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发调研计划、研发调研报告、竞争对手调研报告写作方法已矣

研发调研计划、研发调研报告、竞争对手调研报告写作方法

一、研发项目调研计划书研发项目调研计划书一、调研目的为使公司产品研发项目符合市场需求,并区别于竞争对手,特开展研发项目调研。二、调研时间安排此次调研计划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三、调研负责人此次调研由研发部李××负责,其所在项目组计人共同完成调研任务。四、调研经费此次调研项目预计经费总额为万元,前期投入为万元,后续投入万元。五、调研范围1.市场同类产品调研。2.竞争对手调研。3.市场技术调研。4.研发项目需求调研。5.同类项目研发费用调研。五、调研方法及要求此次调研公司要求使用现场观察法、资料收集法及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进行,力求取得第一手调研资料,并将按规定格式完成相关调研报告的编写。二、研发项目调研报告书一、调研背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及宣传手段的类似,传统的××饮料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获得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了决定因素。二、调研目的公司准备在××饮料方面开发新产品,这需要通过对市场上现有产品和目标消费群体进行调研,来确定新产品的品味、价格、包装及营销策略等。三、调研范围1.南方市场主要以上海、南京、广东及海南为主;北方市场主要以北京、沈阳、吉林及哈尔滨为主。2.此次调研的对象集中在各大城市商超购物场所的消费者、初高中在校学生、餐饮店营业员、商业中心流动人员,及各主要经销商,共计人。四、调研时间调研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历时天。五、调研方法1.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研的方式,问卷分为××饮料选择依据、选择类型、喜欢包装、购买场所及品牌知名度等15个题目。其中13个题目采用封闭式设计,两个题目采用自由式设计,要求调研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在各列的选项中选取一项或多项,或者自由填写的方式作为对该题的回答。2.调研问卷由调研组成员在大型商超、学校周围、餐饮店及市中心繁华地段随机发放,并回收,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六、调研结果分析1.被调研者性别构成。此次共调研名消费者,其中男性消费者为人,占总数的%,女性消费者为人,占总数的%,因此、调研对象的性别选择差异不大。2.被调研者年龄组成。被调研者的年龄组成如下表所示。被调研者年龄组成说明表3.不同区域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的认知度。在对名消费者进行的××产品及××品牌调研中,我们共设置“知道”、“听说过”、“不知道”三个选项,其调研数据如下表所示。不同区域对××产品及××品牌的认知度说明表由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区域的消费对××产品及××品牌的品牌认知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南方地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在%以上,对××品牌的认知度也在%以上;而在北方地区,对××产品的认知度不足%,对××品牌的认知度也在%以下。4.消费者对饮料类型的喜好程度。调研问卷的第×题对此项问题展开调研,问题设置如下。问:“您最喜欢的饮料是?”答:“□ 碳酸饮料 □ 果汁饮料 □ 茶饮料 □ 保健饮料 □ 运动饮料 □ 其他”对此题目最终统计如下表所示。消费者对饮料喜欢程度调研统计表由上表可以看出,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果汁饮料仍是首选,其余依次为保健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及其他。5.影响消费者选择饮料的主要因素。调研问卷的第×题对此项问题展开调研,问题设置如下。问:“您选择饮料时主要考虑下列哪个因素?”答:“□ 品牌 □ 广告 □ 口味 □ 价格 □ 营养成份 □ 优惠或赠品 □ 其他”对此题目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影响消费者选择饮料因素调研说明表由上表可以看出,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首选为口味,占到了总数的%,其余依次品牌、广告、营养成份、价格、优惠或赠品、价格及其他。6.对××汁接受程度的调研。调研问卷的第×题对此项问题展开调研,问题设置如下。问:“在以下果汁中,您比较喜欢哪种?”答:“□ ×花蜂蜜饮料 □ ×花型饮料 □ ×汁运动型饮料 □ ×汁保健饮料”对此题目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汁接受程度的调研统计说明表由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男性消费者对×汁运动型饮料选择的倾向较大,占到了%,其余依次为×汁保健饮料、×花蜂蜜饮料和×花型饮料;而女性消费者对×花蜂蜜饮料选择倾向最高,占到了%,其余依次为×花型饮料、×汁保健饮料、和×汁运动型饮料。7.影响消费者对果汁饮料及运动型饮料选择因素的调研。调研问卷的第×题和第×题分别对此项问题展开调研,问题设置如下。问“您选择果汁饮料时最关注的是以下哪项?”答:“□ 口感 □ 维生素含量 □ 时尚感觉”问“您选择运动饮料时最关注以下哪项?”答:“□ 口感 □ 补充矿物质能力 □ 时尚感觉”对这两个问题的调研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影响果汁饮料及运动开型饮料的选择因素调研说明表如上表所示,人们在选择果汁型饮料时,最关注的是维生素的含量问题,所占比例为%,而在选择运动型饮料时,则最关注的是补充矿物质的能力,占%。时尚感觉在这两类问题中首先的比例都不大,分别为%和%。选择口感的比例相差无已,分别为%和%,不足个百分点。8.消费者选择饮料口味调研。调研问卷的第×题对此项问题展开调研,问题设置如下。问:“您喜欢的饮料的口味是?”答:“□ 酸 □ 偏酸 □ 甜 □ 偏甜”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消费者选择饮料品味调研结论说明表通过对被调研者年龄段的统计,我们又得出下表所示结论。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对饮料品味选择说明表由以上两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总体喜欢偏甜品味的饮料,占总人数的%,而这部分人中,以青少年为主,合计比例超过%。9.外包装对消费者选择饮料的影响调研。根据对调研结果的统计,消费者对饮料包装的选择,首选是塑料瓶,具体比例如下表所示。消费者选择饮料外包装调研结论说明表10.购买场所调研。在以“商超、小卖部、冷饮店及酒店”为候选项目的调研中,人们选择商超的比例最高,为%,其余分别为,冷饮店%,小卖部%,酒店最少,为%。七、调研总结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份,回收份,回收率为%;其中有效问卷份,有效率为%。经过分析,我们共总结出以下问题。1.此次调研中,参与调研的消费者中,36岁以下的人,占总数的%,36岁以上的为人,不足总数的%;由此可见,饮料消费的主力军为青年人。2.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对××饮料及××品牌的认知度不同。南方地区的综合认知度较高,在%以上,而北方地区则稍低,不足%。3.消费者在饮料类型方面,首选的是果汁类饮料,占到%,而选择果汁饮料时最为关注的是维生素含量的问题,达到%;在运动型饮料方面,消费者最关注的是补充矿物质的能力,关注率达%。4.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最关注的还是饮料的口感,占到%,其次为品牌、广告、营养成份、价格、优惠或赠品、价格及其他。5.在以“×”参考样品的调研中,男性消费者偏向运动型饮料,而女性消费者比较偏向于×花蜂蜜饮料,所占比例分别为%和%。6.口味方面,大多数的消费者还是比较偏爱偏甜口味;偏甜品味的选择中,又以青年人为主。7.消费者比较喜欢的塑料瓶包装,较为高档的易拉罐排名第二,其余为玻璃瓶和利乐包。8.商超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饮料的首选场所。饮料市场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而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只要能够真正获得消费者需求,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政策,我们的产品就能占领市场,并处于不败这地。三、竞争对手调研报告书一、调研目的公司准备在智能手机方面开发新产品,为明确竞争对手现阶段技术及运作方向,分析影响市场的各种因素,从而为决策层提供制定决策的依据,特进行此次调研。二、调研内容1.调研竞争对手信用等级,判断其经营声誉。2.调研竞争对手产品档次,明确其产品及市场定位情况。3.调研竞争对手目标市场,判断其与公司的目标市场是否会有冲突。4.估算竞争对手市场开拓能力,明确其发展潜力。5.调查竞争对手的广告宣传情况,分析其战略意图和推广策略。6.调查竞争对手的售后服务情况,分析其产品质量的优缺点。三、调研对象本次调研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调研公司的三大竞争对手××电子公司、××有限公司和××手机公司。四、调研说明(一)××电子公司通过对××电子公司的调研,我们对其总结如下:1.通过对家经销商及手机卖场的走访,该公司在较好的经营声誉,信用等级为A级。2.该公司代表产品为××—123、××—456××—789三种型号,价位均在5000以上,在手机市场上属于高档产品,市场定位在高消费群体。3.该公司在东北市场上的投放力度比较大。4.该公司市场开拓比较稳健,说明其有很强的发展潜力。5.该公司在全国性媒体的广告投放数量相当可观,尤其是中央×套60秒的产品形象广告,每天多次播出;在目标调研区域内,几乎每个店面都存在该公司代表产品的巨型宣传画,其形象宣传可谓十分到位。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在销售终端的拦截下了不小的功夫。6.在售后服务方面,通过调研,该公司产品的返修率仅为%,这在整个业界属于低水平,而手机屏幕的分辨率高达1024x768,尚无其他生产厂家可达到此标准。(二)××有限公司通过对××有限公司的调查,我们对其总结明如下:1.该公司信用等级良好,为A级。2.该公司的主打产品为××—147和××—258两种,价格均不到1000元,在产品档次上,属于低档产品,主要消费群体为学生等无收入及低收入群体。3.该公司将华北、东北及华南市场作为主要销售区域。4.该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略显急躁,这与该公司的市场定位有一定的关系。5.该公司的广告宣传以地方性媒体为主,如广播电台及电视宣传,其中又以青少年所喜爱的××节目、××节目为主,广告宣传侧重年轻和活力。在各手机卖场也标出“凭学生证购机可优惠元”的字样。其推广策略并无明显的与众不同之处。6.该公司的手机产品质量一般,尤其是翻盖××—258,其排线维修率高达××%,但其直板××—147的主板质量则明显好于同等价位的其他手机。(三)××手机公司该公司为国内手机××强企业,与各通信公司均有良好合作。其调查说明如下:1.该公司的信誉在手机行业有良好的口碑,信用等级为A+。2.在产品的定位上,该公司选择的是高档产品中端的价位。其代表产品为××—A,是一款设计精巧,做工精致的女式手机,产品定位在小女人品位上,其价格在2000元左右。3.该公司的目标市场主要在省会级市场,公司生产在深圳,而销售部则设置在沈阳,其对东北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4.该公司开拓能力一般,但市场维护能力极强。尤其是在与各大通信公司的合作上,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占尽市场先机。5.该公司的广告以宣传流行和时尚为主,中间不乏奢华元素。在宣传媒体的选择上,以商业中心的大型动态户外广告上。由此可以判断出该公司对市场的霸权地位。6.该公司产品在返修率上一直控制维持在%以内,小、巧、薄是该公司的主打。五、调研总结××电子公司的手机主要以高端为主,产品质量过硬,广告上也下了不小的力度,其产品主要指向高端成功人士;××有限公司以大众产品为主,目标销售人群是以学生为代表的中低收入阶层。其广告力度一般,无特别之处;××手机公司的最大优势是在与各通信公司的合作上,产品质量也高于一般产品。

