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邮研究生自杀!女导师是“祸害”?网友:远离更年期女导师人狼

南邮研究生自杀!女导师是“祸害”?网友:远离更年期女导师

南邮研究生自杀!女导师又是“祸害”?网友:远离更年期女导师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能够接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最近几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超过了800万,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很多本科生都希望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从而提高自身就业的优势!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超过340万人,其中能够被录取的也就几十万,注定200多万人是炮灰,可见考研难度也是很大的,能够考上名校研究生更是不容易。但是,最近南京邮电大学却传出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研三男生大伟在实验室中,点燃了易燃易爆的物品,自己也葬身其中!南京邮电大学在我国也算是名校之一,能够考上它的同学绝对是历经了千辛万苦,而且研三的同学马上就要毕业了,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让一个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人,走上了这条极端的道路呢?根据南京邮电大学官方的通报,该名研究生自杀以后,他的女导师――张宏梅教授被停止导生资格,带的学生被分给了其他导师,张教授的其他事情正在调查中!从这个通报我们可以看出,大伟同学的不幸,绝对和这名女导师脱离不了关系!而且根据大伟的同学透漏,大伟出事当天,导师狠狠的斥责了他!通过张教授过去的学生,我们了解到这名女教授虽然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但是师德方面确实不能够让学生认可!由于她在外面有自己的事业,所以精力有限,花在自己学生身上的时间就更少。平时上课经常迟到,而且经常有事,让研究生学长学姐上课。对学生的要求有非常苛刻,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儿不顺心,在公众场合斥责学生,毫不顾忌学生的感受。大伟同学过去也和朋友说:他感觉自己导师太刻薄。过去就有女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因为受不了压力而轻生的案例,这一次女导师为什么又是“祸害”?其实主要的原因有3个:其一,能够当上研究生导师的女教授,年龄一般都在50岁左右了,很多正处于更年期,脾气非常大,所以对待学生也不会那么温柔!很多网友都给要考研的学弟学妹传授经验,选择导师很重要,珍爱生命,远离女导师。其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本科生不同,由于是导师制,所以学生的很多利益都在导师手中掌握着,比如论文,科研,就业等等,学生们对导师是非常敬畏,少数导师因此也产生了错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私有产物,免费劳动力,学生对导师往往是敢怒不敢言。其三:不少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都是各领域专家,他们除了教师这个身份,往往还有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事业,因此并没有把自己的身份完全认定为一个老师,慢慢的也不知道怎么爱护学生。对于这样盘剥自己学生的导师,真的是大学老师的耻辱,也是大学里的祸害,希望未来大学能够严格考核老师师德,避免这类事情再次重现。你的大学导师怎么样?如果你孩子遇见这样的导师,你怎么办?欢迎留言讨论

