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1567名硕士研究生完成“云”答辩,按期毕业!何为

哈尔滨工程大学1567名硕士研究生完成“云”答辩,按期毕业!

日前,哈工程14个学院1567名2020年春季学期初毕业的研究生,圆满完成在线毕业论文答辩,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降低”“毕业不延期”。船舶学院:严把159名研究生的答辩质量关船舶学院在全校率先启动远程视频答辩。3月8日至17日,学院视频答辩工作监督检查领导小组20余位专家分赴25个视频答辩小组进行全程督查,顺利完成159名研究生的视频答辩工作。经督查、答辩组专家和学生反馈,毕业论文视频答辩流程规范,答辩委员把关严格,学生答辩准备充分,视频答辩效果远超师生的预期。动力学院:“官方弹幕”频频点赞专家与答辩学生在问答中“交锋”,学术探讨热烈;聊天界面不时出现督查专家的点评“弹幕”——“学生表现很棒,时间控制得好,赞!”“学生讲得不错,老师质询实实在在”“组织严密,程序严格,老师问题针对性强,有利于后续论文完善。”“每个学生都单独讨论单独决议!好。”动力学院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健全“研究生远程答辩质量全程管理”体系,答辩委员会严格执行预定程序及流程,答辩“现场”秩序井然;“现场”外,秘书组在微信群里回答疑“候场”学生们的各类疑问,按顺序安排学生调试设备、进入会场,答辩各环节步骤严谨、环环相扣,最大限度还原了线下答辩的全过程。作为学校唯一一个采取论文“100%校外盲审”的工科院系,动力学院10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外审如期完成,获专家好评。面对疫情,动力学院反复论证、模拟答辩各个环节。答辩小组逐一提前测试比较常用视频软件,制定主、备两套方案并对全体答辩学生所在地、采用设备、网络情况等基本信息提前摸排,对研究生分组进行预答辩演练,充分保证网络答辩质量。“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研究生孙剑蓉答辩前一日,导师李彦军老师还在反复沟通,帮助她联系可在线操作的计算集群,用以完善论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答辩。“直至上交论文的最后一刻,郑群老师还在帮我修改论文,老师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将影响我一生。”赵一同学的毕设题目为《船用燃机压气机跨音级气动布局研究》,答辩后,赵一逐条整理专家意见,多次与导师郑群教授沟通修改。郑群指导他对论文逐字逐句斟酌、推敲,经过多次修改,郑群才将赵一的论文整理上交学院归档。自动化学院:学生导师心连心自动化学院3月5日至15日组织209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在线答辩。学院通过视频会议组织所有答辩秘书进行了答辩流程的培训,安排了16名学院督导对30场答辩进行检查记录。为保障在线视频答辩的顺利开展,程建华老师按照“提前谋划、充分准备”的总体思路,逐一对研究生答辩PPT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细致审阅,为研究生继续修改答辩材料,提供了合理化参考意见。身兼校学术委员会成员、院学术督导等数职的朱齐丹老师,本身要指导多名毕业研究生论文答辩,同时要兼顾指导研究所其他学生的答辩情况及检查学院其他答辩组的答辩情况。家住湖北黄石的硕士研究生尹维考,克服没有携带笔记本回家、全家居家隔离等困难,利用平板电脑修改论文,同时组织了本课题组答辩同学交流群,协助答辩秘书及时传达答辩的相关安排,协助辅导员老师及时转达学校的相关政策。尹维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网上在线答辩。信通学院:“云答辩”严谨又暖心帮助学生邮寄电脑回家;多次深入实验室,通过构建远程服务器,使学生在家也能使用计算资源和数据;定期询问每一位学生的进度,指导学生论文和PPT的修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给与疏导和鼓励……信通学院一系列举措让193名参加“云答辩”的学生心里“有了底”,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云答辩”顺利完成,学院交上了一份严谨又暖心的答卷。2017级硕士四班的张羽寒假“两手空空”就回家了,“看到学院采用在线毕业答辩等相关通知的时候真是感觉措手不及。”和张羽一样,很多毕业班的学生关于毕业论文答辩的进展,都停留在提交盲审版论文的状态,寒假回家没带电脑,没有相关资料,没有来得及做ppt......导师叶方得知同学们的难处,多次申请进入学校教学楼为学生取电脑,实验室老师帮着免费邮寄。“叶方老师牺牲自己的时间给我们反复耐心修改答辩PPT并提出建议和意见,让我们更加有信心面对答辩,感觉到了老师的温暖。”为学生“云答辩”护航最后一公里。答辩组秘书提前带领学生测试网络、熟悉软件的使用,提醒学生为防止网络卡顿提前录屏备用,同时为学生讲解答辩注意事项,模拟答辩候场等各个环节,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云答辩”不紧张。更多专家参与指导,学生得到更好锤炼。通信所林云老师邀请了美国、丹麦、复旦、北邮和华为的专家参加在线预答辩。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提前掌握视频软件的使用,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专家犀利的提问让学生提前感受了视频答辩的氛围,发现论文和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云’答辩是一次创新,作为导师,我将是学生最坚强的后盾,希望我的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开启人生新的乐章。”标准不降、新颖高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赵春晖说:“学术委员会成员从论文的题目到内容再到论文相关格式进行了详细审查,严格保证质量。