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培训行业趋势研究报告公谁欲与

教育培训行业趋势研究报告

教育培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由中哲咨询研究员陈玉君提供。陈玉君从事研究经验:民宿市场运营模式教育培训行业研究新零售行业研究擅长领域:立项可研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报告由中哲咨询研究院提供,该报告包括教育培训行业前言、概述、洞察、趋势、案例5个部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教育行业研究的趋势部分。报告包括ppt版本和纯文字版本,需要ppt原版可以留言。1、教育培训行业前言、概述部分2、教育培训行业洞察部APPT 版本BWORD 版本教育培训市场·大趋势一、各层次的复杂性在整体大环境变得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教育行业自然也是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民办教育促进法增加了管理和监督上的成本,政策上变得复杂;资本的纷纷涌入使教育行业有了更多的参与者,各类上市公司、地产集团、大基金使得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而技术的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业务模式,O2O、直播、双师、自适应,各种新的业态层出不穷,这是商业模式上的复杂。1、跨界竞争已经来临千亿级、高增长、低集中度的国内教育培训市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国际教育公司、国内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公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于是,教育培训行业出现了不同的跨界竞争形式。具体见下:2、协同合作愈加重要在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进入教育领域的同时,一些中小型机构需要抱团取暖,整合各自的优势,协同起来发展。现在有很多协同的商业模式,比如教育综合体。一些地产商把场地开放出来,很多中小型机构入驻之后,形成合力,通过不同品牌的整合汇聚线下流量,这是很常见的协同方式。二、不对称下两极分化严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在美股上市的新东方和好未来,基本上一骑绝尘,市值纷纷超过百亿美元,其他机构与这两家机构的距离越来越远。还有就是其他上市的教育集团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快速收购扩张,行业处于加速整合的态势。但这种加速的不对称性并不意味着目前落后的机构没有机会去超越前者。一些新的经济形态,通过模式创新或技术创新也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1、整合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涉足教育,这些企业有资本的优势、产业的优势,通过并购基金或者自身定增的力量,整合行业的资源。从2015、2016年开始,整个行业存在大量的收购、并购的案例。另外,跑在前面的一些教育集团。通过自身发展,进行独立IPO,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2、颠覆后起之秀还是有超越的机会,但是一定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这里有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是朴新教育。创办人沙云龙是原来新东方的高管,在很短时间里,整合了30多家机构,现在市值已超过一百亿人民币,未来上市后市值可能会是三四百亿的规模,但是它也面临着投后管理的挑战。三、市场不确定性世界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了,黑天鹅事件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大。教育产业同样在这样的不确定性背景下不断衍进,星空琴行倒闭、携程幼教事件、红黄蓝事件都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发生的黑天鹅事件,但同时又非常深刻地反映了行业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对整个教育行业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整个教育产业需要深刻思考的是如何不断升级,从技术和服务方面不断提升品质,同时也要回归理性、回归教育本质。1、回归(1)价值的回归从投资逻辑上来讲,教育机构现在越来越回归理性了。和前两年相对比,2017年中后期投资数量相对来说略有上升,但早期投资是呈下降的趋势,也是证明资本的理性和谨慎的态度。(2)教育本质的回归关注本质:教育无小事。开放和连接,单打独斗不再有效。唯快不破,预测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快速反应能力,所以企业要不断地进行迭代,这个迭代包括产品的迭代,模式的迭代,以及应用资本的迭代,这些迭代都需要快。只有跑得快,才能走到前面。2、产业升级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产业在不断地升级。首先从技术来看升级。目前为止,中国教育产业经历了三个IT阶段的技术升级。除了技术的升级外,还有品质的升级、内容的升级,这是更为重要的行业升级。因为现在大的背景就是消费升级,家庭收入提升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提高了。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品质追求,所以很多细分品类都有面临升级。教育培训市场·微趋势一、回归本质,专注内容、质量内容+师资+技术是培训教育行业未来竞争的着力点教育培训行业经过一轮廝杀,已洗刷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货的企 业开始注重内容与课程研发。未来教育培训行业的趋势将回归教 育本质,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注重师资水平和技术升级,制造 良好的口碑才是确保盈利的核心。1、内容在线下的教学场景中,教育内容通常是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评测体系。在线上,以课件和课后的练习评测则成为 了内容的核心。2、师资标准化课程的推广虽然有助于弱化师资的影响,但是名师效应依旧十分显著。现阶段厂商均着力打造自己的师资团队, 无论是培养还是招募。3、技术大数据和AI技术将是行业趋势,教育培训 行业的目的是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给出更科学的学习体验 。强大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是实现上述的基础支持。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于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推动教育培训行业迎来智能化浪潮教:LMS学习管理系统、人工智能助教、儿童教育机器人、企业型科教机器人 。学:分级阅读系统、LMS学习管理系统、开放数据、企业型科教机器人。评:自适应题库系统、分级阅读系统、自适应课程系统、人工智能助教、人工智能客服。测:自适应题库系统、开放数据、企业型科教机器人 。练:自适应题库系统、开放数据、LMS学习管理系统。三、教育转型风口成为资本新风向标资本看好AI教育领域企业,未来热度将会维持,当前大部分处于早期阶段。四、未来几年将是线下教育的黄金期线下教育秉承教育精髓,市场空间较大,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二级市场主体:二级市场上市的教育企业主要是线下连锁培训机构。上市情况:在过去10年有25家线下连锁培训机构上市,而仅2018年上半年就有15家上市挂牌。未来预测:预计未来有更多线下连锁培训机构走向资产证券化,未来10年线下教育市场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教育培训下沉市场调研报告:超七成机构想拥有在线能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教育培训下沉市场调研报告:超七成机构想拥有在线能力作者:王峰近日,K12教育供给平台爱学习教育发布《下沉市场K12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与一二线城市头部教培机构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不同,下沉教培市场的生态中,头部机构占比小但扩张迅猛,腰部机构占有相当份额但竞争压力剧增,此外还存在着大量亟待转型的小型课后托管机构、素质教育机构。根据报告,通过对覆盖全国576个县市的教培机构的问卷调查显示,经过一年多时间,教育OMO成为行业共识。报告显示,95.6%的机构认同“未来的教育模式一定是OMO(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一观点,77.14%的线下教培机构想拥有推出在线课的能力。机构转型倾向与综合性平台合作2020年初,疫情突袭,众多教培机构都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停课时间。今年1月,北方疫情引发小风波,部分地区校外培训机构再次停课。2月底、3月初各地教培机构开始有序复课。与此同时,机构转在线的方式从疫情初期的借助直播平台逐渐过渡到与第三方教学解决方案平台合作为主。2020年疫情暴发后,直播工具类软件,如钉钉等成为教培机构转线上的主要方式。但在2021年,86.57%的机构选择与能够提供全套在线教学解决方案的平台进行合作。家长对机构在疫情期间上在线课的接受度较去年也有明显提升。报告显示,2021年家长选择“线上课为主,线下课为辅”和“只想上线上课”的比例为68%,超过去年的17%。但是,相比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3-6线城市)在线渗透率可提高空间仍然巨大。校外托管:利用双师模式拓展学科辅导报告指出,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其中50%以上有课后托管的需求。但总体看来,80%的校外托管机构仍处在提供低附加值服务为主的小饭桌或托辅阶段。现阶段,学后托管的服务对象主要以城市1-4年级的小学生为主。这部分客户群体向下延伸是幼教机构的服务人群,向上延伸是K12学科培训机构的目标客户,具有客观的引流功能。随着家长对系统化和精细化服务的需求日渐提升,低端“小饭桌”模式和单一的“托管基础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家长需求。加之受疫情影响,倒逼校外托管机构探索转型升级,走上一条不仅能照顾孩子生活,也能提供课业培养的高附加值服务之路。调研数据显示,托管机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不知如何教研(44%)、不知怎样教学(78%)、没有合适的老师(89%)、其他(32%)。由于学科辅导对教师专业性要求较高,托管类机构本就缺少优质师资,选择线上线下结合的“双师课堂”模式,成为了很多托管机构的必然选择。报告指出,采用双师教学模式后,线上名师主讲提供稳定、优质的内容输出,线下托管老师作为助教,提供课业辅导和感情连接。不仅能让孩子每个月在托管机构停留时长近百小时,更能提升单位经济效益,延长生源的消费周期。疫情重击素质教育机构,学科化趋势渐显报告指出,疫情期间,素质教育机构承担着更重的压力:素质教育机构往往场地更大,房租成本更高;课消方面,艺术类培训转型线上阻力较大,几乎无法线上消课。调查数据显示,仅有不到7%的素质教育机构管理者认为,疫情期间转型线上是成功的。在问到下一步计划时,超过50%的素质教育机构管理者考虑引入学科类课程,未雨绸缪。受机构本身专业能力、师资水平限制,在计划引入学科项目的素质教育机构中,16.5%的机构计划重新招聘老师,74.75%的机构选择通过双师模式补足学科短板。报告认为,对素质教育机构来说,双师模式可以输出系统、成熟的学科体系,快速补齐欠缺的学科能力。K12机构防疫常态化,OMO模式作“两手准备”报告指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少线下教培机构除了正常开展线下课,也会提前做好疫情来袭转线上课的准备。调研数据显示,3-6线城市中,约有72%的机构校长在今年疫情前,就已做好随时转线上的准备。报告认为,区域教培市场中,双师模式或将迎来一轮集中爆发期。但由于双师模式日臻成熟,职能分工更加明确,起到沟通各方、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本地化、个性化的教学服务的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的重要性就更为凸显,但因新兴职业培养的滞后性,巨大的供需缺口亟待填平。可以预见的是,对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的人才培养,将随着双师模式这一轮的爆发,成为行业热点。报告指出,近年来,教培行业各类规范化政策的出台,如对资质、场地、师资等硬性要求,让小机构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加之受疫情影响,许多中型机构也遭重创,学员和口碑加速向龙头机构聚拢,区域市场市场集中趋势明显。目前,区域市场的头部玩家很多已启动了OMO计划,开始建立网销中心,搭建专门的线上教务组、线上教师培训组、直播服务组、辅导服务组等,本地化网校、同城在线小班等线上线下新业态蓬勃发展。报告认为,在现有的全国性教培品牌与本地龙头品牌多强角力的情况下,中型机构仍有可能借助OMO模式胜出。

