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10所高校的地理学研究生最难考!电气

这10所高校的地理学研究生最难考!

作为学地理的宝宝,你觉得哪些学校的研究生最难考,我们一起盘点一下,排名不分先后!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地理作为专门研究地理的机构,实力很强,院士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刘东升,陆大道,秦大河等院士都在地理所工作。地理所每年的推免率极高,统考名额仅有一两个,所以这直接把很多没有推免资格学校的学生拒之门外了,虽然中科院待遇好,很公平,无奈统考名额太少,没有强大的实力做保障,很难挤进去!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地理学是A+,再加上北京大学数一数二的江湖地位,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学校,再加上绝佳的地理位置,这个学校的研究生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仅有两所师范类985院校中的一所,同时北京师范大学的地理学也是A+,和北大一样,拥有极好的地理位置,师范类的佼佼者,难度自然不低!北京师范大学有人说现在非全日制的也是双证了,要不我去考北师大也是不错的,作为寸土寸金的帝都,很多学校,宿舍不够用,所以帝都的很多学校非全是不提供住宿的,需要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以北京的房价,着实不低,让人望而止步!华东师范大学另一所师范类985就是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地理位置绝佳,考研难度不低于北师大,让很多人同样的不敢轻举妄动!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211高校,同时南京师范大学的地理学也是3所A+中的一所,南京师范大学的GIS实力很强,同时需要考数学,数学好的同学,又喜欢南京的同学,可以考虑。武汉大学作为网红学校,武汉大学的测绘世界一流,地理学和生态学都是A-,武汉大学作为老牌名校,是很多人的梦想,同时武汉作为一个美食美景很多的地方,也使得很多人对武汉的学校情有独钟。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的人文地理学很有名气呀,而且不考数学,而且是985院校中为数不多的不考数学的院校,可能是不考数学的原因,使得很多人都想去冲一冲,人多了,自然难度就提升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位于拥有芒果台和各种美食小吃的湖南长沙,湖南师大是211院校,难度不算大,但是不管每年报考人数多少,他都会雷打不动的拿出部分名额来接收优秀的调剂生源,这波骚操作,让本来就很激烈的考研,变得更加激烈。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有实力,还用怕他么?好好复习,初试考高分才是硬道理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位于羊城广州,同样的大城市,同样的211,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211师范高校,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地理学实力一般,但是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和河南乃至全国的影响力都不差,再加上武汉的高校有那么一丢丢傲娇,在众多的报考人数的加持下,难度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华中师范大学以上只是一个参考哦,还需要脚踏实地的好好复习,才能做到百战不殆!

不近富贵

国内地理学学科高校排名,有你心中的学校吗?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土地退化、“城市病”等一系列与地理学科相关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为现代地理学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地理学科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目标:如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水平,加强学生对地理空间分析(空间特征、空间结构、空间演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地和谐、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地理学变得更加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应用价值。目前我们的地理学科学科体系主要分为3大类别: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技术学科;同时每个分支里面都有交叉学科,如地貌学、经济地理学、计量地理学等。交叉学科不断增加,也体现地理学近几年发展迅速。下面是最新地理学科高校的排名,对喜欢地理和今后考研的同学做参考。其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为例前3。图中的11个高校的地理学科发展历史悠久,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理学人才,如今成为不同领域的带头人;都建立了博士、博士后培养点,同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强大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这几年地理学科的国际性在加强,多外交流和合作成为各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个排名是按照各个项目的总结相加的出来的,但是由于地理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每个高校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是有差异的。所以每个高校的特色地理学科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是以自然地理为主,有些以地理教育为主,有些以海洋地理为主,有些以地理信息技术为主……。所以这个排名,只做地理学发展综合实力的参考。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智囊团”之一,地理学的发展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未来地理学发展将以崭新的姿态越走越远。

乖乖女

2020中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排名,北大第一,北师大、复旦第二!

问君为何选择学习地理科学专业,或许是因为它既能领略世界缤纷,又能探知无穷乾坤;或许是因为自己喜欢旅游,喜欢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喜欢《中国地理杂志》;或许最直接的因为自己爱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是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从科学教育的角度看,“数、理、化、天、地、生”六大自然科学中的“地”是地理科学专业所涉及的科学领域。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全国第四轮地理学学科评估结果,供参考!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测绘学、地图学、遥感学、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地质学与地貌学、水文学、地貌学、植物学、气象学、土壤学等。师范类院校还开设有地理教学论等师范类课程。地理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地理科学专业,学科特性决定了其企业需求小而政府需求大。地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政府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为主,如地方气象局、测绘局、水务局、地震局、规划局、旅游局等与地理相关的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为人民服务。目前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以师范院校为主,所以中学教师也是重要的就业方向之一。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就业方向涉及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城乡规划研究院、国土资源厅(局)、企业公司、水文水利厅(局)、环境保护局、气象局、研究所等。

