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江农林大学2020年向31个省(区市)招收本科生3991人率则不劳

浙江农林大学2020年向31个省(区市)招收本科生3991人

杭州网讯 日前,浙江农林大学公布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今年,该校年计划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3991人,比去年增加110人,其中浙江省计划为2615人,省外计划为1376人。今年浙江农林大学招生专业共有50个,其中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2020年,浙江农林大学在浙江省内招生中,普通类提前录取计划749人,普通类平行录取计划1535人,艺术类计划181人,还有专升本和四年制高职单考单招计划150人。在普通类提前录取招生计划中,三位一体招生计划300人,定向招生计划191人,新农科求真实验班、农学、林学等种养殖类涉农专业(免学费)招生计划223人,省内地方专项计划35人。该校在省外招生计划,各省均不相同,重点投放在河南、贵州、安徽、山西、广西、四川等省份。 浙江省户籍考生录取到农学、林学、茶学、园艺、园艺(观赏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林业技术)等9个专业(方向)及新农科求真实验班的免收学费。此外,今年学校有3个定向项目面向浙江户籍生源招生,分别为定向培养浙江省基层农技人员招生(事业编制)、定向培养浙江省粮油储检人员招生(国企编制)、定向培养浙江省基层林技人员招生(事业编制),定向生毕业后到指定单位就业。学校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担定向培养基层林技人员(本科)工作,其中浙江农林大学2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年,招生专业为林学(林业技术)。 浙江农林大学建有求真实验班,该班是学校举全校之力倾心打造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2020年在浙江省招收75人,分设有新农科求真实验班、新工科求真实验班(1、2、3)、新文科求真实验班3个班级,学生在同一班内可任选专业。求真实验班坚持立德树人,以“宽厚基础、差异教育、融通国际”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学术抱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型创新人才。 学校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专业本科教育项目。UBC为世界著名大学,该校林学专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学生在学校完成2-3年学习任务,满足雅思、学分绩点等入学条件后,可申请赴UBC学习。学生在浙江农林大学和UBC读书期间所获学分可以互相认定,满足各自学位授予条件者,可同时获得浙江农林大学和UBC学士学位证书。此外,浙江农林大学还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世界名校开展合作交流,有各类交换生项目、本科学分互认项目、硕士研究生项目、暑期项目4大类共30多项,丰富多样的渠道充分保障了学生出国深造的需要。 该校拥有宽松的转专业政策,除定向招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特殊类型招生外,被学校录取的其他学生进校后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有多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其中被农学、林学、茶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专业录取的享受免学费政策的浙江省户籍考生,进校后在免学费专业之间可申请转专业。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林业英才奖学金、许行贯农创教育基金、亓汉三英才奖学金等近20种奖助学金。高考成绩优秀的考生报考并被浙江农林大学录取者,予以最高8万元新生奖学金。同时学校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开通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为优秀学生提供多方面经济保障。 浙江农林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是浙江省十二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在浙高校之一。拥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8个。 浙江农林大学学校坐落于杭州市临安区,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交通更加便利,杭州地铁16号线设有“农林大学站”。该校校园文化特色鲜明,“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被誉为“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19年、2020年学校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大学校园植物排行榜首位。 录取方式: 浙江农林大学的国家代码为10341,浙江省代码为:0011(普通招生、免学费专业、地方专项),0311(三位一体招生),0211(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招生),0249[定向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粮油储检)人员招生],0289[定向培养基层林技人员招生]。学生毕业后授予根据国家统一规格印制的“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浙江农林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浙江农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授予浙江农林大学学士学位。 其他具体招生信息,可以联系: 招生热线:0571-63730908 学校地址:浙江杭州临安区武肃街666号(东湖校区) 浙江杭州临安区衣锦街252号(衣锦校区) 学校网址:http://www.zafu.e.cn 招生网址:http://zs.zafu.e.cn

明乎鬼者

因女生微博日记而意外“走红”,浙江农林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大学?