故辞

2018教育培训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一、行业整体情况二、 学前教育市场三、K12教育市场四、职业教育市场五、未来发展趋势内容节选一、行业整体情况按时间大致可分为学前教育、 K12、后K12(高等&职业教育)等几个阶段线下教育稳步推进,线上教育势不可挡一级市场融资火热,未来优质在线教育标的资本化大势所趋未来内容付费意愿将会逐渐增强,知识付费趋势明显二、 学前教育市场2019年首批受益二胎政策出生的儿童将达到入学年龄,峰值将到来民办幼儿园是主力军,学前教育市场CR5不足3%,行业高度分散。学前教育在线市场,多以寓教于乐的教育产品为主,行业处于探索期,形成规模化市场仍需时日。学前教育头部App主要集中在益智游戏类学前教育App用户画像:女性用户远高于男性;用户多集中在25-34岁之间;中等收入家庭居多;学历在专科以上;4-6岁婴幼儿父母是主体;大部分有房无车;主要分布在新一线和三四线城市,广东用户最多,其次是河南和山东。三、K12教育市场K12发展空间大,家长付费意愿强烈。尽管人口红利减少,但付费意愿增强, K12教育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线下品牌下沉困难,市场极度分散。线下机构受制于教师薪酬和场地费用,小机构小作坊是市场主体。线下龙头已现,主要布局一线城市。新东方、好未来行业龙头格局已定,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模式线上教育拉开K12市场增长大幕。优质师资共享、产品标准化与个性化体验,线上K12教育快速发展。K12在线市场实力矩阵。K12在线教育市场竞争激烈,作业帮、猿题库等处于市场领先水平。K12头部App主要集中在作业辅导类四、职业教育市场就业压力催生职业教育需求。复合型人才发展趋势,职场充电需求强烈在线职业教育App市场。英语培训,公务员培训以及驾照培训类App市场竞品较多。五、未来发展趋势加关注私信我,获取全报告53页ppt、pdf!

