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压分是怎么回事?它和生源以及调剂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祈雨

考研压分是怎么回事?它和生源以及调剂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2020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但是有些学校被质疑“考研压分”,比如宁夏大学、深圳大学以及贵州大学都发了声明,不存在压分。其中宁夏大学是被质疑最严重的一个,因为其《中国文学》专业课出现了大面积2分,6分,8分以及十几分的情况,400多人,分数都在五六十分以下。网友对宁大的第一次声明并不买张,学校第二次回应:已申请上级部门介入,目前还在调查。考研压分这个话题几乎在每一年公布初试成绩的时候都会被提及。普通文理科考研一般四门课,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有的是政治,英语及2们专业课。政治,英语,数学是公共课,统考。专业课是院校自己出题,考试的时候会寄到各个省市。比如,你在天津读书,在天津报名考研,考的是北大,那么北大会把你报的科目,专业课题寄到天津,分发到考场。所以,考专业课的时候,同一个考场考生的专业课各有不同,因为报的院校不同。考完之后,专业课试卷会密封发回北大批改。公共课,会发回北京批改。公共科目是各个省市安排专人批改,一般没什么问题。大众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专业课,因为是院校自己批改,享有绝对的自主权。网传考研压分是怎么回事?考研的时候各个不同院校之间生源差距也比较大。比如报北大的,肯定比其他211整体生源质量要好,所谓生源质量就是考生本科院校。那有些学校,在某一方面有一定优势,可能是地域,可能是牌子,可能是专业实力。但是,本科好的学生第一志愿一般不会选择这些学校。第一志愿就报这些院校的考生大部分都是普通院校,为了招收生源好的学生,在初试专业课改卷中压分第一志愿考生专业课分数,结果可能会造成考生总分达不到国家线,或者专业课过不了国家线(国家线相当于及格线,既有总分,也有单科),或者其他情况,总之就是达不到复试标准。比如招20个考生,通过压分之后,达到复试标准的可能就10个,那么剩下的10个名额,就会接收调剂。由于现在考研人数激增,本科211,985的考生也多,当他们过不了复试线时,一般会有很多人选择调剂,这个时候这些院校就会成首选,毕竟这些学校还是有一个优点,可能是地理位置,可能是牌子等等,毕竟很多人不想二战,能调剂就调剂,于是这些院校就会通过接收调剂,而提高生源质量。每一年考研压分的话题都会被提及,但是从来没被实锤过。因为,如果考生觉得专业课分数低于预期很多,可以申请复查,但是复查是本校复查,而且只复查分数有没有加错,不复查题目有没有改错,院校具有绝对的权力。所以考研压分一直是一个年年被提及,却又从没被实锤过的事情。先抛开是否存在压分现象,单就院校自己批改考专业课试卷,自己复查,缺乏第三方监督,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回应往往不能令人信服。我们能否像公共课一样,由各个省市集中安排,专业课试卷还是本校出,批卷老师也是本校出,但是集中阅卷,提供评分标准,接受省市监督。不然,以后估计每年都有高校出来回应,再被质疑,再申请上级介入。不仅给院校造成很大影响,给考生造成阴影,也会给高等教育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动与过也

