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理解论文的学术理论性嚎者

如何理解论文的学术理论性

研究生们在论文答辩和学术投稿时经常得到的反馈意见是:学术理论性不强或理论深度不够。而这种学术理论性或学术理论深度确实是评价学术成果的关键性指标,绝非可有可无、漫无边际的东西。下面我们就如何理解论文的学术理论性进行探讨。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里讨论的仅是论文的学术理论性本身。这其中既不蕴涵对论文的其他性质,比如学术传播性、实践应用性等的贬抑性评价,也并不认定学术理论性高的论文就必然具有其他方面的积极性质,尽管能够做到多位一体的那些论文自然是好文章。基于上述前提,赛恩斯编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论文的学术理论性。首先,学术理论性的判定尺度包括研究性议题、学术性话语和理论视角。判定一篇论文的学术理论性,最先要看它所选择的研究议题的性质、所使用的话语的学术化程度和是否具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视角。论文的研究性议题归根结底来自于社会实践,但一个具体、鲜活的社会现象要想成为一个学术研究性的议题,需要经过复杂的理性思考与理论凝练过程。需要澄清的是,许多研究生认为只有纯理论性的现象或问题才能成为学术研究性议题,而那些与现实联系密切或实践性较强的问题则不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更有甚者,一些研究生将价值观念推延到研究性议题的认定,这更是无稽之谈。论文的学术性话语很有些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行话。这既是指一般性的学术化语言表达方式,也是指各个学科、各个议题研究过程中逐渐被学者们公认的论域、范畴、概念,甚至习惯性用法。需要强调的是,这与追求或鼓励一种文辞上的艰深或晦涩无关,而是说学术论文写作者必须遵循一种圈内可识别的话语,从而使相互间的理解与对话成为可能。我们并不否认深入浅出、大道至简之类格言的合理性,但更强调通用学术话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论文的理论视角是指一篇论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观察分析议题的理论工具。许多论文都有一个副标题,目的就是强调一篇论文所遵循或借助的理论视角。另外,在我们看来,即使一篇10万字左右的博士论文,也不应当采取两个甚至更多的理论视角,而这方面往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某一个理论视角贯彻到底。其次,学术理论性的基本内容是理论假定的构建与经验证实。任何一个理论都始于一个(或某些)特定前提下的理性假设,结束于对这样一个理论假设的证实或证伪。也就是说,任何一项学术性研究的基本任务都是致力于验证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一个理论假设。这意味着,一方面,它要借助研究者的理性分析能力切断某一社会现象所处的纷繁复杂的多维度相互关系,只对准其中某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这些就构成了学术研究设定的相互关系,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关系方面则构成了前提性因素。另一方面,被选中的某一个(或少数)关系方面就构成了一种变量关系,比如变量A与变量B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因变量,后者是自变量。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一种因果关系,也可能仅仅是一种相关关系,而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之间既不是一回事,也不存在绝对性的鸿沟;而且变量关系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量问题,因变量作为研究对象当然只有一个,但自变量的数量也宜少不宜多。自变量数量的增多可以增加一个理论的包容性或普适性,但也往往使得理论的解释力和内在一致性成为问题。如果一个理论假设得到了经验数据的证实就可以成为一种理论。因而,学术研究中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是指研究者对有关假设关系的设定及其证实,而非对某一个现有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观点的简单罗列和套用。当然,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它不仅可以阐明明确的适当使用环境与条件,而且可以在变化了的环境与条件中被修正和补充。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普遍性的理论都必须声明自己的限制性条件。就此而言,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理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如此。第三,学术理论性的实现手段是概念界定、理性判断和推理过程。如果上述分析能够成立,我们就比较容易达成如下共识:提高学术理论性的基本手段是对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适当运用,或者说主要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一篇论文的学术理论性必须依赖于一个系统而独特的理论分析框架。而要构建这样一个框架,我们必须首先从某一个核心概念的界定或重新界定开始,然后试图设定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基于特定理论视角下的相互关系,随后尝试去测量和验证这种假设关系的正确性,最后进一步对这种被验证的关系或理论做出更大理论背景下的科学解释或说明。如果这些方面在一篇论文中都得到了充分考虑和实现,那么,它的学术理论性自然就有了保证。反之,人们就会得出其学术理论性不强或理论深度不够的判断。强调这一点,绝非是说实践体验或现实观察对于学术理论性的提高无足轻重,而是说离开了独特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学术理论性将无从谈起。

空镜记

科技论文从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的分类

科学研究中的研究内容和方式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是通过实验来发现新现象、寻找科学规律或验证某种理论假说,实验结果的科学记录和总结可作为研究成果;有的是先提出某种假说,然后进行数学推导、逻辑推理或用实验结果进行检验,往往以论述或论证为中心,提出新理论,或补充和发展原理论,或否定原理论;有的研究对象属于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范畴,采用的论述方式却类似于社会科学的表述方式,即用调查研究所得的可信事实或数据来论证新的观点。赛恩斯编译依据经验,科技论文按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可分为:一、实验性论文。这类论文主要针对科技领域的一个学科或专题,有目的地进行调查与考察,实验与分析,或进行相应的模拟研究,得到系统的观测现象,实验数据或效果等较为重要的原始资料和分析结论,准确与齐备的原始资料往往使其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依据与基础,它不同于一般的实验报告,其写作重点应放在研究上,追求的是可靠的理论依据、先进的实验方案、适用的测试手段、准确的数据处理及严密的分析论证。二、发现型论文。这类论文主要用来记述被发现事物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类使用这种发现的前景。发明型论文是发现型论文的特殊形态,主要用来阐述所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等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三、计算型论文。这类论文主要用来提出和讨论不同类型(包括不同边界和初始条件)数学物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数列或数字运算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原理、数据结构、操作方法,或进行收敛性、稳定性、精度分析等。这种论文往往是计算机软件进一步开发的基础。四、理论性论文。这类论文可分为推导型论文、分析型论文和论证型论文等。1.推导型论文。这类论文主要是对所提出的新假说由数字推导和逻辑推理来得到新理论(包括定理、定律和法则)。写作要求是:数学推导要科学准确,逻辑推理要严谨严密,定义和概念的使用要准确可靠,力求得到无懈可击的结论。2.分析型论文。这类论文主要是对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机构、材料、工艺、样品等进行理论分析,对过去的理论分析,对过去的理论分析加以完善、补充或修正。写作要求是:论证分析要严谨,数学运算要正确,资料数据要可靠,结论要准确并经过实验验证。3.论证型论文。这类论文主要是对基础科学命题进行论述与证明,如对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基础学科及其他众多应用性学科的公里、定理、原理、原则或假设的建立、论证及其适用范围、使用条件进行讨论。五、设计型论文。这类论文一般用来对某些工程、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对某些系统、工程方案、机构、产品等进行计算机辅助和优化设计,对某些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和仿真,对某些原材料等进行调制、配制。写作要求是:内容要新,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选择要合理,编制的程序能正常运行,计算结果要合理准确,设计的产品要经过实验和生产证实,调制、配制的物质要经过使用考核。六、专题型论文。这类论文用来对某一领域、学科或某项工作等发表议论(包括立论和驳论),通过分析论证,对其发展的战略决策、方向等提出新的见解。七、综述性论文。这类论文是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它要求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综合介绍、分析、评述特定学科和专业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对发展作出科学预测,并提出比较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综述类论文的写作要求相对较高,一般要求:资料新而全,作者立足点高、眼光远,问题综合恰当、分析在理,意见、建议较为中肯;题目一般较为笼统,篇幅允许稍长。通常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另一种是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除了以上这些论文类型,按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科技论文还应有其他类型,这里不再列举。

