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云复试”有序进行地狱火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云复试”有序进行

红网时刻湘西6月2日讯(通讯员 徐静 戴甜)为确保2020年研究生在线远程复试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研究生云考试(复试、复试调剂考试)5月16至17日及5月28日通过“云考场”规范有序分批进行。5月16日上午,报考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的27名考生参加了本院首场网络笔试。为确保笔试公平公正,此次网络笔试考生使用两台电子设备,从正面和侧后方双机位全程拍摄考试过程,监考老师通过三台电脑进行线上监控。网络笔试监控现场。各复试小组通过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审核考生身份;通过考生自我介绍、专业能力测试、英语口语能力测试、思想品德考核等环节全面考察考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复试过程中,视频清晰、师生交流顺畅,各环节紧张有序,严格落实教育部“三随机”“四比对”的工作要求。舞蹈领域专业能力考核现场。线上复试是应对疫情的创新之举,更是保证疫情期间研究生招录工作高质完成的必然之举,是选拔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截止目前,在全院领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音乐舞蹈学院2020年研究生招录复试工作及调剂复试工作顺利结束,取得圆满成功。音乐领域(作曲、声乐)专业能力考核现场。

伦敦河

吉首大学化工学院:为考研学子引“星光” 指备考“明路”

红网时刻湘西4月10日讯(通讯员 黄子芩 李星莹)为帮助同学们找到考研的具体方向、及时解决同学们在备战考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4月8日下午,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邀中公教育研究院以2021年考研趋势以及考研过程中择校择专业为主题,召开线上专场讲座。此次讲座由中公教育研究院江苏分院院长张鑫主讲,学院2017级学生观看直播。讲座期间,张鑫围绕为什么要考研、怎样选择院校专业、考研考什么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生动形象地阐述,为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考生分析了2021年考研的趋势,让广大考生对于备战考研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更科学的选择。讲座伊始,张鑫以“两条生存法则”为引,将“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三方录用人数”和“2019年国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录用职位”的两个数据对比图向同学们进行分析,指明了考研对于本科生提高自身自学能力、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接着,张鑫从专业、地区、院校三个层次出发,将就业岗位、就业区域、就业平台向考生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同学们能从就近原则、兴趣原则、自我成绩三方面进行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最后,张鑫对考研初试科目进行了时间归纳和复习规划,将各公共课科目的章节和占分比重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使考生对重点范围更加熟悉,对考试复习更有针对性。在理论讲解后,同学们开始了积极的提问和讨论。整个讲座过程流畅,讲解细致到位,同学们积极认真,起到了良好的指导效果。此次讲座为考研学子的备考之路指明了方向,对考研学子考试心态有了积极的改善。考生通过这次讲座有更,加明确的考研目标,并及时对自己的复习规划进行调整,制定出更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案。

独脚龙

能考上这八所二本高校中的佼佼者特色专业不比211差!

