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对美学研究问题的思考橘亘

对美学研究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 本文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人活着就在实现自我,即进行审美实践,在此基础上,才形成审美欣赏,从而,审美欣赏的本质、特殊性只能通过审美实践来说明。而审美实践、审美欣赏活动的出现,决定了美的存在是必然的,美学的存在是必然的,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美的本质问题,把美学进行到底![关键词] 人的本质、审美实践、审美欣赏、美 世纪之交,在美学领域,对人本质的理解没有获得什么实质进展,审美欣赏的本质、特殊性没有得到正确、合理解释,“美是什么?”的问题被一些人有意丢开或无意放弃。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科学建构和深入发展。当前,究竟如何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怎样确定审美欣赏的本质、特殊性?怎样面对“美是什么?”这个人类苦苦求索了两千多年的形上学问题?本人不揣浅陋,拟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不成熟的思考和看法,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一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讲:“美学其实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美学是关于人生价值的一门科学。”中国当代另一位著名美学家刘纲纪讲:“现代美学的发展表明,一切美学问题的解决最终都不可能脱离对人的存在问题的思考。”①邢建昌最近也指出:“美学领域的一切现象应该由人的存在或活动来说明。”毫无疑问,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或深刻的统一性已越来越为广大的美学工作者所认识,确认美学的学科本性即人学的思想或观点,已逐渐成为学界发出的共同吁求和强烈呼声。伴随着这种吁求,这种呼声,美学走向人学不仅成为时下一些美学工作者实现美学振兴的一个基本方法或重要途径,而且也显然成为时下美学研究的一大趋势或根本潮流,如欧阳友权讲:“世界美学大势正走向人学。”②而在这种“美学向人走来”的大的趋势、潮流之下,不仅解决人的本质问题对解决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殊性具有了一种特别的、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毫无疑问,谁解决了人的本质问题,谁就可能在美学研究中最终抢占制高点,从而在解决人类审美活动本质、特殊性的问题上处在绝对的领先地位。人的本质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人的本质的种种论述,我国哲学、美学界对人的本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比如,根据马克思“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③的思想,有人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意识性”;马克思讲:“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④据此等等,有人又提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由性”,“自由”或“解放”构成了人的特殊本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劳动。”⑤以此为由,有人再提出人的本质是“劳动”或“实践”。马克思讲:“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⑦在此基础上,大多数人则倾向于人的特性、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或“社会联系”。我个人认为,这些观点从某些方面、某种角度看也许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根本上,都还表面、肤浅,实在不足以揭示人的特性或本质。没有意识、自由、劳动或社会联系等固然无从构成人,构成人的特性或本质,但有意识、自由、劳动或社会联系等同样不能构成人,构成人的特性或本质。人类迄今没有科学地和符合实际地揭示人类审美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就与迄今人们这种没有正确地揭示人的本质密切联系,大为相关。戴茂堂曾讲:“人类美学史的发展不断暗示出:美学之谜就是人学之谜,回避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就等于放弃了‘美是什么’的问题。但是,美学家们由于不能很好地说明人学之谜,从而不能回答美学之谜。”这话一针见血,确实是符合美学界的基本事实的。我以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或者说,自我作为人的本质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人学思想,这可以从以下方面求得解释。(一)自我作为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有的重要的人学思想,尽管以前学界对此没有给予关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曾讲:“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⑧“人是人的最高本质。”⑨“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⑩这些都不在讲人的特性、本质就是人的“自我”吗?恩格斯在《英国状况 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只有彻底克服一切宗教观念,坚决地诚心地回到自己本身,而不是回到‘神’那里去,才能重新获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⑾恩格斯讲一个人“回到自己本身”,即回归自我,“才能重新获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这实际上仍然深蕴着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的深刻道理。(二)相对而言,人的自我是人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东西。人的“意识性”、“自由性”、“劳动”或“实践”、“社会性”或“社会联系”等固然是构成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人如果没有自我,没有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人将不人,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人的“意识性”、“自由性”、“劳动”或“实践”、“社会性”或“社会联系”等还有什么作用或意义呢?所以相对而言,人的自我显然才是人更为重要和更为根本的东西,构成了人“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人的“意识性”、“自由性”、“劳动”或“实践”、“社会性”或“社会联系”等实际上都只是人获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的各种基本条件或一些现实的途径及手段,比如就自由而言,中国当代哲学家黄楠森就曾讲:“自由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夏多布里昂也讲:“自由赋予生命以价值。”(三)人的自我构成了人的最高本质。一个人有自我,即活出自己,实现了自我,他才具有人性,成为人,即具有了人的尊严、人的体面、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否则,一个人没有自我,即不能活出自己,实现自我,顶天立地,有所作为,这就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所反复讲到的人的异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将不人,人还存在什么呢?由此,人的自我必然构成了人的最终特性或最高本质。进一步讲,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毫无疑问,人活着,人生的目的,就在于把自己的“本性”、“本质”“对象化”或“现实化”,也就是活出自己,实现自我,顶天立地,有所作为,充分展示和敞亮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革命导师恩格斯讲:“有所作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恩格斯的话无疑独特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奥秘或真谛!如上所述,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质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或深刻的统一关系。现在,我们揭示了人的本质,这就显然为我们进一步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本质打开了通道。二审美欣赏具有什么本质、特殊性?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人,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和符合实际生活的社会实践观,人们对审美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探讨审美欣赏,并且也不可能给审美欣赏以科学和合理的解释。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人生观的形成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论的确立,马克思不仅率先形成了自己非常丰富、深厚的审美实践思想,比如,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他讲:“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⑿这里,“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就是讲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正是因为这种审美实践,客观对象(“产品”)才与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统一关系,我把这种统一关系叫审美价值,人作为审美主体从而才能在对客观对象(“产品”)的审美欣赏(“直观”)中由于感受和体验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终获得美感愉悦,即“感受到个人的乐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讲:“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⒀这里,马克思讲人“在直接的肉体需要支配下”的“生产”即“物质生产”、“物质实践”,与之相对应,马克思讲人“不受肉体需要支配下”的“真正的生产”或“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实际上仍是讲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也就是审美实践。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虽然没有明确地、公开地提出“审美实践”这一概念或命题,但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蕴含着审美实践这一伟大思想却是个客观的、不容否认的事实。而且以此为基础,他进而对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殊性也给予了迄今为止最为科学和合理的解读或阐释,即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⒁,感受、体验、判断和评价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马克思的这些美学思想博大精深,空前绝后,开创了人类美学研究的新纪元,是人类美学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对我们建构独立、科学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理论体系无疑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遗憾的是,由于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也不能准确、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和掌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论,其结果,形成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所谓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论为哲学基础的中国当代“实践美学”,不仅没有进一步光大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审美实践的伟大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地解读审美欣赏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合乎逻辑地推向一个新阶段,新水平,而且恰恰相反,它抛开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审美实践思想,反而十分荒唐和可笑地从物质实践出发,为人类审美欣赏活动寻找根据和必然性,探讨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从而最终把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引向了歧途。现在,我想我们要正确地揭示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先行深入地挖掘和充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审美实践思想,因为很显然,不论在事实上,还是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实践的观点都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审美实践无疑是审美欣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或现实基础。只有把审美欣赏与审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贯通起来,我们才不但可以最终正确地揭示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而且也才能进一步地展示、彰显马克思主义有关审美活动(包括审美实践和审美欣赏)思想的完整图景或整体风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呈现出来,显豁于世。

两家春

美学研究带来的困境,你是如何认识的?不妨看一看!