窖者

科技创新,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的“起跳板”

今日(3月10日)政协闭幕,两会迎来结束倒计时。在这个时间很短,要素不减的两会上,科技创新每天“露面”N次,始终保持了稳定输出。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草案)(简称规划纲要草案)写明的目标任务。而在2021年,科技创新具体任务指向的,是通往这一目标深化改革诸多方面的第一步。从2021年到2035年,这是一份涵盖超长时间的工作计划书。在这份计划书上,解决科技创新痛点、难点、堵点,处处都有顶层设计的印记。可以说,对于科技创新,政策给出了最强配置,协同无处不在。在政策的鼎力支持下,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的“起跳板”。首先,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强协同,为科技创新这一“起跳板”夯实发展根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健全稳定支持机制为政府工作报告所关注。“科学计划实施周期过短,部分基础研究领域缺乏长期坚持”的评价,来自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科协主席、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则介绍说,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1504亿元,占R&D的比重为6.16%,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占R&D比重(15%至20%)相比,差距仍然较大。3月8日下午,在“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的表态隔空回应了两位院士。王志刚说,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争取在“十四五”期间达到8%左右。同时,王志刚还把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体系进行重组、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的研究中心、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科学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等重磅事项,都列在了正在推进的工作清单上。在基础研究上,部长与院士的心有灵犀,旁证了顶层设计的重点关注所在。其次,围绕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科技、产业、金融等支持政策强协同,让“跳跃”兼具活力和耐力。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事实上,这是“十四五”期间“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的“先遣部队”。对于金融支持创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将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在直接融资方面,“十四五”期间将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更好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作用。实际上,多层次资本市场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等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市场、证券交易市场分别服务于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大中企业。特别是实施注册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科创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都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契合、更包容的上市机制。第三,科技人才的吸引、培养、交流等政策,正在向有利于科技自立自强的角度综合校正,这也是“起跳板”自我调节与发展的能力之所在。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使科研人员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的政策等,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十四五”期间,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比例。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此外,尚有诸多涉及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综合性政策一一亮相。对于重大项目的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是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对于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则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对于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具体举措为,“十四五”期间,要推动国家科研平台、科技报告、科研数据进一步向企业开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还有促进国际科技开放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创新、地方创新等的政策协同安排也已就位。可以预期,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政策矩阵正在就位中,空前庞大、覆盖广阔的新型科技举国体制脉络已经隐约可见。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科技创新在其中担当的角色很特别,又理应如此特别,这是对未来的回应。未来,让人禁不住向往、禁不住眺望。来源:中国经济网

何其下邪

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论文在科学界引起的反应

2018年底贺建奎公布“基因编辑婴儿”引发轩然大波。在对贺建奎的调查尚未结束的时候,2019年初,“疟疾抗癌”又引起争论纷纷。两个科研项目都被科学界指责公开实验成果的方式不恰当,并且在伦理上不道德。但是,如果科研工作者不通过这种方式公开成果,科研项目又应该如何公开成果并获取公众的支持呢?科研项目到底应该如何立项并获取资金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演化人类研究所的斯万特·帕博在进行绘制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过程中就展示了一个合格的科研项目应该如何立项,并应该如何向大众说明自己的成果。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自述。立项 那天晚上回到冷泉港实验室的小房间后,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到目前为止,我的职业生涯都很优秀,甚至可以说较为杰出。我有一个资金雄厚的永久研究职位,做着有趣的项目,并且每年数次受邀到世界各地做报告。但是现在在公开场合承诺测序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我是真的豁出去了。如果成功,那么这显然是我迄今为止最大的成就;但如果失败,我们将陷入人尽皆知的尴尬境地,我的职业生涯也将告终。我知道,真正的成功不像我演讲得那样容易获得。我们的成功依赖于三样东西:许多454测序仪、大量资金以及保存良好的尼安德特人骨头。这三样东西我全都没有,但幸运的是,似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对这一境况再清楚不过。我在床上躺了很长时间,脑中思考着如何获得使项目得以运转的所有必需品。斯万特·帕博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从454生命科学公司那里获得大量测序仪。我之前多次造访454生命科学公司,不过为了购买这么多仪器而去则是头一回。和454公司的合作非常愉快。454生命科学公司对这个项目充满了兴趣,因为它不仅能为人类的演化提供真正独特的见解,同时,更为实际的是,它能给454生命科学公司的技术带来更多关注。我欣然同意454生命科学公司的人成为我们真正的科学合作伙伴以及未来论文的共同作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免费测序。最后,他们给出了一个价格:500万美元。我无法确定这消息是好是坏。这个价格超出我预想的金额,但并非完全离谱。我们表示会回去考虑一下。第二天回到冷泉港之后,我根本无法集中精力。500万美元是一大笔钱,大约是德国大型科研经费的10倍。马普学会为研究所的主任们慷慨地提供了大笔经费,让他们可以专注研究而非花时间撰写申请资助的报告。但500万美元仍然是一笔巨资,比我们整个系部的年度预算还高。我想起了发育生物学家赫伯特·雅克勒,自我来到德国后,每遇到科学生涯的关键转折点,赫伯特一直给予我支持和建议。现在,他是马普学会生物医学部的副主席。幸运的是,马普学会是一个研究机构,负责管理的是如赫伯特这样的科学家,而不是行政人员或政治家。就在那个下午,我决定从冷泉港打电话给他。打通电话后,我描述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测序的可行性和所需成本,我向他询问,对于在欧洲筹集如此多的经费有什么建议。他说他需要考虑几天再给我回复。第二天,我回到莱比锡,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徘徊。也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富有的资助者,但是如何才能找到呢?我回莱比锡两天后,赫伯特没有食言,如期给我打了电话。他说,马普学会最近成立了一项主席创新基金来支持一些特别的研究项目。他已经与学会主席讨论了我们的项目,学会原则上已准备给予资金支持我们的项目,分三年支付。他们甚至已经留出了这笔钱,并希望我们能提供一份书面计划书,让同领域的专家评审。我很吃惊,挂断电话时甚至忘了表示感谢。这笔钱让世界变得不一样了!我冲出办公室来到实验室,喋喋不休地把这个消息告诉我见到的第一批人。然后我立马坐下来,开始起草计划书,描述那些让我们可以保证在三年内测序出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全盘计划,当然,这一切都以拥有充足资源为前提。我很高兴地写了一份计划书,其中还包括我们要在莱比锡的研究所开展的工作。同行评议 两年之期近在眼前,《自然》和《科学》开始抛来橄榄枝,让我们提交关于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论文。1996年,我将首个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序列发表在《细胞》上,这是一份更为严肃的分子生物学期刊,所以这次我还想这么投。但有人说应该把文章发表在《自然》或《科学》上,因为每个人都能看到这项工作。尤其是学生和博士后们,他们认为将论文发表在那两份有名的期刊上有益于职业生涯。6月,《科学》的编辑劳拉·扎恩(Laura Zahn)来访,并与我们讨论尼安德特人的文章。《科学》是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出版的期刊,所以劳拉来访后不久,美国科学促进会便邀请我在他们的年度会议上就尼安德特人的研究发表报告。2009年2月12日至16日,该年度会议将在芝加哥举行。而这也就确定了最后期限。我觉得我们应该能赶上,所以接下了这个报告,这意味着我们的论文将最有可能发表在《科学》上。AAAS即美国科学促进会,而《Science》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美国科学促进会希望我在芝加哥演讲时顺带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我一直害怕无话可说,现在终于可以宣布,我们已经产生了达到1倍覆盖的基因组序列。但是,正如我之前让该项目在莱比锡发布,我现在觉得,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新闻发布会也应该在莱比锡举行,并且为了感谢454生命科学公司对我们项目的早期支持,我想与他们一起组织记者招待会。美国科学促进会同意了。2月12日,我们同454生命科学公司一起在莱比锡组织新闻发布会,并且通过视频连接芝加哥,与会者和芝加哥记者可以提问。然后我飞往芝加哥,演讲定于2月15日。我在新闻稿和芝加哥的演讲稿里集中强调以下方面:为了首次获得已经灭绝的人类基因组,我们克服了种种技术障碍。我描述了托米·马里契奇如何使用微量的放射性标记,找出并改进造成DNA损失的步骤;我们如何在洁净室中产生的文库带上标签后,消除影响前导研究的污染问题;阿德里安·布里格斯和菲利普·约翰逊的细致研究如何发现DNA序列中的错误模式;以及乌多·斯坦泽尔和艾德·格林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如何识别和标定尼安德特人 DNA片段的位置,并同时避免许多陷阱。成果公布 在科学领域内,很少有结果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上,往往在付出大把努力地深入了解之后,人们通常可以预见即将发生的进展,而且能让研究变得更加完善。然而有些时候有必要制定标准,确定发表结果的时间。2009年秋天,我觉得时机已成熟。从多个方面看,我们要写的论文都将是一个里程碑。首先,它是首个测序出的已灭绝人类的基因组。尼安德特人作为所有现代人类最近缘的亲属,有着重要的演化意义。我也认为,我们已为未来的很多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我希望我们所开发的技术现在可以从许多这样的遗骸中得到完整的基因组。我们的发现最容易引起争议之处:尼安德特人为欧亚大陆的现代人类贡献了部分基因组。但由于我们已经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三次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所以我觉得已经明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今后的研究工作一定会弄清遗传贡献是在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发生的,但目前可以肯定的确有遗传贡献。现在是时候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成果了。我的野心是写出一篇尽可能让大众都理解的文章,不仅是遗传学家,还包括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其他人,他们都会对我们的研究感兴趣。事实上,为了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受到了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科学》的编辑一直在催问我什么时候提交文章;记者不停给我以及团队的其他成员打电话,询问我们什么时候发表结果。我的科学报告也越来越注重技术细节问题,而非基因组对我们的启示。这令我越来越不安,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我们一定会报道有趣的结果。尽管有压力,我仍觉得在发表之前保密结果至关重要。我很担心那50个知情者中,会有人告诉记者我们在当今人类中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基因流的证据。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这个消息会很快传遍各家媒体。最终,2010年2月1日将所有材料提交给《科学》。3月1日,我们收到三位审稿人的意见。大约三周之后,我们收到了第四位审稿人的意见。对于审稿人来说,在手稿中找到许多问题很常见。不过这次,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我们花了两年时间来发现工作中的缺陷,这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研究中的大部分弱点。不过,我们就文本内容的修改与编辑来来回回交换了许多次意见。最后,文章于2010年5月7日发表,包含174页补充材料。1这篇文章“更像是一本书而非科学论文”,一位古生物学家如是说。关于基因检测的一个对话,基因检测中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占比的测定与帕博的工作紧密相关 感谢acaleph的绘图我们文章发表的那天,向科学界提供基因组序列的两大主要机构—英国剑桥的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维护的“基因组浏览器”,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开放给所有人免费使用。此外,我们把从尼安德特骨中测得的所有DNA片段提供给公共数据库,包括那些我们认为是源于细菌的DNA。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检查我们所做的每一个细节。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们能做得更好。这篇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论文在科学界引起的反应,远超我发表过的任何其他文章。几乎每个人都给予了正面评价。最好的评价来自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约翰·霍克斯(John Hawks)。他是米尔福德·沃尔波夫门下的古生物学家,是“多地区连续”假说的构建者之一。他经常在博客上很有见解地讨论人类学的新文章和想法,这使得他在人类学领域很有影响力。“这些科学家给全人类献上了一份大礼,”他在博客中写道,“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给了我们一张由表及里的自画像。我们可以看到并且从中得知,人之所以为人的遗传变化本质—它使我们作为全球性的物种出现……这就是人类学应该做的研究。”我们的团队当然很高兴,只有艾德试图保持冷静,他给整个联盟写邮件:“谁能给约翰·霍克斯一些氧气?”我们论文所辐射的读者范围比想象的广,但大多数人并不为他们的祖先曾与尼安德特人交配而震惊。事实上,许多人似乎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想法,就像以前有过的那样,一些人甚至自愿检查是否含有尼安德特人血统。我开玩笑说,一些有趣的遗传模式在此发挥了作用,我们需要调查一番。但我们明显看到,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了人们对尼安德特人外表的想象。流行的传言是,尼安德特人高大、健壮、肌肉发达、有点粗野,甚至有点头脑简单。在男性中,这些特征可以接受,甚至是正面的,但是在女性身上,没有人会认为这些特征具有吸引力。当《花花公子》杂志打电话来约访我们的工作时,我冒出了这个想法。我接受了他们的采访,因为这可能是我唯一一次出现在《花花公子》上的机会。该杂志最终写了4页长的故事,名为《尼安德特人之爱:你愿意与这样的女人睡觉吗?》,附上的插图里有一个健壮且非常脏的女人站在雪山上挥舞长矛。这个绝对缺乏吸引力的形象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几乎没有男性想与尼安德特人结婚。2010年12月3日,在我们的文章发表7个月之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劳拉·扎恩的电子邮件。她是《科学》的编辑,负责我们那篇文章。她告诉我,我们的文章获得了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纽科姆·克利夫兰奖。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获过一些科学奖项,也因此增加了自信。但这个奖项对我来说还是很特别。纽科姆克利夫兰奖设立于1923年,每年颁发给发表在《科学》上的最佳研究文章或报告。最初又名1000美元奖,后来奖金增至2.5万美元。最让我高兴的是,该奖项授予文章的所有作者,所以这一荣誉代表这篇论文是我们联盟的共同成果。正如琳达那天晚上告诉我的:“在《科学》上发表论文是一件大事,但在《科学》上发表了当年最佳论文?大部分人恐怕更是做梦都想不到。”帕博至今仍活跃在科研一线,2018年9月《nature》的封面文章即出自帕博团队为什么同行评议与合理地公开成果如此重要?模仿一句俗话地说,好的科研项目都是相似的,不好的科研项目则总是缺了些什么。现代科研事业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与专业,如果没有科学界的评议,我们将会面对越来越多“基因编辑婴儿”这样的闹剧。现代科研的每一分进步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现代科研制度与科学共同体的每一分进步都是为了科学的进步而设计的,不论是伦理的要求,同行评议的要求,还是发表论文的要求,以及学术诚信的要求,这些要求的目的不是为了捆住科学进步的手脚,而是为了科学的健康发展,更是为了让科研造福大众。

