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考研最简单的几个专业,有你的吗?伴郎团

大学考研最简单的几个专业,有你的吗?

距离考研还有九天,考生们是不是已经进入复习的尾声了?在即将结束之际,是不是惊讶自己怎么坚持下来的?你真的做到了,只剩下几天了,你一定能得到自己满意的成绩。考研虽难,那是针对大部分专业而言,有些专业的考研,只要考了基本稳上名校。1.农学专业由于根深蒂固的观念,大家都不看好农业,认为农业没有前途。但是你想想,人可以不旅游,可以不搞经济,他能不吃饭吗?农业和医学相比,只会医学更重要。因为这种偏见,很多985高校农学类专业都降分录取。上一年考研A类地区的农学专业分数线只有250分,是所有专业中最容易考上的,今年也不会例外。2.药学药学和同宗的临床医学相比,可就好考多了,基本上属于医学类专业里最容易考的,而且还容易上名校。但是它有个限制,只允许医学类学生报考。这也是它报考人数少,容易考上的原因。3.工程学工程硕士侧重培养实际能力,近80余所985院校开设了工程硕士的硕士点,每年报考人数少,极易考上。大家要看清哦,有一个工学硕士,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难度会大点。4.高考冷么专业高考冷门专业有文物和博物馆专业、考古专业、古典文献专业等,高考报得人越少,考研的人自然也少,这就容易考上啦。考古多有趣以上的几个专业在招生时,会压低分数线录取,接收调剂考生,考上的机率大大增加。祝考生们能考上梦想中的大学!(免责声明: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好文推荐:大学舍友能有多脏?整个楼道的人排队参观他的床铺,可怕吧?大学成绩很好,但是没有加入学生会和社团对找工作有影响吗?考研只剩10天,这3件事情,必须提前准备,否则会措手不及!它才是中国最厉害的大学,可惜我们永远也考不上

福禄寿

19考研,农学类专业考生如何选择院校

对考研国家线以及趋势稍加了解后,不难发现农学类国家线,近三年都未发生变化而且低(A区255分、B区245分)。另外,国内39所985院校里只有两所农林类院校――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余院校,无论从保研比例、招生计划人数来说,都是相对容易的。――院校选择――农学类专业考生,是很容易实现“跃龙门”的壮举。大致将考生分为三类:双非院校(包括双非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院校、四非院校)考考生、211院校考生、985院校考生。分别说明如何选择院校。·双非院校考生这类考生,比如: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推荐选择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部分专业)等。·211院校考生这类考生水平相对较好,可以选择实力较好211院校或者985院校。211院校: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985院校: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院校考生这类考生需要更加注重专业,推荐选择本科专业国内实力第一的院校。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草学)、浙江大学(园艺、茶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我是小公主老师,请多多关注我。

四时不至

考研很“简单”的4个专业,过国家线,就容易被录取,值得参考

因为高校的本科扩招严重,很多学生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于是选择考研。但是,大家都知道,考研的竞争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强,也变得更加激烈,估计2020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将会达到350万左右,这样的考试人数,和小型的高考并无区别。在竞争很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有更大的把握考上研究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只是想拿到一个研究生的文凭,那就不必没有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而是可以选择“简单”,容易被录取的专业。比如,小编下面介绍的4个专业,过国家线,就容易被录取,值得参考。一、考古学专业我国开设考古学专业的学校并不多,比较有名的是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其他高校考古学类专业的实力一般。因此,在考研阶段,如果学生选择文科学校或者综合性大学里面的考古学相关的专业,因为报考的人数比较少,就容易被录取。如果不是自主划线的高校,过了国家线,那么,录取的几率就很大。当然,选择考古学专业,需要一定的胆量。因为这个专业在研究生阶段,需要跟随导师外去,进行考古研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由于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每个高校基本上都会开设有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学院。由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纯理论的研究,因此,每年报考的的人数不多。除了名校外,其他的高校招收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都是比较困难的,很多都是接收调剂的学生。如果考研的第一志愿就是马克思相关的专业,竞争激烈程度小。那就比较容易被录取。三、农学专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农学类专业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冷门专业。在高考当中,愿意填报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就不多,在考研阶段,学生们更加看重实际应用,所以,农学类专业报考的人数自然也不多。如果同学们报考农业类的新兴发展方向的研究生,未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且竞争激烈程度还小,也是值得同学们好好考虑。四、古典文献专业这是一个比较偏的专业,是中国汉语言文学下属的一个专业,目前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由于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典籍以及文献等,掌握的是系统性的整理归类知识,所以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出版社、图书馆等,就业面比较摘。因此,很多同学为了更好地就业,都会避开这个专业。如果只是想要一个研究生的文凭,古典文献专业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上的四个专业,如果这次报考普通的学校,竞争会比较小,过了国家线,就容易被录取。想要研究生文凭或者是将来想要考公务员的同学,可以作为参考。

