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何跨考考研的同学很多上岸的却很少?跨考的误区你中了几条?采菽

为何跨考考研的同学很多上岸的却很少?跨考的误区你中了几条?

为何跨考考研的同学很多上岸的却很少?跨考的误区你中了几条?如今考研成了大部分考生本科后的不二选择,2019年参加考研的同学达到了290万人,想必2020年考研的人会更大。在这中间,也有很多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小水在这里提醒诸位考生,有一些跨考的误区,千万别进,否则读研就成了奢望!这些跨考的误区别碰,不然读研就很困难,2020年考研的同学注意!每年跨考的同学很多,但是上岸的人却很少。很多人之所以在考研的时候选择跨考,无外乎是想换专业,或者是以兴趣为主导。但是跨考不能盲目,不然你辛辛苦苦准备了很多年,到了考研的时候却无法读研,这就得不偿失了!小水建议2020年跨考的同学注意以下几个误区!01、别跨考热门专业一般来说,跨考生在考研的时候优势不明显,在同等条件下,考生如果都冲进了研究生复试,导师肯定会先考虑那些非跨考的学生。在跨考的时候,考生尽量别去选择跨考热门专业,尽量选择冷门一些的专业,这样考生的竞争压力会小很多!02、别跨考报录比太大的学校报录比太大的学校,如文学类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或者南京师范大学,往往一个专业几百人报考,考上的人却不足十人,这个比例太小了。再加上,很多学校报考的人数多,势必会抬高专业复试线,这对跨考的同学非常不利!03、别从文科跨考理科这里小水要特别强调,因为理科跨文科相对容易一些,考生的概率还挺大,反之则不行。因为很多理科类专业在考研的时候都需要考数学,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横沟,如果考生这样做了,基本上读研无望!04、别跨考专业性太强的专业原则上考生在考研的时候跨考什么专业都可以,但是像一些专业性太强的专业,小水不建议考生报考。特别是像金融硕士、法律硕士这样的专业,专业复试线超高,就算你花了两三年冲进复试,专业技能不过关,单靠初试分数的话是没办法被录取的!当然,考生在跨考的时候也要考虑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的好坏,毕竟我们在读研之后还是要找工作的。对于一些冷门专业,不好就业的专业,虽然容易考上,但是就业难,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也慎重!如果你打算考研的时候跨考,你会选择专硕还是学硕?有人说专硕比学硕实用,你赞同吗?

宾于乡里

考研是考外校好还是考本校好?你还在纠结吗?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深化,大学生越来越普遍,很多人也就选择去考研,一来可以拿到更高的学历,二来也可以培养专业学识。但是很多人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就更纠结了,尤其是看到好的学校保研比例越来越高后,更是打击了自信心,那么考研是考本校好呢?还是考更好的外校?一、本校会比外校好考一些这个应该是大家都公认的,毕竟在本校里学了四年,跟老师们也比较熟悉,而且在找资料这方面就明显要胜过外校的考生了,找到学长学姐借资料、笔记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甚至还可以找老师帮忙分析当年的考试形势,老师当然都是希望本校学生能够更加进取,能帮的忙也会尽量帮。反过来,如果去考更好的外校,首先难度就增加了,而且讯息方面也可能会落后一些。二、还是要看自己考研的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考研的目的,或许是为了一张文凭、或许是为了以后有更好的就业筹码,又或许是想钻研学术,如果自己本校能够满足你的考研目的,那其实还是考本校比较划算,风险也会降低。那如果是本校的教学质量确实不怎么样,自己又真的想进一步深造,那就好好努力一把考去心仪的学校学习吧!三、客观对待考研中所谓的“黑幕”很多同学担心考外校考不上就是因为觉得考研有“黑幕”,怕拼不过那些本校的考生。确实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好的学校,在本校的录取率是要高过外校生的录取率。其实这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毕竟是自己的学生,在几乎相同的水平下,导师们肯定都更倾向于选择自己了解的学生。至于说名校导师歧视偏远地区、本科院校不出名的考生,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导师们更看重的还是考生们的能力,如果本科只是普通二本、甚至是三本院校,但却考上了一流的研究生院校,这不是更让人钦佩吗?所以,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都说考研是条不归路,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说输赢,所以这一路上的选择一定要好好做,决定了就坚定地走下去吧!(文/枫)

解脱

考研经验分享:她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考研华中科技大学成功!

