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统计及分析(1994-2020)谜中迷

历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统计及分析(1994-2020)

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这一数字比2019年度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了50余万人,增幅超过17%,再创历史新高。从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15年到2019年,考研人数从165万人递增到了290万人,但研究生录取人数才从57万增长到70万,报录比逐年都在增加。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上升,考研热度仍然不减。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2015年出现短暂负增长后,自2016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尤其是近2年,增长显著。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达到341万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长,但是考录比率仍与过去几年差不多,说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录取率有所提高,小编觉得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考生自己的重视,一方面也是国家政策的支持,文都网校小编总结了几点原因,如下:1.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2.考生对专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据教育部文件,今后招生政策将继续向专业硕士倾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在2009年专业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3.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热度逐年升高,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相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加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许多应届生、往届生加入了考研队伍。以上就是文都网校考研小编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情况,简单做的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考研资讯,你记得关注文都网校哦!

中国历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统计表,2019年毕业生达历史新高

高考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1952年开始实行,1965年进入文革时期而中断,到1977年恢复并沿用至今,现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三种形式,中国内地最重要的考试。建国初期1949年的高等学校毕业生为2.1万,到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毕业生为16.5万,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834万,毕业生人数是建国时的397倍,是恢复高考起始时的50倍。1982年毕业生人数为45.7万,比上一年增加了31.7万人,这是因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在冬季考试,在1978年春季入学,1978年考试在夏季,入学在秋季,两次考试仅仅隔半年,而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都在1982年毕业,使得1982年的毕业生人数多。1978年到1998年的这二十个年头里中国的高等教育毕业生,在曲折中增长,特别是1984年到1998年这十几年,除了某些年份较之前小幅度的降低之外,其余都呈现增长现象,由于高等院校的陆续建立或者恢复教学,录取人数在增长,高等教育录取率都在增加。录取人数从1977年的27万增长到1998年的108万,录取率从1977年的5%增长到1998年的34%,有些年份录取率还高于34%。从1998年开始,中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逐年增长,从1998年的82.98万直线上涨到2019年的834万,在这短短的二十一年的功夫里涨了10倍,还在保持增长的趋势!在线高等教育的录取率已经达到了75%,比1998年翻了一倍多,比刚恢复高考的那时候的录取率翻了十五倍。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使得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这也是考研人数逐年递增的一个重要原因。高考录取率那么高,本科含金量在下降,为了提升自己的含金量,很多考生选择了考研,而考研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招生人数也在上涨,当前几年里,硕士研究生毕业还是有优势的,不过过不了几年硕士学位含金量也将下降,不再吃香。毕业生上涨,参加今年研究生考试的数量依旧会是上涨趋势,毫无疑问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将突破300万人,依旧是一个很严峻的形势,参加2020年考试的考生更应该加把劲,努力学习,考研不像以前那么好考了,不再是随便突击三五个月努力就能轻松考上的了!

且然无间

2019年考研人数达290万,增幅21.8%,近10年中增幅最大一年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90万,较2018年238万,激增52万,增幅达到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而今年有很多院校也陆续公布,今年考研报考人数又有所增加,那么历年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都有多少呢?且看下表:历年考研人数与录取统计

红谷子

报考人数超1.2万,扩招35%,这所省属高校历年考研报录比统计!

