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青海师范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在5月初按期举行!啊海军

青海师范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在5月初按期举行!

2020年4月25日,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发布“青海师范大学关于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通知”。这则通知与其他高校近期发布的延期通知不同(参见:北京杜绝硕士研究生在京现场复试之后,博士研究生招生怎么办?),而是明确该校博士研究生考试将按期举行,考试时间为5月9日--12日。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高校首次发布组织现场笔试、复试的通知,非常值得关注与研究。据悉,青海师范大学是以教师教育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工、管、经济、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6年。学校立足青藏,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影响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其中研究生近4500人。学校于1978年开展研究生教育,1994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学校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校各类在校研究2000余人。根据青海师范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我们知道青海师范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45人。根据2020年4月25日发布的“青海师范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初试资格审核情况(初审)”,我们知道青海师范大学2020年共计有143名考生。因此该校属于招生人数比较少,考生比较少的院校,组织现场复试并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而且自2020年3月6日12时起,青海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由三级响应调整为四级响应。这些都为组织现场考试与复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考博#而且本次发布的通知也详细明确的告知了考生参加考试的注意事项与流程。通知明确准考证于5月1日--8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系统进行下载并打印。学校不再进行统一体检。请各位考生在居住地二甲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报告待拟录取名单发布前提交所在招生学院进行审核。如在居住地无法体检,可以在学校指定定点体检医院自行体检,学校不再统一组织。同时建议考生选择入住距离考试地点青海师范大学城西校区(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38号)较近的宾馆。而对于考生入校参加考试通知则将考生分为省内考生与省外考生。对于省内考生只要取得健康码以及提供考生本人近十四天的行程轨迹即可。对于省外考生,根据青海省教育厅新冠疫情防控相关文件,考生需到当地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报到时未能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证明或包含以上检测结果信息之一的,将无法入校进行考试。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校的组织工作还是非常详细具体,具有可强的操作性。更重要的是为其他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祝愿所有的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圆梦考博之路。

大肚腩

青海师范大学是国内怎样的师范类大学,影响力如何

青海师范大学,简称“青海师大”’,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始建于1956年,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学校有城西和城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1500亩;设有19个学院;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60个本科专业。学校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1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中国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学、统计学、化学等。省级重点学科: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民俗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基础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师资力量,学校共有教职工120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92人。合作交流,学校与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与台湾师范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台湾万能科技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布鲁姆斯堡大学、蒙大拿大学、犹他大学、犹他谷大学、杨百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韩国国立顺天大学、日本铃鹿短期大学、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马六甲技术大学、土耳其查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战记

21青海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考试情况独家解析

对于历届考研学生来说,考研择校择专业,一直都是考研头等难题。每个考研er都希望能考一个难度小、就业好、并且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是由于专业院校选择的复杂性,我们不能从单一的角度来衡量。对于已经确定学科英语考研的人来说,择校也是让大家都非常头疼的事。大家都想选择一所的好的院校报考,但又怕名校竞争太大,考不上,浪费自己一年的时间,所以很长时间一直确定不了自己报考的院校。今天优加考研小编就给大家讲讲青海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的考试情况,衡量一下它是否是你心中的理想院校。一、院校介绍青海师范大学建于1956年。学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已成为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教师教育、高原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国家级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全国汉语言水平测试(HSK)主考单位、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单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入选单位、教育部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青海省主节点院校、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CALIS青海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总之,青海师范大学是青海省省属重点大学,而且青海师范大学的学科英语是不排斥跨考的,非英语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报考青海师范大学。二、历年招生情况大家应该会比较关注招生的情况,那这里我给大家详细列一下!1、招生方向及计划招生人数青海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招生单位是外国语学院,2020年青海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只招全日制,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拟招生人数为15人(含推免生5人),具体的招生目录如下:2、历年分数线及录取情况 三、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考试科目1)初试科目青海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915】英语教学论。2)复试科目青海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的复试科目为英语教学法和英语写作,参考书目为:《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62、专业课参考书单四、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政策1、学制及学费青海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硕全日制学制为2年,学费10000元/年。2、奖助体系青海师范大学奖助学金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学业助学金、硕士研究生专项奖励等等。1)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20000元2)学业奖学金:具体奖励标准如下:3)硕士研究生专项奖励:A、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校内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励金额为1000元(其中硕士生500元,指导教师500元);获评为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励金额为2000元(其中硕士生1000元,指导教师1000元)。B、硕士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500元;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800元;出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专著奖励2000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每项奖励2000元。C、优秀硕士研究生干部奖:500元/人D、优秀硕士研究生奖:500元/人E、优秀硕士毕业研究生奖:优秀硕士毕业研究生奖按学年评选。评选比例按在校全日制毕业研究生总数的25%评定。 五、其他说明报考青海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硕的考生应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卞随辞曰