写这篇经验贴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思路,行文逻辑可能也有些乱,部分朋友看到之后将它当做参考就好,无需过分纠结。由于自己当初在备考时严重缺乏这一方面的信息,不想后辈学弟学妹们遭遇同样的尴尬处境,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我自己是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考上来的,对于实在很有困惑的童鞋,我希望可以尽我微薄之力给予帮助,但同时我也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凡事能够先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自身情况本科末流211,就读于工商管理,英语四六级已过但分不高,国家计算机二级、普通话二甲这类大学基础证都已拿到,大三时期迷茫开始找方向,各种专业相关的证都考,比如会计、基金从业资格证这类。在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教育确实很有兴趣,至少学着不觉得很累,就把跨考的方向确定在了教育学。父亲母亲都是教师、教职工,所以也都十分支持我的决定。择校方面本人女,考虑到离家近的因素,我初步筛选到了四川、陕西、重庆、湖北教育资源较好的这四个省。比较自命题和统考311,我自认为在信息收集方面能力不够,因此放弃了大部分自命题学校,选择备考311。如果有人要选择自命题院校,我建议最好找到一个及其以上的直系师兄师姐,这样胜算会大的多。本着向上走的原则,我还是想从211本科更上一层楼去985学校,又结合自己的实力,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教育学学科实力相当雄厚,张应强教授等教育学知名学者成就丰硕。迷茫的童鞋也可以根据感兴趣的方向、导师等来选择学校。强调:择校真的大过努力!有太多孩子每年目标定太高,而沦为名校炮灰。敢拼敢闯是好事,真的特别特别特别雄心壮志又能超级超级超级脚踏实地的孩子放心大胆去!而其余的没想好的童鞋,我建议你们去见识一下19年考研名校高分调剂的惨状,然后再做决定吧。备考学习【时间规划】跨专业考研,我准备的比较早,而且本人性格是踏实求稳的人,始终觉得我的自信不仅来源于实力,更来源于我的努力:前期考研冲刺期有所调整初试篇【政治】前期一般晚上花2个小时在政治上,看精讲精练,对应的刷一章题,然后认真的看解析,回到精讲精练中勾画记忆。做题用铅笔,不要留下痕迹,后期还会反复刷。鞋。【英语】我全程没有跟任何老师,我个人觉得,英语就是要死磕到底,任何人都帮不了你。记单词我比较在行,并且很早就开始记忆,在三月正式备考之前,已经过了两遍考研词汇,这为我后期节省了一些时间,但单词的记忆绝不能停,需要形成一种习惯,即便时间再紧,也要留出至少20min去记忆。建议记单词越早越好。我的语法很差,自我感觉做题全凭语感,所以我就一直练习,形成英语一的惯用思维。作文方面,我也背了些考研名师的作文。但我发现,我其实是不适合这种死记硬背的作文学习法。即便我已经背得很熟练,但往往我不能一字不差地默写下来。后面我就采用多看多写的方法,看优秀作文,选择一些优秀语句进行套用,加上定好时限模拟作文,久而久之,思维逻辑一气呵成。所以,我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专业课】311统考科目: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其中教育学原理占比最大,教育研究方法占比小,请各位结合实际情况把握。