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第一学历是历史,硕士学历是未来!不能因为历史而放弃未来!韩檀

第一学历是历史,硕士学历是未来!不能因为历史而放弃未来!

相信很多人自从上了大学开始便听到了第一学历这个说话,当时的我们或许对此不以为然,觉得只是被一些无聊的人造谣的罢了。但是当到了大四的时候,也就是到了考研的时间段时我们才会真正意义上的感受到第一学历的这些细微分别,理解了第一学历的重要性。但尽管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的是第一学历已经是历史了,已经是不可能更改的了。可是考研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掌握的未来,所以很多大学生都懂得考研的重要性,因为他们不会因为第一学历的历史而放弃硕士学历的未来。首先,第一学历是客观存在的,是每一个普通大学所固然存在的。那么你的第一学历会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吗?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绝对不可能说因为你第一学历差你就绝对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也绝对不会说因为你的第一学历会否定你考研的价值。因为第一学历的影响是有限的,是相对的。当你硕士毕业的时候,你所要应聘的公司,你所向往的工作地点,你所喜欢的工作,有很多是不会因为你的第一学历而来衡量你的能力和价值。那么为什么提第一学历呢?因为你的第一学历如果真的不是很赞,其一定会对你有一定的限制,因为这确实是有那些世界500强企业对于应届硕士研究生的第一学历极为的看重,甚至决定你是否可以顺利的进入这样的公司。于是才有了第一学历的讨论。其次,硕士学历是你未来使用更多的个人能力证明。试问你在找工作中,你是会更加的突出自己引以为傲的硕士学历呢?还是会更多的说明自己第一学历的不足呢?我想绝大多数的学生一定是选择前者,因为你考研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用硕士学历一定程度上遮挡第一学历的不足之处。而且正是因为你的硕士学历,你的第一学历也势必会被因为你硕士的光环而黯淡不少,所以你需要考研,因为其所带来的价值是我们所无法预估的。总之,第一学历是事实,是历史,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但是在承认第一学历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做的是改变这样的现状呢?于是硕士学历是你的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也是未来极为有用的一个敲门砖。

七宗罪

第一学历已成历史,硕士学历才是未来!不能因为历史而放弃未来

第一学历已成历史,硕士学历才是未来!不能因为历史而放弃未来,我相信很多人进入大学后都听到了第一学历的说法,当时的我们只是无视那个,以为这是无聊的人们造谣而已,但是,到了大学四年级,也就是说到了考研究生的时间段后,才明白了第一学历有了微妙的区别,理解了第一学历的重要性。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很清楚第一学历是历史,已经不能变更了,但是,考研究生是我们一个人可以尽情掌握的未来,所以很多大学生都知道考研究生的重要性。首先,第一学历是客观存在的,第一学历会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吗?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第一学历不好的话绝对找不到好工作,第一学历否定了报考大学院的价值。第一学历的影响有限,所以相对的,硕士课程毕业的时候,你想应聘的公司,你憧憬的工作单位,喜欢的工作有很多,因为你的第一学历,所以不能测量你的能力和价值。为什么要提高第一学历?不能说你的第一学历真的很棒,一定有限制,这的确是世界500多家企业重视今年硕士课程的第一学历,甚至可以决定能否顺利进入公司,因此,就第一学历进行了讨论。第二,硕士课程的学历今后会用更多的个人能力来证明,在求职活动中,可以使自己引以为豪的硕士学历更突出吗?还是进一步说明第一学历的不足?我觉得大部分学生应该选择前者,报考大学院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遮蔽硕士学历中第一学历的不足之处。而且因为你的硕士学历,你的第一学历也一定会因为你的硕士环而灰暗很多,所以你需要考研究生,其带来的价值是我们所无法预料的。也就是说,第一学历已经是历史,必须承认,但是在承认第一学历的同时,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改变这样的现状吗?硕士学历是你敲门砖有助于改变你将来,欢迎留言。

