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三大院士领衔!浙大宁波研究院首批20个研究团队签约忏情记

三大院士领衔!浙大宁波研究院首批20个研究团队签约

3月26日下午, 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首批20个研究团在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签约入驻。签约的20个团队依托浙江大学“双一流”学科资源和人才优势,结合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创建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产业发展需求,涉及高端装备、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大湾区建设、生工食品等方向。这20个研究团队中,国家级“双一流”学科团队有10个。其中的复杂装备智能设计技术团队、智能制造研究团队、大湾区环境岩土工程与基础建设新材料研究团队分别由谭建荣、杨华勇、李焯芬3位院士领衔。这也是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这个校地共建的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的研究院第一次公开亮相。浙大宁波校区管委会主任章献民说,面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针对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规划,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整合各方资源,开展“高新技术研发、特色产业服务、高新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应用工程研究工作。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本着“立足宁波、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精神,努力建成为宁波市创新人才聚集高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和创新科技发展新引擎。这次签约的20个研究团队将分别纳入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先期成立的9个分院。其中,机械分院4个、能源分院4个、光电分院3个、化工分院2个、计算机分院2个、大湾区分院2个、信电分院1个、控制分院1个、食品分院1个。三大院士领衔各自团队入驻浙大宁波校区党工委书记胡征宇介绍,首批20个研究团队的引进,不但可以促进浙江大学宁波校区相关科研工作与浙江大学一级学科的对接,为宁波研究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队伍和学科保障,更能助力宁波制造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宁波市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据了解,首席专家谭建荣院士(理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系系主任。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重点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领衔的复杂装备智能设计技术团队,将围绕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目标,开展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精密注塑成型装备等复杂装备设计技术攻关。针对宁波市制造业对复杂装备智能设计技术的广泛需求,团队通过与宁波装备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以典型产品为依托、技术难题为导向的技术研发模式,促进研究成果有效转化,助推宁波制造业装备设计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提升。首席科学家杨华勇院士(工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现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领衔的智能制造团队面向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研究移动重载机器人技术,为“宁波制造”创造新亮点。宁波作为制造业大市,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地方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移动重载机器人技术与宁波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结合进行产品化应用开发,可广泛应用于重型机械制造、造船、军工等行业的重型部件抓取、搬运、定位、装配、焊接和大宗货物智能化仓库管理、搬运、码垛、卸垛等。首席专家李焯芬院士(理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前院长)。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及澳门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加拿大工程学会K.Y.Lo奖章获得者,香港工程师学会金奖章获得者,香港特别行政区太平绅士、银紫荆星章、金紫荆星章获得者,已全职入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领衔的大湾区环境岩土工程与基础建设新材料研究团队在已有技术成果基础上,与宁波市重要企事业单位联合攻关,重点聚焦宁波大湾区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土工与污染土治理、海岸防护与生态海堤、基础建设新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服务。目前,团队正与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密切合作,努力攻克宁波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海岸防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难题。团队还开展了静钻根植工法地热能源桩技术研究,与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为宁波市浅层地温能技术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实践和推广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市教育局、市经信局、浙江大学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并见证签约。【关注乐居买房,掌握购房好时机。】

六重唱

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正式入园 宁波科研创新平台再添“生力军”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健 通讯员 钟鑫 李一3月2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在宁波梅山正式入园,标志着占地4.8万平方米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启动高标准实验室建设,为我省科技发展再添“硬核”动力。北航“牵手”宁波,共建新型高水平研究机构,刷新宁波“栽树工程”、建设三大科创高地的速度。2018年6月,在5位院士和1位长江学者的带领下,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启动六个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整个项目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一边搞建设,一边谋发展,一边出成果,该研究院当下已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轻质材料研发、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集聚人才,支撑产业转型,打通科技成果转换“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并累计为宁波60余家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服务,所服务的企业整体产能超过50亿元。同时,研究院依托北航在相关领域的雄厚基础和优势,已孵化3家高科技企业。据了解,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聚焦宁波“246”产业集群,瞄准工程科学领域前沿方向,围绕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高端制造和医工交叉等领域,建设多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实验平台。

