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都考研名师汤家凤为你讲21考研数学高数篇

文都考研名师汤家凤为你讲21考研数学高数篇

文都考研汤老师叫你起床的视频,不晓得你看过没?犀利的反问,曾一度让考研学子记忆深刻,即使到了2021考研学子,怕也是会听到现场版“叫你起床学习”。汤老师作为文都考研数学辅导老师,可以说是“考研界”红人,每年全程指导出大量高分甚至满分学生,被学生誉为“满分教练”。汤老师编撰的《考研数学接力题典1800》《考研数学绝对考场最八套题》等,也被考生们奉为必练必备习题册。听小编说了这么多,还不了解汤老师的2021考研学弟学妹们,还不赶紧抓紧时间来听课!汤老师亲授2021考研数学高等数学难点直播课!下面就来给大家说说文都2021考研【科科通】系列讲座时间,文都考研数学汤家凤老师将在5月19日9:00-16:00,为大家带来文都教育2021考研数学基础班高等数学!更多精彩2021考研直播课内容,敬请关注文都考研网!

红军乡

三个月搞定考研数学,393高分学姐教你学习小妙招

本文来自:51考研网【找学长】[学长学姐聊考研]作者: 苏浅卿转眼间,就到了五月,考研成绩出来到现在两个多月已经过去了。时光飞逝,想想年前准备考研的三个多月,在自习室复习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三个多月做了很多的事情,从一个考研零基础的小白到初试393,(工科,学硕,数一,英一)付出了很多,但是就结果来看,一切都是值得的。废话不多说了,下面详细谈谈我的经历,希望能给正在考研过程中的你一些帮助。1我的时间安排我开始复习比较晚,记得学校八月二十八号开学,从下定决心考研,购买考研资料,书到手中,正式复习应该是九月四号或五号。每天的复习时间安排,我是按照正式考研的顺序进行的。早上复习数学和政治,下午复习英语和专业课。晚上主要是看视频,总结和复习还有专业课。下面详细说复习方法。2我的复习方法①数学很多人想听的应该是数学吧。对于数学来说我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所以就主要讲一讲数学的学习方法。今年数一成绩117,说实话我自己数学基础一般,但是对自己学习方法还是很自信的,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自认为这个成绩是没有发挥好的。数学我主要的方法就是题海战术+适合自己的错题本。同时男朋友和我一起准备考研,这个方法是我高中一直使用的,教给他后,他数学考了129,他也是大概从九月开始复习。数学我先买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啃的特别慢,后来有人发给我教学视频,是汤加凤的,看完一节后觉得还不错,所以就买了汤加凤的《1800》题,从此走进了题海里一去不复返。初期我是晚上7点到八点半左右看视频,在这个过程中跟着老师的笔记认真的记,看完后我会对着书快速的看下这这章中有什么遗漏的(主要是看公式),然后记下来。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到十点之间会做《1800》里面这部分的题。当然有很多不会做,这个时候就是我的杀手锏了,错题本。做完一节后,对照答案将每道题都弄会写在草稿纸上,不要偷懒,步骤写清楚。做的时候千万不要看答案,用自己的思路写,写不下去就停笔,最后看答案的时候了解自己的思路与答案思路的异同。然后另外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自己不会的题目抄下来,每道题下留足够的位置,还有在最后的位置写下做这章题的重要公式和虽然简单但是自己不熟悉的公式。等过两三天,(这个时间自己安排,我一般两三天)然后在笔记本上做这部分不会的题。会了的对照答案完善自己的步骤,不会的请在草稿纸上再一次步骤完善的写一遍,过几天再做一次,直到你会了,然后将这些知识点写在这一章的最后,简单写下就可以。第一遍,真的很痛苦,从高数到现代和概率论过完第一遍好像差一两天就十一月。不要怕时间不够,基础这样过一遍很重要,坚持完成后,基础就不会差。然后我就开始做真题了,害怕时间不够我是从05年开始做的,每天8:30~11:30,从第一套开始就按考研时间来做了。这个时候前面反复提到的做题认真写步骤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你不会拿到题无从下手,起码能写下去。到这个时候晚上不用看视频了,晚上七点到八点半纠正早上做的卷子,不会的用和上面相同的笔记方法。因为考研数学尤其是大题部分,重要的知识点,比较容易考的知识点其实比较集中,所以做过大量的练习并进行总结后,数学其实真的没有想象的可怕。②英语英语对我来说应该是比较难的一门课了,英语我是直接买的真题做的,张剑的黄皮书,挺不错的讲解详细。每天先按照考研的时间做一份真题,然后后面几天就啃这份真题,把阅读中的每个单词都搞懂,文章能读懂,每道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英语也记了很多的笔记单词、长难句等。作文我采取的方法就是背真题。②政治和专业课政治和专业课就不详说了,政治是每天早上学完数学后,吃饭前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看一看肖秀荣的书,晚上也会找时间再看看,做1000题,在纸上先写第一遍答案,后面可以多做几遍。后面政治各种老师的模拟题都做了,也进行了背背背的过程,政治就是背背背。强烈推荐肖秀荣最后四套卷,他最后的大题一定要背下来,八套卷看你时间。专业课没有跨考专业,难度可能相对较小吧,找了上届考研的学长有许多有用的资料,专业课一般下午做完英语和前面说的订正完数学晚上学习,就不具体讲了。说句掏心的话:你不做,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哪一步。考研不简单,但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希望我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历能给正要准备着要考研的你一些帮助。不要想太多,不要害怕考不上,还有很多的方法,身边的考研人坚持到最后,哪怕是调剂,最后也都有了不错的结果。你努力了,生活总会给你回报,或是这样,或者那样。2017.5.4小编说以上是苏学姐的个人复习经验,小编也觉得她的数学学习方法非常值得借鉴,但并不是说人人都能像学姐一样,在三个多月中数学就能考取不错的成绩。相信大家也都看出来了,学姐在数学方面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基础和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主动思考的能力,所以,考数学的同学们一定要打好基础,这才是考好数学的王道!所以,在现阶段的基础复习期,潜心复习,扎实巩固基础,切莫浮躁。