父没

“我们导师现在不太敢带女研究生了”我们和高校老师聊聊最近的事

前天,我把关于中大教授的那些文章转发给了一位退休高校教授。我问他,“作为高校老师,怎么看?”他回答我说:“这些没有涉及实质性的行为,小打小闹,顶多警告,应该动不了根基。” 在他看来,摸头发、强抱袭胸、勾肩搭背……只能算作不良作风。但在不到 24 小时后,中山大学发布最新处理结果,作出停课处理,并取消该老师硕士生、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不过,也是在和他深聊后,我才意识到,在高校里的生活的教师们,对于“性骚扰”的敏感程度,与我的想象是很不同的。在大学里,一个科研项目的重要负责人,是响当当的名头,是整个学院乃至学校的金字招牌。他说,“小打小闹的事情,对这种大咖来说,顶多警告下。”我尝试询问作为教授的前辈,哪种程度的骚扰才能算作是“实质性”的行为,会被严惩。他给了我一个这样的答案:强奸发生;一条命,或者半条命;女生抑郁或自残。这是他的猜测,但也是大部分还没被遗忘的案例的典型特点。我也尝试询问,他对最近发生的相关性骚扰案例的看法,他说:“如果只是暧昧行为,很难界定,更难追责。”他认为,大部分人都是“有贼心没贼胆”的。一步步试探,得手了,就再进一步。没得手,收敛一阵,所以才会导致了更多“暧昧”的骚扰行为。不过,不同于公共场合的性骚扰,在老师和学生绝对的权力不对等的状况下,这种校园里打着“暧昧”旗号的试探,让原本抱有崇敬心理的学生,无法声张,也备受煎熬。我曾做过一个 30 人的小范围调查,关于师生间的界限,以及学生们遇到觉得过分的情况有哪些。我收到了一些这样的反馈:带色评价外貌、身材;单独约晚上散步;单独约出去吃饭;邀请加陌陌好友;拉手按肩表亲昵;这些,都是真实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经历。我还了解到一个经历,有位六十岁的老教授对女学生当面说:“只要你天天陪着我,我把所有的知识经验都传授给你,收你当关门弟子。”一个女生对我说:“不是我大惊小怪,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男性,我可以视为表示好感或追求。可那个人是老师的话,不行。”“因为,我很难拒绝。”在这个小小的调查里,我无法轻易下定论。但给到我的感受是:现在的学生对于“性骚扰”的认定,似乎和一部分老师的标准是完全不对等的。当时之所以做这个调查,是因为我收到过一次学妹的求助。毕业前的一天,有位学妹发来微信,说有位老师约她晚上去他家里,要讨论课程设计。她很奇怪,明明可以白天在办公室讨论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晚上去家里问?推辞了两句后,她说白天再去学院找他。老师说:“只是讨论课程设计而已,你不要多想。来吧。”她有些慌了,不知道如何接话。当时,她在准备出国的节骨眼上,需要高绩点,生怕得罪了他,期末分数会很低。我也不知道这种事情如何解决,就让她去咨询院里风评很好的另外一位老师。那位老师建议她不要太生硬,直接拒绝驳人颜面,“要不你就说舍友也想一起学习吧。拉多个人保险些,也能探探口风。”慌神的学妹照做了。没想到,老师很快回复过来:“不行。我只邀请了你一个人。”师妹最终没有去。但自那以后,她总是小心翼翼审视身边每一位老师,戒备心很重。和很多经历过类似事情的学生一样,她开始对老师产生困惑:“是我太敏感了吗?保持界限感,不是老师应有的觉悟吗?”可不是所有高校老师都会这样认为。那位给出建议的老师听说后续后,无奈笑笑:“他们心里清楚,这些事(单独邀约,陪酒吃饭)根本扯不上性骚扰。即便被传出去,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他提起另外一个同事,带女学生去外地比赛,半夜穿裤衩背心去敲门聊天,也没觉得不妥。想起我曾非常喜欢的另一位老师,饱读诗书,风度翩翩。然而,每周总喜欢挑一两个女学生“重点培养”。酒局上过三巡,调笑言语和滑腻目光,挥之不去。后来,学院领导找他谈话,他不以为意:“一起出去吃饭而已,有什么问题?”正因为高校里对于“性骚扰”的认定并无定论以及明确界限,即使发生了类似暧昧的事件,无论是当事人的同学、风评很好的老师,都无法给出一个合适并且明确的做法。这种无法界定为“性骚扰”的师生越界行为,很可能就会滋生了每一个无法想象的后果。我尝试和开头提到的退休教授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书读得这么多,反而如此做人?”“读书是读全书,做学问是读偏书,这不一样。”他认为,许多身在学科研究一线的老师,常年待在实验室里,能接触到的女性只有自己学生。成为名声显赫的教授前,他们也曾是学生,长期隔绝在象牙塔中。而从学生到教师,只不过是几篇论文和一个学位。一旦待遇和地位上升,膨胀和诱惑随之而来,“有些人一心钻学问,活在自己世界里,会容易心理扭曲,身份错位。”这两天看到新闻后,我还给很喜欢的一位学者发了邮件,咨询他的看法。他发来一篇名为《我把心剖出来,告诉你为啥别搞师生恋》的文章,是一位国外高校老师的自白。作者分享了自己接受的上岗培训准则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一般而言,这种辅导必需在办公室或者咖啡馆、图书馆等合宜的公共空间展开。如果在办公室进行单独辅导,而办公室又没有 面向走廊的透明玻璃,那么循例应当将办公室的门打开,以示避嫌。”这很重要。保持师生之间清晰的界限,不只是对教师的警示,也是一种保护。这甚至也可以是我们接下来建立准则的一些参考。这种界限的不明确,也会导致另外的一种极端——一些谨慎的教师更加拿捏不准与学生相处的模式。上次陶崇园事件,我们曾经采访过一位大学男老师。他说,自己现在的习惯是,“同学找我问问题,我会自觉地保持距离”、“不会轻易找任何同学帮忙,因为这是加重同学的负担”。最近,和一位讲师的聊天,他提到现在高校圈有些导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甚至不敢招异性研究生,想要尽量避免有风险的单独相处。而我所遇到的大学老师中,的确大多如同他们这样正直自觉,甚至有些刻意避嫌。每当高校负面消息出现,他们心痛又无奈。面对错失身份边界感,做出不可饶恕事情的同行,他们也希望努力找到证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赞同公开调查和公布处理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探讨,尽快达成一个关于界限感的共识。聊到最后,前辈给我发来了一个视频。台上的人侃侃而谈:“我在人类中的女人缘不是很好,但是我在猴子社会里的女人缘还是不错的。”那是一场名为《我们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的演讲,主角正是那位中大教授。“猴子表示好感就是直白抚摸,有可能他真就这么钻进去了,把自己当猴王了吧。” 前辈尝试对他的行为进行"学术"揣测。不过,我还是坚定地回了一句:“抱歉,我觉得这不是理由。”本文转自我要WhatYouNeed,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移是

