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难度有多大?来看看我的分析吧戒音

考研难度有多大?来看看我的分析吧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研究生考试报名每年的增加都在20%左右,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迅速增加,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研究生招生名额的速度。那么我们从数字就能看出考研的竞争的残酷,仔细想想10个报名的人中只有大约3个人能够有机会读研,而且还不一定是自己目标院校,那么考研的难度可想而知。首先从报考人数来看,考研报名人数增幅较大初步猜测在2021年因为受新冠疫情影响,考研人数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幅。因为,社会整体的方面会更加注重工作稳定性,而报考公务员、事业编、国企等的人数会显著增加,而这些岗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将来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首先就是报名人数会增加,而且为了能够更具有优势,很多人会通过提升学历来提高胜出的几率,因此考研的人数也会增加。那么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加,在录取率没有同步提高的背景下,考研的难度会很大的提升。因为2020年扩招的影响,可能会给大家一个扩招的预期,从而导致报名人数增加,这会进一步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而且的话总体上看最近10年比2000-2010年这10年的考研难度低。但从我们身边的情况看,就仅以我所在学院来分析,考研录取率并不理想。初试在考研初试复习阶段中,最难得是每天之中日复一日的复习,有一些知识点需要反复的练习,就得要忍受重复的工作,还要耐着性子去核对已熟悉的知识点,确保在哪一个过程都不会出现纰漏。在备考的一年里,每天都要坐在自习室内,就算是室内温度闷热,每天都要在固定的座位汗流浃背的做题,背诵。就算是吹着电扇也得坐在那,因为只要你休息一下午,那么所有的计划都会打乱,然后第二天就无法按部就班了,还要重新计划,重新安排,耗时耗力。而且在自习室内,你不可以去聊天,因为你抬起头,就能看到所有人都在埋头复习。安静的自习室内,再怎么不耐烦的人都不舍得打乱这份安静,都不忍心打扰这些为梦想奋斗的人。仔细想想,考研难,其实同样是难在坚持,难在能够坚持到考研结束,难在坚持每天都按计划复习。复试通过初试之后,高校就会按照1:1.5或者1:1.2的进入复试,那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为10人,就需要有15或者12个人进入复试。而且这些复试的考生排名相邻的基本上的话分数也差不多,随时都有可能被后边的人超越的可能,所以心理压力很大。而且院校复试一般会考英语听力,这个考核是大部分考生的弱项,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在这一项薄弱,这样一来就会无限放大内心恐惧,让考生在整个复试过程中都非常紧张。而且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这样一来考生更是心里没有底,面对这些无形的要求,难度可想而知。考研总体上还是很难的,因为这一次的考试和高考不同(高考有老师、家长的叮咛、监督),考研是完全自发的,是自己来复习,这要求绝对的自律。再加上现在本科生的考研热情比以前更加的高涨,大家都想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来提升学历。另一个方面,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职场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职场人士也想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来换工作,这也是导致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原因。最后不管你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选择考研这条道路,既然已经选择了,那么就请一定要坚持下去!另外,身体健康和基础知识也是考研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身体不好,那么在考研的过程中,一次小小的感冒就会导致中断好几天的学习,而且还会使心情大受影响。所以,在这一年中保证良好的身体是关键!最后呢,我对考研成功的看法是:坚持(50%)+基础知识(25%)+身体健康(25%),如果你具备了以上条件,那么恭喜你,你成功的几率比较大!加油吧,考研人!