思诚

一位研究生的辛酸读研史

来源:学术志(ID:xueshu001)作者:李苍鱼 编辑:学妹前言这两天2020考研人出分,暴涨的考研人数,暴涨的分数,几家欢喜几家愁,仿佛读研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过了便是康庄大道,落榜便是一败涂地,然而身在其中才知道读研不过是围城,毕业了才会发现读研并不能让你飞黄腾达,你对读研的期望越高,失望也会越大,归根到底,读研不过是一段人生经历,也并不是每个人必须要有的经历。回想起自己的读研史,唏嘘不已,真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经历了高分录取的喜悦,科研的磨砺,抑郁休学的落魄,延期毕业的坎坷,已然是历尽沧桑,如今能够云淡风轻, 乃是时间冲淡了黑暗。辛酸读研史本科公共事业管理,2016年正式加入考研大军, 目标院校某211应用心理专业,经过一整年有计划的复习,于2016年圣诞节顺利参加完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最后397高分录取~录取后那一小段时间,是继我独居考研之后,最快乐的时候,努力得到回报,名列前茅,奖学金在招手~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感。1、未入学前那时候对研究生生活很向往,每天畅想读研的生活,那时候自己翻译了10篇SCI, 纯手动翻译不借助工具,最多查查单词,我至今都佩服我自己,之后我连借助工具翻译都不想看了→_→其实,录取之后本科还没毕业,开始了读研初体验,为导师服务了,那时候很单纯,只想着读博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sci,本科毕业后,暑假提前进了实验室,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读研生活,我以为进了天堂,果然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2、研一生活一开始很兴奋很有激情,我是导师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让我干啥我就干啥,说啥我都听,导师在我心里是有着很好地位的,年轻有为,paper无数,履历漂亮极了,简直是男神一般的存在~看文献做实验上课是研一的主要内容,以及完成导师的各项任务,一开始还好,可以应付,之后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研一自己找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进展不顺,到了研一下学期,发现无法推进研究,我是两年制专硕,彼时已经要开题了,但是我一无所有,过去的一切清零,开始陷入焦虑和抑郁。心灰意冷的我,开始又一次看文献,但是前面的失败,给了我极大的挫败感,就像死了一个孩子一样,尚在襁褓,还没长大夭折了~而这个时候,我看不进论文了,没有思路了,最后导师让我做他的课题。当我做实验怎么都做不出来,数据怎么都不行的时候,我开始了彻底的自我否定,这时候晕倒过一次,1分钟丧失意识,我真希望那样过去了,我就可以解千愁了╭(╯ε╰)╮我去和导师沟通,他说,你改改就好啦,毕业有啥难,你一个专硕,怎么会毕不了业? 2018年7月开始,我开始心脏痛,一阵阵痛,那时候投稿论文审稿意见一堆,我看着只觉得恶心,我开始自我否定,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3、研二生活9月研二开学,我的实验进展不顺利,我始终觉得这个实验没法做,总觉得哪里不对,参考文献看了上百篇,找不到出口,从那时候开始,我的身体越来越差,连续失眠,心脏痛,刺痛,吃不下饭,瘦了十多斤,一回家,都说怎么瘦成这样了,于是开始去医院看心理科,开抗抑郁药,那边的医生问我怎么了,我说论文问题,他还笑我,这算啥问题嘛~然后我很难过地拿了药回去了,但是有很大副作用,嗜睡让我四肢无力,我自己停药了→_→我更加讨厌我自己,那时候,我也不唱昆曲了,也不弹古琴了,每天想着我这垃圾论文怎么破,我到底要不要毕业了,数据不行能不能像别人一样处理一下?但是最后我还是不行,臣妾做不到啊,重新做实验?不,我不行,找被试太痛苦了,面对这样的垃圾数据,进退两难。导师要我12月交初稿我拿不出来,投稿的论文审稿意见我无力应对,去实习心理老师我发现无法胜任,当我10月底落魄回到实验室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无力面对现实的一切了……心理咨询,医院心理科吃药,回家休息,都没用,论文看不进去了,工作也没找,感觉自己应该是毕不了业了,我啥也不行,我就是个垃圾,又想想过往的美好,觉得仿佛是梦,以前引以为豪的兴趣特长,现在觉得都是浮云,论文这个事让我彻底绝望,我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垃圾,我以后也毕不了业,我被打回原形,我不如一了百了~那时候开始自我放弃,一个雷打不动 6点多起来,11点睡的人,开始赖床到八九点,开始三餐不规律,开始自虐倾向,站在高楼就想跳,中间在家里待过几次,已经是没有个人的形象了,沉浸在自己的失败里,无力改变,也不想改变了,时间到了12月初,数据结果一塌糊涂,我在纠结休学还是退学,最后变成不如死了算了,抑郁症的时候,思维就这么奇怪,最后选择了休学一年。4、休学生活休学之初,我是一心求死的,太丢脸了啊,一个从小到大别人家的孩子,这样落魄的回家了,在农村里,谁家有一丁点事,全村都知道了~邻居夺命三连问:哎哟还没寒假怎么回来了?你明年毕业吧,找了工作没?研究生毕业出来,一年有几十万吧~这些话他们或许是无心,但是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句句扎心,我只能笑笑附和,2019年过年我是很难熬的,从前我是众星捧月,如今落到尘埃,能不见人就不见人,我不想回答他们的问题,我不想被人发现我这么惨,我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我还是想着怎么快速结束这一切,最后在村里待不下去了,跑到了县城里找了一份工作,后来去了一个小型教育机构。而另一个世界,研究生同门群里依旧充满学习氛围,只是没了我罢了~研究生群班群里每天各种通知进度,我是被单独落下的~曾经熟悉的世界如今变得陌生,已然不是一个世界了。抑郁半年我没有发一条朋友圈,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5、复学延期毕业我原以为我会如此沉沦,但是患难之时的爱,治愈了我。休学期间我的亲人和朋友不离不弃,在我彻底放弃自我的时候:高中同桌告诉我,不要学位也不可放弃自我,她会一直在。爸爸告诉我,他可以养我一辈子奶奶说,不需要赚钱养家,只要你健康快乐姐姐说,研究生可以不读,家里不可没有你学弟说,我就是他的亲人一样工作一段时间发现心态有所改变,也开始不再抗拒吃药,我想了想同桌的话,我们的过去,以及在我最落魄的时候,她可以不离不弃,那我也应该莫失莫忘~于是乎,我一个月把论文搞定,最后盲审A,我得感谢导师给我一路绿灯,我提前复学,最后搞定了所有,延期两个月毕业,赶上了应届生末班车。毕业前找到了工作~我以为冲破乌云见太阳了,但是万万没想到,躁狂了→_→工作两个月工作顺利,发现自己能力不错,但是躁狂把身体拖垮,单相的抑郁,变成了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比单相好,毕竟躁狂确实很快乐,但是后面病情变化很痛苦,看病吃药治疗花了好几万,之后辞职养病,直至今日,还在小心翼翼养病,但是恢复良好,已经可以重新工作了。后记我或许是比较极端的个例,但我现在很好,感谢这一段经历,让我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养病期间知道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硕博群体抑郁焦虑现象是常态,毕业季前夕的论文压力确实可以把人分分钟逼疯,有个贴吧叫“研究生退学吧”,大概都是和我有过类似经历的研究生们,有不少选择退学,研三退的也不少,有的在退学边缘挣扎,也有退学重考的,但是不论如何,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一个研究生学历不会毁了你,遇到问题多和导师沟通,以及不要讳疾忌医,抑郁该吃药还是要吃的。考研失利的师弟师妹们,考研的成败我想不只是在于有没有录取,更多是在于考研的过程中,你培养了自律的习惯,有为目标努力的经历,这是更宝贵的财富,这些好习惯,有时候比一个学历的作用更大。最后祝愿大家一切都好,平安喜乐~@学术志官方微博