端脑

教育培训机构竞品调研5步走

第一步:明确调研对象,预估调研周期我们先按培训学校的知名度、市场份额等标准,把所在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列出来,从强到弱排列,依次调研。预估一下调研单个竞争对手需花费的时间,并做好调研排期,以使调研工作更有主次。第二步:分解和关联调研对象要做好调研的关键一步,就是分解和关联调研对象,只有分解和关联调研对象,才能够更细致地了解竞争对手和行业发展状况。所以,我们需要对调研对象进行剖析,并划分多个维度。现在很多机构推荐使用关联法,来对调研对象进行多维度划分,关联法指的是把与调研对象相关联的所有角色都找出来,并依次进行调研。比如:对方机构的学生人群(其中主要人群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合作机构(采用的合作方式是什么,合作的关键人物是谁)老师(有无金牌讲师,师资配备情况、教师培训情况)咨询师(有无专业咨询师、咨询师咨询流程、咨询师培训情况)前台人员(有无专职前台人员、前台人员工作内容及流程)……第三步:调动一切资源多渠道调研,并安排实施以上,校长大概可以了解到,竞争对手调研是一个系统性很强同时又有点艰难的工作,尤其是当你手中并没有足够的调研渠道时将更加艰难。但是,要知道很多事情都是从无到有,只有突破难关才能获得成功。我们没有调研渠道,也可以自己去寻找,去创造。这里总结了网络上推荐的几个可以寻找到竞争对手相关信息的渠道:公司内部资源共享、自身人脉引荐、线下商户引荐、竞对公司面试、竞对官网热线、招聘网站电话、内部员工微博、博客、脉脉、知乎、贴吧、微信公众号等。具体做法参考:(1)通过销售团队、采购团队获取,具体包括相同客户、相同供应商的咨询,同行之间的口口相传等。这一部分往往能最快速反映竞争对手经营状况、市场策略等情报;(2)招聘市场获取离职人员信息,招聘时候对于竞争对手的离职员工邀约,在面试的时候而了解到第一手的资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离职者的职位和离职原因,也许会导致信息不客观;(3)其他非常规方法,我们在做做竞争对手调查的时候,曾经使用过角色扮演、内部渗透等方式,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第四步:不要搞形式主义调研进行竞争对手调研时,千万不要走形式主义,认为了解部分内容就了解了对方的整个体系,如果我们只是走走形式主义,那么这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是白做了。并且,全面的竞争对手调研可能对你机构的战略布局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我们需要边走边看、边想边问、边听边记、边深挖边浅谈、边总结边拓展、边拉家常边利用场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另外,对于数据一定要特别敏感,重点记录。第五步:去伪存真,整理并形成报告由于受调研对象方向、调研渠道、公司机密等方面影响,不可否认在调研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数据真实性可能存疑,所以在做最后的调研结果整理时,要记得去伪存真。然后将这些零散的调研信息按照先前设立的方向和维度填充进来,形成完整的竞争对手调研报告。

美洲豹

下沉市场K12教培行业调研报告:近八成教育机构想拥有在线能力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3月19日,K12教育供给平台爱学习教育发布《下沉市场K12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经过一年多时间,教育OMO成为行业共识,绝大多数机构都认同OMO模式是未来的主流教育模式。有95.6%的机构认同“未来的教育模式一定是OMO(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一观点,77.14%的机构想拥有推出在线课的能力。此前,教育机构已经经历了多轮来自疫情带来的线下停课挑战,向线上迁徙成为行业多数企业选择。在转型线上过程中,机构从疫情初期借助直播平台,至目前已逐渐过渡到与第三方教学解决方案平台合作为主。“报告”指出,2020年疫情爆发后,直播工具类软件,如钉钉等成为教培机构转线上的主要方式。但在2021年,86.57%的机构开始逐渐选择与能够提供全套在线教学解决方案的平台进行合作。OMO仍是主流选择。根据“报告”显示,超七成机构希望拥有在线能力。对于机构来说,一方面,OMO模式能够让机构自如应对不确定性极大的疫情,赋予机构在疫情危机来临时以极低的流失率转线上的能力;另一方面,OMO模式能够帮助机构拓宽影响范围和招生边界,提高机构的教研、教学、辅导、管理及营销五大层面的在线化能力,加速机构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抓紧建设线上能力成为机构的头号任务,未来,是否拥有被家长认可的线上能力也将成为影响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比去年,家长对在线课程的接受度有了明显提升。“报告”指出,2021年家长选择“线上课为主,线下课为辅”和“只想上线上课”的比例为68%,超过去年的17%。但是,相比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3-6线城市)在线渗透率可提高空间仍然巨大。由于下沉市场家长对课外辅导机构的了解和信任更依赖于亲朋好友推荐,更看重辅导机构的学习效果。因此,78.26%的家长从亲朋好友推荐了解课外辅导机构。去年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下沉市场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少在线教育平台把目光由原来的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甚至更低线的城市,掘金下沉市场。如何快速占据下沉市场?头部在线教育企业和传统教育巨头正在通过多元获客方式攻城略地。春晚、热门综艺、影视剧等深受在线教育广告投放的青睐,甚至还展开明星资源的争夺。此外,教育机构也积极向互联网、电商行业学习获客经验,探索流量投放、社群、地推、体验店等渠道获客。面对这些在线教育机构和传统教育巨头们进击的步伐,下沉市场的中小培训机构也在艰难地抵御外来侵略。为提升运营效率、教学质量和服务,他们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工具和产品武装自己,打造护城河。在K12在线教育日渐成熟的产业链中,以教师角色的分工化表现最为明显。主讲与辅导职能的分离,创造出全新的职业——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为学习效果服务的“辅导老师”最早出现在线下双师课堂这种OMO教学模式中。2019年,在线大班课“暑期大战”期间,在线学习服务师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在线大班课“低价转正价”的关键因素。随着K12在线大班课的扩张和下沉,在线学习服务师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一场“在线学习服务师”争夺战不可避免。各大机构早已提前布局,纷纷建立辅导老师培训基地,通过标准化培养高质量的辅导老师,提升教学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武汉、长沙、成都等毕业生生源较多、高校密集的中西部二三线城市成为教育机构优先选择的在线学习服务师基地。既满足了K12教育品牌本地化、下沉化的趋势,又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基地的建立让追求离家近、生活舒适度高、在本地有竞争力的薪资的就业人群有了新的选择,也令企业可以从中筛选更符合职业需求的劳动力。K12教育品牌下沉趋势的持续,“区域网校模式”将成为下一条细分赛道。但“报告”也提示:无论K12教育品牌采用OMO或是在线教育模式进行下沉,都需要在线学习服务师能够依靠本地化+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运营……实现差异化竞争。因此爱学习方面认为:“未来,在线学习服务师必然会成为一种标准化与个性化并重的新职业。OMO模式改变区域市场格局,双师模式或将迎来爆发期。“基于此,爱学习方面预测:一、OMO模式已经成为各类教培机构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实现业务下沉、扩张,或是应对突发情况,OMO模式都能保证机构进退有据。因此区域教培市场中,各细分赛道,无论是学科培训类、托管类、素质教育类机构,都陆续试水双师模式,双师模式或将迎来一轮集中爆发期。二、下沉市场K12机构防疫常态化,线上+线下有备无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少线下教培机构除了正常上线下课,也会提前做好疫情来袭转线上课的准备。调研数据显示,3-6线城市中,约有72%的机构校长在今年疫情前,就已做好随时转线上的准备。三、近年来,教培行业各类规范化政策的出台,如对资质、场地、师资等硬性要求,让小机构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加之受疫情影响,许多大中机构也遭重创,学员和口碑加速向龙头机构聚拢,区域市场市场集中趋势明显。目前,区域市场的头部玩家都启动了自己的OMO计划,在现有的全国性教培品牌与本地龙头品牌多强角力的情况下,中型机构仍有可能冲出借助OMO模式东风起飞的“白马”。