古铜萧

考研为什么难度这么大

首先,考研具有一定的难度是正确的,因为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要想成为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所以考研具有一定的难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当然,造成当前考研难度较大的原因,还与当前研究生教育资源比较有限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对于教育资源的要求比较高,涉及到导师资源、课题资源、行业资源、实验资源等等,而且在导师数量和课题级别等方面往往有较为严格的硬性规定,这导致很多普通本科院校根本没有资格培养研究生,这是研究生招生数量相对较少的重要原因。除了以上两个重要的因素之外,导致考研难的因素还包括三方面,其一是考研需要复习的知识量比较大;其二是考研科目的难度比较高;其三是考研考察的范围比较广(实践能力)。研究生考试的知识量还是非常大的,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不少高校往往会考察6门以上的专业课,一部分高校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会随机考察一门专业课,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复习量。所以,不少准备考研的考生往往都需要一年以上的复习时间,而且每天的有效复习时间还需要得到保障。研究生考研对于能力的考察也是多方面的,不仅要考察考试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计算机专业往往还会安排上机操作的考察,这对于考生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考研确实难度大,具体到底难在哪?有办法解决吗?

文|冷丝栏目|考研录取毫无疑问,2020年考研人数又要创下历史新高,考研的难度也将有所增加。包括考生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考研确实有难度,冷丝要提出的问题是:所谓难度,到底具体指的是什么?某高校有这么一份关于考研情况的调查:96%的同学认为考研所需的公共基础知识不够,其中,认为自己数学基础不够的有48%,英语基础不够的占39%。就冷丝所观察到的,这些调查结果与很多高校学生报考研究生相接近,数学与英语是考研“瓶颈”的实际情况也非常相符。这就说明:考研的难度,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公共课方面,因为题目难度大,高校有关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目前,考研信息对考生的全国统考和面试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很多考生若是能够及时了解高校的考研信息,包括高校的调剂计划,就很可能抓住机会,一举成功。而有很多应届考生更是因为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多,面试心理准备不足,导致功亏一篑。考生以一般性考生为主,而过去的三本院校即民办高校考生占了一定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的比例。在经历完高考的洗礼之后,这些考生通过成绩的高低被不同的本科批次录取,更多的高考失利者也希望通过本次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出身。对于三本类考研群体来说,考研并非是好的选择,但确实是无奈的选择,这就给这一类考生带了一些弊端。冷丝就考研群体属性想多说几句话,之所以考研难,这当然与考研群体本身密切关联。就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三分之一的考研学子来自于民办高校和一般性公办本科院校。其一,由于高考的失利、分数低的原因,来自一般性院校的考研学子面对考研时明显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往往处于想要报考更好的学校却不敢报,想要参加考研却不敢考的情形,并且在考研复试中,专业属性好的考研者往往更能受到招考院校的欢迎,而专业属性差的考研者则更容易在面试环节被刷。其二,这部分考研群体与一本和重点高校考研群体相比,无论在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的自制力,还是在考研的学习氛围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要求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具有更顽强的意志力,才能够在考研中取胜。其三,这部分考研群体认为考研是摘掉高考失利“帽子”的直接有效方法,从而忽视了在考研过程中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常常出现为了考研而考研的现象。急功近利,这往往会“欲速而不达”。那么,面对目前考研难的问题,作为关键要素的高校管理者、教师该怎么做?专业课成绩是考研成功的基本条件,冷丝认为,高校要加强专业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有关考研科目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让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方向、动态、进展,为将来参加面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英语教学力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目前,研究生入学的英语考试水平,基本上要达到六级水平。而现在在校学生一、二年级一般要求通过四级,而四级到六级还要上一个台阶,学生在大三和大四全靠自学很难达到六级水平。因此,针对这一情况,要想为考研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管理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大学英语学习过后,针对考研的学生继续开设英语课程,以提升考研同学的英语水平;再如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六级英语,只有六级英语通过率达到一定程度,考研才有一定的基础。高校要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要求,增强学生考研的信心目前,很多热门专业,比如财会、经济学类专业,而这些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的"微积分生的数学入学考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把这一差距缩小,必须进行教学研究。冷丝建议,很多高校需要增加公共课的师资力量,或是增设一些考研必须的数学课程,开设考研的数学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使学生增强考研的竞争力。