考研“难度最小”的5个专业,更容易考入名校,网友:太纠结

随着近几年的“考研热”持续升温,每年的考研人数也是越来越多,随着竞争力的不断增大,考研难度也是越来越大。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人数是238万人,比往年增加了37万。考研的主力军为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的学生,考研的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比如说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但是实际上有一些专业比较冷门,非常容易考上,想要考上名校的考生可以考虑这些专业,不过也正因为冷们,很多网友都表示很纠结。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考研难度最小的5个专业。一、哲学哲学恐怕是考研难度最小的专业了,像管理学和文学这种专业,一般国家线都是340到345之间,而像哲学这种专业往年考研初试国家线都在280到285左右,哲学报考的考生非常少,由于专业就业面有限,而且理论性强,很多考生都不会选择报考,所以,想要报考哲学专业的考研学子,面临的竞争力就会小很多。不过拥有哲学专业的学校实力是非常强悍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很多名校都开有哲学硕士点。二、教育学教育学也相对比较好考,也是少数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之一,教育学近年来的就业前景也比较好,跨考考研难度也不大,对于考研又不想考数学的考生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018年教育学的国家线是320分,一般来说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以从事教师和行政工作为主,目前设有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大学,辽宁大学等。三、农学很多同学对农学有一定误解,认为农学就是从事农作,实际上是非常狭隘的。农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涉及经济,还有环境,作物,畜牧生产,工程。农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科学,实际上农学发展前景非常好,农业乃民生之本,其中的学科类别还包括作物学,园艺学,林业,科学技术史等,分支非常多,就作物学这个专业来说就有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延边大学等就设立了,设立其他分支的学校就更多了,农学的考研国家线比哲学还低,2018年考研初试农学的国家线是255,比较容易考!四、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物馆学主要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和特征的一门科学,考古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而考古学及博物馆主要是研究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学,以后的就业面一般是博物馆,研究所等,这门学科属于历史学门类的考古学科的分支,目前设立的院校只有中国人民大学,但是专业学位中有一门专业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与其相似,设立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院校非常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大家也可以考虑这个专业。五、历史学前面讲的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就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历史学门类的学科类别主要就有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就中国史这门专业而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都有设立,历史学的门类的国家线一般在315左右,报考的人比较少,选择院校也比较多,比较容易考!以上五个专业都有一点冷门,但是是考研难度最小的五个专业了,想要跨考的考生或者想要考上名校的考生,可以考虑一下,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

几维鸟

这个专业是考研大冷门?本文带你了解报了它学些什么!