这种在线视频方式既新颖又高效,而且还可以录像存档,非常具有纪念意义。”材化学院:更规范、质量更高“非常时期,线上答辩的形式快捷又有质量保证。身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生,能够参加这次线上毕业答辩感到十分荣幸。”材化学院2017级硕士毕业生徐梦书在线上答辩后十分满意。3月9日至16日,历时8天,材化学院2017级113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为严把在线答辩质量关,材化学院专门设计了在线答辩工作流程和应急保障措施。答辩流程设论文陈述、回答问题、答辩评审线上讨论和投票表决等环节,日均答辩历时8小时。答辩结果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答辩全程录音、录像并存档。参与此次答辩的导师无机材料研究所教师冯静说:“这次线上答辩在重视程度、答辩效果和规范性上与往年现场答辩相比非但没有降低,反而都有所提高,特别是此次答辩之前,所有参加答辩老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提高了论文评审质量。参与答辩的学生也因此次答辩的特殊性,准备得更细心更充分。”学院教学督导、答辩委员会主席董国君老师在参加答辩后表示:“在线答辩,是疫情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尝试和体验,对参与其中的教师、管理者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效果不比现场答辩差,并且更灵活,这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一种值得深入思考的方向和思路。”数学学院:虽“远”仍“严” 爱不隔离3月14日是全球第一个国际数学日,数学学院2017级53位硕士研究生以“云答辩”的方式庆祝国际数学人的共同节日。早8点30分答辩正式开始,53名研究生分为四组,通过腾讯会议开始答辩。卜长江、邓廷权、樊赵兵、徐润章四位教授分别担任四组的答辩委员会主席,各组答辩主席严格按照学院视频答辩流程主持答辩,学院答辩督查、低年级硕士研究生等在线旁听了本次答辩。在研究生汇报PPT、答辩委员提问、答辩小组讨论决议、答辩委员匿名表决、答辩主席宣读决议等五个流程后,53名硕士研究生历时近12个小时的“云答辩”顺利结束。龙江学者、数学学院教授徐润章表示,虽“远”仍“严”,这是我们为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们上的最后一课,希望他们牢记哈军工优良传统,在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业中时刻保持数学人的严谨务实。研究生班班长王强说:“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们通过远程视频答辩方式进行毕业答辩,感觉这种方式更轻松一些,不会像在现场那么紧张。”研究生王敏感慨道:“难忘老师们暖心地帮助我们去实验室拷贝资料;难忘课题组组织预答辩到晚上十点多,我的导师沈继红教授仍在耐心地指导我的答辩细节;难忘答辩秘书一遍遍带着我熟悉软件,核对答辩流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因为疫情不能返校,但来自学院的温暖却不曾被隔离。”为了更好地保证远程答辩工作顺利进行,数学学院编写了三个版本的《远程答辩操作指南》供答辩评委、秘书和学生参考使用;为避免出现因网络卡顿而无法答辩的情况,通知学生提前准备录屏备用;还组织了答辩秘书集中培训,以熟悉答辩流程,应对突发事件。针对个别毕业生未带电脑、研究数据不在身边的问题,学院教师党员挺身而出,进入实验室、公寓为每一名研究生拷贝数据,邮寄材料;研究生党支部积极为将要答辩的研究生提供PPT制作、模拟答辩等志愿服务。物理学院:尽责担当 精准答辩3月15日上午8时20分,物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远程视频答辩会准时开始。本次答辩会共分为6个小组同时进行,答辩委员会成员、校级答辩监督员、院级答辩监督员、答辩秘书等40余位教师和46名硕士研究生通过在线视频会议软件“腾讯会议”参加了答辩。整个答辩过程严格按照学校、学院制定的相关文件细则和流程开展,语音流畅、图像清晰,师生交流顺畅,效果良好。答辩会采用“问卷星”进行投票表决,全程利用录屏软件进行记录与保存,保证整个答辩过程合规、有效。为确保远程视频答辩的质量和效果,学院提前组织了一次预答辩,召集了三个答辩组举行了一次全流程预演,同时邀请了其他秘书、学生和答辩委员观摩学习,会后大家群策群力,进一步完善了答辩流程,为即将开始的正式答辩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秘书群里,有的老师分享自己的经验体会,甚至细化到答辩当天每个流程的每句话。”远程视频答辩的顺利举行,离不开每一位答辩秘书的辛苦付出。答辩当天,有的秘书老师天未亮时便从家出发,提前到达办公室调试设备;有的秘书老师为了不影响答辩,将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从江北驱车25公里赶到学校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为了提高录屏的质量,及时发现答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没有语音、屏幕共享不成功等突发状况,答辩秘书党凡阳采用了双账号登录、多屏幕互动的方式,保证了答辩过程的顺利进行。身在湖北的硕士研究生刘美江在答辩后真情流露地说:“导师刘志海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很多宝贵时间对我进行在线指导,甚至深夜还在帮助我修改论文,使我能够在疫情期间顺利完成硕士学位答辩。学校以及学院老师们所做的一切让我备受感动,毕生难忘。”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图文综合 | 周明晔 丁鑫冰 张琳 张伟平 赵琳琳 刘涛 张勇刚 欧阳卫平 王洋 刘蕴喆 王暄 排版 | 田昊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莫若以明

