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黄头发

2019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当前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还存在较大的缺陷,首先是规模小、发展水平低、市场竞争激烈。其次发展区域不均衡,东部地区遥遥领先;最后是市场竞争出现同质化。未来节能服务企业应该在产业供应链方向上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对具有产业优势的企业,实现兼并联合,实现其产业优势的快速扩张,从而提升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节能服务公司四大阵营,节能设备制造商的节能服务公司有较大优势行业现状来看,目前中国节能服务企业存在规模小、发展水平低,市场竞争激烈、整体的生存状况较为恶劣的局面。未来在“互联网++”战略全面推荐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建设、园区建设将会更加注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城市及园区发展融合应用。在产城融合的发展趋势下,节能服务公司应该有所探索和尝试,为向智慧化发展提供思路。分析认为,节能服务公司大体可以分为四大阵营,如下表所示:节能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域竞争格局中国节能服务行业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差距明显。据EMCA的数据显示,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节能服务行业总产值贡献率分别为59.2%、26.7%、14.1%,区域发展依旧不均衡,差距明显。随着西部地区政府及企业对节能认识的加强,以及客观存在的巨大节能市场,在本地化的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将会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将吸引发达地区的节能服务公司向西部辐射或转移。“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的节能服务行业将会迎来大发展。——不同性质企业竞争格局节能服务公司主要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然而,自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20%的约束性指标之后,民企在节能服务市场这种一枝独秀的状况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涉足中国的节能服务市场。一方面,国内外节能企业合作交流加强。2017年,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一年。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并参与节能相关的国际交流活动,主要包括中美、中德、中日、中加、中瑞等。在论坛举办、示范项目评选、技术推广、经验交流、合作签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甚至是央字号国企如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宝钢集团、中国集装箱集团公司等也开始纷纷跻身节能服务市场,与众多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国内国有大型企业涉足节能服务领域改变了节能服务公司长期以来以民营成份为主的特征,提高了中国节能服务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同时也加剧了节能服务行业内的竞争。——品牌竞争格局2019年1月8日,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公布2018年度节能服务优秀企业名单。基于不同维度(包括创新、成长性、品牌和重合同守信用等)评选出一批节能服务行业的优秀企业,其中,创新企业14家,最具成长性企业10家,品牌企业26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54家。从节能服务的细分行业看,评选出三大类优秀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优秀企业10家,清洁供暖服务企业14家,城市道路绿色照明服务企业11家。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落实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有关要求,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辽宁沈阳市、大连市,江苏南京市,福建厦门市,湖北武汉市,广东广州市、深圳市,四川成都市,贵州贵阳市,陕西渭南市、延安市和浙江省。根据要求,试点地区不再将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等评价事项作为项目审批或核准条件,改为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时一并进行设计方案审查,由发证部门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其他部门不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单独审查。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事项实行区域评估。综合以上,国家政策鼓励节能服务企业创新性发展,开发节能服务新模式,同时在行政审批上进行简化放权,加快推进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节能服务市场竞争呈现同质化特点——节能服务公司技术趋同能源监测、余热余压回收利用、节能灯具、变频电机等成熟技术、产品被广泛应用,虽然部分节能服务公司的技术、产品研发能力很强,但在实践中仍是传统技术占主导,使得竞争加剧。——节能服务公司业务同质化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而同质化发展将导致“过剩”困境的出现,因此如何避免同质化现象或者同质化竞争局面的出现,是每个企业甚至行业都必须谨慎思考的问题。就目前形势来看,很多行业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而众多新兴产业由于受准入门槛偏低、产业标准不明确、缺乏可行性研究等因素影响,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节能服务产业。纵观整个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状况,虽然各公司宣传的立足点不同,但是其产品的运作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工作原理其实是大同小异的,都是基于某一项创新技术而存在,只不过在实际效果中可能有所差异,这就是产品同质化的一种表现。例如现在众多节能服务公司推出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整体节能改造系统,看上去五花八门,可是当经过仔细推敲之后可能就会发现,由于应用的根本技术是物联网,所以工作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那么节能服务公司如何在无形产品上下工夫?最重要的应该是提高服务意识,真正的优质服务,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式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谁能在这方面做的更好,谁就更能获得客户的青睐,也就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节能服务公司业务地域集中根据节能服务业务开展的区域来看,节能服务公司业务分布表现很集中。“东多西少”的特点十分显著,北京、广东和山东的节能服务企业数量最多;而西藏、宁夏、青海、甘肃等省则相对较少。其中华东地区占比最大约为25%;其次为华南地区,占比为22%;华北地区,占比为19%。(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天尊地卑

2020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节能服务产业是指为项目或用能单位在节能减排方面提供节能服务和支持的产业,根据客户对能源的需求,借助于供给、分配及利用环节,提供尽可能有利于环境的,集前期节能诊断、节能改造设计、中期融资、工程实施运行和后期节能跟踪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节能服务的领域广泛分布于工业、建筑、交通、居民、商业、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等。政策利好节能服务产业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节能问题,国家各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若干政策措施以鼓励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要求,通过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有效拉动消费需求;通过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节能环保社会投资增长,有力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计划》要求,遵循企业自愿的原则,按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放管服”改革要求,在持续加强企业能源消费管理、加大节能监察力度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节能服务工作,完善市场化机制。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节能服务产业行业现状1、产业配套齐全节能服务产业链涉及众多的行业,包括节能材料、节能设备以及先进的能源管理软件系统。我国的节能服务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庞大的规模,产业链日趋完善,产品配套能力较强,可以针对地域特征、节能需求和投资预算提供差异化的节能产品和服务。