考研压分到底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和各位研崽们聊了聊关于双非歧视的问题,结果后面有小伙伴私信我对于高校初试压分这件事儿有什么看法?在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出分时间一拖再拖,各位研崽们好不容易才等到出成绩,有的同学却发现自己的分数远低于预期,因此很多同学就怀疑自己报考的院校存在专业课压分的情况,这在微博上引发了一场关于压分的热议。21届考生看了网上的消息后多多少少有些恐慌,表示很担心自己报考的学校是否有压分的情况,作为一枚老腊肉,今天学姐就和大家聊聊关于压分的那些事儿。压分指是指考生所报院校省份改卷比较严格,多出现在专业课上,有可能一道题结果错了就整道叛错。那么压分这种情况是否存在?之前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小编想说的是可能部分学校会压分,但大多数学校还是比较公平的。压分对于考生有何影响呢?首先是影响大家的调剂,通常地区压分会影响你院校的选择,高校压分则会影响你调剂时因为专业课过低从而失去部分调剂机会。对于压分不太严重的院校而言,之所以压分是因为报考人数太多,因此校方想控制初试分数从而确定进入复试的人数,大家都会面对压分的问题,就看谁考得更好。另外,有些同学认为表示高校压分纯属是为了减少一志愿的上线人数,让更多来自一流院校的同学调剂到本校,从而提高生源质量,这究竟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既不能尽信这种说法,也不能忽视存在这种可能,大家还是要谨慎对待。对于网上那些争议比较大的学校,小伙伴们可以联系一下往届的学长学姐,听听他们的意见,尝试了解一下其中的内幕,看看是不是真的存在压分很严重的情况,结合高分段人数比率、报录比等因素综合考虑,再做出定夺。如果经过一番了解,所报考的学校确实压分较为严重、甚至压分压到不能调剂,大家或许可以考虑换一所目标院校,毕竟每个研崽都是经过了一年的努力才踏进考场的,作为一个过来人,学姐知道你们真的很不容易,大家都想考取自己理想的院校,千万不要怕浪费时间而不去了解,白白浪费了自己一年的时间,辜负了自己的努力。切记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盲目自信或者盲目自卑,如果经过一番了解过后,该院校判卷比较公平、各个分数段的人数也比较合适、一志愿录取的比率也适中、同时也没有把考生分数压到不能调剂的情况,那基本上就可以认为该院校没有压分的情况存在了。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院校压分有可能是对自己 的成绩估值太高了,另外,学姐想说的是如果压分确实存在,但那也是和你报考同一个学校的考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实力才是我们的敲门砖。当你足够优秀以后,就完全不用考虑压分的事情,我们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思自己,更加认真的备考。如果大家对小编的文章有什么好的看法或者意见的话,欢迎留言讨论,小编期待大家的留言,同时也会动力满满,给大家分享更多的干货哟!

大卫镇

2021考研的同学如何避免压分的考研院校?这些方面应提前了解

如今各大高校的复试和调剂工作还在进行,不少高分考生到处找调剂院校,高分考生还想调剂到二区的211大学。但是一些压分的院校,使得考生专业课考不了高分,调剂的资格都没有,想读研的话只能再考。那么,在2021年考研时考生如何避免这样的压分院校呢?该211大学压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0人上线,报考研究生时慎选!要说考研压分的院校,今年就不得不提到宁夏大学,这所大学早在二月的时候就被曝出故意压分,很多同学专业课得了0分。而“宁夏大学考研压分事件”也有了结果,中国语言文学专业0人上线,在已经发布的调剂名单里,该专业缺额32人,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文艺学等专业。肯定有人想过在考研调剂的时候调剂到这所211大学读研,小水也遇到这样想的考生,但是前提是考生的学校出身要好,分数要高,或者要有老师的推荐,不然对于双非考生来说,想调剂到211大学读研,实非易事。对于这个情况,宁夏大学也给出了答复,经过复核成绩,那些所谓“被压分”的考生成绩无误。至于为何有那么多低分,是考生实力不行,自己考出的成绩。但小水翻看了往年的上线人数,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上线有十几人,唯独今年0人上线!说不压分的话,那些专业课考到0分的情况又该如何解释呢?所以对于2021年考研择校的考生就要慎重了,即使你能力再强,也难考出高分,想读研难比登天!比如今年的宁夏大学,因为压分的缘故,文学类专业无人上线,报考这些学校的考生哪怕实力再强,也难逃无研可读的命运。压分的院校不仅让考生没办法进入一志愿学校复习,而且分数太低考生也没办法进行调剂。所以在考研择校时,考生可从以下方面提前进行了解才行。01、留意网上爆出的新·闻,记住考研时压分的院校考研院校不会明确告诉你他们压分,这就要考生注意网上爆出的新·闻,有的却是有其事,有的也要注意甄别。一般来说,故意压分的学校考生只要考过,肯定知道,那些学校压分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也许确有其事。有的学校会故意压专业课分,故意让考生总分不达标,只能调剂读研或者再考,刷掉一志愿考生,把名额留给名校的调剂生,就是为了获得优质生源。也有的是压公共课分数,那些单科线不过的同学就是受害者。当然,在一定合理程度内的压分还是可以接受的!02、在网上查询学长或学姐的经验贴,注意避坑不少考过研究生的同学,会在网上晒出自己的考研经验,对于那些压分的学校肯定会讲出来。各大考研论坛上或有以前往届生的经验贴,考生在备考的初期,注意搜集,多看看几个考生的帖子,看看学校是否压分,是否保护一志愿考生等消息。03、查询报考院校的上线人数和拟录取名单,自己判断考生可以直接去你想报考的院校官网上查询历年的上线人数和拟录取名单,自己进行判断。如果往年都有上线人数,唯独某一年没有,那可能就是压分,考生在考研报名的时候就要慎重了。一些考研院校的拟录取名单里大都是调剂生,可能这个学校就是经常刷掉一志愿考生,而倾向于录取调剂生的。这里要注意的是,有的学校无人上线,也有可能是因为报考该学校这个专业的人非常少,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这就需要考生结合历年的报考和录取信息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得到一个科学的结果。当然,那些口碑不错的学校,考生报考的时候就没啥后顾之忧了!也曾有一些学校被指责压分,一路上了热搜,但是报考该专业的也有很多高分考生,这样的话就不能都归咎于学校了,这不能算是压分,只能说是这部分考生没考好罢了。也不排除一些考生拿学校压分做借口,借此掩饰自己考差的事实!如果你打算报考2021年的研究生,你会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是全日制研究生呢?如果你自己本身实力很差,就读的是普通院校,但还是想读研,你会考虑本科院校作为自己的考研院校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该211大学考研压分,文学专业0人上线,双非考生能申请调剂吗?考研初试分数393,能调剂到二区的211大学读研吗?这些条件要满足26岁才准备考研,会被导师歧视吗?到了30岁再考就没学校要了?

