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想要考到985大学的博士难度有多大?仅仅是这3点,都很多人不达标汝自洒濯

想要考到985大学的博士难度有多大?仅仅是这3点,都很多人不达标

不少同学们对于博士的概念还留在穿着学士袍带着眼睛的老学究形象,以为考博士和考研差不多,都是通过考试加上复试录取。但是我国很多著名高校的博士采用的是申请加考核的方式,类似于欧美国家的申请制度,所以实际上申请博士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目前本科教育大有泛滥之势,所以很多同学读完本科之后都会考研或者参加保研。那么同学们有了解过读博到底应该怎么申请吗?以下三点几乎是所有高校博士招生的基本要求,就已经有很多人没能达标。第一、英语一定要好众所周知,虽然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进步,科技和学术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大部分领域我国实际上是落后于欧美国家的。既然我们要赶超欧美,那么就必须快速向他们学习。然而这些科技由于是由欧美国家研发的,所以文献都是用英文写作的,平时看看中国知网上的文章,比较大牌的国际期刊的文章都是英文。所以各位硕士毕业生如果想要读博士,那么就一定要好好学英语,要达到可以阅读英文文献,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的水平。证明你这些能力的,就是托福,雅思等考试了。不过首先还是希望各位在大学就把四六级高分通过。第二、要有发表过核心期刊的经历众所周知,目前衡量读硕士的一大指标就是发表论文数量,仅仅在普通期刊上发表,那只是对普通本科生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在核心期刊上面发表论文。比如著名的SCI,如果你能够在硕士期间在SCI上发表文章,那么就有很大可能可以入读知名院校的博士,因为读博最看重的就是发表文章的质量。如果一个硕士毕业生没有论文作品,那么还是不要去想着申请博士,首先还是考虑自己能否毕业吧。第三、本硕的成绩考察我国很多知名院校的博士生录取章程都明确要求,申请博士的同学必须要提交自己的本科成绩报告单,还有硕士的成绩报告单,还有平时的综合测评等林林总总的报告,这些报告单都是为了证明学生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的成绩,如果这些成绩不能满足这些高校的最基本要求,那么基本是不能申请博士生的。总之,虽然目前本科生研究生数量都有增长的趋势,但是博士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数量上也没什么增长变化,因此在博士生不会扩招的条件下,要想申请上博士生的录取名额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有硕士毕业的同学想继续读博士,那么最关键的就是,发表论文,学好英语,搞好成绩。你们对博士生有什么看法呢

相与

一位普通院校的学生想考上浙江大学的博士到底有多难?