西方学者提出“重构美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变美学理论局限于艺术哲学的传统,把美学扩大到生活感知的广阔领域。但是 中国 现代美学却不需要这样的重构。如前所述,在中国现代美学的主流中,艺术从未取得过独尊的地位,现实生活在美学的视野中从来都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文化研究关注大众生活及其理论研究跨学科的特点,完全可以在中国美学的理论研究中体现出来。尽管它仍旧存在着相当多的 问题 ,但当代中国美学实际上已经走向跨学科,它积极吸纳哲学、社会学、艺术史、心理学、人类学等多重领域的成果,这已经成为美学研究一种普遍的倾向。与文化研究不同的是,美学研究是以“感知”构成其学科框架的,也就是说,虽然美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共同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但前者又以其始终关注感觉经验和情感体验的特点而与后者区别开来的;对于文艺社会学来说,美学研究始终是围绕着文学与生活的审美关系而展开的。因此,我主张文化研究回到美学研究。从最低限度讲,这种要求至少与当前文化研究所接受的韦尔施的审美化理论一致。在韦尔施看来,审美化是一种包括伦理学和认识论在内的普遍倾向,美学的重构应当覆盖所有的审美领域;如果我们认可这种覆盖所有审美化领域的美学研究,那么就应当同时认可美学所具有的超学科的视野。这种视野不会导致一种与文艺学似乎没有内在联系的学术倾向,也不再是一种只有否定而没有建设的研究。在当前文化研究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中,如果我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上,从美学的角度看,就应当提出社会美的问题。社会美是中国美学进入现代历史后独创的范畴,它显示了中国美学关注社会人生的文化特点和现实需求。从上世纪40年代由蔡仪提出这个范畴到现在,社会美的研究仅有半个多世纪。不过,这个范畴从一开始就带有严重的缺陷,那就是以工整有序的外部形式表达功利 内容 和伦理需求的古代特征,而以这种美善混同的形态来概括社会生活,则与现代艺术对现实真实性的要求相矛盾;这大概也是它形成之后并没有引起充分注意,未能真正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社会美古代印记的意义。一方面,社会美是在中国美学进入现代历程后不久锻造出的范畴,在仍然具有强大力量的传统审美思维中,一个新范畴带有古代特点是十分正常的;另一方面,这个范畴的古代美学缺陷,恰恰表明了当代中国审美需求在感受和理解社会生活是普遍存在的传统意识,这种意识并未随着蔡仪美学从上世纪80年代后的逐渐淡出而消失,它仍然在最新 时尚 的伪装中顽强地表现出来。我们看到,如果从社会美的角度审视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就会得出一个令人遗憾的结论,这就是它明显地带有古代美学的印记。文化研究所倡导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从两个方面陷入了古代社会美的范畴。一方面,审美化被局限于日常生活的表层,这个表层的美几乎等同于“漂亮”,它表现在对人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的装饰美化上,表现在物品外观色彩靓丽的形式组合上,表现在瑰丽炫目的广告图像上;另一方面,无论是否自觉地意识到,在这种表层的审美化下,文化研究看重的是物欲占有和享乐意识。这内外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社会美的古代形态。尽管这个问题是以后现代消费社会的视点提出的,但还是让人感到了中国古代的“礼”所包含的那种生活趣味和审美追求。可以说,文化研究的审美思维与蔡仪初创社会美范畴的审美思维一样,都没有超出古代社会美的历史局限。它实质上是向古代美学倒退了。这种现象可称之为“美的误认”或“审美复古”。

弗里达

何为美学?其意义是什么?

何为美学?美学的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美学之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美学属哲学下级学科之一,该专业从属于哲学。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美学的黄金时期第一个是轴心时期,也就是古希腊哲学最为活跃的时期。我们知道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主义间接导致了基督教思想统治欧洲长达千年。在这个时期中,艺术永远是宗教意识形态的附庸;第二个是文艺复兴,文学艺术的成就不多讲了。在理论上,文艺复兴的特点是对诗学的复兴,无论是巴洛克建筑也好、戏剧三一律也好,都是在向古典回归。我们可以概括为古典主义的时期。17~18世纪启蒙运动第三个就是启蒙时代了,这个时代才是真正的美学至上时代。启蒙思想家很干脆地把艺术用作启蒙理想的宣传工具,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话语权,并用这种话语权来抨击、回击宗教神权。美学理论的崛起、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艺术思潮,这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对于美学,懂的人说它是最有用的,不懂的人说它是最没用的。这种模棱两可的东西,人们是最反感的。那么美学究竟有没有用?美学既是有用的,又是最没用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所依托,寝食难安。这个在当时可能很好笑,但在现在也就未必这么好笑?至少在并不知道天体为何物的时候,你就能确定天一定不会塌下来?现代,科学家们已经弄明白何为天体,天到底会不会掉下来,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杞人忧天。没有忧天的杞人,就没有科学的探索,谈何而来的天体论、宇宙论。美学的作用之一就是满足人类的一种好奇心,一种为未知事物探索的欲望。在人类的历史上,有着一些工作,看似没有什么用处,却是人类文明必不可缺的。就比如艺术,有何用呢?画出来的衣服不能穿,画出来的食物不能吃。确实,从表明上看来,艺术这玩意貌似一点用都没有啊。但这个看似一点用都没有的东西,却又是不可缺少的。你说世界上哪个民族没有艺术?哪个时期没有艺术?哪个地方没有艺术?世界上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好东西,有用的东西。达尔文有一次他来到了一个荒岛,看见一群土著光着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马上拿出一些红布,要他们做件衣服。谁知道这些土人立即将这些红布撕成布条,绑在手上、脚上和腰上,然后跳起舞来。这让达尔文大开眼界:原来他们宁愿没有衣服,也不能没有艺术,不能没有美。美学的作用美学之于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什么锻炼思维或陶冶情操。如果说艺术是使人之为人,那么对美学理论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对人之为人其背后理想的理解与继承。感觉还是一脸懵逼对吧,这也就是美学永远不大可能大众化、普及化的根本原因。一个经典的论断: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的美学理论深化程度;这个民族的文明史和美学史是否互为表里,取决于该民族如何对其作为人的自然本性(动物性)进行否定和批判。那么,美学难道不是应该研究美吗?难道艺术的问题不是应该由文艺理论、也就是诗学来研究吗?这就得提到鲍姆加登和康德(不知道的自行百度吧,就不多做介绍了)鲍姆加登明确列出了美学应该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的所谓戒律。归根到底,他明确了美学研究的主题是感性,却应该以理性为基础,理性-感性从高到低的价值梯级是不会改变的。也因此,哲学思辨的工夫一定是少不了的——康德的美学也遵从了这一点,毕竟他和鲍姆加登虽然出发点不同,但都在启蒙这条路上一致。也就是说,美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启迪智慧,这一点跟启邦的初衷是贴切的“启迪智慧,艺术兴邦”,也因此诞生了“启邦”。美学中的很多知识,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卵用,既不能解决各种生理、心理需求,但实际上这些知识,类似是一个程序,什么样子的一个程序呢?从教育的角度说美学教育的目的,一般被解释为,知识的传授,即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好坏,是以掌握知识的多寡来衡量的。要不然平时会有那么多的考试?那么,我们学习知识的意义在哪里?因为据说“知识就是力量”。不过,对于我们现在来说,“知识就是本钱”。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知识,而知识被看做是一种有用的东西!这难道是教育的目的?我看未必吧!教育的初衷是什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以说,中国的教育很糟糕,注重“教”,而忽略“育”,也就是太过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注重培养“专门人才”,除了专业以外,其它一窍不通。当然,这里反对学好专业,但更主张全面自由发展,更主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学习的工具,使用的工具,那你可能还抵不上一台电脑或者手机。教育≠知识的传授≠知识越多越好知识越多不等于越聪明,顶多只能证明他勤奋,当然知识很多,智商也不会太低。知识要告诉大家,未必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些下笔如有神的,都是原本就有天赋的,只不过在学习之后“如虎添翼”而已。一昧的知识输灌,绝不是最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应该是传授方法,传授获得知识和使用知识的方法。这点和启邦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我们不只是教画画的,我们教的是让学生如何学习画画的。知识好比数据,方法就像程序。如果没有程序,知识就是一堆没有的数据。而教育的最高境界还不是传授方法,而是启迪智慧有了智慧,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都不成问题了。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正如每个行业、每个工种都有着一定的程序。美学的真正意义美学,意义在于启迪智慧。美学的知识很多,我们也讲过了,这些知识其实没什么用,可以说是虚有其名,但这些知识有着这样一个作用:支持美学程序的运行。那么美学的程序有什么用?表面看,是没什么用。但前面也讲过了,表面看没什么用的东西实际上有大用,而美学的大用就是启迪智慧。因为美学的程序实质上是属于哲学范畴的。在很多人眼中,这又是个没什么卵用的东西,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不少哲学书、哲学课确实是这样的。但这本身不是哲学的性质,也不是哲学本身的过错,而是某些哲学家的问题。因为他们把哲学当成知识了,当成数据了,而这些知识和数据又是没有用处的,更可怕的是为了维护哲学的神圣性,往往课程上非常严肃,这就让年轻人更加难以接受了。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没什么卵用,谁愿意学?但这都不是哲学的本义,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对于哲学,最重要的是心中有一颗爱心,一腔对世界、对人生、对真理、对智慧的爱。何况哲学爱的智慧,爱和智慧难道是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没什么卵用的吗?对于美学,不但是爱智慧,还是关于美和艺术的智慧。智慧、爱加上美和艺术,难道会是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没什么卵用的吗?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美学的的真正意义在于启迪智慧。一门学问成立一门学科,成为在学堂上讲授的学科,它就像是电影一样。在美学这部电影里,其实记录着三个内容:第一是数据,第二是程序,第三是如何运行程序。而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后面两个内容,结果我们接收到的只有第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只知道这一部分,老师也常常只给这一部分,最后就像韩非子说的那个“买椟还珠”的故事一样拿了,盒子还了珍珠。这让我想起了易中天先生说的一段话“美学就是用哲学之剑解艺术之谜,智慧来自于哲学,体验来自于艺术,它们集中在美学。”一个人,既有智慧,又有体验,那么他的学问就不该是枯燥乏味的,就连他本身也应该是十分有趣的,再不济,美学也可以让我们变得聪明一些。