计外计

毕业论文如何选题及论文的6个选题方向

本科毕业论文缺乏创新性主要表现在论文选题上,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容易出现两个毛病,一个是题目陈旧,另一个是题目偏大。这里我们将两个问题一并提出讨论。题目偏大是初学论文写作者的通病。题目大涉及的问题就多,材料难以驾驭,很难深入问题实质,往往使文章写得空洞不实。例如,一个学生选择了《论日本视觉艺术》这个论题,连续酝酿了很长时间,文章是写出来了,但由于论题偏大,使得立论不突出、不鲜明,结构层次不清晰,内容庞杂而零乱。后经老师指导改为《论近现代日本雕刻的潮流》,论题下降两个层次,即从日本所有视觉艺术种类的综述下降到近现代日本雕刻潮流的论述。由于论题的范围被缩小和明确,加上选材精当,论证有力,文章写得别开生面,获得了很好的成绩。题目陈旧,缺乏新意,是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常见的问题。许多学生收集资料确定论题的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清楚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了什么进展、得出过什么结论、目前人们研究的动向等等,而仅仅根据少量的几篇文献确定一个人云亦云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写起来容易,沿着别人的思路说着别人说过的结论。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选择别人已研究过的题目,去搞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毫无意义可言。如《论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论水墨画的艺术特征》等文题就属于选题重复,人们一见这样的文题,似曾相识,又怎能引起阅读的兴趣呢?上述选题时易犯的毛病提醒我们在进行选题时,论题的角度很重要。有经验的学术论文作者,都十分注意论文角度的选择。为了寻求一个合适的角度,往往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所谓论题的论证角度,就是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切入论题,使论述遵循一定的途径、线索或方向展开,即通常所说的“突破口”。角度选择得好,动笔就会得心应手,势如破竹,整个论文就更富有新意。比如,《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发展的困境》这一论题,如果作者能驾驭整个论题,全面系统地加以论述也未尝不可;如果作者感到力不能及,就最好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去论证。如《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和相对优势》《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原因》等,都可以作为不同的角度供作者进行选择。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就可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论,从而对中小企业的地位和发展这个论题进行精辟深入的阐述,对社会实践产生指导意义。对于前人已经研究得比较充分的对象,选取合适的角度,对论文的创新尤其重要。如《名作欣赏》2007年第12期刊登如下一组论述鲁迅《在酒楼上》的论文:《自责?自励?失望?希望?———〈在酒楼上〉新解》《从下午到黄昏:雪色中非同寻常的人生展示———鲁迅〈在酒楼上〉新解》《从荷戟战斗到颓废虚无———吕纬甫人生之路解读》。这三篇论文都是论述《在酒楼上》这一共同论题的,鲁迅的小说已经被许多名家论述过了,但这三篇论文,角度各不相同,而且做到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论题不重复,富有新意,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给予读者一定的启示。这样的选题角度就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毕业论文选题的意义选题是从事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因为只有研究了有意义的课题才会获得有价值的结果,所以说,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成败。毕业论文的价值来自两个方面,即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论文的理论价值是指论文所阐述的内容,对科学理论具有开拓性意义,或者使其理论更丰富完善;论文的实用价值是指论文所阐述的内容能够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们写作论文,应以追求论文的价值作为目标和出发点。这里有三个论文选题:A:论《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B:《老人与海》不是赞扬现代人硬汉精神的小说C:《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现状分析这三个选题虽然没有落笔成文,但其价值已经清晰地显现出来。A的选题是前人早已论证过而且解决得比较完满的,那么,这种论题就是陈旧的。选择这样的论题,作者花的气力再大,收集的材料再丰富,论证得再严密,其理论意义仍然不会很大,当然也谈不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B的选题完全不同于以往学界对海明威《老人与海》体现“硬汉精神”的研究,其论题即鲜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如果它的结论能够得到充分论证,得以确立的话,那么关于海明威的研究将增添新的观点和视角,它就是一篇具有明显创新性的论文。C的选题从学术方面来看没有多大价值,很难说为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增加了多少新观点,但是它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阶段的经济现象及其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的建议意见,对于进行中的现实经济活动有指导作用,为相关的经济制度法规的制定实施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这就是实用价值。它的价值评估应当与那些具有学术价值,但不一定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力的论文同等看待。所以说,在学术上,B和C这两个论文选题是有研究和写作价值的。由此可见,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与论题的选择关系极为密切。一篇有价值的论文总是以选择重要论题作为写作基础的,论题的选择是决定论文价值的前提。此外,人们常将选题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创造才能高低的重要依据。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对选题的重要性有过深刻的论述,值得我们长久玩味。“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62.“有真正研究才能的学生要选一个合适的题目是不困难的。假如他在学习过程中不曾注意到知识的空白或不一致的地方,或者没有形成自己的看法,那么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他的前途是不大的。”———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二)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和方法在具体选择论文题目之前,我们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在选题方向上,既要充分重视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又不要忽视对各学科中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研究,选择有科学价值的题目;二是在选题的条件上,既要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又要考虑到时间、资料和实验设备等客观条件,选择有能力完成的题目。把握好选题的原则,选题的具体方法因人而异。不知从何处着手的同学可以尝试下面的两个途径。一是征询导师和专家的意见。