工科生进!哈尔滨工程大学,考上不用担心就业的高性价比工科院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说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很多考生家长可能会产生疑问,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两个学校听起来就一字之差,是不是有没有关系呢?哈工程是不是打着哈工大旗号的一个二本学校呢?其实,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学校。因为哈工程这个辨识度不高的名字,哈工程还曾被评为中国最受委屈的高校。虽然说名字老是被误会,但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并不是什么不知名的小学校,相反,哈工程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样是国防七校之一,学校实力可以说黑龙江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因此在哈尔滨流传着一句“天上有个哈工大,海里有个哈工程”的顺口溜。哈工大以航天方向专业为特色,而哈工程则在船舶、海洋相关专业上更为突出。 01学校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也就是哈军工);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可以说是中国船舶工业系统中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还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哈工程是国家“三海一核”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是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唯一的获奖院校。02优势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优势专业主要集中在以“三海一核”为主的相关领域。“三海一核”并不是特指某些专业,而是一个大的方向和领域,包括了像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声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轮机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水声)等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哈工程的优势专业,毕业的就业质量也非常高,考生都可以考虑报考。其中的军工类专业和水声工程专业,开瑞老师建议学习这几个专业的考生本科毕业后继续升学深造会更有利于未来就业。与核相关的专业也是哈工程的强势专业,如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开瑞老师非常推荐这个专业,基本上读了核相关的专业,大三时候就会被企业签走,就业不用担心。像中国核工业集团这类央企的首席专家中,哈工程的校友就占五分之三。此外,哈工程的土木工程专业,虽然在全国的排名不怎么样,也不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但是就业率基本是100%,而且就业单位都是国家大型企业,开瑞老师也非常推荐。03就业情况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为91%,主要从事制造业、信息IT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毕业生中有48 %进入国企,就业主体领域包括“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部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配套单位以及其他高校和研究院所,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部队及所属等。毕业生中去民营企业的占46%,其中有一半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去的最多的企业是华为、腾讯、海尔、美的等。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升学率为53%,这个升学率和就业率在211大学里面是非常高的了,甚至超过一些985院校。国内升学率为47%,升学主要去向本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985名校。国外升学为6%,主要是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知名院校。综合哈工程的就业和升学情况来看,如果考生进不了非常好的工科专业院校,开瑞老师建议可以考虑哈工程这所性价比非常高的学校。04在云南的录取分数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云南的录取分数,理科生最低分一般要高一本线70分以上,全省排名8700名左右,去年录取的最低分是609分。哈工程去年没有面向云南招收文科生,今年会不会招要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出来才知道。而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王牌专业,一般要在全省7600名左右。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云南的录取专业都不差,因此最低分和最高分差距不大。05录取规则开瑞老师提醒:1、英语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20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联合办学)、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专业要求考生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00分。2、自动化学院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专业学费:1800元/年,学分学费:80元/学分。