说到考研冷门专业,大家脑袋里第一个想到的学科可能就是农学了!农这个字本身就让很多同学避而不及,加上研究生更需要深层次的研究和时间,这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农学类专业或者学校不仅在考研的时候冷门,在本科招生时也显得竞争力较低。可以看到,一般学习农科的学生大多不是非常自愿。而且,农学方面的学校有的虽然口碑很好,师资力量强大,但其录取分数很低,因为分数低才能招来学生啊!反观一般的热门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都在上涨。但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扶贫一直作为国家建设重点,对农学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多。那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农学这个门类吧!农学类学科都有哪些相信很多人对于农学的刻板印象就是,种花种树、养鸡养鸭这些层面,实则不然。农学还包括许多营养学、园林景观、食品加工、新物种研发、农产品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农学类的一级学科有作物学、园艺学、兽医学、畜牧学、水产、植物保护和林产。其中园艺学还包括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这类专业。听起来非常具有艺术性。而且,现今城市的建设非常引人关注,园林景观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比如苏州就以其园林景观名扬中外。城市绿化和环保也都是热点话题。所以,农学类学科也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枯燥无聊,它也有其有趣的一面。设有农学类硕士点的学校以及录取分数别看农学类专业不吃香,是否能开设农学这门学科可是对学校的要求很高的。比如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其中只有十所院校开设了农学硕士点,这个比例真的少之又少了。农学的录取分数线可想而知,也比较低,一般都在330分左右。像热门的考研专业新闻与传播专硕或者法学,其录取分数线一般都在350、360左右。分数线低代表着报考的人数少,但同时也代表了竞争相对来说少一些,考研的录取几率大一些,比较好考。哪些学校的农学好一些?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农学专业实力非常高,其农学类专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发表的论文、科研项目也都非常具有权威性。其次,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实力也不错,理论方面先不说,其实践方面的任务特别多。想从事农业研究工作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最后,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农业学校。这两所学校的农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很多,学科评级能到达A类,已经非常不错了。总得来说,农学类专业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一是其报考的人数少,第二是其录取分数线较低,第三是其就业前景较好。但如果你的本科不是农业方面的学科的话,小编建议你还是不要报考农学研究生了,一般这类学术性强的学科,对于跨考考生都有一些偏见,导师们都很注重本科出身。而且,本科落下了四年的知识,到研究生很容易跟不上,这样自己的压力就会非常大。其他的考研冷门专业及院校其实除了农学以外,也有很多考研冷门专业。如果你非常想上研究生并且想选择一个好考一点的专业,那就往下看吧!艺术类专业研究生比较冷门用冷门来形容艺术类专业也不是十分的贴切,可以说是该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少,因为本来艺术本科生就不多。但要考取艺术类研究生,本科出身也非常重要,所以如果你在高中或者高中之前就已经定下决心要考研,那么艺考生这条路你就可以试试看。艺考近几年十分火热,所以建议各位家长,想让孩子走艺术生这条路一定要尽早开始,尽早学习艺术,这才能与他人拉开差距。因此,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美术,目前,很多教育机构就针对十岁左右的孩子进行线上画画辅导,1对1的模式非常具有针对性,让孩子在儿童时期也能锻炼出深厚的绘画功底。而且在线美术的教学方式还不会耽误孩子学习文化课的时间,省去了奔波去线下辅导班的时间,家长也能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冷门的考研学校。但通常这些学校的基本共性就是地域不太好,但口碑不错,甚至还有很多211学校。比如兰州大学和广西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211院校,不过其地理位置都比较远,如果你一心想考研并且想考一所好学校,那这两个学校就比较保准一些。说了这么多,虽然冷门的专业和学校好考一些,但都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坚持,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各位考研学子,加油吧!

考研“通过率”最高的5个专业,分数250左右,考上就是赚到了

文/徐路新说教育近些年来,考研可谓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现如今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高校毕业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要面临“实业”。为了能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好工作,很多学生都选择继续深造,以考研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也许,很多人觉得考研并不是很容易,但选择就别放弃,毕竟考上研究生之后,面临的机会更多一点。不过,国内这5个专业的研究生“通过率”最高,考上就是赚到了,不知道你选对了吗?考研“通过率”最高的5个专业一、茶艺专业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一些熟知中国文化,又懂得茶艺技巧的技术型人才。这类专业的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比较出名的有云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但是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人并不多,所以每年选择的人也不多,更何况是考研。不过也是因为这样所以通过率比较高,竞争压力比较小,毕业后发展也不错。二、天文学专业普通高等院校的天文学专业一般都是四年制,专门研究天文技术等,一般情况下,对这个专业比较感兴趣的大多都是男生。而这门学科对于女生来说,难度比较高,学起来也比较困难。不过,也有个别的女生对这个专业比较感兴趣。最近几年,我们不难发现,选择天文学专业考研的人数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每年的通过率比较高,一般选择这个专业的人,基本上毕业之后大多都是从事天文学类的工作。三、特殊教育专业国内的教育分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等,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性。也许,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这个专业,其实就是教育一些身体或者心理有欠缺的人,所以说选择这个专业,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想法不同,也有人想要毕业之后从事特殊教育相关的工作。不过这个专业每年选择报考的人比较少,这个专业的通过率也比较高,但是毕业后薪资也不错。四、涉外旅游专业这个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中西文化素养的人才,基本要求必须得熟练运用英语对话,有一定强的社交能力。涉外的话,肯定是会涉及到诸多的国家,加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一直都是比较快的,现如今很多人对旅游都非常热衷,希望出去多看看这个世界,而这也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过这个专业比较冷门,报考人少,考研率就逐年上涨了。五、农学专业也许有人觉得,农业专业是干农活或者种地,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个专业没有前途,但这个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在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逐渐递增。其实这个专业的就业率还是很不错的,只是有些学生和家长对这个专业有一定的偏见。数据显示,农学专业每年的考研通过率还是非常高的,毕业后的身价也是相当高的。那么,考研有哪些好处呢?一、考研变得更自律考研的过程中势必会有很多的时间都拿来学习,而对于自己的学习也是得做好详尽的安排,不能早上都过去了还在宿舍里睡觉。而那些努力学习的人考研的成功率才会更高,不得不说选择考研的人会因此变得更为自律了。而那些考研后的人,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变得自律,按时按点吃饭睡觉学习,以前的拖延症也得到缓解。二、看待问题更深层考研之前,大多数人会认为学好课本的知识,完成学业就好,比如老师所讲的某个知识点你可能只理解了表象,但是真正让自己去阐述这里面的知识点,又很难办得到。但是考研之后对于知识吃得更透,用专业知识去解释一些事情的心态会逐渐养成。其实,在考研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大家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大的思维逻辑力,引导大家更深层次的去看待这些事物,帮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优势。三、学会为梦想而奋斗考研前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已经实现了,直到走上社会之后才发现一切没有那么简单。这时候很多人对梦想的理解和追求会发生改变。考研之后,这也是从高考之后第一次主观性地去为一个目标所奋斗。不管这其中有哪些滋味,都由我们自己品尝,而为此所付出的一切也会让大家明白,为梦想奋斗的感觉一点也不差。寄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考研确实是提高自己身价的一种方式,但是对于专业的选择一定要慎重,选择一些通过率比较高的专业,会让自己的以后发展更好。你觉得还有哪些专业考研通过率会高一些呢?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臭恶

