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内的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你了解多少呢?哥儿们

国内的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你了解多少呢?

每年的高考或者考研,财经类大学都是热点,虽然今年财经类高校在大部分省市稍稍有些遇冷,但这个是相对的,实际上财经大学的绝对分数还是很高的。财经类名校大多都是原财政部直属大学,原财政部直属的大学共有7所,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当然还有隶属原商务部的高校,比如北京商学院(合并组建北京工商大学),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天津商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哈尔滨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实际上,这些学科的实力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即将进行,我们一起看看这些财经名校的招生计划是多少?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建设高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 1975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生)。其中全日制学术硕士586人,全日制专业硕士1389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建设高校):2020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730名,其中含推免生505名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建设高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 2250 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生)。东北财经大学:2020 年拟招收各类型硕士研究生共计 2470 人左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工程建设高校):2020年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000余名(含推荐免试生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等),包括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2600左右、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400左右。江西财经大学:2020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1950 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484 名,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 1466 名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建设高校):2020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437人(含推免生和专项计划),非全日制研究生545人。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实际招生数为1573人(含推免生39人和非全日制学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0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1256 名,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514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645 名,含推免生315名; 非全日制66名。山东财经大学:2020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1173 名,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383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440 名,非全日制350名。山西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总计划为1586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拟招计划506人,全部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拟招计划1080人(含10个“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其中全日制636人,非全日制444人。浙江财经大学:2020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720 名。其中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00名左右,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210名左右,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210名左右。北京工商大学:2020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1248 名,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462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720名,非全日制110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人数可参考去年,分别为10人和28人。云南财经大学:2020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1183 名,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319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55 名,含推免生82名; 非全日制309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0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995 名。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507名左右,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408名左右,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80名左右。哈尔滨商业大学:2020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875名,其中推免生90名。河北经贸大学:2020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862名。其中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72名左右,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391名左右,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199名左右。安徽财经大学:2020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806名。其中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41名左右,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465名左右天津商业大学:2020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61名。其中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86名左右,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275名左右。天津财经大学:未明示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南京财经大学:未明示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财经大学中有5所属于211工程高校,其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属于财经和政法并重的学校,还有北京工商大学,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财经类高校,毕竟学校里面有很多理工科专业(原来的北京轻工业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真的是比较厉害,虽然未入选211工程或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但学校的实力就是这么强,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的招生成绩,都是完全比肩211工程的财经高校的。实力比较强的前6所学校招生计划都在2000-3000区间,其他实力较强的高校招生计划在1000-1500之间,实力比较一般的学校的招生计划都不到千人。这样看,实力强弱还是对招生有很大影响的。这些财经类大学,你报考哪所了?说说的你的故事吧?

同乎无知

重磅!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2020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布!

日前,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各自公布了该校2020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欢迎大家前往查看,看看你被录取了吗?中央财经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结果公示的通知本次公布为拟录取,待有关主管部门对拟录取数据审核批复无误后以发放录取通知书为最终录取。凡发现考生有任何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录取要求的情况,我校有权随时取消考生的拟录取资格。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通过严格复试,各学院(所)在综合初试、复试和总成绩排名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确定了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不含推荐免试生)。祝大家都金榜题名!

