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公布中国最前沿的六项军事研究!成功一项就将颠覆战争形态白影

美国公布中国最前沿的六项军事研究!成功一项就将颠覆战争形态

2017年底,美国国会发布了《2017年度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美国官方列举了中国最为前沿的六项军事研究。不得不说这六个领域里装备个个身怀绝技,都是中国可以影响未来战争形态的重要杀招。美国国会也对这六款武器装备表示了一定的担忧。1.机动再入飞行器中国在这机动再入飞行器领域的研发早已是世界领先,在这项技术中,中国最为知名的成果就是东风-21D中程弹道导弹。众所周知,东风-21D被誉为我国的“航母杀手”,这是因为东风-21D发射后的轨道并不固定,进入大气层后的机动变轨让其突防能力增强,拦截难度大大增强,加上极高的精确度,东风-21D无疑成为了美国航母打击群的噩梦。2.高超声速武器中国于2014年1月测试了一种高超音速滑翔载具,美国军方将其称为WU-14,国内媒体将其称为“DF—ZF”,据了解该飞行器速度高达10马赫,如果中国可以成功将高超音速载具与弹道导弹相结合,那么美国的反导系统将基本形同虚设。3.空间对抗武器卫星被誉为现代战争中的“眼睛”,现代战争对于卫星的依赖极为重要。中国曾在2007年使用上升式动能反卫导弹,成功击毁了位于863公里高度的已经失效的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并且我国在2010年、2013年和2016年接连进行过多次反卫星导弹实验和路基中段反导实验。对于反导与反卫星的能力的提升将会是中国未来防空导弹的研发重点。4.定向能武器定向能武器也被称之为束能武器,指通过声波、电磁波或其他微观粒子作为打击手段的武器。我国在这一领域基本是围绕着加强反导防空反卫星进行研究,目前中国的激光武器在对抗电子无人机中已经产生了不俗的效果,多次在各类展会中展出。5.电磁轨道炮武器1月31日爆料的图片中显示,中国海军正式将电磁炮安装在了936号坦克登陆舰上。在美国的电磁轨道炮去年宣布下马后,中国的电磁炮就亮相了。不得不说中美两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中,中国已经赢得了先机。电磁炮的出现将极有可能该变未来的海战形态及防空体系。6.无人作战系统与人工智能武器在人工智能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零伤亡低风险的无人机作战已经成为了各国研发的重点。外媒称中国空军退役的数千架歼-6、歼-7战斗机正在被改装成无人机,如果数量可观的歼-6、歼-7无人机发起饱和攻击,那将无法阻挡。中国在隐身无人机上也有了极大的突破,目前中国的“利剑”隐身无人机已经试飞成功,这架堪称无人机里的歼-20也必将会对未来空战格局产生革新。【lsj】

