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线调研 | 我国农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能参

一线调研 | 我国农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国研智库、《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联合课题组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产品生产,以及林业、草原和卫生害虫防控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我国农药行业历经近70年的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稳定农业生产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当前我国农药行业还面临着社会对行业发展认知存在偏颇、高毒农药禁用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十四五”时期,有必要客观、准确、理性地认识农药行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深入分析农药行业、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前瞻性行业布局,科学勾画行业发展路径。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一)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我国农药行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近7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完整农药产业体系。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药生产企业约1800家,农药产量151.6万吨,占世界农药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其中,规模以上(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 企业719家,主营业务收入2146.4亿元;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主要农药产品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 还出口到18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我国农药生产总量的60%;其中有10家农药企业进入全球20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农药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随着“零增长”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数据,截至目前,在有效状态的农药登记产品总数为41585 个。从农药类别看,杀虫剂占比42.2%、除草剂占比26.4%、杀菌剂占比26.4%、植物生长调节剂占比2.7%。从农药毒性看,高毒剧毒农药占农药登记产品的1%,中毒农药占14.4%,低毒微毒农药占84.6%。从农药剂型看,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环保剂型的产品占比由2015年的14.9%提高到2019年的23.8%;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的产品占比由2015年的53.0%下降至2019年的39.4%。(三)农药功效依然重要目前,农药在有效防控病虫灾害、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乏、农作物复种指数高、耕地利用强度大,病虫草害多发重发频发。常年发生有害生物有1600多种,严重危害的近100种,需要防治面积70 多亿亩次,特别是防治蝗虫、草地贪夜蛾、稻飞虱、小麦赤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的手段主要还是依赖农药。现代生物育种包括转基因技术虽然可以相互协同,优势互补,也依然不能完全替代农药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农药的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测算,不用农药平均每年可造成粮食损失30%—40%。目前,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药功不可没。同时, 农药在保障其他农产品生产,以及林业、草原和卫生害虫防控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农药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解析(一)社会对农药行业的认知偏颇社会对农药行业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一种常见的误解是将农药归为有毒化学品,剧毒、农残、污染等成为公众提到农药时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甚至农药企业在选择厂址时会常常遭到附近居民的抵制。但从农药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一些重点骨干农药企业,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厂区建设,已经完全采用现代化企业的模式,完全不同于公众固有印象中的化工厂。产生这一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药行业长期存在形象传播失衡,造成并强化了社会公众对农药行业及企业的评价较为负面。在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农药对国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作用以及农药企业的社会形象、作用、技术进步却一直未能向社会进行及时更新、宣传、推广,导致一些民众对农药行业的认知依然停留在生产粗放、环境恶劣的层面。而农药一旦出现问题或事故,便会被迅速放大,在短时间内造成对全行业的冲击,严重影响农药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口碑。此外,由于部分农户缺乏科学使用知识,在实际过程中出现农药使用不当等问题,导致农残超标事件偶发,但有时会被归结为农药自身存在问题。(二)高毒农药禁用难度较大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将高毒农药禁用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食用农产品。但这一政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难题。高毒农药替代转产对农药企业挑战极大,停止生产高毒农药对企业经营效益影响较大。据统计,纳入禁用的10种高毒农药,涉及农药生产企业334家,原药及制剂的年销售额30多亿元,利税5亿多元。目前,高毒农药销售额占比超过50%的企业有28家,全部生产高毒农药的企业有10家,禁用高毒农药对这些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尤为突出。与此同时,技改转产需要大量资金。根据相关部门测算,中等生产规模高毒农药生产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和工艺,转产高效低毒农药需要资金1亿元以上。这对因停产效益大幅下滑的农药企业来说是难上加难。此外,当前国内高毒农药生产涉及企业员工1万余人。一旦禁用后,替代转产受资金、技术、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毒农药企业面临倒闭破产、工人失业的风险。(三)农药企业得到支持相比差异较大农药企业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均属于精细化工品,进项税率为13%,农药作为农资生产环节的主要产品,受国家“三农”扶持政策优惠,享受9%的销项税率,这就出现了4%的销项税差。相较医药17%、兽药13%等化学原料药的销项税率,农药企业为当地贡献的应缴税收明显较低,致使农药企业在项目审批、企业发展规划中受到的支持低于医药、兽药类企业。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增值税留底返还企业的普惠政策,但由于农药企业缴税少、对当地经济贡献小,故各地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发展希望得到更多扶持。(四)农药登记管理更加严格新版《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对农药登记、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详尽的要求。按照新的农药登记要求规定,企业登记费用将会显著增加。一个老的原药产品登记需要700—800万元,制剂产品也得上百万元。企业自行创制的产品登记则需要三千万元以上,且登记周期长,最少需要3—5年。巨额的费用和较长周期,使得企业负担过重, 拖缓了企业转型升级进程。(五)地方政策执行效果与预期产生偏差长期以来,我国农药企业建厂分布缺乏系统规划。新的农药管理职能调整以后,农药生产许可由各省办理审批,缺乏全国统一规划布局的问题更为严峻。例如农药企业进园区,由于各地政策宽严松紧不一致,导致近半企业未能进入化工园区,甚至部分企业还处于环保敏感区域。“化工围城”、“城围化工”问题日益显现。此外,新的环保政策出台以后,部分不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被迫向中西部迁移。中西部地区为加快引进这些企业,出台诸多利好产业优惠政策,加速了企业搬迁进度,但对于持观望态度中的企业而言,由于搬出地政策未定,其搬迁反而成为择地再建新厂,既不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也不利于控制新增企业数量、调控产能过剩和维护市场秩序。我国农药行业发展对策及建议(一)加强规划布局,协调政策一致性一是加强国家级、省级层面总体规划,协调各地区农药企业布局,优化农药生产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二是引导建立农药专业园区,有序推进农药生产企业进园入区,同时避免农药生产向环境生态脆弱地区转移;三是加强关联产业的政策协同性,加强政策解读与落实,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四是协调相关部门系统梳理农药化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搬迁以及中西部对于搬迁企业的优惠政策,优化支持政策。(二)优化农药产品结构,完善受损企业补偿措施一是坚定淘汰杀鼠剂以外的10种高毒、剧毒农药,加强农药风险检测与评估,加快淘汰对人畜健康、生态环境风险高的农药;二是加强创新,加大针对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三是对受淘汰高毒农药影响较大的企业, 针对淘汰高毒农药装置、技术改造、人员安置等,进行专项资助、补贴,助力企业顺利渡过转型艰难期。(三)适当调整销项税率,加强生产经营补贴一是参照其他化学原料药将国内农药产品销项税率提高至13%, 整体提升农药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二是对农药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清洁生产、装备升级等方面给予补贴或奖励,促进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向好发展。(四)优化农药登记流程,缩短登记周期放宽对高毒农药替代转型产品的登记限制措施,缩减相同农药产品的登记试验项目,减少重复试验,减轻企业负担,加快企业转型产品的登记进度,推动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五)高度重视行业、企业的声誉管理一是从行业主管层面加强全行业形象建设、宣传工作。一方面拟定年度宣传推广计划,有序开展对外传播工作。另一方面,根据本行业发展需求与特征,定期开展专题性的推广活动。二是鼓励农药行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建立专职企业声誉管理、企业形象宣传队伍, 及时应对突发舆情事件,同时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科普与企业宣传,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本文为农业农村部委托课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农业行业发展相关监测-农药产业布局及产业政策》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江宜航 徐 冰麻鑫鑫 张继男 刘帅杰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5期《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社会、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00176)网址:www.chinado.cn公众号:ichinado(中国发展观察)电话:010-68352880

