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值得期待!韩檀

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值得期待!

装备改变教育,创新引领未来。为进一步推动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助力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山东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共同发起主办的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将于2020年9月27日在烟台举行。本次论坛以普及、融合、变革、创新为主题,为全国首个聚焦“教育与装备”融合创新发展的论坛。论坛设1场主论坛及3场分论坛,主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与实践、教育“新基建”推进与落地、技术装备重构教育生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3场分论坛为“高校后勤新业态发展论坛”“中小学实践教育创新论坛”“幼儿园建设与发展论坛”。届时将邀请来自教育学术界、教育主管部门、产业界的40多位知名专家和领导嘉宾发表演讲。通过举办论坛:01探索新路径。聚焦当前教育装备领域热点问题,汇集行业专家资源,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分享教育创新成果,探索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新路径。02打造“山东样板”。搭建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学校、产业相互交流合作平台,组建教育装备领域高端智库,突出教育装备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打造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山东样板”。03促进产业升级。建立政、产、学、研、用各要素深度参与、区域协同合作的教育装备发展新格局,对接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以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现代化发展引领教育装备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孤儿怨

专家论道!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在烟台举办

9月27日下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下,由山东省教育厅联合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共同发起主办的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在烟台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装备改变教育,创新引领未来。本次论坛是全国首个聚焦“教育与装备”融合创新发展的专业论坛,以“普及、融合、变革、创新”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助力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与实践、教育“新基建”推进与落地、技术装备重构教育生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助推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期还将举办“高校后勤新业态发展论坛”“中小学实践教育创新论坛”“幼儿园建设与发展论坛”等3场分论坛。群策群力,推动装备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当前,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成就尤为显著,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在论坛上,演讲嘉宾重点探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展现了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山东实践。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宪志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应用趋势》的主题演讲,从教育与装备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时代契机、基本要求和基本路径着手,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价值及应用模式,并展望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广阔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教育与装备创新发展要走普及、融合、变革、创新之路,赵主任表示,“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山东省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以远程连线的方式,作了题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融合发展》的主题发言,和大家分享了山东省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方面的探索和经验。“AI赋能,教育先行。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面对未来,邓厅长表示一是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示范,二是要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智能教育体系,三是要构建人工智能与教育开放融合大格局。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也做了题为《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动能》的演讲,为与会嘉宾分享了教育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启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新基建”进入快车道,也加速了教育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后疫情时代,教育同样需要“新基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柯清超教授作了报告,题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教学新形态》,为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思路和建议。随后,商汤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赵峰、华为中国区政企教育业务部总裁曾伟经、腾讯教育基础教育行业总经理徐勇群、立达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许建兴也分别以《未来已来-谱写人工智能教育新篇章》、《新型教育装备赋能智能教育新生态》、《数据驱动下的教育新基建》、《近视防控与健康照明》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人工智能、教育新基建的理解与期待。同心协力,引领教育装备重构教育生态教育装备的关键,归根到底,不是技术,而是教育。教育装备的创新研究不只是体现在技术先进,更体现在教学应用之中。大到教室布局的变化打造个性化学习空间,小到教室内灯光、课桌椅的调整,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教育装备在日常教学的每个细节中改变着教育的生态。那么“教育装备对教育生态有何影响?”“教育技术如何对教育起到引领重构的作用?”在圆桌对话环节,针对“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创新发展”、“通往未来教育的技术装备路径”两大议题,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信息中心处长张又伟、物联网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王洪君、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林、烟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曲仁臣、腾讯教育基础教育行业总经理徐勇群、阿里巴巴钉钉教育行业总监翳剑等与会嘉宾进行了热烈讨论。“技术装备+教育”的跨界融合为重组教育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它既可以实现传统教育所关注的大规模覆盖,又可以实现优质教育关注的个性化、公平和质量这一永恒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体,从而实现教育服务供给的内容、方式、形态、结构、决策与监管等方面的变革。世界正加速进入智能时代,技术装备正在与教育深度融合,并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创新,未来也将引领教育的系统性变革。通过论坛的举办,一是要实现探索新路径。论坛聚焦当前教育装备领域热点问题,汇集行业专家优质资源,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分享教育创新成果,探索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新路径;二是要努力打造“山东样板”。通过论坛,积极搭建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学校、产业相互交流合作平台,组建教育装备领域高端智库,突出教育装备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努力打造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山东样板”。三是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论坛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等各要素深度参与、区域协同合作的教育装备发展新格局,加快高端教育装备产业发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以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现代化发展引领装备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红海盗