尼克松

“地理学”专业,全国大学前40强,教育部权威发布

“地理学”专业,全国最好大学排名,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评估结果都是A+,华东师范大学评估结果是A。北京师范大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是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还是“双一流”大学,位列“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还是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也是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同时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和“111计划”。

费穆版

地理学实力强的大学名单,10所双一流师范全进前24强

地理学是理学学科,包含有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6个本科专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等,在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治理、水域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作用较大。那么我国地理学有哪些实力较强的大学呢?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根据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地理学最好的2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地理学最强的两所高校,两校的地理学在第四次学科评估均进入了A+行列。北大是我国顶尖大学,尤其是在理科领域十分强势。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第一师范名校,其地理系是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独立建制的地理系之一。地理学实力全国第3~第6的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为A,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3校的地理学均为A-,这4所大学的地理学实力均为全国前6。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是我国2大师范类原985大学之一,基础学科也是其优势,其地理系是建国后组建的第一个高校地理系,实力也是非常强的,仅次于北大、北师大,居国内第三。地理学实力全国第7~第13的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7所大学的地理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为B+,实力居全国前13位。这7所大学中4所是师范类高校,其中东北师大是原211名校,首师大是双一流高校,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虽然是四非,但也是国内的师范名校。这7所大学中只有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是原985工程大学,河南大学是河南省第二名校,双一流,地理学实力也很强,是其王牌学科专业。地理学实力全国第14~第24的大学:地理学第四次学科评估进入B类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双一流)、湖南师范大学(双一流)、华南师范大学(双一流)、西北大学(双一流)、陕西师范大学(双一流)。地理学第四次学科评估进入B-类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双一流)、贵州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这一批地理学实力强的11所大学中,10所都是师范类高校,我国10所双一流师范名校地理学均进入全国24强。地理学实力全国第25~第43的大学:地理学第四次学科评估进入C+类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双一流)、青海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双一流)。地理学第四次学科评估进入C类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双一流)、江苏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双一流)、湖北大学。地理学第四次学科评估进入C-类大学:云南大学(双一流)、广州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这一批大学的地理学进入了C类、全国前43强。这一批大学中,依然是师范大学较多,11所都是师范类大学。我国实力较强的师范类大学地理学实力都不弱,如果你想学地理学的话,师范类高校是个不错的选择。

