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黑话”大盘点,听不懂都不好意思跟其他人打招呼!皆入于机

考研“黑话”大盘点,听不懂都不好意思跟其他人打招呼!

前几天,我们考研人上热搜了。女生怕在室内背书影响他人,于是到寒冷的室外路灯下专注背诵。这一定是位善良的仙女~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21考研党在摩拳擦掌、加足马力,准备最后冲刺的同时,也有不少22考研的小可爱们早就已经开始为明年准备了。考研的过程,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受熬夜加秃头的双重折磨。如此痛苦的过程,应该谁都不想再经历第二次吧!22考研的小白们快上车,大哥带你看看专属考研的“黑话”,看完这篇秘籍,你就黑白通吃勇往直前所向披靡!黑话1旱区/水区你的研友说:“xx大学千万别考,那可是大旱区。”这时你心里:旱区?干旱?那没事吧,正好我也不喜欢下雨,有水喝就行了。这话咱千万别说出去,乖,丢人。由于各个地区判卷标准不同、当地政策不同以及其他种种因素,造成旱区水区之分。旱区是判卷较为严格的地区,水区则是判卷较为宽容的地区。下面是网友整理“江湖传闻”中的旱水区:极旱区:浙江大旱区:北京、天津、福建、江苏旱区:上海适中区:湖北、广东小水区:山东、安徽、甘肃、湖南大水区:陕西、河南、四川、辽宁、吉林、江西、广西、内蒙、宁夏、新疆、河北、山西、重庆玩命水区:云南、贵州、黑龙江、青海、海南神秘区:西藏不过也不要太紧张,因为同一个地区阅卷标准肯定是一样的,所以也是相对公平的。安心备考就好啦~黑话2学硕/专硕考研小白可能会听到许多传闻:千万别上学硕,考上了就是写论文,没出路!专硕要工作经验才能报!nonono学硕与专硕没有好坏之分,主要取决于自己日后的发展方向,所以考研党们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啦~专硕和学硕主要有以下几种区别:专硕学硕多考英语二多考英语一学制一般2-3年学制一般3年主要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主要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注意:一般学硕可以调到专硕,专硕不能调剂到学硕。黑话3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也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如果是上班族想要提升自己学历或者想要向新的领域发展,可以选择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有两种报考方式:①同等学历申硕(单证);每年5月份考试;②12月统招在职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旅游管理硕士MTA、工程管理硕士MEM、金融硕士MF、教育硕士及体育硕士)。偷偷告诉你,相比“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标准相对宽容哦~黑话4定向/非定向定向研究生又称定向培养研究生,指由国家按照计划招收,在招生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非定向研究生是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大多数考生都是属于非定向研究生滴。今天先给你们透露这么多吧!天机不可多泄露,你们也可以自己去探索。有了“秘籍”,再加上你的努力,那简直马上就要到达巅峰。"黑话"在手,还怕对手?今日内容2018(英语一)- TEXT 2真题词汇【01】disapprove不赞同,反对【02】implication 含义,暗示【03】Millennial千禧一代【04】filter (消息,信息等)慢慢传开,走漏,泄露【05】platform 平台【06】literacy 有文化,读写能力【07】campaign 运动,活动【08】critical 紧要的,关键性的【09】fake 虚假的,伪造的【10】giant 巨头,大公司【11】cyberspace 网络空间【12】focus-group(代表公众的)焦点小组(选各自阶层,讨论某专项问题;所得的信息常为市场调查人员或某政党所用)【13】verify核对,核实【14】cross-check 核对,核实;交叉检查【15】perspective(思考问题的)角度,观点,想法【16】bias 偏见【17】assume 开始承担(责任)【18】reliance信赖【19】engagement参加,参与【20】intimately 亲密地,,密切地【21】immediately 立即地,即刻地【22】projection体现【23】conscious 慎重的,有意的【24】misinterpretation错误理解【25】exaggeration夸大【26】indicate 表明【27】counteract 抵抗,抵制【28】reveal 展现,显露【29】discipline自制力真题短语【01】beef up加强;改进;充实【02】presidential campaign 总统竞选【03】media giant 传媒巨头【04】skillful at ……方面技巧纯熟【05】be open about 不隐瞒,对……开诚布公【06】assume responsibility 开始承担责任【07】seek out 找出,找到【08】reliance on对……的依赖【09】political engagement政治参与【10】conscious of 对……留心【11】pass along传递【12】top reason 首要原因【13】lie in在于【14】in other words 换句话说【15】editor in chief主编

黄飞鸿

考研为什么叫“上岸”?很多人考研学子都经历过海蜃盛楼的绝望!