其豆肩肩

融资两个亿,就能穿越时空?“时空隧道生成”项目计划书“惊艳”创投圈……

来源:国际金融报近日,一篇名为《时空隧道生成》的商业路演PPT在微信朋友圈和聊天群流转,因其内容过于惊世骇俗,引发广泛关注。该PPT称,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在一年后实现帮助人们穿越时空。04:49PPT显示,“时空隧道生成”项目属于一家名为山西瑞泰技术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31日,注册资本500万元,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名叫郭伟伟,项目技术保守估值5.4万亿元,目前需要融资2亿元。2000年项目就已启动?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郭伟伟称,虽然“时空隧道生成”PPT是由己方委托浙江的一家融资信息服务平台“投融界”帮忙制作,不过,其中有关“时空穿梭”的内容和技术理论均源于他的著作《时空论》,这本“十万字著作”也构成了“时空隧道生成装置”的理论基础。根据计划书,“时空隧道生成实验装置”的应用价值有四大市场,前三个依次为通运输市场、医疗延寿市场和国防军工市场,均在千亿美元的量级。郭伟伟认为,“时空隧道装置”的市场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如果实验成功,可以突破时空屏障,交通运输方面可以替代汽车、火车、飞机。“打个比方,人们可以直接通过“卡-丘”空间从北京穿梭到上海”(注:卡拉比—丘成桐空间,简称“卡-丘”空间,是指一个蜷缩的高维空间。该理论是科学家猜测出来的一个理论,它有六个维度,没办法用仪器进行观测)。此外,时空穿梭装置还能改变时间流逝,延长人类寿命。而第四个市场——地外太空探索开发,在郭伟伟看来,其市场价值将直接飙升至一千万亿美元。记者翻阅《时空隧道生成》计划书,且不论其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及可实践性,单从逻辑上看,矛盾的地方就不少。比如,计划书在项目进展中提及,“项目从2000年初开始启动至今,已投入百余万元”,又称,“团队合作、国际合作、耗资巨大”。然而,公开资料显示,山西瑞泰技术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郭伟伟于2008年大学毕业。如果按照计划书中所称,时空穿梭项目从“2000年就开始启动”,意味着彼时,郭伟伟还是个初中生。对此,郭伟伟回应,自己从初中的时候就热爱物理,“喜欢钻研琢磨”,大学的时候就与国内的院士们开始了学术交流,并受到院士们好评。“我走得比较远,比较超前吧”。至于百余万元的投入,郭伟伟的解释是,这些钱属于前期的学术研究经费。“出去拜访科学家和购买学术书籍都是需要钱的”。郭伟伟向记者反复强调,自己不是民科(民间科学家),还曾试图申请过国家专利,但因研究尚处于理论阶段,没有实物,遂失败。根据计划书,山西瑞泰技术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拟将“时空隧道生成实验装置”由理论化转入实验化,再转入工业生产,计划于国内某处郊区选址15亩作为科学实验基地。如果资金到位,7到12个月即可实现穿梭时空的效果。然而,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企业家向记者表示,如果是科创公司,7到12个月的时间做不到科研成果转化,一般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闻所未闻计划书透露,其团队已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协议,并称,当资金到位之后,即可参与项目研发和建设。郭伟伟称,其是通过“一个负责中科院对外联系的博士”来建立的关系,“资金到位之后,聘请中科院的专家来帮我做项目”,目前已达成书面协议。但当记者致电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求证此事时,该所负责人表示,对郭伟伟以及山西瑞泰技术开发科技公司“闻所未闻”。该负责人还补充道,民科“刮擦”的情况此前就已经发生多起。目前来看,达到“出圈”程度的并不多。该所一位要求匿名的科研工作者表示,面对这种情况,需要辨别其是民科或是诈骗,如果是诈骗,涉及到的是法律和社会,如果是民科,他表示很无奈,“那就只能随他去”。“其实科学没有那么简单,没有扎实的功底做不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但是各种推翻相对论、制造永动机、完美诠释世界的民科太多了,他们其实并不懂得他们所要推翻的东西。”上述科研工作者表示。比如,计划书中称,时空隧道生成实验装置的原理是通过技术手段“使时间弦扭曲、断裂,直到形成时空虫洞,即时空隧道”。对此,西安交通大学物理研究领域的一位博导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虫洞和时空穿梭仅是理论物理研究中提出的一种可能性,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远不能达到实现虫洞和时空穿梭所要求的条件。且PPT中关于理论的描述语焉不详,从学术角度来说甚至无法证伪,“时空隧道模型”也没有任何的尺寸、功率以及一些基础的专利支撑。从科学研究角度来说,“连一个原型机都算不上”。时空隧道生成实验装置示意图上述博导对记者表示,“这并不是计划书中所提及的2亿融资能做得了的,2万亿也做不了,2万万亿也做不到”。且其对于两亿的融资也没有具体的计划周期和成本估算,属于信口开河。“一没有基础原理支撑,二没有成本和时间控制,三没有团队。很难想象这个钱的去向可以得到控制”。此外,大型的科研项目涉及国家安全,不可能进行所谓的民间融资。不过,郭伟伟依旧信誓旦旦。他向记者表示,有关“时空隧道生成装置”的相关技术和科技理论尚属商业机密,不便作答,但自己目前的进展非常顺利,都是和正规企业合作的。“等我一年以后真的把这个东西做出来了,就可以亲眼见证穿越时空了”。“我只想安心做项目”“我的合伙人和家人都受到了骚扰。”郭伟伟否认了炒作和民科的嫌疑,称PPT也不是自己公开的,没想到“自己会火”,当下也只想安心做项目。他期待着一年后“时空隧道装置”落成,届时记者可以对他做一个专访。“你看过诺兰的《星际穿越》吗?”电话那头,郭伟伟问《国际金融报》记者,“时空穿越并不是梦想,时空穿越装置也是金钱无法衡量的。”郭伟伟称其曾撰写过一本书——《时间论》,“时空隧道生成实验装置”就是以《时间论》为理论基础。该书并没有出版,而是郭伟伟自己上学到现在的日记和心得体会。“写了十来年,就变成一本书了”。在郭伟伟的叙述中,自己从小热爱物理,但因条件限制一直未能实现自我。他是本科学历,在大同大学读了数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因一直专注于“时空隧道”研究,并通过一项科技人才扶持项目进入山西省孝义市科技局工作,时间是2008年10月到2019年12月。山西省孝义市科技局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证实,郭伟伟的确曾在该局工作,郭当时的身份是临时工,人才引进计划也属实。该局人员表示,此前对郭的科学项目略有耳闻,后来他离职去了上海,“这是人家的个人想法,我们也不便多说”。郭伟伟告诉记者,自己曾当过制片人,曾参与电影《山河故人》的制作。该片导演贾樟柯同为山西出身,郭伟伟称其当时负责该片的外联制片。然而,记者查看《山河故人》的片尾,制片组未见其署名。创投圈也不乏娱乐性郭伟伟表示,目前已有多位投资人与他取得联系,业界翘楚贝尔实验室也来找他谈过合作。在上海拳益投资公司董事长鲁向前看来,针对科技类融资项目,第一位的标准应是真实;第二则是技术上符合已有物理常识和原理。目前来看,“时空隧道生成装置”没有底层逻辑基础。有了好道具(项目),投资人的钱就可以拿到,但不能把投资人都当傻子。“我做投资,情怀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更多时候要理性分析,反复核实被投项目的立足点原理和商业模式市场化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精打细算地投钱,这是一个成熟的职业投资人基本素养”。中民金融副总裁朱巡日常专注高科技板块,他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当下已经出现了不少打着科技旗号的创业项目。“坦率讲,虫洞理论上是可能的,我也非常愿意它存在,因为那将让这个世界变得非常有趣”。至于“时空隧道穿梭装置”项目,他更多感受到的是娱乐性。首先是财务规划的滑稽,再者,技术上没有任何阶段性的成果依据。朱巡表示,当下的创投领域充斥着一股燥热与投机,各种爆雷事件也层出不穷,比如武汉弘芯半导体骗局案,创始团队大多是大专学历,融资规模达到了千亿级别。“目前骗子自己也在升级,各种精心设计也让人眼花缭乱,这种骗局里面有一定真实的成分,比如弘芯就拉来了中国台湾的芯片业界泰斗蒋尚义站台,这种背书非常有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投资方专业的不足,缺少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把握,缺少独立思考与判断。”朱巡说道。在进行股权投资时,机构和投资者一般会对要融资的公司进行业务、财务、法务方面的尽职调查,那么为何还会有一系列融资乱象?朱巡表示,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投资者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反而可以捞到个人短期绩效,最终后果由全民承担;另一种是共谋忽悠,“一轮接着一轮的忽悠,但即使有跟风者,估计在创投圈也活不过两集”。值得注意的是,朱巡表示,一些骗子公司就算“爆雷”了也很难从法律上进行认定。“比如芯片制造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技术和资金也很密集。一个项目倒闭很难说是技术问题、设备问题,还是资金问题,甚至与地方政府的干预也有关”。投机者有太多的理由将其描述成一个正常项目的失败,而地方政府出于维护发展的考量,对于这类公司的容忍度也比较高,如此一来,就为投机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是当前创投圈乱象的重大原因之一。但解决此类现象存在许多难点,朱巡表示,一个高段位的投机者会在现行法律范畴内表演,而法律条款无法过细,否则会对科创企业的正常自主经营产生束缚。所以,在法律层面有效界定项目自然风险与主观故意诈骗,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朱巡还表示,目前中美科创圈存在区别,中国创投圈的重金砸向了共享经济领域,美国偏向前沿科技,这样的大环境才催生了马斯克这样的人物。郭伟伟也向记者提到了马斯克,“我觉得……什么都有可能,咱们人类就可以实现星际移民,不像马斯克有去无回的那种。(我)这个可以去还可以回来。双向的。”(注:中民金融朱巡陈述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与工作单位无关)记者 周兰编辑 程慧责任编辑 孙霄

