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世苏州新研发中心落成启用六逆

博世苏州新研发中心落成启用

9月6日,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新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全新的研发办公大楼总投资超过3.3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达34,000平方米,总高16层,成为博世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新研发中心的落成有助于博世进一步提升本土研发创新能力,吸引更多本地研发专家,促进跨领域合作与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市场和客户。预计到2018年底,约有1,500名员工将在此开展智能交通和互联工业相关的研发工作。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会见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并调研博世苏州公司、参观新研发中心。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出席活动并致辞。世界500强德国博世集团业务涵盖了汽车系统、柴油系统、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汽车电子驱动、起动机与发电机、电动工具、家用电器、传动与控制技术、热力技术和安防系统等,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在中国有62家法人实体,年度销售额达到1134亿人民币,中国是博世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于1999年成立。目前,博世在园区拥有3个工厂和3处办公楼,包括汽车电子、汽车多媒体和底盘控制等多个事业部的生产基地,以及博世中国区研发中心和博世中国区财务、IT、人力资源等共享服务中心。成立近20年来,从最初的应用开发,发展到变型开发和如今的平台开发,博世苏州的本土工程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博世苏州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同时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中国如今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了充分把握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机遇,博世遵循双元发展战略:一方面,秉承“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理念,在中国进行持续投资,并不断引入适合中国市场的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本土为全球“战略下,鼓励本土创新,促使中国团队开发的本土创新解决方案惠及博世全球研发网络。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在启用仪式上表示,苏州新研发中心的落成,是博世在中国市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对博世而言,创新是一个互动促进的过程。为增强在全球的竞争力,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全球领先市场的本土研发和工程能力,针对本土市场需求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一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都是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和功能性总部的热门候选地,目前已有200多家研发中心、共享服务中心、功能机构和区域总部落户。周乃翔表示,作为世界领先的技术服务供应商,博世自进入苏州以来,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工业4.0”、智能制造等方面走在前列,为中德经贸合作树立了成功典范。江苏省政府秘书长陈建刚,江苏省经信委主任谢志成,江苏省商务厅厅长马明龙,江苏省外办主任费少云,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苏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爱军,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参加活动。

天职

把握新兴机遇,博世中国宣布今年设立燃料电池研发中心

博世中国于15日在上海总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对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未来战略进行了披露,同时宣布将在国内新建软件中心、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在2018财年,博世在华的销售额为11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这一数字意味着中国市场为整个博世集团共贡献了近18%的销售额,并连续第4年成为德国之外最大单一市场。众所周知,近两年全球车市遇冷,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作为曾经全球车市增长的发动机销量也出现下滑,2019年则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惨淡表现。博世在华业务尽管取得了增长,但是作为汽车市场上最重要的零部件厂商之一,市场下行的影响还是无可避免的发生在博世审上。其中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增速放缓。根据博世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2017财年博世在华销售额较上年增长了24%,但这一数字在2018年仅为2.5%。对于2019年预期,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表示,博世在华销售额中有70%是来自汽车相关业务,汽车行业的负增长对博世的业务有影响。对于中国市场,2019年博世的目标就是跑赢市场大势,“假设汽车市场今年增速是-15%,那博世做到-10%就是胜利。”他说道。图|陈玉东 来源:博世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泰瑞来则在会上表示,尽管近期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体量、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对博世而言都意味着巨大潜力。图|发布会现场 来源:博世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博世将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作为智能交通领域未来重点发力的方向。为此,博世计划于今年在国内分别建立一个博世软件中心,以及一个燃料电池研发中心。首先,自动驾驶技术自然是博世极为重视的技术领域,现阶段,市面上的量产车型中已经有不少搭载了ADAS、L2或L2.5的辅助驾驶系统。陈玉东认为,接下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必定会往更加实用、“更接地气” 的场景内发展,比如一键泊车、高速自动驾驶、堵车场景下的自动驾驶等。此外,明年或者后年将要迎来投产的L3级别ADAS或自动驾驶系统也值得关注。图|发布会现场 来源:博世软件方面,博世计划在年内建立新的软件中心,推进物联网战略在华落地,博世计划在2020年向中心投资超过3500万人民币并组建超过500名的软件人才。此举也正反映出全球车企、Tier 1等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都在更加强调自身的软件能力。汽车市场的电动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与此同时, 电动车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燃油车的消失,针对不同消费者对出行工具的需求的不同,市场能够提供更多的方案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其中就包括电动、油电混合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等。泰瑞来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续航里程上,纯电动车一定是存在极限的,且盲目提高续航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使用纯电动车是存在场景限制的,在长距离的的场景下,油电混合或者燃油车才是更加合适的选择。而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这项技术终会在汽车市场发挥关键的作用。在这方面,博世宣布今年将会在无锡建立自己的燃料电池工厂。与此同时,博世已经与潍柴动力、庆铃等达成了合作,共同开发燃料电池技术。博世期待,仅在中国市场,未来燃料电池汽车的数量将能突破100万辆,泰瑞来认为尤其是在长距离行驶的场景中,燃料电池汽车将占据非常重要的角色。总的来说,多条技术路线的共同发展一定能够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技术路线的选择,但未来哪个会成为主流?在博世看来,他们仅仅需要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而市场将最后作出选择。

