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专业选择指南意也

考研专业选择指南

在专业选择上,主要考虑主要三大因素:兴趣、特长和需求。1、兴趣高考选专业很多人不知道兴趣,那么考研是一次机会。去结合自己的兴趣,不要以后在人生感悟中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去追求过自己的兴趣。2、特长当然很多人可能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兴趣。那么换个角度,其实人往往是因为擅长某个领域,然后才培养出兴趣的。那么,考研选择自己熟悉或擅长的领域,至少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在今后发挥最大的影响力。在选择考研院校及专业时,要充分考虑个人的特点。偏理科思维的同学,考理科类的专业是没问题的,背诵能力强的同学考文科类的专业可能更有优势。凡事都要量力而行,再决定自己所考的院校及专业时,要考虑自己是否具备“驾驭”、“征服”这个院校及专业的能力 (1) 学习能力尤其是三跨(跨专业、跨地区、跨学校)的考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一年是否能考上目标院校及专业。 (2) 信息获取能力考研是场信息战,及时关注更新的信息,掌握最新的知识。 (3) 抗压能力考研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妖魔鬼怪”,你能否在巨大的压力面前,继续选择这个院校及专业。3、需求如果特长和兴趣因素还不足以让你确定专业,那么就要务实一点。就是说看看社会需求,社会哪些专业就业情况好或者薪酬待遇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选择专业时要注意1、 想要保证跨考的成功率高最好选择包容性较强的专业,并且“就近”选择专业,不要跨得太离谱。2.避免鼠目寸光、人云亦云。判断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好坏,是否有市场,不要只看眼前,大三起码要大概地看到研究生毕业时专业的发展趋势。3.扬长避短首先,在优势科目选择上,必须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选择一些可以通过突击的形式迅速接受和提高的专业。

藉外论之

考研怎么准备,院校专业选择避坑指南!

一、院校专业的选择原则选择院校专业一般都需要着重参考三个因素:1. 学校是否够好2. 专业是否拔尖3. 所处地区是否发展前景好大家如果是想要增加自己考上的可能性,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避开“三热”, 即热门学校、热门专业、热门地区;2)建议“两热一冷”,即学校、专业、地区三个因素择其两个因素,放低另一个因素的要求;3)建议“两冷一热”,即学校、专业、地区三个因素择其一个因素,放低另外两个因素的要求;二、院校专业选择的错误方法大部分童鞋在选择院校时最容易犯这两种最常见的选择错误:1. 分数估值法: 简单来说就是同学在考前参考目标院校的去年初试分数线,根据自己现状估计自己能不能够到这个分数。2. 分数比较法: 就是同学比较了下去年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的初试分数线,发现南京师范大学的这个专业分数线低一些就鲁莽报考南师大。三、正确选择院校专业的重要三步Step 1 动态地看院校分数线,最好结合近几年的情况一起看。比如有个同学初试404分考中南大学,却连复试资格都没有,就因为那一年中南大学的初试分数线是407。Step 2 注意看报录比背后的实际含义。招生人数也很重要。比如清华大学某专业报考100招生10人,西南大学某专业报考10人就招生1人,报录比同样是10:1,但清华大学的难度要难得多。Step 3综合、动态地看与院校同一层次其他院校的情况。举个例子,武汉理工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的学校实力、地理位置优劣、学科专业排名基本都一致。假如平时310分就能考上这两所学校,由于今年某些原因,造成报考武汉理工大学的同学井喷,那么今年的分数就涨到340分。这就容易造成明年的同学看到这个分数后纷纷不考武汉理工,因为340分可以报考一所985院校了,大家就转战南京理工大学。接下来就是连锁反应了,南京理工报考人数多了,同样不可以是310分。总的来说,大家在选择院校是不能简单地只看单一的分数线,院校选择有时候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实力当然非常重要,放眼任何一所院校,只要你的实力让人无话可说,那只要你好好分发挥了,其他的都没问题。最后送上备考资料:考研数学:教材:同济六版/七版《高等数学》上、下同济五版/六版《线性代数》浙大四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数推荐张宇、汤家凤线代推荐李永乐考研英语:单词:闪过英语《考研词汇闪过》,划重点,省时间、讲用法真题:英语一《考研真相》/英语二《考研圣经》,逐句图解文章,扫清阅读障碍;排除干扰项,提高答对率