浙江大学各个学院2020年有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三种方式。其中直接攻博就是直博生,非应届毕业的本科生无缘;硕博连续只有浙江大学本校的学生才有机会,我们外校的研究生无缘。那么我们如果想考入浙江大学唯一的途径就是普通招考。从当前很多学院发布的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来看,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的名额占据一大半的比例,留给普通招考的名额非常有限,如果再具体到某一细分专业,可能不到1人。经过对下述部分已经发布招生简章的院系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招生名额有限,基于一个导师一般招1人的常态,普通学子如果仅联系一位导师,很大可能没有报名就得知导师今年没有招生名额了。2.大部分院系对普通招考的科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为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考生第二)发表(含录用)影响因子≥3.0的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或者浙大认定的TOP论文1篇及以上。至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含录用)一篇SCI收录论文;或在本学科顶级一级学报上发表一篇论文(每学科顶级一级学报范围由学科学位委员会审定);或以第二作者发表(含录用)一篇影响因子5.0以上的SCI收录论文;或者以第三作者发表一篇影响因子10.0以上的SCI收录论文;或至少有两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含录用)的一级刊物论文或二篇共同一作(自然排名第二)SCI收录论文或一篇一级刊物论文、一篇共同一作(自然排名第二)SCI收录论文。这些要求会令大部分考生达不到报名要求。3.2020年学校首次不再组织博士入学外语水平考试,考虑到托福、雅思考试出成绩时间需要20多个工作日,因此英语成绩证明补交推迟至12月15日。而根据最新的消息,报考2020年1月1日后举行的考试,雅思考试费调整为2,170元人民币。用于英国签证及移民的雅思考试费调整为2,220元人民币!相比之前分别上涨150元和50元人民币。以下是我们从各个院系的招生简章中提炼的招生计划以及对普通考生的科研要求,希望对大家有用。浙江大学心理系计划招生13人,其中直接攻博9人,硕博连读2人,普通招考2人。科研成果要求为:以第一作者(或以申请者硕士导师第一作者、申请者本人第二作者)在学科领域内的SSCI/SCI或权威期刊发表(应届硕士毕业生含录用)学术论文一篇。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计划招生29+2=31人,拟录取直博生约占学术学位招生总人数的60%。浙江大学化学系2020年计划招生57名,其中免试直博生与硕博连读生占总招生人数的85%左右。普通招考博士生的申请条件为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需至少达到以下其中一项要求: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考生第二)发表(含录用)影响因子≥3.0的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或者浙大认定的TOP论文1篇及以上。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加普通招考的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并应提供相应的科研成果证明材料。要求考生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考生第二作者)至少发表(含录用)1篇SCI论文。浙江大学药学院计划招收药学专业(学术型)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2名。专业能力: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须有原硕士毕业学校证明)发表(应届硕士毕业生含录用)SCI学术论文一篇。2)没有科研成果的考生复试时需参加药学院组织的专业基础课考试,成绩合格。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计划招收2020年秋季入学博士生92人,其中直接攻读博士生约60%,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博士生各占20%。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者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已获得以下科研成果之一:至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含录用)一篇SCI收录论文;或在本学科顶级一级学报上发表一篇论文(每学科顶级一级学报范围由学科学位委员会审定);或以第二作者发表(含录用)一篇影响因子5.0以上的SCI收录论文;或者以第三作者发表一篇影响因子10.0以上的SCI收录论文;或至少有两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含录用)的一级刊物论文或二篇共同一作(自然排名第二)SCI收录论文或一篇一级刊物论文、一篇共同一作(自然排名第二)SCI收录论文。自然排名第二的共同第一作者,视作第二作者;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视作发表一篇SCI收录论文,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视作发表一篇一级期刊论文。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2020年计划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专业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除国家专项计划外,不招收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生)38名,其中直博和硕博连读的招生比例为85%左右;招收电子信息全日制非定向专业学位工程博士研究生2名,该专业不招收直博生。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申请者需第一作者发表(应届硕士毕业生含录用)SCI学术论文一篇或本学科GF报告(报考导师审核同意、报考导师所在研究所审核通过)一篇(论文有效期3年),或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或主持过国家科研项目一项。没有以上成果的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科研成绩申请科研成果破格,具体办法:申请人提交相关科研成果证明;拟报考导师向学院出具同意申请破格的书面报告,每位导师可推荐破格的名额按本年度招生名额少于50%比例;初审专家小组审核给出推荐意见,相应学科方向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审议决定申请人是否具有复试资格。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20年计划在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除国家专项计划外,不招收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生)35名,在机械、资源与环境两个类别招收全日制非定向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8名。普通招考申请人需具备以下学术科研条件: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以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原则上发表或录用SCI期刊学术论文一篇及以上;或以第一排名(含导师第一本人第二)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及以上。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以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或录用SCI期刊学术论文一篇及以上。没有上述科研成果的申请人需参加当年学院(学科)组织的博士招生初试中的1门专业基础课考试:农业工程学科、机械类别——《工程数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资源与环境类别——《生物化学》,且成绩必须达到学院(学科)要求的最低复试要求。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计划招生56人,普通招考博士申请者需以第一作者(不含共同第一)发表SCI学术论文一篇。没有发表第一作者论文的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科研成绩申请科研成果破格;具体办法:申请人提交相关科研成果证明;拟报考导师向学院出具同意申请破格的书面报告,每位导师可推荐破格的名额按招生名额1:2比例确定;初审专家小组审核决定申请人是否具有复试资格。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拟招收博士研究生56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计划招收53名,其中直博生与硕博连读生比例为 90%左右,普通招考生10%左右。普通招考科研成果要求: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需以第一作者(或硕士期间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应届硕士毕业生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一篇。浙江大学外语学院2020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21名,招生专业为外国语言文学。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招生名额不超过总名额的50%。普通招考学术研究能力: 已在CSSCI(CSCD)及以上等级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学术论文的,即为学术研究能力审核通过;在其他一般刊物上发表(含录用)2篇及以上代表作的,由二级学科博士生招生委员会根据其发表的科研成果内容,审核申请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当然上述仅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浙江大学考博考生,如果想考上竞争更激烈,想毕业也将面对不小困难,你还愿意考浙江大学吗

六极

2个月考上博士,我是如何做到的?