倒计时4天!

距离黄河合唱周还有4天!沿黄九省最会唱歌的人已经在来的路上咯!小布预测这一定是一场“神仙打架”的舞台期待归期待预告不能少先来看看这群超会唱歌的人对黄河合唱周有什么祝福吧01青海-青海师范大学合唱团04:54青海师范大学合唱团成员分别涵盖了汉、藏、回、蒙、土、满等多个民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集体。合唱团以“传播高雅艺术,活跃校园文化”为宗旨,通过在校园内外举办合唱音乐会,培养同学们的艺术素质和修养,向社会各界展示青海师范大学师生风采。2009、2012、2014年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2011、2012、2013、2015年文化部“全国合唱邀请赛”;2008、2010、2012、2014年“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青海赛区冠军,且2008、2010年代表青海省赴京参加CCTV总决赛,填补了青海省在该项赛事中的空白。02四川-成都童声合唱团成都童声合唱团成立于2018年11月,合唱团以“弘扬天府文化,提升青少年音乐素养,提高全市合唱水平”为宗旨,以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成都童声合唱品牌为目标,聘任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著名指挥家李西林教授为成都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自成立以来,合唱团成功举办了 “2019成都童声合唱团新春音乐会”、“2019成都六一合唱音乐会”、“2020成都童声合唱团新年音乐会”、“2020六一线上‘云朵上的声音’音乐会”。03甘肃-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五音合唱团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五音合唱团以“弘扬优秀文化、传播高雅艺术”为宗旨,以促进西北合唱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己任,以“高标准、严要求、宽视野”为理念,以演唱中外经典合唱和原创作品为内容。近年来,先后排练了跨界融合合唱剧《天鹅琴》、《花儿随想》、《向往西藏》、《海韵》、《牧歌》、《阳关三叠》、《八骏赞》、《圣婴降临》、《拨弦波尔卡》《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等合唱作品,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2017年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唱比赛上荣获金奖。04宁夏-宁夏大学男声合唱团宁夏大学男声合唱团下设混声团、男声团、女声团。该团自成立以来,积极参加各级赛事演出活动,并荣获教育部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二等奖;文化部黄河大合唱邀请赛一等奖等多项殊荣。05内蒙古-内蒙古艺术学院百灵合唱团内蒙古艺术学院百灵合唱团成立于2001年,团员全部由音乐学院声乐学生组成,是一支充满朝气的青春团队,以蓬勃的生机向世界发出着来自草原的和谐之声。合唱团擅长演唱草原风格无伴奏合唱作品。曾获得第四届、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三块金牌;第九届中国国际合唱节金奖冠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展演乙组一等奖;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铜奖;洞听黄龙全国合唱展演总冠军等奖项,举办数十场合唱专场音乐会,应邀赴澳门、西安等地举办合唱专场音乐会。06陕西-西安朱雀室内合唱团西安朱雀室内合唱团由社会各界、各行业青年合唱爱乐人士组成,团员来自陕西全省各地,是一个具有较高演唱水准的青年业余合唱团体。西安朱雀室内合唱团致力于排演跨越不同时代、地域、风格的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及浪漫主义时期、民族、现代等合唱艺术作品,以探索合唱艺术的奥妙和大胆创新为己任,开放、融合、活泼、青春、突破、创新。合唱团成立至今荣获过中国“魅力校园”合唱比赛教师组金奖,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比赛民谣组A级,2018黄龙音乐季国际合唱节成人混声组金奖,黄龙音乐季国际合唱节成人同声组金奖和优秀指挥奖、新作品奖等荣誉。并受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济南国际合唱节、成都市“蓉城之秋”音乐节之邀请在北京音乐厅、国家图书馆音乐厅、成都音乐厅、济南大剧院等地举办专场音乐会。07山西-中北大学合唱团中北大学合唱团成员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在校学生。合唱团注重传承、融合与培养,选曲广泛,多元化演绎。2008年倾心打造,组织创排了《人说山西好风光》民歌演唱会,参加由文化部、国家大剧院主办的首届“世界民歌博览周”获“艺术成就奖”;2009年参加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二等奖”;2010年代表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参加第十四届中央电视台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团体铜奖”,并在国内外比赛和演出中屡获嘉奖。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华长歌行”、“歌声与微笑”、“合唱先锋”、“合唱春晚”等节目的录制,已成为中北大学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08河南-河南BC合唱团 河南BC男声合唱团由郑州市各大、中、小学校热爱合唱艺术的音乐教师及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组成,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陈家海教授担任艺术总监、首席指挥。2021年1月3日BC男声合唱团已在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首次亮相演出,受到省内外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河南BC女声合唱团由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合唱指挥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郑州市各大、中、小学校热爱合唱艺术的音乐教师组成,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陈家海教授担任艺术总监、首席指挥。BC女声合唱团创建两年多来已在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三场高质量专场音乐会,并受到省内外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河南BC童声合唱团是由河南贝勒坎图艺术中心独立管理运作的公益性的、追求高品质的童声合唱团,其目的是为郑州市及周边县市各中小学校培养优秀的童声合唱骨干。该团为公益性质,招生、训练、演出全免费。由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陈家海教授担任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合唱团坚持长期训练、定期展示、对外交流的原则,着力打造一支人文修养较高、艺术品质上乘的童声合唱团。09山东-山东艺术学院青年合唱团山东艺术学院青年合唱团由音乐教育学院学生组成。“合唱与指挥”是音乐师范学生的重要课程,合唱团作为合唱指挥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管,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学生们在合唱团中学习和演唱各个历史时期、各地域、各种语言等多种风格的合唱作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各种比赛及演出,并在这一过程中迅速成长为优秀的合唱指挥人才。#黄河郑响亮#