那些禽兽导师教授为何能在女大学生身上频频得手?5个原因

近期,大学校园里频频爆料出女大学生遭受导师教授性侵事件。先是北大经济学院14级学生爆料北大数学中心博导冯某劈腿数十人,插足本科生、出轨已婚女!紧接着,12月6日晚,上海财大会计学院的一名女生,在网上曝出55岁的已婚知名教授钱F胜,以讲题为由,在校园里公然将她锁进车内进行性骚扰的帖子。根据受害人爆料的信息和多方回应,我们发现无论是北大的冯某,还是上海交大财院的钱某均是"惯犯",涉及的受害人远不止举报当事人一人。大家不禁想问,冯某和钱某按理都是在学校有头有脸的教授、研究生导师,怎么就敢放弃尊严、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不断猥亵性侵女学生,难道就没想到有一天劣迹败露后会断送自己前途这件事吗?不是没想,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害怕过。至于为什么他们不怕,我想大概有以下5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觉得这些女大学生“懂事”。他们认为,女大学生已经成年,不再像中学生时代那样莽撞,开始善解人意,对自己的"试探"不会像中学生那样不理解。所以,他们不用费更多的心思去开导这些女大学生即可"试探"成功。就算失败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二是他们觉得这些女大学生有求自己,成为兔子的窝边草。这一点很关键,往往是这些教授、博导敢于直接对女学生下手的主要动因。他们认为自己对学生有绝对的控制权,比如在论文答辩、毕业评语、考试辅导等方面,导师和教授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正因如此,才让他们敢于大胆过界、敢于提出非分之想,就如豺狼遇见羔羊一般。三是抵挡不住女大学生青春貌美的诱惑。女大学生正是女性身体各方面发育的最好时期,优美的身躯晃来晃去、悦耳的声音频频传来,在青春荷尔蒙作用下,那些男教师难免会对漂亮的女生产生非分之想,把控不在便会实施犯罪。四是感觉她们涉世未深、单纯好哄、容易得手。女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学生,没有太多的社会生活阅历。在谙于世事的教授、导师面前,她们基本就是白纸一张,如何写、如何画全凭导师教授随意,不到穷图匕见、暴露狰狞真面目的时候,她们根本看不出那些教授导师满肚子都是坏水。五是对此类问题没有出现过严厉的惩戒措施。即使以前发生过导师教授性侵女学生的事件,估计也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办法。一方面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像北大这样的全国顶尖大学,怎么能够允许出现这样有伤风化、败坏教育界声誉的事情呢!另一方面,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的人搞出伤风败俗的事怎么交代?最后,在社会、学校、各方面,包括被害人的共同“努力”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实际上是纵容了某些不良教师的犯罪行为。