不精不诚

如何判断考研院校的难度?知道这5点,相当于成功一半

在院校选择上,考虑做多的其实是往届生,应届生在考研时,多半会受情感影响,选择喜欢的院校考研,而往届生在经历过一年的复习之后,更能看清考研这件事本身,所以二战时往往会更换院校,选一所自己更有机会考上的学校。但是,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在院校选择方面,大家还是需要谨慎报考,毕竟考研成功的一半就在于择校。之前有很多考生说,自己身边很多报考985院校的同学都不准备考了,白白浪费180元钱。判断一所院校的考研难度,需要关注哪些信息?1、院校名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同于本科,学习内容更深,因此,在考研时选择院校也很重要。基本上每两年或者隔一段时间,教育部就会联合有关机构公布大学及各专业的学科评估排名,并且给院校分档(A+、A、A-等),大家可以结合排名情况进行查阅。一般排名靠前的院校都是综合实力较强,学校资源多的院校,当然这类院校也比较难考。2、34所自划线院校在研究生考试中,大多数院校招收研究生的分数线都是根据国家线。但是自划线院校的复试分数线一般会比国家线要高,基本上都会多出10分左右,所以说,这类院校考研是有利有弊,好处就是院校综合实力和专业实力,基本上以上院校的都有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但是竞争压力大也是真的,20考研,报考复旦大学的考生就有近4.5万人。3、院校招生人数在多数院校的招生简章中,都会更新出各专业的招生人数,院校会根据专业方向计划招生人数,其中好包括推免生,就比如在某些大学的文学语言类方向,只招5个人,这样的竞争压力就算是很大的,去年河南大学民俗学只招收1人,难度可想而知。4、院校复试比例另外就是需要关注院校的复试情况,一般院校实行等额复试,也就是确定的人数进入复试,如果不出意外,基本上这些进复试的同学就是稳录取了,但是也有些学校实行差额复试,一般是1:1.2或者1:1.5,所以每年就算过来初试,但是在复试阶段被刷的同学也有很多。5、看学校专业的报录比基本上这就是最能看出招生情况和考研难度的数据,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人数比录取人数多。从报录比中看各专业的招生情况,比例很大有两种情况,要么是热门专业,要么是扎堆报考。近两年,大家报考院校及专业都趋向于扎堆报考,所以谨慎确定考研院校真的很重要,200人报考一个专业去争取1个名额,真不如换所学校,大家觉得呢?

嬴貑

研究生考试到底有多难?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研究生分有定向、非定向、委培。还可以分为学术、专硕,在职。前一种分法:考试科目要看具体学校和招生简章里的考试科目。  后一种分法:学术和专硕还是咱们学生理解的那种,在职的考试和这两个有些不同。还有,难度是相对的,和考试的种类和学校专业全有关系。考研更具有公平性:提到高考区域的公平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微、江苏这些中部省份的童鞋会超级郁闷,恨不得爬回去重新投胎!考研虽然也分为一区和二区,但是考研区域的划分是根据你报考学校所在区域划分的,绝不是像高考一样根据生源所在地划分。比如无论你来自哪里,想考北京的学校,只要报考的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要求都是一致的,根本不用担心地域的限制,批卷也是送到院校当地统一批改!但近年来考研难度加大1.考研人数增长随着考研热潮的掀起,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本科无望,已无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安身立命,从而踏上了考研这条路。据统计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201万人,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是238万人,报名增长率是18.4%,那么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还会增长,可见录取难度会加大。2.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甚至有些已经在职人员也觉得还不够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有些活明明有能力做,却因为学历比人家低,一直不受重用,从而选择考研,继续铸就辉煌人生。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都只需要参加每年举行的10月份全国联考,但2015年教育部已明确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全国联考,考研难度增大,显而易见。3.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从2017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全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又有一批人要分一杯羹,考研难度不言而喻。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指在职的研究生的条件),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如果要想要学好信号与系统课,需要从“信号”以及“系统”两者总体把握,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然后再从细节上把握。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运算的目的之一是要了解和掌握信号的特性,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人们可以获取相关信息并能更有效地传递、处理和存储含有信息的信号;而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类型、特性以及系统对信号的作用情况等。 考研要考多久呢?大多数是两天啊,有的专业比价特殊就三天,有的专业课考试时间很长,比如设计、建筑都需要作图,2、3小时根本不可能画完,所以就另安排一天。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桃花

别再问考研难不难了?你的态度决定了它的难度!