三日不谈

十条学术写作生产力法则

引言如果你是一名科研工作者,那么你肯定也是一个专业的作家。在你的工具箱中,写作技巧和分子生物学、化学分析、统计或其它「纯科学」的工具一样重要。其中,有一些工具是帮助我们生成数据的,而另一些则被用来分析、表达研究结果。写作是后者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写作是你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而且它可以成为一种限制研究速度的方法,限制所有其它工具的效率。—Joshua Schimel[1]科学研究需要向不同的受众传达新的、令人激动的新发现。而书面交流对于一个想要取得成功的科研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毕竟,我们都必须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获得学位的毕业资格(例如学位论文)、分享我们的研究发现(例如,专业会议的手稿和摘要),申请基金(例如,拨款和合约)等。此外,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完善我们的研究,因为好的写作需要经历一个迭代的过程,而在这个迭代过程中所获取的反馈将使我们产生新的想法、接着进行相关的实验。事实上,我们经常推迟考虑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直到我们认为自己准备好了或者截止日期迫在眉睫了,这会大大降低我们清晰地进行写作的能力。由于我们认为我们的读者仅仅是项目拨款计划书和论文手稿的同行评审者,我们经常会拖延分享我们的写作成果。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利用可能是最重要的受众(我们自己)的机会。也许,我们与自己交流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高强度而持久的写作练习。如果能每天坚持写作,即使写作时间非常短,也能提升我们作为科研人员的思维和生产力。写作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的新想法能够更加成熟,并让我们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保持具有一定的见解。我同意 Scott Montgomery 所说的:「清晰的思路可以从清晰的写作中产生。通过组织和表达想法来增强逻辑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研究工作弄得更清楚(这也就是所谓的越辩越明)。在很多情况下,写作是科研工作者们理解他们的工作的真实形式、挖掘出内在含义的一个过程」。[2]然而,即使我们有强烈的写作意图,也很容易拖延写作的工作(原因见Box 1)。我们认为,建立一种写作练习机制应该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行为,而且作为回报,建立这种写作练习机制会提高你的写作效率和影响力。在本文中,我们将列举出 10 条提高写作效率的简单规则,这些规则也会提高你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的思维能力。 Box 1. 所有科研人员都可能面临的写作障碍写作阻力的类型收到糟糕的评价:「这个草稿真的是烂透了」。缺乏创作的灵感:「我脑袋一团浆糊,没有任何主意」。没有强烈的写作动机:「我现在就是不想写」。陷入无止尽的优化:「我需要让这句话无懈可击」。拖延症:「我明天就开始写」。喜欢「与世隔绝」的状态:「我需要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花很大一块时间写作」。让人分心的诱惑:「我的实验台太乱了!我要先把它清理好才能写东西」。法则 1:规定你的写作时间写作的关键是要有规律地进行写作(无论你喜不喜欢)。绝妙的想法往往来自于写作;等待潜意识被释放,自动产生灵感和想法是毫无作用的。但是,如果你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记录下突然产生的头脑风暴和灵感是十分有帮助的。——Robert Marc Friedman 博士。你需要规定自己的写作时间,保证每天都要进行写作或者每周写作三到四次。你可以选择一小段一般时间不太可能有冲突的时间块,这样你就可以确保这段时间可以专门被用于写作。例如,如果在睡前写作会与疲惫的状态相冲突,那么你就可以选择一天中较早的时间段。每天留出 15 到 30 分钟可能就足够了,因为即使是很短时间的练习也可能很有效地提高你的写作效率。在设定你的初始目标时,你可以参考一下「SMART」标准:具体(specific)、可测的(measurable)、面向行动的(action-oriented)、合理的(reasonable)、有时限的(time-bound)[4]。例如:「我打算在工作日上午 8:30 到 9:30 写作」。你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写在一张便签纸上,然后把它放在你提醒你每天的目标的地方(可以把它贴在咖啡机上、电脑屏幕上、或者贴在你的实验设备旁)。你可以将日历上相应的时间遮起来,这样就可以一直提醒自己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写作。你也可以在你的手机上使用一个日历提醒或者设定一个闹钟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渐渐地,当你对自己的写作时间安排感到得心应手的时候,你可以考虑进一步增加你在写作上花的时间。法则 2:为自己创造一个高效的工作环境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你最有可能在哪里静下心来写作呢?有些人在咖啡馆或飞机上工作得最好,也有人需要完全的安静,他们在图书馆工作最为高效。一旦确定了你喜欢的写作空间,你就要学会管理干扰。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忘记发送的电子邮件上、或者如果你发现突然急着需要为马上要进行的生物实验找到一个抗体,这时你可能需要开始做一个「待办事项」的清单,并在写作结束后再处理这些事项。你要学着抗拒马上去写一封电子邮件或者完成其它的小任务的冲动,因为这样会让你容易陷入对写作的拖延之中。当你面对不可避免的干扰时,你可以回复别人:「我正专心写作,等我写完后再与您联系可以吗?」如果你确实很难忽略新邮件或者互联网的诱惑,那么请在你的写作时间内关掉它。不断的干扰会打乱你的思维,浪费你的写作时间。法则 3:先写,再改当你处于自己规定的写作时间内,你需要做的就是:写!如果你感觉写不下去了,那么在一开始的五分钟里,尝试写下任何你脑子里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把你的草稿作为一个「粗糙的初稿」,或者把你的想法当成一封写给你关心的人的信,这样你就会专心致志地写它。有时候,别想太多,直接把想到的一些东西写在纸上,这样就能驱使你进入创造的过程。当你的内部编辑过程受到干扰时,不要理会它,你的任务就是不受阻碍地写作。等你写完了,再开始对文章的评估工作(即编辑和润色)。法则 4:使用「触发器」养成一个高效写作的习惯保持一个具体的写作习惯可以改变你对写作的态度,还可以减少你对如何开始、如何完成以及如何使你的工作流畅的焦虑。为了确保你的写作习惯进入良性发展,你可以使用「触发器」来激发那种写作的冲动,例如在写作之前无忧无虑地散步或者泡一壶你最喜欢的茶。又或许你会决定在你部门的每周研讨会之后写作。此外,音乐也可以是一个有效的「触发器」(只要它不会过于分散你的注意力)。你不妨花一些时间确定一些对自己有效的「触发器」,并在写作之前做一些有策略的安排,以帮助你定期写作。你的目标应该是把写作变成一种习惯,就像刷牙一样,所以即使你不想写,你还是会自然而然地写下去。法则 5:勇于负起责任 如果没有责任感的话,想要养成任何习惯都很困难。如何才能确保你一定会坚持写下去呢?你可以通过给自己一定的奖励来激励自己——允许自己阅读你喜欢的新书中的一章,看一段段视频,或者在完成写作之后再喝一杯咖啡。而且我们发现,为自己寻找一个写作伙伴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一旦你确定好了时间,你可以给你的小伙伴发短信或者发邮件说:「我要开始写了!」然后当你完成写作时再联系他们。这样的简单的于别人交流你的写作习惯的行为可以帮助你坚持写下去。只要你能够保证专注于手头的写作任务,你也可以安排和他们在某个地方见面一起写作。法则 6:寻求反馈并向别人问问你需要的东西也许,将你的草稿分享给他人并寻求他们的反馈是很危险的。但是有效的写作并不是一种闭门造车的行为。最终总有人会读到你写的东西,你可以帮助你的读者拥有好的阅读体验。你可以、也应该从各种各样的人那里得到反馈。无论是在你的学科内还是学科外,都应该尽早、并经常向研究生或博士后、其他同事或合作者以及研究导师的寻求反馈。非科研人员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反馈,说明你的想法是否清晰。当你分享一份草稿的时候,让你的读者了解你在写作过程中重点着墨的地方,以及你希望他们关注哪些事情。例如,你可能会问第一段是否清楚,或者他们认为主要的观点是什么,或者整个论证是否有说服力。许多读者最终关注的是语法,所以如果你想要的不仅仅是对文字编辑,你需要让他们提前知道。你应该让你的读者对他们的反馈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并给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前三个细节问题。优秀的写作需要这个迭代的过程,每一次修改都会改善你的写作。法则 7: 想想你在规定好的写作时间之外写了些什么有时候,当你正忙于一件平凡无味的任务的时候,你的脑中可能迸发出一个最棒的想法。同样地,在你计划的写作时间之外思考你正在写的东西可以使你的写作更有效率。不妨从你的写作中抽出时间,让你的思维翻滚一下。到动物实验室去管理一下小鼠群落、在共聚焦显微镜上的图像细胞,谈论你最新的令人兴奋的结果等等。 利用这段在你计划的写作时间之外的时间,在脑海中勾勒出早期的草稿,加深你的论点,完善你的假设等等。最重要的是,对你的写作进行思考可以激发你的写作欲望。 法则 8:练习、练习、还是练习!就像其他技能一样,通过练习你会成为一个更好的写作者。你可以寻找机会去学习新的方法来成为一个更高效的写作者。例如,如果你现在正在写一部手稿,那么你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这篇手稿的知识。举个例子,你可以看看「科学领域写作的大规模开发在线课程」(https://journals.plos.org/ploscompbiol/article?id=10.1371/journal.pcbi.1006379#pcbi.1006379.ref005)和参考文献中[6-8]的构思高质量手稿的最佳实践。