为什么考研人都特别害怕那些喜欢压分的学校?

为什么考研人都特别害怕那些喜欢压分的学校?首先搞懂什么叫“压分”!比如某学校某专业要招10个人,全国只有20个人报名。只要从这20个学生中选择过了国家线的前10名同学就可以结束录取工作。但是,为了争取更好的生源,该学校会在自主命题的专业课上,出很难很难的题目。或者在阅卷的时候,非常严苛,尽量压低分数。结果就是一志愿考生分数下降,因为考生专业课分低,总分就低!!这样,该学校就可以把一志愿学生淘汰掉,然后从全国落榜的相关专业的大批调剂考生里,选出自己最想要的10名优秀学生。本来只是20个人的战争,变成了大批人之间的战争。站在这些个高校的角度,提高生源质量是每个招生老师需要做的事儿,无可厚非。站在报考该高校的学生角度,可真是悲催。——本来以为报考冷门高校是做对选择。没想到难度不减反升,竟然要和大批量的调剂生一起pk,上岸机会渺茫。这就是报考喜欢“压分”学校的恐怖所在!你知道哪些学校喜欢压分,不保护一志愿的?欢迎留言!!

不言而出

今年多所学校被爆有故意“压分”的嫌疑,考研真的有“压分”吗?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今年多所学校被爆有故意“压分”的嫌疑,考研真的有“压分”吗?今年考研,似乎不太寻常,一句话,事儿多。先是有考生爆料华东师大有故意“压分”的嫌疑,事情还在调查中;接着有考生又爆料说首都师大也有故意压低成绩的嫌疑。不过,首都师大回应很快,说经过调查,“网传相关言论不实”,“按2018年国家分数线进行测算,我校硕士考生总体上线率高于往年,不存在压分情况”。其实,被考生爆料认为有故意“压分”的院校,并不只是这两所,还可以列出一串名单,都被认为有故意压低专业课的考试成绩的嫌疑。我们知道,政治、英语、数学等科目都是全国统一出题,统一阅卷,而专业课往往是招生单位自行出题,自行阅卷。如果要“动手脚”,的确是只有专业课才有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其他科目不会被质疑成绩,而专业课今年屡屡爆出质疑成绩被故意压低的情况。小编作为考研过来人,对考研有一定研究,相关情况也相对比较清楚。实际上,“压分”的情况,肯定是存在的,这在历年考研以来,实际都有的,但这种“压分”主要是在名校存在,指的是出题比较难,阅卷的标准比较严格。由于名校往往生源充足,竞争很大,对考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要求也较高,所以专业课出题往往较难,阅卷标准也比较严,这样才能有区分度,达到优先人才的目的。这种“压分”,本来是很正常的行为,也是名校的特色和底气;但今年的这些爆料,则是被认为故意压低考生成绩,让很多第一志愿考生无法进入复试,以便通过调剂,招收到更优秀的人才。被爆料的相关学校,是否存在故意,除了首都师大已经回应,其他学校尚无明确回应。调查结果未出,我们也就不主观臆断了。不过,如果真如网上所说,存在大面积的考生不能过国家线的情况,而且是因为专业课分数太低造成,则相关学校应给考生一个合理的说法,给公众一个交代。不过,根据小编的个人经验,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生实际成绩与估分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跨考的考生,由于之前不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及学科思维,自认为复习得很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入门”,考完后感觉很好,但实际的试卷作答显示出比较“外行”,一旦阅卷标准比较严,就会出现得分明显比自己的估分低得多的情况。但,既然有质疑,那么,到底是因为故意“压分”,还是考生自己作答出现问题,这个事情需要弄清楚,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涉及研究生考试的权威性,也才对得起考生的辛苦付出。你对“压分”的情况怎么看?