银英

真实故事:我的硕士毕业转行血泪史

有些人是被自己的不甘心害死的。比如说我。高考报志愿时,是在高中做老师的二叔给我报的。因为该专业的就业率超棒,大三时就有一大堆公司跑到学校预订人。01 痛苦谁料到,我非常不适合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的名字不说了,因为母校这个专业在国内有名气,说出来恐对不起学校和导师。这个专业需要画图,画很多很多图。可我是一个动手能力差、空间想象能力差的人,高中立体几何学得非常吃力。可想而知,我是多么痛苦。交图前夕,很多同学高高兴兴买一大包吃的,然后从寝室扛一台音箱雄赳赳气昂昂奔赴制图室。不明状况的人还以为他们要去看电影。反正就是这么开心。而我呢?我本身是一个做事非常快、喜欢提前完成的人,但每次交图都是最后一批。因为画不出来。画图这个事,诡异的点在于:它没有一个标准。不像做数学题,最后我得出1.25,就是对。也不像写文章,我紧扣题意,写完令人读来酣畅淋漓,就是棒。每次画图我都充满困惑。于是凌晨1点的制图室经常出现诡异的一幕:大部分同学一边哼歌一边心情愉悦地画,一些同学面无表情行云流水地画,有一名女同学,愁眉苦脸地画,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她非常紧张。那段时间,我的自我评价创下历史新低——在十几年读书生涯中,我从未遇到这种情况。更重要的是,我无从下手,无力改变!02 自救我必须自救。大二时,学校说可以修双学位。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先是考过专四后考过专八——一个战场上失去的,我必须从另外一个战场夺回来。不仅如此,我每次都努力拿奖学金。大学发奖学金的诡异之处在于:如果你某科成绩考得低,没有关系。只要其他科考得好就行。于是,画图画得很差的我,每次都能拿到一等奖学金。因为除了画图,其他科目我都考得特别好,尤其是英语一骑绝尘。03 回到牢笼离研究生考试还有100天时,我陷入极大的焦虑中,我发现自己找不到工作——我画图画得那么渣,哪个公司要我?怎么办?与此同时,我陷入巨大的不甘心情绪中——我前面4年没学好,一定不是我个人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学!再给我3年时间,我一定能学好。我报了名,就此套牢未来3年。研究生初试不考画图,考英语+ZZ+2门专业课。我考的分数特别高,其中英语全院最高。复试要考画图。复试前,我拿到历年考题,没日没夜在制图室画。甚至把一些图背了下来。我不擅长画图,但我擅长考试。我不仅通过复试,还拿到公费读研的资读研那3年,是我人生最痛苦的3年。生不如死。我充分体会到一个人的懦弱与不果断,将把自己陷入何种绝望的境地。读研3年,我无数次想退学,无数次拷问自己的未来在哪里。04 再次自救终于熬到2008年夏天,我开始疯狂找工作。因为不想从事本专业,于是只能拿英语找工作。我前前后后把知名快消公司申请了一遍——高露洁、宝洁、联合利华、玛氏……因为这些快消行业有个共性:他们喜欢招英语好的,素质高的应届生,且不在意专业。因为我的学校还可以,英语好,又是硕士,网申都能通过,然后参加英语笔试。英语笔试对我是毛毛雨,每次都是高分通过。2008年暑假,我和2名双学位的同学一起杀到上海,参加玛氏的面试。面试官有外国人有中国人。玛氏的面试是6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全英文PK。因为我们3个是一起来的,所以被分到一个组。另外3人是上外研三学生。在这个PK中,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丢人丢到太平洋”。我自认为骄傲的英语,在上外那3个人面前就是一坨翔。人家那个流利那个挥洒自如,我连插嘴的份儿都没有!这个沉重的打击彻底毁灭了我进快消的心。我灰溜溜回到武汉。(注:后来我写灵魂拷问:林有有为何如此迷恋许幻山?把上外写成上海外国语学院,大家让我改。我不是笔误,我就是故意的,我才不改)05 北漂生涯2009年过完年,我又跑到北京找工作。每次应聘都要画图,每次画图时,我都会想:我未来这30年,都要画图吗?画自己觉得痛苦的图?画自己不知好还是坏的图?一次次扼杀自己的信心,一次次扼杀自己?在这种心态下,找了3个月,一无所获。只好灰溜溜回武汉写论文。09年6月底,拿完双证,我立刻把所有行李托运回老家(一回老家我爸就不让我出来了),带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几件衣服、学历证书,继续闯北京。