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二战”和应届生考研有什么区别?过来人告诉你吉利

考研“二战”和应届生考研有什么区别?过来人告诉你

现在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2019年已经达到了290万人次,想必2018年的238万增加了50多万,且未来考研的人数还会越来越多。在每年报考人数明显见长的考研大军中,应届毕业生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但往届生也不容小视,还有很多“二战”甚至“三战”的人。所以,可能很多应届生就会担心了,自己第一次考研,经验跟往届生相比肯定是不足的,万一考不上怎么办。往届生也会担心自己消息滞后,错过考研的重要讯息。那么,考研“二战”和应届生考研有什么区别呢?今天邀请一位过来人、参与过考研的“二战”并且成功考上985学校的学姐来给大家解答疑惑。一、心理压力相对考研“二战”的人来说,应届生考研的心理压力要更小,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复杂和人情世故,选择考研也许只是盲目“从众”,虽然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一次就考上,但很多人会觉得“没考上就去找工作”、“今年考不上大不了明年再来一次”。心理压力小,以平常心对待考研,往往有可能一击即中。但考研二战的话,很多人经常会想考不上怎么办,有的人甚至是辞了工作备考的,压力就更大了。二、备考状态应届生备考时,身边往往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和朋友一起并肩作战,“研友”可以互相鼓励,给彼此加油打气,在对方撑不下去时拉他一把,像是救命稻草一般,有朋友相伴会让这段“孤独”的岁月没那么难熬。但考研二战就不一样了,相当于是孤军奋战,看到以前的同学成功考上研究生或是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便十分羡慕,这时候备考,必须要比任何时候都心无旁骛,能坐得住,学得进去。三、复习经验二战的人已经有过一次考研的经历了,所以相对应届生来说,他们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有哪些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也更熟悉考试的流程,所以他们能更好地安排复习计划,而且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目标。很多应届生在复习时手忙脚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目标院校也是换了又换,知道考研报名时才最终确定。四、成功率一般来说,考研二战的人成功率更高,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成功率将近70%,而应届生的考研成功率只有20%左右。不过这也跟应届生和往届生考研的基数有关,毕竟应届生考研的人数更多。以上就是考研“二战”和应届生考研的区别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时其饥饱

2020考研:应届生VS往届生,二战成功率更高?

根据教育部统计的人数,2018年考研人数在238万,其中应届考生有131万,往届考生有107万,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在290万,最后录取70万,有220万名考生相当于陪考的一个状态,2019年考研调剂期间,研招网专门针对2019年考生做了一项专期调查,共有12万考生参加这项调查,其中非应届生占到48%,接近一半!一、应届生优势1、心理优势“初生牛犊不怕虎”,应届生对于二战考生来说,毕竟在大三、大四阶段是可以住在学校的,不用为自己的住宿、学习环境等因素打扰,压力也比较小。很多考生都会抱着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来的心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状态不会特别紧张。2、年龄优势年龄问题阻碍考研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龄大的考生可能觉得读研之后年龄很大而放弃考研。很多应届生的年龄往往没有那么多顾虑和担忧,但是往届生会遇到这个问题。3、思维优势应届生相对于往届生来说,思维会比较灵活些,前期也不会受到其中条条框框的影响,可以尽快吸收较好的解题思路、答题模式。从创新这点,应届生更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这也是应届考生的优势所在。4、学习环境优势应届生可以选择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准备考研复习,学习氛围也比较浓厚,也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自己的研友,在获取考研资料方面大家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应届生可能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的比较多,全靠自己的自制力支撑,稍微有放松容易被安逸的环境影响,也有不少往届生参加工作,也会被工作中的事情影响,耽误复习时间,复习效率不高。二、往届生优势1、丰富的考研经验二战的学生在考研复习上面的经验会比一战的考生经验丰富,知道自己如何复习以及合理安排计划,也知道自己第一次失败问题出在哪里,在第二次复习中,也更加有目标和针对性。二战的考生更懂得复习阶段的重点,了解更多的考试题型,也熟悉考试流程,能在这些环节中节约不少时间。2、信息渠道多,少走很多弯路应届生对于考研阶段的流程不懂,都是自己走一步琢磨一步,不清楚整个流程,在考研方面搜集信息能力也很差。往届生知道自己该在什么阶段查找什么信息,在过去一年的考研复习中,可以更加针对性的进行复习,避免在不必要的环节花费过多时间。3、时间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二战的学生在考研复习上面有更多的复习基础,准备的时间也比较长,知识积累储备方面比应届生更广泛。从量变到质变对考研知识理解也更加深刻,二战考生的复习量更大,考上概率也更大。4、精神力量更加强大决定二战的学生,意志都很坚定。二战考研的学生,大多都有“忍辱负重”决心,在这个过程中吃的苦,他们在心里已经很清楚。相当于应届生,二战考生有更好的精神力量,在复习过程中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那么往届生和应届生考研,谁更容易上岸呢?今天小编整理了往届生和应届生考研心态和两者在各方面的优势,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