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在烟台举办

>begin--> 9月27日下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下,由山东省教育厅联合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共同发起主办的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于在烟台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装备改变教育,创新引领未来。本次论坛是全国首个聚焦“教育与装备”融合创新发展的专业论坛,以“普及、融合、变革、创新”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助力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与实践、教育“新基建”推进与落地、技术装备重构教育生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助推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期还将举办“高校后勤新业态发展论坛”“中小学实践教育创新论坛”“幼儿园建设与发展论坛”等3场分论坛。群策群力,推动装备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当前,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成就尤为显著,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在论坛上,演讲嘉宾重点探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展现了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山东实践。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宪志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应用趋势》的主题演讲,从教育与装备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时代契机、基本要求和基本路径着手,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价值及应用模式,并展望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广阔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教育与装备创新发展要走普及、融合、变革、创新之路,赵主任表示,“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山东省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以远程连线的方式,作了题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融合发展》的主题发言,和大家分享了山东省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方面的探索和经验。“AI赋能,教育先行。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面对未来,邓厅长表示一是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示范,二是要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智能教育体系,三是要构建人工智能与教育开放融合大格局。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也做了题为《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动能》的演讲,为与会嘉宾分享了教育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启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新基建”进入快车道,也加速了教育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后疫情时代,教育同样需要“新基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柯清超教授作了报告,题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教学新形态》,为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随后,商汤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赵峰、华为中国区政企教育业务部总裁曾伟经、腾讯教育基础教育行业总经理徐勇群、立达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许建兴也分别以《未来已来-谱写人工智能教育新篇章》、《新型教育装备赋能智能教育新生态》、《数据驱动下的教育新基建》、《近视防控与健康照明》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人工智能、教育新基建的理解与期待。同心协力,引领教育装备重构教育生态教育装备的关键,归根到底,不是技术,而是教育。教育装备的创新研究不只是体现在技术先进,更体现在教学应用之中。大到教室布局的变化打造个性化学习空间,小到教室内灯光、课桌椅的调整,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教育装备在日常教学的每个细节中改变着教育的生态。那么“教育装备对教育生态有何影响?”“教育技术如何对教育起到引领重构的作用?”在圆桌对话环节,针对“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创新发展”、“通往未来教育的技术装备路径”两大议题,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信息中心处长张又伟、物联网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王洪君、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林、烟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曲仁臣、腾讯教育基础教育行业总经理徐勇群、阿里巴巴钉钉教育行业总监翳剑等与会嘉宾进行了热烈讨论。“技术装备+教育”的跨界融合为重组教育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它既可以实现传统教育所关注的大规模覆盖,又可以实现优质教育关注的个性化、公平和质量这一永恒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体,从而实现教育服务供给的内容、方式、形态、结构、决策与监管等方面的变革。世界正加速进入智能时代,技术装备正在与教育深度融合,并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创新,未来也将引领教育的系统性变革。通过论坛的举办,一是要实现探索新路径。论坛聚焦当前教育装备领域热点问题,汇集行业专家优质资源,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分享教育创新成果,探索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新路径;二是要努力打造“山东样板”。通过论坛,积极搭建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学校、产业相互交流合作平台,组建教育装备领域高端智库,突出教育装备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努力打造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山东样板”。三是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论坛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等各要素深度参与、区域协同合作的教育装备发展新格局,加快高端教育装备产业发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以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现代化发展引领装备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来源:山东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复往邀之