目前,我国的节能材料、节能设备以及能源管理软件系统已实现自给自足,具有相对低廉的采购成本,与下游客户和产品市场贴合比较密切,市场反应时间快,完整的产业链为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2、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近年来,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不断增长,呈逐年上涨趋势。中国节能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5222亿元,同比增长9.38%。根据《“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节能服务业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我国节能服务行业潜力巨大。数据来源: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从业队伍持续壮大节能服务行业企业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底,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产业的企业总数达6547家,比“十二五”末期增长20.66%。预计2020年从事节能服务产业的企业总数超6550家。数据来源: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节能服务行业从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从业人数达76.10万人,比“十二五”末期增长25.37%。预计2020年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将保持在76万人左右。数据来源: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合同能源管理投资额不断增加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随着国内节能服务业的迅猛发展,节能服务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迅速增长。2015至2019年,合同能源管理投资规模呈现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资额达到1141亿元。预计2020年合同能源管理投资额将小幅增长。5、行业竞争激烈目前,节能服务公司呈现“多而弱”、“小而散”的格局,市场竞争激烈。根据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节能服务公司的数量达到6547家,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集中度低。少数公司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优势、品牌信誉优势以及资本优势,通过整合高端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能够为客户提供能源利用及节能服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成为行业中少数大型节能综合服务机构之一。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地之下也

2019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中商情报网讯: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式10月9日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闭幕式并致辞。李克强指出,我们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动绿色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培育新动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据悉,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猛。节能环保产业的定义及分类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同时提出,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国家统计局2018年最新下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对战略新兴产业的界定中,节能环保产业包含了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三个细分产业,涉及23个细分行业。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政策驱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新兴产业,几乎渗透于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它以有效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力促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2013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2016年《“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主要目标,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制度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2017年10月,工信部发文,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2018年,国家统计局将节能环保产业定义为战略新兴产业。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出台了鼓励政策,同时加大了环保财政支出,2018年我国环保节能支持6353亿元,同比增长13%。值得注意的是,环保行业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提升,2018年环保行业财政支出占当年GDP比重0.7%。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加近年来,受国家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多个循环经济领域示范试点创建实施以及社会公众节能环保意识提高等多因素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总产值从2012年的约3万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约4.5万亿元。2017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5.8万亿,2018年突破7万亿元。随着环保税、排污许可制等政策法规的不断加码,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空间未来还将持续扩大。预计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节能环保产业存在五大问题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一些已能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二是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国际品牌产品少。三是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污染治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运行效率低;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政策尚未到位,财税和金融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困难,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尚未建立。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基础设施和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尚待建立和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日趋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状况的局限性使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节能环保势在必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最终依赖于政策的强行推动。党和政府出台政策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动下,潜在的节能环保需求将变为真实存在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各种资本和企业的汇聚,拉动新的就业需求。当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仍会占有很大比重,节能环保服务业所占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虎度门