哈喽,我是K叔。前段时间发了篇文章:《翟天临博士毕业,我估计要博士肄业了……》,从职业规划角度讲了我对于读博这件事的一些反思,后台好多读者留言,想知道,我是:「如何用2个月时间考上博士的?」之前我其实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在消失的这段时间,我都干了啥?》,算是简单地讲了自己的考博经历,大家可以一并参考。当时,我用了一款番茄时钟软件(疯狂番茄,不是广告哦~不过,我现在强烈推荐「滴答清单」,真的是太好用了),最后记录的有效复习时长是216个番茄,将近90个小时,最后成功搞定博士考试。但是,那篇文章很早期,写的比较随意,很多读者们,尤其是正在复习各种考试的童鞋们,都说不过瘾。好吧,那K叔就再把当时考试的一些过程和思考梳理一下,总结了6点关于考试的干货,希望对有志于进一步深造学习的同学,能有一些帮助。01 想好再出发,决心是第一要义。其实说起来,考博的念头在刚工作的时候就有了,但是K叔总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比如工作太忙啦,比如要照顾孩子啦,比如不考博又不会死啦,之类的。发现了吗?这些都是“烂借口”!(可以看看这篇《厉害的人,从不找“烂借口”》)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起自己的考博计划,总是在脑子里却不见行动,当时他对我说了一句话,把我瞬间点醒了:“如果你总是因为有一件事没搞定而觉得不爽,那么它就是你最应该全力搞定的那件事!”太TM有哲理了!晚上回到家,把孩子哄睡之后,我跑去书房做了这么一件事:拿一张A4白纸,中间划线,左边写下考博的好处,右边写下考博的坏处,结果是:好处列了20多条,坏处只有一个:可能要牺牲更多的睡眠时间。在写的过程中,越写越兴奋,越写越觉得考博这件事,势在必行!写完之后,我把纸交给老婆,让她审阅,她的一句话,把我彻底搞燃了!“别净整那些没用的,考不上博,老娘鄙视你一辈子……”哇咔咔咔,老子可是励志做媳妇的偶像的,怎么能让她鄙视我呢?!撇开那20多条的好处,但是把媳妇拿下,别让她鄙视我这一条,就够我雄起考博的呀!怎么办?搞啊!记录下了时间,正好离考试剩下2个月!不管了,拼了!瞧,考试这件事,尤其是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搞定的考试,必须要有“破釜沉舟”的气魄,对于工作之后的职场人,尤其是那些又要工作又要带娃的职场人,没有了学校时的大把空闲时光,很容易就会陷入只有计划没有行动的循环中。所以,立志考试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自己下足够的决心,不搞定誓不为人。相信我,你下的毒誓越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02 清除一切复习路上的牛鬼蛇神我说过很多次,人通常对自己都是高估的。比如复习这件事,你列了一堆计划,总觉得可以高效完成,但一次次打脸告诉我,几无可能。复习的路上,总会有倦怠,总会有变化,总会有让你不想继续的障碍,怎么办?坚决扫除!说说我都干了些啥事。第一,没有足够的复习时间,再高效都扯淡。这我得再次感谢老婆。我俩算了一下剩下来2个月的时间,就按我这个“妻奴”加“宝奴”的个性,只要他们在家,我肯定没办法抛下他们跑去看书复习,所以,老婆提出:“给你两个月时间,我们回老家,你安心复习!”这样,我的复习时间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以前下班了就赶紧回去接力老婆看孩子,这下子,我一下班就赶紧跑到咖啡馆,心无旁骛地搞事情!第二,删除各类微信群。我有强迫症,即使是微信群勿打扰,也受不了那个小小的红点,所以,干脆把所有的微信群都退出。第三,关闭朋友圈。当时想了一下,朋友圈是时间消耗大杀器,刷刷刷,一会儿就把时间刷没了,所以,干脆把朋友圈的入口关了,眼不见,心不痒。第四,删除所有与考博无关的计划。比如停止一切社交,跑步计划暂时搁浅,什么电影啊、音乐啊,统统告别,2个月时间完全闭关!03 别高估自己,要设置足够的仪式感当时确定目标之后,每天下班了就赶紧回家看书,但热血了没几天就发现,效率真的太低太低太低了!即使是在书房里,也总是被各种倦怠打乱节奏,看了不到半小时书,就开始各种开小差,去冰箱找点吃的,结果发现太乱了,又开始收拾冰箱,收拾完了觉得家里也太脏了,又开始拖地,拖完了又觉得好累还是看一会儿电视好了……总之,在家真的没办法静下心来看书!怎么办?滚出家门啊!我考察了一下家里附近,找到一家图书咖啡馆,每天下班之后就钻进去,有个雅间被我每天霸占,咖啡虽然难喝,但周围全是书的那种学习仪式感可以让我瞬间进入状态。换句话说,你是要拼一两个月甚至更多时间的,一定要找一个能让自己既舒服又兴奋的学习场所。尤其注意:千万别在家里看书!切记!!!04 要让自己有成就感。复习是件苦差事,谁不愿意每天出去浪啊!谁愿意每天坐在桌前学什么破习啊!可是,既然给自己定了目标,就得搞下去啊,不然,不就又变成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Loser了吗?K叔为了让自己能过少一些倦怠感,多一些兴奋感,让坚持这件事没有那么难,给自己设置了一些可以有成就感的事。之前提到了用番茄钟这件事,因为自己的自虐属性,一旦有了时间的量化,就会有强烈的意愿来证明这件事。每天看着自己的番茄钟一个个的增加,从零到有,从少到多,是一件极其爽的事。另外,我还给自己定了一些里程碑,比如到达50个番茄钟给自己一个小奖励,买买买啦,看电影啦,都可以。但是,千万别看电视剧,不然是找死行为!05 以目标为导向,别做那些无用功!有同学曾经问我是哪个学校的,就不告诉你,哈哈哈。还曾经看到一个留言,说我可能是个什么野鸡大学的博士生,关你屁事,哈哈哈。好吧,我这么说吧,财经类院校Top3,不能太嚣张,基本上能猜个七七八八了。说这段是什么意思呢?K叔是有用意的。我们做一件事,一定要评估其难度,然后确定其所需要的时间,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尽可能地把时间放在最可能达成目标的事情上。我有个研究生同学,他这么多年一直在考博,已经4、5年了(上边的那篇文章我提到过),但是一直都没过,为什么?最主要的就是他的面试太差,笔试每次都能过,面试一下子就被卡下来,这一方面说明他的面试能力太差,另一方面,说明他做事情的能力太差!要我是他,一定要考博的话,我一年时间我都不复习那些什么破烂笔试玩意了,我就做两件事:第一,报面试班,多贵都愿意,必须提高自己的面试能力;第二,去学校蹭课,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是公开信息,你完全可以把一年的博士课程都跟着上了,然后在课下去和所有老师聊聊天,请教一下,至少混个脸熟。做好这两件事,你怎么可能搞不定?!再说说自己,因为时间太紧,我把课程内容整体过了一遍之后,觉得必须要有重点才行。做了几件事:第一,想方设法找前几届的师兄,要来了几年的真题(回忆版),别说我怎么做到的,现在信息这么方便,只要你用心,谁的邮箱、微信你搞不到?第二,根据真题,重新划定复习重点。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些同学最喜欢骗自己,总是一遍遍地刷那些自己本来就会做的题,你那不是浪费时间是什么?!要做就要做自己不会的题,如果这题还是重点,你就更得花大力气!二八法则绝对是真理,那些你不会的重点题,直接决定你的生死!第三,建立知识框架。学完所有知识点之后,发现一个问题,脑子里全是乱的,这就是自己的知识全是散落在各地的,没有任何框架联系,这样做第一容易忘,第二做题容易慌,所以我又把所有的知识点做了框架整理,当时觉得在思维导图软件上做还得用电脑容易分心,就专门找了个大本子,把各个章节的知识点重新画了一遍。第四,刷题非常有必要。我的短板在经济学和统计学上,所以花了大量时间用来做题,不会的就记下来重新看书,再做,题量上去了,自然能力就有了。06 好啦,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后一点才是最重点!坚持,坚持,坚持,否则你就永远是个loser!觉得有用,记得给我点「好看」我是Kris,85后/二胎爸爸/会计在读博士/500强央企/减肥达人/马拉松跑者这几年干过的丧心病狂的事有:3年陪孩子读了300本书/一年大山支教/半年拿到10个500强offer/2个月在职考上了财经类top学校会计学博士/半个月训练完成首个马拉松/1个月瘦了20斤期待和你一起成长。