我是全班第一个离校的。有个从本科开始就追我的男生跑去火车站送我。听着很感人是不是?可是我那时的心情完全麻木——工作都没有着落,谈什么感情?我估计古天乐和彭于晏同时来送我,我都毫无欣喜之感。真的。06 北漂生涯我有个初中同桌在北理读博,他帮我租了个群租房,上下铺,一月450。算是有了个栖身之所。合租并不愉快从成都理工女大学生砍人,说说我不堪回首的群租生活我每天的行程是这样的:早起吃饭——整个白天跑招聘会——吃晚饭——投简历——睡觉。因为实在不想画图,我便拓宽了自己的择业范围——哪个公司要我,我就去哪个公司工作。不夸张地说,我几乎跑遍了北京所有的招聘会,也参加过各种匪夷所思的面试。至于被翻译公司骗稿,那简直是毛毛雨。很多面试已经忘了,捡几个印象深刻的说吧!06.01 江河幕墙最远的跑过顺义牛栏山。那里有个很大的公司,叫江河幕墙,要招聘英语翻译。我一早坐长途车过去,到了以后,被领进等候区。到了等候区看到好几个人,一聊,发现人家都是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生。我惊呆了。他们的穿戴都比我时尚得多,职业得多,国际化得多。有一种极深的自卑感和焦虑感从我内心涌现,看看人家的表、人家的包,人家的衣服,再瞄瞄自己,觉得这趟算是白来了。果然,江河幕墙没有要我。但我非常感激它,因为中午有工作人员带我们去食堂吃午饭,整个面试过程都很尊重我们。06.02 华美最令我愤怒的是华美,这是一家地产公司(乙方)。那时我对地产一无所知,只是觉得既然它要我,那就去试试。没想到,这场面试,我从下午1点半,一直等到晚上6点。在一栋写字楼里,黑压压的人坐了一屋子,7月的天,没有空调。我不停擦汗,内心无比烦躁。我去询问何时到我面试,工作人员很傲慢地说:如果这种等待你就受不了的话,那我认为你不适合在我们公司工作。我气得要死。我无数次想走,但又强行把自己摁下去。终于到了面试环节,竟然是一个群面——每个人做个自我介绍,要求慷慨激昂,越鸡血越好。我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但为了得到一份工作,我也依照要求,做了自我介绍。工作人员让我回去等消息,当然最终也没要我。后来我进入地产行业,才发现这就是它的公司文化,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服从,无条件服从。前面漫长的等待不过是服从性测试,把那些不老实的(比如说我)剔除掉。有意思的是,工作没几年,我就成为了华美的甲方。真后悔当时没记下那人的名字。06.03 三只黑猫19年8月的一个周五下午,我接到一个面试电话,通知我周六去海淀某个地方面试。我非常奇怪:哪有周六面试的?但想想面试机会来之不易,去就去吧。面试的地方是在海淀区一个商住两用的公寓,我找了很久,问了很多人终于找到(那时还没有手机地图)。按门铃进去,一个年轻女孩子开的门,很冷淡地问我干什么的。我说我是来面试的。她放我进去了,让我等一会儿。等待的过程中,有一只黑猫跑出来,走到我身边,很不客气地盯着我看,让我内心犯怵。过了一会儿,一个穿棕色缎面睡衣睡裤+黑色软底拖鞋的圆脸男人缓缓走出来,怀里抱着一只黑猫,问:你就是来面试的?我说是,双手递上自己的简历。他腾出一只手接过简历,坐下,把简历放到桌上,让我做自我介绍。然后一边听,一边抚摸猫。我刚刚讲到自己的专业,又有一只黑猫过来,优雅地跳上桌子。见状,我身边这只黑猫也跳上桌子。此时,男人怀中的黑猫瞄一声,男人放开它,它也走上桌子。于是,我整个面试便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一个圆脸男人,三只在桌上走来走去的黑猫。面试过程不长,他似乎对我的个人经历更感兴趣。例如:你老家外地的,为什么要来北京?在老家呆着不好吗?你都读完研了,为什么要转行?……那段时间特别绝望——没钱(我爸为了逼我回家,对我实行经济封锁)没朋友(同学都进本专业很好的单位了,我没脸跟人联系),孤苦伶仃,在北京苦熬。我买了一块香皂(太穷了,买不起沐浴露),每次洗澡时我都跟自己说:等这块香皂用完,我还没找到工作,我就认命了,滚回老家,安心考公务员。或者听从家人的安排,进个稳定单位,结婚生子。07 悄悄的一线光09年9月下旬,终于有一家做商业地产的小公司愿意要我了。这个公司特别小,老板有2个,一个叫A,一个叫B。财务总监是A的老婆,前台是A老婆的表妹,司机是A老婆的表叔。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专门写报告的女孩,一个商业总监。