老虎塔

发力智能座舱,博世上海技术中心正式启用

7 月 31 日,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未来驾舱(上海)技术中心于浦东张江正式落成启用。从这名字中大概就能猜到这个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能——围绕未来驾舱进行产品开发,具体来讲,这个技术中心将专注于未来驾舱领域内最新的本地平台及创新产品的开发,包括信息娱乐域控制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乘人员监测系统、5G-V2X 车载互联控制单元等。新的技术中心办公面积达 2500 平方米,将成为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继苏州和芜湖技术中心以外在中国的第三大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的启用,将进一步增强博世在未来驾舱域内软件研发实力,形成完整的软件开发与集成能力,同时借助于本土化研发的优势,可以更快速的响应客户需求,并快速进行产品开发与迭代。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亚太区总裁李胤告诉 GeekCar,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该技术中心将拥有一支近三百人的研发团队,未来五年内预计投入超过 10 亿人民币的研发费用。「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风向标、主战场,赢得中国市场才是打赢未来长期发展的攻坚战。」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这样说道。对于博世未来驾舱(上海)技术中心的落成,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全球总裁 Steffen Berns 博士表示:「从全球车市看中国,中国市场已经变成技术创新的试验田。尤其在智能互联领域,中国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此次未来驾舱(上海)技术中心的启用将进一步增强博世在智能互联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在启用仪式之后,极客汽车和多家媒体与博世高层进行了一次对话,以下是专访内容(在不更改原意的情况下略作修改)。问:这个技术中心接下来要做的那几个方向的工作?研发成果是否会反哺海外市场?答:在智能驾舱这一块,博世已经将最先进的硬件平台引入到国内,在此基础上,会对该硬件平台做一个全方面本土化的软件升级;其次,整个车联网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生态系统,除了主机厂、传统的 Tier 1 之外,还有很多合作伙伴也参与其中。所以上海研发中心的另外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我们自身的软硬件和中国的这些合作伙伴也能够对接起来(主要是软件),将主机厂需要的服务集成到智能驾舱内;第三,中国在智能驾舱方面在全球都是领先的(在技术中心启用仪式上李胤说,一些在欧洲还只是概念性的想法,在国内已经成为现实),其中(国内)一些比较好的概念我们也将带给到博世全球的客户,让他们使用或者影响到那些地区的用户。问:博世如何让硬件方案能够满足中国车企的不同需求,尤其是软件层面的不同需求?答:对于博世来说,不同客户有不同需求,我们要从技术和设计的角度来保证我们的产品可以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尤其是操作系统上面不同的用户需求。我们现在使用虚拟化的技术对下层芯片进行封装,保证提供到上层的接口是共同的,用这种方式来保证开发成本和周期可控。车联网是一个很大的生态,包括主机厂、Tier 1 以及很多合作伙伴,博世的优势就在于 硬件以及底层和中层的软件层这一部分 。在这一块主机厂并不具备这个能力,而且这个(我们认为)也不会是主机厂们目标发展方向。这是我们的核心。通过这种能力我们可以实现下接汽车上接应用层、云端。所以说在车联网中,博世起到了一个中枢神经的作用。比如自动驾驶,博世既可以直接向客户提供整个系统(包括软件硬件),同时也可以单独提供提供软件服务或者硬件,所以我们的应对方式会更加灵活。问:刚刚也说了,车联网是一个很大的生态系统,需要众多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在中国市场博世要如何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参与这件事?答:这个问题我们内部也一直讨论,其实很简单,两个方面。我们先说优质软件和一般软件的区别,优质软件的可重复利用率很高,你只需要更新一小部分软件就可以满足客户需求,而好的软件需要优质硬件作为支持,博世的核心技术在于对硬件的选择,可以满足未来 3-5 年大部分软件应用对硬件的需求,这是第一点。第二,博世拥有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像 BAT 这些公司要与我们进行合作,我们需要提供一个比较大的量的基础环境,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庞大的研发费用也需要进行分摊。问:今年车市下行,博世对于整体形势的预估是怎样的?又有哪些应对措施?答:中国(车市)从去年开始总量在下降,今年上半年非常不好,这些现状不是很乐观,1-2 年的调整期是会有的。根据博世的预测,今年全球车市都在下降,接下来两三年可能都处于一个比较没有增长这样一个状态,车市会进入一个过渡期(徐大全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面对车市降温的景象,今年大家日子过的都不轻松,但也正是这种时候,应该修炼内功)。对于博世来说,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因为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不变的;另一方面要控制好成本,现在我们各个工厂事业部都在控制成本。大家一起把成本工程做好,然后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新产品的研发上,这样在过渡阶段能够为车市回暖以后做好准备。现在车市虽然说进入一个过渡期,但是车内针对我们我们汽车多媒体产品的份额是在不断上升,比如过去可能就是简单的机械仪表加一个车载收音机,可能不到一千块,将来每个单车的价值会非常大,所以对于我们这个事业部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好的。而且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我们对中国市场依然充满信心。作者:JamesYang

