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末流985保险硕士和非财经综合类211金融硕士,哪个更值得考?机器猫

末流985保险硕士和非财经综合类211金融硕士,哪个更值得考?

末流985保险硕士和非财经综合类211金融硕士,哪个更值得考?我建议去985高校。我本身有名校情结。不管什么专业,先上个好学校再说。以后干不干这一行再说。虽然我这样说有些无赖,但要是我的话,我就这样干。第一,到底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大家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选专业比较过硬的普通高校呢?还是选择专业一般的985高校呢?一般是这样,某一专业比较强的高校,因为报考的人数比较多,录取分数就会往高提,纵然是普通一本高校或者是211高校,那这个专业分数都会出奇的高。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但可能你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在985高校可能是弱势专业,那大家就开始犹豫了,到底是选择拥有王牌专业的普通高校呢?还是选择专业优势不强的985高校?要是我自己以前的时候,那肯定会以专业为准。但现在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985高校。别问为什么,就是这么任性。第二,熊和鱼掌到底该怎么兼顾?看了介绍,那个211高校也不是专业的财经类高校,也是一个综合的高校。那我又该倾向985高校了。因为起点不一样,到时候你就感觉出来了。现在好多高校招人都是本硕博都必须是985高校的。他们确实看一个人的出身,容易否定一个人。所以,如果可以,为了谋求一个好的出身,都要好好考虑一下是否可以选择985高校。因为我深受打击,出身不好特别容易被否定,哪怕你后期确实很努力,但是有时候一次就够了。我很受伤啊。当然,我觉得211高校的学科优势很强,那也可以选择。毕竟最后做决定的还是你自己。第三,多对比,多考察,多思考。选学校其实有时候像买东西一样,货比三家。多比一比,你就会发现其中其实很有猫腻。因此,你可以好好了解你要报考学校的主体状况,然后再对比,从多方面去选择,去考虑。了解了学校的主体状况以后,你再做最后的决定,不要太过于草率。当然,我比较执拗,因为不管怎么选我最后还是选择985高校,别问为什么,任性。最后,这只是我自己的主观看法。希望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马上要到新一年的考研时节了,希望各位考研人能够坚持到底,考出水平,考出好成绩,加油!

