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学霸老师”:科研教学齐头并进,5年发表论文200余篇静笃

上海交通大学“学霸老师”:科研教学齐头并进,5年发表论文200余篇

他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主讲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他对学术科研执着追求,勇攀科研高峰;他是2015级“钱学森”班的班主任,与同学们亦师亦友,言传身教。他就是上海交大2018年教书育人奖获得者,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赵长颖老师。快来跟随小编,一起认识这位交大名师吧~名师名片赵长颖,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微纳尺度热辐射、多孔介质传热、高效储热等研究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课题(973)、英国自然科学基金(EPSRC)等多项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发论文被SCI他引约4000次,连续4年(2014-2017)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论文获美国ASME第四届国际微纳尺度传热大会最佳论文奖,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亚洲热科学执行理事,多个国际期刊编委,数十次在国际/国内会议做特邀报告。“教好书”是他的座右铭“一流大学应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精英之才,因此人才培养是大学首要之任务。在我眼里,教好书是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赵长颖2018上海交大教书育人一等奖-赵长颖(左三)赵长颖在国内外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已逾20年,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在交大担任本科生《传热学》和研究生《高等传热学》两门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和课程负责人,承担全英文课程的建设和授课工作。他注重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在汲取国内外教学优秀经验的基础上,主持了一系列课程建设与改革,并获得累累硕果。赵长颖老师课堂教学凭借教学一线的突出表现,赵长颖获得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6年“宝钢优秀教师奖”、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5年度最受欢迎教师奖”、“2018年度最受毕业生欢迎导师”等荣誉称号。扎根一线,他是“钱学森”班班主任“人才培养的首位是对品德、修养的培养,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归之为一句话:人才培养、德智并举、德育为先。”——赵长颖赵长颖担任交大2015级“钱学森”班的班主任,与同学们亦师亦友,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科创活动。与钱学森班学生合照(后排左五)“钱学森”班机械工程专业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前五个学期的平均核心学积分分别为87.39分和83.97分,比学院整体的平均分分别高3.23分和4.95分;核心学积分排名专业第一的唐子彦同学也是机械动力大类(433人)的第一名。学生在各类科创项目中的表现极为突出,获国际级竞赛奖项4项、国家级5项、省市级6项。赵长颖老师指导学生实验赵长颖还特别看重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引领,身体力行影响着学生。2015级“钱学森”班同学们曾多次参与志愿服务、文体歌会、辩论赛等活动。赵长颖老师给学生答疑解惑三年来,同学们在赵长颖的带领下在学业成绩、科研成果、基础团建、文体活动、志愿公益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他是“大家长”,带领团队勇攀高峰“急功近利和追名逐利是科学研究的大敌,搞学问绝不是搞一堆头衔、名誉,只有彻底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才能具有真正的创新火花,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赵长颖赵长颖极为重视科研创新,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微纳尺度热辐射、多孔介质相变传热、高效储热等前沿研究方向,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近5年来,赵长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课题(973)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所发的论文被SCI引用近4000次,其中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论文获美国ASME第四届国际微纳尺度传热大会最佳论文奖,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自2014年Elsevier发布高被引学者以来,每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赵长颖围绕学科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关注青年教师独立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快速成长。作为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和选聘委员会成员,赵长颖积极与全球知名高校展开人才及科研合作。在他的细心指导下,团队内几名年轻教师入职一年内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多位教师获得了校级教学奖励。作为所长,赵长颖通过青年教师座谈会等形式,了解青年教师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并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提出建设性意见,让青年教师更好地投入科研和教学工作。工程热物理所老师一起参加学院拔河比赛勇夺冠军目前工程热物理所已具备先进的实验设施和完善的研究环境,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研究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国际合作、面上项目、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国防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和航空航天等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取得了一批突出的科研成果。 20余年始终如一,他保持着谦逊严谨、兢兢业业的作风,凭借着对教书育人的热爱和对学术的追求,以实际行动传道、授业、解惑,践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与责任。他是人才培养的践行者和创新者,是兢兢业业交大优秀教师的一员!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为交大名师,点赞!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教师工作部 新闻中心值班编辑:尹静一 责任编辑:金雪 祁洁

大营救

正解!教学研究既要研究“怎么教”,更要研究“教什么”!