↑↑↑更多院校报考数据及考研干货资料点我的头像到主页查看领取!更多院校报录比数据,点我的头像发送私信:报录比,可查看目前更新的高校报录数据。今天我们来看看浙江的一所省属高校,虽然不是985、211,但是报考热度也非常高,这所学校就是——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浙江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浙江工商大学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统计学进入A类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学科进入B类,评估结果位列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前列。浙江工商大学近几年也是考研热门院校,2020年报考人数破万,达到12518人,2019年报考人数9787人。2020年录取总人数2119人,与2019年录取1573人相比,扩招546人,增幅35%。根据2020年的报录数据来看,浙江工商大学热门专业有:财务与会计学院会计硕士全日制,报考人数966人,一志愿录取76人,最低分211分,最高分236分,报录比13:1;法学院法硕(非法学)全日制,报考902人,上线185人,录取62人,最低分351分,最高分412分,报录比15:1;MBA学院工商管理非全日制,报考903人,上线157人,录取152人,最低分174分,最高分230分,报录比6:1;金融学院金融专硕全日制报考896人,上线62人,录取51人,最低分343分,最高分396分,报录比18:1;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全日制报考763人,上线95人,录取57人,最高分412分,最低分352分;报录比13:1;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报考581人,上线51人,录取46人,最高分365,最低分325分;报录比13:1;财务与会计学院会计学(学硕)报考549人,上线64人,录取25人,最高分412分,最低分369分,报录比22:1。以上这7个热门专业总报考人数达到5560人,占总报考人数的44%。除以上专业外,报考人数大于300人的热门专业还有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国际商务;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非全日制)。相比这些热门专业,还有相对好考的专业比如:浙工商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力也还可以,而且报名人数相对少,共报考262人,上线123人,最终录取71人,报录比不到4:1,属于报考性价比较高的专业。食品与生物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报考140人,上线66人,录取60人,最低分272分,报录比2:1;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全日制,报考104人,上线41人,录取41人,过国家线即可进复试,报录比不到3:1;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全日制,报考193人,上线93人,录取65人,报录比不到3:1;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的物流工程与管理全日制,报考118人,上线70人,录取51人,最低分176分,报录比2:1。以上这几个专业是相对报考人数少,录取人数多,上线率高,录取率高的专业。下面是浙江工商大学2017~2020年四年的报录比数据。浙江工商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统计表浙江工商大学2020年硕士接受调剂的专业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统计表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统计表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统计表更多院校报录数据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小编哦!往期干货文章:突然停招!变相劝退?人大最新通知:新传专硕全日制只招推免生!扩招超千人,增幅达46%,宁波大学2020年硕士报录数据公布!近8年国家线涨降趋势!考研要考多少分才有戏?这些专业线年年涨1.9万人报考,扩招近千人!被戏称为“大三本”的985,低调有实力

采蘑菇

2020年考研预报名开始,看看往年各省报考人数,估计今年依旧火热

从9月24日到27日,考研学子们除了学习,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做,那就是考研预报名。预报名和正式报名的效果一样,只要缴费成功,就可以专心投入复习中。不过第一天报考的人数太多,直接导致网站的崩溃。照现在的趋势看,2020年考研的报名人数会继续增长,预计突破300万,甚至达到320万人左右。2019年考研的热度就引起人们的关注,报考人数达到290万。而且人数的增幅非常大,比2018年直接增加了52万人。现在的就业压力依旧很大,所以越来越多大学生想要通过考研,提高学历。第一可以暂时继续留在学校读书,享受读书的时光;第二,还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硕士毕业后的发展前景会更好;第三,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致力于科研和学术研究。所以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一定会继续增长,即使增幅没有2019年大,也有望达到32万人。我们可以来看看往年的各省报考人数,这份表格中统计了2015年到2018年的数据,一些省份数据缺失,暂时就不考虑在内。从这份表格中,可以看到考研报名人数的增长趋势,还可以看到哪些省份的报考热度高。各省份报名人数呈增长状态从2015年开始,各省份的报名人数都在不断增长。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提升学历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考研报名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状态,一些省份的增幅更是非常明显。比如四川省,2015年的报名人数不到六万人,而2018年的人数已经达到12万人,2019年差不多是14.2万,估计今年的增幅依旧不小。高考大省也是考研大省在这份表格中可以看到考研报名人数多的省份也是高考大省。河南的高考报名人数一直比较多,到了考研的时候,人数也非常多,2018年一共有18.6万人报名,2019年更是达到23.3万人,河南的考研竞争压力依旧很大。山东教育水平比较高,学霸比较多,高考的竞争压力也比较大,到了考研的时候,报考人数更是排名第一,2019年的报名人数达到25万人。其他考研报名人数多的省份同样有这个规律,无论高考还是考研,学生的压力都不小。高等教育发达的省份报名人数多应届生主要是考研报名的主力军,所以高校所在地也成为重要影响因素,高校数量多,考研报名人数自然也就比较多。就比如北京,高考的竞争压力并不大,但高校数量多,大学生数量多,想要考研深造的人自然就不少。总的说来,很多省份的考研报名人数都比较多,2020年报考依旧火热,人数预计会继续增加。不过考研学子不要担心忧虑,只要自己努力奋斗,踏实备考,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努力。最后预祝考研学子成功上岸,实现梦想。