考研成功为何叫“成功上岸”相信很多考研的学子都会懂得“成功上岸”的含义,尤其是那些为了名校多次奋战的考研学子,在复试没有宣布成绩的那一刻,谁的心理都没有底,考研初试的高分仅仅让你看到了上岸的希望,没有成功抓住陆地的那一刻,所有的希望其实都是海蜃盛楼,很多人其实已经离岸边近在咫尺,却被一句:你报考的导师名额已满。再次打回汪洋大海中,考研很难吗?只有懂得人才懂,特别是那些经历过多次考研的学子,他们有名校情结,不达目标誓不罢休,有时候考研真得比高考难很多,高考只要你努力考高分就会有回报,然而考研则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越是名校,不确定的因素就越多!很多名校对外的真实招生名额和对外公布的名额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报考名校的学子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咨询收集工作!考研只能做到尽力即可不论是海蜃盛楼还是成功的大陆,只要做到尽力拼搏即可,因为客观因素不被人掌控,只有做好自己才让客观因素变得影响变小,因为部分985和211高校,他们对高分的调剂生非常喜欢,甚至优先考虑调剂生,然后再选择第一志愿的考生,当然排名靠前的985高校大部分都不接受外面的调剂生,他们一般在本校的调剂生中就可以招满,因此如果有目标高校,一定要排除掉各种不确定因素!名校的不确定因素有哪些?其实名校中的客观因素有很多,首先是越好的高校推免生越多,真正留给统考的名额并不多,其次,名校的本科生机会非常多,很多人在本科阶段就走进导师的实验室,因此他们会提前占据优秀导师的招生名额,在复试选导师的时候,他们会提前被导师预定,毕竟名校的本科生科研动手能力远比普通高校要强很多。因此很多考研党会突然被通知,自己中意的导师突然没有了招生名额的尴尬,因此提前打听好信息非常的关键,其次各大名校都有针对本科生的暑期夏令营,造成很多没有保研资格的学生提前和导师相互了解,因此这些考生也会在复试中占据一定优势!当然名校中的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针对本科生出生的歧视,其实越好的高校,越公平,不会有歧视的现象,就像清华大学的学生们说的一样,他们从来不敢歧视他人,因为在清华知道了人外有人,因此清华大学教授团中,其实很多本科出生并不够好,但是他们足够的专注和努力

玉观音

考研的同学注意了!告诉你考研大小年是什么意思

考试难度大、报考人数多的年份称之为大年,而考试难度小、报考人数少的年份称之为小年。考研一年容易一年难,具体来说是奇数年容易,偶数年难。大小年没那么神秘,考研大小年只是命题专家根据往年的考生考试情况,进而做出的灵活变动。当某个学校上一年的题目出得比较难,这样在下一年报考人数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学校考虑到之前出题的问题,根据报考人数来适当降低考试的难度或者在批卷时给适当放水,让更多人能够过线,这有点像经济学上的供求关系变化。121届是“大年”还是“小年”?因为如果前一年某校或某专业分数特别高,当年报考的学生会担心不被录取而纷纷改报其他学校或专业,从而导致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降低。而后一年的考生看到这一年分数低,则都集中到这里来,分数线自然又会升高,以此循环往复。政治和英语的考试难度每年变化都不大,最能区分大小年的是数学。在17年之前考研数学的难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会有一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相对提高。不过从17年开始考研数学的卷面难度突然增大,并在18、19、20年的考试中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这说明考研对于考生的数学要求在逐步提高。倘若20年研究生扩招只是个例,不会保持下去的话,21届考研整体上必然的上是“大年”,其难度只会令人无奈。2历届考研大小年3院校的大小年大部分院校每年报考的人数不会出现大规模浮动,所以院校的大小年情况更多地出现在B区的院校或者一些二线高校。某些院校在当年进行大规模扩招或者新成立某个学院等情况也会导致大小年的状况。17年中国人大在复试时就进行了扩招,许多擦线的学生都幸运地被人大录取。建议大家在进行院校信息的收集时多查阅几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进行分析比较,选最难的一年作为自己考研标准,以免出现报考人数突然增多难度加大导致措手不及的情况。这些你都了解吗?

