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三本学生考上研究生,带着研究生学历求职,老板:我们不要三本的秦风

三本学生考上研究生,带着研究生学历求职,老板:我们不要三本的

近日又有很多的同学走出了校门,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不过这有些同学的求职路却不太顺畅,一位网友说,自己研究生学历,但是找工作却屡屡碰壁。按说这研究生的学历,也不低了。如果不是想找太高大上的工作,想来应该不难,那么为何这位网友会屡屡碰壁呢?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位网友本科阶段读的是一三本,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眼看着研究生要毕业了,准备出门找找工作,但是没想到的是,前面聊的都挺好,一到面试的时候老板看了简历就说:“我们不要三本的。”所谓不要三本的,也就是说还是看第一学历,后面的最高学历并不看重。那么为何这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如此看重第一学历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第一学历,反映的是你前面十几年的学习成果。而研究生学历,充其量只能反映你大学这一两年的努力。而前面十几年考得好的,那无一例外,都是人中龙凤。不说是天赋异禀,至少也是非常勤奋。因此大企业在校招的时候,都是去211、985大学之类的名校招收优秀应届生。相对的,他们在社招的时候反而会放款条件,因为社招的人才主要是看能力而非是学历。对于在校生,或者是刚毕业的应届生,企业也不知道谁有能力谁没有能力。所以企业只能是靠前面十几年学习的成果来断定。如此一来,第一学历就至关重要了。但是也并非是说这研究生不值钱,因为你要进入某单位,就不再是和本科生竞争了,而是要和同级别的研究生竞争。而研究生之间拼的就是科研能力,适不适合这个岗位,全看你的学术成绩。如果你研究生三年发愤图强发了好文章,去哪里都有优势;如果不温不火,自己当然没信心出去竞争。这和你是不是三本出生没有关系,主要看你当下展现的能力对于企业是否有吸引力。