最近几天,因大一女生“小姆苟呢”微博MY日记持续发酵,浙江农林大学也意外跟着“火”了一把。那么,抛开此事件本身,以公正的态度去看待浙江农林大学,该校是一所怎么样的学校呢?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学校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现有各类在校生343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1570余人(含暨阳学院),研究生2300余人,留学生1400余人;现有教职工23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60余人,高级职称71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5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很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环境优美,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如下图)怎么样,浙江农林大学还不错吧?希望大家能不受此次事件的影响,继续支持该校的发展。

妃子笑

浙江农林大学喜迎2020级新生

跨越凛冬,走过盛夏,经历艰苦的战疫、延期的高考,2020级本硕博新生于10月6日来校报到,相聚浙农林,开启新篇章。迎新现场井然有序,到处都是热情洋溢的笑脸。上午,校党委书记沈满洪,校长沈希,校党委副书记施美红,副校长沈月琴、胡祖吉、徐爱俊,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倪建均等来到东湖校区和衣锦校区的新生报到现场,检查指导迎新工作,慰问工作人员与志愿者。校领导与新生、新生家长亲切交流,表示学校会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请家长放心,并勉励新同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远大抱负,投入专业学习,注重全面发展,书写美好的大学篇章。 下午,校领导在有关部门、学院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访新生寝室,仔细察看新生们的住宿条件和生活环境,关心问候新生报到后的感受和目前的生活学习状态。校领导勉励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打好基础,树立远大的学业抱负,奋发有为,在学校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贡献青春力量。 为保证迎新工作顺利进行,学校专门召开迎新协调会提前对迎新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各学院、部门统筹安排、紧密配合,认真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为确保2020级新生报到高效有序,学校开通了网上预报到系统,在入学之前,新生便能进行身份核验、网上预报到、缴纳学费等。在东湖校区、衣锦校区的新生报到现场,学校设立了新生报到专用通道,同学们有序排队,出示“校园通行码”绿码、信息化大数据识别、体温检测后进入校园,一站式完成报到手续。学校还专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为申请资助的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提供迎新校内循环专用车,将新生送到寝室;设置临时医疗防控站,从容应对特殊情况。报到点的电子屏实时精准显示报到数据和进程,为新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报到体验。在汽车站、地铁站、下车点、报到点、寝室门口等地,志愿者们高举“浙江农林大学”的牌子为新生提供各种服务,宿管阿姨绽放笑颜,保卫处人员宣讲安全知识,后勤人员周到服务……他们用最亲切的问候,最饱满的热情,最贴心的服务,最灿烂的微笑为新生们的报到提供了最坚实的后盾,让新生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彩色道旗迎风飘扬,由2020级新生照片组成的“2020梦想启航”主题喷绘、“你好,新同学”“2020有你更精彩”“I love ZAFU”立体造型、学校官方新媒体帐号二维码立体造型、迎新横幅、电子屏暖心夺目,吸引新生拍照打卡;各学院还为新生精心准备了各式文创纪念品,处处体现着学校的人文关怀。今年我校共计录取新生5448名,其中录取普通本科生 3995 名,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新生 25 名,新疆预科生 19 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1409 名(含非全日制研究生 92 名)。新生中,29名林学(林业技术)定向生和50名高职单考单招新生分别在合作办学的院校报到;集贤学院75名新生和第二学士学位教育25名新生已于9月12日完成报到。新生入学后,学校还将进行校史校情、校纪校规、学业指导与专业教育、安全卫生等一系列的入学教育工作,帮助新生了解学校历史,树立爱校荣校意识,激发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激励新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升抱负水平。天南海北的色彩,装点了金秋十月的浙农林。五湖四海的口音,汇聚成响遏行云的和鸣。相聚于浙农林的新生,将由此书写美好的人生新篇章。你是我们的翘首以盼,你是我们的满“新”欢喜,欢迎你们,2020级浙农林人!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视频来源 / 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李石祥 图文 / 郭碧玮 周彦兵 陈莉雪 沈亦旸 董潇源 姜锦 排版 / 胡江梅 责任编辑 / 尧甜 审核 / 方力力 终审 / 陈胜伟 出品 / 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大公调曰

浙江农林大学公布开学时间 4月27日起学生分批陆续返校

4月21日,浙江农林大学公布开学方案,从4月27日开始,学生分批陆续返校。具体通知如下——一、学生开学返校时间提前批:4月27日(周一),疫情防控工作学生志愿者、目前已经从湖北返浙和仍在湖北的学生(返临);第一批:4月29日(周三),研究生、毕业班学生;第二批:5月4日(周一),一年级本科学生、专升本一年级学生;第三批:5月5日(周二),二年级本科生;第四批:5月6日(周三),三年级本科学生、建筑学专业的四年级本科生、继续教育全日制学生、在国内的留学生(在国外的留学生,具体返校时间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执行)。二、“五一”放假时间调整 5月1日至5月3日放假三天,5月4日至5月5日全校教职工正常上班。三、相关工作要求1.各学院(部)、各部门要根据相关要求做好开学准备工作。5月1日-3日需安排值班,并在原值班安排基础上增加值班人员(值班调整方案报学校办公室备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研究生和毕业班学生指导老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五一”假期间加强与返校研究生、毕业班学生的联系与指导工作。3.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完成报到进校后,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校园。各学院要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随时掌握学生在校动态。4.开学后教学组织、体温检测、就餐管理和疫情防控等工作,根据《浙江农林大学 2020 年春季学期开学及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方案》要求执行。