越迹

K12教培行业下沉市场调研报告:超七成机构拓展在线教育能力深挖下沉增量市场

近日,爱学习教育发布《下沉市场K12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OMO(线上线下相结合)教育模式成为行业共识,95.6%的机构认同OMO教育模式,77.14%的教培机构期望推出在线课程。此外,机构开始纷纷建立辅导老师培训基地,通过标准化培养高质量的辅导老师,提升教学服务。受疫情影响,从去年开始,线下教培机构纷纷将课程向线上迁移。在转型线上过程中,从疫情初期的借助直播平台,逐渐过渡到与第三方教学解决方案平台合作。报告指出,2020年疫情爆发后,直播工具类软件,如钉钉、腾讯课堂等成为教培机构转线上的主要方式。2021年,86.57%的机构开始选择与能够提供全套在线教学解决方案的平台进行合作。对比去年,家长对在线课程的接受度有了明显提升。根据报告,2021年家长选择“线上课为主,线下课为辅”和“只想上线上课”的比例为68%,超过去年的17%。但相比一二线城市,三四市场在线渗透率可提高空间仍然巨大。由于下沉市场家长对课外辅导机构的了解和信任更依赖于亲朋好友推荐,更看重辅导机构的学习效果。因此,78.26%的家长从亲朋好友推荐了解课外辅导机构。去年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下沉市场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少教育平台把目光由原来的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甚至更低线的城市,掘金下沉市场。怎样才能快速占据下沉市场?近年来,头部在线教育企业和传统教育巨头等通过多元获客方式抢占下沉市场。花式上春晚、热门综艺、影视剧等都深受在线教育广告投放的青睐,甚至还展开明星资源的争夺。同时,教育机构也积极向互联网、电商行业学习获客经验,探索流量投放、社群、地推、体验店等渠道获客。面对在线教育机构和教育巨头们的攻城略地,为提升运营效率、教学质量和服务,下沉市场中的教培机构开始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工具和产品武装自己,打造护城河。在K12在线教育日渐成熟的产业链中,以教师角色的分工化表现最为明显。主讲与辅导职能的分离,创造出全新的职业——在线学习服务师。为学习效果服务的“辅导老师”最早出现在线下双师课堂这种OMO教学模式中。2019年,在线大班课“暑期大战”期间,在线学习服务师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在线大班课“低价转正价”的关键因素。随着K12在线大班课的扩张和下沉,在线学习服务师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一场“在线学习服务师”争夺战不可避免。各大机构早已提前布局,纷纷建立辅导老师培训基地,通过标准化培养高质量的辅导老师,提升教学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武汉、长沙、常州等毕业生生源较多、高校密集的中西部二三线城市成为教育机构优先选择的在线学习服务师基地。既满足了K12教育品牌本地化、下沉化的趋势,又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基地的建立让追求离家近,生活舒适度高,在本地有竞争力的薪资的就业人群有了新的选择,也令企业可以从中筛选更符合职业需求的劳动力。(文章来源:封面新闻)