卫玠

好不容易考上博士,可是导师没有课题,没有任何指导,怎么毕业?

几乎所有的学生以及家长对于博士的价值和含金量都有共同的观点,认为博士研究生毕业就能够找到好的工作,就能够有非常完美的生活,这是大众的观点。但是同时他们也知道博士毕业的难度,而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难度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观点。所以每年硕士研究生一旦选择了读博,一般都会非常重视一件事情,即一定要找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导师,一定要找一个工作重心在科研上的博导,毕竟这样的话很有可能对于自己的整个博士学期期间有着极大的帮助,甚至影响着自己是否能够顺利的如期毕业。只不过每年的新晋博士,正式开始自己的博士学习后发现,当初自己所选择的博导并没有那么的完美,没有课题,没有时间,也没有任何的指导,于是这些博士便将开始抱怨,有的已经有了放弃读博的打算了。说实话,心情是非常可以理解的,而且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博士研究生,都将自己博士期间能否顺利的毕业的希望更多的寄托中自己导师的身上,希望能够通过导师的各种人脉以及各种资源,帮助自己顺利毕业。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任何一个博士研究生在读博期间能够得到导师的指导和指引是很有限的,因为那时的我们应该自己有足够积极的主动性,博导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甚至还要不断的出差,那么这时的博士研究生应该自己找一个自己研究方向的比较热门的论文主题,开始自己的相关撰写工作,不管是查文献,还是去实践调查等等,目的是要发表多篇C刊论文,这才是核心,而且这件事情如果你指望自己的导师去实现,那或许是真的在痴人说梦。同时,读博本就是一个很煎熬的事情,不管是科研压力,还是就业压力,又或者是生活压力等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一旦出现问题便有了放弃读博的想法,那么或许从一开始你就应该斩断自己读博的初衷,直接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便找一家还不错的公司上班就可以了。所以,不管是博士研究生还是硕士研究生,我们都有可能会遇到一个行政类的硕士导师,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时间顾忌到我们每一个人,或者说几乎没有指导过,这时的我们只能是去自己研究,自己去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撰写论文,然后再给自己的导师过目,这样的效果或许才是最好的,而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指望着自己的硕导或者是博导。总之,如果你想读博,那么你就要承担其所发生的各种情况,更要明白的是想顺利的毕业,想如期按时的毕业,你能够靠的只有自己绝对不是你的博士导师,因为他所能够其到的作用很大,但是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你不给力,那么这一切都白搭。