客问其族

三本考上211研究生,考研鄙视链是现实也是心魔

考研成为越来越多普通学子“逆天改命”的重要途径。南都周刊特约撰稿 陈杨 余亦婷 郭正一编辑 | 王卓娇2020年12月26号,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自去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后,今年继续大幅增长。根据教育部官宣,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已从2016年的177万人增至今年的377万人。考研成为越来越多普通学子“逆天改命”的重要途径。“985>211>一本>二本>大专”的考研鄙视链也在社会中生根发芽。2020年12月26日,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崇文中学考点,考生在等候入场时复习。(图/CFP)在今年大热的职场观察类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2》中,选手丁辉格外有话题度。普通二本毕业,跨专业考上名校法学研究生,29岁裸辞稳定的工作上综艺争取知名律所的offer,不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他从第一期开始就备受关注。相比于其他名校傍身、学历开挂的实习生,许多人觉得丁辉才是大多数打工人更真实和理想的写照。周雯: 但我觉得,丁辉并不普通末流二本学校;两分之差与211失之交臂;最终选择一本院校研究生我太想要名校光环的加持了虽然丁辉的本科是二本院校,但是研究生却考上名校。这对于大多数像我们这样更为普通的考生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考之后,为了不复读,我执拗地选择了一所末流的二本院校。学校很小,老师也很少,上课时好多老师甚至还在用几年前的ppt,连时间都懒得改一下。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淡,自习室几乎都是空的,只有到期末考试前人才会多一些。以至于我就算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拿到了很多比赛的第一名,也会自卑地觉得,一定是自己的学校太差了,才会这么容易得奖。从大一刚进校起,我就一直想着要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因此想报考一所211院校。老师知道后开始劝,“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很容易考不上”。我纠结了好几天,即使知道了系里上一届学长学姐没有一个人考研成功,还是坚持了选211的想法。我太想要名校光环的加持了。但最后,我以两分之差与一志愿学校失之交臂。此后漫漫的调剂之路,更是让我明白了本科院校的重要性。我加了十几个调剂群,每个群里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交流信息,最活跃的永远是那些本科211、985的同学,她们一边抱怨调剂难,一边挑选着学校。我一直在群里潜水不说话,我不明白为什么每个群里都有这么多本科211、985的同学,更不明白她们本科已经这么好了为什么还要考研。幸好,因为本科时获得的国奖以及丰富竞赛经历,我争取到了两所双非院校(非985、非211)的机会,我选择了其中一所一本院校并顺利通过复试,成为了一名研究生。我本以为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了,但到读研了之后才发现,自己仍然是学历最差的那个,班上一半以上的同学本科都来自211院校。第一节课自我介绍时,看到大家自信地说出自己本科院校的名字,我更是羞于启齿。而且我发现,不仅是学历差距,学习能力也存在巨大差别,本科所学的内容过于浅显,以至于很多作业内容我一开始根本跟不上。因此,我只好减少自己娱乐、休息的时间尽力追赶。整整一学期,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去图书馆,常常借鉴同学的优秀作业来学习,一周只有一两次跟舍友一起去外面吃顿饭。好在慢慢跟上了进度,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得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暑假实习机会。我觉得,这些都是研究生这个平台带给我的。虽然已经接受了自己跟同学间的学历差距,但如果不是必要,我还是不愿意提自己的本科学校。我常常后悔,如果高中可以更努力一点就好了,甚至有时幻想,如果时光回溯,我一定会选择复读。2020年12月27日,广州流花中学考点,考生席地而坐,等待入场文科调剂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报考学校一时爽,出分调剂火葬场”。一所学校放出个位数的调剂名额甚至会引来几百位考生申请。有的学校还会在调剂要求中明确指出,只接收本科来自双一流大学的考生。邹宇凡:每当看到这种限制条件,我都会暗自庆幸,自己至少还有报名的资格。本科211;只在调剂时稍占优势;当时“211”的名头就像一把珍贵的保护伞相比于其他同学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水平,我觉得自己这个研究生考得“有点亏”。因为身边的人都说,“考研要往上一个层次的学校考,比如本科是二本,考研至少要考到一本,本科是普一至少要考211,本科是211就考985。”但自己费了半天劲,本科和研究生都在一所211院校,“没进步”。本科四年,我几乎没有参加过学生组织和学校活动。无论是学校校庆还是登上热搜,都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唯一一次感到学校带来的利处,是考研调剂的时候。