载驱

「调研报告」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问题研究

——基于淮安市洪泽区的实践与探索摘要:习近平同志强调,要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实践表明,只有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干部的差异性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围绕如何提高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水平这一课题,开展了积极有益探索,有效改变了“一锅煮”、“大杂烩”现象。本文将结合本地区具体实践,深入剖析开展精准化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合理、有效的工作路径。如何让政策方针、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亟需回应的重大课题。当前,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盲目培训”,部分单位对干部培训工作“重数量、轻质量”,随意制定培训计划或搞“跟风式”的培训;二是“供非所需”,有的培训内容与单位的实际需要脱节,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培训的课堂内容过于空泛,不能满足学员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需要;三是“蜻蜓点水”,培训工作不扎实、不深入,有的单位认为“完成任务就行了”,而对于有没有达到培训效果缺少关注。新形势下,增强各级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迫切需要开展精准化的教育培训,以培训的精准化促进能力的专业化,为实现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干部基础、智力支持。一、洪泽区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着眼于提高干部培训实效,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构建“三点一线”精准化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摸清需求点、找准着力点、夯实保障点,突出干部教育培训质效主线,实现“精准发力”。(一)开展三步调研,摸清培训需求点针对内容与需求脱节、重复培训、长期不训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集中座谈、个别访谈”三步调研,把脉干部培训需求,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问卷调查时,根据干部层次、岗位特点,分类设计《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表》,通过纸质问卷、网络调查、手机短信等形式开展调研,梳理干部需求。年初,结合区委中心工作,通过分类组织小型座谈等形式,就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深入听取意见和建议。对单位“一把手”、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进行“一对一”访谈,征询培训方向。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干部思想上的疙瘩、工作上的难题、能力上的短板。根据调研结果,按照“契合形势发展、契合岗位需要”的标准,制定党性教育、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农业、新型城镇化建设、招商引资与企业帮办、财税金融、法治建设与执法规范化等7大类培训“菜单”,鼓励引导各单位结合实际自行举办多频次、专业化、针对性强的培训班。同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备案管理制度,对培训办班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二)搭建多维平台,找准培训着力点以干部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搭建多维培训平台,实现精准培训。一是建设“实境课堂”,解决基层党性教育平台少、覆盖面小的问题。挖掘湖区历史文化和先进典型,建成水乡特色党性教育实境课堂,设置“金堤永固”勤廉教育、“水上课堂”现场体验等主体课程,通过实境体验、互动访谈等方式,面向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自运行以来,共举办新任大学生村官党性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35期,承接恩来干部学院主体班5期,累计培训2100余人次。二是开展“政院合作”,解决基层干部培训优质资源短缺、层次不高的问题。依托党校主阵地,采取“高校+党校”培训模式“请进来”、“走出去”办学,与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合作,借助专业院校力量推动干部培训提档升级。2015年以来,合作举办党政干部(人大)培训班、生态旅游(浙大)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12期,参训干部850余人次;积极搭建平台,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务干部等500余人次。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放大培训效应,定期举办“洪泽发展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全区中心重点工作,面向全体机关干部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区领导干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能力素养与战略眼光。三是打造“云端课堂”,解决培训渠道窄的问题。建立洪泽干部网络培训中心,开通手机短信“微课堂”,搭建方式活、多终端干部自学平台。云端课堂设置理论热点、能力提升等6类专题模块和“两学一做”、“家风家训”等3个学习专栏,并实现与区“智慧党建”、图书馆、农村远程教育等平台无缝对接、资源共享。目前,全区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全部纳入网络学习和考核,现有网络课件220件,注册学员952人,年在线学习超过5万人次。四是开设“一线课堂”,解决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练兵并重,探索建立干部培训实践课堂。在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建拆迁、为民服务、信访稳定等一线部门,建立15个干部实训基地。根据不同年龄、职务、岗位干部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通过分组调研、社会实践、驻村锻炼、短期轮岗等方式,锤炼干部业务技能和多岗位工作能力。同时,建立干部实践培训日志,全程记录干部实践培训期间的综合表现。同时,注重创新培训方式,突出“体验与教育并重”、“学习与研讨结合”,采取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党性分析、分组交流、成果汇报会等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引导干部学深悟透、自我提升。(三)推行记实管理,夯实培训保障点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有力的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和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发展。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分类培训”的原则,形成了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培训机构具体承办,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2014年以来,区级财政每年列支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都不少于100万元,有力地保证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需要。落实“四必”制度。针对脱产培训,严格做到“四必”,即:干部培训纪律承诺书“凡培必签”、学习笔记“凡培必查”、心得体会“凡培必谈”、个人表现和学习成果“凡培必考”。推行“同步联考”。将干部培训工作纳入组织工作目标考评体系,与组织工作考核同步部署,对干部个人和所在单位同步考核,个人考评结果记入干部年度考核表和干部档案,并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所面临的新问题(一)干部个体需求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之间的平衡难把握。广大干部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工作经历、岗位需求、文化程度、专业素养和兴趣爱好,这就决定干部教育培训要结合干部全面成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分层分类地组织培训。按需培训不仅是精准化培训的要求,更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基础。那么按需培训这个“需”如何理解?笔者认为,按需培训首先是组织需求,其次是岗位需求,最后才是个人需求。有的干部认为培训的理论化、务虚化的东西过多,对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没有太大帮助;有的干部认为党性锻炼、思想教育最重要应当放到第一位;有的干部认为培训中知识有点“鸡肋”,有用归有用,但是并不是自己想学的。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还有8.2%的人认为培训内容一般、培训效果不理想。如何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的有机统一,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二)课堂教学理论成果与具体工作实践之间的矛盾难调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落脚点是提升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存在“学”与“用”的脱节,“学归学、用归用”的现象,教育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并没有很好地指导实践。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一方面是对干部的主体重视不够,教学内容没有引起干部的共鸣,或者脱离干部实际需求,导致部分干部“课上激动、课下不动”;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没有有效拓展和延伸,还停留在照本宣科阶段,现场教学也是走马观花,没有与之适应的实践锻炼环节,不能引导干部深入思考、合理借鉴。(三)干部教育的广覆盖、规模化与针对性、有效性之间的结合难到位。虽然近几年,干部教育的班次和规模有了大的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逐步扩大,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推进以及学员日益多元化的需要而言,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比如,在培训内容和模式上侧重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多,而对提高干部实践技能的培训相对较少;在培训的方式方法上过多依赖于专家教授的主动性,而对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还不够,还没有充分调动干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的比重及水平还有待提高,有的仅仅是浅尝辄止、华而不实。(四)干部教育激励约束与考评结果运用之间的衔接难到位。尽管近年来在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上有一定的探索与创新,但依然存在忽视教育培训工作的现象。例如,一些单位对选派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干部也存在“重业务工作、轻学习培训”的想法,还有的缺乏认真学习的压力和动力,甚至消极被动对待培训学习,学风不严等现象时有发生。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现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评结果运用上,缺乏有效的衔接。如何评判干部的学习情况,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考核手段还仅仅停留在检查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等静态化的表层考核,缺乏对教育培训整体效果的动态跟踪考核、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考核脱节,干部的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成果尚没有真正纳入干部管理和考核之中。三、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的思路与路径选择(一)健全计划生成机制,精准掌握干部教育培训需求。满足需求是一切生产服务工作的逻辑起点。一是完善培训计划协商机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过定期座谈交流、联合调研等方式,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年度主体班培训计划及重点班次教学计划。二是提升需求调研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方式,定期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要根据调查分析的目的、对象等因素,综合选择最优的调查分析方法,形成科学的需求分析报告,明确什么是真正的需求,细化近期的需求与远期的需求、重要的需求与次要的需求等等。三是健全调研结果转化为培训计划的机制。认真分析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结果,综合考虑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与个人需求,适时在内容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上采取应变措施,满足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需求。(二)紧抓教学过程控制,严把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关。以“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为标准,紧紧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做到不空、不偏、不虚。课前调研问学,源头精准把控。从源头做起,坚持把需求调研作为开展培训的必经环节,在培训前面向参训学员征询培训意向,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等方式,开展需求调研,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课中自主选学,过程精准实施。以加强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提升为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专题选学,可以在主体班次适当增加干部选学课程。课后思悟提升,做到精准补充。不能一训了之,要通过素质测试、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培训心得汇报会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培训成果。(三)注重培训方式创新,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精益求精。推行主体教学、实践练学和专家讲学“三同步” ,实现干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良性转变。灵活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剖析、体验式教学和互动交流等方式,实施实景模拟和典型案例解读,充分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适时开展实践锻炼,积极推行行动学习法,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教材,把培训课堂开设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行政执法等基层一线,通过一线岗位练兵提升干部实践能力。开设“发展论坛”、“书记讲堂”、“领导干部讲堂”,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深领导、业务骨干等进行讲座授课,拓宽干部视野,创新发展思维。(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参加培训内动力。建立长效化党性教育约束激励制度是党性教育工作有效运行的保证。一是建立动态考核激励机制。全面考核评价党政干部在党校培训期间理论学习、能力素养提升、党性修养等方面情况,同时,加强对干部培训之后的跟踪考核。二是建立与实绩考核相挂钩的双重评价机制。从量化责任、硬化考核、强化激励三个环节入手,建立可操作、务实管用的党性教育工作评估制度,对责任单位和干部个人进行双重考核,并与单位目标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进行衔接,让党员干部认识到党性教育不是“软指标”而是“硬杠杠”,督促他们主动参与党性教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三是建立严格的结果运用机制。为每位学员建立教育培训档案,详细记载学员每次培训的表现、成绩等,并把培训结果及时、定期反馈给学员所在单位以及上级部门,以作为对学员民主评议、评先奖优的重要依据。组织部门在选拔和培养干部时,应把学员党性教育实效性的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的一个重要依据,将干部党性教育与干部任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广大干部支持和参与党性教育的内在动力。作者:洪泽区委党校副校长 刘明远(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展现新面貌!