揽蔓其枝

考研数学90分、130分、140分、满分都是怎么做到的

考研专业选择考研专业选择时,如何避开数学成了很多本科生考研跨专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这个必要吗?考研数学过线有多难呢?考研数学与普通本科数学教学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考研数学90分、130分、140分、 满分都是怎么做到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今天的讨论。展开讨论一、考研数学并不比其它学科更难过线相对于150分的满分来讲,近几年考研数学的国家线一般集中在50分至70分之间,即便是作为中国顶级学府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录取复试基本线才90分。而考研数学基础知识的分数就有80分左右。根据小编的从教经验来讲,考研数学考到90分左右的水平需要就是一个熟练程度,并不需要掌握太多的技巧,和具备多么完美的数学思想。考研数学过线并不难因此,如果仅是从数学过线角度来讲,考研专业选择完全没有必要避开数学。另外考生还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有意识地避开数学而选择其它专业时,你的专业课知识储备是没有竞争力的。考研数学过线就具备录取资格二、考研数学90分怎么做到从根本目的上讲,考研数学分数是为研究生高端人才选拔提供数据依据的,而普通本科数学教学是满足本专业本科阶段教学实际需求的。因此作用不同,考试难度自然就不同。本科教学与考研教学目的设置不同大学数学课程的开设要考虑的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适用性,我们大学数学课程开设的难度只要适用于本专业本科教学即可,能够为专业课的开设提供数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应用就完成教学目标了。本科数学教学议题讨论二是照顾性,本科数学开课之时,学生完全没有数学基础,因此大家会发现大学的数学课程讲的非常基础,并且都是单知识点教学,这就是在完成适用性目标的前提下大学数学课程开设的照顾性目标,要能够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跟上课,而不是仅顾及个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那么,在以上两个因素的限制之下,大学数学的教学难度不会太大。本科数学教学考研数学出题要考虑的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选拔性,考研数学要通过对考题的梯度设计来完成选拔性的考核任务。考研数学体现竞争性选拔其次适用性,只不过这个适用性的要求比本科阶段数学教学的要求更高,这就主要体现在了要求考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零散的数学知识点,还要能够将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思维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及生活当中去,因此我们在考研数学试题当中经常遇见跨章节考试的试题,这种试题的出现并不仅是故意设置跨章节考试,而是这些问题是可能在研究生就读阶段的专业课学习中完全有可能遇到的。那么,在以上两个因素的限制之下,考研数学的考试难度必然是要超过大学本科数学教学的。考研数学复习在前面我们提到了,大学数学的单知识点讲解与考研数学的跨章节考试,又提到了考研数学基础知识占分80分左右,这些问题是怎么来关联起来呢?如果用一个词来回答那就是:熟练。不断练习数学试题在本科大一及大二期间的数学学习中,在单知识点讲解的之时,将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到烂熟于心和灵活运用。这个过程就要求学生不能在本科学习期间投机取巧,照葫芦画瓢般的学习而要将知识点涉及到的经典题型进行反复演练直到真正理解这个知识点的用法以及在数学中存在的意义。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词:熟练。考研数学试题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到开头时谈论到的考研数学过线问题。在将大学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做到熟练运用后,一些简单的跨章节考试试题其实就没有难度了,那么这种情况下实现考研数学的过线,甚至考过清北的线也是很现实的事情。换句话说,做到基础知识熟练,考研数学考到90分没有障碍。90分-北大的复试线都过啦三、考研数学130分怎么做到在上一小节我们分析了,将大学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并能够处理一些简单的跨章节问题那么就能做到90分左右。下面我们继续深入一下,探索130分是怎么做到的。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是需要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的。做到拥有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有两个途径。