赵夙

直戳!2021考研最新报录比更新(77所官网报录比信息汇总)

报录比信息汇总来了,没有比这个更详细的了。报录比是指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反应了一个学校的热门程度,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查,今天小鱼学姐教大家如何搜集报录比信息,不同学校报录比公布的网址是不同的,主要有两大类。手把手教你查报录比~其一、在研究生院里面搜索:XXX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工作/招生就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在招生信息里面一条一条的看。注意很多学校会定期更新网站信息有可能会被删掉,所以一定要截图保存。如图:上海师范大学报录比其二: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搜索:XXX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意不是XXX大学研究生院,这里大多数学校虽然有招生简章和一些考研信息,但是不全面,还是要到招生信息网去查询,报录比和复试分数线都有。)下面以上海大学为例一起看看怎么找到正确的网站。打开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信息查询或者报考指南-历年数据统计最新报录比信息汇总: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报录比:http://yjsc.shnu.e.cn/da/c0/c17206a711360/page.htm上海财经大学报录比https://gs.sufe.e.cn/Home/NewsList/157上海理工大学报录比2017-2019http://www.kaoyan365.cn/uploadfile/2019/1009/20191009115704284.pdf上海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http://yjszs.shu.e.cn/info/1080/4712.htm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2019年报考录取数据:https://gs.sufe.e.cn/Home/NewsList/157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2019年报考录取数据:https://yjszs.ecnu.e.cn/system/yjszswxx_detail.asp?id=201906132018018916262410759复旦大学2010-2018年报录比:https://gsao-old.fudan.e.cn/1788/list1.htm上海交通大学报录比2004-2019:https://yzb.sjtu.e.cn/xxgs1/lssj/wnbklqtj.htm中国石油大学2020年报录比:http://www.kaoyan365.cn/uploadfile/2019/1126/20191126071335411.pdf中国石油大学报录比统计:http://zs.gs.upc.e.cn/wjlq/list.htm湖南大学报录比2013年-2019年http://gra.hnu.e.cn/zsxx/sjtj.htm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报录比:https://yjsc.hunnu.e.cn/info/1029/8665.htm北京林业大学报录比:http://img1.kybimg.com/ohr/2019/06/20/202433_5d0b7b01c4295.pdf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录比汇总:https://yjs.cueb.e.cn/zsks/skzl/index.htm北京航空大学2002-2019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统计:http://yzb.buaa.e.cn/wnzx/lnlqtjxx.htm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2017-2018年:http://yz.bnu.e.cn/detail/b1550f79中央财经大学报录比信息汇总:http://gs.cufe.e.cn/zsgz/bktj.htm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http://pgs.ruc.e.cn/xgxz.htm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报录比信息汇总:https://zs.bisu.e.cn/col/col6207/index.html北京科技大学报录比:http://yzxc.ustb.e.cn/html/1//166/167/183/947.html中央民族大学报录比https://grs.muc.e.cn/yjsyzsw/info/1064/2256.htm北京邮电大学2015-2019年报录比:https://yzb.bupt.e.cn/list/list.php?p=3_10_1云南大学报录比:http://img1.kybimg.com/ohr/2019/06/26/182834_5d1348d24836f.pdf华南理工大学考研报录比:http://admission.scut.e.cn/17541/list.htm深圳大学报录比https://yz.szu.e.cn/info/1041