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硕士生没发过论文,考博有希望吗?听听导师怎么说上神乘光

硕士生没发过论文,考博有希望吗?听听导师怎么说

刚在评论中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小西想划过去的。但是,看到有朋友回复了这个评论,并期待有人能给予解答,就点进来说一说。首先,解决不少朋友的一个疑惑:未发表科研小论文,硕士生能毕业吗?通常一个硕士生想要参加答辩、顺利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得要满足学校、学院/专业、导师的三层要求。常见情况是导师要求最为严格,如"双一流"大学明确发表1-2篇sci论文,这对于不少硕士生来说压力不小。之前,不少研究生常埋怨"导师不让毕业"的主因,尤其是在自身已满足学校、专业的最低要求后。除非是学位论文盲审/送审未过,或未达到学校毕业最低标准,否则导师们都不会让硕士生延期的。因此,也就诞生了那句经典的"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当然,每个学科的毕业要求不同,大致来讲还是有不少硕士生是不必发表小论文的。比如,不少学校的硕士生(部分专硕)毕业要求中没有提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话,只要能完成一篇逻辑合理、少量创新的学位论文,走完整个答辩流程后能顺利毕业。其次,硕士生没有发表过论文考博有希望吗?希望肯定是有的,关键是导师是否愿意给你一个博士招生指标。但是,"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的说法已经不合时宜。之前,我多次提过博士招生在调整,985、211等名校大量引入"申请-考核制",侧重于个人申请-材料初审-面试综合选拔的模式。在整个过程中,申请人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非常关键。比如,不少985大学部分工科明确要求申请-考核制读博的硕士生有2篇中科院三区以上的sci论文,接受导师一作、学生二作。未发表过科研论文,走申请-考核是无法过初审的。记得我们专业有个硕士,毕业后多发了一篇论文,才走申请-考核制读博。当然,统考依然在不少学校的博士招生中出现。和硕士生不同,很多学校博士考试报名时就要求确认导师,毕竟要求考博过线后不得变更导师。这也就经常出现几个学生选择一个导师的竞争,其他人更多的成了陪衬。之前,曾有学生爆料,少量博导不厚道,告知多个学生报考。最终择优录取一个,而耽搁了其他学生。不是为导师辩解,在时间错开的前提下,同样有不少学生报考几个学校,甚至联系几个导师。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难。有导师愿意接受,且能顺利毕业,通过意向学校的博士招生初试、复试,是可以直接读博的。而且,足够的科研经费等核算出来的博士招生指标,导师自身在博士招生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他的选择在复试中是主要因素,直接影响成绩排名。那么,如何提升自己考博成功的可能呢?1.硕士阶段未发表科研论文的可能性不少。比如,实验室平台不足、导师科研经费不足等客观因素,也有可能是自己的懒散、拖延症,缺乏对科研的热爱和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入了博士的门不好出,慎重选择。2.找到往年的真题,认真备考。比如报考中科院体系读博,英语的要求不低,而且分数拉开差距的关键。而且,他们的招生计划不多,研究员人均一个博士指标,提早联系是关键,并非一定是大牛导师。3.找自己的导师或其他校内导师推荐等。往往一些熟悉导师的推荐,比自己大海捞针般地发邮件效果更为明显。比如,我的不少硕士学弟当时就在导师推荐下去他的母校浙大读博。见到聊到这里,其他读博的文章我发过不少,都可以翻着看看啊。还有机会考博的同学要珍惜,日后"申请-考核制"是读博的主流选拔趋势。不管是门路、科研潜力,还是本科院校的层次,都不会存在绝对"公平"。换句话说,"高考"后录取的大学将更为关键,之前通过读研、读博提升自己更难。读研期间的你,发表了几篇什么层次的论文呢?

分水岭

复旦考博经验:论文可能决定你的成败!

01、复旦大学高分子系的实力复旦高分子未挂靠学院,自己独立成系,却是一家全国唯二的高分子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教职人数不到50人却拥有两位院士,数位长江和杰青,以及很多优秀的年轻老师,其实力可见一斑。02、报考科目及考试流程采用申请-考核制,3月上旬-中旬初试,只需要考英语(难度显著高于六级和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和复试通知在4月上旬-5月上旬,复试形式为面试,面试包含一小段随机的英语问答,5min ppt自我介绍,和老师提问。03、招生相关目前招收学术型博士和工程型博士,相当于多出了名额,但报考时需二选一;系里对工程博士在培养方面并无轻视,但其毕竟是一个新兴学位,成长得好不好更看个人(因为大家都没什么经验)。04、报考难度复旦大学的实力院系,不用想都知道难度还是很大的,首先初试英语就能刷掉大部分(所以要十分重视),复试难度也丝毫不逊,主要体现在硬实力和临场表现的平衡上。个人经验我是2018级工程博士(高分子系的第一届工程博士),但经历过学术博士面试和工程博士面试两轮面试。原因是第一届的时候工程博士的名额下放得晚,时间上就只能放在学术博士后面了,又由于报考启动晚,人数少,就破例允许学术博士面试失败的人调剂过来再面试一次了。但最终录取率还是跟学术博士差不多,原因可能是新补充进来的那一部分正好填补了之前被录取的那部分。首先,英语初试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因为一旦过不了一切都白搭,所以务必认真面对;参考书目我就不列了,一来我就用过两本,没啥发言权,二来网上也有不少的方法介绍,每个人适合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其次,就是面试硬实力的准备,随着考博人数的逐年攀升,竞争越趋激烈,侥幸的概率越发渺茫,所以硬实力是极其重要的;这里的硬实力我分为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种,期刊论文无需多说,IF越高越好,数量越多越好(不水的前提下);学位论文则主要作为一种补救措施,补救的是什么呢?比如一个硕士毕业生他天赋很好也很努力,甚至形成了自己对科学问题独树一帜的见解。但由于硕士期间老师不怎么负责任或者干脆是个大坑,导致他走了一些弯路,至少没能将自己的能力转化为期刊论文,在这种情况下,学位论文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媒介,来向面试老师展示他自己的能力。最后就是面试的表现了,有期刊论文在手的同学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做(就跟评奖学金差不多);我主要谈谈对于只有学位论文在手的同学的建议:首先要一笔带过自己的硕士导师的情况,但又要表达清楚(务必真实表达,谨记老师的圈子并不大),自己是因为非自身的原因而导致没有期刊论文(即成果)的,所以你这次主要讲的是自己学位论文的内容。这里要附加说明与一个情况,一个学生的学术评分大体可分为现有的学术素养和未来的学术潜力两项,没能发表期刊论文至少说明你在现有的学术素养这一项是不及格的,这一点请务必正视!在此情况下,就必须在自己学位论文中体现出显著超出平均水平的学术潜力才能打动面试老师(这样子才能补足前一项的不及格,而且一般这样的学生都能成为课题组的中流砥柱,老师们还是很愿意接受的)。具体怎么做各有各的情况,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正确评估自己的水平和读博的决心,不然这一年就算荒废了。以上就是所有内容,祝大家考博顺利。亦希望大家均能奋力前行,德艺双修,现在这个社会,或许有一时的失败,但真正的杰出者永远不会被埋没。本文来自于小木虫论坛,作者magicrao,转载请注明出处。