国家昏乱

博世于无锡建燃料电池研发中心为快速灵活服务中国这个“巨大”市场?

博世于无锡设立氢燃料电池中心,该中心将于 2020 年底建成,并计划于 2021 年实现小批量生产。继去年博世把全球首个 48 伏电池产业化项目放在无锡后,博世集团又将在锡新建德国本土以外全球唯一的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博世在中国大陆的首个创新与软件开发中心、智能网联事业部中国总部也同步落户无锡。未来主要研发方向涵盖了智能网联汽车、电气化、互联网解决方案以及大数据平台等,初期投资额将超过 3500 万元。该氢燃料电池中心具备从关键零部件到电堆乃至燃料电池系统全部测试设备以及电堆样件试制线,主要用于研发、试制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等相关产品。据悉,该中心将于 2020 年底建成,并计划于 2021 年实现小批量生产。这将进一步加强博世在中国的本土研发和制造能力,可以更加快速、灵活地服务中国市场。同时,博世与不同的细分市场客户的战略合作也已经全面展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通过 35 年的共同努力,无锡已成为博世柴油系统和动力总成业务的中国总部所在地、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在华业务的重要基地,博世也成为外资企业在锡发展的标杆。此次 3 个项目同时落地,是无锡与博世务实合作的里程碑,也是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深化合作的起点。博世中国智能网联项目落在锡山区,致力于为中国市场提供创新出行服务、智能车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相关的解决方案,目前南山车联网小镇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博世动力总成中国区总裁王伟良讲到,无锡氢燃料电池中心将承担氢喷阀、电子空压机等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全套系统的开发,也将为未来燃料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博世相关人士认为,燃料电池系统具有重量较轻、续航里程长、燃料补充时间短以及驾驶零排放的优势,对于需要长途驾驶的中型及重型商用车而言尤为适用。新闻主体:博世是德国的工业企业之一,从事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和能源及建筑技术的产业。1886 年 25 岁的罗伯特·博世先生在斯图加特创办公司时,就将公司定位为“精密机械及电气工程的工厂”。博世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配件和售后市场产品、工业传动和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电动工具、博世家电、博世服务解决方案、安防和通讯系统以及热力技术。博世在 1909 年进入中国市场。2018 年,博世在中国经营着 59 家公司,销售额达到 1126 亿人民币。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在华员工人数约为 60,000 名,是博世除德国以外拥有员工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也是博世全球第二大市场。(文章来源:与非网)