灯谜篇

这项美国看重的军事研究新技术,第一个博士生竟然是我们中国人

定位导航系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GPS卫星定位、基站定位、WiFi定位......即便是对这个领域再不关心的人,基本也能说出一两种。不过,上述的这些定位、导航系统都不太独立,想实现定位功能,或多或少都要借助一些“外部信息”。比如,用WiFi定位时,得同时搜索出附近多个WiFi信号源才能确定具体方位。一旦周围的信号源收到干扰,就会影响定位效果。好在除了这些,世上还有一种完全“自立自强”的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它既不依赖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单凭牛顿力学定律,就能在导航坐标里找准自己的位置。而世界上这一领域的第一个博士毕业生生,就是我们的陆元九院士。陆元九院士“小白鼠”还是“领路人”,试一试才知道1945年,陆元九作为第一批公费赴美的留学生之一,得到了进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机会,并直接被分配到了学院的航空工程系。正式选择专业前,同去的同学们大都比较倾向理论方面的专业,但陆元九却没往这方面考虑。他觉得,既然人都到了美国,为什么不学一点新东西?陆元九仔细翻阅了当时航空工程系的专业名录,一个“仪器学专业”让他颇感兴趣。一方面,这是一个新设立不久的专业。它虽然叫“仪器学”,但实际教授的内容却是被美国政府列为重要军事研究项目的惯性导航技术。另一方面,这个专业的导师是当时国际上非常有名的自动控制专家——C·S·德雷伯教授。德雷伯本人,非常主张把自动控制的理论方法应用在惯性测量技术领域。陆元九当即决定,不管多难,就是它了!陆元九和导师德雷伯教授按照学校规定,选了这个专业,想毕业不但要写出优秀的论文,还得参加合格考试。但这个要求,从来不是陆元九的困扰。整个学习阶段,唯一让他觉得“难”的,是刚到美国时遇到的语言问题。那个时候,陆元九一直有一个下意识的习惯:听讲时,只有把老师的话在脑海里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老师是什么意思。但这么一来,总会错过一些重点内容。这样的状态,直到三个月左右才有所好转。突破了语言障碍,陆元九在学业上愈发游刃有余。仅用4年,就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还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继续在导师的科研小组中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陆元九夫妇与友人在美国回国,这是中国科学家的必然选择20世纪50年代,美国惯性导航技术的成熟度,已经当得起一句:世界一流。陆元九,也成了惯性导航圈子里小有名气的科学家。美国当然想要留下他。但不论是好言相劝还是百般阻挠,陆元九都拒绝加入美国国籍。对他来说,“中国人”这个身份比什么都重要。1956年,陆元九终于带着家人辗转回国,准备用自己学习到的技术大干一场。当时,国家科学委员会刚刚制定了12年科学发展规划,将自动化和远距离操纵技术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中国科学院也准备筹建相应研究所,陆元九被“拉入”自动化所筹备组。一张白纸等着被绘上蓝图。这个空白要怎么填充?一无设备,二无人才,以至于陆元九一直在“赶时间”。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工作很庞杂。既要进行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研究,还要主持飞行器控制系统、稳定系统的研究……但不论多忙,陆元九始终牢牢抓着技术领先的核心:求新求变。1958年6月,中科院的动员大会上,陆元九紧跟钱学森“倡议发展人造卫星”的发言,提出不但要送卫星上天,还要能回收。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现“卫星回收”的概念。由于种种原因,“人造卫星”搁浅了。陆元九这个“陀螺人”却停不下来。到1965年,人造卫星工程再度上马时,他已经主持了我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还在长春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陆元九积极促进中外惯性技术交流“如果技术问题搞不清楚,腰杆子就不硬。”陆元九常常这么说。一个陀螺、一个加速计、一个惯导系统,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小东西”上下的功夫,不止推动了惯性技术的进步,还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等的控制研究上取得了“大突破”。陆元九也被尊为我国航天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即便到耄耋之年,他的知识经验和治学精神依然影响着后辈年轻人。陆元九早年工作照今年的1月9日,是陆元九的101岁生日。生日前夕,同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奋斗过的张履谦到家中探望陆元九。在老友面前,陆元九没有回避自己老了:“我现在坐轮椅,过10分钟头就晕了。我已经出不了大院了。”而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年轻人进步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一代一代擎起中国航天事业的旗帜。《我是科学人》纪录片由长安信托特约赞助。

荷兰版

中国三大军事学院

1.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一所高级军官指挥院校,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国防大学是培养联合作战人才和高中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基地,地方省级领导干部及中央国家机关部以上负责干部,并从事有关战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问题的研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各总部的决策起咨询作用。1985年,为了适应解放军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培养综合性的高级领导干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将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组建国防大学。12月24日,军委签署《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命令。邓小平还亲自题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校名,后又为研究生院题写了院名。校长:郑和 政委:吴杰明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3月15日,位于北京西山脚下,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军事科学研究机关,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中心,是计划协调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机构。军事科学院的军事科学研究工作是国家与军队军事思想与理论重要的“智囊团”“思想库”和“信息源”。1958年1月25日,国防部批准军事科学院的组织规程,规定军事科学院直接隶属中央军委和国防部领导。3月15日,军事科学院正式成立,编制为大军区级;院长:杨学军 政治委员:方向3.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简称“国防科技大学”,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位列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军队“2110工程”,为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的院校、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创建时,毛泽东亲自为学院颁发《训词》。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学校在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江泽民签署命令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学校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校长:邓小刚 政委:王建伟