夏树

哈尔滨工程大学1500多名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在线视频答辩

未来网高校频道3月26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张福军)日前,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初毕业的研究生在线视频毕业答辩工作顺利完成,1567名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划上圆满的句号。为做好硕士生视频答辩工作,研究生院会同信息化处等相关部门进行广泛调研,研究制定研究生在线视频答辩工作的总体方案,并提前测试腾讯会议等视频会议软件,指导各院系进行在线视频答辩工作。同时,组织学院对春季学期毕业的学生进行在线视频答辩摸底,针对存在困难的同学,采取“一人一策”,给予帮助,全力解决,保证学生顺利毕业。据了解,为保证大规模视频答辩顺利开展,该校研究生院以船舶学院、自动化学院作为试点,率先开展在线视频答辩,3月3日,研究生院发出《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初研究生答辩与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了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在线视频答辩工作,共有14个学院陆续完成了在线视频答辩工作。学院选派的117名督查专家与学校选派的38名督查专家对整个答辩过程进行检查,保证研究生在线视频答辩的质量。

虽多

想要调剂的考生看过来,哈尔滨工程大学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样都是隶属于工信部,而且在专业上也有很多相似的,怪不得很多学生把它和哈工大搞错啦!但不同的是,哈工大的生源很好,但哈工程就要差一些,比如现在比较火热的考研,哈工程几乎年年需要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既然生源相对一般,那哈工程的毕业生去向怎么样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看将来调剂或报考到这所院校是否合适?2018 届毕业生共计 5729 人,总体就业率为 95.22%。其中,博士毕业生 233 人,,就业率为93.56%;硕士毕业生 1966 人,就业率为96.39%;本科毕业生 3530 人,就业率为 94.67%。男女比例为 2.51:1,这也是一所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而且本科生在黑龙江省招生仅占24%,这个比例说不上高来,在各个高考大省或临近省份,招生数量也比较可观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去向以深造为主,其中超过50%本科毕业生选择的是国内升学,还有超过7%的毕业生选择出出国深造;签就业协议的超过三分之一。研究生则是以签就业协议为主,占研究生毕业生总数的85%以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有超过50%的毕业生选择了升学深造,其中,升入本校的 937 人,升入 985 高校的 656 人,升入除本校外其他 211 高校(不含 985) 的 76 人,到研究院所继续深造的 65 人,升入其他非 211 高校 35 人,出国(境)留学 257 人。2018 届毕业生出国(境)留学 270 人, 赴英国留学的人数最多(77 人),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 28.52%, 其次是澳大利亚(64 人),比例为 23.70%。录取该校 2018 届毕业生的国(境)外高校共 121 所,录取人数最多的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24 人),比例 为 8.89%,其次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12 人),比例为 4.44%。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差别很大,其中博士单位性质主要为高等教育单位(占博士就业数的 49.62%), 其次是科研设计单位(17.18%);硕士单位性质以国有企业(36.58%) 为主,其次是私营企业(30.01%);本科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41.50%), 其次是私营企业(34.91%)。由于学校是典型的军工类的理工科院校,以航海为主,所以本科生的去向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硕士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2.14%),而博士生则去向是教育业为主。差别实际还是很大的。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城市而言,本科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和上海。硕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深圳和上海。博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和齐齐哈尔。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就业的主体领域包括“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就业、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就业、部队及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配套单位就业以及其他高校、 研究院所就业。2018 届毕业生在主体领域单位就业 1396 人,占毕业生就业数的 42.84%,其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就业比例最高(5.28%)。