杜鹃山

考研二战失败依旧是应届生吗?超详细解读两年择业期!

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确保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其中有一条引起了各位研友的注意。就是国家关于择业期内报考事业编的一些相关说明。从这次官方文件来看,毫无疑问对于应届生和择业期内的往届生都是一次利好消息。但是究竟什么才叫做择业期呢?择业期按国家有关规定,高校毕业生从毕业之日起两年内为择业期。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以享受应届毕业生同等待遇。这里要注意时间,是两年,但是据说部分地区延至三年。择业期内能否签劳动合同?注意了,一旦和用人单位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既代表择业期结束。哪怕之后你又失业了,依旧不能算应届生,只能走社招。所以说,择业期内只有一次机会,务必把握住。择业期内能否签三方协议?这个是很多应届生碰到的问题。尤其是今天就有一位研友来咨询小编。她考研失败想二战,但是学校出于对就业率的考虑,要求她必须签订三方。这里要注意了,三方并不是正式的劳动合同,只能算是一个协议,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学生都可以毁约。实际上每年也有大量的毁约情况出现。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毁约的机会,学校会重新为你发一份三方,但是手续非常麻烦,而且因为是毁约行为,所以并不提倡这样做。所以理论上说,不签订劳动合同,只签订三方并不算就业。但是小编并不建议这么做,因为风险实在太大,而且不交三方并不影响你毕业,虽然学校会催得比较近。择业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举个例子,从2019年4月8日起,广东省正式实行择业期政策,同时取消暂缓就业政策,新政策有效期为3年。适用期限方面,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择业期为毕业两年内,博士研究生的择业期为毕业五年内。值得注意的是,择业期从毕业证书落款日期起算。简单的说,如果你毕业后两年内,部分地区三年,如果你没有找到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都可以找学校要自己的三方协议,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考试。那么这就代表着,如果你是应届生考研失败,还在纠结二战和工作的话,今天这条通知就明确告诉你,直接二战吧,只要还没签工作合同,你就依旧可以享受应届生待遇!

九经

2019考研失败选择二战与应届生考研有什么区别?