太空侠

《自然—通讯》发表一项新研究:鼓励男导师指导女研究生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新研究鼓励男导师指导女学生?数百学者强烈要求撤稿》,说的是《自然—通讯》发表新研究:鼓励男导师指导女研究生。这一研究论文发表以后,受到科学界的质疑,有质疑论文数据不可靠的,有质疑论文依据和结论太过草率的,还有质疑这种论文即使数据正确,但是冒犯和歧视了很多女导师,就应该被撤稿,引起了国际上科学界的广泛讨论。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有2个女导师,一个副教授,一个正教授,也刚好分别都带了一个女研究生,毕业答辩的时候,都是各自发表了一篇3区SCI论文,没有做出太多出色的科研成果。毕业之后,一个去了三本大学当基础课老师,科研和论文算是彻底放弃了,几年过去了,也没有再发表过一篇论文,职称依然停在讲师职称。另外一个女研究生,毕业去了公司当销售,更是与科研工作无关了,做了几年还是一个普通销售员。而这两个女研究生的另外一个同寝室的女同学,相反,跟了一个男导师,教授职称,也不是什么学者,但是毕业答辩的时候,发了两篇二区SCI论文和两篇三区SCI论文,也拿到了各种研究生该拿的奖学金,毕业之后进入一所二本大学当实验员,两年时间又发表了几篇SCI论文,又拿到了省级科研项目,很快就评上了副高级实验师。这三个女研究生本科都是同一所211大学毕业的,学术基础和背景来说,应该都相似。要说最大的区别,就是导师性别不同。当然,这和科研界女性科学家本身偏少是有很大关系。大多数女导师,并没有把科研当作毕生的追求,而是看成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自然不会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这自然也会导致她们所带的女研究生做科研的时候,很难快速触及科学界的前沿,做出优秀科研成果的概率和日后学术生涯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反,男导师多数都有把科研当作毕生追求的想法,会更加愿意去参加学术会议,结交各种学术界同行,亲自了解科学前沿课题,他们所带的研究生,不管男研究生,还是女研究生,都能获得更好的科研成果和学术生涯发展,这也符合“有付出,才有回报”的自然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并不是性别歧视,而是间接说明了“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有所收获”的基本人生哲理。

其往无穷

这个“慈眉善目”的女导师竟逼死了自己研三学生,如今被开除

她叫张宏梅,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单看履历就知道张宏梅教授还是有水平的,其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器件、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就是这样一位本该让人尊敬的女教授,女导师,而且看上去“慈眉善目”,竟然会是亲手逼死自己已经读研三的学生谭大伟。去年年末的一天,这名叫谭大伟的研三生不堪导师张宏梅长期辱骂,压榨,在实验室自焚。看看这张脸,怎么也无法想象竟会是逼死自己学生的凶手,但是,也就是这张脸背后掩盖了一位女导师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据同校其它同学反映,张宏梅每节课几乎都迟到,不知道什么原因,还常指示学生半夜去实验室拿东西,在办公室经常大声骂学生,甚至有时候让研究生来代课。张宏梅还有自己的公司,主要从事化工材料,生物试剂研发销售,危险化学品销售,张宏梅经常让自己学生帮自己干私活,曾经多次安排谭大伟去灌溶剂,封装后给客户送去。张宏梅会给一定报酬但不多,而且张宏梅还经常克扣学生的钱。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研究,还耽误学生宝贵时间,其学生嫣然成了她的私人廉价劳动力。更有甚者,张宏梅还不让谭大伟考六级,不给改论文,想方设法让谭大伟延期毕业,作为一名研究生,遇到这样的导师,恨不得早一天离开老师的魔抓,但是,生杀大权却在张宏梅手里,不让毕业,让论文不通过这是让一个研究生最绝望的事情。谭大伟家境贫寒,性格内向,每个月研究生补贴600块都省吃俭用,导师每月补贴两三百元还被克扣,即使这样,谭大伟每个月还有几百块余钱,据谭大伟同学说,谭学习刻苦认真,经常是一个人,上课都做第一排,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做实验,连周末有时候也不休息。就是这样一位本该有着光明前途的学生,却毁在一位女导师手里,25岁,人生的美好才刚开始就结束了,让人惋惜。正义终会到来,2020年1月10日,南京邮电大学发布通报,确认张宏梅作为高校教师,师德失范,情节严重,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撤销教师资格,解除与张宏梅人事聘用关系。之前,教育部明确了几类教师将被解聘开除,一个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一个是编制内开辅导班的,一个是消极授课的,很显然张宏梅上课消极,忙于自己事务,同时教育部针对违法师德行为的零容忍也是这次针对张宏梅作出处分的重要依据。研究生,真心不易,读到研三眼看着就毕业了,本是希望却变成绝望。这对一个本身就不怎么富裕的家庭更是沉重打击,辛辛苦苦培养出一位大学生就这样被毁了,还有多少正在读研的学生也或多或少面临如此境地?还有多少研究生在忍辱负重?读研路的幕后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事情我们不曾知道?如果您或您的孩子将来要读研,你还愿意吗,还会支持吗?欢迎大家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告知速删)