当时,我的初试分数卡着一志愿复试线,一边准备复试,一边着手调剂。即使如此,我从头到尾也只收到了两所学校的调剂通知,一所是普通一本院校全日制的名额,一所是211院校的非全日制名额。当烦躁得无法静下心来看书时,我也会加入调剂信息群里,跟群友们一起讨论。有几次,当我说自己本科是211院校后,群里有小伙伴安慰说“你好歹是211,肯定能上岸的”。虽然当时群里也有985院校的同学“颗粒无收”,而且即使得到了调剂通知,也要经过笔试、面试,初试和复试分数加权后的排名才能决定自己有没有考上,但当时我还是感到“211院校”的名头就像一把珍贵的保护伞,让人有点希望。幸而,最终一志愿上岸了。回想两年前,我常常觉得自己本科过于懒散,没有争取到保研机会,不得不辛苦地考研。上岸以后,我想把读研生活当作新的开始。才入学时学姐就告诉我,要尽早确定自己毕业之后是工作还是读博,如果想读博就要有成果、有文章。开学讲座中,学长介绍的自己通过发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经历也让我倍感羡慕。没课的时候,我常常从早到晚泡在图书管里看文献,希望可以早点确立研究方向,深耕下去。有时我甚至想直接问导师,每天到底需要花多久时间、看多少篇论文,才能达到“能输出”的水平。有段时间,我在朋友圈看到本科是985院校的同学发表了文章,还没仔细看论文的标题,便下意识地想,“不愧是985出来的学生”。而听说本科是二本院校的同学也发了论文,我则会悄悄去知网上查看发表期刊的水平,甚至把论文下载下来通读一遍。如果是普通期刊,或者觉得写得一般,才觉得“过了心里那道坎”。每到这时,我都觉得自己挺荒唐的。毕竟谁的论文不是自己认认真真花时间和精力写出来的呢?但想到本身就在学校水平上“原地踏步”,自己如果在学习竞争中还败下阵来,多少会觉得有些挫败,所以不自觉地加入鄙视链中寻找安慰。三本学生姚冰冰从西安培华学院考研至西北大学,她说自己位于鄙视链底端,备考时会隐瞒考研这件事,怕考不上丢人,刚考上时也不敢说来自三本院校。考研鄙视链一直存在,她认为这是正常的,要适应既定社会规则才能活得更好。这条新闻在今年考研前夕曾引发网络热议。王一凡:双非一本院校毕业;体制内工作三年决定考研;被同事酸:借口不想上班考上了,一定要把录取通知书摔在他们脸上我是工作三年之后决定再去考研的。本科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是一所双非一本院校。大四时一战失败,毕业后回到山西晋城兰花集团工作。但没过多久,我感到我现在的工作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到二十年后是什么样子的工作,生活是那种一眼能看到四十年后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加之考研的理想仍然在心中挥之不去,我现在的工作本身也很轻松,便起了边工作边考研的念头。我有体制内工作的经验,公共管理也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之一,几番衡量后,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即有名气也有学术氛围。为了考研,我放弃了很多下班后和同事们的娱乐活动,专心在家闭关苦读。长时间从集体活动中隐身,让我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有一些脱节,也听到了不少不理解的闲话。工位后面的胖同事每次提到我总要强调,这是一个工作三年还想考研的人。“三年”两个字每次都会被他咬得很重。幸而,工作考研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并承诺工作上会照顾一二,身边亲近的同事也会偶尔帮忙分担一些工作,让我有更多时间看书。这样的优待也不免招惹来了其他同事的一些不满。特别是了解到我的本科并非名校,质疑的声音更大了。“他可能只是想不上班,用考研当借口。”午餐时候类似的话总会传到我的耳朵里,“毕竟本科就那样,还想要考研,也不看看自己啥水平。”请假、复习、工作,构成了我初试前全部的生活内容。在某一次请假之后,无意间在楼道里听到两名同事在议论,猜测我是不是能力不行,还是适应力不行,是不是在工作环境里呆不下去才选择考研来换个环境,是不是没本事再找其他工作了才又回到学校里去?我顿时僵在楼道里,等到说话声渐渐远去才一步一步挪回办公室。当时的尴尬一直留在心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窝火,当时就想考上了,一定要把录取通知书摔在他们脸上。家里人也觉得我的决定太过草率,所有的路都已经铺好了,按部就班走下去,就一定会有很好的结果,何必再考研呢?越是临近初试的日子,我就越焦虑,失眠也变得极其严重。后来索性放弃,通宵达旦看书复习,什么时候看困了,什么时候上床睡觉。幸运的是,熬过了那段时间,我最终成功上岸。但永远有人为了上岸、往上走还在苦苦挣扎。考研之后,还有人生……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学历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越来越多选择考研的同学也是为了争取更好的平台。而对于本科普通的同学来说,考上研后如何好好利用这个平台也尤为重要。曾经在某500强企业做HR王凯说到,除了有些公司会比较介意本科学历以外,大部分公司反而会更看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果跟实习经历。有一些同学读研以后觉得和别人有差距,不好意思去参加任何的学术活动、比赛,不去丰富实习经历。他们无比艰辛地站在了211,985的这个平台上,却没有把握住这个平台带来的机遇。最终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也只是比本科同学多上了几年学而已。回想起自己最辉煌的,也只是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来源|南都周刊