割草者

一线城市211金融硕士:谈谈我眼中的银行券商四大基金私募信托

2019届金融专硕比较low,加上今年就业确实严峻,所以工作找的都不算太好,说下我们是怎么去投行部门吧,大体有这么几种思路:第一种就打算一直实习下去拿到offer,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某童鞋从研一开始实习,一直在一家投行坚持干活,基本干了一年,争取能留用,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至于其他人的话看各自造化,但在今年就业压力增大的状况下,GG思密达了,白干一年,最后突然告诉他,不好意思,今年木有指标,拜拜,请不要影响我们招其他实习生。银行的话,现在基本要求研究生都要英语6级,然后面试过程中,感觉对校园实践经历比较看重,四大行,或者说五大行,基本分为两大类,总行,及北分(只投过北京的)。分行简历较好进,硕士在帝都是211的应该都能进,岗位大部分是柜员,销售岗,都要跑下去锻炼,户口目前不保证,但是比例应该还是不小,之前问过已经在亚运村支行工作过一年的学姐,她表示除了户口,没关系的宝宝职业发展一般,求安稳忙碌的可以去转一圈。我们这一届有两个进了总行,一个工总,一个农总,但是都是北京的宝宝,所以觉得简历关感觉有地域歧视啊。四大行基本上分行、总行都要去下放当桂圆或者其他,待遇其实还不错,貌似分在好一点支行收入会高一些,至于第一年的年终决算,(*^__^*) 嘻嘻……可以去吃年夜饭,然后呢能去利润部门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感觉应届生应该能进去的不多。券商其实部门还是蛮多的,事情也挺杂的,不同券商的部门设计也有不少区别,首先说一下今年券商就业状况,整体较差,尤其是投行部门感觉比去年差很多,大部分更倾向于社招,校招+暑期实习留用还是蛮少的。这个门槛也分券商大小以及部门的,按今年的状况,国内券商从学历的角度看,参差不齐,但硕士+211是下限,所以尽管投,脸好没准就过了简历关;加分项:学校越好当然概率越高(废话);CPA(甭管几门);脸(有的女孩子直接p到完美);关系(本科就随便安插到投行部)。国内券商投行,基本都是事业部制了:承做——搬砖+小推车;承揽——人脉+口才+酒量;承销——宝宝不清楚;内核质控——老师好;投研——看看有啥可以干的;分成——二八、四六都有。另外投行IPO看不起三板(股转部、创新业务部、场外市场部);并购的逼格更高。至于资管、固收宝宝就不清楚了,但感觉前台干活的也基本上都是做底稿。见到的投行部是ipo和新三板都做的。只不过投行部项目比较挑,倾向于做一些有希望转板或者作为并购标的的,分公司或者场外市场部什么业务都做。国内券商投行部门的基本工资在帝都只能说一般,但是年终奖高,不过更多的是看团队,看领导安排,就像之前说过的,二八分成跟四六分成,举例说说二八分成,就是创收分配,二公司,八团队,具体怎么分,看领导。四大还不错,但是今年审计研究生跟本科生待遇8250/月一样,瞬间宝宝就不开心了,早知道当年就不读研了。四大基本差不多,我们这届有去咨询的,但大部分是去审计。先说去咨询的,有两种,一种实习留用,一种校招流程,但是财务咨询基本校招不可能,主要构建财务模型啥的。再说审计,基本上就是网申-OT-群面-par面这么个流程,网上很多宝宝就不说了。在我看来有两大作用,1.刷实习,2.保底offe;另外研究生去四大,干一年就可以跳投行了,但是有CPA跟没CPA区别很大,自己掂量吧,干久了跳投行一般去内核指控较多。信托基金私募了,顶级的都很好,但我这样的渣渣简历应该都过不去,私募/基金今年校招一水儿先好好实习,再谈留用,所以我就木有投,信托方面,我知道的我们同学有两个人去了,其中一个是实习留用,另一个是大神,校招进去的(只有一个名额),能给解决北京户口,待遇据说基本工资税后12w以上。

独见晓焉

实力最强的211财经类院校,最好的专业都有哪些?