节能环保行业前景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大气网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下面进行节能环保行业前景分析。节能环保行业分析表示,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2018-2019年,我国环保政策密集出台,环保力度进一步加大,环保政策措施由行政手段向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延伸,第三方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环保税、排污许可证等市场化手段陆续推出,政策红利逐步显现。目前,我国北上广深、重庆、贵阳、福州、杭州等城市已相继出台或更新垃圾分类政策,预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稳步推进,将于2020年完成46个重点城市、2025年完成所有地级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完成配套转运端、处置端产能建设,固废处置行业将保持高景气。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最终依赖于政策的强行推动。党和政府出台政策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动下,潜在的节能环保需求将变为真实存在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各种资本和企业的汇聚,拉动新的就业需求。当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仍会占有很大比重,节能环保服务业所占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未来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大气、水污染防治领域的传统市场将继续增长,土壤、固废等节能环保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正在加速释放,一些新兴领域治理需求带来的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同时提出,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以上便是节能环保行业前景分析的所有内容了。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革命者

2018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行业全面进入整合阶段

一、节能服务行业概况节能服务是指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能源管理机构)帮助自身机构解决节能运营改造的技术和执行问题的服务。其服务对象是一般是企业机构。节能服务公司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阵营: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中国节能服务行业总产值呈稳定增长趋势,截至到2018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总产值达到4774亿元,同比增长15.1%。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据统计,2012-2018年期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合同资源管理投资额稳定增长,2018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合同资源管理投资额未1171亿元,同比增长5.2%。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企业数量来看,截至到2018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企业数量达到6439家,同比2017年增加了302家企业。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从事人员突破70万人,达到72.9万人,同比增长6.4%。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据统计,在2018年度节能服务优秀企业名单中,创新企业有14家,最具成长性企业有10家,品牌企业26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达到54家。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节能服务行业细分领域来看,截至到2018年,其中综合能源服务优秀企业有10家,清洁供暖服务优秀企业有14家,城市道路绿色照明服务优秀企业有11家。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据统计,2018年中国节能能力达到393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1%,减排二氧化碳达到10651万吨,同比增长3.1%。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中国节能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为了规范节能服务行为,引导政府和社会更加关注节能服务,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以"节能量"作为单一排名指标,对符合条件的申报企业进行了"节能服务公司百强评选"。节能服务百强企业在行业中的节能贡献率逐年上升趋势显著。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四、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节能服务产业仍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十三五"是节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将加大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投资和政策扶持度,其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20%~30%,预测到2020年节能服务业产值超过7000亿元。中国节能环保服务业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模式,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预计未来五年将达到14%的年均增速,到2020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投资规模将达到1857亿元,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的产值将达到2821亿元,节能环保服务业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在传统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节能超市等新型业态将成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新引擎"节能超市"是一种全新的节能服务综合平台。在传统模式下,由于信息不对称,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企业之间的对接存在交易成本过高、服务单一、交易时间较长等问题。"节能超市"通过多方资源整合,使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企业达到效益最大化。目前,"节能超市"在北京和山东等地已经开始运作,并初见成效。"节能超市"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整体拓展了节能减排的服务前景,也是未来全方位整合中国节能服务产业链中的重要模式。3、服务业将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业发展随着节能产业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节能标准日趋严格,下游服务对象往往要求"一体化""一站式""多领域"服务,需要有一个"集成商"整合产业链,包括节能技术研发—节能器件制造—节能设备配套—节能工程总承包—节能工程咨询与设计等。因此,在新的需求下,随着"集成商"的参与,产业链上、下游得到延伸,实现从传统的单一要素、单一环节的工程技术服务模式向"一体化""一站式""多领域"的节能技术综合服务转变。"集成商"作为整合节能服务产业链发展的龙头,在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将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对于大型的能源企业,构建由节能服务企业、第三方测评机构(节能评估、节能监测等)和能效管理平台三部分构成的能源管理体系,也是重点发展的趋势之一。如国家电网公司所属节能服务企业获得备案资格的节能服务相关企业达到18家,已经初步构成了节能服务体系。4、"节能量审核""节能低碳认证""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认证与评估机构将成为发展重点节能服务企业需要公证的第三方审核机构确定节能量,第三方认证与评估机构对节能项目进行测试,评估,提供验收合格证明。2015年,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总数达5426家,但缺乏能够进行审核的机构,截至201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通过评审选拔的国家级第三方节能审核机构仅26家,远远滞后于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5、节能服务企业中、大型化特征日益明显,行业内整合并购、企业跨界组建、跨国公司介入趋势显著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内的并购整合行为已初步显现,在2011~2012年期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内共披露并购案例19例,交易金额近80亿元。到2015年底,中国节能服务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34家,超过5亿元的有142家,超过1亿元的有286家。因此,节能服务产业全面进入整合阶段。6、区域节能服务市场差距将缩小,行业服务对象向工业和建筑业并重升级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地区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贡献率分别为48.7%、36.2%和15.1%,区域发展不均衡,差距明显。2012~2014年期间,西部地区百强节能服务企业数量从6家增加到9家,节能量从17万吨标准煤增长到99万吨标准煤。可见,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以及西部地区对节能服务和合同能源管理认识的不断加深,未来西部地区的节能服务企业数量将呈较快增长,东部地区也会有部分企业拓展到西部地区,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白魔鬼

2020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图)