双瞳

考研院校选择及信息查询指南

相信很多考研的小伙伴们可能还不太清楚,考研时如何选择目标院校,以及自己要报考的专业有哪些学校设有硕士点,又或者自己想去的城市有哪些学校招收本专业的研究生。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重要的信息该如何查询。第一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这个网站很重要,无论是查询院校信息,还是报名考试都要用到。第二步:点击专业库出现不同的科目,选择你要报考的学科,比如我的学科类型是工学,工学下边是一级学科的名称,我报考的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在这个一级学科下边又分为七个二级学科。第三步:选好专业之后就可以看到,开设有这个专业硕士点的院校第四步:选择你想要报考的地区,看这省份有哪些院校招收本专业的研究生通过以上四步,你就可以查询到自己要报考的专业都有哪些学校开设有硕士点,查询这些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考的专业课有哪些、复试分数线是多少,再进一步选择自己心仪的院校。确定好学校之后,在qq上搜索这些学校的考研群,群里往往有学长或学姐卖专业课资料、往年真题,往年真题就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但是买资料的时候要当心,不要上当受骗,特别要小心那些一直开启全员禁言的群。

华之乱

考研应该如何选择学校?

时间过得很快,现已经是6月的第二个星期了,距离研究生考试应该还有六个半月。除去本就有考研打算的人,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中备受折磨,很多人因此萌发了考研的心思。作为一名法硕二战考生,尤其是在经历了今年这次惨绝人寰的调剂之后,真真切切明白了一个大道理:考得好,当然重要;但是,选得好,同样也很重要!因为刚好有学妹问我,考研如何择校,一时之间思绪万千。相信很多打算考研的小伙伴都对这个问题有些许疑惑,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考研择校的事情吧。首先,考研目标院校的确认很简单,按照下面3个考量因素就可以作出准确地判断:第一个考量因素是:城市你最需要确定的是目标院校所在的省份亦或者是城市,因为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地很大概率分为2种:一种是生源地,也就是老家所在的省份;另外一个就是学校所在的城市。一般来说,研究生2年或者3年的时间,让你与所在的城市建立联系,你的校友人脉基本都遍布于此,在这个城市工作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对于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如:清华北大这种的则需另当别论)工作之中,校友关系其实更容易建立信赖。如果你在甘肃读书,但是却到东北上班,就相当于舍弃了这部分的资源。所以,择校的第一个因素就是城市。第二个因素是:学校的综合实力确定城市后,就需要在目标城市中挑选合适的高校。在确定的范围做选择比大海捞针要高效得多。首先,挑选出有你报考专业的高校,根据你的专业到网上找到高校排名,然后将这些高校过往3-5年的招生人数、录取人数、推免人数、分数线做个表格,这些信息在各大学校的官网上基本都可以查询得到,不要简单的依靠排名,因单单凭借排名的话,可参考的信息实在太少,起码也要知道历年的分数线以及招生推免人数才行。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找到2-3所合适的学校。像我,当初就是确定了目标学校的城市在江苏,然后我就很干脆的在江苏省选择报考的院校,根据法硕排名,迅速确定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3所院校。南京大学是因为学校招牌响,法硕实力也很强劲;苏州大学也是,虽然名头没有南大响亮,但是法硕认可度在江苏也是响当当的;但是,这3所学校里,南京师范大学的法硕背景深厚,但就法律实力来说在江苏首屈一指。而且就招生人数而言,它相对来说较多,而且与南大相比,分数线则低一些。第三个因素是:自身根据城市、学校综合实力这2个因素,目标学校的范围就可以确定下来了,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做个系统的评定了。主要从自制力、学习能力这两个维度来判断,如果你对自己很自信,且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冲向高排名的学校是自然而言的选择;但如果,你自制力稍差些的话,就不要给自己定太遥不可及的目标高校。考研不同于高考,高考可以同时填写3个志愿,在第一志愿没有录取的情况下,会顺延到你的第二志愿,所以,可以在保底的情况下冲一冲;但是考研只能填报1个志愿,若是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那么你只能通过调剂来选择合适的学校,但是调剂确实千万人过独木桥。就比如,今年的法硕调剂,没有350、360的考生很难调剂,这还是在调剂双非高校的情况下,而今年的法硕国家线也才325。很多学校一志愿上线寥寥无几,但是调剂却有诸多要求。所以最好大家可以一志愿上线,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高校。对我而言,之前我就是忽略了自己的自制力,选择了法硕综合实力强劲的南京师范大学,这个学校的法硕实力强,报考的人自然也多,竞争自然也就非常激烈,最后差几分无缘复试;但若我选择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校区)、江苏大学等这些学校,起码可以进入复试,一志愿上线也大有可能。今年二战的话,我想在择校方面,我会更慎重。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有需要的你们豁然开朗,在择校方面不再纠结,这样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复习上面啦。如果你还有不同意见的话,欢迎留言区补充呀,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