我们知道在985院校中并没有财经类院校,但是这不影响各地财经大学的名气,而且报考热度一直都是居高不下,一些211甚至比985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还高,所以说想要考上难度也是不小的。对于即将要参加高考的小伙伴来说,提前了解一些大学相关信息都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在我国一百多所211高校中,又有多少所财经类大学呢,这些财经大学里最好的专业又有哪些,下面来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上海财经大学上财是教育部直属的,学校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商科,这也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研究商科的高等学府,后改组迁到上海在1985年更为现名。学校地处上海,不管是教育资源还是教育模式都是最先进的,接触的信息也更迅速,与内陆地区大部分院校相比,上财的发展也是更好的,而且学校的高了录取分数线都不低,比上海市个别985高校还高,都快赶上旁边的南大了。当然作为我国最好的一所财经大学,毕业生也是非常受认可的。王牌专业:金融学、会计学、金融工程、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中央财经大学央财同样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位于北京,地理条件也算是得天独厚了,没有深入了解各大高校的人会认为央财肯定比上财厉害,但其实在各大排名中,上财都是在之后的,而且在各大财经类院校中也是在三四名的位置,不过这也并不影响央财优秀的生源,而且本身学校实力就非常强,还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学校在行业的认知度也是非常高的。王牌专业: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也是坐落在北京,在所有财经类大学中都是排在前列的,学校是在1951年创办的,在2000年与中国金融学院合并形成如今的贸大。与很多院校不同的是,学校也是大陆地区留学生比例最高的高等院校,每年出国毕业深造的的比例也是全国高校中最多的,以18年为例,本科留学率高达36.53%。学校各类财经类专业都非常厉害,报考难度也是不低的。王牌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法、应用经济学、投资学、财务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学校是在成都的,不过学校最早的办学历史是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光华大学,后西迁至成都,在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学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为重点的,还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作为西南地区最好的一所财经大学,每年也会吸引很多优秀的学生前来,毕业生也都非常受欢迎。王牌专业: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 、金融数学、审计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政正如校名一样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一所财经类大学,这所哦大学兼具财经类和政法类大学的属性,而且在这两类大学中,学校的排名还是非常高的,既在法学类著名的“五院四系”之列,也在财经类的“五财一贸”之列。学校位于名校聚集的武汉,实力也是很突出的,地理位置也不差,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是非常高的。王牌专业:会计学、金融学、法学、财政学、民商法学以上五所财经类大学都是在211之列的,也是我国财经类大学中实力最强的,对于想要报考这类院校的同学们来说,还是要加紧努力了。