凌曙

硕士、博士研究生,青年学者学术论文发表历程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发表论文及专利。在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的道路上,多少年轻教师,研究生们因为资历,职称,国家级社科项目等因素尝尽了苦头。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需要有一流的研究性老师和学生。如果学术研究要看老师的职称,科研项目,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也不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正是因为这种制度,国家流失了多少优秀的人才?许晨阳当初严厉拒绝了高薪职位邀请,但是在北大教学六年后,他为什么再次回去。这样的例子还有多少,这里暂不做讨论。今天咱们主要讨论国内发表论文流程和国外发表论文流程性的差异问题(今天暂时不谈论文中介,后面专门讨论)。南大核心期刊(CSSCI简称C刊)上发文在南大核心刊物上上发表论文,其中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需要提高作者的详细简历,研究团队的详细简历,如果还没有评定职称,直接被拒稿。拒稿的理由也很奇葩:论文创新性不够!短时间拒稿还算不错的期刊,起码给你有反馈。还有些很多期刊则明文规定,投稿后如果两个月没有收到任何答复,建议作者另投它刊物。在国内C刊上没有被发表的论文,翻译后很快会被SCI期刊录用,且影响因子还不低。这样的“怪事”时常发生,为什么?有人反思过吗?国内期刊审稿,首先看“论资排辈”: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教授,副教授,按照学术地位逐级递减。再看论文有没有科研项目支撑。申请科研项目,也是同样的道理,话语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学者饶毅曾怒斥:几位老院士围着一个处长赔笑 ,揭露学术腐败!C刊版面费和数据库收费也很有意思。如果论文被录用了,需要作者交版面费。如果要查询论文,还需要购买数据资源。只有科研机构,高校购买了数据库,才能看到论文信息,单独浏览和下载都需要收费。这种既收作者的版面费,又收科研机构,高校的数据库费用,按道理来说服务应该会更好,但实际结果就是年轻学者研究学术处处遇到困难。在这种条件下会让学者耐心逐渐丧失,有些学者评上职称后,就不在做学术研究了,原因也许是关卡太多了吧!国外期刊普遍SCI期刊上发文在SCI上发文,其中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只要你论文水平不够,会很快(两周之内)收到回信邮件。邮件里明确指出你哪些地方创新不够,他们论文量较大,建议作者去哪些对应的期刊。反馈信息中作者也能看出自己哪些不出,有时编辑还会建议做哪些实验和其他相应的分析研究会更加号,反馈信息比较具体,不像国内编辑“创新不够”几个字打发了。如果被SCI期刊录用了,一般不会全文一字不改的录用,而是编辑会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有大修改和小修改两类,作者只要按照编辑给的修改意见一条一条落实了,论文质量提升了,对于研究者来说,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在SCI上发文,不会要求作者提供详细的简介,职称。编辑回信一般都是称呼Doctor xx……编辑给的拒稿意见还是修改意见都能帮助作者,这种氛围有人不喜欢吗?国外论文录用收费有两种情况:1.收作者版面费,则论文公开,外网都可以下载;2.不收作者版面费,需要在相应收费数据库下载论文,单独下载论文需要额外交钱。说道这里,C刊这种既要收版面费,又要收数据库费用的服务有更深的体会了吧!感想和建议对比外发南大核心期刊和SCI期刊后,年轻的学者们,如果你在C刊发表过程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建议花点功夫翻译成英文在SCI上发表吧。刚刚开始翻译论文比较痛苦,长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学术期刊要不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给年轻学者给予更多的支持。只有一代代青年学者成长起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才更加有希望。——END——今日话题:关于研究生以及青年学者发表论文中遇到的“那些事”欢迎留言讨论

黍苗

“博士生不再强制发表论文!”会产生这10种结果?现实可能是什么?