银狼

复旦大学史地所举办首届全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生联席会议

2019年12月14日,首届全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生联席会议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青年禹贡学社具体承办。作为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子为主体而组建的新兴社团,青年禹贡学社在会议开幕式中举办了简短而又正式的成立仪式。同时,该会议亦被作为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例行举办的禹贡青年沙龙年度会议,今年为第四届。为继承禹贡学会前贤的学术追求,2018年11月,复旦大学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开始筹备成立研究生学术社团——青年禹贡学社。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期,学社此次正式成立。与会者合影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历史地理学学生社团组织蓬勃发展,例如,暨南大学舆地学会、四川大学禹迹历史地理学社、中山大学山海学社、陕西师范大学河山学社等。扩展至历史学类,则有中国人民大学清风学社、四川大学天健文史社、复旦大学史翼社、上海交大史学社等。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史学论坛、山西大学鉴知研究生论坛、武汉大学珞珈史学博士论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学术讲座等史学类研究生组织。地理学方面,则有规模庞大的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各研究生学术组织之间亟需交流砥砺,集思广益。为此,青年禹贡学社藉成立之机,召集历史地理学研究生联席会议,为增进全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生社团组织间的学术联系提供一个平台。会议开幕式由青年禹贡学社新任社长龚应俊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邹怡致开场辞,他向与会学子介绍了复旦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由小规模的学术沙龙起步,因应交流需求,逐步创设多元化活动形式的发展过程,这也正是本次会议的缘起。随后,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副主席倪振宇向大会介绍了全国地研联的成长历程,分享了全国地研联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并邀请各历史地理社团共同加入全国地研联这个地理学大家庭,积极参与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及其他学术活动,开展合作研究,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接”。最后,青年禹贡学社发起人闫伟光回顾了学社成立的背景与过程,并详细介绍了社团的定位与活动。作为学社发起人和筹备期组织者,闫伟光满怀激情地期待青年禹贡学社能追迹禹贡学会,以“求真务实,服务社会”为宗旨,定期举办禹贡青年沙龙、研究生自组织专题工作坊、年度会议等学术活动,并组织田野考察、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为历史地理青年学子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开幕式的最后,闫伟光与复旦大学研究生团委社团部指导教师安宁、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邹怡,在与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宣布青年禹贡学社正式成立。论文报告环节,根据主题,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政区与城市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区域社会史四个板块,分别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青年教师鲍俊林、黄学超、王哲与邹怡,以及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王奕斐担任评议人。会议现场历史自然地理板块的4篇论文,共同关注了人地时空关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生倪振宇论述了冬、夏季气候对全新世青藏高原东南缘山地植被带演替的影响,论文以青藏高原东南缘贡嘎山脉的木格措为研究区域,借助岩芯采集,孢粉分析,复原了木格措区域植被演替的历史,并透过垂直植被带的对比,分析了冬、夏季气候的不同,辨析了其中的主要驱动因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徐正蓉的论文,分析了1849年南京大洪水期间时人对玄武湖是否应通长江的讨论,舆论多以风水为由否认了这一动议,结果影响了洪灾的治理。该研究表明,历史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研究,不可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宁浩的论文探讨了朝鲜的“丙丁牛疫”(1636-1637)及其跨境传播,报告从疫病史切入,贯通至国际关系史,在全球史的观照下,展现了一种新颖的研究角度。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硕士生何云江评介了托马斯·R·陶德曼的环境史专著《大象与国王:一部环境史》,她着重介绍了书中所论战象制度在客观上对象群的保护,并引申讨论了制度与环境的关系,认为王权与生态间的关系是环境史研究的一个崭新思考路径。第二板块的主题是历史政区与人口地理,5篇论文的研究时段涵盖了秦汉至民国,研究对象则集中于历史时期的政区变动,包括王朝更替时期的政区、县以下政区等历史政区地理热点话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生宋亮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陕西转运司分为陕西河北与陕西河南二司出发,对该政区名称在文献中的互称,以及前人研究存在的歧异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宋亮指出,宋平北汉前,陕西路同时管辖今山西西南部区域,即文献中陕西河北路,从而厘清了宋代至道定制之前,特别是太平兴国年间诸路的沿革、区划等情况。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博士生赵文涛的论文围绕明清之际偏沅巡抚驻地的变动,论述了清初偏抚建置调整和转型等问题,以期能够为全面理解明清之际巡抚的发展路径提供一定帮助。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生陈俊宇的论文初步梳理了民国四川县佐的置废过程,分析其时空规律及影响因素,推进了对县以下政区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生纪展鸿利用以路网、地块与建筑基底为城市平面格局三要素的康泽恩理论,尝试对民国川沙县城进行了精确复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代剑磊则将目光投向汉王赴封汉中的道路问题,探讨了当时的秦岭交通,他结合交通、政治、都城地理三要素,在交通复原的基础上,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局势。第三板块的主题为区域社会史,4篇论文围绕科举、宗族和宗教等主题而展开。第一位汇报的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硕士生石笑阳,她对《永乐十年进士登科录》所含乡籍信息展开量化分析,讨论了居住地在城或在乡的差异对考取进士的影响,推断城居者更易通过科举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生叶鹏汇报的论文亦与科举有关,与石笑阳的研究形成对话,他以清道光徽州《王百龄县试讼案文抄》为核心史料,剖析了清中后期佃仆出户之后参与科举的窘境。叶鹏指出,作为社会阶层垂直流动通道的科举,在地方实践中实际仍然存在着身份认定等门槛,深受区域社会既有结构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硕士生黄一彪的论文别出心裁,通过量化分析光绪年间浙江嵊县《金庭王氏族谱》所载世系信息,讨论了清代族谱所存宋元明史料之可靠性。黄一彪推断,此谱南宋之前世系多伪造,南宋之后则相对可信。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博士生马文忠,他的论文聚焦于伊斯兰教门宦教主的社会经济活动,以甘肃河州小杨门门宦为具体案例,结合文献与田野,论述了外来的门宦教主通过交易、婚姻等途径,积累财富、构建网络、扎根地方,成长为地方权势的过程。第四板块的主题是历史经济地理,该板块有2篇论文涉及茶马贸易,另有2篇关注了明清民国时期的商业活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伍磊以岁额为中心,考察了北宋茶马司的演变,由此深入探讨了茶、马两司的机构建设、组织关系以及都大提举茶马司的形成过程。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博士生吴兆庆则主要关注明代山西马市的市本问题,论证了马市市本的构成存在着一个由多元化向一体化的转变。论文还揭示了三边三镇马市市本来源的复杂结构,论证了明后期财政管理因分权而导致的权责不明。两篇文章虽然关注时代不同,但同时聚焦于马市,并由马市问题引申至财政问题,形成良好的学术对话。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生郭心钢的论文分析了明清至民国晋西南从商者的主要活动区域,尝试从社会风气角度提出商业移民的新解释。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生杨耀东则以民国新会县民事纠纷档案为中心,研究了新会县商铺的铺底权,梳理了其演变过程,并尝试分析其与当地商业发展之间的关联。会议现场学术讨论会后的联席圆桌讨论,聚焦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生社团的建设。龚应俊作为引言人,邀请与会各校、各社团代表介绍了本单位或本社团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基本情况。介绍过程中,大家发现社团运作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集中于经费支持、人员构成、社团传承和活动形式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与会者群策群力,提出了各种改进设想。在此基础上,大家深感成立学术共同体的重要性,倡议未来合组全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汇聚史地学子,建立跨校交流的常态机制,及时互通各校的学术信息与研究进展,携手推进史地青年的学术进步。(本文图片摄影张端成,同时各分会场同学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文字记录,一并致谢。)(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短后之衣

全国一共有多少地理学院校?!