爱无言

青海师范大学2021保研简况

青海师范大学坐落于西海锁钥、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宁,是一所具有教师教育、民族教育和高原地域特色的文理工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学校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根据青海师范大学《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人员名单公示 》:65名同学符合我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条件。保研率2.46%。保研有点困难,1个40人的专业/班级,按比例名额分配仅1人。考研可以从大三才开始准备,但要走保研之路,大一就要开始规划,绩点需始终保持学院前2.5%!保研率虽然不高,但只要努力,结果都不会差!2021届部分同学保研去向:附录:2017招生情况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

废一于室

青海高校——青海师范大学

#高校#青海师范大学(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青海师大”’,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级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汉语言水平测试(HSK)主考单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入选单位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青海省主节点院校、CALIS青海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选单位、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单位,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省属重点大学,由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对口支援。学校有城西和城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1500亩;设有19个学院;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60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共有教职工120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92人。其中,教授260人,副教授351人,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23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专科生1852人、本科生10755人、硕士研究生1917人、博士研究生147人,留学生40人,函授生3333人。图书馆藏书总量972804册(件);古籍线装书3.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8.2万余册;音像资料及电子出版物1400件;订购各类中外文报刊989种,中外文电子图书60.1万余册;涵盖理、工、文、史、经、哲、法、教育等八个学科17门类。省级重点学科: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民俗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基础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等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柊司