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在山东烟台召开

中宏网山东9月28日电 9月27日下午,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在山东烟台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论坛聚焦“教育与装备”融合创新发展,旨在进一步推动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据悉,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与实践、教育“新基建”推进与落地、技术装备重构教育生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助推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期还将举办“高校后勤新业态发展论坛”“中小学实践教育创新论坛”“幼儿园建设与发展论坛”等3场分论坛。当前,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成就尤为显著,推动了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与会嘉宾重点探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展现了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山东实践。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宪志说,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教育与装备创新发展要走普及、融合、变革、创新之路。“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AI赋能,教育先行。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说,山东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示范,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智能教育体系和人工智能与教育开放融合大格局。记者了解到,“技术装备+教育”的跨界融合为重组教育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它既可以实现传统教育所关注的大规模覆盖,又可以实现优质教育关注的个性化、公平和质量这一永恒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体,从而实现教育服务供给的内容、方式、形态、结构、决策与监管等方面的变革。与会人士提出,世界正加速进入智能时代,技术装备正在与教育深度融合,并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创新,未来也将引领教育的系统性变革。此次论坛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等各要素深度参与、区域协同合作的教育装备发展新格局,加快高端教育装备产业发展,以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现代化发展引领装备企业转型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

更化

推进人工智能教育 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在烟台召开

人民网烟台9月28日电(宋翠)9月27日下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下,由山东省教育厅联合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共同发起主办的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于在烟台召开。装备改变教育,创新引领未来。本次论坛是全国首个聚焦“教育与装备”融合创新发展的专业论坛,以“普及、融合、变革、创新”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助力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与实践、教育“新基建”推进与落地、技术装备重构教育生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助推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期还将举办“高校后勤新业态发展论坛”“中小学实践教育创新论坛”“幼儿园建设与发展论坛”等3场分论坛。在论坛上,演讲嘉宾重点探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展现了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山东实践。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宪志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应用趋势》的主题演讲,从教育与装备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时代契机、基本要求和基本路径着手,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价值及应用模式,并展望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广阔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教育与装备创新发展要走普及、融合、变革、创新之路,赵主任表示,“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山东省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以远程连线的方式,作了题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融合发展》的主题发言,和大家分享了山东省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方面的探索和经验。“AI赋能,教育先行。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面对未来,邓厅长表示一是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示范,二是要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智能教育体系,三是要构建人工智能与教育开放融合大格局。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也做了题为《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动能》的演讲,为与会嘉宾分享了教育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启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新基建”进入快车道,也加速了教育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后疫情时代,教育同样需要“新基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柯清超教授作了报告,题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教学新形态》,为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思路和建议。世界正加速进入智能时代,技术装备正在与教育深度融合,并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创新,未来也将引领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论坛的举办,一是要实现探索新路径。论坛聚焦当前教育装备领域热点问题,汇集行业专家优质资源,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分享教育创新成果,探索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新路径;二是要努力打造“山东样板”。通过论坛,积极搭建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学校、产业相互交流合作平台,组建教育装备领域高端智库,突出教育装备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努力打造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山东样板”。三是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论坛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等各要素深度参与、区域协同合作的教育装备发展新格局,加快高端教育装备产业发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以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现代化发展引领装备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