定也

考金融专硕是不错的选择?哪些学校的金融专硕好考?

考金融专硕是不错的选择?哪些学校的金融专硕好考?金融专硕(MF)是2010年开始的研究生教育大改革的产物。当年的改革把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金融专硕由此应运而生。截止到现在,仅仅七八年时间,但已经从最开始的不太认可到几年后开始受到考生追捧,短短几年就获得了很大发展。当然,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最近十年的财经热,就业市场对于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较大,认可度也较高,由此刺激了考生对它的追捧;加上前几年考研金融专硕相对比较容易,其他专业的考生要跨考也比较可行,而且学制一般是两年,使得众多考生开始追捧它,跨专业报考者也很多,特别是理工科本科背景的考研学子,人数不少。所以,考研金融专硕的难度在最近几年迅速提升。目前,从总体看,金融专硕的考研难度已经不在学术型金融硕士之下,甚至很多时候犹有过之,特别是报考名校的时候。对于不同院校来说,考研金融专硕的难度自然是不同的,甚至差异很大。由于一所院校金融专硕的发展情况如何,实力如何,最根本的因素取决于该校的金融学科实力,所以,判断一所学校金融专硕的考研难度如何,最主要的还是看该校的金融学科实力如何。这是一个大的基本原则。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如下概述性结论:1、经济类学科实力强大,特别是金融学科实力强大的综合性名校,比如北大、清华、复旦、上交、武大、南开、厦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考研难度往往很大;2、实力较强的专业性财经院校,比如上财、央财、西财、外经贸等大学考研金专的难度也较大;3、经济金融类学科实力一般但学校层次较高的985大学,比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等考研难度相对不大;4、非财经类的211院校或者普通专业性院校,考研难度往往相对较小,比如理工科大学或者师范类大学的金融专硕,很多时候,初试分数能过国家线就有机会进复试并被录取。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云南师大、江西师大等。所以,如果要选择“好考”的金融专硕,最好就是填报上面的第4类院校,难度相对较小。当然,具体填报什么院校,需要根据院校实际情况(比如学科实力和最近两年考研情况)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考虑为宜。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瞭望塔