彼正正者

农药行业探讨绿色可持续发展

3月27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农药行业环保技术交流会暨VOCs深化治理与达标技术培训班在江苏省宜兴市落下帷幕。会议探讨了农药行业环保标准宣贯、技改升级等议题,并就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农药协会会长孙叔宝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农药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保证国内国际市场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废水母液、废盐、固废残渣以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处理等;同时,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更新使环保设施淘汰速度加快,环保运营成本持续增加。为此,他从环保角度对农药产业发展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在生产环节要推进集约化生产。提升农药生产的智能化、清洁化、连续化水平,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清洁生产,提高农药副产工业盐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回收利用水平,还要在主要关键危险岗位实现“自动化减人”“机器换人”,提升智能化水平。二是在推广环节要引进先进治理技术。我国农药行业开发应用了许多先进环保技术,如催化湿式氧化技术、萃取靶向分离技术去除特征污染物、RTO焚烧技术、废弃物焚烧技术、高效流化床芬顿氧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多效蒸发技术等,企业应关注和引进这些治理技术,推动行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副所长王海燕认为,理解和执行好相关的生态环境标准对于农药企业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她表示,近年来农药相关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现行相关标准共35项,支撑着农药行业的结构优化和污染减排。“‘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标准将向减污降碳、改善质量、防范风险、生态保护、源头预防等方向发展。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在企业中开展标准培训研讨十分必要。”王海燕说。江苏蓝必盛化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伟群在发言中表示,他们在与几百家农药企业对接后发现,企业在环保上普遍存在一些痛点:一是环保装置反复改造,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二是环保督察趋严,企业面临竞争加剧和环保高压两座“大山”,遭遇空前挑战;三是环保装置带来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安全隐患和风险较大。对此他建议,农药企业可通过与环保企业合作,共建环保共同体,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木偶戏