夢中劍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首期书香校园研修在粤开班

11月28日,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书香校园建设与中小学校长、教师阅读素养项目”首期研修培训在北师大珠海校区开班,来自全国教育装备战线的负责同志、中小学校长、图书馆馆长、学科教师等30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据悉,此次培训是教育部装备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计划战略合作”首个落地子项目,旨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阅读素养、人文素养,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及育人功能,是切实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应用升级与书香校园建设的一次重要举措。培训时间为11月28日至12月2日,分为“教育装备部门负责同志及校长研修班”与“中小学图书馆长研修班”两个班次。28日上午,研修班举行开班仪式,郑国民副校长致辞并指出希望借此次机会,推进人文素养、科技素养、教育装备战线有机融合。通过教育装备战线同志、校长、馆长、老师们积极交流工作中宝贵的实践经验,共同探索一条中国的书香校园建设之路,夯实书香社会建设的基础。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宪志指出要提高阅读教育工作的政治站位,要深刻认识到中小学图书馆是阅读育人、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支持系统,是书香校园建设的有力抓手。针对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教育部装备中心联合北师大共同开展此次研修,将双方的“软硬件”优势深度融合,通过“领读者”培训建立新时代的阅读新理念,联动校长、图书馆长、馆员、学科教师等多元力量,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中小学图书馆应用升级和书香校园建设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以阅促教、以阅促学、家校协作”的“大阅读圈”,助力实现全民阅读、书香社会。赵主任还对大家的参与和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并预祝此次培训圆满成功。广东省教育装备中心主任林锡江简要介绍了广东省教育装备中心在奋力推进“教育装备提升工程”中的相关工作,并重点介绍了广东教育装备工作中重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系列举措。开班式结束后,进行了研修班的专题讲座。第一天课程是教育装备部门负责同志、校长与馆长“同上一堂课”,共同研修研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副校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组长郑国民教授指出中小学图书馆应通过多种媒介技术装备手段,发挥兴趣激发、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作用。绝不是仅凭语文教材上几十篇课文教出来阅读能力,而是需要大量、长期的阅读积累。教育部装备中心中小学图书馆与文科教育装备处张瑜处长提出中小学生阅读素养培育的关键是要处理好“硬件”与“软件”、“数量”与“质量”、“配备”与“使用”、“普遍性”与“个性化”这“四对关系”。要确保“读好书”的图书质量安全保障、促进“书读好”的智慧化阅读资源系统构建、引导“好读书”的阅读兴趣培养、引领“善读书”阅读素养提升,以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助力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教育事业发展。28日下午,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服务中心主任魏光祥介绍了山东省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工作情况、主要措施和成果成效。同时分享了山东省在中小学图书馆课题研究、配备应用、阅读活动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未来通过“数智引领”真正实现“人人相联、书书相联、人书相联”,合力助推智慧校园书香校园建设。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管理指导中心主任刘汉涛从政策设计、图书适宜性清理、图书馆(室)建设、图书数据分析、阅读活动等方面分享了四川省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未来将针对发现的问题精准施策,在编制推荐书目、提高生均藏书、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馆藏结构、建立保障机制等领域持续发力,以先进技术装备促进中小学图书馆资源配置、效益发挥,深化书香校园建设。11月29日,根据培训对象的工作需要,“教育装备部门负责同志及校长研修班”与“中小学图书馆长研修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分班学习。在“教育装备部门负责同志及校长研修班”上,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周建华讲解了课程改革的趋势、核心素养的解读、课程建设的途径、课程实施的策略等丰富内容。江苏省泰州中学原校长蒋建华分享了他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与思考。据悉,在之后的“中小学图书馆长研修班”上,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以《阅读,与经典同行》为题分享了经典阅读、经典选择、经典阅览室与家庭藏书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王琼以《图书馆功能定位及业务拓展》为题解读了2018新修订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指出图书馆建设要成为信息资源中心、教学研究中心、信息技术中心、校园文化中心、素养教育中心、阅读指导中心。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赵宁宁以《国际视野下的数字化阅读素养培养》为题讲解了数字化阅读的意义和概述、国际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测评和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提升路径。北京景山学校图书馆馆长完强以景山学校南校区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图书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中小学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含义、作用、原则等丰富内容。阅读评价领域青年专家李根柱博士分享了他在中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及书香校园建设实践相关的研究与思考。南京赫贤学校小学部校长、当代教育家研究院副院长王云结合个人的语文教学经历、运用生动案例讲解了中小学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西高校出版社编审万明华以中国先贤核心学养的启迪切入新时代教师的读书、写作与成才这一议题。12月1日下午的馆长论坛特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小学图书馆馆长曾金花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馆长林运卓结合本校实际,分享了校园阅读空间、阅读与课程的支撑、融合、拓展作用、图书馆空间设计与建设层面的创新理念和有效做法。12月2日,为期一周的培训研修在中小学图书馆长主题沙龙研讨和小组汇报中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培训研修,更是一次共商共建共享的交流机会,是书香校园常态化合作研究与交流的重要起步。全国教育装备部门同志、中小学校长、图书馆长馆员、学科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中小学生阅读素养这一面向未来的教育时代课题。旨在把先进优秀的阅读教育理论、阅读育人方法传递给全国中小学校长、老师、图书馆员等,通过研究真正推动孩子和老师们“去读书、爱读书”。接下来,教育部装备中心与北师大将进一步深化此项合作培训,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内容,通过提升人的专业素养推进中小学图书馆的规划、管理、应用水平,共同助力中小学校园飘荡书香,协同促进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教育研究工作在更高、更深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发展。

