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煤炭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桑扈

煤炭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提高1.2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7百分点。下面进行煤炭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煤炭行业分析表示,2018年,全国完成原煤产量36.8亿吨,同比增长4.5%。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3%。煤炭消费量增长1.0%,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9.0%,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大型现代化煤矿成为煤炭生产主体。2018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5800处左右,平均产能提高到92万吨/年左右。前8家大型企业原煤产量14.9亿吨,占全国的40.5%,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煤炭进口2.81亿吨,同比增长3.9%;出口493.4万吨,同比下降39%;净进口2.76亿吨,同比增长5.2%,为近四年来最高水平。分月度来看,2018年7月煤炭进口量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速高达49.1%。需求方面,2018年煤炭消费同样保持小幅增长,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从主要耗煤行业看,据测算,电力行业全年耗煤21亿吨左右,钢铁行业耗煤6.2亿吨,建材行业耗煤5亿吨,化工行业耗煤2.8亿吨,其他行业耗煤减少约6000万吨。价格方面,2018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5500大卡下水煤)稳定在绿色区间,全年均价558.5元/吨,比上年下降9.5元/吨。2019年前2月,价格继续下探,但跌幅不大,分别达553元/吨、551元/吨。近几年我国电力供大于求态势未变,随着国家稳步发展清洁能源,大力促进清洁电力消纳,风电、核电等清洁电力消费增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将会大于全社会电力消费增速,全国煤电消费量很有可能持平或减少,将带动电力行业耗煤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十三五”后期钢铁行业和建材行业发展峰值期到来,这两个行业的煤炭消费增长有限;随着煤炭价格在相对高位稳定运行,现代煤化工发展的经济性不强,化工行业煤炭消费增长也不容乐观。以上便是煤炭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的所有内容了。(文章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廉士重名

2019年煤炭行业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产量向优势资源地区和头部煤企集中

2019年1-9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增长4.5%。受火电发电量增速下滑的影响,2019年1-9月全国商品煤消费量增速下滑至0.7%。由于晋陕蒙新四省产量份额上升、前十大煤企产量占比上升,煤炭行业持续向优势资源地区和头部企业集中,因此龙头煤企将受益于长协煤价的稳定和市场份额的扩张。全国产量同比上升 核心产区增速较快2019年1-9月,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5%至27.36亿吨,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速。其中,内蒙、山西、新疆的原煤产量在2019年1-9月分别同比增长10.4%、8.3%、16.7%,大幅高于全国平均增速。陕西省的原煤产量受到2019年初神木矿难的影响,2019年1-5月产量累计同比下滑13.2%,2019年6月以来逐渐恢复增长,因此1-9月累计同比增速为-1.7%。自供给侧改革以来,全国原煤产量从2017年起恢复小幅增长,同时随着先进产能置换、落后产能退出,核心产区晋陕蒙新四省产量保持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2019年1-9月的四省产量份额也上升至76.46%,较2016年大幅上升7.36个百分点。电力耗煤负增长拖累煤炭消费量增速煤炭行业的四大下游为电力、钢铁、化工、建材,各行业耗煤量占比自2016年至2019年略有变化:电力行业占比自50%提高至54%;钢铁行业占比自17%提高至18%;化工行业占比保持7%;建材行业占比自14%下降至12%;其他行业耗煤量从12%持续下降至9%。从煤炭需求的中长期趋势来看,由于电力在能源消费占比的提升,电煤需求大概率将好于煤炭整体需求。但由于2019年受到水电的冲击,火电发电量增速大幅回落,电煤需求大幅下滑(从2018年的6.6%下滑至2019年1-9月的-0.2%),带动煤炭整体需求回落(从2018年的3.4%下滑至2019年1-9月的0.7%)。产量向优势资源地区和头部煤企集中供给侧改革以来,我国煤炭产量持续向优势资源地区集中,随着晋陕蒙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坑口电厂等建设带来产地煤炭消费量增加,晋陕蒙地区在煤炭产销方面的核心地位得到持续的强化。此外,煤炭行业前十大煤企产量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例,2008年至2018年前十大煤企产量占比从29%波动上升至45%,煤炭行业呈现出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中长期看,在全国煤炭产销量持平或微降的状态下,优势地区和龙头煤企凭借市场份额的扩张依然可以保持产销量的稳定或小幅增长。来源: 前瞻网