西部教育研究院公众号ID:scxbjyyjy构建教育智库 · 共圆发展梦想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发现其教研内容大多是听、评课,或者围绕某一个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这些研究大多聚焦在教学方法上,即对“怎么教”的问题展开研究,比如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怎样导入,怎样突出主线,怎样进行有效拓展等,很少涉及“教什么”的问题。“怎么教”的问题固然是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教学研究还应该有另一方面的内容,即“教什么”。令人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却被很多学校长久忽略了。有些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时虽然多少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也只是通通单元教学计划、统一一下教学进度而已,根本谈不上研究。也许有些教师要说,“教什么”还用研究吗?教学内容都写在教材上,教师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地教好教材就行了。这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师当然要教好教材,但更重要是把教材当成课程的一部分资源,最终落实课程目标。新课程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既然是“用教材教”,就有一个教材如何用的问题,还存在一个教材内容适合不适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问题,如果教师对教材内容运用不当,无论采取多么优秀的教学方法,也难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这就好像给孩子补充营养,首先要知道补什么,其次才是怎么补。同样,作为教学而言,最重要的是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教。教学内容如果是学生最需要、最感兴趣的,即使教的方法非常简单原始,也往往是有效的。研究“教什么”,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要将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育人目标、教学要求细化到学段的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乃至每一个章节,据此确定每课时要教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应当重点教,哪些内容可以略教,哪些内容可以不教。二是要认真研判学情。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同时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充分预习和自学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有些内容虽然是教材的重点,但学生在自学时已经掌握,教师可以少教或者不教;有些内容虽不是教材重点,但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并且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关键点,教师则要精心设计,下大力气突破这一难点。对学情的准确研判,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标准赋予每一个教师的基本权利。更何况,就一个确定的具体内容而言,比如一篇课文,也存在着教什么的问题,因为一篇课文由无数个要素组成,选择什么来教,必须有一个先于方法的决定。有的老师选取其中一个段落,引导学生重点赏读,余下的内容由学生自学;有的教师由写作方法切入,进行能力迁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更换或者补充部分教材内容,从而逐步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师本化。四是教师要超越教材、整合教材。教材凝聚着优秀教育专家和教师的心血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围绕目标拓展教材、重构教材、超越教材,更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打通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教师对教材要有整合意识、跨界意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必然是跨界的,而跨界的本质是整合,因此课程内容的整合应成为今后学校教学研究的常态。本文来源:时代教育管理、校长会。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编辑:小西。

飞燕曲

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我校召开教学研讨会

11月8日上午,我校在南校区召开高中教学研讨会,校长赵瑞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观看了纪录片《高考》,交流了观影感受,强调了教学教研的要求。副校长刘连义主持活动。校长赵瑞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首先观看了纪录片《高考-毛坦厂的日和夜》,参会领导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别谈了观后感。会议认为,纪录片真实、朴素地反映了毛坦厂中学(以下简称毛中)师生的高考备考生活,给我们很多启示。教育要增强责任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定要接地气,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诉求,反对高高在上,闭门造车。“家长苦育、老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毛中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生和家长对考学的笃定、老师对学生的辛苦付出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学习毛中精神,要学习毛中师生和家长对高考升学的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效率;要学习毛中教师细致入微、甘于吃苦、勇于付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包容心和强烈的责任心,精细管理,与学生同甘共苦,辛勤付出;要学习毛中家校共建的有益做法,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引导、开发和利用好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会议指出,各校区要树立全校一盘棋思想,加强合作,特别是教学教研方面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要畅通沟通合作渠道,建设合作交流平台。各校区要认真梳理总结我们自己的教学、备考、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增强文化自信,坚信我们的文化底蕴,坚守和发扬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在学习借鉴外地外校经验方面,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能照搬照抄,不能盲目跟风,坚决反对邯郸学步、朝秦暮楚、虎头蛇尾的做法。教学上,常规优于创新,常规是基础,教学改革不能标新立异,要扎扎实实做好教学,最本真、最朴素的,适合实际的课堂才是最适合的课堂。课堂是生成的课堂,不能固化、标签化,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要鼓励教师在抓好常规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不能有半点的虚假,要追求正常的课堂生态。会议要求,教学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围绕目标精准发力。要认真落实学期初学校提出的教学发展目标和成绩目标,扭住教学质量这个中心,认真研究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要着重抓好青年教师培养,通过“青蓝工程”、教坛新秀评选、新入职教师人人录制一节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这些我校成熟的做法,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他们快速成长。要加大教学研究力度,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加强校区内部的教研,坚持教研制度化、常态化,统一教研时间,明确主题,固定地点,落实检查和记录,将教研落到实处。教研内容要接地气,聚焦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聚焦课堂。各年级都要认真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认真研究课堂。要一如既往地落实教学上我们的成功做法,坚持“前三后五”、“问题驱动、合作交流”等教学策略,不能另搞一套。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教学,也就抓住了成绩,要切实提升课堂效率。要进一步完善跨校区教研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反对封闭、保守。要细化督导中心的职能,加强教学督导。要进一步加强语文、外语的阅读教学。各校区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年级管委会主任、年级主任、教务主任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图文:郭建强

盗墓女

在硕士期间只发表了一篇C刊论文,还有机会读博吗?