不治天下

科研引领:新时代教育装备创新发展必由之路

让教育更美好 视觉中国 供图教育装备是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科技手段,为学校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而创设的由工具、装置、仪器、设备、设施及配套资源有机组成的育人系统,有必要兼顾整体性、功能性和动态性,从“全系统、全周期、全寿命”角度深化研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教育装备的关键支撑。科研是教育装备工作的重要组成,具有关键的支撑、驱动和指导作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装备创新发展,迫切需要深化教育装备科研工作,摒弃无规划发展、拍脑袋决策、跟风式配备、低价值应用等错误观念,更好地探索规律、优化投入、破解难题、激发效益、引领创新。把握教育装备科研基本原则我们要按照国家教育现代化和教育科研总体部署,探索构建更加健全的中国特色教育装备科研体系。坚持正确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对教育装备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实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和专业技术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求真务实。立足中国立体化、多样化的国情、教情,关注教育装备多维度、多要素和多层面研究,以教育装备支撑服务各级各类教育高阶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突出教育装备科研的实践性,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把有限的经费投入用在刀刃上,引领教育装备改革发展。坚持一线规则。切实服务基层一线教育教学改革,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健康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深化教育装备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基于事实和证据的研究,加强教育装备育人功能和适宜性评价研究,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科学的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接受科学的检验。坚持融合创新。推动教育装备科研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创新,打通“政产学研用”,调动各方科研创新主体积极性,推动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创新,夯实教育装备研究元理论、基础理论和系统理论,推进教育装备研究范式、模式和方法创新,不断丰富教育装备科学研究的理论、学术和话语体系。丰富教育装备科研理论视角教育装备是包含规划建设、研发配备、管理应用和绩效评价等在内的相关政策、理论与实践。教育装备治理在政策研究层面,亟待进一步统筹好治理规律、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深化科研,促进完善政策体系、健全防控机制、强化队伍建设,破解配不齐、质不好、用不足和效不佳等问题,发挥装备投入绩效。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科研创新体系,引导教育装备由传统生产走向现代制造。教育装备需要课程化,研究以教育装备为支撑对教学过程的重塑再造。国家课程规定的实验教学,是典型的课程装备化与装备课程化相融合的重要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模式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有机融合,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装备是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科技手段,为学校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而创设的由工具、装置、仪器、设备、设施及配套资源有机组成的育人系统,有必要兼顾整体性、功能性和动态性,从“全系统、全周期、全寿命”角度深化研究。有学者借用生态学观点来分析教育装备的功能,认为教育装备应帮助培植和维护一种新型学习生态圈,学生认知是在人与环境构成的整合系统中完成的。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装备成为教育信息化新引擎,引起教育部门、行业企业普遍关注和热衷,各类新技术应用在学校层出不穷。科技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当甚至会给师生身心健康带来威胁,因此亟待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装备进入学校的教育教学适宜性以及潜在的法律风险、健康隐患和伦理道德等因素。提高服务决策能力为决策提供优质咨询技术服务,是教育装备科研工作的重要价值体现。教育肩负着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崇高使命,教育装备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支撑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亟待强化以科研驱动、引领发展的能力。教育装备涉及教育内外多领域、多行业、多层面专业技术,亟待瞄准国家重大教育战略和区域教育装备发展战略,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大趋势,把握教育装备“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和“重内涵、提品质、特色化”新要求,加快教育装备智库建设,提高智库支持能力和服务水平。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装备发展观和质量观,形成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投入效益为目标的科研导向,立足于编制规划、开展实验、指导实践、监测评估,研究制定质量标准、质量保障、质量管理、质量评价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并注重监测评估、成效追踪与问题预警。推动决策咨询服务科研方法不断创新,增强研究成果科学性和可视化,发挥教育装备信息统计、大数据分析、决策模拟等在政策研制中的作用。