蒸蒸日上

今天,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

今天(3月2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举办,标志着占地4.8万平方米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启动高标准实验室建设,为宁波科技发展再添“硬核”力量。2018年6月,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落户梅山,投入宁波科技创新“栽树工程”的热潮。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代表的大院大所,正逐步成为宁波以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此次入园,标志着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在宁波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致力于打造面向前沿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国内一流创新型研究院,为现代航空航天学科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五年内,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汇聚由院士领衔的2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力争取得国家级重大成果6项,省级重大成果12项,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150件,培育和引进重点产业化项目20至30个。聚焦宁波“246”产业集群,围绕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高端制造和医工交叉等领域,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建设若干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实验平台,持续产出高端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与宁波“牵手”两年多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涌现了一批成果: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轻质材料研发、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承担宁波市级以上项目1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14篇,申请发明专利28项,授权8项。科研成果有力支撑宁波产业转型。据介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已累计为宁波60余家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服务,所服务的企业整体产能超过50亿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依托北航在相关领域的雄厚基础和优势,该研究院已孵化宁波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方苑精机有限公司、宁波航大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高科技企业。人才集聚效果初显。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在培研究生300余名。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以强有力的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为宁波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新动能。“宁波将持续推进‘栽树工程’,以引进、共建‘大院大所’的模式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宁波,并持续完善科技成果产出、产业化的市场化良性运营发展模式,抓好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为宁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助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甬派客户端)