高中的时候梦想是考上一所985高校,大学的时候希望自己考研能够顺利拿到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但是当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却并没有很积极、很主动地表示要去读博士,或者说直接便放弃了读博,而这也得到了所有人的理解,毕竟博士是真的没有那么容易读的。但是每年还是会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选择攻读博士,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所以为此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咨询了很多在读博的师兄师姐,也了解到了很多的消息,一般来说更多的有读博想法的研究生都希望自己能够申请博士,而这便需要一定的条件,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所以,只要你在读研期间能够发表含金量比较高的论文的话,那么一定意义上就可以说你更有机会读博了,当然这里所要求的论文一般是指核心期刊的论文,当然最好是C刊论文,但是对于现在绝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想发表一篇C刊论文是真的太难了,或者说几乎没戏。同时,也有很多的在读博士告诉学弟的经验都是在读研期间最好是能够发一篇C刊论文,因为其一篇的价值相当于是三篇核心期刊论文的价值,更有的说只要你发表了C刊论文,同时第一作者是你自己的话,你便可以直接去你理想院校找你认为优秀的博导,就凭借这篇论文,很多的博导会对你感兴趣的。而且,现在不管是985高校还是211高校,虽然说很看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情况,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考生都必须有这样的经历,有些学校即使没有发表论文也可以攻读博士,但是需要你自己的综合素养有很优质的表现,也就是说你可以参加统考,也能够获得导师手中的名额。因此虽说只有一篇C刊论文,同时第一作者是自己的话,那么你可以去申请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同时还不要忘记的是申请博士并不是说自己有论文就一定能够万无一失,这其中还必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硕士导师的价值,以及在读博士的师兄师姐的价值,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够更有保证的获得攻读博士的机会。总之,想读博的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能够发表一篇C刊论文,在论文发表情况方面已经占有足够多的优势,剩下的便是自己的人脉和导师的综合作用下促成你顺利拿到博导手中的名额了,或者说看你自己和博导的交流了,毕竟想读博关键字在于博导对你的印象,这也很重要。

秋意浓

美好教育研究再添新成果,孙光友的新著《让教师与美好相遇》出版

近日,岳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孙光友的新著《让教师与美好相遇》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著作荣获湖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双百工程”优秀著作奖,是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的项目。此前,“美好教育品牌建设的实践研究”被列入湖南省职业院校重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美好教育理念在中职学校的应用》荣获2017年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让教育与美好相遇》荣获第四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著作类优秀成果奖。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湖南教育杂志、岳阳日报、长江信息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推介了岳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探索美好教育的成果。内容简介该著作在美好教育的框架内研究如何改善教师生态。主要内容分为条件保障篇、修身篇、教育教学篇、班主任工作篇、专业成长篇和业余生活篇共六辑。以其全新的视角,从人生角度思考教育,从教师生态角度思考教师队伍建设,不做纯理论阐述,不追求高大上,多从教师生活当中的现象入手,内容鲜活,贴近实际,针对性强,兼有散文和评论笔法,语言生动,文风朴实。名家推介语孙光友校长的这部著作,探索了新时代教育转型期的教师成长样态,从理论上确立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厘清了教师工作与教师人生的关系,明确了教师人生与学生人生的关系;在实践中为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育民生,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路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教所原所长,荆州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 董泽芳美好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是改善教育生态,让教育生活成为美好生活。孙光友校长这部著作在美好教育的框架内研究如何改善教师生态,从人生角度思考教育,从教师生态角度思考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不少卓有启发的见解,内容鲜活,贴近实际,针对性强,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主编 刘铁芳教师是引领学生通向美好未来的航标灯,也是促使学生走向美好生活的推进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张良田 《让教师与美好相遇》这部著作的重要价值表现在:首次系统阐述了美好教育的教师“美好性”,即在内涵结构上如何获得美好的形态与表现,在教育主体上如何实现全体全面的自由发展,在途经与方式上如何实现美好发展与价值创造。——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委员兼组织部长,教授,研究生导师,文化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首届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刘创大凡开创一个理念,除了有深厚的学养外,还必须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情怀。孙光友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他在校长岗位,诗意地提出美好教育理念:要让教育美好起来,先要让教师美好起来。这无疑给中国教育界吹来了一缕清爽的风!作为一名资深校长,孙光友既是美好教育理念的开创者,更是践行者,从这点上来说,这本书就有了标本意义!——著名作家、岳阳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刘子华如果说智者有哲学思辨,能在繁杂的现实里厘清一个职业的本源价值,推演出一种职业人的精神实体,那孙光友校长绝对立在智者之巅,他是以教育家的样子出现在智者圈的。教育家最需要的是思想与实践的完美融合,孙校长找到了制高点——美好教育理念的开创,让教育美好生活,让美好丰盈教育。他领着一群人寻求心灵深处崇真、向善、尚美的过程,也就是教育人择高处立,涵养精神铸造品格的过程,这无疑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最需要的。思想留痕,智慧无价,此书当倍加珍惜。——教育部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项目专家、湖南省特级教师、华容县马鞍山实验学校校长 周艳专注美好教育,共创美好生。感谢关注、点赞、分享、留言。