大败越人

2019考研:考生发邮件联系导师,收到这些回信代表什么意思

近几年,随着本科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职场发展压力也随之增大,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2019年的考研人数达到了290万人,相比2018年增长不少,大家想着可以通过考研深造,提升自身学历,以便将来在职场拥有更大的优势,或者找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近几日,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已经陆续公布,考生也都知道了自己各科的分数,大家根据往年各科的国家线和各个高校本专业的分数线,基本可以预估出能否进入复试环节,而准备复试之前最好是要提前联系自己所报的导师,做好报考和录取的双向沟通,以免出现因沟通不畅而造成的遗憾,错失调剂机会或者报考的导师不合适,而影响整个研究生阶段。要知道,考研选导师是双向选择,考生有选择导师的权利,导师也有选择考生的自由,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提前和导师联系就非常有必要。很多考生目前已经向自己报考的导师发了邮件,而且有不少考生也收到了导师的回信,不同的导师回信的内容完全不同,有的字数多,有的字数少,有的热情幽默,有的平淡客气。下面小新带大家看一看考生们联系考研导师后,部分导师的回信,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导师的性格特征、关注重点、对考生的喜爱程度等等。根据小新的整理共有以下三种类型的回复。01.简单客气型这类导师的回信一般不超过20个字,内容基本为三段式,一是感谢,二是收到并叮嘱好好准备复试,三是祝愿顺利或客气语句。出现这样的回信,一般可能是导师的性格本身就是简单随性,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导师对你的考研初试成绩进入面试不抱太大的希望,或者你进入面试的排名靠后。02.热情留电话型考研成绩出来后联系导师,碰到下面这样热情并留下联系方式的导师回信,首先说明导师性格比较外向活泼,对待学生喜欢多沟通,一般研究生遇到这样的导师都是比较喜欢的。而且导师留下了更进一步沟通的机会和联系方式,说明导师对你的初试成绩和基本情况比较满意,有意争取双方达成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出现这样的回信,考生就暗暗欣喜吧。03.严格考察型考研过后联系导师,碰到这样的导师回信,你就要特别注意和认真对待了,这说明你报考的导师治学比较严谨,而且对带的学生要求严格,希望考生能够了解自己研究的领域 ,并且要求考生提供更多的个人成绩或奖励信息。如果考生遇到这样的导师,在研究生期间应该会学到真材实料,导师对你的历练和考验也会比较多,研究生应该会过的比较充实丰富。至于能不能顺利通过复试,就要看你的真才实学了。以上就是小新为大家整理的考研导师回信的大致类型,当然也会有其他的情况,比如导师介绍自己的招生名额情况、研究方向以确保考生能够知晓并真正喜欢所报考的研究方向。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导师,只要考生的实力过硬,认真准备复试,同时提前联系导师,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就一定能够考研成功。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够顺利上岸,加油!你认为以上导师回信是什么意思?请在评论区交流吧。请关注“小新说教育”欣赏更多实用内容,欢迎点赞、收藏、分享。