青海师范大学五个博士点通过青海省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资格审查

根据青海省官方网站不久前发布的《青海省2020年申报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格核查通过名单》,青海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生态学5个学位授权点进入了这个资格核查通过名单过,而且它授权点的层次和类别都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张帆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心办公室。至此,青海师范大学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点的数量和规模将达到八8个,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狐仙记

倾情奉献携手同行——四所高校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纪实

山东大学与青海师范大学成功实现直播互动授课。本版照片由青海师范大学提供10月26日,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挂牌成立,这个集合了高原教育、高原历史文化、高原生物、高原环境等6大基础学科为一体的研究院,是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的重大成果。北京师范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青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史培军说:“研究院最显著的作用是为青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和储备高质量的人才,同时为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搭建了平台。”2006年11月,教育部为积极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指定由陕西师范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2017年,教育部正式批文增列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两所高校为青海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单位。2018年7月22日,教育部对口援建工作座谈会在青海大学召开,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与青海师范大学正式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至此,青海师范大学以北京师范大学为“龙头”,四所高校对口援建的“团队式”帮扶格局正式形成。在谈及对口援建对青海师范大学的意义时,史培军说:“对口支援就是要借彼之长补己之短。”科学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他山之石可攻玉,借助东风好扬帆。对口援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和谋划,更离不开各项工作机制的完善。早在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在对口援建青海师范大学的过程中,就提出了支援的重点在于“培养和培育学校长远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强调学校长远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在青海师范大学办学定位谋划和长远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指导。为了弘扬“和平友好、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搭建教师教育的合作平台,推动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人才,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邀请青海师范大学加入“丝绸之路教育联盟”和“丝绸之路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并签订了共建“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的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为青海师范大学的稳步增速铺平道路。为了扩大对口支援的影响力,青海师范大学与各援建高校,分别成立了由校领导任组长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为了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运行机制,青海师范大学与对口支援高校建立了高层互访制度。十一年来一系列的互访活动,有效推进了青海师范大学对口援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教师队伍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师队伍质量和巩固教师队伍建设。昆仑相与寄,展翅万里风。十一年来,青海师范大学积极实施“百名研究生提升计划”,到2018年10月,青海师范大学先后有110名年轻骨干教师赴陕西师范大学读博深造,其中48人已取得了博士学位并返校工作,他们大多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青海师范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青海师范大学还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从陕西师范大学引进了本科生“三级三类”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有效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2016年,青海师范大学全面启动了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山东大学相关院系组织专家教授对口支援、指导青海师范大学相关院系,圆满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青海师范大学对口支援优秀团队还开展结对子活动,从教学科研方面开展合作交流,实施“教学名师结对帮扶交流计划”,在互帮互助中提高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本硕帮扶活动也是青海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工作中的一个亮点。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青海师范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建立了“1+2+1”的本科生联合培养机制,与山东大学和兰州大学建立了“1+1+2”的本科生联合培养机制,共同制定联合培养学生的选拔和管理制度。对外交流学习极大地提升了青海师范大学本科、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方思博同学是青海师范大学与山东大学的交换生,她说:“青海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两所高校的交换生政策,开阔了我的眼界,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意义深远。”与此同时,青海师范大学积极与对口援建高校展开导师互聘工作。十一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先后聘请青海师范大学经验丰富,学术成果显著的优秀教师为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合作导师,同时,青海师范大学聘请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为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合作导师,并联合培养研究生。十一年来,青海师范大学每年都派遣教师和管理人员到陕西师范大学学习,进修教师在对口支援学校导师的指导下,理论和专业水平显著提高。地理科学学院侯光良老师在陕西师范大学进修两年取得博士学位后,返回青海师范大学的教学一线,他说:“青海师范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的教师交流政策,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开阔了教师眼界,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两所高校的学科交流,整体推进了青海师范大学的教学质量。”建设特色学科服务青海经济对口支援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青海师范大学学科设置的科学化,提高了学科建设的水平。2006年以来,陕西师范大学始终将青海师范大学的学位授权点的增列作为重点工作,在具体工作中给予了科学指导,成效十分显著。2008年—2013年以来,青海师范大学先后获得体育、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0个专业一级、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的授权资格。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应邀参加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典礼,三所援建高校就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积极对接,对教师学历提升、联合培养规模等工作达成共识,为实施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奠定了基础。学科设置的科学化带动了青海师范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青海师范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几年前,在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支援下,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的授权资格,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侯光良说,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获得博士生授权资格意义深远,它不仅会为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还会为高原学科的发展储备人才,从而使青海各项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十一年来,借助对口支援的国家政策,青海师范大学积极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人才质量显著提高。十年对口援建提高综合实力十一年来,青海师范大学不仅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还积极走向社会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了三个重大学术会议,向社会各界展现了青海师范大学开放包容、锐意进取的办校理念;2017年以来,青海师范大学先后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了两届以“生态文明与黄河经济带建设”为主题的“鲁青论坛”,为进一步深化青海省“生态建省”战略研究,密切鲁青两省的合作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青海师范大学面向社会积极办学,以科研成果带动社会发展。在合作中达到共赢,在交流里谋求发展是青海师范大学对口援建工作的成功经验之一。2018年来,青海师范大学先后与中国科学院等5个研究院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全面贯彻落实了“科技援青”和“教育援青”计划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研院和高等学校的资源优势,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科教融合。在四所援建高校的帮扶下,目前,青海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显著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青海师范大学先后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并连续三年在全省年度目标考核中获得优秀,2017年喜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回顾十一年青海师范大学的对口援建工作,青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雄伟的一席话代表了广大师生的心声,他说:“十一年来,四所援建高校认真贯彻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教育教学各大重点领域对青海师大进行了倾情奉献与帮扶,充分彰显了四所援建高校关心支持青海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他表示,“在今后的发展中,青海师大将继续把对口支援工作作为实现学校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机遇和重要资源,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努力朝着建设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目标奋力前行。”作者:李皓 王荣 来源:青海日报