华尔街

调研报告显示:教育OMO成为行业共识

本文转自【大众网】;近期,《下沉市场K12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发布。报告指出,经过一年多时间,教育OMO成为行业共识,绝大多数机构都认同OMO模式是未来的主流教育模式。报告显示,95.6%的机构认同“未来的教育模式一定是OMO(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一观点,77.14%的机构想拥有推出在线课的能力。2020年初,疫情突袭,众多教培机构都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停课时间。今年1月,随着气温下降,北方疫情引发小风波,部分地区校外培训机构停课。此次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春节过后,各地陆续出台复课通知,2月底、3月初各地教培机构开始有序复课。与此同时,机构转在线的方式从疫情初期的借助直播平台逐渐过渡到与第三方教学解决方案平台合作为主。2020年疫情爆发后,直播工具类软件,如钉钉等成为教培机构转线上的主要方式。但在2021年,86.57%的机构选择与能够提供全套在线教学解决方案的平台进行合作。OMO仍是主流选择,超七成机构希望拥有在线能力。对于机构来说,一方面,OMO模式能够让机构自如应对不确定性极大的疫情,赋予机构在疫情危机来临时以极低的流失率转线上的能力;另一方面,OMO模式能够帮助机构拓宽影响范围和招生边界,提高机构的教研、教学、辅导、管理及营销五大层面的在线化能力,加速机构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抓紧建设线上能力成为机构的头号任务,未来,是否拥有被家长认可的线上能力也将成为影响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家长对机构在疫情期间上在线课的接受度较去年有明显提升。报告显示,2021年家长选择“线上课为主,先下课为辅”和“只想上线上课”的比例为68%,超过去年的17%。但是,相比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3-6线城市)在线渗透率可提高空间仍然巨大。需注意的是,下沉市场家长对课外辅导机构的了解和信任更依赖于亲朋好友推荐,他们更看重辅导机构的学习效果。报告显示,78.26%的家长从亲朋好友推荐了解课外辅导机构。目前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依然不均衡,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而当地学生存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诉求,市场存在巨大的缺口。2020年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下沉市场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少在线教育平台把目光由原来的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甚至更低线的城市,掘金下沉市场。近年来头部在线教育企业和传统教育巨头等通过多元获客方式抢占下沉市场。春晚、热门综艺、影视剧等都深受在线教育广告投放的青睐,甚至还展开明星资源的争夺。此外,教育机构也积极向互联网、电商行业学习获客经验,探索流量投放、社群、地推、体验店等渠道获客。据统计,2020年暑期教育行业营销烧钱的资金达到了60亿,是上年同期的两倍。面对在线教育机构和传统教育巨头们的攻城略地,下沉市场的中小培训机构也在艰难地抵御外来侵略。为提升运营效率、教学质量和服务,他们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工具和产品武装自己,打造护城河。以K12教育供给平台爱学习教育合作校陕西商洛乐思教育为例,借助爱学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乐思教育从一个普通的培训班向专业的辅导机构转型,从40人次增长到现在的1500人次,机构的运转也更加高效稳固。据了解,爱学习教育自2016年开始抢先布局,并已成功探索出“爱学习新面授”、“爱学习AI好课”、“爱学习3阶课”等创新OMO产品,能够为中小机构提供成熟的在线化产品与技术支持,帮助机构转型OMO教育。并针对线下K12机构在教研、教学、辅导、管理与营销五个在线化能力的缺失,爱学习为中小教培机构提供从产品、技术到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在K12在线教育日渐成熟的产业链中,以教师角色的分工化表现最为明显。主讲与辅导职能的分离,创造出全新的职业——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为学习效果服务的“辅导老师”最早出现在线下双师课堂这种OMO教学模式中。2019年,在线大班课“暑期大战”期间,在线学习服务师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在线大班课“低价转正价”的关键因素。随着K12在线大班课的扩张和下沉,在线学习服务师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一场“在线学习服务师”争夺战不可避免。各大机构早已提前布局,纷纷建立辅导老师培训基地,通过标准化培养高质量的辅导老师,提升教学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武汉、长沙、成都等毕业生生源较多、高校密集的中西部二三线城市成为教育机构优先选择的在线学习服务师基地。既满足了K12教育品牌本地化、下沉化的趋势,又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基地的建立让追求离家近、生活舒适度高、在本地有竞争力的薪资的就业人群有了新的选择,也令企业可以从中筛选更符合职业需求的劳动力。K12教育品牌下沉趋势的持续,“区域网校模式”将成为下一条细分赛道。无论K12教育品牌采用OMO或是在线教育模式进行下沉,都需要在线学习服务师能够依靠本地化+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运营……实现差异化竞争。爱学习教育认为,未来,在线学习服务师必然会成为一种标准化与个性化并重的新职业。对于2021年下沉市场教育行业发展形势,爱学习预测:预测一:OMO模式已经成为各类教培机构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实现业务下沉、扩张,或是应对突发情况,OMO模式都能保证机构进退有据。因此区域教培市场中,各细分赛道,无论是学科培训类、托管类、素质教育类机构,都陆续试水双师模式,双师模式或将迎来一轮集中爆发期。预测二:下沉市场K12机构防疫常态化,线上+线下有备无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少线下教培机构除了正常上线下课,也会提前做好疫情来袭转线上课的准备。调研数据显示,3-6线城市中,约有72%的机构校长在今年疫情前,就已做好随时转线上的准备。预测三:近年来,教培行业各类规范化政策的出台,如对资质、场地、师资等硬性要求,让小机构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加之受疫情影响,许多大中机构也遭重创,学员和口碑加速向龙头机构聚拢,区域市场市场集中趋势明显。目前,区域市场的头部玩家都启动了自己的OMO计划,在现有的全国性教培品牌与本地龙头品牌多强角力的情况下,中型机构仍有可能冲出借助OMO模式东风起飞的“白马”。