是何言也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孙其明:搞研究要甘于坐冷板凳

03:40【编者按】2020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突出贡献奖”揭晓,9位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在高校公共政治课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尚健在的本市老专家获此殊荣。澎湃新闻拟发布“突出贡献奖”获奖学者系列稿件,本文为同济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孙其明(已退休)篇。孙其明 受访者 供图孙其明生于194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此后就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1976年夏,调入安徽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后,一直从事马列主义的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先后在安徽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担任理论教学工作,为这些学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诸如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近现代国际关系等近十门课程,主编或参与编写过中国革命史讲义与教材,在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过程中,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研究生。1992年,孙其明调入同济大学后,主导了该校的文科发展,为社科学科的硕士点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主持建设了十多个硕士点。“专业责任心要强,还要肯吃苦,甘于坐冷板凳。”孙其明认为这是从事马克思理论研究所需要具备的,也正因为有这些精神,他做出了一点成绩。在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孙其明还努力开展学术研究,主要方向是陈独秀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中苏关系的研究等。近30年来(退休前),他先后独立编撰、主编或参编过十多部专著和辞书,主要有《中国革命史辞典》《和谈内战交响曲》《东北王张作霖》《陈独秀:身世、婚恋、后代》《中苏关系始末》《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抗战时期的对外关系》等;先后发表过论文、人物传记近60篇,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如《陈独秀是否汉奸问题的探讨》《陈延年》《试评斯大林在大革命时期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试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外交政策》《1945年的中苏谈判和中苏条约及其影响》《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演变》《试论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利弊得失》《试论抗日战争时期中日苏三国关系的演变》《意识形态分歧与中苏关系的恶化》《国家利益冲突与中苏关系的破裂》等,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访谈部分】澎湃新闻:从事马克思理论研究对您的性格、思想有什么影响吗?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事情?孙其明:像我这个年龄的那一代学生,责任心比较强,专业责任心比较强。你需要学这个专业,从事这个专业和工作,你就得比较认真,因为都想做点成绩,责任心强是很重要的。第二个就是要能吃苦,因为无论上课还是搞研究,尤其是搞研究,都必须要吃苦,看起来做理论研究是光看看书、写写东西,实际上是很苦的,你要能够甘于坐冷板凳,你不坐冷板凳,研究是很难做出来的。中国有个历史学家叫范文澜,他说过一句话叫做“板凳要坐十年冷”,意思是做研究要“十年坐冷板凳”,才能有所成绩,我们那时候学生是比较能吃苦的,除了教学,还要做研究,那时候做研究和现在研究所、科学院的老师还不一样,不是脱产专门做研究的,还要上课要带学生。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写过一本书,这本书是讲抗战胜利以后国共两党斗争的书,那个时候我已经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了,除了白天上课,晚上还要看书,要写,另外还有就是利用暑假、寒假时间(去写)。我那本书主要就是靠晚上和假期写,特别是夏天,我记得是1990年,南京天气热得像个火炉,那时候我们生活条件也差,根本没空调,家里就有个电风扇,电风扇吊在那儿,那时候家人都外出了,我一个人坐在家里面写,赤着膊汗直流,就这样坚持下来。开学了以后就利用晚上时间做研究,白天基本上每天都有课的,理论课不分文科生、工科生,全校的学生都要上,在同济也是,政治理论课是面对全校的学生。另外做理论研究还受客观因素影响,我去高校的时候是1976年,我开始在安徽大学,后来到南京师范大学。我的研究就是从陈独秀开始的,不光是陈独秀,是陈独秀的一家,我那时候在安徽大学,安徽是陈独秀的老家,我开始搜集材料,那时候陈独秀的后人很多都还活着,他的儿子在安庆,我们后来就去采访他,发表了在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文章《陈独秀是否汉奸的探讨》,其间查了大量资料,花了很大的工夫,根据这些资料我就写了一篇。澎湃新闻:您能谈谈从事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感悟吗?孙其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思想,这不等于说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只能说好话,不是这样的。做研究就要讲究实事求是,自己有独立批判性,不能人云亦云,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第二个就是思想要解放,要按照时代的发展。这一点我觉得也要告诉学生,目的也是要培养学生一种思维的方式。澎湃新闻:能谈谈您在教学中,是怎么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呢?孙其明:讲讲教学,教授不光是自己写东西,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风培养我认为很重要。当年有一个学生写小论文抄袭,被我批得蛮厉害的,那是课后布置的一篇小论文,那个学生写出来我一看,论文里大部分是抄的人家书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抄的,但他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我其实都看到过,这件事我批得很厉害,我说你这样的风气完全是错误的,这是不正派的学风,当时他也接受这一点。后来我的学生当中,基本上没有发现毕业论文是抄袭或者是买的。从开题我就和学生讨论,讨论以后,我要求学生拿着提纲来,先写初稿给我看,一步步来,第二稿我看,第三稿我看,他不可能再去抄袭,这一点我的要求比较严格的。第二点,在学生当中风气也很重要,违纪不能有,比如学生送礼,这些我都是不允许的。澎湃新闻:这次您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突出贡献奖’”,能否请您谈谈自己的获奖感言?孙其明:学院里面为了鼓励鼓励我,让我去参评,其实我的同辈当中,有很多人也是相当有成就的,我只是主观上肯吃苦,有责任心,客观上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所以做了一点事。(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单恋