2018 届毕业生中签约世界和中国 500 强的毕业生共计 1524 人,共涉及500 强企业 60 家。其中,博士生 500 强企业就业 55 人,占博士生就业数的 27.36%,涉及企业 14 家;硕士 生 500 强企业就业 936 人,占研究生就业数的 53.73%,涉及企业 53 家;本科生 500 强企业就业 533 人,比例为 40.50%,涉及企业 51 家。接收该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 500 强企业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72 人),;其次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 司( 133 人)。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届未就业学生有 274 人,未就业原因比例最高的是复习再考 研(占未就业总数的45.99%),其次是已工作,未签三方协议 (14.23%)。关于各专业的具体就业率以及毕业生的就业薪资情况,哈工程并没有透漏,看看毕业生就业的主流单位你就不会怀疑,军工类和国防类的企业不会差,尤其很多企业还是各种500强的成员,看来,如果报考这所高校或者研究生复试调剂到这所高校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关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毕业夜

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研究生调剂近1500名考生原报考的哪些高校?

对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来说,近来最大的新闻莫过于被美国列入特殊名单,进入被美国禁止进行商业交易名单的序列,这说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某些特殊专业的研究还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本身属于工信部的高校,性质与普通高校本身差异很大。校址的前身又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哈军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是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种,哈尔滨工程大学共有22个学科上榜,2个A级,13个B级,7个C级。其中最高评级为A+级,船舶与海洋工程。A-级,控制科学与工程。B+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每年的硕士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大约在2000人左右,2020年赶上扩招的风,估计会有所扩招,但规模不会太大,由于学校目前没有发布具体数据,我们就不再这瞎猜了。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总共超过2000人,其中有接近500人处于缺考状态,因此导致有些学院有组织了第二次复试啦!因此,这1500+的人数,是包含两次调剂的。对于调剂的考生,录取率大概有多高呢?应该说还是不错的,至少在50%以上,很多专业调剂生的录取比例都在80%以上,说明哈尔滨工程大学比较重视调剂考生。那调剂考生都来自报考的哪些高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调剂的参加复试的大约1500名考生来自全国108所高校,包括34所原985工程高校,38所原211工程高校,调剂人数最多的是报考同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复试的调剂人数高达223人,其次为报考天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考生。同行业的北航和北理工选择调剂到哈工程的到不算多。来自985工程高校的调剂考生达到1148人,占调剂考生的75%以上。报考211高校的调剂考生来自38所高校,调剂人数达到256人,占比超过16%。调剂人数最多的报考211工程高校是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还有校内有32名考生选择的是校内调剂。调剂211高校来自报考的国内主流较为知名的211工程高校。还有102考生来自36所其他高校,其中5所一流学科高校达到34人(占三分之一)。一流学科高校中调剂人数最多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普通高校调剂最多的是山东师范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分别达到9人之多。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调剂考生报考高校主要来自东北地区,达到395人,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其次是华北地区,达到302人,华北地区的主要输入是北京地区的高校(达到194人)。其次是华东地区,调剂报考考生294人,中南地区考生228人,西南地区166人,西北地区121人。对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调剂考生构成,你选择调剂并参与面试了嘛?说说你的过往经验,顺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出路咋样?(就业大数据:211工程的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大数据)。你会推荐这所高校吗?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参与互动

钢木兰

哈尔滨工程大学排名前五的专业有哪些呢?考上了如何选择专业呢?