日前,清华大学公布最新版《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众媒体解读清华大学不再强制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我们做个假设:清华大学开学术风气之先,众多高校随后纷纷摇旗呐喊,循清华之风骨,纷纷废除博士生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那时候真是风轻云淡,天高气爽,一种崭新的学术风气应运而生。最为一名苦逼旧制度下走来的博士,难免对新世界有种种遐想。有一天,博士都不强制要求发论文了,世界会怎样?猜想一:读博必须发2篇C的江湖传说逼退了一大批意于考博而又思想不坚定的人,这块挡箭牌没有了,估计更多的人蠢蠢欲动,反正权力啊、名望啊等各种社会资源都好使,最后混个10万字毕业论文了事。现实有可能是:各大高校取消了强制发论文的要求,但是随后制订了比发核心更难的配套制度。博士们都是笑着进来,哭晕了也出不去。猜想二:博士单身率直线下降,不用写论文,大把时间可以谈对象了,为国家解决了一大难题,清华作为改革先锋荣获“近10年最佳制度创新奖”殊荣。现实可能是:博士的“刚”是钢铁的钢,取消论文之后,才发现自己凭实力单身,以前还真错怪了论文。猜想三:众多女博士拿下博士学位的同时,还顺带生个娃,这被认为是人生赢家。以前这样的赢家殊为不易,多少个日夜一边哄孩子一边读文献,现在好了,“人生赢家”只需专心看娃,终于可以“躺赢”。现实可能是:女博士都生了两个娃了,博导依然不同意在博论答辩的表格上签字,再过一年博士就期满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猜想四:应届考博的博士们根本不了解职场的残酷,带着满满的憧憬和仅有的一本毕业论文走进面试间,屡屡碰壁后,心生疑惑:为什么用人单位非得要求学校根本不要求的那些事呢?是招聘单位太残忍还是学校太残忍? 现实可能是:到时以博士论文厚薄录用博士,写到1000页以上者,或论文打印出来重量超过两斤者直接给校聘副教授。猜想五:招聘市场上多了一批新求职者,在他们简历的上一份工作经历中赫然写着:曾任某C刊编辑。现实可能是:代发C刊的失业更多吧,他们的从业人员要数十倍于C刊编辑呢!猜想六:男博士们已经退到后脑勺的发际线,反常地逆向生长。国际最大植发医院将颁布“博士生不再强制发表论文”的高校告上了法庭。现实可能是:果真!翟博士不怎么发论文,就是没有葛大爷秃。(对不起,葛大爷)猜想七:博士生导师尝试使用电话等各种大家最常用的通讯工具都联系不到自己的博士,没有论文这根风筝线,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了。现实可能是:现在也联系不上啊,不信你催论文试试?栓住学生心的不是网络联系方式,而是学位证。猜想八:学校图书馆管理员纷纷下岗,布尔迪厄、哈贝马斯、麦克卢汉等这些长久没有人借阅的作者图书纷纷下架销毁。现实可能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哈贝马斯的地方就容易有布尔迪厄。猜想九:一批二三线高校不但不废除“博士生不再强制发表论文”的规定,反而变本加厉,要求在读博士必须发表10篇C刊才能毕业,在学术产量上超过了清华北大等双一流高校,终于扬眉吐气,学校官网用最粗最大最黑的标题写到:庆祝我校学术水平赶超清华北大。现实可能是:我校在食堂价格上远超清华北大多年,你见我什么时候骄傲过?猜想十:博士们再也不看学术文章,最牛B的学术类号学术志破产,创始人学君流浪街头,以乞讨为生,有同情心的博士都在这篇文章后边给学君打了个赏!现实可能是: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关于“博士生不再强制发表论文”,您有什么猜想?欢迎文底留言。来源:学术志 作者:学君 编辑:学妹

不得

研三才打算考博,是不是太晚了?没有发表论文能去名校读博吗?

研三才打算考博,是不是有点晚了?没有发表论文能去名校读博吗?近期有研三的同学向我咨询考博的问题,但考博和考研不太一样,就算是考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由于不同年份和不同导师的区别,考博难度也不一样,所以这个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这位同学今年开学研三,她本身的导师就是一个大牛老师,出了不少项目和成果。按理说作为这位导师的学生,她要考博的话,导师肯定喜欢。不过,可惜的是,导师有时候压根不想见她,而且她导师也带博士,名额早已定了。这是由于她前面两年基本上是在混日子,和导师见面不多,所以她的导师对她印象并不好,可能觉得她应该没想过读博的问题,也觉得她就是为了混个研究生学历,基本上是散养的状态。她研三才想考博,显然是晚了很多,大部分的考生从研一就开始备考,而且早已确定了导师,比如她的导师被很多人哄抢着报名。她考博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导师不推荐或者不支持,而在于她没有论文!研究生期间没有发论文如何考博?想进名校读博应满足什么条件?她读研的院校是个普通一本,但她想去名校读博,起初定的是北京大学,但又觉得太高,后来觉得只要是211或985大学,哪里都能去都可以。那么,她必须要有论文才能越级往上报考,不然只能参加统考,去同级的学校读博。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考博的几种方式,为了让大家好懂,小水简单说明如下:01、统考统考和考研很像,也分初试和复试,考生需要报名参加统一的招生考试,通过后才能读博。这里要注意的是,考生在考前一定要提前联系你想要考的导师,最好与导师聊一聊,征求你想要考的博导同意才行,不然考了也白考。另外,名额满了或者内定了的话,也不能考,因为这样的导师基本上都是预定好的。在考博的时候英语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考生需要提前准备。最好是找到考博成功的学长或学姐,要到考博真题,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划定范围,然后看书做准备。也可以和导师深入了解,看看能不能在语言中透露出一些考博内容,这样备考就事半功倍了!02、申请加考核“申请加考核”这种方式是众多高校考博的主要方式,特别是211和985名校,考生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发表论文,只有通过资格审查,才能报考,没有论文的话就没有办法了!这里要注意的是,申请加考核这种方式,考生可以越级考博。也就是从普通学校往上考,从普通本科院校逆袭去985名校读研也很正常。而没有论文的只能参加统考,也只是在平级的学校里选择。比如小水的一位好友,研究生是在社科院读的,但是她除了毕业论文之外,研究生期间没有发论文,所以只能参加统考的方式,最后去了西南大学读博。03、硕博连读在研二的时候,对于一些优秀的硕士生来说,学校会选拔其攻读博士学位,不需要考试。这和以上两种考博方式都不一样,考生在此期间不需要发硕士论文,只需要博士论文合格之后就行了。04、本科直博对于本科阶段,一枚优秀的本科生是众多博导哄抢的人才,很多高校会在本科阶段选拔优秀的人直接读博士,这样的同学可遇而不可求,本科生直接读博,这种待遇一般人无法享有。如果考生在读研之后就计划考博或者读博的话,尽量从研一就要准备,和自己的导师说说自己的考博计划,看看能不能从导师那里获得一些帮助。考博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而且有实力也不一定有机会。在这里,跟对导师很重要。如果你的导师就是业内大神,愿意带你一把,那么,在你考博的路上将会是一帆风顺。如果你读研之后,你发现你的导师也带博士,但是你的导师过于严厉,要求比较苛刻,读研期间你都有点受不了,你在考博的时候会考虑你的导师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交不起学费,没钱读研怎么办?别怕!研究生也能办理助学贷款!弃考?更换考研学校?这三大问题没处理好,读研基本没可能!2021年研究生考研时间已定!考研党想一战成硕,请牢记这些时间点