行气

恩格斯是如何研究军事的

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伟大理论过程中,恩格斯主动担负起军事研究的重任,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军事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坚强理论支撑。马克思称他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曼彻斯特的陆军部”,许多军事问题首先向他请教;普法战争时期,由于他发表的军事评论文章分析深刻、多次准确预见战争走向,他被公认为“伦敦的头号军事权威”;法国工人举行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期间,他积极参与领导工人斗争活动,被誉为“巴黎公社的战斗司令部”;在他逝世后,他的军事理论成为广大社会主义国家指导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恩格斯是如何从一名只当过一年兵的普通人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天才”呢? 广泛而扎实地学习,集百家之长而成其大 恩格斯坚信,科学军事理论不是随随便便能够获得的,必须在“系统钻研之后”。为获得系统的军事知识,恩格斯从一开始便广泛搜集阅读各种军事资料。恩格斯请马克思在英国博物馆图书馆里帮他查找所需的大量军事书籍、杂志及相关文献资料。同时,马克思常常从自己所读的书中摘出有关战争、军队和军事学术的内容,供恩格斯参考研究。此外,恩格斯请曾经在普鲁士军队担任军官的魏德迈先生给他推介军事著作,并通过海尔曼等好友广泛搜集一切可能搜集到的军事资料。 军事资料一旦到手,恩格斯便如饥似渴地阅读,并认真做读书笔记。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看,对恩格斯影响较大且由其做过评价的,就有100多名军事学者的250多部著作。例如,为获得军事史方面的知识,恩格斯认真研读了古希腊、罗马军事史方面的著作,研读了中世纪和15—18世纪启蒙时代的经典军事著作,还用更多精力精细研读19世纪著名军事著作。正是在广泛阅读与研究前人军事著作的基础上,恩格斯对人类战争与军事发展历史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这对他思考战争与军队的起源与本质、武装力量运用艺术、统帅在战争中的作用等重大问题,打下坚实基础,促使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和军事科学思想体系。 除军事历史、军事理论方面的书籍外,恩格斯对许多技术、战术问题研究之深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例如,恩格斯早年曾在普鲁士军队炮兵部队服役,已经对炮兵学知识有基本掌握,但当他真正研究炮兵问题时,还是阅读了大量有关炮兵问题的著作,如圣雷米的两卷集《炮兵学笔记》、斯特伦泽的《炮兵学原理》等。正是由于这种系统而扎实的研究,马克思夸奖恩格斯的军事科学研究是“认真的、扎实的”。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吸收、融会贯通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武器。恩格斯在钻研军事科学的过程中,十分注意运用这一思维武器,批判地审视历史上各类军事理论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恩格斯曾多次阅读克劳塞维茨的名著《战争论》,充分吸取其中的合理成分,但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不足。 哪怕对于反动军事家的著作,恩格斯也并非一味排斥,而同样注重批判地吸收其好的一面。例如,恩格斯阅读法国资产阶级军队毕若元帅所著《毕若元帅论战斗中的精神因素》一文后认为:尽管这位“武夫”是反动的,但他拥有长期的军事工作经验,他所提出的步兵作战原则、提高部队士气的方法等都值得思考借鉴。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思想家通常用抽象的方法分析军事问题,使军事学术脱离它所赖以发展的历史环境和物质条件,把那些只在某一具体历史条件下才能使用的作战原则绝对化,甚至以纯粹臆断的手段去确定战略战术原则,因而其论点和结论便往往带有片面性,甚至荒谬绝伦。这就需要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这些理论,依据战争的本来面目,揭示其本质。 在对前人所著大量军事著作融会贯通、批判吸收的基础上,恩格斯开始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观,有计划地构筑马克思主义科学军事理论体系。恩格斯深刻阐述了战争和军队的起源及历史,战争和经济、政治、技术的关系,不同类型战争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对各种性质战争的态度,以及军队的职能、组织编制、装备、供应、教育训练、战斗素质等;阐明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在争取解放运动中建立革命武装、进行人民战争和游击战争的重大意义;论证了阶级斗争的发展和新式武器的出现对军事组织和作战体系的重大影响;分析了战争中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战略和战术、武器装备和战斗方式之间的复杂的辩证关系,创立了崭新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 理论联系实际,在思考和参与指导战争中接受检验和淬炼 恩格斯早年曾在普鲁士军队服役一年,对军队有一些基本的感性认识。但在后来的军事研究过程中,只要一有机会,他便深入部队了解情况,观察部队武器装备、工程作业和训练演习,不断深化对各国军队、各类部队的认识,加深对军事问题的理解。例如,恩格斯曾多次参观英国志愿兵部队的演习,了解这些部队的组织情况、战术训练和队列教练。通过长时间考察研究,恩格斯得出这样的结论:组建志愿兵部队是一个国家培养军队后备力量花费少、收效大的好方法。 恩格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将军事理论分析投放到实践中接受检验与淬炼。他密切关注当时世界上发生的每一场战争,如1853—1856年沙皇俄国对英、法和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1871年普法战争等。恩格斯分析每场战争的起源和性质,研究参战各方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军事组织、实力和战略战术,预见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并为无产阶级制定了对待每一场战争(及战争各阶段)的战略和策略,使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思想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在《派尔-麦尔新闻》等媒体上发表的大量时评文章分析深刻,多次准确预见战争发展走向,从而获得“头号军事权威”的美誉。 恩格斯绝非“坐而论道”式的军事理论家,而是一位立志高远的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研究军事问题的初衷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创立科学的军事学”,而当国际工人运动需要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运用他的军事理论给予指导帮助。1871年3月,巴黎工人发动震惊世界的武装起义,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诞生。在此之前,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写道,应阻止工人们在(普法)缔结和约前采取行动,否则,他们将遭到普军镇压,且又会倒退 20年。尽管这一忠告未被采纳,但当巴黎起义过早发生后,恩格斯和马克思还是坚定地站在他们一边。在巴黎公社存在的72天时间里,以马克思恩格斯为首的国际总委员会实际上变成支持巴黎公社战士的司令部,精通军事科学的恩格斯更是从战略、战术层面为公社领导们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其于宗也