90后女博士获聘大学教授、博导!网友:别人的28岁……

90后女博士获聘大学教授、博导?今早,这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们的热议这位上了热搜的女博士就是南方医科大学近日引进的李琳教授李琳 南方医科大学官网 图据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9月16日更新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女博士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官方简历介绍,李琳主要从事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学研究,2014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李琳的研究领域包括开发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研究哺乳动物生殖系细胞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她曾于2018年6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ell Biology》发表题为《Single-cell multi-omicssequencing of human early embryos》的论文,并曾在《Cell》合作发表《The Transcriptome and DNA MethylomeLandscapes of Human Primordial Germ Cells》一文,以及在《Cell Research》合作发表《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一文。作为李琳的引进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显示其人才类别为“优秀学术骨干”。此外,出生于1980年的高学飞、出生于1981年的官道刚、出生于1989年的汪妹等人也在此次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引进“优秀学术骨干”之列。其中,“准90后”汪妹也是一名女博士,此前在南方医科大学本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发育生物学研究。优秀学术骨干将有不错的待遇▽创建于1951年的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今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曾发布招聘启事称,该校全新推出高层次人才全职引进聘任政策,诚聘海内外英才,共同实现“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建设目标。招聘岗位设置包括特殊领军人才、学科领军人才、优秀学术骨干以及优秀青年学者。其中,优秀学术骨干的定位为“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获得较优秀水平的学术成果,科研活动高度活跃,学术上具有很好的创新突破潜力,未来能带领某学科领域或学术方向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和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具有成为学科领军人才的潜力的青年学者”。针对优秀学术骨干的待遇与支持条件包括↓70-90万协议年薪(税前);180-220万安家费(税前);300-400万科研启动和科研条件建设经费;提供人才过渡房;必要的科研、办公条件;根据水平聘任教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科研助手、研究生及博士后招生计划;规划统筹科研及人才项目申报;协助办理配偶工作调动及子女户口随迁;中国国籍的引进人才可按政策要求纳入事业编制。网友纷纷羡慕不已:比我美貌,还比我有才华关键发量还如此惊人也有人调侃:博士终于有机会比博导年轻了更多人比较完自己的28岁后默默献上了膝盖…只要有能力年龄慢慢变得不是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90后”青年学者走向学术前台▽2017年,浙江大学90后博导杨树也一度引发关注!据了解,杨树出生于1990年6月5日,20岁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4岁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据公开报道,杨树是首批香港博士奖学金获得者,已在TED、EDL等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数十篇。她的研究成果被工业界杂志如《Compound Semiconctor》等广泛引用。另一位90后成员刘明侦也被聘为电子科技大学女教授18岁进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学习21岁以全系第一名毕业22岁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23岁Nature发表论文24岁拿下牛津博士25岁被聘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读博期间,她所在的团队主攻以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为核心的太阳电池器件。她在《自然》正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完全摒弃了染料敏化典型的介孔结构,利用真空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了高效的平面异质结结构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为该电池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认识。真想为这样的有为青年拼命打call!来源: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网友评论等编辑:岳靓审核:王小龙