【一、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简称“哈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学校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预审,成为国家“211工程”的首批建设学校之一;200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试办研究生院;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学校启动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原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政府确定学校实施重点共建;2003年,学校研究生院正式挂牌;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7年,原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学校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2009年,学校分别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评估和办学水平提升工程评估,均获“优秀”评价;2010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文化园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黑龙江省高校首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20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成立。【二、哈尔滨工程大学院系与专业简介】: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学院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9个学院(系、部)、本科专业56个。【三、哈尔滨工程大学专业推荐】:1、推荐指数排名第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研发、设计、建造、检验、管理、教育等高层次专门人才。该专业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的海军工程系舰船设计专业。设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2个专业方向。该专业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2、推荐指数排名第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核工程类专业中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核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核工程领域的一流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3、推荐指数排名第三: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自动化工程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部门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现代集成制造等领域的系统研究、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设有“工业自动化”、“船舶自动化”和“核电自动化”三个专业方向。4、推荐指数排名第四:热能与动力工程;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舰船动力与动力工程)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实践、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设有内燃机、燃气轮机、热能工程三个培养方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时期发展至今,该专业是我校实力最强的专业之一,实验教学条件处于国内船舶动力领域的一流水平。5、推荐指数排名第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业务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发展需要,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潜能、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6、推荐指数排名第六:水声工程;7、推荐指数排名第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8、推荐指数排名第八:通信工程;9、推荐指数排名第九:核反应堆工程;10、推荐指数排名第十:电子信息工程;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轮机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金融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下一期给大家讲解武汉理工大学,敬请期待!

老黄狗

不仅仅只有哈工大和哈工程,哈尔滨这三所大学实力也很强大!

有着“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说到大学,不得不提到哈工大和哈工程这两所名校,除此之外,哈尔滨这三所大学实力也不错,值得关注和报考。1.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直属于原林业部;2005年,学校成为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2017年,被列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目前是由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与黑龙江省共建。在林业类大学中,实力仅次于北京林业大学。学科优势:拥有林学、林业工程两个一流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4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5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2.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创建于1948年,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学科优势: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专业优势:72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10个,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师资力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17人,其中教授333人、副教授48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1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09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1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8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5个,“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9人,青年“龙江学者”7人。3.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专业优势:学校设有63个本科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11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专业获批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科优势:学校拥有五个国防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另有10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0年,“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推而强之

哈尔滨这所大学,不是985,两个专业世界一流

说起哈尔滨,大家会想到美丽的冰雕艺术,在那里,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雕大师,都会创作一些自己的作品,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因此,它也有“冰城”的美誉。除了冰雕,在哈尔滨,还分布着许多实力不俗的高校,如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今天我来大家介绍一所高校,它虽然不是985,却有两个专业入选双一流学科名单中,它就是——东北林业大学。说到东北林业大学的历史,那还得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东北政府,在考虑下决定成立一所林学院。当时东北的林业学校并不多,于是国家抽调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与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凭借这两个院系为基础,同时又将当地的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森林科并入,最终独立出一所林学院,并由国家林业部主管。从这一点来看,东北林业大学的历史也是比较辉煌的,它继承了这些高校的林学专业,其实力可想而知。由于东北的林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尤其是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这两个地方,为东北林业大学的专业实践,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在入选211工程后,东北林业大学的发展也是肉眼可见的,尤其是学校的重点学科,林学专业。在这次的双一流名单中,东林大的林学和林业工程入选。大多数高校往往只有一个学科名额,但东林大却拥有两个,可见它的林学系实力之强。说到这,也许大家会疑惑,东北林业大学这两个专业,不都是林学吗,区别也不大啊。实际上,林业工程学科,涉及化学工程、车辆工程、材料工程、医药工程等多领域。相对而言。这些专业也更偏理工一些,与林学专业比较,涉及工科层面更多。而林学专业与地理、农业、畜牧、兽医等领域关关联较为密切,从这一点来看的话,东北林业大学这两个学科都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名单,绝不单单只是沾了林学系的光。此外,根据学校学生所述,东北林业大学的学习氛围也很好,师资各方面也不错。但也有一些同学,担心到哈尔滨会冻坏自己,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不必担忧,冬天这里有充足的暖气,来维持校园的温暖。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东林大的占地面积为1.6万公顷,相当于8个北大那么大,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学校,拥有部分森林的管理权。因此,学校的占地面积,才会如此广阔。大家对这所大学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哦。