军事学研究生报考条件有哪些?

军事学研究生报考条件有以下几点:1、专业对口,军事学是大类学科,下设专业各个学校情况不一样,自己本科学的什么再去选专业。一般来说,军校只接受报考相同或者相近专业的研究生,不招收跨专业报考的学生。所以如果你本科学的是工科,那你最好报考和本专业相近的专业。2、身体健康。基本上,考研复试的时候,每个学校都会安排体检或让学生给体检报告。报考军事学研究生,有些学校可能对身体素质要求更高。因此,身体健康也是报考军事学研究生的报考条件之一。3、有些学校军事学研究生只招收男性。对于不同的专业,要求是不一样的。有些专业只招男性,不招女性。而且招收女性的名额很少,通常不超过选拔人数的15%。4、有些学校军事学研究生要求只有军队在职干部、国防生、军校应届生的人才能报考。每个学校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由于军校研究生的名额大部分都留给军校的本科毕业生或者国防生了,所以很多本科并不是军校的人,可能没有机会报考自己想报考的学校。事实上,每个学校的招生条件可能都有区别,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招生条件可能每年都有区别。如果想知道具体的招生条件,可以去自己心仪的学校官网上,查询自己想报考的专业,上面会有具体介绍的。也可以打官网上的电话,向学校咨询。