2019考研国家线发布,相比以往今年分数线上涨比较大,尤其像经济学管理学上涨都有15分之多,很多考生可能会没有过线或者是没有达到学校分数线被刷掉或是调剂失败,肯定会有很多考研人会选择二战,其实近年来考研二战甚至三战的人占比也是越来越多了,目前很多刚刚准备二战的考生可能会不清楚考研二战跟应届生考研有哪些区别,嘟妹为大家整理下考研二战与应届生区别之报考大家知道考研分为预报名和考研正式报名,一般来说预报名只有应届生能参加而往届生不能参加,其实这个整体上没什么影响只是一个先后的问题。还有一点区别的是考研二战考生的档案问题,因为一般二战考研人下半年报考时已经毕业,可能需要在工作地或者是回老家报考,而在工作地报考可能需要当地的居住证或者是相关的材料,而应届生则可以直接在学校考点报考。注意:可能有部分院校专业只接受应届生,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考研二战与应届生区别之备考总体来说备考有以下4点区别:1.复习经验以及资讯收集应届生因为都是第一次报考很多考生其实对于考研都是懵懵懂懂,甚至很多考研常识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而且面对繁杂的课本知识无从下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背单词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政治,而二战考研的学生就不一样了,对于考研的各个流程环节都已经非常清楚,知道哪些是重难点、考点、各个阶段的考研节点是什么,知道去哪里收集最新考研资讯信息,到哪里可以找到考研资料等等,而且因为考过一次所以更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更清楚自己的目标!2.考研备考场所及状态就一般情况而言,应届生考研场所首选肯定是学校图书馆,住所肯定是学校宿舍,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应届生考研很多都是几个同学一起有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度过这艰苦的备考岁月,尤其是备考弃考高发期暑期的时候,还是很煎熬的。二战考生就不一样了,有的二战考研人可能是边上班边考研,一般都是在外面租房备考或者是住在自己家里备考,相对而言可能备考环境上面会比应届生要差一点。3.心理压力这个对于二战考研生来说是很大的,就算是边上班边考研的人来说这个心理压力也还是蛮大的,毕竟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都是非常大的,湖北文都考研小编在这里建议今年想要二战的考生一定要先跟家里沟通好,跟家长好好取得一致的观点,然后再全身心的投入到二战备考当中,不然后期对于自己的备考影响还是很大的,跟家里人的关系和谐相处对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都是大有好处的,毕竟最在乎你的还是自己的家人。而应届生考研相对来说压力就没有这么大了,毕竟也还没有毕业直接可以去找工作,或者是说考不上明年再来一次的想法,所以心理压力方面二战考研人还是比较大的。4.考研成功率一般来说二战考研人的成功率还是相对要高的,就像高考一样一般复读之后分数线大部分还是会考的高一些的。当然也跟应届生基数大有关系。总体来说二战考研人在心理压力和备考环境方面是要比应届生有劣势一些的,但是在备考及流程上面,同时对自身的认识上面还是要优于应届生的,要调节好自身的心态不能在最关键的时期心态崩了就得不偿失了!

春之祭

考研成功率最大的是?二战>应届生>往届生?

考研成功率最大的是?二战>应届生>往届生?近些年,考研人数不断增加,2020年考研已经高达350万人左右,这么庞大的数字,除了应届生考研外,还有很多往届生,二战等组成。为了升学历,为了以后找工作做准备,为了圆自己的考研梦,为了升职,为了拿高薪等原因,都是导致考研竞争力越来越大,在职考研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变得很小了。今天华研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往届生考研和应届生考研以及二战考研的差距,二战考研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成功率是最大的,所以小编在这一带而过,。。其他还在纠结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哈!一、动机和目的往届生考研,绝大部分都是基于现实原因后决定考研的,其动力和目的都是很明确的。应届生考研,除了部分必须要考研的考生外,还有对未来很迷茫,没有规划;不想工作,想继续读书的;看别人考研自己也随波逐流的;二战考研,都是第一次考研失利,要不就是在复试那一关卡着了等各种原因,所以,二战考研,也是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规划都是非常明确地。应届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和在社会、工作中的历练,所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职业规划以及对就业形势的了解都很模糊,很多人对考研还是很迷茫的,很多都是随波逐流。往届生对职场通常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自己所欠缺的部分,所以,目标往往都是很明确很坚定的。他们因学历受限难以晋升、因工作不好而希望换个好一点的、因工作后找到了自身定位、、、、这些都是在职场中摸爬滚打之后,经历,和历练都是有的,所以这类人的思想,往往也是比较成熟的。二战考研,通常都是因第一次考研失利,因各种原因导致没考上,但是,也坚定了他们对考研的坚持,他们很多人也都是目标明确。虽然没有在职场中摸爬滚打,但是他们,对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和目标都是非常明确和坚定的。二、二战学习能力最好,因往届生平均年龄高于应届生,学习能力要弱年龄问题相对于应届生而言,往届生的平均年龄是高于应届生的,记忆力肯定不如应届生;职场和学校的生活不同,几年下来,脑子会“钝化”,记忆力也是没有应届生好,所以学习能力肯定会打折扣的。并且外界对往届生的诱惑也很大,备考难,进度慢,还有往届生会因社会关系和各种事物导致注意力分散。都成为他们备考路上的绊脚石。二战,因已经经历过考研,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力都是最好的,而且,二战考生知道考点是什么,他们只要弥补自己之前的不足,所以,对二战考研的来说,成功率是最高的。三、回炉重造难度大相比二战和应届生,往届生职场再入学校不易,入名校更不易。学习能力下降,精力受限,备考之路难。1、时间成本考研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的事,下班后复习,时间不足,加上工作了一天会特别累,没有多少精力再去学习。遇到加班,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应届生直接考研,时间充裕,不用考虑太多问题,考上的几率也更大。二战也是直接考研,已经复习备考一年了,所以,成功率比应届生还有更大。2、金钱成本往届生后期冲刺很多是辞职考研,因为后期的冲刺阶段,下班时间根本完不成学习任务,所以为了目标院校只能辞职。辞职意味着不仅要付出时间、金钱。没有经济来源,还要支付生活成本亚历山大……3、学习氛围应届生考研,身边有很多研友可以一起复习、自习。好的研友会互相激励。在职考研备考的过程漫长而枯燥,没有人替你分担压力,如果打算工作后考研,一定要考虑清楚,准备好面对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4、年龄问题在职考研平均比应届生大两岁,即使你们同时毕业,年龄上也不占优势,面对社会招聘时HR会犹豫。想通过考研转行,还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面临来自家庭、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华研小编建议往届生考研,在考研目标的选择上,要合理评估自己。单纯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在职考研劣势大于优势,考研失败应届生轻松二战,而在职的同学会面临更大的困境。当然,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想清楚了,就全力以赴吧,华研小编在这里祝二战能旗开得胜,应届生能一战成研,往届生能得偿所愿,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被心仪的学校录取!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由网络上整理得来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极盗者