被衣大说

教育培训之本地化市场调研

好了,经过上节课的思考,想必你们都对自己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了,那接下来,我要带各位认识一下我们的市场。首先,李老师要问一个问题,很多投资机构或咨询机构会出教育行业和前景分析报告,你们有看过么?看过的在下面留言。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看的热血沸腾,恨不得合上电脑就下场厮杀?如果你们现在还在冲动,我建议你去洗个冷水澡,再回去复习一下5月1号的内容。对自己有点正确认知,长点心吧国内八成以上的教育培训机构年收入不会超过500万,你要在意的只有管理你的相关教育政策,这些趋势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别想太多,不用管也管不着。有人肯定会杠,我都看了报告了,这个XX教育我觉得挺新颖的,未来一定能挣大钱,我早点入场圈地,这总行了吧?对于这种人,我只想问你家到底有多少存款够你折腾的。这些新兴领域是最聪明最狡猾或者命最硬的那批人玩的,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认知市场是得到市场的前提以上就是这节课课前碎碎念,我们正式开始。问题一:存量市场还有多少?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这个行业看起来门槛很低,每年都有人进来搞重复建设,一进来就降价扰乱市场。所以我希望各位观众,不要做这种人,不要最后自己没挣到钱,还让友商也难做。首先,如果你是个人单干,比如做名师讲堂或者艺术培训,可以忽略这一条。我们要关注这个城市的教育市场有多大?我能吃下多少市场份额?我的竞争对手都是什么规模的,有多少学员?这个城市的教育行业处在哪个发展周期,是野蛮生长期(这个可能性不大了)还是转型升级期?这些竞争对手的状态是处在招生扩张期,还是稳定续费收益期,还是即将破产?还有,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长起来?我还剩多长时间?渔获多少要看在哪捕鱼,是河里还是海里存量市场还有多少?这个城市的教育市场有多大,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是这几个:一、人口结构是什么样子的?这里要注意几个方面,出生率是高、低还是正常水平?人口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人口结构是年轻型社会还是老龄化社会,这几个因素代表一个城市人口的基本面。出生率高、人口净流入、年轻人口多,代表这个城市有吸引力,城市年轻人有生育意愿,那这个市场就有可能做得更持久。比如一个20万人口的城市,在同一个细分领域里,能做出一定规模的机构也就个位数了,你再往里面砸钱,那就没必要。在大城市里做存量市场调研,比如一二线城市,要以城区为单位以学校为圆心做调查,要根据竞争对手的学员数量做判断,这里明天再讲。谁是你的客户?二、本地有多少适龄学员?这就要看你的学员年龄段,比如做学龄前的幼教,那本地有多少幼儿园呢?每年大约会新增多少潜在学员?这几个基础问题一定要摸清楚。并且本地学员的转化率,这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比如本地就10000适龄学员,按转化率10%计算,那也就2-3个满载校区,如果你本地已经有了2家,那你也没必要去凑热闹。三、本地人的收入是什么情况?有多少会投入教育?以本地双职工家庭为例,年收入大概在什么水平?这个你看政府公报没什么意义,直接去打听。举个例子:如果本地双职工家庭年收入不到10万,除去房贷车贷和各种基本生活,一年能剩下1万就不错了,这种情况,我建议别投教育这个行业,会死的比较惨。那怎么计算本地家庭的实际购买力情况呢?我们每个地方都有最低工资标准,比如一个四线城市,按最低月薪的最高一档计算,1500元,双职工家庭的平均家庭年收入在最低月薪8.5倍以上,就比较好做一点。如果是6-7倍,那就要重新考虑产品定位了。我在这里就不提房价和物价这些概念了,除了湖南和山东等少数省份房价相对较低,其他地区年轻父母的经济负担都不少,考虑净收入意义不大。居民收入要能投进教育才对你有意义四、本地家长是否重视教育?这个其实没有统一的衡量指标,是否重视教育是个相对的且动态的概念。第一,你直接问你的教师朋友,他们的感受比较直观,当然这里要问的是符合你客户群体对应的年龄段教师,你做幼少儿教育,那你就要去问小学教师。推荐问问近几年的生源质量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之前几届有没有进步。当然这个问题只适用于人口流入型城市,不适用人口流出型城市。第二,你去问你那些双职工的朋友,问他们每年会给孩子报几个班,花多少钱。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反映本地区对教育态度的两个核心指标。至于我能吃下多少份额?这个要根据市场周期结合竞争对手判断?这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还是空白市场?其他竞争对手还能吃进多少,这一点放在明天的课堂里会更合适。本地家长教育观念层次处在什么状态,这也是要关注和调查的,家长对教育的核心要求是什么。有的地区是纯粹以应试教育为主,有的地区看中综合素质,有的地方又看中特长。同时,以上三种观念,也有不同的层次,以英语举例,发达地区的家长能意识到,孩子学英语越早越好,但是很多内地家长依然认为学太早会影响孩子学习拼音。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每一项观念各有层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坦厂的家长普遍会对应试教育更感兴趣我在文中提到的是广义上的市场调查,至于能不能做,还需要要考察很多因素。另外,我说的是核心思路,要结合本地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万万不可只看调查数据或者凭空臆测。知识就是力量,行动才能增值。