什么是课堂教学研究的“算”?评课到底谁说了“算”?

什么是课堂教学研究的“算”?2004年11期的《人民教育》上,曾经开展“评课谁说了算”的专题讨论,就我的阅读理解,专题讨论的焦点在“谁”上,讨论的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教研文化,实现评课中参与者的平等主体地位,避免专家的话语霸权。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因为在现实的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有专家来了,就听专家的;省教研员来了,尊重领导,省教研员说了算;省教研员不在,听市教研员的;接下来是县教研员、校长、主任、教研组长,然后才听胡子长的老师、先说意见的老师。可以说,是屁股的位置决定了说话的分量,把学术探讨变成了专家指导和上级领导。关于“算”的思考在阅读这一组专题讨论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要讨论“谁说了算”,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算’?”“怎么才‘算’?” “算”才是有效教研的核心和关键,这是对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性的思考。什么是“算”呢?我们的看法是:一线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学实践,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只有研究的成果实实在在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才能够说得上“算”,“用”了才“算”,不“用”和无“用”都不能说“算”。在这里,“算”大致可以用“用”来表示,“用”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是对现有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改进的问题。“用”与“听”的关系是否采“用”首先取决于听者是否“听”进去。听具有选择性,一般情况下,人更愿意选择合意(这里的合意不仅有内容的合意,还有言说者的身份、言说者的态度以及言说的方式是否合意)的东西听,而不是首先选择不容置疑的东西听。这样,“说”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说什么”和“怎么说”就成了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比较“说”的方式和态度,我们认为“议”的可接受性高于“评”的可接受性,“议”方式更具有互动的研究性,更能促进参与者平心静气地倾听和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议”呢?这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把握的基础,需要以有效的“观”为前提,“议”以“观”为基础。一些启发这样,立足于“算”的有效性,我们以“用”—“听”—“议”—“观”的思路,追溯了彼此的关系链条,构建了以观课议课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性的观念和操作体系:读懂课堂(观课)——有效交流和讨论(议课)——对未来行动思考(计划)——进行改进教育教学的实践(行动)。我们意识到,“算”的含义不仅有是否有作用、是否“算数”的结果,还有算计、权衡、比较的过程。从算计的过程看,人会思考,在思考中能对收益和得失进行算计,并在算计中根据自己所理解的价值标准追求利益最大化。我们必须尊重他人的自我算计权利,理解和接受他们经过算计以后选择不行动的行为。同时我们自己还要学会算计,通过算计学习选择,在选择中追求更高的教育教学效益,以更好地和更有效地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校长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接受了“教师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缩短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因此,教室里的讲桌可以放置在学生当中”的建议,回到学校,校长组织全校教师开会,交流了培训中的收获和体会,并且征求教师意见:“我们学校里讲桌的位置能不能变一变,大家能不能把讲桌放在学生当中?”教师们轰然答应,觉得这很简单。第二天,校长在教室周围巡视,发现所有教师讲桌都在黑板前面,原有的位置没有改变。校长走进其中的一间教室,将讲桌搬在学生当中;一会儿,他又来到这间教室,发现讲桌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校长再一次走进教室,讲桌又到了学生当中;快要下课时,校长巡视,发现学生中的讲桌又回到了黑板前面。课后,校长叫住了上课的老师:“昨天,你第一个赞成将讲桌放在学生当中,今天你怎么……?”老师一脸的尴尬:“将讲桌放在学生当中,我找不到当教师的感觉了。”改变我的位置意味着改变我的生活习惯,改变教学意味着改变我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把教学改进的问题过于简单化,教学改进是生活改善的问题,生活改善的问题既关乎认识的提高,也关乎技术的改进,更关乎意愿和态度的调整,这是一个综合而整体的改进。回过头来看一看实施新课程以来的教师专业发展重点,我个人认为主要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壹第一个阶段是以理念启蒙为重点阶段,主要是以解决认识问题为主要矛盾,也就是要“转变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其目的在于引导教师认识和理解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追求什么,应该批判性地放弃什么?……贰第二个阶段是以模式探索、增强效能为重点阶段,针对技术和方法问题,比如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推广,其目的在于解决什么方法更有效,“能”与“不能”、“会”与“不会”、“怎么做更好”等问题……叁我认为,第三个阶段将是以促进生活改善为重点的阶段,它定位于提高教师课堂生活质量,改善教师生活质量。从生活改善的角度,课堂教学改进不仅需要提高认识,需要技术和方法和支持,而且需要教师改善生活的意愿和追求,这是“愿意”与“不愿”、“想”与“不想”等问题。把三者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从生活改善的角度促进教师的继续改善,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目标”。以上内容选自《有效观课议课》素材来源:成都陈大伟(cddxcdw)。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无拘无束