强化预研预判,加强基础性、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提高教育装备领域决策科学化水平,增强服务教育发展的能力。创新科研工作机制构建起立体化、广覆盖、重协同和优势互补的教育装备科研工作机制,是当务之急。战略课题引领。通过全国性教育装备研究专项课题,带动引领教育装备领域重大选题科学研究。开展国家、区域、学校教育装备发展规划和推进策略研究,定期发布研究报告。深化教育装备课程化以及与教育教学过程有机融合的方法研究,形成教育装备育人功能评价体系等实证性研究成果。加强协同攻关。依托政府、高校、企业建设国家级教育装备教学研究中心,建设教育装备产业基地,整合创新链、产业链、知识链、资金链,产出一批国家级教育装备育人的教学成果。搭建信息平台。建议由国家主导,搭建全国教育装备信息数据平台,深化各级数据挖掘应用;搭建国外教育装备信息综合平台,充分发挥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职能作用,密切跟踪国外教育装备动态;加强中外教育装备科研交流和国际比较研究,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聚焦教学一线。建议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装备部门深化与科研院所、师范院校、教师培训机构、考试评价机构、电化教育机构、基层学校等的协作,推动形成以教育装备部门为主体、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新格局,深入学校、课堂、师生,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研究。推动解决重点问题围绕中央关心、社会关注和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装备选题,亟待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探索教学融合等方面,找到对策建议,遴选解决方案。聚焦热点研究。关注教育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充分运用认知科学、脑科学等最新成果和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条件下学科教学装备创新发展的思路举措和教学模式。遵循劳动教育的政治属性、教育属性和实践属性,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实施途径,深化劳动教育和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教育装备研究。聚焦痛点研究。研究破解实验教学涉及的危险品采购、保存困难和危废品排放处理等问题。对于有危险性、破坏性和对环境有危害的实验,探索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装备手段呈现。研究构建中小学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研究分析基础上,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分类阅读图书。聚焦难点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存在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学管理难度激增、教学评价体系复杂等现实矛盾,亟待从选科指导、走班教学、精准教研、师生评价等方面优化解决方案。通过教育装备“云教学”模式,破解优秀师资总量不足、结构性缺员问题,因地制宜,研究区域、学校(含教学点)现实教学需求和发展阶段目标,制定科学解决方案。聚焦堵点研究。教育装备产品迅速发展,亟待优先组织研制通用共性技术标准,特别是涉及安全、健康要求的标准,提高教育装备质量标准覆盖率。针对“教育装备走在教师前面”的情况,亟待加强教师培训相关重点内容,形成包括教师学科教学装备和信息技术装备应用能力标准体系等,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应用装备增强教学实效的能力。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装备关键支撑作用,深化教育装备科研工作,探索符合教育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装备“建配管用”新模式,找到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新路径,为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和专业技术服务。(作者单位: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信息中心)来源:中国教育报

堕汝形骸

国家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来我县调研指导工作

5月8日,国家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平一行6人来我县调研教育装备情况。陕西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赵梦、商洛市教育局局长胡栋梁、山阳县副县长冯有铭等领导陪同。调研组一行工作扎实严谨,调研涵盖农村、县镇的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各学科。分别实地深入山阳中学、城区三中、城区二小、高坝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仪器室、音乐舞蹈室、地理教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体育器材室、计算机室、多媒体室、校园电视台、学生教室等部室。每到一处,调研组认真查看学校教育装备情况,对学校装备配备质量保障体系、现有装备质量状况和管理应用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和指导。最后,在城区三中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商洛市教育局副局长龚胜利就商洛市中小学校教育装备情况进行了汇报,山阳县副县长冯有铭对山阳县教育工作及教育装备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被调研的四所学校的校长分别就学校部室配备和师资情况提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一行对我县教育装备条件和管理应用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最后李平表示,教育部将要进一步做好教育装备质量提升计划,健全中小学校教育装备质量保障体系,使中小学教育装备向配备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应用常态化的目标迈进。