有恶

2020考研: 如何正确选择目标院校?

2019考研已经结束半月有余,2020考研大幕已经拉开。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放起了寒假,对于考研学子来说,寒假结束后就要正式进入考研复习的时间段了。努力复习固然重要,但是考研能否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努力的程度,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选择目标院校时,是否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做出正确的选择,你便成功了一半!(一)参考历年考研数据2020考研的招生简章大概会在2019年的9月份公布,而在这之前就必须要确定好考研的目标院校。因此,只有通过参考往年的数据才能选择合适的目标院校,这些参考数据包括: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以及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这些数据一般会发布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尽量多找几年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出最近几年招生人数的变化情况以及该校此专业的热门程度。(二)搞清自己的实力与考研的初衷只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才能做到在选择目标院校时不盲目跟风,才能做到在后续复习时有充足的动力。比如,如果以后想要在大学当教师或者做科研工作,那么考取学术型研究生是必然之举;如果将来打算到企业工作,那么考取专业型研究生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搞清自己的实力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调查发现,大部分努力了但却没有考上理想院校的学生都是由于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学校,而是带着名校情节甚至攀比心理去选择目标院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考研的风险程度。因此,应该搞清自己的实力与学习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名校并非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三)参考外围因素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毕竟自己本身的经验有限,如果能够将他人的经验运用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上,那么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外围因素包括父母的生活工作经验、其它专业同学的学习经验、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等等。只要虚心学习、认真思考,就能够通过他人与自己的经验和真实想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抉择,达到最大的成功率。敢于为自己开路,才能少走弯路!虽然说,只要在暑假之前将目标院校和专业确定好就不算晚。但是,“不算晚”与“有针对性地复习”完全是天壤之别。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研学子,目标院校和专业确定地越早,越有利于考研复习,越有可能考上目标院校。这是由于,一方面这样做能够让自己有动力并安心复习,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尽早地进入到专业课的备考状态。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理性选择的前提下尽早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路曼曼其修远!2020考研的学子们,加油吧!祝你们金榜题名!