黄河滩

新时代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思路

近年来,国内外美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技术条件的更新、艺术发展的需要,都影响着美学研究。新时代加快中国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把握当代世界美学的发展趋势,关注当下中国人的审美和艺术实践情况,进行新的探索和建构,使美学为当代社会服务。本文试图从八个方面讨论新时代中国美学研究所要实现的跨越式发展。第一,对“美的本质”问题的重新反思。当下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超越了传统美学的“二元对立”。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在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论争中形成了“四大派”,即“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美是客观世界的社会属性”“美是主客观统一”。这些理论各不相同,相互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们各自有一些新的发展,在细节上作了许多修正,然而仍是建立在传统美学“二元对立”的立场上。例如,在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当时所思考的,是对自然的认识、改造,甚至征服,没有将自然看成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在谈论对美的欣赏时,仍将它与认识论中的“反映论”联系起来,不能将审美与认识作出明确区分。将美看成“主客观统一”,也不过是“在物为刺激,在心为反应”式的主客合一,而非在一个更深的本体论层面上的超越主客的统一。从80年代开始,中国学界开始反思这种美学倾向,以实践的观念为突破口,形成了美学研究的人类学本体论的立场,此后从生命、身体、生活的线索来研究美的各种流派被建立起来。近年来还有一些从中国传统哲学出发研究美的“意象”“生生”“人生”等新思考。这些工作对于汲取中国传统哲学资源,进行面向当代现实和当下艺术的美学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美的本质”这一话题之下,仍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例如对“人生”,是从“生命”“身体”“生存”角度理解,还是从“动作”“活动”“行动”“创造”的方面理解?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美的本质”的做法,割断从动物到人进化的连续性,是否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是否存在着缺失?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在美学研究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引领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第二,“科学美学”的新发展。现代中国美学的研究从发端时起,就有着一种内在的科学传统。在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的一部重要著作——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就有着借鉴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研究美学问题的倾向。在20世纪后半叶,许多学者研究文艺创作的思维规律,寻找和建构审美的心理模式,尝试在文艺批评中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做出许多努力。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对审美经验进行科学研究,借鉴神经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和成果进行美学研究。当然,美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怎样在这种研究中把握好哲学的思辨与科学的实证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哲学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的关系?我们认为,应坚持百家争鸣,让学者以不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相互倾听,在相互论争和学习中实现互补。第三,对美的性质界定和艺术批评中所使用的概念和范畴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例如在美学中对“崇高”和“优美”、“幽默”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等范畴的研究,在艺术批评中对“模仿”与“再现”、“隐喻”与“象征”等术语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中对“现代”“后现代”等术语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理论中的“赋、比、兴”“自然、气与气韵”“文与道”等概念,从上古到晚清被人们反复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被赋予新意。这种概念史的意义辨析非常有价值,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从20世纪初到今天,语言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新的语言学观念改变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以及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借鉴语言学的新成果,以概念、范畴和关键词的研究为切入点,可以推动美学的学科更新。第四,对传统的再反思。中国美学的传统与西方美学的传统,对当前的美学研究都很重要。然而传统必须活在当下。对传统,有一种“为传统而传统”的学术态度,致力于还原语境,进行追寻原意的阐释。这种工作当然是需要的,但同时,我们还需要一种从当代语境出发的研究。在当代美学理论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解决了这个问题,传统资源就能成为我们建设当代美学的营养。近年来,有不少中国学者所撰写的多卷本、大部头的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通史和断代史问世,这种深入的历史研究,反映出中国美学研究的厚度和实力,为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与依托。第五,对艺术的新探索。宗白华曾说过,艺术是一个可写一本大书的题目。艺术之中值得进行哲学美学分析的话题很多,例如:艺术的定义、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总体性与艺术的分类特性,具体门类艺术的特点及其与其他艺术间的联系,艺术终结话题所带来的挑战,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的边界及其随着时代而发生的变化,等等。有学者指出,随着中国的学科制度的变化,艺术被提升为一个学科,因此艺术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认识。正是艺术本身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产生了新的研究需求,才使我们在制度设计上给予艺术研究以更大空间,投入更多资源。第六,新技术对美学研究的挑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形成了新的文学和艺术的载体。回顾历史,由于媒介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例如,印刷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书刊大量出现,才有了成本的小说和在杂志上连载的小说,使文学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很大变化。同样,新媒介也会带来文学上的根本变化。网络小说给纸质文学带来冲击;古老的“光”的美学随着新灯光技术的发展,给各种表演带来了全新面貌;新的声音保存传播技术和电子化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相应的艺术形式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可见,各种艺术形式都在面对媒介变化的挑战,出现形式更新;伴随新媒介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艺术门类。第七,面向社会生活的美学。从起源的角度来看,美是起源于乡村的生活,早在城市还没有出现时,人类就有了对美的追求。美的创造和欣赏活动渗透在早期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各种信仰形式和休闲形式结合在一起。城市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大规模创造美的艺术,并对美的现象进行反思,从而产生美学。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进入城市,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这进一步强调发展城市美学和乡村美学的必要性。城市要克服“千城一面”,使地方特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要从空心化到建成新家园。乡村生态的美、城市现代文明的美,都是建设的目标,也是建设中的美学追求。美学理论要针对这些方面形成评价尺度,指出努力方向。第八,美育概念的更新。美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席勒对改造社会的呼唤,到蔡元培要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影响了美育学科的建设。一个世纪以来,围绕怎样使美育落到实处,通过审美和艺术来实现人的改造,实现人民大众审美素质的提高,研究者做了很多工作。美育本身具有实践性,与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因此需要在坚实而有创新性的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成果推向实践。新时代建设新美学,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汲取中国传统美学的有益资源,吸纳西方经典美学相关成果,与当代各国美学研究进行同步对话,面向当下的审美和文艺创作、欣赏实践,在美学的各个具体领域里,进行自主创新与不懈探索。(作者:高建平,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来源:光明日报

李白最美的一首诗,在本科《美学》中被重点研究,令人叫绝!

李白,唐代诗人,号称“诗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位大诗人。在李白的近体诗里,以绝句的艺术成就最高。在盛唐的诗人中,兼长五绝和七绝而并能达到极致境界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绝句有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以山水诗和送别诗为多,也写得最为出色。他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诗:《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以上是教科书的解读,今天咱们从哲学的高度来分析。感知在审美经验中的主要作用更在于,它使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出现了一种物我不分、主客统一的密切关系。事实上,在一般的经验活动中,感知本身也处于这样一种远处的状态,只是用于在这些活动中处于使用目的支配之下,因而理智的因素迅速地参与进来,从而打破了主客体之间的统一状态,是它们处于分离和对立的关系之中。而在审美经验中则不同,感知活动所导致的主客体统一状态始终得以维持,一旦这种关系被打破,审美活动也就随之结束。以往的美学理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因而或把审美感知当作主客分离的认知活动。审美经验的根本特点恰恰在于,它是一种处于物我两忘、主客统一状态下的经验。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一再证明了这一点,李白的诗句中“相看两不忘,只有敬亭山”所抒写的正是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如知己,密不可分的忘我状态。李白的这首诗,其意境之深远正是本科《美学》所研究的对象,《美学》作为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科学,自然少不了李白等伟大诗人的贡献,不得不叹服李白的文学才华,“诗仙”当之无愧

言行

美术研究|论美学学科内涵的扩展与新变!