紫藤

普通二三本生考研进“985”有多难?毕业学姐说出4句话!完美逆袭

从二三本考入985到底有多难,成功学姐告诉你4句话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的大学等级划分是非常的严格的。一般来说,是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大类的学校的。而本科又大致的分为重点“985”类的本科和普通的一些二本三本类别的本科,并且这两类学校在实力上的差别也是相当的大的。因此大家都想着要去更的“985”学校进行学习深造,所以说就有好多的二本和三本的学生报考“985”学校的研究生,希望能够通过考研来进入这些重点学校,来提升培养自己的能力。但是也有好多的学生会担心,普通二本三本的学生进入“985”学校会很难。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达不到学校所规定的线,而且还担心就算初试过了复试可能也因为自己是二本三本的学生而不能被录取。其实陈默老师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不要太过担心这些东西,只要是你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在考试中做到足够优秀,考入“985”也是有很大希望的。今天陈默老师就和普通二三本的学生分享几句话,为大家的考研之路推波助力。下面讲为大家具体的进行讲述:普通二三本生考研进“985"有多难?毕业学姐说出4句话!完美逆袭。NO.1树立自信现在二本三本的学生报考“985”类学校的研究生,其中一个最大的阻碍就是自己心里面不够自信。总是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二三本的学生,门槛太低学历不够。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同那些来自名校的学生去竞争,并且认为一些学校可能在复试中更倾向于招收名校学生,然后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对自己的考研学习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是非常不利于考研的。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首先来说,只要是认真学习,在各个科目上都取得足够优秀的成绩,初试就完全可以通过,所以说这和自己是否为二三本的学生关系不大。其次,现在的考研复试一般都是主要看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不是光卡名校学历的,所以说大家放心即可。一定要树立起来自信,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NO.2 不要排斥专业调剂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非常排斥被调剂,总认为被调剂的专业都是不好!其实这个观念是不够客观的,尤其是对于二三本生,如果分数线恰好过了的话,不妨多了解一下被调剂专业的就业前景,多方面评定一下调剂的可行性!NO.3获奖实践经历很重要如果说在考研的初试里面,主要就是卡的学生个人的分数。那么在考研的复试当中,就不仅仅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了。一般来说,“985”类的学校更看重的是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标准也是相当之多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学生在就读本科时候的竞赛获奖和实践经历。如果学生在之前有着比较多的高级别竞赛奖项和一些知名社会实践经历,那么在复试中就会受到导师的青睐和看重。被录取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就算是考生来自一些普通二三本学校,导师也不会对此太过在意的,因为这些奖项和经历已经充分的展现了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说,同学们在本科阶段多参加一些竞赛实践还是很有必要的。NO.4了解意向院校动态很必要所谓的了解意向学校动态,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了解考研意向院校的研究生招考标准,和意向学校在复试中对于学生考核的特点和倾向领域。这样就能很轻松的掌握到,自己应该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在综合素质提升和复试准备上就能更加的有针对性,以便于在各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上就是陈默老师为想要考取“985”学校的二三本学生推荐的几句考研箴言,希望对大家能够有一定的帮助。普通二三本学生如何考上985研究生?成功学姐支出这4招!苦尽甘来!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流浪汉

为什么说三本院校毕业生一定要去考研?读研有哪些变化?大吃一惊

为什么说三本院校毕业生一定要去考研?读研有哪些变化?大吃一惊!到了大学四年级,大学生们总是为一件事而烦恼,实际上考研究生应该具体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综合看吗?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家里没有矿的话,“三本”大学的毕业生一定会去读研究生。现在的用人单位和现实相比,是为了降低录用成本,很多用人单位都是名牌学校的毕业生,对“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很有好感,“三本”大学的学生非常优秀,或者只要家里没有关系,就很难进入好的就业单位,目前,3本毕业生本科毕业后就业,大部分是进入小公司,或是为各种“编制考试”而奔走。显然,“三本”的毕业生只有本科学历,很难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这个时候,如果去好的学校研究的话,将来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三册”的学校基本上没有研究资格,学生只能走研究生考试的路,“三本”学历是我国本科学历的最后一层,如果考研究生,先不说那些“双一流”名校,考到一个普通的一本,学历都可以大幅度改善,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巨大的优势,有人说如果考了二本、三本研究生怎么办?“三本”学院的学生在研究生考试中优势不是很大,在调整和复试中更显劣势,这需要考生更加努力,如果觉得自己的基础很弱的话,我想增加报考研究生的胜算,最好从二年级的下学期开始准备,不管考哪个研究生,基本上都要考英语,所以,在大学里一定要学好英语,在选择目标学校方面也要齐心协力行动,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计划,或是没有绝对的自信,最好把目标降低一点,比如说,我打算考武大。现在有所谓的“第一学历决定论”,但是如果不是第一学历的话,即使说是考了名校的研究生也没用,这种看法太偏激了,确实,也有企业重视应聘者的第一学历,但并不多,很多企业还是重视最高学历。“三本”的毕业生如果考上名牌学校,对将来的就业会产生“质量”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自信,有这么多好处,你觉得“三本”的学生应不应该考研究生?

贵妇人

从三本院校逆袭成985的研究生,她做了这几件事!