节能服务产业是指为项目或用能单位在节能减排方面提供节能服务和支持的产业,根据客户对能源的需求,借助于供给、分配及利用环节,提供尽可能有利于环境的,集前期节能诊断、节能改造设计、中期融资、工程实施运行和后期节能跟踪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节能服务的领域广泛分布于工业、建筑、交通、居民、商业、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等。政策利好节能服务产业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节能问题,国家各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若干政策措施以鼓励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要求,通过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有效拉动消费需求;通过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节能环保社会投资增长,有力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计划》要求,遵循企业自愿的原则,按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放管服”改革要求,在持续加强企业能源消费管理、加大节能监察力度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节能服务工作,完善市场化机制。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义也

2019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图)

中商情报网讯: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式10月9日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闭幕式并致辞。李克强指出,我们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动绿色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培育新动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据悉,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猛。节能环保产业的定义及分类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同时提出,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国家统计局2018年最新下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对战略新兴产业的界定中,节能环保产业包含了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三个细分产业,涉及23个细分行业。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政策驱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新兴产业,几乎渗透于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它以有效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力促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2013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2016年《“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主要目标,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制度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2017年10月,工信部发文,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2018年,国家统计局将节能环保产业定义为战略新兴产业。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出台了鼓励政策,同时加大了环保财政支出,2018年我国环保节能支持6353亿元,同比增长13%。值得注意的是,环保行业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提升,2018年环保行业财政支出占当年GDP比重0.7%。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加近年来,受国家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多个循环经济领域示范试点创建实施以及社会公众节能环保意识提高等多因素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总产值从2012年的约3万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约4.5万亿元。2017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5.8万亿,2018年突破7万亿元。随着环保税、排污许可制等政策法规的不断加码,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空间未来还将持续扩大。预计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节能环保产业存在五大问题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一些已能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二是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国际品牌产品少。三是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污染治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运行效率低;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政策尚未到位,财税和金融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困难,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尚未建立。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基础设施和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尚待建立和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日趋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状况的局限性使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节能环保势在必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最终依赖于政策的强行推动。党和政府出台政策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动下,潜在的节能环保需求将变为真实存在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各种资本和企业的汇聚,拉动新的就业需求。当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仍会占有很大比重,节能环保服务业所占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盖公

2020工业节能市场前景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环保网讯:近年来,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等课题成为全球各国的热门研究方向。作为制造业大国,通过推进绿色制造来发展绿色经济、壮大绿色产业,是中国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工业节能环保成为全球发展重要趋势。据悉,中国工业节能行业具有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等特征:国家已将节能列为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存在极大的节能需求,工业能效管理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产品的应用范围较广。下游行业中的钢铁冶金、煤炭矿山等虽属于强周期性行业,存在一定的短期波动,但长期来看该等行业的节能需求呈上升趋势,因此,工业节能市场长期向好。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开发银行将进一步发挥部行合作优势,充分借助绿色金融措施,大力支持工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实现绿色发展。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化合作,发挥政策导向和综合金融优势,按照源头减排、末端治理、技术优化、全程监控的系统性思维,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共同探索机制创新,调结构、优布局、促发展,加快形成新时期工业绿色发展的推进机制,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8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带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三五”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展望2019年,工业经济发展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节能减排压力有所加大,但各项节能减排工作仍将有序推进。工业节能产业分析随着我国工业化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节能产业的发展必然要从设备节能、生产流程的末端节能这一初级节能模式走向生产工艺节能以及生产流程的过程节能的高级模式,从而最终形成工业系统生产全流程的节能。绿色工厂、低碳工厂将建立在生产全流程的基础之上。进入2019年,工业能源消费总量预计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望继续下降,但降幅可能继续收窄。