落水狗

清华大学:博士生不再强制要求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18~2019学年度第16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学习年限、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基本要求。该文件于1983年成为学校一级制度,此后历经九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2014年。2014年以来,清华大学先后召开了第24次和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博士生教育定位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高度的体现。清华大学还先后成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推动了一系列涉及博士生培养的改革举措,原《规定》中的部分条款和要求已不相适应。在此背景下,2016年7月,学校将《规定》的修订工作列入《制度建设五年任务分解方案(2016-2020年)》,2017年1月正式启动修订。本次修订历时两年多,恰好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快速发展完善的时期,学校及时学习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和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要求,并贯彻落实到《规定》修订工作中。学校还开展了广泛的院系调研和师生讨论,组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院系师生代表、相关部处负责人等征求意见会10余场。因此,本次修订的《规定》凝聚了学校广大师生的最大共识,集中体现了学校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坚持立德树人,坚定培养目标清华大学“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将价值塑造作为第一要务,以立德为出发点,以树人为落脚点,培养把个人追求融入社会进步主流的时代新人。《规定》的修订遵循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教育理念,将博士生培养目标修订为“培养博士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博士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同时,增加了“学风严谨”、“身心健康”等要求,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和传承学校重视学风和体育的优良传统。完善学术评价,激励原创研究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推动教育和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文件,克服“五唯”倾向。原《规定》要求博士生达到学校和所在学科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因此被列入清华大学完善学术评价制度需要首批修订的文件。修订后的《规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一方面,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由各学科制定学术创新成果要求,不再设立学校层面的统一要求,尊重学科特点和差异。突破学科界限,推动交叉创新近年来,清华大学加快推进博士生学科交叉培养,既支持医工交叉等基于师生学术兴趣自发开展的交叉培养,也重点建设了一批学科交叉博士学位项目。2018年,学校修订通过了试行三年的《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理顺了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机制。为与之衔接,《规定》修订时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交叉博士生的培养要求。此类博士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可突破现有学科培养方案框架,在学位课程基本符合主修学科(申请学位的学科)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根据需要选修所涉其他学科的课程和培养环节”。在给予灵活性的同时,加强培养过程把关,要求在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报告等环节聘请所涉其他学科专家参加。引导学术就业,促进全面发展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明确了博士生教育“着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鼓励和支持博士生面向学术前沿开展原创性研究,毕业后到主流的学术科研机构就业”。基于这一导向,新的《规定》鼓励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修或选修的博士生教学实践环节(担任助教等),通过在学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博士生未来从事高校教职的胜任能力。同时,支持博士生在获得指导教师同意时,“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所在学科要求以外的课程”,培养跨学科创新思维和技能,例如参加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学术与职业发展能力提升项目。强化过程考核,严格分流退出2014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高校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清华大学各学科和院系在博士生资格考试、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报告等关键培养环节质量把关方面已经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新的《规定》要求“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推进质量控制要求的精细化、规范化,用客观、刚性的依据严格执行博士生分流与退出。规范体例术语,适应综合改革2017年起,清华大学加强了规章制度规范建设,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规定》在修订过程中按照新的体例要求,采用条文式表述,分八章二十六条。此外,学校综合改革的推进也使得《规定》中部分术语不再适用。例如,2016年起学校全面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因此有关博士生选拔方式的表述由“参加全校组织统一入学考试的普博生”修订为“经普通招考录取的普博生”;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后,教研系列的副教授、助理教授均可以独立指导博士生,因此有关资格考试委员会成员的表述由“三至五位教授”修订为“三至五位博士生指导教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新《规定》发布后,由在学研究生构成的研究生培养学生咨询委员会调研了博士生同学的反馈。被调研同学表示,新《规定》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而是更注重博士科研成果的价值和创新性,这不仅能够促进博士生更加从容地追求科研上的突破,也避免了论文数量要求导致的科研浮躁和学术不端现象的滋生。在普遍支持《规定》修订内容的同时,同学们也期待各学科和院系尽快出台实施细则,继续保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高标准。新的《规定》将用于指导学校各学科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制订和修订工作,新的培养方案将从2019级博士生开始执行。为配合新《规定》的实施,目前学校已经启动相关配套文件的修订工作,特别是各学科博士生学术创新成果的要求,配套文件预计从2019级博士生同步实施。(来源:“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微信号)