持续地阅读也会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写作者,所以你可以重读你所在领域的高影响力论文,分析作者在传达研究意义方面的有效性。你也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科学论文上,可以多读一些好的文章。通过探索写作风格和如何写得更加优雅来提高你的写作技巧也同样是很重要的。我们建议你阅读一本关于这个主题的经典著作,「风格的要素」(https://journals.plos.org/ploscompbiol/article?id=10.1371/journal.pcbi.1006379#pcbi.1006379.ref009)。通过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例如,手稿,项目的本子,摘要,评论,博客等等)可以帮助你联系如何吸引读者 ,这也会使你的写作练习不会变得单调乏味。我们也建议你加入到一个有帮助的社区中的其它写作者中去。你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对他们提出反馈来向他们学习。寻求反馈并将自己的反馈提供给他人将是你自己成为一个更加熟练的编辑、导师和写作者。法则 9:管理你在写作中的自言自语你需要留意你在写作时的自言自语,因为消极的思考对你的写作练习是有害的,它们且会压制你的写作热情。你需要有意识地努力让你的脑海里的那个小编辑安静下来,将那些令人沮丧的信息(「有太多事情要做。 我的时间不够。」)替换为积极的、正能量的想法(「我今天将通过写作一个小时来取得进展」)。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一点点循序渐进的进步也会带来更大的变化,量变产生质变。法则 10:经常重新评估你的写作联系你可以追踪你的写作进度,也许你可以在日历上标注一下,这可以在你有几天没有跟上写作进度的时候提醒你一下。你的写作练习有起有落是很正常的。不要灰心,所有的写作者在某些时候都必须克服写作阻力。如果你的写作练习不是你想要的,想想是什么阻碍了你的写作(见 Box1),然后制定策略来克服你对写作的抵触情绪(见法则 1-10 和 Box2)。此外,你还需要通过加入一个写作静修或者计划一个周末出去写作不断加速你的写作练习。说实话,保持你的写作效率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写下去。Box 2. 科研人员可以使用规则1-10和其他(著名)写作者的建议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效率关于写作的小贴士「万事开头难」——Stephen King[10]「你会越写越想写。」——Desiderius Erasmus[11]「尽可能快速、自由地写作,先把要说明的整件事情都在纸上写下来。在完成对整件事情的叙述之前,永远不要改正或重写。在写作过程中重写通常被认为是不能继续写下去的借口。它也会干扰通顺性和写作节奏,这样的节奏只能来自于一种与材料无意识的联系... ...」——John Streinbeck[12]「只管记录下你生命中的每一天。有空的时候好好读读,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我大多数的朋友都是这样,他们的职业生涯都很愉快。」——Ray Bradbury[13]「你往往出于这样的状态:你端坐在电脑前,将单词一个接一个地敲下,直到文章完成。这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十分困难。」——Neil Gaiman[14]「几乎所有好的写作都是从草稿的第一次努力开始的。你总得开始写作。」——Anne Lamott[15]「我的想法通常不是在我坐在办公桌前写作时产生的,而是来源于生活。」——Anais Nin[16]「业余的人都只是坐等灵感,而我们其他人则是主动去工作。」——Stephen King[17]「你不能认为自己处于写作障碍之中,你必须把自己从思维障碍中解脱出来。」——John Rogers[18]「不放弃就没有失败」——Ray Bradbury[19]参考文献1. Schimel Joshua. Writing Science: How 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C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12), 4.2. Montgomery Scott L. The Chicago Guide to Communicating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2003), 41.3. The Eloquent Science Sites, Quotes from Experts on Effective Scientific Writing, 2009. Available from: http://eloquentscience.com/2009/08/quotes-from-experts-on-effective-scientific-writing/. [cited 2018 April 4].4. SMART Criteria. Wikipedia. Available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MART_criteria. [cited 2017 December 21].5. Sainani Kristin, Writing in the Sciences. Available from: https://lagunita.stanford.e/courses/Medicine/SciWrite-SP/SelfPaced/about. [cited 2017 December 21].6. Zhang W. (2014) Ten Simple Rules for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PLoS Comput Biol 10(1): e1003453.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cbi.1003453 pmid:24499936View Article PubMed/NCBI Google Scholar7. Mensh B and K. Kording . (2017) Ten Simple Rules for Structuring Papers. PLoS Comput Biol 13(9): e1005619.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cbi.1005619 pmid:28957311View Article PubMed/NCBI Google Scholar8. Welch Gilbert H. (1999) Preparing Manuscripts for Submission to Medical Journals: The Paper Trail. Effective Clinical Practice. 2:131–137. pmid:10538262View Article PubMed/NCBI Google Scholar9. Strunk, William Jr. The Elements of Style. Pearson Ecation Limited (England, 2014).10. King, Stephen.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New York: Pocket Books, 2000), 274.11. Lilless M Shilling., and Fuller Linda K., editors.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 in Communications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97), 276.12. Quoted in George Plimpton, “John Steinbeck, The Art of Fiction No. 45 (Continued),” The Paris Review, 1975.13. Perrin, Timothy. (1986) “Ray Bradbury’s Nostalgia for the Future,” Writer’s Digest, February.14. The Neil Gaiman Journal Sites. Pens, Rules, Finishing Things and Why Stephin Merritt is Not Grouchy, 2004. Available from: journal.neilgaiman.com/2004/05/pens-rules-finishing-things-and-why.asp. [cited 2017 Sept. 9].15. Lamott Anne. Bird by Bird: Some Instruction on Writing and Life. 1st Edition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94), 25.16. Nin, Anais. The Diary of Anais Nin Volume 3 1939:1944. (San Diego, California: A Harvest/HBJ Book, 1969) Vol. 3, 29.17. King Stephen.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New York: Pocket Books, 2000).18. The Kung Fu Monkey Sites. So Where the Hell Have you Been?, 2011. Available from: kfmonkey.blogspot.com/2011/06/so-where-hell-have-you-been.html. [cited 2017 September 9].19. Bradbury Ray. Zen of the Art of Writing: Releasing the Creative Genius Within You. (New York: Bantam, 1992), 133.via plos,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编译雷锋网雷锋网

