业还可以。从一本调剂到二本院校,她心有不甘!一轮调剂、复试下来,她不出意外的被华侨大学录取了。起初在没过湖师大院线的时候指数想找个调剂的学校,这个时候拿到调档函的时候她心里开始犯嘀咕。自己的本科是一本阿,现在去一个二本读研,她心有不甘。更何况很多同学都对她说,别去二本院校读研,不然会后悔的。还有的声音就是,还不如直接工作胡总脱产,再考一次,就奔着湖师大的211大学去。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带着这样的问题她咨询小水到底如何抉择。其实她内心深处倒是想去读这个研究生的。但是很多时候她心里想不通,因为从一本到二本,心里有落差。而且同学和朋友又在添油加醋的说二本院校读出的研究生质量不高,很多公司不太认可之类的话语。对于读不读研这个问题,她心中自然不知道如何选择。调档函拿到手,她却觉得像是烫手的山芋一样!别拿自己的条件评价别人,主要看自己!她和我聊了很多,小水逐渐知道了她的情况。她今年的总分是364,英语一57,政治62,829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得分126,71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得分119。她坦言她的英语不是很好,这次考研英语得了57也是在预料之外。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虽然准备的比较充足,但是还是没有得很高的分数。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虽然文学类国家线是345分,她的分数已经达到了。但是湖南师范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专业最低分时线是379,如果再考一年,她还不一定能考那么多的分数,毕竟二战有太多的不定因素。特别是英语,虽然今年过线了,她不能保证明年就能考出这样的成绩来。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关于未来的打算,她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她起初考研就是想去一所高中里当老师或者进报社或者杂志社做编辑,对于学术研究这种事情,她觉得对她来说还比较远。鉴于这种情况,小水建议她还是踏实的去读研吧。因为对于她而言,在华侨大学读个研究生出来总比江西师大本科毕业要好用的多。更何况,华侨大学也是福建省文学类比较好的大学了。读不读研在你,别拿自己的想法绑架别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自然也就相差万千。我们在处理考研与否,或者读不读研的问题上,一定要从自己自身条件出发。考研大军里二战三战的人并不少,他们的目的性很明确,也许是为了某个985高校,也许是为了他们心仪的导师。对于他们,小水是非常敬佩的。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懈的追求着,他们信奉的是宁缺毋滥,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非常明确的规划,并且努力的执行着。但是其中有些人的做法小水并不苟同。小水敬佩那些为梦想拼搏的人,但是这种敬佩却不等于赞成将他们所想而强加于其他人身上,毕竟大部分的人还是普通人,只是想找个好工作,拿到一张高学历而已。如果你从一本院校调剂到二本院校,你会去读吗?如果不会去读,你的理由是什么呢?欢迎和小水一起讨论!

钝根

“双一流”名单中,这8所大学最委屈

去年9月下旬,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看完名单之后,有些同学开始为自己的母校鸣不平,这些专业没入选一流学科简直太委屈了~下面一起来看是哪8所高校的哪几个专业,老铁们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讨论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南开大学有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五个学科入选。然而,历史更悠久的经济学科,全部没有入选。南开大学经济学科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时,就设有商科,这是南开大学经济学科的前身。1923年,南开大学开始正式设立经济学系,培养本科生,1935年开始培养经济学研究生,成为了中国近代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之一。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科门类齐全,所涵盖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及其下属15个二级学科中的13个均已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南开大学经济学绝对有底气喊出“建设世界一流经济学科”的口号。(下图为南开经济学学科分支)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南开大学理论经济学与北京大学并列评为A类学科;应用经济学为A-学科。作为国内最顶尖的经济学科,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科竟然落选,让人匪夷所思。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文艺学(二级学科)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文学院在百年山大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01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即设有文学科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振声、闻一多、舒舍予、梁实秋、沈从文、游国恩等一批大师、学者和著名作家云集本院,为山东大学的校史增添了光彩;建国之初,著名学者王统照、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吕荧等先后执教,进一步奠定了山大以文史见长的传统。在大师辈出的二十世纪,山东大学在文史哲领域的实力不输于北大。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四个学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1997年,“汉语言文学”学科被整体列入山东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以文艺学科主体组建的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1月,本院被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1月,文艺学学科被批准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山东大学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评为A类学科。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国语言文学评估结果(部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在搜索引擎复旦大学的官网简介中,特色专业第一个写着新闻学。论历史,复旦大学1929年便创办了新闻学系;论学术力量,复旦大学的师资和学术成果敢说全国第二,便没有学校敢说第一;论人才培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素有“记者摇篮”之称。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评为A类学科。第四次学科评估-新闻学评估结果(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都入选了,却没有复旦大学的份儿。其他新闻传播领域的强校如武汉大学、华中科大、清华大学,也统统名落孙山。那以后靠谁来做传播呢?中国史(一级学科)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国史评估结果(部分)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之二级学科)可是,此次“双一流”评选,北大和北师大的心理学都上榜了,浙江大学的应用心理学却没有一席之地。第四次学科评估一级学科心理学评估结果(部分)工商管理(会计学),一级学科厦门大学此次入选的学科是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统计学。遗憾的是,厦门大学同样重要的工商管理学科,竟然没有入选!厦门大学会计学系是国家教委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授予单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论证发起单位和首批试点单位,是我国最早招收会计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科。2000年12月由教育部根据唯一最好原则批准设立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985工程”二期,会计学科唯一)“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 更重要的是,厦大有葛家澍这座大山。葛家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和教育家,是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曾担任厦门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1978年,葛家澍教授率先为“借贷记账法”正名,全面介绍和引进了现代会计理论,为中国建立了一个能够和世界接轨的会计体系,对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你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笔工资,你就应该感谢葛家澍和厦门大学的会计学系。 第四次学科评估一级学科工商管理评估结果(部分)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此次入选的学科有: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第四次学科评估一级学科水力学评估结果(部分)建筑学(一级学科)华南理工大学此次入选的学科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学院,前身华南工学院,是“建筑老八校”之一,但此次建筑学获入选的高校只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第四次学科评估一级学科建筑学评估结果(部分)没入选“双一流”建校学科的高校,各有各的“不服”和“委屈”。而入选了“双一流”建校学科的高校,也是各有各的委屈。其中,山东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最委屈。山东大学本来以“文史见长”著称,但它入选“双一流”名单的学科却只有数学和化学,这算是“校耻”吗?还有华南理工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里,没有强势学科建筑学,竟然有了“农学”,不知隔壁的华南农业大学怎么想?华南农业大学,不但没有上一流大学榜,连农学都没有评上一流学科,找谁说理去?对于双一流名单,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哦~