本科毕业生虽然在本专业中学习了四五年时间,但还是一个科研领域的新入门者,而导师对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状况则掌握得比较清楚,因此,在选题过程中,学生一定要经常向自己的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的想法和进展,一个题目不合适再选另一个,直到论题最终确定下来为止。如果所选的论题是跨学科的,还要向校内外的其他专家请教,从而获得指导。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个别同学选题时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就开始进入写作,等将第一稿拿给老师看时,才发现题目不合适,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是在选题方面走了弯路,其他同学应引以为戒。在有的专业,除了学生自己选题外,指导教师会提供一定数量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如许多有科研项目的老师会从项目中选取本科生能完成的子课题,交给学生作为毕业论文来进行。有一些课题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新成果、新产品,得到社会的欢迎,实现选题的实用价值。这种老师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指导学生选题,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论文选题方法。总之,无论是教师提供选题还是学生自选课题,都要随时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二是从精读本专业往届优秀毕业论文开始。学生自己选题时,首先可以将本专业往届毕业论文题目浏览一下,选取五篇优秀论文精读,这样就会对其他同学的选题倾向和所达到的最好水平有真切的了解,对自己开始选题会有直接的帮助。然后再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历史,知道本学科过去已进行了哪些研究,有什么成果;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知道现阶段达到什么程度,了解哪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了解专业研究中存在的最突出、最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以及热点、冷门、焦点问题是什么。了解这些后,再对自己以往的学习进行一番完整的反思。要认真回顾近年来自己对哪些内容学有心得、印象更深、更有兴趣,哪些领域的内容有可能写得比较好,可能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有可能对自己毕业后就业更有帮助等,最后确定一个论题。学生自我选题,也要在本专业领域内选题,不要以为可以自己选题,就完全凭一时的兴趣,跑到专业以外去选题。专业外的选题也许很有价值,但深入研究后,学生常常会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不够,要想完成论题力不从心。因为你毕竟没有在那个专业里系统学习过,对它的历史与发展和专业的研究现状了解得不多,这样你的写作和研究就容易陷入困境。另外,毕业论文写作作为高校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环节,是为了全面检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看其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牢固,是否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选题时要围绕自己的专业进行。(三)具有创新性的选题方向1.选择应用性的论题通过调查、实验和创作之后总结指导实践的理论、艺术和技巧,这类课题称为应用性课题。这类课题能够直接解决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毕业论文选题首先应该考虑的课题。2.选择理论争鸣型的论题某一题目已经有许多人探讨过,但说法不一,甚至有过争论,这类题目带有争鸣性质,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选题对象。对这类题目进行研究时,要在众说纷纭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意见,要有新的见解、新的突破。3.选择纠正通说型论题通说是通行的看法,是已有的研究成果。纠正通说中不正确的观点,使人们得到正确的认识,这自然是有科学价值的。纠正通说往往会给一系列学术问题的探讨带来较大的突破,也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4.选择学科交叉的论题最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专业细化的倾向比较明显,专业的细化和分支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精细,但同时,人们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专业交叉和融合的必要。因为客观世界各部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体,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学科的参与。一般来说,两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交叉点上,属于大多数人尚未涉及的领域,容5.选择比较类型的论题所谓比较类型的课题就是将两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阐发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以及各自形成的原因和相互影响。对于科研论文的初写者来说,比较类型的课题更容易把握和展开,有话可说,比单一论述一种事物更容易谈出自己的心得。同时,在论文的结构安排上显得整齐且富有逻辑性。有了一个选题方向开始收集资料的同学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你感兴趣的课题的资料很少或者没有,你面对的是“白手起家”的困难,一点参考也没有,你会不知道怎么写,因为畏难可能放弃,转而收集另一个题目的资料。另一个题目的材料很多,令你欣喜,但通读后,你又会发现该说的话别人都说了,而且说得很好,自己除了人云亦云外,无话可说,无新可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两个对象做比较研究,则可避免选题的重复,又能谈出自己的新意。可以对比的事物很多,两个人物、两种模式、两个时期等等。6.选择理论创新性论题上面提到的选题基本上都是理论发展性论题。理论发展性课题是指已经有人做过探讨,但还有继续研究必要的课题。理论创新性课题则完全不同,它是前人从没有做过的课题,题目、方法、材料和观点都是新的,其中,选题新是关键因素。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者和推广者。三位获奖者中,日本的下村修于1962年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美国的马丁·沙尔菲的研究向人们展示了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发光的遗传标签的作用,这一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理学和医学等领域;华裔科学家钱永键利用水母发出绿光的化学物来追查实验室内进行的生物反应,被认为是这方面的公认先驱。这三位科学家共同解决了当代生物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缺少跟踪活体细胞内部和外部分子实时变化的办法。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令全世界瞩目的创新性成果。当然这种重大选题的完成不是轻而易举的,往往要经过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才能达到。但正因为如此,这类研究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有志于科学研究的本科毕业生也应该勇于进行这种探索,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资料节选自网络)毕业季又开始了,虽然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学生们开学和毕业都受到了影响,但毕业论文还是要写的,希望以上的整理能给大家一些帮助。谢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哦!