我是这个公司的第8名员工。司机是个40多岁的男人,他的人生理想是买一台车,他跟我们说:我一年攒一个轱辘,4年就能攒4个轱辘。我表面上和大家一起笑,内心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环境,我不属于这里。我一边工作,一边暗地里继续投简历。一个月后,我进了行业内知名的乙方公司。几年后,我跳到某一线开发商。08 复盘我觉得硕士毕业转行是我人生最正确的决定,没有之一。排第二的应该是离婚。如果不转行,我估计早就抑郁了。即便不抑郁,也肯定是一具行尸走肉,找不到任何人生乐趣。因为工作要占一个人生命的1/3,甚至更多。如果你的生命中1/3的时间很痛苦,1/3的时间你都持续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攻击,这是怎样痛苦的人生?我把转行成功的因素概括如下:1我在北京。这个城市工作机会多,包容性强,不会对转行这件事特别在意。2行业要求。我进入的是地产行业,对专业背景要求不高。3年龄我虽然硕士毕业,但那时才24岁。4个人素质我虽然转行,但基本面过关。双学位、专业八级侧面证明了我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09 得失如何衡量?转行后的感觉很好。这种好指的是:只要我努力,我就能做好。我有一种巨大的掌控感和确定感。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这6个字:掌控感 确定感。当然,这些年过得也并不容易。首先,转换行业后,一切人脉要从头开始积累。如果不转行,很多工作上的问题和信息问一下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就知道了,但换了行业根本不行。一切从0开始。其次,和硕士同学早已脱离联系。因为不在一个行业,联系的频率很低。他们在群里打得火热,经常一起去参加论坛会议什么的,我在一边很尴尬,于是退群了。再次,心态问题。硕士同学中混得好的,经常去顶级高校参加各种活动,早已在中美两国置业。二胎在美国生的,医院环境特别好,护士特别和蔼可亲,估计是私立的。没法比。10 你对人生的理解是什么?当然,这些没什么好抱怨的,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谁让人家画图画得很高兴,你画图那么痛苦?说白了,自己在天赋素养上有所缺失。既然技不如人,又有什么好抱怨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些人非常幸运,大学学什么,毕业做什么,安安稳稳简简单单。有些人则存在各种坎坷,比如说我。阿甘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我认为:人生是一份试卷。有些人抽到的是驾校科目一,而我抽到的是有机化学。我曾经强烈羡慕过前者,羡慕到心口发痛。最茫然无措时,我从招聘会出来,坐在路边台阶上,羡慕旁边捡瓶子的老奶奶人,真正的迷茫:看不清现实+自我麻痹但换个思路,我觉得我赚到的更多。因为我经历过更多世态炎凉、白眼刁难、不屑一顾、冷嘲热讽,获取比别人更丰厚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人生,锻炼出更为强大的心脏和承受力,也算是一笔莫大的收获。正是这些经历让我的生命变得丰厚,让我迅速从巨大的人生打击中恢复过来,让我成为一个什么都打不倒的人,让我有能力有底气坐在这里写文章、做咨询,为读者解答各种难题。我知道硕士毕业转行很难。在这其中,会有无数不被理解,甚至被最亲近的人怀疑为“神经病“、“娇气”、“任性”、“脑子有问题”。正如师太说:说不出的苦,才是苦。那种痛苦那种绝望,那种四处碰壁四处茫然的感觉,无人能懂。我在经历无数惊诧和质疑后,选择坚决不向任何一个人吐露半字。我在网上拼命搜索“硕士毕业转行”的文章,但根本搜不到。那时的我发誓:如果有一天,我转行成功,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来,给后来人一个启发,给陷入人生困扰、纠结无措、茫然无助的学弟学妹,带来一线微弱的光。今天,我终于兑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我希望正在看这篇文章你,勇敢做出选择,选择后一律认领,全部承担,然后为之付出不懈努力。我希望有一天,你来大声告诉我:沛沛姐!我转行成功了 ,我现在特别好!我在这里等你。来源:可可沛沛