南京市“A.I.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学研究活动成功举办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教育领域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已成为趋势,人工智能教育在南京市蓬勃开展,成果不断涌现。为了集中展示学校在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成果,给南京市各学校的教学互动提供交流平台,2021年1月7日在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办了南京市“A.I.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学研究活动,有力推动南京市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陈平馆长,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柏宏权副院长,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应用研究中心吴昱寰主任、王昊老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叶旭山校长、肖红霞书记,教育技术处董苏主任、汪俊老师,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何义田校长,以及南京市各区县电教中心创新教育负责人,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师等。在开幕式上,科大讯飞A.I.虚拟主播小晴作为主持人一展风采,小晴不仅颜值高,业务能力也很强大,通过智能语音识别、合成技术,只需简单输入文字,就能让虚拟人物实现真人一样的发声。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何义田校长致欢迎辞,他提到,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升学生学习力,希望各位来宾能够共同探索A.I.+教育的发展方向,推动互联网思维下人工智能教育在小学常态开展,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本次活动涵盖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人工智能观摩课,来自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8位老师开设基于科大讯飞智慧教育的人工智能教学观摩课,向参会嘉宾们展示了学校人工智能教学革新取得的成果。赵梓如老师的语文课《生活万花筒:我与机器人对话》作为第一堂课全面调动了学生和在场嘉宾的兴趣,用人工智能点燃教育的火花。课堂上,赵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们对小飞机器人的观察和描述,触发同学们的思考和写作。图片的个性化推送、小组协商讨论、使用平板进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学生拓宽了课内外知识,并可以针对学生掌握情况,布置个性化作业;学生可以实时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可以及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实现了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和资源推送多元化,真正让课堂教学“活”了起来。在六年级邵引老师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语音识别》课堂上,同学们对小飞机器人浓厚的兴趣,让整堂课变得新颖生动而内容充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进阶式教学带领同学们渐渐步入人工智能的精彩世界。邵老师从文字识别、车牌识别、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定义分支引入A.I.的概念,语音采集、特征提取、声学模型匹配、语言模型匹配打开了同学们求知欲的大门。紧接着的分组实验更是生趣盎然,语音拍照、语音控制动作、语音转写、语音评测等试验让课堂的氛围渐入佳境。邵老师将人工智能与本课内容进行了深度融合,每一组同学们身边都有智能机器人小飞的陪伴,新奇又激动地进入到邵老师营造的一个又一个情境中去,深刻了解并理解了语音识别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尤滢老师的语文课《书戴嵩画牛》更像是一堂妙趣横生的表演课。尤老师通过初读和趣读让同学们全身心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随后邀请同学们上台开展角色扮演,身临其境,活灵活现,最后还让同学们使用平板对小演员们进行线上投票,当堂选出了“故事大王”,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引来同学们阵阵欢声笑语,也赢得在场嘉宾们的赞许与掌声。朱建玲老师的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课堂在小组探究环节使用智慧课堂的“拍照讲解”功能,让学生把自己的答案落实到书面上进行展示,并梳理答题思路做出讲解;拍照完成后进行“对比讲评”,在大屏幕上展示优秀答案,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中。在体育馆,学校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探索多学科智慧教学模式,并开展智慧体育特色课程。在尹明瑶老师的体育课《耐久跑》和盛曦老师的《街舞啦啦操》课程中,将信息技术融入传统体育教学,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学生的各项运动指标,呈现出班级和学生个人的运动强度、有效运动时长、心率预警等各项指标,为体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运动安全预警,更精准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在数字美术室,岳怡璇老师的一年级美术《形的组合》和许宁萱老师的六年级音乐《巴鲁瓦》也在同时进行。