/11011.htm南开大学报录比:http://yzb.nankai.e.cn/2019/0628/c5510a183176/page.htm东南大学报录比信息汇总:https://yzb.seu.e.cn/6675/list.htm江苏大学报录比:https://yz.ujs.e.cn/info/1014/1827.htm西南财经大学报录比查询:http://yz.swufe.e.cn/chaxun/yzbwww/tjss/ss_search.asp青岛大学报录比:http://www.kaoyan365.cn/uploadfile/2019/1010/20191010110233637.pdf山东大学报录比:http://www.yz.s.e.cn/bkzn/ssblb.htm山东师范大学报录比:http://www.yjszs.sdnu.e.cn/wnsj/zyblqk.htm中国海洋大学报录比http://yz.ouc.e.cn/5924/list1.htm华侨大学近十年报录比:https://yjszs.hqu.e.cn/info/1013/1618.htm宁夏大学报录比:https://kdocs.cn/l/sJqH3m6PN兰州大学报录比2012年-2019年http://yz.lzu.e.cn/lzupage/B20160906111049.html西北师范大学http://yz.kaoyan.com/nwnu/baolubi/厦门大学2014年-2018年报考录取数据:https://kdocs.cn/l/scEc5svz8福建师范大学报录比:http://yjsy.fjnu.e.cn/4227/list.htm福州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统计(分专业):http://yjsy.fzu.e.cn/html/zsgz/ssyjszs/jqtg/2018/07/10/02eeb85f-0ec5-47fc-8191-458cccc3d35f.html武汉大学报录比信息汇总:http://210.42.121.116/wdyz/index.php/index-show-tid-16.html湖南大学报录比http://gra.hnu.e.cn/zsxx/sjtj.htm国防科技大学报录比信息汇总:http://yjszs.nudt.e.cn/pubweb/homePageList/recruitStudents.view?keyId=25郑州大学报录比信息汇总:http://gs.zzu.e.cn/zsgz/xxfw.htm江西师范大学报录比信息汇总,真题下载:https://hisdata.jxnu.e.cn/西藏大学2016-2019年报录比:http://yjszs.utibet.e.cn/content/detail/3/39/0.html中南财经大学2014-2019年报录比信息汇总:http://yzb.zuel.e.cn/4637/list.htm大连理工大学报录比:http://gs.dlut.e.cn/yjszs/fwxx/sslnbmlqqk.htm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2019年报考录取数据:http://yz.xjtu.e.cn/info/1090/1947.htm西安邮电大学报录比http://gr.xupt.e.cn/info/1133/4857.ht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http://yz.kaoyan.com/xauat/baolubi/西安电子科技大学http://yz.kaoyan.com/xidian/baolubi/东华大学报录比:http://yjszs.dhu.e.cn/lqbl_8883/list.htm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情况统计表2010-2019年:https://yz.jnu.e.cn/1e/60/c697a7776/page.htm云南大学报录比2019年:http://www.grs.ynu.e.cn/info/1008/3119.htm云南大学报录比2018年:http://www.grs.ynu.e.cn/info/1008/2793.htm华中农业大学报录比:http://yjs.hzau.e.cn/zsgz/kyzl.htm中国地质大学报录比http://yz.kaoyan.com/cug/baolubi/浙江大学报录比:http://grs.zju.e.cn/yjszs/redir.php?catalog_id=131825浙江工商大学报录比10-19年:http://yjszs.zjgsu.e.cn/List-21.html南京邮电大学报录比13-19年:http://yzb.njupt.e.cn/7814/list.htm南京农业大学报录比:http://grasch.njau.e.cn/info/1066/3757.htm南京大学2015-2019年报录比https://grawww.nju.e.cn/912/list1.htm南京林业大学2012-2019年报录比和复试线https://gsnfu.njfu.e.cn/zs/type.asp?id=437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2018年报考录取数据:http://yz.snnu.e.cn/xxcx/lnfsx.htm东北大学报录比:http://yz.kaoyan.com/neu/baolubi/中国医科大学报录比:http://www.kaoshidian.com/kaoyan/school/admit/113.html电子科技大学报录比:http://yz.kaoyan.com/uestc/baolubi/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2018年考研报录比:

凤凰台

290万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会有200万人成为陪跑大军吗?

近几年考研人数增长率近乎直线上升,报考人数年年创新高,2019年更是达到290万。为什么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呢?在18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中,238万考研人,应届考生131万人,比17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17年增加19万人。往届生报考占比将近50%,其中除了应届毕业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在职工作人员参加考试。对在职人员来讲,考取双证不必脱产学习,充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对于应届大学生来说,同样更多的考生选择考研,想要通过这一次考试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或者追求自己喜欢的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亦或者有一部分学生也根本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知道毕业之后做什么,就盲目随大流加入考研大军,暂时逃避就业压力。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下图为河北省历年男女生考研人数对比图:290万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据可靠数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达到88.4万人,其中博士生9.4万人、硕士生79万人。79万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当中,包括推免生,而且近两年推免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上涨,尤其是名校。据统计,18年部分双一流高校的保研率甚至超过50%。这也就导致复试差额比增大,2:1、3:1都很常见,甚至达到10:1、30:1,竞争激烈!下图为2002-2019年考研人数与录取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几年考研报录比将近4:1,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估计,今年录取人数72.5万,也就是有200多万考生遗憾落榜。当然,这290万考研人,也是有“水分”的,为什么这么说?290万只是统计的网上报名人数,实际进行现场确认,走进考场的并没有这么多,能够坚持考研试的,最终能上线的,其实可能也不到100万。比如,根据目前云南大学统计数据,全国报考云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生共有19390人,按照往年“国家线分数线测算”,我校今年上线考生达6600余人,也就是说上线率32%。下图为部分高校2019年报考人数统计情况:比如南京大学,计划招生5400人,其中推免占2000人,也就是说在不扩招的情况下,2.7万统考生竞争3400多个统考名额;再比如厦门大学,19考研共计有26760名考生通过网报系统报考厦大,根据厦大招生简章来看,计划招生人数是5000人上下,其中还有1400多人的推免生,这么一算统考生的报录比将会达到7:1。为什么这么多人成为炮灰?除去那些盲目随大流,报过名之后放弃考试的,我们说说那些努力了却依然失败的考生,为什么?或许从一开始当你做选择开始就注定要失败。有很多考生在考研择校时根本没有任何概念,甚至不知道考哪所学校,朋友考哪里我就考哪里,或者一心执念要考名校。当你没有真正考察随便做选择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这将是一场失败的考试。那些考研失败的过来人总会跟学弟学妹们说“选择大于努力”,殊不知选择也是努力的一部分。择校时,我们要综合考虑:招生人数(除去推免外)、复试分数线、专业分数线、报录比、历年复试差额比(多少人进入复试,最终刷掉几个录取几个)、是否提供参考书、是否有认识的学长学姐或其他熟人等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最终定下来的学校一定是那个考上几率较大的。小编在这里也祝愿所有的考研学子都能慎重选择,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加油!

海之魂

2019年考研报名已经开始,考研报考人数会是多少呢?

昨天,2019年考研网上报名开始,具体时间是2018年10月10日至31日,希望今年考研的同学们不要错过。接下来是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的时间在2018年12月14日至24日,初试时间定在12月23、24日。又到一年考研季,考研的热度估计依然不减,我们来看看近些年考研报名的人数统计。通过上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到:(1)近三年考研报考人数持续增加考研报考人数在经历了2014、2015年的低谷后,在2016年强势反弹,考研报考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77万人,同比增长率7.34%。随后在2016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突破200万大关,达到201万,同比增长率也达到两位数,为13.6%。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历史新高,为238万,同比增长率18.4%。(2)考研报考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到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经历了两次低谷,一个是2008年,一个是2014、2015年,其他年份全部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增长的绝对人数最多的是2018年,达到37万,其次是2017年的24万、2005年的22.7万,减少的绝对人数最多的是2008年,报考人数比2007年减少8.2万。(3)报录比总体趋势是下降的总体来看,从1995年到2018年,报录比整体是呈下降趋势的,2000年以前都是4以上,2001-2014年大概在3-4之间,2014年后大部分都在3以下了,这说明考研的录取率是逐年提高了,简单的说现在考研比以前相对容易。这里我们要注意区分下录取率和报录比。(4)录取人数总体上涨从历年考研录取的绝对人数来说,几乎每年的都是上涨的,即使在考研报考人数减少最多的2008年,录取人数也比上一年增加了2.5万,2017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0.5万。但是有个例外,2016年考研录取人数仅为51.7万,比上一年少了11.3万,减少的幅度非常大。看完以上历年考研报考人数相关数据,你觉得今年考研报考人数会增加还是减少呢?欢迎在留言区参与评论。

无道

2020报考人数多达341万人,未来还会增加吗?