智库调研|我国农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国研智库、《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联合课题组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产品生产,以及林业、草原和卫生害虫防控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我国农药行业历经近70年的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稳定农业生产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当前我国农药行业还面临着社会对行业发展认知存在偏颇、高毒农药禁用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十四五”时期,有必要客观、准确、理性地认识农药行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深入分析农药行业、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前瞻性行业布局,科学勾画行业发展路径。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一)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我国农药行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近7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完整农药产业体系。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药生产企业约1800家,农药产量151.6万吨,占世界农药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其中,规模以上(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企业719家,主营业务收入2146.4亿元;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主要农药产品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出口到18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我国农药生产总量的60%;其中有10家农药企业进入全球20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农药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随着“零增长”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数据,截至目前,在有效状态的农药登记产品总数为41585 个。从农药类别看,杀虫剂占比42.2%、除草剂占比26.4%、杀菌剂占比26.4%、植物生长调节剂占比2.7%。从农药毒性看,高毒剧毒农药占农药登记产品的1%,中毒农药占14.4%,低毒微毒农药占84.6%。从农药剂型看,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环保剂型的产品占比由2015年的14.9%提高到2019年的23.8%;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的产品占比由2015年的53.0%下降至2019年的39.4%。(三)农药功效依然重要目前,农药在有效防控病虫灾害、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乏、农作物复种指数高、耕地利用强度大,病虫草害多发重发频发。常年发生有害生物有1600多种,严重危害的近100种,需要防治面积70多亿亩次,特别是防治蝗虫、草地贪夜蛾、稻飞虱、小麦赤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的手段主要还是依赖农药。现代生物育种包括转基因技术虽然可以相互协同,优势互补,也依然不能完全替代农药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农药的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测算,不用农药平均每年可造成粮食损失30%—40%。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药功不可没。同时,农药在保障其他农产品生产,以及林业、草原和卫生害虫防控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农药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解析(一)社会对农药行业的认知偏颇社会对农药行业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一种常见的误解是将农药归为有毒化学品,剧毒、农残、污染等成为公众提到农药时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甚至农药企业在选择厂址时会常常遭到附近居民的抵制。但从农药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一些重点骨干农药企业,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厂区建设,已经完全采用现代化企业的模式,完全不同于公众固有印象中的化工厂。产生这一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药行业长期存在形象传播失衡,造成并强化了社会公众对农药行业及企业的评价较为负面。在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农药对国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作用以及农药企业的社会形象、作用、技术进步却一直未能向社会进行及时更新、宣传、推广,导致一些民众对农药行业的认知依然停留在生产粗放、环境恶劣的层面。而农药一旦出现问题或事故,便会被迅速放大,在短时间内造成对全行业的冲击,严重影响农药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口碑。此外,由于部分农户缺乏科学使用知识,在实际过程中出现农药使用不当等问题,导致农残超标事件偶发,但有时会被归结为农药自身存在问题。(二)高毒农药禁用难度较大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将高毒农药禁用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食用农产品。但这一政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难题。高毒农药替代转产对农药企业挑战极大,停止生产高毒农药对企业经营效益影响较大。据统计,纳入禁用的10种高毒农药,涉及农药生产企业334家,原药及制剂的年销售额30多亿元,利税5亿多元。目前,高毒农药销售额占比超过50%的企业有28家,全部生产高毒农药的企业有10家,禁用高毒农药对这些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尤为突出。与此同时,技改转产需要大量资金。根据相关部门测算,中等生产规模高毒农药生产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和工艺,转产高效低毒农药需要资金1亿元以上。这对因停产效益大幅下滑的农药企业来说是难上加难。此外,当前国内高毒农药生产涉及企业员工1万余人。一旦禁用后,替代转产受资金、技术、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毒农药企业面临倒闭破产、工人失业的风险。(三)农药企业得到支持相比差异较大农药企业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均属于精细化工品,进项税率为13%,农药作为农资生产环节的主要产品,受国家“三农”扶持政策优惠,享受9%的销项税率,这就出现了4%的销项税差。相较医药17%、兽药13%等化学原料药的销项税率,农药企业为当地贡献的应缴税收明显较低,致使农药企业在项目审批、企业发展规划中受到的支持低于医药、兽药类企业。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增值税留底返还企业的普惠政策,但由于农药企业缴税少、对当地经济贡献小,故各地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发展希望得到更多扶持。(四)农药登记管理更加严格新版《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对农药登记、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详尽的要求。按照新的农药登记要求规定,企业登记费用将会显著增加。一个老的原药产品登记需要700—800万元,制剂产品也得上百万元。企业自行创制的产品登记则需要三千万元以上,且登记周期长,最少需要3—5年。巨额的费用和较长周期,使得企业负担过重,拖缓了企业转型升级进程。(五)地方政策执行效果与预期产生偏差长期以来,我国农药企业建厂分布缺乏系统规划。新的农药管理职能调整以后,农药生产许可由各省办理审批,缺乏全国统一规划布局的问题更为严峻。例如农药企业进园区,由于各地政策宽严松紧不一致,导致近半企业未能进入化工园区,甚至部分企业还处于环保敏感区域。“化工围城”、“城围化工”问题日益显现。此外,新的环保政策出台以后,部分不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被迫向中西部迁移。中西部地区为加快引进这些企业,出台诸多利好产业优惠政策,加速了企业搬迁进度,但对于持观望态度中的企业而言,由于搬出地政策未定,其搬迁反而成为择地再建新厂,既不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也不利于控制新增企业数量、调控产能过剩和维护市场秩序。我国农药行业发展对策及建议(一)加强规划布局,协调政策一致性一是加强国家级、省级层面总体规划,协调各地区农药企业布局,优化农药生产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二是引导建立农药专业园区,有序推进农药生产企业进园入区,同时避免农药生产向环境生态脆弱地区转移;三是加强关联产业的政策协同性,加强政策解读与落实,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四是协调相关部门系统梳理农药化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搬迁以及中西部对于搬迁企业的优惠政策,优化支持政策。(二)优化农药产品结构,完善受损企业补偿措施一是坚定淘汰杀鼠剂以外的10种高毒、剧毒农药,加强农药风险检测与评估,加快淘汰对人畜健康、生态环境风险高的农药;二是加强创新,加大针对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三是对受淘汰高毒农药影响较大的企业,针对淘汰高毒农药装置、技术改造、人员安置等,进行专项资助、补贴,助力企业顺利渡过转型艰难期。(三)适当调整销项税率,加强生产经营补贴一是参照其他化学原料药将国内农药产品销项税率提高至13%,整体提升农药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二是对农药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清洁生产、装备升级等方面给予补贴或奖励,促进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向好发展。(四)优化农药登记流程,缩短登记周期放宽对高毒农药替代转型产品的登记限制措施,缩减相同农药产品的登记试验项目,减少重复试验,减轻企业负担,加快企业转型产品的登记进度,推动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五)高度重视行业、企业的声誉管理一是从行业主管层面加强全行业形象建设、宣传工作。一方面拟定年度宣传推广计划,有序开展对外传播工作。另一方面,根据本行业发展需求与特征,定期开展专题性的推广活动。二是鼓励农药行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建立专职企业声誉管理、企业形象宣传队伍,及时应对突发舆情事件,同时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科普与企业宣传,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本文为农业农村部委托课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农业行业发展相关监测—农药产业布局及产业政策》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江宜航 徐冰 麻鑫鑫 张继男 刘帅杰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5期聚集智慧 创造价值 传播文明国研智库是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背景下,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属单位中国发展出版社发起设立的智库咨询与传播平台。国研智库依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的专家优势,整合国家部委和首都高校智库资源,创新发展以智库为核心业务的文化产业,包括咨询研究、会议会展、智库园区等业务。其中,国研智库论坛是国研智库品牌旗下的智库交流平台,已成为中国智库行业的知名品牌。作为国研智库品牌的运营机构,国研文化传媒集团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批准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中国智库创新科学园亦城财富中心1号楼7层网址:www.guoyancm.com邮箱:guoyancm@guoyancm.com电话:010-67889142