混搭帮

大学生论文投出后石沉大海,论文刊用率很低,原因只有这四点

读研之后,很多人就开始迷茫,导师天天催着看文献、阅读书籍、查阅期刊,一年下来,文献看了几百篇,期刊也翻阅了不少,书也读了,可依旧写不出论文怎么办?也有同学在苦恼,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写出来一篇,前前后后改了好几遍才投出去,结果左等右等却盼来了退稿通知,欲哭无泪怎么办?还有同学投出去之后便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面对以上这些情况,你是否也是束手无策?作为过来人,我想告诉你为何你的论文刊用率很低呢?无非以下几种原因:一、论文内容原创性较低当前,很多同学写论文,尤其是第一次写论文,往往无从下笔,只能参考大量文献,尤其是文献综述,参考大量文献后并没有提出自己的观点,反而将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其实,从本质上讲,这并不是文献综述。你要知道,一篇好的论文首先要有自己的观点,起码在文中表明自己的立场,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别人才会去下载去引用,但是倘若你所提出的观点没有理论依据的支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所以,任何观点的提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实践证明或理论事实的,有理有据才会更有信服力。为此,一味地借鉴别人的思想,换汤不换药的文章很难被录用甚至发表,要想自己撰写的论文得到核心期刊的青睐,你就得充分发挥实力,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并进行验证。二、论文内容不符合期刊主题大部分期刊都有自己的宗旨,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会收录,一般情况下只收录与本期刊办刊宗旨和思想一致的论文。比如期刊《教师发展研究》,它的期刊宗旨是反映学科教育研究、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等。因此,如果你想投该期刊,就必须按照该期刊的要求撰写相应的论文,论文主题一定要符合期刊宗旨。所以说,你可以先锁定目标期刊,然后钻研、梳理总结该期刊的论文特点,并依据你所归纳的论文特点进行写作,这样一来论文的录用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三、论文内容质量不高很多同学初次写稿,并不懂得论文中的专业术语,大部分内容可能使用了大白话,这样的论文自然将会面临退稿的风险。那么如何规避这种风险呢?一方面你可以阅读大量的文献,仔细品读文献中是如何用词的,尤其是过渡词的选取,注意文章的写作结构及特点,并刻意模仿;另一方面,阅读本专业领域的重量级书籍,通过读大量的书,体会作者的语言描写特点, 学会运用书中所描写的语言去写作,尽量减少白话文的应用,而且论文一定要有数据支撑,同时这些数据是经过实践验证可行的。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成果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支持,要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内容要充实,表述要准确。四、错过了最佳投稿时间关于论文的投稿时间,大部分同学都忽视了时间点,更多的是没有注意到时间的重要性。对于热点话题的写作,比如智慧校园刚刚兴起的时候,我抓住时机写了一篇“互联网+时代智慧校园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并在完稿后迅速投到了数字教育期刊,结果三个月之后就拿到了样刊,五个月后就拿到了稿费;同样的,朋友也写了一篇智慧校园相关的文章,却拖了半年后才投出去,结果中国知网半年已经收录了很多智慧校园相关的文献,自然而然她没有收到目标期刊的录用通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非核心期刊发表。所以说抓住时机也很重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废车场