天门

「必看」21考研攻略之院校专业选择

hi大家好鸭最近有很多21的甚至22的同学开始准备考研也有许多同学说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啊!有求必应的我怎么能看你们如此的迷茫所以我连夜给你码字!给大家带来一个21考研全攻略今天先带来院校篇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真的不是说说而已毕竟努力虽然重要,但如果从最开始你努力的方向就错了,那自然也得不到任何回报,所以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双非的同学选择一本院校或211,211的同学选择985,985的同学选择更好的985,当然,每年也都会有双非逆袭985的例子,但那毕竟是少数。也会有很多同学说:“考研期间我一定会认真学习”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面临的诱惑太多,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所以在决定考研之后的第一步就是正视自己,脚踏实地。在各种心理建设之后,就可以真正地进入院校专业选择的部分啦首先大家在做院校专业选择时,要确定自己是考本专业还是跨考,虽然说研究生毕业之后也不是工作百分之百对口,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但还是会从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所以大家在选择时还是要慎重,接下来研岸君会从考本专业和跨考两方向给大家分析考本专业由于研究生和本科的培养方案不同,所以有些专业在本科时还有,但是在考研中就取消了,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这是一个在本科期间非常常见的专业,考研中,想报考相关的专业可以选择企业管理,应用心理等。所以要报考本专业的同学可以先在研招网上查询一下是否有相对应的专业,具体方法如下百度搜索研招网,进入官网点击专业目录选择相对应的门类类别以及学科类别跨考对于跨考来说,首先要确定的是,考数学or不考数学?在这里,研岸君想说,如果你本科期间没有学过数学,考研中请不要考有数学的专业!!!!数学真的不是努努力就能拿高分的专业!!!当然如果你本科就是个平平无奇的数学小天才,那考研也可以选择考数学的专业,如果你不是...其次,关于跨考到底受不受歧视研岸君有话要说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跨考是没有任何歧视的,尤其是经管类的专业,还有一部分专业是基本没有歧视,比如理工类专业,这里的基本没有歧视指的是在复试中,部分学校会看你的本科学校和专业,同时导师会格外看重你的专业课成绩,剩下的极少数专业就是不欢迎跨考,比如考古类专业,如果本科不是学相关专业的同学,这一类专业尽量不要报考最后,如果决定跨考尽量不要碰哪些专业?金融专硕、新闻与传播、会计专硕、行政管理这四个专业是报考重灾区,除新传以外都属于本科基数就已经非常大,并且大部分同学在考研中都会继续报考本专业,所以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该怎样在众多已经学习该专业3~4年的同学里脱颖而出?新传不同的是本科期间学新闻的同学其实并不多,但是新传由于他不考数学,而且听起来是个趣味性很高的专业(注意是听起来)所以也成为跨考的大热门。如果大家还是想报考这四个专业,那就准备好超过国家线至少30~40分的成绩如何判断这个学校是否好考学校本身在全国的排名 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是否是211or985or双一流? 这个专业是否是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和热门专业有些学校尽管不是211or985但是由于某一个专业非常强,也会导致该学校考研难度较高,比如燕山大学的机械,中国传媒大学的新传等等复试线虽然国家线也是一个参考,但是如果想一志愿上岸的话,更多的还是要参考学校的复试线,所以在判断一个院校专业是否好考时,可以看往年这个学校复试线超国家线多少分统考的招生人数关于这点一定要具体到某一个专业来说,由于国家政策以及各专业的就业不同,所以导致有些专业本身招生就较多,比如计算机,有些专业本身招生就较少,比如历史学,军事学等等。所以在参考这一点时,一定要多看一些不同层次的学校,了解清楚这个专业正常情况下招生人数是多少报录比大部分学校的报录比都会在官网上公布,勤劳的研岸君也在为大家收集,记得关注我们的次条哦专业课的难度每个学校的出题风格都不同,大家一定要去搜集报考院校的真题,研究真题是考研中非常重要的板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真题不是越简单越好,尤其是主观题,往往越简单浅显的题目在答题时越需要深挖,越能看出学生的功底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北上广自带三分难度,越好的地区意味着越好的资源,越好的资源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往往一个双非学校在热门地区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专业热度除了上面提到的4个专业以外,往往近几年本科扩招的专业,或者新兴的专业以及和国家发展方向一致的专业,都会是报考的大热门总结:如果你想报考的院校专业在上面所给的条件中,占到三条以上,那就说明这个学校是有较大的难度哦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答: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这句话看着像废话,但是......首先在考研中,有两大类型科目,一类是不能短期提分,需要长期学习+积累的,比如公共课,另一类就是通过集中的学习快速提分的,比如专业课,所以往往公共课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你所能报考的学校。公共课总分高于考研平均分30分左右,可以冲击985院校公共课总分高于考研平均分10~20分,可以冲击211院校公共课总分低于考研平均分或几乎持平,可以冲击双非学校ps:个别专业会有所调整,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所以决定考研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定学校,而是确定自己是否要考数学,之后开始复习公共课,根据公共课的复习情况来选择学校,那就有同学问啦,公共课只学几个月也学不完呀?但其实就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看的出来一个同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同时,在选择学校时,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最新的院校考研情况,也就是上一届的拟录取名单, 报录比情况等,所以其实今年的疫情影响的不只是20届的复试,对21的同学定学校来说,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参考上届数据又是非常重要的,该学校题目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出现缩招扩招?报考人数有没有激增?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是否要报考那么对于21的同学来说,还是更建议大家还是专心复习公共课,专业课的部分几乎所有专业都会有共性的内容,也就是每个学校都会考到的,最基础的内容,大家可以先复习这个部分,对于考数学的同学来说,现在把重心放在数学的复习上,专业课的部分放在暑假完全可以。总结院校专业选择是考研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大家一定不能想当然,也不要想着可以一下就定下来,肯定是会跟着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大家有更多院校专业选择问题比如我想考xx专业,有性价比高的院校吗?比如我想考一个过线就录的学校和专业,有推荐吗?比如我想问xx学校的报录比?就来评论或私信研岸君吧!