两个途径考到130分一是大师点拨加典型题练习,这是最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考研数学要想考到130分这个水平绝对是能够用得着大师点拨的了。我们不去讨论“网红老师”的效果,他们很棒。但是点拨是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的,小编向来不赞同没有沟通的培训能够在考研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所以在这里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就行,我不会向你推荐任何“名师”,我们只谈学习方法和你能够达到的目标怎么吻合。名师点拨式学习大师点拨是要在你彻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之下,老师不断的为你指明方向,而你则通过极其勤奋的不断练习,不断思考和总结,在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但是就目前学校教育现状而言,其实一般考生是很难找到这样的大师的。并不是你身边没有,只是能够为你做这件事的大师很少。考研数学学习的题海战术二是题海战术。这是一个很悲催但又无奈的方法,也基本上是现在考研考生都在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作用在于通过不间断的练习将基础知识点掌握的非常熟练,并且能够找我到很多答题技巧。在这样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中,你必然也就能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甚至有时你所掌握的答题技巧还能让你在考研时蒙上几道熟悉的题。130分足以支撑你考清华四、考研数学140分及满分是怎么做到的要考到这个分数段是要我们说的“天资”。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是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即便是考研出题组的老师,让他一个月后再来做这套题他还真不一定就能做满分。但是,每年考研满分的学生也是大有人在。天资聪明小编看来,从130分以上,每5分就能从天资上拉开一个小台阶;从140分以上甚至每一分都能拉开一个小台阶;149分的考生和150分的考生也不在一个水平上。天资问题就不讨论了。总结一下总之,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90分努力就行,130分勤奋努力加用心总结就行,再往上考才是天资问题。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考研数学而放弃我们心仪的专业。

镜中女

20考研:考研数学中的高数究竟有多难?

要知道高等数学是考研数学中分值最高的一个科目,达整张卷面分值的百分之五十六(数一和数三),数三的分值占比更是高达百分之七十八,而且概率与统计的题目在解题过程中也会大量用到高数微积分的知识,毋庸置疑高数是考研数学中最重要的科目。从难度上来说,也是考研数学三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相对来说难度最大的一个科目。高数难度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数的内容非常多,知识体量大,光是高数教材就有七百多页,且微积分的计算要求熟练运用高中学的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知识,这无疑使高数的考点变得更多,考试的难度变得更大。第二,高数不只考查的知识多,而且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只是单纯地掌握单一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一道题目通常会考查两个或者是更多的知识点,而且有些考查的知识点还是不同章节的,如果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是很难得高分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而且要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说白了就是要大量做题,知易行难,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三,高数的题量比较大,考试的时候对解题速度和计算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会出现有些题目虽然会做但最后时间来不及,或者是会做但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占用做其他考题的时间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光是要看书学习,还要不断地去计算,做题,不要停留在知识看懂了的阶段,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做题,熟练掌握考题背后要求的知识点,达到拿到题目有思路,计算过程快又准的程度。希望各位同学可以在高数上找到合适的方法,顺利成研,多做题,总结经验总是有好处的!