考研:最容易“成功”的3个专业,通过率很高,考上就是赚到!

如今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强,对文凭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在许多一线城市招员工都是研究生文凭起,不然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这也导致了各大高校的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去考研。但众所周知,考研比高考还难,要考上绝非易事,许多人考了几次都没考上。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中国最容易考上研究生的三大专业,通过率也是杠杠的,毕业就拿高学历,考上就是赚到!1、工程学工程学是一门比较累的专业,它注重是实践操作性。这门专业考研竞争压力特别小,因为大多数的女生是绝对不会报考这门专业。这门专业通过制作使用道路或者去工地賺取高利润,而现在的女孩子都比较爱美爱干净又娇贵,所以女生是很难报考的。再者,都知道现在房价上涨空间非常高,考研工程学将来包工地卖房子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因此,要想考研的同学,工程学绝对是你的主要选择。2、农学农学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传统学科, 以解决人类的“吃饭穿衣”为首要己任。这门专业是永远不用担心就业形势不好的,无论何时人都离不开吃饭穿衣。现在随着经济商业化,好多食品都是转基因食品都不干净,学习农学去研究绿色食品绝对可以大赚一笔。许多的有钱人现在注重的健康,绿色食品就算价格再高销路都会很广。况且,现在的中国人总认为学农学没出息跟在家里插秧种田没有一点区别,无论男女一般人根本就不会报考这个专业,所以考农学研究生的成功机会是非常大的。3、中医药专业中医药专业和其他医学不同,它不是主攻替人治病的,它研究的方向是幕后工作也就是配药制药。医学类专业在中国现在是非常热门的,每个人都认为当医生工资待遇好,尤其以临床医学为主。因此,学医学专业的人考研是非常难的通过率极低极低。但中医药专业不同,它在医学中全是比较冷门而且考研难度程度也低,大部分考医学类研究生的都是临床学专业的人,所以报考中医药专业也是很容易成功的。大家考研时一定要仔细斟酌,要根据当前就业趋势以及考研通过率等方面去考虑啊,不要随便乱报考哦。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那好吧

盘点考研十大“冷门”专业,哪些专业最好考?