首先,根据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的具体安排,“十三五”工业节能工作进入收尾期,为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必须在2019年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力度,2019年工业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有了政策层面的保障。其次,工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尤其是高载能行业的持续回暖,将带动工业能源消费需求进一步回升,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的同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反弹的局面应该不会出现。第三,随着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结构性节能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总的来看,2019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不会迅速增加,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速度可能减缓,但仍然处于下降区间。进入2019年,在高污染行业增长有限和重点行业环保措施进一步加严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望继续保持下降态势。首先,201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要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要继续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018年年底前完成,其他重点区域2019年年底前完成;在重点区域采暖季继续实施错峰生产,重点是钢铁、焦化、建材、铸造、电解铝、化工等行业,实施的范围将在2019年进一步扩大。其次,工业仍是主要污染物减排的重点领域,工业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主要是PM10)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0%、70%和85%左右,随着总量减排、环境监管等措施的深入推进,工业领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必将延续下降态势。进入2019年,我国工业领域第一个绿色发展综合性规划《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简称“《规划》”)的落实将深入推进,包括绿色产品、工厂、园区、供应链和企业等要素在内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将取得全面进展,形成更加完整的绿色发展体系。《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培育百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百家绿色园区、千家绿色工厂、推广万种绿色产品,截止目前,绿色设计试点企业已有99家,并完成了对第一批试点企业的验收,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问题不大;绿色制造示范名单已经连续公布了三批,共计包括802家绿色示范工厂、80家绿色园区和4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全面进展,“十三五”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任务有望在2019年提前完成。同时,为加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的通知(财建[2016]797号)》,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支持绿色设计平台建设、绿色关键工艺突破、绿色供应链系统构建等三个方向的示范项目,截止目前,近370个项目获得了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范围覆盖了机械、电子、食品、纺织、化工、家电等重点工业行业。进入2019年,“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有关规划的落实将继续推进,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提速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保持不变,但产业增速将有所下滑。一方面,作为政策拉动需求的典型行业,环境治理领域的利好措施接连出台。2018年6月,中央国务院连续批准和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环境治理和监测的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受制于上半年偏紧的资金面以及部分企业中报的不及预期,2018年前三季度环保行业市场出现了整体走弱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2019年很难大幅回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去杠杆政策的影响,环保行业大部分上市公司主要以PPP为主要商业模式,在此情形下受到融资环境紧缩影响明显。总的来说,2019年节能环保行业发展环境喜忧参半,政策环境确保市场需求处于高位,融资困难又会一定程度束缚行业快速增长。2020工业节能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15%,重点推进节能工作的领域包括工业、建筑、交通、商贸流通、农业农村、公共机构等。这其中,工业领域的节能工作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压力较大的推进领域。2018年前两个月,国内工业增加值能耗下了2.08%,按照既定目标,“十三五”工业增加值能耗要下降18%,平均每年下降4%左右,但直到2017年下半年才追平完成年度目标。从具体行业能耗来看,2018年前两个月,水泥行业的能源消耗增长最快,其次是钢铁。再具体来看,钢铁行业中炼铁一项的能源消耗是下降的,其他都呈现上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解决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作为落实制造强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硬任务,加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深化试点示范,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绿色制造产业,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加强节能监察,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完善法规标准和政策,进一步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领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1、大力推动能源效率变革。深入开展工业节能监察专项行动;推进实施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加快高效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2、积极促进资源利用效率变革。积极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深化甲醇汽车试点示范;深入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3、持续推行工业清洁生产。提升重点区域和流域清洁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加强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积极推进工业节水。4、扎实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深入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建设绿色工业园区;加快绿色产品供给;继续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健全绿色制造公共服务体系。5、加快推进绿色改造提升。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的支持作用;继续实施绿色制造专项;深入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试点,组织对第一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开展验收。6、培育壮大绿色制造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推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规范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强绿色制造全产业链合作。7、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发挥双边、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履约工作;推进绿色国际经济合作。8、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原标题:未来工业节能环保成为全球发展重要趋势 2020工业节能市场前景分析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乃焚大槐

流体节能行业发展概况及进入障碍分析(附报告目录)