非常剑

考研数学140,专业课150,却因1分而为复旦大学发愁!

文| 胡晓红欢迎关注:说教育考研学霸的成绩如果你考研考了接近440分( 全国的大部分985院校),那你肯定会高兴得睡不着觉!但是这所985院校偏偏就是最强的7所名校之复旦大学。上面这位同学的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因为像复旦、交大、清华和北大这种级别的高校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34所自主划线院校了,它们更是可以将单科线抬高到全国最高水平!单科线60分(满分100的科目)和单科线90分(满分150分的科目)是目前来看比较高的要求了。申请破格录取?许多考研的“同行学子”都建议他申请破格录取。这位同学的数学和专业课的满分是300分,而该同学考出了290分的超高成绩,那么是否应该破格录取呢?笔者认为破格录取需要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在中国的大学中,大部分的领导都不愿意“搞非主流”,他们还是比较循规蹈矩,因为走特殊的规矩是有风险的。这位同学如果真的因为这一分而被拒之门外,那真的是有点悲惨!肖秀荣的四套卷今年难道不给力吗?哎!都过去了!何凯文老师发声何凯文在今晚也站出来为这位同学祈祷,真希望今年的单科线可以划成55分,这样的话就非常稳妥了!教授们肯定不在乎考研政治那一分,但是在咱们这片土地上,规矩是就是神!今年的数学难度不小,在考完后还出了点幺蛾子,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位同学的成绩,其专业课得了满分,真是一个细致入微的牛人啊!专业课那种文字类的题目都可以不扣分,这位同学肯定付出了不一样的努力!祝愿这位追复旦大学的考研人可以成功录取!

贡职不美

放弃高数,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放弃了考研,为什么这样说呢?

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是一门很拉分的学科,而到了大学就是高等数学了,对于绝大多数理工科的学生而言,高数既是必不可少的科目,也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数学的重要性不必多言,数学好的与数学差的有着很大的差距,在高中的时候就有明显的体现,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单科数学差距五六十分都存在,有的甚至差距上百分,相信很多人在高中的时候,对于这一情况深有体会。然而上了大学,只要你读的是理工科类的专业,高数就是必然要学的科目,无论你喜不喜欢高数,你都要努力学好它,为什么这样说呢?高数在大学也是很容易让人挂科的科目,一旦挂科,也许补考都不一定好过,大学清考制度的取消,已经给那些挂科生封死了最后的机会,而很多大学补考都是有代价的,所以,对于高等数学这门课,即便你不喜欢,只要是你要学的课程就一定要努力通过考试,不要让挂科影响了你的学业。而对于现在的大学本科生而言,毕业工作不好找,竞争压力大,现实的情况摆在那里,即便是“211”重点大学、“985”一流名校的毕业生,也不敢说自己毕业就一定可以找个好工作,本科生就业压力大,这是众所周知的。考研越来越成为毕业大学生的主流,保研、考研似乎成了很多人的不二选择,因为读研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也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正因为有着两点优势,考研才可以持续升温。理工科专业的本科生,想要考研,高数属于必考科目,也是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放弃了高数就等于放弃了考研,我们都知道无论你是什么专业,英语、政治都是必考科目,而高数并非所有专业的必考科目,而是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必考的科目,如果你读的是理工科专业,而且也明确要考研,在大学本科期间,就应该多花时间学好高数,因为高数的好坏对你的考研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考研政治想拉开差距很难,考研英语除非你的英语底子特别硬,一般报考同一所大学的考生英语隔不了多少,差距不会很大,当然英语也要引起重视。而高数学的好的与学的不好的,差距十分明显,并不是说有些东西复习就一定可以考的好,你没学好,对于复习备战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其实这也是很多人考研面临的问题,本科阶段没有认真努力学习,到准备考研的时候慌了手脚。不过,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考研也比以前难度更大了,教育部对于高等教育这一块也是越抓越严,大学教育严进严出以后可能会成为常态,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好事,因为可以逼着自己去努力学习,让自己在专业与能力方面更多的去提升,考研不光是去提升自己的学历,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为什么去深造,只有想清楚了,你的研究生才会有意义,才会明白在研究生三年中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高数是理工科专业都要面临的考研科目,无论是否决定考研,你都要学好它,因为它不止关系到你的考研,其实在专业方面也有很多的影响,放弃高数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就放弃了考研,如果你想继续考研,本科阶段就不要把它当副课,学好它,对于你来说,对于后面备战考研,不仅可以提高你的总成绩,还可以给自己争取复试的主动权,你说呢?