取境

55岁上财教授反锁车门猥亵女研究生,多名女生站出来称:他是惯犯

导语: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老师的话,老师教书育人向我们传授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但是也有不少老师借着老师的身份做着禽兽不如的事情。上海财经大学一名女研究生曝光自己遭受该校一名钱姓教授猥亵,事情发生之后女生患上了抑郁症。我们一起来看看。爆料女子在今年被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其中有一门《财务会计前置课程》,而涉事老师就是这门课的老师钱某胜。钱教授今年55岁,在业内比较有名,担任多家上市企业的独立董事。而他的考试非常难,因此不少学生都会和他搞好关系,请他吃饭。爆料女子也不例外,出于礼貌她对钱教授表现得非常恭敬。下课之后,女子独自在电梯前等待同学时碰到了钱教授,钱教授盘问其是否成家了,得到她单身的回答之后,主动要求加她好友。对于一位业界大拿要加自己的好友,女子受宠若惊,可是没想到却是自己噩梦的开端。一开始两人交流还比较正常,可是渐渐地钱教授的信息越来越趋向于暧昧,比如“晚安”、“照顾好自己等等”,这时女子还觉得老师比较亲切,是关心学生的好老师,也给予正常回复。可是接下来两个月,钱教授开始频繁给女子发信息,并且内容越来越“过于关心”,比如“要按时吃饭,要找个男朋友,你一个人在上海应该有人照顾你”等等,女子逐渐开始不安。可是女子向朋友抱怨此事时,可被朋友告知是她自己想多了。钱教授的信息渐渐变成“宝宝、喜欢你”,发送“亲亲”、“抱抱”的暧昧表情,女子多次试图转移话题,并故意不及时回复。因为钱教授是任课老师,女子一直不敢撕破脸。然而就在这门课的最后一课,女子以为终于熬过去的时候,她却遭遇到钱教授的强制猥亵。当天晚上9点最后一节课后,同学都排队向钱教授提问。轮到受害女子时已经很晚了要关教室门,钱教授表示边走边说。等到出了教学楼,钱教授表示在车上说吧,顺便把你送到校门口。可是他却把车开到一条小路上,关掉车灯,突然抱向女子舔她的耳朵,亲她的嘴。女子吓坏了可是怎么也打不开车门,钱教授继续得寸进尺,把手伸进女子的内衣,又摸又舔,还把自己的裤子拉链拉开强制让女子用嘴亲敏感部位,最后还把自己的手指伸进女子下体粗暴乱动。事后面对女子的哭诉,男子表示“你把我当家里人吧,好不好?当家里人,就是哥哥。把我当恋人吧”。对于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面对女子“你就是想睡我”的质疑,男子表示“我们这个年龄,这种技能都很少了。我只是心疼你,想照顾你”。难道男子的心疼、照顾,就是这种侵犯的方式吗?事件曝光之后,很多人谴责教授衣冠禽兽,怎么能做出这种事,而且有多位女生站出来称曾遭遇该教授的性骚扰。还有网友爆料称“自己父亲是这个学校毕业的,这个钱教授是个惯犯,早就名声在外”。对于事件真假,目前上财表示将展开调查。然而,也有不少网友指责受害女子,认为她是不正经的女人,半夜跑到教授的车上不知检点,自己和教授搞暧昧才会让人家会错情。这种指责是错误的,但同时也给广大女性提个醒,在面对这种初始阶段的言语骚扰时,一定要果断不拒绝,不要想着使用拖着、转移这种方式,这样有时候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一旦发生这种事,惩罚是别人的,伤害才是自己的。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了解社会新鲜事,记得:点个关注哦!