赐周千金

他心存学术梦,34岁时砸掉铁饭碗,选择读博,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6级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生梁维源34岁时主动放弃铁饭碗,逐梦科研路的大学故事。对于梁维源来说,在34岁时主动砸掉铁饭碗,离开舒适区,不过是逐梦科研路的起点。行百里者半九十,跨领域课题、身体吃不消、家庭压力、博士延期哪个都看似拦路虎。他直面内心的胆怯,调整节奏、见招拆招,博士四年期间,以主要贡献者在《PNAS》、《NC》、《Nanophotonics》、《Advanced science》、《AFM》等期刊发表论文,并于今年顺利毕业。他认为,人生不设限,“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情”只不过是画地为牢,现在即是最好的时机。对于未来,他不执着于高校教职,能继续科研就是续写当初的梦想。个人简介梁维源,2005年6月本科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8年6月硕士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2008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北部湾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任专任教师;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深圳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二维材料生物光子学。以共同第一作者在PNAS、Nanophotonics、AFM、Advanced science等期刊发表一区论文4篇,申请专利1项。主持深港大学创新创业项目1项,参与(第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奖项1. 2018年深圳大学第六届“荔研论坛”之光机电分论坛竞赛优秀奖2. 2015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区一等奖4项3. 2015-2016年度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项4. 2010年北部湾大学优秀教师心存学术梦梁维源说,他本硕均就读于省属师范大学,热门工科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一所地方二本应用型、教学型大学,担任专任教师,工作的内容自然是以“实训”和“教学”为主,科研压力较小。在刚参加工作时,他觉得一切都很美好,抱有的热情很高。每学期担任3至5门课程的任课老师,一周上20多节课也不在话下。尽管经常备课到深夜甚至通宵,但他觉得课堂上能做到让学生听明白和有所收获是件很开心的事。后来他还自编实训讲义、制作实训器材。同时,他也担任班主任的角色,那些年龄与他相仿的学生常能够独立把他布置的事情做好,偶尔他还能收获惊喜(如考研成功)。那时的他每天过着惬意的校园生活,也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轻。除此之外,还有更令他开心的事,那就是学科竞赛的集训和参赛,“可编程”、“自定义”、“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新鲜玩意儿,他当时特别热衷,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定义波形发生器”、“搬运机器人”、“舞蹈机器人”、“智能快递柜”、运用了机器学习概念的“电脑鼠走迷宫”......听着就已经让他热血沸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与他后来选择的科研课题也是一致的。每当这些好玩的东西从自己手里做出来时,他总欣喜若狂。那段时间,为了把这些研究做好,他费劲心思,总想为此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还找了几个学生跟自己一起研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后作品表现优异、竞赛取得好成绩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成就感爆棚的同时,他也感到非常开心。院领导看梁维源对这些科研感兴趣,便把系里的实验室交给他管理。关于实验室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体力活:几个专业共计1000多名学生的实验教学任务(如耗材采购、实验准备、器材检修、安全检查、实验教学报表统计等)全都落在了他肩上。这项工作尽管不如那些机器人好玩,梁维源也还是承担下来,他想,尽管日常管理工作琐碎,但是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去研究这些他感兴趣的机器人等科研课题。转瞬过了五年的工作时间,各种压力和焦虑开始慢慢萌发,毕竟梁维源也到了要成家的年纪,除去经济上的压力,还有对前途未知的迷茫。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教学、带学科竞赛和管理实验室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时间,科研这一块就自然落下了,发文章、评职称则似乎更加是遥不可及的事。由此,他读博的意识也就越来越强烈。尽管在每个学期的工作计划里,梁维源都单独预留了“考博”的文件夹,但连续几年时间里这个文件夹却都还是空的,或者顶多放了一些博士招考单位的信息,而迟迟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不是在“读博更好”与“不读博更好”的选项中徘徊,就是陷入“文章不够”、“基础太差”、“没有老师会招我”的自我否定怪圈中,或者因“考什么学校/专业”、“不认识博导”、“能否顺利毕业”等种种顾虑而迟迟不敢下决心。他现在回想起来,发现早些读博才是在这种混沌思想认识状态下的“最优选项”,当“快刀斩乱麻”。毕竟行动起来才有创造一切的可能。思想决定行动!梁维源决定考博后,很快就开始行动起来了。给导师发邮件表达报考意向,待导师回复欢迎报考之后,就是复习备考了;备考时间恰逢寒假,他闭关修炼了一个多月。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考试结果公布,梁维源考取了专业头名。但当录取通知书寄到时,他又犯难了:需要调动个人档案。这意味着,他必须辞职,放弃已有的高校编制。另外当时还有个情况:爱人即将临盆。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做出决定异常艰难,取得大家的支持至关重要。为此,他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和爱人对此事进行了彻底的讨论,征求了大家尤其是爱人的意见之后,把情况向导师进行汇报,老师说“我会支持你”。最终,大家意见统一,读博终于成行了。学术初体验自信地认为已经做好读博准备的梁维源,发现还是高估了自己。第一是身体方面。来校报到的第一周,梁维源就因肾结石发作进了医院,做了第一次手术。在第二年,肾结石再次复发,做了第二次手术。所幸事先做好了准备,这两次手术对他的工作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这两件事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在生活方式上做出改变。因此,他进一步地加大了运动量,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步行3~5公里,周末则为10公里。坚持到现在,不仅结石没有复发,且精神状态向好,甚至有工作需求时晚上也可以加班到更晚一些。第二是课题方面。由于各种机缘巧合,梁维源戏剧性地转到了二维材料生物应用这个方向。这个方向于他而言机遇很大,挑战自然也很大。首先是化学实验。制备Mxene需要用到氢氟酸,它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危险化学品,再加上对实验安全的敬畏心理,他迟迟不敢上手。后来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做足各种防护,他小心、稳妥地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克服了恐惧心理的同时,也终于迈过了心里那道坎。随后,他又在规范了实验流程和操作的基础上,摸索出了该实验最优的制备条件。当表征结果显示漂亮的形貌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其次是解决难题。做一些比较出彩的工作,必然需要花一番功夫,聚焦一个点或一个细节,直面困难的同时也需要多想办法,多讨论和不怕被批评。比如怎么测凝胶的流变性能?他和团队小伙伴们找到了设备,但是做测试的老师要么没有时间、要么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测试意图。测试过程持续了一个多月,来来回回换了几个测试单位。当他认为测试返回的结果可以说明问题时,课题组内的仇博士却坚持认为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又一番研究琢磨之后,他们发现实验操作的最佳方案还是自行操作仪器。于是梁维源从先学习流变仪的操作模式、条件设置,再到按实验设计去做实验及条件摸索,又花了两周时间,终于做出了令人更加满意的结果。另外,他也发现科研遇到困难时,查阅文献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如果能够通过查阅文献且找到某一段与之相关的话,那么也就能够更好地明白问题是怎么为他人所解决的。第三是团队合作方面。自然科学发展至今天的水平,合作早已成为共识。材料的理论计算、制备与性能测试、不同领域的应用,往往需要多个课题组共同协作完成。因此,学会合作是科研工作者们的基本素养。有合作那就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幸运的是,梁维源的合作者都很开朗、热情,交流起来非常顺畅。因此,这几年的团队合作不仅让他从合作者身上学到很多专业知识,还让他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世的艺术以及培养了他以诚待人、注重大局、力争做到问心无愧的良好品格。走向学术路一、第一篇合作共同一作论文从工程实践转向基础科学研究,是从追求指标到追求“首次”和注重学科交叉思考方式的巨大转变,这用“万事开头难”来描述毫不为过。梁维源还记得当时向导师汇报一个材料的实验数据,在展示实验数据后,他提出能否从物理机理上进一步探讨提高材料性能的方法,并结合理论计算更深入地进行预测的观点。导师听后,马上回应说这个想法暂且先放一放,应该以实验为重,学会与其他学科交叉设计实验,并在目前实验基础上马上按照完整的课题思路进行后续的实验,及时发表。导师担心他思路转不过来,影响课题进度,便给他安排了一个与仇博士、斗博士的合作课题。仇博士从制备材料、性能测试、提炼核心创新点、查阅文献等方面给了他了非常大的帮助,还和他一起守着仪器测试。另外,课题的合作者斗博士也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生物实验、文章写作、创新创业项目申请等方面。特别地,在这个生物实验开展过程中,斗博士从细胞实验应该怎么做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都非常仔细地跟他进行了讲解,就差手把手地教了。导师的这个安排不仅使他的基础实验技能得到了锻炼,让他从不会做化学、生物实验,到能够独立进行材料的制备、测试和开展细胞实验,而且使他在实验思维和课题进度上都能跟随两位博士后的节奏走,进步很快。因此,第一个合作课题大约花了七八个月就完成了初稿。二、第一篇独立一作论文知易行难。到梁维源开始自己主导课题时,他便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起初,以为随便找个材料进行测试性能,便可以进行细胞和动物实验,获得一系列实验数据后,整合成论文,投稿后就可以顺利见刊。然而果真这么整下来之后,论文是有模有样,却不料屡投屡拒,几个月过去了。那段时间,他压力大到睡也睡不着,后来干脆在办公室过夜,满脑子就想着文章的种种不是。当夜深人静时,思考文章的缺陷在哪、怎么样才能夯实数据、从哪个角度写文章,日子又过了几个月。当数据逐渐充实、文章的遣词造句也推倒重来、一字一句拿捏之后,终于到了投稿阶段。但这时又出现了有新情况,文章投出去一个月,已超出了期刊承诺的审稿时间,但投稿系统没有任何更新。于是,他在焦灼等待之下便给编辑发送了电子邮件询问原因,结果编辑回复说其中一个审稿人生病了。所幸,审稿意见很快就被返回,只需小修。他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审稿人意见后,文章接收了。经历过后,梁维源的感想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要想扛得住天天熬夜,就得坚持运动,熬过来就好了。三、博士第四年“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用在梁维源身上毫不为过。“读个博士,哪有不脱几层皮”这句话对于34岁读博、转专业转方向的他而言太过真实。第三年快结束的时候,一个事实摆在他面前:延期毕业。这时候,来自外部的、内部的压力让人变得更加敏感。为了舒缓压力,他坚持每天环校园快走,于此同时这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他还养成了晚上加班到深夜的习惯。夜深人静的时候,人就特别专注,有利于对问题展开深度思考。于是,每一篇文章的初稿、修改至定稿、投稿,都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完成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也许这就是科研狗的常态吧。博士阶段的历练,使他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本打算两周的寒假,因为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变成了3个月。这段时间,对所有人都是一段奇特的经历。于梁维源而言,因为恰逢毕业论文预答辩和盲审送审,时间非常紧张。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是从零开始写论文。由于家里有两个小孩,又处于居家隔离状态,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调整作息时间:白天陪小孩,晚饭后跑步保持体力,夜里23:00-7:00工作。这一安排很快就奏效了,5周时间,论文初稿就写好了。就这样紧赶慢赶,他参加了预答辩。预答辩中老师给出了中肯的评价:主线不清晰,重点不突出,还有很多不熟悉的内容。于是他请教了课题组的仇博士、薛博士等人,结合预答辩老师给的建议,对论文全文尤其是重点不足部分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修改,赶在论文盲审送审截止日期前提交了论文。预答辩安排在4月3日,疫情全国各地还没正式解封,预答辩采用线上答辩的方式。寻找合适的答辩地点让他犯难了:哪里能找到一个既没有小朋友打扰、又能保证网络流畅的地方?他最终选择了入住酒店,这后来被证实是一个明智之举:顺利避开了小朋友的打扰,网络也丝毫不卡。尝到甜头的梁维源,以至于后来一遇到紧急需要处理的事情,就跑去酒店去躲清静。论文送审后,他最担心的就是能否通过盲审。两周后,盲审意见回来,通过了,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紧接着就是正式答辩的准备,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做PPT和准备好答辩演讲稿。吸取了预答辩的教训,这次他学会完全站在答辩老师的角度去设计PPT和演讲稿。为了让答辩老师通过一张PPT明白论文的理论基础和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张PPT的制作可能会需要斟酌一两天;为了突出每项课题的创新点,他精选了每张放到PPT上的数据图表,并配以箭头、标题式的文字说明等,力求用一两张PPT把课题的重点讲清楚;在演讲稿的准备上,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语速较慢的特点,能不讲的句子坚决不讲,能用“大家好”坚决不用“各位老师早上好”,力争精简。就这样试讲几遍之后,答辩开始了。跟预答辩类似,由于深大疫情防控严格,答辩的4位校外专家无法到现场,因此正式答辩仍然采用线上答辩方式。答辩过程中,他在时间上控制得很好。结束后,论文通过了。后来,他又根据答辩专家们的意见将论文修改了一轮,最终定稿。至此,论文已经修改至39稿。博士毕业后梁维源在博士毕业时,年龄已超35周岁,无缘青基项目和博后,同时也意味着进入大部分高校的大门被关闭。尽管如此,他仍然认为延续博士的方向继续做科研,是他的理想选择。这不仅是基于个人的工作经历和性格考虑,更是在博士阶段专业训练后的抉择。最后,还是那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来源:深圳大学 供稿 |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编辑 | 梁羽晨 责编 | 李世卓