而和

中特|商业计划书在专利转化中的应用价值

想转化项目的专利(技术)持有人,无论是在与三方平台对接时,还是在与企业直接交涉时,都会提到一个名词——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这五个字,对于刚刚踏进项目运作圈子的专利人来说,太抽象了。什么是商业计划书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商业计划书这个名词的官方解释。商业计划书是公司、企业或项目单位为了达到招商融资和其它发展目标,根据一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而编辑整理的一个向受众全面展示公司和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其主要意图是递交给投资商,以便于他们能对企业或项目做出评判,从而使企业获得融资。商业计划书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它几乎包括反映投资商所有感兴趣的内容,从企业成长经历、产品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团队、股权结构、组织人事、财务、运营到融资方案。只有内容详实、数据丰富、体系完整、装订精致的商业计划书才能吸引投资商,让他们看懂您的项目商业运作计划,才能使您的融资需求成为现实,商业计划书的质量对您的项目融资至关重要。商业计划书是专利(技术)持有方在给技术需求方的第一印象,是通往专利技术转移之路的敲门砖。读完商业计划书后,技术需求方也会根据此计划书来评估出此技术是否为自身刚需,技术转化的成本以及自己的承接能力。综上所述,作为专利交易服务商业策划环节重要构成的商业计划书,在专利交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价值。影响专利交易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商业计划书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商业策划的质量也需要以技术成果的的客观质量为基础。成功的商业策划,进一步夯实了有助于促成专利交易成功的基础条件,增加专利交易成功的概率。中特网——全国科技成果创新服务平台,成立于2004年6月,致力于为专利权人、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提供专利转让、专利评估、专利买卖、资本对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在内的全链条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

若弃名利

年终盘点|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这一年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包干制”作为2019年度的科技热词引起媒体、科技界代表委员、科研人员的持续热议。一年了,“包干制”落实的如何,相关部门又进行了哪些试点,提出了哪些措施,小编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地方:选择部分科研单位试点“包干制”上海2019年4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简称上海科改“25条”),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活动自主权,经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同意,上海市市科委等八部门联合制订《关于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活动自主权的实施办法(试行)》。上海科改“25条”提出,“竞争性科研项目直接费用中除新增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和劳务费总额调增外,预算调整权限全部下放给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同时选择部分科研单位试点“包干制”。深圳2019年7月,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推出深圳科技计划管理改革22条举措,通过新设、整合、拓展、优化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的“一类科研资金、五大专项、二十四个类别”科技计划体系。22条举措提出,项目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其他费用只提供基本测算说明,不提供明细,取消监管银行及10%的项目验收保证金要求。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对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采用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可不进行招投标程序。科研租赁仪器设备费用纳入设备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绩效支出不单设比例限制,绩效支出纳入单位奖励性绩效单列管理,不计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调控基数。对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职务科技成果,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前提下,探索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新设高等院校稳定资助项目,探索开展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山东2019年7月,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制度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将建立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权。对科研成果“先确权、后转化”,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重视科研试错探索,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意见》提出,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其他科目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探索建立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不设绩效支出、劳务费等科目比例限制,强化项目成果产出评价。重庆2019年9月,重庆市科技局发布《重庆市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选取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中科研人员最关注的六个方面开展改革,即: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科研项目结题备案制改革、科技创新基地稳定支持、非共识项目(先锋科学基金项目)改革、重大技术需求项目张榜招标和科研项目管理“无纸化”。依据方案,重庆市选取重庆医科大学等11家院所,在2019年批准立项的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进行试点,在具备条件的科研单位开展“包干制”试点,首次明确了经费使用的“三包干”:即用途包干、经费使用包干、项目实施包干。广州2019年11月,广州市通过了《市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绩效提升和管理监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有两个先行先试的“突破”:一是探索“包干制”改革试点,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探索开展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按政策规定自主决定使用。二是探索建立跨境资金监管模式,由市项目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专家或择优遴选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等模式,对拨付至港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财政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监管。国家:启动试点,推动“包干制”落地2019年9月2日举行的“杰青”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科技创新突破需要广大科研人员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奋斗。创新成果往往不是计划出来的,政府要为科研人员自由探索营造宽松环境。要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破除对科研人员的束缚,加快完善科研项目管理评价、收益分配等制度,年内推动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落地。2019年12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印发《关于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试点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的通知》。《通知》提出,自2019年起批准资助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经费不再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项目资助强度为原直接费用强度和间接费用强度之和。项目申请人提交申请书和获批项目负责人提交计划书时,均无需编制项目预算。经费使用范围限于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依托单位管理费用、绩效支出以及其他合理支出。依托单位管理费用由依托单位根据实际管理支出情况与项目负责人协商确定。绩效支出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科研需要和相关薪酬标准自主确定,依托单位按照现行工资制度进行管理。其余用途经费无额度限制,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决定使用。项目结题时,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编制项目经费决算,经依托单位财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12月17日,中科院启动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工作,印发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试点充分赋予法人单位管理自主权,采取由院提供试点政策清单,单位自主申报、选择试点项目、政策的方式。政策清单包括院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科研团队经费“包干制”以及科研差旅和出国费用“包干制”。其中,院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探索简化预算编制和预算调剂,简化过程财务检查及财务验收;科研团队经费“包干制”对打破课题核算制、扩大核算单元进行探索;在科研差旅和出国费用方面,将扩大科研差旅住宿费包干并探索整体包干,尝试标准内出国费用“包干制”,一定程度上解决“报销繁”等问题。来源:锐动源

爱璀璨

保研加分项,怎么参与科研项目?这篇文章解决你的认知及规划

之前,我们说了很多关于学生科研活动的介绍和相关的要求与规划。今天向大家介绍具体的实际操作,即如何参与科研项目。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我们又多了一个重要的履历,在网申和邮寄材料时,面对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这一栏不会无话可说;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科研项目中接受到系统性的学术训练,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然而,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该怎样参与科研项目?简单来说,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参与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二是参与本校的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三是参与研究型比赛,四是自己申报本科生研究课题。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下面每类分别以几个例子的方式向大家说明。1 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众所周知,大学老师在教学之外的重要任务就是科研,跟随老师的项目做科研是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本校学院的网站查看老师的简历,一般老师的简介里都会介绍该老师在研或者已经结题的项目,于此我们也能了解到这位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大致判断自己是否对老师的项目感兴趣,以及能不能“胜任”。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和老师取得联系,向其表达参与项目的愿望。有些学生可能会担心老师拒绝。但无论老师答应与否,我们都应该积极尝试。实际上,很多老师喜欢成绩好又热心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项目之中来,因为老师忙的时候也乐见有人可以帮他“打打下手”,做做查文献、整理资料之类的工作。也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平时比较“低调”,跟老师并不熟悉,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联系。前面我们提到过,学院网站老师的简介里一般都会有联系方式,上课的时候老师一般也会公布自己的联系方式。在联系老师的时候尽量使用电子邮件,以便我们通过文字的方式清楚地说明和表达,有错误也可以及时纠正。发邮件时,我们应该首先简要介绍自己学习成绩和具备的能力,以及很想参与老师项目的愿望和兴趣,让老师有充分的理由接纳。如果对方是自己的任课老师,那么在课后当面与老师沟通也不失为一种直接、简便的方式。2.参与本校的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项目现在,很多学校都实施了类似于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或创新训练之类的项目。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更早、更多地接受科学研究基本训练,为优秀拔尖人才提供脱颖而出的条件,实现科研资源与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不论是科研训练还是创新训练,其基本内容都相差不大,即指导教师利用现有科研项目的资源,通过培训学生查阅资料、翻译资料、社会调查、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工作,使学生在科研氛围中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精神,促进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养成。其实,科研能力训练就是学校有组织地选择吸收优秀的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而不必我们自己去找老师联系了。各个学校在申请程序方面大同小异。一般是先公布老师项目的课题名称、愿意接收的学生专业、自己的联系方式等,然后师生双向选择。如有的学校规定本科生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通过指导教师申请立项、指导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项目的研究时间为1-2年,学校将对通过立项的项目予以人文社科类最高0.5万元、理工类最高1万的额度进行资助。参与的学生须发表一篇三类以上文章(第一作者)或申请一项专利。对于申报的项目,教务处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遴选,向全校学生公布,学生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待学校确定后予以资助项目并公布实施。可见,这种学校主导的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为我们参与科研项目提供了方便,也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所以,争取参与到学校的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是大家参与科研的绝好途径,不妨及时关注,把握机会。3.自行申报科研项目相对于前面几种参与科研项目的途径,自行申报科研项目无疑是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该类项目的主要模式就是学生自己组建研究团队,自行联系指导老师,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和发表研究成果等,突出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最强、最接近成熟的学术研究过程。从项目开始前的选题、撰写申报书申报课题,到项目执行开展研究、划拨研究经费、中期检查、结题等各个方面都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这已经与老师做项目的过程基本没有太大差别了。实际上,这类项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程参与体验科研活动的机会和平台。这类项目的典型即为著名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下面对这一项目做一具体介绍。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102号)》要求,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这一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环节。创业训练项目是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完成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前身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后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改革后与大学生创业活动结合,改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很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会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分为校级项目和国家级项目两类,其中国家级项目一般会从当年获准立项的校级项目中择优上报教育部确定。关于申报政策以国内某高校有关规定为例:(1)申报原则与要求A. 项目本着“自由申请、公正合理、择优支持、鼓励实践、激励创新”的原则进行,重点面向二、三年级本科生。创新训练项目负责人如是三年级本科生,则必须有一名二年级本科生担任第二项目负责人,待原项目负责人毕业后由第二项目负责人自动成为项目负责人;创业训练项目一般应由三年级本科生担任项目负责人;创业实践项目应由三年级本科生担任项目负责人。B. 申报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和初步的创业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备开展创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每个项目可以是个人或团队申请(不超过5人)。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联合申报。C. 每个项目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有副高(含副高)以上职称或是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主持过省级及以上课题。D. 项目选题要适合,申请理由充分、方案具体、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和可行性。E. 负责人责任心强,参与项目的学生要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能合理使用项目经费。F. 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应能处理好日常学习与创新创业的关系。(2)项目实施获准立项的项目须签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承诺书》,承诺书由教务处归档保存。项目启动后,项目组每学期末须向教务处提交《××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展报告》,汇报项目开展情况。学校将根据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开展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创新训练项目执行时间一般为2年,创业训练项目执行时间一般为1年。立项学生需充分利用寒暑假及课外时间完成研究计划,不能占用课业时间,项目负责人必须在其毕业前完成项目实施。(3)项目经费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专项经费,按照校级创新训练、创业训练每个项目不超过1万元,国家级创新训练、创业训练每个项目不超过2.0万元,国家级创业实践每个项目不超过10万元予以资助。2.关于选题了解了有关政策文件之后,我们就需要确定指导老师和建立学生创新团队。但首先要确定的是选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这句话在申报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同样适用。一般而言,选题要考虑到创新性、可行性和探索性。既要考虑到创新性,即选题和研究要有自身的特色和创新点:用了什么新的研究方法,基于怎样不同的研究视角,抑或是预期结论有创新之处。可行性就是选题要具有可操作性,以现有资源和本科生的能力能够“驾驭”这个题目,能够设计出具体的研究方案和规划,能够取得相应的学术成果。探索性就是选题要结合实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探索,努力发现前人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跳出既定的“框框”大胆求证。文科选题要有真实可靠的事实根据及理论依据,要具有实用性,能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要新颖、有创新,更要有可行性,同时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选题时还要注意扬长避短、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确定选题之前,首先可以搜索一下本校或其他高校以及教育部文件确定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认真研读、仔细琢磨这些已经立项的选题不仅能够避免重复立项、重复研究,另外也能获得一些启示。其次,在选题过程中可以结合指导老师现有的研究项目,将其的某个领域细化,打磨成自己的选题。一旦选题确定后,团队成员和老师应该一起仔细讨论,认真分析,使题目更为凝练、明确、精准,更经得起推敲。3. 关于论证与撰写申报材料像写作文一样,题目确定后就要开始破题了。这时需要思考对于这一问题怎样研究、用哪种研究方法、应该确定怎样的研究规划以及研究经费的管理使用和预期研究成果等,这也是申报书里要求仔细论证的内容。一般来说,课题申报书基本包括项目成员基本信息、成员的研究水平和能力、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进度安排、研究工作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预期成果、研究经费预算、诚信承诺等内容。大家可以积极向指导老师请教,还可以利用各种渠道获取以前立项的申报材料,学习体会申报书撰写的语言表达和措辞。毫不夸张地说,撰写申报材料是申报课题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对课题能够通过专家评审并最终获准立项有重要影响。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外我们还可以参加其他一些研究项目,其基本程序和内容与此类似,不再赘述。大家可以及时留意相关信息。