金融学专业实力最强的“211”大学,从此毕业的学生都是抢手货

提到金融学专业,可以说金融学专业一直是一门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专业。金融学专业不单是一门热门的报考专业,同时也是热门的职业,据数据了解,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就业状况,金融学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55000~60000人,本科就业率连续三年在85%~90%之间。开设有金融学专业的高校在我国就有380余所之多,但是并不是说在任何一所高校毕业的学生都那么吃香,都能在国家一些重点金融机构高就,毕竟每一所大学开设的金融学专业各自有自身的特点和方式。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这几所“211”大学是在金融学专业方面办学比较好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外贸、金融、会计等高端领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直属教育部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中国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是2000年时,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而成。因此金融学专业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严格的办学理念和双语授课特色,学校培养的学生一直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时间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遍布全国各地的外贸、金融、会计、教育科研等行业领域及国家机关、尤其是经贸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家首批“985平台”“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是国家首个金融重点学科,历次教育部评估名列第一位。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是直属教育部,国家“211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中央财经大学的前身是经历了中央财政学校、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的发展阶段。中央财经大学主要是以经济学和金融学为办学特色,学校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培育了10万余名各级高素质人才,中央财经大学有着“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美誉。中央财经大学有着8个国家特色专业和7个北京是特色专业建设,其中金融学专业是其一大特色亮点。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学院是新中国以及到现在都是国家高级金融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在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的金融专业学生大多成为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不得不说,能考上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都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来的。

病间

上一个211大学研究生和上一个普通一本大学的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我来:上一个211大学研究生和上一个普通一本大学的研究生有什么区别?区别肯定是有的,学校的知名度,学生的认真程度以及国家的研究经费都是不同的。肯定人往高处走。本科就读的是一般大学,就会想要在研究生时冲刺一下211的大学,而211院校的也想要到名气更大的985大学去读研究生。向上考的情况很常见,而剩下很多也就是留校考研的。肯定社会上对于985和211院校的重视度比一般的本科院校要高。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学习效果和以后的个人成长也是有影响的。“近朱者赤”人人更喜欢奋发向上,有冲劲的年青人,因为他的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对于研究生来说选择学校可能不如好的专业更重要。毕竟专业是要用来谋生的,非常重要。所以考研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潜力好的专业。学校也要选择专业性强的学习。比如西南政法大学,虽然不是985、211院校但是它的法律、金融方面的专业,社会认可度相当高。所以读这些专业可能效果比985的学校这个专业还好。毕业也能顺利进入自己喜欢的大公司。同样东北财经大学,也是如此。研究生阶段,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太重要了,要慎重考虑。不管在什么大学,自己的努力程度也很重要,不要光为了拿文凭而读书。而要让自己真正能学到东西。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也许别人有背景有路子可以选择混日子,但是不努力学习,最终吃亏的是自己。真正学有所成,才会有好的前途。希望都有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愿我的,能对你有用。我是。@笔者。教育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分享最新教育资讯。

天之苍苍

为什么说211以下别学金融,211以上别学会计?

报专业的时候我们常常发现,金融几乎是各个学校离分数最高的最受欢迎的专业,不管是出于精致的功利主义还是秉着经世济民的心态,不得不承认,金融圈确实对大多数人有直接的吸引力。但同时,金融圈也都盛行一句话:复交以下无金融,尽管不全然认可,但从金融学科的性质、行业期许和出发,倒是可以退一步归结为:无211不金融。学科性质:数理统计要求高金融本身其实是应用经济的一个子集,这就要求候选人本身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所以如果想从事金融行业,不建议本科读金融,建议本科读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理工科,硕士转金融、金融工程或金融数学,这个路径比较容易成功。金融学科的要求抽象一点就是战略性思维,而这普遍被认为存在于名校学生的身上。行业要求:要么背景惊艳,要么自带人脉金融做的事情说白了就是:用别人的钱干自己的事,用未来的钱干现在的事,用很少的钱干很大的事。这就要求候选人本身要么能力卓越,这可能体现在名校背景、CFA或CPA持证,要么即使能力平平,但结实了一群手里有闲钱并愿意交给你投资的贵人。历史惯例:非名校无缘头部券商国外顶级投行有自己的 Target School 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而国内券商对学生背景的要求在校招条件里也可见一斑,这份中金公司的校招对口院校清单可就再熟悉不过了。可以看到,头部券商总体对海归非常友好,私以为一方面是由于海外课程框架更加科学实用,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海归学生普遍背景优越,有利于公司发展和促成业务。为什么211以上别学会计随着最近清华大学取消会计学本科,211以上别学会计这个话题又被人翻了出来,其实原因很简单,会计作为一个辅助性的行业,绝大多数公司都很难给到非常高的工资。而会计师事务所的没落,更加剧了这一点。学校越好,越是会让人感觉到学会计“亏了”。而且人工智能的推进,让会计的需求也越来越少,就业越来越难。说了这么多,笔者并没有同学泼冷水的意思,而是奉劝大家在报考专业时需要深入了解未来职业发展的限制,毕竟每个行业的门槛和惯例都是客观存在的。