耻也

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开发中心落成启用

11月19日,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开发中心在无锡经济开发区落成启用。这是博世集团首个在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软件研发中心,将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博世在中国本土的创新能力与软件开发能力,开发适合于中国本土市场的技术解决方案。市委书记黄钦会见了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一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爱勋参加活动。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开发中心坐落于无锡经济开发区雪浪小镇秀水坊5号楼。大楼内部的设计以构建未来出行方式的“连接”为设计宗旨,并结合了中国传统美学元素和现代工业及科技风格,体现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融合,营造了开放、创新的工作氛围。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心仅用4个月就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5000平方米的装修。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说,博世中国和无锡渊源已久,已先后有5个公司落户无锡,此次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开发中心按期落成启用,是博世物联网转型的重要战略布局,也是博世和无锡市良好合作的又一次完美体现。据悉,中心主要的创新与软件开发方向包括嵌入式软件、云端和物联网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将服务于智能互联交通、出行服务、互联工业和智能家居等领域。中心初期投资额超过3500万元,拥有约500名软件人才。未来,中心将持续拓展人员组织架构,到2025年计划达到约2000人的业务规模。新建成启用的中心现阶段将为博世中国的业务板块快速灵活地提供创新技术与软件研发支持,并在未来进一步服务外部企业客户,助力中国的产业和技术发展。(尹晖)【来源:无锡市委网信办】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崔浩

博世推出数字汽车驾驶舱研发中心

博世在上海开设了一个研发中心,专注于汽车驾驶舱数字技术的开发。 该供应商称,2,500平方米(26,900平方英尺)的博世数字客舱研发中心将主要开发数字机舱产品,如信息域计算机,驾驶员和乘客监控系统以及5G-V2X车辆连接控制单元。 这是博世汽车多媒体业务部门在中国建立的第三个研发中心,继苏州和华东芜湖的汽车信息娱乐研发中心之后。 博世表示,在加强软件开发能力以服务中国客户的同时,该中心将为全球汽车市场进行前瞻性研究和创新。

山与泽平

博世苏州新研发中心启用 吴政隆会见博世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一行

本报讯 (记者 黄 伟) 9月6日下午,博世苏州新研发中心启用。省长吴政隆会见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一行,并与沃尔克马尔邓纳尔,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等一同参加启用仪式。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中国是博世除德国以外拥有员工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博世全球第二大市场。自1999年进驻苏州以来,博世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为中德经贸合作树立了成功典范。此次启用的苏州新研发中心,是博世在中国市场的又一里程碑项目,通过跨领域合作与创新,更好服务中国本土和全球市场。吴政隆在会见时对沃尔克马尔邓纳尔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博世多年来给予江苏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对苏州新研发中心启用表示祝贺。他说,博世是受人尊敬的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也是“工业4.0”战略发起人之一,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变革,为全球工业特别是汽车产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博世到江苏投资以来,各项业务不断迈上新台阶,发展态势令人振奋。江苏产业基础坚实、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苏州是开放高地、创新高地,博世将中国区新研发中心落户苏州,体现了集团的战略眼光,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项目如期建成启用,意义将十分重大。当前,江苏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坚守实体经济,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不断深化创新,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博世的发展理念与江苏的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希望博世将更多高端资源、优质项目放在江苏,在过去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互利共赢的新空间新领域。我们将全力以赴为企业在江苏发展提供最好的营商环境。沃尔克马尔邓纳尔表示,在“本土为全球”战略下,博世一直倡导“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理念,拓展产业布局,培养创新人才,与江苏建立了深厚合作关系。博世苏州在越来越多的全球平台项目中担任领导开发角色,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执行母工厂职责。将紧紧把握自动化、电气化、互联化发展趋势,在江苏研发更多创新产品,深化“工业4.0”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在苏州期间,吴政隆还调研了博世苏州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创新成果,勉励企业扎根江苏、深耕江苏,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省政府秘书长陈建刚参加有关活动。