在随后的专家评课中,各位老师分别对语文、数学、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进行了精彩点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A.I.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主题研讨的环节中,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李有翔副校长做了关于本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主题汇报。他提到,人工智能既是学习内容也是学习手段,将人工智能和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才是发展的大势所趋。2020年10月中央电化教育馆公布了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小学阶段)”名单,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成功入围,作为南京市人工智能的创新基地学校,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依托“金葵花”文化,大力推进互联网思维下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构建智能化学习环境,开展人工智能课程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随后,南京师范大学柏宏权教授展开了《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变革》的专题报告,他指出,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为教师减负增效,减少教师简单重复工作时间;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个性化分析,以学定教,提升学习效率;为管理者提供大数据决策,为科学治理提供支撑。最后,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应用研究中心吴昱寰主任发表总结演讲,她表示,本次活动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如何赋能教育领域,在未来,研究的方向将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作为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的深耕者,科大讯飞通过多年深耕教育、服务教育行业的探索与实践,推出的智慧教育系列产品都已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未来,科大讯飞将继续践行“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因材施教成就梦想”的教育理念,继续助力南京市教育信息化建设。

采茶女

为什么教师总是谈工资和公平,而不做教学研究?

教师总是谈工资谈公平,难道不正常吗?因为教师工资本来就不太高,更有人为地因素影响,当然会非常在意。至于说教学研究,说实话,一方面教师也做过教学研究,只不过深度和广度不够,不值得大张旗鼓宣传,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也存在懒惰性,有缺乏动力的现象。一、首先谈谈教师工资问题。全国教师工资非常不平衡,东部和西部工资都比中部高,形成了中部塌陷,在河南省,很多教师一月拿三千元工资是不有点寒碜。另外教师工资与职称挂钩,而职称评审又不完全公平公正,从而人为造成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以及优质不优酬现象。这难道就不能让教师们说了吗?二、关于教学研究,其实中小学教师也都在做。比如要想教好一门课,是不是要分析学情,学生知识现状,学生的接受能力怎么样,原来的成绩如何。还要分析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哪些知识点只要了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要分析教法,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效果会更好。是用教学课件讲解,还是在黑板上板书,是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孩子们学习能力还是教师讲解为主。总之这些东西在备课时就要心中有底,这其实就是教师们的常态工作,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研究。除此之外,如果能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也非常有效。特别是有老师参加教学竞赛,通过反复演练,让老师们提建议,观摩示范公开课等,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提升效果。老师们撰写论文、进行教学设计、进行课题研究以及编写教材、习题等工作也是老师们重要的工作。怎么就没有进行教学研究呢?这个话是不是不合实情。三、不否认有老师对教学研究缺乏动力的现象。比如有些年纪偏大的老师,已经取得高级职称,不需要再准备材料申报更高职称了,他们就对教学研究会比较冷淡。还有一些老师也是觉得评职称没有希望了,前面排队的人太多,不管多努力也达不到评职称的标准,他们也会对教学研究不感冒的。除此之外,也有老师确实对教学研究不在行,或者是每天的工作忙到无心关注教学研究。我觉得学校可以适当增加对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老师们多做研究,多出成果。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汝恶之乎