众所周知,考研专业有冷热门专业之分,并且冷门专业在大众的理解就是严重的就业率低,实际上不低,很多学子为了考上研究生,就喜欢报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顺利进入名校。在考研择校择专业的过程中,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分数高,就业竞争压力大,并不适合每一位考生。反而冷门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少,分数低,就业一个萝卜一个坑,挺适合小众群体的追求。以下专业版供各位考研的朋友们参考。第一名:采矿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有独具特色的采矿工程实训基地,省市两级矿井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高校煤炭资源开发与建设研发中心。采矿工程专业以煤矿开采及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为特色。这个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工作。第二名:动物科学专业这个冷门专业,不少家长和考生表示没有听过。那么,这个专业学什么?养猪还是养羊?甚至有家长疑惑,将来就业不怎么样啊。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动物科学专业在报考中属于相对冷门的专业,录取线比不上热门专业。不过毕业时就业是相当的火。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社会需要量大,用人单位每年来校招聘岗位平均需求人数2000人以上,为毕业生总人数的8倍以上,年就业率高达100%。第三名:环境管理专业大部分管理类专业都是热门专业,比如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比起这些专业,环境管理对大家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了。不过环境管理专业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就业方向也很不错。像环保局、监测站、建筑行业、机械制造行业都是非常不错的就业单位及行业。第四名:地质勘查专业 这个专业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内容也也比较广。不过概括起来,主要就是在工程建设中,对于工程建设可能影响到的范围内或者对工程建设可能有影响的抵制条件的调查和研究。根据采用的手段和目的方法的不同,勘查技术与工程的方法主要有应用地球物理学(物探)、应用地球化学(化探)、岩土钻掘与岩土工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我们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应用地球物主要采用物理的方法,比如说地质雷达;应用地球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比如采样化验;岩土的主要是钻探和治理;水文地质主要是找水等等。但相互会有很大的交叉。第五名: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如果你想锻炼自己在经济大潮中高瞻远瞩的视野,如果你想了解经济发展中的趋势,如果你想对经济发展有宏观的整体认识,那么学习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肯定会让你学有所得。但所得还不仅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已经逐渐从单纯培养具有宏观经济管理人才转为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适合各类经济管理工作的经济管理人才。开设院校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第六名:生物安全专业有人觉得该专业离生活太远,不知所谓,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部门和人员在从事生物安全相关专业,比如我国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他们承担着动植物和卫生检疫的职责,严防危险性生物进入我国。世界各国都有相关机构,国内的各级检疫站、食品化验机构等等。小编知道开设院校有福建农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第七名:光学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表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的理论基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主干学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铸造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揭示了光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很多大学这个专业都招不满人哦!年年看到调剂信息一大堆,但是很难学,要考数学、物理,难度比较大。第八名:物联网工程专业因为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但想在本科阶段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的难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联网研究院从事核心技术工作的职位都要求硕士学历,因此本科毕业生可从与物联网有关的知识着手,找准专业方向、夯实基础,同时增强实践与应用能力。第九名:自然地理学专业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在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道,属于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作为一门课程,自然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性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农学、林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第十名: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提起文物与博物馆,大部分人会认为学这个专业的一定是在博物馆或者文化部门工作,其实不然。这个专业就业面比我们想象的广泛,像拍卖行、艺术收藏类公司、鉴宝专家等等,发展前景都很不错。小编通过市场了解,发现拍卖公司起薪较高,一般在6K以上。同时,一个优秀的拍卖师主持一场拍卖会,收入一般过万。有的专业好考,但是不好就业,有的好就业,但是竞争压力比较大,具体怎么选就看个人选择了!考研是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选择,选一个喜欢又有着良好就业前景的专业就变得格外重要了!而有些冷门专业并不一定真如名字听起来那般冷门,那些热门起来的专业正在等着你们去报名,还在等什么!

追魂镖

19考研,国内有哪些好的农业类大学?

农学类专业,大多有一个“通病”,就是学科交叉严重,也就意味着本科难以就业。所有,很多农学类专业考生,选择考研读研,或为了就更好的就业,或为了更好深造。近几年,农业受到国家重视前景很好,但是,发展体系并不成熟,也就是现状一般。另外,农学类专业考研读研后,大多投身中国林科院、治沙所、中科院或者,从事高校老师等。在国内,好的农业类院校主要有: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中国农业大学985院校,拥有6个国家一级学科,部分学科专业排名国内第一。其中,农业工程、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为A ,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为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985”院校,王牌专业为动物医学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第四学科评估中,林学为A-,生物学、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等为B ·华中农业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果树学、微生物学、水产养殖等为优势专业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万物亦然