旅行商

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超为您讲述——像搭积木一样造野战工事

俄罗斯模块构件式波纹钢工事。俄罗斯骨架柔性被覆工事。装配式工事,特指支撑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组装并可多次装拆使用的工事,主要用于在临战前和战斗中快速构筑人员、装备等各类阵地防御设施,是战场生存工程保障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军队快速构筑能力、增强阵地防御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现代战争中,野战筑城应用的广泛性和构筑要求的快速性,让许多国家的军队更加重视研究发展装配式工事。以装配式工事为代表的阵地工程防护技术和装备器材,如今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阵地工程建设。战场“积木”由来已久很多人都在电脑里玩过《红色警戒》这款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无论是雪野丛林、荒漠戈壁,还是街头巷尾、山地要塞,“指挥官”都可以根据敌情构筑工事、机动设防,从而对敌实施快速打击。现实中,装配式工事是野战筑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提高军队生存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在苏联《筑城的回首与展望》一书中提到,最简单的野战工事只要构筑迅速、正确使用,会对战斗胜利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装配式工事具备加工生产快捷、机动性强、现场构筑时间短,以及敌情、气候、地形等因素对构筑影响小等特点。军队将装备质量轻、强度高、便于机动的装配式工事应用于野战筑城,能够迅速满足战时机动作战和防护的需求。它的预制构件易于实现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同时方便组装成多种不同用途工事,特别适用于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或大型机械不便作业的地域,快速构筑抗力较强的阵地防御设施。装配式工事作为军队作战防御的重要依托,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按照其用途,可划分为用于瞭望观察的观察工事、兵器射击使用的射击工事、指挥作业的指挥工事、人员物资掩蔽的掩蔽工事等;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折叠式、模块构件式和骨架被覆式等。装配式工事的抗力,因结构和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整体折叠式工事,顾名思义就是工事结构平时是折叠起来的一个整体,使用时打开即可。如挪威一家公司生产的折叠式掩蔽部,由简易起重机或叉车在2分钟内即可完成架设作业。模块构件式工事,主要由模块构件采用插、卡、销、扣等连接起来的工事,具有构件种类少、作业时间短、抗力等级高等特点,可根据作战需求调整空间大小。骨架被覆式工事,是由硬骨架外加被覆板组成的工事。被覆板根据刚性程度不同,可分为柔性被覆板和刚性被覆板,具有重量轻、架设和撤收灵活等特点。朝着“轻质坚固”方向演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军队一直致力于装配式工事的研究和应用。从最初采用简便用材,如沙土袋、竹木等,到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波纹钢,再到新型复合材料等的使用,装配式工事逐渐增大科技含量,朝着“轻质坚固”方向不断演进。工事最简单最原始的材料就是沙土袋、竹木。美军的管状沙袋射击工事,就是采用粗布口袋装沙构成的拱形掩体。木骨架制成的标准节段组合工事,一直为美军沿用。20世纪初,抗力较高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开始用于构筑装配式工事。法国有一种装配式圆筒形掩蔽部,由6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而成,通过弹性橡胶将内部地板、结构板等构件连接起来,最大容量达60人,易于装配,机动性强,并可根据用途机动变化。金属材料装配式工事,可减轻重量和材料用量,更适用于野战条件下快速装配使用。如波纹钢工事,在运输、组装等方面可减少3/4作业时间,受到各国军队的推崇。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能多次装拆使用的波纹钢工事首先在德国出现。美国早期研制的大容量波纹钢掩蔽部,可容纳100人连续生活2周时间。钢骨架柔性被覆工事,采用金属材料做骨架,外蒙帆布或化纤织物,是一种区别于刚性结构的新型结构工事。英国有一种掩盖部由金属桩、横撑和拱形骨架组成,外蒙金属丝网布,2小时内即可完成构筑。若覆土超过0.5米,可防御155毫米炮弹打击,被北约国家军队垂青。俄罗斯也相继研发了包括“地堡”“甲壳-2”等系列在内的此类型装配式工事。近年来,随着科技飞速发展,采用复合材料的装配式工事被广泛应用,其重量轻于金属材料,且施工时间大为缩短。如瑞典研制的玻璃钢夹芯罐式掩蔽部,质量为320千克,内部容积5立方米,可使人员和电子设备防御常规炸弹在5米距离上的爆炸毁伤。此外,机动战术掩蔽部,也称集装箱工事,其形状结构、运输方式与民用集装箱相似,是一种可脱离运输工具独立设置、机动性好、内部环境较好、具有伪装防护功能的新一代工事。直面未来战场的新挑战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战场透明度高、打击速度快,侦察打击往往实时或近实时地进行,战场呈现无轴线、无界限、全方位流动的非线式态势。这对野战阵地防护提出了新的挑战,装配式工事必将在体系、功能、防护手段等方面迎来新发展。瞄准战场阵地功能需求,实现装配式工事体系化。信息化战争要求野战阵地功能一体化,同时要求作战力量结构和作战布势组织实施一体化。为了满足战场需要,装配式工事必须根据作战力量结构、遂行任务、作战布势和地理特点等,在相应种类、数量和功能等配置上形成体系,使各工事能够根据全方位、立体防御的要求随机应变,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一体化配置,以利于野战阵地发挥整体功能,提高作战保障效益。改变传统被动防御状态,提高抗高新武器打击能力。随着战场侦察探测能力增强和高新武器打击毁伤效能提升,装配式工事必须改变过分强调防御的被动状态,既立足于自身防护能力的提高,又着眼于对打击武器的对抗与拦截,向主动防御方向发展,构成攻防结合的阵地配系。如建设完善的工事防护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识别各种潜在威胁;以防侦察监视、防精确打击和防电磁毁伤为重点,在工事周围形成多重防御网络,增强装配式工事在透明战场下的生存能力。研发新型轻质防护材料,提升工事野战适用性。为使装配式工事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机动作战的需要,诸多军事强国均在工事构件选材、设计、储运等环节上求突破,着力增强野战工事的机动性。在工事构件选材上,可研发如高强波纹钢、压型钢板、高强铝合金、高强玻璃纤维树脂等新型轻质高强材料,在保证工事具备较高抗力的前提下,使工事构件轻型化,提升工事在高原、山地等复杂地形环境下的适用性。优化工事构件设计,完善配套保障体系,提高构筑快速灵活性。通过通用化组合、模块化配置、标准化插接设计,以实现各类工事构件的快速组装和多功能布局。同时,建立装配式工事生产加工、储备基地和运输保障网络,确保工事构件更加迅速便捷到达布设区域。研发装配式工事构筑和拆收配套机具,提高阵地工程构筑的机械化水平和作业效率,有效缩短工事布设与构筑周期。可以预见,未来战场将会出现更多新型装配式工事,像搭积木一样实现野战阵地工程的快速构筑,将极大提升军队战场防御能力。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赵杰 通讯员 胡凯