心心念念

昭通市市场监管局专题调研农资市场全力抓好农资市场监管

昭通市市场监管局专题调研农资市场全力抓好农资市场监管4月2日,昭通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剑竹带队深入昭阳区、鲁甸县农资市场进行专题调研,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资产品质量安全。此次调研,以化肥、农膜为重点,对昭阳区、鲁甸县辖区肥料、农膜生产企业的证照资质、购销台账、标准执行、定量包装、质量控制等进行了详细了解。调研组对昭阳区、鲁甸县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服务昭通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一是要把好质量关,持续保持生产条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为市场提供高质量农资产品,维护市场良性竞争环境。二是要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昭通苹果、马铃薯、花椒、竹笋等产业布局,加快产品研发,优化产品结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三是要谋求高质量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增加产能和市场供给,强化专利和品牌的保护运用,做好宣传推广,促进产业做优做强。据了解,从2018年以来,昭通市肥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均保持100%,产品质量稳定可靠。2021年,昭通市市场监管局已检查肥料经营企业694家,农膜经营企业119家,抽检肥料20组、农膜10组。下步,昭通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农资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台账等制度,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所生产的农资产品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问题可查、质量可控、计量准确;依法查处农资经销活动中的虚假宣传、缺斤短两、假冒商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对农资商品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来源:昭通市场监管】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女保镖

省农业农村厅早稻生产驻点服务组对袁州区农资市场进行调研

3月22日,省农业农村厅早稻生产驻点服务组一行深入袁州区,开展市场调研。首先来到袁州区马家园农贸市场进行调研,走访了多家农资经销店。深入调研了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秧盘等早稻生产物资,详细询问了品种、价格、储备、销售情况。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鼓励经销商备足货源、备好货、稳定价格,为袁州区早稻生产提供强力支持。随后来到袁州区最大的种子企业——江西天稻粮安种业有限公司,现场察看了早稻种子分装、调度、装车等过程。对该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优质稻种子的研发、销售等服务三农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企业再接再厉,充分发挥“芯片”的作用 ,提升服务质量,以更好的种子,更优的服务,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种业企业的力量。【来源:宜春市农业农村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可谓虚乎