假随从

考上博士后,我想告诉你这些考博的捷径

来源:考博圈(ID:kaoboquan100)作者:听雨 编辑:学妹2019年我考上了南京某双一流高校管理学专业的博士,2019年9月3日-2019年12月3日,我在博士征程中已度过了约90个日日夜夜,过上了“7117”的生活,真正体验了博士是什么、怎么做,不得不感慨一句:博士真苦真难啊。不过在这3个多月的日子里,博士生活虽苦,但我过得很踏实和充实,我找到了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我确定了为之一生而奋斗的事业。所以我还是比较支持考博和读博的,因为在读博的过程中你会进一步沉底自己,思想会得到进一步升华。我在此为正在犹豫不决或迷茫不知所措的研三即将毕业生提供一些考博的经验和建议,为你拨开考博迷雾见真章。报考报考哪所或哪几所学校?联系哪个导师?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怎样联系导师?什么时候报考?应该提交什么报考材料?一些列报考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首先,关于该报考哪几所学校。学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考上,在选择学校前最好咨询一下有关老师或博士过来人。我认为选择报考学校主要有两个依据:第一是你的专业,根据你的专业去选择报考学校,首先去搜索一些有你专业博士点的高校,之后去逐一筛选;第二是你的能力,现在很多学校招生都是申请审核制的,所以你学术水平必须过硬,必须有学术成果,也就是有发表论文,而且还是核心期刊的论文,所以选择学校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是选择985,还是211或其他。其次,关于联系哪个导师、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怎样联系导师。确定好报考的学校后就开始联系导师,联系导师越早越好,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联系导师那就要抓紧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所谓适合自己的导师是指专业和研究方向和自己相似的导师,我建议选择比较年轻的博导,一般年轻的博导比较有活力有能力,在学术上更能帮到你,年纪大点的博导一般都没有精力去搞学术了,选择好自己心仪的导师就要给导师发邮件,希望能得到他的认可。再次,关于什么时候报考。可以参考去年的招生简章,关注好报名时间,关注好报名时间不要遗憾错过。最后,关于提交报名材料。提交的报名材料需提前准备,可以参考往年报名需要提交的材料,一般高校都需要提交报名信息表、专家推荐信、硕士成绩单、英语证明、学术成果证明和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创新点等,字数不少于3000字,这个一定要提前认真准备,比较重要)。材料审核标准:科研计划书、科研成果和专家推荐信。备考备考内容为笔试和面试的英语和专业课。备考要有针对性和高效性。首先,对笔试和面试英语的复习备考。笔试英语复习方式主要是获得报考院校的英语真题,真题是最好的参考和复习资料,通过做真题了解英语出题动态和主要出题源,充分利用英语真题高效复习英语。其次就是英语单词,坚持单词的记忆,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因为句子是由单个词汇组成的,单词是基础。再次就是其他练习题了,做完真题就要做一些模拟练习题,可以选择其他高校的真题进行练手,可以选择考博英语各大院校考博英语真题,我是选择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考博英语真题。复试英语的复习主要是听力和口语,听力我们可以用手机下载星火英语或扇贝英语等APP,口语就要出声朗读阅读,大胆去说英语。其次,对专业课复习备考。学校没有指定专业课复习教材,专业课主要考试专业知识综合和研究方法两门。专业知识综合主要是借鉴该院硕士考试指定参考教材去复习的,我专业课所用教材为: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陈振明的《公共管理学》(该教材比较厚,学科知识也比较全)、张成福的《公共管理》,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欧阳康,张明仓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心得体会:笔试是你进入博士的拦路虎和敲门砖,你必须通过笔试才有资格进入面试,另外笔试的成绩比例约50%,所以你必须考出一个好成绩才能在没有关系和人脉的情况下杀出重围,因此做好笔试的复习备考工作。此外,复习备考需要合理规划好考博时间,该怎么规划时间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具体安排,前期注重写毕业论文,后期注重考博。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所以在考核中你需要认认真真做好笔试,踏踏实实完成面试。首先,关于笔试。我报考的南京双一流高校管理学专业考试科目为英语和两门专业课。笔试英语题型为阅读、文献翻译和写作,和往年英语真题一样,考试时间3个小时,其中阅读1和2比较简单,难度相当于四级,阅读3和4比较难,难度介于六级和考研英语之间,1篇英译汉比较难,1篇汉译英比较简单,写作是关于人工智能(AI)未来发展展望。笔试专业课主要考试内容为论述题,论述题主要考的内容为理论基础,即让你用某一个或某一些管理学、政治学或经济学理论解释某一社会现象,出题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其次,关于面试。面试考察英语外语水平和培养潜质,外语水平面试主要方式为面试导师提问英语问题(1-2道)。培养潜质主要考查学术研究兴趣、研究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是否具备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潜质。要求以PPT(8-10分钟)的形式汇报本人学术背景、科研经历、科研成果,拟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及对研究方向的认识、设计思想和展望。心得体会:笔试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要构思好答题思路,尤其是论述题回答要有条理和逻辑,字体要工整和清晰。在面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稳住心态,灵活应对,在面试的过程中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沉着灵活应对即可,重要的是要全程保持微笑。