吉首大学——工商管理1958年4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复成立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校本部位于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是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国家民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南省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优秀学校。学校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普通高校。2018年获批为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湖南省按一本批次录取高校。吉首大学于1986年开办商科教育,1987年筹办经济管理系,2002年撤系建成商学院。学院目前拥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硕士研究生2300余人。学院设有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5个本科专业;拥有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1个主建二级学科以及会计专业硕士(MPAcc)点。目前,学院是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吉首大学院士专家工作站主要建设单位,是学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生态扶贫人才培养项目”主要建设单位,是“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湖南省普通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民族地区扶贫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主要建设单位,是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主要建设单位。烟台大学——法学烟台大学坐落于“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84年7月,经教育部特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选派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来校援建。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定期研究指导烟台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改革发展,使烟台大学有一个较高的办学起点和高水平的发展。1995年,学校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价。1998年获得硕士单位授予权。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2年获批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6年接受由教育部主导、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对我校教学质量给予充分肯定。现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招生资格及相应学位授予权。烟台大学法学院始创建于1984年,前身是由北京大学法律系直接援建的烟台大学法律系,刑法学教授杨殿升为第一任主任;民法学教授郭明瑞为第二任主任;刑诉法学教授汪建成为第三任主任。1999年由系改院,民法学教授房绍坤为第一任院长,法理学教授汤唯为第二任院长,经济法学教授金福海为第三任院长,民法学教授张平华为第四任院长。法学院设统一的法学本科专业,自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增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2013年中美合作办学法学本科专业(区域犯罪信息分析方向)开始招生。 2012年法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3年法学专业获批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并入选山东省名校工程试点专业;2013年依托法学院设立的烟台大学文科综合实训中心获批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院现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36所,2013年“烟台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获批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及实践基地建设。在质量工程建设方面,法学院在已有的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民商法国家级教学团队、民法国家级精品课和4门山东省精品课、9门山东省成人教育品牌专业特色课等质量工程项目的基础上,2013年民商法学入选首批120门中国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2001年法学院成立英美法研究中心,自2006年起已连续开办7届英美法方向班,由具有美国律师资格和JD学位的外籍教师授课,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目前累计培养学生500余人。法学院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扬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导入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比较法、案例法等适合于法学专业特点的先进教学法,利用已经建立的法学实训教学中心、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诊所等实践教学平台,逐步加大并完善与实务部门互相聘用、联合培养的机制。温州大学——有机化学与皮革化工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温州。学校由温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6年)和原温州大学(创办于1984年)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历经“两校合并、七校融合”的沿革变迁,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电气工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态学、土木工程为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化学学科连续六年进入ESI全球1%。根据《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统计,我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由2010年的63%连续7年持续提升至2017年的36%。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是温州大学最早成立院系之一,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现有化学(师范)、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和化学课程与教学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化学学科教学和环境工程(环境新材料方向)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十二·五”化学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十三·五”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化学学科、温州大学化学重中之重学科、温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建有中国轻工业制笔材料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化学实验教学重点示范中心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有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温州大学-吉林大学先进材料研发中心等多个校级、校地合作平台,以及温州大学-深圳大学、温州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5个联合培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2个院士工作站。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校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号召,在当时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学院整体并入。学校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卓越农林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省级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40余个,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1960年,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系、工业设计与包装工程系、机械基础教学部、农业机械工程系和实践教学部六个教学系部和党政办、教学办、学工办三个办公室。另外,校属研究机构农业机械工程研究所、机器人研究中心挂靠我院相对独立运行。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拥有“四川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机械工程综合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拥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四川省机械电子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四川省制造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水产浙江海洋大学是一所国家海洋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石油化工学校和舟山商业学校等学校(单位)相继并(进)入,2016年更为现名。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4个,省新兴特色专业8个。水产学院是在1958年创建的工业捕鱼教研组、生物养殖教研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与特色学院,至今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围绕水产经济的发展、水产品供应的保障和水产科技的进步,几代人扎根海岛、辛勤耕耘、几度沧桑、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渔具力学、渔网制作与裁剪工艺等渔具革新应用技术,渔业资源生物学、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渔业管理技术,水产苗种培育与养殖技术等方 学院注重学科建设,已建成捕捞学、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学等完整的二级学科体系,早在1996年捕捞学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8年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被列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现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水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渔业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设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水产),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捕捞学、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学、渔业经济与管理、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1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渔业),具有水产一级学科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开展系统研究和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海洋渔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创新和高水平人才保障。长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1962年定名吉林工学院,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在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建校66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17万余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曾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成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建设单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电机系,1962年工业自动化专业开始招生,1988年更名为自动化及电气工程系,2000年更名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现有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本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和“控制工程”两个专业硕士及工程领域学位授权点,是学校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单位之一。“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自动化教学团队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培养权,是吉林省“自动化”专业自学考试的主考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信息与通信学院是学校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博士招生权。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2个工程硕士领域,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导航专业5个本科专业。学院是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要支撑单位,拥有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精密导航技术与应用广西区重点实验室,及2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设有通信研究所、光通信研究所、图像信息研究所等10个院内研究基地,与美国德州仪器、安捷伦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建有一批校企合作实验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基础平台和教学实验室体系。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工程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前身为1956年建校的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冶金、矿业、煤炭、稀土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术、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一体的多科性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设有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和一个教学实验中心。拥有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冶金工程和材料加工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冶金工程和材料加工工程本科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钢铁冶金、材料加工工程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冶金工程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学院现有内蒙古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冶金工艺流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国际钢铁大学教学训练中心、钢铁流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钢铁流程实体模型平台、金相显微镜互动教室教学平台6个教学平台;拥有“白云鄂博矿稀土及铌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冶金工程”、“新金属材料”、“稀土冶金与粉体制备”、“稀土现代冶金新技术与应用”、“先进陶瓷材料与器件”和“铁电新能源材料与器件”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拥有内蒙古自治区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新型无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新材料生产力促进中心3个研究中心。

是非之途

吉首大学顺利开展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

红网时刻湘西9月23日讯(通讯员 宋佳骏 李云红 方海莲)9月20日至21日,吉首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典礼分别在吉首校区和张家界校区顺利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钟海平出席并致辞,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及2020级全体研究生参加典礼。研究生院院长李长友、张家界校区教科办主任张友福分别主持吉首校区和张家界校区典礼。钟海平对全体研究生新生表示热烈祝贺和欢迎,勉励同学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积极面对生活,肩负起研究生的责任和使命,并提出了三点期许:一要坚定理想,做有信念的科研学者;二要砥砺奋斗,做有梦想的当代青年;三要脚踏实地,做有力量的创新人才。据悉,为使研究生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此次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还围绕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规定、研究生培养流程、研究生心理健康等主题开展讲座。