【内容提要】美学作为一个学科,尽管在当代已经比较成熟,但它的对象和内容却在不断变动之中。有一段时间,流行“美”“美感”“艺术”三分法,这种区分后来被打破。关于美学的概念研究,还要区分作为现代学科的“美学”与古代就有的“美学思想”,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与连续性,特别是说明美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形成及其发展。在当代,美学面临各种新的挑战。传统的美学结构要被超越,同时,在一些方面,美学又呈现出回归的态势。艺术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中心,但美学研究又不能仅限于艺术,要既依托艺术又突破艺术,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关 键 词】美学;艺术学;超越与回归什么是美学?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已经多种多样了。美学不是一个固定的物,可以对它作纯客观的分析。这是一个随历史的发展而形成和变化的学科,从事这个学科的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拓展了这个学科,丰富了这个学科的内涵。关于美学的对象和性质关于美学学科对象,一些美学通论和教材都习惯用三分的方式来论述。作者常将美学分为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哲学。例如,李泽厚的《美学四讲》,就分为“美学”“美”“美感”“艺术”这四讲,除了第一讲是引论以外,其他三讲就分别讲述了这三个部分[1]。对美学这种“三分法”的理解,在后来流传很广。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除了“绪论”讲述美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以外,共分六章。第一章讲“审美对象”,分别论述美的本质与形态。第二章讲“审美意识”,讲审美意识的本质和审美心理。从第三章到第六章都讲艺术,分别讲“艺术家”“艺术创作活动”“艺术作品”和“艺术的欣赏和批评”。这实际上还是“三分法”,只是由于王朝闻作为一位艺术家来编书,大大扩充了第三部分中的“艺术”的内容[2]。这与王朝闻作为艺术家对艺术特别重视,从而给予艺术以更大的篇幅,是分不开的。与王朝闻主编的这本美学教材相反,杨辛和甘霖编的《美学原理》,则把更多的篇幅放在美的本质、范畴、起源、类型之上,将“艺术美”放在诸种美的类型之中,并把悲剧和喜剧放在美学的范畴之中来讨论,形成了一种以“美”为中心,兼谈艺术和美感的教材体系。但是,从根本上讲,这两位作者对美学的理解,仍是当时流行的“三分法”,只是他们给“艺术”留的篇幅少一些而已[3]。此后,国内有多种教材问世,这三方面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以美、美感、艺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美学的做法是历史地形成的。美学首先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至今在学科划分中,美学仍属于哲学。在历史上,不少哲学家常常在建立了他们的哲学体系以后,作为体系的补充或延续,写出美学著作。例如,康德继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这两大批判之后,在66岁时写出了《判断力批判》这部综合了当时的各种美学的核心概念,形成了一个美学体系的著作。黑格尔在发表《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等代表性著作以后,不幸早逝。他留下的讲稿《美学讲演录》在死后被整理出版。杜威也是在他的教育学、哲学和伦理学著作发表以后,才开始发展他的美学研究,并在75岁高龄时出版了《艺术即经验》这部重要的美学著作。维特根斯坦逝世早,没有活到他的“美学时期”,但后来,他学术上的追随者在他的哲学基础上,发展出了蔚为大观的分析美学学派。哲学史家们围绕着美学在哲学中的地位,产生了许多争论。有人认为,康德通过《判断力批判》一书,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美学是哲学的延伸,是哲学原理的运用。还有人认为,美学是第一哲学,处于哲学大厦的顶端。这种争论本身说明,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具有哲学性,研究和学习美学,要以哲学知识和修养为基础;同时,美学的研究和学习也会成为哲学入门的向导和哲学能力提高的动力源。总之,美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学与心理学有关。面对一个对象,例如一朵花、一片风景、一首诗、一幅画,或者一首音乐,为什么会产生美的感受?生活中的事物多种多样,为什么某些人,会对其中某些事物,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产生美的感受?围绕着这些问题,美学家们会分成两派,一派认为,是由于这一对象有什么特点,另一派认为,是由人的心理机制决定的。主张前一派的,是客观论者;主张后一派的,是主观论者。早在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1887)就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费希纳著有《实验美学论》(1871)和《美学导论》(1876),讨论各种美学的原理和方法,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美学的基础。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学上出现了“心理学转向”。这种“心理学转向”表现为几种情况。第一,一些哲学家具有强烈的心理学倾向,尽管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心理学家。例如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他提出“直觉”即“表现”,即“艺术”的观点;以及乔治·桑塔耶那(George Santayana,1863—1952)提出,美的对象是客观化的快感。第二,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在“审美态度”这一内省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审美心理规律。例如立普斯(Theodor Lipps,1851—1914)提出了“移情说”,爱德华 ·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提出了“心理距离说”。第三,像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这样的出身于精神病医生的学者提出了“无意识”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形成了重要的“心理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还积极从事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心理分析,他的做法影响了他的学生和追随者们。他们提出的心理模式和研究方法后来渗透到20世纪各派的美学研究之中。第四,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流派对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出现了以鲁道夫 ·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2007)为代表的运用格式塔心理学进行视觉分析的流派。除此以外,一些艺术史家,例如恩斯特 ·贡布里希(E.H.Gombrich,1909—2001)认为他的代表性著作《艺术与错觉》也是一种艺术心理的分析。在审美心理学中,一直纠缠着哲学思辨性与科学实验性的矛盾。这构成了研究路径上的两极。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研究者们持不同的立场,采用部分思辨、部分调查和内省的方法。哲学的思辨性,指一些研究者对审美心理的模式进行猜想,判定一些审美心理的要素,假定它们的活动方式。科学实验性是试图通过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实验、积累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等手段,研究人的审美心理机制。科学实验的研究对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是有益的。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会给美学这个学科带来许多有益的新知识。在当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会变得越来越成熟。然而,长期以来,审美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仍是内省性的心理学美学,并且在可见的将来,内省性的研究还将占据重要地位。美学与艺术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艺术,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艺术可分为多个门类,美学和艺术学要对各门类艺术的起源、性质、功能和作用,作出具体的研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如诗、乐、舞之间的关系,绘画、雕塑之间的关系,诗与画之间,绘画、音乐和建筑之间的关系,等等。这种研究最终促使人们把各门艺术统一成一个体系,对艺术进行总体研究。由此出发区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工艺、艺术与自然物,并在艺术之中进一步分类。艺术研究还具有层次性。对文学从主题、题材、情节到叙事手法的研究,对绘画从色彩、线条、构图方面的研究,对音乐从节奏、旋律、调式方面的研究,是一个层次。向上到艺术的普遍特征,如艺术的形象性、有机整体性,具有某种审美范畴,例如优美、崇高、幽默、滑稽,等等。因此,再向上抽象,是进行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边界和艺术定义的探讨。艺术研究还具有历时性的特点。艺术本身就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与艺术相关的概念和范畴也是如此。如何将艺术放进历史中进行考察,这本身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历史上,一物何时是艺术,这是工艺史与概念史结合的产物。早在18世纪,法国学者夏尔 ·巴托就提出“美的艺术”的概念,并由此形成现代艺术体系[4]。黑格尔认为,“美学”的正确名称应该是“艺术哲学”,以艺术为中心来进行美学研究[5]。在20世纪初年,马克斯 ·德索提出“一般艺术学”的研究,推动艺术学研究的发展[6]。分析美学认为美学的任务是对艺术批评的概念进行分析,从而将美学定义为“元批评”,即批评的批评[7]。美学研究的这三分法,近年来被打破了。美学的范围得到了拓宽,容纳进了新的研究对象,例如,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美的研究,对神经美学的研究,对乡村和城市美的研究,对新媒体和信息革命所带来的审美对象的新样态的研究,以及对美育的研究,等等。美学学科的形成从历史上讲,美学是一个现代的学科,有它的形成过程。“美学”这个词是从“aesthetics”翻译而成。因此,有几个起源可以分别叙述。第一,“美学”(aesthetics)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词从是一个人开始的,这个人的名字叫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1735年,当时只有21岁的鲍姆加登在他的博士论文《对诗的哲学沉思》中,根据希腊语词根造出“美学”(Aesthetica)一词。他指出,事物可分为“可理解的”和“可感知的”两种,前者是本体论研究的对象,后者是“美学”(“感性学”)所研究的对象。一段话或一首诗可以完善(perfectio)或不完善地表现其意义,这是一种“完善”;也可以在声音、韵律,及其中所包括的隐喻、象征等方面获得完善或不完善的表现,这是另一种“完善”。前者是理性的,后者是感性的。研究这后一种感性表现的完善的科学,就是“美学”。鲍姆加登对他的这一发明很重视,1750年,以这个词为书名,发表了他的巨著《美学》(Aesthetica)第一卷。在这本书中,美学的定义有了扩大,前一本书主要涉及诗的艺术,而这一本书则将讨论的范围扩大到“诸自由艺术之理论,低级认知学说,美的思维之艺术。类理性之艺术”[8]。过了几年,在1758年,他又出版了《美学》第二卷。他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写出一部多卷本的著作,通过对各门艺术进行描述和讨论来发展他的对“感性表现的完善”的研究。但可惜的是,他的健康情况已经不允许,写作这第二部就已很勉强,终于,他在1762年逝世,没能完成宏愿。学术界围绕着鲍姆加登是否创立了美学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例如,朱光潜在他的《西方美学史》一书中写道,自从鲍姆加登正式用“埃斯特惕卡”来称呼他的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美学作为一门新的独立的科学就呱呱下地了”[9]。