临人以德

考研:很多院校不公布初试分数及排名,是因为“压分”不敢公布?

最近,刚刚公布了2020年的考研初试线。按照今年的试卷及公布的成绩,总体来看,今年的考研试题难度较大,比较去年有上升,尤其是公共科目考数学的专业,数学三套卷的难度均比去年要大。一直难度很大的数学一,今年难度明显高于去年;数学二的难度也显著提升,有人认为,今年的数学二试卷是最近十年最难的,比2018年还要难;至于数学三,今年的试卷难度也高于去年,但与2018年似乎难度相近。正因为今年试题难度较大,使得很多考生初试分数不太理想,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分数在所报考的院校中,到底排名多少。有了排名,分数相对高的,就可以确定自己进入复试有多大优势;分数不太高的,就可以确定自己进入复试的可能性有多大;分数较低的,就可以早点明确进入第一志愿院校的复试是否无望,以便早点另做打算。然后,遗憾的是,虽然很多院校会公布初试分数及排名情况,包括多数985、211院校,以及很多一本院校,但更多的院校选择的是不公布。这就让很多考生对于报考院校的初试成绩的整体状况并不太清楚,对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不太清楚,这让很多考生很无奈。其实,很多学校不公布分数及排名情况,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现象,这确实是考研中存在的一个有待改进的方面。为何不公布这些信息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统计工作繁重。因为初试从阅卷到公布,时间并不长,时间又往往是在年末,中间还隔着一个春节,各项工作较多,很多学校不太来得及完成统计工作,所以干脆就省去了这项工作。一来二去,年年都如此了。2、生源不太好,分数和排名公布出来会比较难看。有些学校生源不太好,尤其是B区的很多院校,以及A区的一些二本院校的部分专业,因为生源不太好,报考者人数不多,分数较高的更少,这使得分数和排名的统计表很难看,不公布是更好的选择。比如,2019年,某西部一所二本院校的经济类专业,虽专业热门,但报考者很少,计划招生50人,但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仅有10多人通过了国家线,其他名额都需要调剂。这样的实情,不是学校不想公布,而是公布出来实在让人难受,干脆就不公布了 。3、存在“压分”现象,某些科目阅卷标准比较严格,整体分数低,不方便公布。这几年,因为考研热门,不断曝出有些学校故意在专业课上“压分”,目的是尽量接受985调剂生,以求更好的生源。比如,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就被一些考生认为有恶意“压分”的现象。再比如,今年就有很多考生认为宁夏大学故意压分,其中国文学这门专业课考生普遍得分很低,甚至有不少零分和几分的,而普遍的都是60分以下(总分150分),这确实有些蹊跷,让人产生某种联想。总之,每年因为各种原因,有很多学校并不公布初试分数及排名,这并不是好事。从公平、公正、透明的角度说,公布这些数据是很有必要的。希望那些不公布的学校在这个方面做出改进,进一步增进研究生招生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两代情