盘点浙江省各大高校,杭州师范大学排第三,浙农林大超越宁波大学

欢迎进来观看本篇文章,我是小七聊教育由于疫情的影响,教育部表示今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也就是说今年的高考将会在七月份举行,而七月份是大多数地区天气最炎热的时候。虽然现在全国各地的高三年级学生都已经开学了,但是,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七十天,现在的每一天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非常珍贵。俗话说得好,努力学习一天、高考提高一分,高考之后还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填报志愿。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都会参考各类大学排名资料来了解理想院校的有关情况。在浙江省各大高校排名上,杭州师范大学排第三,浙江农林大学超越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简称“杭师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是浙江省和杭州市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建校历史源远流长,学校前身可追溯至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之后历经多个发展时期,2007年才更名为现在的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先后培养出丰子恺、柔石、潘天寿、陈建功、冯雪峰、宣中华等一大批的杰出人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简称“浙农林大”,是浙江省唯一的省属本科农林类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浙江农林大学学科建设实力强,学校拥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ESI学科领域全球前1%学科4个。浙江农林大学还注重对外进行学术交流,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日本、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地区)的8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宁波大学宁波大学简称宁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海洋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重点大学。宁波大学创办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捐资创立,邓小平题写校名,现如今的宁波大学是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并且具有研究生免试推荐权,是一所学科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十一大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而且浙江省也是一个教育大省,虽然说浙江省只有浙江大学这一所985、211双一流高校,但是,浙江省拥有众多的实力强的普通本科院校。能够去浙江省读大学是很多高三考生的理想,而小编以上介绍的三所大学实力都很强,特别是杭州师范大学,如今的杭州师范大学排在了浙江省高校排名中的第三名,而且杭州师范大学拥有很多知名的校友。浙江农林大学进步也很明显,浙农林大已经超越了宁波大学。

就是这么优秀:浙江农林大学学子在国际学生设计大奖赛中获最高奖

近日,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九州大学设计组织(Kyushu University Faculty of Design SDGs Design Unit)和九州大学设计发展中心(Center for Designed Futures of Kyushu University)共同主办的2019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国际学生设计大奖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日本九州大学落下帷幕。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学生参赛作品《可以延伸的小岛(EXTENDED ISLAND)》斩获全场最高奖——大奖(Grand Prize)!颁奖典礼合影本次比赛的主题为“设计改变世界”,比赛从去年暑假开始,历时半年多,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前不久在日本九州大学大桥校区举行的决赛和颁奖仪式,并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直播。比赛最终结果为: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团队设计的作品《可以延伸的小岛(EXTENDED ISLAND)从全球13个国家的88所大学共223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获得唯一的大奖(Grand Prize)。作品介绍题目:可以延伸的小岛(EXTENDED ISLAND)——ecological restoration strategy of sea reclamation area based on laver interplanting floating island system指导老师:陈楚文、金荷仙作者:唐钟毓、郑青青、许梦婷、张清、缪文琦唐钟毓许梦婷缪文琦郑青青张清作品简介:20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集聚的进一步加速,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在沿海地区尤甚。当城市建设用地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时,人们将目光投降了广阔的海洋,围填海工程由此产生。毫无节制的围填海工程已经引起了海水污染、滩涂减少、栖息地破坏等严重的海洋生态问题,而最终人类将自食苦果。该设计聚焦于中国温州市东南地区的霓屿岛所面临的挑战——拥有20年围填海历史的小岛该如何重生?我们尝试利用并完善霓屿岛现有的紫菜产业体系,构建以紫菜套作浮岛系统为基础的围填海域生态修复系统,以实现海水净化、滩涂栖息地恢复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三大目标。我们希望这一行动不仅可以缓解由于围填海导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数代人的努力追求,尽管我们很渺小,但仍愿意为共同的未来做出一点小小的改变。作品评语:通过该作品我们可以认识到,设计有可能通过整合自然和社会解决方案来创造新的价值,同时具有可持续性。《可以延伸的小岛(EXTENDED ISLAND)》给出了一个保护附近海域,结合当地社会参与的方案。我们很欣赏以人为本的设计向以生活为中心的设计扩展。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图文:唐钟毓 郑青青 今日编辑:陈洁 责任编辑:方力力出品: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莫里斯

浙江省法硕院校难度分析:马云母校地理位置优越,考研分数低!