每年都会有人问那些考上研究生的师哥师姐以及老师们这样一个问题:“考研难不难?”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小木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下考研到底难不难?实际上你的态度决定考研的难度!首先你要先决定你要考那所学校,假如说你要考清华北大,你说难不难,清华北大现在每年的研究生招生很大一部分都是推免生,也就是通过保研进去的;而如果你考本校或者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难度肯定很低,所以再问考研难不难的时候,大家先想好自己要考的目标院校!就比如说你要考本校,一般来说只要过了本校的分数线,基本上都可以读研究生!所以考研的难度首先就是取决去你目标院校的选择!如果你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好的“985”高校的研究生,难度自然是很大,如果你想考“北上广”等地区一些学校的研究生,难度也是很大,因为这些地区的学校每年的竞争压力都很大!而如果你考本校,那考研的难度肯定会下降很多,一般本校的学生考本校的研究生都比较容易!而如果你只是想混一个研究生的文凭,那么也可以去报考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的研究生,比如说齐齐哈尔大学!所以说你对待考研的态度就决定了考研的难度!在目标院校选择好之后,就是你的备战考研阶段时的态度,你态度端正的话认真复习,认真备考,考研也是很轻松的,皇天不负苦心人!而如果你态度散漫,对于复习也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考研的初试都可能过不了!考研是一个很公平的事情,你怎么对待它,它就会怎么回报你!所以在备考期间考研的难度取决于你对待它的态度!当你把自己的目标院校定得比较高时,难度肯定会比较大,但是更多是取决于你在准备阶段的态度,努力备考的话,本科生考上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也有很多;如果复习的时候不努力的话,就算把自己的目标院校定得很低,你也有可能考不上!所以大家以后不要再问考研难不难的问题了,你的态度决定了它的难度!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对于考研有什么看法吗?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

破为牺尊

考研的难度比高考大吗?两者强度上有什么区别么

如果拿考985211双一流院校来说,考研比高考难度大不少。但如果是其他本科院校的话,考研应该会比高考难度稍微小一些,当然前提必须是都经过认真复习的,如果拿没有认真复习的人来进行比较就毫无意义。还有一个没法比较的原因是高考是以省为单位的,每个省的难度都不一样,有些省录取率高,有些省录取率低。但考研基本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每个学校都全国各省的录取率都差不太多,当然也有可能会稍微对本省倾斜一点,但其实对比高考没太多。所以总的来说,考研的确要比高考难不少一.考研和高考的复习方式和录取方式不同1.复习方式不同虽然高考和考研都是对已学内容进行一个合理的考查。但高考一般是在高中那种高压环境下的,一般是老师布置作业和复习学生去执行,然后老师再讲解,当然学生自己也有必要去课外复习。但大学的模式和高中是完全不同的,大学老师只是讲课,听听由学生自己,一般也没有课后作业。所以复习完全靠自觉,没有老师的逼迫。人都是有惰性的,没人监督的情况,学习效率一般很低的2.录取方式不同高考一般是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然后过一段时间出成绩,然后填报志愿等着学校来录取,收到录取通知后按时报到。但考研一般要先确定学校(一所),然后复习备考,参加统一考试,等待公布成绩。然后公布国家统一线,院校线如果没过国家线,那么基本是没机会了。过了国家线如果没过院校线,可以选择调剂。但到这一步还没完,录取线过后还要参加复试(面试),只有笔试(初试)和复试都过了才会发放录取通知书总的来说,考研不管从复习难度和录取流程都比高考复杂不少。但如果对于高考成绩不佳,大学发挥比较好的人来说,考研会更简单些。二 不管是考研还是高考,对于会学习的人都不难会学习的人一般1.自制力强 自制力是学习和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一般来说会学习的人自己力都很强。所以对于考研和高考来说,必须要有较强的自制力2.会时间管理每天就24小时,除去吃饭睡觉的话时间并不多。学习任务有那么多,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就很重要了,这时候必须要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最后不管是考研还是高考都是人生重要的一步,都需要理性客观的去看待,同时只有努力拼搏才有美好的未来