不贱门隶

虽然不是211,录取分数却很高的“财经翘楚”——东财

学校简介东北财经大学,简称“东财”,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共有2个校区,分别为主校区(研究生院、会计学院、萨里国际学院等23个学院)、分校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2个学院,到主校区步行10分钟),地址均为大连市沙河口区。在2019~2020年校友会中国高校排名中东北电力大学排第112位,辽宁省内排名第4,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第6。学校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东北财经学院,由东北财政专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东北计划统计学院及东北人民大学财政信贷系、会计统计系合并组建,校址在沈阳。其后,东北商业专科学校、东北合作专科学校,东北人民大学的工业经济专业和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的工业统计、工业会计两个专修科并入。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即计统系与财政系,以及部门经济专业的一部分教师从辽宁大学迁出,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专业介绍学校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为优势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发展的财经大学,现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7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1个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应用经济学A,统计学、工商管理A-,管理科学与工程B+,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B,法学C。根据校友会专业排名,学校共有1个7星级专业,2个6星级专业,3个4星级专业,4个3星级专业。录取分数本文先谈一下部分专业收费标准:萨里国际学院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60000元/年;国际商学院会计学、金融学专业2500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8000元/年。东财2019年在省外录取人数较少,且的录取分数较高,普通类专业已经达到一般211招生分数,学校各专业间录取分数相差较小,最高分一般为金融学类、经济学类等专业。高收费专业一般低于普通类专业20~40分。2019年东财省内计划招生837人。录取分数如下图,同样金融学类、经济学类等专业录取分数较高。大类招生专业在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大类内确定专业。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质量根据东北财经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总数为2591(男657、女1934)人,其中毕业生 2577人,结业生14人。毕业研究生1871人,硕士1837(男553、女1284)人,博士34(男20、女14)。本科就业类型及就业率统计研究生就业类型及就业率统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前三位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71%),金融业(15.60%)、租赁和商业服务业(14.54%);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前三位为:金融业(34.2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06%)及租赁和商业服务业(9.27%);博士毕业生就业集中在教育业(66.67%)和金融业(24.24%)。就业单位性质,本科:民营企业66.13%、国有企业20.39% 、三资企业6.82%;硕士:民营企业42.36%、国有企业33.03%、三资企业6.88%;博士:高等教育单位66.67%,其他事业单位15.15%,国有企业9.09%。2019 届毕业生部分就业单位(但未标明人数)国内升学447人,本校154人,234人考入北大、清华、人大、上财、央财等双一流学校,本科国内升学人数 top5 学校如下图。国外升学511人,英国231,澳大利亚123,美国70。小编有话说在小编看来东财是完全有实力媲美211的,作为一所专业类院校,学校的在金融、财经领域属于国内顶尖水平(可能较两财一贸差点)。财经类院校的录取分数普遍偏高,两财一贸的录取分数超过部分985;东财虽然不是211,录取分也超过部分211。报考时既要结合高考分数,也要仔细考虑自身的发展前景。

过江龙

上海财经大学2020届保研率14.2%,附研究生院拟录取情况

1、保研率上海财经大学2020届优秀本科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共计270人,其中包含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专项计划21人,支教团10人,特长生6人,退伍大学生18人。根据上财2020年拟录取公示,另有17名同学不在本科生推免公示名单,但被上财研究生院拟录取了。因此,上财2020届保研共计287人。保研率14.2%。2、保研去向287名推免生中,留本校深造187人。保研外校100人。爬虫抓取去向数据如下:保研北京大学11人。共整理保研清华大学10人。保研中山大学1人。另通过姓名、专业比对:保研复旦大学30人;主要保研复旦管理学院17人,大数据6人,经院3人,泛海2人,数学、计算机各1人。保研上海交通大学7人;主要保研凯原、安泰学院。保研浙江大学3人;保研人民大学11人。主要保研财政金融学院、汉青研究院。3、研究生院拟录取上财研究生院2020年拟录取推免生共555人。生源高校110所。名单如下:其中录取本校2020届推免生187人。top1,录取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各24人。top3,录取四川大学15人。top4,录取山东大学13人。top5,录取华中科技大学12人。top6,录取吉林大学10人。top7,录取辽宁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各9人。超过5人的高校名单如下:录取财贸类高校如下:录取上海高校如下:录取江苏高校如下:录取东北高校如下:录取湖南湖北高校如下:录取京津冀高校如下:录取山东、四川、重庆高校如下:

好丈夫

研究生最难考的6所财经类大学,第一个最著名,第二个最专业!