老聃新沐

中国教育装备研究院施建国:线上线下相结合将成教学常态

编者按:疫情期间,以钉钉为代表的数字化协同平台上升势头迅猛。当前,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新基建,中国数字化进程必将全面加速。全面深入的数字化将给中国企业带来哪些变化?人民网近日专访了中国教育装备研究院副院长施建国。访谈嘉宾:中国教育装备研究院副院长 施建国Q:疫情之后的中国,数字化和教育的融合进程处于什么阶段?数字化对教学的赋能是否会常态化?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划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和创新”四个阶段。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教育系统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因地制宜,组织各地各校师生开展大规模的居家在线学习。作为特殊时期的应急预案,虽然不代表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常态,但这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充分体现了近十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也为中国教育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促进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奠定了新的基础。技术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始终伴随教育的发展。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作用。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特点,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中就强调:要把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我认为,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逐渐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将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这一方面体现了新时代技术和教育关系内涵的深化,我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技术作为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技术作为工具创新教学形式和方式、技术作为思维改变教育形态。同时,也意味着技术将全方面实现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和创新,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即应用技术改变教学活动空间、应用技术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应用技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应丰富教育的供给方式、应用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应用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精准化。Q:钉钉作为数字化平台是否能够成为教育领域的数字新基建?A:新冠疫情暴发以后,阿里巴巴钉钉团队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充分发挥阿里巴巴的技术和服务优势,配合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做了大量在线管理与教学服务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也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一,钉钉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钉钉平台的基础能力进行管理升级,在此基础上汇聚生态企业的优质资源与服务,打造“开放、跨界、众筹”体验极致的生态体系。这一方案更加符合教育信息化2.0的方向,贯彻“融合创新”的核心要义。第二,钉钉源于阿里巴巴集团,在计算力、云存储、移动互联等核心技术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基于这些核心技术,钉钉着力在容量、性能、安全和稳定四个维度构建通讯能力。在疫情期间,集团紧急为钉钉扩容了10万台服务器,针对在线直播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和专项保障。第三,钉钉全面构建安全能力提供保障,为各地各校提供绿色、安全、开放、有序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钉钉能够打造数字化“新基建”,服务全国教育信息化。Q:数字化教育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变革?是如何推动教育普惠的?A: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路径。教育信息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引领教育的变革:一是教育理念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是因为教育既受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工业时代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把已有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进入信息时代,要求教育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帮助学习者激发学习动机,促进个性化发展。二是教育供给方式的变革。开放众筹和多元汇聚将成为教育供给的基本思路,教育从单一的教育系统供给走向开放化的社会供给。师生不仅成为知识的消费者,而且通过在线直播、线上分享、同济互助等,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开放和共享。如温州市实验中学、温岭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学校在拓展性课程的实施中,引入了社会专业人士、镇长担任教师,这就是一种教育供给的一种新机制。慕课等大量在线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成为师生教与学的重要内容。三是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创新。信息时代的教育要以互联网、数据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教学的组织方式、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和管理方式,进而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具体来说,将全面建成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情境化、多样化为特征的智慧教育环境;基本形成面向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教育的教育供给和服务方式;教与学方式普遍优化,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成为常态,从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以线下讲授为主转为线下线上相结合,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建构为主。学生的学习更加强调体验性、群体性、技术支持和个性化学习,强调在面向真实情境的学习和跨学科的学习。四是教师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触发教师角色的快速转型,让大批教师从繁重和重复性脑力劳动或者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基于技术的教育教育能力,通过应用技术让学生享受最适合的教学。信息素养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师不仅仅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学会应用技术创新教学。技术不会取代教师,但是使用技术的教师,却可以取代不用技术的教师。五是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进入智能时代,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基于数据规范和共享的数据应用将创新教育管理的方式,逐步从传统的政府单向管理走向多主体协同共治,由垂直管理走向扁平化管理,从经验型管理走向数据型管理,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有效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数据驱动的精准治理将通过基础数据实时共享、师生精准画像等为破解当前教育管理中的招生、评价、个性化教育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提供新的路径,增强人民群众对更多更好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源:人民网-IT频道