桧风

考研数学上热搜,考生:基础有多简单,数学就有多简单

研究生考试第二天上午考完数学,不少网友表示:去年的数学是为几年“献祭”的,今年的数学太简单了!微博上大部分人纷纷评论,今年数学是近几年最简单的一年,考得都很基础,只要基础知识扎实,就能轻松考得高分。去年数学和今年数学考研中拉开差距的无疑是数学和专业课了。数学成绩好的能拉开和竞争者的差距,考生中流传着“得数学者得天下”的口号,数学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能否进入复试。今年的大题基本都是基础题,但是计算量也很大,想要考取高分,扎实的基础和高超的计算能力是必不可缺的。数学考得不好,就一定进不了复试吗?上午的数学虽然是重中之重,下午的专业课也是重头戏。没有必要因为数学一科的发挥影响下午的专业课。考研考得不是你的“长版”,而是你的综合实力。对于数学考得不好的同学,数学只要过了报考学校的最低分数线,靠其他科目逆袭也不是没可能的。良好的心态决定最后的胜利不管几年数学难还是简单,大家难都难,简单都简单,正常发挥你就战胜了大多数人。上面网友的心态就是很好的,考前给你自己一个心理暗示,不背太重的“包袱”,轻松上阵,下午的专业课也就能正常发挥。有不少考生因为上午的数学考得不好,考完对答案,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影响下午考试心情不说,甚至会放弃下午专业课的考试。考生们大都辛苦准备了很长时间,不能到最后因为一个数学的发挥,影响全局的胜利。说不定,你就是人群中的“黑马”呢。写在最后随着年纪的增长,生活成本的增加,时代所强加的成功的压力,想像考研时那么系统的学习和奋斗是难上加难。那时划水的人会更多,晚起毁一天的可能性增加,手机不离身,在复习的时候做很多事,除了真正学习……甚至精力不怎么好的时候,书上处处画重点,最后处处没重点。很多人怀念那段苦涩时光,冬天的严寒与夏天的酷暑,依然不能阻挡去完成复习计划上满满当当的进度。即使三四战后依然名落孙山,也非常怀念,因为那时候的他不等闲,不负少年头,那时候的她做着叫梦想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张答卷上写下的不只是疑难题目的答案,还有这些日子走过来的漫漫人生路。回首,总是可歌可泣。展望,苦中作乐的考研人值得一次金榜题名,一切努力都会有结果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加油,考研人!”

后备箱

考研复习书籍及考研课程推荐(数学篇)