昭通市市场监管局:专题调研农资市场,全力抓好农资市场监管

中国发展网讯 4月2日,昭通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剑竹带队深入昭阳区、鲁甸县农资市场进行专题调研,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资产品质量安全。此次调研,以化肥、农膜为重点,对昭阳区、鲁甸县辖区肥料、农膜生产企业的证照资质、购销台账、标准执行、定量包装、质量控制等进行了详细了解。调研组对昭阳区、鲁甸县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服务昭通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一是要把好质量关,持续保持生产条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为市场提供高质量农资产品,维护市场良性竞争环境。二是要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昭通苹果、马铃薯、花椒、竹笋等产业布局,加快产品研发,优化产品结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三是要谋求高质量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增加产能和市场供给,强化专利和品牌的保护运用,做好宣传推广,促进产业做优做强。据了解,从2018年以来,昭通市肥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均保持100%,产品质量稳定可靠。2021年,昭通市市场监管局已检查肥料经营企业694家,农膜经营企业119家,抽检肥料20组、农膜10组。下步,昭通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农资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台账等制度,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所生产的农资产品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问题可查、质量可控、计量准确;依法查处农资经销活动中的虚假宣传、缺斤短两、假冒商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对农资商品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朱波)本文来源:中国发展网

朗读者

辽阳市发改委调研春耕农资价格情况

2021年3月23日,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辽阳县、灯塔市农资市场实地调研春耕备耕和农资价格情况。市发展改革委深入农资销售市场,实地了解农资储量、价格、质量以及农民购买情况。从调研情况看,我市农资市场总体稳定,供应充足,种子、农药价格与上年持平,化肥价格较去年小幅上涨。春耕所用种子和化肥购买率已达 60%以上,由于农药具有危险性,农户基本是随用随买。此外,为确保农民利益得到充分保障,我市多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大农资市场日常监管,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大农资质量抽检,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张晓宇 【来源:辽阳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蓝桥会

朝阳市局联合农业农村局开展备耕阶段农资调研

近日,朝阳市气象局组织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技术人员联合农业农村局展开备耕阶段农资调研。技术人员通过走访种子市场观察点、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盛丰农资及其他种子销售商户,了解了目前朝阳地区种子销售和购买现状。技术人员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全市种子备实量1.47万吨,占需求量的98.72%,已下摆入户种子近1.1186万吨,占需求量的75.09%。春耕生产需要化肥27万吨,已采购储备化肥28.7万吨,占春耕化肥需求量的106.3%,已下摆入户23.85万吨,下摆率为88.33%。春耕生产农药需求量800吨,农药备实量达到992吨,备实率124%,下摆入户量607.34吨,下摆率75.92%。全市使用农膜18500吨左右,其中地膜6675吨,已备实6312.47吨,下摆入户5426吨。各部门正在积极组织开展农资下摆工作,同时加大农资打假力度,保证春耕物资下摆足、质量佳。(作者:李书君 王优 张富荣 审核:李学军 责任编辑:张钰祺)【来源:辽宁省气象局】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谢玄

赵岳平调研供销系统农资供应和春耕备耕工作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通讯员 刘江波 杨婕敏)4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岳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农业委主任委员曾君华一行,前往汨罗市调研供销系统农资仓储、农资配送体系建设和春耕备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市社理事会副主任周傲文陪同。赵岳平一行实地查看了大荆镇惠农服务中心、大荆镇水稻育秧中心、罗江镇惠农服务中心,与相关一线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种子、化肥等农资储备、配送,农资市场价格上涨、供销系统农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情况,详细了解早稻种植面积、育秧等春耕备耕情况。目前,汨罗在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过程中,不断强化供销系统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市场占有份额突破50%。今年农资市场价格高涨,由于全市系统2021年农资储备早、储备量足,系统肥料终端售价比市场平均每吨低300元以上,农药平均低20%-30%以上,充分体现了供销社农资供应稳定器作用。赵岳平强调,全市供销系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扎实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探索开展信用服务。要不断壮大农资供应实力,把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来源:岳阳广电】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外籀