二里头

哈工程大学法学研究生好考吗?

所谓好考与不好考,是要看考的人的水平决定的。不过,我很好奇题主为什么选择一所典型的工科院校的法学,而不是考虑政法类或综合类大学的法学。虽说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是211,但毕竟法学不是它的强势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法学只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哈尔滨工程大学直属于工信部,是省部共建大学,著名的国防七子之一,它的前身是哈军工,提到哈工程大家都会想到它特色专业即“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它是典型的工科院校,它所有强势的专业几乎都是工科专业。比如它的世界一流学科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它的A+学科是船舶与海洋工程、A-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当然其他优势学科也大都属于工科,具体强势学科可以参看下图。考法学的研究生,为什么不考虑五院四系或其他综合类大学的法学专业呢?既然考研,就应该对自己的专业提升有更大的帮助。五院: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前身)、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前身)。四系:北京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学院前身)、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前身)、武汉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学院前身)、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前身)。相对于政法类或综合类大学的法学专业,我觉得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法学肯定要容易考,但是这还是要看你的专业水平的。再好考的大学,如果你不认真备考,专业知识欠缺,恐怕也是考不上的。不知道题主现在就读于哪所大学,我还是建议你不要考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法学专业了,法学专业比较好的大学有很多,你干嘛非要选择哈工程呢?如果你想在东北地区读研,那你不妨考虑吉林大学的法学(A-),如果你觉得985大学不好考,你可以考虑另外两所211大学即辽宁大学(B+)和大连海事大学(B),就算双非大学黑龙江大学(B)、沈阳师范大学(C)的法学也比哈工程的法学要好的。当然,最后的决定权在你自己手里,虽说大学平台及行业认可度很重要,但是如果你专业知识扎实,就算你选择哈工程的法学,你也一样会很出色,毕竟决定一个人高度的主要因素还在于自身的努力。

萧衍

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布20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随着5月20日将军来临,也就是调剂系统正式开通,很多学校已经完成了一志愿的复试工作,并且有很多学校公布了自己一志愿的拟录取名单,这直接让部分学生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拟录取名单是在正式录取之前的一个名单,今天,小编就介绍一所学校各个学院都已经公布了自己的拟录取名单,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请在第一时间在相应的研究生院查询具体的名单详情。这所学校就是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前被称作哈军工,是一所211工程大学,也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的数学科学学院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复试结果,也就是拟录取名单。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的数学科学院中初试成绩占比最高分达到了410分,综合成绩排到了第二,这个成绩也是非常不错的,今年数学科学学院招生的人数也是非常多的。学校中还有一个学院是非常重要的学院,就是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也公布了一志愿拟录取名单,相比数学科学学院来说,动力工程学院的初试的最高分只有363分,没有上面那个学院的分数高,但是作为一名工科的专业,363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分数,希望你们可以在拟录取名单当中。还有船舶工程学院也公布了一志愿等尼录取名单,并且这个拟录取名单中是包含校内调剂的,如果说你的第一个专业没有被录取的话,可以申请校内调剂,如果成功的话,也是可以被录取的。今年的最高分为365分,总成绩排在第一位的是总分为74分的同学,船模于海洋结构五设计制造专业是哈滨工程大学的一个重点学科。学校对录取的学生的要求极高,所以能够被这个专业所录取的话都是一个娇娇者。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够披荆斩棘,希望各位同学麦不负重望,也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加油吧,2020年的考研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