光之翼

2019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以及趋势分析 去产能化成为趋势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大气网讯:一、中国煤炭行业概述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一直存在着很高的经济价值。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3.3%,可采量位居第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仅次于澳大利亚而居于第二位,在2018年,我国生产煤炭38.46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7.3%。因此煤炭行业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过去4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煤炭占据能源消耗的70%。2018年中国煤炭生产量占世界生产量的比重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在煤炭供应链所涉及的产、供、运、需等各个不同环节中,交易主体众多,优质企业林立,并始终贯穿着物流与资金流的双向流动,银行结算、融资需求巨大。而且随著供给侧改革及政府对能源结构的改善,去年煤炭在整体能源的占比,由原来的60.4%下降至60%以下,相信未来随著相关改革推动,煤炭在内地市场的供应占比将会持续下降。不过,虽然煤炭的比例下降,但消耗量仍然有1%的上升,反映需求持续强劲,未来亦不会大减。二、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据自然资源部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持续提升。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自然报告 (2019)》显示,2018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7085.73亿吨,同比增长2.5%。2013-2018年中国煤炭查明储量及其增长速度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从我国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新增查明储量呈现震荡走势,2017年,全国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达到815.6亿吨,创近年新高。据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较2017年同期有所下滑,全年新增查明储量为556.1亿吨。2013-2018年中国煤炭新增探明储量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从消费量来看,2019年,全球煤炭消费总量为157.86EJ,比上年下降0.6%,这是六年来第四次下降,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下降到27.0%,为16年来的最低水平。煤炭消费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日本、南非、俄罗斯、韩国、印度尼西亚、德国和越南。除中、印、美、日四大煤炭消费国排序不变外,第5到10位排名位次均发生变化。其中越南超越波兰成为第10大煤炭消费国。 世界前十大煤炭消费国中,亚洲独占6席。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1.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9年世界前10大煤炭消费国排名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1、电煤需求下降带动煤炭整体需求回落煤炭行业的四大下游为电力、钢铁、化工、建材,各行业耗煤量占比自2016年至2019年略有变化:电力行业占比自50%提高至54%;钢铁行业占比自17%提高至18%;化工行业占比保持7%;建材行业占比自14%下降至12%;其他行业耗煤量从12%持续下降至9%。2016-2019年四大下游行业耗煤量占比统计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煤炭需求的中长期趋势来看,由于电力在能源消费占比的提升,电煤需求大概率将好于煤炭整体需求。但由于2019年受到水电的冲击,火电发电量增速大幅回落,电煤需求大幅下滑,带动煤炭整体需求回落。2、煤炭去产能力度加大近几年,原煤的产量呈波动态势,2013年原煤产量为39.74亿吨,而到2016年跌至34.11亿吨,下跌了14.17%,但是到了2019年,原煤产量上涨到了38.5亿吨。2013年-2019年中国原煤产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但是随着市场对于煤炭需求量的减少,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加上供给侧的改革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淘汰落后的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提高煤炭供给质量。在煤炭市场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实施阶段性减量化生产,维护市场供需平衡。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可谓多乎