全球农化市场信息周报20210322

01国际市场亚太动态印度油籽贸易机构中央油工业和贸易组织(COOIT)表示,他们已敦促政府在该国促进转基因油籽的种植,以提高国内产量。1994—1995年印度对进口的依赖仅占10%,现在已经上升到约70%,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低下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增长推动的需求增加。据COOIT称,该国的年人均消费量已显示出增加趋势,从2012—2013年的15.8千克增加到目前的19~19.5千克。但印度的油籽单产为1,200千克/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印度和俄罗斯将加强农业合作。印度和俄罗斯的商业协会,科学机构和政府机构的代表同意加深农业关系,同时为定于2021年4月底举行的第三次印俄战略经济对话(IRSED)做准备。本次内容将包含农业物联网,土壤肥力的恢复和保存以及农产品贸易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将于7月1日解除对转基因作物的使用禁令。政府表示,此举将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生产力,这将为该州第一产业部门在该领域接受新的转基因技术打开大门,可能会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益。拉美动态根据巴西农业、畜牧业和食品供应部(MAPA)国际贸易和关系局(SCRI)近日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巴西农产品出口额累计120.8亿美元,同比增长0.4%。中国内地进口额为26.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2.3%,尽管中国内地进口额下降,但仍是巴西农产品的最大买家。此外,巴西前两个月的农产品进口额为25.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农产品贸易顺差为95.6亿美元。巴西咨询机构AgRural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3月11日,巴西2020/21年度大豆收获完成46%,低于去年同期的59%,也是2010/11年度以来的同期最慢收获步伐。在头号产区马托格罗索,个别地区大豆收获临近尾声,但是普遍出现严重的收获延迟。在南里奥格兰德,大豆播种较晚,因此目前收获尚处于早期阶段。AgRural预计巴西大豆产量为1.33亿吨,3月底将修正产量预测值。由于降雨过多,特别是马托格罗索,不排除调低产量的可能。根据AgRural报告,截至3月11日,巴西农户播种74%的二季玉米,低于2020年同期的89%。在大多数地区,播种二季玉米的理想窗口已经关闭。二季玉米产量占到巴西玉米总产量的八成。根据巴西农业和畜牧业联合会(CNA)和圣保罗大学应用经济学高级研究中心(Cepea)联合发表的技术公报,巴西农业行业国内生产总值(GDP)在12月增长了2.06%,全年同比2019年创纪录地增长了24.31%。阿根廷国家农业食品健康与质量局(Senasa)和国家农业技术研究所(INTA)的报告称,玉米丝黑穗病菌暴发。目前,当局与大学科研人员共同研究玉米受害情况,了解该病对主要生产领域的影响。阿根廷CONICET的科学家成功地确定了在低温条件下提高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能力的机制。这项研究指出,APOLO的分子控制着这些根系结构的生长,它与WRKY42的调节蛋白相互作用,而WRKY42又激活了RHD6的基因,这种基因调节触发自由基毛发生长的基因的表达。该研究概述了调节根系生长的分子因素,为气候智能型作物的发展奠定了分子基础。秘鲁利马商会外贸研究与发展所(Idexcam)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秘鲁去年橘子出口2.5亿美元,同比增长36%,美国、荷兰、加拿大和中国是主要出口市场。受橘子出口增长推动,秘鲁柑橘类水果去年出口量为24.48万吨,出口额增至2.62亿美元,同比增长37%。在柑橘类水果产量方面,秘鲁农业和灌溉部的农业统计综合体系(SIEA)数据显示,秘鲁去年橘子产量达52.5万吨,同比增长9%,利马产量最高,占44%;橙子产量达55.3万吨,同比增长3%,胡宁以45%占比居首位。欧洲动态欧盟粮食商会(Coceral)在第二次的2021年作物预测报告中预计欧盟27国和英国的谷物总产量为3.068亿吨,略低于早先预测的3.074亿吨,但远高于2020年的2.972亿吨。Coceral将今年小麦产量预测数据从1.43亿吨下调到1.415亿吨,主要原因是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冬小麦播种面积低于早先预期。2021年欧盟27国和英国大麦产量仍预计为6,150万吨,低于上年的6,390万吨。虽然德国和法国的产量将高于2020年,但西班牙的产量预期减少。2021年欧盟27国和英国玉米产量预测数据不变,仍为6,350万吨,高于上年的6,240万吨,因为巴尔干国家的产量大幅增加,其他一些成员国的产量略微减少。欧盟27国和英国油菜籽产量预计从上年的1,710万吨略微增至1,770万吨,因为一些国家的产量略微提高,其中包括德国、法国、英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欧盟委员会建议不再延长对噁唑菌酮(Famoxadone)的批准。值得关心的点在于:即使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收割农作物的工人的接触水平预计也会超过可接受的操作者接触水平(AEOL),且对哺乳动物和水生生物的风险很高。该提案尚未被欧盟成员国付诸表决。委员会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通过。欧盟正式批准新的24-表芸苔素内酯植物诱导剂。天然植物激素已被认定为“低风险”,其15年的批准期将于3月31日开始。它可用于葡萄,叶菜类和甜菜等。欧盟食品安全局就活性物质亚胺硫磷(Phosmet)的农药风险评估发布同行评审。经过评估,将亚胺硫磷作为杀虫剂用在柑橘类水果、梨类水果、桃子/油桃和马铃薯(田间使用)上,欧盟食品安全局提出了适用于监管风险评估的可靠端点,列出了监管框架要求的缺失信息。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消息称,拟制定磷酸钾(Potassium phosphonates)在蓝莓中的进口限量。经过评估,欧盟食品安全局得出结论,根据所报道的农业实践,短期和长期摄入因使用磷酸钾而产生的残留物不太可能对消费者健康构成风险。