别碰我

可以跨考军事学吗?军事学研究生报考条件,大家可以看一看

军人,一个崇高的职业,当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永远都是冲锋在最前面。看到这些军人先进的事迹,自己也萌生了成为军人的想法,自己也想要成为一名中国军人,自己想要到军校读研,以后为部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那普通高校的学生可以跨考军事学吗?军事学研究生报考条件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报考军校有明确的限制我以军事科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给大家讲解最新的军事学招生条件情况。军事学一级学科大概可以分为: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制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等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面还设立有几十个二级学科。报名条件:报考军事科学院的的军事学研究生,除了军队在职干部以外,还有就是应届生可以报考。应届生只包括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国防生,也就是说普通学校的学生想要报考军事学是没有机会的,如果普通学校的学生想要读军校,那可以走参军这一条路,可以在部队里面考军校,然后在一步步考军校的研究生。军队院校应届本科生和国防生报考专业:仅接受非指挥类应届毕业本科毕业生和非指挥类国防生报考,报考专业仅限: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方向)、军事后勤学(后方专业勤务方向)。还有可能考虑到各种因素,有些专业会限制男女生,比如军事科学院招女生的相关专业只有军队思想及军队历史、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管理学、军事后勤学(后方专业勤务方向)、军事装备学。自己在报考之前一定要确定清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流程:军校的研究生招生和普通高校也是一致的,在10月份的时候统一报名,选择考试地点,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接着就是等待12月份的研究生初试,然后军校还需要填写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寄到招生培养处。结语普通高校的学生想要直接报考军事相关的研究生估计是不太可能,可以先成为军人,然后再报考。