目前,浙江省共有10所法律硕士招生院校: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其中,浙江大学是985工程、211工程高校。1. 浙江大学(985、211)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为九校联盟(C9)成员,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浙大属于综合实力强劲的985高校,无论是人文社科类专业,还是理工医农类专业,都非常厉害,没有哪个专业是不强的。考浙大的小伙伴一般基础实力比较强劲,所以小喽啰们就不要去当炮灰了哦~初试分数你要是没个400分的底气,你都不好意思你说你考浙大。考研难度最大系列高校!(1)法律(非法学)专业录取72人,录取最低分368,录取平均分389,复试分数线365;(2)法律(法学)专业录取2人,录取最低分372,录取平均分387,复试分数线365。2.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浙工商的法硕(非法学)专业近些年报考人数较多,2019年,报考人数接近1000人。但是考生不用因为报考人数太多而担心考研难度。虽然报考人数多,但生源质量和985、211院校不同。浙工商是大多数双非考生选择的院校。但是浙工商20考研法硕(非法学)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是351分,假如考生能以这样的成绩考上浙工商,还不如考一个211院校,对以后的就业更有帮助。(1)法律(非法学)专业录取62人,录取最低分351,录取平均分371,复试分数线325;(2)法律(法学)专业录取46人,录取最低分325,录取平均分342,复试分数线325。3.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是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海洋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重点大学。宁大位于宁波,因不在省会杭州,所以竞争难度是比较小的。无论是从考研难度还是学校名气以及宁波市的未来发展来说,宁大的法硕(法学)专业是比较不错的选择。(1)法律(非法学)专业录取50人,录取最低分353,录取平均分369,复试分数线325;(2)法律(法学)专业录取58人,录取最低分327,录取平均分350,复试分数线325。4.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法律(非法学)专业一志愿录取21人,录取最低分327,录取平均分354,复试分数线325;(2)已公布的一志愿拟录取名单中,没有法硕(法学)专业考生。5.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招生录取情况如下:(1)法律(非法学)专业录取15人,录取最低分329,录取最高分375,复试分数线325;(2)法律(法学)专业录取10人,录取最低分346,录取平均分364,复试分数线325。6.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建有浙江省唯一的教育学一级学科重点研究基地。浙师大比较吃亏的地方在于:位于金华,不在省会。但是如果毕业后想在浙江省就业发展,这个学校还是比较推荐的。录取最低分徘徊在国家线附近,考研难度不算高。跨考法硕(非法学)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个学校。(1)法律(非法学)专业录取37人,录取最低分325,录取平均分357,复试分数线325;(2)法律(法学)专业录取34人,录取最低分334,录取平均分350,复试分数线325。7. 杭州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1)法律(非法学)一志愿专业录取10人,录取最低分325,录取平均分358.3,复试分数线325;(2)法律(法学)一志愿专业录取4人,录取最低分326,录取平均分328,复试分数线325。8. 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是浙江省教育厅和温州市共建重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20年,温州大学全日制一志愿录取1人,350分;调剂录取37人,最低分340,最高分372。2021年,全日制法硕(非法学)专业拟招收19人,法硕(法学)专业拟招收18人。9. 中国计量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浙江省教育厅与义乌市人民政府共建重点高校,为“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牵头单位。2020年中国计量大学法律(非法学)录取26人,其中一志愿录取5人,最高分353分,最低分331分;调剂录取20人,最高分368 分,最低分348分。2021年,全日制法硕(非法学)专业拟招收13人,法硕(法学)专业拟招收13人。10.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浙江省省属高校,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省属高校第一。浙工商和浙财都在杭州,相比之下更推荐浙财,其实名气差不多,都只是浙江省内的普通本科,也不是985、211名校和普通本科之间的差别,当然选择一个难度更低的学校,不是吗?(1)法律(非法学)专业录取8人,录取最低分328,录取平均分349,复试分数线325;(2)法律(法学)专业录取1人,录取分337。注:文中所统计数据均为2020年浙江省全日制、非定向、非专项计划法律硕士招生数据。

黄缭

浙江农林大学“学霸班”:20人考研成功,5人被浙大等名校录取!