吕柟

2020年的考研难度大不大,是不是最难的一年

今年考研是不是近几年难度最大的?至少从考生的反应来看,今年的试题难度很大,主要是英语和数学,英语的难主要体现在英语一,不过,要辩证地看,毕竟,2016和2018的考生也说自己是最难的,而今年的考生说的也很直接,2016和2018的数学和2050相比,它们都是弟弟!更有的人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偶数年还是找工作吧。数学恐怕不行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考研公共课就是政治、英语和数学。政治,需要花费的时间最少,难度最低,在每一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政治都不是个问题,从九十月份开始复习,最后考个六七十分基本上不是问题,政治讲究对国家大事的把握,命题组也不会为了反押题故意不考这些热点问题,所以,政治老师预测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肖秀荣2018和2019更是连题目都预测的一致,今年虽然差了一些,但热点就是那些热点,考生只要背过几套卷,结合自己的理解往上写就是了,所以政治并不是问题。清华考点英语,今年的英语难度有所提高,主要是英语一,英语二难度不高,这个也可以理解,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学硕入学后的重点是学术研究,这离不开对国际前沿的了解,阅读英文文献是必须的,体现在英语的考试中就是阅读理解和翻译了,今年的阅读理解和翻译难就更这个有关,有的考生说阅读理解第一篇根本就看不懂,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年英语难度应该是有所提高,不过,估计最后的国家线也不会变化太大,因为每年考生都说难,最后总是有很多考生考得很好!数学,很多考生说选择和填空不难,难的是大题,还有的考生说自己学了一年假线代,因为时间有限,叶秋把线代大题拿来做了下,不是像往年一样,大题出在方程组和特征值,今年出在特征值和二次型,第21个大题难度不高,证无关时利用定义,然后分析A@前面系数等于0和不等于0就可以证明了,第二问有些技巧,不过在历年考试中这种技巧多次出现,根据已知条件写出A方阿尔法,然后使用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定义来表示就可以证明了,20个答题的第一问难度一般,第二问大家觉得难主要是和平常做的题不太一样。考生觉得数学难总体来看,2020年考研难度应该是有所上升,但应该还是没到难哭了的程度,最后的国家线会基本保持稳定,最后370、400的同学还是会有很多!

棒球队

考研这几所211大学千万要慎重报考,难度太大

很多同学决定考研是这样的,我为什么考研?是为了梦想,我就是为了改变,所以说我考研一定要考个好学校、好专业、好城市,那否则考研就没有意义了。我考研就是为了改变嘛。所以说你会发现一件事,中国90%的同学考研,都是准备去考中国10%的好学校,都是985、211起步,但是同学我疑惑了,那么多双非院校的研究生究竟是谁读的?其实很多同学的没有想法是这样的,我考研考一定要个好一点,但是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这些学校真的太难了,但是我不敢考这些顶尖高校。就像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真的很难,考研真的竞争挺激烈的,那很多同学就妥协一点,心里是这么想的,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我考不上,那我考研考一个211应该是随便上的吧,我都妥协到考个211了,那我就考个好点的211嘛!学校也好点、专业也好点、地方好点,所以说就成了中国4所“死亡211”。这4所211高校就是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郑州大学,这4所211真的是竞争激烈程度可以用爆炸来形容,比如苏州大学常年报考人数3万+,3万多人什么概念,拿另一所985高校去年中央民族大学报考人数还不到1万人,今年才勉强突破1万人,苏州大学3万多人,中国很多学校报考人数都没有突破1万人,所以苏州大学排名第一。所以同学们你的实力如果不是学霸,你只是一个学渣,你去了以后就是妥妥的陪考,你不信拿出专业来进行比较,那比如说苏州大学的王健法学院,你可以看一下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录取分数,直逼中政,同学你要知道你报苏州大学的王健法学院你是个学渣,但报中政心里应该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你很容易就成为了陪考。再比如说暨南大学很多经管专业的考研难度,其实你去打听打听就知道,其实跟中山大学的难度差不多,不一定想同学想象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其实在考研难度的很多专业都已经不相上下了,中山大学的岭南学院什么难度,你心里应该知道,当然上海大学也是这种情况。甚至还有这样的同学,我真的不明白是怎么想的,说苏州大学去年报考的人那么多,哪些人应该怕了吧,那我今年报考他们应该不敢报了,同学我跟你说在中国考研从来不缺头铁王,你千万不要说,用你那点预判,你去预判他的预判,就是这种学校跟你说绝对是年年爆炸,所以同学你要结合你的情况,结合学校的考研难度,在学校学校。同学你如果确定好这4个学校,一定要把这个专业慎重,在再重复一下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郑州大学,你们还想分析哪所学校,可以留言评论区,谢谢!