消费者风险评估应被视为指示性的,将在联合审查乙膦酸和膦酸盐的最低残留限量的框架内进行精确的摄入量评估。俄罗斯农业部农业出口中心发布报告称,2020年俄罗斯出口7,900万吨农产品,价值307亿美元,同比大增20%,打破2018年纪录(出口7,850万吨农产品,价值258亿美元)。俄罗斯向全球150个国家出口农产品。中国是俄罗斯农产品第一大进口国,占俄罗斯出口额的13%,其次是土耳其,占比为10%,哈萨克斯坦的占比为7%。根据俄政府提出的战略,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要在未来3年内再增长50%。俄罗斯农业部预计,2021年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至少要达到260亿美元。奥地利提出拟对某些特定区域限制使用除草剂草甘膦草案。限制区域包括公众使用的区域,例如,公众可进入的运动和休闲区,游泳池,育儿和教育设施,儿童游乐场以及公园和花园。草甘膦目前的批准将于2022年12月15日到期。续签过程将由法国,匈牙利,荷兰和瑞典组成的草甘膦评估小组(AGG)评估。法国法院批准在甜菜中紧急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处理种子,以防治黄化病毒引起的甜菜病害。此前,这项政府的法案已于去年11月由议会通过,但受到环保协会人士的上诉反对。荷兰通过RASFF通报土耳其出口石榴不合格,含农药(抑霉唑)残留。据悉,不合格石榴销往了法国、德国、冰岛和比利时。北美动态美国农业部预测结果显示,2021-2022年度预计玉米面积将增加1.3%,达3,720万公顷。预计大豆的面积增加8.3%至3,640万公顷。预计小麦面积将增加1.5%,至1,820万公顷。春季小麦播种面积减少部分抵消了冬季小麦播种面积增加,从而扭转了两年的面积下降趋势。在其他谷物中,大麦面积预计将保持不变,为110万公顷,而燕麦和水稻面积预计将降至120万公顷和110万公顷,而高粱面积预计将增加到290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预计将下降6.0%,至450万公顷。美国农业部宣布将在本月底之前接受“养护管理计划”(CSP)续签申请。截止今年年底,将超过11,000份合同。CSP是美国农业部最大的耕地保护计划,注册面积超过9,000万英亩。2021年12月31日CSP合同到期的参与者,可以续签5年合同。合同的续签申请于2021年3月31日截止。美国EPA任命Michael Regan为新一任的行政官。Michael Regan列举了他未来工作的优先事项,包括恢复科学和透明度的作用,考虑处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并优先考虑环境公正。农业排放占美国排放总量的10%。为实现拜登总统提出的农业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美国农业部表示,它将接受4月30日前有关气候智能农业和林业政策方面的建议,并将在6月26日前提交一份气候战略供白宫审查。美国农业部就以下4个主题征求民众意见:如何鼓励自愿采取减少碳排放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如何鼓励更多地使用生物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如何降低由于气候变暖而引起的野火风险;以及如何确保气候项目惠及所有生产者,包括社会弱势群体。近日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杂草专家莎拉·兰卡斯特表示,春季在小麦田使用除草剂之前,生产者应关注小麦的生长阶段。施用时间与生长阶段将决定种植者选择什么样的产品。他还指出早除草及按标签施用是最好的防治手段。非洲动态南非农业综合企业在2021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乐观,Agbiz/IDC农业综合企业信心指数(ACI)较2020年第四季度增长3点至64点,达到自2014年第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ACI项下包含10个分类指数,大多数分类指数在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增长。其中,市场份额分类指数增长10点至71点,达到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水平;就业分类指数仅增长2点至43点,仍低于50点的中性值,农业综合企业对增加员工人数仍持谨慎态度;出口信心分类指数下降4点至56点,农业综合企业对出口状况的信心略有减弱,但仍高于50点的中性值。南非设立10亿兰特基金以帮助黑人农民从事商业性农业生产。该基金由南非农业部提供资金,由计划向农民提供贷款的南非工业发展公司(IDC)负责运营,初始期限为10年。卢旺达政府和伙伴组织将设立一个名为“社区环境保护基金”的循环基金,目的是恢复和保护塞贝亚河流域,并以可持续的方式控制河流洪水。几年来,洪水一直影响着河流周围的农业和非农业企业。在塞贝亚河流域进行景观恢复,包括抗侵蚀活动、农林、梯田、茶园、雨水收集池、气候智能农业等。政府也在建造一座75亿卢比的大坝,以遏制塞贝亚河的洪水。这些资金是卢旺达政府通过卢旺达水资源委员会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自然保护联盟)和荷兰发展组织合作筹集的。02 TOP企业动态企业动态拜耳作物科学计划在本季度大幅扩展其“碳计划”。想要参与拜耳“碳计划”的农民需要注册一个Climate FieldView账户。通过这个账户,农民可以记录他们的行为数据,然后他们的声明将由卫星图像验证。拜耳表示到2030年在公司运营的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0%。拜耳公布了作物科学事业部产品研发线项目进展和专项研发(R&D)线最新公开研究动态。2020年,拜耳研发线10个植保制剂商业化,3个生物技术性状项目推进至上市阶段,同时为全球种植者提供430多种全新玉米、大豆、棉花和蔬菜商业杂交品种和新品种。先正达公司将在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市重建其美国工厂,使其成为其北美作物保护部门的总部。此次披露是在对公司的未来需求以及北卡罗来纳州和美国其他州的各个地点进行全面评估之后得出的。公司预计在本项目投资6,800万美元,该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完成。巴斯夫除草剂Voraxor(三氟草嗪+苯嘧磺草胺)获得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登记批准。Voraxor可用于豌豆、扁豆、大豆、玉米、小麦和大麦。