古铜萧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今日开园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俯瞰效果图今天,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正式开园。从去年1月10日签署合作协议至今,这所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再一次刷出了我市推进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加强校地合作的新速度。目前,该研究院已引进13支共计百余人的科研团队,与宁波1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家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3家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在技术研发创新、研发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与培育等方面展开合作,形成了“边建设、边科研、边产出”的良好发展态势,有效弥补了宁波研发能力和创新人才不足的发展“短板”。两院院士和行业大咖成为智囊团成员大连理工大学建校于1949年4月,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都是该校的优势学科。这次在宁波建设研究院,实际上也依托了本部的优势资源。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惠晓丽告诉记者:“大连理工大学学校科教资源与宁波地方产业高度契合,双方合作可以说是科教与产业的互补融合。我们在17个一级特色优势学科之上,不仅建设了研究院的五大创新中心,还设立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支机构。”据了解,这五大创新中心分别是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新材料与成型技术,信息、软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与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中的10个产业集群融合互动。值得注意的是,除却信息、软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尚在物色首席科学家之外,其他4个创新中心已与两院院士和行业大咖牵手,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等都已加入研究院的智囊团。优势学科与宁波本地产业融合互动围绕五大创新中心,研究院还依托本部的优质科教人才资源,采取专兼职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筑巢引凤,以大连理工大学领军人物、核心人物为先导人才,打造本土化的高水平人才团队,使大连理工大学的技术优势、技术积累,在宁波“生根开花”。海洋装备强度分析与创新设计团队在教授阎军的带领下,多年来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在复杂海洋环境下针对以柔性管道、海洋电缆/脐带缆、浮式平台系泊系统、抗冰平台、海洋风电等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进行结构设计、实验验证、工程应用的技术,正好与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所精耕的领域相契合。事实上,两者的合作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东方电缆承接了国家863计划课题“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这是东方电缆第一次与中海油研究总院、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接触。据东方电缆海洋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陈凯介绍,脐带缆集电力、液压动力、化学注入、通讯数据传输于一体,还要满足复杂海况的动态响应要求,其材料的强度、抗腐蚀和抗渗透性要求极高,是海底油气勘探、深海生产必需的一种特殊电缆,国内市场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产品所垄断。“多方合作下,我们历时3年终于成功研发出了适合于1500米水深的脐带缆,脐带缆国产化不但让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摆脱了长期依赖进口电缆的局面,也可为今后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提供大量可替代进口的国产电缆。”不过,陈凯也坦言,受制于地理空间,那时候的每次合作都来之不易,不是他们飞到大连,就是阎军教授飞来宁波。如今,研究院在宁波落地,不仅交流起来更方便,企业的需求会得到更快的响应,也拓宽了双方下一步的合作模式。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永如对此也有同样的感受。在他看来,过去他们和大连理工大学本部科教资源的联动,大多以项目形式开展,如今双方的合作进一步上升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上,不仅助推了公司的转型升级,更能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助于将我市铜合金与应用产业这一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成为宁波新材料产业的新名片。据悉,研究院还将着力建设一流科技成果服务运营平台,已引进华杨科学仪器(宁波)有限公司、宁波新冠联机电有限公司、拓中教育OMO创新研发中心等15家企业入驻孵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宁波速度背后的“宁波温度”2019年1月10日,宁波与大连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5个月后,大连理工大学正式发文成立宁波研究院;同年8月,研究院改扩建项目工程立项;2020年1月3日开工建设,11月底整体完成验收交付,团队、设备进场,12月5日开园……这是宁波速度。宁波速度背后还有“宁波温度”。研究院所在的地方,相关建筑早前经历了幼儿师范、外国语学校、甬江职高等教育机构数度使用,大量原始建筑图纸档案缺失,造成设计、审批、建设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改扩建方案迟迟未能定下。得知这个消息后,宁波市科技局、江北区政府等通过多方排摸,奔波于宁波、杭州两地,花了近1个月,终于在浙江大学找到了该建筑的原始设计师手稿。随后,他们又会同大连理工大学设计院,晒制获得了部分有效图纸,为下一步场地改造提供了条件。同期,他们又协助研究院联系租赁了海田大厦一处场地临时办公,帮助购置办公家具设备,开展研究院前期工作。在团队引进和产研合作上,宁波更是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在今年相关人才项目评选前,宁波市、江北区两级科技局等相关部门专程赶赴大连理工大学进行政策宣介,一对一地对团队和人才进行申报辅导。最终,共有4个团队入选,入选率在全市前列。同时,宁波各单位、部门积极为研究院与企业、协会、机构对接合作牵线搭桥,助力研究院“走出去”“沉下去”,尽快融入宁波企业和产业。目前,研究院已与金田铜业、贝发、中科毕普拉斯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吉利、海天、爱柯迪以及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市铸造行业协会等签订合作协议。诸如此类在研究院“边建设、边科研、边产出”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现场办公中得以解决。这也让惠晓丽不胜感慨:“到宁波后,我真切感受到了这里的务实和高效,像服务专班的组建、揭榜挂帅、一对一‘妈妈式’的精准服务,都让我们感到惊喜。”记者 王心怡 通讯员 王虎羽 郑慧慧【来源:宁波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奈天下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

昨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曹淑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参加仪式并致辞。目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承担宁波市级以上项目17项,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轻质材料研发、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孵化了3家高科技企业,为60余家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曹淑敏说,宁波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坐拥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宁波舟山港,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前列,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当前,宁波正围绕浙江省委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要求,持续推进“六争攻坚”行动,致力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初步构建了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等三大科创高地。北航正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优势学科与宁波发展的重点领域契合。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揭牌三年来,得到了宁波各级的大力支持,承担了一批项目、产出了一批成果、汇聚了一批人才,初步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双方下阶段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市校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支点谋划发展布局,持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进共赢,为宁波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贡献北航的智慧和力量。彭佳学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北航给予宁波现代化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北航是一所铸就大国重器、享有崇高声誉的著名学府,与宁波发展战略完全同向、优势特色高度契合,校地合作大有可为。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成立三年来,边谋发展、边搞建设、边出成果,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标杆。希望双方以此次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为新起点,以提高新材料科创高地、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水平为着力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携手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创造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北航一如既往信任、厚爱、支持宁波,推动更多教学科研资源在宁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共同书写名校名城战略合作的精彩篇章。我们将以真诚回馈真诚、以使命致敬使命,为北航在宁波的发展提供最优服务、最好保障。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结束后,曹淑敏、彭佳学一起参观研究院阶段性建设成果,并进行座谈交流。北航方领导和院士赵罡、李椿萱、闫楚良,宁波方领导梁群、施惠芳、陈炳荣及张良才参加。