年八十矣

为什么很多硕士研究生抱怨考博很难呢?不是很简单吗?

博士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高大上的存在,或许我们都没有想过自己是否会有读博这个选项?但是如果你一旦考研成功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时,那么在你即将毕业时,你一定会就是否读博考虑颇多。在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必定有一大部分学生在想考博这个问题,但是总是会遇到很多的现实问题。为什么很多硕士研究生抱怨考博很难呢?不是很简单吗?相信大多数大学生都一定通说过:博士是宽进严出,也就是说想读博很容易,但是想毕业却非常的难,因此很多大学生都会很自然的认为读博没有那么简单,但是对于已经是硕士研究生的我们最清楚的是,想读博没有那么的简单。尽管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是申请—考核制,只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时,我们便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似乎听起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似乎也更加的公平了,但是当你看到这些基本条件时你一定会感叹没有当初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一般来说,如果你想报考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那么最核心的条件便是你在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即你的论文发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论文绝对不是我们硕士研究生为了评选奖学金而发表的那些没有含金量的论文,因为对于申请读博的学生一般都需要你发表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这些期刊的论文,这才有机会,同时各大高校要求申请读博的学生必须发表两篇这样的论文。但是这样的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甚至对于普通高校的硕士导师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我们更是难上加难,一方面是这些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都是固定的、有限的,大多数都已经被那些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所占用了,另一方面,我们的硕士研究生在写论文方面水平真的优先,即使认真写了也不一定能够在这些期刊发表。此外,对于博士导师来说,他们每年手中的名额非常的有限,所以你会发现一些很优秀的学生很早便和博士导师你取得了联系,基本已经确定,所以当你拿着自己读研期间申请某高校的博士时或许博士导师已经没有名额了。所以,建议所有的有读博想法的硕士研究生一定要早做打算,一方面是争取在硕士毕业的时候发表几篇比较有价值的论文,这是基础;另一方面,积极的和自己理想的博士导师取得联系,关注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为自己以后的攻读博士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博士真的没有大家所说的那样很容易的便被录取了,每所高校都有自己严格的门槛,不仅仅是在论文方面,同时还包括你的专业背景、英语水平以及本硕出身,这都是考核学生的条件,因此不要主观的一位博士很容易。