数肇

为什么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却很少听说考博?原因很现实

文|硬核的班主任为什么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却很少听说考博?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考研月。每年的12月份,都会有一支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杀向考场。随着“考研热”席卷社会,每年考研的人数直线上升。据统计,2020年研究生人数达341万人,比2019年增长了50万人。考研已经逐渐趋向“高考”化,眼看就要形成千军万马之势。与考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的考博人数。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的考博人数不足10万人。考博人数占考研人数的不到三十分之一。考研已经成为常态化,为什么大部分人考上研究生之后就不愿意再考博了?原因有一下几点:011.考博的性价比不考现在大学本科生考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提升自己的学历。以便日后在找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所以说,大部分人读研的目的还是为了就业。就学历而言,硕士学位是找工作性价比最高的学位。因为一个公司招聘最主要看中两点:学历和经验。现在的大学教育基本上已经普及,大部分人都能混到一个本科毕业证。由于大学毕业生过多,本科毕业证的竞争力正在逐渐消失。所以,为了保证学历优势,获得更强的竞争力,读研才是更好的选择。那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如此,博士学位不是更高吗?不应该更具有竞争力吗?”确实,博士学位的学历的确更高。从单一角度而言,博士的竞争力的确要高于硕士。但是,很多人有忽略了一点。——博士的年龄一个博士,在最顺利的情况下,毕业后至少三十岁,即将步入中年人的世界。但是,如果此时他去公司上班的话,还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新人。即使他有学历的优势,但是经验这方面可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而一个和他相同年龄,硕士阶段就开始工作的人来说。他已经在公司工作了3年,已经是一个职场的老人了。已经有了充分的工作经历和经验,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可以独当一面。而对于一个一般领域的公司来说,硕士的学历就已经饱和了。博士学历相反有些鸡肋,过度内卷了。022.博士自身的年龄问题就行前面说的,一个博士毕业至少要三十岁。如果他没有读博的话,经过几年的打拼,自己对于未来的蓝图已经有了基调。剩下的只需要添砖加瓦就行了。可是对于博士呢?他刚毕业,一无所有。读博那几年的赚的钱在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不值一提。没有车,没有房,甚至连一个稳定的工作都还没有。而现在他已经30岁了。已经快要度过自身年龄的黄金时期,却一无所有。033.压力问题什么样的人需要适合读博?答案:真正喜欢科研的人。如果你只是为了逃避社会的毒打,一路顺着学历的阶梯向上走的话。走到头来你会发现走不动了。因为,读博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国家现在的博士生延迟毕业率已经达到了65%。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博士生因为各种原因休学。而他们在之前大学中都是同学中的佼佼者。可是现在他们却因为各种情况休学,浪费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博士患上抑郁、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博士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因为博士要求对科研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站在科学的最前沿,探索前人没有探索过的领域。这可能听上去很高大上,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真的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你需要面临种种难题:做不出实验结果,临时改变研究的方向,实验经费的短缺,实验结果的反差等。这些都是博士的“家常便饭”。而你能做的只有日复一日地守在实验室,不停地对实验推到重来,反复验证。知道得出有价值的结果。博士的压力并不比其它任何一个岗位小。044.总结:一些岗位对学位有特殊的要求如:大学老师、科研工作者等等。想要参加这类工作的同学可以考虑考取博士学位。如果理想的工作岗位对于学历没有特殊要求,考博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其实,在合适的年龄走出学校,经历经历社会的毒打,见识见识社会的险恶,有时候也不是一件坏事。

大之至也

为什么博士生很少考公务员,本科生的报考却很多,为什么?

参加公务员考试是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比较有高度的选择,不需要面对各种社会招聘被企业挑来选去的尴尬,就可以用自己的实力得以公平公正的体现。大学生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虽然必须要满足国家规定的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但是并不是就把考公务员的学历限制在了本科这个范围里面。《导语》为什么博士生很少考公务员,大多报考的都是本科生,为什么?高于本科学历的硕士博士都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而且这些学历相比于本科来说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都是很有优势的,但是有这些学历的毕业生却很少会出现在公务员的考场里。让不少考公务员的本科生不解的同时也有了一种“捡漏”的庆幸。1.博士生的就业机会比本科生更加多学历的高低给毕业生在社会可以活动的范围划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界限。高学历的毕业生可以委屈自己去选择一个待遇并不是百分百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但是低学历的毕业生却无法勉强一个有着高标准的企业去降低标准录用自己。博士生的学历可以算得上学生的最高等级了,他们毕业之后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就业的主动权,就业的机会和选择比在社会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本科生要多得多。2.公务员并不是很对博士生胃口的一盘菜公务员这个难题只是对于本科生来说的,对于博士生来说,公务员考试不仅不算难,而且也并不是很对博士生胃口的一盘菜。其实很多本科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是具备的,但是社会企业招聘要求的经验这一条件就让本科毕业生有了被拒绝的可能。公务员只看考试和面试不过重的看重经验这一点就让本科毕业生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博士生不管是学历还是研究经验都可以让他们去有比公务员更好的去处。3.博士生对学术的重视高于自己利益的得失虽然很多学生的确是把高学历和自己的利益划上了等号,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对学历的追求并不是因为利益的诱惑,而是因为对学术的痴迷。他们理想的未来是基于这种痴迷而规划的,公务员这种职业不仅没有学术发展的可能,还会让从业者放弃学术的追求,这样的职业显然不在他们的规划之内。4.考公务员的博士生,他们的岗位并不是大众化的我们对公务员的理解很多是基于我们日常生活接触而来的,比如社保局,税务局等等级比较低的地方部门。但是一些国家直属的部门和机关单位也有公务员的招考,能考进这类公务员的大多都是博士生等高学历的人才。不过这样的公务员是我们日常很难见到的,所以我们就有了博士生不老公务员的错觉。好的小伙伴们,想要了解更多教育资讯可以注意我的动态哦~感谢观看!