自暴自弃

致高考毕业生:我为什么劝你慎重选择金融专业

作者 | 黑曼巴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编者按:高考只是一场考试,报志愿才决定人生。面对这样一次命运的重大抉择,刚高考结束的考生和家长可能也是一时无从下手,有人说要选学校,有人说要选专业,还有人说要选城市......格隆汇特此召集格隆汇的会员朋友,以过来人的报考经历的分享以及对行业发展情况的解读等等,为广大学子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篇为格隆汇会员“十里路”的投稿,希望能够让高考毕业生们对于金融这个行业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作为全国高考最重灾区河南省的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大学生,刚刚三十而立的我本科就读于上海某211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就读于香港某Top3大学金融专业,如今已经在金融行业浸淫五年。昨天高考分数一出,亲戚家和领居家有高考的孩子立马来问我报考志愿的事情。令我非常吃惊的一件事是,他们居然不约而同地问我让自己的孩子读金融专业怎么样,认为我一路从还不错的学校的金融本科读到硕士,然后在金融行业也干了几年,觉得我做得还挺不错。听完后,被工作摧残到麻木的我有点老泪纵横的感觉,心里一肚子苦水吐不出,还要在外人面前装坚强。如今金融寒冬下,祖国未来的花朵和他们的家长依旧对这个行业抱有美好的幻想。自己作为一个金融专业科班出身、又在金融行业工作了五年的“老司机”,希望可以客观地谈谈我对这个行业的看法,希望高考毕业生可以取之精华、弃之糟粕。1我当年高考后为什么选择金融专业呢?高一的时候,由于自己一直喜欢周末泡书店,一次机缘巧合读到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本书《货币战争》。年少无知的我读完后心潮澎湃,认为只有做金融的人才是掌控这个世界的人,自己一定要努力成为金融界的大人物。接着,自己又在书店读到另一本书《墨迹》。名字听起来跟金融靠不上边,实际上是一位叫曾子墨的美女写的个人自传。保送人大,转学美国常青藤大学,进军华尔街,穿着各类名牌在大摩每天做着影响商界的大case,急流勇退离开投行去做了财经记者。一个有颜、有才的美女传记,自己看得如痴如醉,认为金融圈都是这种如沐春风的美女,让我对其的憧憬又增添一分。之后,我陆陆续续地读了一些初级的金融投资类书籍,每天中午午餐期间必看中央二套的《环球财经联线》。当我周边的同学还没有确定自己要去哪里读哪所大学时,我就已经信誓旦旦地跟他们说我要去北京或者上海的大学,只读金融专业。当时自己的成绩并没有特别好,特别是理综自己掉队比较厉害。自己在网上查了北京和上海自己有能力上的大学的金融分数线之后,才知道金融基本是每个学校录取的最高分,而北京上海的高校录取分数比其他城市同等大学的还要高。至此,自己便攒了一把劲,开始奋力直追,成绩逐渐从班级中等走向前列。高考成绩出来后,自己放弃了去某985院校而选择了上海的某211高校读金融,圆了自己高中三年的梦想。当时报志愿时,自己就已经感受到金融专业的火热程度——上海某二本院校的金融专业比一本线高30几分,我一位可以读北大的同学为了读金融选择去了人大,我们高中的市理科状元去了清华经管读金融……大家一致的认为,只要读了金融,将来就能进入金融机构拿高薪,甚至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2进入大学后,很多的东西跟自己的预期大相径庭。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专业课上大半的学生都在玩手机,除了一两位老师是认认真真地讲课,大多数是对着PPT照本宣科,期末考试突击一把大多数人也能取得还不错的成绩。我以为可能是我们学校太水了,于是自己便向复旦经济学院的学生要了课表前去蹭课,发现复旦的学风确实要好很多,但是教授的教学感觉跟自己学校也差不多。我问过很多名校本科读金融类专业的学生一个问题,“你大学四年觉得专业课上学到了什么?”。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大家感觉大学四年几乎什么都没有学到,一毕业觉得自己专业知识上一点竞争力都没有。因为大学的金融专业课大多数都是偏理论性的知识,离实操很远并且很多的知识如果不做学术是用不到的。除了一些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可以在工作中实用,其它的精美的经济学模型和数学模型等等确实有点像是巴菲特说的经济学家伊甸园里的美好。大二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一入学,我们系里金融专业有120名左右的学生。大二我们学校有转专业的政策,只要绩点排名系里前五就可以随意转专业。就这样,其他学院的各种专业背景的成绩优秀的学生,纷纷转到我们金融系,人数激增到160人。而到了本科毕业时,大家才发现金融专业本科找工作基本只能去银行,而且是柜员岗或者零售岗。那些从其他学院转专业的学生肠子都悔青了,特别是计算机类、通讯类专业的同学秋招时好像在宿舍打打游戏大厂的offer就来了,而金融行业说我们只招硕士以上的学生。3所以,按照目前金融行业核心岗位的招聘标准,意味着读完本科你至少要读个硕士出来。当然,笔者身边也有非常优秀的本科生去到很好的机构的核心岗位,但是真的很少很少。找工作无望的情况下,和大部分人都有读研计划的打算,大家在大三时纷纷踏上了申请留学和考研的路。申请留学相对来说要简单很多,除了美国那些顶级名校很难申请,英国、香港或者新加坡的TOP相对而言还是很容易去的。但是有一点,金融硕士的学费很贵。拿相对便宜的香港来说,也要二十几万人民币,再加上租房和生活费等成本,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很多出国读金融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一个心态,学费贵花销大算什么,只要我毕业了,一年的收入还不轻轻松松就cover掉了。