客大人也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央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 (胡晶 向鹏程 记者周宇婷 李永平)病毒感染因其变异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成为重大疫情防控的主要挑战,对机体抗病毒机理的深刻认识是应对病毒感染的关键所在,日前,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李涛博士和张学敏院士团队经过近5年潜心研究,成功发现细胞“门神”——环鸟腺苷酸合成酶(cGAS)抵抗病毒感染关键调控机理。这也是新的军事科学院调整组建后,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科研突破之一。科研团队成员共同观测分子影像并交流发现。岳恒冰 摄北京时间2月22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细胞》)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该院戴江博士、博士生黄怡娇以及何新华博士是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据了解,当病毒入侵机体时,其自身遗传物质(如DNA等)会不可避免地被带入到宿主细胞中,继而导致机体针对这些外源DNA迅速做出强烈的免疫应答以清除病毒感染,甚至不惜以伤及自身为代价,这是病毒感染导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其中,DNA感受器cGAS蛋白质在DNA从细胞内部触发免疫和自身免疫反应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除感受病毒入侵,cGAS的异常激活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AGS综合征等一类自身免疫疾病的关键致病因素。“寻找有效控制cGAS活性的手段并探究其调控机制,对抵抗病毒感染、重大传染病防控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都至关重要。”李涛博士介绍说。李涛博士与团队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岳恒冰 摄围绕这个关键科学问题,李涛博士团队和张学敏院士团队展开了联合科研攻关,旨在从cGAS的调控机理研究入手,寻找控制cGAS激活的手段,以期为抗病毒感染和相关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突破。经过近5年的深入研究,该团队发现乙酰化修饰是控制cGAS活性的关键分子事件,并揭示了其背后的调控规律。在药物设计专家何新华博士的具体参与下,研究人员综合利用生物质谱及色谱分析等技术,并通过特异位点乙酰化抗体等进行生物化学验证,最终发现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可以强制cGAS发生乙酰化并抑制cGAS的活性。随后,研究人员利用实验动物和AGS病人的细胞进一步验证了他们的发现。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张学敏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供图军事医学研究院院长张士涛介绍说,由于cGAS在疾病发生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其干预手段一直是国际前沿领域的热点竞争方向,许多国际制药集团和科研团队都在试图寻找cGAS的干预手段。李涛博士和张学敏院士团队从机理研究入手,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挖掘出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可以通过乙酰化作用抑制cGAS激活。该工作不仅揭示了阿司匹林作用于人体的全新靶点和分子机制,还可能为一类目前无药可治的自身免疫疾病提供治疗方法。张学敏院士组织科研团队交流最新科研进展。阚少龙 摄在这一国际竞争激烈的前沿领域取得重要科研成果是军事科学院坚持从实验抓起大力推动科研创新的一个缩影。军事科学院领导告诉记者,该院把抓好科学实验作为打造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的关键举措之一,他们系统梳理技术清单,调整资源投向投量,科学确定重点加强科研方向和重点培育科研方向,自主设计重大科研工程,重点抓好科研实验环境建设。目前,仅军事医学研究院就有3个国际组织指定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学敏院士领衔的团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也是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抗毒药物与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分。长久以来,这个团队在张院士培育的独特科学文化熏陶下,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潜心研究,矢志追求标志性创新。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岁末和2019年新年伊始,这个创新研究群体围绕抗病毒感染、机体能量应激供给和细胞对极端环境感应等领域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除《Cell》外,还先后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自然·免疫学》)和《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从左至右依次为:论文第一作者何新华、戴江、黄怡娇,论文通讯作者李涛。陈显利 摄今天,人类仍然面临着病毒感染的严重威胁。据悉,人类迄今已经认识的病毒可能仅占自然界病毒种类的1%。因此,如何在源头上掌握应对病毒感染及其所致重大疫情的主动权,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张学敏院士说,该工作通过对抗病毒感染本质规律的揭示,使我们未来在应对重大疫情时,不仅对控制已知病毒感染具有手段,还有望对未知病毒感染具备应对能力。