化工

速看!青海省这三所大学,坐落于西宁市!

西宁(别名:青唐城、西平郡等)是青海省省会,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湟水及三条支流的交汇处,取“西陲安宁”之意。西宁属高原大陆性气候,著名景点有塔尔寺、东关清真大寺、马步芳公馆、南禅寺等,曾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青海省西宁市的几所大学吧!速看!青海省这三所大学,坐落于西宁市!一,青海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简介:青海民族大学是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高校,是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办学规模:据2017年11月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占地面积949.5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二,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简介:青海师范大学简称青海师大(QNU),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建于1956年,学校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完备的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三,青海大学青海大学简介:青海大学简称青大,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14所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等。办学条件:截至2018年4月,学校下设有医学院、农牧学院、化工学院、财经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15个院、26个系(部)和14个专业研究所,有71个本科专业。总结本文就到这里,小伙伴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跟小编一起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西宁市#

相距千里的师范院校大比拼,海南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是海南省省属重点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秋创建的国立海南师范学院,是海南第一所公办高校。1952年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更名为海南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升级为海南师范学院。1999年海南教育学院并入。2007年升级为海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青海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6年,时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级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升级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原青海师范大学与原青海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2000年后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青海大学水利中专部、原青海银行学校相继并入。海南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都属于老少边穷地区,主要是为两省全境培养基础教育人才。但是两省的人口相对都较少,海南省人口不到900万,而青海人口才500多万,人口少相对培养的教师也少,自然相对应的教学经验也不是特别丰富,所以两所学校事实上发展都不是很快,在国内影响力都不是很大。海南师范大学因为建校更早一些,而且于内地交流更多一些,所以相对来讲发展速度更快一些,实力相对来讲也更强一些。事实上青海师范大和海南师范大学都为两省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才是使得两省的民族教育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为地方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海南师范大学有1个B级学科,4个C级学科,最高评级为B-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青海师范大学有1个B类学科,1个C类学科上榜,其中最高评级为B-级的计算机。相对来看,海南师范大学的是学科建设更强一些。综合来看,海南师范大学的实力略胜过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