财经类专业一直是近几年来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不光是很多人高考报考的专业,也是很多人研究生选择的专业。金融专业也一直是以高收入著称的专业,作为考研科目,更是令许多人趋之若鹜。在14年北京收入最高的行业中金融行业平均工资20多万,而最低的农业行业平均工资才4万左右。那么,在中国财经类院校有五十多所之多,哪些是国内最好,哪些又是最难考的呢?第一、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是财经类大学中著名的一流大学,也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大学,是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财经类大学,综合实力强厚,拥有悠久历史和学科实力的高等院校。其会计学、财政学和金融学具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第二、中央财经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学校注重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拥有许多国际化的知名校友。第三、西南财经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一所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是全国唯一的一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财经类院校,其金融专业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学术实力。每年都有许多人报考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其竞争压力比较大。第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一直也是财经类大学中的高等院校,但是因为其地域的局限,在中南地区中有极大影响力。他的财经学和政法学算综合实力是比较突出的,单独说财经学没有上面提到的几所大学实力那么强厚。第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拥有一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平台,如果以后想要往国家化方向发展的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很好的选择,是影响力极大的财经类大学。第六、东北财经大学在东北地区学科实力和影响力比较大的一所财经类大学,其经济学和会计业的学科水平一直被业内所称赞,是国家级的重点学科,也是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院校。如果今年有想要报考财经类方向的学生,看到这个可不要错过了。关于自己的以后想报考的院校,是否有什么想法呢?

万家春

我国最厉害的4所财经大学,考上的学生,将来很容易月薪过万

在当今社会,很多高校的财经类专业往往是在人们选择专业时比较青睐的一些专业,同理,金融财经类的院校也是很多高考生和家长比较看重的院校。这些比较热门的专业和院校,不仅仅是高考生眼中的“金饽饽”,其实也是一些面临毕业选择考研的大学生心中的理想选择。但与这些热门院校受欢迎程度成正比的亦是其分数和难度,尽管这些院校的难度较高,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院校仍是大部分考生的心之所向。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小编就介绍介绍一些难度系数较高但确实很有实力的财经类高校,而这些院校也是很多考研党青睐的存在。第一个是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地处人杰地灵的四川成都,作为财经类重点院校里的老大哥,在“985”和“211”工程中都有一个位置,而西南财大的财经类专业诸如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等更是国家级的重点专业。当然,西南财大的名声这么大,想要考该所大学的研究生也不会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不光复试的分数要求高,就连初试的分数要求也不低,但一旦考上了西南财大里财经类的专业,那未来的就业机会也很可喜。第二个则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坐落在首都北京,是最早加入“211”工程的院校之一,而能够入选也说明其本身的办校水平绝对不低,甚至可以说是很高,因此,该所高校在业内的知名度也很高。地处首都,不说其他,单是这个位置,就比其他财经类院校拥有更大的优势,所以,对于一些想要通过考研来提高自己就业几率和机会的考研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能考上该校的国际经济贸易那更是不得了。第三个则是中央财经大学。在就业方面一直拥有很好口碑的中央财经大学,同样拥有口碑的还有该校的考研难易程度。确实,考上中央财经大学就意味着离高酬劳的工作更近一步,也意味着同是求职,中财出身的更有优势,但相对应的是,中央财经大学的录取分数也让其他财经类院校拍马不及。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上海财经大学。看名字就知道,该校位于繁华而多元的一线城市——上海。坐标繁华的一线城市上海,就意味着对金融有一个更直接的面对,也表示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但上海财经大学兼具名气与实力,也意味着其报录比的凶残。但是能够考上上海财大的研究生,也在另一程度上说明其未来基本都能够在金融领域的顶尖领域工作。总而言之,要想考上这些财经类院校中的重点高校,付出的努力更是要呈几何增长,而要想考上这些重点院校的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更是要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决心来。不过,上这些大学以后,只要认真学习,毕业以后,月薪过万都不是大问题。