2019年共374所高校在14家教育类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938篇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并迈入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是高等教育内涵的重要体现,也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现状、把握正确的科研方向、推动学术创新,《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于近日完成了2019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工作。经优化,2019年统计论文的范围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复合影响因子不低于0.9的教育类期刊(不含CSSCI扩展版),包括《教育研究》(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武汉)、《高校教育管理》(镇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复旦教育论坛》(上海)、《江苏高教》(南京)、《中国高等教育》(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大学教育科学》(长沙)、《现代大学教育》(长沙)共计14家教育类期刊(以下简称14家期刊)上刊载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2019年14家期刊共刊载各类稿件2789篇,本研究剔除广告、短论、博士论文提要、投稿须知、征订启事、学术动态等文献信息,以及刊载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非高教类文章,获得高教类科研论文共计2119篇。高校发文情况为更好地了解国内高校高等教育科研最新进展,在2119篇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基础上,本研究剔除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境外高校(包括港澳台)以及政府机关、教育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军事院校的论文181篇,获得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大陆普通高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等)的高等教育科研类论文1938篇,以此为统计范围进行国内高校发文分布情况分析。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校268所。普通本科高校1266所,其中公办822所,民办434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2所,中外合作办学8所。高职高专院校1422所,其中公办1098所,民办322所,中外合作办学2所。2019年,全国高校共有374所在上述14家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院校总数的12.65%。其中,公办本科高校315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8.32%,公办高职高专院校37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37%,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与民办高职高专)22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2.91%。1. 公办本科高校发文情况。统计显示,2019年315所公办本科高校在14家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849篇,占国内高校统计论文总数的95.41%,这一比例与2018年的95.12%基本持平。其中,发文5篇及以上的高校92所,占公办本科发文高校的29.21%。这些高校共发文1426篇,占同类发文高校发文总量的77.12%。(见表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分布呈现如下特点。(1)“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高等教育科研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共10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文1286篇,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9.55%,其中,发文5篇以上的机构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共有65所,占同类发文高校70.65%,共发文1181篇,占“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部发文的91.84%,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3.87%。(2)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集中的特征仍然较为明显。315所公办本科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全部被统计论文总量的87.26%。其中,发文总量排名前50的公办本科高校发文1163篇,占同类机构发文数的62.90%,比2018年的59.22%有所提升,反映了进一步集中的现象。(3)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高校发文量、发文高校数、机构平均发文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参与度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共有164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8.81%,共发文1251篇,高校平均发文7.63篇。中部地区有76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1.76%,共发文312篇,高校平均发文4.11篇。西部地区共有55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6.07%,发文183篇,高校平均发文3.33篇。东北地区共有22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3.66%,发文97篇,高校平均发文4.41篇。2. 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情况。2019年37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2018年49所)在14家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9篇,占国内高校发文总数的3.04%,平均发文1.59篇(2018年1.45篇)。其中,发文2篇及以上的高职院校共10所,(见表2)共发文32篇,占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总量的54.24%。3.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发文情况。2019年全国共有756所民办高校,在14家期刊上发文的仅有22所,占同类高校数的2.91%,其中仅含1所民办高职院校。22所民办高校共发文30篇,占被统计论文的1.55%。其中,宁波财经学院、武昌理工学院各发文3篇,位居发文榜首。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山东协和学院、文华学院、三亚学院各发文2篇。(见表3)其他16所民办高校各发文1篇。(二)其他机构发文情况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其他机构也有贡献。2019年共有111家其他机构合计发文181篇,平均发文1.63篇,其中,中国工程院发文9篇居榜首,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发文7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各发文6篇。据统计,发文3篇及以上的其他机构共计14家,合计发文72篇,占同类机构发文的39.78%。(见表4)另有7家教育科学研究院系统机构发文21篇,3所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各发文1篇,境外高校发文共30篇。来源:中国高教研究作者:王小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北京 100191王者鹤,《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 100191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教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周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李璐,《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编辑,北京 100191刘植萌,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北京 100872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4期第92-97页