有很多大神都说过它们的学习方法,不外是前期大致看书了解,中期仔细理解,后期疯狂记忆等,看似简单,实则很难,难就难在坚持,请各位选择备考的人仔细考虑后再做决定!不要开始后中途又放弃,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浪费金钱。(实力劝退)初试备考中的难点外教史——教育学者系统观点(卢梭、赫尔巴特、杜威、蒙台梭利等,所有教育观点应成体系记忆,程度应达到自主默写,尽量以书上原话为准,重点词汇一眼明了;强调:人与观点相对应,不可混淆)中教史——以古文形式展现的教育观点(典型代表为《学记》,一般要求为学记中的八条教学原则文言文全部记忆,严格要求则是学记全文记忆,恐惧文言文背诵的伙伴们请及时调整好心态,趁早开始;强调:理解记忆,默写效果最佳)教育心理学——专业名词堆砌的教育观点(如统觉团、自我效能感等等,教育心理学可能难度最大,专业性最强,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略不友好。适当的听听网课+举例子进行理解,课本上的专业语句要原文记忆;强调:重复记忆,形成条件反射)教育学原理——基础专业概念(如学制、教学、教育、班级授课制、走班制等等,部分概念又有广义狭义之分,统统都要记忆,且不能出现大错误,生僻概念也要记,考到了就是加分项。之所以强调基础概念,因为答题时首先呈现,乱编的、记忆不熟的一眼露出破绽。后面的部分也很重要,但开头最为突出。强调:教育学术语积累,会脱颖而出)教育研究方法——运用步骤(如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实施等,需要记住很多流程,是套完整的方法。在记忆时不建议死记硬背,建议找个主题真正设计一套方案,考试也是这种题型,强调:以多练多看为主。这门科目不容忽视,复试常考察。)复试篇复试分=专业笔试40%+英语面试20%+综合面试40%,其中英语面试=自我介绍+听力+阅读;【专业笔试】注意官方给的参考资料,时间充足情况下,可仔细研究。时间不足情况下,建议优先关注本行业研究现状,知名学者论文,最新的研究成果,至今未彻底解决的老问题。【英语面试】大家水平相差不大,不用太过慌张。关键在于事先的准备和敢说。事先,应准备能想到的所有话题,如:家庭、本科学校、家乡,爱好等基础问题+常看的书籍、了解的教育学者等专业问题,一般基础问题更多;其次,要敢说,不能让空气尴尬15s以上,不知道就诚实回答,以及要听清问题,自己多模拟来训练。每人至少8min。【综合面试】微笑,一直微笑,始终微笑;英语面试也是如此。面试中,先自我介绍,其次抽题,二选一回答(我当时抽的是劳动教育和中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质量提升问题,不完全准确,有点记不清了),而后老师会针对你的回答继续,对你感兴趣或者没有其他问题就是生活型问题,每人至少15min。PS:多模拟多总结其余要点关于研友:我刚开始特别享受一个人学习,并不希望有人来打扰。到后期有点孤独和自我怀疑时,有想过找研友,但出于时间协调等现实问题,我放弃了。事实上,研友也有利有弊,权衡自身情况考量。身体健康:我自己身体是有些小毛病的,所以这点尤其强调。健康至上,即便考研面前,亦是如此。早期,我每晚会坚持慢跑半小时;后期没时间了,明显感觉体质下降。突出表现为有次感冒竟足足拖了半月之久,在自习室午睡后醒来刷英语真题,完全找不到状态。而后医生说,我那阵是带着高烧坚持,瞌睡啥的后遗症多的多。影响状态也影响心情!祝愿各位能铭记初心,砥砺前行!以上经验分享,仅供参考。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文案 | 梁莉琳 图片 | 网络 校对 | 田金凤 编辑 | 曹海峰 审核 | 金雷