论文写作与发表的高效方法!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一名科技期刊的专职编辑每年接收到的作者投稿和经手送审、编辑的稿件都在350篇以上,但是,能够被发表的稿件不足15%,刊用率相当低。运用常规的数理统计方法对这些稿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刊用率低的如下4个主要原因及其大致分布:1.稿件内容创新性不高,这类稿件约占不可刊发稿件总数的20%。2.稿件内容不符合期刊宗旨,这类稿件约占不可刊发稿件总数的30%。3.稿件写作水平低,这类稿件约占不可刊发稿件总数的45%。4.投稿时间晚,错失第一发表时间,这类稿件约占不可刊发稿件总数的5%。显然,大量不可刊发稿件既浪费了作者的精力,也浪费了编辑的时间。因此,研究与总结高效发表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具有积极的意义和较大的应用价值。关于如何写作科技论文的研究成果已有许多,这些成果主要体现为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标准化,创新性评价方法,论文摘要、前言、结论、插图或参考文献标注等单独部分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这些成果对提高科技论文的整体写作水平和编辑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除了科技期刊的投稿须知和少量的国际文献,很少有专门文章论述高效发表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作者基于十几年的专业编辑实践经验,根据科技期刊发表论文的要求与规范,对高效发表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本文作为作者研究工作的总结,提出与整理了一些可能会有帮助的建议,供大家进行参考。高效发表科技论文必须解决5个基本问题:论文发表的理由、论文的目标阅读群体、论文适合刊发期刊的选择、论文的写作标准和论文的最佳写作时间。直白地说,就是要明确和解决:①研究成果是否有充足的理由需要被发表;②论文是写给谁看的;③论文提交到哪里最合适;④如何写好论文;⑤何时写论文。一、研究成果是否有充足的理由需要发表 研究成果是否有充足的理由需要发表,换句话就是什么样的内容值得发表,这是写作与发表科技论文的先决条件,也是所有科技期刊评审论文是否适合发表的首要标准。与图书、文学期刊、生活期刊和报刊不同,科技期刊定位于传播与交流专门学科领域的科学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和新方法,刊发相应领域科技人员撰写的关于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新应用技术的论文,提供给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应用者阅读,以此达到提高本领域科技水平、推进科技进步的目的。因此,被刊发论文的内容要有价值,即论文所展现的成果与方法要有创新,这是所有科学研究工作的前提与科技论文的灵魂,也是阅读者的兴趣所在,是科技论文创作者的崇高职责所在。科技论文是科技人员对自己某项科学研究新成果的总结,其创新表现为论文提出的思想、理论、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果相比于已有原理或技术要有明显的进步。否则,论文就没有被发表的价值和意义。断定一篇论文创新程度的高低,可以通过一些标准来评判,即使用排除的方法完成创新性评价。事实上,国内外任何一种科技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正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对稿件的创新性进行评价的。一旦作者忽视了这些标准,就可能导致稿件难以被刊用。常见的评价标准:1.成果是否已经发表在其他地方。成果是否已经发表在其他地方?如果是,那就不需要再发表,即重复发表。不管是同一个作者,还是不同的作者,只要稿件的主要内容相同或相似,都不需要再次发表,否则,就属于学术不端行为。2.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价值。新成果是否在之前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扩展?是否有足够的科学价值?有些成果尽管还没有被发表过,看上去是新的,但是其结果过于明显或者显而易见,也就是说,只要是有一定专业常识和经验的人就能简单地得到该结论,这种成果应归属于基本常识性的结果,没有足够的科学价值,也就没有发表的意义。3.成果是否仅仅是寻找问题的一个简单方法。成果是否仅仅是寻找问题的一个简单方法?如果是这样,若没有运用此方法的充足理由,读者就不会对此感兴趣,也就没有必要发表。4.成果是否运用另一种方式解决已被解决问题。成果是否为运用另一种方法解决了一个已经被解决的问题?如果是这样,若要被发表,论文就必须提炼出这种方法的明显价值,且相比于现有的方法,新方法具有使读者感兴趣的显著优越性,否则,这种方法就没有任何价值。5.成果是否仅仅将一个技术简单运用到另一个领域。成果是否仅仅将一个领域的技术简单地应用到另一个领域?虽然将一个领域的成果扩展应用到另一领域是科技进步的一种有效方式,但若仅是从一个领域简单地应用到另一个领域,那么也仅仅是扩展了已有成果的应用范围,或者说增加了一个应用实例,并没有真正地发展科学技术,那么,这类成果就没有多大价值,不能保证被发表。若要使此类成果获得关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时事通讯或者会议。还有一类稿件——评论性文章,主旨是指出或修正某篇已发表论文存在的错误。这类稿件若要被发表,必须具备下述特征:一是能充分证明该错误会导致成果的不正确使用,影响进一步的研究;二是已经完成了扩展研究,且研究成果有价值。在满足这两个特征的基础上,扩展研究成果还应该满足前述的5条评价标准,否则,仅仅是简单修改错误的稿件不具有发表的充足理由。二、论文是写给谁看的 论文是写给谁看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创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写论文的目的是要给别人看,即要有读者,通过阅读实现交流,使自己的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科技论文的读者可能是科研人员、应用工程师和在校研究生,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与知识层次,在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阅读,这种选择性阅读需求使读者具有层次性,同一个层次和相近需求的读者构成读者群。科技期刊为了充分发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也是按照读者层次与需求定位的,表现为每一种期刊都有自己服务的专业领域和对象。因此,论文作者需要明确为什么样的读者群写作,才能选择适合论文发表的期刊。三、论文提交到哪里最合适 科技期刊的最高宗旨是发表领域内重要的、有用的成果,只有这样的期刊才会有读者,因此,期刊编辑需要确定作者提交的论文是否符合要求,作者也必须认真选择合适的期刊来发表,否则,论文可能会立刻被拒绝发表,或者面临长时间的必然失败的审核过程。作者将论文提交到最合适的期刊,也就是使自己的成果性质与期刊要求相符,属于一个技术性行为,需要完成以下判断与决策工作:1.确定成果的属性,选择最可能感兴趣的读者群。科研成果是有属性的。首先是学科与方向属性,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可以分属于一个学科领域或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并属于该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其次是功能属性,即科研成果是理论研究成果还是应用技术成果。根据成果的功能属性,科技论文分为学术性论文和应用技术性论文。一般来说,学术性论文对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前瞻性要求较高,能对某一领域的科学发展有价值;应用技术性论文对使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手段和效果要求较高,能对理论应用、技术推广和科学技术的生产力转化有价值。正是上述特点,使学术性论文与应用技术性论文的写作方式与要求不尽相同。读者也是有属性的,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与专业方向表现为学科与方向属性,其工作重点是以理论研究为主还是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表现为功能属性。根据功能属性,读者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读者对不同属性新成果的学习与阅读兴趣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读者对学术性论文感兴趣,可能兼顾应用技术性论文;而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读者可能对应用技术性论文更感兴趣。因此,作者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成果属性,选择最可能感兴趣的读者群使成果得到有效的传播与交流。2.根据成果的属性,选择最合适的期刊。一种科技期刊服务于某一学科领域,或者某一学科的特定方向,甚至规定了发表成果的具体属性,拥有特定的读者群体。因此,根据发表成果和读者群体的属性,科技期刊可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学术应用综合型3种。符合规定领域和属性的成果是期刊发表的主要内容。因此,与成果领域和属性相同的期刊不失为论文提交的最佳选择,必然具有很高的命中率。有些成果并不只属于单一学科领域,而是多学科的共性成果或交叉成果,但是,论文不可能在每个学科领域的有关期刊上发表,因此,寻找论文提交的最适合期刊至关重要。这时,不要追求最广泛的读者,而是要考虑那些最可能从自己的工作成果中获益的读者,以此选择期刊才最能体现自己工作的价值,获得最大的影响力和最好的交流效果。总之,作者在写作之前就应该考虑上述问题,为那些最能从自己工作成果中获益的读者和期刊写文章,投稿期刊应该在自己研究领域具有引领作用。四、如何写好论文 一篇科技论文能够及时地在相关期刊上发表,既要具备充足的发表理由和研究内容,还要写得好,这也是高效发表科技论文的重要条件。论文不能仅仅报告研究成果,更不能期望读者通过自己的详细分析来确定文章的价值所在,而是要写出一篇“清晰、正确、简明、完整、说服力和逻辑性强”,能充分展现价值的文章。关于写作科技论文的论述已有很多,在此不予一一论述,但是,“清晰、正确、简明、完整、说服力和逻辑性强”是高水平科技论文的5条基本写作标准,适用于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包括题目、摘要、引言、理论推导、试验方法、结果分析、结论和参考文献及其标注,也适用于数学公式、插图和表格。另外,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条写作规则:(1)在意思足够明确的条件下,尽量写简单的句子;(2)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华丽辞藻和术语;(3)必须使用专业术语和标准计量单位与名称;(4)运用第一人称和主动时态,使读者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写作时有效贯彻这几条规则,论文将会更加有价值。五、何时写论文 何时写论文看似简单,但是,知识产权和期刊发表论文都有第一时间,即首发的规定。写论文的时机把握不当,将错过成果发表的第一时间。因此,一旦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阶段性成果,就应当整理提炼,写成论文,及时向最合适的期刊投稿,争取首发权。