又一教授导师资格没了!门下在读研究生已换导师,看看是哪所大学

对于研究生来说,有一个人极其重要,他不但是学术培养的引路人,更是其毕业“生杀大权”的掌控者,也是研究生毕业论文连带责任的承担者。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讲,研究生成也在导师,败也在导师。遇上一个好的导师,那是一生的幸运;遇上一个黑心导师,可能还会搭上性命。对于大学老师来说,导师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导师更是一种无上荣耀的光环,代表着高校对其学术和师风师德的认可与肯定。但是,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却时不时冒出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无良导师,不但被就职高校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有的甚至还受到行政处分。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杨宝德,疑因导师传递的压力过大,跳入灞河溺亡,其导师被取消博导资格;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泽民,留下长达7页的泣血遗书,控诉其导师徐某对其不闻不问、让其延期毕业,从教学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翩然而逝,让人扼腕叹息,更让人质疑高校对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管理。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哪壶不开专提哪壶,越是质疑,关于研究生导师的狗血猛料越是接二连三的爆出。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某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钱某,骚扰所教学的女研究生,并在自己的车里对其实施侵犯,事后被上财开除,撤销副教授职称,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北大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导冯某私生活糜烂,以欺骗隐瞒等方式,与多名女性发生不正当关系,被受害学生举报并查实,北大对其进行了解聘,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同时还取消相关人才计划。这些无良导师,不仅仅害了在读研究生,也给所在高校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其本人也受到应有的惩罚。尽管大报小报、网上网下大篇幅揭露这些师风师德败坏的黑心导师,但仍然还有不收敛、不收手的研究生导师。5日晚间,又有大学在官微发出通报,称学校依据相关规定,取消张某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并将张某门下的在读研究生,在征求个人意愿之后,全部转由其他导师进行后续的培养与指导,后续的相关调查仍在进一步进行之中。那么,这所大学究竟是谁呢?它,就是“两邮一电”之一的南京邮电大学。元旦前夕,南京邮电大学下属的材料学院实验楼某房间发生爆炸,该校2017级研究生谭某在同学们做后实验离开之后,用打火机引爆了实验室的化学品而身亡。直到几天前,谭某的母亲坐在南邮校史楼顶撕心裂肺地大喊“还我儿子”,谭某自杀身亡的信息才为更多的人们所知悉。据谭某的同学讲,读研期间谭某一直遭受导师张某的辱骂,并且还动不动就威胁不让其毕业,以至于谭某重度精神抑郁。事发当天下午,导师张某梅拒改谭某的论文,而且强迫其签署延期毕业承诺书,并让其赔偿氮气实验费。谭某最终在做完实验之后,选择了与实验室一起毁灭,给亲人留下无尽的伤痛。南邮宣传部有关人士表示,导师张某梅开有公司,确有让研究生参与其公司业务和谩骂侮辱学生的行为。后续的调查处理如何,只有进一步等待。也就是说,南邮张教授被取消导师资格,是因为对研究生施加了精神方面的暴力,并非北大博导冯某、上财副教授钱某那样的生活作风问题。看到南邮的这则信息时,作为家长内心十分难受。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导师负责制无疑是成功的。但是,这一起又一起导师侵害研究生切身利益的事件,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的消逝,似乎在不停地泣血哭诉:在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研究生的合法权益?如何约束研究生滥用导师权力?如何加强导师师风师德建设?导师的歪风邪气就真的刹不住吗?真心期待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真正重视起来。如果这些接二连三选择跳楼的研究生,面对导师的精神逼迫和强力施压,像西安、海南近来发生的学生弑师事件那样,施之以暴力报复,那将酿成更大的人间悲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研究生导师,对学生严一点、苛刻一点,这本身没有问题,但凡事有个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往往会适得其反,害人又害己。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导师要求学生之前,轻声的问一下自己:“这样做,换作是我,能接受吗?”多数导师也是由研究生成长而来,难道说导师就忘记了自己读研的艰难了吗?且不说,作为导师还要受到师风师德的约束。导师侵犯研究生权益屡禁不止,一个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成本太低。如果因为导师原因引发研究生跳楼的类似恶性事件,让导师倾家荡产,让导师失去自由,让导师无容身之地,那些无良导师是不是还会这样嚣张呢?在加强高校导师队伍师风师德建设的同时,亟待建立与导师负责制并行的研究生合法权益救济机制。否则,南邮谭同学的悲剧,继续上演仍是大概率事件。不管导师有多么严厉和苛刻,在读研究生一定要记住,在人格上自己与导师是平等的。如果导师有违规违纪行为,如果自己承受不住导师的言行,一定要大胆地检举、勇敢地揭发、坚决地举报,千万千万不要太为难自己,千万千万不可放弃生命。因为,家里还有亲人!因为,研究生还可以再考!与其轻易地放弃生命,不如把生命留下来,同无良导师的恶劣行径,坚决斗争到底。(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发穷恶