这个时代,你会学农学专业吗?恐怕这才是未来的大热门

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1978年进入大学,从一个农家娃走上了农学的道路,完整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到改革开放发端,再到改革开放40年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对于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对于学校建设,他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感受与见解。他认为,综合性大学开办农学院的热潮是个好事情,农学从“冷”到“热”,也加速了传统农业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改造以及交叉融合,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支持。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右)专访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左)改革开放改变中国 15岁少年走上农学道路陈志文:您是1978年进入大学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您进入大学40年,回顾改革开放这40年,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孙其信:2018年12月14日那天,我在人民大会堂观看改革开放40年演出时,感触特别的深。我们国家从封闭的状态到实施改革开放,全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陈志文:可能只有我们经历了的人,才能理解什么叫波澜壮阔。回顾这40年,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孙其信:回顾这40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从吃不饱到物质极大丰富。对于我们做农业的来讲,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小时候家里在农村,吃不饱,做什么都是凭票。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买手表还要工业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物质供应是极端贫乏的。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少有的。英国的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中介绍,唐朝是中国最兴旺的朝代,经济几乎占到了全球的一半,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经济总量也依然占到了世界的29%。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总量仅为1.8%。而201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到了世界的1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经济总量要达到世界的30%。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中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对外交往中,有很深刻的体会,我们能与发达国家坐在桌子上平等的对话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增强实力,增强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过去,在世界合作的评价体系上,使用的都是西方标准,也就意味着西方国家掌握着话语权。2018年10月,根据过去几年与非洲的农业合作经验,中国在联合国总部发布了一个关于南南农业合作的评价框架体系。联合国南南合作委员会主任出席发布会时提到,中国提出的这个评价体系,将会成为未来评价南南农业合作的话语体系之一。这说明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中国发展进入变轨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成绩。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能够完整经历从改革开放之前,到改革开放发端,再到改革开放40年,这么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震撼是很大的。陈志文:您这一代在短短40年中,可以说经历了西方几个世纪的变化,这是非常难得的。您当时是怎么走上农学这条道路的?孙其信:我考大学时想学的其实是数学。当时,哥德巴赫猜想在全国人民心中留下了一个伟大神圣的故事。我报考的是兰州大学数学系,后来调剂到了甘肃农业大学。刚恢复高考那几年,也就是“老三届”的学风特别好。我入学时15岁,我们班年龄最大的33岁,但那些老同学们的学习用功程度比我们还高。他们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而我作为一个15岁的孩子,还是贪玩儿的年纪,有些事情是真的不懂。大学第一年,哲学课听不懂,15岁是理解不了哲学的。所以,哲学是我大学考的最差的一门课,62分。数学是考的最好的,全校高等数学考试,总分120分,我考了118分。二年级以后,学习了专业基础课,才理解了什么是农学。它不是农村里理解地种地养猪,是一门学问。当时就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学校里学习的氛围也特别好。本科毕业时,就觉得还没学够,想继续考研。陈志文:那时候读研究生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学本科毕业,国家就包分配了。您为什么会读研究生呢?孙其信:其实,当时家里希望我早工作,因为弟弟妹妹还在读书。我考研究生最原始的冲动,是我要当大学老师,觉得那是非常高尚的职业。为此,老师们建议我继续读研究生,打下更扎实的功底。后来跟父母亲商量了,他们还是很理解的。在报考研究生时,我心气也是挺高的,听说北京有一所农业大学是最好的,我就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我的导师是蔡旭,是中国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在我读博士的第一年去世了。我师母曾写信给彭真,告诉他导师去世了,并且提到,我是蔡旭生前招的第一个博士,希望领导能将我留校,从事蔡旭未尽的小麦事业。博士毕业时,万里同志批示,请学校研究并征求我家人的意见,建议我留校从事工作。当时,我也正在联系出国读博士后,接到留校的通知后,我非常高兴,因为能在一所中国最好的农业大学当老师。留下来后,一直做教学科研工作。陈志文:这与现在走关系的逻辑是不一样的,那时每一个人都是出于公心。孙其信:是的。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中国教育在线/摄农学发展迎来新机遇 以新学科布局来实现新发展陈志文:“双一流”启动后,各高校纷纷抢办医学院、农学院,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孙其信:我觉得这是个好现象。农学是“冷”还是“热”?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农学确实是冷门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至少是在30位。但从高考录取成绩来看,我们在全国大概是80位,因为我们三分之一以上的专业是传统农科。甚至上世纪90年代有一段时间,我们是按照国家线降分录取的。当时社会上觉得农业苦,对农学概念也不理解。