名亦不成

研究生毕业,HR问我发的核心论文有什么实用?我没答上来……

朋友本硕毕业于北京的双一流院校,研究生期间也发表了好几篇核心期刊,犹豫着继续读博还是工作,准备先拿offer保底再考虑。其实有科研项目经历和论文研究成果,在找工作的时候还是比较轻松的,加上学校还可以,拿到了好几个offer。但找工作过程中有一次很尴尬的经历,也让他印象比较深刻,某次在面试的时候HR所问的一个问题:你发的这些论文到底有什么用?是能够转化为实际成果还是能丰富已有的理论体系。朋友确实没想到面试问题会这么尖锐,自己习惯发表论文,一方面是导师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也是毕业要求,至于论文的实用性还真没有考虑过。但也没想从成果层面去高谈阔论跟HR说一些高屋建瓴的理论,想来想去,还是瑟瑟的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好意思。”虽然在面试中出个小差池,但结果还是比较满意,那个单位也给了朋友offer,但朋友一直感到不自在。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论文的实用性到底在哪里,我的论文是用来评奖学金?为了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毕业条件?还是说只是研究课题结项需要书面性总结?说实话,科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每个成果或者论文,最终转化为实际应用或者理论体系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现有的每一项发明都是科研人员日积月累的积淀。发论文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共享科研成果,在已有的研究体系下进行丰富完善和拓展。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很多高校的老师为科研指标而去发表论文,带项目发成果确实也比较方便。还有论文只是简单的避免查重而灌水,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希望未来的学弟学妹在读研之前,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能够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不再为找工作的时候别人问你论文到底有没有用而发愁。你们觉得呢?

帝王之功

论文与论著与的区别

论著、综述等都属于论文中的一个子栏目,但是综述是论文,并不是论著。论著:1.“论著”指的是“议论性著作”,是医学论文体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特定的概念。2.论著是作者将自己的科研、临床、教学的成果、经验、体会,以严密的逻辑论证、规范形成的文字作品,是医学论文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体。3.论著的文体结构具备“论著”所要求的各项规范内容及特点,同时刊载于公开发行的合法主流期刊(非增刊或学术的论文集)上。论文:论文在当代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 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其分为学术论文与科学论文(1)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理论性(2)科学论文应该论述一些重要的实验性的理论性的或观测性的新知识,或者一已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科学论文具有三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创新性 ③科学性