蒋孔阳先生表达了类似的意见,指出鲍姆加登“不仅第一次确立了‘美学’这门学科的名称,而且也第一次确定了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他的结论是,说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从鲍姆加登开始,“一点也不过份”[10]。但也有人有所保留。例如,汝信就这样写道,鲍姆加登的理论功绩,“不仅仅是为美学取了一个名称,而且确实对这门科学的正式诞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1]。第二,这个学科的其他重要概念被提出和逐渐成熟的过程。鲍姆加登确定对“美学”这个学科的诞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对这个学科的命名,对“感性”的重视和强调,并形成一种独立的关于“感性”的“完善”的观念,这些对该学科的形成都极其重要。然而,这个学科的诞生,还需要其他众多重要的概念,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体系。在这些概念中,首先要提到的,是意大利人维柯( Giovanni Battista Vico,1668—1744)。克罗齐认为,维柯“可谓是发明了美学科学的真正革命者”[12]。维柯认为,在其他各种智慧之前,有一种“诗性智慧”,人的智慧由此而派生出来。这构成了对哲学上的理性主义的批判,对现代艺术哲学的形成具有奠基性的意义[13]。然而,许多英美学者更倾向于认为,这个学科是夏夫茨伯里( 1671—1713)所创立的。夏夫茨伯里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第一是“审美无利害”。当时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哲学界也弥漫着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针对这种倾向,夏夫茨伯里提出,人可以欣赏大海的美,但不必有像海军元帅那样占有大海的感觉。对美的欣赏,所需要的是无功利的静观。第二是“内在的眼睛”或“道德感官”。人具有一种内在,但却是直接的感官,凭借它来产生美感。由此,对美的感受不是一种理性活动,而是一种直接的感性活动。在英国,趣味的观念得到许多哲学家的关注,有很多的论述。特别是休谟( David Hume,1711—1776)的论述,具有重要影响。休谟立足于经验主义的立场来讨论趣味,即认为趣味依赖于主体的感受,从而趣味具有相对性。但是,趣味仍是有标准的,它依赖于排除一切偏见的“有资格的观察者”。这种对趣味的强调,认为审美与趣味有关,对美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个与休谟同时代的人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1797)发表了《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哲学探讨》一书。“崇高”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古罗马时,就有一篇被假托为朗吉弩斯所作的《论崇高》问世。此后,“崇高”的观念被很多人提起,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些论述都是将“崇高”视为美的一种类型。只有到了博克时,“崇高”才与“美”对立起来,被认为两者在感性性质上正好相反:崇高是“力量、匮乏与空虚,以及尺度的巨大”[14];与此相反,美是“小、光滑、逐渐的变化、精巧”[15]。他还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崇高”和“美”所提供的不同感受作出分析。在与鲍姆加登提出aesthetics这个概念大致同一时间,法国人夏尔 ·巴托(Charles Batteux,1713—1780)发表了《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1746)一书,书中提出了“美的艺术”的体系和概念。书中“将诗、绘画、音乐、雕塑和舞蹈包括进来,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美的艺术’定义为一个特殊的范畴”[16]。以上的这一系列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成熟,为美学这个学科的诞生准备了条件,终于到了 18世纪末,康德写出了《判断力批判》,将这些概念容纳进去,并进行深刻的分析。康德从一个独特的哲学角度,论述了无功利,没有概念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没有目的而又有合目的性的美,论述了数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的崇高,论述了“美的艺术”“天才”“趣味”等重要概念,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成体系的整体[17]。美学成为一个学科,也与大学教育制度在欧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欧洲近代大学在经历了几百年发展后,从 17世纪开始,迎来一个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学科。作为一个学科,它的形成,需要有明确的名称、完整的概念体系。大学制度催生学科的形成,而学科也在大学制度下得到确立。18世纪形成的美学学科,经过19世纪的一系列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作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向一些非西方国家传播,推动这个学科在世界各国的建立。第三,这个学科的名称和基本理论传到中国的过程。美学这个学科是在20世纪初年传到中国的。在1900年以前,欧洲来华传教士对这门学科有所提及,在1900年以后的几年中,王国维和蔡元培对这门学科有了专门的著述,并逐渐确定了将“美学”这两个字作为aesthetics的译名。此后,有更多的人翻译和介绍这一学科的内容。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当朱自清为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一书写序言时,还认为,“美学大约还得算是年轻的学问,给一般读者说法的书几乎没有;……像是西洋人说中国话,总不能够让我们十二分听进去”[18]。而朱光潜这本书,“全书文字像行云流水,自在极了。他像谈话似的,一层层领着你走进高深和复杂里去”[19]。这句话典型地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的学者们对美学这门学科,以及朱光潜对美学这门学科来到中国所起的作用的感受。20世纪是美学这个学科在中国逐渐发展,并走向兴盛的过程。这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从王国维、蔡元培,再到宗白华、朱光潜的对西方美学的引入和研究,这一线索遵循的是“审美无利害”的“静观”的线索;第二条是梁启超的文艺“新民”和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线索。这条“文艺为人生”的线索,后来就与致力于社会改造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结合起来,随着社会革命形势的发展占据了主导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美学大讨论”,使美学这个学科在中国成为显学,产生了美学上的“四大派”。到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美学的讨论重启,出现了“美学热”。中国的美学,经历了一个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的过程。美学引入后,经过消化和吸收,再反思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因素和艺术的观念,结合当下的中国审美和艺术实践,逐渐形成了中国自己的美学体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第四,现代的美学与古典的美学。朱光潜提出,鲍姆加登提出了“aesthetics”这个词,从他开始,美学这个学科才像新生儿一样呱呱落地了。前面已经指出,美学这个学科的诞生并非仅仅从鲍姆加登提出这个词开始;然而,美学这个学科的成熟,的确应该归因于18世纪一些具有支撑性的美学概念被相继提出,并且由康德将之结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然而,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的写法,仍是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写起,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再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再到近代和现代。不仅是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而且我们所熟悉的几乎所有的西方美学史著作,都采用了这种写法。例如,鲍桑葵的《美学史》、基尔伯特和库恩的《美学史》、克罗齐的《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门罗·比厄斯利的《美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代》,等等,都是如此。如何解决这一概念上的矛盾呢?朱光潜晚年在《美学拾穗集》中提出了一个构想,即区分“美学”和“美学思想”。他写道:“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虽不过两百多年,美学思想却与人类历史一样的古老。”[20]“美学”这个学科是从鲍姆加登开始的,而此前所存在的,是“美学思想”。当然,朱光潜在这里的表述,也不够准确。美学并不是“与人类历史一样的古老”,许多的美学史著作,包括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都有一个开端,即从希腊人写起。对此,鲍桑葵在写作《美学史》时,曾作了这样的解释,只是到了希腊哲学中,人类才到达了“一个人们可能要开始从严格的哲学角度来考虑审美现象的时刻了”[21]。显然,这种反思开始于人们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时,人们开始对美和艺术的现象进行概括,并形成了一些关于美和艺术的概念。综合以上这两个阶段,我们可以大致形成这样的理解: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人有了“美学思想”,而到了18世纪,开始了“美学”这个学科的建设。第五,中国的美学思想与中国美学。在中国也存在同样的情况。1900年以后,美学这个学科在中国形成,并出现了第一批专门研究者,并在中国的大学里开始设立相应的课程。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此前没有“美学思想”。一部中国美学的历史,还是要从中国的先秦时期写起。在《周易》中,在《左传》等古书的记载中,在《论语》所记录的孔夫子的言论中,在《老子》《庄子》等诸子书中,在《吕氏春秋》这样一些保留大量古代材料的古书中,有着大量精彩而有价值的美学观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极为丰富,是建构当代中国美学的丰富的宝库,从中可吸收丰富的营养。这些思想也是我们在今天建立中国特色的美学的宝贵资源和理论工具。但是,当代中国美学的建立,并不能看成是古代中国美学思想的自然生长。当代中国美学有一个引入、适应、发展的过程。直至今日,仍需要我们立足当下,面向当下的审美和艺术的现实,从古代和外国吸取营养,进行独立自主的理论创造。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前面曾说到,美学是由三大块组成的,即美、美感、艺术。关于艺术的研究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三分法,并不仅仅意味着在编写美学这一门学科的教材时,要对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作出讲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三者的内容是联系在一起,相互作用的。从现代美学形成之时起,艺术就对美学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艺术就仿佛是制作美的实验室,在这里通过实验生产出美的事物,再将之推广到一般事物的制作之中。能写诗和美文的人,在日常应用性文字写作中就会写得更好,写作者在诗文写作中练就了写作的能力,这种将艺术生活化的过程,最终促成了生活的艺术化。其他门类的艺术也是如此。书法家提高了一个时代的书法水平,而画家和雕塑家和建筑师等,原本就是工匠,是众多工匠中的佼佼者。从另一方面看,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活动,形成了人的审美观念,陶冶了人的性情,培养了人的审美能力。因此,艺术这个美的实验室,不仅产生美的产品,在实验室外的广大世界中推广,使生活艺术化,使世界美化;同时,艺术还造就了制作和欣赏艺术的人,使他们获得审美的眼光,从而改变对世界的观看方式。现代美学正是在艺术的推动下形成的。正如前面所说,鲍姆加登为了说明诗本身具有感性独立性,提出了“美学”(“感性学”)这个词。后来,他试图将这个学科扩展到其他的艺术门类,认为不仅是诗,而且各个艺术门类都具有独立的感性,并在追求感性的完善。夏尔 ·巴托所提出的“美的艺术”是现代美学的奠基性概念,他引导人们思考把各门艺术归为同一原理,从而开始了对艺术本质的研究。