在今年这个有些特殊的毕业季,我校2020届毕业生捷报频传,充分展现了浙农林学子的高水准与硬实力。随着考研录取信息陆续公布,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学霸”级毕业生,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更是“学霸”云集:27名毕业生中,20人考研成功,升学率高达74.1%,其中5人被浙江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备考有方:明确目标势如虹回忆起备考时光,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的同学们说,找准方向、松弛有度、坚定信心是备考时的三大法器。作为一个整体,带动班级所有人共同进步,是该班的信条。面对未来多样的选择,难免会有人犹豫不决。大三时,以班长杨为中为代表的班干部们分头发动班上的每个同学,与他们谈话,鼓励大家考研。他们结合往届学长、学姐的经验和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分析考研和直接工作的利弊,让同学们对未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并为自己所定的未来而努力,不让任何一位同学荒废宝贵的大学时光。谈及制定考研目标,以专业第一名考入浙江大学研究生的王海波,说起了一段特殊的“舍弃”。起初,他选择了需要学习数学的专业,经过小半年的实践后,王海波发现该专业课程的难度已经超过了他的承受范围,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王海波果断选择备考另一个专业。王海波更愿意将那段时光称为他自己的“试错阶段”,根据复习情况选择更合适的专业,也是助力他高分“上岸”的重要因素。“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以专业第二名的成绩考取南京农业大学的张力文对此也颇有感触,“考研的目标,要定在比自己能力范围高一点,又能通过努力触摸到的地方。”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前行。平日里张力文对学术研究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推进科研有了什么新点子,她就赶忙拿出笔来记下来,在实验室里也常常和已经是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交流。也正是这股对科研的热情,让张力文早早定下了考研的意向。由于备考前期压力较小,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的同学们选择将精力专注于本身的学业,按照学业进度跟进复习,厚积薄发。当备考进入中后期,就像进入了长跑的后半程,需要发力冲刺,同时对抗强压。这段时期,松弛有度就成为161班同学们备考的重要原则。与许多考生习惯复习到深夜不同,161班学子特别注意“放空自己”——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加满油的车才能去更远的地方,‘充满电’的人才能更好地完成第二日的学习任务。”这是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的集体共识,也是他们的“备战”诀窍之一。互帮互助:集体力量大无穷和传统课堂教师“满堂灌”不同,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的课堂更像是一场师生间的思维碰撞和深入交流。正是这种师生间课堂上的双向交流,激发了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家在学业上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整个班集体像是拧在一起的绳,没有一个人是学习战斗中的逃兵。“学习氛围活跃了,学习的热情也就饱满了”他们如是说。杨为中回忆起班级的学习生活,“大家的互相帮助是极其重要的。”他介绍道:“除了大一时大家一起上集体早晚自习外,我们班级的同学们一直自觉地保持着以宿舍为单位的学习环境,每晚大家都会在宿舍一起解决一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考研备考期,还会互相抽查知识点,督促学习进度。”就这样,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的同学们形成了“多点带动整体”的学习模式,也正是这样一个团结向上、互相进步的团体以“学霸班级”的形式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考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井海梦同学说:“当有人出现懈怠,遇到挫折时,我们就会相互监督,加油打气。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相互帮忙,并给对方提出建议。”考取华中农业大学的彭鑫怡同学说:“备考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们都互相较劲,可以说是‘比着学’。当我看到考研教室坐着满满当当的同学,总能给我无尽的动力。”提起“学霸班”今年的出色成绩,他们的辅导员纪浩老师说,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他们能够公平竞争,相互帮扶,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凝聚力强大。班级成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班级成员参与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并顺利结题、获第一届浙江省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9 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班集体曾在2019年入选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全国百强精品案例、2018-2019学年获浙江省社会实践省级重点团队等荣誉。丰富的团建活动,也是属于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的独家回忆。集体烧烤、游学南农、古道漫步、共攀高峰……班级同学围绕着专业精心安排展开系列集体活动,大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立德树人:为学生“高飞”护航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学院的支持以及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出考研成绩那天晚上,当我看到班长统计好的所有参加考研同学的成绩后,我激动得几乎整夜未眠,因为几乎90%以上的同学分数都是330以上!”当得知该班考研成绩时,辅导员纪浩很是激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助推力,能为学生照亮前行的路。纪浩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为了提升考研率,他曾全面搜集全国高校近三年的考研录取信息,汇成考研信息数据库,用直观的数据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及时跟进考研学子的状态,约谈开导学生;专门组织复试交流会,邀请专家为上线学子传授复试经验,并做好考研调剂信息的搜集,不放弃一丝助推考研学生“上岸”的机会。在班主任秦华看来,班主任应在学术上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既要放手让学生自我锻炼,又要在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生活中要与学生交朋友,通过分享自身经验,潜移默化中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术素养,在学院支持下,秦华老师不仅带同学们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标本馆参观考察,请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负责人分享了考研信息;还指导班级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推进本研互助,带学生走进科研殿堂。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是我校重视毕业生考研升学工作的缩影。长期以来,学校把提高学生学术抱负水平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动力,多措并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考研氛围:加强学风建设,鼓励同寝室学生结伴考研,坚定学子考研信心;建立考研群和资料库,定期举办考研经验交流分享会,提升学生考研知识和技巧。“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走下去,为之付出努力。只要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就一定会成功!”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取得的优异成绩,是他们践行“坚韧不拔、不断超越”学校精神的体现,也将激励更多的浙农林学子,为自己的未来拼搏奋斗!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文字 / 郭碧玮 闵靖涵 龙步念 郑哲 图片 / 农业资源与环境161班提供 今日编辑 / 章雨青 责任编辑 / 郭碧玮 出品 / 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不知就后