此下德也

编辑在审稿中发现的论文10个普遍问题!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1.学术论文撰写存在的不足笔者从事学术刊物编辑工作多年,在审阅过程中发现不少好稿件,也发现有相当部分的稿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十方面。一是“原样搬运”。主要表现是:论文引用他人的资料、观点占了相当大的篇幅,甚至整篇文章基本是由“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拼凑出来的。撰写学术论文应严肃、认真、科学,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引用或参考他人的观点、资料后应于文后列出引文或参考文献。论述性文章与综述性文章有显著区别,若是前者,就应以自己的“干货”为主,除非是为己文评论、探讨的对象,或为己论佐证以增强说服力可以适当引用外,其他情况如无必要,不宜引用。文献引用对于撰写学术论文意义重大,引用的合理、必要、准确及有效,对文章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撰写新论文时使用引文来佐证己论必须恰到好处方能起到正确引用的作用。二是“虚浮不实”。主要表现是题目宏观而内容微观。有些学术论文探讨的仅是某个局部性、个体性的改革发展问题,涉及的仅仅是某个学科领域的横向子系统或纵向子系统下面的某个问题,却冠以仅适用于该学科领域整体改革发展的大题目,这就出现了题大文小的毛病。例如,题目为“论人才能力的培养”,但文章内容既不是某学科专业的整体人才培养,也不是所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而只是某个学科专业的某一层次甚至是某企业某部门的人才能力培养、培训方法。这就导致体温不匹配,失去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是学术研究应该力戒的。三是“心浮气躁”。主要表现是赶“时”赶“热”,在没有进行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和仔细研究的情况下,便对一些时髦的概念、观点、理论和热点问题匆匆发表见解,“书被催成墨未浓”,这对学术研究、学科发展是无益的。例如,高校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是否应去除行政级别、取消内部层级的问题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什么是行政级别、高校行政如何运作及运行机制等,很多论者对这些问题的内涵和特点或不清楚,或一知半解,便去蹚所谓“热点”的浑水,匆忙草率地撰文发表见解,认为高校不可去除行政级别、不可取消内部层级或必须要有行政级别,不宜取消内部层级,有的则人云亦云,照搬“行政化”“层级化”等概念,把这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随便套用、粘贴,以致文稿内容自相矛盾,错漏百出。四是“爱好用旧”。主要表现是喜好使用过时的论据、资料等。当今社会,因特网无处不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因此,搞学术研究须有敏锐的目光和灵通的信息,要占有丰富的、新颖的和各种不同的资料,并寻找机会与国际学者交流,使学术研究避免“一叶障目”。这是进行科学的学术研究并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的必备条件,缺少这些条件,学术研究就会少了科学的内涵,就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例如,有些论述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学术论文,引用的却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资料,时间这么久远的资料作为推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论据实在是很难具有科学性。殊不知,当前国际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相比三四十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那时的情况对于今日的高等教育实践而言已成“陈年皇历”,用它们代表今天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是不科学的。如此“爱好用旧”必然减弱研究成果的正确性、科学性。五是“长于套用”。即在探讨某个学术领域的某个层次的子课题时,沿用母层次课题的既有观点,贴上子层次的“标题”了事,而没有对这个层次的特点作相应的揭示和论述,发掘其独特之处。例如,有的探讨如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论文,论点往往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针,因为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要注重调查研究,因为调查研究是探讨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为这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认识与实践相一致的要求;要加强应用研究,因为社会对针对性、实用性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等。但实际上,把这些观点与高等教育学理论乃至与一般的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相比较,几乎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是标题不同罢了。有些文章尽管注意到了本层次课题的特点并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但由于无法避免对母层次课题已有共性思路或观点的大量复述,导致文章的新意和特色被遮蔽。六是“自我炒作”。作者对自己已经发表的文章情有独钟,撰写新的文章时喜欢自引,或列为参考文献。当然,有时确实需要引用自己已经发表的文章的观点,但只有在自己所著新文的论述与已发文章的观点有着内在联系的情形下才可以这样做。然而,有的学人在并不存在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动辄引用自己已发文章,或一一罗列为参考文献。这样的自引情况,其动机大概或是借机自我“显摆”“炫才”,或是为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七是“以偏概全”。主要表现是把个别当作普遍并依此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这种求证方法既不科学也不严谨,很容易犯下以偏概全的毛病。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是理论研究的重要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立论的主要依据,而这需要以大量的调查、统计数据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作为模型,从大量事物中抽象出共性的、本质的东西方可达到。但是,有些学人视野狭窄,或只关注那种没有代表性的孤例,或只看到一个角落,或从媒体上看到或听到某个事情的介绍就匆匆从其中引申出结论或将之当作某个观点的论据。另外,有的学人把自己所专长或喜欢的,实际上是比较狭窄的领域、专业、体系中的临时性、单一性或特指性术语概念当作普遍通用的术语加以利用,这就有意无意地产生了很多歧义,从而减弱了论文的科学性。八是“旁求博考”。第一,热衷于无谓的大量考证。有些研究者喜欢在谈自己对问题的研究心得前,对文章中某个已经有了定论的一般概念作无谓的大段考证。例如,有些论述高等教育改革的文章,在转到正题即“高等教育改革”上来前,对“改革”一词的词义、由来、变化作了长篇“考证”。事实上,对那些已经没有任何歧义的常用词语进行的反复“考据”,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手法去照抄照搬文献或辞典工具书,而且与全文主题的论述不存在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实系“迂夫子”气造成的。第二,离题万里的空谈。有些文稿尽管与论题有一定联系,有的甚至还联系得比较紧密,但大谈特谈那些人尽皆知、不需要证明就能够明白的寻常道理和现象实在是显得多余。例如,有些探讨借鉴美国发展高等教育经验的文章,字数大约七八千字,但文中对美国高等教育如何发达的介绍往往占去三四千字,列表格、做模型、摆数据,再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多番折腾后,还要喋喋不休地反复强调美国高等教育如何发达。实际上,对大家都知晓的现象、观点、道理,尽管其与主题论述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只需用少量的文字点明即可。第三,庞大的堆砌罗列。在解释或解决学术研究领域中的某一问题时,需要运用某一相关学科理论,但却没有紧扣主题做深入的探讨,而是离题万里地去重复铺陈和述评该学科理论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又是如何变化的,其前景如何等。例如,有些文章在运用高等教育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时,总是先对这些理论的形成情况、发展进程、如何演变甚至创始人的生平经历等做详细的罗列。这就变成了生硬的理论资料堆砌,成了《庄子》所谓“文灭质,博弱心”,即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会让人糊里糊涂。九是“宏大叙事”。主要表现是研究题目偏好于那些有关整体、全局性的宏观问题。有些学人比较轻视具体问题,不愿把问题细分后再做深入详细的考察分析,而是惯于大而化之,把具体问题等同于枝节问题。他们以为,“宏大叙事”分量重、影响大,开展“宏大叙事”研究可以全面展现自己的学术水平。的确,研究工作的推进需要突破宏观问题,但是,开展宏观研究的前提必须是能够全面透彻地了解问题及客观准确地把握事物,同时要具备丰富的阅历、宽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理论知识、很强的统领宏观问题能力、准确的文字表述能力、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及长期的思考和积淀。从实际情况看,很多作者撰写的宏观问题研究论文,大多思想平淡,内容空洞,挖掘不深,远离日常生活体验,没有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要害,更不要说揭示表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了。“宏大叙事”是有条件的,这就是要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步推进,逐层深入。若是本末倒置,只会适得其反。十是“方法薄弱”。研究方法单一,很多研究者习惯于定性研究,实证研究少且形式与方法尚需改善,更不用说引进质的研究了。研究方法单一会导致研究视角单一,从而制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研究方法运用不规范。如思辨研究多半是基于未经证明的个别经验、感觉和未经确证的某些观念、说法,而没有依据充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并且概念含糊、内涵矛盾、漏洞百出、逻辑混乱,甚至“不讲道理”就直接端出观点和结论了事。定量研究规范、深入的很少,如很多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没有深度、表述含糊,样本数量少且无代表性,得出的结论简单粗糙,没有实质内容。这都会影响研究质量甚至使研究工作失去意义。2.对学术论文撰写中存在问题的调适学术研究论文撰写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寻求解决路线图,做好调适工作。一是要树立真正关心学术的理念。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搞学术研究已成一种获得名利的途径,在这条途径上奔走的人越来越多。目前的状况是,似乎学术研究已经是人人都可为之事,人人都可以建立一门学科,杜撰一本专著,撰写几篇论文。事实上,学术研究的艰深性决定并非那么容易就能够谈出实质性的东西。只有对学术发展怀有虔诚之心的人,才会摈弃一切私心杂念,专心致志地开展学术研究,因为学术研究是一门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而不是抱着名利之心就可为之的。二是要重视科学研究的严肃性。探求普遍存在的真理,揭示未知领域,探寻事物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科学性是学术论文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精髓和灵魂,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与科学性、创新性同等重要。因此,要想获得丰硕的成果就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科学的园地中孜孜不倦地播种、耕耘。要树立良好的学风、文风,反对急功近利、浮躁草率的文风。在学术研究或论文撰写中,要强化认真、细致、踏实、负责的态度及科学、求实、严谨、创新的意识。三是搞学术研究必须排除非学术目的的诱惑,耐得住寂寞。中外一流的学者都有甘于坐冷板凳的坚毅意志。不论外部的世界多么精彩,不论远处的山水多么诱人,都无法吸引他们离开自己的书斋。如此,才使他们成为世界一流的学者。“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疏远功利的恬淡心境,才更有可能开阔学者的视野,活跃学术研究的生命活力,为人类文化库存增添意想不到的财富。四是要开展公开的学术批评和学术争鸣,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风气。要提倡争论和批评,积极、健康的学术争鸣,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净化学术空气,有利于铲除投机取巧、沽名钓誉者生存的土壤。要提倡就热点课题或争议性较大的问题展开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交锋,也要提倡对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提出质疑、商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闯入者

研究论文的万能框架 架构你的学术之路!