白夜

博世苏州新研发中心启用 吴政隆会见博世董事会主席

6日下午,博世苏州新研发中心启用。省长吴政隆会见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一行,并与沃尔克马尔·邓纳尔,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乃翔等一同参加启用仪式。省政府秘书长陈建刚,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参加有关活动。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中国是博世除德国以外拥有员工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博世全球第二大市场。自1999年进驻苏州以来,博世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为中德经贸合作树立了成功典范。此次启用的苏州新研发中心,是博世在中国市场的又一里程碑项目,通过跨领域合作与创新,更好服务中国本土和全球市场。吴政隆在会见时对沃尔克马尔邓纳尔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博世多年来给予江苏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对苏州新研发中心启用表示祝贺。他说,博世是受人尊敬的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也是“工业4.0”战略发起人之一,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变革,为全球工业特别是汽车产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博世到江苏投资以来,各项业务不断迈上新台阶,发展态势令人振奋。江苏产业基础坚实、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苏州是开放高地、创新高地,博世将中国区新研发中心落户苏州,体现了集团的战略眼光,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项目如期建成启用,意义将十分重大。当前,江苏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坚守实体经济,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不断深化创新,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博世的发展理念与江苏的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希望博世将更多高端资源、优质项目放在江苏,在过去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互利共赢的新空间新领域。我们将全力以赴为企业在江苏发展提供最好的营商环境。沃尔克马尔邓纳尔表示,在“本土为全球”战略下,博世一直倡导“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理念,拓展产业布局,培养创新人才,与江苏建立了深厚合作关系。博世苏州在越来越多的全球平台项目中担任领导开发角色,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执行母工厂职责。将紧紧把握自动化、电气化、互联化发展趋势,在江苏研发更多创新产品,深化“工业4.0”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在苏州期间,吴政隆还调研了博世苏州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创新成果,勉励企业扎根江苏、深耕江苏,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周乃翔在启用仪式上致辞时说,博世集团在苏州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工业4.0、智能制造等方面走在了前列,此次博世苏州新研发中心启用充分体现了博世集团高层对苏州发展的坚定信心。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苏州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始终坚持亲商服务理念,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更优的环境。真诚期待包括博世集团在内的更多跨国公司能够把更多优质项目和先进理念带到苏州。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新研发中心办公大楼总投资超过3.3亿元人民币,是博世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预计到今年底,约有1500名员工在此开展智能交通和互联工业相关的研发工作。苏州市领导黄爱军、吴庆文,市政府秘书长周伟参加有关活动。

此何鸟哉

带博世血统!索恩格新能源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在长沙开建

集微网消息(文/春夏)5月8日,索恩格新能源汽车技术全球研发中心、索恩格工业园二期项目在长沙经开区正式开工建设。(图片来源:华声在线)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额近10亿元,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全球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额5亿元以上,预计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研发人员超过80人。未来,它将成为索恩格的全球研发中心、试制中心和性能测试中心,并负责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学研工作。据华声在线报道,索恩格工业园二期项目于5月开始,预计于2020年9月交付。值得注意的是,索恩格的前身是德国博世集团起动机和发电机事业部,是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起动机和发电机技术及服务供应商。索恩格中国拥有长沙和长春两个生产基地,其中长沙基地为中国总部。2017年,索恩格汽车中国总部新工厂正式开建,新工厂和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企业2018年生产汽车部件超过1400万台套。(校对/小北)

大恐缦缦

车市下滑之际 博世为何围绕智能座舱启用新技术中心?