又是考研复习季,分享一个网友从三本院校逆袭985研究生的故事,给正在奋战的大家给一些鼓励、动力、和信心。对于考研,从一开始就很坚定当年高考的时候,因为发挥失常,上的是长沙一个普通的三本院校。而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名校梦,所以从进学校的第一年开始就想好以后要考研,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考研选学校和专业真正考虑考研的事情,是从大三开始。在长沙读书的两年,我很喜欢这座城市,所以我决定研究生也要继续报考长沙的学校。刚好我学的是会计专业,在湖南大学也有对应的专业,而且在全国的排名第一。当时,我决定报考这个学校的时候,可想而知,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表示反对,觉得我太好高骛远了,一个三本生直接考985的研究生?简直不敢想!我知道,这其中的困难,但是我心中的名校梦,坚定的让我勇往无前!考试备考啦从大三的下学期,我就开始备考了,开始了维持9个月的备考之旅前期准备——(4月-6月)这个阶段,大三还有很多课程,我利用平常的时间开始搜集,准备考研的资料,制定考研的计划,每天6点起床到教室,在开始上课之前就先开始学习英语,平常课后的时间全部用来泡图书馆。关于英语记单词,我在网上看了了很多考研的前辈们的经验帖子,我用的是新东方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每天跟着网课视频结合书本记单词,30个unit,分为高频词汇,中频词汇,低频词汇,每天搞定1个unit的单词量,两个月的时间我刷了两遍这本书。核心阶段——(7月-8月)这个时间已经放暑假了,留给我复习的时间更加充裕了。这个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所有科目打基础的阶段。为了能更加投入到复习中,暑假我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学校进行复习,每天都是是宿舍和校门口小餐馆两点一线的生活。攻坚阶段——(9月-11月)开学了,虽然是大四了,但还是有一些课程要上的。因为暑假有扎扎实实地学习2个月,所以这个时候内心似乎更加坚定和自信了呢。考研就是一个要持续坚持的过程呵,你经常会发现在准备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放弃、退出,坚持到底,你就赢了一半!这个阶段的学习,除去平常上课的时间,其他所有时间都用来复习。时间作息跟暑假一样,维持在早上7点起床到晚上11点睡觉。只是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些调整和变化。英语学习:记单词是一直持续坚持,这个阶段开始做真题,而且是掐着时间做,开始训练做题的速度。另外,还是做错题的整理,反复吃透真题。专业课学习:在这个阶段我完成了2轮的理解和记忆政治的学习:刷真题+1000题数学的学习:刷真题《31年真题大全解》冲刺阶段——(12月)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压力有些倍增,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但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这最后一个月,我打算再努力冲刺一把,把作息时间调整委每天6点到凌晨1点,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他所有时间都在学习。英语方面:仍旧是例行的单词记忆,每天一到两篇阅读练手。然后开始研究英语范文,并研磨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英语模版,背的滚瓜烂熟。政治方面:开始做各种预测卷,以及背诵每一套的主观题,翻滚记忆。准确来说,政治每年都会有几道题被预测卷压中。所以每一套预测卷的主观题都要背!每年的政策热点也都要看!专业课方面: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的来回理解记忆,看历年真题卷,并根据分数寻找得分点。数学方面:看历年真题,对之前整理的错题反复重做。到了最后这一个阶段,要记忆背诵的内容非常多,我每天都在不断的记忆和背诵,毫不夸张的说就连上厕所和做梦脑子里都是这些背诵点。终于,终于的终于不负众望,不负青春,不负自己,我做到了!现在已经是湖大研一的学生了,回想起当初那段时光的自己,很想回过头去,跟自己说声:“谢谢,谢谢你的努力”。

不夭斤斧

三本学生考上“985”研究生,能够“洗白”学历吗?答案很扎心

相信不少学子都不满足于自己就读的院校,可能没有顺利地完成在高中时期写在课桌上的那个梦想。进入新的大学,哪怕高考时发生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是自己高中时期不够努力,既然来到了,就好好珍惜。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社会,毕业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甚至转行,大多数人在大学时期就清楚地认识到了学历和能力的重要性。所以不少学子选择走上了考研这条路,通过研究生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获得自己想要的学历。三本学生考上“985”研究生,能够“洗白”学历吗?答案很扎心。现在目前考研上岸的成功率还是不是很高,也多数是来自普通院校比如三本学校不甘心的学子们。但是说句实话,不少企业和公司在招聘时都基本是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名校毕业生,即使考上了研究生,普通本科学历也还是在那里。而且有很多公司表示,普通院校毕业的学子终究在资源和能力培养上多少会有一点欠缺,认为最大的创造力和经验。考研这条道路注定艰辛也注定孤独。很有可能最后的结果不尽人意,但是这个过程足够让你成熟很多,收获很多,沉淀很多。什么更重要,知道什么应该要舍弃。而且你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自己在不断变优秀,会越来越热爱学习。其实真的不必要去介意自己的本科院校是普通院校,想通过考研来掩盖自己曾经是普通院校的学生。可以把它当作自己的动力,成功上岸时,回头看看,发现自己多么了不起,从一个普通院校考进了985高校。当然,考研会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资源,得到本院校老师更多的认可和肯定。也能让自己对未来充满更多信心。也会有更多的机会跟大学老师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学校有大型比赛或者奖学金,评优评先等,作为一位优秀的学子,辅导员肯定会推荐你去。千万不要总想着洗白自己的学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能够耐住寂寞,无数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一定也能证明新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都是足够配得上985高校的,是肯定自己多去学习,多去思考。在这里,小编首先恭喜所有考研上岸的学子们。你的能力足够配得上你的野心,不断提升能力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这条路上所有的经历,那段奋斗的时光。从普通院校考上985,211名校,肯定会面临很多质疑,认为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985高校,那么就需要花时间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各种专业潜能技能,来证明自己足够匹配。