但是现在,从农业研究的拓展和企业的投资方向来看,农业现在变得越来越热。新浪、京东、阿里巴巴、碧桂园几乎全部都在投资农业。前两天我在杭州开会时,有个小伙子一定要跟我见面,他要做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现在依托信息技术出现的智能化农场,恰恰是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另外,新农村建设也是现在社会资本投资最热门的领域。中央一直把农业放在了重要位置,这也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农业是我们整个国家保持稳定的基础。京东投资10亿,进行机器人养猪。我曾去过京东的一个农牧公司,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们说,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业中,未来将有无限的增值空间。一方面,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要实现养殖业的革命。比如猪脸识别,通过摄像头识别猪的编号,分析系统中记录的过去十天的喂料信息,并判断今天应该喂多少料,还可以检查是否患病,计算哪天出栏。综合以上的信息,我来回答您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综合性大学开始办农学院。我认为,这反映了农学向多学科综合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我认为这是好事,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支持。陈志文:您是否感到了竞争的压力?孙其信:其实,各个院校的发展并不是在同一个轨道上。比如北京大学农学院,他们是以现代农业的经营、产业组织模式和生物技术为主,注重交叉融合学科以及现代经营理念的发展。而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擅长的是畜牧园艺农学。新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农学院与传统农科大学恰好能形成互补。我认为,这是一个发展农学的很好的机遇,也是对传统农科大学良好的补充。陈志文:从长远来讲,这对补齐农村短板是一个好事。孙其信:是的。而且,在研究解决农业问题上,有可能综合性大学跨学科的专业团队,在未来更有潜力。在这一方面,我们是有紧迫感的。比如,清华大学如果把现代信息技术、材料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技术用在现代农业上解决农业发展潜力问题,是很有可能超过我们的。所以,我们也在进行自我改造,着眼于农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我认为,综合性大学开办农学院的热潮,也加速了传统农业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改造以及交叉融合。为了适应技术的交叉融合,满足未来农业发展转型的需要,我们曾论证未来是否开办农业航空专业。无人机已经成农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大技术。从大面积喷药,到病虫害检测,都需要运用无人机。无人机技术可以解决一些过去依靠人力、传统机械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中国教育在线/摄陈志文:“双一流”建设引导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对此,您怎么看?在这一个过程中,是否需要减法?孙其信:“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一个重大机遇和重大事件。经过“211”、“985”工程,我们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明显短板已经缩短了不少。从我们学校来看,首先提出了发展愿景。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前来中国农业大学视察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更符合中国农业产业未来发展需求的一个目标,也推动着中国农业大学的转型。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不同,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布局将与传统农业大学围绕农学来进行学科布局是不一样的。康奈尔大学就是一个成功转型的例子,它最早设立时以农学院为主,而现在除了农学,工科也是它的强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也是如此,由农学院起家,现在物理学、计算机学、环境学也非常强,并且开始开办了医学。您刚刚提到是否需要做减法的问题。我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必须遵循优势原则,有舍有增。一方面,要舍得已经非常传统的、需求量小的学科,进行压缩;另一方面,必须要进一步拓展新型学科。中国农业大学新型学科建设主要布局在四大领域。首先是环境和生态领域,这与农业直接相关,并且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大需求。其次是营养与健康领域。在食品行业,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能吃的健康、吃出健康。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已经建成了北京市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全球招聘,将涉及医学、生物学、卫生、食品、农学等多个交叉性学科。第三是在新型农业的工业化方面。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中国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很大程度的原因是我们农业经营规模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实现农业的工业化,中国农业是没有出路的。最后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过去,我们主要依靠技术支撑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忽略了社会科学对农村变革的支撑作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人文与发展学院,要强化农村社会学、法学、老年学,以及与农村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科。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一大半都与农业农村有关,这是国家的重大需要。“双一流”建设推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也必然需要以新的学科布局来实现新的发展。另外,中国农业大学的转型,必须要从只研究中国问题,拓展到研究世界问题上来。我们上世纪80年代出国时,看到国外的世界一流大学在研究非洲、亚洲问题,当时并不明白。现在明白了。一所世界性的大学,如果视野、舞台只在中国,那么在世界上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也直接在非洲进行研究,如塔桑尼亚和马拉维,另外还有教授在柬埔寨、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地。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官方微博陈志文:中国农业大学都做了哪些减法?孙其信:我们对一些不是特别优势的学科,已经开始进行慢慢压缩,从招生规模到教师规模进行缩减,慢慢引导教师转型到别的方向。