鲸鱼座

21所高校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齐聚吉首大学 论道“双一流”

华声在线12月4日讯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何以“双一流”建设引领我省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2月1日-2日,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吉首大学召开,此次年会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发展”为主题,我省21所高校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年会。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教育专家发表主题报告。吉首大学党委书记游俊教授介绍,该校作为我省硕士推免单位之一,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已形成哲学、经济学、法学、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交融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人才。■记者 黄京

父子琴

围绕“双一流”建设 21所高校聚集吉首大学“论道”

新湖南客户端12月1日讯(记者 杨元崇 通讯员 宗高峰 /文图)今天,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发展”为主题的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吉首大学召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1所高校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年会。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吉首大学党委书记游俊教授分别致辞,吉首大学副校长李定珍教授主持会议。省内21所高校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年会。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黄俊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杨根科教授亲临会议指导并作主题报告演讲。吉首大学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已形成哲学、经济学、法学、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交融发展的学科体系。游俊介绍,学校借助于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以服务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推进产学研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发展吉首大学的特色研究生教育。不久前,吉首大学在申报博士授权单位的工作中从湖南省脱颖而出,目前正努力争取获得国务院学位办的最终批准。吉首大学副校长李定珍教授主持会议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长、湖南大学副校长曹一家教授致辞并宣读第六届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经单位推荐、论文查重、专家评审等环节,获得2017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论文共12篇。“没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又何谈一流学科、一流大学?没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又如何体现?”湖南省学位办主任唐利斌在讲话中频频发问,并呼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努力完善评价机制,着力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切实改进日常管理,着力落实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项制度。唐利斌介绍,组织开展了研究生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活动, “完成了10项研究生学科赛事,举办了10期暑期学校;组织举办了14批次研究生创新论坛;立项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47个,研究生教改课题100项;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795次。”完成了新增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审核推荐和新增博士点、硕士点的审核推荐工作。全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努力提高培养质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推动了我省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黄俊平教授带来了题为《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的主题报告。黄教授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改革与实践的视角向与会者作了分享。黄俊平介绍,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一流学科有41个。北大一流学科的建设方案按照“2+6+30”模式,即2个交叉学科:区域与国别研究、临床医学+x;6个学科群:理学、工学、医学、人文、社会、经管;30个学科。黄俊平认为,交叉学科知识结构是培养一流人才的核心要素。跨界交叉人才培养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据数据显示,20世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466位科学家中,41.63%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特别是最后25年,交叉学科背景的获奖者占获奖总人数的49.07%。黄俊平建议,高校要改革招生选拔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建立质量保障监督机制,搭建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完善分类培养模式,优化学术学位教育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服务社会重大需求,学术型和专业型学位教育要各具特色、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创新管理模式,新增跨学科导师资格,创建 “项目导师”管理模式。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根科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该校研究生学籍规范管理中的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籍规范管理方面,创立了两个核心制度——分流淘汰制度, 学籍终极清理制度。该校的学籍规范管理经历了10年探索路( 2007~2017),从行政指令阶段,显得制度落地有困难;到政策界定阶段,使学籍管理规范操作,体现以人为本;再到学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吉首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佘佐辰教授的报告围绕吉首大学《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促进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了精彩演讲。该校研究生教育紧扣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武陵山区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略的特殊需要,培养区域亟需高级专门人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有效开发、利用武陵山区自然、文化资源,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加强“双一流”建设的内在需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人才。据统计,大湘西地区75%的中学教师、57%的医疗卫生人员、45%的党政干部毕业于吉首大学。吉首大学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中争创佳绩。首创了文化制衡理论,生态民族学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在该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差异与社会正义问题研究在国内独树一帜,少数民族伦理与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享誉学术界;连片特困区减贫与发展研究在国内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植物和微生物生态学在资源和区系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12月1日下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相关领导,及论文获奖作者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长、湖南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李树涛教授作大会总结。年会期间,与会代表还考察了吉首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责编:刘亚群]

拜错神

吉首大学:白晋湘检查指导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

红网时刻4月2日讯(通讯员 蒋岚欣)3月31日上午,吉首大学校长白晋湘深入音乐舞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哲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考点进行实地检查,要求研究生院及招生单位遵循政策规定,保证复试工作圆满完成。学校本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各硕士点招生院具体实施。本年度研究生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考试测试、外语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针对同等学历考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结业以及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研究生院按照《2018年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的加试科目对其进行测试。