留情

为什么说“三本”院校毕业生一定要去考研?读完研能有哪些变化?

到了大四,大学生们总有一件事要纠结,那就是要不要考研。其实考研这件事具体要不要参与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综合看待,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家里有门路或者有矿,“三本”院校的毕业生一定要去考研,考完研后人生的变化可能会让你觉得很值得。现在的用人单位都比较“现实”,出于降低招聘成本的目的,很多用人单位都只要名校的毕业生,对“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青睐有加,但是对于普通高校尤其是“三本”院校的毕业生极不友好。可以说,除非“三本”院校的学生极其优秀或者家里有门路,不然想要进入好的用人单位难度非常大。目前来看,三本的毕业生如果本科毕业就去就业,大多都是进入小公司或者奔波于各种“编制考试”的路上。很显然,“三本”毕业生如果只有本科学历,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还是很难的,这时候,如果去一些好学校读研,那么未来可能大有不同。一般来说,“三本”学校基本上没有保研资格,学生想要读研只能走考研这条路。“三本”学历是我国本科学历的最后一层,如果去考研,先不说那些“双一流”名校,就是考到一个普通一本,学历都能大为改善,在就业市场获得巨大优势。或许有人要说了,如果考到二本、三本的研究生咋办?其实现在“纯二本”、“三本”的高校硕士点很少或者就没有,想考到都很难。“三本”院校的学生在考研中优势并不是很大,在调剂和复试中更是劣势明显,这就需要考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如果觉得自己基础比较薄弱,想要增加考研的胜算,那么最好在大二下学期就开始准备,不管考哪种研究生,基本上都要考英语,所以大学里面一定要把英语学好。在选择目标院校方面也要量力而行,如果没有“二战”的打算或者没有绝对的把握,最好将目标稍微放低一些,比如原来准备考武大,那么如果觉得复试可能不太稳,考个武汉理工也是不错的选择,相比武大,武汉理工考上的概率可能更高一些。现在有一种所谓的“第一学历决定论”,说是第一学历不行考了名校的研究生也是没用,其实这种看法实在是太偏激。诚然,有一些企业对应聘者的第一学历很看重,但是那并不是大多数,大多数的企业还是看重最高学历。“三本”毕业生考上名校研,一方面会对以后的就业产生“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会提升学生的能力和自信,有这么多“好处”,你觉得“三本”学生应不应该考研呢?

蝙蝠车

普通二三本学生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真相其实是这样

从整体上看,普通的两三本考生,是完全可以报考大学院985/21学校,只要看看985/21高中的研究生本科背景结构,就不难理解。39所985大学,最强的北京大学清华,每年通过高考,被录取的研究生新生,绝大部分本科背景很好,但也极少数是普通本科的,例如,北京大学工学院、历史学部等学部,每年都有普通本科的考生参加大学院考试,而北京大学大学院的录取量大的软件和微电子学院,每年都会有几十个非985/21系的考生参加有,其他的名校,比如华东五所,大致情况接近北京大学,也就是说,比较冷,以及不是很强的学部,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要考大学院。一般985的话,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报考大学院的成功的比较多了,比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实力很强,专业多,是每年大学院招生数量多的学校,每年有不少普通本科学生可以进入大学院,人数可以达到全体的15~30,关于末流的985,自然的相对比例变高,例如,西北农业技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进入了大学院。不是985的211大学,而是两财一贸、二电一邮中的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这种强势211,研究生考试的难度整体很大,普通本科报考大学院的比例较小,虽然是在上述大学成功考上研究生的普通本科学生,但是一本考生是最大的。因此,普通的两三本学生参加985/21考试,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努力,就有合理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机会,同时,应该指出的是,普通本科学生的大学院考试数量巨大,但是通过985/21的比例不高,特别是两三本考生的成功率实际上很低,而且,即使成功了,也是比较冷的专业,需要明确的认识。对于准备考研究生的两三本考生来说,还是要具体分析自己的情况,要考研究生需要努力,但必须认清自己,一般来说,以自己的本科学校的水平为基础,提高一个水平,最大可以提高两个水平,掌握成功率比较高、比较大的光谱目标,例如,两本考生以普通的本校为目标,比较值得信赖,或者以竞争不大的211大学为目标,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985/21并不是高不可攀,但考研究生的难度往往还是不小的,除了努力,选择合适的目标,是能考研究生的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以上就是普通二三本学生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真相其实是这样。