然则卜之

呼和浩特除了内蒙古大学,还有这5所重点大学

呼和浩特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多所,其中包括内蒙古大学等全国最为著名的学府。截至2020年底,呼和浩特市共有普通高校24所,招生人数6.8万人,比上年下降1.4%;在校生人数24万人,增长0.4%;毕业生人数6.4万人,与上年持平01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简称“内大”(IMU),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校是内蒙古自治区和教育部共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双一流”建设首选支持高校、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学校创建于1957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201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被国家确定为“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北校区、南校区、满洲里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801.5亩,建筑面积84.97万平方米;校本部设有21个学院,开办92个本科专业;有在编教职工1987人,教学科研人员1275人。02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内工大”,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1958年在清华大学等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曾隶属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1983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3个校区,分别为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和准格尔校区,占地面积3228亩;有21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有教职工2051人,在校生约28000人。03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位于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是教育部2001年“十五”期间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国家首批3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国家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由中国农业大学对口支援内蒙古农业大学。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截至2020年6月,学校现设动物科学学院等23个院部(含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35080人(校本部28561人)。现有研究生4583人(其中全日制3067人),博士研究生639人。现有留学生154人。学校总占地面积1.4万亩(包括科技园区),校园占地总面积3360亩(校本部2630亩)。校本部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0.92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馆)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亿元。04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师范大学,为自治区重点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和全国八省区蒙古族体育人才、中国北方民族音乐人才、自治区美术、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前身是内蒙古师范学院,1952年5月5日成立于当时的首府乌兰浩特。1953年8月,由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合并成的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82年,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并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大学。2000年7月,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3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2亿余元。馆藏图书250万余册,电子图书170万余册。学校下设28个教学机构,2个合作办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2所附属学校。开设92个本科专业。05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内财大,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学校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先行先试合作院校项目、“双万计划”。 2005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学校并入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更名为内蒙古财经大学。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总面积1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设有17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974人;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1700多人。06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主,集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于一体的多科性高等医药院校,也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2017年10月,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教育部、自治区人民政府三方联合签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关于共建内蒙古医科大学的意见》,标志着学校正式进入全国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金山校区、新华校区、锡林校区三个教学园区,总占地面积1848亩,总建筑面积796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8531.93万元,各类图书文献196.08万册(种);设有15个教学单位,有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临床医学院,开设32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94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450人。其中,本科生11185人、专科生2165人、研究生1922人、留学生108人,民族预科生70人。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呼和浩特主要高等院校:

孟祥斌

2020高考:盘点国内最好的5所财经大学,均为教育部直属大学

财经类院校一直是近几年高考报考热门院校,分数线持续上涨。国内最好的5所财经类大学都有哪些优势学科专业呢?本文给2020高考的考生和家长逐一盘点,提供高考报考参考。|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现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上海财经大学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占地818亩,设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定路777号。截至2017年9月,学校有专职教师1043人,现有各类在校生20419人,其中全日制15159人。从学生分类看,本科生8041人,硕士生6053人,博士研究生1166,学历学位留学生826人。学校共有一级学科17个,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拥有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及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含培育)4个,财政部重点二级学科4个,上海市重点二级学科6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6个,上海高校高峰学科2个。拥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经济学创新平台以及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会计与财务研究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理经济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家汉办基地: 国际商务汉语教学与资源开发基地最高人民法院基地:最高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研究基地学校实施"学科竞争力提升战略2.0",以创建"经济学与商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带动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被评为A(全国2%-5%),统计学被评为A-(全国5%-10%),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评为B+(全国10%-20%)。在2019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经济与计量位列全球101-150,会计与金融位列全球151-200;在2019 U.S.News全球最好大学学科排名中,经济学与商学位列全球第156;在2019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统计学位列全球76-100,金融学位列全球76-100,经济学位列全球101-150;在荷兰蒂尔堡大学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科研排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全球商学院科研排名、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全球金融学排名、美国杨百翰大学全球会计学排名中,相关学科已进入或接近全球前100。|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学校总占地面积1027165平方米,其中学院南路校区占地面积141962平方米,沙河校区占地面积789798平方米。截至2019年9月,全校教职工1801 人,其中专任教师1230人。教授3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7.07%,副教授47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8.70%;具有博士学位者 93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69%。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10127人,硕士研究生4856人,博士研究生726人,留学生508人,成人教育学生2781人。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设有55个本科专业,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拥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二级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交叉学科等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和法律等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等3个专业学位于2010年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和首都互联网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为B+,应用经济学为A+,法学为B,社会学为B-,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为B+。在2019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经济学、金融学位列全球101-15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 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 年,受中央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2 年,中央贸易部撤销,学校划归对外贸易部,受对外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3 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由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领导。1954 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 年,学校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 年6 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2010 年12 月,教育部与商务部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工六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目前,学校下设研究生院及18 个学院,并设有体育部;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 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 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 个,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1 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 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 个,博士后流动站4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 个,本科专业46 个。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6 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300余人,研究生5200 余人,来华留学学历生2400余人。中国WTO 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于1989 年11 月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校董会。李岚清为首任校董会主席,荣毅仁、霍英东等任名誉主席,吴仪为第二任校董会主席。2011 年9 月,校董会第三届会议选举施建军为第三任校董会主席,石广生、刘鸿儒、陈元为荣誉主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水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学校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正式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余人,每年接受来华留学生500余人次。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6项,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3个基地,即“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111”创新引智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委智库、8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20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2018年7月,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行学院,实现银校强强联手,构建新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为中欧商校联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国际风险数据分析联盟创始成员。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内迁成都办学,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调入部分院校及系科组成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截至2019年10月,学校辖光华、柳林两校区,总占地2300余亩;下设27个学院(中心)等教学单位,35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省重点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重省点二级学科:人口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保障、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旄丘