本人刚刚经历完考研的初试和复试,现已顺利上岸,现在这里对考研所用的书籍和课程指导进行推荐,以下书籍和课程皆在本人及同学的亲身试验的评论,个人观点,可能有偏离,但大方向基本可以确定,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收藏分享较多,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就再继续做政治、英语篇。数学课程百花齐放,现就三部分来进行讲述。汤神镇楼01复试书籍推荐1、李永乐复习全书+660题+330题+历年真题评价:李王全书整体来说难度适中,比较适合一些大学数学学习比较稳固但是在考研前没有认真复习过,遗忘较多的学生使用。而且其题目留白较多,在试题册上可以尽情留白,个人做题心情会比较好。优点:全面、逐步深入缺点:试题量不够多,对于数学要求高分的同学可能需要另外购买一些复习试题进行训练。(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题进行训练的课程,只是看书和听课是无法学好数学的,想来大家对于这个是有一定常识的)2、张宇36讲+1000题+闭关修炼评价:张宇的课程在考研数学中应该属于难度较大的,因此基础不扎实的同学还是不建议使用,单纯使用题目是可以的。不过张宇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可以说是一绝,经常会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本人在使用闭关修炼时经常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对于数学想要获得高分的学生,跟着张宇学习是不会错的。但,张宇的试题册中题目下的留白较少,很难直接在题目下写完全部解题过程,需要另备纸张,这对我个人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一点。优点:重点突出、解题思路巧妙缺点:初学难度较大、需要有一定数学基础、3、汤家凤复习全书+1800题评价:汤神可以说是从入门到精通的最佳导师了。他的题目较为简单易懂,由简入难,逐步推进,非常适合,注意,是非常适合基础较差的同学。他的题目连接十分流畅,没有张宇那种碰到题不听课就很难想到方法的感觉。也没有很多偏题怪题,对于数学要求不高,或者基础一般但是想要考好的学生,都是比较推荐以此入门,辅以李永乐330或者闭关修炼进行学习。汤神的1800题基本可以涵盖考研数学的全部考点了,题源,但是对于题源的变化和难度增加做的不如张宇来的实在。优点:入门简单、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缺点:上限较低、进度缓慢、追求数学高分的同学不适宜入手4、李林辅导讲义评价:亲,这边不建议您进行购买哦!李林是这两年才火起来的导师,相比于上面上个团队的书籍,不太建议使用他的辅导讲义,不是说不好,只是不够系统而规范,会有断层感,不过实力强劲的同学当我没说。(优缺点懒得写了,个人只推荐上面三套)02考研课程推荐如果说书籍的话只有三套比较推荐,课程可真的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家齐放了,不同阶段(开始复习、加强、冲刺)不同科目(线代、概率论、高数),每个老师的实力都不相同,每个辅导机构和教师的能力和评价也不尽相同。本人毕竟只考了一次研究生,加上我一起考研的同学也没可能看完所有课程,只能结合前辈们的推荐和更多的考研小伙伴们的推荐做出几套推荐,当然,有更好的也可以评论下补充给一起考研的同学一些帮助。首先,先给大家普及一些比较有名的考研机构和考研老师的课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复制百度一下作具体了解。李林数学、张宇龙腾数学班、新东方数学全程、汤家凤数学培训班、杨超数学全程、有道考神数学、方浩数学、姜晓千数学全程、考虫数学、李王团队数学-慕课数学、高昆仑团队高教在线数学全程班。如还有好的可以评论补充。下面就根据基础较好、基础一般、基础较差来进行划分,各位同学对号入座选择课程。(冲刺课程都推荐的放在所有课程推荐讲完之后)1、基础较好考研开始复习和加强阶段,基础较好的同学都可以直接看张宇团队的课程,可以1.5倍速播放,主要看他的解题思路而不是要背他解题过程(他解题时自己一定要跟着做、一定要跟着做、一定要跟着做,不跟着做跟没看没区别)。他的课程比较启发思考,对于学数学很有帮助,而且如果不看他的课,只看他的复习讲义去做他的一千题的话,个人觉得是比较困难的。冲刺阶段,也可以跟着张宇,这时候基本不太需要再看课程了,时间紧张,多做题比什么都重要。2、基础一般基础一般的同学也可以选择跟着张宇,但是不太建议倍速播放,一定要理解了他讲的知识点之后再过,切忌学到一半觉得自己懂了就跳过,看完课程之后不做题,自以为是。考研失败的同学不缺这种自以为是的同学,还是重复一遍,一定要跟着做!不跟着做就别看课,基本没用!当然,如果不想跟着张宇老师,跟着其他老师也是可以的,老师的功能只是帮你疏通一下课程的脉络,具体的理解还是要看自己。别的推荐的话,新东方的课程也可以跟一根,或者汤家凤也是很好的选择。3、基础较差基础较差的同学,个人推荐看汤家凤的数学基础,学有余力可以看一些张宇的视频课学点技巧,跟老师的话从一而终是比较好的选择,尽量不要中途改换门庭。汤神能被称作汤神还是有实力的,能不能学到东西还是看自己了。