巨人谷

中国军工4大才女,研究出美国都没有的武器,西方:比核弹还恐怖

谈起军工事业,我们一直觉得这是男人的天下。自从上世纪我国女性解放后,更多的女性站出来,在各个领域发挥创造自己的价值。就比如在军事上,中国就涌现出了4大才女,研究出美国都没有的武器。海军022型导弹快舰——杨屹1994年,杨屹所在的军事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极力推荐她担任军舰总装的设计师。在那个年代,人们认为研究快舰没有什么前途,很可能多年辛苦投入,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作为团队里面最年轻的研究院,她却有着极高的远见,同时知道份委托之下的重量。那个年代电子设备还没有走进人们的生活,设计师只能依靠图纸、铅笔以及一双勤劳的双手,她也一样,将自己的人生消磨在无数个铅笔之中。2008年的秋天,新型快舰在某海域进行实弹演习。浪双体船外形、强悍的续航能力、高火力,这一切背后的功臣就是杨屹。到此,她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走向更远的地方,2011年,杨屹成为第一个参加派军舰护送航行行动的女性军工科研工作者。后来的多少年,她一直着力于研究,脚步越行越远。密码女神——王小云1966年,出生在山东聊城的王小云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密码女神。1983年她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随后在此又获得深造。大信息时代来临,密码系统不仅关乎个人隐私安全,也关乎国家系统安全。王小云从事密码以及数学研究多年,她提出了理论最终破译了世界级难题,除了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MD5信息摘要和SHA-1安全散列两大密码算法,还有其他三项国际通用哈希函数算法。凭借这项突破,设计出我国哈西函数标准,一举改变国家金融、电网等系统的稳定性与保密性,并在2018年获得国际认证。东风-17导弹——祝学军1962年出生在沈阳的她有“女版钱学森”之称。祝学军毕业于航天部第一研究院。毕业后的她苦心钻研地面战术导弹弹道二十年,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多次担当我国重大军事项目的总设计师,实现我国战术导弹从只能起威慑作用,到可以应用于实战的巨大技术跨越。她也是成功制造出中国第一款可以对抗任何反导弹系统的东风17导弹的总设计师。激光女神——侯静外国专家称她为“比核武器还可怕的女人”。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打破美方的技术封锁,拉平我国与美方多年的技术差距。1993年,怀揣伟大梦想的她进入国防科技大学,开启了自己的光学旅程。一次意外的经历,让她知道了“超连续光谱”这个专业名词,侯静从此投身其中,在此期间与国外大学强强联手研究。短短几年,侯静突破技术瓶颈,研制出两种全新的金属微结构光纤。它们目前应用在我国的激光防控系统“沉默猎手”上,该武器可以击穿数百米外,几十毫米厚的物体。同类型武器中只有美方的“庞赛”可以与之抗衡。而侯静的研究终结了“庞赛”的不败神话,使中国的激光武器登上舞台,成为除核武器之外,第二项强力震慑。以上四位女神,她们不靠流量走红,不靠脸吃饭,她们凭借劳动与智慧改变了我们所处的世界。她们的杰出表现不仅彰显出女性的智慧与力量,同时对于新时代的我们也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飞行猫

打造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军事科学院加强科研能力建设记事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打造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军事科学院加强科研能力建设记事王逸涛、牛培强、邵龙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高等级科技奖励数量在全军名列前茅,近千项科研任务完成结题验收,军事科研创新效能和贡献率显著提升。一年来,重新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党委牢固树立科研为战导向,努力建设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拳头力量正在形成。大科学时代军事科研工作出现了新特点、新规律、新要求。“发挥理技融合优势,以转变科研力量编组方式为突破口,在诸多重大科研设计和工程实施上,探索推行‘行政指挥线、技术指挥线、理论攻关线 ’协同攻关的科研组织模式。”军事科学院领导说,一年来军事科学院加速构建军事科研创新的新模式、新环境、新业态。如何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科研单位的协作动力?如何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运行机制?面对这些难题,院党委专题研究,就科研条件建设与运行管理、国家高端智库管理等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研究起草项目负责人制等规定。创新举措实现了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研究力量的大会师。一年来,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成功举办,不断向一流国际军事交流平台迈进;“军科讲坛”常态化举办,顶尖专家授课辅导,首届军事大数据论坛等多项专题论坛圆满完成,军事科研多维多级的学术交流体系逐步构建;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创新中心,军事科研大联合、大开放、大协作的工作局面稳步推进……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在军委机关的大力支持下,院党委研究出台了人才建设规划,坚持大范围选才、大思路育才、大气魄用才,分三批面向全军选调了248名急需人才,有效缓解了高端人才不足这一燃眉之急。”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处处长田跃峰说。近年来,军事科学院重点打造科研领军人才、科研骨干人才、科研支撑人才、科研管理人才“四支队伍”,携手北京市、广州市、中国科学院等共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试点,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两院院士、首席专家领衔,国家人才奖励对象为中坚,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为支撑的高素质军事科研人才方阵。“新气象新作为,归根到底看练兵备战这一条。”院党委严格落实议战议训制度,着力打造科研型战备、战备型科研——围绕重大思想研究阐释、军事战略研究、军队建设发展、条令条例编修等聚力攻关;在人工智能、国防科技发展、军民融合等领域深入拓展;以备战急用的重大任务为牵引,系统梳理技术清单,调整资源投向投量……一年来,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成功问世,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一些特色领域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一批重要装备完成设计定型。“军事科研创新的引擎已全速发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重点科研方向、重大科研工程、重大实验环境建设等深入发力,不断抢占军事科技创新高地。”军事科学院科研部科研计划处处长汪晓庆说。编辑:李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