去而上仙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案例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矿大科技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毗邻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矿大科技园核心区包括研发区、孵化区、公共服务区,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和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设有产业承接区,在山东济宁、安徽宿州、江苏盐城等地设有外埠孵化基地。矿大科技园由中国矿业大学与徐州市政府共同建设,矿大科技园管理委员会是园区的决策管理机构。矿大科技园充分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科和科技资源优势,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核心功能,以“能源、环保、循环经济”为重点发展领域。园区建成了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近500家,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70余家,中介机构50余家,65%的在园企业与中国矿业大学有相关性,园区已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各类挂牌上市企业13家。矿大科技园已发展成为徐州市乃至淮海经济区高层次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基地,跻身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先进行列,成为江苏省唯一一家A类(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规划矿大科技园正在加快拓新发展,进行二次创业,通过推动一个改造、实施二项计划、加强三区联动、建设四大研究院、实现五项提升,不断优化创业生态环境,着力打造矿大科技园发展3.0版,将矿大科技园建设成为能源、环保、循环经济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领域能源,包括能源开采、能源安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等;环保,包括绿色开采、清洁生产技术、土地覆垦、水处理、大气治理、环评技术和环保产品等;循环经济,包括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网络运输技术等。入园标准1、申请入孵企业应是高新技术企业或智力密集型企业,有实际研发或生产行为,产品市场前景好,并符合徐州市产业规划、能耗低、无环境污染。2、有明确的技术开发项目和科技成果,并以自主开发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较高,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前景较好。3、入驻企业为具有法人资格,在我市进行工商注册和纳税,自负盈亏、产权明晰、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4、入驻企业注册资金真实,具备项目所需要的一定资金。5、企业所开发的产品生产工艺先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环保要求。6、科技园鼓励符合园区重点发展领域的项目或企业优先入园孵化。服务说明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