全球煤炭市场报告

2019年4月10-11日,“2019中国煤炭市场年会暨全球海运煤炭市场峰会”在上海虹桥锦江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指导、中国煤炭市场网、上海钢联(300226)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获得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力支持,并得到一德期货、华泰期货、秦煤集团的特别赞助。国际能源署煤炭高级研究员Carlos以《全球煤炭市场报告(2018-2023)》为题进行了视频演讲。Carlos首先提到,近年全球煤炭市场不断衰退,但由于2017年电煤出现了一些来自印度洋和东南亚地区新需求,近两年可以看到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如此的高价让一些产煤国,比如印度尼西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对煤炭行业来说是比较好的现象。鉴于前几年治理大气污染,煤炭退出了市场的主力,到现在又有了一些恢复,很多的国家制定了新的环保政策。现在可以看到很多的再生能源,以及比较廉价的天然气在生产,这些能源对煤炭都有一些影响。在2018年和2017年看到转变的势头,全球的煤炭需求有再次的增长。在2014年当中,煤炭增长幅度近4.5%,2013-2014年略有下降,2015-2016年回升,2017-2018年的趋势比较特别。关于价格方面,2016年年初至后两年价格达到100美金左右,这个价格增长了1倍。Carlos提到两个原因,一是二氧化碳排放,有些国家采取了碳税;二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煤可能会成为一种价格比较稳定的能源。关于焦煤,焦煤主要是澳大利亚出口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煤出现物流方面的问题,价格就有突然的升高。Carlos指出,中国有很多的煤来自北方港口,同时来自印尼的煤也会越来越多,这对中国的煤炭价格会带来影响。中国的煤炭价格已经高于500-570元的区间,如果未来全球的价格低于500的话,中国的价格也会有一个调整。Carlos认为,中国的煤炭价格应当作为基准,他在去年做过一个预测,是关于2017年和2018年全球煤炭需求预测对比,在经过一段需求的增长之后,现在进入了比较平稳的时期。仿佛回到了10年前市场相对比较低迷的情况,尽管各个国家推出了一些政策或是相应的计划,但价格仍没有改变很多,这种状态是全球都有出现的。Carlos认为,中国在未来会成为最大的需求国,印度的需求也会有所增长,美国和欧洲则将持续的下滑,日本和韩国未来的煤炭需求将会维持稳定。数据显示,美国和印度的煤炭需求走势是完全相反的,2018年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的煤炭消费国,印度排第三,可能到2020年印度的消费将会加倍,将会超过美国。到2023年,东盟和韩国、日本这些地区和国家,未来的煤炭的消费总量将会相当于欧盟和美国的消费总量。这更加强调了了解中国煤炭市场的重要性,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煤炭市场的变化非常重要,它对全球煤炭市场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风向标。Carlos提到了中国主要四大行业用煤量,其中发电占到50%-55%,到2020年还将会持续增长,重工业也是另外一个用煤大户,中国钢铁产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这方面我们可能不会有太多增长,重工业的用煤量可能会持续下降。轻工业与建筑业也是主要的用煤行业,这个领域中国政府出台了很多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环保政策,Carlos认为这个行业未来的用煤需求将会下降超过1亿吨。还有煤转化行业,包括煤制气、煤制油、煤制化工产品等等,这些行业未来几年的走势不太确定,中国的天然气、石油的进口占比越来越大,这个行业的煤炭使用有增长的潜力。中国2018年有很多的煤制气的项目,LNG全球范围内价格上升,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政策。最后是电力行业的情况,中国的电力行业是最大的用煤行业,Carlos展示了中国GDP与电力需求以及煤炭发电量的增长情况。中国所有的煤当中四分之一都是用来生产电力。通过观察中国市场对煤的需求就能够很好的了解全球的煤炭市场的情况。GDP的增长中国目前有所放缓,刚刚超过6%,较之前降低,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变得更加的高效,Carlos认为未来中国煤消费的增长将会低于中国GDP的增长。Carlos做了简单的敏感度分析,将全球煤的需求和中国煤的需求比较,如果今后5年中国的电力行业对煤的需求增长是0的话,全球煤炭需求将会下降1%,其中每年全球电力市场对煤的需求将会下降3%以上。对于印度,从1973年-2018年的分析和2018年到2023年预测的情况,印度的电力行业对煤的需求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对于东盟10国,从1973年开始到现在每年的电煤需求是稳步增长的,因为对电力的需求不断的增长。对于西欧,如德国从2038年开始不再使用煤,西欧很多国家会有这样的政策。Carlos认为,出口到这些国家的量会逐步的削减。亚洲有很多的电煤发电厂,建立时间不长,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尤其在今后几年。