(这个啪啪打脸的想法后面会讲到)另一条考研之路,就相对而言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了。毕竟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没有办法支付出国留学高额的学费的,所以升学就只有考研这条路。金融硕士的考研热也是最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很多本科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怀揣着金融梦转专业考取金融硕士。业内大家比较公认的金融名校“清北复交”和“两财一贸”的金融硕士,一方面大部分名额都给了保研的学生,特别是清北复交的金融硕士基本都是本校各专业绩点靠前的学生保送的,这样留给考研的名额就变得特别少。这几个学校每一年金融硕士的报录比一般都在5%以下,竞争极其惨烈。每一年,考取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励志故事都会在朋友圈刷屏。很多二战、三战甚至四战买梦的学生,在海淀区破旧的小区租一小间房,除了睡觉就是去北大清华的自习室复习。笔者的同门师兄,一直将自己的目标定在复旦,三战失败后只能灰溜溜地回家去了一个政府部门。毕业后的青春,他们赌上了太多的东西,就为了拿到名校金融硕士的入场券。4有幸拿到金融硕士入场券的幸运儿们,大多数最终发现现实依旧比想象中残酷。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的四万亿救市让金融行业迎来了上升的朝阳期。很多名校毕业的金融专业学生,如果有幸能进到券商的投行部、资管部等核心部门,刚毕业年入百万的确实不在少数。拿投行部来说明——进入投行部,只要来了项目,基本两三个月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地在项目地搬砖,如果一年做的几个项目能够过会,那不愁没有丰厚的年终奖。《华尔街之狼》里小李子尽情表现出的人生赢家的富裕和糜烂的生活,《欢乐颂》里刘涛霸道女总裁的大姐范和要做空男朋友妈妈公司的霸气,《大时代》里刘青云分分钟几百万和操纵股市的刺激,《亿万》里“金融巨鳄”艾克斯翻云覆雨斗智斗勇的帅气……无不向大家宣示这一行独有的魅力。所以,各行各样优秀的人才都想着能在金融行业掘金,华尔街汇集了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等全世界最高的智力团队。2016年,清华副校长施一公在一次演讲中,痛心疾首地说:“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可以说是在如今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了。但是,过去几年人才供给端的虚热导致的金融专业人数的上升,对应的是经济周期下行环境下金融市场的惨淡。中国金融行业是随着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快速扩张而发展的,如今的金融资产规模和金融行业利润相对整个经济体而言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脱实向虚”、“金融成本侵蚀实体利润”等方面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再加上最近强监管的趋势,实际上金融行业受到的发展约束越来越大了。无论是从基数效应的角度,还是从产业结构调整、实体经济发展之所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行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对人才要求的提高、竞争的白热化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每年一到招聘季节,有一个段子就会流传盛广——很多清北复交、海外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发现自己在就业准备上已经做到如此完美——认真学习绩点已经很不错了、各类实习都做了(金融岗位很多实习都没有工资,但是绝对比996工作强度大),该考得证书都考了(CFA、ACCA考证费用上万),最后投简历依旧是石沉大海。不是因为他们不优秀,而是因为市场没有需求。股市一个大回调,二级市场不用说,一级市场被联动的没有业务。最后谈谈金融业的高薪,这是大家最为误解的地方。一般情况,顶级券商的投行部起薪也就是一万多,在所有岗位里算多的了,主要是看奖金分红。金融业内有句“五年不开张,开张吃五年”的说法,某一年的年终奖多得确实有点吓人,但是其他几年就少得可怜。平均下来,跟很多主流行业的薪资并没有多很多。去年某顶级券商投行部爆出基本工资5000的新闻笔者也有去求证,确实是真事。5结语金融行业是一个资源集约型行业,对于大多数家庭优秀、有强大背景资源的人来说,在这个行业里确实可以如鱼得水,实现丰功伟绩。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进入这个行业你会发现自己很快到了瓶颈。在一些非核心岗位,做着自己感觉不到增值的工作,前途自然就不用说了。而去了类似于投行、研究部、资管等核心岗,一方面没有资源你很难吃得开,另一方面即使你积累很长时间付出了很多努力,你会发现你也很难在这个市场上赚钱。所以,我是希望大家除去对金融的误解后慎重地选择金融专业。如果你确确实实对这个行业感兴趣,也做好了未来进入这个行业所要付出努力的准备,那我依旧觉得这个行业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优秀赛道。