流体节能行业发展概况及进入障碍分析(附报告目录)1、流体节能行业概况流体机械指的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来转换能量的机械。通常包括水轮机、汽轮机、燃气轮机、膨胀机、风力机、泵、通风机、压缩机、液力耦合器、液力变矩器、风动工具、气动马达和液压马达等。流体机械在工业领域通常简称“泵与风机”。智慧流体节能指的是运用物联网和自动控制技术,通过智慧感知、能效分析与优化控制,实现流体的高效流动,提高流体机械的系统能效。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流体节能行业运行概况及前景预测报告》流体节能涉及工业流体机械如空压机、鼓风机、水泵的综合节能;建筑物空调、通风、供热系统的综合节能,以及各行业的流体余热余压能量的回收利用,覆盖了冶金、化工、水泥、工矿和楼宇等各个行业,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占有重要地位。(1)节能行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虽然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给环境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中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过去十几年,我国不断加强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国内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流体节能行业市场容量分析目前,建筑耗能、工业耗能以及交通耗能并列,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占据了大部分的社会能源消耗。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社会对经济发展质量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钢铁、有色、煤炭、化工、建筑等行业,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对于流体节能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下面将从建筑流体节能和工业流体节能两方面阐述该行业的市场发展。1)工业流体节能工业节能是节能行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工业流体节能主要指工业中的流体机械的综合节能,包括与流体机械拖动相关的电机系统节能、设备能效优化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专业领域。A、工业流体能效分析和优化a、行业发展状况工业流体节能主要存在于那些以流体(液体、气体、多项流体或物理化学流体)为运行介质,发生能量转换或物理、化学反应的,进行连续或准连续生产的工业,如炼油、化工等行业。我国以流体为介质的流体工业能耗占据了全国工业总能好的大部分。动力设备是流体工业中主要的耗能设备,工业锅炉、汽轮机等动力装备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等流体工业中;工业中广泛运用到的风机、泵和压缩机等流体机械,也均存在大量流体产生及能源消耗。b、市场需求分析近年来,工业流体领域节能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先后制定了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效标杆指标,开展重点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推广行业节能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B、余热回收利用及系统优化控制控制行业a、行业发展状况工业余热主要指工业生产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未被利用的余热余能,余热资源通常指在现有条件下有可能回收利用而尚未回收利用的热量或能量。余热利用技术主要是从生产工艺上来改进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工艺结构和增加节能装置以最大幅度的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势能和余热。我国各行业的余热资源约占燃料消耗量的 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占余热总资源的 60%。以玻璃行业为例,对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玻璃液吸热占 35-40%,熔窑表面散热损失 20-25%,而排烟余热占 30-40%。可见玻璃窑烟气带走了大量热量,通过完全回收利用这部分排烟余热,可以节能 30-40%,余热回收潜力巨大。b、市场需求状况我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特别是在钢铁、有色、化工、水泥、建材、石油与化工等行业。但是,我国多数工业行业的余热余压以及其他余能未得到充分利用,工业余热资源回收率仅 33.5%,未来我国多个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市场。2)建筑流体节能建筑节能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改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热水供应和照明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大量能耗。建筑流体节能则指建筑节能领域关于暖通空调、区域供热系统和通风的节能领域。根据数据统计,暖通空调(HVAC)能耗占据建筑能耗高达 55%以上,而采暖、空调和通风的总和更是占到建筑能耗的 2/3。目前,我国建筑耗能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 30%(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的和占到社会总能耗的 46.7%),其中最大的能耗是采暖和制冷,和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每平方米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三倍以上。2、流体节能市场进入壁垒流体系统节能与增效行业对于新进入者存在诸多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行业主要进入壁垒资料来源:普华有策(1)技术壁垒流体系统节能与增效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雄厚的技术实力作保障。现在的节能行业,提供的是节能解决方案,需要涉及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系统集成、后期运维等方方面面,对于综合性的人才要求较高,同时对于各个领域的技术要求也非常严格。例如,工业炉窑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必须以科学的计量与测试方法为前提,全面了解工业炉窑的运行过程,并获得工业炉窑运行经济技术性能指标的各项参数,及时调整工业炉窑工况,使其达到运行的最佳状态;而余热发电系统中的取热、换热系统需要与主工艺生产系统进行连接,有时甚至需要对主工艺中的部分系统进行改变,但是又不能影响主生产线的正常生产,具有跨行业、跨学科、多领域的特征;等等。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缺乏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很难直接开展高端技术的研发和系统优化工作,因此,行业经验与专业技术的积累是新加入本行业者短期内无法逾越的壁垒。(2)人才壁垒流体系统节能与增效设计、建设和运营等主要环节均对专业人才有较高的要求。设计环节,需要研发设计团队具备丰富的研发设计经验、雄厚的研发实力、系统集成的创新能力,才能够保障技术的先进性、设计的合理性;建设环节,余热发电、节能优化和增效控制作为专业化建设业务,需要工程建设团队拥有相应的资质和获得相关认证资格的专业人才;运营环节,需要跨行业专门技术人才进行专业运营,以保障运营效率。流体系统节能与增效各环节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而相关专业人才主要集中于率先进入的行业领先者中,对于新进入者产生较高壁垒。(3)资金壁垒随着政策和市场对于节能的需求,国内的节能产业渐渐成熟起来,国家节能标准也日趋严格。进入本行业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开发出适用范围更广、运行指标更高的节能环保技术,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同时,流体节能行业的相关项目对资金方面的要求较高,例如余热发电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大(小型的余热发电项目一般在 3000 万元以上,规模较大的余热发电项目投资达到 7000-8000 万元甚至更高),并且项目周期长,往往达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和产能建设,企业难以具备在行业中持续发展的能力。总体而言,持续技术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运营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本行业新进入者设立了较高的资金壁垒。(4)综合管理壁垒流体节能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资金投入量大,技术成熟度要求高,整体工程难度大、周期长。例如,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需要统筹投融资、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保障融资渠道的畅通、保障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保障设计的优化和技术的先进、保障建设的质量和施工安全进度、保障运营的稳定有效等,综合管理的复杂性较高。余热发电等其他项目对于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要求也较高,因此对新进入者形成了综合管理能力壁垒。