2020应届生:“家人再也不担心我考研二战了,明年我还是应届生”

从前,考研的队伍中只有一种人,应届生。后来,这支队伍越来越庞大,加入了往届生,在职考研生,辞职考研生等等。对于在职或是辞职的考生来说,考研前他们至少还有份工作作为保障,但对于二战考生,不仅什么保障都没有,还失去了“应届生”的这块金字招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应届生”的称号是金字招牌呢?因为除了考研外,在考公、考编、考选调生、找工作等领域,应届生是有天然优势的。有的是,必须的“入门条件”;有的是,加分的“就业保障”。那么在史上最难考研年下,加上疫情的背景,那些一战失败的人真的只有考研一条路可走了吗?真的是别无选择了吗?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各位考生“万念俱灰”之际,有关部门发表重要通知:“毕业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按规定在学校留档两年,两年内落实单位,高校统一按应届生身份帮助其办理就业手续。”翻译过来就是,国内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身份统一延长两年,也就是说,毕业的两年内你都算应届生。在这里我再解释一下什么是“应届生”,就是正式拿到毕业证学位证之后,以两证上的时间往后推一年,这一年里都是应届生身份。而新规出来之后,就变成了两证上的时间往后推两年,这两年里都是应届生身份。接着,大家感兴趣的来了,强调了这么半天的“应届生”,应届生到底有哪些优势呢?搬好板凳,接下来就是敲黑板时刻,讲讲你不知道的“应届生优势”。01拿户口的“尚方宝剑”听说你想拿户口?想拿北京、上海的户口?就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应届生吗?如果你是应届生的话,在北京,公司通常就可以帮你解决户口问题;在上海,积分达到72分就可以解决户口问题。你可能会说,这也不简单啊,那看看非应届生在北京上海的落户条件。北京对户口的把控极为严格,对非应届生的把控就是超级严格。通常来说,落户的方式只能通过人才引进、升学或者和有北京户口的人结婚才行。上海的话,也不轻松,非应届生必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7年,缴纳社保满84个月,才有“机会”落户。至于户口有什么用,等你面临结婚、生子、上学等一系列问题的时候,你就知道户口究竟有多大的用了。所以请记住,“应届生”的名头是拿户口的尚方宝剑。02找工作的“不二法门”当你去对比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对于同一岗位的要求时,你就知道,什么叫做“网开一面”,什么叫做“年轻真好”了。想进入名企,大型国企等,校招是最简单的方式,没有之一。就以中国移动举例,很多省市只开启了校招通道,没有社招通道。与此同时,现在毕业就进入大企业,薪资一般都是非常可观的,要知道,以后你的工资有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基数,只有基数大,才能保证整体的上升空间。反观社招,虽然给得更多,但这都是你用工作经验换来的,而且对你的要求可谓是“淋漓尽致”。当你通过应届生的身份进入名企,工作十年之后,你就会感谢当初这个把握住这个机会的你。所以请记住,“应届生”的名头是找工作的不二法门。03再考研的“秘密武器”很多人不愿意二战,或是不敢二战,最大的原因就是,假如再考不上,又没有工作,感觉自己承受不住自己给家庭带来的压力。所以很多人,虽然第一年失之毫厘,但是第二年却因为无形的压力反倒提前崩盘,二战失败。而应届生身份的延长,相当于你还是像一战时一样,即使二战失败,也不至于心态崩塌,天翻地覆,至少还有校招在等着你,如果你不想再考,你完全可以去参加工作,至于未来是否再考就是后话了。你二战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你就更能全身心得考研了。当你知道你还有个保障的时候,你就能抵御更大的不确定性,就有了更强的定力,不是所有人都有破釜沉舟的底气的。所以请记住,“应届生”的名头是找工作的秘密武器。应届身份变两年,大展拳脚不受限。北上户口尤可选,工作高薪在掌间。纵使努力再二战,后顾无忧冲极限。把握机会分秒间,触底反弹期明天。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固哉