点击学校名称查看(不断更新)A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B保定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C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D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EF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G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H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IJ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佳木斯大学地理系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KL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M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N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OPQ齐齐哈尔大学地理系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RS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石河子大学地理系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T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UVWX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Y延边大学地理学系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Z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虽严不威

大学专业:地理科学类专业全国招生计划解读

地理科学类专业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的生活关联。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一.地理科学招生计划占比最高地理科学类共包含4个专业,其中地理科学专业的招生计划占比最高,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次之。地理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因此招生计划数会高于地理科学类中的其他专业。图1 全国地理科学类专业招生计划占比数据来源:2019年全国普通本科批招生计划图2 2016-2019年地理科学类专业招生情况数据来源:2016-2019年全国普通本科批招生计划三.师范类院校招生计划最多地理科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其中社会给地理师范类人才提供的岗位数量最多,因此师范类院校的地理科学类专业招生计划数会高于其他类型的院校。 图3 各院校类型地理科学类专业招生情况数据来源:2019年全国普通本科批招生计划 四.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的省份更青睐地理科学类人才云南、内蒙古、贵州、甘肃和广西的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招生计划占比均超过1%。这些省份的土地发展与规划起步较晚,现在需要更多的地理科学类人才去从事相关工作。图4 全国各省市地理科学类专业招生计划占比数据来源:2019年全国普通本科批招生计划(单位:%,西藏数据缺失)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资料,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填报志愿、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获取历年分数线等数据资料。

就不欲入

地理类专业考研党选学校必备

地理类专业考研党选学校必备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关系着每个考生未来几年甚至一生的发展方向和人生轨迹。下面小编为地理类专业考研考生准备了地理专业排名前八的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历史最悠久的地理专业地理专业于1902年招生起,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地理专业。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的自然地理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还建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和土地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我国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是我国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支重要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于2014年3月成立,是华东师范大学首个学部制单位,下设地理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和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该学部地理学列第三名。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硕士点和7个博士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兰州大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基地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学基地目前有3门课程为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其特长和潜能,该基地已把科学研究纳入培养方案。一是根据学校和社会的要求提出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研究;二是在基地建设经营经费中设立学生科研培训项目。南京大学中国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系之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地质学系,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系之一。学院学科齐全、专业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1993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地质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长达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还设有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它们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遥感技术与应用、环境地理学、海洋地理学、旅游管理、课程与教学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自然地理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山大学专业学生基础好,实践能力强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科矿物地质系,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创办的地质学教学和研究机构之一。拥有多个实验教学平台。

研究生满街走?全国在学研究生286万,100个大学生中仅6人是硕士

全国在学研究生286.37万,硕士生招生81.13万人,100个大学生中仅6人是硕士!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总结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的各项数据,结合《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今天来为大家进行考研领域相关数据的一些分析,仅供参考,也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本科教育在校生2831.03万人,在学硕士生234.17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00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4.4%,本科教育在校生3031.53万人,较前一年增加8.3%,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较前一年9.78%,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8.9%。而在学硕士生在高等教育在学共规模中仅占比6%,在学博士生在高等教育在学共规模中仅占比1%。所以一些人会说“现在满大街都是研究生”,“随便抓一个大学生都是硕士”觉得研究生贬值的说法是绝对不成立的。研究生在我们国家仍然是“稀有物种”,含金量依旧很高。研究生招生规模2018年研究生招生85.80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9.55万人,招收硕士生76.25万人。2019年研究生招生91.65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1.9%,其中,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0.1%,招收硕士生81.13万人,较上一年增长6.4%。从数据对比来看,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上年仅仅增加4.93万。研究生报名规模来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历年研究生报考人数2019年:341万;2018年:290万;2017年:201万;2016年:177万。2019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41万,较前一年增长17.5%。对比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率为11.9%也能说明今年研究生竞争异常激烈,虽说今年扩招了18.9万人,不过报考人数却更多,真的可以说今年是考研最难的一年。推测按照数据以及今年经济及社会情况推测:明年考研报名规模可能会突破400万,且推免比例会增加,而招生规模增率不及报名规模,明年或许成为新的考研最难年!通过这几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有: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依旧很高,考研成果提升自己的不二选择。研究生招生规模虽然历年增加,但报考人数比例超过招生规模增长比例,今年考研竞争堪称最难上岸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