2020年全国的报考人数多达341万人,各省的研招报名人数出现大幅增加。北京的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有42.5万考生报考北京市研究生招生单位,相较于去年增加了11%,在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中约占12.5%。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十七个北京招生单位,报名人数过万人。近年来的报考人数一直在上涨,多达341万人数当中,主要有两个来源的人群。1、本科应届生本科应届生是每年报考人数比例最多的人群,他们就是2016年进入大学的本科生。2016年,参加全国高的约为940万人,总共录取了705万人。这当中大概有一半是本科生,算下来,那年大约有350万人进入大学进修本科课程学习。随着2016年本科应届生的毕业,他们成为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的主要来源。现在还没有具体数据做出统计,但根据历年考研的统计估算,预计有200万的考生是应届本科生,大概占报名人数的60%。2016年有大约350万人进入本科院校深造,而2020年竟有200万人参加考研,除去推免、保研的学生(12-15万人),以及出国留学读研的学生(30-40万人),也就是说,应届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当中,有大约70%的人都是愿意参加考研的,可见考研的火热程度。2、二战三战的考生二战三战的考生同样是组成今年考研大军的重要部分,预计有140万人左右。这些考生其实就是往届的本科生。而往届报考人员都有140万人之多,足以说明,近两年的考研难度确实比较大,竞争过于激烈,考研失败的人员很多!同样也说明,考研对很多人来说是求学路上的必经之路,他们不惜二战、三战甚至四战考研! 2020年考研的火热程度,远比以往要更加激烈,那么这种趋势未来还会增加吗?我们通过下图进行分析上图是近十年来考研人数的汇总统计,可以看出除了14年、15年人数的下滑,其他几年的考研人数都是在不断上涨,每年都有人吐槽考研的试题过于变态,但是报考人数却越来越多,竞争难度越来越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的考研人数很有可能会增加的,毕竟考研成功上岸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收获。考研人数今年竟然突破了300万达到了341万,未来会不会突破400万、500万,成为人人都会选择考研的一种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李筌

为什么每年几百万人考研?原因:找工作太难!