汽车市场下滑尚未触底,主机厂、Tier 1均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其中,由车联网延展出的智能座舱逐渐成为行业新方向。7月31日,汽车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宣布,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未来驾舱(上海)技术中心(下称上海技术中心)正式启用,这是博世在华继苏州和芜湖技术中心以外的第三大技术中心。“我们会把博世全球最先进的硬件平台引入到中国,在此基础上,博世会对硬件做一次针对中国本土化的全方位软件升级。”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亚太区总裁李胤告诉雷锋网新智驾。车联网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庞大的生态系统,中国除了主机厂、传统Tier 1之外,还有很多合作伙伴也在参与。据李胤介绍,上海技术中心的一项主要工作是与中国合作伙伴对接软件层面的工作,从而把各家主机厂的客户希望享受到的服务接入智能座舱内。此外,鉴于中国智能座舱在全球领域的领先性,未来一些较好的概念也会带给博世全球的客户。向软件进军一直以来,硬件技术是传统Tier 1的优势,但随着新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人工智能、5G等的到来,智能汽车成为趋势,软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Tier 1开始基于硬件优势向软件进军。去年5月,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芜湖技术中心启用,紧接着四个月后,博世位于苏州的新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此次新启用的上海技术中心位于浦东张江,办公面积达2500平方米,是博世的又一次在华投资。与前两大技术中心不同的是,上海技术中心更加偏向于软件研发。通常来讲,量产车上会有超过100个电子控制单元(ECU)来控制和调节车辆功能,其中,多达15个电子控制单元被用来运行显示屏和电子设备。博世希望在未来通过信息娱乐车载电脑控制整个人机交互系统,在单一中央处理器上集成与实现更多功能,并通过OTA升级能力将信息娱乐车载电脑和人机交互系统进行实时更新。据博世方面介绍,上海技术中心将专注于智能座舱领域内产品的研发,如信息娱乐车载电脑、驾乘人员监测系统、5G-V2X车载互联控制单元等,进一步增强在未来驾舱领域内软件的综合研发能力,并为本地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工程服务。李胤表示,三大技术中心主要根据当地的工程人才和成本的特点进行布局,上海在软件方面有相对优势,但机械成本方面不如江苏和芜湖。雷锋网新智驾了解到,博世此前在亚太区的软件研发团队主要集中在印度和越南。今年六月,博世宣布将在2019年重点建设中国软件中心,进一步强化本地物联网创新能力。上海技术中心将与未来的博世中国软件中心形成协同关系,二者均是为了推进博世“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理念。按照计划,博世中国软件中心的服务内容将涵盖车载软件、云端到AI等体系,服务对象则包括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在内的所有部门。新技术催生的市场不同于自动驾驶技术重点对车辆行驶功能的控制,车联网技术主要着眼在于对车内空间的娱乐和导航等生活功能的控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智能座舱技术发展及应用案例解析》报告中指出,“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行车信息,这些信息的过载会带来人机交互障碍,因此单一的智能座舱由于不能给驾驶者带来安全和智能体验,面临着强烈升级的需求。”除了智能座舱自身的发展,通信领域的5G技术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全球总裁Steffen Berns告诉雷锋网新智驾,“5G技术在未来的自动驾驶和物联网领域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网速得到极大提升后,通过车和车、车和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会实现更丰富的用户体验。比如,用户车辆后面或周围的行人在以前很难感知,但基于5G和V2X技术就可以提取感知并采取应对措施。”截至目前,博世在智能驾舱领域的研发主要包括带有触觉反馈的汽车显示屏、驾驶员监控系统等,以及基于Wi-Fi和蜂窝网络的通信传输技术开发的一种为车联网V2X通信的混合式互联控制单元。在中国,博世也将不断开发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技术与服务,包括5G车载互联控制单元。对于博世来说,提供智能座舱在内的灵活的软件服务越来越重要。“虽然现在的车市已经进入到比较僵持的阶段,但是汽车多媒体的产品市场份额却在发生巨大上升。优质软件和普通软件的核心区别是软件重复利用的程度,做到高重复率需要优质的硬件进行支撑,我们的核心技术是对硬件的选择,可以满足未来三到五年软件和用户需求。”李胤说。智能座舱带来融合Steffen Berns认为,从全球车市看中国,中国市场已经变成技术创新的试验田。尤其在智能互联领域,中国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其中,多屏互动、情感化和个性化等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也已经在历次车展和市场热销车型已经有所体现。尤其对于国内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来说,打造智能座舱已经成为重要的营销卖点。包括红旗、长城、上汽和蔚来等众多品牌的车型均在通过智能座舱构筑车内空间的智能化。智能座舱领域飞速发展的背后是不断的融合。雷锋网新智驾注意到,除了博世之外,采埃孚、大陆、安波福以及国内一些本土供应商均在涉足该领域。基于这些供应商和主机厂的合作,又会纵向延伸出与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的合作。融合正是在这些公司中进行。“(智能汽车)这个事情比智能手机要复杂得多,车联网不止是简单地把智能手机的类似功能放车里,因为车还有安全性的问题。”李胤表示,要把智能汽车这件事做好,需要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参与进来。在这一融合过程中,博世等Tier 1主要扮演的是集成商角色。“面对智能座舱的高度集成趋势,我们认为未来零部件巨头依然会占据主导地位和把握话语权。而国内公司也在纷纷去尝试新技术的开发,相对于上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来说,国内企业具备成本优势,在市场和降本的压力,很多的合资品牌被迫开放自己的供应商体系,为国内公司创造了一定的机会。”盖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宋伯成认为。从此前多年的硬件优势向软件领域拓展,博世在华能否顺利完成本土化转型,决定着下一个智能汽车时代的话语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