恋老症

关于研究生考试的考研调剂是什么意思?调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关于研究生考试的考研调剂是什么意思?调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调剂就是你过了国家线,但是你报考的学校分数太高或者你进去复试但被刷下来了,总之,就是你上不了你报考的学校。怎么办,如果还想上研究生,那就退而求其次,联系一个比自己报考学校差一点的学校,看看它能不能接受,如果能,你就可以去这个学校读研究生了。调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个一定要趁早,分数下来,如果感觉自己分数不理想不能上自己报考学校的话,那就提前联系学校,因为每个学校每年招生名额都是有限制的,联系晚了,说不定名额就没了。而且,联系的越早,越有可能联系到好一点的学校。不用不好意思,很多学校都欢迎你来调剂,因为随着大批博士进去高校,高校老师的水平越来越高,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老师也越来越多,所以很多高校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联系方式好找,去所在学校研究生院查找即可。第二个是如果有熟人的话会方便很多。比如所在学校有你的学长,那联系起来就方便多了,毕竟他已经入学一两年了,对好多事情都了解了。第三个就是专业,调剂的话也应该是同专业或相关专业,跨专业调剂的话可能性太低。第四,如果一切确定了如果让自己选导师的话一定要慎重。我觉得有两点需要考虑,首先就是老师的德,看看那么多因为导师跳楼的博士硕士,是不是有点恐惧,所以选老师首先要考虑德。接下来当然是学术水平了,一般说来,博导比硕导水平要高些。学校主页上的信息只能做参考,因为好多都是老师自己写的,未必像你看到的那样,靠谱的方法是多打听打听,听听研二研三师兄师姐的评价,做到心中有数。大概就这些吧,记着要趁早,脸皮厚些,还是那句话,好多学校都欢迎你调剂。

德行

考研有34所自主划线的一流大学,自划线有什么利弊?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国内报考硕士生,两种划线方式——自主划线和全国统一划线。自划线的高校有34所,全是原985高校,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自划线高校名单表面上看,自划线的高校数量似乎不多,但是,这34所自划线高校生源相对充足稳定,培养条件相对较好,总报考人数约占全国硕士生报考总人数的35%,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复试分数线工作的基本稳定和录取质量。我首先想说的第一个问题,国家为什么设立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划线?教育部按照按照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按照不同学科门类设置了2档复试分数线——A区和B区,即教育发达地区和教育欠发达地区。不过,各分区内招生单位的生源数量和质量确实存在一定差别,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地处B类地区,但是其生源质量远远高于本类地区的平均水平。设置最低分数线的目的本是约束生源差的招生单位的招生行为,但本质是对招生单位自主权限的制约,是貌似公平的不公平政策。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教育部确立了34所高校试点自定复试分数线,这是对国家统一划线政策的重要补充,是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利。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自划线有什么优势呢?34所高校自划线的招生政策突出了高校研究生选拔过程中“确保质量,突出特色”的原则,改变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一刀切”式的分数线划定模式,较好地兼顾了国家基本要求与高校个性化选拔的双重需要,提高了研究生选拔的有效性和切实性。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按照全国统考,这样保证人才选拔的基本标准,复试按照各个高校自主确定考试内容,自主确定差额复试比例,保证有足够比例的考生参加差额复试,改变复试只是走过场的“怪现状”,复试有了实质性内容,可以对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创新意识进行全面和深度考核,高校有了在复试考生中优中选优的可能,有利于高校积极探索多元性、多样化的招考形式。山东大学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自划线高校复试工作先于其他高校进行,对于一志愿报考34所自划线高校但未录取的大量考生,可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参加其他高校的调剂复试,使其他生源不足的招生单位能够尽快调剂到更优秀的考生,增加了考生调剂录取成功的机会。第三,自划线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34所高校并未能很好使用招生自主权。自划线本是给予高校招生自主权的一项举措,但在实施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滥用自主权,个别高校有了自主划线的“自由”,乱使用手中的权利,为 个别“关系考生”降低分数标准,严重损害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是不会使用或者是没有很好使用自主权,个别高校已经习惯了国家划线,缺乏人才选拔的主体意识,缺乏创新人才选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等国家线作为参考”的现象,个别高校还存在“作为自划线学校不能比国家线低”的心理,这些框框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招生单位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进行人才自主选拔,也是对招生自主权的误用。中南大学二是具体招生过程中存在唯“出身论”倾向。目前高校研究生招生中普遍存在“本科出身论”——本科就读高校也成为录取因素。由于划线的自主性,部分缺乏自律的自划线高校刻意通过划线设计,尽量多让本校生上线,有针对性地将来自“985”“211”重点院校的本科生划到线内,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研究生招生选拔过程的“本科出身论”,不但失去了研究生初试成绩的应有分量和“成绩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也助长了选人用人的不良社会习气。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擒凶记

研究生考试考研调剂是什么意思?考研调剂类似于高考平行志愿?