欧洲美学史上的重要美学家们,实际上都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艺术上。原因在于,艺术是制作和欣赏的美的活动,而审美只是直观,行动永远要比直观更能吸引理论家的注意力。艺术创造美,人要为这种活动作出解释,并根据这种解释的需要形成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和改进实践。康德的美学从对自然的讨论开始,却以对艺术的解释为旨归。对他来说,对自然的审美相对比较简单,从对自然的审美,包括对美的四个契机的分析,和对两种崇高的分析,可以成为进一步进入复杂的艺术审美的钥匙。黑格尔的美学就是艺术哲学。对他来说,对自然的审美不过是“灌注生气”的结果,而这种“生气”,是人在与艺术相关的活动中形成的。20世纪的美学家们都与艺术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罗杰·弗莱(Roger Fry,1866—1934)和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与“后印象主义”兴起,以及艺术中的新形式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他们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区别于从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开始的旧形式主义美学传统,也冲击了古老的“摹仿”理论传统。他们的思想渗透到现代主义艺术的各种流派之中,对艺术形式在20世纪的更新起了重要作用。阿瑟·丹托与乔治 ·迪基等人发起的关于“艺术界”的讨论,试图为以杜尚的《泉》为代表的超越感性的概念艺术作辩护,说明它们可成为艺术的理由。他们的讨论意味着艺术与美,或者说艺术与一切原本艺术所依赖的感性特征的分离。然而,我们不能将之看成是艺术与美学从此分开,从而艺术学独立的标志。恰恰相反,阿瑟 ·丹托等人所做的,是面对艺术发展的新变建立起美学理论。丹托的美学是黑格尔的《美学》影响的结果。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历史的进化过程中,理念终将超越它的外在显现,而概念艺术正是如此。一种被称为后现代的艺术,更需要理论,这种艺术寻求在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的支撑下存在。当代美学学科的发展美学的当代发展,呈现出丰富和多样性。从总体上说有着两股倾向,就是“超越”和“回归”。美学并不是沿着原有的道路向前发展,而是一方面建立“超越美学的美学”,另一方面又在许多方面呈现出早期美学的特点。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美学在继续追踪艺术的发展,研究新的当代艺术问题。艺术的概念化趋向,曾在阿瑟 ·丹托的带领下,被描绘成黑格尔式的理念超越了它的感性显现阶段,向其自身回归,由此而出现了“艺术的终结”。然而,艺术并不能永久地脱离“感性”。在特定的时期,一些特别的艺术流派,以对感性的超越相号召,构成对既有艺术制度和传统的破坏和挑战。但是,破坏了还需建设,脱离了还需复归。这时,建立新感性的任务就被提了出来。当代艺术在语言、声音、光与色等方面所提供的新效果,激发美学对这些艺术上的新发展作出描述和回应,以此来思考美学的新的发展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艺术存在,就有面向艺术的美学,只要艺术在发展,就有追踪艺术发展而出现的美学的发展。第二,审美心理学研究重启的可能性。在20世纪初年,曾经有过一个审美和艺术研究的心理学热潮。依托当时的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分析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心理学美学的流派。但是,这种发展后来就呈现出两极的现象。从实验心理学那里借用一些模式,走出实验室作理论发挥的做法,得到了极大的流行。分析美学曾努力克服美学中的心理学倾向,更偏重于语言分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学美学受到压制。然而,只要人的审美现象存在,从心理角度对这种现象作美学研究的潮流就是不可阻挡的。当然,美学研究者主要是一些人文学者,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手段,对自然科学的统计和分析的方法不熟悉,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也常有挫折感,对审美和艺术这种高度复杂的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缺乏信心;同时,在面对审美现象中所涉及的心理性与社会性,一般生理心理机制与审美主体的意志和意愿,个体差异与群体间相互影响之间的种种复杂问题时束手无策。然而,当代科技进步的强大力量,最终会对美感研究产生推动,这种力量也是不可阻挡的。划定界限,对人的审美现象进行具体而定量的分析,已经有人在作这方面的努力。这种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将渗透到美学研究中来,使这个学科的面貌得到改变。第三,关于自然美的探讨被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的努力所取代。自然之美,是由于它本来就美,是由于人的情感情绪的投射,还是由于自然被“人化”了,人在自然中欣赏到自己的力量,这是曾经被争论过的古老问题。美学的研究后来就实现了问题的转移。自然美研究就转化为生态环境美的研究。这种转移背后,有一种主客体关系的变化。将自然作为认知对象、情感寄托对象、物质性改造的对象,这些都是在哲学上将自然对象化的产物。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自然界原本是动物的生存环境,同样,对原始人来说,自然界也是生存环境。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寒暑轮替、草木枯荣,这些都是他们要面对的,也是他们生活在其中的大自然。美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与他们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只有到了要对“美”进行“审”的时候,人们才将美的现象对象化。因此,对自然美的研究,要探这个源,从人与自然一体,对象还原为环境,还原整体的生态观说起。自然之美,有其光与色的形式主义因素,但是,这源于它们是人的生活环境以及基于对环境直觉的生态意识。由此可以引申到对乡村和城市的美的建设的思考。在这些思考之中,家园的意识应是最根本的。从人的生活、实践的观点出发,寻求对自然之美的解释,应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方向。第四,现代科技带来人的审美方式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艺术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种挑战是多方面的。新媒体出现了,网络文学在挑战纸媒文学,视觉艺术,包括电影、电视和网络视频,有了新的制作和传播形式。一些古老的艺术门类被边缘化,一些新的借助新媒介的艺术进入主流。对这些,美学应如何应对?或者说,在众多的人面对这种新变,或是沉湎其中,或是不知所措之时,美学是否能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为如何应对提供建议?不仅是新的媒介会产生媒介对内容和形式的多种影响,而且,人工智能所生产的产品给艺术概念带来了更直接的挑战。当 AI艺术来临之时,人们提出了一些深刻的关于人的作用的问题。AI艺术是不是艺术?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是不是艺术?美学家们该怎么回答?如果说,由于这些不是人的创作,我们就可以宣布它们不是艺术的话,那么,部分在AI的辅助下,人所创作的艺术呢?从机器到人,我们如何划界?机器参与了多大的比例,以什么方式参与,它就是,或者不是艺术了?这些都留下了研究的空间。当然,当代艺术中还有一些问题,就是当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在人人都是艺术家之时,艺术家在做什么?处处皆美之时,艺术能为社会提供什么?文化创意产业能否取代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很重要,这是艺术向产业的移植,也许这是艺术向社会所作的贡献。正如前面所说,艺术成为美的实验室,实验出来的美在社会中推广。但是,在产业的力量造成廉价的美充斥之时,艺术自身仍须存在。那么,艺术应是怎样的存在?怎样才能维持一种实验、批判和创新的立场?最后是美学与文化间的对话,在世界上,存在着各种民族和文化。它们各自独立发展,也相互影响。当我们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之时,包含着一种对未来的乐观理想。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民族间有利益之争,文化间有认同之争。美既具有民族性和文化性,也具有普适性。文明间可能会冲突,也可能会相互理解,相互吸收,取长补短。这都是事在人为。在这方面,美和艺术的欣赏和交流,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结语:再谈美学是一门关于美和艺术的学问当我们讨论“什么是美学”之时,要克服一种共时的、平面的、教科书式的列举的做法,而进入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立体而相互联系的、有发展眼光的研究之中。美学的“三分”理论是历史形成的,有重要意义。“美学”与“美学史”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美学史发展到一定水平,产生了成体系的美学,而这种成体系的美学又形成一种历史观,构成对历史进行审视的基础,投射到对历史的书写之中。现代美学体系和美学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但历史不可隔断,人类对美和艺术的反思有其久远的历史,是文明的重要成果。对艺术的哲学研究,是美学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离不开美学,美学也离不开艺术。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代和将来都是如此。然而,美学也有对其他方面的关注。美的本质和范畴、审美心理、自然和生活的美、城市与乡村的美、美育,等等,都日益成为美学的关注对象。正像艺术对生活有着多种用途一样,美学如果能起各种重要作用,对人类有益的话,为什么不朝这些方面发展呢?【注 释】[1]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9.[2]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4]〔法〕夏尔 ·巴托.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M]//外国美学 ·第32辑.高冀译.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5]〔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德〕马克斯 ·德索.美学与一般艺术学[M].朱霏霏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9.[7]〔美〕门罗 ·比厄斯利.美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代[M].高建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德〕亚历山大 ·戈特利布 ·鲍姆加通.美学 §1[M]//外国美学 ·第28辑.贾红雨译.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4.[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97.[10]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7.[11]汝信.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2]贝尼季托 ·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M].王天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64.[13]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51-247.[14][15][16]〔美〕门罗 ·C.比厄斯利.美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代[M].高建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23,323,261.[17]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19]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326,329.[20]朱光潜.美学拾穗集[M]//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3:121.[21]〔英〕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2.作者/高建平:深圳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会长