棫樸

考研难度等级表!你的难度达到第几级?很多考研学子并不知道

很多的学生都将考研的难度归结为报考学校的档次,例如985高校最难、211大学次之,其实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能够完整的归类考研难度的划分。也有很多人将考研难度与考公务员难度相对比,但孰是孰非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而考研的难度其实也是相对的,如果你选择正确,考研对你而言也不会太难。等级一、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这种考研难度是最小的,前提是你的学校有没有你的专业的硕士点,如果有的话,那你的考研难度可以说是小到不接受反驳的那种难度。专业课复习资料不用发愁,学长学姐不用发愁,导师歧视问题不用发愁,考研录取信息不用发愁,你需要做的就是过初试线,即使你的成绩垫底,但复试你的老师可能就是你的大学专业课老师。所以属于等级一的考生在大学一定要去多蹭蹭老师的课,知道他讲课的侧重点,多去接触一下学长学姐研究生,学习一些复习经验,而对于这些,可能只需要你多走两步路,仅此而已。等级二、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与等级一相比,等级二的难度增大主要是因为跨学校考研,那么跨了学校就意味着你认识老师、认识学长学姐的机会变小了,寻找资料的难度增大了。但既然是同城,距离能有多远呢?可以时不时到报考学校溜达一圈,有可以通过网络认识几个报考院校的学生,找到研究生导师的课程表,有课的时候去蹭一节课,这又相对于跨地区的学生来说方便一些。等级三、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很多的考研学生基本都是这种情况,而这种情况相对于难度一、二,明显难度又升了一个等级,唯一的优势就在于属于本专业,大学接触过这个领域,可能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一点。难就难在跨地区、跨学校,很多的考研信息你只能凭借网络,而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考研结束都找不到自己的直系学长学姐,专业课复习资料也不知道从哪里买,有时候只是一个人默默的学习,而完全不知道考研院校的一些考研侧重点,简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过去了那就过去了,过不去也没办法。等级四、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这个考研等级与等级一相比,唯一的不同就是跨专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大学四年你学的东西与你要考的东西完全不是一个领域,有兴趣还好,有些学生考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考研很大的成分在于以为考本学校简单,其实不然,如果你不是考本学院的研究生,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单就初试成绩而言,你打算如何与本专业考生竞争,而有的导师完全不会要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所以跨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做好心理以及学习精力上的准备。等级五、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这个就是人们常说的“三跨”,这个难度是考研中最难的等级。就三跨考生数量来说,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选择这样考研,因为这种考研的风险较大。不仅面临专业资料的问题,还有报录比、自己的心理、专业学习的一系列压力,当然也有很多人三跨成功,但前提是你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于以上,您怎么看呢?您的考研难度属于第几等级呢?你做好必胜的决心了吗?欢迎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