豕虱是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正式入园,将建若干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实验平台

3月22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举行。北航党委书记曹淑敏,浙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等出席仪式并致辞。曹淑敏对各位领导、院士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她指出,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揭牌三年来,得到了宁波各级的大力支持,承担了一批项目、产出了一批成果、汇聚了一批人才,初步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双方下阶段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市校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支点谋划发展布局,持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进共赢,为宁波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贡献北航智慧和北航力量。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市长彭佳学对北航给予宁波现代化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北航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与宁波发展战略完全同向、优势特色高度契合,校地合作大有可为。希望双方以此次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为新起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携手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创造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仪式结束后,曹淑敏、彭佳学一起参观研究院阶段性建设成果,并进行座谈交流。北航党委副书记赵罡、李椿萱院士、闫楚良院士、校长助理王荣桥,发展规划部、党委宣传部、宁波创新研究院、国内合作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入园仪式。据悉,2018年3月,宁波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约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同年6月份,研究院正式揭牌,采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开启了“一边建设、一边招生、一边科研、一边转化”的工作模式,在5位院士和1位长江学者的带领下,启动6个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重点围绕材料工程、空天装备、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学科领域,搭建交叉型产学研合作平台,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截止目前,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243名,为宁波6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所服务的企业整体产能超过60亿元,承担宁波市级以上项目1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14篇,申请发明专利28项,授权8项。已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次开园是一期实验科研用房,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为研究院6个创新研究中心的专用科院办公楼宇,二期教学生活用房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包括国际交流中心、图书馆、教室、食堂和宿舍楼等,预计于今年12月底竣工交付。曹淑敏一行还参观考察了梅山集装箱码头、梅山湾蓝海工程、春晓渡实验用房、三创基地过渡办公用房、新建实验用房,会见了宁波校友代表和选调生代表并与其座谈。【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前识

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 未来五年将完成这些目标

中国宁波网记者 金鹭 通讯员 钟鑫 沈琴 徐展新/制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在下午举办,标志着占地4.8万平方米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启动高标准实验室建设,为宁波科技发展再添“硬核”力量。2018年6月,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落户梅山,投入宁波科技创新“栽树工程”的热潮。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代表的大院大所,正逐步成为宁波以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此次入园,标志着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在宁波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致力于打造面向前沿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国内一流创新型研究院,为现代航空航天学科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五年内,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汇聚由院士领衔的2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力争取得国家级重大成果6项,省级重大成果12项,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150件,培育和引进重点产业化项目20至30个。聚焦宁波“246”产业集群,围绕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高端制造和医工交叉等领域,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建设若干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实验平台,持续产出高端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与宁波“牵手”两年多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涌现了一批成果: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轻质材料研发、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承担宁波市级以上项目1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14篇,申请发明专利28项,授权8项。科研成果有力支撑宁波产业转型。据介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已累计为宁波60余家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服务,所服务的企业整体产能超过50亿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依托北航在相关领域的雄厚基础和优势,该研究院已孵化宁波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方苑精机有限公司、宁波航大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高科技企业。人才集聚效果初显。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在培研究生300余名。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以强有力的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为宁波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新动能。“宁波将持续推进‘栽树工程’,以引进、共建‘大院大所’的模式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宁波,并持续完善科技成果产出、产业化的市场化良性运营发展模式,抓好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为宁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助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徐展新/制图)