90后女教授惹争议,没有留学经历的她,凭什么成为博士生导师

我国越来越注重教育的问题,为了培养出大批优质人才,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而现在的学生,也越来越想要成为教师,获得“铁饭碗”工作。要知道,教师行业非常辛苦,存在的压力也非常大。而大学教师却与此形成反差,不用和家长打交道,不用为学生升学率而担心,同时所获得的薪资待遇也令人羡慕,晋升空间大。大学教师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薪资待遇的期许,因此他们都会努力想要升级为“教授级别”,很多学生对教授的印象,都是“白胡子老头”之类的。但有位90后的女教授,凭实力成为博士生导师,没有留学经历,因此而受到大家的质疑。90后女教授,凭实力成为博士生导师,典型的靠才华立足1994年出生的“李晟曼”,在重点大学担任教师。她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并且顺利获得学士学位,但她并不满足于此,选择继续读博,成功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湖南大学,直接被聘为副教授级别,并且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一般能担任大学教授的学生,首先她的第一学历就是211本科,并且要获得过青年基金,有一定数量的发文。虽说李晟曼自上大学开始,没有什么留学经历,却能担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而有很多网友质疑,她凭什么?李晟曼能担任博士生导师,靠的是才华和天赋,曾经在SCI发表过的论文就超过10篇,没有留学经历也照样优秀,典型的靠才华立足。担任“博士生导师”需满足这些条件博士生导师并非级别,只是资格的一个说明,能证明你具备带博士的大学教师。其实如果学校批准的话,讲师也是可以博士生的。但一名博士生导师,他的能力一定要够强。需要在所学学科的学术造诣方面有比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并且学术水平要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名列前茅,在某些方面需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通常博士生导师都已经获得了教授职称,就像李晟曼,只有特别优秀的讲师、副教授才能够担任博士生导师,具体条件如下:首先: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并且可以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存在的指导博士生责任,有协助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所培养出的研究生质量优质;其次: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者在国内外曾协助过指导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第三:有课程教学经历,正在承担或承担过一定工作量的研究生或本科生的课程;最后: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的年轻教授可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通常都需要获得博士学位。想要成为一名“大学教师”,自身能力要过硬1、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这点是想要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必要条件,想要担任大学教师,首先就要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而这一点,通常都是被学校招聘后,由当地的省教育厅组织培训,考试通过的话,就可以在网上申请通过,之后才能够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2、具有高学历从国内的众多高校来看,不同级别的大学对老师的学历要求也不同,如果应聘的大学是知名高校的话,那么至少是国内一流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要么就是国外部分著名大学博士毕业生。要是普通本科省属院校的话,一些特殊专业,即便是硕士研究生也能够成功被录取。但多数专业都要求是国内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才可以。3、科研成果想要担任大学教师,除了学历要达到要求之外,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傍身。成果等级越高,那么你成功被录取的概率就会越大。比如你的科研成果获得了省级或国家级的奖项,就能大概率地担任大学教师。毕竟,大学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更高级一些,并且还能提高自身在学校的声望。【写在最后】从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条件来看,博导的学历参差不齐。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对老师科研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界竞争日益激烈,想要担任博士生导师非常困难。而90后李晟曼,却能凭借自身实力,荣获了博士生导师的资格,足以证明她的能力够强,成功的背后必将离不开她的努力和刻苦,这份精神值得学生学习!#大学#本期话题:你对李晟曼有什么看法?

世蕲乎乱

90后美女教授,毕业当年就被聘为博导,高水平论文数量令人羡慕

一说到大学教授,很多人脑海里浮现出来的都是中年人的模样,但是近年来,很多年轻的90后成了高校教授,有的教授甚至年龄和学生相仿,高校教师年轻化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趋势了。今天,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位90后美女教授,她毕业当年就被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的领域非常高大上,截止至目前为止,已经发表了20多篇高水平的论文了。王虹她的名字叫王虹,初看她的照片,如果不说出她的身份,相信大部分人会认为她是一名研究生,或者是本科生,而事实上这位样貌姣好、看起来非常年轻的女生是中国矿业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91年出生的王虹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而大部分同龄人可能还在读博士,她的求学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王虹王虹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她说自己的天赋并不高,靠的是明确的目标和勤奋努力。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出国留学,王虹是一步一个脚印跟着自己的小目标慢慢走过来的。王虹本科考入的是天津大学的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她的成绩并没有特别好,但是她逐渐了解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确定了保研或者出国留学的目标。从此之后,她就开始努力学习课程,每年她都能拿到较好的绩点。最后,她获得了保研资格,不过,为了让自己的经历更加丰富,她放弃了难得的保研机会,选择出国留学。中国矿业大学对于成功的人,很多人只看到他们光鲜的一幕,却没有看到背后吃过的苦。王虹申请出国留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一开始申请了美国的一些名校,但是并没有难道好的offer。不过,她并没有被这些失败击退,在她的努力之下,终于拿到了南洋理工大学的offer,还拿到了博士研究生奖金。老祖先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南洋理工大学在读博士期间,王虹跟随导师研究一个非常前沿的领域--微纳米机器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小编做了简单的了解:微纳米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方向,在生物医学、军事和微纳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以生物医学领域为例,微纳米机器人可以模拟人体生理环境,搭建细胞组织,还可以在人体内运送药物,做无创手术等。看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大概了解到微纳米机器人的高端了。纳米机器人对于研究生和博士来说,能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王虹一共发表了14篇,SCI引用总计300多次,除此之外,还有不是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全部合计20多篇。她的战绩另无数科研人员羡慕不已,这也是她有实力成为90后教授的原因。王虹进入中国矿业大学之后,王虹迎来了新的征程,她作为一名90后博士生导师,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就是她和她的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更容易亲近交流,劣势就是她年纪比较小,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只有更加努力和输出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才能有说服力。对于中国高校教授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你是怎么看的呢?你希望你的导师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