985高校考研存在压分现象?考生要崩溃 网友:应该不会吧

人的一生,结婚是改变命运的转折点,高考是转折命运的转折点。除此之外,还有研究生考试,很多高考发挥失常的考生刚进大学,心里都想着一件事儿,那就是考研。大学四年里,对考研的信息也是相当关注,一般想考研的学生,都会在大三下半季开始着手准备考研,大四上半季,都蹲图书馆。考研一般在圣诞节前后进行,成绩是在年后公布。今年研究生考试的分数也陆陆续续的公布了,但是,这个分数真的是很让人诧异。因为大多数研究生考试,都是自主命题,除了公共课英语和政治是国家教育部命题之外,大部分的专业课都是学校自己命题,卷子也是本校的老师自己判,这就存在老师手松手紧的问题,有的老师手松,给的分就高,有的老师手紧,给的分数就低。这不能说是不公平,只能说,不能绝对的公平吧。今年考研成绩出来之后,有不少学生在网上“呐喊”不公平。因为专业课的分数给的太低,要知道,专业课满分300分,考研的成败,除了英语过线之外,还有专业课分数的高低。武汉一所985高校的分数就是,专业课给的太低,以至于学生都过不了国家线,这样的话,连调剂都有问题。调剂也主要是过国家线才能行啊。有的学校给的根数很高,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讲到过,有专业课138、139的大神。这就使得这些分数很低的同学,不光上不了报考学校之外,连调剂都没有任何优势。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如果专业课压分,并不是你一个人,大多数报考你学校的同学分数都不高,这就使得学校的线不会太高。千万不要丧气,也许转折就在眼前呢?及时关注学校的动态啊。

好可爱

考研被压分只能吃哑巴亏吗?还真没办法!

虽然各个学校都不承认考研压分,但考研压分一直都存在。考研压分的根本矛盾在于,本科学校不好的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运,地理位置偏僻的学校想通过调剂改变生源。改变生源的最好办法就是刷掉一志愿考生,接收985、211的学生调剂。不管任何学生有质疑压分,只要学校一口咬定没有压分,学生闹多大都没有用。因为改卷的是我,告诉你分数的也是我,复核成绩还是我,我说没有压分就没有压分,你也看不到试卷,你能奈我何?这里不是故意气大家,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复核成绩只算成绩有没有错加漏加,不重新阅卷。这一规定本身没有任何问题。试想一下如果有人高考就差一分进清华,复核成绩要求重新阅卷,对于语文这种答案主观性比较强的科目,阅读给你多加一分,或者作文多加一分,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但是一旦开了先例,谁能保证这里面不会暗箱操作,到时候有几万,几十万的考生要求重新阅卷,那岂不是没完没了了。所以不管是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还是从高考效率的角度来说,复核成绩不重新阅卷,这一规定本身没有任何问题!继续说回考研,就拿这回的宁夏大学来说,你只能说吃难看,但是重新阅卷是不可能的。从维护制度公平的角度来说,重新阅卷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否则其他学校的学生也都要求重新阅卷怎么办?其他学校也存在压分,但压分压到个位数的还是第一次见,我们都知道考研复试有黑幕,但是其他学校聪明之处在于复试刷掉不想录取的学习,而不是在初试的时候就直接压分压到个位数。我们继续往下推演,假设重新阅卷结果无非有两种,第一种重新阅卷之后分数还是2分,4分,8分。不管是不是真的考了2分、4分,外界的舆论肯定是不信的。造成的结果就是今年考个位数的学生没有学上,明年宁夏大学没有人敢报。第二种重新阅卷之后承认有压分,这种结果就更严重了,从阅卷的老师到招生办的老师,上到校长,这些人一个都跑不掉。除此之外还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只是可怜了这些学生了!