阎惜姣

产品研发管理:报告+方案+制度+流程+文书,拿来即用

关注【本】更多关于制度、体系、流程、岗位、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图书、文案、报告、技能、职场等内容,弗布克15年积累与您分享!一、产品研发管理制度1.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下面是某企业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供您参考。制度名称: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第1章 总则第1条 目的。为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推动公司技术进步,加强新产品研发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 新产品定义。本制度所称的“新产品”是指在结构、材质和工艺等方面比老产品有明显改进,显著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或扩大了产品使用功能以及采用了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的产品。第3条 新产品研发遵循的原则。1.产品具有先进性、适用性、适销对路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产品符合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以及国家技术政策和技术装备政策。3.产品设计标准化。第2章 管理机构与责任第4条 组织管理。为了促进公司新产品研发,有效地进行系统管理,公司特成立新产品研发小组,专门负责研发项目的管理工作。第5条 小组构成。新产品研发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及组员构成。组长由主管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产品研发经理担任,其他小组成员依个案性质不同,由主管副总(兼组长)指派公司内其他现有人员或招聘新员工担任。第6条 相关人员的职责。1.组长。(1)负责新产品研发工作开展事宜。(2)负责召开新产品研发会议及主持研发会议。(3)负责指派其他小组成员。(4)负责拟定及呈报新产品全部投资及利润分析方案。2.副组长。(1)负责拟定研发时间规划、产品研发计划。(2)协助组长做好研发会议联络及记录。(3)协助组长对新产品研发工作进行追踪。(4)负责提供研发所需的材料及物品。3.其他小组成员。听从组长的安排,做好研发项目中的各项专职工作。第3章 编制新产品研发计划第7条 研发计划编制依据。1.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2.国内外市场分析。3.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发展战略。第8条 优先纳入研发计划的产品类别。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产品,应优先纳入新产品研发计划。1.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创汇、防止环境污染的新产品。2.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的新产品。3.符合国内外市场急需、应用量大的新产品。4.国内高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新产品。第9条 研发项目申请。申请列入新产品研发计划的项目,应提交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计划任务书,报上级领导审批同意。第4章 研发调研与分析第10条 调研范围。新产品可行性分析必须对产品的社会需求、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资源效益5个重要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及科学预测。第11条 调研内容。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客户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第12条 可行性分析内容。1.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所具备的技术优势。3.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等)。4.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5.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第5章 新产品研发与试制第13条 研发与试制要求。1.新产品研发经过市场调研后,确定试制目标和实施方案,由产品研发部人员进行研发和试制。2.经过小批量试制、试销,稳定工艺、完善工装和检测等程序,制定产品标准后,才能大批量投产。第14条 研发标准。1.国家级、省级新产品设计必须采用国际标准或采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的标准。2.新产品定型投产前必须通过标准化审查,未经审查不得投产。第15条 试制。新产品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1.样品试制。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或数十件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以考察产品的性能和设计的合理性。此阶段应完全在产品研发部进行。2.小批量试制。小批量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的工艺性,以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以研究所支持为主,由工艺室负责技术文件和工具设计,试制工作部分转移到生产车间进行。第6章 新产品鉴定第16条 新产品鉴定。1.新产品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和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应对社会和客户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2.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产品研发部方可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第17条 鉴定的类别。1.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跨流程进行。2.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系列的,经过批准,样品试制鉴定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第18条 新产品样品鉴定必须具备的条件。1.符合试制计划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有检测验证报告。2.有产品研制任务书或合同书、产品图纸、标准、研制报告等技术文件。3.有产品应用功能试验报告或用户试用证明。第19条 新产品定型或投产鉴定必须具备的条件。1.工艺稳定合理,具有正式投产必需的工艺规程、操作规范、工装、设备、检测手段及质量保证能力。2.符合标准化要求,试生产的产品质量合格稳定。3.有试生产的技术文件,原始记录健全,数据可靠。4.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符合设计要求,试销用户反映良好。5.符合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第7章 新产品成果评审和报批第20条 成果报审。新产品根据鉴定级别,按照国家有关科技成果与技术进步有关奖励条例和本公司“关于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办理报审手续。第21条 评审时间。为节省开支,新产品成果评审会应尽量与新产品鉴定会合并进行,成果报审手续必须在评审鉴定后一个月内办理完毕。第8章 研发周期管理第22条 简单产品的研发周期。对于简单产品,公司已具有成熟制造和应用技术的产品以及由基型派生出来的变型产品,允许直接从技术设计或工作图设计开始,研发周期定为 个月。第23条 经过试验考验的产品的研发周期。从大专院校或有关科研设计机构移植过来的经过试验考验的产品,必须索取全部论证、设计和工艺(含工装)的技术资料,并应重新调查分析论证,对于这类产品,研发周期定为 个月。第24条 新类别产品的研发周期。属于老产品在性能和结构原理上有较大改变的研究以及新品类产品的研发,研发周期一般规定为个月,具体程序周期规定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调研论证和决策周期,一般产品为 个月,复杂产品为 个月。2.产品设计周期(含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为 个月。3.工艺(含工装)设计周期为 个月。4.产品试制(含工装制造、样品鉴定)周期为 个月。5.批量试制周期为 个月。6.产品鉴定和移交生产周期为 个月。第9章 研发项目财务管理第25条 新产品研发资金来源。1.科技研发贷款以及需要固定资产投资支持的技术改造贷款。2.公司利润留存中的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3.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基金按规定允许使用的部分。4.按国家规定范围摊入生产成本或经财政部门批准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从成本中提取的研发费用。5.属于公司的新产品(科研)项目,从公司自筹资金中按规定拨给的经费。6.可作为研发新产品(科研)费用的公司对外的技术转让费。7.按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集资得来的费用。第26条 新产品研发资金的主要支出范围。1.新产品设计、研制及在设计、研制中购置所需仪器、仪表、工模夹具、专用设备。2.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样机样品以及实现国产化的研发。3.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产品研发软课题研究。第27条 新产品经费管理。新产品的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账户,实行专款专用。经费经主管副总审查、总经理批准后,由产品研发部掌握和财务部监督,不准挪作他用。第10章 奖励与惩罚第28条 优秀产品研发奖。本公司设立优秀新产品研发奖,每年评比一次,对评选出的在新产品研发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给予奖励。第29条 惩罚。对于在新产品鉴定工作中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者,由各相关业务部门宣布其鉴定结果无效,并对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给予行政处分。第11章 技术文件资料管理第30条 技术资料管理。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公司标准。2.成套图册要按顺序编号,蓝图应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连贯。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保存。4.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5.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及管理由产品研发部负责。第31条 新产品证书办理。1.新产品证书由产品研发部负责办理。2.产品研发部门负责提供办理证书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3.在新产品鉴定后一个月内,产品研发部负责办理完新产品证书的报批手续。第12章 附则第32条 本制度由产品研发部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第33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2.新产品研制计划管理制度下面是某企业新产品研制计划管理制度,供您参考。制度名称:新产品研制计划管理制度第1章 总则第1条 目的。为加强公司新产品研制计划的管理,制订科学合理的研制计划,提高研发工作绩效,从而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水平,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新产品研发与试制计划的编制、实施与调整等各项工作。第3条 管理职责。产品研发部经理负责组织制订新产品的研制计划,相关部门负责严格执行研制计划。第4条 新产品研制计划的工作内容。1.编制研制计划,包括研发计划与试制计划。2.组织计划实施与计划调整。3.检查考核计划执行情况。4.建立研制工作的各项统计资料和数据。第2章 计划编制第5条 年度研制计划编制时间要求。年度研制计划应于每年度预算下达之后的七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在十个工作日之内报主管副总与总经理审阅,并转交给各相关部门作相关的部门计划。第6条 计划编制依据。1.相关国家法律法规。2.国内外市场分析数据。3.公司经营发展战略与产品规划。4.本年度研制计划执行情况预测及下年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实际耗用预测。第7条 优先纳入研发计划的产品类别。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产品,应优先纳入新产品研发计划。1.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创汇、防止环境污染的新产品。2.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的新产品。3.符合国内外市场急需、应用量大的新产品。4.国内高新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新产品。第8条 研制计划的审批原则。1.符合技术发展方向且技术经济效果良好的产品方可列入研制计划。2.研制计划报批手续需完备,准备资料需齐全。3.避免重复安排,新产品研制允许不同途径的探索,但平行进行的研制项目组原则上不应超过两个。4.研制经费许可。研制经费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超出预算。第9条 研制计划评审。1.产品研发人员负责编制研制计划,由产品研发部经理审核签字。2.主管副总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对经产品研发部经理签字后的研制计划进行评审,对其各项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估。3.若评审通过,与会人员会签“研制计划评审表”,报总经理签字确认。若评审通不过,则将该计划退回修改。第3章 计划实施与调整第10条 执行研制计划。1.研制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即应组织实施,以维护计划的严肃性。2.研制计划的实施等相关工作,按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第11条 研制计划执行控制。1.产品研发部开始项目研发后,派出专员随时了解和掌握研制工作的实际现状和进度状况,如发生进度延误,应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改善。2.产品研发部对已发现的问题或不良现象,会同相关人员查明原因,并组织研制人员对每天的研发状况进行总结。第12条 研制计划调整原因。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产品研发部可申请调整研制计划。1.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大的变化,导致公司需改变经营策略。2.公司内部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公司需改变产品规划。3.行业内同类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策略发生重大变化。4.出现其他影响因素导致研制计划必须进行调整。第13条 研制计划调整申请流程。1.产品研发部在遇到上述情形后,要对现有情况进行评估,以确认是否必须进行研制计划调整。2.产品研发部确定需要调整研制计划时,应编写“研制计划调整报告”,报主管副总批示。3.技术研发部根据批准的“研制计划调整报告”编写“研制计划调整通知单”。4.与产品研制相关的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负责根据“研制计划调整通知单”调整本部门的计划。第4章 附则第14条 本制度由产品研发部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第15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二、产品研发管理表格三、产品研发与设计管理流程四、技术研发管理1. 新产品研发设计方案下面是某公司新产品研发设计方案,供您参考。方案名称:新产品研发设计方案一、目的为了规范本公司产品研发工作流程,满足公司对产品研发工作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二、适用范围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三、技术任务书设计(一)技术任务书的审核流程由产品研发项目经理向研发部经理、主管副总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技术任务书经主管副总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二)技术任务书的作用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三)技术任务书的内容1.设计依据:国内外技术情报、市场经济情报、公司产品研发长远规划和年度技术组织实施计划。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3.针对计划任务书提出的改进意见。4.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5.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叙述,即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廓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即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即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说明。8.新产品标准化综合要求如下。(1)新产品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标与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2)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即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指标。(3)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即列出推荐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材料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标准。(4)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5)预测标准化经济效果。(6)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9.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及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10.组织有关人员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共同分析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1.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12.新产品设计试验、试用周期和经费估算。四、技术研发(一)技术研发的目的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二)技术研发的内容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需的试验研究,包括新材料元件的功能或模具试验,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试验研究报告。2.做出产品设计计算书,例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3.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4.运用价值工程,对产品中造价高的、结构复杂的、体积笨重的、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选择方案进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5.绘出各种系统原理图,如传动、电气、液气路等系统。6.提出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清单。7.对技术任务书的某些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8.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五、工作图设计(一)工作图设计的目的目的是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供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用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二)工作图设计的要求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标准规程和指导性文件的规定,设计绘制各项产品工作图。(三)工作图设计的内容1.绘制产品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1)零件图,包括图样格式、视图、投影、比例、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热处理要求及技术条件等应符合标准。(2)部件装配图,除保证图样规格外,包括装配、焊接、加工、检验的必要数据和技术要求。(3)总装配图,应给出反映产品结构概况及组成部分的总图,总装加工和检验的技术要求,给出总体尺寸。2.产品零件、标准件明细表及外购件、外协件目录。3.产品技术条件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技术要求。(2)试验方法。(3)检验规则。(4)包装与储运标志。六、编制试制鉴定大纲(一)编制目的1.为了便于下一阶段试制工作的开展。2.可以有效评估试制工作成果。(二)编制要求1.能考核和考验样品(或小批产品)技术性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规定各种测试性能的标准方法及产品试验的要求和方法。2.能考核样品在规定的极限情况下使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3.能提供分析产品核心功能指标的基本数据。4.试制鉴定大纲还必须提出工艺、工装、设备、检测手段等与生产要求、质量保证、成本、安全、环保等相适应的要求。(三)编制内容1.文件目录,包括图样目录,明细表,通用件、外购件、标准件汇总表,技术条件文件,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等等。2.图样目录,包括总装配图、原理图和系统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包装物图及包装图、安装图(只用于成套设备)。3.包装设计图样及文件,含内、外包装及美术装潢和贴布纸等。4.随机出厂图样及文件。5.产品广告宣传备样及文件。6.标准化审查报告。(1)产品工作图设计全部完成,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经研发部经理及主管副总审查后,由技术研发部编写标准化审查报告。(2)标准化审查报告的类型包括样品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和小批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3)通过对新设计的产品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做出总的评价,以确定产品研发设计的成果。2.新产品研发实施方案下面是某公司新产品研发实施方案,供您参考。五、产品工艺审查报告六、产品设计任务书七、样品鉴定计划书文书名称:样品鉴定计划书一、鉴定内容此次样品鉴定计划用于针对样品质量进行鉴定,按计划书鉴定后所出具的结果仅对所鉴定样品的质量负责。二、鉴定原则1.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产品是否可进入下一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各鉴定人员要保证鉴定过程认真和公正。2.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鉴定人员应按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对样品进行鉴定。3.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得对样品进行跨阶段鉴定。三、鉴定要求(一)总体要求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销售的系列,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二)按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1.备齐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使用。2.备齐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作为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的成套资料。3.备齐样品设计文件,随样品交给鉴定人员进行鉴定。(三)鉴定结论组织对样品进行技术鉴定后,鉴定人员需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包括以下内容。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1)明确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等,确定样品能否投入小批试制。(2)标明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1)样品的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以及样品的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2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样品生产工程评价。四、样品成果评审与报批1.新产品(科研)成果根据鉴定级别,公司应按照国务院、国家科委有关科技成果与技术进步有关奖励条例和公司“关于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办理报审手续。2.为节省开支,公司的新产品(科研)成果评审会应尽量与新产品鉴定会合并进行。3.成果报审手续必须在评审鉴定后一个月办理完毕。4.成果奖励分配方案由产品研发小组共同商定后报产品研发主管签字,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五、新产品证书办理1.新产品研究成功后,评审小组应组织评审。2.新产品的相关证书由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办理。3.产品研发小组负责提供办理证书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4.在新产品销售鉴定后一个月内,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办理新产品证书的报批手续。八、设计更改申请书领取本资料的Word、PDF版完整内容方法:1.本资源编号:126。2.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