民知其母

考研实现三跨—跨学校,跨地区,跨学科现实吗?

个人认为:不现实,比较传奇。三跨生是指: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通过跨学校(学校层次不同)、跨地区(两地之间发展水平不同,且地理距离较远)、跨学科(学科之间相关性较低)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说了三跨的定义。我再给你讲讲为什么不现实。难点一:跨学校大家都知道,咱们国家的学校分成这几类:C9,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大专。跨学校的目的一般是想向更好的学校考,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一般同阶层最易跨越。然后间隙越大,跨越越难。难点二:跨地区这个主要与区域发展不平衡有关,比如西部地区985,往北上广跨,难度也不小。因为地方区域不平衡也会反映在教育上,会为你的考研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难点三:跨学科这个难度也相当大,隔行如隔山,很多老师并不喜欢考试突击队。例如,你是文学的跨理科,这就意味着你并不能在基础知识上碾压专业的学生,徒劳增加你自己的考试难度。当然也有例外,例如,数学的跨到计算机专业,受到很多院校老师的欢迎。因为数学知识在计算机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因此,仅仅是跨学科就需要你付出非凡的努力。此外,再加上跨专业和跨学校,你的难度层层上翻。故我认为,实现考研三跨的人绝对是非常牛的人。因为他不仅需要专注,还需要极其大的毅力,此外还需要非常好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所以,考研实现三跨的属于地狱级难度,如果通过了无疑属于传奇。故考研实现三跨,极其不现实。此外,以我自己为例,我本科在二本,研究生院校考到外地211院校,专业不变。属于跨地区,跨学校(二本到211),不跨专业。以我周围认识的人,考研的鲜有跨专业的,甚至跨学校三级(如从二本到985院校)的都很少。故,根据其难度分析,并根据个人周围同学的实例来讲,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极其不现实。最后祝你考研成功。只是脚踏实地一点儿,才会更容易实现目标。阅读修身,长期关注考研考博,是一个极其爱读书的人。阅读修身,希望遇见爱读书的你。点击关注“阅读修身”,陪你一起读书。

红棋子

“考研过国家线很容易”,是不是真的?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了

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有一部分同学,他们要求不是特别高,他们只求过“国家线”,因为,只要过国家线,就意味着有机会进复试。那么,“考研过国家线真的很容易吗?”下面进行逐步分析,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考研各专业的分数情况考研除了管理类、会计等专业硕士初试设置两个考试科目,分别为英语满分100分,管理类联考满分200分,总分为300分外。其它专业的总分基本都是500分,大部分专业的考试科目如下所示。政治满分:100分英语满分:100分业务课一:满分150分业务课二:满分150分总分:500分而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有: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总分依然是500分。而与上面比较类似的专业还有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也有三个考试科目,分别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总分依然是500分。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大概了解到了考研各个专业的分数设置情况。那么,考研过国家线到底需要多少分呢?我们首先看看最近几年国家线的变化情况,选择2014-2019年国家线进行统计。先看看学术型研究生的情况。学术型A区分数线统计(来自网络)学术型A区分数线统计(来自网络)分析:我们通过上面统计表,不难看出,学术型研究生A区分数线普遍都要比B区更高一些,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其余省市区属于A区。分数线B区也比A区普遍低10分左右,这么做的目的也比较明确,那就是吸引更多的考生选择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大学,这也导致了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B区虽然报考的考生不多,但是,却成了调剂的热门选择。比如,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我们还可以看出,在所有专业中,国家线比较高的专业有: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所以说,这些专业过国家线还是比较难一些的,特别是经济学,因为还要考数学。而,理学、工学虽然考生最多,但是院校招生的也是最多的,所以说,总体来说,过国家线较为容易。我们再以工科为例进行详细分析2019年工学国家线是270分,其中英语(政治)单科国家线:39分,这个分数线大多数考生可能都会卡在英语上,而不是政治上。不过英语100分考39分,真的不是很难,只要你不是纯裸考。数学(专业课)单科国家线:59分,同样的道理,很多考生依旧卡在了数学上,而不是专业课上,但是,满分150分的数学,考59分也不算太难吧,相信,只要有点基础的同学都可以做到。但是,国家线除了有单科线外,还有总分线。很多人即使单科过线了,但是,总分却不过线,依旧属于不过线。也就是说工科单科虽然过线容易,但是,总分过线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表格中的所有专业中,农学的国家线是最低的,也是最容易过线的,可能主要原因就是报考农学专业的考生太少的缘故。看完了学术型研究生的情况,我们再看看专业硕士的情况。专业硕士分数线A区(来自网络)专业硕士分数线B区(来自网络)分析同学术型一样,国家线比较高的专业有:金融类、翻译、新闻类、医学等专业,有些比学硕都要高一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其实,原因比较简单,那就是像翻译、新闻这些专业,不考数学,这会吸引很多跨专业考研的同学竞相选择,继而,本来好考的专业也变得不再那么好考。而医学的临床医学等专业,国家线最近也是越来越高,从2014年的285分一直到2019年的305分,再加上医学需要复习的课程较多,所以,过线确实挺不容易的。最后,我们再回过头来回答题目中的问题。考研过国家线到底容不容易?其实,总体来说,过国家线确实不是很难,特别是一些诸如农学、工学等专业,但是,有些专业也比较难,比如金融类、医学等专业,确实挺难!对于国家线,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会盯着它,因为,很多大学,即使不是34所自划线的大学,复试分数线都要高过国家线。所以说,即使过了国家线,也不一定意味着能够有研究生可上,所以说,国家线只是考研的第一到关卡,但是,每年依旧有不少考生被挡在这个关卡外。所以说,想考研成功,有两点是缺一不可的:报考研究生时,选择院校与专业一定要比较合理,量力而行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认真复习备考,分数骗不了人,只要你付出了,最终一定是会反应到考研分数上的!感谢您的阅读,更多关于考研咨询,考研复习的内容请关注学个习!