霹雳情

现在的本科、硕士、博士相当于80年代的什么?答案很现实

本文编辑:史育阁栏目:教育社会观如果回到80年代,现在的博士、硕士相当于什么 ?80年代,大学生是地地道道的天之骄子,那时候的高考也是不折不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很少部分的高中毕业生能直升大学。 以80年代中期的小城市为例,各单位很少有大学生,本科生已经很是稀罕,更别提硕士生和博士生了。当时的学历构成大概是这样的:中小学教师以师范学校(中专)毕业生为主,医院医生多毕业于卫生学校(中专)或医专,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也大多是中专或高中学历。当时的大学毕业生尚由国家负责分配,如果某单位被分配来几个大学生,那必然是香饽饽,一时风光无限,让人另眼相看。从稀缺性而言,80年代大学本科生比现在的博士生还稀缺,在当时堪称高级知识分子。当时的研究生更是凤毛麟角,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可以直接留校任教,博士研究生毕业前早都被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争抢完毕。而且80年代大学生毕业包分配,大学生就业率100%,不存在就业难问题,往往是多个岗位争夺一位大学毕业生。也正是因为80年代国家实行大学生毕业包分配政策,直到如今,老家(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一些老年人还会问读大学的晚辈“以后分配到哪里工作?”被问的晚辈只好不厌其烦地解释说,国家早就不包分配了,大学毕业后要自己找工作,而且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越来越少了,很多人还要继续考研或者出国深造。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不再“物以稀为贵”,“大学生就业难”反倒成为经久不衰的社会话题。再加上独立学院形式的“三本”如雨后春笋般大批成立,使得数量庞大的原本无缘大学教育的低分考生可以继续读书,给原本就已臃肿的大学生群体又注了一波水。如今环顾四周,仿佛人人都是大学生,甭管你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反正都叫做本科,我们俨然已进入“普惠性上大学时代”。 如今要找一份体面点的工作,大学本科毕业是“起步价”,换算成80年代的学历要求,那就是高中或中专学历。对知识和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往往要求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这就相当于80年代的大学本科学历。一句话概括就是,现在的本科生相当于80年代的高中生,现在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相当于80年代的本科生。用高校毕业生留校工作的例子来看,在80年代,本科生毕业就可以当辅导员或进校办工作,研究生毕业就可以留校任教。而现在,如果想在高校当辅导员或者从事行政工作,至少得有研究生学历,如果还想在高校当授课教师当导师,一般的二本院校都要求博士学历或者至少是名牌大学硕士学历,重点大学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仅要求有海外经历,还恨不得要求应聘者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均毕业于名校。 回顾过去历史,可以得出“学历贬值已是既定事实”的结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学历要求水涨船高的背景下,年轻学子唯有努力奋斗以获得好的受教育背景,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稳稳拿到入场券。关注史育阁,获取更多精彩教育讯息!

何必

2020年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预测:历史学(学硕)

2020年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预测:历史学(学硕)提示:分析了【历史学】学科2012-2019近8年的研究生(学硕)考研复试国家控制分数线,对2020年国家控制分数线进行预测,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历史学】学硕国家线(2012年-2019年)【历史学】学硕国家线(2016年-2019年)以上四图给出了明显的几个信息:第一:【历史学】总分近四年稳中有增,可以预计2020年总分将保持稳定.第二:近四年A类单科较为平稳,两个单科分别徘徊在44,130左右第三:B类单科较为平稳,两个单科分别徘徊在40,123左右【历史学】2020年专业复试线(学硕)预测在扩招的影响下,国家线不会增加,可以得出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1)A类地区:总分325,单科(满分100分)43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132分.(2)B类地区 总分315,单科(满分100分)40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123分.预祝各位同学金榜题名!【注】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可关注本号或在此留言咨询,定及时回复,祝您考研成功!