迷情记

2021年全球煤炭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产量下降,国际煤炭贸易萎缩,煤炭价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绿色能源替代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及亚洲地区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的煤炭消费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将更加明显。2020年全球煤炭产量有所下降2017-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到2019年全球煤炭总产量达到79.21亿吨。2020年,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初步测算全球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巨大打击进一步导致煤炭产量有所下滑。美国煤炭产量降幅最大2020年,在全球16个主要产煤国中,煤炭产量增长的有3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其余13国煤炭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煤炭产量最大的中国,全年产煤量为38.4亿吨,同比增长0.9%;排名第二的印度,得益于四季度产量的快速回升,全年产煤7.41亿吨,同比增长0.8%;而美国的煤炭产量跌破5亿吨,仅产煤4.89亿吨,同比下降了23.7%,降幅最大。俄罗斯煤炭出口逆势增长从出口情况来看,IEA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全球煤炭出口量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14.36亿吨。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煤炭贸易造成较大影响,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预测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下降至13亿吨。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印尼全年出口煤炭4.07亿吨,同比下降11.3%;其次是澳大利亚,预计全年出口煤炭3.61亿吨,同比下降8.9%;排名第三的俄罗斯,在下半年中国强劲煤炭进口需求的拉动下,全年出口煤炭1.93亿吨,同比增长1.7%。近几年俄罗斯煤炭向中国市场转移趋势明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欧是俄罗斯主要出口市场,但随着西欧国家“去煤化”步伐加快,俄罗斯出口西欧的煤炭量快速萎缩,出口重心由西向东转移。2020年下半年,俄罗斯出口中国的煤炭量达1460万吨,比2019年同期的1090万吨增长了33.9%。俄罗斯政府层面也将加快铁路、港口等物流设施建设,加大煤炭出口向东部转移的步伐,积极拓展亚太区域煤炭市场。亚洲地区进口消费需求强劲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是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20年进口煤炭3.04亿吨,同比增长1.5%;印度进口煤炭2.18亿吨,比2019年减少3000多万吨,同比下降了12.4%;日本进口煤炭1.74亿吨,同比下降6.8%;韩国进口煤炭1.23亿吨,同比下降12.7%。2020年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和地区中,中国、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煤炭进口量实现正增长,其他国家和地区煤炭进口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德国的降幅最大,为-27.3%。整体来看,亚洲市场煤炭进口需求占据主要份额,并在全球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以中国泰国、越南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依旧能保持逆势增长,市场潜力较大。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在欧美市场,绿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煤炭消费持续下降,202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燃煤发电量,全年煤炭消费量下降21%;欧盟国家煤炭消费量下滑幅度更大,欧盟27国2020年煤炭进口量下降32.7%。在亚洲市场,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煤炭消费量还有增长潜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进口量均实现正增长,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炭产量和消费量虽然都出现下降,但疫情稍有缓和后,马上加快了燃煤电厂的建设步伐。从整体来看,全球范围的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趋势明显。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王栋

十张图带你了解2019年中国煤炭行业供需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供给端分析——产量维度:2019年我国原煤产量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5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19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2-2019年,中国原煤产量呈现波动变化态势。其中2016-2019年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原煤产量达到38.5亿吨,同比增长4.6%。由于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行业内企业为抗击疫情,主要产煤省区的复工复产时间集中在3月份,对于行业内整体产量供给的影响较小。2020年1-5月,中国原煤产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0.9%。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家不断推进煤炭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如今,我国大型现代化煤矿已成为全国煤炭生产主体,煤矿数量大幅减少。2019年,我国煤矿数量已经降至5300处左右,较2018年减少500处。可见,我国煤矿行业逐渐向高品质、高效率方向发展。——转运量维度:转运量保持稳定,2019年达24.6亿吨。首先,从2019年月度煤炭转运量的走势来看,1-12月我国煤炭铁路转运量均保持较为稳定状态,在17000-22200万吨间进行浮动。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19年我国煤炭铁路转运量完成24.6亿吨,同比增长3.3%。——企业维度: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向头部煤企集中供给侧改革以来,我国煤炭产量持续向大型煤炭企业集中,2018- 2019年我国大型煤企原煤产量呈现增长状态,且在全国煤炭行业的占比保持较为稳定的份额。其中2019年我国大型煤企原煤产量为27.26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70.8%。综合来看,我国煤炭行业呈现出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中长期看,在全国煤炭产销量持平或微降的状态下,龙头煤企凭借市场份额的扩张依然可以保持产销量的稳定或小幅增长。——区域维度:产业开发布局逐渐优化,向优势资源地区聚集近年来,我国煤炭生产重心加快向优势资源以及开采条件较好的地区聚集。2020年1-5月,我国原煤生产地区主要聚集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以及新疆等地,这四个区域的原煤总产量占全国77.46%;其中以山西省为首,其原煤产量达到3.95亿吨,占全国比重为26.83%。——进口维度:进口量加大,2019年达2.997亿吨2019年全国煤炭进口2.997亿吨,同比增长6.3%;出口602.5万吨,同比增长22%;净进口2.94亿吨,同比增长6.3%,为近四年来最高水平。分月度来看,2019年1月煤炭进口量最为显著,高达3350万吨。需求端分析——下游行业应用维度:电力行业为耗煤主力需求方面,2019年煤炭消费同样保持小幅增长。从主要耗煤行业看,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测算,电力行业全年耗煤22.9亿吨左右,钢铁行业耗煤6.5亿吨,建材行业耗煤3.8亿吨,化工行业耗煤3.0亿吨,其他行业耗煤减少约3500万吨。——企业维度:2019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小幅增长从行业内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走势来看,2012-2019年整体呈现波动变化态势。其中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4789亿元,同比增长0.6%,有小幅增长。——价格维度:煤炭价格处于绿色区间从价格维度来看,2019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5500大卡下水煤)稳定在绿色区间,全年均价555.3元/吨,比上年下降3.2元/吨。2020年5月,达到最高价格562元/吨;2020奶奶12月为最低价格为546元/吨。综合研判: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综合前文对于煤炭行业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煤炭行业市场供需实现基本平衡,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展,且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但行业的改革发展依然存在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全国煤炭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煤炭时段性供应不足、市场供需平衡不稳定以及行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鉴于行业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未来行业发展要沿着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不断深入供给侧改革,保证煤炭行业发展质量;提升行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市场体系建设。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大瑟尔