杨慎

清华不再强制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透露了什么信息?

来源 | 募格学术编辑 | 学术君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18~2019学年度第16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学习年限、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基本要求。该文件于1983年成为学校一级制度,此后历经九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2014年。在清华大学发布的《规定》中,提到: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唯一依据,并且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学术论文不再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的唯一依据记者了解到,原《规定》要求博士生达到学校和所在学科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修订后的《规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一方面,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由各学科制定学术创新成果要求,不再设立学校层面的统一要求,尊重学科特点和差异。设置教学实践环节 引导博士生学术就业新《规定》鼓励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修或选修的博士生教学实践环节(担任助教等),通过在学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博士生未来从事高校教职的胜任能力。同时,支持博士生在获得指导教师同意时,“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所在学科要求以外的课程”,培养跨学科创新思维和技能,例如参加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学术与职业发展能力提升项目。强化过程考核 严格分流与退出清华大学各学科和院系在博士生资格考试、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报告等关键培养环节的质量把关方面已经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新的《规定》要求“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推进质量控制要求的精细化、规范化,用客观、刚性的依据严格执行博士生分流与退出。突破学科界限,推动交叉创新近年来,清华大学加快推进博士生学科交叉培养,既支持医工交叉等基于师生学术兴趣自发开展的交叉培养,也重点建设了一批学科交叉博士学位项目。2018年,学校修订通过了试行三年的《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理顺了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机制。为与之衔接,《规定》修订时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交叉博士生的培养要求。此类博士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可突破现有学科培养方案框架,在学位课程基本符合主修学科(申请学位的学科)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根据需要选修所涉其他学科的课程和培养环节”。在给予灵活性的同时,加强培养过程把关,要求在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报告等环节聘请所涉其他学科专家参加。清华起了个好的带头作用此次清华发布有关学术评价的相关一系列新政,在很多业内人士的眼里看来,是给“双一流”高校建起了个好的带头作用,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强调: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学者,培养一流的人才,产生一流的学术成果,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的服务支撑。同样,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学术标准和完善的学术评价制度。一流的学术标准体现了大学对学术质量的追求,学术评价制度反映了大学的自身定位和追求。学术评价制度的完善要有利于学术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产生重大学术成果,有利于学生的学术培养。一个大学的学术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拥有什么样的学术文化。近年来,很多高校师生发表的论文数快速增加,有些大学也因论文成就突出,而在各世界大学排行榜上表现优异,但是,过分注重“论文”反而让学术研究变得急功近利。一些高校接连发生的学术不端,都被指与过于强调数量的、不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关。要求在读博士生,甚至硕士生,必须撰写并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就是典型的例子。此次清华取消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强制要求,可以说是切实的落实“破四唯”的举措,作为国内高校的“领头羊”,清华此次《新规》无疑起到了一个好的带头作用。新《规定》发布后,由在学研究生构成的研究生培养学生咨询委员会调研了博士生同学的反馈。被调研同学表示,新《规定》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而是更注重博士科研成果的价值和创新性,这不仅能够促进博士生更加从容地追求科研上的突破,也避免了论文数量要求导致的科研浮躁和学术不端现象的滋生。在普遍支持《规定》修订内容的同时,同学们也期待各学科和院系尽快出台实施细则,继续保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高标准。据介绍,新《规定》将用于指导学校各学科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制订和修订工作,新的培养方案将从2019级博士生开始执行。募格特约评论“清华大学不再要求博士生发表论文”透出了哪些信息?作者:科学网博主蔡宁4月22日下班以后,一霎时朋友圈传遍了一则消息“清华大学不再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毫无疑问,社会公众普遍把这件事视为开风气之先的破冰之举,当做一件“喜大普奔”的新闻奔走相告。诚然,清华研究生院从制定博士生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到今天取消这个规定,反映了其管理理念的进步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化。但是,清华大学此举的社会意义,不宜过度解读。事实上,清华大学以往虽然有发表论文的规定,但鲜为人知的是,清华的发表标准定得很低,而且实际执行起来并不严格。以自动化系为例,博士研究生的毕业发文要求是“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1.0以上,且发表EI论文2篇,其中1篇可以是会议论文”。这个标准,清华自动化系保持了20年,今天已经低于绝大多数其他院校博士点的要求。即便如此,事实上也未曾有效执行过,因为没有哪个部门刻意去监督检查。我当年毕业时,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2篇SCI论文,2篇EI检索的会议论文。但是其中1篇SCI论文其实是答辩以后当年8月份才收到正式录用通知的。所以,严格算起来,我并没有达到毕业最低要求。我导师一年以后才发现这个问题,告诉我说:“小子,居然仅仅靠1篇论文就毕业了,有点不可思议。”(便宜你了...)我师弟张博士毕业时发表了五六篇EI源刊文章,但没有SCI,也顺利毕业。就是因为没人过问此事。“博士生发表论文”,其实长期以来也就仅仅是个形式上的指导性建议而已。所以官方层面废除与否,并不值得小题大做。尽管如此,透过这个新闻及其背景,可以看出对于科教界的几点启示。学者们喜欢聚在一起发牢骚。其中清华教授们长期吐槽的一点,就是强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制度。因为明眼人都知道,这个制度显然不合理!首先,一个人究竟是否达到博士水平,难道其博士导师和评议委员会的资深教授们还不足以评判吗?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不但未必更加靠谱,反而可能会形成负面的干扰。再则,难道一个学子仅仅凭着发表在期刊上的两三篇小小的论文,就该理直气壮地觉得自己应该获得博士学位吗?还有一个对社会公众有益、发人深思的启示。就是在顶级学术机构,管理监督常常可以做到极大地宽松,制度日趋简放。委员会说你够博士水平你就够博士水平,不需要你填表格、提供证明材料。填表格、提供证明材料,对于科学工作者是繁琐的、无谓的麻烦。检查表格、验证证明材料,对于各级管理者又何尝不劳神费力呢?大部分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只能基于不信任的前提进行强制性的监督管理,造成了大量的内耗。而顶级学术机构则有条件充分信任,信任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学生,信任老师的教学,信任学生的学习,信任委员会的公正评议,从而实现无为而治。这,和不同档次机构的实际情况有关系,不能简单引申推广。本文来源:新京报、观察者网、澎湃新闻、科学网博主蔡宁,综合整理自募格学术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禁猎区