万物皆照

好不容易考上博士却找不到导师?博士:我太难了

70周年国庆大阅兵早已结束,想必最让小伙伴们难忘的就是那一众高颜值、高学历的硕博生方阵。“求祖国分配兵哥哥”已经成为了诸多网友的个性签名,大众对学历的敬仰从未如此高昂。博士研究生一直以来都是“光鲜亮丽”的存在。不管在学界还是职场,博士本身就是一种头衔。就像人家会尊称你为“XX博士”,而不会叫你“XX硕士”或是“XX学士”。不过“入学容易毕业难”的博士,其挑战可远远不止写出十几万字的论文。当你满怀期待地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却发现没有博导愿意收留你,这才是最大的凄凉……不管是申请-考核制还是统招统考,尽管大部分学校会要求你在报考时选择博导,但是事实上都是采取“先录取,后双向选择”的方式来匹配导师与学生。有的学校甚至会要求博士生通过一年级的所有考试后,才能开始选择导师,不然无法开始科研工作。所以,除非你本就是该博导的硕士生,不然谁也无法保证你能选到自己心仪的导师,你甚至会因为以下三种情况而选不到导师!情况1:你所报考的导师与你的方向匹配度最高,但是该博导已口头承诺接受其他学生,无多余名额。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博导选择自己熟悉的学生也无可厚非。有时候导师接受直博生会通过学校研究生网站发放通知,但是有些时候只是通过口头协议的形式与某位自己熟悉的学生达成承诺关系,而这种口头协议又很难被远在他校的考生获悉,因此便出现了上述情况。情况2:你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但是发现学院导师的研究方向与你当初规划的偏差较大,找不到适合的博导。尽管在招生简章中,博导们都会写出自己的2~3个研究方向,但是因为表述粗略,难免会出现理解偏差。比如某位学生报考了某位产业经济学博导想进一步研究适合国情的产业政策理论,不料导师却想研究国外的那一套产业组织理论。情况3:你跨考成功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学院也有与你预期方向相匹配的博导,但是导师认为你的专业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过于薄弱,委婉地拒绝了你的请求。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是鼬老师确实亲眼见到了这种情况的存在,主要存在于跨专业或是跨研究方向的考生中。用“马后炮”的口吻来说,这些问题通过事前的充分沟通都是可以完全避免的。但是“马后炮”终究是“马后炮”,当考生一心准备博士入学考试、准备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准备各种求职的笔试面试之余,确实很难有多余的精力亲自拜访导师以获取导师明确的态度和信息。因此,假如你真的遇到了上述情况,鼬老师建议你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解决:1、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本校博导的推荐,由本校或是他校的其他导师进行联合培养。导师可能会拒绝你,但一定不会对你置之不理。一般来说导师在婉拒的同时都会主动将你推荐给他认为合适的其他导师,你甚至可能因此接触到更好的研究所的博导。2、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跟着博导从零开始。这对于已经有了三年研究基础的学生来说或许难以接受,不过对于那些有着较强学习能力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式,毕竟大局为重,情怀是假,顺利毕业才是真。更多考研、考博资讯,我们下期再见~

黄衣爱

本人今年考上211博士,去读了一段时间,发现读不下去了怎么办?