2020年煤炭市场将走向何方?

2019年即将过去,时光年轮上又将画下一道春秋寒暑。2019年以来,动力煤市场随着供求结构进一步由“紧平衡”转向“宽平衡”,走过寒冬也历经酷暑,跨过高山也跌落低谷。犹如二十四节气,看尽沉浮、阅遍冷暖。展望2020年,煤炭市场又将会走向何方?国内产量能否达到“十三五”预期?进口市场能否延续巨额的价差优势?下游消费结构又将如何演变?煤化工能不能托起“一片天”?“如我们《2019年年度展望报告:峰已过,价回转》中预测,市场煤价格中枢跌破黄色区间600元/吨,运行区间为550—650元/吨。供应方面,去产能基本进入尾声,新增产能加速投放,产量同比明显增加,加上进口煤在国内外巨额价差推动下大量进入,供给进一步宽松。需求方面,因宏观经济承压,用电增速下滑,加上水电和新能源替代超预期,电力耗煤增速明显下降,虽然水泥、煤化工需求小幅增加,但整体动力煤消费增速低于供应增速。供求形势进一步转向宽松,北方港5500卡平仓价格中枢为592元/吨。”易煤资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孟超告诉记者。展望2020年,煤炭市场将如何表现呢?记者梳理易煤资讯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0年动力煤市场分析报告与展望》了解到,宏观方面,在外需不确定性较大、内生动力依然不足的情况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数据的修复,加上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以及基建的逆周期调节和消费触底,2020年下半年整体经济形势将逐步好转。同时,2020年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攻坚年,和“两个翻番”目标的收官验收年,宏观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也会进一步加强,我们预计2020年经济增速将保持在6%左右。供应:国内方面,去产能任务基本于2018年结束,2020年作为产能置换收官年,预计生产和建设产能将达到50亿吨,产量也将同步增长,同比增加4.5%为38.9亿吨。进口方面,随着国内价格中枢的回落,巨额价差优势不再,但在进口平控同比去年的情况下,预计2020年进口量虽有回落,但仍将保持在2.7亿吨左右。消费:电力方面,发电增速预计仍将保持在4%左右,但受新能源等替代影响,预计火电增速为3%左右;水泥和冶金方面,在基建托底和地产需求提振下,预计水泥需求仍将保持4%左右的增速,产量达到24亿吨,冶金耗煤也将小幅增加;化工方面,预计消费增量为3000万吨,散煤减量7000万吨,煤炭整体消费小幅增长0.4%。物流:公转铁继续推进,铁路发运保持增长,但随着浩吉铁路的开通,以及消费区域增量的西移,西煤东送需求降低。对沿海市场而言,预计浩吉铁路2020年发运量将超过2000万吨,对海进江市场冲击明显。价格:在供求结构趋于宽松的预期下,价格中枢将进一步下移至530—540元/吨,全年运行区间在500—580元/吨。