我们都知道,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激增,今年更是达到了290万之巨,那么为什么有这多人人争相恐后想要考研呢?仅仅是想要提升学历吗,其实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选择考研除了提升学历和名校情结之外,还有一个严峻又无奈的问题:找工作太难了!根据数据显示,考研热潮和就业形势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选择考研就是为了规避当前的就业压力首先我们看几组数据:1.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90万,较2018年的238万,激增52万,增幅高达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2. 教育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将继续扩大。3. 以下是中公教育统计的历年考研报考人数及录取统计表4.以下是腾讯网调查“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数据柱状图,可以看到有超过87%的大学生考研原因是因为“本科毕业还不具有竞争优势,考研有利于更好的就业”5.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60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80万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99万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人;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56万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95万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820万人。6.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预算,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约能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9%的话,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00-900万左右。事实上从2013年起我们国家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1200万个且该数字依然在不断增加。似乎看上去大学生的毕业人数要远小于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也曾在2018年12月份透露出,整个就业市场的求人倍率连续保持在1.2以上,就业岗位数大于求职人数,应该说高校毕业生可以有比较多的岗位选择。似乎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很困难是吗?所以在开始探讨前,我们还要确定一个就业“难”的概念:找工作并不难,我们国家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足够覆盖到几乎全部的大学毕业生。民企每年也会提供庞大数量的就业岗位。但是,大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却非常难。我们来看一下大学生的就业要求:1、专业对口,2、薪资可观,3、福利待遇好,4、工作轻松或者至少说不太累,5、工作体面。其中薪资是否可观以及工作是否体面是决定大学生选择职位时放在第一梯队考量的因素,北上广深的持续火热让大学生选择扎堆进入一线城市,而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要远高甚至几倍于二线三线城市,一线城市每个月的房租就要吃掉工资的一半,再加上其他开销,工资所剩无几,因此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非高工资不去,很大原因并非好高骛远,而是要最起码能支撑得起日常的开销。工作的体面也是深深驻扎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渴求,一份体面的工作不仅让我们自己说得出口,也是能让父母们在交谈时自豪的说我家孩子在哪哪工作的谈资。但实际上,据新浪网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各城市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上,北京平均薪资率先领跑全国,居于第一名,毕业生薪资为7114元;上海市平均薪资紧随其后,毕业生薪资为6662元,居于第二;深圳毕业生平均薪资为6231元,位于第三,毕业生平均薪资在5500以上的城市有杭州、宁波、东莞和广州。从整体薪资水平来看,南方毕业生平均薪资均高于北方,长春、哈尔滨、沈阳毕业生薪资相对略低,平均薪资为4294元、4277元、4259元。看上去工资还可以,但这只是没有去除掉日常开销的薪资。以北京为例,接近东五环的42平房间月租约为4800,四环以内没有一间低于2000块钱的单间。西城区最便宜的单间为2600元,8平米的蜗居,西城区的一室单间则要4900一个月,还是1980年建造的老破小房间。那么我们刨除房租、吃喝、娱乐以及其他必要开销,能拿到手的微乎其微,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就业后还要负担房贷车贷等。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我们不想在大学一毕业就要面临这样的就业大潮,承担如此高的就业和经济压力怎么办?答案就是考研、公考、创业创业因为大学生毕业后没人脉没资源没经济没经验的原因很难成功,事实上每年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也并不多,成功者更是寥寥无几,在此我们暂将其忽略。那么就剩下了考研和公考。而公考在我们中国人的心底根深蒂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和亲人,一直在教导我们一定要找一份铁饭碗的工作,有了铁饭碗就有了房子车子和家庭,有了铁饭碗就等于有了一切。当然我们要理解这种思想,但在反腐 倡廉的今天,公务员的铁饭碗属性也有所下降。在这里我们探讨考研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公考上岸本质上也属于就业的一种形式,在此我们同样不做讨论。最后就只剩下了考研。大学生选择考研的目的有很多,除了规避就业压力之外,还有更换专业、提升学历、进入名校、迈进更高的平台等等。而且考研,是除了高考之外,最公平的也是最快捷的改变人生的方式之一。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你很难再找到这样一个努力奋斗一年,就可以极大甚至彻底改变人生轨道的机会。考研成功,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层次更高的圈子,接触到了更优秀的人群,获得了更广在资源,同时还规避了当年的就业大潮,等毕业后自己的研究生学历还能在找工作时提供极大的帮助,只这一箭,我们就打通了自己未来的大部分难题,这样的机会自然让大学生们心动不已。那么考研对于就业的具体影响体现在哪里呢?1、工资定级:据数据统计,2018年博士毕业生平均薪资为10089元,硕士毕业生薪资为6891元,本科毕业生工资为4854元,大专毕业生工资为4432元。也就是说,博士比硕士高3198元,硕士比本科高2037元,本科比大专高422元。学历越高,在找工作时的工资定级也就越高2、晋升机会:硕士毕业生以及博士毕业生在公司内的晋升机会要高于本科生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没有哪个公司会花着比招本科生的钱,让硕士生和博士生干着本科生就可以干的工作。3、更高的企业平台:许多的企业在招聘时就会在招收要求中明确表示硕士及以上学历,企业层次越高,对于学历的看重也会越高,因此高学历也是进入好企业的敲门砖。4、职称评定:如今各类职称的评定几乎都与学历挂钩,在评定高级职称时对于学历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在事业单位内高学历也就几乎与高职称挂钩另外诸如留学、考证以及机构或公司改革等方面,高学历依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在此劝告大家,千万不要相信现在甚嚣尘上的“读书无用论”,许多人叫嚣着自己初中没毕业却雇大学生给自己打工,或者所谓的初中高中成绩最差的却是班里生活的最好的。但实打实的数据摆在我们面前时究竟相信哪一方的说辞还需要我们自行判断。所以综上所述,考研热与就业形势之间是存在必然联系的,就业形势严峻导致了大学生选择考研来规避当前的就业压力,将当前的就业压力转移到自己硕士毕业后,等到硕士毕业自己手里有了更好的筹码,那么就业的压力就会骤减很多。这是许多大学生选择考研的目的之一,也是考研本身的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