熊熊大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曹淑敏彭佳学参加仪式并致辞

3月22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曹淑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参加仪式并致辞。目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承担宁波市级以上项目17项,在磁悬浮轴承设计与锁紧技术、纯净化熔炼技术、轻质材料研发、新一代航空航天轴承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孵化了3家高科技企业,为60余家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曹淑敏说,宁波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坐拥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宁波舟山港,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前列,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当前,宁波正围绕浙江省委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要求,持续推进”六争攻坚”行动,致力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初步构建了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等三大科创高地。北航正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优势学科与宁波发展的重点领域契合。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揭牌三年来,得到了宁波各级的大力支持,承担了一批项目、产出了一批成果、汇聚了一批人才,初步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双方下阶段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市校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支点谋划发展布局,持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进共赢,为宁波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贡献北航的智慧和力量。彭佳学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北航给予宁波现代化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北航是一所铸就大国重器、享有崇高声誉的著名学府,与宁波发展战略完全同向、优势特色高度契合,校地合作大有可为。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成立三年来,边谋发展、边搞建设、边出成果,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标杆。希望双方以此次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为新起点,以提高新材料科创高地、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水平为着力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携手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创造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北航一如既往信任、厚爱、支持宁波,推动更多教学科研资源在宁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共同书写名校名城战略合作的精彩篇章。我们将以真诚回馈真诚、以使命致敬使命,为北航在宁波的发展提供最优服务、最好保障。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入园仪式结束后,曹淑敏、彭佳学一起参观研究院阶段性建设成果,并进行座谈交流。北航方领导和院士赵罡、李椿萱、闫楚良,宁波方领导梁群、施惠芳、陈炳荣及张良才参加。(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宁波发布 文字:徐展新 图片:王鹏 )

谋也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开工建设

3月31日,中国石化新闻办发布消息称,由中国石化与宁波市共建的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于3月29日在宁波镇海开工建设。中国石化介绍,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总投资30亿元,将聚焦功能化合成材料、高端化学品等研究方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百姓生活中的普及。延伸阅读:中国石化:2020年度净利润329亿同比下滑42.9%中国石化(600028)3月28日披露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59.84亿元,同比下滑28.8%;净利润329.24亿元,同比下滑42.9%。基本每股收益0.272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利每股0.13元。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预计为160亿元到180亿元,较2020年同期预计将实现扭亏为盈,较2019年同期预计将增加8.1%到21.6%。(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圣有所生

宁波市科技信息与发展战略研究院召开2020年度总结表彰会

2月2日,我院组织召开2020年度总结表彰会,回顾总结2020年工作成效及存在的不足,部署安排2021年重点工作,并对年度考核优秀员工、优秀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及民主评议优秀党员进行表彰。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张国成作年度工作报告,院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张国成指出,2020年,我院坚持以打造“152”系列工程、推进“一特三提升”为主线,创新研究和服务支撑的显示度、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品牌彰显、项目支撑、改革推进、能力提升、队伍建设和党建引领”等六大方面突出特色已然形成,对标卓越、争先创优的工作精神和工作状态在不断培植和持续巩固中有效彰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张国成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院全体同志必须及时做好自我总结和自我反省工作,警惕“怕字当头”“老黄历在手”“心态调整不好”“我行我素‘麻醉剂’”“心中无数手中无策”等主观能动性问题,从主观上强化“干不好今天就不配拥有明天”的认知,提高认识、深入思考,对标对表补齐短板、增强本领,以“破壁”的姿态直面挑战、抢抓机遇、砥砺前行。千帆过尽,再立潮头。张国成强调,新的一年,信息院要以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为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弘扬实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抓创新思路形成、抓队伍建设发展、抓规范制度养成、抓工作落实力度、抓对外合作交流、抓廉政风险责任、抓生态氛围营造、抓服务质量提升,完善制度筑牢智库基石、争先创优厚植智库文化、搭台压担厚实智库根基、争创服务品牌塑造智库名片,赋决心于信心、予恒心于初心、彰赤心于雄心、显诚心于匠心,以撑杆跳的奋进姿态为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来源:宁波市科技信息与发展战略研究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