不食

提到考研,你知道考研的这些常识吗?区域及难度介绍

还有几天时间就要进行2019年研究生考试初试了,对于即将上“战场”的学子来讲,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场。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290多万,比起前几年增加不少,考研这一现象摆在了大家的眼前。对于大三或想要考研的学子来讲,考研有什么知识呢?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让大家对于考研更加了解。考研的A、B区,你知道吗?考研和高考不同的地方在于,考研是分A区和B区的,B区包括广西、海南、贵州、内蒙古、云南、西藏、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份(区),而剩下的就是属于A区。同样,报考A区高校的被我们称为A类考生,B去的为B类考生。考研A、B类的区别是什么?那么A、B区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最直观的一点,A类考生所在地的国家复试分数线往往要比B类考生所在地的国家复试线高出10分左右。A类地区大部分为教育强省,教育资源多,其中名校也较多,因此报考人数也较多,竞争比较激烈。而B区大部分的高校实力没有A区的强,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国家复试线的差别,使得考生在复试上有这样的“操作”——没能被报考的A区高校录取,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调剂其他高校,而B类高校相对来讲更加稳妥。考研的难度排序三本 < 二本一跨 < 一本二跨 < 三跨。在这儿一一解释一下它们的含义:“三本”指的是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这样的考研选择是最容易成功的,排在最后;“二本一跨”指的是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或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两种,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很常见,但是难度上也比起后面的要小一些;“一本二跨”指的是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选择这种的考生占大多数,大家都想要通过考研进入一个比自己本科更好的学校,而这种是最为理想状况;“三跨”指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这样是最难成功的选择,一般如此选择的学子都极其清楚自己所要。以上就是关于考研的一些“常识”,大家有对它更加了解了吗?更多精彩高校内容,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