樊逊

历史上的四次考研扩招,你都了解吗?

历史上的四次考研扩招,你都了解吗?原因何在?对于考研党来说,最近最关注的话题,除了新冠肺炎,大概就是国家线什么时候出、复试究竟如何进行吧?还有一群边缘生,成绩按照往年的划线来说有点危险,但也有考上的可能,他们更关注今年扩招的计划,希望自己能抓住这个尾巴,一次上岸,给这长久的努力画上完美的句号。但是大家知道吗,今年这样沸沸扬扬的研究生扩招计划,可不是第一次进行。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四次研究生扩招究竟在何时,又是为何。一、2003年——非典SARS事件今年的新冠肺炎让人总是忍不住和2003年的那场全民行动放在一块儿,毕竟它们涉及的范围都很广泛、同样是冠状病毒引起的,在此次疫情之前,03年非典即使过去了很多年,仍然常常被大家提起。因为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反应不及时,加上当时的医疗水平还较低,对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出台了研究生扩招的相关政策。当年的研究生报考生是79.9万,扩招了6.63万,增幅32.72%!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扩招之后拟录取21.7万人,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一的考生都有书读,对比于现如今的研究生报考生,那时候压力真的小得多。二、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这第二次研究生扩招,就是在09年的环球金融风暴事件中进行的。众所周知,经济情况直接影响到就业状况,09年的经济危机导致整个市场不景气,就业自然就不太乐观。那年的研究生扩招6.45万人,增幅14.45%。和03年扩招数目相差不大,但增幅却远小于其,说明读研人数越来越多。也是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进行学位制改革,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从此专硕学位诞生。三、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诞生2017年的研究生人数增加,和以上两种情况有点不同,它不是受到经济和市场的影响,而是增加了一种招生模式。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开始实行并轨招生,都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当然了,有人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不高,和传统意义上的根本没法比,但我觉得这不失为一个提高学历的好办法,至少对工作之后的晋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四、2020年——新冠肺炎就像我们开头讲的,离我们最近一次的扩招就在今年,因为新冠肺炎事件。2020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41万人,预计扩招人数18.9万,增幅为21%。此次疫情,我们真的是全国上下,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在共同应对,甚至连研究生招生都受影响跟着扩招了。我们也相信,在此万众一心的抗衡下,没多久大家一定可以摘下口罩,迎接阳光。以上就是全部研究生扩招的年份以及原因了。我们不难看出,除了17年,其他时候的扩招都是受到了一些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对于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觉得是研究生扩招是好事还是坏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言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摩门经

22考教育硕士-学科(历史)为什么选这个专业,哪些院校招生?

22考教育硕士-学科(历史)为什么选这个专业,哪些院校招生?(1)什么是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历史)是学科教学二级学科内设的三级学科。学科教学(历史)主要从事小中大学历史教学行业的科学研究,塑造硕士研究生在小中大学历史教学工作的能力。假如你明确将来要当历史老师,那么,报名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是非常好的选择。学科教学(历史)归属于教育专业硕士,一般修业年限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考试内容大致是政冶、英语二、333教育综合及专业科目二(如扬州大学考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华东师范大学考中外通史),不一样院校依据考试大纲的不一样专业科目二的着重点有可能略微不同。(2)学科历史好考吗?学科历史给必尚考研最深的报考印象是——报的人很少!!院校历史专业每一年志愿填报都很有可能招不满人,录取分数大概是A区考研国家线,考研复试只要用心备考,别的也没有什么。历史相对而言不难,只要是自身勤奋,较为容易过。(3)学科历史强烈推荐的院校类型学科历史是教育类,精准定位为中学历史教师。下边强烈推荐几个适合的院校类型。1.师范类大学,以省属师范大学为优,在本地认同度高。2.综合类大学。3.普通大学,提议还是最后的冲刺一下211或是省属师范大学。各地学科历史专业开设院校(全日制/非全日制)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市:天津师范大学河北省:河北师范大学山西省: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吉林省: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上海市: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省:南京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浙江省: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大学福建省:福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江西省:江西师范大学、贛南师范大学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大学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大学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大学、长江大学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广西省: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海南省: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省: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贵州省: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陕西省: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宝鸡理工大学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大学甘肃省:宁夏大学新疆自治区: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大学、新疆伊犁师范大学