浙江农林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考试常见问题解答:复试、调剂等方面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来电来信咨询复试时间、复试形式、调剂等问题的考生很多。 为方便考生更好地了解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工作进程和安排,现就考生咨询较多的问题统一解答如下:问:一志愿初试成绩排名怎么查?答:一志愿考生可联系本人报考专业所在学院咨询排名情况。温馨提示,专业排名仅供参考,最终能否被录取取决于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的加权总成绩。初试成绩排名靠前,只能说抢占了一半的先机,只要复试成绩不合格,不管初试成绩多高,都是不能被录取的,所以,无论初试成绩高低,只要取得复试资格,安心复习备考才是王道。问:初试成绩过了国家线是不是就能进入复试了?答:根据往年的情况,我校大部分专业国家A类地区线即是我校的复试线,风景园林、会计等个别专业会高于国家A类地区线,最终以学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为准。问:复试时间安排在什么时候?答:按照教育部要求,我校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具体时间请注意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微信以及各学院网站。问:复试会采取什么方式?答:根据教育部部署,各高校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按照教育部要求,学校会针对不同的复试方式、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复试考核科学有效、公平公正。如采取远程复试,可能会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目前,我校复试方式尚未最终确定,请考生耐心等待。问:学校今年接收调剂生吗?答:今年我校各类型硕士研究生均有一定规模扩招,农(含林)学、理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光学工程等学术型硕士,农业硕士、林业硕士、法律硕士、旅游管理、中药学等专业学位硕士均有部分调剂名额,欢迎广大考生调剂我校。问:想调剂浙江农林大学,请问怎么报名?答:按照教育部发布的要求,“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5月20日左右开通。有意向调剂我校的考生,请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询调剂工作办法、计划余额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调剂系统正式开通前,考生可发送调剂意向或调剂申请书至相关招生学院电子邮箱。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政策和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后续相关公告为准,请考生注意查看。如有其他疑问,考生也可联系我校研招办和相关学院进行咨询。4月26日-4月30日我校也将安排专人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线解答考生咨询,欢迎考生注意查看。希望各位考生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备考,祝各位考生身体健康,学业有成!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可谓有矣

浙江农林大学2020研究生拟录取1367人,全日制扩招53.4%!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圆满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全部招生计划,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工作顺利收官。今年,我校拟录取硕士研究生1367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75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上一年度提高53.4%,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较上一年度提高8.2%。硕士研究生拟录取生源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全国381所高校,其中本校生源占比25.4%,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生源占比51.3%,生源质量较往年稳步提升。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情况和新挑战,面对新形势,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前谋划、充分调研、统筹协调,制定发布了《浙江农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浙江农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须知》《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以及各招生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使远程复试工作有章可依,确保远程研招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在硕士研究生复试过程中,学校规范流程,强化监管,严格落实教育部“一平台、两识别、三随机、四比对”、双机位、全程录音录像等工作要求,确保考生信息准确,复试过程可控,考核内容充分,有效保障了复试的公平性、安全性和科学性。复试期间,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招生学院复试组织工作进行了全覆盖的检查指导。各招生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共同确保了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拟录取工作基本完成,博士生网络远程招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6月底完成今年研究生招录各项工作任务。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图文 / 田海涛 今日编辑 / 章雨青 责任编辑 / 郭碧玮 出品 / 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