在学术的道路上,避不开研究型的学术论文。其实绝大部分的研究型学术论文,都遵循了这样一个框架“前言/背景介绍→文献回顾→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结果→讨论”。所以我们在写学术研究论文的时候,就可以参考这个框架,再往这个框架中加入自己的论文内容。1.前言/背景介绍 本次研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相关的研究问题,整个研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和这次研究对某一领域有什么实践和政策方面的意义。2.文献回顾 对比奔驰研究问题在相关领域有什么最新的研究发现,讨论研究对象的相关理论。提出这种研究问题遇到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局限性。之前的研究有什么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3.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我们从为什么要展开此次研究,整个研究的过程和执行步骤那有哪些。如果定性研究只是研究所采取的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文章中应尽早明确这一点。描述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或者所持观点和立场,包括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研究者的个人特征和背景。4.结果或发现 结果(或研究发现)部分应该呈现从分析中提炼出来的主题,换言之,这部分的内容不应只是简单的描述性内容,而应挖掘现象背后的东西,如:检验不同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讨论某些现象之间的规律,而非简单地报告一系列主题。此外,应考虑是否能找到某些理论来帮助解释研究发现。指出研究发现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如果有可能,还应指出那些意想不到的研究发现。必要的话,可加入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图表。但是,这些图标不应该重复文本可以表达清楚的内容,而应该用于帮助阐明那些靠文本很难完全描述的某个概念或某种关系。这些图表应该清楚易懂,作者应清楚地标注图例或注释来帮助读者理解图表。5.讨论 总结研究发现,并将这些发现跟研究问题联系起来。阐述研究发现如何有助于丰富社会工作相关实践知识,或对发展相关政策起到的影响或贡献作用。解释研究发现可以应用到社会工作相关实践、研究或者公共政策领域的方法。描述研究发现是如何丰富和贡献相关领域知识,即描述研究发现是否与以往相关文献或理论相符合,或者对现有的知识或理论进行了补充。

黑木

写社科论文太难了?那是你不会构建理论框架!

理论框架包括:相关概念及其定义,文献综述,以及本领域常用的现有理论。理论框架必须证明你使用的指导理论与你的研究课题密切相关,并能够进一步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从文献中往往很难找到现成的理论框架。你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大量阅读研究报告等相关资料,才能找出与你研究问题相关的理论和分析模型。理论选择应该考虑它与主题的契合度大小,应用难度以及解释力强度等因素。理论框架一般通过以下方式促进研究:明确陈述理论假设,使读者能够批判性地进行评价。研究者通过理论框架将课题与现有知识联系起来。相关理论指导为作者提出假设和选择研究方法提供了基础。表述理论假设的过程迫使作者关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途径,使得作者从简单地描述现象转变为关注现象背后潜在的多个方面。理论指导能够帮助作者认识一般概论的局限性。理论框架可确立影响研究对象的关键变量,并指出这些变量之间的差别,以及适用条件。划重点:如何构建理论框架以下是建立有效理论框架的一些策略:1.检查论文题目和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也是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2.集思广益,找出研究中的关键变量。思考最有助于假定结果的影响因素是什么。3. 查阅相关文献,参考其他学者设立的假设,以及解决相关研究问题的方法。4. 列出文章结构以及相关变量。并将变量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5.巩固专业教材中介绍的重要社科理论,选择最能解释本研究中关键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6. 讨论所选理论下的假设或命题,并指出它们与你的研究课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人员在分析和解释所采集的数据时,理论框架会强调某些变量,定义具体概念,从而限制相关数据的范围,还有助于研究人员根据定义理解概念和变量,并通过验证或质疑理论假设来获取新知。构建理论框架的目的解释和编码新的研究数据以供将来研究使用;处理未能解决的新问题;确定并界定研究问题;制定或评估解决方案;筛选重要信息,摒除无用信息;赋予旧数据新的解释和含义;确定新问题和关键问题,从而加深理解;为专业学科成员提供一种共同语言和一个界定其专业界限的参考框架;指导和宣传研究工作,从而提高专业实践。理论框架可能来源于某个现有理论,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工作就是检验现有理论在特定事件、问题或现象中的有效性。许多社科研究论文都符合这一标准。例如,外围现实主义理论将民族国家之间的感知差异归类为发号施令者、服从者和反叛者,这可以作为理解非洲国家之间冲突关系的一种手段。对这一理论的检验可以是: 外围现实主义理论是否能够解释国家内部的分裂行为?例如,苏丹南部和北部分裂为两个国家。然而,你的导师不会总要求你检验某个理论,也会让你根据自己的研究建立理论框架。基于上述例子,如果将理论框架拆解为针对两个基本问题的答案,或许更容易理解它的性质和功能。1. 研究问题是什么?例如,“在冲突期间,个人和国家应该如何相处? ”2. 为什么你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证明你选择的理论是正确的,并说明为什么其他理论不合适。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来源于文献和专业课程(相关内容需要在你论文中的下一部分进行总结和分析),还来源于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的研究空白。要知道,只有在充分整理并研究相关文献后,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理论框架。正如研究问题需要背景信息一样,理论也需要有框架支撑它在研究主题中的应用。在撰写和修改论文的这部分内容时,请记住以下几点:1.清楚地描述支持研究的框架、概念、模型或具体理论。包括领域内的主要理论家,有哪些人开展了相关研究,必要时还应包括历史背景。如果该理论的知名度不高,或者是从其他学科迁移而来的,那么历史背景则尤其重要。2. 将你的理论框架置于更广泛的背景中。正如上文所述,相关框架、概念、模型或理论可以帮助你构建理论,加深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并进一步确认你所选择的理论相比之下是否为最合适的。3. 描述理论时要使用现在时态。虽然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重要理论家的研究经历都发生在过去,但你是在当下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4. 尽可能明确理论假设。讨论研究方法时要与理论框架紧密结合。5. 不要把理论上的东西当作既定事实!现实绝不会以如此简单的方式被准确地表现出来。如果你这样认为的话,那么你就从根本上曲解了读者的理解能力。因此,始终要注明你所选择的理论框架具有局限性。例如,研究问题的某些部分需要进一步调查,因为该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某些现象。特别声明:本文为Editsprings艾德思(www.editsprings.com)原创文章,并由我司官方账号在相关平台进行统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抄袭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我司获取授权,并注明详细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