考研复试二战生比应届生吃亏?不要多想,做好这几点增添更多把握

2021年研究生初试已经结束,今年的报考人数已经达到377万。在参加的研究生考试大军中,除了应届考生外我们能够看到一个越来越庞大的队伍,考研二战生以及三战甚至更多次备战的考生群体。这一两天笔者在网上看到有些考研同学针对考研复试和导师录取提出一些疑惑,其中有一个问题确实让许多学生苦恼。是不是导师会排斥考研二战学生,二战考研生比应届生在复试环节更加吃亏,导师更喜欢应届生?其实不要多想!在考研面试和录取环节往届生并不比应届生吃亏首先不可否认应届学生如果读上研究生在“可塑造性”和“管理上”更加省心省力,这也是许多导师喜欢的一方面,但是也仅仅是部分而言。导师其实关注的是更多的方面。有许多二战生有专业相关工作经验,对于专业更加熟悉,实力突出有些导师同样喜欢。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导师考量是不一样的,有的考虑学生一两个方面有的考虑更多。总结来说导师不会更多关心你的应届还是二战身份,更多的是考虑你的潜力、专业能力强不强,合不合他的胃口、加入团队后是否能跟上课题,完成实验和项目以及能否完成毕业论文等,会考虑得更远。另一方面,近一两年二战甚至多战的考研学生占比近乎一半,是一个庞大不可忽视的群体,许多“高手”同样隐藏其中,表现不会比应届生差,录取率也不会比应届生低。所以笔者认为并不像许多网友和考生所忧虑的应届生和二战生身份对于导师录取结果有什么必然联系,不要多想放心大胆去面试。由此可见是否二战或者应届生参加考研复试对最后能否录取并没有必然关系,只要优秀和努力你就能上。对于现在的考研学子来说无论是否二战身份,要做的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不要松懈等待初试成绩的出来。如果考研初试成绩成功进入复试名单,可以做好这几点,将有更多把握学会主动出击,千万不要落后一步。在确认进入考研复试名单后,可以尝试提前联系相关导师发送邮件表达对其研究方向感兴趣,可以展示自身的硬实力等,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登门拜访。只要导师不是给你负面回应,就是成功的。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考研复试的流程,并预备留有一套应对的“策略”。我们都知道考研复试包含英语测试、笔试和面试环节。针对英语测试英语成绩不好的同学,建议一定要提前多加练习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至少要能够明白问题大意“说出口”,准备几套常用模板。其次复试笔试和面试环节各个院校在细节上都有所不一样,根据考研院校官网的复试报考书目要求准备,专业课千万不要落下,同学们也可以尝试咨询考研院校往届学长学姐获得一些帮助。即便进入复试名单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被录取,面试即便前几名被逆袭的也比比皆是,名额都是按照比例淘汰的,因此只要没有到最后一刻被录取,也要做好调剂留意其他院校的心理预算。结语不论是一战考研的考生还是考研二战生甚至更多次备战,希望都能够成功上岸,旗开得胜。

动员令

为何二战、三战的考研同学会越考越差?并非是他们不够努力!