他多次专业第一,硕士期间发表6篇论文,从温州大学考博同济大学

出类拔萃,成绩优异。学业成绩多次排名专业第一、年级第一,成功获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顺利考上博士研究生。他刻苦勤学,在硕士期间共发表6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为CSCCI核心期刊。他积极向上,曾先后主持两项科研项目,在多项比赛中获得荣誉,他就是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研究生,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吴宗伟。考博之路,尝尽酸甜苦辣吴宗伟现已考取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顺利被世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成绩,而是三年默默努力下的厚积薄发。“我的考博之路可谓是尝尽了酸甜苦辣。”回忆起自己考博期间的经历,吴宗伟这样说道。备考的大多数时间吴宗伟都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内度过,夏季图书馆内闷热中夹杂着紧张感的气息令他记忆犹新。在备考期间,他既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又要承受论文一次次被拒稿所带来的失落情绪;既要时刻对自己充满信心,又难免会因实力超群的竞争对手而感到些许不安……他的考博之路是一条崎岖的涅槃之路。可每当回忆起奋斗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吴宗伟说:“这一切的付出都值得。”考博是一场孤独的战役,但有了学校和师长的帮助,寂寞的路途上也不乏温暖与光明。“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恩师蒯正明教授。”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吴宗伟的导师蒯正明教授不厌其烦地指导他撰写学术论文。考博期间,学院的老师主动了解吴宗伟的备考情况、几位教授亲自为他写推荐信,这让吴宗伟倍受感动。为了让学生静心备考,学院在暑假期间专门开设自习室,还拨出一笔经费供考生打印考博复习资料。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学校、师长的帮助下,吴宗伟以昂扬的斗志勇往直前,最终攀登高峰,成功考取了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考博之路实属艰难,虽说尝尽了苦辣酸甜,好在也赏遍了色彩斑斓。潜心研学,懂得甘于寂寞在硕士期间,吴宗伟共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为CSSCI核心期刊。在这丰硕的成果背后,是长时间默默地探索与努力。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撰写需要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一篇学术论文从题目的拟定,到初稿的撰写,再到反复的修改,整个流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对此,吴宗伟说:“这无疑需要我们要有远离世俗喧嚣的心境,甘于坐冷板凳。”保持内心的平和是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关键的要求,就像蒯正明教授在指导吴宗伟时嘱咐的那样:“做科研一定要沉下心来,严谨、认真地对待你写的每一句话。”唯有拥有平和的心态才能让人以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自己论文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和完善。在吴宗伟开始尝试撰写学术论文时,由于初入门,对文献检索以及写作的技巧没有太多了解,一切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难免出现一些错误。但他总会记起导师对自己的叮嘱,使自己始终保持高度认真与严谨。后来,吴宗伟渐渐学会了一些写作技巧,他开始尝试申报科研项目。攻读硕士期间,吴宗伟先后主持两项科研项目,在团队内主要负责撰写学术论文以及组织协调工作。这一系列经历使他积累了大量经验,对之后的学术研究产生极大的帮助。不断探索带来了持续进步,尽管在昏暗的台灯下一遍又一遍修改论文已成为常态,偶尔会感到些许失落和疲惫,可吴宗伟从不觉得寂寞和枯燥,他总能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投入到学术研究中。甘于寂寞,潜心研学使吴宗伟能够得到优秀的学术成果,他的学术论文终于被录用、刊印在一本本学术期刊上,这种成就感与满足感是他钻研学术过程中专属的幸福。勇往直前,只为青春无悔卡莱尔说过,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这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吴宗伟就是这样一个始终能够保持着青春希望的人。他说:“我觉得,向上攀爬的路远比站在顶峰更让人激情澎湃,人生就是在经历未知中追寻精彩。”吴宗伟对生活总是饱含激情,极具进取心,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研究生期间,吴宗伟曾荣获温州大学微党课大赛一等奖、温州大学辅导员技能大赛一等奖等一系列竞赛类荣誉。“我觉得作为学生,一定要肯学、勤学、善于总结经验。”当谈及自己在校期间所获的各类奖项,吴宗伟这样说道。荣誉于他而言是一种认可,但绝不是最终目标,唯有切实提升自身能力才是硬道理。因此,他从不为荣誉而赛——在这些比赛与活动中能够学习到什么,能够总结出什么经验,能让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才是他参与其中的目的与初衷。在求学的道路上,吴宗伟一直有明晰的方向:他希望自己未来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而做好思政课教师需要发展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吴宗伟始终坚持努力,不止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在各类比赛和实践活动中也有十分出色的表现,这都是为了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上好思政课不仅关系到信仰的传承,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个人梦想相遇国家梦想,我以为,人生胸襟,莫过于此。”吴宗伟如是说。志在山顶的人不会在乎山腰的风景。对吴宗伟来说,考博是一个新的开始。他还将继续提升自身实力,努力得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并将始终保持着青春激情,追寻美好未来。就像他写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那样:“希望大家都能在毕业时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都能大声说出:‘青春无悔!’”来源: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资料整理:叶琳洁、杨佳伲责任编辑:魏亦萱 陆昀昀 审稿:唐子涵 伍益佳 终审:付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