研究生考试考研调剂是什么意思?考研调剂类似于高考平行志愿?考研调剂类似于高考报考的平行志愿。高考是第一志愿滑档,那你报考的平行第二志愿会默认进行下一档的录取工作。考研也是类似的样子。两者的区别一个是一次性报好几个学校。考研调剂是你自己一个挨一个调剂。我说一下调剂成功率高的一些遵循的原则吧!第一、按学校调剂原则。考研是好多同学选择更好学校的一个的方式。好多同学都是热衷于报考985和211高校。因此每年报考985和211高校的同学也非常多,但录取的名额有限,有时候即使你上线了,也不一定会被录取。国家规定的复试线的录取比例大概是1:1.2。可是有些985和211高校的复试录取比例往往要高于这个比例,有的已经高达1:4,甚至比这还高。这不是危言耸听,确实看近年来的考研情况,确实是如此。所以,我给大家讲一些调剂成功的经验。按学校层次调剂递减选择。比如,你报考的是顶尖985高校,你在调剂的时候,那就调剂一些末尾的985高校,或者你报考专业比较冷门的985高校,或者调剂211高校。切忌调剂比自己报考院校还好的学校,这样成功极低。这样以此类推调剂,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高。第二、按地区调剂原则。大家考研报考目标院校的时候,往往热衷于北上广深或者一些沿海城市。这样报名的时候往往容易扎堆,大家都报考一所学校,那样那所高校的竞争就格外的大,好多同学即使上线了,但可能连复试的资格都没有。因此,我建议在调剂的时候把自己的调剂院校眼光往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样调剂的成功率会高一些。再者,因为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B区,国家线的分数往往低于A区,这样大家调剂中西部地区,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调剂的成功率。因此,我觉得大家如果想要有个学校上,那么试着转移一下目光,那样成功肯定很大。可以试试!第三、按时间调剂原则。我再说一次,觉得自己复试困难或者被刷的几率很大,那就要赶紧的选择自己调剂的目标院校,千万不能观望,可能在你观望的时候,好多高校的调剂名额就会满。因此,在调剂的时候,按我的第一条和第二条为调剂原则,抓住最佳调剂时间原则,果断的调剂,这个时间差其实很小,弄不好人家学校的调剂名额一满,即使你考的分数很高,那极有可能会被二战。因此,我建议调剂的考生,一定要抓住这个调剂的时间差,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及时调剂,精准调剂,这样既有个好学校上,也不至于使自己太过狼狈。好了,以上就是我以自己的调剂经验给大家建议,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马陵道

22考研早知道:考研定向和非定向到底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22考研的同学很多都已经在准备的路上了!当然学习之前辽小都还是提醒大家一些考研常识必须早知道!今天来说一下考研定向非定向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小伙伴都不懂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究竟自己如何选择?二者有什么区别呢?1、定向和非定向的概念定向研究生指由国家按照计划招收,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凡属研究生国家招生计划服务范围的用人单位,即高等学校,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国家重点企业(由国家教委会商有关部门确定),由财政拨款的文化、医药卫生等公益事业单位,党和国家机关以及人民解放军对研究生的需求,均可要求定向培养研究生。除上述范围外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不得定向培养,只能由用人单位提供培养费用,进行委托培养。培养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均不得自行扩大定向培养用人单位的范围。定向生在录取前,必须签订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非定向研究生是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非定向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培养,考生的培养费用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因此,考生入学时不需交学费,国家按月发给考生一定的生活费,一般在260元左右。入学时,考生还需将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转到学校,毕业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大多数考生都属于非定向。2、二者的区别(1)培养方向的不同1.定向培养(委培):在录取的时候已经确定了工作的去向。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此类同学是要由考生与招生单位和定向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培养合同书,定向培养费用由定向单位承担,不能享受助学金。定向研究生在录取前,必须签订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如果协议签不上,学校将会取消你的录取名额的。2.非定向培养(自筹):在录取的时候并不确定毕业后的去向。此类同学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其培养费用由报考者自己承担。毕业后再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择业。非定向生培养费一些部分也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在读期间可以获取一些奖助学金。(2)分数的区别国家计划内的非定向研究生一般录取分数较高,而定向就业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相比较低。尤其是选择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录取分数线单独划。比如 2018 年工科国家线要求 A 区 260 分、B 区 250 分,而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 245 分 ,单科无要求。3、二者如何选择?这两种方式对于应届本科生考研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考生可以放心填写非定向就业。但是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却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每年考研不仅是应届生,还有很多已经工作的同学,所以这方面一定要注意!在职人员如果觉得原工作单位不错,并不想改变工作,可以与单位领导进行协商沟通,在获取领导的同意后就可以与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在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回原单位。而且获得的学士学位证书对于在单位的升职加薪也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对于那些对于原单位不太满意的在职人员来说,如果选择非定向就业的话,毕业就不用回到原单位,但是由于你的档案人事等都是在原单位,这时候就需要与原单位协商好,如果公司同意的话就可以直接去学习,毕业后再选择。考研的选择也有很多学问,大家了解了以上定向非定向的区别,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选择,然后再学习考研知识,加油!