为什么考研二战、三战的学生考不过应届生?并非是他们实力不济!如今大部分的考研同学都查到了自己的考研成绩,最近咨询小水调剂以及考研复试的同学有很多,其实不乏一些二战、三战的考生。一些考生查到成绩之后精神崩溃到痛哭流涕,因为自己考得非常差,还没第一次考得好,更是远远不及那些应届考生。按照他们二战的成绩很可能连调剂读研都难,不是单科线不过,就是总分低于往年的国家线。按理说,考过一次的同学,再二战,应该有了经验,还知道自己一战时候的不足,会懂得查缺补漏,为何却会越考越差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呢?为何二战、三战的考研同学会越考越差?并非是他们没有努力!考研早已经取消了年龄的限制,除了全日制研究生外,在职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加入让考生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近年来选择考研的同学占比越来越高,即使是在工作之后,也有大把的在职人员选择考研,以求升职加薪或者追求更好的明天。其实能够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心中更明白自己所想,也知道自己的追求,也许比当初在学校的时候备考更努力。但是结果往往并非是他们所想的那样,考研的结果越来越差。一些同学为了考进名校,不惜二战、三战,但得到的结果却并非能如愿读研!今年有位三战的考生,报考的是陕西师范大学,但是她的分数考得并不好。她因为是三战考研失败,所以心情非常沮丧,觉得自己非常没用,是个废人,曾一度想过出家。哭了很久,没办法排遣心中郁闷,所以找小水聊了聊。在一战的时候英语没有过线,花了很多的时间好好补习英语。二战的时候因为陕师大的复试线很高,她的分数差了十分,但是超过国家线。因为不懂考研调剂,没有提前联系,所以耽误了最佳调剂时间。折腾了一周的时间,到处没有学校要她,所以放弃了调剂,再考。三战的时候父母坚持反对她考研,也督促她找对象,她不得已,选择了在职考研,自己在外面租房子,在工作之余默默努力。本以为三战的结果会非常好,但是却没想到专业课二考得非常差,远远低于自己的预期。也有考生说学校压分了,之前就有宁夏大学压分,所以也不排除这个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因为工作的时候分心了,专业课并没有二战的时候复习的好,而三战的时候专业课考察的内容也有很多变化,这才使得她考得越来越差。小水劝她暂时放下考研,平稳自己的心情,先把工作稳定下来,想考的话年底的时候再考一次。不需要为了一时的得失而放弃希望,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不需要过于自责。那么,从上面的情况看来,为何二战、三战的考生考不过应届生,这就很明显了!01、二战考生压力大,心态不稳经历了一战的失败之后,很少有同学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考研,即使是选择了二战,他们都会惧怕失败。但是应届生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事情,成功就去读研,失败了也不损失,直接工作就是。不少往届考生在考研的时候要么是在职考研,要么就是顶住父母的压力偷偷考研,这种无形的压力是致命的。很多考生往往坚持不到考研结束,就不得不放弃考研,就是压力太大,心态不稳所致!02、复习环境迥异,二战考研条件差了很多应届生考研可以在学校里复习,不需要为住宿和吃喝发愁,都有父母和学校供着。学校里还有图书馆和自习室,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条件。不懂的专业课问题可以咨询老师和同学,甚至是还要同学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打气,这样学习也有动力。但是往届生就没那么幸运了,条件差的只能在职考研,和同事挤在集体宿舍,复习的环境肯定是很差了。要是自己租房子看书,又不知道顶住多少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要是工作出了问题,很可能影响考研复习进度,一旦没钱,又要想办法赚钱,这都是不确定因素。03、院校更改考研内容,对往届生非常不利虽说往届生考研有了一些考研经验,但是相对于应届生来说,也仅仅是考过一次,没有读研,复试经验也没有。考研内容不排除会有更换的可能,去年就是各大院校改革了考研初试内容,使得很多二战、三战考生叫苦不迭。本来觉得自己再考一年肯定有可能读研,这样改革的结果就是,考生依旧成为炮灰!其实,在考研方面,应届生和往届生都各有优势,考研不仅仅是对考生本身知识储备的考察,更是对考生心态以及意志力的考验。只要考生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战略上重视考研,查缺补漏,心态上轻视考研,不要太过于纠结成败,努力准备,小水觉得,考生考研成功的可能是非常大的!如果你二战考研失败,你会选择继续考研吗?若是选择三战考研,你会坚持自己当初选的学校,还是换一所更简单好考的学校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北极光