------------------------------------分割线------------------------------------------跟着老师课程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定位,是你在考研还是老师考研。一定不要像看猴戏一样对待听课,抱着学习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备好笔记本和草稿纸,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边记笔记一边跟着老师一起算题,这样才能够有效。看视频前的预习和看视频后的做题训练十分重要,各位同学不要就只是看完就过,像完成任务一样完成视频课,那其实就没有什么作用,不要有视频课可以重复看和老师在讲台上的讲课过了就没了有不同的想法,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考研冲刺阶段,也就是11、12月份的时候了,大多数考研教学老师这时候基本都出了很多冲刺押题课,这边个人比较推荐李林押题班,李林押题班的押题能力这几年大家有目共睹,搭配他的模拟题一起使用效果很好(模拟题后面给大家详细说)。具体押了多少分,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应该不会让大家失望,本人2020考研考的数三,在做题时就有明显感觉,很多题都做过,比较明显的就是李林押中了大题,基本只是改了数字而已,详细得不过多描述,免得大家认为我有做广告的嫌疑(^^)。03考研模拟题推荐如今市面上实在是有太多模拟题了,可以说是个老师就有一套到两套的模拟题,由于本人实在太懒,就不面面俱到说所有的了,给大家挑一些比较出名而且比较好(也有不出名但是不好)的题目来进行讲解。当然,这里讲解不是推荐大家多做模拟题而忘记真题,真题是非常重要的,模拟题大多数都超过真题难度,做模拟题的目的不是背题目背题型,而是掌握方法,大家一定要适度模拟,过度伤身。接下来对题目难度进行排序讲解。(由易入难)1、汤家凤八套题(推荐指数:两颗星)评价:汤神的八套卷可谓是自信建立神器,如果跟着汤神全程的话,做他的题应该是毫无问题。试题虽好,但不要贪杯哦,稍微做做给自己考研一点信心就好了,不要越做越爽,然后自以为是觉得:考研数学就这?就这?就这?那你可能就需要再来一年了,这时候你就需要做一套张宇给自己提提神,让自己清醒一下。不过汤神的题目一直来回翻着弄,题目基本没有什么太大变化,想要求变的就忽略了吧。2、李永乐六套卷(推荐指数:三颗星)评价:难度适中,题型适中,变化适中。中庸之道的极品,想要跟考研难度差不多的挑战的可以买来做一做,侧重知识深度的考察,不过他的题目变化也不是很大,感觉每年都是卖老东西,不过数学本来也就是这样,题源几乎不变,题目也改动不大。可以做做练练手,不过还是推荐以真题为主。3、李林六套卷+李林四套卷(推荐指数:四颗半)评价:李林的题目还是比较可靠的。这几年的题目押中率还是很高的,而且上文说到的李林押题班中,押的题也基本出自于这10套卷,所以如果后面复习差不多了想抱抱佛脚的话,李林这10套卷是必做的。少给了半星是因为,他跟真题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李林六套卷的难度要大于四套卷(个人观点,也有人觉得都简单),六套卷难度高于真题难度,四套卷和真题难度差别不是太大,对于模拟来说很有必要。4、合工大超越、共创5套卷(推荐指数:五颗星)评价:给这个五颗星其实还是有一点我自己的私心的,这个试题对于我自己来说真的帮助很多。这两套题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自行百度,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同学们对于这两套题的评价褒贬不一。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的。它的题目突出一个字:新。上面三套题,题目做多的人很容易碰到原题,会产生一种:欸,这个我做过,欸这个我也做过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于考试来说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测试自己的实力来说,就有点不太好了,毕竟考研考试的时候,你不能寄希望于碰到原题。所以,在快考研的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来一套超越题目醒醒脑,去年的超越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大家也不要被这个打击了自信,考研最后阶段了,就是为了查漏补缺,所以大家一定要放松心态做这套题。个人经历:李林平均120+,超越共创100-110(有一套不及格)。大家可以做个参考。5、张宇八套卷(推荐指数:一颗星)评价:这一颗星主要是给到了题目新颖,不然一颗也不太想给。不过我不是说他不好,只是说,太难了!!!!!!太难了!!!!我是来考研的不是来找虐的。喜欢被虐的可以做着玩,真题模拟120以下慎入。大家有什么补充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祝大家都可以考到一个心仪的大学!!!