黄河滩

四川很低调的211,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毕业40.14%进国企

四川位于国内西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人才荟萃,在这里成长起了一大批国内一流高校,除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两所985名校之外,四川还有一所十分低调的211财经类院校,学校名气虽然不及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同类院校,但办学实力也十分突出,毕业生就业质量一流,深受考生青睐。2020年高考录取分数情况由于毕业生就业前景比较被看好,一直以来,财经类院校都是大家选择报考的热点,相关领域高校录取分数普遍较高,在国内享有盛誉的西南财经大学也不例外。在2020年高考录取中,学校在河北理科投档最低分达到了648分,文科也高达625分,在四川省内理科投档最低分达到了629分,文科为591分,这样的录取分数不仅在普通211院校中名列前茅,对比很多985名校也毫不逊色,可见大家对于西南财经大学认可度非常高。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一流西南财经大学始创于1925年,距今已有90多年办学历史,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发展,学校目前拥有两个校区,占地2300余亩,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办学规模在财经类院校中相对较大。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了国内金融、经济、管理等行业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培养基地。校友中涌现出一大批金融行业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学校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获评A-,理论经济学取得了B+,应用经济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办学实力在国内财经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本科毕业生升学率高达43.5%学校共有2019届本科毕业生3521人,硕士2279人,博士86人,研究生占比相对较高,本科、硕士毕业生中分别有1526人、57人选择深造。毕业生国内升学总人数达到了851人,其中有804人顺利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升学质量非常高。学校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在本校深造人数达到了320人,此外进入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人数也相对较多。学校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境)升学的人数达到了720人,本科毕业生中,有28人进入QS2020排名前10的国际顶尖大学,出国(境)留学比例达到了20.6%,本科毕业生总深造率达到了43.5%。毕业生就业质量一流学校2019届毕业生签约就业人数为3082人,多数毕业生选择在西南地区就业,此外进入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人数也相对较多。学校多数本科、硕士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就业,本科毕业生进入金融业就业比例为31.25%,进入IT行业就业人数达到了13.48%,硕士进入金融行业就业比例达到了45.82%。从就业单位性质上来看,学校毕业生总体进入国企就业占比为40.14%,本科毕业生进入国企比例为38.04%,硕士达到了42.49%。学校毕业生中有994人签约世界500强企业,1198人签约中国500强企业,从具体就业单位来看,毕业生进入各类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企业、保险企业人数相对较多。学校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为6912.54元/月,多数本科毕业生薪酬集中在4001-8000元之间,硕士研究生达到了8463.79元/月,毕业生整体薪酬待遇水平相对较高。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西南财经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鲜明的财经类院校,毕业生深受国内知名企业欢迎,就业质量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深受广大考生喜爱。除此之外,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省内高校办学实力也非常突出,同样值得大家关注。

大家伙

“211大学”的这几个专业很值,实力很强,毕业后认可度很高

高考结束后就要报考志愿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也同样紧张,但至少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实际上,如果能充分考上211或985大学,选择专业是最好的,应该选择学校的王牌或特色专业,“211大学”的这几个专业很值,实力很强,毕业后认可度很高,一起来看看吧。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相对来说进入211大学后认可度更高,考研究生的话会比普通大学的学生占优势,而且听说你是211大学毕业的医学生,有很多人更能接受。2、车轮工程——我想学习和发展这个专业,我的专业能力肯定很强,英语交流没问题,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未来的发展就更好了,而且,自己这个专业长大的学生是国际航海人才。3、会计学——别看报考会计学的学生多,毕业生也很多,其实这个专业毕业于211大学的话,特别是大学院毕业,那个金额和优势会更大,大多数人可以在大企业就职,收入和前景当然是最好的。4、法学专业——国内法律专业实力强几乎是大家熟悉的,国内影响力也比较大,难是难,不过,如果这些大学合格就业几乎没有问题,结果,很多学校都能合格证明学习能力好。5、航空航天工程——对自己来说这个专业有能力的学校不多,而且这种高专业难度也比较大,录取分数也很高,合格的学生中很多大学入学考试的分数都很高,211大学的氛围很好,好好学习,容易就业。6、数学专业——学习数学专业其实是不建议本科毕业就业,因为可以做的工作比较有限,这个专业更适合考研究生,而且,国内的专业能力强的是211大学。7、生物科学——要学习生物科学的话,建议去国内985所大学,一般的大学毕业生真的很难就业,而且,这个专业本身对学历有着很高的要求,学历越高,就职时越简单,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都很难。8、海洋科学——这个专业真心建议报考有实力的大学,一般的大学很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9、金融学——金融学本身对学历要求很高,所以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考试的话,可以去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的211大学,毕业后的机会真的很多。10、哲学——其实开设哲学专业的学校也很多,但是实际上在哲学专业国内实力很强的大学很少,学哲学不适合在国内学习,去海外留学学哲学倒是很好,当然要学习的话,觉得考211大学或985大学比较好。以上就是“211大学”的这几个专业很值,实力很强,毕业后认可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