孰能脱焉

注意了!考研学生存在这四个点,不建议考研,因为考上的机率低

压力是无处不在的,以前的教师被认为是铁饭碗,但是现在教师要入编,可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现在各行各业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那么对于每年考研的学生来说压力就更加的大了,首先是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开始找工作了,而自己却在奋战考研,在备战的过程中也是非常紧张的,还有就是,现在每年考研的血神更是越来越多了,各个院校专业录取的分数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考研的成功率都不到15%,在这样紧张的压力下,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下四种不建议考研的人!注意了!考研学生存在这四个点,不建议考研,因为考上的机率低一、坚持力不够考研是一场非常考验耐心和恒心的战争,对于备战的那几个月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个这个时候毅力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大三才开始准备的,所以这个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如果之前没有好好的备考,现在才开始准备考试,只有坚持力强又肯刻苦的同学,才会有机会走到最后,如果是那种毅力不够的同学对于这样的情况,就不建议报考。二、数学或者英语不好对于考研大家都是知道的,考研就只考英语,政治和数学以及专业,如果你的英语跟数学是偏科的,那么就不建议考研了,因为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在你备战的时候,你会发现学习的基础课程如果基础并不好的话,可以说对你来讲是一种折磨,因为考研的难度大家都是知道的。发挥不好就前功尽弃了。三、没有明确目标考研,有了良好的基础实力,恒心,那么剩下的就是选择了,很多同学上大学后都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就业,要想自己的专业考研后能升值多少,如果值得就考不值得,那就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反正对于考研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注意了!考研学生存在这四个点,不建议考研,因为考上的机率低四、害怕孤独大学和高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学非常培养人的独立性,而高中做什么都是成群结队的,毕竟在高中大家统一的思想就是考大学,可是上了大学,每个人的目标就是不一样的,而考研,则更像是一个人的斗争,因为一个人要努力学习,一个人熬过漫长的备战过程,所以说如果是怕孤独的同学就不要被占了,可以说直接选择就业。关于以上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野心勃勃