无常

在学研究生将破300万,庞大数字背后隐藏着这三点原因

众所周知,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了350余万人,但是你知道,当下我国在学的研究生有多少人吗?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消息,我国在学研究生数量即将突破300万人。这一数字也是达到了历史之最,成为有史以来在学研究生数量最多的一年。而且这一数目以每年15万至20万人的增速,在持续增长。很多人可能会问,造成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是不愿意进入社会,“逃避”式读研;有人说是不愿意收入不足,“涨薪”式考研。那么关键原因究竟是什么呢?01门槛成为最大的现实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样也在左右社会发展,读研和考研人数的激增,就是最真实客观的展现。面对着本科生成为普遍,研究生成为普通的现状,用人单位自然是能选研究生不选本科生,能挑高学历不挑低学历。究其原因,是因为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的水平更高,与此同时,它的性价比也更高。水平更高不难理解,毕竟研究生少则在校科研二年,多则在校科研三年,无论从技术、能力还是经验上,都优于本科生一大截。所谓的性价比更高,是因为在很多单位,其实研究生的月工资相较于本科生,一般多1000元到3000元不等。所以在用人单位看来,一年多花在这些应届毕业生身上的一万到三万,是值得的,而且在未来也会得到加倍的回报。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和其他方面的综合考虑,很多知名的企业,将招聘的门槛就设置为了研究生学历。不只是企业,其实在很多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或是地方的人才引进考试,很多热门的岗位同样声明了学历要达到研究生以上。所以,门槛成为最大的现实,广大学生也只能通过保研或考研,来获取读研机会,以保证未来的发展。02情怀成为向上的激情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希望通过读研来找到好工作,或是得到高薪资,还有一些人,他们单纯地就是喜欢科研。当大多数人被时代的“金钱观”所打倒的时候,还有小部分人在科学的“理想国”中遨游向前。他们认为,自我实现的意义,就是为家国创造价值,和平年代,最好创造价值的手段,就是通过大力发展科研,科技兴国。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广大学术界大牛的宣传,也让广大学生心中产生了无私无畏、至真至纯的家国情怀。是钟南山在一线中的奋战,是屠呦呦在疾病前的突破,是袁隆平在粮食间的创新,等等。所以,情怀成为向上的激情,也就激励着更多有识之士,通过提升学历来更进一步走进科研,向着他们心中的榜样勇往直前。03扶持成为前进的动力当你发现一个现象,一种声音成为潮流,背后一定少不了国家的扶持和鼓励。读研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国家之间的竞争,其实到最后,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我们相信本科生也可以成为高级人才,但是研究生、博士生,学历越高,成为高端人才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国家也就通过政策来扶持和激励广大学生向更高的学历迈进。小到每个研究生领的助学金,大到毕业后的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和创业基金等等,无不体现着国家对于高学历人才的照顾与支持。很多公司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们能够紧跟政策的步伐,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个人,亦是如此。所以,扶持成为前进的动力,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未来的趋势,读研也就成了不二之选。读研人数的增加,意味着高端人才的储备将会日益增强。但是考研人数的增加,其实也意味着失败的人数将会日益增多。没有人愿意看到失败,但是作为选拔性考试,淘汰是其中必要的一环。所以当你一旦打算考研,就一定要投入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因为和你一起竞争的,是每一个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追梦人,使命必达,考研必胜。就业门槛年年升,非研究生很难成。家国情怀始飞腾,提升学历不可等。国家扶持有保证,读研无忧伴春风。不断向前为追梦,有心之人考必胜。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罗隐

2020考研:历史学考研专业的院校有哪些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很多同学因为喜欢,在高考志愿中选择了历史学专业,但我们要明白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历史学专业很难就业,这时就会有很多同学继续进修——考研。那么历史学考研专业的院校都有哪些,历史学最近几年的考研分数是多少呢?别着急,听小编给你慢慢道来。历史学专业的院校:1、北京大学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师大学堂遭八国联军毁坏,1902年末,中国政府在恢复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中,规划设立史学目,1903年改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2、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始建于1925年,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在最近教育部考核中获得优秀。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研究专业方向齐全,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内历史学科中名列前茅。3、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名历史系,始建于1949年。学院现有教师67人,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19人,外籍教授3人,副教授16人,其余为讲师和助教。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8人,有1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67%以上的教师有出国留学经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40岁及其以下的青年教师27人。在承担本科教学的教师中,45岁以下有博士(含在读)学历的教师达90%以上。学院有学生1049人,其中本科生600人,硕士研究生300人,博士研究生100人,函授生300人。全院师生比为13.9:1。4、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2006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史学研究所合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合并后的历史学院,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高等学校、中等学校、科研机构、文化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和其它工作的高级人才。5、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成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系之一。多位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如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岑仲勉、刘节、梁方仲等,曾在本系任教,奠定了本系深厚的学术根基。该系是国家文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覆盖了历史学科下所有的专业,并且拥有国家设立的以上三个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历史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此外,以历史学系为基础设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历史学专业比较好的院校,因院校过多,所以小编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历史学这几年的考研录取分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