最近我们撤了几个学科点,如外国语言文学,陆续也撤了两个博士点、四个硕士点。高校人才评价体系要“破”,也要“立”陈志文:“双一流”建设掀起了一场人才大战。在人才评价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去五唯”。对此,您怎么看?孙其信:“去五唯”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有很多政策在前期设计时,愿望是好的,但最后成为“一刀切”的政策时,就会产生异化。我理解的破除五唯,首先,不是取消过去已经实践成功的评价体系,其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在“唯”字上。比如,不管与学校有没有关系,与学科有没有结合点,就引进院士,这就是唯帽子。其次,要完善对人才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一是,要分类评价,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不能用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比如,研究社会科学的教师,用SCI发表数量来评价,就是有问题的;而对于做基础研究的教师来讲,其评价标准就得有SCI发表数量。再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很多教师主要是做应用性研究的,直接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是要解决产业中存在的巨大技术问题的,就需要根据其效益进行评价。二是,要注重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价值评价。我们现在把复杂的学术评价简单化、形式化了,放弃了对实质性学术创新的关注,这是最大的问题。国外高校在评价人才时,也看论文发表数量,但更多的是看论文的创新点,看科技成果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国际同行对该成果的评价是什么。另外,对于“去五唯”,我认为,在破的同时,也要立。并不是说不要院士的称号了,也不是说不要高水平论文了。高考改革是有必要的 但要讨论怎么改陈志文:您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这两年新高考改革慢慢出现了一些问题。从您的角度来讲,怎么看待现在的新高考?孙其信:在新高考改革早期设计时,听说过一些讨论,也研究过。高考改革是有必要的,但是怎么改,改成什么模式,是需要讨论的。这次新高考出现了学习物理的学生数量减少的情况,产生了新的偏科。原本这次高考改革是希望淡化文理,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学习。但改革的结果,是最初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对于农学来讲,物理知识对于任何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学生没有学过物理,进入大学后的分班该怎么办?大学阶段还需要补习高中物理,大学教育该怎么办?陈志文:坦率的讲,这次高考改革是基础教育推动的。一是,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放了进来,加入了综合评价。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是做不到综合评价的。二是,您提到的选科问题,最严重的是浙江,原来63%的学生要考物理,2017年只有35%选择物理,2018年是28%,2019年大概会低于20%,这是非常糟糕的。在目前中国的环境下,不加限定的让学生进行选择,这是不负责任的。孙其信:我觉得,目前认识到这些问题,已经是很幸运了。但如果不能及时做一些调整,可能会对中国教育制度产生很大的打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中国教育在线/摄高校校长要懂教育 更要有战略思维陈志文:您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都有过长期的工作经历。对这两所学校,您分别有怎样的评价?孙其信:首先,两所学校在学科建设和服务国家的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1999年合校以后,一个重大的办学特色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得益于当时国务院批复的杨凌示范区的体制。示范区与高校,建立了一种互动同频的发展机制。在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应用研究等各方面,都有很强的特色,在国内农林高校中也是独具一格的。而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科基础更加深厚,既有很强的基础研究的前沿探索,也有国内产业的独特特色,引领着全国产业的发展。其次,一所地处北京,一所地处西安,在区域发展的作用上也是不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西北地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中国农业大学在华北地区的产业、技术上的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包括人才培养。另外,中国农业大学在国际舞台上的机遇更大一些,所以其未来的发展将在国际视野下来进行布局。两所学校发展的起点和未来的重点不太一样,但两所学校的文化有非常好的共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文化就是解决农业的实际需要。而中国农业大学有一种文化,叫做“敢为天下先”。所以,中国农业教育、科研的很多开创性领域都出现在中国农业大学,未来也将如此,包括开创新兴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的交叉融合等等。陈志文:您从学生、教师、副校长、校长,这一路走来,您有怎样的感受?从教师到校长,您觉得最大的挑战和变化是什么?孙其信:做高校校长,首先得懂教育。懂教育和当老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作为管理一所大学的校长,要想明白,学校要往哪个方向走,怎么才能够办好?这需要大量的教育理论、方法来支撑。第二,从教师到校长,战略思维需要变。作为校长,有很多事要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在战略上做出误判。对于大学的发展进步来说,战略上领先一步,比战术上的改进,所能赢得的空间要大的多。什么是战略?一是,要考虑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需求。如果大学发展走在了社会进步的后面,就会被淘汰。二是,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趋势,如果逆趋势办学,早晚会走下坡路。三是,也必须关注教育本身的内生问题。我认为,校长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谋划学校发展的战略上,要时刻盯紧社会进步中的变化,把握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以及世界科技发展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和需求。陈志文:您现在还做科研吗?孙其信:科研只能放在业余时间了,大概95%的时间还得放在学校管理上,很少有时间能换挡。但也还是希望能够做一点,做了几十年,突然断掉还是很可惜。陈志文:您对中国农业大学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愿景?孙其信:我希望能将中国农业大学办成一所能够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国农业教育和科技发展未来趋势的现代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