慧文

如果想要研究宋代的美学,该如何入手?

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繁荣,宋朝文化空前进步,一系列的科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享誉千古,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宋朝的文人非常多,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宋四大书法家、理学家北宋二程、南宋东南三贤、南宋四大家等。都值得我们细细钻研与提炼。来梳理一下宋代美学的研究思路,研究美学离不开研究人文历史,可以从以下了几个方向来重点研究。以求达到对宋代美学认知的新高度。1、宋代书法(重点研究)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禅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影响宋人的书法观念,而诗人、词人的加入,又给书法注入了抒情意味。在强调意趣的前提下,宋代书法家重视自身的修养,胸次高,读书多,见识广,诗词、音乐方面的功力也为前人所不及。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另外还有宋徽宗赵佶。苏轼,其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罗池庙碑》《赤壁赋》《丰乐亭记》黄庭坚,其主要作品有:《花气熏人帖》《黄州寒食诗卷跋》《李白忆旧游诗卷》米芾,其主要作品有:《蜀素帖》 《紫金砚帖》《论书帖》蔡襄,代表作有《蔡襄尺牍》《郊燔帖》 《蒙惠帖》《陶生帖》宋徽宗赵佶,他开创了一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的书法字体──瘦金体。2、宋代绘画(重点研究)宋代设立翰林图画院,以培养宫廷需要的绘画人才。创作出如郭熙的《早春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李唐的《采薇图》,马远的《踏歌图》等一大批成功的作品。 中国山水画三大家。董源的《潇湘图》《夏山图》,范宽代表作有《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李成的《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李公麟作品有《五马图》《维摩居士像》,夏圭作品有《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郭熙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在绘画高度繁荣的基础上,绘画理论著述也大量问世。画史、画论、绘画赏鉴及收藏著录等著作大量流传,如《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史》《林泉高致》等,成为今日研究古代绘画的重要文献依据。3、宋朝瓷器(重点研究)通常将宋代陶瓷窑大致概括为6个瓷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宋朝瓷器,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追求釉色之美、追求釉质之美,宋人在制瓷工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通过瓷器贸易,影响全世界,让中华文明传遍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世界上的瓷器都是仿宋瓷器。宋代是中国瓷器的鼎盛时代,出现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又以汝窑真品最为难得,极致简约的汝瓷自然是洗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巧致雅绝。时人说得好:“ 纵有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 ”中国古代瓷器中,宋瓷以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图案清秀,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4、宋代散文(重点研究)宋代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所谓“唐宋古文八大家”中,宋人就占了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宋代散文的重要成就之一,在于建立了一种稳定而成熟的散文风格:平易自然,流畅婉转。宋代从散文中得到启示而重获艺术生命,形成一种类似散文诗的赋体,欧阳修《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都是历久传诵的名篇。宋代的骈文也不太追求辞藻和用典,采用散文的气势和笔调,带来一些新面貌。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念语》、苏轼《乞常州居住表》、南宋汪藻《隆佑太后告天下手书》、方岳《两易邵武军谢庙堂启》等都是相当出色的骈文。这种普遍的散文化倾向是宋代散文繁荣的结果,构成宋代文学的一大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5、宋词(重点研究)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宋词的代表人物——婉约派柳永——代表作:《雨霖铃》《蝶恋花》李清照——代表作:《如梦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李煜——代表作:《虞美人》《相见欢》《乌夜啼》《浪淘沙令》《谢新恩》 另外还有秦观、晏殊、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等名家。宋词的代表人物——豪放派苏轼——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清平乐·村居》6、活字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印刷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使得大量文学作品,历史典籍得以更好地传承。使得读书更好的接近普通人民。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得人类文明得到巨大的传播。除了以上几个大的方面,能窥探到宋代的美学魅力。其他的方面我们也应该进行一一的研究。还有考古——对宋代出土文物,以及一些博物馆馆藏的宝贝的解读与研究。另外雕塑、石刻、纺织、造纸、服饰、城市建设、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宋朝都有较大的发展,对各个方面的细致研究必将找到不一样的答案。另外宋朝时期,辽国、西夏国、金国等都存在于华夏文化圈,对于邻居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解剖宋代美学。以上是对研究宋代美学的一些浅显建议。如你有其它更好的答案,欢迎品论区留言讨论。祝您学习愉快!

鬼怒川

高建平:新时代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思路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近年来,国内外美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技术条件的更新、艺术发展的需要,都影响着美学研究。新时代加快中国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把握当代世界美学的发展趋势,关注当下中国人的审美和艺术实践情况,进行新的探索和建构,使美学为当代社会服务。本文试图从八个方面讨论新时代中国美学研究所要实现的跨越式发展。第一,对“美的本质”问题的重新反思。当下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超越了传统美学的“二元对立”。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在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论争中形成了“四大派”,即“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美是客观世界的社会属性”“美是主客观统一”。这些理论各不相同,相互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们各自有一些新的发展,在细节上作了许多修正,然而仍是建立在传统美学“二元对立”的立场上。例如,在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当时所思考的,是对自然的认识、改造,甚至征服,没有将自然看成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在谈论对美的欣赏时,仍将它与认识论中的“反映论”联系起来,不能将审美与认识作出明确区分。将美看成“主客观统一”,也不过是“在物为刺激,在心为反应”式的主客合一,而非在一个更深的本体论层面上的超越主客的统一。从80年代开始,中国学界开始反思这种美学倾向,以实践的观念为突破口,形成了美学研究的人类学本体论的立场,此后从生命、身体、生活的线索来研究美的各种流派被建立起来。近年来还有一些从中国传统哲学出发研究美的“意象”“生生”“人生”等新思考。这些工作对于汲取中国传统哲学资源,进行面向当代现实和当下艺术的美学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美的本质”这一话题之下,仍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例如对“人生”,是从“生命”“身体”“生存”角度理解,还是从“动作”“活动”“行动”“创造”的方面理解?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美的本质”的做法,割断从动物到人进化的连续性,是否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是否存在着缺失?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在美学研究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引领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第二,“科学美学”的新发展。现代中国美学的研究从发端时起,就有着一种内在的科学传统。在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的一部重要著作——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就有着借鉴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研究美学问题的倾向。在20世纪后半叶,许多学者研究文艺创作的思维规律,寻找和建构审美的心理模式,尝试在文艺批评中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做出许多努力。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对审美经验进行科学研究,借鉴神经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和成果进行美学研究。当然,美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怎样在这种研究中把握好哲学的思辨与科学的实证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哲学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的关系?我们认为,应坚持百家争鸣,让学者以不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相互倾听,在相互论争和学习中实现互补。第三,对美的性质界定和艺术批评中所使用的概念和范畴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例如在美学中对“崇高”和“优美”、“幽默”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等范畴的研究,在艺术批评中对“模仿”与“再现”、“隐喻”与“象征”等术语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中对“现代”“后现代”等术语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理论中的“赋、比、兴”“自然、气与气韵”“文与道”等概念,从上古到晚清被人们反复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被赋予新意。这种概念史的意义辨析非常有价值,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从20世纪初到今天,语言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新的语言学观念改变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以及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借鉴语言学的新成果,以概念、范畴和关键词的研究为切入点,可以推动美学的学科更新。第四,对传统的再反思。中国美学的传统与西方美学的传统,对当前的美学研究都很重要。然而传统必须活在当下。对传统,有一种“为传统而传统”的学术态度,致力于还原语境,进行追寻原意的阐释。这种工作当然是需要的,但同时,我们还需要一种从当代语境出发的研究。在当代美学理论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解决了这个问题,传统资源就能成为我们建设当代美学的营养。近年来,有不少中国学者所撰写的多卷本、大部头的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通史和断代史问世,这种深入的历史研究,反映出中国美学研究的厚度和实力,为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与依托。第五,对艺术的新探索。宗白华曾说过,艺术是一个可写一本大书的题目。艺术之中值得进行哲学美学分析的话题很多,例如:艺术的定义、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总体性与艺术的分类特性,具体门类艺术的特点及其与其他艺术间的联系,艺术终结话题所带来的挑战,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的边界及其随着时代而发生的变化,等等。有学者指出,随着中国的学科制度的变化,艺术被提升为一个学科,因此艺术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认识。正是艺术本身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产生了新的研究需求,才使我们在制度设计上给予艺术研究以更大空间,投入更多资源。第六,新技术对美学研究的挑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形成了新的文学和艺术的载体。回顾历史,由于媒介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例如,印刷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书刊大量出现,才有了成本的小说和在杂志上连载的小说,使文学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很大变化。同样,新媒介也会带来文学上的根本变化。网络小说给纸质文学带来冲击;古老的“光”的美学随着新灯光技术的发展,给各种表演带来了全新面貌;新的声音保存传播技术和电子化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相应的艺术形式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可见,各种艺术形式都在面对媒介变化的挑战,出现形式更新;伴随新媒介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艺术门类。第七,面向社会生活的美学。从起源的角度来看,美是起源于乡村的生活,早在城市还没有出现时,人类就有了对美的追求。美的创造和欣赏活动渗透在早期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各种信仰形式和休闲形式结合在一起。城市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大规模创造美的艺术,并对美的现象进行反思,从而产生美学。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进入城市,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这进一步强调发展城市美学和乡村美学的必要性。城市要克服“千城一面”,使地方特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要从空心化到建成新家园。乡村生态的美、城市现代文明的美,都是建设的目标,也是建设中的美学追求。美学理论要针对这些方面形成评价尺度,指出努力方向。第八,美育概念的更新。美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席勒对改造社会的呼唤,到蔡元培要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影响了美育学科的建设。一个世纪以来,围绕怎样使美育落到实处,通过审美和艺术来实现人的改造,实现人民大众审美素质的提高,研究者做了很多工作。美育本身具有实践性,与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因此需要在坚实而有创新性的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成果推向实践。新时代建设新美学,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汲取中国传统美学的有益资源,吸纳西方经典美学相关成果,与当代各国美学研究进行同步对话,面向当下的审美和文艺创作、欣赏实践,在美学的各个具体领域里,进行自主创新与不懈探索。