屌丝侠

关于举办2020山东省教育装备博览会暨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0山东省教育装备博览会暨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的通知鲁教会函〔2020〕8号各市教育(教体)局,各高等学校:为搭建全省教育装备学习交流平台,加强教育装备管理,提升我省教育装备治理效能,经省政府办公厅批复同意,我厅与烟台市政府将于2020年9月27日至29日共同举办2020山东省教育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暨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举办单位主办单位:山东省教育厅、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服务中心、烟台市教育局。协办单位:山东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山东省学校后勤协会、山东教育卫视传媒中心。执行单位:山东一展兴会展有限公司。成立2020山东省教育装备博览会组委会(名单详见附件1),负责博览会相关筹备、组织工作。二、时间地点现场展览:2020年9月27日至29日,27日上午开幕;线上展览:2020年9月27日至2022年8月30日;地 点: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三、主要内容2020山东省教育装备博览会以展示、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将全面展示教育装备研究发展和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为参展企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合作共赢的良好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展会,创新展会展示形式,打造全年线上展会;全面提升我省教育装备治理效能,为我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主要内容包括:(一)现代教育装备与学校后勤设施最新产品、技术、成果展示。(二)举行2020山东省教育装备博览会线上展示。(三)举办2020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主论坛:教育与装备创新论坛。分论坛:1.高校后勤新业态发展论坛;2.中小学实践教育创新论坛;3.幼儿园建设与发展论坛。(四)举行中小学实验教学优质课观摩活动。(五)举行中小学教育装备应用创新案例展示活动。(六)举办山东省第五届校服设计大赛暨2020寻找“我最喜爱的校服”活动(以下简称“校服大赛”)。1.活动意义。本届校服大赛旨在正确引导社会各界对校服文化的认识,提高我省校服设计水平和校服品质,提升校服穿着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校服育人功能,切实推进以校服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创建活动。2.活动程序。本届校服大赛共分初赛、决赛两个环节,决赛将于2020年9月24日至25日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获奖成衣作品将在2020山东省教育装备博览会期间进行展示。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所辖区域内校服企业和学校的参赛报名工作。各高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组织相关专业师生报名参赛。积极鼓励中小学师生报名参加校服大赛。校服大赛实施方案由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服务中心负责制定。3.奖项设置。本届校服大赛获奖作品按类别设立,小学组和中学组的每个类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初评每个类别各入围12名;“我最喜爱的校服”奖,每个类别8名。同时设优秀作品奖、优秀团队设计奖和优秀组织奖。获奖者将予以颁发荣誉证书。四、参加人员(一)组织形式。各市以市为单位组团参加博览会,市教育局分管局长任团长,教育装备管理部门负责人为联络员;各高等学校以校为单位组团参加博览会,分管校领导任团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联络员。(二)参加人员。各级教育装备和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中小学(含中职、特殊教育学校、综合实践基地)校长、分管教育装备及学校后勤负责人、学科骨干教师、图书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及管理人员;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及服务人员等。(三)邀请领导嘉宾。邀请教育部相关部门领导、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和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相关领导及各省(市)教育装备负责同志参加博览会。五、其他事项(一)参加人员交通、食宿费用自理。(二)请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于2020年9月7日前将联络员信息以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报送zbblh2020@163.com。(三)博览会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张建亮,0531—86969938、18653147116;牟晓海,0531—67864233、13506417707;附件:山东省教育厅2020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