文竹

2021下沉市场教育行业调研报告:OMO模式改变区域教育市场格局

蓝鲸教育3月23日讯,日前,爱学习教育发布《下沉市场K12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报告指出,经过一年多时间,教育OMO成为行业共识,绝大多数机构都认同OMO模式是未来的主流教育模式。报告显示,95.6%的机构认同“未来的教育模式一定是OMO(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一观点,77.14%的机构想拥有推出在线课的能力。更倾向与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平台合作今年1月,部分地区校外培训机构停课。春节过后,各地陆续出台复课通知,2月底、3月初各地教培机构开始有序复课。与此同时,机构转在线的方式从疫情初期的借助直播平台逐渐过渡到与第三方教学解决方案平台合作为主。2020年疫情出现后,直播工具类软件,如钉钉等成为教培机构转线上的主要方式。但在2021年,86.57%的机构选择与能够提供全套在线教学解决方案的平台进行合作。OMO仍是主流选择,超七成机构希望拥有在线能力。对于机构来说,一方面,OMO模式能够让机构相对从容地应对疫情,赋予机构以极低的流失率转线上的能力;另一方面,OMO模式能够帮助机构拓宽影响范围和招生边界,提高机构的教研、教学、辅导、管理及营销五大层面的在线化能力,加速机构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抓紧建设线上能力成为机构的头号任务,未来,是否拥有被家长认可的线上能力也将成为影响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家长对机构在疫情期间安排在线课的接受度较去年有明显提升。报告显示,2021年家长选择“线上课为主,线下课为辅”和“只想上线上课”的比例为68%,超过去年的17%。但是,相比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3-6线城市)在线渗透率可提高空间仍然巨大。需注意的是,下沉市场家长对课外辅导机构的了解和信任更依赖于亲朋好友推荐,他们更看重辅导机构的学习效果。报告显示,78.26%的家长从亲朋好友的推荐了解课外辅导机构。深挖增量市场目前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依然不均衡,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而当地学生存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诉求,市场存在巨大的缺口。2020年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下沉市场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少在线教育平台把目光由原来的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甚至更低线的城市,掘金下沉市场。近年来头部在线教育企业和传统教育巨头等通过多元获客方式抢占下沉市场。春晚、热门综艺、影视剧等都深受在线教育广告投放的青睐,甚至还展开明星资源的争夺。此外,教育机构也积极向互联网、电商行业学习获客经验,探索流量投放、社群、地推、体验店等渠道获客。据统计,2020年暑期教育行业营销烧钱的资金达到了60亿,是上年同期的两倍。面对在线教育机构和传统教育巨头们的攻城略地,下沉市场的中小培训机构也在艰难地抵御外来侵略。为提升运营效率、教学质量和服务,他们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工具和产品武装自己,打造护城河。打响在线学习服务师争夺战在K12在线教育日渐成熟的产业链中,以教师角色的分工化表现最为明显。主讲与辅导职能的分离,创造出全新的职业——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为学习效果服务的“辅导老师”最早出现在线下双师课堂这种OMO教学模式中。2019年,在线大班课“暑期大战”期间,在线学习服务师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在线大班课“低价转正价”的关键因素。随着K12在线大班课的扩张和下沉,在线学习服务师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一场“在线学习服务师”争夺战不可避免。各大机构早已提前布局,纷纷建立辅导老师培训基地,通过标准化培养高质量的辅导老师,提升教学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武汉、长沙、成都等毕业生生源较多、高校密集的中西部二三线城市成为教育机构优先选择的在线学习服务师基地。既满足了K12教育品牌本地化、下沉化的趋势,又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基地的建立让追求离家近、生活舒适度高、在本地有竞争力的薪资的就业人群有了新的选择,也令企业可以从中筛选更符合职业需求的劳动力。K12教育品牌下沉趋势的持续,“区域网校模式”将成为下一条细分赛道。无论K12教育品牌采用OMO或是在线教育模式进行下沉,都需要在线学习服务师能够依靠本地化+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运营……实现差异化竞争。爱学习教育认为,未来,在线学习服务师必然会成为一种标准化与个性化并重的新职业。双师模式或将迎来爆发期对于2021年下沉市场教育行业发展形势,有以下三点预测:预测一:OMO模式已经成为各类教培机构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实现业务下沉、扩张,或是应对突发情况,OMO模式都能保证机构进退有据。因此区域教培市场中,各细分赛道,无论是学科培训类、托管类、素质教育类机构,都陆续试水双师模式,双师模式或将迎来一轮集中爆发期。预测二:下沉市场K12机构防疫常态化,线上+线下有备无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少线下教培机构除了正常上线下课,也会提前做好转线上课的准备。调研数据显示,3-6线城市中,约有72%的机构校长在今年疫情前,就已做好随时转线上的准备。预测三:近年来,教培行业各类规范化政策的出台,如对资质、场地、师资等硬性要求,让小机构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加之受疫情影响,许多大中机构也遭重创,学员和口碑加速向龙头机构聚拢,区域市场集中趋势明显。目前,区域市场的头部玩家都启动了自己的OMO计划,在现有的全国性教培品牌与本地龙头品牌多强角力的情况下,中型机构仍有可能冲出借助OMO模式东风起飞的“白马”。〖 蓝鲸财经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