弟子记之

2021考研党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看看这些院校和专业选择原则

2021考研党是不是现阶段已经开始在选择院校和专业了?我们都知道考研的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与高考不同的是要在考试之前报完,所以必须在备考前期就要基本确定好学校和专业,那么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这些原则。一、信息先行1、能考什么专业:首先各位同学应该明确自己能考什么,可能很多同学会不假思索的说本专业啊。但你在去研招网查的时候会觉得有一些出入,原因是本科专业是一级学科,特点就是杂且多,而我们在硕士阶段是要选择一个二级学科的,即本科专业课中的一个方向。当然也有少数专业是乙一级学科招生的。而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没有哪个比哪个更好,只有你适合哪一种。至于要选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以及他们的差别同学们查看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已经给大家做过区分了。什么是学硕,什么又是专硕,硕士研究生的种类有哪些?2、考什么专业:到底要考什么专业这取决于同学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如果你还没有想好未来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且不准备跨考,那就去研招网把你本科专业下的二级学科都查出来,然后去问你本科阶段的老师,让老师帮你推荐一下目前就业前景不错的专业。3、将来想去哪儿:大多数情况下,同学们毕业于哪就基本会在这个省份就业,在选择区域或者地方的时候,大家应该考虑好自己未来想要在哪里生活或者说定居,当然也要考虑好南北差异的问题,比如南方的同学想去东北,想看雪景,那应该在选择之前去你想去的地方看一看,要看自己能不能适应,北方的同学去南方也是一样的,气候和饮食自己能不能适应一定要去体验一下再决定,不要单靠网上的攻略。二、数据支撑1、筛选学校、专业:确定好大概的方向,就要开始选择学校和专业了,全国那么多学校一个一个查询确实浪费时间,而且不见得大家知道所有的学校名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利用中国研究生信息网来查询。利用研招网上给出的“院校库”和“专业库”这两个选项来查询你想要的信息,不管是学硕和专硕都可以在研招网上找到。大家根据自己前面做出的筛选,去官网进行对应的查询即可。2、确定院校:在确定学校的时候建议大家参照以下三点内容:(1)专业排名,这里的专业排名建议大家多参照本专业在所在省份的排名,毕竟大家毕业后多数情况下就留在该省份工作了,找工作的时候相关单位也是深知你的专业在该省份的排名,同等情况下当然会录用专业排名靠前院校毕业的同学。(2)招生人数,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参考值,招生人数的多少在很大情况下决定了该专业的难易程度,比如招生人数大于10人的院校还是较为安全的,而招生人数大于5小于10的院校就需要慎重考虑了,如果招生人数仅为1人,这样的院校就可以不用考虑了,竞争力过于大,还是建议大家把风险降到最低。(3)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可不是国家线,比如你所考的专业在A校的复试分数线是380分,在B校的复试分数线是360分,而在C校的复试分数线为350分,而这三所院校的各项指数基本相当,比如考试内容相同、招生人数、排名等等都一样或者基本相似,就可以把这三所学校作为你的高、中、低三个档的学校,然后你开始安心复习就行。三、定期评估上面我们已经确定好了高、中、低档三所学校了,大家在复习中就需要对自己所复习的内容做出客观的评价,比如在暑假时做一次评估,在9月各院校出了本年度的招生简章后再进行一次评估,在报考前再做一次评估。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我们报考更加适合自己的学校,如果复习的很好就可以报考之前选好的高档院校,以此类推。如果所考专业需要考数学,那重点评估的就是数学的复习程度,如果不涉及数学,那么就着重看专业课的复习程度。因为政治和英语这两门课经过大家复习以后,基本上大家的成绩上是没有太大差异的,而像数学这样的课程可能一差就会差几十分,这几十分也很难用其他科目赶上来。四、轻易别动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没有特殊情况,或者说特别大的阻碍、困难的情况下建议大家不要轻易调换专业或者学习。只要多少做一点改动,就会影响我们整个复习的进度,甚至还需要重新学专业课,这样的代价太大。如果没有出现不可抗力因素,建议大家按部就班的复习然后考试就行。除非你比较倒霉,这个专业你选好的学校当年都不招生你再换,当然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希望这些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