目录第一章 2016-2020年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发展概述第一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二、流体节能行业产业链条分析第二节、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一、主要上游产业供给情况分析二、2021-2026年主要上游产业供给预测分析三、主要上游产业价格分析四、2021-2026年主要上游产业价格预测分析五、主要下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六、主要下游产业规模分析七、主要下游产业价格分析八、2021-2026年主要下游产业前景预测分析第二章 全球流体节能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 全球流体节能行业发展规模分析第二节全球流体节能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第三节 亚洲流体节能行业地区市场分析一、亚洲流体节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二、亚洲流体节能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三、2021-2026年亚洲流体节能行业前景预测分析第四节 北美流体节能行业地区市场分析一、北美流体节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二、北美流体节能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三、2021-2026年北美流体节能行业前景预测分析第五节 欧洲流体节能行业地区市场分析一、欧洲流体节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二、欧洲流体节能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三、2021-2026年欧洲流体节能行业前景预测分析第六节 其他地区分析第七节 2021-2026年全球流体节能行业规模预测第三章 中国流体节能产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及预测第二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政策环境分析第三节 中国流体节能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第四节 中国流体节能产业技术环境分析第四章 2016-2020年中国流体节能行业运行情况第一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发展因素分析一、流体节能行业有利因素分析二、流体节能行业稳定因素分析三、流体节能行业不利因素分析第二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第三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供应情况分析第四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需求情况分析第五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供需平衡分析第六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七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主要进入壁垒分析第八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细分产品分析一、工业流体节能1、供需规模2、发展特点3、发展前景预测二、建筑流体节能1、供需规模2、发展特点3、发展前景预测第五章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运行数据监测第一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总体规模分析第二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一、行业产成品分析二、行业销售收入分析三、行业总资产负债率分析四、行业利润规模分析五、行业总产值分析六、行业销售成本分析七、行业销售费用分析八、行业管理费用分析九、行业财务费用分析第三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财务指标分析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第六章 2016-2020年中国流体节能市场格局分析第一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集中度分析一、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二、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第三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四节 中外流体节能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第五节流体节能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第七章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价格走势分析第一节 流体节能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第二节 2016-2020年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价格现状分析第三节 2021-2026年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价格走势预测第八章 2016-2020年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第一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流体节能市场分析一、华东地区概述二、华东地区流体节能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三、2021-2026年华东地区流体节能市场前景预测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一、华中地区概述二、华中地区流体节能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三、2021-2026年华中地区流体节能市场前景预测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一、华南地区概述二、华南地区流体节能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三、2021-2026年华南地区流体节能市场前景预测第五节 华北地区市场分析一、华北地区概述二、华北地区流体节能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三、2021-2026年华北地区流体节能市场前景预测第六节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一、东北地区概述二、东北地区流体节能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三、2021-2026年东北地区流体节能市场前景预测第七节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一、西北地区概述二、西北地区流体节能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三、2021-2026年西北地区流体节能市场前景预测第八节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一、西南地区概述二、西南地区流体节能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三、2021-2026年西南地区流体节能市场前景预测第九章 2016-2020年中国流体节能行业竞争情况第一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一、现有企业间竞争二、潜在进入者分析三、替代品威胁分析四、供应商议价能力五、客户议价能力第二节 中国流体节能行业SWOT分析一、行业优势分析二、行业劣势分析三、行业机会分析四、行业威胁分析第十章 2016-2020年流体节能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 企业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营产品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第二节 企业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营产品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第三节 企业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营产品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第四节 企业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营产品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第五节 企业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营产品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第十一章 2021-2026年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第一节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市场发展预测一、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二、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三、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产值规模预测四、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产值规模增速预测五、中国流体节能行业供需情况预测六、中国流体节能行业销售收入预测七、中国流体节能行业投资增速预测第二节中国流体节能行业盈利走势预测一、中国流体节能行业毛利润增速预测二、中国流体节能行业利润总额增速预测第十二章 2021-2026年中国流体节能行业投资建议第一节、中国流体节能行业重点投资方向分析第二节、中国流体节能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第三节、中国流体节能行业投资注意事项第十三章 2021-2026年流体节能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第一节 投资环境的分析与对策第二节 投资挑战及机遇分析第三节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一、政策风险二、经营风险三、技术风险四、竞争风险五、其他风险