春秋后伦

朱光潜人学思想视域下当代美学研究的新路径

著名美学家、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朱光潜晚年以维柯和马克思美学研究为突破口对自己美学思想的深刻反思与系统总结,充分体现出其美学思想与人生理想的高度统一:美或者审美活动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呈现为相互交融、彼此碰撞的动态过程;人亦如此,也是在如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人生样态中自由自如地切换,天下无道,则退而守于道家(知大于行),天下有道,则进而攻于儒家(行大于知)。如此,朱光潜不只是简单机械地肯定或否定任何一种单一性命题与人生态度,而是意在并成功地打消了所谓心与物、唯心与唯物、知与行、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对立,为探索构建统一于“人学”的中国当代美学打开了一扇大门。这里至少有三个问题应当厘清:其一,朱光潜指出的“人学”是怎样的?其二,美学为何能够且应当统一于“人学”?其三,这扇大门后通往“人学”的道路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构建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前两个问题,学界已经作出回应。简言之,第一个问题,“人学”是以“人”这一物种的起源为发端,继而以“有机的整全的人”为最终研究对象的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当然也包括人文科学。“人学”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把人作为孤立个体而抽象出来的概念存在,而是具体的、现实的、作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的人”;是与自然—社会、个人—国家、个体—群体、过去—将来的“活”与“动”的无限广大的客观世界相对的——一个借由“反映”获得“存在”,解读“存在”生成“某种意识形态”,并最终在“实践”中实现、检验、确证自己的——人。第二个问题,涉及朱光潜将美学定位于社会科学的学科定位。朱光潜非常坚定地认为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他一生对美学学科性质的研究的总结,他早年侧重从心理科学角度来研究美学;中年更加倾向把美学看作人文科学;晚年通过研究马克思和维柯,确立了“美学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命题。需指出,解决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落脚点,目前未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朱光潜早年曾发表过一篇全面研究心理学派别的文章——《行为派(Behaviourism)心理学之概略及其批评》,此文推动了朱光潜后来从心理学多层视角研究美学,可见他在学术生涯伊始就已经注意到了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美学研究领域,在十余年后的1934年,朱光潜又接连发表了《近代实验美学(一)颜色美》《近代实验美学(二)形体美》《近代实验美学(三)声音美》三篇系统介绍近代实验美学的文章,并在首篇中指出:“拿科学方法来作美学的实验从德国心理学家斐西洛(Fechner 1801-1887)起,所以实验美学的历史还不到一百年。这样短的时间中当然难有很大的收获,不过就已得的结果说,它对于理论方面有时也颇有帮助。理论上许多难题将来也许可以在实验方面寻得解决,所以实验美学特别值得注意。”在当时,实验美学在理论上还存有诸多缺陷,亦有不少困难尚待解决,实验心理学影响下的实验美学之路并不通畅,这一点已被包括正在欧洲游学的朱光潜在内的许多人所认识到。但是,朱光潜受五四运动影响很深,是新文化运动的拥护者和参与者,与同辈美学家相比,他始终站在科学的立场上以科学精神冷静地“整理国故”。将人文科学(彼时朱光潜将美学定位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作为美学研究的路径之一是朱光潜关注、深思、探索并尝试过的,即使在作于近半个世纪后(1983年6月)的《读朱小丰同志〈论美学作为科学〉一文的欣喜和质疑》一文中也还对此抱有期待,他写道:“提到实验心理学,我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很不愉快的……我曾写下当初我对实验心理学的怀疑。不过从那时到现在这六、七十年中,自然科学在实验方面都发展得很快,我们能赶上现代水平,也就不坏了,做些实验总比不做好。”从朱光潜的整个学术生涯上透视,他自始至终都是站在多学科融会贯通的立场上去看待、学习、研究美学的。朱光潜在自己于欧洲游学期间撰写完成的第一部美学著作《文艺心理学》中明确写道:“因为欢喜文学,我被逼到研究批评的标准……因为欢喜心理学,我被逼到研究想象与情感的关系……因为欢喜哲学,我被逼到研究康德、黑格尔……这么一来,美学便成为我所欢喜的几种学问的联络线索了。”晚年时,他进一步强调:“研究美学的人们如果忽略文学、艺术、心理学、哲学(和历史),那就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从朱光潜对自己治学之方“回溯”式的深刻剖析中可以看出,朱光潜的美学研究非常重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而统一于“人学”的中国当代美学也必定是朝着跨学科的方向迈进的。当代西方哲学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人文学科,借以建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者间的某种连续性。沿此路径,可将基础心理学、神经科学、脑认知科学等自然科学中的核心观念与研究方法提炼整合并灌注于美学研究。当然,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的美学,其与自然科学之间究竟应当建立何种连续性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学界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假如天以假年,朱光潜必定会在第一时刻注意到这样一条新路径,因为正如他所预想的那样,“自然科学在实验方面都发展得很快”,美学研究理论上的“许多难题将来也许可以在实验方面寻得解决”的期待也终会如“静待花开的种子”般破土而出、开花结果。(作者:宛小平 章亮亮,分别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朱光潜、宗白华、方东美美学思想形成与桐城文化关系研究”首席专家、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安徽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不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我们说明了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也就可以说明美学对于当代青年的价值和意义,扩大一点说,就是美学对于所有当代人的价值和意义。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从人生修养方面来看。大家知道,人除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这种精神生活的需求就是精神超越的需求。人和动物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人能够从实用中提升出来,从个人物质生活的实践中提升出来,一方面进行审美的体验(感兴),另一方面进行纯理论的思考。这就是精神超越的需求。如果丧失了这种精神生活,丧失了精神超越的兴趣,人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并且在后面各章将会进一步说明,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诗意的人生,使人超越“自我”的有限天地,回到人和世界的最原初的、最直接的、最亲近的生存系,从而获得一种存在的喜悦和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回归,这种喜悦,这种提升,是人的精神需求,是人性的需求。所以审美活动对于人性、对于人的精神生活是绝对必要的。而美学可以使人对于审美活动获得一种理论的自觉,因而它对于一个人的人性的完善,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修养,也是不可缺少的。第二,从理论修养方面来看。历史上很多哲人都把人的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关于世界上具体事物的知识,如天空为什么会闪电,植物生长和阳光、水分、肥料的关系等等,这类知识多半产生于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有一类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探讨,如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真、善、美是什么等等,这类知识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种纯理论的思考的产物。进行这种纯理论的思考,并不是出于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是出于人类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人当然要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否则人类社会生活就不能维持。但人又往往要从物质生产活动中跳出来,对于人生、历史、宇宙进行纯理论的、形而上的思考。这种思考并不是出于现实的兴趣(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出于一种纯理论的兴趣,因为这种思考并不能使小麦增产,也不能使公司增加利润,但是人们仍然不能没有这样的思考。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开头就说:“人类求知是出自本性。”就是强调,人的理论的兴趣是出自人的自由本性,而不仅仅是为了现世生活的需要。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也说:“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又说:“出于最深刻的理由,可以说,人是一种‘理论的生物’。”〔31〕我们前面说,美学从根本性质来说,就是这样的理论性的学科。一个当代大学生,就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来说,不能只有具体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学的知识,经济学的知识,法律学的知识,等等,而且还应该有纯理论的兴趣和知识,其中包括哲学的兴趣和知识,也包括美学的兴趣和知识。一个当代大学生如果缺乏这种纯理论的兴趣和纯理论的知识,那么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应该说是不完整的,是有重大缺陷的,因为他只具有实际生活的知识,而缺乏人生的智慧。以上两个方面,就是美学对于当代青年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当代青年学习美学所应该追求的目的。当代青年学习美学,主要就是这样两个目的:一个目的就是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学习美学增强审美的自觉性,更自觉地通过审美活动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再一个目的就是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学习美学培养自己做纯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也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存在,对于真、善、美,对于这样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使自己在获得各种具体学科的知识之外,更能获得一种人生的智慧。当然,除了上述两个主要目的,大学生学习美学也还可以有其他一些目的,如: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设计的能力,扩大知识面,等等。但这些并不是学习美学的主要目的。以上都是针对当代青年来说的。其实,不仅仅是当代青年,所有的当代人,如果条件允许,都应该学一点美学。这种必要性,一方面是由美学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因为从根本上说,人不仅是社会的动物,不仅是政治的动物,不仅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而且还是有灵魂的动物,是有精神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动物,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即追求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动物,同时,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人还是一种理论的动物。文章来源于网络和猫哥团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