陈风

考研院校选择,你需要考虑这几点

每年考研的同学在填报志愿之前,要决定好报考院校和专业。不少同学对此感到很纠结,不知道怎么样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尤其对于选择困难症来说,做出选择真的太难受了。今天小编在这里提供几点院校选择建议,供大家参考。一、地理位置我们习惯上把中国划分为两个区域——南方和北方,两个区域饮食,气候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北方人可能接受不了南方没有暖气,南方人觉得北方太寒冷了。有的同学可能对北京、上海一类的大城市情有独钟,有的同学对南京这类南方城市比较偏爱。你现在选择的城市将来有可能成为你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所以地理位置很重要,一定要谨慎选择。二、学校实力学校实力是大多数同学最看重的一点,考研就是为了提升自己,让自己能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享受更好的教育,因此大多数同学将目标定位“985”或“211”。学校只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各个学校相同的专业也需要进行比较,具体专业排名各位同学可以参考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名单。三、个人能力虽说大多数人智商差不多,但每个人努力程度和能力有大小之分。各位同学在择校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看轻自己。经过长达十几年的学习,各位同学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不建议一味追逐名校而忽略自身问题。四、考试形式初试当然都是全国统一考试,除了专业课大家基本一样,但复试各个学校组织方式和实施方法不一样,各位同学要尤其注意复试情况,综合学习复试难度,复试流程和淘汰率等方面,谨慎选择学校,避免让自己复试处于尴尬境地。五、培养方案及奖助情况每个学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都有相应方案,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要求可能更高,培养方案中会提到毕业要求,各位同学一定要仔细查看培养方案。研究生阶段的奖助比较多,国家的就不说了,每个学校都一样,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的奖助情况,有的学校奖助学金很高,有的学校也就一般,这也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不过各位同学也不要因为短时间的奖助情况而冒然选择学校,这是不明智的,最主要考虑的还是学校的实力和名气。更多参考因素,欢迎各位补充!