韩非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大气网讯:摘 要:环保产业已经发展了多年,面对国际环境保护的趋势和观念的转变,传统的环境工程已经从污染防治转变为绿色科技理念,包括强调能源资源的可再生循环和清洁生产,而环境保护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必然要调整自身的经营发展模式。关键词:节能环保;发展现状;分析;对策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资源回收、环保三大领域的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我国新常态经济的增长点提高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一、节能环保现状分析1.节能环保产业投资主体结构。近年来,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国有企业的数量在减少,而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合资企业的数量在增加,而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开始猛增。这些变化是由于中国环保产业缺乏技术和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然而,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综合这些因素来降低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阻力。虽然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仍然占据着我国环保产业的主体地位,这说明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的扶持,反映了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不够成熟和健全。2.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水平。我国生产的环保产品在国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出口量不断增加。目前,许多生产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也被其他国家所借鉴。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防治能力也将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在污水处理方面,可以完成城市污水處理工艺设备及配套设备的生产。污水回收和再利用技术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部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设备已进入国际市场。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然而,尽管环境污染控制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在环境污染治理实践中,污染治理技术水平落后,仪器设备和工程质量低下,导致污染治理效果不佳。环境治理产品总体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技术仍停留在传统水平,未被视为高新技术产业。此外,环境治理在创新方面也相对落后,缺乏自主性,而政府对环境治理投入不足,导致环境治理在实际执行中,效果不明显,无法有效控制和控制我国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二、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环境保护产业是以政策为主导的典型产业,对国家政策和宏观管理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现阶段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的指导,处于相对盲目的发展状态。由于缺乏政府政策和宏观管理,环境保护产业的标准体系一时难以建立。缺乏特殊的激励和支持措施,不能有效调动企业投资环保的积极性,环保设备低水平重复建设尚未得到有效的约束和引导,产业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分散难以达到统一管理的效果。导致环保企业的竞争表面化,不存在深层次的真正竞争。这也是环保产品从未登上舞台,大量粗制滥造的设备被打入市场的原因,严重阻碍了环保产业市场的发展。2.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近年来,国家颁布和修订了大量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法律的一些规定长期以来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环境保护产业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此外,一些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相关的经济政策不适合国情,有的过于严格,有的过于宽松,需要尽快修订和完善。三、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1.完善产业政策。随着对相应能源资源的需求利用度,国家应加强对节能环保产业管理和计划,并提供一些技术和资金支持,以确保相关企业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创新,并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此外,国家还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相关企业的发展,根据节能环保行业的特殊性,出台相应的政策。节能环保企业还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公布相关配套措施,严格执行,加强考核,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加大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追究力度。2.加大技术示范建设。加大节能环保技术试点推广力度,加快示范工程建设,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有序发展。例如,如分选、分选、拆卸、分离、无害化处理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既开发了资源回收的关键技术,也建立了工业化示范项目。3.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对于环保产业的创新,首先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加强对行业整体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确保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从宏观角度确定了我国环保产业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并制定了一系列与环保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规划。整个开发过程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了开发过程的压迫性,降低了开发效率。然后制定一系列与环保产业发展相关的激励政策,与各部门共同努力,准确制定有利于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规章制度。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环保行业在市场上的投入,以进一步促进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我们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我们的环保企业顺利进入国际环保市场,扩大企业规模,带动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4.加强市场监管。因为节能和环保产业占据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的一小部分,以及缺乏相关技术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大部分都是中低端产品和装备生产为主,不能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政府不仅要减少行政干预,精简政府机构,下放权力,还要加强市场监管。由于节能环保行业的特殊性,政府应该加强节能环保产品的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体系,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的节能和环境保护,严格执法和监督,制定违纪处罚机制,反向约束。5.广泛深入的社会普及和全民参与。利用资源和政府补贴和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科学宣传活动,这是密切相关的能源消费者的利益,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使国家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政策很受欢迎,让社会各领域的能源消费者通过自己的行动,为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促进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6.加大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在环境保护投资方面,要重视资金的落实程度,不能盲目追求投资额。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好每一笔环境保护基金,使每一笔投资公开透明,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投资机制,使环境保护产业投资更加规范、更加安全。四、结语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要加强相应的国家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保障,才能进一步发展规模小、发展缓慢的节能环保产业。原标题: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