小煞星

2020年中国煤炭开采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采选机械化持续深入

煤炭是中国的黑色“金子”,中国现如今面临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发展新常态,离不开煤炭。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细分煤炭品种种类较多,具体包括喷吹煤、炼焦煤和配焦煤、动力煤(粘煤、不粘煤、长焰煤等)、褐煤。已探明储量平稳增长据自然资源部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持续提升。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自然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7085.73亿吨,同比增长2.5%。结合2019年我国煤炭开采投资力度及行业发展情况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增加至约1.77万亿吨。从我国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新增查明储量呈现震荡走势,2017年,全国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达到815.6亿吨,创近年新高。据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较2017年同期有所下滑,全年新增查明储量为556.1亿吨。结合2019年我国煤炭采选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约为615.1亿吨。机械化开采全面推广近年来,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煤机装备企业积极推进联合重组,并购核心业务,煤机装备生产规模、研发能力和产品配套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升级成煤机行业未来长期发展的机遇。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及煤矿规模的扩大,煤炭行业呈现机械化、智能化趋势。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采煤机械化率及掘进机械化率分别为65%和52%,根据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我国采煤机械化程度将达到85%,掘进机械化程度将达到65%。另外,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型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由1978年的32.34%提高到2018年的96.1%。结合2019年我国大型煤炭企业采煤设备发展情况,前瞻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大型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提升至98.1%。原煤产量持续回升近年来,我国原煤产量呈波动态势。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稳步增加,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煤炭优质产能不断释放,2019年我国原煤产量38.5亿吨,同比增长4.5%。2020年3月份,生产原煤3.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由负转正,1-2月份为下降6.3%;日均产量1088万吨,比1-2月份增加273万吨。2020年一季度,生产原煤8.3亿吨,同比下降0.5%。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矿机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云紫

2020年全球煤炭市场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市场恢复平稳运行「组图」

储量增幅较为明显据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披露,2012-2019年,全球煤炭储量除2016年数据异动外,基本上呈现上升态势。2019年,全球煤炭已探明储量为10696亿吨,较2018年增长1.40%,较2012年增长24.24%,整体上涨幅度较为明显。从国家层面来看,截至2019年全球煤炭储量处于领先地位的前五个国家分别为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与印度,这五个国家加起来共占了全球煤炭近四分之三的储量,其中美国与俄罗斯煤炭储量排名最为靠前,其储量占全球储量的比重分别为23.33%和15.16%。产量2012-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整体上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自2013年起,由于煤炭大量被清洁能源替代,其产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由于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幅,2016年之后全球煤炭产量又回复了稳定的增长。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达到81.29亿吨,较2018年增长0.47%,整体增长较为平稳。需求持续增长从需求侧来看,2012-2018年,全球煤炭的消费量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 2019年,按标准油热值计算,全球煤炭共消费3750万吨,与2018年基本持平,在波动变化后逐渐恢复平稳。其中中国是全球煤炭消费量排行第一的消费大国,其2019年煤炭消费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比重为51.74%,超过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综合来看,2012-2019年,全球煤炭市场在经历了波动变化后逐渐恢复平稳,未来也极大可能继续平稳运行。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贸易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息息相关

2020年中国煤矿机械后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我国煤炭开采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机械化程度和作业效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是全世界煤炭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从1978年的5960亿吨增加到2017年的1.67万亿吨,全球第三。2019年我国原煤产量达38.46亿吨,同比增长4.2%。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目前我国煤矿机械后市场的服务主体以煤矿企业自服务和专业后市场服务商为主,行业已经形成与汽车后市场行业相似的维修养护、配件供应、二手交易等几大子行业。随着第三服务主体竞争力加强和积极探索,融资租赁等服务品类也已经出现,未来可能会出现如汽车后市场中更多细分的子行业,从而为煤矿机械设备后市场服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煤矿机械后市场发展前景(1)专业化服务模式的主流化目前,在煤矿机械后市场服务行业中,煤炭企业自服务模式在备品配件供应管理和维修与再制造等两个业务品种市场份额占比较高,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自身经营效率,不利于其聚焦主业,这种自主服务模式的劣势也将成为被专业服务模式逐步替代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企改革中的最大热点,整体上仍将朝纵深方向持续推进。在市场压力和产业政策的联合推动下,专业服务模式未来将成为煤矿机械后市场服务市场主流,这将逐步为专业后市场服务提供商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2)后市场服务渗透率上升目前我国煤矿机械后市场虽然已经形成与汽车后市场行业相似的维修养护、配件供应、二手交易等几大子行业,但对煤矿行业的渗透率依然偏低。随着行业的发展,后市场服务渗透率将进一步上升。(3)后市场服务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煤矿机械后市场服务行业目前竞争主体,除煤炭企业自服务主体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外部服务主体,这些外部服务主体都呈现规模小、服务品种单一、服务区域窄、技术能力差等特点。许多较小规模的区域性外部服务提供商纷纷关停调整,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明显,这将为具有较强实力、技术过硬的综合性服务公司提供发展机遇。(4)产业政策支持煤矿机械设备后市场服务属于机械工业服务业。制造业服务化是我国工业转型的一大重要趋势,在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上意义重大。国家鼓励和支持机械工业服务业发展,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加以重视,因此煤矿机械后市场服务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属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的产业。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矿机械后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