张廷秀

选择考研院校和专业的重要性以及正确思路指导

对于考研来说,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绝大部分考研的同学可能会选择后者,他们关注的是考多少分,而不是往哪里考、考什么专业。应试教育教授出来的绝大部分同学活在战术里,而不是战略里,普遍擅长处理“怎么做”的问题,而不是“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的问题。如果考研的选择是错误的,那么你即使考了400分,这个结果也一样是失败的。房子设计图纸出了问题,施工再好,盖起来的房子也绝对好不了。3年前,你欢天喜地的以一个研究生新生的身份去学校报到,3年后,你又不得不再次面对选择的问题,这就是不重视选择带来的后果。想想你高考的时候对于学校和专业选择的不重视、不专业为你的大学四年生活带来了多大的痛苦!有这样一个故事:白龙马就要和唐僧去西天取经了,临行前他去和他的好友小毛驴告别。白龙马:“驴兄,我明天就要和师傅去西天取经了,以后你可要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哟。”小毛驴:“什么?什么?你说什么?你说你要去西天取经。不是吧!我听说去西天,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哪一天才能走到呀?我还听说,在去西天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妖魔鬼怪,好凶好凶的!可别经没取到,把小命给丢了。我看你呀还是听我一句劝,别去了,像我这样每天推推磨,多好呀!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主人每天都会把草料准备好,根本不用操心温饱问题。悠然自得的多好呀!”白龙马:“不!无论怎样我都一定要去西天取经,因为那是我的理想。我走了,保重!”小毛驴摇摇头:“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一定会后悔的。”就这样,白龙马和唐三藏一起上路了。历经万水千山,经历风风雨雨,十年后白龙马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回到家乡,受到所有人的尊敬和爱戴,被奉为英雄,成为所有人崇拜和追随的对象。白龙马来到磨坊,看到老友小毛驴,依然是拉着那个磨盘在原地打转转,只是脚步比十年前沉重了许多。小毛驴看到神采奕奕的老友白龙马,真是羡慕无比:“马兄,你好伟大哟,我好崇拜你呀,十年前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成功的!快给我讲讲你取经的故事。一定很辛苦吧!”白龙马:“其实也不是太辛苦的,我每天走的路和你走的路也差不多,不过我是一直朝着西天走,而你是一直在原地打转转而已。我相信在这十年里,你也一定围着这盘磨走了十万八千里,但却始终没有走出这个磨坊。小毛驴有些沮丧,又问:“一定遇上妖魔鬼怪了吧?”白龙马:“是呀,不但遇上了妖魔鬼怪,我还学会了如何战胜妖魔,这一路走下来我还见识了许多人间美景,见过沙漠的苍茫,见过大海的壮阔,见过高山的巍峨,见过江河的汹涌……”读完这个故事不知大家有何感想。我相信:十年下来,小毛驴所走的路加起来绝不比白龙马少,所付出的辛苦也不比白龙马少,但白龙马成功了,小毛驴则没有。为什么?因为白龙马有目标有方向,小毛驴没有。我们高考的时候就是小毛驴的心态,没有方向没有具体的目标,只知道每天“拉磨”,四年后如果我们还不改变,那么三年研究生学习结束时的结果是注定了的。考研时的院校与专业选择不仅仅关乎考研的“投入产出比”,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考研是否能够成功!因为某些学校某些专业可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外校的学生跨校考研成功的先例,或者某些研究生导师压根不招跨专业报考的学生,而你正好就不幸地撞在了枪口上。最后还是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无常

考研院校填报指南,专业or学校?

时间已经来到八月底,对于2019届的考研同学来说,暑假这个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段已经接近尾声了。此时此刻,迫在眉睫的就是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以便于后期专业课复习更加有针对性。为什么现在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呢?通常,我们考研是从大三的下学期开始复习。在暑假及暑假以前,对于广大要考数学的同学来说,主要复习的科目是数学、专业课和英语,其中数学和专业课是考研胜败的核心。此时,我们的数学应该已经复习完了第二遍,也应该对于不同的专业课科目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所以此时,通过对于自身数学和专业课的掌握程度,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实力有了大概的评估,这个时候最终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学校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如何进行挑选合适的院校和专业呢?无论是高考完报志愿还是考研的目标志愿确定,我们都面临着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到底是选择好大学的一般专业还是一般大学的好专业呢?对此,笔者提供一个实用的办法帮助各位做出选择。就是优先选择学校的前提下兼顾专业和地域等因素找工作时,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学校的认同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档次:1. 清华北大2. 华东五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 其他9854. 211高校5. 其他普通有资格招收研究生的高校我们在选择目标院校时,能够选择前一档次的学校,就不要考虑后一档次。因为研究生在毕业以后并不会全部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以后万一从事其他行业,不同档次的学校带来的附加值是不一样的;而同档次的学校之间就需要考虑专业的实力了,不同专业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而社会上存在诸多可信度很低"野榜"经常误导我们的学生,我们在挑选信息的时候就应该参考教育部官方的2017年学科评估。在学校位于同一档次时,你所报考的专业学科评估越靠前越好。如图所示为理论经济学学科评估结果:除了专业实力以外,学校地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般按照自己想在哪里发展就报考哪个城市的高校的原则。但是地域的作用在找工作中远远比不上学校本身的名气带来的附加值大,还是应该以学校的档次为主的原则报考最后,笔者希望各位2019年考研的同学们都能选到合适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如愿以偿考上研究生。但是笔者也给大家提个醒,不要盲目报考,因为学科实力强,地域又好的名校往往意味着竞争大,盲目报考很有可能会使自己一年的心血白费。如果各位考生有什么关于考研的疑问,欢迎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