常道

期末考试高数挂科了,考研数学还有希望吗?考研数学如何拿高分?

问一名大学生,大学当中什么科目比较难?大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学姐罗列了一下数学相关的科目,发现高数是令很多大学生头疼的科目。每次期末考试中,都有很多学生的高数挂科。大学期末考试当中会考到高数,有的专业考研也会考到高数。有的学生就有疑问了:期末考试高数挂科了,考研高数还有希望吗?其实,学姐想说:期末考试成绩跟考研成绩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两者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期末考试学生的备考时间不足;然后,考研数学不仅只考高数,还有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最后,两者的考试范围、难易程度等也不同。虽然期末考试高数挂科了,但只要积极备考,好好准备,考研数学照样能拿高分。那么,考研数学如何拿高分?1. 重视双基高中学习重视“双基”,大学学习也一样。“双基”包括基础知识跟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就是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基本技能就是考研所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楚、公式记不牢、定理不会用,这样是很难在考试当中拿到高分的。尤其在高数当中有很多的基本概念跟性质,考生备考的时候更要注意理解,学会应用。2. 多做题、勤练习考研数学想要拿高分,多做题、勤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多做题,我们才会找到题感,遇到相同或者类似的题时,思路如泉涌。当然我们要学会从海量的题库中淘金。不是所有的题都需要做,况且题库中的题是做不完的。我们要学会选择性做题,做题的时候避免做怪题、偏题,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题来做,还有就是哪里不会补哪里。3. 常反思、多复习只做题不反思,可能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式,导致同样的题目反复错。只反思不复习,我们明知有坑,可做题的时候还是止不住往坑里跳。所以,我们不仅要做题,还要常反思、多复习。反思题目的考点、解题思路、易错点、误区等。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做错的题目、记不牢的公式等。4. 重视真题的价值考研真题是含金量最高的题,不管哪科的复习,最后少不了的就是研究真题,考研数学也一样。为什么真题的研究价值高呢?因为真题是出题老师间接透露的考试信息,它蕴含了出题老师的出题思路,蕴含了考点、答题规律跟技巧,是考研数学的风向标,也是衡量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5. 考前掌握应试技巧考研是一次综合性考试,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还考察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所以考前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在考试之前,考生可以通过研究真题的方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制定准确的答题策略。这样等真正考试的时候,就不至于那么慌乱,也不至于出现突发情况时,没有应对措施。学姐说:大学当中的高数难是公认的,但是难并不意味着它就不能攻克。只要我们想攻克,并且为攻克高数做了全面充足的准备,就一定可以攻克。所以,首先我们不能对它存抵触心理;其次,要迎难而上;再次打牢基础,弥补不足;最后多练习、勤反思、常复习。相信通过我们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定可以取得好成绩。考研数学大家是如何攻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

两居室

考研考数学,不考数学有什么区别,看这里就明白了

考研考数学,不考数学有什么区别,看这里就明白了。考研和高考的不一样在于高考对于数学是没得选,大学入学考试没有选择数学,所以必须要学习,必须要学,而考研则不同,考研有一定的选择权,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的学科,这无非是给一些“数学盲”的一份厚礼,那不学数学在一定方面上也会有一些不利之处。一、选择面狭窄高考选择的专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就业方向,大学四年修什么专业在考研究生的选择时更倾向于它。(一)跨专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年吃一门新的课程,时间完全不允许我们。(二)因为有竞争力,所以觉得那个专业更有魅力的时候,大多数人也会这么想。(三)能力不同,我们会超越这个专业进行考试,面对有四年素质的竞争者,我们不只是专业课,英语和政治也应该引人注目,所以,在能力方面有决定性的因素。选择大学院考试的课程,数学是重要的科目,可能会有很多老师建议不要感冒数学,不考数学选择学科,相信20个学生们已经仔细调查过,因为选择面小,有的学校不要求数学,但是选择范围小,和自己喜欢的学校很难匹配。二、专业性不突出各种专业的就业方向不同,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就业,进入社会,一部分选择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机关,研究生院考试专业的选择“选择疑难杂症”的病很明显,很多人忌讳数学,因为不能制它,所以要避免,没有考数学就减轻了大半的压力,但是专业性不好,很多学校没有大力发展这样的专业领域。三、只是延缓学数学在高中大家都听老师的话,考上大学的话,不学习数学也可以,不学数学,学高等数学!大学院考试也一样,可以暂时选择逃避,虽然可以暂时回避那个,但是在大学院也专攻数学,数学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避免不了,比起以后继续受到数学“虐待”,现在还有一点点基础。四、学校限制要求高避免数学,很多学校重视其他一些课程的成绩,学校的录用要求也相应提高,考试人数太多的话,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限制要求。选择数学还是避免数学都是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未来就业等综合情况而评定的,无论选择不选择,都需要我们努力奋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下方发表言论,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