往届生越来越爱考研 “二战”更普遍 学生:研究生工作能多几百块

本科教育现如今早已不是精英教育,而成了大众教育,随着找工作难和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考研已经成了很多本科生的必经之路。目前,距离2018年考研报名时间还有不到一个月,许多考生已经备战研究生考试,这其中还有不少考研“二战”的学生。据了解,近几年,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去年已达到238万人。据中国教育在线的统计数据显示,往届生越来越爱考研了。去年,全国考生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2016年增加19万人,往届考生数占总报考人数的45%,考生中往届生报名增幅超过应届生。应届生的考研热“那不然呢,我医学生,你告诉我,本科医生,哪里敢要。”这是一名医学类院校学生的苦衷。去医院看到大家都会看到,墙上贴的医生介绍基本都是硕士丶博士,在很多地方的县医院也都已经开始招研究生,不再接收本科医学类毕业生,不要说硕士研究生,以后不考博士,怕是连进县医院都有些难度了。无独有偶,像法学类专业也是如此,有法学专业的女生曾这样调侃到:“我头发一把一把的掉,但是不敢不考研。估计早晚成个女秃子。”不仅如此,对于国内的双非院校来说,考研是唯一的出路,即便如此,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学校的宣讲会上一些好的企业还要求本硕都得是985,好不容易逃离了第一学历,最后找工作却还是受第一学历限制。也就是说,许多招收研究生的企业单位现在基本都要求毕业生是双一流硕士或者海外留学再或者博士。考研“二战”生为了能有更好的借力平台,有更多的职场入场券。当毕业生在没运气没背景的情况下,唯有增加自身的实力,毕竟含着金汤匙的人也要很努力,所以有的人说,不懂二战的孩子们,是不是没有看清形式。每年毕业生八九百万,其中只有一百万考研,剩下的是往届,这个比例其实并不高,考研虽然不是通往更高理想的唯一出路,但是它确实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出路。而考研“二战”生也有较大的难处,比如西南某双非学校,学校是以绩点为基准,所有的加分项必须校级以上含金量高的才行而且上线五分,相对公平太多。而西南某末流211院校,据在校生反应,学院推免的没几个是学霸,加权只占百分之六十,四十分活动分。大部分都是在学生会水一水混点活动分,班成绩前几的都没有推免资格。更是有考研成功的学生这样说:“去年考的一个211专硕,计划是101个,收了106个。没有推免,今年招生计划上100人,推免30个,统招70,心疼今年考专硕的,也不简单了。推免生是真牛逼,想上名校的研究生,最好本科阶段好好努力,争取个名校推免名额,尤其是双非的学校。”还有的学生表示:“作为985院校,一共15分的加分项,光班干部就可以加3分,我们班就两个人工作,剩下的都是保研加考研”。至于要不要考研,当你真的出去找工作的时候,同岗同工作经验的情况下,还是会发现研究生还是会多那么几百块钱的。从长远来看研究生学历对一个人的发展肯定有用的,不是简单的刚起步比本科多几百块,更在于它的后发力。

北使齐鲁

二战考研成功率远超应届生?往届生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占比近50%

自2016年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考研的占比越来越高。这里往届生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已经考过两次、三次及以上的考生、在职人士等,对于他们选择考研的原因:①考研就是这样一件事情,一旦开始了就放不下,直到考上为止,这也是二战、三战及考过三次以上的同学坚持的理由;②现有的学历已经不再满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③研究生的起薪高于本科生等其他原因。就2019年研招报考数据统计,往届生考研占比越来越高,据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下面,再以湖北和河北两省的数据举例:湖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6.5%,到2019年所占比例升至39.4%:河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9.3%,到2019年这个比例升至44.2%:从2019研招考研调查的结果得知,超1万考生参与调查,其中非应届生占了48.23%,接近半数,参加考研2次及以上的人群也占了35%。虽然同应届生相比,往届生和二战、三战的考生在考研方面会有各种干扰,工作上、生活上,不能像应届生那样有完整的时间静下心来去备考,复习时间不够集中,但是往届生考研成功率还是比较高。更了解考研的流程,对于各方面信息的搜集更清楚,资源更丰富一些;备考时更有经验,有一定的基础;更清楚自己要什么,在择校选专业方面目标和决心更加明确。所以对于大三应届考研的同学来说,要想一战成硕,必须要下更多的功夫了解考研,做好选择,扎实复习,才能赢得那些已经有过经验的往届生对手,小伙伴们要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