生于陵屯

恭喜!湖南工业大学、吉首大学等4所湖南高校升一本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四所高校升一本的文件。红网时刻6月5日讯(记者 孙洁 贺卫玲)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许多人被湖南多所高校升一本的话题刷屏。近日,湖南省教育厅下发文件,决定从2018年起,湖南工业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商学院和湖南理工学院4所普通高校调整为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四所高校众多学子感叹:“今夜无人入眠”“学校凭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上了一本!” 恭喜!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湖南省2011计划建设高校;是中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截至2017年11月,学校共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3853.7亩,馆藏图书242.5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1亿元;共有全日制学生3119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70人;共有教职员工2370人,专任教师1822人;设有 22 个教学院(部)和1个独立学院、开办69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9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授权领域。棒呆!吉首大学吉首大学是国家1958年办在湖南西部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湖南省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是国家重点建设的100所中西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国家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院校。由吉首校区和张家界校区组成,本部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据2017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总占地面积2900余亩,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亿元,各类纸质、电子文献600余万册。有在职教职员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有各类在籍学生3万余人,其中在校本专科生2万余人,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近千人。设有22个院系,开设80个本科专业。燃了!湖南商学院湖南商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同时包含经、管、文、法、理、工、艺等学科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学校始建于1949年,1994年2月原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省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后升格组建湖南商学院,是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重点扶持的高等院校之一。2013年,学校被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截至2017年1月,校园占地1340.61亩,建筑面积48万余平方米。有总值1亿余元的教学仪器设备,200余万册的图书馆藏书。设有14个教学院(部)、60个科研机构以及一个独立学院,开设有49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252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36人,具有副高职称者256人。励志!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理工学院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被纳入湖南省人民政府“十三五”期间改办大学的设置规划。该校创建于1907年,时名盘湖书院。1985年定名岳阳大学。2003年2月,正式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2017年,该校圆满完成审核评估专家进校考察工作,被列为湖南省“十三五”改办大学规划,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一次性批准新增10个硕士学位点。截至2018年3月,该校校园面积2100余亩,拥有4公里湖岸线,校舍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设有16个教学院及1个独立学院,拥有学士学位专业5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有教职员工1273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3000余人(含独立学院)。

动不为利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获评吉首大学“优秀研究生培养基地”

11月30日,在由吉首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武陵山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研讨会上,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被评为“2015-2018年度优秀研究生培养基地”,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邓志明博士荣获“研究生培养基地优秀管理干部”,普外科副主任张克兰博士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科教科周权被评为“研究生管理先进工作者”。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邓志明(前排中)代表医院领奖“研究生培养基地优秀管理干部”邓志明(前排右一)领奖 “优秀研究生导师”张克兰(前排左二)领奖“研究生管理先进工作者”周权(前排左一)领奖会上,张克兰作为“优秀研究生导师”代表,作了题为“研究生带教体会与思考”的主题报告,并就如何合理安排住培轮转与科研的关系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作为“研究生管理先进工作者”代表,科教科周权以“探索双轨临床专硕研究生科研培训新模式”为题,介绍了通过探索成立“临床科研青年骨干小组”开展活动,来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工作经验。近年来,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研究生管理思路,推出了“研究生周汇报”“临床科研青年骨干小组”等有效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获得了高校、同行及研究生们的一致好评。该院于2015年成为吉首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目前共有吉首大学硕士生导师8名,吉首大学研究生21人。(来源: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立武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考研大礼包”温暖考研学子心

准备好的礼物。学生志愿者到宿舍把礼物送到考研学子手上。红网时刻12月18日讯(通讯员 陈泓 杨青春 林慧萍)随着2021年考研初试时间将至,考研学子正朝着他们的目标进行最后的冲刺。为鼓舞考研学子信心,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12月17日、18日,吉首大学美术学院的考研学子收到了学院精心准备的一份冬日暖心礼物——“考研大礼包”。一个脐橙、一个蛋糕、一份零食、一副手套、一个徽章、一张写满祝福明信片,件件暖心的礼物,满载希望与祝福,寓意同学们“脐”开得胜、马到“橙”功、一定“糕”中。“有志者,事竟成,考研顺利!”“跨过星河迈过月亮,付出一定有最好的回报。”“考研路上有我们陪伴,你一定可以。”一句句暖心的、鼓励的祝福,温暖考研学子的心。12月17日晚上与18日下午,美术学院分批组织辅导员、学生志愿者来到学生宿舍、图书馆将礼物一一送到学生手上。“没有想到学院为我们准备了温馨的礼物,非常开心,非常感动。真心感谢学院,我们一定认真备考,取得好成绩!”考研学生何大海说。近年来,吉首大学美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考研工作,通过考研辅导、谈心动员等多举措为考研学子提供良好的备考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让考研学子切实感受到学院的关怀和温暖。准备这份特别的礼物历时半个多月,从礼物的确定、挑选、采购,到明信片的书写、脐橙的图画,再到装袋、发放,整个过程都饱含了美术学院师生对考研学子的深情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