大圣不作

考研过了国家分数线,调剂就能走 你真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我们经常听见有人说调剂过线就能走。那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呢?今天我给大家详细的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深意吧。这句话既对又不对。对:是因为在一些特定的专业确实是有这一说法,比如人们常说的四大天坑专业(生化环材),今年调剂就出现了东北的一些学校,这些专业缺人缺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学校直接让老师自己去找人,因为实在没人调剂报他们学校。然后这些老师也只好让自己的学生帮忙宣传,让大家去报名,只要过线就收。不对:首先很多热门专业你是想都不要想的,别说过线了,就是超了几十分也不一定能调剂得上。今年有个985的学生(分数350+)调剂B区的某一高校,直接被拒,面试都没进。还有像什么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那激烈程度超乎想象。现在你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吗?

莲花落

考研有“大年、小年”之分,难度也有不同,今年会是“小年”吗?

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会高低不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大小年”,所谓“大年”就是指某学校或专业在某年内特别火,报考人数特别多,分数线也就水涨船高了,这年就是它的“大年”。而“小年”正好相反,由于报考人数少,分数线降低。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因为如果前一年某校或某专业分数特别高,当年报考的学生会担心不被录取而纷纷改报其他学校或专业,从而导致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降低。而后一年的考生看到这一年分数低,则都集中到这里来,分数线自然又会升高,以此循环往复。考研历史上的大小年先给大家看一下近些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院校的大小年除了整体难度的大小年之外,和大家考研最息息相关的其实是目标院校的报考人数和考研难度。因为即便是全国考研人数再多,只要报考你目标院校的人数很少,那么你录取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不过大部分院校每年报考的人数不会出现大规模浮动,所以院校的大小年情况更多地出现在B区的院校或者一些二线高校。除此之外,某些院校在当年进行大规模扩招或者新成立某个学院等情况也会导致大小年的状况。例如2017年考研中,中国人民大学在复试时就进行了扩招,许多擦线的学生都幸运地被人大录取。建议大家在进行院校信息的收集时多查阅几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选取最难的一年作为自己考研标准,以免出现报考人数突然增多难度加大导致措手不及的情况。大小年之间的具体区别综合而言,考试难度大、报考人数多的年份称之为大年,而考试难度小、报考人数少的年份称之为小年。其中,政治和英语的考试难度每年变化都不大,最能区分大小年的是数学。在2017年之前考研数学的难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会有一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相对提高。不过从2017年开始考研数学的卷面难度突然增大,并在2018、2019、2020年的考试中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这说明考研对于考生的数学要求在逐步提高。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认为2021年的数学会进入小年,考研数学的难度不会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倘若20年研究生扩招只是个例,不会保持下去的话,21届考研整体上必然的上是“大年”,其难度只会令人无奈。但扩招政策持续,21届招生人数能与今年扩招政策下的扩招人数持平或者录取人数下降不大的话,整体上可称“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