骆驼客

三本大学毕业生考上985大学研究生能改变命运吗?

相信很多的人都曾对来自普通大学的学生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否能够改变命运?这一问题都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有的觉得考研就能够获得学历的升华,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的认为即使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没有用,因为你的本科学历是一辈子都甩不掉的,所以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令人纠结的问题。而对于来自普通三本大学的考研学生来讲,这更是一个极度敏感的话题,因为我们的本科学历可能是最低的,如果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的考上了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那么就真的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的三本考研学生无法得出最终的答案,只能是在徘徊,在纠结。然而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想说的是,考研成功或许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但绝对可以令你走上新的人生道路。没错,三本大学的学生本科学历是没有优势,甚至可以说这样的本科学历想顺利的通过研究生复试都有难度,但是如果i真的被985高校的录取了,那么当你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你就一定会享受到足够多的优厚待遇,而且你也一定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平台已经很高了,自己也更加的自信了,并且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更好更高的期望了。即使很多人都在说第一学历的重要性,但是作为一个三本大学考上985硕士研究生的你来说,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实现这样的一个转变,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已经足以证明自己很优秀的了,所以只要考上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或许不应该再去想是否可以改变命运,因为这已经就是在改变命运。当然,最关键的是自己能够顺利的考上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因为三本大学生想考上这些高校的研究生难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或者说几率真的很低,所以是否改变命运的关键还是要自己能够顺利的考上才行,不然将毫无价值。总之,三本大学的考研人,不算是报考怎样档次的高校,只要能够被顺利的录取,那么这就会在一定意义上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会给我们未来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平台,但是关键之关键还是我们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能力。

十九年矣

三本大学生考上985大学研究生是否很难?又难在哪里?

考研对于不同大学的学生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一本大学、二本大学的学生而言,考研属于“锦上添花”,但是对于三本大学生而言,考研却是“雪中送炭”。三本大学生没有一本、二本大学生那样的就业优势,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参加校园招聘会收到面试的机会比较少,考研能提高三本大学生的学历,改变目前三本大学的尴尬,因此考研对于三本大学生而言意义尤为重大,而考研考上985大学研究生,相当于三本大学生完成了一次蜕变,学历上实现了华丽的转身。那么对于三本大学生而言,考研考上985研究生是否很难呢?又难在哪里?从自己的考研经历来看,三本大学生考研报考985大学研究生确实很难,而且考研的难度在逐步增大。目前自己的一些三本大学同学大部分考研报考985大学的同学,基本上最后都没有考上,即使进入复试了也有可能被调剂或者被刷。可见三本大学生考985研究生难度还是很大,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考研复试难度大。对于三本大学生来说,在考研复试阶段,985大学的一些研究生导师一般都会对三本大学出身的学生有一些歧视,认为三本大学的学生考研就是应试教育,就是从大一就开始复习考研知识,所以才能在考研的时候比一本大学的学生考研分数高,顺利进入考研复试。因此在考研复试中报考985大学的三本大学生一般复试面试分数比较低,导致很多优秀的三本大学生无奈只能选择调剂到其他大学。第二,考研初试难度大。首先由于三本大学整体学生学习风气不如一本、二本大学,使得三本大学生考研复习没有像其他大学那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靠考生自己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复习效果就好,反之自学能力差的学生考研复习效果就差。其次三本大学的师资力量普遍比较差,学生的一些专业课学习难度比较大。因此由于这两个原因,使得三本大学生在考研初试时难度较大,经常会出现一些考试题没见过的现象发生。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三本大学生考研考上985大学研究生,需要积极克服上述存在的难点,在考研复习阶段,要积极学习,努力复习考研内容;在考研复试阶段,要积极联系985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复试面试时候认真回答问题,这样才可以有很大希望考上985大学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