考研真的很难么?过来人告诉你

只有坚持到底,方能不负初心—问:考研到底难不难?—答:“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当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只要你够坚定,那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容易多了。每年考研的人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第一次考研,这些考研新生对于即将面临的难题都所知不多。今天,聚英考研网小编就根据考研过来人的经历,把考研过程中你可能遇到的问题来说道说道~1、能否不忘初心,坚持到底?考研是一个漫长而孤独的旅程,也是一个不断消磨意志的过程,随着复习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问题累积,如果没有清楚的思路和逻辑去冷静处理,那么任何一个小小的理由都可能成为你放弃考研的导火线。-同学都在外面挣钱了,我还赖在这里看书,好像一事无成-一个人看书的日子,有时候安静得可怕,仿佛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朋友圈的世界好精彩,而我的世界只有单词和看不完的书-有时候随便一件小事就会让人心态崩塌,看不下去书-考研信息有点封闭,获取力不从心-看到别人保研,难过,没心思备考-看到别人进度比你快,心慌,自乱阵脚-知识点太难、太多,记不住,时间越近心越慌,寝食难安……你看,问题何其多,但你既然选择考研,那不管它是多么大的难题,你都要想办法去解决。人生有许许多多的难题,如果每次遇到难题,战胜不了就放弃,那样岂不是一点都不酷?胡歌说过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在此分享给考研的各位,愿各位不忘初心,坚持到底!记住,不是考研太难了,而是放弃太简单了!想要光,就要勇往直前下面列举考研过程中你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初次参加考研的同学要注意啦~2、如何及时获取考研信息、资讯?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是导致考研失败的一大原因。考研院校专业信息、考试大纲、专业目录、报名时间、现场确认。参考书目、复试/调剂信息等许多相关资讯都是考研路上要及时获取的,同学们要做到信息通畅,主动关注。微信公众号比如聚英考研网会提供很多及时的考研资讯,大家可以收藏一些考研大V或者专业机构的公众号,每天休息的时候可以刷一刷,考研期间,尽量把一些无关的公众号取关或屏蔽,避免长时间沉迷刷手机。多和研友交流,特别是你知道的那些有报名辅导班的,也许能获得更多信息哦。关注研招网、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以及目标专业所在学院网站。不同资讯公布的时间不同,大家对考研时间流程要有一定宏观的了解,比如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公布,考研大纲什么时候出,在特定的时间段关注特定的资讯,这样就不用担心错过啦!3、如何制定计划、高效备考考研总体而言,工程量算挺大的。公共课包含英语和政治,业务课包含数学和知识点繁多的专业课,有的不考数学的有两门专业课!如果不制定学习计划的话,必定手忙脚乱,学习效果更无从保障。学习计划的制定有利于避免拖延症,严格按照计划来复习,学习进程更快,不会像一盘散沙。学习计划应包含:阶段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计划好的目标是否有及时完成,不断的细化,严格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分配一些时间来进行一些适当的锻炼。4、考研目标院校迟迟不确定同学们考研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和学校是很重要的。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很可能白努力一年;目标定得过低,考研的性价比就大大降低。下面小英简单地给两点建议吧:考研院校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有两点:①地区;②专业地区:选择考研是为自己寻找一个发展的更高起点,考研院校所在地区与你今后的学习、就业及生活息息相关,是个必须考虑是首要因素。专业:这要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就业前景来考虑。可以罗列出自己感兴趣,且就业前景良好的几个专业,进行对比分析,选出适合自己的专业。最后确定学校的时候,你主要考虑的就是:专业排名、招生人数、分数线。根据自己的自身实力,合理地选择目标院校。相关文章小编在前些天发布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查看:[2019考研 ] 院校专业选择技巧——选择比努力更重要5、如何克服复习拖延症拖延症是种病,得治!学生党拖延作业,工作党拖延工作,但是考研党绝不能拖延复习!玩手机拖延学习,赖床拖延学习,如果害怕自己学习不够专心,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起床困难:多设几个闹钟!铃声越动感越好!隔离干扰源: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严格分开!学习的时候,手机、网络、电脑要放得远远的,看时间的话,可以买个手表。找研友互相鼓励、互相监督。意志不坚定的人,一个人是很容易拖延的,如果能建个打卡群,每天打卡,就会好一点。6、如何平衡大学上课与考研复习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后期备考时间紧迫,还有一堆专业课没有上完课,又不能总冒着被点名挂科的风险去自习室,而且还要应付期中考、期末考!如何平衡两者是个问题!下面两点,供参考:①养成早起的习惯。早上有课就去上课,没课就去图书馆或教室,复习考研相关课程。②保持从容的心态。只要平时好好利用上课的时间,掌握好上课内容,考试前再根据重点进行巩固,和上课老师沟通好,考试时没啥大问题的,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事情总会有条不紊进行的。最后,祝各位考研er学有所成,梦想成真!愿备考之路星光闪耀,每一份努力都不被辜负!有关考研备考方面的话题,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敢于做梦,努力成真