这位兄弟是这么说的: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跟随大流考上了博士,考上了一所985和一所211的博士,由于不想离家太远所以选择了211高校,去那边课题组呆了一段时间,发现对科研不感兴趣,整天做事情也没精神,求过来人给点建议和忠告!有些人在不了解博士的状况下就贸然去读,以为读博士和读本科研究生一样混混就能毕业的,结果去了发现毕业太困难,后悔读了。有些人以为博士毕业就能辉煌腾达了,结果毕业后发现收入还不如硕士毕业的多,也后悔了。这部分人就是读博士前没考虑清楚,人云亦云,碰到考试就上,碰到升学也不放弃,稀里糊涂的选择了读博,建议想读博的同学从以下几个角度衡量一下自己:1、你真的对科研感兴趣并打算持续去做吗?科研不似别的工作,主要是去探索未知的问题,这些问题没人做过,你自己去探索,一定会感到艰难和孤独。你真的对这种生活感兴趣吗?博士毕业后一般也是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你真的能一直对这种生活感兴趣吗?如果能,那就去读,否则,还是选择一条轻松的路吧。2、你能忍受长达三年甚至四年的清苦生活吗?一般读博士的时候年轻的25、26岁,年长的三四十岁,这个时候你的同龄人可能在社会上已经打拼的有一些物质基础了,而你只能领着学校发的两三千的助学金过着清苦的生活,你能忍受吗?如果能,就去读吧!3、你能忍受博士毕业后仍然过的很平凡吗?很多人以为学历越高将来在社会上一定混的越牛,读博士可不一定是这样的,虽然也有那些能力强到一毕业就去华为挣几百万的博士,但那真的是少数,所谓幸存者偏差,不能因为少数人的事情就推演到所有人博士毕业后都能一飞冲天了。大多数博士毕业后也就去高校研究所,并且以现在人才饱和的趋势,能进去就不错了。高校研究所的工资也就保证你饿不死,辉煌腾达?想多了!所以,你能忍受这些吗?除此之外,要是遇到了脾气不和的导师,痛苦更会翻倍后来据这位兄弟透露,他的导师也是自己不喜欢的:(原话)其实硕士阶段科研成果都还挺好的,关键刚毕业6月中旬左右,博导就打电话让过去,一直到现在发微信,打电话都见不到人,一直说很忙,只让我自己租个房子熟悉环境!唯一见到的一次,因为卫生不干净,来工作室把大家骂的狗血喷头!其次一个课题组每一届大约3个博士,每个人都被老师压榨的没脾气,都说老师从没给过一分钱补助!所以看到这些,我就想退了,跟我硕士的课题组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现在课题组已经退了几个了,所有的硕士生师弟都被老师义务劳动拉到老师自己公司的工地去了,管住不管吃,没补贴!当时报考,也没有好好打听,就看方向喜欢,有兴趣做就想做下去!其实我也挺喜欢科研的,只是这个老师让我有点难受了,真是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还真有这样的博导呀,跟我硕导差距太大,而且硕导一直推荐我跟他读博,我拒绝了,现在后悔了,又回不去了,唉!看到这儿,我大概明白这位兄弟不开心的原因主要是对导师意见比较大,并不是因为对科研没有兴趣,加之导师可能给学生的补贴比较少,所以心里很不爽。以前也有新闻报道说导师压榨学生的,但我觉得既然是学生的身份,就不能拿金钱来衡量,应该用有无收获足够的知识跟经验来考量导师给你的任务,毕竟导师花费大量精力培养学生,他们也要有所收获的。其次作为学生,听从导师安排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是我们的义务,除非导师经常安排偏离学术的工作,可以向学院举报,其他适度的工作即使没有很多的金钱报酬,只要可以学到实打实的知识和经验,那就是值得的。总之,不只是读博,只要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就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可能大部分都不是你喜欢的人,看开就好了,各取所需,价值同等交换。客观环境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乐观的心态我们可以把握,任何阶段任何事情,只要有成长就有痛苦,以一颗客观的心面对磕磕绊绊,总有一天,你会看到前方的彩虹。

暗动画

本硕博连读的博士,比后考取的博士强吗?学长:学历一样,没区别

学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自己的学识累积,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不过如果是在就业之后,学历则变得无足轻重,毕竟在很多工作单位,学历的高低与能力的高低并不成正比,所以很多小伙伴把学历比作敲门砖,比如本硕博连读的博士和后考取的博士,这两者在学历上没任何区别,只要都是全日制读出来的。不论你是北大本硕博土著,还是你研究生不知道哪个学校,后来考上了北大博士,在学历层面都是正儿八经的北大博士,就职后,晋升职称是一样的,没有啥区别。随着就业难的日益加剧,读硕是最基本的,读博才能更显示自己的实力,那么问题来了,本硕博连读的博士,实力强于后考取的博士吗?小编觉得如果硬要进行比较的话,区别有下面这4点:两类博士含金量有所不同能考上本博连读的人,一般都是学霸,在世人的眼中自然都是极喜欢这种人的。周围的人听说谁家有这样的孩子,都是一脸羡慕的样子。对于普通的博士呢,只会觉得这个孩子挺喜欢读书,也很不错的样子,但是没有连读那么高大上,比如说医学本硕博8年连读较多,其他专业却不太多,能上医学本硕博的考分基本都仅次于清北的分数。本硕博连读的人实力更强本博连读的都是导师的亲儿子,自然各种事情都会偏向他们。无论是做项目还是发论文,甚至是一些好的工作机会等等,都是亲儿子的。好多导师对他们也是不吝啬教导的,所以这些人的能力也比很多后来考上的博士要强一些。大家经常说从其他学校考上北大博士的,一些实验室里的东西都不会下手或者动手能力差很多,甚至一周了都毫无头绪,真的有挺大差别的。本硕博连读节省时间,可以更早出来工作本硕博连读,一般只需要8年的时间,本科3年,硕士2年和博士3年。而后考取的博士,基本上要本科4年,硕士现在大多数也是3年的,而且博士最少3年,甚至还很多人延期毕业不了,所以基本上至少要10年,11年的也非常普遍的。晚2-3年毕业的话,可能有些好的就业机会都轮不到你了。本硕博连读不能够顺利毕业,只有本科学历,单独读博的人,至少有研究生学历不过能考取连读的学生实力不差,基本可以顺利毕业,考取博士的可能还有在职博士,这类人基本都是领导为主,镀金为主,一般没有学历要求且已经入职的人士,考取在职博士的并不多,大家觉得本博连读与后考取的博士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