Voraxor为加拿大西部的种植者提供针对阔叶杂草快速灭杀解决方案,还可防治冬季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巴斯夫旗下风险投资公司(BVC)决定投资中国杭州工业合成生物技术平台——杭州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恩和生物成立于2019年,目前正在研发其新一代专属生物技术平台。该平台可以为广泛的工业应用实现高价值产品的可持续、经济型生产,例如助力甜味剂、维生素、个人护理品以及作物保护产品等。科迪华已开始在德国Eshbach建造新的综合研发中心,该中心将于2022年开业。新工厂将专注于公司的作物保护解决方案,整合田间科学(IFS)和植物育种,并建立抗性开发研究的卓越中心。安道麦的FirstAct除草剂(精喹禾灵)获得美国EPA批准,该除草剂应用于Double Team高粱作物解决方案。作为一种ACC酶抑制剂,FirstAct具有高效除草作用,并且与ALS除草剂相比,产生抗性风险较小。FirstAct除草剂在出苗后施用,可防治30多种杂草。03 国内市场行业动态据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随着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扩展速度显著加快,草地贪夜蛾也进入活跃期,重发流行态势明显。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在湖北、陕西、河南、甘肃、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等8个省份232个县区发生215万亩,为近10年来第三重发年份。草地贪夜蛾已在云南、广东、广西等西南华南秋冬种玉米种植区累计发生164万亩,同比增加15%。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国家铁路局、国家邮政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部门协同,建立联防工作机制,落实防控任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强化对红火蚁防控及检疫工作。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在京召开202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会议强调,把农资打假作为保障农资供应、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把假劣农资清出市场,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保驾护航。农业农村部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京举行工作会谈,签署部省共同打造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提出加强黑土地保护、强化科技创新、提升粮食生产装备水平、加快农业绿色转型、推进种养加融合发展等5个方面21项具体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代替GB 2763—2019)等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标准自发布之日起6个月正式实施。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对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长春五棵树生物化工园区认定结果的公示,经考核评估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为通过认定的新建化工园区,长春五棵树生物化工园区为有条件通过的现有化工园区。淘宝发布《淘宝网农药行业管理规范》变更公示通知。本次变更中,新增了违禁农药名单、杀鼠剂类目准入要求。该规范于2021年3月22日正式生效。企业动态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三农”综合服务生态。国光股份日前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老厂区(平泉现有生产基地)约有5亿左右的产能,目前处于饱和生产状态,主要用来生产公司的核心产品植物生长调节剂。公司IPO新厂项目正在试生产,待相关验收、备案等完成、达到投产条件后将正式投产。经估算,IPO项目投产后大约有20亿的产能,公司计划在3~5年达产。联化科技子公司部分生产线恢复生产。其中江苏联化一车间 1500t/a 广灭灵(CLZ)项目、二车间 500t/a 索酚磺酰胺(SFT) 项目、九车间 600t/a 丙酸丁酯(XDE)项目、50t/a 嗪草酸甲酯(FM)项目、十车间 300t/a 甲虫胺(LT226)项目、十一车间 200t/a 氟磺胺草醚(CM-1)项目(部分工艺单元)、300t/a 唑草酮(CAF)项目、十二车间 500t/a联苯菌胺(FL923) 项目、十五车间 200t/a 3-氨基-2-(1,3 二甲基丁基)噻吩(ATA)项目等 9 条生产线项目和盐城联化三车间500t/a JG303 项目、四车间 5000t/a 邻氯苯腈项目 2 条生产线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在完成设备调试工作的基础上,可进入正常生产阶段。利民股份代森锰锌母药(TK)及可湿性粉剂(WP)完成FAO补充实验评审,被正式认定为FAO标准,成为代森锰锌新FAO标准首家企业。利尔化学10%的精草铵膦可溶液剂(商品名:金闲耘)登记证件正式获得农业农村部核准,登记证号PD20210344。这也是利尔继2020年11月25日90%的精草铵膦原药登记证件获得核准之后在精草铵膦制剂线上的又一布局动作。山东美罗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多品种绿色高效低毒农药研发、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一次公示。项目拟建设多条生产线及生产车间,生产多效唑、三唑酮、戊唑醇、嘧菌酯、噻菌灵、烯效唑、烯唑醇、丙硫菌唑、噻呋酰胺、氟酰脲、吡蚜酮等原药以及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等产品。转载自:中农立华国际事业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号“生物技术育种”,带你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