中央财经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统计分析

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一)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20年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分为夏令营考核和常规考核两种考核方式。经过报名、资格审查、复试、录取等环节,共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737名,其中夏令营考核录取512名,常规考核录取225名;学术型硕士录取324名,专业硕士录取413名。具体报名录取情况详见表一:表一:2020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表(二)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2020 年共有10709人(含非全日制考生2051人)通过全国统考报考我校,其中学术型研究生报考 3021 名,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 7688 名;总报考人数较 2019 年下降 9.62%,学术型报考人数较 2019 年减少 13.9%,专硕报考人数较 2019 年减少 6.57%。总报考人数中北京考点考生 3181 名,外地考点考生 7528 名。总报考人数中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163 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 65 名。初试后,我校结合招生计划,在教育部公布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划定复试分数线。最终达线的考生共2710名。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了周密的 2020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经过严格的复试程序,最终有 1822 名统考考生被录取。其中学术型研究生 397 名(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24 名),专业硕士研究生 1425 名(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15 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19 名)。2020 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情况详见表二。2020年我校通过推荐免试和全国统考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559名(含55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普通计划2500名(学术型研究生697名,专业硕士研究生1803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39名(学术型研究生2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15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20名(均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总体录取情况详见表二:表二:2020 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情况统计表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

火柴盒

3所实力很强的财经类大学!非常适合跨专业学生考研!

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很大,尤其是考一些热门学校,985,211这样的名校。而经济学类专业门槛比较低,就业前景好,不只是本专业学生,非经济学类专业的考生报考人数很多,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下面三所财经大学,综合实力强,招收人数多,很适合跨考生报考。一、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是一所财经专业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水平在财经院校也是名列前茅,教学质量和人文环境都很不错。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地处在天府之国成都,交通便利,在西南地区和深圳广州的就业前景都很好。财经类的学校研究生招生名额还是比较多的,竞争虽然也不算小,但是比上海财经,中央财经等学校小很多,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竞争力最大的金融学专业,考到三百六七十分就有机会参加复试了。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211大学,高考分数线比较高,通过大学期间的努力考上研究生也是很不错的。师资水平很高,教师认真负责,学习氛围很浓厚,实践活动很多,很能锻炼人。经济学类的专业很不错,研究生招生人数也不少,初试分数线在三百六十分左右,竞争力也不小,好好准备还是有希望考上的。三、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在东北三省口碑很好,是国内知名的财经类学校,原来属于国家财政部直属财经院校。学校学习氛围浓厚,学校文化很有内涵,师资力量强大,教学水平高,各方面都很好。东北财经大学招收经济学类专业还是比较多的,在19年考研中,初试分数线大概在三百六十分左右。东北财经大学的复试主要有笔试,综合面试,听力三方面,复试成绩还是很重要的,复试成绩不及格不论综合成绩有多高,都会被直接不予录取。笔试要在初试后就提前做好准备,听力在准备初试的时候加强,好多学校都考英语听力的。此外,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也是一流的财经学校,相比于以上介绍的三所财经大学,竞争更加激烈,考400分都有可能无缘复试。很多人都有名校情结,本科无缘名校,研究生就更想考一所985,211高校。出发点是很好的,但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承受能力。跨考生在复习准备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比本专业学生要大很多,报考前一定要认真考虑,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