强力忍垢

每年考研有近一半人弃考,考研到底有多难?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从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大学招生人数一年比一年高,近十年来,每年招生的人数都创下新高。尽管我国大学生人数占全国人数的比例并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是很低,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认为目前的大学生再也不像几十年前那样是社会的精英了,甚至有个别人说大学学历不值钱了。当然,话虽如此,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仍然在不断增加,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要想在社会稍微混的轻松一点,最起码需要一个大学本科学历。然而对于众多大学本科学历的同学来讲,在日后求职就业中也发现了自身学历的局限性,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发现自己读的书不够高了。很多同学为了增加自己的学历含金量,纷纷踏上了考研这条道路,目的是为了成为一名研究生,让自己的履历更加丰富。然而不像五年前那样,很多人认为考研比高考简单的多。恰恰想法,如今,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减少,很多人发现考研才是更加硝烟弥漫,残酷而又令人无奈的一场战争。对于那些不了解考研,或者准备考研的人来说,接下来我们的内容可能会给他们泼一盆凉水,因为,考研真的非常难!每年考研有近一半人弃考。目前在我国的两千多所高等院校中,只有两百多所院校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其中985.211大学占了其中的一半,而大部分想要考研的同学目标院校都起码是一本乃至211以上的大学。除了三十多所传统的985院校以外,剩下的几十所211院校也是考研同学争相报考的对象。所以这里就面临一个问题,招生数量总共就那么多,结果每一年都有几十万的考生争抢这些名额,僧多粥少,自然考试就变得越来越难了。其次,我国目前众多招生院校的考研初试题目都开始变得越来越难。由于考生扎堆报考,很多学校都意识到生源来源过多难免需要好好筛选,于是各大院校的考研初试题目都变得越来越严格了,很多人都意识到近年来各大院校考研题目的难度都保持着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这样一来能够通过初试的同学就越来越少了。除此之外,我国有三十四所院校每年考研初试的分数线是由本校确定的,而不是国家确定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学校每一年都在提高自身对于学生的分数要求,每年的分数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考生发现这些院校本身就让众多学生扎堆报考,而且题目又越来越难,分数也越来越高,能够考上的希望更加渺茫。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个学校每年都会有相当部分的保研人数,越优秀的大学每年推免保研的人数更多,这些学生不用参加初试,直接参加目标院校的面试即可,这些学生近年以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很多学校的学硕学硕招生人数居然全部都是推免生,而考研的同学却只能进入专硕就读,不仅仅学历上有差别,而且学费也非常高。种种原因也使得很多人在考研的时候成为了炮灰,毕竟考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没有考中,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不说,还耽误自己日后找工作。而高考无论考多少分,起码能够有继续求学的机会,这就是考研的残酷之处。当然,对于各位考生来说,只要自己效率够高,够努力,考上目标的院校也是很有可能的。

火箭手

考研国家线很好过吗?今年有多少人通过了?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多!

最近这段时间,今年的考研进入了全面复试和调剂的阶段,不少学校公布了考研复试的结果和拟录取名单,很多同学已经考研成功了,恭喜他们!还有更多的同学在等待复试,尤其是那些参加调剂的同学,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奔波,他们在寻求更好更适合自己的调剂学校。之所以参加调剂, 一些考生是因为没能进入报考的第一志愿院校的复试环节,或者虽然进入了,但不幸被刷掉了;另一些考生是因为报考的第一志愿学校还没有举行复试,而自己的初试成绩相对不是很高,因而做了两手准备,参与了调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初试成绩,无论是总分还是单科,都通过了国家线,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考研国家线真的很好考吗?我们知道,国家线是考研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只有初试过了国家线,才具备了基本的读研资格,即便是没能进入报考的第一志愿的复试环节,或者虽然进入了,但没有被录取,也是可以通过调剂,寻求第二次读研的机会的。没有通过国家线,通常就意味着考研彻底失利了。从每年的全国研究生招生的角度来看,能通过国家线的考生人数,相对于报考总数而言,比例并不太大,人数并不太多。按照教育部划定每年考研国家线的一个基本思路来看,是要求通过国家线的考生人数,大约是全国计划总招生人数的120%左右。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国家线的划定,很难控制好这个上线人数,但大体而言,是基本遵循这个思路的。从这个思路出发,就可以粗略估计到今年上了国家线的大致总人数。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341万,全国计划从考研这个环节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的总人数大约80万人(包括了今年扩招的18.9万人),所以,今年通过国家线的总人数,大致在100万人左右,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些多。341万人,只有大约100万人能通过国家线,比例是3:1,也就是平均每3个考生,只有1个能通过国家线。你觉得国家线好考吗?数据表明,这个平均难度并不小。其实,对于考研,我们固然可以看到一些人考了高分,远远超过国家线,也能看到很多过了国家线的人,要么进入第一志愿学校,要么调剂成功,但其实我们更能看到许许多多考研失利的人,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考研没有通过国家线的人。如果要考研成功,通过国家线,是最基本的,当然,很多时候,仅仅通过这个线是不够的,如果是想要进入还不错的学校或专业的话。虽然,不同的学科,通过国家线的难度有一定差异,但很明显,能通过国家线的,都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才能获得的成绩。所以,对于那些虽然考得不是很好,但依然有资格参与调剂的考生而言,他们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要多多理解和支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