亲爱的

2018年福建大学排行榜公布,厦门大学第一,为何福师大才排第五?

为何福师大在2018年福建大学排行榜屈居第五?第一名你猜是谁?转眼间离高考还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2018年高考的学子加油啊!不过打算考研的小伙伴也不要气馁,毕竟新一年的考研已经正式开始了。然而,你知道你要考哪一所学校吗?为何福师大在2018年福建大学排行榜屈居排行榜内选大学,哪一所你比较中意?福建的考生此刻关心的肯定是福建哪所学校值得考,特别是那些不愿远离家乡的同学。当然,还有那些在外省读大学而希望考研的时候考回来的考生!对于福建省内的学校小水对福建师范大学知道的特别清楚,因此很多人加小水的时候大都是想通过考研考回福建,然后在家乡读研。那么,福建省内哪所大学比较好呢?《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已经发布,而发布这份报告的是艾瑞深研究院,应该说还算权威。这份2018年福建大学排行榜中把福建省内的学校做了一个详细的排名,也许能给你报考大学提供一个帮助。具体的榜单如下:为何福师大在2018年福建大学排行榜屈居从榜单可以看出,最好的也是唯一的985院校厦门大学排到第一,这个毋庸置疑!第二名是211大学福州大学,不过第三名颇有争议,竟然是华侨大学!而小水本以为会排第三的福建师范大学却排到了第五!但是在全国排名的高校中,福建师范大学的排名不低于华侨大学,甚至在去年的时候,福建师范大学的排名还远在福州大学之上,可见福师大的实力。考研考文学类的专业,选择福建的大学该如何择校?文学类考研,福建省内可以选择的学校从好到差依次有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和闽南师范大学。其他的学校硕士阶段并没有开设文学类相关的专业,就算有也排不上名,并不建议报考。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要求选择相应的学校。为何福师大在2018年福建大学排行榜屈居以学校的好坏而论,当然厦门大学最好,而且厦门大学是985院校,考研的时候又属于34所自划线高校,所以选择的时候要慎重!而福建师范大学虽然不是211也不是985,但是文学类专业特别的强!中国现当代专业是文学院的王牌专业,曾一度排到了全国前十内!紧随其后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也在国内排到前三十,实力不容小觑。有能力的同学建议拼一下这两所高校!福师大和厦大之间我该如何抉择?在2014年之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类专业报考的人比较少,那时候只要考过国家线一般都会录取。而且当时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都没有人报考,录取的人数大都从现当代和古代文学两个专业调剂过去。而最近两年随着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各大专业都开始慢慢暴增!比如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复试线从350一直飙升,今年的复试线高达了383分!其他的专业也是如此,特别是现当代文学专业和比较文学专业也并不乐观。为何福师大在2018年福建大学排行榜屈居而厦门大学相比福建师大而言似乎更难考一些,一是因为厦大考大综合,二是自划线对英语要求比较高。而且很多人自以为考不上厦门大学,又不愿去其他的学校,都在福建师范大学扎堆了。如果只选择一个学校读研,其他的学校也可以选择。不过话说回来,还是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最喜欢的学校,福师大和厦大再难考,你咋知道那个考上的不是你呢?你觉得福建师范大学的实力如何?你还知道福建其他关于考研比较适合的院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