大阴解之

今年考研,为何很多考生都说考研压分?网友:分数低了找个台阶下

什么是考研压分,就是考研的科目中,故意压低分数,然你上不了线。那么压分和试卷改得比较严格还是不一样的,压分是,本该你靠100分,故意给你打一个60分,而试卷严格,那不叫压分,那是该给的一定不给,而改得比较宽松的是该给不该给的一定给一般考研分为政治,英语,数学等公共课,以及专业课。一般公共课,答案很标准,而且是全省统一改卷,基本上不存在压分情况,因为这个也很难操作,但是专业课因为出题改卷都有所在大学的的个别老师来控制,这个就很难说了。而实际上,北京上海地区的公共课成绩明显低于中西部高校。是试卷改得比较严格,而不是压分。比如你能考140分,但是只靠130分,这不叫压分。考研压分 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所有的文科类专业都存在,虽然很多高校否认压分一说,但实际上,由于文科专业课没有标准答案,从阅卷者的角度来说,我按照自己的的专业任意发挥评判学生试卷,标准是统一的,也是公平的。为何理工科压分很少呢,因为理工科有非常标准的答案,什么步骤什么结论给多少分,这个非常公平,基本不会压分,也无法压分。但是文科,因为没有标准答案,而且考研试题基本都是问答题,这个我可以说你回答的很好,也可以说你回答得不好。比如宁夏大学,中国文学,普遍得分是50分一下,而且很多个位数的分数,这说明这批考生能力太差了?显然不可能,这个分数也不服从合理的分布啊,都是中国人,辛辛苦苦准备一年了,就考几分?而且中国文学试题都非常简单,我相信随便一个人复习三天,考个80分是没有问题的,很咱们中学考历史地理一样,靠前突击一下绝对没问题。但是成绩显然很糟糕,明显是压分了。截止目前,宁夏大学三次回复质疑,显然他不论怎么说,压分是百分百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看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因为其他高校压分,压个一二十分已经很严重了,而宁夏大学不是腰斩,而是直接斩到了脚脖子,让这些考生欲哭无泪,调剂都没机会。也有个别考生呢,本来考研是随大流,成绩很糟糕,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也说压分了,这类人不少,其实和高考一样,比如去年数学,都哭诉说数学太难了,太难了,最后呢,满分的一大群,显然是学渣为了找客观原因而已。当然,不少高校压分,尤其是人文社科这些专业课,也说不争的事实,另外不少名牌大学,专业课本来就很难,比如清华北大人大等,他们的专业课吃高分非常难。比如深圳大学关于压分的说明,其实深圳大学也压分了,不过压得不明显,每个人扣你一二十分,没有像宁夏大学那么狠。压分,这类大学太害人了。我们期待对宁夏大学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大名府

考研真的存在专业课压分现象吗?压分对考研成绩有多大的影响?

考研初试成绩出来后,经常会听到考生抱怨专业课实际成绩和估分成绩会差十几分,成绩肯定被压分了,尤其是专业课比预估的低了很多。那么专业课的压分现象是否存在呢?什么是“压分”?压分是指你所报考的学校所在省或是学校的老师在评阅试卷时,可能会要求比较严格,就像一本院校与二本院校对学生的要求就不一样。压分现象常出现在北京等热门的高校,但影响不会很大,它的存在是有一定原因的。一、压分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地域:即所谓的大家常说的旱水区。旱区就是阅卷打分会比较严格,水区就是阅卷打分比较松一些。传统的旱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传统水区包括:陕西、四川、广东、安徽、福建、河南、河北、东北三省;传统的不旱不水有:湖北、湖南、山东。2、院校:有的学校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的初试成绩阅卷不会很严格,考生都想自己能考一个高分,建议提前会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二、压分对考研结果的影响1、不可否认,压分可能对调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如果是地区压分,在一些院校的选择上就会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一种是院校压分,特别是学习比较好的考生报考名校的考生,再次选择学校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专业课分数线不够而失去一些机会。2、压分对考研结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同一个地区阅卷标准和尺度都是一样的,如果严格都严格,如果宽松都宽松,大家都一样,就看谁能考的更高,优中选优的考试,压分是所有人共同面对的问题。三、正确看待考研压分现象1、很多时候考生看到成绩后出现误认为压分的情况,其实是自己对自己的成绩过高的评估了,这种情况可以理解;2、压分现象确实存在,但是只要是和你考相同学校的考生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对报考同一所学校的考生而言没什么影响;在同一个地区阅卷标准和尺度都是一样的,如果严格都严格,如果宽松都宽松,大家都一样。3、如果考生没有进入所报考学校的复试,那么该学校的压分将会影响考生的调剂,这时候就看谁能考的更高。4、对于所有人来说,压分的标准也是相同的。实力才是硬道理,无论报考哪个学校,只要自己尽最大努力,即使有影响那也是对别人而言。说到底还是在于自己,只要你足够优秀,完全不需要担心压分的问题。通过“压分”这个现象让我们思考的不是去抱怨和忧虑,而是更加踏实地复习准备,真正学懂弄通。我相信一份思路清晰,紧扣得分点的考研答卷拿给任何一个老师看,也不会给我们刻意去压低分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